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思想与政治之间: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玄宗时期(公元712—756年)处在唐代社会的鼎盛发展时期,此时的唐代社会呈现出双重的特点,一方面,在经历唐初近一百年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制度趋于成熟,有唐初“贞观之治”的成功经验和治国模式可资借鉴,唐代社会经济总体上也在向前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经历武周革命及其后中宗、睿宗时期政变频仍的政局动荡,吏治败坏,社会治理失范,礼乐废散,思想混乱。因此,既要对隋末及唐初100多年治国理论及其政治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反思,又要针对玄宗时期现实政治生活中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研究和阐发,反省时政,正是基于这种政治需求与思想发展的互动,唐玄宗时期政治集团中的官僚群体以及信徒群体和学者群体,都注重于如何除乱救治、稳固中央集权,如何确立新的治国理念,从理论上探讨实现理想社会的政治模式,实现国家的安定富强。以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为代表的官僚群体,以及以吴兢、司马承祯、吴筠、李筌等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的学者群体、信徒群体,围绕如何实现理想社会提出了种种政治设想,如对于如何选拔和使用人才;如何通过礼德政刑等手段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何看待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如何整顿吏治,通过在全社会倡导孝道,移孝作忠,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如何处理华夷关系,保证边疆的安全和稳定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就构成了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的新内容。
     与这种思想理论上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变化相一致,玄宗时期政治与思想的互动,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以下动态:
     唐玄宗执政时,面临武周晚期以来以及中宗、睿宗执政的长期政治动荡局面,此时国策的选择成为当务之急。唐初先皇的政治实践为他提供了两种国策模式,即“少为”与“多为”。开元初,随着权力的更替,玄宗在治国政治路线的选择上也实现了从否定和扬弃“则天故事”到继承唐太宗“贞观故事”的转变。与此同时,鉴于武周晚期以来因三教政策倾向变化而造成寺院营造不止、府藏耗竭和役力不足的偏颇,以及恢复和维护李唐皇权统治的政治需要,玄宗开始把目光重又转向传统儒家的纲常名教,重新探讨处理三教关系的良策,并在此基础上对三教的发展顺序重新作出调整和布局。一方面,即位之初,在寻求新的治国方略时,玄宗清醒地认识到儒家思想在维护皇权统治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着手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武周晚期以来的弊政导致出现的人口减少、经济几近崩溃的局面,迫使玄宗重新回到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上来。所以,唐玄宗早期以推崇儒家的德治、仁政之道和道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作为其执政方略。虽然崇儒重道,开元初有过抑制佛教发展的举措,但出于政治教化的考虑,在位间他仍能坚持唐室三教并用的思想文化政策。
     开元中后期大唐国力昌隆,物阜年丰,然而玄宗已逐渐步入晚年,出于本能的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他把希望寄托在道家丹药、神仙的崇拜和道教的信仰上,对道教的迷恋也表现出极度的狂热,其政治思想格局也由之前在三教并立的基础上,儒道综合而变为道盛儒衰、道主儒次。由于晚年“渐肆奢欲”,怠于政事,实行所谓“高居无为”之政,朝政一任李林甫、杨国忠处置,致使朝纲紊乱,政风败坏。天宝末年,随着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等军事制度以及宰相和用人制度等政治制度的逐渐败坏和崩溃,唐代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动摇,社会基层力量不稳固,最终导致了大唐盛极而衰、以致出现“安史之乱”急剧动荡的社会动乱局面。
     研究唐玄宗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以及宗教信徒群体对这一时期重大政治问题的讨论,对唐玄宗时期治国治民之道的诸种阐发,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唐玄宗时期政治家与思想家们的心路历程及其政治思想的变迁,解读大唐由盛转衰的社会历史原因,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The period of Tang Xuan-zong (712A.D.—756A.D.) was the golden age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showing double features, on the one hand, experiencing the socio-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of the Tang dynasty nearly a hundred years, political systems of the country tend to become mature, economy in the Tang dynasty had moved ahead as a whole, they could borrowed from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pattern of "Zhen Guan Rule". On the other hand,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Wu Zhou, the whole country had been in a state of political ferment during emperor Zhongzong and Ruizong ruling, officialdom corruptted, social governance lost its order, the civilization of Li and Yue were ignored, there seemed much confusion of ideas. Therefore, summarizing and reflectting the theory of governing the cuntry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n the late of Sui and in the early of the Tang Dynasty more than100years was nessecery, as well as studying and analysising those of the major topic of the times in the political life was faced with since emperor Tang Xuan-zong ruled, reflectting on the current political affairs, it wa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olitical demand and ideal development, bureaucratic groups in the political blocs as well as a group of believers and scholars in this period were focused on how to rule a country and stabilize centralization, and how to establish a new governing concepts, in order to study theoretically how to make their political model of the ideal society come true, and make their Country stronger. Focusing on how to achieve ideal society, the bureaucratic represents such as Yao Chong, Song Jing, Zhang Yue, Zhang Jiu-ling, and a group of scholars and believer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such as Wu Jing, SiMa Cheng-zhen, Wu Jun, Li Quan put forward political ideas one after another, for example, they conceive how to select and use talents; how to realize effective goverment by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Li and Morality as well as Political ruling and Penalty, how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o of Heaven and Dao of Human; how to Clean up government, advocating filial piety in the whole society and changing filial morality into loyalty in order to form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al order; and 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border. Studying and discussing these above issues, which constituted the new constents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the period of Tang Xuan-zong.
     Consisting with these movement and change of the gravity of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look from whole, the interaction of politics and thoughts in this period, which showing the following dynamic:
     When Tang Xuan-zong came into power just now, the country had just emerged from long political upheaval in the later of Wu Zhou as well as in the reign of Empeor Zhongzong and Ruizong, which policy could be choiced had become a pressing matter at this time.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deceased emperor in the early of the Tang Dynasty offered two kinds of mode about basic national policies for him, that was the "less-action" and "more-action".In the beginning of Kai Yuan, with handover of the power, Emperor Xuanzong's choice about political line had changed from negating and sublating "the Story of Zetian" into inheriting "the Story of Zhenguan".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policy changes of three religions caused to biases in buildding temples more than, depletion of storehouse and the shortage of labors in the late of Wu Zhou, and restoring and maintaining political needs of Li Tang ruling, Xuanzong began to put his vision to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s moral obligations and preachings, to explore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 again, he made the order of their development adjustment and layouts on this basis. On the one hand, when he proclaimed himself emperor at the beginning, in the course of searching for new strategy of managing affairs, Xuanzong had been awared clearly that Confucian thoughts had still irreplaceable role in maintainning his ruling, and began to restore the orthodoxy of confucianism again.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caused to thin down 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breakdown nearly by maladministration in the final phase of Wu Zhou, which forced him to come back to Quietism as well as Let the people rest. So Tang Xuan-zong admired ruling the country by virtue and a policy of benevolence of Confucianism as well as Taoist Quietism as his strategies in his early days. Although advocating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e had suppr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the early of Kai Yuan, he could still persist i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policies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ree religions in the Tang Dynasty for the edification of the masses.
     The country got stronge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of Kai Yuan, however, the emperor Xuanzong became older. With the instinctive fear of death and the desire to ever-young, he put his hopes in Dan medicines, worshippment to the fairies and the belief of Taoism, he had the frantic worship of Taoism, his structure of political thoughts basing on the previous pattern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ree religions had changed fro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supplementary thoughts into Daoism developing and flourishing and Confucianism declining, and Taoism developed firstly. Due to gradually becoming extravagance in his older age, he wearied of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 implemented so-called a policy of "The highest Interaction", allowed Li Lin-fu and Yang Guo-zhong handled his duties, it caused that court discipline was in great disorder, and Political corruption, when the equal-field system, rent-yung-diao system, the military system such as Fu B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system such as the prime minister system gradually corruptted and collapsed during the Tianbao reign of the Tang Dynasty, its political and social basis began to shake up, the force of social grassroots was not be stabled, and eventually caused the Tang Dynasty to decline, resulting in undergoing rapid and drastic society unrest of "An Shi Rebellion ".
     Discussing on the important political issues of statesmen,thinkers and scholars as well as a group of believers talked how to govern the country at this time, analysising their views about how to rule the country and people, we can understand their own mind experience and changes of political thoughts, and interpreted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had certain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us.
引文
① 参见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②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③ 张岂之:《中国儒学思想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④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⑤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术编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⑥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⑦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对于唐代思想,尤其是七至八世纪以儒学为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很多思想史或哲学史的著作中几乎是空白。
    ⑧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① 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② 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14页。
    ③ 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16页。
    ④ 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17页。
    ⑤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5年,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⑥ 刘泽华主编、张分田副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 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 陈膏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④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⑤ 王寿南:《唐代政治史论集》(增订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2004年版。
    ⑥ 胡如雷:《隋唐政治史论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⑦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① 孙国栋:《唐代三省制之发展研究》,参见《唐宋史论丛》,香港:香港龙门书店,1980年。
    ② 王素:《三省制略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③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④ 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论集》,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⑤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⑥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1997年再版。
    ⑦ 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⑧ 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⑨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⑩ 吴枫:《开元天宝盛世新探》,长春:吉林师大社科丛书,1979年。
    ① 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② 任士英:《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③ 袁英光、王界云著:《唐明皇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④ 乌廷玉:《唐玄宗》(唐帝列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⑤ 郑英德:《唐明皇全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⑥ 田廷柱:《唐明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⑦ 阎守诚,吴宗国合著:《唐玄宗的真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
    ⑧ 许道勋、赵克饶:《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⑨ 许凌云:《刘知几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⑩ 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 张文才、王陇译注:《<太白阴经>全解》,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12 王双怀:《试论开元时期的经济政策》,《唐史论丛》7,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8年。
    13 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 胡戟、张弓、李斌诚等编著:《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① 乌廷玉:《论唐玄宗和开元之治》,《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② 谭英华:《论开元之治》,《社科研究》,1980年第3期。
    ③ 张仁木:《“开元盛世”论》,《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④ 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天盛世》,《晋阳学刊》,1900年第4期。
    ⑤ 胡宝华:《关于唐玄宗即位初年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1987年第4期。
    ⑥ 赵克饶:《开元盛世形成原因分析》,《学术月刊》,1989年第10期。
    ⑦ 蒋正华:《略论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⑧ 胡如雷:《唐“开元之治”时期宰相政治探微》,《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⑨ 张剑光、邹国慰:《玄宗朝初期政治斗争论略》,《求是学刊》,1998年第5期。
    ⑩ 王志东:《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 邢志刚:《论唐玄宗李隆基》,《传承》,2008年第8期。
    ② 王志东:《唐玄宗注<道德经>的动机和效果》,《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 王志东:《论唐玄宗的“至道”理想》,《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④ 邵永芳:《唐代道家“修身理国”思想初探——以成玄英、唐玄宗为讨论中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⑤ 周德全:《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与清世祖御注<道德经>及其“政道”观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⑥ 胡如雷、胡宝华:《论唐代开元时期对地方吏治的重视与整饬》,《河北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
    ⑦ 李鸿宾:《唐玄宗择相与开元天宝年间中枢政局》,《文献》,1995年第3期。
    ⑧ 闫守诚:《论唐玄宗对食封制度的改革》,《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⑨ 潘镛:《唐玄宗的经济政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① 唐任伍:《论唐太宗、唐玄宗的经济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② 黄进华:《宇文融括户与唐朝中央财政体制的演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 高世瑜:《唐玄宗崇道浅论》,《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第22页。
    ④ 薛平栓:《论唐玄宗与道教》,《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⑤ 汪桂平:《唐玄宗与茅山道》,《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
    ⑥ 龙晦:《敦煌文献所见唐玄宗的宗教活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⑦ 陈海岭:《唐玄宗的崇道抑佛政策及其社会影响》,《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⑧ 薛平拴:《论唐玄宗的宗教政策》,《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50-57页。
    ⑨ 丁放、袁行霈:《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⑩ 余功超、黄鑫:《崇道集儒与修道好仙——唐玄宗信仰的两个阶段》,《历史研究》,2007年6月。
    ① 孙永如:《论唐玄宗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江海学刊》,1995年第2期。
    ② 唐华全:《论唐玄宗好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③ 吴华山:《论唐玄宗与唐代乐舞》,《求索》,2003年第4期。
    ④ 陈一风:《论唐玄宗注<孝经>的原因》,《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⑤ 商爱玲:《唐玄宗以孝驭官动因及实践探析》,《北方论丛》,2007年第2期。
    ⑥ 商爱玲:《唐玄宗的孝治实践及功能分析》,《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⑦ 商爱玲、张分田:《“天子之孝”与中国古代政治调节理论——以唐玄宗为中心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⑧ 赵澜:《<大唐开元礼>初探——论唐代礼制的演化历程》,《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⑨ 杨华:《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⑩ 吴丽娱:《营造盛世:<大唐开元礼>的撰作缘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① 参见吴丽娱:《礼用之辨:(大唐开元礼)的行用释疑》,《文史》第71辑,中华书局,2005年版;吴丽娱:《新制入礼:(大唐开元礼)的最后修订》,《燕京学报》新19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魏克明:《唐玄宗盛衰史略》,《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③ 郭绍林:《安禄山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④ 张京华:《论盛唐极盛而衰过程中的政治和政治人物》,《理论学刊》,1989年第3期。
    ⑤ 宋健民:《玄宗是非功过述评》,《历史教学》,1989年第10期。
    ⑥ 陈光明:《试论安史之乱对唐前期国家体系崩坏的影响》,《求实学刊》,1990年第1期。
    ⑦ 方亚光:《论“安史之乱”对唐代中外交往的影响》,《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
    ⑧ 杨西云:《从个人施政作风看唐玄宗统治的由盛转衰》,《历史教学》,1995年第12期。
    ⑨ 吴宗国:《天宝之乱”是由于“置相非其人”吗?》,《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⑩ 刘后滨:《安史之乱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1 明秀丽:《试析玄宗心态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2 宋社洪:《李林甫专权与盛唐转衰关系再探讨》,《文史哲》,2004年第6期。
    13 贾艳红:《从儒家和谐观看唐王朝的盛衰》,《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① 姚有志、李元鹏、钟少异:《“缘何盛极而衰?——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历史镜鉴》,2005年第11期。
    ② 王秉伦:《盛唐开元之治的政治家——姚崇》,《河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2期。
    ③ 王新年:《武纬文经的唐代名相张说》,《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
    ④ 唐春生:《张说的宦海沉浮与玄宗治政方略》,《重庆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05,《长孙无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022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343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页。
    ⑤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51,《韦庶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37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9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9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7上,《忠义上·安金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85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7上《忠义上·安金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85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天授二年九月十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74-6475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26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26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0-6581页。
    ①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全三册)卷23,《肃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76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5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五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1-6592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二年秋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05-6606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7,《中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3-144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3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3页。
    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14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1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云元年五月,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云元年五月,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睿宗景云二年六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3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睿宗景云二年六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3页。
    ⑦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卷上,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52,《后妃下·肃宗张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85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4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云元年六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4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1,《王毛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35页。
    ⑥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20,《帝王部·功业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21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6-6647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7-6648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0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0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0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0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0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2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61,《宰相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77-167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1页。
    ③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83,《外戚》,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39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7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元年冬十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6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662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3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二年夏四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5页。
    ④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83,《外戚》,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39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开元元年六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82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先天元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74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先天二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76-6677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开元元年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83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开元元年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83-6684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开元元年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84-6685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开元元年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85-6686页。
    ⑤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75-1176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长寿元年正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81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0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01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二年五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03-6604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三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9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九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5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二年秋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06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45,《选举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76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01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06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0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秋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3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秋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3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秋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三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3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三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4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五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5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元年十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0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元年十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0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元年十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0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元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元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5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北京:中华书局,胡三省注,1956年版,第6664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北京:中华书局,胡三省注,1956年版,第6664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北京:中华书局,胡三省注,1956年版,第6664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北京:中华书局,胡三省注,1956年版,第6676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北京:中华书局,胡三省注,1956年版,第6676页。
    ① [清]董诰:《全唐文》卷2,《高祖皇帝·申禁差科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页。
    ② [唐]杜佑撰:《通典》(全五册)卷2,《食货二·田制下》,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9-30页。
    ③ [唐]杜佑撰:《通典》(全五册)卷2,《食货二·田制下》,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0页。
    ④ [唐]杜佑撰:《通典》(全五册)卷19,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06页。
    ⑤ [唐]杜佑撰:《通典》(全五册)卷17,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93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2,《食货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51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1,《食货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45页。
    ③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无龟》卷161,《帝王部·命使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948页。
    ④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无龟》卷161,《帝王部·命使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948页。
    ⑤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全六册)卷465,《诫励风俗敕四首》,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2373页。
    ⑥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5,《逃户》,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60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圣历元年十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536页。
    ②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70,《帝王部·务农》,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89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8,《宋务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5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韦嗣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7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8,《吕元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7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1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九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8页。
    ⑧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5,《逃户》,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61页。
    ⑨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5,《逃户》,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61-1562页。
    ① [唐]杜佑撰:《通典》(全五册)卷7,《历代盛衰户口》,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韦嗣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7页。
    ③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62页。
    ④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90,《食实封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638-1639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8,《宋务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6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8,《宋务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韦嗣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1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韦嗣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1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11-3019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98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5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秋七月条,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2-6623页。
    ③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9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80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59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65页。
    ⑦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7,《睿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7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二年冬十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68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4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5页。
    ③ [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卷16,《擅兴律》,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5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471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05-1906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0,《戴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34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8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6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471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2,《职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8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3,《李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7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7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470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471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5,《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34页。
    ②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5,《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34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66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73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64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延载元年六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94-649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3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10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2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19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19-6620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51,《后妃上·中宗韦庶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3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0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74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74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6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65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7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天授元年一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63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78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82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38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5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三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2-6593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神龙二年三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9-6600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十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0-663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十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0-663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2-663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3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1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1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二年五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5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6-6647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6-6647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元年八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5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景云二年九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7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792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5,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91页。
    ⑥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7,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49页。
    ⑦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7,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51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上,《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82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2页。
    ⑩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5,《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33页。
    1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圣历二年冬十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42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66页。
    ②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5,《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34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47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5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09-6610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13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7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8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9页。
    ⑥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玄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35页。
    ①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天传信纪》,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583页。
    ③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5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2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42-664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52页。
    ⑥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0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9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4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81页。
    ② [宋]王谠撰:《唐语林校证》(全二册)卷4,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85页。
    ③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元升平源》,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2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124,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9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9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96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9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65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9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5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3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6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37,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77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2页。
    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2页。
    1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3-6704页。
    12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4页。
    13 [唐]刘餗、[唐]李肇等撰:《隋唐嘉话 唐国史补》,盛钟健、黄绍筠、张嵩岳编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6页。
    1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23页。
    15 [唐]杜佑著:《通典》卷19,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73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9页。
    ②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1,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49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7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6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8页。
    ⑥ [唐]刘餗、[唐]李肇等撰:《隋唐嘉话唐国史补》,盛钟健、黄绍筠、张嵩岳编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9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1页。
    ⑧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次柳氏旧闻》,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37页。
    ⑩ [唐]刘餗、[唐]李肇等撰:《隋唐嘉话唐国史补》,盛钟健、黄绍筠、张嵩岳编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1页。
    1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547页。
    1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8,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08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1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6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5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26页。
    ⑤ [唐]刘餗、[唐]李肇等撰:《隋唐嘉话唐国史补》,盛钟健、黄绍筠、张嵩岳编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0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6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79页。
    ⑦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5,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32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78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0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5,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50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33.-434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0页。
    ④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元升平源》,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2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2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34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6,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50页。
    ⑧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1,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⑨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7,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7页。
    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3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1,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28-529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9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87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5,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51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5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3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4页。
    ⑧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5,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50页。
    ⑨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79页。
    ⑩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0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放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1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10页。
    ③ 许道勋、赵克饶:《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1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2,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75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2,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75页。
    ⑥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卷上,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6页。
    ⑦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元天宝逸事》卷上,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⑧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87页。
    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2页。
    1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6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80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4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0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3页。
    ⑤ 许道勋、赵克饶:《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4-124页。
    ⑥ [宋同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5页。
    ⑦ [宋]王谠撰:《唐语林校证》卷3,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76页。
    ⑧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元天宝逸事》卷下,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9页。
    ⑨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4页。
    ①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102,《帝王部·招谏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224页。
    ②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102,《帝王部·招谏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224页。
    ③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2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79-6680页。
    ⑤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4,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7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8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12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4-3035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5,《上东宫请讲学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65页。
    ② 王志东:《唐玄宗注《道德经》的动机和效果》,《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91-92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5,《典礼》,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86页。[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7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67,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43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答崔日用手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7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5,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9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授卢鸿一谏议大夫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3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8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求言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6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0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1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纪泰山铭并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53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5,《追尊元元皇帝父母并加谥远祖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80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1,《命两京诸路各置元元皇帝庙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6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1,《命两京诸路各置元元皇帝庙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0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1,《为元元皇帝设像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49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定犯徒配军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7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5,《天长节推恩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2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2,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9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2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天地大宝尊号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1-432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天地大宝尊号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1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3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南郊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3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7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证道孝德尊号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5页。
    ⑨ 《道藏》第23册,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进玄纲论表》,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73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6,《岁初处分德音》,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50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命贵举加老子策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1页。
    ③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61页。
    ④ 《道藏》14册,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三家出版社,第311页。
    ⑤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61页。
    ⑥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91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亲试四子举人敕》,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3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亲试四子举人敕》,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3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亲试四子举人敕》,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3页。
    ④ 参见《道藏》第30册,[宋]谢守灏编载:《混元圣纪》卷6,台北:台湾艺文印书馆本。
    ①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94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策<道德经>及文列庄子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7页。
    ③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释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94页。
    ④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释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94页。
    ⑤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不尚贤章第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97页。
    ①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76页。
    ②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33页。
    ③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30页。
    ④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33-434页。
    ⑤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治大国章第六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⑥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4页。
    ⑦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⑧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⑨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34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569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81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3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0,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23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4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5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5页。
    ⑧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1,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29页。
    ⑨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北路幸长安制》,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10页。
    ⑩ [祠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南路幸长安制》,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10页。
    11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0,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64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40-541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3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0,《放围兵敕》,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17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5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4页。
    ⑥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3,《帝王部·尚黄老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590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6页。
    ⑧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3页。
    ⑨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8页。
    ⑩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9,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7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幸长安制》,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09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1,《内出云韶舞敕》,洪丕漠、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③ [清]彭定求等修订:《全唐诗》(全二册)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7页。
    ⑤ [唐]刘餗、[唐]张鷟:《隋唐嘉话·朝野佥载》,程毅中、赵守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3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9,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8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3页。
    ⑧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3,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8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1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亲谒太庙推恩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53页。
    ②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20,《帝王部·功业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212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崔日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8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74页。
    ⑤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孝经序》,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⑥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孝经序》,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颁重注孝经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4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5,《经籍》,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45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6,《以冬至次日受朝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95页。
    ③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1,《天子第二章》,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④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1,《天子第二章》,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页。
    ⑤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1,《天子章第二》,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9页。
    ⑥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⑦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3,《三才章第七》,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⑧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3,《庶人章第六》,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①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1,《天子第二章》,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②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8,《感应章第十六》,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③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8,《感应章第十六》,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30,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01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07页。
    ⑥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4,《孝治章第八》,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⑦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4,《孝治章第八》,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①[唐]李隆基注、[祠邢昺疏:《孝经注疏》卷3,《三才章第七》,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②[唐]李隆基注、[祠邢昺疏:《孝经注疏》卷3,《三才章第七》,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③[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30,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01页。
    ④[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孝经序》,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⑤[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1,《开宗明义章》,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⑥[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1,《开宗明义章第一》,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⑦[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3,《三才章第七》,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⑧[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5,《圣治章第九》,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⑨[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5,《圣治章第九》,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①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8,《感应章第十六》,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②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6,《孝行章第十》,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8-59页。
    ③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6,《广要道章第十二》,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2页。
    ④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6,《无行章第十一》,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⑤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8,《事君章第十七》,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1页。
    ⑥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7,《广至德章第十三》,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⑦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卷7,《广扬名章第十四》,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9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5,,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86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07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1,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3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94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94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孝经注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44-445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颁示道德经注孝经疏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60页。
    ⑨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卷6,《尚书刑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4-205页。
    ⑩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卷2,《尚书吏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11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卷2,《尚书吏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①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40页。
    ②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卷30,《三府都护州县官吏》,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38页。
    ③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50页。
    ④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卷3,《尚书户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2页。
    ⑥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卷3,《尚书户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⑦ [祠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4,《改元天宝敕》,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证道孝德尊号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5-436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谒陵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27页。
    ⑩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加应道尊号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29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停孝弟力田举人考试记词策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92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7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1169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1163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2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2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5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4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5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5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4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20页。
    ⑧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37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6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38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07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4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4页。
    ⑦ 张岂之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隋唐五代学术思想史概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4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6页。
    ⑩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29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40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7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43页。
    ④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1,《帝王部·崇释氏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第575页。
    ⑤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1,《帝王部·崇释氏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第575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8页。
    ① 参见[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47,《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一道》。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5《宇文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20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3页。
    ④ 许道勋,赵克饶:《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8页。
    ⑤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497,《邦计部·河渠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5951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5,《天长节推恩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2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6页。
    ⑧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7,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7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5,《天长节推恩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2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5,《天长节推恩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3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4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76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5,《置十道劝农判官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4页。
    ⑤ 许道勋,赵克饶:《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1,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29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2页。
    ⑧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6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令御史分巡河南北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7页。
    ⑩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委刺史县令劝课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8-279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50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51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79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79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5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1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1页。
    ⑧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2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置劝农使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8页。
    ⑩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4页。
    11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3页。
    12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0,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64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禁妨农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6页。)第308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令御史检察差科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8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停不急之务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8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5,《置十道劝农判官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5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行常平仓法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74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加钱籴常平仓米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84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春效礼成推恩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6页。
    ⑨ [唐]元结著:《元次山集》卷7,上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0页。
    ⑩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1页。
    ①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53页。
    ②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41页。
    ③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4-385页。
    ④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01页。
    ⑤ 许道勋,赵克饶:《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3页。
    ⑥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18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0,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61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弛陂泽入官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6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缓征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6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6,《禁地租外征桑课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94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唐六典简介》,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唐六典简介》,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唐六典简介》,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唐六典简介》,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9页。
    ③ [清]董诰:《全唐文》,《唐文拾遗》卷2《元宗皇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389页。
    ④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①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8页。
    ②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39页。
    ③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尚书吏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④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8页。
    ⑤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4-55页。
    ⑥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1,《三师三公尚书都省》,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1,《三师三公尚书都省》,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11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8,《门下省》,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2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18,《大理寺鸿胪寺》,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02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16,《卫尉宗正寺》,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59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8,《门下省》,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5页。
    ⑥ 章雪峰:《<大唐六典>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15页。
    ① 王淼:《论<唐六典>中的法律思想》,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1-2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4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2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2-73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3页。
    ⑥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3-74页。
    ⑦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页。
    ⑧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7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3页。
    ③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2-613页。
    ④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2-613页。
    ⑤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⑥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⑦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5,《诸卫府》,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44页。
    ⑧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⑨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⑩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3页。
    11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8,《门下省》,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3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8,《门下省》,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3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9,《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2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9页。
    ④ 王淼:《论<唐六典>中的法律思想》,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10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页。
    ②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8页。
    ③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1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1页。
    ⑥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1页。
    ⑦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1页。
    ⑧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1页。
    ⑨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18,《大理寺鸿胪寺》,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02页。
    ⑩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页。
    ①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7-68页。
    ②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8-69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2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页。
    ⑥ 徐适端:《略论<唐六典>的编纂特色》,《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96页。
    ⑦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7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2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8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8,《诸卫府》,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3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8,《门下省》,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49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08-109页。
    ⑥ [唐]张九龄等著,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唐六典>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5-126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5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16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5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0,《三府都护州县官吏》,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49页。
    ⑤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全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6-187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3-74页。
    ②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6页。
    ③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6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6页。
    ⑤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0页。
    ⑥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2,《少府军器监》,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80页。
    ⑦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0,《太府寺》,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3页。
    ⑧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⑨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⑩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22,《少府军器监》,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77页。
    11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9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57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8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52页。
    ④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3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8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3页。
    ③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吴兢《开元升平源》,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1-113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95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7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7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4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4-3025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4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4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4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5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5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5页。
    ⑥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6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5-4386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5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7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8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第669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5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4,《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89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5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4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4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4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7-673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8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8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3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0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1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1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2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2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3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4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4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4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7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6,《宋璟传·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37页。
    ①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0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7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0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5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09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6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6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41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4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2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2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6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6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6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6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命张说兼领朔方节度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4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2页。
    ⑩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5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6页。
    ②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9,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05页。
    ③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9,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05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3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08页。
    ⑥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9,《请置屯田表》,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8页。
    ⑦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2,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6页。
    ⑧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4,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1页。
    ⑨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4,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3页。
    ①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3,《岳州别王十一赵公入朝》,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7页。
    ②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3,《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宴饯得冬字》,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8页。
    ③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4,《岳州作二首》,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3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4,《对词摽文苑科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62页。
    ⑤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13,《上东宫请讲学启》,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7页。
    ⑥ 罗清泉:《初盛唐之际文坛领袖张说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13-14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5页。
    ②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匡赞第一》,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③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匡赞第一》,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④ 罗清泉:《初盛唐之际文坛领袖张说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17页。
    ⑤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64,《史馆下·集贤院》,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19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4页。
    ①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8,《文章第十八》,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②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8,《文章第十八》,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③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8,《文章第十八》,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5-5036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文苑转·徐安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6页。
    ⑥ 罗清泉:《初盛唐之际文坛领袖张说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5月,第15-16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4,《对词摽文苑科策》之“第一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61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0-3051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2,《让起复除黄门侍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44-2245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1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1页。
    ④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11,《谏泼寒戏疏》,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2页。
    ⑤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11,《谏泼寒戏疏》,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2页。
    ⑥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21,《礼仪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8-819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礼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309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礼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309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礼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起义堂颂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5页。
    ⑤ [清]彭定求等修订:《全唐诗》(全二册),《明皇帝·过晋阳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⑥ [清]彭定求等修订:《全唐诗》(全二册),《明皇帝·过晋阳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26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后土神祠碑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6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后土神祠碑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6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后土神祠碑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7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祀后土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7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5,《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39-1940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08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纪泰山铭(并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53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3,《礼仪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92页。
    ⑥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7,《大唐封祀坛颂》,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0页。
    ⑦ 周睿:《张说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9-40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08页。
    ① [唐]张说撰:《张燕公集》卷5,《邺都引》,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5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韦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3-3184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文苑中·孙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3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2,《文艺中·孙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60页。
    ⑤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1,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46页。
    ⑥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1,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46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中,《文苑中·贺知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4页。
    ③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90中,《文苑中·王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9页。
    ④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90中,《文苑中·王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9页。
    ⑤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90中,《文苑中·王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9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2,《文艺中·王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59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3,张说《举陈寡尤等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50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4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4页。
    ⑩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0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0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0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4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4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4页。
    ⑥ 明代思想家丘溶写过《寄题张丞相祠》,转引李锦全等主编:《岭南思想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1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7页。
    ⑧ 转引自何格恩撰:《张九龄之政治生活》,《岭南学报》,1935年第4卷第1期。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7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7页。
    ② [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4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曲江集》卷16,《答严给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6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8-3099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8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8页。
    ⑦ 参见何格恩:《张九龄之政治生活》,《岭南学报》,1935年第4卷第1期。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9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3上,《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4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3页。
    ③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9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4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9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9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9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9页。
    ⑨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30页。
    ⑩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30页。
    11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00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7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5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4页。
    ④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敕处分十道朝集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⑤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1,《敕契丹知兵马中郎李过折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8-79页。
    ① 参见[唐]吕温:《吕和叔文集,张荆州画赞并序》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1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3,《千秋金镜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4页。
    ④ 王谪非:《略论张九龄的政治远见》,《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4期,第45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2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3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14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7,《张守珪奏裨将安禄山失利送戮京师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912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17页。
    ⑩ [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卷上,曾贻芬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② 杨海燕、马茂军:《岭南名相张九龄政治思想新论》,《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33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④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②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④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⑤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⑥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封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⑦ [唐]李邕撰,[周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敕处分十道朝集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敕处分十道朝集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②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敕处分十道朝集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策书序·策问一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9-120页。
    ④ 吴连庄:《论张九龄的民本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53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②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④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9页。
    ⑤ 吴连庄:《论张九龄的民本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53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4,《敕置十道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879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3,《敕处分十道朝集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877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0,《应道侔伊吕科对策第一道并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941页。
    ⑨ 吴连庄:《论张九龄的民本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54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0,《上姚令公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942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0-669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0-6691页。
    ④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283,《敕处分十道朝集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877页。
    ⑤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283,《敕处分十道朝集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878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2,《韦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8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9,《李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632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00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8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0,《敕处分县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881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8页。
    ⑤ 尹永森:《开元贤相张九龄述评》,《韶关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第46-47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②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③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④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124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7页。
    ③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8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4-6825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7-3098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4-4425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5页。
    ⑧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6,《南郊赦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7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10页。
    ③ [唐]杜佑撰:《通典》(全五册)卷46,《籍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87页。
    ④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6,《籍田赦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3页。
    ⑤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4,《贺麦登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8页。
    ⑥ 杨海燕,马茂军:《岭南名相张九龄政治思想新论》,《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32-33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7,《玄宗诸子·废太子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59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7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6,《开凿大庾岭路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9-3100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9-3100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敕议放私铸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06页。
    ③ 参见何格恩:《张九龄之政治生活》,《岭南学报》,1935年第4卷第1期。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5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2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0,《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5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魏元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44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0,《朱敬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12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0,《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5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2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0,《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8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0,《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8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韦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3页。
    ⑩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0,《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0,《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0,《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8-4529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2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2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2页。
    ⑥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56,《国史部·探撰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6684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2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2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上<贞观政要>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3页。
    ② 吴春梅:《吴兢与贞观政要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0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贞观政要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7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3页。
    ③ 参见滕建明:《贞观政要》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转引自陈金庄、董文武:《论唐朝史家吴兢的民族观》,《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45页。
    ④ 李万生:《吴兢的“经世致用”思想与<贞观政要>》,《贵州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第38-39。
    ① 陈金庄、董文武:《论唐朝史家吴兢的民族观》,《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46-47页。
    ②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10,《灾祥第三十九》,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65页。
    ③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10,《灾祥第三十九》,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66页。
    ④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10,《灾祥第三十九》,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72页。
    ⑤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10,《灾祥第三十九》,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健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74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上中宗皇帝纳谏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4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6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6-4528页。另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上元宗皇帝纳谏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4-3025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谏畋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2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8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4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谏东封不宜射猎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6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谏十铨试人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3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9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大风陈得失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6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大风陈得失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6页。另见《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8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4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3-3024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⑤ 施丁:《论吴兢撰<贞观政要>》,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3期,第1-7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7下,《文宗本纪·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80页。
    ⑦ 桂罗敏:《<贞观政要>问世冷遇考》,《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第101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吴競·乞典郡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0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元宗皇帝·报吴兢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40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让夺礼表》第三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1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③ 桂罗敏:《<贞观政要>问世冷遇考》,《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第103-104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吴兢·请东封不宜射猎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6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0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01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8,《吴兢·大风陈得失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26页。
    ② 桂罗敏:《<贞观政要>问世冷遇考》,《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第104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09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5-3056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① 转引自赵立纲主编:《历代名道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9-29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7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7页。
    ④ 参见[南唐]沈汾:《续仙传》卷下本传,《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影印本)。
    ⑤ 陈垣:《道家金石略》,崔尚:《天台山桐柏观碑》,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34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5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7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6页。
    ⑨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6页。
    ⑩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11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5129页。
    12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6页。
    13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9页。
    ①卿希泰:《司马承祯的生平及其修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2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王远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5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王远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5页。
    ④王运飞:《司马承祯道教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7页。
    ⑤汤其领:《司马承祯的修道思想》,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46页。
    ⑥[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7页。
    ⑦[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隐逸第二十三》,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29页。
    ⑧[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隐逸第二十三》,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出版社,1998年,第429页。
    ⑨[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9,《赐天师司马承祯三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⑩陈垣:《道家金石略》,唐睿宗《赐白云先生书》,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82页。
    11[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隐逸第二十三》,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29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9,《赐天师司马承祯三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③ 陈垣:《道家金石略》,唐睿宗《赐白云先生书》,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82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赐司马承祯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1页。
    ⑦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24,《请五岳别立斋祠所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9625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24,《素琴传》,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9637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答司马承祯进铸含象镜剑图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7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司马承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7-5128页。
    ①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隐逸第二十三》,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0页。
    ②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得道七》,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③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892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25,司马承祯《坐忘论》,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9626页。
    ⑤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892页。
    ⑥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892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25,司马承祯《坐忘论》,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9626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25,司马承祯《坐忘论》,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9626页。
    ①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神仙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②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③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渐门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④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神解》,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①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敬信一》,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②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得道七》,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7页。
    ③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易简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④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渐门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⑤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渐门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⑥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渐门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⑦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斋戒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
    ⑧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安处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⑨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安处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⑩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存想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11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坐忘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12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坐忘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①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神解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② 《道藏》第21册,司马承祯《天隐子·神解篇》,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0页。
    ③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敬信一》,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④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敬信一》,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⑤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敬信一》,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⑥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断缘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⑦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断缘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⑧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893页。
    ⑨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3页。
    ⑩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3页。
    11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3页。
    12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13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①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②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③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④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泰定六》,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⑤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得道七》,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7页。
    ⑥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得道七》,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⑦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得道七》,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7页。
    ①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5页。
    ②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5页。
    ③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5页。
    ④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5页。
    ⑤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5页。
    ⑥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泰定六》,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⑦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①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3页。
    ②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3页。
    ③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敬信一》,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2页。
    ④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3页。
    ⑤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3页。
    ⑥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⑦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⑧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
    ⑨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泰定六》,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① 《道藏》第22册,司马承祯《坐忘论·泰定六》,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15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3108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天台新桐柏观颂》,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3089页。
    ⑤ 《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7页。
    ① 胡道静等选辑:《道藏要籍选刊》第1册,《云笈七签》卷1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62页。
    ②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9月新1版,第97-100页。
    ① 唐长孺著:《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73-292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第一册),《进太白阴经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第一册),《太白阴经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④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前言’,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4-5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将有智谋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14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子卒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2,《人谋下·子卒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2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子卒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9-30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子卒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页。
    ⑥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卷2,《人谋下·子卒篇第十五》,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81-82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善师篇第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善师篇第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善师篇第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主有道德篇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9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8,《杂占·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5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8,《杂占·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5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8,《杂占·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6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8,《杂占·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5页。
    ⑧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卷8,《杂占·总序》,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417页。
    ⑨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8,《杂占·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5页。
    ⑩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8,《杂占·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5-186页。
    11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8,《杂占·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5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天无阴阳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天无阴阳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天无阴阳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天无阴阳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天无阴阳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选士篇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贤有遇时篇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将有智谋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将有智谋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选士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6-47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⑧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⑨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选士篇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48页。
    ④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29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鉴才篇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49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贤有遇时篇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贤有遇时篇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④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31-32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贤有遇时篇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5,《预备·屯田篇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5,《预备·屯田篇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
    ⑧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5,《预备·屯田篇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
    ⑨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5,《预备·屯田篇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5,《预备屯田篇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5,《预备·屯田篇第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
    ③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8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国有富强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⑤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8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国有富强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国有富强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⑧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3页。
    ⑨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4页。
    ⑩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4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国有富强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国有富强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1,《人谋上·国有富强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⑧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70-71页。
    ⑨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①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71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26页。
    ③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26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贵和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26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6,《阵图·教旗图篇第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1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6,《阵图·教旗图篇第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1页。
    ⑧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①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6-37页。
    ②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7-38页。
    ③ [唐]李筌著:《<太白阴经>全解》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张文才,王陇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02页。
    ④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⑤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7页。
    ⑥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⑦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⑧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刑赏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⑨ [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二册)卷2,《人谋下·励士篇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隐逸·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4-5605页。
    ② 蒙文通:《古学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361页。
    ③ 《道藏》第23册,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3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元宗皇帝·答吴筠进玄纲论批》,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407页。
    ① 《道藏》第23册,吴筠《宗玄先生文集卷中·神山可学论》,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6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30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4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5页。
    ⑤ 《道藏》第23册,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道德章第一》,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4页。
    ⑥ 《道藏》第23册,吴筠《玄纲论·道德章第一》,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74页。
    ① 《道藏》第23册,吴筠《玄纲论·化时俗章第八》,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76页。
    ② 《道藏》第23册,《玄纲论·化时俗章第八》,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76页。
    ③ 李裕民主编:《道教文化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18-319页。
    ① 《道藏》第23册,《玄纲论·明本末章第九》,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76页。
    ② 《道藏》第23册,《玄纲论·明本末章第九》,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76页。
    ③ 李刚:《解读吴筠及其<心目论>》,《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第96页。
    ④ 《道藏》第23册,《宗玄集》卷中,《形神可固论并序·服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64页。
    ① 《道藏》第23册,《宗玄集》卷中,《形神可固论·养形》,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63页。
    ② 《道藏》第23册,《宗玄集》卷中《形神可固论·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3页。
    ③ 《道藏》第23册,《玄纲论》中篇《真人为俦章第十八》,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8页。
    ④ 《道藏》第23册,《玄纲论》中篇《委心任运章第二十三》,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9页。
    ⑤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0页。
    ⑥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0页。
    ⑦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0页。
    ⑧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0页。
    ⑨ 《道藏》第23册,《玄纲论》下篇,《会天理章第二十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9页。
    ⑩ 《道藏》第23册,《玄纲论》上篇,《性情章第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5页。
    11 《道藏》第23册,《玄纲论》上篇,《同有无章第七》,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6页。
    12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60页。
    ①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形神可固论并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4页。
    ②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洗心赋》,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57页。
    ③ 《道藏》第23册,《玄纲论》上篇《性情章第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5页。
    ④ 《道藏》第23册,《玄纲论》中篇《形动心静章第十五》,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678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9页。
    ②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览古诗十四首》,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3页。
    ③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中,《玄猿赋并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59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9页。
    ⑤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玄纲论·进玄纲论表》,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73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4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9页。
    ⑧ 赵艳玫:《吴筠神仙思想浅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2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9页。
    ② 李裕民主编:《道教文化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20页。
    ③ 《道藏》第23册,《玄纲论·神道设教章第十》,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677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4页。
    ①《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8-669页。
    ②《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览古诗十四首》,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8页。
    ③《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8页。
    ④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览古诗十四首》,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8页。
    ⑤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览古诗十四首》,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9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5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2,《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30页。
    ⑧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览古诗十四首》,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9页。
    ⑨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览古诗十四首》,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9页。
    ①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下,《览古诗十四首》,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9页。
    ②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92,《吴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9页。
    ③ 《道藏》第23册,《宗玄先生文集.卷中·建业怀古》,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7页。
    ④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0页。
    ⑤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0页。
    ⑥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1页。
    ⑦ 《道藏》第23册,《玄纲先生文集·卷中·神仙可学论》,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1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2,《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坐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9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81页。
    ③ [清]彭定求等修订:《全唐诗》(全二册),第四函第一册《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9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8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895页。
    ② 邓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试论唐后期到中唐前期的文儒思想及其文学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49-56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9-1170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76页。
    ② [唐]赵蕤著:《长短经》,《任长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③ [唐]赵蕤著:《长短经》,《量才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④ [唐]赵蕤著:《长短经》,《任长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⑤ [唐]赵蕤著:《长短经》,《品目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⑥ [唐]赵蕤著:《长短经》,《品目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⑦ [唐]赵蕤著:《长短经》,《知人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 [唐]赵蕤著:《长短经》,《知人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 [唐]赵蕤著:《长短经》,《论士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③ [唐]赵蕤著:《长短经》,《霸图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④ [唐]赵蕤著:《长短经》,《论士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⑤ [唐]赵蕤著:《长短经》,《量才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⑥ [唐]赵蕤著:《长短经》,《大体篇》,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⑦ 孙甫:《唐史论断》,见《四库全书》第6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70页。
    ⑧ 孙甫:《唐史论断》,见《四库全书》第6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65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0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苏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2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5,《张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2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卢怀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68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卢怀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68-3069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00-6801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9,《张嘉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0-309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卢从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24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卢从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24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100,《王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3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100,《王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3-3134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190中,《文苑中·李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1-5042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190中,《文苑中·李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1-5042页。
    ⑧ 汪篯:《唐玄宗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汪钱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96-208页。
    ⑨ 周睿:《张说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7页。
    ① 韩晖:《文学与吏治之争辩说》,《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第46页。
    ② 韩晖:《文学与吏治之争辩说》,《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第46页。
    ③ 韩晖:《文学与吏治之争辩说》,《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第46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106,《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3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3页。
    ⑥ 董文静:《制举的发展与唐代选官制度的完善》,《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187页。
    ①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②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6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50,《刑法》,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33页。
    ② 《十三经注疏》:《礼记·礼器第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1页上栏。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4-325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源乾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0页。
    ①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7,《礼仪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32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7,《礼仪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32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1,《礼仪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8-819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1,《礼仪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33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1,《礼仪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8-819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4,《礼仪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13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0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0-6751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流裴景仙岭南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4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81页。
    ②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51-652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2,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30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禁州县严酷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96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4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诛长孙昕等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07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贬萧嵩青州刺史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7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下,《元德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1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韩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32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韩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32-4433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6,《韩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33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马怀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3-3164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5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33-213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5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4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5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48-2149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6,《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14-1415页。
    ④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88,《陆象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6-2877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裴耀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2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2,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34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2,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9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3,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33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2,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34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3,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34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6,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49-450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分遣蒋钦绪等往十道疏决囚徒宣慰百姓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2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定犯盗人刑法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30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疏决囚徒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38-339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命宰臣省察囚徒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05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宽宥天下囚徒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0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恤刑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4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天地大宝尊号大赦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2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2,《令宰臣与法官详死刑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9页。
    ② [清]董诰:《全唐文》卷31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02页。
    ③ [清]董诰:《全唐文》卷31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02页。
    ④ [清]董诰:《全唐文》卷31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02页。
    ⑤ [清]董诰:《全唐文》卷31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02-3203页。
    ⑥ [清]董诰:《全唐文》卷31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03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卢从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24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卢从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23-3124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源乾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1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李元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3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李元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3-3074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裴耀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0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李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11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5下,《宋庆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15页。
    ⑩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5,《韦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23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禁刈禾充马藁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63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6,《褒赐韦坚等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93页。
    ③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36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令举献岁旧章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1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宽宥天下囚徒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0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委剌史县令劝课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8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放免囚徒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82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祈雨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98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顺时宥罪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6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久雨赦宥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36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答张九龄贺祈雨有应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04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答张九龄谢赐御书喜雪篇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06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6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6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6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张廷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2-3153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01,《张廷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2-3153页。
    ②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③ [唐]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④ [唐]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⑤ [唐]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6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72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78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2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6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8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6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杜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6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杜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6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杜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6页。
    ⑩ [后晋]刘响等撰:《旧唐书》卷100,《裴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0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赐吐蕃赞普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41-442页。
    ②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26,《宣慰突厥降户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3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命两京及诸州简兵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8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6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6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9-6710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6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赐三姓葛逻禄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8-439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5页。
    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6页。
    11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2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令蕃客国子监观礼教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75页。
    ②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开元纪功德颂并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91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9下,《北狄·契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1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9下,《北狄·契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2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9下,《北狄·契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2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9下,《北狄·奚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5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9下,《北狄·契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2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91-6192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77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2-6713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3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3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6页。
    ⑧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2,《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魏知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63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裴耀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0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命两京及诸州简兵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8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令河西陇右等处防边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8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1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36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9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2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0,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35-236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5,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92页。
    ④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90中,《刘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6-5017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5,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92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皇太子入学庆赐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17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6,《岁初处分德音》,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49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0,《命张说等与两省侍臣讲读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35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1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令举实才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99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加应道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29页。
    ④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隐逸第二十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2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79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10页。
    ⑦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3,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81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杜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5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杜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6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赐杜暹敕书》,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43页。[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杜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6-3077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授韩休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71页。
    ③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隐逸第二十三》,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3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幸凤泉汤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03页。
    ⑤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隐逸第二十三》,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3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08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整饬民风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12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9,《禁断腊月乞寒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7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1,《禁断伎乐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③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4,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27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禁断大酺广费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6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推恩臣庶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74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答张九龄贺论三教批》,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04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答张九龄贺御注金刚经批》,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05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证道孝德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34-435页。
    ②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隐逸第二十三》,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0-431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赐王希夷致仕还山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63-264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196,《隐逸·衛大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1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196,《隐逸·衛大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1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196,《隐逸·衛大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1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196,《隐逸·衛大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2页。
    ⑧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10,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4页。
    ⑨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隐逸·卢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4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禁左道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32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3,《禁断妖论等敕》,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539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1,《禁卜筮惑人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47页。
    ④ 任半塘:《敦煌歌词总编(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36页。
    ⑤ 李学勤:《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3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93页。
    ① [清]徐松撰:《登科记考》,赵守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63页。
    ② 王志东:《论唐玄宗的“至道”理想》,《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第63-65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1,《文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25页。
    ①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页。
    ② 刘晓春:《吴筠的修道思想》,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3页。
    ③ [清懂诰等编:《全唐文》卷22,《崇礼元元皇帝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63页。
    ④ 刘晓春:《吴筠的修道思想》,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3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1,《分道德为上下经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53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处分举人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94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加应道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29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加应道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29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1,《一切道经音义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48页。
    ⑩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81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4,《礼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25-92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4,《礼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26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3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72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4,《礼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34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赠叶法善越州都督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55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答叶法善乞归乡表批》,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07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4,《卢藏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00-3001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4,《卢藏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04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0,《鹡鸽颂并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34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2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韩思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9页。
    ⑤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13,《表状·请御注道德经及疏施行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9页。
    ⑥ [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卷2,《诗·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中,《贺知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4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下,《李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3页。
    ⑨ 郁贤皓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⑩ 刘晓春:《吴筠的修道思想》,中央民族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陈希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9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9,《房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628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9,《李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632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18,《元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09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19,《杨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9-3430页。
    ⑥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3页。
    ⑦ 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副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隋唐五代思想史概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幸东都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22-323页。
    ①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②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善为士章第六十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89页。
    ③ 张继禹:《中华道藏》第9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92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答裴光庭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37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赠王友贞银青光禄大夫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50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授吐火仙可汗等官爵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78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答李齐古石台孝经表批》,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08页。
    ⑧ 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副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隋唐五代学术思想史概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⑨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8,《兴庆宫成御朝德音》,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14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疏决囚徒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38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分遣蒋钦绪等往十道疏决囚徒宣慰百姓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62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录囚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64-265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贬陈州刺史李乐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33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6,《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07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幸东都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22-323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3,《元宗皇帝·驸马阶仍借金紫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01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4《元宗皇帝·郎官御史先取县令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08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3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3《元宗皇帝·侍郎专知武举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397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2,《元宗皇帝·都督刺史面辞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390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3,《元宗皇帝·殿最刺史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01-10402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5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8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8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8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8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6-6797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8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7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9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3,《元宗皇帝·放周利贞等归草泽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395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3,《元宗皇帝·流酷吏来子珣等勅》,1982年第10395-10396页。
    ① 参见《丛书集成》本《臣轨》卷上同体章。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郑惟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17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4,《遣毕构等慰抚诸道诏》,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50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5,《亲谒太宗锡赐宗支庶官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86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8,《答皇帝表谢宣示进丹宠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11-412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4,《礼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52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褚无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7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下,《元德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0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7下,《安金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85-4886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4,《徐彦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07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18,《杨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8-3419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2,《韦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8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0,《毕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15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韦承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2页。
    ⑩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8,《孝友·李日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6-4927页。
    11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8,《孝友·崔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7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96,《隐逸·王友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0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0,《授卢怀慎同平章事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40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3,《元宗皇帝.源乾曜等食实封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396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命张说兼中书令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59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放还白履忠制》,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268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8,《魏知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63-3064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4,《李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92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4,《李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95页。
    ①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0,《吏部引见县令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64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赐高年几杖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02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幸凤泉汤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303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8,《令郡县采奏孝弟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10页。
    ⑤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9,《北都巡狩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10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谒陵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26页。
    ⑦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谒陵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28页。
    ⑧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9,《加应道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29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天地大宝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33页。
    ⑩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南郊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34页。
    1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证道孝德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34-435页。
    12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证道孝德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35-436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加证道孝德尊号大赦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第436页。
    ② 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副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隋唐五代学术思想史概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59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0-19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3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1页。
    ③ 唐长孺等:《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90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诫宗属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5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1页。
    ⑥ [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前集卷12《语资》,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⑦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全三册)卷22,《玄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59-660页。
    ⑧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11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16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86,《高宗中宗诸子》,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33页。
    ②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47,《帝王部·友爱》,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534页。
    ③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逸事十种》,《开元天宝逸事卷下》,丁如明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7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81,《三宗诸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02-3603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81,《三宗诸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598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1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1,《刘幽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27-428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7-6698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76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王毛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53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06,《王毛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53页。
    ② [唐]郑处诲撰、[唐]裴庭裕撰:《明皇杂录》卷上,田廷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1页。
    ③ [唐]郑处诲撰、[唐]裴庭裕撰:《明皇杂录》卷上,田廷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2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3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3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21,《王毛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37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9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9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9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9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9页。
    ③ 董文静:《制举的发展与唐代选官制度的完善》,《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187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9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9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9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02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0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6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6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8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8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59,《尚书省诸司下·铸钱使》,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022页。
    ②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59,《尚书省诸司下·出纳使》,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02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5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0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5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0-2151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8,《艺文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96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1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38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3,《牛仙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6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5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1页。
    ⑧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8,《大理寺鸿胪寺卷》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02页。
    ⑨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8,《大理寺鸿胪寺卷》,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02页。
    ①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8,《大理寺鸿胪寺》,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02页。
    ②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79页。
    ③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8页。
    ④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8,《大理寺鸿胪寺》,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02页。
    ⑤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0页。
    ⑥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0页。
    ⑦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8页。
    ⑧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9页。
    ⑨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0页。
    ⑩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0页。
    ①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1页。
    ②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2页。
    ③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2页。
    ④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2页。
    ⑤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13,《御史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2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4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9页。
    ⑧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55,《省号下谏议大夫》,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950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03-6804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5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九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8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九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8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58页。
    ⑤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90,《缘封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644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58页。
    ②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尚书户部》户部郎中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78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6,《韦嗣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32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4,《元宗皇帝·禁封家举放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03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4,《元宗皇帝·食封以丁为限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03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4,《元宗皇帝·封物就坊请颁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03-10404页。
    ⑦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90,《缘封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644页。
    ⑧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⑨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卷4,《元宗皇帝·承袭食封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04页。
    ②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③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元宗皇帝·科禁诸州逃亡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56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4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4《宇文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57-4758页。
    ⑦ 田廷柱:《唐明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6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4《宇文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57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4,《宇文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57-4758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元宗·科禁诸州逃亡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56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1,《科禁逃亡制》,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28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元宗皇帝·科禁逃亡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56页
    ① 乌廷玉:《唐玄宗》(唐帝列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113-114页
    ②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5,《逃户》,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63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1,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28-529页。
    ④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5,《逃户》,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61页。
    ①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2-73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1,《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29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8-279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14,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51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赈河南河北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3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再赈河南河北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3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遣使赈恤河南道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5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遣使宣慰百姓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2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行常平仓法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74页。
    ⑤ 参见[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全二十册)卷39至42《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⑥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55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06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9,《食货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14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6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7页。
    ③ [清]彭定求等修订:《全唐诗》(全二册)第2册,《李华詠史十一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62页。
    ④ 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17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3, 《破陈乐》,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13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5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8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5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40页。
    ⑦ 李斌城:《唐代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73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2,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4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30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7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2页。
    ⑤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卷1,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2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7,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21-1422页。
    ①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9,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70页。
    ② [唐]刘肃著:《大唐新语》卷9,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72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0页。
    ④ 李少林:《唐代文化大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8页。
    ②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3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294-1295页。
    ③ 田廷柱:《唐明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6页。
    ④ 乌廷玉著:《唐玄宗》(唐帝列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228-229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5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2页。
    ⑦ 田廷柱:《唐明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8-139页。
    ⑧ 乌廷玉著:《唐玄宗》(唐帝列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4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5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1,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⑤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595页。
    ⑥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1,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22页。
    ⑦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天传信记》,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4页。
    ⑧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逸文,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2页。
    ⑨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逸文,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2页。
    ⑩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3页。
    11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7,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70页。
    1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10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7,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71页。
    ②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6,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3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25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38-5739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38页。
    ③ 田廷柱:《唐明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
    ④ 田廷柱:《唐明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1-142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53,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61页。
    ⑥ 乌廷玉著:《唐玄宗》(唐帝列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214-215页。
    ⑦ 李斌城:《唐代文化》,《绪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2,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64页。
    ⑨ [唐]李肇等撰、[唐]赵磷撰:《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265页。
    ⑩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杨太真外传》卷上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
    11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逸文,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7页。
    12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开元天宝遗事》,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9页。
    ①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逸文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7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宴劳勇士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1-302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5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6,《命诸州举贤才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97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3,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8-3199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4页。
    ⑥ 袁英光、王界云著:《唐明皇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6页。另见[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4-1328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6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48-6850页。
    ⑨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2,《唐玄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61-662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0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7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47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7,,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7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6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记与《新唐书·兵志》同。但《唐会要》云:“应令天下卫士取年二十五己上者充,十五年即被放出,频经征镇者十年放出。”十五年放出,即四十而免兵役,未知孰是。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6页。
    ⑧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7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注,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157页。
    ② [北宋]王钦若等编修:《册府元龟》卷135,《帝王部·愍征役》,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630页。
    ③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65,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31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3页。
    ⑥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全三册)卷22,《唐玄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62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3页。
    ⑧ 袁英光、王界云:《唐明皇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⑨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8-1329页。
    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56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8页。
    ②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3,《娄师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75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7,《郭元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44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唐六典》卷7“屯田郎中员外郎”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3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5下,《宋庆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14页。
    ③ [唐]杜佑著:《通典》卷2,《食货二·屯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45页。
    ④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8,《玄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1页。
    ⑤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8,《玄宗上》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1页。
    ⑥ [唐]杜佑著:《通典》卷2,《食货典·田制下》,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2页。
    ⑦ [唐]杜佑著:《通典》卷2,《食货典·田制下》,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2页。
    ⑧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9-80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6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9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9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0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27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98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3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6-6777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4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0-679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1页。
    ④ 田廷柱:《唐明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1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9页。
    ⑥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全三册)卷22,《玄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53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1,《唐纪》5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773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6页。
    ① 杨西云:《从个人施政作风看唐玄宗统治的由盛转衰》,《历史教学》,1995年第12期,第33页。
    ② [北宋]范祖禹:《唐鉴》卷5,《玄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93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89页。
    ⑤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全三册)卷22,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68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6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6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6-2087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38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9-6860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89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3上,《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48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7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4页。
    ⑦ [北宋]范祖禹:《唐鉴》卷5,《玄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4页。
    ⑨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4页。
    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8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849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849-5850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8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8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8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5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4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4页。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0页。
    ⑩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849页。
    1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2页。
    12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5页。
    13 [北宋]范祖禹:《唐鉴》卷5,《玄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5页。
    1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7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06,“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55-3256页。
    ② [五代]刘煦:《旧唐书》卷9,《玄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36-237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6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19,《杨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1-3432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773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15,[唐]李华《杨骑曹集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98页。
    ① [宋]孙甫:《唐史论断》中《刑罚几措推功李林甫、牛仙客》(见《四库全书》第6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转引自胡如雷:《唐“开元之治”时期宰相政治探微》,《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71-72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47-6851页。
    ③ [唐]杜佑撰:《通典》(全五册)卷148,《兵典序》,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教,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80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0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88-6889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载载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05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9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8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7-1328页。
    ④ 严守诚、吴宗国:《唐玄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83页
    ⑤ [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卷上,曾贻芬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页。
    ⑥ [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卷上,曾贻芬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页。
    ⑦ [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卷上,曾贻芬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页。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8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八载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93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天宝七载十一月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89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天宝九载二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898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天宝七载十一月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892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2页。
    ⑥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11“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32页。
    ⑦ [唐]杜佑著:《通典》卷1,王文锦、王永兴等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页。
    ⑧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19,《杨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3页。
    ⑨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0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195页。
    ⑩ [北宋]范祖禹:《唐鉴》卷4,《玄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116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元年七月条,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84页。
    ②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862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4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927页。
    ⑥ 高世瑜:《唐玄宗崇道浅论》,《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第28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中书门下等官赐钱造食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8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许百官旬节休假不入朝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8页。
    ③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3,《许百官游宴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64页。
    ①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2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6,《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14-1416页。
    [1][唐]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疏[A],道藏:十一册[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M].金良年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4][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M].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5][唐]张说撰.张燕公集[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唐]李邕撰、[唐]张九龄撰:李北海集·曲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唐]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唐]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M].(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35.
    [9][唐]赵蕤.长短经[M].(上下)刘国建、刘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10][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唐]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M].四库全书本.
    [12][唐]郑处诲.明皇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唐]鄭綮撰,丁如明辑校.开天传信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4][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5][唐]郭湜.高力士外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唐]李德裕撰.次柳氏旧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唐]刘肃著.大唐新语[M].何正平、王德明等编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8][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9][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1][唐]张鷟.朝野佥载[M].四库笔记小说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2][唐]李肇等撰、[唐]赵磷撰:唐国史补·因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3][唐]李濬撰.松窗杂录[M].四库笔记小说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4][唐]南卓.撰羯鼓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25][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6][唐]李白.李太白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7][唐]杜甫.杜工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8][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4.
    [29][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0][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1][五代前蜀]杜光庭撰.历代崇道记[M].见道藏·洞玄部·记传类.
    [3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3][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5][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36][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37][宋]王钦若等编撰.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8][宋]李防.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9][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0][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
    [41][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2][宋]马端临撰.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3][宋]王应麟撰.玉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4][宋]姚铉.唐文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5][南宋]计有功辑撰.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6][元]辛文芳撰;傅璇琮校笺.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7][清]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48][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9][清]赵翼撰.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0][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
    [51][清]徐松撰.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2][清]陈鸿墀撰.全唐文纪事[M].(全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3]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4]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5]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56]高步瀛.唐宋文举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7]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8]张璋;黄畲编.全唐五代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9]孙甫.唐史论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0]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6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3]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4]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M].(隋唐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5]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66]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67]张岂之.中国儒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68]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论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9]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0]张岂之.中国思想学术编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1]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2]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73]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文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74]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75]方光华著.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
    [77]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8]王寿南.唐代政治史论集[M].(增订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2004.
    [79]胡如雷.隋唐政治史论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80]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1]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82]吴枫.隋唐五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3]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4]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5]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6]王仲荦.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7]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79.
    [88]王寿南.隋唐史[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9.
    [89]章群.唐史[M].台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58、1980.
    [90]唐长孺;吴宗国等编.汪钱隋唐史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91]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92]陈祖言.张说年谱[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
    [93][唐]张九龄等著.<唐六典>全译[M].袁文兴、潘寅生主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94][唐]李筌著.张文才;王陇译注.《太白阴经》全解[M].长沙:岳麓书社,2004.
    [95]吴廷燮撰.唐方镇年表(全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6]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论集[M].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97]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98]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9]张国刚著.唐代官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100]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01]吴枫.开元天宝盛世新探[M].长春:吉林师大社科丛书,1979.
    [102]袁英光,王界云著.唐明皇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103]郑英德.唐明皇全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04]阎守诚;吴宗国合著.唐玄宗的真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105]田廷柱.唐明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106]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7]乌廷玉.唐玄宗(唐帝列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108]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09]任士英撰.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0]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M].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111]王素.三省制略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1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113]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1997.
    [114]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15]任士英.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6]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M].(农牧工商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7]胡戟.二十世纪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8]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19]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20]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21]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22]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23]刘泽华主编;张分田副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24]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5]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12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27]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M].(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9]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隋唐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30]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1]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133]卿希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134]张松如,陈鼓应.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7.
    [135]蒙文通.古史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36]何建明.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37]赵吉惠等主编.中国儒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38]李申.中国儒教史[M].(上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9]汪潜.唐代司法制度一唐六典选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
    [140]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1]钱大群;艾永明.唐代行政法律研究[M].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42]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143]钱大群著.唐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44]蔡元培.中国伦理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4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46]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7][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48][法]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桂蓉芳、张芝联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9][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5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1][美]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M].(上、下),李天然等译,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52]萨拜因著,[美]托马斯兰敦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M].(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5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4][美]奥尔森著,吕应中等译.国家兴衰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5][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56][英]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M].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57][英]乔纳森.沃尔夫.政治哲学导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158][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59][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60][英]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61][德]弗兰茨·奥本海.论国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62][德]韦伯(Weber.M),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63][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正义性[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64][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5][德]韦伯,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66][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167][日]吉川幸次郎.张说传记与文学[A].吉川幸次郎全集(卷11)[M].东京:筑摩书房,1975.
    [168][日]仁井田隆.唐令拾遗[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169]方光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向度[J].学术月刊.2007(04)
    [170]方光华.试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关系[J].求索.1997(06)
    [171]方光华.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172]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2001(2)
    [173]张国刚.改革开放以来唐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J].史学月刊,2009(1)
    [174]赖亮郡;陈俊强;张文昌.1950年以来台湾地区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上)[A].唐史论丛(第六辑)[C],1995.
    [175]胡如雷.唐“开元之治”时期宰相政治探微[J].历史研究,1994(1)
    [176]张剑光;邹国慰.玄宗朝初期政治斗争论略[J].求是学刊,1998(5)
    [177]乌廷玉.论唐玄宗和开元之治[J].社会科学战线,1980(1)
    [178]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天盛世[J].晋阳学刊,1900(4)
    [179]赵克饶.开元盛世形成原因分析[J].学术月刊,1989(10)
    [180]张仁木.“开元盛世”论[J].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181]李鸿宾.唐玄宗择相与开元天宝年间中枢政局[J].文献,1995(3)
    [182]蒋正华.略论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1)
    [183]高世瑜.唐玄宗崇道浅论[J].历史研究,1985(4)
    [184]王志东.论唐玄宗的“至道”理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9(9)
    [185]周德全.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与清世祖御注《道德经》及其“政道”观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
    [186]王志东.唐玄宗注《道德经》的动机和效果[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3)
    [187]邵永芳.唐代道家‘修身理国’思想初探——以成玄英、唐玄宗为讨论中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
    [188]余功超,黄鑫.崇道集儒与修道好仙——唐玄宗信仰的两个阶段[J].历史研究,2007(6)
    [189]薛平拴.论唐玄宗的宗教政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90]陈海岭.唐玄宗的崇道抑佛政策及其社会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191]商爱玲,张分田.“天子之孝”与中国古代政治调节理论——以唐玄宗为中心的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192]陈一风.论唐玄宗注《孝经》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6)
    [193]闫守诚.论唐玄宗对食封制度的改革[J].北师院学报,1983(3)
    [194]赵克尧.论唐玄宗、宇文融括户[A].汉唐史论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95]唐任伍.论唐太宗、唐玄宗的经济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196]孟宪实.宇文融括户与财政使职[A].唐研究(第七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7]黄进华.宇文融括户与唐朝中央财政体制的演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98]王超.我国古代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J].中国社会科学,1984(1)
    [199]赵澜.《大唐开元礼》初探——论唐代礼制的演化历程[J].复旦学报,1994(5)
    [200]吴丽娱.营造盛世:<大唐开元礼>的撰作缘起[J].中国史研究,2005(3)
    [201]杨华.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J].中国史研究》,2003(1)
    [202]吴华山.论唐玄宗与唐代乐舞[J].求索2003(4)
    [203]唐华全.论唐玄宗好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1(2)
    [204]孙永如.论唐玄宗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J].江海学刊,1995(2)
    [205]胡如雷、胡宝华.论唐代开元时期对地方吏治的重视与整饬[J].河北师院学报,1993(4)
    [206]马晓丽.唐玄宗多事四夷思想初探[J].齐鲁学刊,2005(3)
    [207]宋社洪.李林甫专权与盛唐转衰关系再探讨[J].文史哲,2004(6)
    [208]魏克明.唐玄宗盛衰史略[J].社会科学,1980(4)
    [209]张京华.论盛唐极盛而衰过程中的政治和政治人物[J].理论学刊,1989(3)
    [210]王志东.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11]宋健民.玄宗是非功过述评[J].历史教学,1989(10)
    [212]郭绍林.安禄山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J].河南大学学报,1987(4)
    [213]杨西云.从个人施政作风看唐玄宗统治的由盛转衰[J].历史教学,1995(12)
    [214]刘后滨.安史之乱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J].中国史研究,1999(2)
    [215]王素.略谈安史之乱[J].文史知识,1987(9)
    [216]陈光明.试论安史之乱对唐前期国家体系崩坏的影响[J].求实学刊,1990(1)
    [217]方亚光.论“安史之乱”对唐代中外交往的影响[J].江海学刊,1995(5)
    [218]吴宗国.“天宝之乱”是由于“置相非其人”吗?[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1)
    [219]宋健民.玄宗是非功过述评[J].历史教学,1989(10)
    [220]王秉伦.盛唐开元之治的政治家——姚崇[J].河南师大学报,1981(2)
    [221]王新年.武纬文经的唐代名相张说[J].文史知识,1994(3)
    [222]曾智安.论张说的“大手笔”与开元政治理念的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23]唐春生.张说的宦海沉浮与玄宗治政方略[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4)
    [224]何格恩撰.张九龄之政治生活[J].岭南学报,1935(1)
    [225]钟梅坤撰.论张九龄的政治思想及历史贡献[J].韶关师专学报,1982(1)
    [226]郭绍林.安禄山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J].河南大学学报,1987(4)
    [227]葛承雍.重评高力士[J].人文杂志,1984(1)雷戈.唐太宗的政治哲学探析[J].北方论丛,1998(3)
    [228]王超.我国古代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J].中国社会科学1984(1)
    [229]韩长耕.关于大唐六典行用问题[J].中国史研究,1983(1)
    [230]邓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试论盛唐后期到中唐前期的文儒思想及其文学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31]杜晓勤.“吏治与文学之争”对盛唐前期诗坛之影响[J].文史哲,1997(04)
    [232]王志东.开元时期宰相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评文学与吏治之争[J].广西社会科学,2008(12)
    [233]刘顺.唐前期的文儒与吏能之争[J].安徽史学,2009(5)
    [234]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J].河北学刊.2008(03)
    [235]姚有志,李元鹏,钟少异.缘何盛极而衰?——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J].历史镜鉴,2005(11)
    [256]任士英.唐玄、肃之际中枢政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57]曹印双.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以史籍及墓志史料考察为中心[D].陕西师范大学,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