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常州剧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常州府所辖八邑之剧坛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选择了活跃在其中的四大活动主体(包括曲家群体、雅好戏曲之文士群体、女性群体、民众)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紧密联系清代常州士风之于剧坛的渗透与影响,通过对文人群体的戏曲创作、家班活动、观剧狎伶、题咏评论,以及女性群体的戏曲接受与民间的演剧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由此构筑清代常州剧坛的风貌特征。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研究曲家群体,下篇则以其他三大活动主体作为研究对象。
     清代常州共涌现出了54位戏曲家,虽具数量之多、成果之富、影响之著几大特点,却向来缺乏整体研究,因此论文通过上篇的一至三章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分为清初、清中期、近代三个相对独立的时段,对曲家群体的创作活动及时代特征展开研究。第一章以清初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科举与党社身份、家族网络、亡国与游幕之创作情境、追思风流的创作观念进行探讨,指出明清之际以东林、复社为代表的士风沿习对常州戏曲创作的影响,并结合万树、郑瑜、嵇永仁的创作论述清初常州戏曲中“文”与“质”的此消彼长及趋于互融。第二章清中期曲家群体研究,关注曲家群体的结构性新变,武进、阳湖逐渐取代了清初时期的无锡、宜兴成为嘉道年间曲家群体最为集中的地域,而更趋细密的伦际关系、身份地位的急剧下降亦构成了该时期曲家群的结构特征。与之相应,曲家的心态与创作之特色亦主要体现在了苦闷心态与“写心”之作、循吏追求与“吟风”之曲、才子心性与游戏之笔上。在乾嘉时期学风、文风的影响下,戏曲观念也主要表现为雅与正。第三章近代曲家群体研究,结合咸同年间江南社会局势与士人心态,指出经世思潮同为常州士风与曲风的重要构成理念,通过职业慈善家余治具有典型意义的戏曲活动,尤其是《庶几堂今乐》中孕育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戏剧”之雏形,重新确定余治在近代戏曲史中的地位与价值。继余治之后,光宣年间活跃于上海报业中,并有数位身兼兴中会、南社成员的常州曲家群体则顺利完成了由传统文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他们积极提升戏曲载道的时代蕴藉,在创作中倾入启蒙与革命的进步思潮,既推动了历史发展也延续了士文化之于戏曲创作的积极影响。
     下篇分别以雅好戏曲之文士群体、女性群体、民众为研究对象。第四章以曲家之外的涉猎戏曲活动之文人群体为研究对象,透过刘嗣绾一生的观剧、咏剧管窥文人在戏曲活动中寄寓的情感与精神慰藉。以赵翼、赵怀玉、洪亮吉为代表的文士的戏曲题咏不仅对清代戏曲生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勾勒,更形成了丰富多姿的曲学观念。通过分析以陈维崧、庄培因、邹一桂等为代表的狎伶文士之事迹与心态,指出文士狎伶文化具有亦雅亦俗、亦正亦邪,及狂欢与忏悔相交织的复杂性。依托于文士阶层的崛起,常州地区家班活动亦蔚然成风,成为常州士风的另类表达。第五章女性群体的戏曲接受研究,指出常州女性的文学与戏曲观念与其他江南地域女性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自觉主动地接受来自男性主流话语的影响,努力趋附于正统价值观。而女性戏曲接受的“越界”之举,正可作为士风之于常州剧坛影响的一则实例。第六章民间演剧活动的概况研究,由当前常州、无锡留存的清代古戏台群落,及戏曲碑刻、史地文献、诗文记载等文物、文献,勾勒清代常州民间戏曲活动之繁盛局面,认为以富庶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常州社会,至民初方才兴起文化消费之风,故而较之上海、苏州等都市更为封闭,而古风遗韵亦得以更完全地留存。官方与乡绅势力在庙宇、戏台的修缮、维护中既发挥作用,正统观念亦随之渗入民间,而昆曲则直至清末仍盛演于常州民间,并成为“常锡文戏”——锡剧的艺术源泉之一,实现了文士阶层审美习惯自上而下的影响。
This thesis takes the theatrical activities of eight counties governed by Changzhou City as research subjects between1st year of Emperor Shunzhi (1644AD) and3rd year of Emperor Xuantong (1911AD). As a sample of scholar culture of Qing Dynasty, the penetration and influence of Changzhou's scholar style on its theatrical circles are not only manifested through the drama creation, family troupe's activities, keep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actors when watching drama and poem and comment writing of the scholars, also it has crucial influence on female group's acceptance towards drama and the folk's dramatic activities. Thus this thesis has mainly chosen four principal bodies (including the dramatist group, the scholar group, female group and the folk with an elegant appetite for drama) to undergo the research, respectively examining scholar style's influence on the activities of four principle bodies mentioned above and thus forming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zhou's theatrical circles in Qing Dynasty.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with Part One focusing on dramatist group and the other taking the rest of the three principal bodie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total number of dramatists springing up in Changzhou of Qing Dynasty reaches fifty-four. Though the drama is large in number, rich in achievement and significant in influence, it lacks complete study. Therefore this thesis, following the sequence of history course i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in Part One, concentrates on dramatist group's creative activi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ime in three individual periods of time:the beginning era of Qing Dynasty, the mid Qing Dynasty and modern times. The first chapter targets the dramatist group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explor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status in party service, family network, creation circumstance of nation subjugation and shogunate, creation notion of memorizing the talented and romantic, and then concludes the influence on Changzhou's drama creation by the continuation of scholar styl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party of Donglin and Fushe during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In addition, by combining the creation of Wanshu, Zhengyu and Ji Yongren, it expounds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and final integration of "Wen" and "Zhi"(cultivation and congenital quality) in Changzhou's drama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Research on dramatist group in mid Qing Dynasty in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group's new structural changes. Wujin and Yanghu gradually took the place of Wuxi and Yix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dynasty, thus became the most densely inhabited region of the group during the period of Emperor Jiaqing and Daoguang. Also,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drastic declination of their dignity and status have constituted the group's structural attributes at this time. Correspondently, the dramatist'mentality and creation features were embodied in depressed mood and the drama of "Xie Xin", official pursues and chant common practice of society, internal tendency of gifted scholars and creation with playfuln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udy and writing style during the period of Emperor Qianlong and Jiaqing, the drama notion also shows refinement and righteousness. Research on dramatist group in modern times in Chapter Three, by combining the social situation and scholars' mentality in southern regions of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Emperor Xianfeng and Tongzhi,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practical utility was also an important constitutional notion. Through professional philanthropist Yuzhi's typical dramatic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al drama's embryo of modern significance fostered in Shu Ji Tang Jin Le, it reconfirms Yuzhi's status and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drama. After Yuzhi, Changzhou's dramatist group, who were active in Shanghai's journalism during the period of Emperor Guangxu and Xuantong and several of who also held the membership of Zhonghui Party and Nanshe Party, had successfully finish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i to modern intellectuals. They actively promoted the era meaning of drama bearing "Tao" and injected advanced thoughts of enlightenment and reformation. This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but also extended the scholastic culture's positive influence on drama creation.
     Part Two respectively focuses on the scholar group, female group and the folk with an elegant appetite. Chapter Four targets at the scholar group, who dabbled in dramatic activities outside of the dramatist's circle. By reviewing Liu Siguan's drama watching and poem writing in his whole life, this thesis displays a restricted view of the scholar's motion and spirit comfort embedded in dramatic activities. Poems written by scholars, among whom Zhao Yi, Zhao Huaiyu and Hong Liangji were the representatives, not only described the drama's cultural ecology of Qing Dynasty in different periods, regions, spectacles and circumstances, also it has become rich and varied drama notions. By analyzing the stories and state of mind of those, who maintained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actors and who are represented by Chen Weisong, Zhuang Peiyin, Zou Yigui and so on, the author made a conclusion that such culture was intertwined with both grace and vulgarity, justice and viciousness, revelry and confession. Resorting to the rising of man of letters, family troupe's activities became a common practice and also another way of expression of scholar style. Research on female group's acceptance towards drama in Chapter Five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literature and drama held by Changzhou female and that by other southern regions of Yangtze River, lie in their conscious acceptance towards mainstream utterance influence from masculinity and their endeavor towards orthodox values. Yet female's acceptance towards drama, considered to be boundary overstepping, serves precisely as a living example of scholar style's influence on Changzhou's theatrical circles. From the remains of ancient platform groups in Changzhou and Wuxi nowadays and historical relics and documents such as dramatic inscriptions, documents from historical relics areas and records of poems and essays, the general research on dramatic activities among the people in Chapter Six sketches a prosperous situation of dramatic activities among the ordinary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in Changzhou. The thesis considers that cultural consumption did not rise in Changzhou society, which was based on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reason why it is more closed compared with Shanghai and Suzhou and its old customs and rhymes were entirely better preserved. The officials and squires not only played a role in the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emples and stages, but also injected orthodox ideas into the folk. Kun Opera was still widely performed until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became "Changxi Singing Play", one of the artistic origins of Wuxi Opera, thus enabling the scribble class to make an impact from top to bottom in aesthetic habits.
引文
1 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53、456页。
    2 汪丁丁《我思考的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63页。
    1 邓长风《五位清代江苏戏曲家生平述略》,《明清戏曲家考略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1 曹虹、陈曙雯、倪惠颖《清代常州骈文研究》,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11页。
    1 范红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传奇戏曲流派考论》,《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
    2 [明]徐渭《南词叙录》,《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486-487页。
    3 [明]王骥德《曲律》“论家数第十四”,《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79页。
    1 [明]陈继儒《题<西楼记>》,《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234页。
    2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10页。
    3 康保成《苏州剧派研究》,花城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4 李玫《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1 曾永义《<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序》,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 张剑《<清代杨沂孙家族研究>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
    1 [元]夏庭芝著《青楼集笺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2 [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元]钟嗣成《录鬼簿:外四篇》,中国戏剧出版社1978年,第111页。
    1 门岿《粉墨功名:元代曲家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2 [元]陈肃《相逢行》,[清]顾嗣立选编《元诗选》三集,中华书局1987年,第335页。
    3 阮璞《倪高士的质朴风格与传奇》,卢辅圣主编《倪瓒研究》,l: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第42-43页。
    1 吴新雷《论玉山雅集在昆山腔形成中的声艺融合作用》,《文学遗产》,2012年第1期。
    2 杨镰《顾瑛与玉山雅集》,[元]顾瑛辑,杨镰、祁学明、张颐青整理《草堂雅集》上册,中华书局2011 年,第5页。
    1 倪瓒《李征君将还扬州因言沈郎官在吴下赋此以寄》,[元]顾瑛辑,杨镰、祁学明、张颐青整理《草堂雅集》,第781页。
    2 熊梦祥《分题诗序》,[元]顾瑛辑,杨镰、叶爱欣整理《玉山名胜集》上册,中华书局2008年,第332页。
    1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9年,第39页。
    1 吴新雷《论玉山雅集在昆山腔形成中的声艺融合作用》。
    2 [明]魏良辅《南词引正》,《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526页。
    3 蒋星煜《谈<南词引正>中的几个问题——昆腔形成历史的新探索》,《中国戏曲史钩沉》,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33页。
    1 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56页。
    2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617页。
    3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609页。
    4 刘祯《昆曲:文人戏曲的形成》,朱恒夫主编《中华艺术论从》第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2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6页。
    1 [明]邵宝《南京鸿胪寺鸣赞月溪王君墓表》,《容春堂别集》卷八,《四库全书》第1258册。
    1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68页。
    2 [清]黄印《锡金识小录》卷十《前鉴·声色》,《中国方志从书》据清乾隆十七年修、光绪二十二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3年。
    3 张森才、马砾编著《江苏区域文化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64、466页。
    1 [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四“张氏声伎”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2 [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条,第161页。
    3 [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287-288页。
    4 [明]史玄《旧京遗事》,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页。
    5 [明]钟惺《隐秀轩集》卷二十一《梅花墅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49-350页。
    6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47页。
    1 [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清]张潮《虞初新志》卷四,上海书店1986年,第66页。
    2 俞为民《昆曲格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1 [明]潘之恒《亘史·曲派》,《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184页。
    2 [清]黄印《锡金识小录》卷八。
    3 《康熙无锡县志》卷十《风俗》,无锡文库编辑委员会,《无锡文库》第一辑,凤凰出版社2012年。
    4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670页。
    5 [元]虞集《中原音韵序》,[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第228页。
    1 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6、101-103页。
    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全集》第3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968页。
    2 吴春彦《明末清初阳羡陈氏曲家考辨》(《求索》2010年第2期)据《毫里陈氏家乘》载,陈贞贻号澹慧居士,而崇祯刻本《凤求凰》即以澹慧居士署名,故而推断陈玉蟾与陈贞贻实为一人。
    1 谭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259页。
    2 明末会稽人陶訚龄的《小柴桑喃喃录》(1653年刊)上卷,对其时流行的具有宗教意味的家庭演剧剧目,仿照诗经的“风雅颂”的分类,其中“五伦、四德、香囊、还带等,大雅也。”(参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3 杜桂萍《论徐渭<四声猿>对清代杂剧的影响》,《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1 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35-236页。
    2 陈书录《士商契合中转向俚俗与性灵》,《儒商及文化与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第102页。
    1 [清]薛寀《薛谐孟先生笔记》下册,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2 [清]李渔著,杜书瀛校注《闲情偶寄·词曲部·审虚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佘2009年,第13页。
    1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306页。
    2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第12页。
    3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43页。
    1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
    2 [清]钮绣《觚续编》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第129-130页。
    1 [清]吴秉钧《风流棒·跋》,[清]万树《风流棒》,清康熙刻本。
    2 [清]万树《宝鼎现·闻歌<疗妒羹>曲有感》,《全清词·顺康卷》第5637页。
    1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第151页。
    1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79页。
    2 [清]孔毓圻《往深斋集序》,[清]顾彩《往深斋诗集》,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
    3 [清]裴大中、倪咸生修,秦缃业等纂《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二十二《文苑传》,《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24册。
    1 杜桂萍、马铭明《<杂剧三集>编纂问题考论》,《古籍整理与研究辑刊》,2009年,第6期。
    2 马铭明《<杂剧三集>研究》,黑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30页。
    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1页。
    4 马铭明《<杂剧三集>研究》,第36页。
    1 [清]魏禧《诸子世杰三十初度叙》,《魏叔子文集》外篇卷十一,中华书局2003年,第579页。
    1 [清]黄宗羲《名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1375页。
    2 [清]高攀龙《增修毗陵人品记序》,[明]毛宪等纂《毗陵人品记》卷首,《续修四库全书》第541册。
    3 夏维中《关于东林党的几点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4 徐朔方《汤显祖年谱》,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3-94页。
    5 汤显祖所著《紫钗记》所本亦为唐代常州文人蒋防所撰之《霍小玉》,可见常州文人有关狭邪题材的创作传统由来已久,至清代风气尤烈,产生了名极一时的《品花宝鉴》。狭邪活动背后体现的历史文化,及其与常州文士阶层的关联,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聊存此念。
    6 李跃中《<粲花斋五种曲>研究》,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7 参考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有关“清初的一些文论家依其与复社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由明入清的复社作家、属于复社子弟或弟子的作家、与复社成员或了弟交游甚密而受到一定影响的作家。第282-283页。
    1 张永刚《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6页。
    2 吴伟业《冒辟疆五十寿序》,《吴梅村文集》卷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73页。
    3 余怀《板桥杂记》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4 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概述》,中国书店1999年,第17页。
    5 周妙中《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第281页。
    2 [明]王永积《锡山景物略》卷四“愚公谷”,《四库全书存目从书》第234册。
    3 [明]邹迪光《余阅搬演<昙花>传奇而有悟,立散两部梨园,将于空门寘力焉,示曲师朱轮六首》,《调象庵稿》卷二十一,《四库全书存目》第160册。
    4 [清]邹式金《风流冢》第一折[梧蓼金罗]曲,《杂剧三集》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65册。
    5 [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妙品》,《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第653页。
    1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第300页。
    2 [清]嵇永仁《月下松涛次蒙谷韵》,《报犊山房集》卷一
    1 [清]孔尚任《燕台杂兴四十首》其二,《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第369-370页。
    2 [清]顾彩《桃花扇序》,[清]孔尚任《桃花扇》。
    3 [清]吴穆《小忽雷传奇序》,[清]孔尚任、顾彩合著,戴胜兰、徐振贵校注《小忽雷传奇》,齐鲁书社1988年,第2页。
    4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卷下《清人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5 [清]孔尚任《桃花扇本末》,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页。
    6 [清]李先荣原本、阮升基增修,宁楷等增纂《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人物志·文苑》,《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39册。
    7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403页。
    1 吴秉钧《风流棒序》。
    2 吴秉钧《风流棒跋》。
    3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403页。
    1 [明]吕天成《曲品·妙品》,《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85页。
    2 车文明《论<粲花五种>的艺术成就》,《中华戏曲》1997年第1期。
    3 杨念群《“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第四、五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4 [清]梁廷楠《曲话》卷三,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72页。
    1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华书局2010年,第292页。
    2 江合友《万树(词律>的词谱学创构与词学史意义》(《燕赵学术》2010年秋之卷)指出:“《词律》是顺治、康熙词坛语境之下产生的,它维护并强化了格律谱的地位,并将一切词学现象置于字声格律的框架之内做出解释。”
    3 严迪昌《清词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306-307页。
    1 林大椿《词式·导言》,商务印书馆1935年。
    2 [清]万树《词律·自叙》,中华书局1958年,第9页。
    3 [清]梁廷楠《曲话》卷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集,第272页。
    4 杜桂萍《论“短剧完成”与<吟风阁杂剧>的艺术创获》,《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
    5 [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词曲部·格局第六》,第44页。
    1 [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雅品》,《明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第650页。
    2 [清]郑瑜《鹦鹉洲》,邹式金、邹兑金编《杂剧三集》。
    3 马学元、鲜荣生《最先在戏曲中为曹操翻案的是郑瑜而非曹寅——兼与<人民日报>严中先生一文商榷》,《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4 杜桂萍《鬼佛仙儒浑作戏,哭歌笑骂漫成声——论嵇永仁<续离骚>杂剧》,《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5 [清]嵇永仁《石塔院哭潜江刘学士》,《抱犊山房集》卷四。
    1 [清]嵇永仁《少年行》,《抱犊山房集》卷四。
    2 [清]嵇永仁《与周敷文书》,《抱犊山农集》卷五。
    1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67、470页。
    1 《大清会典事例》卷八二九《刑部·刑律·杂犯》,宣统元年(1909)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第3页。
    2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0-65页。
    3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第121-134页。
    4 [清]徐珂《清稗类钞·礼制类》“养廉”,《清稗类钞》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497页。
    1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八“吴俗三好”,《清代笔记小说大观》第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24页。
    2 [明]梅鼎祚著、陆林点校《青泥莲花记》,附录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山书社1998年,第324页。
    1 胡瑜《陈森交游事迹考述》,《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 殷亚林《明清江南家族性曲家群体》,《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
    2 [清]李兆洛等纂《武进、阳湖合志》“文学”卷,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3 [清]程晋芳《<竹初诗钞>序》,[清]钱维乔《竹初诗钞》,《续修四库全书》第1460册,第4页。
    4 [清]包世臣《武进董定园先生墓铭》,《艺舟双楫》附录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082册,第763页
    5 [清]陆继辂《潼关同知庄君墓志铭》.《崇百药斋文集》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497册,第28页。
    6 [清]吴堦《戊午春月,同人举志毂轩文会,呈政课卷于李立斋郡们,辱以诗纪,奉和二律》诗中有自注云“增自丁酉迄乙卯下第十次”。《礼石山房诗钞》,清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7 [清]张曜孙《先府君行述》《宛邻集》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486册,第204页。
    1 [清]曹仁虎《<白云草堂诗钞>序》,[清]吕星垣《白云草堂诗钞》卷首,《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36册。
    2 [清]嵇永仁《与曹秋岳先生书》,《报犊山房集》卷五。
    1 胡瑜《汤贻汾戏曲活动考述》,《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 陆林《清初戏曲家徐懋曙事迹考略》。
    1 传奇《空谷香》乃蒋士铨为友人顾锡鬯故去之妾姚氏所作的吊唁之作。
    2 [清]钱维乔《亡妇汪孺人事略》,《竹初文钞》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460册,第269页。
    1 [清]钱维乔《与大兄书》《竹初文钞》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60册,第226页。
    2 《碧落缘》剧本已佚,剧情由逍遥子著《后红楼梦》之首尾两回得知。如该书最末一节直接以“林黛玉初演碧落缘,曹雪芹再结红楼梦”为题,亦可由此推测《碧落缘》或许曾经搬演于舞台。
    3 [清]吴堦《随山叠前韵述感叙交复酬四律》其四,《礼石山房诗钞》卷四。
    4 [清]法式善著,张寅彭、强迪艺编校《梧门诗话》卷三,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1 [清]吴增《七月七日送亡妻灵舆至雄县舟次二首》,卷一
    2 [清]吴增《伤逝歌为余少云作》,卷一。
    3 [清]吴增《孟县旅夜》,卷一。
    4 [清]吴堦《十月十五夜玩月》,卷一。
    5 [清]李文瀚《紫荆花自叙》,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第2117页。按,李文瀚(1805-1856),字云生,号讯镜词人。安徽宣城人,道光十八年(1838)举人,官至夔州知府。
    1 赵景深《郁达夫》,《文坛忆旧》,上海书店1983年,第3页。
    2 陆林《前言》,陆林校点《皖人戏曲选刊·龙燮卷》,黄山书社2009年,第7页。
    3 [清]万树《风流棒》,《粲花斋三种曲》,清康熙刻本。
    4 [清]陆继辂《山东曹州知府吴君墓志铭》《崇百药斋续集》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497册,第95-97页。
    1 [清]陆继辂《潼关同知庄君墓志铭》《崇百药斋文集》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497册,第27页。
    2 按,周履端,生活于清乾隆末年至道光年间,江苏阳湖人,四库馆议叙,任郯城令期间修建孝妇祠。《续修郯城县志》卷十《艺文》收其《东海孝妇墓》一诗。
    3 [清]徐铭,阳湖人。生平不详,据周履端跋文,知其道光六年(1826)任郯城令。
    4 [清]周履端《<东海记>跋》,王曦《东海记》,清道光抄本。
    5 [清]王曦《东海记自序》。
    1 杜桂萍《论循吏心态与杨潮观的杂剧创作》,《学术交流》,2008年第11期。
    2 陈侠君《吟风阁杂剧序》,杨潮观著、胡士莹校注:《吟风阁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1页。
    3 杜桂萍《杨潮观生平创作若干问题考论》,《晋阳学刊》,2008年第3期。
    4 [美]宇文所安《初唐诗》,三联出版社2004年,第173页。
    1 [清]李廷敬(?-1806),字景叔,号宁圃,一字味庄,沧洲(今河北沧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前后十任苏松太道。工诗文,能书。著有《海上墨林》。
    2 [清]陆继辂《送李兵备入觐》,《崇百药斋文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册,第589页。
    3 [清]归懋仪《味庄师招看<洞庭缘>新剧,次祁生自题韵》,《聊斋志异戏曲集》,第240页。按,归懋仪,女,字佩珊,江苏常熟人。字上海李学璜。善画、工诗。著有《阱砚田斋笔记》。
    4 [清]师采亮《康衢新乐府序》,吕星垣《康衢新乐府》,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
    5 [清]陆继辂《潼关同知庄君墓志铭》,《崇百药斋文集》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497册,第27页。
    1 [清]陆继辂《白门旅馆赠庄大达吉》,《崇百药斋文集》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册,第574页。
    2 [清]赵怀玉《离亭燕·题庄伯鸿<秼陵秋>传奇即送之官秦中》,《亦有生斋词钞》,清道光刊本。
    3 [清]吴增《中元后一日同冯诚斋游太原城北千寿寺》,《礼石山房诗钞》卷四。
    4 [清]陆继辂《黄垆感旧诗四十首》,《崇百药斋续集》卷二。
    1 [清]陆继辂《苦雨寄舒孝廉位》,《崇百药斋文集》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册,第601页。
    2 [清]陆继辂《沧州道中周二济同作》,《崇百药斋文集》卷四,第606页。
    3 [清]陆继辂《题蒋心余先生<四弦秋乐府>》《崇百药斋文集》卷四,第607页。
    4 [清]周济《介存斋诗》卷一,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
    5 [清]翁方纲《志言集序》,《复初斋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455册,第291页。
    6 [清]方苞《方苞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81页。
    1 张维骧《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卷四,台北:新文风出版社出版公司,1981年。
    2 [清]董文骥《常郡八邑艺文志》卷六·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17册,第629页。
    3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85页。
    4 [清]蒋学沂《藕湖词自序》,《藕湖词》卷首,清代抄本。
    1 [清]钱维城《竹初诗钞序》,钱维乔《竹初诗钞》,《续修四库全书》第1460册。
    1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李渔全集》卷三,第13-14页。
    1 [清]王曦《东海记自序》,《东海记》卷首,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
    2 [清]张曜孙《东海记评点》,王曦《东海记》。
    3 [清]包世臣《东海记传奇叙》,《艺舟双辑》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082册,第627页。
    4 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9页。
    5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王卫民编《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180页。
    1 [清]刘熙载《艺概·叙》,刘立人、陈文和校点《刘熙载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9页。
    2 [清]龚自珍《书金伶》,《定盦文集续集》卷四,《龚自珍全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20册,第91页。
    3 [清]周昂《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清乾隆刻本。
    1 [清]梁廷楠《曲话》卷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58页。
    2 [清]张惠言《词选序》,《词选》,《续修四库全书》第1732册,第536页。
    3 [清]张琦《东海记跋》。
    1 [清]包世臣《书桃花扇传奇后》,《艺舟双楫》卷二,第626页。
    2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第166页
    3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第180、181页。
    4 [清]包世臣《东海记传奇叙》,《艺舟双楫》卷二,第627页。
    1 [清]张曜孙《东海记·总批》,王曦《东海记》。
    1 石雷《明清诗文研究的观念、方法和格局漫谈》,《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1 [清]郑观应《庶几堂今乐序》,余治《庶几堂今乐》,清光绪刻本。
    2 黄鸿山、王卫平《晚清江南慈善家群体研究——以余治为中心》,《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6期。
    3 王卫平、黄鸿山《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家系谱——以潘曾沂为中心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 有关论述可参见:张秀莲《余治的生平、作品初探》、《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570页)、《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上海书店1996年第4页)、吉水《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戏剧》第373页),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
    5 分别参考孙书磊《试论余治的京剧活动与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1期)、吴承宗《余治戏曲理论与批评中的“今乐”观》(《戏曲艺术》2011年第2期)与山西师范大学2012级刘睿竹的硕士论文《余治戏剧研究》。
    1 [清]黄宗羲《名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1375页。
    2 [清]高攀龙《增修毗陵人品记序》,[明]毛宪等纂《毗陵人品记》卷首,《续修四库全书》第541册。
    3 夏维中《关于东林党的几点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4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5 [清]赵怀玉《讳父名》,《亦有生斋乐府》卷二,《亦有生斋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70册。
    6 曹虹《阳湖文派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第204页。
    7 [清]魏源《武进李申耆先生传》,《魏源集》上,中华书局1976年,第361页。
    1 [清]吴师澄编《余孝惠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第156册。
    2 [清]蒋彤《武进李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第131册。
    1 [清]吴师澄编《余孝惠先生年谱》。
    2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附录》,中华书局1961年。
    3 如梁其姿先生在《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8页)指出:“施与受者并没有明显的阶级之分。施善者,也极可能有一天成为受济者,反之亦然”,而“下层儒生是施者,也是受者”的局面,也使得“善会的社会功能在于透过这种特殊的施与受的关系,进一步凝聚以儒生价值为重心的、并且日益庞大的社会阶层。”
    4 [清]施惠、潘树辰、吴景墙纂修《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卷八《人物·文学录》,《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0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57页。
    5 [清]万贡谬《祝英台近山房诗词钞》卷一,清道光刻本。
    6 王卫平《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家系潜——以潘曾沂为中心的考察》,《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3期。
    1 黄鸿山、王卫平《晚清江南慈善家群体研究——以余治为中心》,《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6期。
    2 黄鸿山、王卫平《晚清江南慈善家群体研究——以余治为中心》。
    3 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 [清]李铭皖、冯桂芬等纂修《同治苏州府志》卷一一二《流寓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5 [清]余治《庶几堂今乐·自序》。
    6 黄鸿山、王卫平《晚清江南慈善家群体研究——以余治为中心》。
    1 吴新苗《戏曲改良中的“三段论”思维模式——以余治戏曲理论与批评为标本》,《艺海》,2011年第11期。
    2 张生泉《论“教育戏剧”的理念》,《戏剧艺术》2009年第3期。
    1 吴戈《教育戏剧与中国现代话剧》,《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5期。
    2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戏曲研究卷》,中乍书局1960年,第64页。
    1 卢前《<朱砂痣>的作者余治——一个通俗文学作者的生平事略》,梁淑安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戏剧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23页。
    2 吴戈《教育戏剧与中国现代话剧》。
    3 颜全毅《清代京剧剧作<极乐世界>的价值》,《戏曲研究》第67辑。
    4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1 袁国兴《清末民初新潮演剧中的“演说”问题》,袁国兴主编《清末民初新潮演剧演剧》,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9-70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247页。
    1 薛正兴《李伯元全集·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2 林尹注译《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年,第139页。
    3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周穆王篇》,中华书局1979年,第105页。
    4 如严善錞指出:“如果求诸正史,就不难发现,所谓的‘因人传画’者,大都入本纪或列传,而‘因画传人’者,则多不见传。这里,或多或少地能发现一些中国古代画家的社会身份问题。”《文人与画:正史与小说中的画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5 薛正兴《李伯元全集·前言》。
    1 《游戏报》,1897年11月27日-12月10日连载,转引自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161页。
    2 《国华报》,1908年5月第一期,上海图书馆藏。
    3 [清]金武祥《粟香五笔》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184册,第185页。
    4 [清]谈小莲《风月空》[离亭宴带歇犯],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海书店1997年,第321页。
    1 柳无忌《南社戏剧志·总序》,梁淑安《南社戏剧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页。
    1 梁淑安《南社戏剧志·前言》,《南社戏剧志》,第1页。
    2 据郑逸梅《南社成立前的酝酿》记载,在1907年,因徐锡麟、秋瑾、陈伯平相继遇难之后,一群进步知识分子召开集会,成立了神交社,吴梅与柳亚了等人即为该社中坚。南社成立后,吴梅又随即加入。梁淑安在《南社戏剧志》(第105页)对此评价曰:“参加神交社、南社的活动,结交当时最为激进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于这个时期吴梅的思想观念和戏剧创作不能不发生重大影响。早期吴悔的创作,充满激情,是他一生戏曲创作最有成就的高峰期。”
    3 据左鹏军《<开国奇冤><剖心记>之关系和华伟生真实姓名考》(《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第388-395页),确认此前众书目所著录的《开国奇冤》作者“华伟生”其实即是谈善吾。
    4 有关生年的确认,参考左鹏军《关于孙寰镜的生年》,《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第413页。
    1 郑逸梅《南社丛谈:历史与人物》,中华书局2006年,第282页。
    2 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当代文化与文学论纲之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35页。
    1 陈清茹《光绪二十九年(1903)小说的嬗变》,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2 [法]米歇尔·莱马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顾元芬译《西方当代知识分子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
    3 参考祝均宙、黄培玮辑录《中国近代文艺报刊概览(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书店1996年,第9-10页。
    1 [清]秦敦世《芙蓉篇·并序》,《大浮山房诗钞》卷四,民国三十年(1941)秦中行上海排印本。
    2 叶凯蒂《文化记忆的负担——晚清上海文人对晚明理想的建构》,《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第56页。
    3 余英时在《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一文中指出:“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个人’或‘自我’的观念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儒家或道家,特别是道家如庄了,或是佛家的禅宗,都重视个人的精神自由。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是指个人先做好本身的修养,才有能力处理外在事务。即使儒家的‘修齐治平,也是从个人开始的。”《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0页。
    1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1994年,第115页。
    2 沙先一、张晖《清词的传承与开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02页。
    3 [清]谈善吾《亡国奴识语》,《民立报》1911年9月6日。
    4 [清]谈善吾《剖心记·旨例》,《民立报》1912年2月22日。
    5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9页。
    1 [清]谈小莲《小说七日报·发刊词》,阿英《晚清文学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页。
    1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周宁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25页。
    1 [清]刘嗣绾《尚纲堂集》卷三十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435册。(注,下文引用诗词凡出自此本者,不再另行出注,只随行标注卷数。)
    2 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1 李廷敬的曲家身份,曾由陆萼庭《李廷敬与上海剧坛》一文据陆继辂的《自题<洞庭缘>院本即呈味庄先生》第八首中之“豪丝激竹动春潮,乐府新传《海上谣》(味庄观察及穀人祭酒、穆堂侍御所作)”首先揭示。见陆萼庭《清代戏曲家从考》,学林出版社1995年,第262页。
    1 据白谦卿咸丰六年(1856)所题:“此册书于庚辰,以赠门生杨闳度刺史”可知。见《桧门观剧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叶德辉辑录本。
    1 [苏]魏列萨耶夫《果戈里是怎样写作的》,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页。
    2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页。
    3 严迪昌《清词史》,第435-436页。
    1 [清]金德瑛《观剧绝句三十首·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
    2 笔者曾于2009年4月,前往天津图书馆查阅《琵琶侠》,惜已佚。其序言及剧情梗概,则赖阿英记载而留存。
    3 [清]杨芳灿《<琵琶侠>乐府序》,《芙蓉山馆文钞》卷四,《续修四库全书》1477册,第202页。
    1 吴梅《桃溪雪跋》,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2178页。
    2 张廷珩、华祝三纂《铅山县志》,《中国方志丛书》。
    3 阿英《<琵琶侠传奇>本事》,《阿英全集》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34页。
    1 姚旭峰《士文化的一个样本——明清江南园林演剧初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6页。
    1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第68-69页。
    1 杨飞《乾隆时期扬州剧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173页。
    2 陆萼庭著,赵景深校《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32页。
    1 [清]任源祥《赠侯方域》,《鸣鹤堂诗集》卷一,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刻本。
    2 [清]任源祥《与董文友书》,《鸣鹤堂文集》卷三。
    3 [清]任源祥《毛庆远诗余序》,《鸣鹤堂文集》卷四。
    1 [清]黄印《锡金识小录》卷一《前鉴》。
    2 [清]陆继辂《黄轳感旧诗》,《崇百药斋续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497册,第72页。
    3 [清]庄受祺《维摩室遗训》卷三“训诫”,转引自陆林《宋元明清家训禁毁小说戏曲史料辑补》,《明清小说研究》。按,庄受祺(1810-1866),字蕙生、卫生,斋号维摩室,阳湖(今江苏常州)人。道光进士,后从曾、胡镇压太平军,官至浙江布政使。
    1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114页。
    1 [明]张岱《陶庵梦忆·刘晖吉女戏》,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76页。
    2 陆林《清初戏曲家徐懋曙事迹考略》。
    3 如[清]赵希璜曾作《帘钩十首》其中有云:“两首帘钩诗,一篇芸阁赋。长安少年了,奔走门前路。谁谒云璈响,曲爱周郎顾。迩闻敛其华,不作惊人句(吕叔讷学博)。”
    4 [清]徐珂《清稗类钞·师友类》,《清种类钞》第八册,第3589页。
    5 [清]汤贻汾《寄楙儿》,《琴隐园诗集》卷三十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02册,第371页。
    1 [清]蒋士铨《京师乐府十四首同吟乡作·戏旦》,《忠雅堂文集》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436册。
    2 吴存存《清代士人狎优蓄童风气叙略》,《中华文化》第十五、十六期。
    3 [明]袁宏道《珂雪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72页。
    4 [清]顾彩《草堂嗣响》卷二,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刻本。
    1 [清]陈森《品花宝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1页。
    2 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9页。
    3 孙民纪《优伶考述》,第307页。
    1 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第309页。
    2 陆林先生在《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35页)指出,元代戏剧学家在评论演员“色”与“艺”两种资质、素养时,一方面把“色艺并佳”、“色艺无比”即“姿色”和“高艺”的结合视为理想境界;另一方面,尤为可贵的是,他们还具备了重“艺”甚至重“色”的表演艺术观。“正是具备了这种观念,表演研究才得以深入进行,同时也使其论演员素养避免了唯‘姿色’论之弊。”
    3 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第133-134页。
    4 孙之梅《从明后期的世情剧看文人的人格苦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1 郭延礼主编,孙之梅著《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0页。
    2 [清]董以宁《酒酣歌同刘震修陈其年集赓明处听曲作》,《正谊堂诗集》,《从书集成续编》第125册,第573页。
    3 [清]董以宁《过江阴韩氏园,适查东山携女乐寓居同和原韵》,《正谊堂诗集》,第597页。
    1 胡晓真《才女彻夜未眠——清代弹词小说中的自我呈现》,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36、338页。
    1 相关的主要研究论文包括张宏生《吴藻<乔影>及其创作的内外成因》(《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李祥林《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田甜《<牡丹亭>的明清女性读者群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黄仕忠好《顾太清的戏曲创作与其早年经历》(《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等。
    2 如刘奇玉在《明清女性戏曲批评群体初探》中指出:“女性批评者高度集中在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江南 一带。……六十六位籍贯可考的女性主要生活在江、浙两省。江苏二十六人,又以南京、无锡、苏州居多”浙江二十二人中,十七位是杭州人。其他十八人分布在安徽、江西、北京、四川、湖南、陕西、福建等省。”
    1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葳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3-294页。
    2 [清]徐珂《近词从话》,庸圭璋编《词话从编》本,第4221页。
    3 纪玲妹《清代毗陵诗派研究》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92页。
    4 [清]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卷首“弁言”,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
    1 邓红梅《女性词史》,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75、370页。
    2 如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即指出:“故女子生而质朴,但使粗明内教,不陷过失而已。如其秀慧通书,必也因其所通,申明诗礼渊源,进以古人大体,班姬、韦母,何必去人远哉?”当代学者刘咏聪亦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教育所秉持的观点、态度作一凝练的概括,即为“德本论”。(见于《清代前期关于女性应否有“才”之讨论》,《德·色·才·权——论中国古代女性》,香港: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258-262页。)
    3 [美]苏珊·S兰瑟著,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1 童李君《<凤双飞>对女作家弹词小说写作模式的创新》,《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4期。
    2 [清]陈文述《西泠闺咏》卷十五,《丛书集成续编》第64册。
    3 [清]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五“凤双飞”条,中国书店1991年,第153页。
    4 [清]陈维崧著,周韶九选注,《陈维崧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2页。
    1 [清]陶贞怀著,李平编校《天雨花》,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0页。
    2 邓丹《近百年明清女剧作家研究述评》,《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
    1 王莉芳、赵义山,《晚明闺阁曲家群体形成原因初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 邓丹《明清女剧作家的戏曲因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 华玮《明清妇女之戏曲创作与批评·导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年。
    4 据邓长风先生统计,清代常州地区的男性曲家总数仅次于苏州,超过了杭州而位居全国第二。
    1 如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中就有多处载其家班为娱亲、娱老而进行的演出,其中有崇祯八年八月十九日载:“为老母诞日,诸儿媳祝寿毕,亲娅来贺者共举素酌,观《鹊桥记》。”
    2 [清]董以宁《董文友诗集》,《四库未收》七辑第24册据清康熙刻本影印,第609页。
    1 庄盘珠虽未直接点明其家拥有家班,但陆继辂《黄垆感旧录》中有“管弦只在此庭中,各有门基事小同”,又注日:“吾乡世家例无妓席,唯庄同州宴客时时有之。”据此可以推断,庄氏当蓄有家班。
    2 [清]庄盘珠《沁园春·元夜侍祖父母家宴》,《秋水轩词》,清刻本。
    3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第132页。
    4 [民国]张惟骧《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卷六。
    1 [清]刘汝藻《偶成》,《筠心阁集》卷上,清咸丰六年(1856)刻本。
    1 [清]米黼《画亭诗草》卷十八,《四库未收》十辑第27册,第207页。按,朱黼(1729-1823),字大米,又字与持,号画亭,江阴人。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历官沭阳教谕、芦山知县,晚居沭阳。
    2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第118-119页。
    3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60页。
    4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葳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1 [清]黄瑚《募修关侯庙戏楼引》,《黄大夏文》,清代抄本。按,黄瑚(1635-1672)字夏孙,号大夏,无锡人。
    2 [清]庄盘珠《赛神词》,《秋水轩诗选》,清刻本。
    3 [清]杨抡《芙蓉湖棹歌》,清刻本。
    1 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87页。
    2 [清]潘振华《瓯舫诗文钞》卷五,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按,潘振华(1855-1921),字奏平,号瓯舫,阳湖人。
    3 [清]夏敬渠著,文强点校《野叟曝言》,中华书局2007年,第1375页。
    4 [清]佚名《语新》,转引自《常锡剧考略》,《毗陵曲坛掇录》,第90页。
    1 [清]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得一录》卷十一“收毁淫书”,《官箴书集成》第八册,第636页。
    2 转引自束有春《江苏省戏曲文物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3 刘奇玉《性别·话语·策略——从序跋视角解读明清女性的戏曲批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 刘奇玉《明清女性戏曲批评群体初探》,《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1 [美]艾梅兰著,罗琳译,《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相及所生成之意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1 [清]张惠言《先祖妣事略》《茗柯文二篇》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1488册,第537页。
    2 [清]张惠言《先祖妣事略》,《茗柯文二篇》卷下,第537页。
    3 [清]张曜孙《先府君行述》,《宛邻集》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486册,第205页。
    4 [清]陆继辂《先太孺人年谱》,《北京图书馆珍藏年谱从刊》第108册,第320-321页。
    5 [民国]陈韬《汤贞愍公年谱》《北京图书馆珍藏年谱丛刊》第135册,第485-486页。
    1 [清]缪荃孙《国朝常州词录》卷二十八。
    2 罗有枝《中国清代的教育和大众识字》,转引自《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388页。
    3 [清]丁绍仪《秋声馆词话》卷十九“清闺秀词”,唐尘璋编《词话从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2820页。
    1 江巨荣《剧史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95页。
    2 [明]龚廷祥,字伯兴,号佩潜,无锡人。明崇祯癸未进士,未拜官,以省母归。与马世奇、华允诚并称“锡山三忠”。
    3 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453页。
    1 [清]秦宝鉴《悼亡诗三十章》,《鸿影楼诗记》,王莼农等编著《剑霜龛吟稿》,清宣统元年(1909)排印本。
    1 [清]恽珠《读<九种曲>有感》,《红香馆诗草》,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
    2 [清]邓瑜《雨夜读吴绛雪诗草<桃谿雪传奇>漫题五首》,《清足居集》。
    1 参考王水恩《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2 参考[清]刘云份《翠楼新集》,《四库存目从书·集部》第395册据清康熙野香堂刻本影印,第232页。
    1 [清]钱维城《茶山文钞》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442册,第685页。
    2 [清]钱孟钿《题竹初叔父<碧落缘乐府>》,《浣清诗草》卷一,胡晓明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上册,黄山书社2008年,第259页。
    1 朱达艺《遂吕知县钱维乔评传》,香港: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2 [清]钱维乔《仲夏旅寓讲堂寂无一事述旧抒怀率成今体一百韵寄大兄都门代柬而已》,《竹初诗钞》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460册,第88页。
    3 [清]钱孟钿《题<乞食图乐府>》,《浣清诗学》卷一,第353页。
    4 [清]董达章《浣青诗草题词》,钱孟钿《浣青诗草》,胡晓明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上册,第229页。
    1 [清]陆继辂《五真阁吟稿序》,《崇百药斋文集》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册,第676页。
    1 [清]顾翎《题<桃花扇传奇>后》,《绿梅影楼诗存、词存》,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本。
    1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44页。
    2 胡朴安编著《中华全国风俗志·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第1页。
    1 束有春《江苏戏曲文物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1 [清]吴卿弼《黄华屋蜕稿》,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按,吴卿弼(1791-1845),字岩夫,号涤庵,又号伯明,阳湖人,诸生。
    2 转引自[日]田仲一成《明清的戏曲》,第109页。
    1 夏芦庆主编《毗陵曲坛掇录》,第16页。
    2 朱海容、吴伟勋《泰伯老爷的来历演变及祭祀习俗》,《中国民间文化——地方神信仰》总第十八集,第138页。
    3 [清]爱新觉罗·弘历《过常州府城八韵》,《御制诗集》二集卷六十八,《四库全书》第1304册,第316页。
    1 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武进社会状况”,第77-78页。
    2 [清]胡介昌《五十年来变迁见闻诗百八十首》。
    3 陈晓燕、包伟民著《江南市镇》,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1 周华斌《<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序》,曹飞《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第1页。
    1 [清]管榆《社日》,《据梧诗集》卷三,《四库存目》集部第267册,第692页。
    2 冯俊杰《赛社:戏剧史的巡礼》,《中华戏曲》第三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 朱海容、吴伟勋《泰伯老爷的来历演变及祭祀习俗》,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编《中国民间文化——地方神信仰》,1995年,总第十八集,第137页。
    2 [清]黄瑚《募修关侯庙戏楼引》。
    1 [清]任源祥《毛庆远诗余序》,《鸣鹤堂文集》卷四,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刻本。
    2 臧卫东《常州昆剧考》,《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
    3 [清]顾衡文《三月望日忆里中旧事感赋》《清琴轩诗钞》,《泾皋遗诗汇览》卷八。
    4 [清]秦文超《闲居百咏并序》,《涵村诗集》卷四,清光绪六年(1880)重刻本。
    5 韦中权《常州民间的宅神信仰》,《中国民间文化——地方神信仰》总第十八集,第310页。
    1 [清]于琨修、陈玉璂纂《康熙常州府志》卷首《巡幸》,《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36册。
    2 [清]武俊、陈玉瑾修纂《康熙武进县志》卷一,清代康熙刻本。
    3 [清]董文骥《常州风俗序》,《常郡八邑艺文志》卷六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17册,第629页。
    4 [清]洪亮吉《南楼忆旧诗四十首》其二十四,《卷施阁诗》卷十,《洪亮吉集》第二册,第664页。
    5 [清]顾皋《主人华友翁移舟邀往双庙观剧抵暮而归》,《畲经楼诗草》,《泾皋遗诗汇览》附刻。
    6 夏芦庆主编《毗陵曲坛掇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50-54页。
    7 麻国钧《中国古典戏剧流变与形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50页。
    1 [清]洪亮吉《外家纪闻》,清光绪授经堂家藏本。
    2 [清]洪亮吉《云溪竞渡词十二首》,《更生斋诗集》卷三,第1270页。
    3 [清]陈廷恩等修,李兆洛等纂《江阴县志》卷九《风俗》,清道光二十年(1840)刊本。
    4 [清]任启运《与胡邑侯书》,《清芬楼五种》卷一,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本。
    5 [清]季芝昌《登高四首》,《丹魁堂诗集》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17册,第608页。按,季芝昌(1791-1861),字云书,号仙九,江阴人。道光十二年(1842)探花,官至闽浙总督,谥文敏。
    1 [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第272页。
    2 [清]余治《得一录》卷十四,第15页。
    3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南戏”条,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页。
    1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第337页。
    1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00页。
    2 [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218页。
    3 [明]陈宏绪《江城名迹记》卷上,“考古”二,《陈士业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
    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943页。
    2 [明]潘之恒《亘史·叙曲》,《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181页。
    3 [明]魏良辅《南词引正》,《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526页。
    4 [明]潘之恒《亘史·叙曲》,第182页。
    5 [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清]张潮辑《虞初新志》卷四,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6 [清]黄印《锡金识小录》卷八。
    1 吴新雷《吴中昆曲发展史考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 俞为民《昆曲格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3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艺能·演戏》,《清代笔记小说大观》第四集,第3493页。
    4 [清]于琨修、陈玉璂纂《康熙常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36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4页。
    1 [清]于琨修、陈玉璂纂《康熙常州府志》,第187页。
    2 赵山瑜《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的几点比较》,《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
    3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艺能·演戏》,第3494页。
    4 王染野《吴中滩簧新考——兼谈锡剧、沪剧、梨簧剧等的源头》,《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 [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里俗戏剧,余多不知,问之童仆,转有熟悉者,书以一笑》,《瓯北集》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46页。
    2 [清]管斡珍《南徐太守席上闻太平鼓词》,《松崖诗钞》卷四,民国二十年(1931)刻本。按,管斡珍(1734-1798),原名斡贞,字旸复,号松崖,阳湖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官至漕运总督。
    3 [清]洪亮吉《云溪竞渡词十二首》之四,《更生斋诗集》卷三,第1270页。
    1 [清]王镐、华希闵等修纂《乾隆无锡县志》卷十一,无锡文库编辑委员会《无锡文库》第一辑。
    2 钱惠荣、过旭明编著《无锡戏曲》,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5页。
    3 曹飞《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第133页。
    4 夏芦庆主编《毗陵曲坛掇录》,第16、17页。
    5 [清]龚自珍《书金伶》,《定盒文集·续集》卷四,《龚自珍全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20册,第91页。
    6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文班武班》,第347页。
    1 蒋仁良《锡剧流派与锡剧振兴》,《上海戏剧》,1990年第1期。
    2 高青《对保护与振兴锡剧的思考》,《艺术百家》,2006年第7期。
    3 钱惠荣、过旭明主编《无锡戏曲》,第9页。
    1 叶舟《传统社会节日民俗的多重内涵——以明清时期云溪竞渡为例》,《民俗研究》2011年第5期。
    2 许咏怀《政府改用阻历,以今岁十一月十三日为元旦》,《评月轩吟草、文稿》卷四,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1 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 罗时进《地域社群:明清诗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3 对山东地区古代戏曲进行整体研究的,目前已有颜伟《明清山东杂剧传奇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与王传明《清代山东古典戏曲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1 王志峰《从王国维到周贻白:研究方法的拓展与中国戏剧再认识》,《戏剧艺术》,2008年第3期。
    2 宁宗一《探寻心灵的辩证法——读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兼论“心史”之研究》,《心灵文本》,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119页。
    1 陆林《读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书品》2007年第1期,第58-59页。
    2 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1、66页。
    3 姚旭峰《士文化的一个样本——明清江南园林演剧初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218页。
    1 储欣《伯父传》,《在陆草堂文集》卷四,《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59册,第453页。
    1 据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乾隆四十七年(1782)六月”考证:“雷瑨选《五百家香艳诗》卷五王绍舒《和黄仲则赠小桃校书原韵》七绝三首。仲则原诗或已佚。又,王昶《春融堂集》卷十八《哭黄仲则六十六韵》诗云:‘挟策来京华,拟侍瑶阶仗。碎琴不见知,鼓瑟竟何向。颇为狭斜游,微吟寄惆怅。’是其来京后不久即出入平康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25-326页。
    1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从刊提要》第193-194页。
    2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提要》第193-194页。
    [清]万树撰《拥双艳三种曲》,清康熙粲花斋别墅刻本。
    [清]顾彩、孔尚任撰,戴胜兰、徐振贵校注《小忽雷传奇》(后附《大忽雷》杂剧),齐鲁书社,1988年。
    [清]嵇永仁撰《扬州梦》,清雍正十一年(1733)《抱犊山房集》刻本。
    [清]嵇永仁撰《续离骚》,清雍正十一年(1733)《抱犊山房集》刻本。
    [清]嵇永仁撰《双报应》,清雍正十一年(1733)《抱犊山房集》刻本。
    [清]刘可培撰《绣旗记》,清代抄本。
    [清]李天根撰《白头花烛》,清代抄本。
    [清]杨潮观撰,胡士莹校注《吟风阁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钱维乔撰《乞食图》,《清代诗文集汇编》据乾隆单行刻本影印。
    [清]吕星垣撰《康衢新乐府》,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清]陆继辂撰《洞庭缘》,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清]陆继辂撰《碧桃记》,[清]吴嵩梁撰《香苏山馆全集·听香馆丛录二》,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清]汤贻汾撰《逍遥巾》,民国二十五年(1936)影印本。
    [清]陈森撰《梅花梦》,民国十年(1921)影印本。
    [清]蒋学沂撰《紫兰宫》,清代抄本。
    [清]蒋学沂撰《麒麟阁》,清代抄本。
    [清]余治撰《庶几堂今乐》,清光绪刻本。
    [清]王曦撰《东海记》,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清]陈娘撰《玉狮堂十种曲》,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清]谈善吾撰《亡国奴》,1911年7月14日-9月6日《民立报》连载。
    [清]谈善吾撰《剖心记》,1912年2月22日-6月13日《民立报》连载。
    [清]谈理熙撰《风月空》,陈无我编《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清]谈珵熙撰《潘烈士蹈海》,《小说七日报》1906年创刊号本,阿英《晚清文学丛钞·说唱文学卷》据此影印。
    [清]王蕴章撰《碧血花》,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本。
    [清]刘钰撰《海天啸传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小说林社刊本。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年。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年。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郑振铎主编《清人杂剧初集》,民国二十年(1931)影印本。
    [清]邹式金辑《杂剧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据诵芬室刻本影印,1958年。
    [明]毛晋编《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年。
    关德栋、车锡伦编《聊斋志异戏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阿英编《红楼梦戏曲集》,中华书局,1978年。
    [清]佚名著《审音鉴古录》,学苑出版社,2003年。
    殷梦霞选编《郑振铎藏古吴莲勺庐抄本戏曲百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王文章主编《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2010年。
    [明]顾宪成撰《泾皋藏稿》,《四库全书》第1292册。
    [明]邹迪光撰《调象庵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59-160册。
    [明]邹迪光撰《始青阁稿》,《四库禁毁丛刊》第103册。
    [明]郑鄤撰《峚阳草堂文集、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26册。
    [明]薛寀撰《薛谐孟先生笔记》,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
    [清]吴伟业撰《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李渔撰《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徐懋曙撰《且朴斋诗稿》,清光绪重刊本。
    [清]顾维锑编《泾皋遗诗汇览》,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
    [清]任源祥撰《鸣鹤堂文集、诗集》光绪十五年(1889)重刻本。
    [清]严绳秋撰《秋水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清]侯方域撰《壮悔堂文集、遗稿、诗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陈维崧撰《湖海楼诗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清]陈维崧撰《陈迦陵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清]陈维崧撰,陈振鹏标点《陈维崧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陈维崧撰《迦陵词全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陈维崧撰《妇人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清]陈玉璂撰《学文堂文集》,《丛书集成续编》本。
    [清]储欣撰《在陆草堂文集》,清雍正元年(1723)刻本。
    [清]黄永撰《艾庵存稿》,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
    [清]黄永撰《溪南词》,清代抄本。
    [清]董以宁撰《董文友诗集》,《四库未收》七辑第24册
    [清]董以宁撰《正谊堂诗集、文友文选、蓉渡词》,《丛书集成续编》第125册。
    [清]董元恺撰《苍梧词》,《续修四库全书》第1725册。
    [清]万树撰《香胆词》,《百名家词钞》,《续修四库全书》第1721-1722册。
    [清]万树撰《璇玑碎锦》,《丛书集成续编》本。
    [清]万树编著《词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嵇永仁撰《抱犊山房集》,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5册据此影印。
    [清]陈维嵋撰《亦山草堂遗稿、遗词》,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
    [清]陈宗石等辑《宜兴陈氏家言》,清康熙年间宜兴陈氏患立堂刻本。
    [清]顾彩撰《往深斋诗集》,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
    [清]顾彩撰《草堂嗣响》,清康熙辟疆园刻本。
    [清]秦松龄撰《苍岘山人集》,《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清]李天根撰《爝火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庄令舆撰《双松晚翠楼诗》,清代抄本。
    [清]董塼撰《丹峰遗稿》,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
    [清]刘可培撰《石帆词》,收于《高逻阁丛书》第十二册,清代刻本。
    [清]黄景仁撰,李国章校点《两当轩全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杨芳灿撰《芙蓉山馆全集》,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清]左辅撰《念宛斋集》,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清]钱泳撰《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
    [清]陆继辂撰《合肥学舍札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157册。
    [清]周济撰《介存斋诗、味隽斋词》,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
    [清]汤贻汾撰《画铨析览》,《续修四库全书》第1083册。
    [清]程景傅撰《灵岩杂著》,清代抄本。
    [清]吴增撰《礼石山房诗钞》,清代刻本。
    [清]吕星垣撰《白云草堂诗文钞》,清嘉庆八年(1803)刻本,《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36册据此影印。
    [清]吕星垣撰《饯春诗稿》,清代刻本。
    [清]李兆洛撰《旧言集》,清代刻本。
    [清]汤大奎撰《炙砚琐谈》,《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第30册。
    [清]李兆洛撰《养一斋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95册。
    [清]汤大奎撰《纬堂诗话》,民国刻本。
    [清]张惠言、张琦编《词选》,清道光十年(1830)刻宛邻书屋丛书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32册。
    [清]汤贻汾编《江东词社选》,清道光刻本。
    [清]钱维乔撰《竹初文钞》,《续修四库全书》第460册。
    [清]赵怀玉撰《亦有生斋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69—70册。
    [清]张琦撰《宛邻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86册。
    [清]张琦撰《宛邻书屋丛书》,清道光刻本。
    [清]张琦撰《宛邻诗存》,清嘉庆刻本。
    [清]张琦撰《立山词》,清光绪刻本。
    [清]陆继辂撰《崇百药斋文集、续集、三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1497册。
    [清]汤贻汾撰《琴隐园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02册。
    [清]汤贻汾撰《琴隐园词残稿》,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
    [清]洪亮吉撰,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
    [清]张惠言撰《茗柯词》,《续修四库全书》第1725册。
    [清]蒋学沂撰《藕湖词》,清光绪二年(1876)石印本。
    [清]蒋学沂撰《菰米山房诗文集》,清代抄本。
    [清]钱维城撰《钱文敏公全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42—43册。
    [清]赵翼撰,曹光甫校点《赵翼全集》,凤凰出版社,2009年。
    [清]陈森著,尚达翔点校《品花宝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吴嵩梁撰《香苏山馆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89—90册。
    [清]吴嵩梁撰《香苏山馆全集》,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清]张曜孙编《同声集》,清道光刻本。
    [清]张曜孙撰《谨言慎好之居诗、昇甫词》,清代稿本。
    [清]蒋春霖撰《水云楼词》,《续修四库全书》第1727册。
    [清]余治撰《尊小学斋文集、诗集、诗余、家训》,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清]陈娘《云石山房剩稿》,清代稿本。
    [清]孙谠编《毗陵六逸诗钞》,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
    [清]盛宣怀辑《常州先哲遗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清]顾光旭辑《梁溪诗钞》,清宣统三年(1911)刻本。
    [清]周友壬、侯学愈编《梁溪文钞》,民国三年(1914)活字印本。
    [清]侯鸿鉴辑《锡山先哲丛刊》第一辑,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赵震辑《毗陵诗录》,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清]顾季慈辑《江上诗钞》,民国二十年(1931)活字印本。
    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中华书局,1982年。
    羊牧之编《续毗陵诗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2002年。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
    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
    谢伯阳、凌景埏编《全清散曲增补版》,齐鲁书社,2006年。
    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集,黄山书社2008年
    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二集,黄山书社,2010年。
    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集,黄山书社,2012年。
    [清]陆继辂撰《先太孺人年谱》《北京图书馆珍藏年谱丛刊》108册。
    [民国]陈韬撰《汤贞愍公年谱》,《北京图书馆珍藏年谱丛刊》135册。
    [清]庄鼎臣、庄俞编《毗陵庄氏增修族谱》,《北京图书馆珍藏年谱丛刊》第?册。
    [民国]刘持源等纂修《武进西营刘氏族谱》,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清]吕培等编《洪北江先生年谱》,《四部丛刊初编》第46册。
    周绚隆撰《陈维崧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明]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南京出版社,2009年。
    [明]张岱撰《陶庵梦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钱谦益编撰《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张惟襄撰《清代毗陵书目》,民国三十三年(1944)铅印本。
    张季易编纂《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民国三十三年常州旅沪同乡会铅印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81年。
    梁淑安《南社戏剧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柳无忌、殷安如《南社人物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章钰等原编,武作成补编《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中华书局,1982年。
    王绍曾主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
    [明]唐鹤征编《常州府志人物志》,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清]李兆洛等纂《武进阳湖合志》,道清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清]汤成烈总纂《武进阳湖县志》,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
    [清]庄毓鋐、陆鼎翰纂修《光绪武阳志余》,清光绪十四年(1888)刊本。
    [清]裴大中、倪咸生修,[清]秦缃业等纂《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清]李先荣纂,阮升基增修,宁楷增纂《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清]施惠、钱志澄修,吴景墙等纂《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清]卢思成、冯寿镜修,季念贻、夏炜如纂《光绪江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清]赵充之原编,钱人麟、庄柱续编,史致谔、陆鼎瀚等校补《昆陵科第 考》,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清]黄印撰《锡金识小录》,《中国方志丛书》本。
    [清]王永积撰《锡山景物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常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吴伯瑜、钱泳林主编《常州文化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清]卢文弨、庄翊昆等辑《常郡八邑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18册。
    胡兆量等著《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朴安编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
    吴振祥、陈冬朝主编《常州概览》,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
    董楚平、金永平等撰《中国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黄宗羲撰《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
    [清]陆世仪撰《复社纪略》,《续修四库全书》第438册。
    [清]杜登春撰《社事始末》,《丛书集成新编》本。
    [清]余怀撰《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余治撰《得一录》,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清]缪荃孙撰《艺风堂杂钞》,中华书局,2010年。
    张次溪辑《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常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无锡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王利器撰《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严敦易撰《元明清戏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
    庄一拂撰《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叶长海撰《王骥德<曲律>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叶长海撰《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王安祈撰《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周妙中撰《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赵山林撰《历代咏剧诗选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蔡毅撰《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
    陈芳撰《晚清古典戏剧的历史意义》,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
    胡忌、刘致中撰《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孙楷第撰《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吴毓华撰《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郭英德撰《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么书仪撰《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谭帆、陆炜撰《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林鹤宜撰《晚明戏曲剧种及声腔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94年。
    陆萼庭撰《清代戏曲家丛考》,学林出版社,1995年。
    [日]青木正儿撰《中国近世戏曲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
    么书仪撰《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郭英德撰《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姚淑安、姚柯夫撰《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经眼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
    陆林撰《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左鹏军撰《文化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戏剧》,南方出版社,1999年。
    李玫撰《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廖奔、刘彦君撰《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芳撰《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郭英德撰《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郭英德撰《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杜桂萍撰《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谭坤撰《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陆萼庭撰《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颜全毅撰《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索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陆林撰《知非集:元明清文学与文献论稿》,黄山书社,2006年。
    范丽敏:《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孙书磊撰《明末清初戏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刘召明撰《晚明苏州剧坛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
    丁淑梅撰《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俞为民、孙蓉蓉主编《中国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明代编、清代编、近代编),黄山书社,2006-2009年。
    邓长风撰《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杜桂萍撰《文献与文心:元明清文学论考》,中华书局,2009年。
    吴梅撰《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谢雍君撰《傅惜华古典戏曲提要笺证》,学苑出版社,2010年。
    陆林撰《求是集:戏曲小说理论与文献丛稿》,中华书局,2011年。
    孙书磊撰《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戏曲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
    曹飞撰《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
    车文明撰《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
    李静撰《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左鹏军撰《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左鹏军撰《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谢国桢撰《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
    谢国桢撰《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
    赵士林撰《心学与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尚小明撰《学人游幕与清代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
    曹虹撰《阳湖文派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
    杨念群撰《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 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江庆柏撰《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赵园撰《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赵园撰《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何宗美撰《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钱穆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尚小明撰《清代士人游幕表》,中华书局,2005年。
    梅新林撰《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梁启超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三联书店,2006年。
    赵园撰《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旭辉撰《清代经学与文学——以常州文人群体为典范的研究》,凤凰出版社,2006年。
    何宗美撰《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
    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纪玲妹撰《清代毗陵诗派研究》,凤凰出版社,2008年。
    杨念群撰《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曹虹、丁曙雯、倪惠颖撰《清代常州骈文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何宗美撰《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11年。
    鲁迅撰《中国小说史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
    黄霖撰《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费振钟撰《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严迪昌撰《阳羡词派研究》,齐鲁书社,1999年。
    谭正璧撰《中国女性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撰、宋伟杰译《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严善撰《文人与画:正史与小说中的画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朱德慈撰《常州词派通论》,中华书局,2006年。
    胡晓真撰《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迟宝东撰《常州词派与晚清词风》,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永刚撰《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车锡伦撰《清代剧作家陆继辂及其<洞庭缘)传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侯运华撰《江南士风与狭邪小说》,《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臧卫东撰《常州昆剧考》,《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
    钱志熙撰《文人文学的发生与早期文人群体的阶层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杜桂萍撰《写心之旨·自传之意·小品之格——徐燧<写心杂剧>的转型特征及其戏曲史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郑秀琴撰《清代<聊斋志异)戏曲改编及其研究综述》,《蒲松龄研究》,2006年第4期。
    郑秀琴撰《清代“聊斋戏”的总体特征》,《艺术百家》,2008年第3期。
    叶舟撰《传统社会节日民俗的多重内涵——以明清时期云溪竞渡为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梁尔涛撰《论毗陵七子尚奇使气的诗歌风貌》,《河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杜桂萍撰《袁骏<霜哺篇>与清初文学生态》,《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陈书录撰《唐顺之与明代“毗陵诗派”考论》,《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蔡雯撰《论雍乾之际宜兴词人群的词学建树和创作取向》,《文学遗产》2012年第2期。
    杨飞撰《乾隆时期扬州剧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刘奕撰《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叶舟撰《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发掘及其再阐释》,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李梅撰《嵇永仁及其戏曲创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曹岚撰《论嵇永仁及其戏曲创作》,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黄晓丹撰《早期常州词派与毗陵张氏家族文化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胡瑜撰《清代中期常州曲家群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吴春彦撰《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鲍志宏撰《汤贻汾研究》,浙江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刘睿竹撰《余治戏剧观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