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史记》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史记》是一部大书,也是一部奇书。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它不仅被史学家奉为圭臬,更被文学家视为典范,几千年的《史记》研究,代不乏人,著作亦可谓汗牛充栋。但这并不意味着《史记》就再无研究的必要与空间。其中还有一些前人尚未解决,或已经论及但研究尚不透彻的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择《史记》文学研究为题,对《史记》作一立足文本分析的研究。
     除绪论外,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在对西汉的审美思潮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阐释了司马迁与这一文化特质的关系。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开阔胸襟,《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创作宗旨,“采获古今,贯穿经传”、经纬万端的选材与体例设置,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熔朴拙与酣畅于一炉的语言特色,都受其时审美思潮的影响。同时,大一统帝国尤其是汉家帝王对奇才异能之士的忌刻寡恩,又使士人们遭遇“不遇”悲剧。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与理想不得实现之间的矛盾在司马迁心中不断碰撞、激荡,促成了“发愤著书”写作意旨的产生,也成就了《史记》雄深雅健、沉郁顿挫的文章风格。
     第二章探讨司马迁与孟子之关系,旨在解决司马迁思想的渊源与归属问题。司马迁是独立于西汉谄谀浊流之外的人,其时去战国未远,先秦士人独立自主、个性高扬、追求功名的昂扬精神,对汉初士人沾溉犹多。司马迁的思想,直承先秦馀绪,他又将其与大一统帝国统摄万物的宏阔精神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司马迁的精神,与孟子最为接近,尚义精神是二者的根本契合点。司马迁舍死以就功名的精神,与孟子舍生取义之论极为相似,这在《史记》中有鲜明的闪现与淋漓尽致的演绎。对舍死取义,司马迁有刻骨铭心的体会,也更为理解与激赏。在《史记》中,舍生取义与舍死取义相表里,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只是形式,是否为了捍卫道义,实现理想,才是生死抉择的关键。《史记》中既有对屈原等人舍生取义精神热情洋溢的赞颂,更有对伍子胥等烈丈夫舍死取义精神深沉酣畅的嘉许,又有对李斯等人为追求私利而背弃道义行为的鞭挞,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殊途而同归。司马迁对汉家帝王及政治尖锐果敢的批判,是孟子“草芥”、“寇仇”、“民贵君轻”、“说大人当藐之”思想的具体化。正是从尚义重气上,司马迁秉承了孟子的精神。
     第三章分析《史记》的结构形态。《史记》的外部结构,从最宏观的角度考察,即在五体的相互协调之下而成一整体,其篇章次第安排,不仅有脉络可循,且皆有深意,尤其是各体的首篇与末篇设置,或体现鲜明的“崇让”、“尚义”精神,或充满批判与揶揄,从而使整个作品形成一个首尾圆合的有机体。《史记》结构的意义超过了五体简单相加的总和,而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语言生命体。五体篇数的文化内涵,是《史记》的结构之道,构成了《史记》的深层结构。它们具有千言万语所不能表达的深刻意蕴,不止于造就作品的形式美,还引导文学意义的实现,是达到五种体例的浑融配合与整体结构的和谐,并承载史公情感、意旨与好奇精神的隐性武器。通过神秘数字的使用,司马迁对五体的性质与功能进行了不言自明的深层定位。《史记》结构的模式化,承载着单纯靠文字无法传言的深意。《史记》的单篇结构,呈现出严整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不仅一传代表一类人物,也代表一种精神与境界,合传与附传都用心良苦,值得细细咀嚼。《史记》的结构,已突破了单纯的文本形式的功能,而成为沟通形式与内容的桥梁。
     第四章论述《史记》的叙事艺术。在叙事内容上,闲笔点染于没要紧处生出波澜,使行文摇曳多姿,可增加阅读快感,并往往存有深意;篇末馀文韵味无穷,是匠心独运之处,笔外有情,状外有态;所载文辞都经过深思熟虑,从不滥载。在叙事手法上,每件事每句话的位置安插都极有斟酌,是重要的功能和意义的标志,寄寓着微情妙旨;叙述同类事、同类人时,做到了犯而能避,复而不同;提掇点注,功能多样,既得历史事件之要领,又情文相生;在清晰明了的记事之馀,又注重描摹尽致,悉力装点,使得光景宛然,滋味横生;虚与实、疏与密、庄与谐互相协作,共同奏响《史记》叙事的交响乐。
     第五章论述《史记》的语言特色。叠复、顶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史记》语言的表现力。在遣词造句上,《史记》用词言浅意深,言简意远,一字一句,义不苟下。《史记》的人物语言,是历史人事的褒贬者,时代特色的体现者,人物对话则或妙趣横生,或隐晦深曲。《史记》的虚词使用,做到了只字片语,神情全出,运用语气词之处,恰是作者笔下藏锋处,成为抒情和讽刺的有效武器,促成了《史记》俊逸、郁勃、沉郁、雄浑文章风貌的形成。
     总之,《史记》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正是由于其能激荡感情之故,尤其是承继了孟子的浩然正气与尚义精神、批判精神。正是由于司马迁将文学意识结合于历史意识中,将生命之情感与体验投注于《史记》结构、叙事,才使《史记》成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生命体。
Shiji is among the most brilliant masterpieces in Chinese history. 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historical literatures, it is regarded as a standardized model by historians as well as writers. Despite numerous studi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one in the search of treasures in Shiji, the study of it should never stop since there is still abundant things that require further exploration. Some problems are still left unsolved or lack a thorough study.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bove considerations, is a study of Shiji in terms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and five othe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Sima Qian, the author of Shiji an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time when the author liv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culture are given a full play in Shiji by Sima Qian.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riented from the Sanfu area, the highly united social trend,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simplicity and pageantry, the lofty pursuit of scholars are all impeccably interpreted in the great work. In the meantime, the oppression from the governing class at that time deprived scholars of official honors, which put these people in a status of mental depress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ursuit of a great dream and the cruel reality that deprived his right to realize the dream is the ultimate reason for Sima Qian's profound personality and thought, which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vigorous, elegant, profound and forceful style of Shiji.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a Qian and Mencius, which aims at tracing the origin of Sima Qian's thought. Sima Qian was free of the influence of flattering trend in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With the influenc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pre-Qin scholars, Sima Qian was independent, highly characteristic and pursuing 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He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highly united and all-inclusive social tren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influence of pre-Qin ideology, formed the unique style of Sima Qian, whose thought is quite similar to that of Mencius. They both value loyalty and justice. Sima Qian would rather die for the sake of loyalty and justice while Mencius also held similar thoughts. Sima Qian gave a full display of his idea in Shiji by expressing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dying for the sake of loyalty and justice". In Shiji, opting to live or to die is only superficial. The ultimate significance of life is how one dies. If it is for loyalty and justice and for realizing one's dream, it is of great worth. Therefore, Shiji highly praises those who made sacrifice for justice, like Qu Yuan and Wu Zixu, and deeply condemns those who stray away from justice in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interest. Sima Qian's courageous criticism against the Han emperors and the politics is a concrete 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advocacies of "if governors treat people bad, people might rebel" and "the governing class and the people are all equal". Therefore, Shiji is an extension of Mencius'ideology in terms of loyalty and justice.
     Chapter three is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Shiji.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structure of Shiji is a unified entity of the five different parts coordin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arrangement of each part is highly logical and clearly organized. The first and last texts of each part are of profound connotation, some revealing the spirit of "modesty" and "justice", some criticizing and satirizing, which successfully make the whole work an impeccable entity. The structural significance of Shiji is more than a mere combination of the five parts. It is a complete and exact network of vigorous languag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numbers of texts in each of the five parts is the essence of the structure of Shiji. The numbers entail abundant deep meanings which concrete words cannot express. They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beauty of form, but also lead to the realization of its literary significance. The numbers can serve as an invisible tool to achieve the perfect fusion of the five styles and the harmony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as well as a carrier of Sima Qian's emotion, spirit and curiosity. The highly modeled structure of Shiji carries profound meaning that cannot be fully interpreted by mere words. The structure of each text is also diversified and strictly organized. Each biography is a representation of a group of people with similar spirit and mental status. Biographies of two or more people and affiliated biographies are all scrupulously organized and deserve extensive study. The structure of Shiji, besides its formal function, is a bridge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art of narration in Shiji. In terms of content, Sima Qian employs simple and plain words to tell exciting and fickle stories, which enables readers to enjoy the happiness of reading and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meaning in the stories. The unique style and emotions in the stories affiliated in the end of each text can always leave readers with endless appeal. Each word in the work is the result of profound consideration. In terms of ways of narration, the arrangement of each event and each sentence has been made with scrupulous conside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and consists of subtle meanings. In narrating similar events or describing similar people, various expressions are used to avoid repetition. The narration and highlighting of a single event are of various functions, explicitly outlining the main point of an event as well as expressing emotions. The clear and vivid narration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 as well as the perfect coordination of fiction and reality, generalized and detailed narration, and seriousness and witness plays a marvelous narrative symphony of Shiji.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Shiji. The employment of rhetoric devices such as superposition, alliteration and metaphor greatly enhances the power of words in Shiji. Shiji uses simpl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 Each word is chosen with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language used by characters in the stories of Shiji either praises or criticizes the people or events at their time and reveals the social features then. The dialogues between characters are either humorous or metaphoric. The structural words, though without concrete meanings, serve as a tool of expressing the emotion and implying deeper meanings like satire.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mpose the strong, elegant, vigorous, profound and magnificent style of Shiji.
     In a word, Shiji, as a historic work, becomes a masterpiece in literature since it can provoke emotions among readers, especially because it inherits the spirit of Mencius, which speaks highly of justice and criticism. Sima Qian combined literature with history in Shiji and poured his love and appreciation of life into the structure and narration of Shiji, which makes Shiji a vigorous and fabulous work that will last forever.
引文
① (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0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东汉)扬雄撰,韩敬注《法言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69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汉书·司马迁传》,第2738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2737页。
    ④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张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40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七《鉴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04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班彪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86页,下引同出此本。
    ③ (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241页。下引同出此本本。
    ④ 同上,第561页。
    ⑤ 同上,第332页。
    ① 《史通通释》卷二《二体》,第28页。
    ② 张新科著《史记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5页。
    ③ 俞樟华《评明清学者论太史公叙事手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青年教师论文专辑。
    ④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3页。
    ⑤ (元)马瑞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考一六二一。
    ⑥ (宋)黄庭坚撰,蒋方选编《黄庭坚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① (明)李贽撰《续藏书》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本,第507页。
    ② (明)茅坤撰《茅鹿门先生文集》卷一《与蔡白石太守论文书》,明万历刻本。
    ③ 同上。
    ① (明)凌稚隆辑校,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读史总评》引,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① 参杨树增著《史记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吕氏春秋序》,见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下引同出此本。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39页。
    ③ 同上,第256页。
    ④ 《汉书·地理志下》,第1642页。
    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2692页。
    ②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2722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第2723页。
    ⑤ 周予同《从孔子到孟荀——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经传传授》,《学术月刊》1979年第4期。
    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2699页。
    ②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③ 张立文主编,周桂钿、李祥俊著《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①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89页。
    ② 迟文浚、许志刚、宋绪连主编《历代赋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③ 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形成》,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④ (清)章学诚撰、吕思勉评《文史通义·诗教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0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曲德来《汉赋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4页。
    ② 《后汉书·班彪列传》,第1327页。
    ③ 《汉书·司马迁传》,第2737页。
    ④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72、73页。下引均出此本。
    ② (清)刘熙载撰,王国安点校《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6页。下引同出此本。
    ③ 《艺概》,第14页。
    ① 李浴《中国美术史纲》,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版,第66-67页。
    ② 《美学三书》,第71页。
    ① 《美学三书》,第75页。
    ②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3051页。
    ① 《美学三书》,第75页。
    ② 同上,第75-76页。
    ① 《史记·南越列传》,第2974页。
    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1696页。
    ② 《史记·张丞相列传》,第2676页。
    ③ 《汉书·扬雄传》,第3571页。
    ① 《史记·曹相国世家》,第2029页。
    ② 《史记·留侯世家》,第2036页。
    ③ 同上,第2044页。
    ④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2759页。
    ⑤ 《史记·吴王濞列传》,第2823页。
    ⑥ 《汉书·刑法志》,第1099页。
    ⑦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2065页。
    ⑧ 同上,第2072页。
    ① 李贽《藏书》卷四十七,选自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5页。
    ②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2756页。
    ③ 《汉书·扬雄传》,第3567页。
    ④ 同上,第3566页。
    ① 姜涛著《管子新注》,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88页。
    ② 《史记·刘敬孙叔通列传》,第2726页。
    ③ 朝贺之礼结束后,刘邦感慨:“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④ 《史记·张丞相列传》,第2685页。
    ⑤ 《汉书·董仲舒列传》,第2524页。
    ⑥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2754页。
    ⑦ 同上,第2757页。
    ⑧ 《史记·汲郑列传》,第3106页。
    ⑨ 同上,第3108页。
    ① 《史记·汲郑列传》,第3108页。
    ② 《汉书·扬雄传》,第3570页。
    ③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9页。
    ④ 《汉书·公孙弘卜式兄宽传》,第2634页。
    ⑤ 《汉书·苏武传》,第2464页。
    ① 《汉书·公孙贺传》,第2877页。
    ② 同上,第2878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汉武元狩三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37页。
    ④ 同上,第638页。
    ⑤ 《汉书·严助传》,第2775页。
    ⑥ 夏增明《从张扬到压抑:汉武官僚群体的精神历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⑦ 《汉书·公孙弘传》,第2623页。
    ⑧ 《史记·酷吏列传》,第3139页。
    ⑨ 同上,第3153页。
    ① 《史记·滑稽列传》,第3210页。
    ②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46页。
    ③ 《史记·儒林列传》,第3128页。
    ④ 同上。
    ⑤ 《汉书·贾谊传》,第2230页。
    ① 许结《诗骚传统与汉代文学思想的建构》,《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4期。
    ②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9页。
    ① 《史记·孔子世家》,第1922页。
    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2343页。
    ③ 同上,第2348页。
    ①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同上。
    ③ 刘康德撰《淮南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下引同出此本。
    ④ 钱钟书著《管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2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史记·平准书》,第1417页。
    ① 《史记·孔子世家》,第1974页。
    ①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① 《史记·田单列传》,第2457页。
    ① 《史记·伍子胥列传》,第2183页。
    ② 李景星著,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评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下引同出此本。
    ③ (清)牛运震撰,魏耕原、张亚玲点校《史记评注》,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第2584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2585页。
    ④ 《史记·李斯列传》,第2539页。
    ① 《史记·李斯列传》,第2563页。
    ② 陈桐生《21世纪<史记)研究什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③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页。下引同出此本。
    ④ 同上,第39页。
    ① 《盂子译注》,第171页。
    ② 《史记·高祖本纪》,第387页。
    ③ 《史记·项羽本纪》,第328页。
    ④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第3075页。
    ①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第2584页。
    ②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第2590页。
    ③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2692页。
    ④ 《史记·佞幸列传》,第3191页。
    ⑤ 刘邦观始皇东游,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① 《孟子译注》,第165页。
    ②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第2673页。
    ① 吴德旋著,范先渊校点《初月楼古文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见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下引同出此版本。
    ② 《艺概》,第5页。
    ③ 同上,第6页。
    ④ 同上,第11-12页。
    ⑤ 同上,第13页。
    ⑥ 本文所讨论的《史记》文本,为现今流传的130篇全文,包括后人认为的续补篇目。
    ⑦ 列传第七十《太史公自序》所记内容,为史公自道家世与《史记》全书及每篇作意,可视为《史记》的总纲,故不论。
    ⑧ 《史记·儒林列传》,第3115页。
    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2343页。
    ② (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页。下引同出此本。
    ③ (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页。下引同出此本。
    ④ 《后汉书·蔡邑列传集解》,第2006页。
    ⑤ 《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第418页。
    ⑥ 刘鹗《老残游记·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⑦ 朱宝昌《两汉文学、政治、学术思想总论略》,《唐都学刊》1988年第3期。
    ① 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艺理论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4页。
    ② (清)张竹坡撰,王汝梅等校点《张竹坡批评<金瓶梅>》,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40页。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文心雕龙·附会》,第511页。
    ③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9页。
    ④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18页。
    ① 《史通通释》卷二《列传》,第46页。
    ② (宋)郑樵撰《通志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9页。
    ① 《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204-205页。
    ② 《中国叙事学》,第37页。
    ③ 据《五帝本纪》“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一语,十一人中有彭祖而无伯翳。又据《正义》“益,伯翳也,即秦、赵之祖”,则伯翳与益为一人,与《陈杞世家》所载不同。
    ① 《中国叙事学》,第40页。
    ① 转引自钱钟书《管锥编》第1册,第250-251页。
    ② 赵翼撰,曹光甫校点《廿二史劄记》卷一,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 《史记评注》,第60页。
    ②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509页。
    ① 《史记·礼书》,第1157页。
    ② 同上,第1161页。
    ①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1902页。
    ① (金)王若虚著,胡传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卷十一《(史记>辨惑(三)取舍不当辨》,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朱东润《史记考索》,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2页。
    ② (清)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卷三《老庄申韩列传》,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561页。
    ①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60页。
    ① 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50页。
    ② 《中国叙事学》,第38页。
    ③ 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页。下引同出此本。
    ④ 同上,第38-39页。
    ⑤ 《中国叙事学》,第47页。
    ① 《历代名家评史记》,第102页。
    ① 《史记》,附录第13页。
    ②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319页。
    ③ 《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三十一《著述辨惑》,第348页。
    ④ (清)沈涛《史记篇例》,见《铜熨斗斋随笔》,丛书集成初编本。
    ⑤ 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① [古希腊]亚理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2页。
    ③ 《形而上学》,第13页。
    ④ 南怀瑾、徐芹庭注译《周易今注今译》,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第419页。下引同出此本。
    ⑤ 曾震宇、傅永聚注《春秋繁露新注》,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页。下引同出此本。
    ⑥ 钱玄、钱兴奇、王华宝、谢炳洪注译《周礼》,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26页。
    ⑦ 关于孔子教授弟子的“六艺”,多数学者认为是以上六科,但司马迁将《礼》、《乐》、《书》等《六经》视为“六艺”,参《史记·滑稽列传》。
    ① 卢元骏注译《说苑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华民国六十六年初版,第280页。《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文与此略有不同。
    ② 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1页。
    ③ 杨希枚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杨希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页。下引同出此本。
    ④ (清)焦循注《孟子正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第2-3页。
    ⑤ 《史记·龟策列传》第3224页。
    ① 向燕南《(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② 《汉书·司马迁传》,第2732页。
    ③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88页。
    ④ 《春秋繁露新注》,第155页。
    ① 《春秋繁露新注》,第265-266页。
    ② 《杨希枚集》,第426页。
    ③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 《吕氏春秋校释》,第648页。
    ② 《周易今注今译》,第417页。
    ③ 《杨希枚集》,第391页。
    ④ (明)程荣纂辑《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下引同出此本。
    ⑤ 《汉魏丛书》,第11页。
    ① 《汉魏丛书》,第11页。
    ② 刘康德撰《淮南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下引同出此本。
    ③ 《春秋繁露新注》,第151-154页。
    ① 《春秋繁露新注》,第155页。
    ② 《后汉书》,第2055页。
    ③ 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第234页。
    ② 杜贵成《中国古代的“倚数”传统与数理美》,《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③ 参韩伟表《论司马迁对<周易>的范式践履》,《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
    ④ 《史记·周本纪》,第146页。
    ① 《淮南子直解》,第180-181页。
    ② 李山译注《管子》,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26页。
    ① 《周易今注今译》,第421页。
    ② 同上,第417页。
    ③ 熊笃《诗词曲艺术通论》,中州古籍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④ 高明注译《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六年版,第461页。
    ⑤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第39页。
    ①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2-203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原始思维》,第175页。
    ③ 同上,第185页。
    ④ 《淮南子直解》,第124-125页。
    ⑤ 《春秋繁露新注》,第153页。
    ① 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三战三胜”者为成侯忌,非田忌。
    ② (清)汪中《述学内外篇》,商务印书馆缩印本,第2页。
    ③ 庞朴著,刘贻群编《庞朴文集第四卷一分为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第139页。
    ② 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3页。
    ③ 转引自《朱光潜全集》第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88页。
    ④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黄龙保、周振选译,柯礼文校《神话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页。
    ① 杜贵成《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1页。
    ② 《中国叙事学》,第51页。
    ③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65页。
    ② 《雅歌堂文集》卷四《书酂侯世家》,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514页。
    ③ (清)吴见思著《史记论文》,见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论文史记评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下引同出此本。
    ④ 《史记·曹相国世家》,第2028页。
    ⑤ 《史记论文》,第27页。
    ① 《史汉榷参》卷之上《萧相国世家》,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513页。
    ② 《史记志疑》卷二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62页。
    ① (清)赵翼《陔余从考》卷五《史记曰》,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7页。
    ① 《史记评议》,第126页。
    ② [美]王靖宇《从<左传)看中国古代叙事作品》,见《(左传>与中国传统小说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① 参可永雪《(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方式及其意义》,《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同上。
    ③ 《史记论文》,第31页。
    ① (清)张文虎撰《舒艺室随笔》卷四,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561页。
    ② 《史记评议》,第78页。
    ③ 王治暤《史记榷参》卷之中,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615页。
    ④ 《史记评议》,第106页。
    ①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第155页。
    ② 《史记论文》,第45页。
    ① “者”字《评注》原文无,疑脱。
    ② 《史记评注》,第275页。
    ③ 同上。
    ④ [俄]别林斯基著,别列金娜选辑,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124页。
    ①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4页。
    ① 《史记论文》,第4页。
    ② 《史记评注》,第28页。
    ① (明)凌稚隆辑校,李光缙辑补《史记评林》卷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下引同出此本。
    ② 《管锥编》,第273页。
    ① 《雅歌堂文集》卷四《书高祖本纪》,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358-359页。
    ② (明)郝敬《史记愚按》卷二,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356页。
    ① 《史记评议》,第102页。
    ② (清)尚镕《史记辨证》卷八《刘敬叔孙通列传》,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653页。
    ① 《史记论文》,第58页。
    ② 同上,第57-58页。
    ① 《史记论文》,第111页。
    ② (清)姚苎田《史记菁华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史记论文》,第67页。
    ② 同上,第66页。
    ③ 同上,第66-67页。
    ① 《史记论文》,第15页。
    ① 《史记论文》,第15-16页。
    ① 《史通通释》卷一《载言》,第21-22页。
    ① 《史通通释》卷一《六家》,第14页。
    ② 同上,第15页。
    ③ 《史通通释》卷六《叙事》,第165页。
    ④ 章学诚《章氏遗书补遗·上朱大司马论文》,台北汉声出版社,1973年版。下引同出此本。
    ⑤ 《章氏遗书补遗·又答朱少白书》,1973年版。
    ⑥ 《管锥编》第1册,第306页。
    ⑦ 《史记论文》,第30页。
    ①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52页。
    ② 同上,第253页。
    ① 一说为薄太后语,参《外戚世家》引《正义》语。
    ② 《史记评注》,第241页。
    ③ 同上,第255页。
    ④ (清)毛宗岗《三国志读法》,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8-19页。
    ① 《史记论文》,第57页。
    ② 李成林、魏耕原《中国画的点染与宋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转引自《中国画的点染与宋词》。
    ② 《中国画的点染与宋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③ 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329-330页。
    ④ 《中国画的点染与宋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 《春觉斋论文》,第126-128页。
    ②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90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史记评注》,第95页。
    ① 《史记评注》,第211页。
    ② 同上,第194页。
    ③ 《晋书·张辅传》,第1640页。
    ①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30页。
    ② 《史记论文》,第41页。
    ① 《中国叙事学》,第37页。
    ② 《史记论文》,第23页。
    ③ 《史记评议》,第79页。
    ① 《史记评议》,第258页。
    ② 同上,第272页。
    ③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53页。
    ④ 《史记评注》,第160页。
    ① 《史记评注》,第305页。
    ② 同上,第259页。
    ③ 同上,第214页。
    ④ 同上,第323页。
    ① 《中国叙事学》,第38页。
    ② 《历代名家评史记》,第200页。
    ③ 《论文偶记》,第78页。
    ④ 《中国叙事学》,第85-86页。
    ⑤ 《论文偶记》,第8页。
    ①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32页。
    ② 同上,第302页。
    ① 《史记论文》,第1页。
    ② 《史记文学成就论说》,第210页。
    ③ 《中国叙事学》,第86页。
    ① 《中国叙事学》,第150页。
    ② 《史记评注》,第259页。
    ① 《汉书·司马迁传》,第2738页。
    ② 《后汉书·班彪列传》,第1325页。
    ① 《史记评注》,第198页。
    ① 《管锥编》第1册,第166页。
    ① (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清)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卷,第28回回首总评,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页。
    ② (明)袁于令著,冉休丹点校《隋史遗文·序》,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页。
    ① 《文心雕龙·史传》,第259-260页。
    ② 《史记评注》,第156页。
    ① 《桐城先生点勘史记》卷六八,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578页。
    ① 《春觉斋论文·风趣》,第82页。
    ② (明)陈继儒著《狂夫之言》卷三,《笔记小说大观》第四编第六册,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3890页。
    ③ 《春觉斋论文》,第124页。
    ④ 《史记评注》,第22页。
    ① (明)黄淳耀《陶庵集》卷七《史记论略·高帝本纪》,《丛书集成续编》第12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② 《史记文学成就论说》,第223页。
    ① 《中国叙事学》,第141页。
    ① 《论文偶记》,第6页。
    ② 《史记艺术研究》,第330-331。
    ① 《论文偶记》,第8页。
    ① 《日知录集释》卷十九,第1099页。
    ② 转引自《日知录集释》,第1099页。
    ③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下引同出此本。
    ④ 《论文偶记》,第9页。
    ① 《论文偶记》,第5页。
    ① 《史记评注》,第302页。
    ① 《管锥编》第1册,第274页。
    ② (宋)洪迈《容斋随笔.容斋五笔》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66页。下引同出此本。
    ①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三,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9页。
    ② 《春觉斋论文》,第123-124页。
    ③ 沈谦《修辞学》,国立空中大学2000年版,第552页。
    ④ 《修辞学发凡》,第220页。
    ① 参何凌风《(史记>“联珠格”运用之艺术成就初探》,《宜春师专学报》1997年第6期。
    ① 《史记评注》,第302页。
    ①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② 《论文偶记》,第10页。
    ① 《史记文学成就论说》,第332页。
    ① 《论文偶记》,第13页。
    ② 《初月楼古文绪论》,第20页。
    ③ 《管锥编》第1册,第66页。
    ④ 同上。
    ⑤ 《史记艺术研究》,第292页。
    ① 《文史通义·古文十弊》,第167页。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30页。
    ③ 同上,第258页。
    ④ 《史记·高祖本纪》,第381页。
    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第2612页。
    ② 同上,第2629页。
    ①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30页。
    ② 《史记·李斯列传》,第2546页。
    ③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30页。
    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2698页。
    ① 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75页。
    ②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2337页。
    ③ 《史记·蒙恬列传》,第2570页。
    ④ 《史通通释》卷十六《杂说上》,第135-136页。
    ⑤ 《滹南遗老集》卷十二《史记辨惑(四)议论不当辨》,第155页。
    ⑥ 《史记评议》,第20页。
    ①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51页。
    ① 《汉文学史纲要》,第75页。
    ② 《论文偶记》,第8-9页。
    ③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323页。
    ④ (清)刘淇《助字辨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第2页。
    ⑤ (清)袁仁林撰,解惠全注《虚字说序》,中华书局1989年版。下引同出此本。
    ⑥ 《虚字说》,第1页。
    ⑦ 王引之《经传释词》阮元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版,第1页。
    ① 《虚字说》,第9页。
    ①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90页。
    ① 《虚字说》,第14页。
    ① 《史记评注》,第200页。
    ① 《史记·项羽本纪》,第307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310页。
    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① 《史通通释》卷六《浮词》,第158页。
    ②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89页。
    ③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725页。
    ④ 《虚字说》,第35页。
    ① 《史记·晋世家》,第1670页。
    ① 《史记·高祖本纪》,第374页。
    ① 《春觉斋论文》,第133页。
    ① 《春觉斋论文·矣字用法》,第133-134页。
    ① 《史记·李将军列传》,第2876页。
    ② 同上,第3136页。
    ① 《史记·留侯世家》,第2047页。
    ② 《管锥编》第1册,第273页。
    ① 《史记·项羽本纪》,第338页。
    ② 《史记·楚世家》,第1708页。
    ③ 《虚字说》,第55页。
    ④ 同上。
    ⑤ 《史记·平准书》,第1421页。
    ① 《史记·汲郑列传》,第3107页。
    ② 《史记·项羽本纪》,第314页。
    ①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759页。
    ① 《史记评林》卷八十四,第2页。
    ① 《史记评议》,第87页。
    ② 《史记·楚世家》,第1733页。
    ① 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第91页。
    ① 《虚字说》,第33页。
    ① 《史记·魏公子列传》,第2740页。
    ① 《虚字说》,第33页。
    ① 《史记·赵世家》,第1784页。
    ① 《虚字说》,第43页。
    ① 《管锥编》第1册,第286页。
    ① 《史记菁华录》,第59页。
    ① 《容斋随笔》,第300页。
    ② 《管锥编》第1册,第290页。
    ① 《史记评注》,第221页。
    ① 《春觉斋论文》,第135页。
    ② 同上,第137页。
    ① 《历代名家评史记》,第41页。
    ② 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① 陈桐生《21世纪<史记>研究什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汉)扬雄撰,韩敬注.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刘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梁)刘勰撰,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
    [9](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清)焦循.孟子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明)柯维棋.史记考要(卷一)[M].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
    [14](明)凌稚隆辑校,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15](清)吴见思著,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论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6](清)牛运震著,魏耕原、张亚玲点校整理.史记评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17](清)梁玉绳.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8](清)赵翼著,曹光甫校点.廿二史劄记[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9](清)郭嵩焘.史记札记[M]上海:上海商务出版社,1957.
    [20](清)程余庆撰,高益荣、赵光勇、张新科编纂.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21](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2](宋)黄庭坚撰.蒋方选编.黄庭坚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23](宋)郑樵.通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4](宋)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5](金)王若虚撰,胡传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M].长春:辽海出版社,2006.
    [2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7](明)李贽.续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8](明)陈继儒.狂夫之言[M].成都: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
    [29](明)程荣纂.汉魏丛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30](明)黄淳耀.陶庵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3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2](明)袁于令著,冉休丹点校.隋史遗文[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3](清)何焯.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4](清)张竹坡著,王汝梅等校点.张竹坡批评《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91.
    [35](清)毛宗岗.三国志读法[M].济南:齐鲁书社,1991.
    [36](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清)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7](清)刘大櫆著,范先渊点校.论文偶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8](清)刘淇.助字辨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9](清)袁仁林著,解惠全点校.虚字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0](清)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1](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2](清)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3](清)章学诚撰,吕思勉评.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4](清)章学诚.章氏遗书补遗[M].台湾:台北汉声出版社,1973.
    [45](清)吴德旋著,范先渊点校.初月楼古文绪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6](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7](清)刘熙载著,王国安点校.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8](清)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9](清)林纾著,范先渊点校.春觉斋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郑鹤声.史汉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2]谢介民.司马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1984.
    [4]程金造.史记管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5]李景星著,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评议[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6]郭双成.史记人物传记论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7]宋嗣廉.《史记》艺术美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8](日)泷川资言考证,水泽忠利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崔适.史记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吴汝煜.史记论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12]何世华.《史记》美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3]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14]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5]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
    [16]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17]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18]何清谷编.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9]李志慧.史记文学论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20]程世和.史记:伟大人格的凝聚[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1]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2]韩兆琦.《史记》通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3]朱东润.史记考索[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24]季镇淮.司马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5]俞樟华.史记艺术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6]张新科.史记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7]杨树增.史记艺术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8]张大可、安平秋、俞樟华主编,可永雪著.史记研究集成第九卷史记文学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29]陈桐生.《史记》与诸子百家之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0]杨光熙.司马迁的思想与《史记》编纂[M].济南:齐鲁书社,2006.
    [31]吕世浩.从五体末篇看《史记》的性质 以《平准》《三王》《今上》三篇为主 [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
    [32]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3]白寿彝.史记新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4]聂石樵.司马迁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5]张大可.史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6]安平秋主编.史记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7](汉)刘向撰,卢元骏译.说苑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
    [38]陈奇遒.吕氏春秋校释[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4.
    [39]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0]钱玄等译注.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1]诸祖耿编纂.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3]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4]南怀瑾、徐芹庭注.周易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45][俄]别林斯基著,别列金娜选辑.别林斯基论文学[M].石家庄:新文艺出版社,1958.
    [46]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7]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8]杨伯峻.杨伯峻学术论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
    [49][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0]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艺理论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1]胡念贻.中国古代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2]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3]费秉勋.中国神秘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4]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55]曲德来.汉赋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5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7]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8][古希腊]亚理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9]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0]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6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2]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63]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4]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65]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6]赵敏俐.先秦君子风范: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历史探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67]李炳海.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8]熊笃.诗词曲艺术通论[M].郑州:中州古籍古籍出版社,2000.
    [69]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0]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2]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73][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5]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6]庞朴著,刘贻群编.庞朴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77]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8]杨希枚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杨希枚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9]杜贵成.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6.
    [80]王琳、邢培顺.西汉文章论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81]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散文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7.
    [8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83]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5]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86]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8]杨树达.中国修辞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89]曾震宇、傅永聚注.春秋繁露新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91]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92]王洲明.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M].台北: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11.
    [93]刘师古著,刘跃进讲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吴汝煜.《李将军列传》艺术谈[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2]栗凰.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人物和结构[J].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3]黄永堂.论《李将军列传》[J].贵州文史丛刊,1985(4).
    [4]张大可.论《史记》十表之结构与功用[J].青海社会科学,1985(6).
    [5]李孝堂.《史记》的结构特点[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5(3).
    [6]俞樟华.明清学者论太史公叙事手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
    [7]徐金风.《项羽本纪》的传记文学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8]王基伦.孟子与史记之关系[J].中国学术年刊,1989.
    [9]孙绿江.《史记》结构新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10]杨树增.《史记》传记结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11]韩兆琦.司马迁与先秦士风之终结[J].古典文学知识,1996(3).
    [12]纪丽真.《史记》的叙事话语:追求和创造整体艺术效果[J].烟台大学学报,1997(4).
    [13]纪丽真.《史记》的叙事结构——通体关照的纪传体[J].烟台大学学报,1999(1).
    [14]赵厚均.《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艺术[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5]陈桐生.21世纪《史记》研究什么[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16]杨光熙.谈《史记》的篇章排列顺序[J].史学月刊,2002(12).
    [17]韩伟表.论司马迁对《周易》的范式践履[J].周易研究,2002(2).
    [18]高萍.《史记》人物传记叙事结构模式解析[J].唐都学刊,2003(3).
    [19]纪丽真.特异性追求:《史记》的叙事策略[J].齐鲁学刊,2003(4).
    [20]高志明.《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4.
    [21]向燕南.《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2]吕逸新.《史记》的结构形态与撰述者意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3).
    [23]刘新生.《史记》的叙事特点及小说因素分析[J].齐鲁学刊,2011(2).
    [24]王长顺.论《史记》的叙事张力[J].深圳大学学报,2012(3).
    [25]曾小霞.《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及其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6]周予同.从孔子到孟荀——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经传传授[J].学术月刊,1979(4).
    [27]郭预衡.秦汉文章之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5).
    [28]王魁田.略论两汉的学术思想和文学[J].唐都学刊,1986(1).
    [29]朱宝昌.两汉文学、政治、学术思想总论略[J].唐都学刊,1988(3).
    [30]钟涛.西汉经学对文学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31]汪耀明.西汉散文的历史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5).
    [32]张庆利.汉代的文化特征与汉大赋的形成[J].求是学刊,1993(5).
    [33]陈元锋.汉代经学演化与屈原评价之纷争[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34]赵世超.巫术盛衰与西汉文化[J].北京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35]陈开先.汉初帝国文化建构及思想专制景观下的河间学术[J].孔子研究,1998(1).
    [36]阮忠.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擅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7]谭景玉.西汉前期诸侯王国经济的发展与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2001(1).
    [38]王玉华.两汉经学、皇权与史学关系刍论[J].齐鲁学刊,2001(4).
    [39]夏增民.从张扬到压抑:汉武官僚群体的精神历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40]于迎春.汉代士人的仕事与谗嫉[J].晋阳学刊,2001(1).
    [41]杜贵成.中国古代的“倚数”传统与数理美[J].中国社会科学,2002(4).
    [42]王洲明.汉代文学精神与汉代文学的风格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43]王洲明.汉代文学精神与汉代文学的风格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4]杨义.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原则[J].河南大学学报,2004(5).
    [45]曾祥旭.论“罢黜百家”后西汉儒士人格精神的变化[J].求索,2005(10).
    [46]张晓明.论汉代皇族的文学成就[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7]王长华、易卫华.《毛诗》与汉代文化精神[J].文艺理论研究,2006(2).
    [48]余松.汉代经学与诗学理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9]李成林、魏耕原.中国画的点染与宋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50]徐公持.“义尚光大”与“类多依采”——汉代礼乐制度下的文学精神和性格[J].文学遗产,2010(1).
    [51]王洪军.“《诗》以正言”:汉代诗学的精神旨归[J].北方论丛,2010(4).
    [52]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体系的完成:从秦皇到汉武[J].文史哲,201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