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百余年的电影艺术史中,商业电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重视对中国商业电影传统及经验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缺憾。随着票房成绩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商业电影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商业电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商业电影把尽可能大量的观众作为争取的目标,在本质上是观众的电影。商业电影有如下几个要素:一是在制作目的上主要着眼于商业利益;二是在制作方式上是模式化的,从而形成特定的套路和类型;三是注重观众的观赏兴趣和营销宣传。
     商业电影有着不同于艺术电影的形式特征和创作规律,需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以便投资、制作、发行等体系形成相对稳定的机制。如何有效的推动商业电影的生产与创作,遵循世界电影通行的产业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商业电影的生产及商业化运作,是中国商业电影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商业电影实践为基础,以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为借鉴,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商业电影类型,阐述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与电影市场的演变及电影产业化的历程。并进一步分析商业电影特殊的深层结构、表意策略、叙事方式、形式风格及观众的心理反应模式等等。
     论文的总体结构包括前言、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个部分。前言部分,从研究课题涉及的几种概念入手,围绕概念提出将要探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继而阐明研究思路、论文结构和理论参考依据。
     第一章主要关注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历史现象,从历史源头梳理中国商业电影传统的生成发育过程。从早期电影的萌芽、商业运作以及类型电影的创作热潮等方面对中国早期商业电影进行分析。我国早期商业电影从初创到成长、成熟与发展,既伴随着艺术上的摸索与追求,也伴随着市场观念的演变与运营模式的建立。中国最早的故事片在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以及叙事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一切,都为商业电影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创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中国早期商业电影一直是在市场化条件下,在好莱坞电影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艰难地生存和发展。商业电影在本质上作为一种观众的电影,具有面向观众的叙事规范和目的。一定的商业电影类型,本质上就是电影与观众经过反复磨合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早期商业电影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建立了一系列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古装片、武侠片和神怪片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大规模的商业电影浪潮,其影响一直绵延至今。
     第二章从改革开放后,电影体制的改革入手,探讨商业电影观念的复苏和电影娱乐功能回归的曲折历程以及电影市场的变化。阐述新时期商业电影复兴的成就,即由中国的商业类型电影热潮的兴起,说明市场经济、电影体制改革是商业电影复兴的基础;电影观念的改变,发展类型电影是商业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商业电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从此绝迹于中国大陆。1978年以后,中国电影在整个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电影体制方面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电影观念和创作方面逐步为商业电影的意识所渗透。到80年代中期,娱乐片的产量呈上升趋势。在娱乐片的名义下,武打片、爱情片、喜剧片等商业类型电影开始复苏,并逐渐形成创作热潮。但以满足观众观赏快感为目的的商业电影创作遭到了主流电影批评的否定。商业娱乐片在市场上的成功与在主流批评话语中的失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电影商业化成为一个学习和试验的过程。90年代初,电影市场萎缩,电影管理改革进展缓慢。从1993年开始,电影业走上了市场化改革之路。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打破了统购统销的发行体制,扩展了电影的消费市场。1995年,下降趋势明显缓解,电影市场开始升温,大投入、高回报的商业类型片逐渐增多。《红粉》、《阳光灿烂的日子》、《红樱桃》等一批影片在市场上显示出与进口大片分庭抗礼的实力,构成了世纪末电影市场的一道景观,也促成了所谓中国“大片”的诞生。
     第三章阐述新世纪商业大片的形成过程,崛起的时代背景,有代表性的几种大片类型的成就与创新。重点剖析古装武侠大片、现当代历史题材大片和主旋律大片在传承基础上,对商业电影的新发展、新成就。进而阐明商业电影的运作不仅仅涉及影片本身的商业性,还涉及到前后的整个过程和相关联的诸多方面。说明重视电影剧本策划,实行有中国特色的明星制,进一步提高电影制作的技术水平,重视营销机制建设并强化营销宣传,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产商业电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商业性作为电影的本性在旧的电影体制中曾经暂时的迷失,在电影大踏步走向市场之后,它的问题才充分暴露并日益显得严峻。电影观念的更新不能只停留在美学层面和文化层面,更应该延伸到经济层面,应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尤其是与电影市场化相符合的电影产业观念。大片真正让电影成为市场化、专业化的文化产业,在艺术模式、资本运作和产业经营上使中国电影逐步向产业化迈进,并形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创作热潮。中国式商业大片的成功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与调整,大大提高了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而迅速发展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流大片,对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从电影与受众的审美关系入手,阐述商业电影要实现市场化生存,必须以电影观众为本体。“观众本体”观念就是以观众为核心,使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都紧紧围绕观众,以争取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大的利益。商业电影需要把满足观众需求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的运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顺从观众,也要因观众而变。也就是既适应受众,又超越受众,最终掌握受众的反馈,创造新的适应。这样才能不断激发观众的兴趣,积累观众的期待。中国商业电影创作要进一步贴近电影产业化和观众观赏快感的要求,从以表达自我为中心过渡到以观众为中心,最终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
     第五章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入手,说明其对中国商业电影迈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进而阐明中国商业电影走向世界的途径和策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中国电影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这使得中国商业电影在不同的市场面前呈现出文化策略的多样化。一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找到中外文化的共通之处,构建民族性与普世价值互融的文化时空,创造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的文化共鸣。二是商业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二者的结合是中国商业电影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三是立足本土,放眼全球,通过做大做强本土市场,来唤起国际市场的注意,最终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全球化战略。四是整合营销全面推广策略。新世纪商业大片拓展了中国电影的市场空间,逐渐进入韩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市场,甚至还打入了欧美主流院线市场。中国应该抓住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机遇,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力度,努力开发海外电影市场。
     结语部分,通过回顾以往中国商业电影的演变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总结出规律性的经验和结论,展望未来的任务与前景。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发展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中国电影的政策调整和改革仍在继续。认真研究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与评价中国电影的历史,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中国电影未来的命运走向。
In the film history over the past hundred years, China has witnessed the ups anddowns of movie thoughts, the variety of films and the riches of historian films. Butthere is still virgin land to be developed for specialized system research oncommercial films. Chinese film has a deep tradition of realism, and to some extent, itrepresents the direction and artistic level of the Chinese film. However, in quantity,commercial film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ast, due to various reasons,there is no emphasis on studies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experience in commercialfilm, which is a shortcoming of Chinese cinema research. In the21st century, thecommercial film has not only become the general consensus of the public and the elitebut also the new mainstream film. Faced with the threats and challenges ofHollywood, Chinese commercial film must do something in order to keep a goodlocal domestic film market, exp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open up ways to theworld.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the Chinese commercial films as itsresearch field, tries to adopt the viewpoi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utilizes thepractice of commercial film as a base,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rise and fall as well asthe evolution law of Chinese commercial films, in order to give reference for the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mercial film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includingintroduction, five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dissertationbegins with several concept, and proposes the problem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Then it further clarifies the research ideas, paper structure,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ference.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early commercial films from the market,commercial operation, as well as narrative and other aspects. China’s earlycommercial films evolved from inception to growth, maturation and development,which is accompanied by both artistic exploration and pursuit as well asmarket-oriented business operation. China 's first feature film have reached a veryhigh standard in the commercialized operations and narrative. Before1949, China wa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mercial film market. With the Hollywood films occupyingmost of the market share, China struggled to survive and develop by virtue of thenarrative mode of facing the audience and with the premise of satisfying theaudience's viewing pleasu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early commercialfilms is to establish a series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m type. Commercialfilms, in essence as a viewer’s film, has to narrate to the audience. Some certaintypes of commercial films, in essence, is a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ieand the audience after repeated run-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ype has important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film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reform on the movie enterprise, it explores and summarizes the tortuous course of theconcept of commercial movie recovering as well as the return of movie entertainmentfunctions. Next, it clarifies the impact of marketing on the role of commercial films.Then it continues to explai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ommercial film renaissance.That is, based on upsurge of the China’ s commercial film, it indicates that the marketeconomy and the revival of film reform is the foundation of commercial films, andthat the changing of attitudes toward film, the focus on the audience for the body and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ercial films are ke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hird part is also the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explains the formation oflarge commercial in the new century, the rise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achievements and innovations of several types of large representative. Further itclarifies the value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lockbusters and the strategies fo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ing that screenplay planning should be emphasized,the star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he technicallevel of filmmaking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promotion and marketing should beput priority on, and that 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whichare the important initiativ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ommercialblockbusters.
     Chapter IV, starting from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indicates that the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commercial film to be taken abroad andcross-culturally communicated. It further clarifies the channels and strategies ofChinese commercial movie to the world guided by integrating marketingcommunication, involving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national culture and worldculture, the strategy of uniting commercial and artistic organically,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on film and “borrowed boat”, the strategy of focus on boththe local and the world,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comprehensivemarketing.
     The fifth chapter explores the ultimate goal of film marketing is to satisfy theaudience from the term of communication and marketing. It further elaborates ways toreach audiences satisfac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movie and the audience: First, it is acquainted with audience as well as adapted to theaudience; Second, it is both beyond the audience, but also improves the audience; thethird is to master the audience feedback, and create new adaptation. Finally, it revealsthat the audience satisfaction is the lifeblood of commercial films, and the increasedlevels of audience’s film cultur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further prosperity of thecommercial film.
     In the conclusion, it recall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ofChinese commercial film, sums up the experience of regularity and conclusions,answer questions raised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tasks and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引文
①[法]乔治·萨杜尔著《世界电影史·前言》,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①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②邵牧君著:《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①颜纯钧:《电影的商业性和商业性的电影》,《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②邵牧君:《电影万岁》,《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
    ①陈旭光:《“类型性”的艰难生长:产业、美学与文化——论“华语(古装)电影大片”十年的“类型性”及启示》,《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
    ②饶曙光:《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
    ①弘石:《第一次浪潮——默片期中国商业电影现象述评》,《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②范志忠:《百年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主题变奏》,《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①程季华著:《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①范志忠:《百年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主题变奏》,《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①数字来源:郦苏元、胡菊彬著《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①参见陆弘石著:《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2页。
    ①赵实:《创造辉煌攀登高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电影回顾》,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②参见黄一峰著:《电影市场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①参见章为:《中国当代电影娱乐片研讨会述评》,《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①章为:《中国当代电影娱乐片研讨会述评》,《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②参见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164页。
    ①参见饶曙光:《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
    ②参见宋崇、郑洞天等:《对话:娱乐片》,《当代电影》1987年第2期。
    ③梅朵:《谈<神秘的大佛>》,《电影艺术》1981年第3期。
    ①张华勋:《武术题材的尝试与探索》,《电影艺术》1984年第9期。
    ①数据引自陈宝光:《国产喜剧片、武打片揽胜》,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7页。
    ①《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97页。
    ②吴调公著:《文学分类的基本知识》,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135页。
    ①贾磊磊:《风行水上激动波涛》,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②张卫:《新时期大众观影的心理变迁》,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①转引自尹鸿、凌燕著:《新中国电影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①周晓文、方舟:《周晓文口述:“疯狂”的电影时代》,《大众电影》2007年第21期。
    ①泊汀:《磨难谁?——看影片<少爷的磨难>有感》,《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7日。
    ①乔治·萨杜尔著:《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259页。
    ②参见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的十字路口》,文艺报2004年1月1日。
    ①参见饶曙光:《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
    ②尹鸿、陈航:《进入90年代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1993年第1期。
    ③参见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的十字路口》,《文艺报》2004年1月1日。
    ①尹鸿、王晓丰:《“高概念”商业电影模式初探》,《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②尹鸿、詹庆生:《2006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①参见侯志辉:《中国当下影院观影人群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5期。
    ①陈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
    ①陈墨:《刀光剑影蒙太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②转引自李尔葳著:《直面张艺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①林邵峰编著:《视觉英雄张艺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①陈墨著:《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①贾磊磊著:《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①王迪、王志敏著:《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①数据引自袁庆:《最具票房价值导演冯小刚》,《电影》2012年第11期。
    ①参见张颐武:《再想象和再结构:中国电影的当代性》,《电影艺术》2010年第6期。
    ②数据引自袁庆:《最具票房价值导演冯小刚》,《电影》2012年第11期。
    ①参见饶曙光:《全球化、产业化与〈金陵十三钗〉》,《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②转引自李亦中:《〈金陵十三钗〉改编得失谈》,《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①张颐武:《略解〈金陵十三钗〉》,《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①饶曙光:《全球化、产业化与〈金陵十三钗〉》,《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②本刊评论员:《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电影创作的广阔道路》,《当代电影》1991年第1期。
    ①“九五五零工程”:即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每年推出10部精品电影,从1996到2000年5年推出50部精品电影。
    ②尹鸿、凌燕著:《新中国电影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172页。
    ①数字引自李小丽著:《浮华影像的背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②参见刘藩:《创意产业视野中的主流商业电影叙事策略》,《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
    ①参见陈旭光《“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当代电影》2009年第11期。
    ③转引自陈晓云:《政治诉求的现代表达》,《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
    ①转引自边静:《2009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奇迹——<建国大业>策划营销发行放映综述》,《当代电影》2009年第11期。
    ①数据引自周星:《新世纪10年中国电影发展嬗变研究》,《艺术百家》,2011年第1期。
    ①尹鸿、尹一伊:《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13年第2期。
    ①陈旭光:《“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当代电影》2009年第11期。
    ①徐光春:《学习<讲话>精神实践“三个代表”进一步繁荣新时期电影文学创作》,《电影艺术》,2002年第4期。
    ②贝拉·巴拉兹著:《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朱晶著:《朱晶电影评论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①徐光春:《学习〈讲话〉精神实践“三个代表”进一步繁荣新时期电影文学创作》,《电影艺术》,2002年第4期。
    ②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①[美]R·科尔多瓦:《明星制的起源》,肖模译,《世界电影》1995年第2期。
    ①[法]乔治·萨杜尔著:《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44页。
    ①数据引自饶曙光:《新挑战与新机遇——2012中国电影大变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①史东明、尹鸿:《主流价值、商业诉求、电影产业——关于主流商业大片的对话》,《当代电影》2010年第1期。
    ①卢燕、李亦中主编:《聚焦好莱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307页。
    ②史东明、尹鸿:《主流价值、商业诉求、电影产业——关于主流商业大片的对话》,《当代电影》2010年第1期。
    ①姚力:《走出低谷迈向新世纪——从受众与电影的审美关系谈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3期。
    ②瑙曼:《接受美学问题》,载于《世界艺术与美学》第9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
    ①参见《<老舍剧作选>自序》,载于《老舍论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214页。
    ①章柏青、张卫著:《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28页。
    ①邵牧君著:《银海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283页。
    ②姚力:《适应与超越——论受众与影视的审美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①栾昌大著:《艺术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②[德]H·R·姚斯、[美]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①章柏青、张卫著:《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
    ②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③参见罗慧生著:《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①姚力:《适应与超越——论受众与影视的审美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①栾昌大著:《艺术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②转引自李亦中:《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动因与文化心态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①戴白夜:《关于电影与观众的几点思考》,《电影艺术》1984年第11期。
    ②栾昌大著:《艺术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①姚力:《适应与超越——论受众与影视的审美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①钟大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和现实》,《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①转引自李亦中:《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动因与文化心态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①转引自李小丽著:《浮华影像的背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②饶曙光:《中国电影本土化战略与全球化视野》,《电影艺术》2012年第6期。
    ①2012年4月,中影股份公司与中国电影科研所研发的“中国巨幕(DMAX)”,已由初期的实验性放映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参见刘汉文《中美电影协议影响蠡测与应对思路》,《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②参见周铁东《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全球战略——从<金陵十三钗>的海外失利看加强中美合拍的必要性》,《电影艺术》2012年第5期。
    ①统计数字参见刘汉文:《中美电影协议影响蠡测与应对思路》,《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①邵牧君:《电影万岁》,《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
    ①转引自李小丽著:《浮华影像的背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①参见刘汉文:《中美电影协议影响蠡测与应对思路》,《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①[美]舒尔茨等著:《整合营销传播》,吴怡国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1页。
    ①参见金龙晟著:《票房大腕冯小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02页。
    ①转引自李小丽:《浮华影像的背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①参见刘汉文:《中美电影协议影响蠡测与应对思路》,《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1.[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郭国庆等译:《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舒尔茨等著,吴怡国等译:《整合营销传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著,俆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郦苏元、胡菊彬著:《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6.陆弘石著:《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7.尹鸿、凌燕著:《新中国电影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8.《中国影片大典》(中国电影100周年纪念版),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9.中国电影家协会编:《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10.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11.陈墨著:《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2.邵牧君著:《银海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13.罗慧生著:《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朱晶著:《朱晶评论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5.奕昌大著:《艺术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6.章柏青、张卫著:《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17.章柏青著:《电影与观众论稿》,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18.黄式宪主编:《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19.李小丽著:《浮华影像的背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卢燕、李亦中著:《聚焦好莱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林绍峰编著:《视觉英雄张艺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22.金龙晟著:《票房大腕冯小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23.李道新著:《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迪、王志敏著:《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25.郝建著:《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刘新生著:《二十世纪中国电影艺术流变史》,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7.邓烛非著:《世界电影艺术史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28.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编:《世界艺术与美学》第9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29.张成珊著:《中国电影文化透视》,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30.张智华著:《影视文化传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31.邵牧君著:《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32.[匈]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33.范志忠著:《世界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5.邝世著:《天下无敌陈凯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36.颜纯钧著:《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37.黄一峰著:《电影市场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38.马塞尔·马丹尔著,何震淦译:《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39.[美]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周欢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40.[法]亨·阿杰尔著:《电影美学概述》,徐崇业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41.蓝爱国、马薇薇著:《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饶曙光著:《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43.丁亚平著:《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44.金冠军、钟谨等编著:《电影创意产业》,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45.陈旭光著:《影像当代中国——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6.[澳]理查德·麦特白著,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7.叶月瑜主编:《华语电影工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8.何建平著:《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9.陈犀禾著:《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0.蓝爱国著:《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陈晓云著:《中国当代电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何群著:《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53.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1.虞吉:《国产电影运动与文艺片传统》,《电影艺术》2003年第5期。
    2.陈犀禾:《中国电影学的再认识—评<影视剧本作法>》,《当代电影》1986年第1期。
    3.弘石:《任庆泰与首批国产片考评》,《电影艺术》1992年第2期。
    4.饶曙光:《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
    5.邵牧君:《娱乐片:宽广的概念》,《大众电影》1987年第6期。
    6.陈怀皑等:《对话:娱乐片》,《当代电影》1987年第3期。
    7.王文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路径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1期。
    8.毛羽:《寻找振兴中国电影市场的艰难之路》,《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9.梅朵:《谈<神秘的大佛>》,《电影艺术》1981年第3期。
    10.史博云、颜汇成:《论武术在电影文化构建与传播中的功能》,《现代传播》2012年第8期。
    11.戴白夜:《关于电影与观众的几点思考》,《电影艺术》1984年第11期。
    12.张华勋:《武术题材的尝试与探索》,《电影艺术》1984年第9期。
    13.周晓文、方舟:《周晓文口述:“疯狂”的电影时代》,《大众电影》2007年第21期。
    14.泊汀:《磨难谁?——看影片<少爷的磨难>有感》,《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7日。
    15.尹鸿、陈航:《进入90年代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1993年第1期。
    16.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的十字路口》,《文艺报》2004年1月1日。
    17.黄式宪:《解读大片之“惑”:以市场自律和人文原创力再振雄风》,《当代电影》2012年第11期。
    18.金丹元、马婷:《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审美流变及其焦虑性诉求》,《影视艺术》2012年第4期。
    19.刘硕:《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叙事》,《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20.熊文泉、周夏:《从“审美蕴藉”到“审美惊奇”》,《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21.胡克:《国产大片的经验与影响——以历史片、武侠片、玄幻片为例》,《当代电影》2012年第11期。
    22.王一川:《身体美学与心灵美学的分离——<英雄>与中式大片十年回顾》,《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23.张颐武:《“大片”到“后大片”十年:中国电影史的超越》,《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24.胡克:《国产大片的经验与影响》,《当代电影》2012年第11期。
    25.侯志辉:《中国当下观影人群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5期。
    26.朱庆颜:《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7.王黎光:《音乐的咏叹只为电影<唐山大地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8.袁庆:《最具票房价值冯小刚》,《电影》2012年第11期。
    29.张颐武:《再想象和再结构:中国电影的当代性》,《电影艺术》2010年第6期。
    30.李云雷:《<一九四二>:温故与知新》,《电影艺术》2013年第1期。
    31.李雨谏:《<一九四二>:历史呈现、影响蕴含与现实参考》,《电影艺术》2013年第1期。
    32.王一川:《死地上的族群生存实验——<一九四二>中的人生境界探求》,《当代电影》2013年第1期。
    33.张颐武:《在伤悼饥饿中救赎人生》,《当代电影》2013年第1期。
    34.田卉群:《在历史和虚构的边缘——试论<一九四二>的整体叙事策略》,《当代电影》2013年第1期。
    35.陆嘉宁:《另一种历史叙事——评<一九四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36.尹鸿、李媛媛:《从重制作向重创作的美学转向》,《当代电影》2013年第2期。
    37.王一川等:《<金陵十三钗>的赞与非》,《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38.张颐武:《<金陵十三钗>:民族的新生与救赎》,《当代电影》2012年第2期。
    39.房福贤:《民族精神创伤的治疗不能缺少痛苦的自审》,《当代电影》2012年第8期。
    40.张琦:《集体记忆的叙事伦理》,《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41.许柏林:《“镜像”充实直达“心灵”》,《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42.李亦中:《<金陵十三钗>的改编得失谈》,《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43.陆弘石:《我观<金陵十三钗>》,《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44.周安华:《玉墨泼洒绘本真:<金陵十三钗>的人性俯冲》,《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45.饶曙光:《全球化、产业化与<金陵十三钗>》,《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46.张颐武:《略解<金陵十三钗>》,《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47.韦小波:《“长焦”时间中的历史造型》,《当代电影》2012年第8期。
    48.储双月:《中国当代电影历史叙事的嬗变历程》,《当代电影》2012年第10期。
    49.历震林:《集束明星、微型表演及其政治、文化效应》,《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
    50.史东明、尹鸿:《主流价值、商业诉求、电影产业—关于主流商业大片的对话》,《当代电影》2010年第1期。
    51.陈晓云:《政治诉求的现代表达——从“《建国大业》现象”说起》,《电影艺术》2009年第11期。
    52.李云雷:《<建国大业>:“新模式”及其问题》,《电影艺术》2010年第1期。
    53.边静:《2009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奇迹》,《当代电影》2009年第11期。
    54.本刊评论员:《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电影创作的广阔道路》,《当代电影》1991年第1期。
    55.饶曙光:《国家形象与电影的文化自觉》,《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56.刘藩:《创意产业视野中的主流商业电影叙事策略》,《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
    57.陈旭光:《“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当代电影》2009年第11期。
    58.[美]R·科尔多瓦:《明星制的起源》,肖模译,《世界电影》1995年第3期。
    59.[美]R·德.科尔多:《论明星》,叶周译,《世界电影》1995年第2期。
    60.陈晓云:《明星消费机制建构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当代电影》年2013第6期。
    61.高越:《2011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62.《2013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新闻通气会通稿(2013年1月9日)》,《当代电影》2013年第4期。
    63.唐科:《商业化与新世俗神话——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状况分析》,《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64.侯光明:《培养高端人才,孕育文化大片》,《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
    65.尹鸿、尹一伊:《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13年第2期。
    66.周星:《新世纪10年中国电影发展嬗变研究》,《影视艺术》2011年第5期。
    67.陈旭光:《中国大片海外市场推广及策略》,《电影艺术》2011年第7期。
    68.徐光春:《学习<讲话>精神实践“三个代表”进一步繁荣新时期电影文学创作》,《电影艺术》2002年第4期。
    69.刘硕:《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叙事》,《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70.徐志鹏:《继承与创新:好莱坞叙事语言的新世纪发展》,《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71.饶曙光:《中国电影本土化战略与全球化视野》,《电影艺术》2012年第6期。
    72.邵牧君:《电影万岁》,《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
    73.刘汉文:《中美电影协议影响蠡测与应对思路》,《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74.周铁东:《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全球战略》,《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75.高红岩:《银都机构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合拍片策略》,《当代电影》2012年第5期。
    76.李亦中:《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动因与文化思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77.戴白夜:《关于电影与观众的几点思考》,《电影艺术》1984年第11期。
    78.杜泽宇:《基于营销4C理论—对影片营销的思考》,《电影艺术》2013年第2期。
    79.王文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路径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1期。
    80.徐州赤:《“主旋律”边界探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1期。
    81.[澳]约翰·哈特里:《创意产业》,意娜译,《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82.[英]约翰·霍金斯:《创意产业的核心因素》,石同云译,《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83.张真:《以文带武——看武术片小议》,《电影艺术》1983年第11期。
    84.李陀:《武打片的新进展——<武林志>观看》,《电影艺术》1983年第11期。
    85.饶曙光:《电影与国家形象:产业、文化与美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86.尹鸿:《探索商业与美学的平衡——2009年中国电影艺术备忘》,《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87.赵宁宇:《正道沧桑——2012年度中国电影创作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88.饶曙光:《新挑战与新机遇——2012年中国电影大变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89.黄会林:《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上)》,《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90.黄盈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91.阳翼、朱筠丽、万依柳:《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调查报告》,《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92.高越:《2011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93.黄望莉:《从“主旋律”到“主流”——中国电影主流价值观的推进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94.刘思羽、刘胜眉:《电影:文化力与影响力——“2012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综述》,《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95.颜纯钧:《电影的商业性和商业性的电影》,《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96.饶曙光:《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97.饶曙光、邵奇:《观众·类型与电影叙事——对中国早期电影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的另类解读》,《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98.丁亚平:《意识形态、象征形式与自生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体制变迁的路径》,《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99.丁亚平:《论二十世纪中国电影与通俗文化传统》,《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00.范志忠:《全球语境古装片类型化的困境与突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01.弘石:《第一次浪潮——默片时期中国商业电影现象述评》,《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102.姚力:《适应与超越——论受众与影视的审美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03.虞吉:《原态透视:早期中国类型电影》,《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
    104.钟大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和现实》,《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105.范志忠:《百年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主题变奏》,《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106.倪震:《中国电影:叙事经济和意义创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07.陈林侠:《电影产业中的资本形态与当下国家形象建构》,《文艺研究》2011年第10期。
    108.陈晓云:《“国产大片”的叙事与意识形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09.史可扬:《培养观众: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110.蓝爱国:《启示与借鉴:好莱坞的意识形态策略》,《艺术广角》2008年第1期。
    111.王宜文:《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历史与境遇》,《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112.李道新:《中国早期电影叙事的优良传统》,《电影艺术》2006年第4期。
    113.胡克:《转型期电影走势——评1996-1997年中国电影》,《当代电影》1998年第1期。
    114.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115.邓光辉:《新电影市场秩序与伦理》,《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116.张颐武:《发展的想象——1990-1994大陆类型电影》,《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117.盘剑:《论中国电影的商业化历程》,《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118.倪震、万传法:《中国电影巨片生产的历史足迹》,《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19.周星:《百年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难题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20.张智华:《百年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的经验与展望》,《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
    121.仲呈祥:《中国电影百年的断想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