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五代诗格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五代诗格理论的研究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虽屡有成果,却建树无多。探讨多停留于某家、某论或某时段的零散研究,并未梳理诗格的理论机制和构架,更没有关注其理论建设成果的总结。原因在于重视魏晋、明清文论而轻疏唐宋,不能对其琐碎、零散、相互交叉、重复、片言只语式的理论论断进行探赜索隐。还在于缺乏有效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借鉴。因此造成对对诗格理论研究的不足。
     诗格是主要针对近体诗形式诸要素安排布局的诗歌批评形态。其目的在于通过探求艺术语言的特殊功能,制定从音声到意义及审美的统一程序,或者说是建立一种象意的表里结构。这一点,正可以从古代易学、哲学中关于意象言关系的论述中寻找到原始解释依据。诗格的产生正是由于诗论家受此思维模式的启发,参透了语言形式的机密,思考在新型的诗体中,如何实现三者的语义转化和同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从技法到艺术、从格式到意义效果的疏通和精进;实现从格法到心灵、由技艺至形而上学精神根柢的飞跃。
     具体而言,诗格重在对诗的形式层面,进行点、线、面、体的依次建构。固定诗的字数、句数、联数,规定音声的平仄、用韵、粘对、对仗等。力求每个字、每个句子和每一联都有不容置换的地位和表意任务。既要前后贯通、一脉相承,同一位置又可选用不同的的词语,形成纵横两向的表意坐标。对诗人如何熟稔把玩语言提出了最高要求,即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语义,以最具限制的布局展现出纵横变转的气势与韵味无穷的意境,以形成具有不同艺术感染力的风格。但诗格理论并不求形式处处精工,而是追求形式建构的意义和审美效果;并不要求恪守死法,而是主张超然于法,灵活运用,体会一种自然、宇宙精神和智慧精神的诗之道。
     本文正是以由技法到艺术的理论思维为出发点,梳理诗格理论所解决的,形式如何增强诗歌语言表意功能,如何建构审美效应的问题:
     诗格声律论。主要包括声韵、对偶和病犯三个方面。声韵上,梳理出古诗从“五音”调声到永明体以“四声”论调,再到近体诗用“平仄”区分声调的层层简化过程,揭示诗格声律论对永明声律论的革新和超越;对偶上,主要论述对偶对篇章严整性建构、意义表达圆融化及时空交融审美性的意义。病犯的梳理也遵循由音声法则到语义及审美效果扩张的原则。
     诗格体势论。主要梳理“体”、“势”及“式”、“门”的内涵,其含义层次与对诗格之“格”相同,都体现了由基本声律形式,艺术表现手法到意境风格的层次递推。重点论述诗的体势在章句结构和修辞格法上的表现。对“体势”论的条分缕析,同时也有利于建构诗格理论的术语概念体系。
     诗格意境论。主要从王昌龄所提“凝心、炼意”、“目击其物”、“巧运言辞”三个阶段来探讨意境的形式化生成,也就是揭示诗格意境理论对意、象、言三者关系的再阐释。第一阶段不仅探讨诗人要“澄心静虑”,还突出诗格理论中对“文外重旨”和诗意含蓄性的强调,从而引出搜求意象的过程。进而论述“意象”类型化的重要问题。最后探析用典和景情理综合配置的形式构建对类型化意象的容纳。
     诗格风格论。主要以晚唐五代的“三本”、“五趣向”等高度凝练的论断为本,揭示出风格是在声律、体势、意境之上最终表现出的审美效应,是一种综合指标。并以皎然“十九字”等为对象,分析形成风格的诸种因素。进而区分正格和变格两类风格。
     本文还分析诗格理论与六朝文论、诗话、风雅批评的不同点和观念沟通之处,揭示出其既舍弃高言大论,又非形式主义的理论特征。总结出诗格从写作论出发无意中取得的重要理论贡献:建构了相对完善的术语体系;完成了时空转化:确立能指和所指关系;融汇历时与共时;勾连格律和艺术:穿通表层和深层结构:最终完成审美思想的高度实现。寻绎了艺术技巧专门化研究的内核,对后世诗学批评和创作意义深远。重估其在中国文学史、诗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在当下研究中意义非常重大。
Research of the poetic form theory of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since1930s and1940s have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but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These studies did not establish theoretical mechanism,did not summary its corresponding results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but only stayed in fragment research to someone,some theory and any period of time.The reason is that researchers payed more attention to voluminous theorie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an short work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y did not explore to its thesis which trivial,scattered,cross,repeat even too simple appeared to sort out materials.Another reason is they were short of effective theory means and methods.Therefore they had partial opinion to poetic form theory.
     Poetic form theory is a pattern of poetry criticism regarding verses form structure.which purpose is to draw up uniform procedure from tone,rhythm to significance and aesthetic effect,establish a surface and deep structure.This can fou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vidence about relationship to intents,images and diction from Chinese archaic philosophy and Book of change.So,shaping of Poetic form theory was the consequence that theorists discovered confidence of words form inspired this mode of thinking,they pondered how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 semantic and isomorphic relationship of meaning,images and diction using new verse,and realize transformation form technique to art,from form to concepts,from method to spirit,and from artistry to metaphysics.
     Specifically,Poetic form theory focuses on constructing from point,line,aspect to system in proper order on poetry form.It fixes poetry's words choice,periods,couplets,and tone,rhyming,antithesis and etc.It requires that each
     word,each periods and each couplet have only function and token role,these words and period-making must link up,one position may choose different terms in order to form coordi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That requests poet use of language skillfully to express most abundant meanings applying least words,to show a air and momentum,broad artistic conception, style with different artic verve.But poetic form theory does not pursue all neat in a poetry but significance and aesthetic effect,does not pursue complying rules strictly but facile grasping,so that poet can experience natural spirit and wisdom spirit.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ory thinking that from technique to art,sorts out the problems about how to increase expressing function of poetry language how to show aesthetic effect,solved by poetic form theory.
     Rhythm theory of poetic form theory mainly comprises tone and rhythm,couplets and foul.In aspect about tone and rhythm,this article sorts out from " Five tones " to "four tone" to "two tone", gradually simplified,reveal innovation and exceeding of rhythm theory of poetic form theory to which of YongMing dynasties.In aspect about couplets,discusses meanings of couplets,for example,constructing neat paragraphs, completely expressing significance and communicate time and space. Sorting out to foul also follows above principle.
     The momentum of style theory.This article sorts out the meanings of "forms"" momentum "," forms " and " approach ",their ideals are the same of " form ",reflet progressive from tone and rhythm style to rhetoric to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artic style,mainly discuss the expression of forms and momentum in lines and stanza structure and rhetoric rules.These discussing are beneficial of constructing the terminology system about Rhythm theory of poetic form theory.
     The theory of artistic concep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generating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ree stages," remove distraction "," observe images attentively ""masterly make use of characters ",that is to reveal reexplaining of Rhythm theory of poetic form theory to meanings,images and language.In the first stage,the text not only probes the poets must " remove distraction " but also emphasizes layered significance and reserve within,lead to the process of impression searching.Following,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t problem:images constitute type.lastly,analysis how form constructing for using allusion and portion scenery,mind expressing and principle to accommodate the typed images.
     The theory of artic style.Discusses mainly " three basics',"five kinds of interests and flavors",reveal the artic style is a aesthetic effect and synthesized index
     by means of rhythm,momentum of style and imposing manner and artistic conception.Analysis various factors which can construct artic style,for instance of "nineteen characters" and distinguish pure artic style and deviation artic style.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ame points between poetic form theory and literary theory in " six " dynasties,remarks on poetry in Song dynasties and tradition poetry theory.reveal critical characteristical of poetic form theory that it abandons tirade and it is non-formalism. Summarize the contributions of:Construct relative perfect system of terminology transform time and space;establish signifier and signified;integrate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communicate rhythm and art;feedthrough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realize aesthetic thought highly.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ame points between poetic form theory and literary theory in " six " dynasties,remarks on poetry in Song dynasties and tradition poetry theory.reveal critical characteristical of poetic form theory that it abandons tirade and it is non-formalism. Summarize the contributions of:Construct relative perfect system of terminology;transform time and space;establish signifier and signified;integrate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communicate rhythm and art;feedthrough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realize aesthetic thought highly.succeed finding the key to study specially artistic skills,all above that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oetry criticism and poetry writing in future generations. So,re-evaluating its position and value in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poetics and literary criticism have very profound and lasting meaning.
引文
①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认为“宋约”难定为“沈约”。据张伯伟考证,《宋约诗格》应为《沈约诗格》。口本中沢希男《唐元兢著作考》(载《东洋文化》复刊11期,1965年9月)认为,《沈约诗格》是《诗髓脑》的别名。《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以下简称《汇考》。
    ②(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97页。
    ①(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9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8页。
    ③ (宋)范晔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76页。
    ④ (日)空海著,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96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29页。
    ① 《汇考》,第112页。
    ②同上,第118页。
    ③同上,第351页。
    ④同上,第222页。
    ⑤同上,第146页。
    ⑥王注《文镜秘府论》,第282页。
    ⑦《汇考》,第196页。
    ① 《汇考》,第367页。
    ②同上,第513页。
    ③(元)方回著.李庆甲点校《赢亏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4页。
    ④《汇考》,第352页。
    ⑤ (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95页。 ①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2页。
    ②陈伯海《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③(清)王夫之著,舒芜校点《薑斋诗话·诗绎》,“诗可以兴”条:“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页。
    ① (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83页。
    ② 同上,第583页。
    ③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问见记校注》卷三《贡举》门“赎帖”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页。
    ④ (清)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0页。
    ⑤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50页。
    ①何宁著《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8页。
    ② (汉)洪兴祖著,白化文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③ (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143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07页。
    ①“雕龙”是《文心雕龙》的形式论……“雕龙”用驺奭爽的典故,指出“为文”之文应该具有雕龙般的华丽文采和精美形式,以印证“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文心”和“雕龙”,意在探讨“为文用心”,从而使作品像“雕龙”那样具有形式之美。孙蓉蓉《文心雕龙的“雕龙”形式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136页。
    ②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前言,第30页。
    ③ (唐)魏征等著《隋书》,作者序中评价江淹等人文学创作特征。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④(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06页。
    ⑤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北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①(唐)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王注《文镜秘府论·南卷》,第361页。
    ②高友工《试论中国艺术精神》,《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51页。
    ①高友工《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第126页。
    ②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第30页、31页。
    ①(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第570页。以下简称《文心》。
    ②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
    ①《汇考·诗格论》, 第2页。
    ②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元兢之诗学著述》),第64页。
    ③王注《文镜秘府论》,第223页。
    ① 《汇考·诗格论》,第2页。
    ②卢盛江《调四声谱小考》,(《中国诗学研究》第6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③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85页。
    ④同上,第279页。
    ①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②沈亚之著,肖占鹏、李勃洋校注《沈下贤集校注》,南开大学2003年版,第148页。
    ③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文集》,《与元九书》,第649页。
    ①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
    ②转引自池田胤《日本诗话丛书》第7卷《文镜秘府论》解题,文会堂书店大正十年(1921)四月版,第215页。
    ③《汇考·诗格论》,第14页。
    ④郭绍虞考证诗格所佚书目中仃元兢《诗格》一卷.但,“……考《文镜秘府论》卷三论对、卷五论病,均引元氏说,当出此书。又卷三论对于‘平对’、‘奇对’、‘同对’、‘字对’、‘声对’、‘侧对’六种,谓出元兢《髓脑》,则《诗格》与《髓脑》或即一书异名欤?”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西花文艺出版社2008 年第2版,第173页。张伯伟采用日本中沢希男的观点,《沈约诗格》为《诗髓脑》之别名。《汇考》,112-113页。
    ①据《汇考》。
    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42页。
    ③《汇考》,第98-99页。
    ④郭著《中文学批评史》,第172-173页。罗根泽《中文学批评史》(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212页。
    ①郭绍虞在《从永明体到律体》、《永明声律说》等文中指出,永明体提出“韵”与“和”的问题,律体则是声律之“谐”问题推演的结果。本文承其理论成果,并借用“和”与“谐”来论述诗格的声律理论问题。参阅《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②佚名《文笔式》云:“或云,凡用声,用平声最多。……犹如宫商调音,相参而和。”“若令义虽可取,韵弗相依,则犹举足而失路,弄掌而乖节矣。故作者先在定声,务谐于韵,文之病累,庶可免矣。”《汇考》,第94页、97页。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④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8页。
    ①陈伯海《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5-66页。
    ②(清)顾炎武《音论》卷中,《音学五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页。
    ③林焘主编《中国语音学史》,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86页。
    ④(清)钱大听著,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⑤(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第7页。
    ⑥(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63页。
    ⑦(清)陈澧《切韵考·通论》,中国书店1984年版,第445页。
    ①(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13页。
    ②《隋书·潘徽传》云:“撰集字书,名为《韵纂》,徽为《序》曰:“……又有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而全无引据,过伤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唐)魏征等撰《隋书》,第1745页。
    ③《悉昙藏》,王注《文镜秘府论》引,第109-110页。
    ④钟嵘《诗品》下云:“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而不闻宫羽之变,四声之论: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论之曰:古诗颂皆披之金竹,故非调正音,无以谐会。……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乐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者异矣。今既不备管弦,亦何取于声韵耶!齐王元长者,尝谓于曰:‘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唯颜宪子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常欲造《知音论》,未就。王元长创其首,谢眺、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孙,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多为精密,甓积细微,转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空海针对其只见自然口吻,不知古时已有调声之术,指出读范、谢二人诗文,觉通畅无碍。王注《文镜秘府论》,第93页、96页。
    ① (清)钱大听撰,潜研堂集》,第245页。
    ②王注《文镜秘府论》,第80页。
    ③(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13页。
    ④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1页。
    ⑤王注《文镜秘府论》,第54页。
    ①林焘《中国语音学史》认为:如果“宫商角徵羽”与“平上去入”所指相同的话,,古之学者又何必从西域输入此“技术”呢?如果“宫商角徵羽”就是“平上去入”的话,又怎么会“累千载而不悟”,被沈约等少数人“独得胸衿”呢?……五声和四声应当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说二者完全不同,也是不正确的,五音和四声都是调声术。但二者是否为异名同指,也是值得怀疑的。不过,二者之间的进化和转换关系,是应该存在的。
    ② (梁)萧子显著《南齐书·陆厥传》,第899页。
    ③王注《文镜秘府论》,第97页。
    ④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第328页。
    ①《汇考》,第97页。
    ②旧题魏文帝《诗格》“上尾二”条:“……‘家’与‘花’字同声,是韵即不妨。若侧声字,同上去入,即是妨也。”同上,第106页,
    ③具体论述参见陈伯海《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71-72页。
    ④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第436页。
    ⑤启功谓平仄就是抑扬。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页。
    ⑥《汇考》,第115页。
    ①《汇考》,第149页。
    ②元兢对相承中向上承和向下承所举诗例分别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做》“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同上,第116页。
    ③“拗救,是上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在下面该仄的地方用平声,以为抵偿:如果上面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了平声,在下面该平的地方也用仄声以为抵偿。”参见王力《近体诗格律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汇考》,第87页。
    ②同上,第118页。
    ③《文笔式》此点的论述,虽是对辞赋而言,但这种规则显然也适合于诗。同上,第95页。
    ④《文心》,第588页。
    ①(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第908页。
    ②王注《文镜秘府论》,第226页。
    ③《汇考》,第356页,358页。
    ④同上,第393页。
    ⑤同上,第505页。
    ①《汇考》,第67页。
    ②同上,第73页。
    ③ 《文心》,第588贞。
    ①《汇考》,第75页。
    ② (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赢奎律髓》,第582页。
    ③《升菴诗话》录皎然《访陆鸿渐不遇》为八句都不对的五律。(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1页。以下简称,省略作者。
    ④《汇考》,第135页。
    ⑤同上,第213页。
    ⑥王注《文镜秘府论》,第二十五,假对。空海注为:此假“策”为“泽”,以对“山”也。第265页。
    ①《汇考》,第77页。
    ②同上,第208页。
    ③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22页。
    ④ 《汇考》,第75页。
    ⑤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86-487页。
    ①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第332页。
    ②(清)李兆洛编《骈体文钞·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③《历代诗话续编》,第961页。
    ④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浙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⑤《文心》,第589页。
    ⑥ 《汇考》,第65页。
    ① 《汇考》,第166页。
    ②朱承平《对偶辞格》,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页。
    ③参见张少康《文赋集释》。
    ①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681页。
    ②《汇考》,第223页。
    ③沈约、北魏常景已提出“八体”之说。沈约《答甑公论》有“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常景《四声趱》:“四声发彩,八体含章。”《文镜秘府论》“天卷”引。“西卷”《论病》云:
    “洎八体、十病,六犯、三疾,或文异义同,或名同理隔。”王注《文镜秘府论》,第396页。
    ④ (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5页。
    ⑤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4页。
    ①卢盛汀著《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78页。
    ②《汇考》,第90页。
    ③王注《文镜秘时论》,第405页、406页。
    ④卢盛江《蜂腰论》,载《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第23-24页。
    ①郭绍虞《永明声病说》,见《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第241页。
    ②卢著《汇校汇考》,第1000页。
    ③同上,第997页。
    ④逯钦立《逯钦立文存》,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02页。
    ①《汇考》,第118页。
    ②据卢著《汇校汇考》,支离病出佚名《诗式》,即皎然《诗式》。张伯伟认为可能出自僧辞远《诗式》。但仍以佚名《诗式》称。
    ①崔融《唐朝新定诗格》在论述“相类病”时提出。他是指同类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所举诗例也恰好是四句完全相同的句式。《汇考》,第135页。
    ①《历代诗话续编》,第410页。
    ② 《汇考》,第205页。
    ③同上,第168页。
    ④李庆甲集评校点《赢奎律髓》,第2页。
    ①元好问《论诗诗三首》,(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元好问诗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869页。
    ②《汇考》,第524页。
    ③同上,第224页。
    ④同上,第523页。
    ⑤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中“诗有四不入格”,“轻重不等,用意太过;指事不实,用意偏枯。”轻重应该 指声律和用辞,指事近于“落节”病,指意象使用。这就将声律、意象和表意联系起来。《汇考》,355页。
    ①(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726页。
    ②《汇考》,第492页。
    ③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第121页。
    ①《汇考》,第222-223页。
    ②同上,第511页。
    ③(魏)曹丕《典论·论文》,(梁)萧统撰,(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71页。
    ④ 《文心》,第67页。
    ①(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第580页。
    ③《堪舆》(晋)郭璞著,郑同点校,《葬经》华龄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页。
    ④唐尧《老子兵略概述》.《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⑤(晋)顾凯之《论画》,(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05页。
    ⑥参见《汇考·诗格论》。
    ①《文心》,第529-530页。
    ①《汇考》,第386页。
    ②王叡《炙毂子诗格》,同上,第387页。
    ③同上,第180页。
    ④同上,第131页。
    ⑤同上,第186页。
    ①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二),第193页。
    ②杨载解释“登临”类题材的作诗法时云:“……中1间宜写四面所见山川之景,庶几移不动。第一联指所题之处,宜叙说起。第二联合用景物实说。第三联合说人事,或感叹古今,或议论,却不可用硬事。或前联先说事感叹,则此联写景亦可,但不可两联相同。第四联就题生意发感慨,缴前二句,或说何时再来。”“咏物”类也作了详细的阐释。尽管内容上多繁琐,太过格式化,但这种分述题材的结构方式正突出不同题材所用艺术手法也不同的论断。见何文焕《历代诗话》,第733-734页。
    ①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80页。
    ②《汇考》,第81页。
    ①皎然对诗家“作用”之最高境界的形容。见其《诗式》卷1《明作用》。前引皎然说:诗有“意度盘礴”之势,“由深于作用”。《汇考》,第368-369页。
    ②同上,第62-63页。
    ③同上,第78页。
    ④(明)胡震亨云:“一字至七字诗,张南史及元、白等集有之。以题为韵,偶对成联。又鲍防、严维多至九字”。《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张南史有一字至七字诗《雪》《月》《花》《草》等六首,格式如下:《雪》“雪,花片,玉屑。结阴风,凝暮节。高岭虚晶,平原广洁。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络阳人,理悟郢中歌断绝”。
    ⑤《汇考》,第387页。
    ⑥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明五七言”条。同上,第368-369页。
    ①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第148页。
    ②本文的这一理解,有取于清人翁方纲《神韵论》。《神韵论》见光绪刻本《复初斋文集》卷8。
    ③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舒芜校点《姜斋诗话》,第146页。
    ④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二),第34页。
    ①吕延(济)口:“罗浮、庐霍皆山名,言游息期于此也。”(梁)萧统选编,《文选》(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1页。
    ②《汇考》,第131页。
    ③王昌龄“十七势”中多举五言古诗,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认为,王氏讨论诗艺更重五古。本文研究诗格理论,重在其对律诗的论述,但王氏所论章句之法,大多都可作为律诗写作的手法运用。并且,王氏在列举诗例的时,可能出于需要选取经典句子,或者对自己熟悉的诗句顺手拈来,故不限于律诗。其他诗家所举也多六朝时诗,道理相同。
    ④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二),第33页。
    ⑤《汇考》,第157页。
    ①《汇考》,第407页。
    ②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①《汇考》,第229页。
    ②(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诗概》,中华书局2009版,第378页。
    ③白居易《金针诗格》中提出诗有三般句,“自然句”、“容易句”“苦求句”,以“自然句”为上乘。皎然也讲诗以“不辛苦”为佳。
    ④“一口就题,用题日便为首句是也。周朴《湖州安吉县诗》:‘湖州安吉县,门外与云齐。’”《汇考》,第488页。
    ⑤《汇考》,第152页。
    ①《汇考》,第153页。
    ②“直树一句,第二句入兴势”,释为:“题目外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第二句始言题目意是也。”“直树二句,第三句入作势”,方法相同。“比兴入作势”,即“遇物如本立文之意,便直树两三句物,然后以本意入作比兴是也。”
    ③《汇考》,第490页。
    ①举贾岛《送人》:“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心。”同上,第489页。
    ②举郑谷《送人下第》:“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此是送人所经之处,失意可量。郑谷《别同志》:“天淡沧浪晚,风悲兰杜秋。”此两句别所经之景,情绪可量。同上,第491页。
    ③同上,第164页。
    ④同上,第162-163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连环可解”注引冯友兰说。中华书局1983版,第887页。
    ⑥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提到:“诗不论大小,须连环文藻,得隔句相解。”举鲍照《行乐至城东桥》诗:“扰扰羁游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负剑远辞亲”,作者认为此诗第四句解第一句,第三句解第二句;又举孟郊《大梁送柳淳先入关》诗“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闲人。白古推高车.争利入西秦”,认为第三句解第一句,第四句解第二句。《汇考》,第364页。
    ⑦袁津琥校注《艺概》,第375页。
    ② (美)勒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导言”引,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版,。
    ③ (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香港太平书局1965年版,第56页。
    ①(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2页。
    ②旧题王昌龄《诗格》“论文意”中讲:“落句须含思,常如未尽始好。如陈子昂诗落句云:‘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是也。”《汇考》,第171页。
    ③齐己《风骚旨格》“六断”之一:不尽意,举己《咏怀诗》“此心只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同上.第415页。
    ④(宋)周弼选,(元)释圆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明嘉靖二十八年吴春刻本,《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二十卷》,
    ⑤旧题王昌龄《诗格》落句体七:言志、劝勉、引古、含思、叹美、抱比、怨调。《汇考》第180页。
    ⑥六断:合题、背题、即事、因起、不尽意、取时。同上,第415页。
    ⑦同上,第362页。
    ① 《汇考》,第130页。
    ②同上,第131页。
    ①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王粲》,六臣注《文选》,第478页。
    ②(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第726页。
    ③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中论述崔融“十体”时,有解析:“舒桃”二联,上句使人联想到“桃花马”(《尔雅·释畜》:“黄白杂毛,媲。”郭注:“今之桃花马。”)下句令人想到“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细柳,见《史记·周伯世家》)。见此著,第91页。
    ④《汇考》,第132页。
    ① (梁)萧统辑,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90页。
    ②《汇考》,第511页。
    ①《汇考》,第359-360页。
    ②同上,第442-443页。
    ①《汇考·诗格论》,第28页。
    ②涂光社《因动成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③全诗为:抛掷浟江旧钓矶,口参筹画废吟诗。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官好近闻加茜服,药灵曾说换霜髭。高才直气平生志,除却徒知即不知。参考王秀林《齐已诗集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0-371页。
    ①(东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段注:“竟,乐曲尽为竟,从音从人。……曲之所止也,引申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下。
    ②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页。
    ③黄景进《意境论的形成》,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版,第48页。
    ④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7页。
    ①黄景进所谓的宏观系统指《达摩多罗禅经·修行观十二因缘》中提到的“明净境界”、“慈境界”等各种修行境界。微观系统指六根、六识等说明感觉器官、感觉对象、心理认知能力之间对应关系等的十八界系统。《意境论的形成》,第31-34页。
    ②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第26页。
    ③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神思》。
    ④参刘勰《神思》。另,陆机《文赋》以“伫中区以玄览”开头。并把文学之所以能实现“妙万物而为言”归因于作家“罄澄心以凝虑”。
    ⑤ (唐)玄奘译,韩廷杰校释《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57页。
    ①所引段落,都出自《汇考》,第162-163页。
    ②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③ 《汇考》,第418页。皎然也云:“古人后于语,先于意,因意成语,语不使意。”
    ④张少康《文赋集释》,第36页。
    ⑤ 《文心》,第493页。
    ⑥ 《汇考》,第173页。此为张伯伟考证的旧题王昌龄《诗格》卷下,即后人整理而成之作,真伪混杂。(?) 如“诗有三思”等论断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①黄景进《意境论的形成》,第151页。
    ②《汇考》,第222页、232页。
    ③甘生统《皎然“作用”说考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第2期,第77页。
    ④许清云《皎然<诗式>辞章学》,海风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⑤李壮鹰《诗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 8页,20页。
    ①《汇考》,第500-501页。
    ②同上,第161页。刘祯诗为同一页。
    ③(宋)罗大经著,上瑞来点校《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页。
    ④ 《汇考》,第160页。
    ⑤《汇考》,第233页。
    ①《汇考》,第230页。
    ②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第23页。
    ③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07页。
    ④(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85版,第18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3页。
    ②叶朗的具体论述是:“审美观照当然总是对于有限的具体的物象的观照。但是审美观照并不受这种有限的物象的局限,而是要仲向无限的宇宙、历史、人生。因此,人们从审美观照中获得的美感,往往包含有种深沉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人们在审美观照中所获得的对于宇宙、历史、人生的感受和领悟,往往是不能用概念表达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页。
    ③《文心》,第493页。
    ④敏泽《形象 意象 情感》,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①《汇考》,第351-352页。
    ②徐衍《风骚要式》中引用僧虚中对“。物象门”的论说。同上,第452页。
    ③同上,第438页。
    ①袁津琥校注《艺概》,第393页。
    ②唐五代诗格中所谓“说静不得言静,说远不得言远”之说,见《续金针诗格》。“说静”一条,诗格所举诗例为“竹里掩柴扉,庭前鸟雀行”。说静不言静,借“庭前鸟雀”不受惊扰的安闲之象烘托之:“说远”条所举诗例是“孤舟行一日,万水与千山”。说远不言远,以山水沓复之象烘托之。以上均浸在论证意届心理,象属物理:心理之意不可见,借物理之象以见之。旧题梅尧臣《续金针诗格》,《汇考》,第533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页。
    ④《周易·说卦》本就是陈述、解释卦序和卦象隐义的文本。其中,八经卦以自然界的八种事物为象征基础,八经卦一一相重,从而形成可以解释繁纷复杂的“变易”的世界里一切事物的六十四个模型。天下之赜不可见,拟诸形容,以想象体示概念,乃明道、穷理、状情王通则。《周易》以其独特的设卦、观象、系辞思维-解释结构,于是就构成了中国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原型结构。
    ⑤借用刘守文《易象思维和中国审美观念的生成》,《长安学术》第3辑,2013年版。
    ①汤用彤《儒学·佛学·玄学》,风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版,第283页。
    ②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① 《文心》,第504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一),第20页。
    ③参考清代冯班在《钝吟杂录》卷五中对“秀”的解释。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229页。
    ②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语,何文焕《历代诗话》,第267页。
    ③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①《文心》,第614页。
    ②周振市注《诗品译注·诗品序》.第24页。
    ①《赢奎律髓》,第900页。
    ②《汇考》,第377页。
    ③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绪论第9页。
    ④《赢奎律髓》,第900页。陆游《雪中作》:竹折松僵鸟雀愁,闭门我亦拥貂裘。己忘作赋拭游梁苑,但忆衔枚入蔡州。属国餐毡真强项,翰林煮茗自风流。明朝日暖君须记,更看青鸳玉半沟。
    ①《历代诗话续编》,第438页。
    ②李善注《文选》,第1259页。
    ③“用典以我为主,能使之入化;堆砌则为其所囿,而滞涩不灵。”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①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9页。
    ② 《汇考》,第168页。
    ③旧题梅尧臣《续金针诗格》:“理短则诗不深。
    ①《汇考》,第169页。
    ②皎然《诗议》指出:“溺情废语,则语朴情暗。”
    ③“诗中说理,要在主之以情,寓之以象,托之以事,而以含蓄不露为高。”易闻晓《中国古代诗法举要》,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76页。又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云:“理短之诗不深。”
    ④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所讲“词人之诗才而辩”,就是针对这一点来讲的。
    ⑤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① (南北朝)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②黄美玲《唐代诗评中风格论之研究》,台湾文史哲1982年版,第3页。
    ③《文心》,第438页。
    ④杨成鉴《中国诗词风格研究》,台北洪业文化事业公司1995年版,第1页。
    ①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4页。
    ②《汇考》,第242页。
    ③ (明)胡应麟《数薮·内编》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页。
    ④(清)姚鼐选纂,宋晶如、章荣注释《古文辞类纂》,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6页。
    ①《汇考》,第352页。
    ②同上,第521页。
    ③同上,第224页。
    ①《汇考》,第189页。
    ②同上,第352页。
    ①(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话》,(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下,第934页。
    ② (明)谢榛《四溟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187页。
    ③ 《汇考》,第97页。
    ④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156页。
    ⑤《汇考》,第529-530页。
    ⑥(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叙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①这一特征,此论在西方学者看来,也同样成立。“俄国语言学家埃杜阿尔德·西威尔斯在《韵律——旋律的研究》中提出了诗的旋律构造问题。他认为诗歌中的声学印象成分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成分便是话语的旋律,较高的声调和较低的声调的一种交替。诗行的旋律在于无意识地挑选词汇:抛掉那些可能破坏诗歌旋律风格的词语,选择那些能够本能地实现该旋律的词语。”上彦秋《音乐精神——俄国象征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七言为五言之慢声,而长短句互用者,则以长句为慢声,以短句为急节。”袁津琥校注《艺概·诗概》。第343页。
    ③高友工《美典》,第200页。
    ④《汇考》,第434页。
    ①《汇考》,第261页。
    ②(明)陆时雍《诗境总论》,《历代诗话续编》,第1414页。
    ③ 《汇考》,第229页。
    ①(清)薛雪《一瓢诗话》,(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第708页。
    ②《文心》,第506页。
    ③(清)沈德潜选《古诗源》,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0页。
    ④萧统《陶渊明集序》,(晋)陶渊明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96页。
    ⑤《文心》,第701页。
    ①许清云《皎然<诗式>辞章学》,第126页。
    ②徐夤举“高逸句”的诗例是“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汇考》,第431页。③工梦简举诗为“三通明主诏,一片白云心”,“乾坤见了文章懒,龙虎成来印绶疏”。f司上,第483页。
    ④ (清)吴乔《围炉诗话》,《请诗话续编》.第480页。
    ⑤ (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7页。
    ⑥六臣注《文选》,吕向注。第452页。
    ①王注《文镜秘府论》,第331页。
    ②王水照《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8页。
    ③《汇考》,第223页。
    ④(清)钱泳《履园谭诗》,(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第869页。
    ①如严羽之“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② (宋)吴亢《环溪诗话》, 《优古堂诗话、环溪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页。
    ③六臣注《文选》,第484页。
    ④《汇考》,第235页。
    ⑤王水照《历代文话》,第1338页。
    ⑥李渔《窥词管见》,唐圭章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9页。
    ①(清)王士祯等撰《师友师传录》,《清诗话》,第138页。
    ②《汇考》,第207页。
    ③同上,第206页。
    ④同上,第237页。
    ⑤黄炳辉《唐诗学史论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①李江峰《唐五代诗格南北京理论探析》.《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第104页。
    ②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第197页。
    ①《汇考》,第218-219页。
    ②同上,第425页。
    ③同上,第474页。
    ①《汇考》,第209页。
    ②同上,第225页。
    ③ (台)许清云《皎然.诗式辞章学》,第77-78页。
    ④梅尧臣举诗例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汇考》,第532页。
    ⑤前一种诗例为“春风得意马蹄轻,一口看尽长安花”,后者举诗为“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同上,第530页。
    ⑥同上,第452页。
    ①黄美铃《唐代诗评中风格论之研究》,第117-118页。
    ②《汇考》,第439页。
    ③同上,第225-226页。
    ④同上,第354页。
    ① 《汇考》,第243-244页。
    ②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隋唐五代卷).第44-45页。
    ③周振甫《诗品译注》.第24页。
    ④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第680页。
    ①李壮鹰《诗式校注》,第24页。
    ②黄子云《野鸿诗的》,《清诗话》,第850页。
    ③丁福保笺注《六祖坛经笺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年版,第25页,
    ④《汇考》,第355页。
    ①《汇考》,第166页。
    ②林淑贞《唐代诗话、诗格论述诗歌风格之品类与表述方法》,《中国学术年刊》1999年第20期,第404页。
    ①黄美铃《唐代诗评中风格论之研究》,第105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2页。
    ③黄美铃《唐代诗评中风格论之研究》,第86页。
    ①(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第155-195页。
    ②(清)袁枚著,顾学颉点校《随园诗话》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①陈伯海、蒋哲伦主编,归青,曹旭著《中国诗学史·魏晋南北朝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②郁沅、张明高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郁沅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7页。
    ①周振甫译注《诗品》,第19页。
    ②陈伯海《唐诗学史稿》,第43页。
    ③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乐黛云、陈钰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①(清)叶燮《原诗》,(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第602页。
    ②(明)胡振亨《唐音癸签》,第281页。
    ③ (宋)计有功撰,王仲铺校笺《唐诗纪事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81页。
    ④(后晋)刘熙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页。
    ①《唐音癸签》,第290-291页。
    ②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页。
    ③沈祖棻曾引用施子愉的统汁资料,即把《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作品分类,进窥其体裁发展。现借用此表以看其中唐代律诗的写作情况。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④乐府与古诗有区别,罗根泽指出:诗有两种,一是曾经入乐的,一是未曾入乐的。曾经入乐的诗是“选词以配乐”,换言之,就是先选诗词,然后再依词制谱。这一种我们可以名之为“乐诗”。未曾入乐的诗可以名之为“徒诗”。乐诗徒诗都有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九种。《中国文学批评史》(二),第79页。
    ①王明居《唐诗风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绪论,第22页。
    ②(明)胡应麟《诗薮》.第163页。
    ①老舍《文学概论讲义》,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3页。
    ② 《中国诗学史·魏晋南北朝卷》,第28页。
    ③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④方效岳《中国文学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07页。
    ⑤蔡镇楚《唐人诗格和宋诗话之比较》,认为:“北宋后期,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开始出现偏重于诗论只 见得某种倾向,标志着宋代诗话由初期以‘论事’为主向‘论辞论事两难分’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22页。
    ①蔡镇楚《唐人诗格和宋诗话之比较》,第24页。
    ②《艺苑卮言》将“贫困、嫌忌、玷缺、偃蹇、流窜、刑辱、天折、无终、无后”戏为文章九命。参考《历代诗话续编》。
    ③龚鹏程《细部批评导论》,《文学批评的视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4页。
    ①黄景进《意境论的形成》,龚鹏程《总序》,第2页。
    ①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4页。
    ②旧题梅尧臣《续金针诗格》,《汇考》,第521页。
    ③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第57页。
    ①“中国古代缺乏学科分上的明确观念,因而造成一些概念范畴在各领域里被共同使用的情形。其好处是使得这些概念范畴的文化含量比较大,缺点是使其专业意义不够单一、不够明确。”李旭《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此处所指是古代文论的范畴,本文用来指诗格理论术语的文化性。并不是指其对哲学艺术学术语的直接照搬,而只是借用后者名称,进行了文论上的转化,用以专论诗的艺术形式,形象贴切而不枯燥,易于作诗者和读诗者领悟。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231-232页。
    ③ 《文心》,第543页。此处“一意两出”,用黄尧圃校本所改句。
    ④陈伯海《唐诗学史稿》,第76页。
    ①李旭《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第11页。
    ②孙寰著《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咋使用中的变异性》,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0页。
    ①李学勤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尚书正义》,第357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礼记》,第517页。
    ③王注《文镜秘府论》,第102页。
    ①桂林僧景淳《诗评》,《汇考》,第501页。
    ②旧题王昌龄《诗格》,同上,第171页。
    ③同上,第188页。
    ①陈吉猛《文学的“什么”和“如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页。
    ②同上,第226-228页。
    ② (唐)张怀瓘《书断》,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室编选《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66页。
    ①荆浩提出,画之六要:气、韵、思、景、笔、墨。(五代)荆浩著,王伯敏注译,邓以蛰校阅《笔法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3页。
    ②郭熙《山水训》,(宋)郭熙著,周远斌点校、纂注《林泉高致》,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③徐寅《雅道机要》中提出六义:“歌事曰风。布义曰赋。取类曰比。感物曰兴。正事曰雅。功成曰颂。”并提出“变风”、“变雅”体。“明题目否臧”和“明物象”等条例中的理论阐述也都渗透了“风雅兴寄”精神。王梦简的《诗歌要律》所列举的二十六门中,如“君臣门”、“忠孝门”、“礼仪门”、“歌颂门”都从社会人事关怀出发,常常举两句诗,通过形式论证诗歌是否合“讽”、合“雅”、合“颂”。佚名撰《诗评》也有“诗禀六义”和“诗有美刺”说。参见《汇考》。
    (?)陈伯海《唐诗学史稿》,第357页,
    ①《瀛奎律髓汇评》,前言,第3页。
    ②同上,第157页。
    ③举李雁湖注引《古乐府》有王安石梅花诗“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有杨万里言苏辙诗为“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口:虽未必然,而“花是雪”与“花似雪”,一字之间,大有径庭。知花之似雪,而云不悟香来,则拙矣;不知其为花,而视以为雪,所以香来而不知悟也。荆公诗似更高妙。同上,第755页。
    ④洪树华根据郭绍虞《沧浪诗话校注》本,统计出150种诗体,其中以时、人论52种。以形式、格律论98种。《,<沧浪诗话>诗学体系及批评旨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 页。
    ①郭绍虞《沧浪诗话校注》,第63页。
    ②(清)李重阳《贞一斋诗话》,《清诗话》,第921页。
    ③(清)顾亭鉴纂辑,叶葆王诠注《学诗指南》,台湾广文书局1998年版,序。
    ①《学诗指南》,,第25贞。
    ①(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第四册,《鱼婷闻贯》,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②(清)永瑢、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031页。
    ③ (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四部丛刊本《后村先生大全集》。
    ①蒋寅《至法无法一古诗学对技巧的终极观念》,《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第179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96页。
    ③叶瑛注《文史通义·文理》,第288页。
    ①维克托·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225页。
    ②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8页。
    ①陈伯海《唐诗学史稿》,第63页。
    ②(唐)殷璠选.王克让著《河岳英灵集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
    ③同上,第66页。
    ①《河岳英灵集研究》,第67页。
    ②韦毅《才调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唐)顾陶《唐诗类选序》,(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959页。
    ④蔡镇楚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中认为唐代文艺思潮与诗学理论有两大派,一是重兴寄风骨的儒学家派,二是重兴象神韵的佛老哲学派。前者是为人生如艺术,后者是为艺术而艺术。
    ⑤(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页。
    ⑥(后晋)刘昫托撰《旧唐书》,第4332页。
    ①《汇考》,第71页。
    ②同上,第164页。
    ③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究其内涵,与中国诗学精神有相通之处,尤其对于诗格的诗歌形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①《汇考》,第474页。
    ② (清)永瑢、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052-1054页。
    ③杨载《诗法家数》,《历代诗话》,第727页。
    ①(清)赵翼撰《瓯北诗话》,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第1341页。
    ①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6页。
    ②同上,第351页。
    ③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④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第59-65页。
    ①《文笔要诀》,唐杜正伦撰。此书中国历代史志均未著录。《口本国见在书目》“小学家类”录有《文笔要诀》一卷。中土未见流传,口本五岛庆太郎氏藏平安末期写本,于昭和十五年(一九四〇年)印行于世。空海《文镜秘府论》北卷所录“句端”,亦出自《文笔要诀》。《汇考》,第540页。
    ②字格》,唐窦蒙撰。蒙弟衆有《述书赋》二卷,评论历代书家,《字格》(全称《述书賦语例字格》)对《述书赋》所涉之论书概念,均作简明扼要之解释。同上,第549页。
    ③《诗格论》,同上,第33页。
    ① (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① (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艺术语和实用语》,(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3-84页。
    ②(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抒情诗的结构》,同上,280页。
    ①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以下简称《汇考》。
    ②同上,第354页。
    ③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④许水璋《杜诗名篇新解》,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7-168页。
    ⑤据诗格理论,正对也称的名对。杜甫对对仗的使用非常精熟,如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巴峡’对“巫峡”,“襄阳”对“洛阳”,既是句内自对,为工整的地名对,两句又互相成对。.其《绝句》中“千秋”对“万里”,是时间和空间在词意上的对应。
    ⑥ 《汇考》,,第66页。
    ①《汇考》,第261页。
    ②此句与上面解释释两种句式的字句都引自元兢《诗髓脑》 “长撷腰”所举诗例是上官仪诗“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茄,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花”。此处引用元兢语,主要为了说明唐人对诗歌句式类型不同的强调。《汇考》,第123页。
    ③(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星垂平野阔”一句的注释为:“《易》:天垂象。当做星垂。吴均诗:送远出平野。”可见杜甫是化用前人诗句,并活用《易》中语。但不能不说他重新创作的句子,有内在的句法性。《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十四卷,第1229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十四卷,第1229页。
    ②《汇考》,第366页。
    ①据《杜诗详注》注释,《易》有“舟楫之利”说。《杜臆》:缺舟楫,无钱雇船。黄生注:南渡不可,北归不能。可见舟楫止是“筹策妙计携进之人近臣”等的象征。参见《杜诗详注》,第二十二卷,第1915页。
    ②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3-84页。③引王昌龄《诗格》“十七势”中语。《汇考》,第157-158页。
    ①《汇考》第169页。
    ②《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十四卷,第1229页。
    (后晋)刘煦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
    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宋)范晔:《后汉书》,(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元)方回:《赢亏律髓汇评》,李庆甲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清)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
    (清)王夫之:《薑斋诗话》,舒芜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校注》,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清)徐松:《登科记考》,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汉)洪兴祖:《楚辞补注》,白化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曹植:《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梁)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版。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梁)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晋)陆机:《文赋集释》,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撰,中华书局,1993年版。。
    (唐)沈亚之:《沈下贤集校注》,肖占鹏、李勃洋校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顾炎武:《音论》卷中,《音学五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钱大昕:《《潜研堂集》,吕友仁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陈澧:《切韵考·通论》,中国书店,1984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李兆洛编:《骈体文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金)元好问:《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宋)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晋)郭璞:《葬经》,郑同点校,华龄出版社,2008年版。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校笺》,王仲镛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
    (梁)萧统选编:《文选》(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宋)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廖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清)刘熙载:《艺概》,袁津琥校注,中华书局2009版。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于北山校点香港太平书局,1965年版。
    (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宋)周弼选:《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二十卷》。(元)释圆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明嘉靖二十八年吴舂刻本。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释》,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玄奘译:《成唯识论校释》,韩廷杰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唐)皎然:《诗式校注》,李壮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版。
    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清)姚鼐选纂:《古文辞类纂》,宋晶如、章荣注释,中国书店,1986年版。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叙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清)沈德潜选:《古诗源》,中华书局,2006年版。
    (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汪绍楹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王水照:《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宋)吴亢:《环溪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圭章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丁福保笺注:《六祖坛经笺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年版。
    (清)袁枚:《随园诗话》,顾学颉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后晋)刘煦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张怀瓘:《书断》,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室编选《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五代)荆浩:《笔法记》,王伯敏注译,邓以蛰校阅,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宋)郭熙:《林泉高致》,周远斌点校、纂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清)金圣叹:《金圣叹全集》,曹方人、周锡山标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四部丛刊本《后村先生大全集》。
    (唐)殷璠选:《河岳英灵集注》,王克让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
    (五代)韦毅:《才调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
    陈伯海:《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郭绍虞:《中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版,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日)空海:《文镜秘府论》,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日)池田胤:《日本诗话丛书》,文会堂书店大正十年(1921)四月版。
    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王力:《近体诗格律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朱承平:《对偶辞格》,岳麓书社,2003年版。
    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
    逯钦立:《逯钦立文存》,中华书局,2010年版。
    唐尧:《老子兵略概述》,《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版。
    (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版。
    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涂光社:《因动成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王秀林:《齐己诗集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黄景进:《意境论的形成》,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版。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
    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许清云:《皎然<诗式>辞章学》,台湾海风出版社,2005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7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敏泽:《形象意象情感》,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汤用彤:《儒学·佛学·玄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版。
    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
    易闻晓:《中国古代诗法举要》,齐鲁书社,2005年版。
    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黄美玲:《唐代诗评中风格论之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版。
    杨成鉴:《中国诗词风格研究》,台北洪业文化事业公司,1995年版。
    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王彦秋:《音乐精神——俄国象征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黄炳辉:《唐诗学史论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郁沅、张明高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乐黛云、陈钰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沈祖菜:《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明居:《唐诗风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老舍:《文学概论讲义》,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方效岳:《中国文学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林焘主编:《中国语音学史》,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
    龚鹏程:《文学批评的视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旭:《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孙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咋使用中的变异性》,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陈吉猛:《文学的“什么”和“如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今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洪树华:《,<沧浪诗话>诗学体系及批评旨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
    论文:
    孙蓉蓉:《文心雕龙的“雕龙”形式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卢盛江:《蜂腰论》《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卢盛江:《调四声谱小考》,《中国诗学研究》第6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甘生统:《皎然“作用”说考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第2期。
    李江峰:《唐五代诗格南北宗理论探析》,《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
    蔡镇楚:《唐人诗格和宋诗话之比较》,《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
    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
    林淑贞:《唐代诗话、诗格论述诗歌风格之品类与表述方法》,《中国学术年刊》1999年第2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