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阮籍《咏怀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阮籍,作为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深受后世学者推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齐梁之时人们已开始对《咏怀诗》进行研究,直至现当代,产生的相关研究论著数量已是颇为壮观。自20世纪以来,对《咏怀诗》的各方面研究已取得了不小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热点问题如意象、风格、地位、影响等诸方面上研究较为细致深入。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整体状况来看,大多数学者研究成果重复性强,研究范围也较为狭窄,真正深入文本、从文本中发现新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也还不多。因此,笔者认为继续对阮籍五言《咏怀诗》作一些新的研究,是有可能、也是极为有必要的。
     绪论部分,共分三节。主要从西晋到明清时期以来阮籍《咏怀诗》研究现状、20世纪中阮籍《咏怀诗》各方面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及研究现状还存在的问题及缺憾等方面入手,阐释了继续研究《咏怀诗》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部分笔者主要从题材方面入手将《咏怀诗》内容分为:“咏史、怀古”类、“游仙”类、“咏怀”类、“女性题材”类。并对这四类诗歌分别进行了简要评说。
     第二部分探讨了阮籍《咏怀诗》中的意象。第一节中笔者对《咏怀诗》中的众多意象进行了分类,并试图将这些意象放在流变的文学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第二节对阮籍《咏怀诗》中的意象组合方式作了大致分析。对比式的意象组合方式最为普遍,除此之外还有寄托式、点缀式、叠加式、递进式、景物意象与议论等组合方式。第三节中主要对《咏怀诗》意象所具有的深沉蕴藉、圆融高妙、个性鲜明、主观性强等不同特征做了简要论述。
     第三部分中主要探讨了《咏怀诗》中所具有的“真美”、“朦胧美”、“悲哀美”、“慷慨悲壮之美”等不同审美特征。首先,在时代独特美学风潮的影响下,阮籍进行诗歌创作时往往都力求做到“真”。对外在形象描述上,诗人通常采取略形求真的表现手法。在语言方面上,两个名词中间加入动词的安排也只为凸显事物所具有的真实精神与性格。其次,魏晋时期随着人的觉醒,对生命本意的忧患意识成为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心理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冲击下阮籍在《咏怀诗》中通过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悲剧意象的刻意选择及独特句式的运用等多种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了诗歌所具有的悲哀美。第三,对于阮诗所具有的朦胧美,历代学者早已不自觉的给予过肯定。造成阮诗朦胧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笔者主要选取了时代背景、创作手法、意象等三方面入手,对阮诗中的朦胧美进行了简单分析。第四慷慨雄壮之美。受黑暗时代的迫害,为了保命全身使得阮籍在处世方面以至慎为主。但实际上他内心中充满豪情壮志,这从他发“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感慨、赋《豪杰诗》等行为中便可看出。因此,《咏怀诗》中某些诗篇内容上也不乏具有慷慨悲壮之美,而这种美同样震撼心灵。
     第四部分《咏怀诗》语言特色。第一节形象生动的动词。阮籍诗中所出现的动词以平中见奇为归宿,让司空见惯的普通字变得形象鲜活起来,增强了语言内在的张力与弹性,注入一种生机与活力,激发出文字本身的一种挥发性,创造出一定的艺术氛围和独具特色的景象,当是阮籍用字措辞的一种主导趋向。第二节中对阮诗中的连绵词做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第三节为复句研究。据笔者粗略统计阮诗中出现复句次数大致为五次,并对这些复句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五部分阮籍《咏怀诗》的成就及影响。第一节《咏怀诗》的成就。第一、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发展,第二、进一步确立了五言诗体制,第三、丰富了五言诗的抒情内涵,第四、开拓了玄言诗的诗体形式,第五、避免了五言诗语言过早走向“风华有余,骨肉不足”的局面,第六、进一步实现了意象式的写作方式。第二节《咏怀诗》的影响。首先从命题方面来说,阮籍是第一个以“咏怀”为命题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其次,在内容和风格上,阮籍《咏怀诗》对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左思、郭璞、陶渊明、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等诗人。
Yuan Ji is an eminent poet in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His82poems of "revealing the inner most of my feelings" are highly adored by scholars specialized in literature and occupy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templ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studies of those poems started in the period of Qi and Liang Dynasties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outputs today have accumulated into a huge volume. Since the20th Century, som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Revealing the inner most of my feelings", with some in-depth and more delicate understanding in regards of aspects such as intentionality, style, status, influence and etc. However,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 focuses of most of the scholars have considerable overlapping parts, their horizon is relatively narrow. Rarely have any studies deeply probed into the text and explored new ideas, consequentl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further our exploration of the poems, and to probe into them more deeply is of great necessity and practicability.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3parts, majorly introducing the researches on poems of "Revealing the inner most of my feeling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searches on the poems achieved in20th Century, as well as their achievements and defects, this paper elaborate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furthering the related studies.
     In Chapter1, the author classifies the poems into the categories of "singing the history","meditating on the past","traveling in the deity space","revealing the inner most of his mind" and "female related topics" according to the themes of the poems. This paper also briefly comments on each type respectively.
     In Chapter2,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intentionality of the poems. In section1, the study classified the intentionality into many types, analyzing such typ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hanging literature. In section2, this study makes the overall analysi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ten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comparative combination is most usual in the poems, besides, combinations of entrusting, overlapping, decorating, progressing and scenery-with-comments are also very notable. In section3, this paper also briefly analyzes the intentionality's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cultured and refined, ingeniously harmonious, clear-cut stylish, strongly subjective and so on and so forth.
     In Chapter3, this study majorly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features appeared in the poems, such as "Real Beauty"," vague Beauty","grieved Beauty""heroic Beauty" and etc. first of all,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his time, Ruanji attempted to pursue reality during writing his poems. For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external images, the poet employed the strategies of skipping the form while pursuing the reality. As far as the language is concerned, the poet chose the structure of one verb embedded in two nouns with the purposes of highlighting the real spir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gs. Second, with the rise of public's awareness, people began to worry much about the real meaning of life, and such anxieties have even become a huge social psychological trend, under the impact of which Ruanji Displayed a special grieved beauty through creating the tragic figures, deliberately selecting the miserable intentionality and applying 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special styles.Third, as for the vague beauty of Ruan's Poems, many scholars have affirmed such a style 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sly. Many reason give rise to such a style of vague beauty. The author chooses to analyze such vague beauty very briefly from the3perspectives of historic background, creation techniques, and intentionality. Third, the Heroic Beauty, under the oppressing political environment, Ruan had to behave very prudently in order to protect himself. However, his mind was full of great aspirations. We can see such a fact from his famous sentence,"No hero at that time, and such an ordinary person could ever make his fame!", as well as his writing the "Poems of the heroes". Therefore, we can clearly discern the heroic beauty from his poems; such beauty is also soul-touching.
     In Chapter4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poems "Reveal the inner most of my feelings". In section1, the study analyzes the verbs used by Ruan. The verbs used by Ruan appear to be ordinary; however, the ordinary verbs once arranged ingeniously by Ruan, they appear to be very active and vivid, which enhances the tension and flexibility of the language, as well as activating and vitalizing the poem. The volatility of the language is therefore greatly encouraged and Ruan managed to create a special ar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a unique scenery in his poems. All of these are of the major trend of Ruan's word choosing styles. In section2, this study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binomes used by Ruan. In section3, this paper scrutinizes the composite sentences used by Rua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s made by this study, Ruan has used the composite sentences for at least5times. The study makes brief analysis on such sentences.
     In Chapter5, the author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and influences of "Revealing the inner most of my feelings", In section one, the paper lists5of the poems'major achievements. First, it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5-character-a-line poems in China; second, it further consolidates the structure of the5-character-a-line poems, third, it enriches the emotion expressing of the5-character-a-line poems, fourth, it further develops the structure of the metaphysical poems, fifth, it barrier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5-character-a-line poems into the styles of being "excessively elegance but inadequate contents", sixth, it further realizes the intentional writing style of the poems. In section2,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poems.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bject, we can see that Ruanji was the first poet writing poems with the subjects of revealing one's real emotions. Second, as for the content and styles, Ruanji's work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uccedent poets such as Zuo Si, Guo Pu, Tao Yuanming, Chen Ziang, Zhang Jiuling, Li Bai and etc.
引文
①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3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02页。
    ③ 同上,第510-511页。
    ④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4页。
    ①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33年,第132页。
    ②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67页。
    ③ 谭丕模:《中国文学史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67页。
    ④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卷五《内篇·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校注》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0页。
    ①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55页。
    ② 房玄龄:《晋书》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46页。
    ③ 同上,第2458页。
    ④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03页。
    ⑤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卷二,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⑥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卷十,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00页。
    ⑦ 陈延杰:《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3页。
    ① 颜之推:《颜氏家训》,《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4、19页。
    ② 王琦:《李太白全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9页。
    ③ 仇兆鏊:《杜诗详注》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55页
    ④ 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7—258页。
    ⑤ 苏轼:《苏轼文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22页。
    ⑥ 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34页。
    ① 张燧《千百年眼》,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8页。
    ② 李志钧、季昌华、柴玉英、彭大宇校点:《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①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②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③ 李景华先生在《<阮籍集校注>失误评议》中对陈伯君先生《序》、《阮籍年表》以及其中的校注等多方面失误有所指出;韩格先生在《<阮籍集校注>补证》中则是对陈先生书中所出现的典故错误加以指正;顾义先生在《<阮籍集校注>校点札记》中对陈先生书中所存有的错误标点进行了修正。
    ④ 郭光:《阮籍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⑤ 靳极苍:《阮籍咏怀诗详解》,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⑥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⑦ 林家骊:《新译阮籍诗文集》,台北: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
    ⑧ 聂文郁:《阮籍诗译解》,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⑨ 罗仲鼎:《阮籍咏怀诗译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⑩ 同上,第4页。
    ① 王利器:《越缦堂读书简端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55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650页。
    ① 曾治安《阮籍对待礼教态度问题再考察》中认为阮籍后期对嵇喜等真正礼教人士的批判行为中,就已看出阮籍对礼教的背叛。
    ② 余先生在《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一文中将阮籍玄学思想分为自然与名教相结合与对立两个阶段。
    ③ 陈、郭两位学者从创作角度入手认为阮籍诗歌在继承先秦《庄子》及《楚辞》基础之上,吸收了魏晋时代玄学思辨的色彩,既有明显的玄理化倾向。《竹林玄学与阮籍诗歌创作》,《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④ 高华平:《从阮籍诗文看阮氏信奉或倾向佛教之可能》,《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⑤ 渠晓云:《论阮籍思想及其与<咏怀诗>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⑥ 韩先生说:“阮籍虽然在内心同情曹氏而反对司马氏,但在具体行动上他没有嵇康那样‘刚长疾恶,轻肆直言’,与司马氏发生正面的冲突,而是采取‘至慎’的态度,阳奉阴违,虚与周旋。”见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⑦ 祝凤梧先生在《试析阮籍的矛盾心态》一文中将魏晋时期人物分为了不同的三种,并认为阮籍属于内心中不满司马氏集团,但表面上仍与统治者虚与委蛇之人。
    ⑧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83页。
    ⑨ 沈元林:《漫论阮籍》,《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① 赵治中:《也谈阮籍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② 胡晓明:《论阮籍的根本矛盾及其诗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③ 葛晓音:《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6页。
    ① 王利锁:《试论阮籍<咏怀>诗的使事用典》,《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
    ②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20页。
    ③ 葛晓音:《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4、95页。
    ④ 邱镇京:《阮籍咏怀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① 王尧美:《阮籍<咏怀诗>中的“路”》,《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② 渠晓云《阮籍<咏怀>诗的意象魅力》,《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 陈碧娥:《论阮籍<咏怀诗>审美意象的多重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④ 张素芹:《阮籍(咏怀诗)的意象世界》,《江汉人学学报》,2000年第五期。
    ⑤ 韩理洲:《“不贰忠臣论”是误解阮籍<咏怀>诗的总根源》,《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① 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②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2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02页。
    ②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③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291页。
    ④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
    ⑤ 刘克桥:《阮籍与嵇康之比较》,《中州学刊》,2001年第6期。
    ⑥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04页。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06页。
    ①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38页。
    ②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2页。
    ③ 周汝昌、周伦:《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第132—133页。
    ④ 戚永梅:《曹雪芹与阮籍》,《殷都学刊》,1987年第1期。
    ① 张建伟、李卫峰:《阮籍研究》,山西:三晋出版社,2012年,第170页。
    ②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6年,第179页。
    ①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7页。
    ①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7—38页。
    ② 韦凤娟:《阮籍<大人先生传>辨析》,《文学遗产》,1983年第4期。
    ③ 方立天、于首奎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二),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113页。
    ④ 叶祖帅:《阮籍<乐论>的美学思想及其局限》,《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⑤ 朱伯崑:《易学思想史·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⑥ 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四川大学199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5页。
    ① 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1页。
    ①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0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8页。
    ①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7页。
    ② 王充著,张宗祥、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9页。
    ③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458页。
    ① 朱自清:《诗言志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2页。
    ① 胡应麟著:《诗数》,中华书局,1962年,第147页。
    ② 同上。
    ③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9页。下引《咏怀诗》原文,均为同一版本,只注明篇目与页码。
    ④ 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614页。
    ⑤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2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1页。
    ② 同上。
    ③ 方东树著,汪绍楹校释:《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5页。
    ④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1页。
    ⑤ 同上,第232页。
    ⑥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0页。
    ⑦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5页。
    ① 其十二,第256页。
    ② 刘向编集,贺伟、侯仰军点校:《战国策》,山东:齐鲁书社,2005年,第150页。
    ③ 同上,第290页。
    ④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59页。
    ②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③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59页。
    ④ 其二十,第282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84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67页。
    ③ 嵇康著,戴明扬点校:《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89页。
    ④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9页。
    ⑤ 黄节:《阮步兵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7页。
    ① 其十一,第251页。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54页。
    ③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5页。
    ④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54页。
    ⑤ 陈寿:《三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53页。
    ⑥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54页。
    ①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6页。
    ② 费振纲:《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5页。
    ① 倪璠纂:《庾子山集》,见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三册,第48页。
    ② 逯钦立:《先秦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71页。
    ③ 《晋书》卷三十四,见《二十五史》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60页。
    ④ 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3页。
    ⑤ 同上,第231页。
    ⑥ 陈伯海:《唐诗论评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54页。
    ①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五·序论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② 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三,见郭绍虞等编选:《清诗话续编》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 377页。
    ③ 陈伯海:《唐诗论评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54页
    ④ 其三十一,第308页。
    ⑤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1页。
    ① 其二十九,第301页。
    ②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5页。
    ①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335页。
    ① 其三十五,第315页。
    ② 钟嵘著,曹旭校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8页。
    ③ 其二十四,第292页。
    ① 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9贞。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93页。
    ③ 其三十二,第310页。
    ① 其四十,第324页。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6页。
    ③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6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5、170页。
    ② 间上,第144页。
    ③ 同上,第313页。
    ① 蔡锦军:《正始玄学与阮籍的游仙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9页。
    ③ 其四十五,第336页。
    ④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37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542页。
    ② 钟嵘著,曹旭校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③ 胡应麟:《诗薮》,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9页。
    ④ 刘熙载:《艺概·诗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4页。
    ⑤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2页。
    ①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33页。
    ① 其六十四,第369页。
    ② 黄节:《阮步兵咏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77页。
    ③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70、371页。
    ④ 同上。
    ①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6页。
    ② 艾略特在《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情感表达应有“客观对应物”的观点。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要表达某种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
    ③ 刘履:《风雅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7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2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59页。
    ② 何文焕著、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统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③ 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页。
    ④ 姜夔著,陈书良注:《姜白石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9页。
    ①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14页。
    ② 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65页。
    ③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9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79页。
    ① 袁济喜:《论六朝文士的孤独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55年第6期,第103页。
    ①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900页。
    ① 其七十九,第400页。
    ② 嵇康著,戴明扬点校:《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67页。
    ① 其七,第232页。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3页。
    ① 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9页。
    ① 葛兆光:《禅意的云:唐诗中一个语词的分析》,《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①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86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42页。
    ① 刘魁立:《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流派——神话学派》,《民间文艺集刊》第3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09页。
    ① 干宝:《晋纪总论》,《文选》卷四十九,下册,第692页。
    ② 刘义庆撰,刘孝标注,龚斌校释:《世说新语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68469页。
    ③ 陈沆:《诗比兴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页。
    ① 薛雪:《一瓢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24页。
    ②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297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79页。
    ①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91页。
    ②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8页。
    ① (苏)别林斯基著,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234页。
    ① 梁启超著:《梁启超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8页。
    ② (苏)别林斯基著,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41页
    ①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页。
    ② 程千帆:《古诗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81页。
    ③ 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5页。
    ④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21页。
    ⑤ 陈寿:《三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35—736页。
    ①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72—273页。
    ②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18页。
    ① 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4页。
    ① 其七十二,第386页。
    ②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67页。
    ③ 其二十五,第293页。
    ④ 其四十,第324页。
    ① 其四十一,第326页。
    ② 其五,第222页。
    ③ 刘向编集,贺伟、侯仰军点校:《战国策》,山东:齐鲁书社,2005年,第286页。
    ① 其八,第235页。
    ②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65-266页。
    ① 林非:《鲁迅全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5页。
    ① 祝菊贤:《魏晋南朝诗歌意象文化透视》,《西北大学学报》,2001年2月第31卷第1期。
    ② 鲍照撰,黄节注,叶菊生校订:《鲍参军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749-750页。
    ③ 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页。
    ④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85页。
    ① 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页。
    ①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61--62页。
    ② (德)韦特默:《创造性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③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冯至等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① 严云受:《文学象征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
    ② 库克:《西方名画家绘画技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① 其十九,第280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57页。
    ① 其六十八,第379页。
    ②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820-821页。
    ③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6页。
    ①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67页。
    ② 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6页。
    ③ 其十六,第270页。
    ①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张戒《岁寒堂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6页。
    ② 其四,第219页。
    ③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
    ① 王力坚:《言意之辨与隐秀之象—论正始诗歌的意象表现特征》,《齐鲁学刊》,1998年第5期。
    ②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35—436页。
    ③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09页。
    ④ 同上,第215页。
    ① 其八,第235页。
    ② 其四十六,第338页。
    ③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0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693页。
    ②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①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253页。
    ②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27页。
    ①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8、219页。
    ② 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③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3页。
    ①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5页。
    ②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1页。
    ③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72页。
    ④ 嵇康著,戴明扬点校:《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4页。
    ⑤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页。
    ①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第288页。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0—71页。
    ①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68页。
    ② 同上,第313页。
    ③ 郭象:《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8页。
    ④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9页。
    ⑤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①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6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闻一多:《闻一多论唐诗》,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30页。
    ① (法)罗丹口述,葛塞尔著,傅雷翻译:《艺术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9页。
    ② 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①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3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65页。
    ② 其十七,第274页。
    ③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4页。
    ① 冯达甫:《老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② 释皎然著,李壮鹰点校:《诗式校注》,济南:齐鲁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③ 司空图:《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3、25页。
    ④ 严羽著,郭绍虞点校:《沧浪诗话校释·诗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6页。
    ⑤ 叶燮著,霍松林点校:《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6、27页。
    ⑥ 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67页。
    ① 其八,第235页。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7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① 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01页。
    ① 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91页。
    ① 其三十八,第319页。
    ②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③ 曾国藩:《日记》,引自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人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34页。
    ④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07页。
    ① 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40页。
    ① 吴淇著,汪俊、黄造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147页。
    ① 袁英光:《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②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一卷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89页。
    ①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7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43页。
    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③ 章江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第187页。
    ④ 易君左:《中国文学史》,台北:学生书局,1999年,第152页。
    ① 李曰刚:《中国文学流变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第132页。
    ①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78页。
    ①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900页。
    ② 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页。
    ③ 同上,第25页。
    ④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48页。
    ① 嵇康著,戴明扬点校:《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61页。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0页。
    ③ 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6页。
    ④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①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1页。
    ②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9页。
    ①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48页。
    ② 木斋:《论阮籍的<咏怀>五言诗的诗史意义》,《天中学刊》,2006年,第72页。
    ③ 韦凤娟:《中国大百科全书·玄言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23页。
    ④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408页。
    ① (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1页。
    ②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3页。
    ①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28页。
    ② 傅成、穆俦:《苏轼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73页。
    ③ 同上,第161页。
    ④ 张戒:《岁寒堂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①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4页。
    ② 同上,第55页。
    ① 李轨注:《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2页。
    ② 刘跃进、王莉:《三曹》,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00页。
    ③ 其三十七,第318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25页。
    ① 钟嵘著,曹旭校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1页。
    ② 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④ 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59页。
    ⑤ 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16页。
    ⑥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67页。
    ⑦ 转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页。
    ① 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40页。
    ②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③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① 鲍照撰,钱仲联点校:《鲍参军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6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317页。
    ③ 同上,第1573页。
    ④ 叶燮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01页。
    ① 钟嵘著,曹旭校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61页。
    ② 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18页。
    ③ 张玉毂著,许逸民校点:《古诗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
    ④ 何焯:《义门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93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33页。
    ①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83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65页。
    ① 钟嵘著,曹旭校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84页。
    ② 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17页。
    ③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9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65页。
    ⑤ 同上。
    ①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9页。
    ② 方东树著,江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③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近代文论选编选小组编选:《中国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91页。
    ④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陶必铨《萸江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8页。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06页。
    ① 其十五,第266页。
    ②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98页。
    ① 严羽著,郭绍虞点校:《沧浪诗话校释·诗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51页。
    ②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6页。
    ③ 徐公持:《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①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03页。
    ① 王国安:《王绩诗注》,北京:中华书局,第1981年,第65、58、7、180页。
    ② 同上,第119页。
    ① 陈子昂著,徐鹏校注:《陈子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30-231页。
    ② 其十一,第251页。
    ③ 陈子昂著,徐鹏校注:《陈子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7页。
    ④ 其三十一,第308页。
    ①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1页。
    ② 陈子昂著,徐鹏校注:《陈子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03页。
    ① 董诰,孙映逵:《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451页。
    ② 何文焕著,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统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③ 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7页。
    ① 熊飞:《张九龄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第173页。
    ② 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06页。
    ③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④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页。
    ① 王琦:《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37页。
    ② 同上,第89页。
    ③ 同上,第136页。
    ④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① 王琦:《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56页。
    ② 乾隆钦定·御选·御评,冉苒校点:《唐宋诗醇》,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③ 王夫之评选,任慧点校:《唐诗评选》,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①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6页。
    [1]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年版。
    [3]靳极苍:《阮籍咏怀诗详解》,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聂文郁:《阮籍诗解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阮嗣宗诗笺注》,古直《层冰堂五种》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排印出版。
    [6]林家骊:《新译阮籍诗文集》,台北: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
    [7]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8]李志钧、季昌华、荣玉英、彭大华校点:《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9]郭光:《阮籍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10]罗仲鼎:《阮籍咏怀诗译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钟京铎:《阮籍咏怀诗注》,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版。
    [1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4]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黄明:《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7]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8]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9]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0]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
    [21]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2]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3]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4]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萧荣华:《魏晋南北朝诗话》,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26]严羽:《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8]薛雪:《一瓢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9]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0]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31]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2]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4]许学夷:《诗源辩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5]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6]何焯:《义门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8]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9]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0]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41]刘义庆撰,刘孝标注,龚斌校释:《世说新语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42]刘淇:《助字辨略》,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3]袁仁林:《虚字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邱镇京:《阮籍咏怀诗研究》,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
    [2]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辛旗:《阮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7版。
    [5]张建伟、李卫峰:《阮籍研究》,山西:三晋出版社,2012年版。
    [6]孙良水:《阮籍审美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7]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9]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张亚新:《汉魏六朝诗:走向顶峰之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王力坚:《魏晋诗歌的审美关照》,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
    [15]王云路:《六朝诗歌语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9]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陈伯海:《中国诗学史》(魏晋南北朝卷),福建: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22]葛晓音:《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3](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5]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6]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7]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8]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从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30]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32]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34]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5]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魏晋南北朝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8]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9]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0]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2]牟宗三:《玄理与才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卞敏:《魏晋玄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7]韩国良:《道体·心体·审美——魏晋玄佛及其对魏晋审美风尚的影响》,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4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9]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50]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3]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4]房日晰:《李白诗歌艺术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55]李白著,翟蜕园、朱金诚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6]熊飞:《张九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57]陶渊明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8]魏耕原:《谢朓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王钟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0]尚永亮:《生命在西风中骚动——中国古代文人与自然之秋的双向考察》,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吴从祥:《阮籍诗歌“遥深”特色论稿》,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朱智广:《阮籍<咏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肖雪莲:《阮籍诗文新论》,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肖能:《玄学与阮籍<咏怀>诗》,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吕辛福:《论阮籍五言诗<咏怀诗>的文人化特征》,山东大学,2006年。
    [6]杨志刚:《阮籍<咏怀>诗考论》,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米晓燕:《阮籍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陈瑞芝:《阮籍五言<咏怀诗>研究》,浙江大学,2010年。
    [1]余敦康:《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87年第3期。
    [2]邓琼:《陶渊明阮籍诗歌的异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3]卫军英:《论阮籍<咏怀诗>的情感及思维逻辑》,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4]高晨阳:《阮籍与秘康思想及人格之比较》,东岳论丛,1993年第1期。
    [5]吕立汉:《论阮籍的讽刺艺术》,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6]刘允芳:《试论阮籍<咏怀诗>的游仙主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7]陈江风、郭乐义:《竹林玄学与阮籍诗歌创作》,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8]邵明珍:《王维与阮籍——兼论对王维的评价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9]王利锁:《试论阮籍<咏怀>诗的使事用典》,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
    [10]孙明君:《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9卷第1期。
    [11]余恕诚:《从“阮旨遥深”到“玉溪要吵”》,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12]木斋:《论阮籍的<咏怀>五言诗的诗史意义——谦论正始诗歌与建安诗歌的异同》,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13]钱志熙:《论阮籍<咏怀诗>——组诗创作性质及其主题的逻辑展开》,东方丛刊,2008年第1期。
    [14]韩国良:《论阮籍对儒家乐论的继承和改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6卷第5期。
    [15]辛晓娟:《从阮籍到李白:侠类诗歌传统的定型》,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