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贞观年间民族政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俯瞰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原王朝如何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是历代执政者必须审慎思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其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政策措施,及边疆民族、政权的连环互动,对中原王朝的统治格局,不可避免将产生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有唐一代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始于高祖李渊,而太宗执政二十三年,唐王朝对待边疆民族由“守成”转向“开拓”,太宗本人实有谋篇布局之功,奠定了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唐政权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框架。时移世易,尽管唐太宗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时间、空间已发生变化,但由于他本人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的经典性意义,其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思路、理念和政策,对后世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研究成果颇多,但仍存在一些疏漏缺憾。其一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贞观时期的某一个时间点,研究唐政权与边疆某一民族的关系,并未覆盖整个贞观时间段,缺乏整体性研究。其二,有些研究对唐太宗民族政策“是什么”下结论较多,但忽视了唐太宗民族政策在贞观二十三年时间内的运动变化,对其缺乏动态研究,难以反映贞观时期民族政策的完整面貌。其三,这些研究多从唐太宗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言论出发,概括其民族政策思想,对唐太宗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实践缺少研究,对其“言”研究过多,对其“行”研究过少。笔者认为,研究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时间上应包含贞观时期二十三年的全部时间,区域上应兼顾到北方、西部、西北、西南、南方、东北等区域,从边疆民族看应包括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吐谷浑、回纥、吐蕃、高句丽等主要边疆民族,从材料上看应涵盖贞观年间唐政权处理边疆民族关系言与行、和与战的基本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完整地考察唐贞观年间的民族政策。
     本文第一章,笔者将从中原王朝治理边疆政策传统、贞观政权面临的边疆形势等方面,对唐贞观年间民族政策的背景作一分析。在第二、三、四章,笔者将全面探讨研究唐太宗时期民族政策在实践层面的三大政策措施,包括羁縻府州制度、和亲政策和威服政策。在这当中,笔者将重点研究羁縻政策从都督府向都护府适度调整的问题、唐与边疆民族和亲未成的问题,以及唐太宗民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战争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在第五章,笔者将以康国、高昌国、高句丽为例,重点考察唐贞观政权疆域观与其民族政策的关系。最后,笔者将从政策思想层面,概括唐太宗实施民族政策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要义,统计贞观年间唐政权与边疆民族在实践层面上的和、战频次,并结合其和、战情况,探讨唐太宗民族政策思想的变迁情况,同时从李唐政权血统族源、李世民及其决策集团的人生经历履历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影响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其他一些要素。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初步得出的结论主要有:
     1.贯穿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的总的民族政策思想主要有两条,一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一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前者是从战略角度认识中原政权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中原核心地区的安宁稳定是治理边疆地区的前提基础。后者是从具体战术角度阐明唐政权对待四方边疆民族的基本方针,和与战两大手段并行不悖。在此指导下,唐太宗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措施主要有羁縻政策、和亲政策和威服政策,这是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三大支柱。
     2.贞观时期唐太宗设置羁縻府州及其分布情况,是唐初期“关中本位政策”的一个间接反映。从设置羁縻府州到创建安西都护府,是唐王朝对羁縻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这种由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转型的背后,既与唐太宗主观上重视西域的战略地位有关,更重要的是,还与这一时期西域同时存在着西突厥这样一支强大的势力有关,政策调整的背后是双方势力相互制衡、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3.唐太宗实施和亲政策,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唐政权与对方的实力对比,对方实力太弱,则没有必要与之和亲;实力太强,必须分化瓦解后再考虑和亲。和亲的根本目的在于稳固和拓展唐政权的外围疆域。威服政策是唐太宗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充分估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先北战略;示信、示轻不示弱;分而化之、远交近攻;不战而和,不如胜而后和等。
     4.唐太宗民族政策与唐政权及太宗自身的疆域观密切相关。从疆域观角度解析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就是要构建并维护唐政权领导下的“内—边—外”三层王朝体系。“内”即是唐王朝的中原核心区域,主要包括唐王朝管辖下的各个正州。“边”即是唐王朝疆域观范围内的边疆地区,主要指羁縻府州区域,但不止于此,还包括此前中原王朝特别是汉王朝曾经管辖过的边疆地区。“外”即是处于唐王朝疆域观范围之外的外围地区。当唐廷实力壮大时,“边”的界限亦随之向外扩展,一些原属于“边”的区域将会变成“内”,些原属于“外”的区域就会变成“边”。
Throughout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border ethnic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that all the emperors must carefully think about,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issue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chain of interaction among the ethnic minorities would inevitably have an important, sometimes even decisive impact, on the rule patterns of the central plains. The first emperor to handle the border ethnic issues of Tang dynasty is Tang Gaozu, and the next twenty-three years ruled by Tang Taizong was the period that the strategies of border ethnic issues of Tang dynasty was transferred from "conservative" to "expanding", and Tang Taizong should actually take the credit for laying the basic structure of minority policies of Tang regime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ime passed by, even though the time and space that Emperor Tang Taizong dealt with the border ethnic issues have changed, the basic ideas, concepts and policies of Tang Taizong st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meanings due to his representative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emperors.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re very fruitful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loopholes. First, most of the researches concentrated on a special time point and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minority of Tang Zhenguan years, they didn't cover the whole period, so they were lack of macroscopic and overall view. Second, some studies got too many conclusions on "what are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Tang Taizong", and ignored the change of policies in the twenty-three years of Zhenguan period, it is difficult to reflect the overall view of the national policy of Zhenguan period. Third, some of the researches got the conclusions from the remarks or speeches of Tang Taizong, not from his practices. They focused too much on his words rather than his deeds, so the conclusions can not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To better slove the problem, we believe that the studies of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Tang Taizong should cover all the twenty-three years of Zhenguan period, and take all districts into account and most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frontier including east Turk, west Turk, Xueyantuo, Tuyuhun, Huihe, Tubo, Gaogouli, uses all kinds of basic materials containing the words and deeds of Tang Taizong, as well as the peace and war of Zhenguan period. Only in this way, we can get a full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Zhenguan period.
     In chapter on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olicy background of Tang dynasty from the angl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policy making of the past dynasty and the frontier situation of Tang dynasty. In chapter two to chapter four, 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Zhenguan era based on the three major policies of Jimifuzhou system, marriage policy and the war policy. Among these discussions, we put most of attention on the study of the moderate adjustment from Dudufu to Duhufu, the failure of marriages with some of the minorities, and the wars with some of the minorities. In chapter five, we focused on the territory strategy of Tang Taizo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is national policies based on the cases of Kang, Gaochang and Gaogouli. In the last chapter, we summarized the essence thought of Tang Taizong's national policies, and discussed the transition of Tang Taizong's national strategy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frequency of peace and war in Zhenguan ear, then we explored some other elements that affected Tang Taizong's national poli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blood lineage of Tang royal family, and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cabinet members of Tang Taizo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we get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Through the twenty-three years of Zhenguan period, there are two main theories:One is "as long as the central district is safe, the ethnic groups would come to surrender ", the other is "if they surrender, use the conciliatory policy; if they rebel, use the punitive policy". The former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ang central government with these minorities from a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central plains is a prerequisite of controlling the broder areas. The latter is to clarif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entral government's national policies from a tactical angle, that different policies are not muturally exclusive. Under the two theories, Tang Taizong used Jimifuzhou policy, marriage policy and war policy as the three pillars of his national policies;
     2.The settings and distributions of Jimifuzhou of Tang Zhenguan years is an indirect reflectment of the "Guanzhong-oriented policies" of early Tang. The transition from Jimifuzhou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xi Duhufu in Zhenguan ear was an important adjustment of Jimifuzhou policy, mean a change from indirect management to direct management, which is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many elements from the subjective reason that Tang Taizo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estern strategic position, to the objective reason that west Turk was still a strong force in Western region;
     3.Tang Taizhong's first consideration in marriage policy is the power of the ethnic groups, if it is weak, there was no need to use the marriage policy, if it is strong, he broke them down and then used the marriage policy.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marriage policy is to stabilize and expand the territory of Tang Dynasty. The war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ng Taizong's national policies, which includes:north-forwarding strategy; being credible, humble and strong; divide the minorities and conquer them, keep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distant ones and attack those nearby; better to make peace with victory than without one.
     4.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Tang Taizong were highly related to his territory view. From this angle, Tang Taizong's national policies were to build a three levels system of "inner-outer-foreign" and maintain the leadership of Tang central government."Inner" means the central region, including the main stat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ang dynasty;"Outer" is the frontier area on the map of Ta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Jimifuzhou districts, as well as the frontier area that used to be under the control of Han dynasty;"Foreign" is the circumjacent areas of Tang dynasty, when Tang Empire get powerful, it expanded its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the "foreign" district would become "outer" district and the "outer" district would become the "inner"district.
引文
① 李鸿宾:《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书后——中国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之我见》,《唐朝的北方边地与民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00页。
    ② 上述有关唐太宗的传记,分别见李旭:《李世民》,重庆:重庆青年出版社,1945年。万钧:《唐太宗》上海:上海学习生活出版社,1955年。袁定基:《唐太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胡如雷:《唐太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袁英光、王界云:《唐太宗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黄永年:《唐太宗李世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 胡如雷:《李世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5-218页。
    ② 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8-281页。
    ③ 郑学檬、卢华语、张宇、毛蕾:《李世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218页。
    ④ 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39-341页。
    ⑤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卷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册,第372页。
    ①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00-401页。
    ② 汪篯:《汪钱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4-107页。
    ③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上册,第113页。
    ④ 王永兴:《王永兴说隋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8-42页。
    ⑤ 熊德基:《唐代民族政策初探》,《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① 胡如雷:《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局限性》,《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②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88-289页。
    ③ 杨希义、刘思怡:《唐太宗与贞观盛事》,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年,第178页。
    ④ 李志杰:《从唐初对突厥的政策看唐太宗治理北疆的思想》,《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⑤ 张兴胜:《论唐朝与西突厥的关系》,《西北史地》1996年第3期。
    ⑥ 许敏:《民族和谐的典范——论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 高守成:《试析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攀登》2000年第3期。
    ② 朱小琴:《唐初的民族政策》,《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③ 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5期。
    ④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⑤ 张国庆:《略论唐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府州的设置》,《黑河学刊》1988年第2期。
    ① 马驰:《唐幽州境乔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唐研究》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9-213页。
    ② 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③ 程尼娜:《论唐代中央政权对契丹、奚人地区的羁縻统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④ 杨浣:《试析唐代党项羁縻府州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⑤ 张晓松:《唐朝羁縻府州制及与南诏政权政治行政关系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⑥ 王小甫先生有关唐政权设置羁縻府州问题的研究,详见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章。
    ① 谭其骧:《唐代羁縻州述论》,《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38-161页。
    ② 钟银梅:《唐代羁縻府州制度述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 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
    ④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⑤ 曹国宁:《中国古代和亲的历史作用略论》,《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1期。
    ⑥ 周曙光:《从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远嫁看汉唐和亲政策的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 任崇岳、罗贤佑:《试论唐代的和亲政策》,《中央民院学报》1981年第1期。
    ② 龚荫:《唐代和亲政策述论》,《思想战线》2000年第1期。
    ③ 赵泽斌、张利洁:《唐太宗时期的和亲政策刍议》,《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④ 郭瑞英:《论和亲对“通贡”、“互市”的意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⑤ 卫永峰:《唐与薛延陀的和亲及薛延陀的平定》,《文史杂志》2002年第3期。
    ① 古晓凤:《论唐王朝与突厥的和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 吕建中:《唐与吐谷浑的三次和亲》,《中国土族》2007年第3期。
    ③ 聂巧平、鲁茜:《论杜甫的和亲诗》,《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④ 林弘:《从杜诗管窥唐朝和亲》,《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① 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21-223页。
    ② 有关境外学者对唐太宗时期羁縻政策及民族政策的既往研究情况,详见王小甫:《内地与边疆民族》,收录于胡戟、李斌城、张弓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此文系统叙述了20世纪学术界关于唐政权民族政策、和亲政策、羁縻政策等研究情况,并分突厥、回纥、铁勒、吐谷浑、党项、吐蕃、渤海、契丹、奚、南诏等,分门别类介绍了各领域的研究状况。本文在回顾学术史时也参考了这篇文献。
    ① 周佳荣:《唐代和亲公主的出身问题》,《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唐代和亲考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 林恩显:《唐朝对回纥的和亲政策研究》,《边政研究所年报》1970年第1期。
    ③ 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台北联经出版社,1986年。
    ① 见《周礼·春宫·墓大夫》,参见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②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① 国家民委主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0-11页。
    ① 李鸿宾:《“胡人”抑或“少数民族”——用于唐朝时期的两个概念的解说》,《唐朝的北方边地与民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3-75页。
    ②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① 有关“五服”的记载,详见《尚书·禹贡》,参见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02-207页。
    ① 有关汉代、魏晋南北朝、隋朝时期中原王朝的治边机构,参见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历代中原王朝处理边疆事务的机构设置情况及运转情况。
    ① 《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6页。
    ②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21页。
    ③ 《旧唐书》卷38《地理志》,第1384-1385页。
    ①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53页。
    ② 林干:《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0-6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三年八月,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065页。
    ② 《旧唐书》卷199《北狄传》,第5344页。
    ① 杨圣敏:《回纥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②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下》,第5181页。
    ① 《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297页。
    ② 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① 周伟洲:《吐谷浑史》,第88页。
    ② 周伟洲:《唐代党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③ 周伟洲:《唐代党项》,第21页。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56-57页。
    ① 《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下》,第5266-5267页。
    ① 唐高祖:《镇抚夷狄诏》,[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28,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89页。
    ②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49页。
    ① 《资治通鉴》卷70,魏文帝黄初六年七月,第2225页。
    ② 《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09-2937页。
    ③ 《隋书》卷51《长孙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331页。
    ① 彭建英:《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2-173页。
    ① 《新唐书》卷43《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19-1120页。
    ②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① 王小甫先生对龟兹都督府领9州、毗沙都督府领10州、输勒都督府领15州的具体名称作了详尽考证。参见《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1页。
    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8页。
    ①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53-5154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四年八月,第6082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三年十二月,第6069页。
    ④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第42页。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第58-5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8,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正月,第6244-6245页。
    ③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9《安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3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四年三月,第6075-6077页。
    ① 《新唐书》卷43《地理志》,第1119页。
    ①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② 同上,第106页。
    ③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第51-52页。
    ①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277-278页。
    ② 《旧唐书》卷44《职官志》,第1922页
    ③ 《新唐书》卷55《百官志》,第1316-1317页。
    ④ 同上,第1314-1315页。
    ⑤ 同上,第1317-1318页。
    ① 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② 同上,第95-98页。
    ③ 《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294页。
    ① 唐太宗:《讨高昌王麴文泰诏》,[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30,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02-703页。
    ② 《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295页。
    ③ 《姜行本纪功碑》,《金石萃编》卷54,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12页。
    ① 以上各条,分别见《新唐书》卷3《高宗纪》、卷4《则天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① 见《周礼·秋官·象胥》,参见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② 《礼记·乐记》,见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60页。
    ③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74页。
    ① 《左传·襄公十二年》,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96-997页。
    ② 《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9页。
    ① 有关中国古代政权之间的和亲情况,具体参见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该书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和亲的渊源、类型、特点及作用等,书后附有《先秦政治婚姻简表》、《中国古代和亲简表》等。
    ①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9《征伐》,第262-263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6,唐太宗十六年十月,第6179-6180页。
    ③ 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66页。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第55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7,唐太宗十七年六月,第6199-6200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7,唐太宗十七年六月,第6200-6201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6,唐太宗十六年十月,第6180页。
    ① 周曙光:《从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远嫁看汉唐和亲政策的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 赵泽斌、张利洁:《唐太宗时期的和亲政策刍议》,《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③ 《资治通鉴》卷194,唐太宗八年十一月,第6107-6108页。
    ④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58-5159页。
    ⑤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75-5176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1,唐高祖武德七年,第598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5,唐太宗贞观十二年,第6139-6140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二年,第606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7,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第620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1,唐高祖武德七年,第598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二年,第6057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2,唐高祖武德九年,第6021页。
    ④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卷9《征伐》,上第261页。
    ① 《新唐书》卷2《太宗纪》,第33页。
    ② 《新唐书》卷2《太宗纪》,第34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4,唐太宗贞观七年,第6104-6105页。
    ④ 《资治通鉴》卷195,唐太宗贞观十三年,第6147页。
    ⑤ 《资治通鉴》卷187,唐高祖武德二年,第5865页。
    ①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58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1,唐高祖武德九年,第6019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8,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第6227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1,唐高祖武德八年,第5995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二年,第6061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2,唐太宗贞观二年,第6049页。
    ③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6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5,唐太宗贞观十二年,第6140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6,唐太宗贞观十五年,第6172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0,唐高祖武德五年,第5954页。
    ①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5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4,唐太宗贞观八年,第6106页。
    ① 李鸿宾:《王朝国家体系的构建与变更——以隋唐为例》,见李鸿宾著:《唐朝的北方边地与民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9页。
    ① 李鸿宾:《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论”第2页。
    ②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23页。
    ③ 《尚书·禹贡》,见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02-207页。
    ① 《隋书》卷29《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06页。
    ① 《隋书》卷29《地理志》,第807-808页。
    ② 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第5-9页。
    ③ 同上,第24-26页。
    ④ 同上,第50页。
    ① 韩昇:《唐平百济前后的东亚国际形势》,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②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①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第107页。
    ② 王小甫:《隋唐五代东北亚政治关系大势》,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① 《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277页。
    ② 《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279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五年,第609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5,唐太宗贞观十四年,第6155-6156页。
    ②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上册,第113页。
    ③ 王永兴:《王永兴说隋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8-42页。
    ④ 《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310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汉武帝元狩元年,第617-618页。
    ② 《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293-5294页。
    ① 王小甫:《隋唐五代东北亚政治关系大势》,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139-140页。
    ② 《旧唐书》卷199《东夷传》,第5319页。
    ③ 《贞观政要》卷9《征伐》,第263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7,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第6198页。
    ② 《贞观政要》卷9《征伐》,第264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8,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第6245页。
    ④《贞观政要》卷9《征伐》,第266页。
    ⑤ 《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187页。
    ⑥ 《资治通鉴》卷197,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第6217-6218页。
    ① 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第371-372页。
    ① 胡如雷:《李世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5-218页。
    ② 郑学檬、卢华语、张宇等:《李世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218页。
    ① 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第291-294页。
    ②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9-10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1,唐高祖武德九年,第6019-6020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三年,第6067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4,唐太宗贞观十年,第6123页。
    ④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四年,第6067-6069页。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第39-40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8,唐太宗贞观二十年,第6237-6238页
    ③ 《贞观政要》卷9《征伐》,第262-263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8,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第6247页。
    ① 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19页。
    ① 李鸿宾:《“二元制构造”下的唐朝夷夏观及其变化》,见《唐朝的北方边地与民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5-56页。
    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② 《贞观政要》卷9《安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5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7,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第6221页。
    ④ 《资治通鉴》卷194,唐太宗贞观九年,第6115-6116页。
    ⑤ 《新唐书》卷110《诸夷藩将传》,第4117页。
    ①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第21页。
    ②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第22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9,唐高祖武德四年,第5922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9,唐高祖武德四年,第593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96,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第6185-6186页。
    ① 《新唐书》卷222《南蛮传》,第6295页。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唐]张说、张九龄、李林甫等修:《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玄奘述、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后晋]刘啕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北宋]王钦若、杨亿等撰:《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北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北宋]李叻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北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清]曹寅等纂修:《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清]徐松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白鸟库吉:《西域史研究》,东京:东京岩波书店,1941年。
    白寿彝总主编、史念海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日]滨口重国:《秦汉隋唐史的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1年。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岑仲勉:《唐人行第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一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崔明德:《隋唐民族关系探索》,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龚书铎总主编、徐庭云主编、李鸿宾副主编:《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胡如雷:《李世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黄松筠:《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
    黄永年:《唐代史事考释》,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
    黄约瑟著、刘建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金宝祥:《唐史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台北:台北联经出版社,2004年。
    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李斌城、李锦绣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斌城:《唐代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李鸿宾:《隋唐五代诸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林干:《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毛阳光、石涛、李婉婷著:《唐宋时期黄河流域的外来文明》,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马驰:《唐代藩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宁欣:《唐史识见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宁欣等著:《唐史十二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彭建英:《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日)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任爽:《唐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荣新江主编:《唐研究》(一至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日]桑原骘藏著、何健民(译):《隋唐时西域人华化考》,北京:中华书局,1939年。
    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宋德熹:《唐史识小——社会与文化的探索》,台北:台北稻香出版社,2009年。
    孙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真迹释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藤田丰八:《西域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
    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王寿南:《隋唐史》,台北: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王永平:《唐代游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永平主编:《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永兴:《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王永兴:《王永兴说隋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王忠:《<新唐书·吐蕃传>笺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王忠:《(新唐书·南诏传>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汪钱:《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
    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许友根:《唐代状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阎明恕:《中国古代和亲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
    杨希义、刘思怡:《唐太宗与贞观盛事》,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袁刚:《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袁英光、王界云:《唐太宗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玉兴:《唐代县官与地方社会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年。
    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伟州:《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周伟州:《唐代党项》,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郑学檬、卢华语、张宇、毛蕾:《李世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艾冲:《唐前期东突厥羁縻都督府的置废与因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8卷第2辑。
    艾冲:《唐太宗朝突厥族官员阿史那思摩生平初探——以<李思摩墓志铭)为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7年第2期。
    曹春妮:《浅析唐朝发动征伐高句丽战争的原因》,《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曹国宁:《中国古代和亲的历史作用略论》,《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1期。
    陈华林:《论唐太宗治国理政方略的主要特色》,《求索》2003年第2期。
    陈巍:《论唐与奚、契丹的和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
    程尼娜:《论唐代中央政权对契丹、奚人地区的羁縻统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程绍萍:《唐太宗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文史天地》2002年第6期。
    程晓波:《西汉匈奴和亲谋略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程志:《唐代羁縻州府简论》,《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的文化影响》,《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崔明德:《对两宋时期和亲理念的初步考察》,《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董恒宇:《“胡汉和亲”的现代意义》,《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杜鹃:《唐与回纥和亲的原因及意义》,《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段塔丽:《唐太宗贞观年间文化教育制度改革述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1999年第4期。
    樊文礼:《唐代灵、庆、银、夏等州界内的侨置府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傅军:《唐太宗用人思想探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傅军:《浅论唐太宗的用人思想》,《中国人才》2007年第7期。
    高守成:《试析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攀登》2000年第3期。
    耿兆锐:《唐太宗的用人策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
    龚荫:《唐代和亲政策述论》,《思想战线》2000年第1期。
    古晓凤:《论唐王朝与突厥的和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管彦波:《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治联系的两种主要途径:册封与和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郭瑞英:《论和亲对“通贡”、“互市”的意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郭声波:《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宝宁都护府考》,《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郭声波:《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探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郭声波:《试论宋朝的羁縻州管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
    郭声波:《唐宋集群羁縻州之典型——雅属羁縻州》,《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郭声波:《唐宋泸属东部羁縻州县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胡如雷:《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局限性》,《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黄修明:《唐代前期的北衙禁军》,《南充师院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4期。
    江煜:《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贵阳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
    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5期。
    李小凤:《从中唐诗歌看唐公主和亲回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李小凤:《从唐诗看金城公主入蕃和亲》,《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李彦平:《唐朝与东北少数民族契丹、奚的和亲》,《社科战线》1996年第3期。
    廖健太:《略论西汉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
    林弘:《从杜诗管窥唐朝和亲》,《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刘长征:《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刘春英:《唐王朝对内迁高句丽人的安置措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刘后滨:《从贞观之治看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治世与盛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刘莉:《略论汉唐“和亲”的特点和影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刘美崧:《唐代真公主与回纥的和亲》,《丝绸之路文献叙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刘文兵:《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治国十策》,《领导科学》2007年第11期。
    罗康隆:《唐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羁縻制度述评》,《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吕建中:《唐与吐谷浑的三次和亲》,《中国土族》2007年第3期。
    马驰:《唐幽州侨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唐研究》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聂巧平:《论杜甫的和亲诗》,《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庞祖喜:《也论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彭建英:《中国传统羁縻政策略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任崇岳:《试论唐代的和亲政策》,《丝绸之路文献叙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任育才:《唐朝对吐蕃和亲策略之运用》,《唐代研究论集》第二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版。
    沈寿文:《汉代的和亲与人质制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宋建良:《略论唐太宗对人才的选拔任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宋卿:《唐代东北原始部落形式的羁縻府州朝贡述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
    苏雄娟:《唐朝与吐蕃和亲研究》(2001年博士论文)。
    孙祚民:《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点意见分歧》,《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第9期。
    唐启怀:《唐代都护府述略》,《西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陶振江:《浅谈唐太宗的“统战政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11期。
    涂绪谋:《唐太宗贞观之失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王建怀:《唐代和亲的地理范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
    王立霞:《唐代羁縻府州内部结构及其相关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王立霞:《唐设羁縻府州的民族因素》,《求索》2007年第11期。
    王其林:《关于唐太宗评价的几个问题》,《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王寿南:《唐代和亲政策》,《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版。
    王田田:《唐与回纥和亲研究》,《邢台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王晓晖:《唐与少数民族和亲刍议》,《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王永平:《论唐代的文化政策》,《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3期。
    王云鹏:《浅谈唐太宗的为政之策》,《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魏国忠:《试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北方论丛》1979年第5期。
    卫永峰:《唐与薛延陀的和亲及薛延陀的平定》,《文史杂志》2002年第3期。
    吴玉贵:《唐代西域羁縻府州建置年代及其与唐朝的关系》,《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熊德基:《唐代民族政策初探》,《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熊德基:《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试论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薛贻康:《略论唐朝宰相的设选》,《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杨浣:《试析唐代党项羁縻府州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杨圣琼:《论(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的人才思想》,《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
    叶玉梅:《简论和亲与战争的统一性》,《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袁波澜:《唐宋民族政策——羁縻问题之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原文静:《唐代羁縻府州管理体制变迁的原因探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张国庆:《略论唐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府州的设置》,《黑河学刊》1988年第2期。
    张淑芳:《论唐太宗的用人思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张晓东:《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亲的特点——兼与汉唐等不同历史时期比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张晓松:《唐朝羁縻府州制及与南诏政权政治行政关系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张雄:《唐太宗经营河西走廊略述——兼谈唐初关于内地与边疆关系的争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张怡平:《王昭君与汉朝的和亲政策》,《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赵晶:《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晋阳学刊》1989年第6期。
    赵泽斌:《唐太宗时期的和亲政策刍议》,《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钟银梅:《唐代羁縻府州制度述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周佳荣:《唐代和亲公主的出身问题》,《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周佳荣:《唐代和亲考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周曙光:《从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远嫁看汉唐和亲政策的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曾凡贞:《民族和亲政策对中国古代实现社会和谐的意义》,《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左之涛:《从维州的沿革看唐代羁縻州与正州的转换》,《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