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行政与自治:社区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和理想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一个完全自治的没有行政权力(强制性和科层制为行政权力的本质特征)的自治社区。但是,实现这一理想却不能没有以强制性和科层制为本质特征的行政权力。自治是目的和方向,行政是手段和工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中,始终存在着“行政和自治”之间的张力,只有持续不断的平衡好行政权力集中和社会自治能力强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自治进程。基于此,本文的理论关怀就在于探讨如何平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进程中“行政和自治”之间的张力关系,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自治如何可能这一问题。
     本文以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社区体制改革案例——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设计和推动的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为个案实例,以其改革历程中的权力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自治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首先,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缓解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其次,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自治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本文的研究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交代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主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资料来源和研究基本概念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该部分包含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该部分主要探讨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历程中的权力关系的运作情况。第二章,论文首先立足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古代中国的权力结构、民国时期的权力结构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权力结构的特征和形成变迁原因的概述,揭示出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前中国社会的权力关系状况和社区综合体制改革进程中权力关系变化的背景,然后对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前的权力关系情况进行了探讨。第三章,论文主要以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的缘起、改革方案的拟定和改革方案的实施为脉络,探讨了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过程中参与改革的各权力主体间的权力关系运作情况。第四章,论文从制度规范分析和实证调查分析两个方面,讨论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后,横向上大社区层面各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和纵向上区和大社区之间各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尾部分,为第五章。本部分首先总结了论文的基本研究结论,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关怀“社区自治如何可能”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根据本文的分析和论述,笔者初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一是,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中国社会就形成了一个同心圆式权力结构。民国以前圆心是皇权,民国以后圆心是党权。二是,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始终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即集中行政权力以提升行政能力和培育社会自治能力以提升社会活力与创造力间的平衡问题。凡是不能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的权力主体和权力结构都无法应对国际权力结构的挑战,都会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要么通过主动的改革以提升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而继续主导中国初会的发展,要么被动的面临革命而被历史无情的抛弃。三是,中国当前的宏观权力结构在实质上仍然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圆心、以民为本的官僚政策治理型同心圆式权力结构。在这个宏观的社会权力结构没有有效改革的情况下,由地方和基层推动的社区体制改革成效有限,其无法在实质上克服社区自治的形式化和行政化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自治进程,不但要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还要在顶层推动改革。即要在顶层,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对行政至上的意识形态迷信,消除国家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良侵袭,树立科学的行政观;从制度上对现行的官僚政策型同心圆式权力结构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建立一个依法治国、依宪执政的公意型政党,建立一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有机统一的民主法治治理型同心圆式权力结构。
The core value and the idol society of Marxism is the community of free individuals---full autonomy community without administrative power characterized by enforceability and bureaucracy. However, without such administrative power, idol society would be a fantasy. Autonomy is the purpose and the orientation while administration is the method and tool.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re would always be tension between administration and autonomy. Only if after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social autonomy, Chinese community autonomy could step forward. This paper is going to discuss how to balance the tension between administration and autonomy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then try to quest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community autonomy.
     This paper takes the community system reform of Tongguanshan District in Tongling City for example, focuses on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reform process and tries to quest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community autonomy.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lies on promotion in Chines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relate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utonomy, and then relieves the present social crisi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as well as chapter one of this paper including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ubject, research hypothesis, research method, research data source and related basic concepts. Part two is the body part including chapter two,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t 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troduction of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system reform in Tongguangshan District. Chapter two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power construction and the reasons of change in ancient time, Republic era and new China ear and reveals the situation of power relationship and the background of relationship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system reform before Tongguanshan reform. Chapter three 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major powers involvement in system reform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tion of reason, planning and implement of community system reform in Tongguanshan District. Chapter four discusses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major powers at immerged-community level in Tongguanshan District after reform from aspects of system norm analysis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alysis. Part three is conclusion part. After drawing conclusion from above discussion, the author makes a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community autonom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in following:first, Chinese soeiety has formed a concentric circle power structure since the unification of Qin Dynasty. Specifically, the centre point before Republic era is imperial power and after Republic era is party power; second, the Chinese society has been facing a core problem since1840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moting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by centralizing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promoting social vitality and creativity by fostering autonomy. The major powers and structures which cannot solve this problem effectively cannot manage the international challenge and would be an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They can either reform actively to improve their capacity or be abandoned by history; third, the present macrostructure is still the concentric circle power structure with the CPC as the centre point and the people-oriented bureaucracy governance. Without reform effectively, this macrostructure cannot overcome formalized and administrative problems in community autonomy for limited effect brought by grassroots and district community system reform. Promote Chinese community autonomy continuously not only lies on grassroots reform but senior reform, which means ideological superficial should be eliminated completely among senior leadership and foster scientific administrative outlook. What's more the present concentric circle power structure with bureaucracy governance should be reformed effectively to establish the authority of constitution, hence to build a party ruled by law as well as constitution, and finally to form a lawful and democratic concentric circle power structure.
引文
②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载于《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113页。
    ① 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夏季号(总第26期),第188页。
    ②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③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① 铜官山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铜陵市铜官山区区志》,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7页、第12页。
    ① [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2页,第71页。
    ① 唐亚林、曹佩霖:《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对话——兼与高放先生商榷》,载于《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第12页。
    ②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民政部对社区的定义是这样界定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③ 唐亚林、曹佩霖:《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对话——兼与高放先生商榷》,载于《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第12页。
    ④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5页。
    ① 潘小娟:《社区行政化问题探究》,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第33页。
    ②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 参见中办发[2000]23号文件《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④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⑤ 社区自组织机制是指不需要外部具体指令的强制,社区成员通过面对面协商,取得共识,消除分歧,解决冲突,增进信任,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逐步进入“自我维系”状态的社区运作机制。参见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29页。
    ①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5页。
    ② [荷]汉斯·范登·德尔、本·范·韦尔瑟芬:《民主与福利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③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① 中国早期国家是从更早些的“酋邦”社会演变而来的。“酋邦”不同于“部落联盟”,“酋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内在地具有专制倾向,而“部落联盟”先天地具有民主成分。“酋邦”邦主的权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它是个人独享的、实在的权力;(2)酋长拥有听从其旨意的各种官员,组成一个较正式的权力机构;(3)酋长及其所属的官员拥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种种特权;(4)酋长的地位逐渐成为“永久性”的。这些权力特征,已经基本上勾勒出前现代专制主义的总的特点,那就是君主的个人统治。参见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3—134页,第183—189页。
    ② 张博树:《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结构特征》,http://www.cssm.gov.cn/view.php?id=9871。
    ③ 谭嗣同:《仁学》(卷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转引自叶剑锋:《论战国百家争鸣对专制主义的孵化作用及其历史影响》,载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70页。
    ④ 参见《史记·秦始皇本记》中记载的“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之章句。
    ① 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 周作翰、张英洪:《土皇帝与地方专制主义》,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第155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5页。
    ④ 焦石文:《中国权力结构转型的哲学分析》,中央党校2009年博士论文。
    ⑤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形成了欧洲基督教世界、中东和南亚的穆斯林世界和东亚的儒家世界并存和基本上相互隔绝的状况。在这里,他所说的东亚儒家世界,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体系。参见[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2页。
    ① 张小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演变:模式与过程》,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58页。
    ② 崔丕:《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9页。
    ③ 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9期第15页。
    ① 周鑫宇:《新兴国家崛起与国际权力结构变迁》,载于《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第8期,第30-31页。
    ②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四。转移自萧功秦:《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载于《战 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第28页。
    ①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三联书店1977年版。
    ② 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 吴万善:《革命、改良、皇权与中国近代化进程》,载于在《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5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76页。
    ① 王文章、闰玉联等:《关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载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0年第2期,第35页。
    ④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页、第97页、第122页。
    ① 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载于《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9页。
    ④ 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载于《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0页。
    ① 之所以如此说,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只有一种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领导者组织,革命运动才能持久;二是,自发地卷入斗争、构成运动的基础和参加到运动中来的群众愈广泛,这种组织也就愈迫切需要,也就应当愈巩固;三是,这种组织的构成主要应当是以革命活动为职业的人;四是,在专制制度的国家里,我们愈减少这种组织的成员的数量,减少到只包括那些以革命活动为职业并且在同政治警察作斗争的艺术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这种组织也就会愈难被‘捕捉’”参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4页。
    ②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9页。
    ③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9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47页。
    ⑤ 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于《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第195页。
    ① 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于《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第195页。
    ② 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于《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第196页。
    ③ 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于《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第196页。
    ④ 张莺:《毛泽东对建立健全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的贡献》,载于《党史文苑》2008年第4期第20页。
    ⑤ 张莺:《毛泽东对建立健全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的贡献》,载于《党史文苑》2008年第4期第2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6页。《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② 李格:《略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的建立》,载于《党的文献》1998年第4期,第56页。
    ③ 这是因为,作为“部分”的“政党——如其被接受并恰当地运作——是以宪法治下的和平为前提的,而不是以导致宪法确立的内战为前提的”,即作为“部分”的政党得以运行的前提是以宪法为标识的制度建构已经完成。而当时的中国民族国家尚未真正建成,一个保障“部分”的政党有效运作的宪法制定尚未真正确立,所以我们认为其是制度选择的错位。参见王建华:《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一项基于中国情境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载于《复旦大学学报》,载于《复旦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0页。
    ① 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于《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第19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②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
    ③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74页。
    ④ 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82页。
    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
    ① 薛锋:《中国共产党配置国家权力的实践与启示》,载于《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10页。
    ② 邱小玲:《论政党与社会关系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载于《社科纵横》2011年第9期,第13页。
    ③ 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载于《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第1期。
    ④ 邱小玲:《论政党与社会关系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社科纵横2011年第期,第13页。
    ⑤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⑥ 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第1期。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整个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党建设而展开的,所以,在50年代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出现了党员发展的高峰,1956年一年,全国发展党员300万。由于发展过快,中央组织部在1956年底不得不叫停党员的发展,以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党员发展之所以这么迅速与社会建构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当时基层社会的做法就是:不管工厂、企业、农业合作社规模大小,具体条件怎样,一律要求很快地建立党的组织,甚至要求每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队、每个厂矿的科、室都建立党的组织。参见韩劲草主编:《安子文组织工作文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第129—133页。
    ① 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载于《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第第1期。
    ② 高奇琦:《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 邹谠:《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④ 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⑤ 金太军:《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载于《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7期,第67页。
    ⑥ 金冲及:《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14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5页。
    ⑧ 王沪宁:《中国变化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冶的含义》,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第2页。
    ① 金太军:《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载于《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7期,第67页。
    ② 李东朗:《毛泽东“最后决定权”的来龙去脉》,载于《北京日报》2007年5月28日。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2003年编,第1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①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载于《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②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③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④ 郑永年、翁翠芬:《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动力来自地方?》,载于《文化纵横》2012年第2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① 郑永年:《中国改革的路径及其走向》,载于《炎黄春秋》2010年第11期。
    ① 区办[2009]号关于规范街道党政机构设置的通知。
    ① 参见2009年2月2日铜陵市委书记YYZ在铜官山区调研时的讲话提纲和笔者在2月14日上午对铜官山区区委书记YYZ的访谈记录。
    ② 参见铜官山区区委外出考察组于2009年2月9日提交的《铜官山区社区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考察报告》。
    ① 中共铜陵市委常委会会议纪要第9号。
    ① 参见2009年2月27日,铜官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CHM在铜官山区争创全省文明和谐社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① 参见2009年2月27日铜官山区区委书记WGG在创建全省文明和谐新型社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① 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载于《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3期。
    ② 姜国俊:《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目标、过程与执政逻辑》,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320-321页。
    ① 参见段钢:《论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第53页。
    ① 参见区办(2010148号文件《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② 参见2011年4月24日朝阳社区党工委关于朝阳社区党建工作有关情况汇报材料。
    ③ 王世谊:《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运行机制探索——以苏南地区为例》,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① 参见铜官山区官塘社区2012年3月29日党建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② 区办2010年第51号文件。
    ① 参见《铜官山区社区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① 参见区办[2010]48号文件《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① 参见区办(2011)12号文件《铜官山区社区网格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① 参见2012年2月5日,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在安徽省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汇报会上的讲话记录。
    ② 参见区办[2010]48号文件《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① 参见铜官山区区办[2012]5号文件,即《关于在社区开展“管家计划”活动的实施方案》。
    ①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类未来的美好社会是建立“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更简明地概括为六个字:“自由人联合体”。《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② 高放认为:“马克思所说的‘联合体’就是社区。我查了马克思著作的英文本、法文本、德文本和俄文本都一样,拿大家所熟悉的英文来说,社区就是"community",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自由人联合体”,用的就是"community"这个词,所以“自由人联合体”也可以翻译为“自由人社区”。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建立自由人社区。“参见高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
    ③ 唐亚林、曹佩霖:《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对话--兼与高放先生商榷》载于《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
    ④ 高放认为:“由这样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实现了这样自由人组成的社区自治,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世界大同的胜境。到那时,国家政权自然消亡,代之而起的是由各地区自由人联合体(社区)组成的全国性自由人联合体(社区)。”(参见高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对此,徐增阳亦具有明确的认识。他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体实际上是群众自己管理自己,不需要任何强制的社会自治。徐增阳:《论马克思的自治思想》,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⑤ 徐增阳:《论马克思的自治思想》,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⑥ 徐增阳:《论马克思的自治思想》,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⑦ 高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
    ① 唐亚林、曹佩霖:《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对话——兼与高放先生商榷》载于《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9页。
    ④ 《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7页。
    ①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② 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③ 王利平:《论社区自治》,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④ 施滨海、董郁玉:《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① 高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
    ② 郭道晖:《社会主义就是社会至上》,载于《长城月报》2011年8月23日。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② 应星:《中国的群体性抗争行动》,载于《二十一世纪》2012年12月号。
    ① [意]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② 李永忠:《制度的铁笼才能关住权力的猛虎》,载于《南方周末》2013年1月25日。
    ③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第65页。
    ④ 卢汉龙、李骏:《实践型的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理念型》,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
    ⑤ 卢汉龙、李骏:《实践型的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理念型》,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
    ①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04页。
    ③ 转引自李永忠:《十八大报告中的“五权”之思》,载于《人民论坛》2013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1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1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7.《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版。
    19.《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2003年编。
    2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5.[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6.[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7.[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得:《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城市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2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9.[荷]汉斯·范登·德尔、本·范·韦尔瑟芬:《民主与福利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意]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崔丕:《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陈伟东等:《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35.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华炳啸:《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思想的言说》,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7.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韩劲草主编:《安子文组织工作文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
    39.金冲及:《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0.菅强:《中国突发事件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41.黎熙元等:《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3.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4.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5.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6.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施滨海、董郁玉:《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48.《史记·秦始皇本记》
    49.铜官山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铜陵市铜官山区区志》,黄山书社2008年版。
    50.谭嗣同:《仁学》(卷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1.唐忠新:《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魏娜:《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红旗出版社2003年版。
    55.徐中振,李友梅等:《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康乐工程”与上海社区实践模式个案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57.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8.郑观应:《盛世危言》卷四
    59.郑杭生主编:《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上城模式”实地调查研究———杭州“上城经验”的一种社会学分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60.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1.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62.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5.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于显洋:《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68.于燕燕:《社区居委会工作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69.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0.邹谠:《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1.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三联书店1977年版。
    72. Kelliher, Daniel 1992, Peasant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1979-1989.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73. Hillery, George A.J r,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Areas of A greement. Rural Sociology.1955.
    74. Turner, Jonathan. H. (2003),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7th Ed. Belmont, California:Wadsworth.
    75. Walder, Andrew G 1986. Commun ist Neotraditionalism:W 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6. White, Gordon 1993,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 Shan C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29.
    77. White,P,1984,The European City:a Cocial Geography,London:Longman.
    78. Powell, Walter & Paul Dimaggio,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79. ZhangJing, Neighborhood-Level Governance:The Growing Social Foundation of Public Sphere, in Jude Howell ed., Governance in China,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4.
    1.陈伟东:《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
    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载于《理论月刊》2000年第12期。
    2.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载于《中州学刊》2005第2期。
    5.陈伟东,姚亮;选举行为背后:投机博弈——以武汉市C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陈伟东等.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中国社区发展战略[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7.陈潇潇,朱传耿:《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载于《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8.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于《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第192页。
    9.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载于《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10.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11.段钢:《论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2.丁元竹:《社区与社区建设:理论、实践与方向》,载于《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期。
    13.高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
    14.高鉴国:《社区的理论概念与研究视角》,载于《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15.高奇琦:《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6.顾骏:《“行政社区”的困境及其突破》,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7.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载于《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1期。
    18.陈家喜、黄卫平:《把组织嵌入社会:对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党建的考察》,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19.何海兵:《“国家—社会”范式框架下的中国城市社区研究》,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20.金太军:《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载于《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7期。
    21.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2.李格:《略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的建立》,载于《党的文献》1998年第4期。
    23.卢汉龙、李骏:《实践型的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理念型》,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
    24.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载于《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第1期。
    25.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26.李永忠:《十八大报告中的“五权”之思》,载于《人民论坛》2013年第3期。
    27.莫世祥:《党国政制的肇基—民初革命运动的历史抉择》,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8.潘小娟:《社区行政化问题探究》,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29.邱小玲:《论政党与社会关系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载于《社科纵横》2011年第9期。
    30.童世骏:《文明社区的时代特征》,载于《社会》1997年第9期
    31.唐亚林、曹佩霖:《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对话--兼与高放先生商榷》,载于《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
    32. 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载于《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3期。
    33. 王东进等:《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载于《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4年第3期。
    34.王建华:《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载于《复旦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5.王沪宁:《中国变化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冶的含义》,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36.王世谊。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运行机制探索——以苏南地区为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37. 吴万善:《革命、改良、皇权与中国近代化进程》,载于在《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8. 王文章、闰玉联等:《关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载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0年第2期,
    39. 薛锋:《中国共产党配置国家权力的实践与启示》,载于《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40. 萧功秦:《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载于《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41. 夏建中:《“社区”概念与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载于《江南论坛》2011年第8期。
    42.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3. 徐增阳:《论马克思的自治思想》,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44. 应星:《中国的群体性抗争行动》,载于《二十一世纪》2012年12月号。
    45. 郑永年、翁翠芬:《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动力来自地方?》,载于《文化纵横》2012年第
    46. 郑永年:《中国改革的路径及其走向》,载于《炎黄春秋》2010年第11期。
    47. 周作翰、张英洪:《土皇帝与地方专制主义》,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48. 周鑫宇:《新兴国家崛起与国际权力结构变迁》,载于《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第8期。
    49.张小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演变:模式与过程》,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50.于建嵘:《社会冲突与刚性稳定——对近期中国社会稳定形势的分析》,载于《战略与管理》2009年第3/4期合编本。
    51.于燕燕:《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2.朱健刚: 《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夏季号。
    53.朱健刚:《论基层治理中政社分离的趋势、挑战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4期。
    1.郭道晖:《社会主义就是社会至上》,载于《长城月报》2011年8月23日。
    2.李永忠:《制度的铁笼才能关住权力的猛虎》,载于《南方周末》2013年1月25日。
    3.李东朗:《毛泽东“最后决定权”的来龙去脉》,载于《北京日报》2007年5月28
    4.百度百科词条“闭关锁国”,2012-09-17更新,http://baike.baidu.com/view/39028.htm
    5.李庆新:《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系》http://economy.guoxue.com/?p=705
    6.李友梅:《国家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变迁》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xuejierenwu/liyoumei/2009-04-28/7852. html。
    7. 韩十洲:《中国怎么办》,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data/60995.html?page=6
    8.毛寿龙:《中国政府改革的过去与未来》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32341.html?page=2
    9.沙叶新:《来年中国可能会大动荡》,http://house.focus.cn/showarticle/2453/564635.html%27。
    10.孙立平:《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32648.html.
    11.孙立平、郭于华:《走向社会重建之路》,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7329 2010-11-19
    12.《伍凡:《2009年的中国或出现大动荡》,www.wangbingzhang.us/forum/wbz/messages/14244.html-llk。
    13.汪玉凯:《改革就要触动既得利益》,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25947.html
    14.萧功秦:《中国公民社会重建的若干思考》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46384.html?page=2。
    15.张博树:《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结构特征》,http://www.cssm.gov.cn/view.php?id=9871。
    16.中央党校教授:《过分强调摸石头过河反阻碍改革》http://news.21cn.com/today/topic/2013/01/18/14440045.shtml
    17.袁绪程:《中国:21世纪初的战略思考》,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336.html。
    1. 曹绪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复旦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2. 焦石文:《中国权力结构转型的哲学分析》,中央党校2009年博士论文。
    3. 付春杨:《国民党党国体制:作为一种政体的研究》,武汉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4. 姜国俊:《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目标、过程与执政逻辑》,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5. 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6. 薛文同:《社会资本的转换与社区建设的互动:中国经验》,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7. 张大维:《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党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8. 张勇:《同构性与非平衡性: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反思》,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9. 王利平:《论社区自治》,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2009年2月2日铜陵市委书记YYZ《在铜官山区调研时的讲话提纲》
    2. 铜官山区区委外出考察组于2009年2月9日提交的《铜官山区社区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考察报告》。
    3.2009年2月27日,铜官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CHM《在铜官山区争创全省文明和谐社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4.2009年2月27日铜官山区区委书记WGG《在创建全省文明和谐新型社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5. 铜官山区委书记WGG 2009年6月13日主持召开的务虚会会议记录。
    6. 区办[2009]号关于规范街道党政机构设置的通知
    7.2010年5月31日中共铜陵市委常委会会议纪要第9号。
    8. 区办[2010]29号文件《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9. 区办[2010]48号文件《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10.区办[2010]51号文件《铜官山区社区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11.2011年11月10日汪源《在河南洛阳市委党校县干进修班授课提纲》。
    12.2011年4月24日詹成付在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原始记录。
    13.2011年4月24日朝阳社区党工委《关于朝阳社区党建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14.区办[2011]12号文件《铜官山区社区网格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15.2012年2月5日,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在安徽省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汇报会上的讲话记录。
    16.铜官山区区委副书记汪源2012年3月15日在全区社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紧抓机遇深 化改革稳步推进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工作》。
    17.2012年3月29日铜官山区官塘社区党工委《关于官塘社区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18.铜官山区区办[2012]5号文件,即《关于在社区开展“管家计划”活动的实施方案》。
    19.2012年5月27日安徽省民政厅政权处周大群处长在铜陵市社区人才培训班上的讲话记录。
    20.参与整个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方案改革过程的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笔记。
    2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