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政党的存活,离不开与它所代表的群体的密切联系,而这种密切联系需要在政党的实践中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来建立和维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为了发挥政治优势、避免最大危险,通过党与群众的沟通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贯穿于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沟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其预期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党群沟通机制就是指在党的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为了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与群众沟通过程中的党、群众、信息、沟通渠道、沟通方式等要素之间构成的有机联动的整体。通过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党群之间就相关的问题有效互动,达成一致,形成共识,进而以党群关系和谐推动整个社会和谐。
     本研究以党群沟通机制为核心概念,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全过程。但由于每一个历史时期党群沟通的结构要素的完善程度不同甚或部分缺失,在有的历史时期,党与群众的沟通机制形成了良性运行状态,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在有的历史时期,党与群众的沟通则没有形成沟通机制或者出现了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状态,使社会矛盾多发频发。
     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党群沟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理论渊源。在经典作家那里,唤醒工人、农民的意识和觉悟是共同话题,而意识和觉悟的转变是一个过程,有时需要说教,有时需要行动,从而在认知或者感染中提升。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党群沟通的概念,但从他们在创建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和后来指导各国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已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进行沟通的端倪。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代和条件所致,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和列宁时期的党群沟通也具备了一些部件要素,譬如,沟通的主体;沟通的载体;沟通的方式等,但部件要素还不健全,整体部件中任何一个部件要素缺失或者不健全,就形不成党群沟通机制。因此,在本研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时期和列宁执政时期的党群沟通仅限于思想层面的分析,以其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思想渊源。
     本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思想的萌芽具有历史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并对后来党群沟通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启蒙。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党群沟通的基本要素就已具备,这从党的最初的几个文件中就可以透视这些要素的存在。随着党的发展壮大和革命事业的需要,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就成为一种可能存在。从党成立后领导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可以看出,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是发挥了积极效用的。可见,在中国共党成立以后,党群沟通机制实质上已经启动运行。
     本研究对民主革命时期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民主革命时期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宣传”、“倾听”和“反映”,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主体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党群沟通运行机制。通过机制的运行,党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唤醒了民众的觉悟,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责任感和革命积极性,而且使中国共产党及时了解到各条战线上的民意诉求,准确地掌握了社会形势,有效地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了党的灵敏度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尤其是沟通机制结构要素的完善——党员干部作风纪律好,沟通层级少沟通渠道通畅,信息的传递、反映和回应及时快捷,沟通方式的灵活多样等,直接促进了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最终实现了党群沟通的目标——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本研究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很重视与群众的沟通,拓宽了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但1956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以党组织为主渠道的沟通功能在慢慢萎缩,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出现了不稳定状态。在沟通渠道不畅和信息互动弱的情况下,尽管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沟通行为,党群沟通机制仍无法形成或者机制运行是不稳定的。其结果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中国共产党觉察到这种情况,及时开展了各种补救工作,使人民群众的政治心理与党的执政理念保持一致,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本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在党的领导下,沟通网络的恢复和拓展、沟通方式的转变促使了改革开放以后党群沟通机制的有效运行,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也很高。但社会矛盾增多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源于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参与意识的浓厚;另一方面也源于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态度、作风还没有及时跟进;还由于沟通过程中诉求表达的渠道层面遭遇体制性迟钝;等等。作为一种机制性缺陷,阻碍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影响着党群沟通作用的发挥。这种机制性缺陷,既有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也有制度方面的影响。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既有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没有及时跟进形势变化造成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也有人民群众认识水平、素质能力等方面带来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制度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既存在已有制度的不足,也存在制度制定和执行中的矛盾,还存在制度漏洞。同时,研究发现,机制性缺陷的产生有其深层根源,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层面、政治体制层面、党的自身层面、社会发展层面。在政治文化层面,既有传统政治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也有前苏联政治文化中集权思想的影响,更有计划经济时期缺乏民主作风的影响;在政治体制层面,既有政治生活中纵向和横向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的影响,也有党政机构层级多信息流动漫的影响,更有党员干部录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发展层面,既有人们利益意识增强带来的诉求表达无序的影响,也有发展进程中民众受益不平衡造成的社会心理焦虑,更有信息技术运用中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不足带来公民权利的虚化、空壳化;在党自身建设方面,既有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薄弱的因素,也有党员干部沟通技术、技巧方面的因素,更有党员干部修养、境界较低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同程度上附着在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上,影响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可见,完善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是推动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的关键。
     本研究认为,由于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完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结构性要素时,着眼于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考虑,从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展开。具体来说,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包括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两个层面,制度建设侧重于本研究的特点主要框定在沟通渠道层面。围绕这样的逻辑路向,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党群沟通的机制性缺陷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抓住党是矛盾解决的主要因素,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等沿着先进政党的目标方向发生作用。二是抓住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党群沟通不畅的问题,下大力气加强沟通渠道建设。包括既有的制度性渠道的完善、民间渠道的开发和其他沟通渠道的运用。三是抓住当前人民群众政治素质比较低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推动民众各项素质的整体提高。总之,在结构要素的完善中推动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在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中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构建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
Marx's political theory thinks that the party's survival cannot do without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community which it represents, and this kind of close contact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in political practice through the deep and meticulous masses work.Close ties with the masses is one of our party's biggest political advantages while divorced from the masses is one of the biggest danger. In order to play the political advantage, to avoid the most dangerous, It is a major task of our party faces, which goe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party to clos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formed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for achieving the expected effect,which cannot do without the right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is a whole organic that in every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in order to maintain close ties with the masses, and to achieve the party's goal, formed among the party, peop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elements.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concerning with some related problems, to reach the agreement and consensus, and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of the whole society vi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The research takes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s the core concept, using political theory as the main analysis tool, and useing the combining method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process analysis and system analysis,The author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with the whole growing proc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But because of the degree of the perfection and partial or deletion of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In some historical period,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formed a right operation state, and 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of the party.In some historical period,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formed a instability of operation state, and it caused social contradictions happened frequently.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and Lenin's i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In the classical writers, awakening the workers and farmers' awareness and consciousness are common topics, but the shift in awareness and consciousness is a process, sometimes it need to preach, sometimes it need actions, the ascension results in cognitives or infection.In the classical works, Marx and Engels did not explicit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but in the process they guided the constructions of various parties and in creating the first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y in the worl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already appeared.l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due to age and condition, although in the period of Marx and Engels and Lenin'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has some component factors,For example, the main body,media,ways etc, but the component elements are not perfect,if any one component elements is missing or is not perfect in integral part, it can not form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we only limited to the ideology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in the period of Marx and Engels and Lenin's for origin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The research thinks the thought bud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was historical, it cannot do without Marx's communic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efforts of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 and then provides the ideological enlightenment for forming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Before and after the birth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already had completed, we can see the presence of these elements from several original files of the Part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necessity of revolution of the Party,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becomes existance.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ers' movement, peasant move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we can see that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plays a positive function.obviously, after the found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essence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was up and running.
     The study analy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in the period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party.The analysis shows, during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harsh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fficult living environment required the Party members deeply into cadres and the masses,Through "propaganda"、"listening"、"reflection",formed the combine top-down and bottom-up,and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as main body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Through the the by operation of mechanism, the Party not only propagates it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to awaken the people's consciousness,to arouse people'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nation and the revolutionary enthusiasm, but also mak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nderstand all public opinions,To grasp accurately the situation, effectively to integrate various social resources,to make the proper route、course、policy, to enhance the party's sensitivity and to adapt to a changing society.Especially in better the structure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mechanism——good discipline and style of Party members cadre, less hierarchy communication, opening channel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and response of information are timely,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It directly t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t last realizes the communication goal--to win the victory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study analyzed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on the period of planned economy and we found tha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expanding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to stimulate people's political enthusiasm.But after1956,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Party organization as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was slowly shrink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ppeared unstable state.In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re sluggish and weak, despite the existences of communication behavior between som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nd the masses,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was still not formed or the mechanism was not stable.The results affect the mass to the identity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ruling party.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came aware of this situation, carrying out a variety of remedial work, making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the party's ruling idea of people's be consistent, maintaining the ruling statu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due to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changes of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ausing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The enthusiasm of the masses in build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is very high.But the fact that does not dispute is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is increasing. This enhancement stems from the people's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sense of strong participation;On the other hand,it also stems from the work style、attitude and ways of doing mass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that did not catch up the time; also because the expression of demand i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level encounters institutional slowreaction;etc.As a defect of mechanism, hindering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ffecting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This mechanism defect, both hav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also have the effect of system.The impact of human factors are the unstable caused by running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cause of the work style、attitude and ways of doing mass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did not follow up the situation changes,Also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level, quality and ability.The system factors also cannot be ignored, not only the defect of the existing system, and there is th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stablishment of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re are loopholes in the system.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found, mechanism defect has its deep roots, mainly in the level of political culture, political system, the Party's own level, th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At the level of political culture, both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bureaucratism in political culture, also has the influence of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thoughts of Soviet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more lack of democracy in planned economy period;In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al level, it has influence of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lations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also has the effect of level information flow in animation government,and there are more problems in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of Party member cadre;In the aspect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re are both the effects of disorder which brought to people's claiming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the benefits, and there are mental anxiety caused by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benefit unbalance,and it has the Empty of civil rights caused by not full quality of Party member cadre ability when mor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 the party's own construction, both factors of ideological concept weak of Party member cadre, there are factor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kills among Party member cadre,And influence of training, more level low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These factors in different extent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ffecting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Thus, to perfect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The research think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 improving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o consider the overall situation, fundamental, long-term, and from two aspects——improv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acity.Specifical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 including two levels of Party members and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focuses on the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level.To solve in such logical way, to deal with the operation defect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it is mainly based on three aspects:The first is to seize that the party is the main factor to solve contradiction, and to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the party's building,to make the mode of thinking, behavior, values, work styl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advanced Party work of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cause effect. The second is to grasp the the poor state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that exists in current society, make a great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system of channe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channel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channels.The third is to seize the relatively low political quality of current people, vigorously developing education, and push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overall people.In short,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al elements,push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with it to reach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
引文
① 英凯特·纳什等主编:《布莱克威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②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①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②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13页
    ③ 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威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① 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138页
    ②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9页
    ③ 王长江:《关于在比较、借鉴中探索执政规律的几个问题》,2006-7-4,新华网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9页
    ⑤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0—311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3页
    ① 转引姚亮:《如何推进利益调整型改革》,《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7期
    ② 《瞭望》文章:群体性事件推动反思,新华网,2008-1 2-22
    ① 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138页
    ② 桑玉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与战略》,重庆出版社,2009年,31页
    ③ 张俊芳等:《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① 张荣臣、赵绪生《党群沟通机制也要科学化》,学习时报,2011-2-14;赵绪生:《论提高党群沟通制度执行力》,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8;等
    ① 参见尼莫的《政治传播与美国民意》、派伊的《政治交流与政治发展》、费根的《政治与传播》等
    ② 参见麦克切斯尼的《富媒体、穷民主》(2004)、尤其诺里斯的《后工业时代的政治传播》(2000年)等
    ② 参见David Easton:《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Wiley University,1965,58
    ① (意大利)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12页
    ①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②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③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④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⑤ 参见汤森:《中国政治》(2003);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0);罗兹曼的《中国的现代化》(1995)
    ⑥ 参见李普曼的《与论学》(1989);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2003);贝尔森:《Voting》(1954)
    ① 台湾学者彭芸的《政治传播——理论与务实》(1986年)、香港学者李金铨的《大众传媒与政治过渡》(1991年)等
    ② 李宏和李民的《传媒与政治》(2006年)、谢岳的《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2005年)等
    ③ 参见周鸿铎:《政治传播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④ 参见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⑤ 中央党校宋黎明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2007年)等
    ⑥ 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1985-2);艾萨克的《政治学:范围与方法》(1987)等
    ① 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6-147页
    ② 邱柏生的《从政治沟通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林伯海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沟通功效探新》等
    ③ 张小蕾的《加强政治沟通是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必要方法》(2011)
    ④ 刘菲的《官民博弈:无直接利益冲突》(2009-1)、郭璐的《互联网视野下政治沟通的优化途径》(2010-6)等
    ① 王长江:《政党建设前沿问题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②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③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④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⑤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9页
    ⑥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①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9页
    ② 于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党群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3页
    ③ 于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党群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4页
    ④ 戴立兴:《政党与群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⑤ 戴立兴:《政党与群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04页
    ① 祝灵君:《一致与冲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9-214页
    ② 祝灵君:《一致与冲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③ 蔡志强:《危机治理与社会和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6页
    ④ 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3页
    ⑤ 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0页,219页
    ⑥ 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7页
    ① 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② 宋善文:《新时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群言出版社,2007年,第244-245页
    ③ 戚涛的《五种村干部最受农民欢迎》(2002-2)、高全明的《“说事”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2002-9)等
    ④ 曾长秋的《中国共产党实现党群关系和谐的路径选择》(2010)、苗家安:《多交群众朋友》(2000)等
    ⑤ 黄千里的《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2010-10)等
    ⑥ 吴凌英的《网络时代的党群关系浅谈》(2011-6)
    ⑦ 许蓉的《列宁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及启示》(2009-2)、胡茂连的《紧密团结群众促进党群和谐》(2009-5)等。
    ⑧ 杨玉华等的《影响当前农村基层干群关系的原因及策略应对》(2005-9)等
    ⑨ 刘朝军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2010-1)等
    ① 郭纯平的《在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思路》(2010-12)等
    ② 冷小青的《中国共产党实现党群关系和谐的路径选择》(2010-12)等
    ③ 祁刚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挑战》,领导之友,2002年,第2期
    ④ 郭纯平:《在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思路》,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月
    ⑤ 殷健的《中央苏区的党群关系研究》(2008);廖丙红《试论解放战胜时期土改整党运动中的党群关系》(2010)等。
    ⑥ 甘子东的《新时期党群关系研究》(2003、10)
    ⑦ 张荣臣等的《党群沟通机制也要科学化》(2011-2-14);《(地方领导留言板)让网络成为党群沟通新渠道》(2010-2-23)
    ① 著作有李宏和李民的《传媒与政治》(2006年)、谢岳的《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2005年)等
    ② 孙关宏、胡春雨主编的《政治学》(2002年);王浦劬主编的《政治学基础》(2005年)等
    ③ 著作有于昆的《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党群关系研究》(2009),期刊文有胡茂连的《紧密团结群众促进党群和谐》(2009)
    ④ 著作有蔡志强的《危机治理与社会和谐》(2007)等
    ① 明确提出要“加强党与群众的沟通”来自于习近平的《在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2-17)中。
    ① 转引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第26页
    ② 林之达:《宣传科学研究纲要》,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③ 转引复旦大学张燚的博士论文,《宣传: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2010年,第1页
    ① 参见复旦大学张燚的博士论文,《宣传: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2010年,第2页
    ② 赵升奎:《沟通学思想引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7页
    ③ 参见任浩:《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8页
    ① 桑德拉·黑贝尔斯等著:《有效沟通》,李业昆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 转引史江涛:《沟通氛围对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③ 参见赵升奎:《沟通学思想引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35-37页
    ① 转引夏玉珍等:《政治社会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2页
    ② 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6页
    ③ 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政治学研究》,1985年,第2期
    ① 景跃进等:《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② 参见周鸿铎的《政治传播学概论》(2005);李元书的《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2005);麦克奈尔的《政治传播学引论》(2005)等
    ③ 郁建兴等:《政治交往——一种政治沟通的信分析路径》,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④ 参见郁建兴等的《政治交往:一种政治沟通的新分析路径》的论述(2009)
    ⑤ 林伯海:《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沟通功效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第6期
    ①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8页
    ② 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137-138页
    ③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1页
    ④ 转引戴立兴:《政党与群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 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② 迈克尔·罗金斯:《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③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④ 参见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3-27页
    ① 参见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3-27页
    ② 参考了郗彩红:《西方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概念》,学海,2007年,第2期
    ③ 参见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第13-14页
    ② 转引徐征帆:《马克思主义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82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② 《政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③ 徐征帆:《马克思主义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81页
    ②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③ 百度百科-机制
    ④ 张荣臣、赵绪生:《党群沟通机制也要科学化》,《学习时报》,2011-2-14
    ⑤ 张兴菊、舒永久:《试析和谐社会背景下党群沟通机制存在的问题》,《理论导报》,2011年,第12期
    ①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8页
    ① 刘先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① 刘先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② 转引刘建军:《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① 林尚立:《制度整合发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使命与战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②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4页
    ①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① 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3页
    ②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6页
    ③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9页
    ① 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18页
    ② 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2页
    ③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9页
    ① 参见朱光磊的《当代中国政府过程》,2010年,第172页
    ② 刘先春:《政治沟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时代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71页
    ②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72页
    ①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4页
    ②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1页
    ① 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9页
    ② 参见陈奕敏:《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5年7月
    ① 参见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6-147页
    ① 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② 高奇琦:《社会资本与党群治理的内在逻辑》,《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① 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② 就中国现状来说,中国共产党现有的组织层级有五级,即中央、省、地、县、乡镇;镇下面还有村,与此类此的城市基层行政机构是街道和居委会,或是个人的工作单位;在农村地区,最基层单位即生产队。参见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2010),第166页;薄贵利的《集权分权对国家兴衰》(2001),第233页;汤森的《中国政治》(2003),第63页。
    ③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66页
    ① 转引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4页
    ① 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9页
    ② 周尚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847-1988),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5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78页
    ③ 转引湖南师范大学周仲秋的博士论文《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贡献》,2003年,第3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③ 周尚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47-1988),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56-657页
    ② 《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④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6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4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7页
    ① 参见湖南师范大学周仲秋的博士论文《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贡献》,2003年,第92-9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① 参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77-79页
    ② 共产主义者同盟-百度百科
    ③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59页
    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60页
    ②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88页
    ③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44页
    ④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1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1页
    ⑤ 参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1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0-145页
    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1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0页
    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1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0-151页
    ① 《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6页
    ② 《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9页
    ③ 《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1页
    ④ 《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⑤ 《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⑥ 《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0页
    ⑦ 《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46页
    ⑧ 参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教程》(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9-70页
    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7页
    ② 参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53-21页
    ③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16-317页
    ① 湖南师范大学周仲秋的博士论文《论恩格斯对马克思建党的学说的贡献》,2003年,第10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2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页
    ② 参见南京师范大学王进芬的博士论文《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2007年,第14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6页
    ④ 参见南京师范大学王进芬的博士论文《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2007年,第16页
    ① 杜康传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② 参见南京师范大学王进芬的博士论文《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2007年,第16页
    ③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2页
    ④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1、243页
    ⑤ 参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3页、864页、896页、897页
    ⑥ 刘道福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主要思想》,《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① 转引新疆大学徐刚的硕士论文《列宁晚年党群关系思想研究》,2008年,第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③ 《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4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8页
    ②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③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④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9页
    ⑤ 转引郭鹏:《从“同时发生论”到“一国胜利论”》,《理论导刊》,1986年,第1期
    ⑥ 转引郭鹏:《从“同时发生论”到“一国胜利论”》,《理论导刊》,1986年,第1期
    ⑦ 转引郭鹏:《从“同时发生论”到“一国胜利论”》,《理论导刊》,1986年,第1期
    ⑧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78页
    ⑨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52页
    ①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②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③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5页
    ④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79页
    ⑤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4页
    ⑥ 参见《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1-342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4页
    ③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81页、382页
    ④ 《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33页
    ⑤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
    ⑥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
    ⑦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1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2页
    ②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③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1页
    ② 参见《列宁文稿》(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5页、26页、155页、156页、255页
    ③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65页
    ①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229页、230页
    ②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23页
    ③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457-459页
    ④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503-504页
    ⑤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532页
    ⑥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38页
    ⑦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38页
    ①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34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④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3页
    ① 文献资料:《关于对待非党工人的态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直党建网
    ② 参见王福如:《列宁重视人民的来信和来访》,《前线》,1962年,第20期
    ③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25页
    ④ 参见王福如:《列宁重视人民的来信和来访》,《前线》,1962年,第20期
    ⑤ 参见王福如:《列宁重视人民的来信和来访》,《前线》,1962年,第20期
    ⑥ 《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第308页
    ①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69页
    ②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47页
    ③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482页、483页、480页
    ④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6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5页
    ② 中央党校编写组:《列宁论科学社会主义》,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140页
    ③ 转引《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83页
    ① 参阅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① 参见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② 参阅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7页
    ③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233页
    ④ 转引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
    ① 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4页
    ② 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7页
    ③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财经报网,2011-6-24
    ④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51页。
    ⑤ 参阅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1987年,第72-73页
    ① 转引《党对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11-5-21
    ② 参见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1987年,第60页、77页
    ③ 参见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1987年,第61页、77页
    ④ 参阅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54页、57页、66页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58页
    ① 转引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66页
    ② 余伯流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③ 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第192-193页
    ④ 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从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第192-193页
    ① 陈荣华等:《中央苏区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89-290页
    ② 张启安:《共和国摇篮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2页
    ③ 《中国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41页
    ④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443页
    ① 参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② 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231页
    ③ 参见问昕:《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东北的宣传工作概述》,《世纪桥》,2008年,第1期
    ④ 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128页
    ⑤ 田东阳等:《略论毛泽东与延安精神》,中国网,2007-9-25
    ① 逄先知:《毛泽东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8页
    ① 《党员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活动》朝阳史志网,2010-1-8
    ② 转引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2007年,第56页
    ① 参见张启安:《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4-287页
    ② 参见张启安:《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1页
    ③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921-199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8-339页
    ④ 逢先知:《毛泽东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36页
    ① 参阅王洪亮:《试论抗战时期中共的宣传工作》,四川党史党建网,2010-2-25
    ② 参阅巩茹敏:《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宣传工作的艺术特色》,《历史教学高校版》,2011年,第4期
    ③ 参阅张金凤等:《解放战争时期河北人民广播概况及历史意义》,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网,2011-11-8
    ④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1979年,第99页
    ① 参阅中共二大党章,三大党章、四大党章,华东交通大学网上党校,2008-12-29
    ② 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70页
    ③ 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1987年,第77页
    ① 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26页
    ② 中央党校王建华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2002年,第40页
    ③ 中央党校王建华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2002年,第48页
    ④ 参阅王燕:《试析中共三大、四大前后党的主要成就》,广州党史网,2011-11-4
    ⑤ 参见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
    ⑥ 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181页
    ① 转引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234页
    ② 包括中央党校、马列主义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军事政治学院、行政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院等。参阅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376页
    ③ 转引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1987年,第65页
    ④ 百度百科——延安大生产运动
    ⑤ 张启安:《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0页
    ① 《中共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8页
    ① 参见张启安:《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3页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八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48—49页
    ② 《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六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① 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② 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0页
    ③ 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① 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6页
    ② 转引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2007年,第67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央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248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央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249-251页
    ② 参见1954年《宪法》,新华网
    ③ 参见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5页、第58-59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4页。
    ② 《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人民网,1951-6-7
    ③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4页
    ① 徐光春:《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华夏记者网,2011-6-11
    ② 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2007年,第70页
    ③ 数据参见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2007年,第70页
    ④ 转引刘少华:《建国初期中共建立宣传网初探》,《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⑤ 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3页
    ① 李飞龙:《建国初期农村传播媒介论述》,《古今农业》,2009年,第1期
    ① 孙旭培:《建国初期宣传报道与报纸批评的特点》,《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年,第3期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1962年1月31日《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1册),中国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267页
    ② 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1页
    ③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08页
    ④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442页
    ⑤ 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446页
    ⑥ 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第447页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462页
    ① 转引孙旭培:《建国初期宣传报道与报纸批评的特点》,《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年,第3期
    ② 靖鸣:《“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指示的来历——1953年广西《宜山农民报》事件始末》,炎黄春秋,2008-7
    ③ 孙旭培:《建国初期宣传报道与报纸批评的特点》,《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年,第3期
    ① 参见朱永红:《五十年国事纪要政治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0-301页
    ① 参见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8-275页
    ② 参见百度百科-南宁会议
    ③ 参见百度百科-南宁会议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8页
    ① 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90页
    ① 毛斯萨:《对支援大炼钢铁的记忆》,中华网论坛,2010年5月
    ② 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50-752页
    ③ 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4页
    ④ 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4页
    ① 参见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54-291页
    ① 《全党动手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江苏教育》,1960年,第17期
    ① 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26页
    ② 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30页
    ③ 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3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6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6页
    ① 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② 转引朱永新:《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① 湖南师范大学黄大熹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2003年,第111页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① 参见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518页
    ①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有关情况》,人民网,2011-6-24
    ②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有关情况》,人民网,2011-6-24
    ① 邢娇娇:《下基层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光明日报,2012-4-23
    ① 转引吴超:《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信访制度的构建》,当代中国研究所网,2009-11-28
    ① 转引吴超:《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信访制度的构建》,当代中国研究所网,2009-11-28
    ② 郭德宏:《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3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0-96页
    ① 《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称——其在上访八成有道理》,深圳新闻网,2003-11-21
    ①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6-178页
    ① 参见刘祖云、胡蓉的《中国社团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② 《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4.6万个》,新华网,2011-6-16
    ① 范秀红:《我国社团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7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L),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③ 《中中中央文件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90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1页
    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7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③ 张俊芳等:《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共产党人要接受监督》)
    ⑤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477页
    ① 房宁:《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凤凰网,2010-10-21
    ② 参见王西城:《谈谈如何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商丘日报,2008-12-22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60页
    ④ 转引雅诺什·科尔奈:《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55页
    ① 雅诺什·科尔奈:《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38-39页
    ② 雅诺什·科尔奈:《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① 转引吴龙贵:《民意被冷落会流向何方》,人民网,2001-1-8
    ① 雅诺什·科尔奈:《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① 《中国网络问政元年凸显网络民主》,华声在线,2008-12-25
    ① 《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信箱运行情况》,成都市人民政府网,2011-10
    ① 《我国近七成干部有触网经历》,南方日报,2008-10-19
    ② 李威:《网络问政发展的现实困境和解决路径》,《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① 安徽大学王夏露的硕士论文《网络民意与网络问政》,2011年,第17页
    ② 参见《着力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丽水市委宣传部网,2012-1-4
    ① 王潇雨:《关注地级政府门户网站20强(一)探访市长信箱》,《中国信息界》,2005年,第7期
    ② 参见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2007年,第116页
    ③ 转引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2007年,第116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7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23页
    ① 《瓮安事件凸显基层执政挑战官员只对乌纱帽负责?》,中国新闻网,2008-9-8
    ① 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11页
    ① 杨峻:《村民上访揭发村官违法犯罪遭打击报复》,新华网,2010-8-24
    ② 宋金金邓丽平:《进京上访渭南一农妇被开刀人批斗大会》,中国报道陕西频道网,2010-8-19
    ③ 《山东多名上访者被强送精神病院》,新京报,2008-12-8
    ① 参见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7页
    ① 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
    ② 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③ 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① 《去年收到219件两会提案三分之二正在解决》,中国日报网,2012-2-23
    ② 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2007年,第118页
    ③ 刘祖云等:《中国社团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① 复旦大学钱超的博士论文《论民意表达》,2008年,第143页
    ① 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② 参见《宪法》第二十一条和第四十一条内容
    ③ 参见于建蝾:《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④ 胡奎等:《2003中国遭遇信访洪峰新领导人面临非常考验》,《瞭望东方周刊》,2003-12-11
    ⑤ 参见2005年新的《信访条例》总则第六条
    ① 参见钱子健:《我国政治沟通中的信息失真刍议》,《浙江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①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②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③ 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86页
    ① 俞可平:《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3期
    ② 俞可平:《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3期
    ③ 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6页
    ④ 刘先春等:《政治沟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时代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⑤ 参见刘圣中:《私人性与公共性》,《政治学(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4期
    ⑥ 南京师范大学张光辉的硕士论文《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2006年,第56页
    ① 林伯海:《信访资源整合与信访制度创新浅谈》,《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
    ② 钟其吴新慧:《当前干群关系调查报告》,《宁波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①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85页
    ② 参见《中国当代社会阶层透视》,《南方周末》,2001-12-20,第1版
    ③ 程瑛:《十部人事制度改革升温》,《晾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50期
    ① 参见中国政法大学李严昌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讨程研究》.2009年.第102页
    ② 参见中国政法大学李严昌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过程研究》,2009年,第107页
    ① 《杭州规划局听证会屡遭犀利提问官员迅速闪人》,搜房网,2011-1-7,来源《新闻晨报》
    ② 杨新红:《新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的创新——困境与进路》,《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① 杨新红:《关于中国共产党先进政党文化建设的思考》,《理论界》,2012年,第5期
    ① 参见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16-12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693页
    ① 李向国:《从官本位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缺陷及其现代转转》,《理论导刊》,2006-5
    ② 李向国等:《从官本位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缺陷及其现代转转》,《理论导刊》,2006-5
    ③ 参见[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① 中央党校涂家辉的博士论文《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2009年,第147页
    ② 杨春华等编: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497页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62页
    ② 中央党校周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第63页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50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8-329页
    ② 《我国党政机构臃肿的状况》,《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③ 张万钧:《机构臃肿八大弊病》,《学术论坛》,1983年,第2期
    ① 参见复旦大学唐皇凤的博士论文《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2006年,第161-16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② 唐晋:《大国策——政治与政府信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① 捷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王福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63页
    ② 张俊芳等:《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第47页
    ③ 参见朱永新等:《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173页
    ④ 转引朱永新等:《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175页,陈东原的《群众心理ABC》
    ① 中央党校齐先朴的博士论文《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2008年,第54页
    ② 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苗华健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第26页
    ① 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5页
    ② 参见萧功秦:《现代化的两重陷阱——软政权与分离化集团》,四月网,2012-6-12
    ① 董必武:《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7页
    ③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03页
    ① 参见朱永新等:《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168页
    ② 参见朱永新等:《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168-169页
    ③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4页
    ④ 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① 河北大学道德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新时期党员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襄阳党建网,2008-5-22
    ② 习近平:《领导干部加强调研杜绝“报喜不报忧”》,人民网四川频道,2011-11-18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新华网,2012-11-1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23页
    ② 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③ 赵理富:《政党文化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4页
    ①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812页
    ②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442—443、519页
    ① 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网,2008-11-18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10-24
    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政府门户网,2009-9-27
    ① 参见《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是互相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政治工作信息网,2012-8-31
    ② 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8-121页
    ① 参见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1-123页
    ① 参见钟其吴新慧:在《当前干群关系调查报告》中的分析,《宁波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② 参见连玉明等编的《百姓关注什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163-164页
    ① 《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3页
    ② 《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1-1352页
    ①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① 参见《努力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举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10-22
    ① 高永中等:《国外主要政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2009年,第4期
    ② 张书林:《党代会常任制:内涵、困境与前景》,《中国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① 参见中央党校林怀忆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和研究》,2008年,第159页、161页
    ② 张书林:《党代会常任制:内涵、困境与前景》,《中国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① 石仲泉:《中共八大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3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3页
    ① 石国亮:《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3期
    ② 参见中央党校林怀忆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和研究》,2008年,第16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75页
    ② 《恩格斯致倍倍尔的信》(1989年9月26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96页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10-17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新华网,2012-11-19
    ① 马俊达:《我国社会团体发展与管理有关情况介绍》,《中国政府采购》,2011年,第5期
    ② 刘求实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及社会基础》,《学会》,2010年,第10期
    ③ 马俊达:《我国社会团体发展与管理有关情况介绍》,《中国政府采购》,2011年,第5期
    ④ 胡雪等:《我国社团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7-1
    ① 复旦大学钱超的博士论文《论民意表达》,2008年,第130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1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5-5-23
    ① 复旦大学钱超的博士论文《论民意表达》,2008年,第137页
    ① 参见《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49-1966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社,1994年,第69页
    ② 参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215页
    ① 参见高永中等:《国外主要政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2009年,第4期
    ① 参见朱鸿召:《规范民意调查与构建和谐社会》,《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 郭庆晨:《关注调研‘失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8-20
    ③ 参见复旦大学钱超的博士论文《论民意表达》,2008年,第189页
    ①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08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1-52页
    ③ 复旦大学钱超的博士论文《论民意表达》,2008年,第180页
    ① 刘万永:《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表现》,《党政干部文摘》,2003年,第4期
    ② 吕艳春等:《浅谈我国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对策》,《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① 赵孟营等:《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
    ① 赵孟营等:《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
    ① 复旦大学钱超的博士论文《论民意表达》,2008年,第132页
    ① 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吹版社,200年,第7页
    ②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2-183页
    ③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6页
    ①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页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新华网,2011-7-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9、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0、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列宁文稿(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2、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布莱克威尔政治社会学指南[M].李雪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3、[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英]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殷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美]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政治传播[M].谢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6、[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M],陈仲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7、[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
    8、[美]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M].顾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俞金戈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美]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张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美]黑贝尔斯等著.有效沟通[M].李业昆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2、[美]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M].陈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13、[美]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M].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4、[美]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5、[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森译.东方出版社,2010.
    16、[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17、[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M].冯文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9、[美]埃德加 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79.
    19、[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0、[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1、[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吴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2、[捷]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M].王福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3、共产主义同盟文件和资料(第1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教程[M](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2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26、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1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27、中央党校编写组.《列宁论科学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28、周尚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847-1988)[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29、杨春华等.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30、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1、毛泽东选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3、逢先知.毛泽东年谱(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35、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7、邓小平年谱(1904—-197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8、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11.
    4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4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
    4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1.
    45、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六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47、中共中央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48、廖盖隆中共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9、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50、周恩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11.
    5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
    53、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5、董必武.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6、中共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57、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58、中国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59、陈荣华等.中央苏区史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60、张启安.共和国摇篮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6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红军长征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62、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3、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64、朱永红.五十年国事纪要(政治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65、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M].人民出版社,2010.
    66、郭德宏.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3卷)[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67、余伯流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68、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69、石仲泉.中共八大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0、彭穗宁.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运行机制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71、薄贵利.集权分权对国家兴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2、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3、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4、桑玉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与战略[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9.
    75、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76、王韶兴.政党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77、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8、孙关宏等.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9、戴立兴.政党与群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80、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1、景跃进等.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2、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3、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4、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5、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86、朱永新.政治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87、刘先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8、李宏等.传媒与政治[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89、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0、连玉明等.百姓关注什么[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9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2、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顾绍梅.加快“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预警机制建设[J].理论前沿,2009(6).
    2、姚亮.如何推进利益调整型改革[J].党政干部学刊,2009(7).
    3、赵绪生.论提高党群沟通制度执行力[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8).
    4、赵孟营等.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
    5、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J].政治学研究,1985(2).
    6、邱柏生.从政治沟通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7、苑丰等.村庄联席会议是农村政治沟通的有效载体[J].东南学术,2009(2).
    8、李宁等.当代中国政治沟通初探[J].传承,2007(7).
    9、戴向阳.构建制度性政治沟通机制的思路[J].领导科学,2009(8).
    10、刘菲.官民博弈:无直接利益冲突[J].法制与经济,2009(1).
    11、郭璐.互联网视野下政治沟通的发展与优化途径[J].西安社会科学,2010(6).
    12、余九林.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沟通的社会价值[J.传承,2010(11).
    13、王长江.政党建设前沿问题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1).
    14、苗家安.多交群众朋友[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0(5).
    15、钟其吴新慧.当前干群关系调查报告[J].宁波大学学报,2010(5).
    16、张书林.党代会常任制:内涵、困境与前景[J].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2).
    17、崔忠菲.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对密切党群关系的几点启示[J].南方论刊,2011(2).
    18、杨新红.关于中国共产党先进政党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界,2012(5).
    19、刘朝军等.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长江论坛,2010(1).
    20、杨新红.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党群沟通机制创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1、张兴菊.试析和谐社会背景下党群沟通机制存在的问题[J].理论导报,2011(12).
    22、高奇琦.社会资本与党群治理的内在逻辑[J].兰州学刊,2010(3).
    23、巩茹敏.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宣传工作的艺术[J],历史教学高校版,2011(4).
    24、刘少华.建国初期中共建立宣传网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8).
    25、范秀红.我国社团组织发展中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J].科技大学学报,2009(2).
    26、马俊达.我国社会团体发展与管理有关情况介绍[J].中国政府采购,2011(5).
    27、李威.网络问政发展的现实困境和解决路径[J].中州大学学报,2011(6).
    28、王长江.关于在比较、借鉴中探索执政规律的几个问题[EB/OL].新华网,2006-07-04.
    29、河北大学道德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新时期党员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EB/OL].襄阳党建网,2008-05-22.
    30、瓮安事件凸显基层执政挑战官员只对乌纱帽负责?[EB/OL].中国新闻网,2008-09-08.
    31、杨峻.村民上访揭发村官违法犯罪遭打击报复[EB/OL].新华网,2010-08-24.
    32、去年收到219件两会提案三分之二在解决[EB/OL].中国日报网,2012-02-23.
    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人民网,2002-11-09.
    3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新华网,2007-10-24.
    3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09-9-27.
    3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07-01.
    37、领导干部加强调研杜绝“报喜不报忧”[EB/OL].人民网四川频道,2011-11-18.
    38、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新华网,2012-11-19.
    39、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EB/OL].中国新闻网,2012-12-04.
    40、胡锦涛.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N].人民日报,2010-09-30.
    41、张荣臣等.党群沟通机制也要科学化[N].学习时报,2011-02-14.
    42、杨颖慧.构建群众诉求表达和党群沟通机制[N].嘉兴日报,2010-08-25.
    43、李君如.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断想[N].前线,2011-09-13.
    44、中国当代社会阶层透视[N].南方周末,2001-12-20.
    1、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周清.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
    3、淦家辉.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9.
    4、周仲秋.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5、黄大熹.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6、王进芬.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7、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2.
    8、聂福如.改革开放下的党群关系[D].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1999.
    9、陈志.信息化时代执政党党建工作新模式[D].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
    10、李严昌.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过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1、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2、齐先朴.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D].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
    13、林怀忆.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考察和研究[D].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
    14、钱超.论民意表达[D].复旦大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5、邹国庆.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组织形态与运作机制研究[D].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16、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7、杨立志.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与社会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8、钟响.政府公民间沟通的信息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9、廖丙红.解放战胜时期整党运动中的党群关系[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0、张欣.政府新闻发布的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21、郑旭萍.转型期危机事件中的政治沟通[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2、王双宁.中国网络问政运行模式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点分析[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3、张光辉.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David L. Paletz:The Media in American Politics:Contents and Consequences,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Press,2009.
    2、Bernard R. Berelson:Voting: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4.
    3、Christina Renee Maimone, Stanford University. Dept. of Political Science:Voter decision-making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David Easton: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Wiley University,1965.
    5、Schramm, Wilbur:How Communication Word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Illiois Press,1954.
    6、David Easton: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tructure, Routledge.Chapman & Hall Incorporated,1990.
    7、John Street:Mass Media, Politics, and Democracy,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2001.
    8、Lucian Wilmot Pye: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9、Gabriel Abraham Almond, James Smoot Coleman: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