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陕北是一个文化区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概念。陕北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地带,辖榆林、延安两个地市级行政区。自古以来,陕北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政治拉锯的绳结地区,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是商帝武丁伐鬼方,已见出民族间的政治、军事、文化之博弈。而自秦始皇置上郡地,陕北的区域轮廓开始凸显。虽然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演绎中,这片土地的政治归属不断更迭,但由于多民族共相杂处,文化接触,而使得陕北的区域文化呈现出活跃的交叉趋向并被保留在传统的积淀中,陕北成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牧业文明过渡的典型地带。明清以降,以北部长城为界,陕北才真正地被掌控在中原封建统治者的手中,但由于地缘关系,不仅继续与边蒙的游牧民族保持联系,还东跨黄河,西毗陇东,南接关中,与周边行政区域多相往来,逐渐沉淀出陕北传统民俗文化混融杂陈的发展格局和特点。音乐作为其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以其特有的音声表现方式,展露民众心迹,抒发个体情感,成为陕北传统文化保留与传承中,最富于活态和激情的生命气韵。
     自然环境上,陕北以黄土、沙碛堆积而成的原、梁、峁、沟地貌组织形态,以及长期干旱少雨的温带季风气候条件,构成了这一区域贫瘠的自然生存条件,加上战争人祸,历史时期的陕北生态实际上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境地。而在这样一片干涸的土地上,陕北人不仅顽强、执着地繁衍着生命,而且用质朴与率真讴歌着生存体验。如果说民俗构成了陕北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那么包括音乐在内的民间艺术则演绎出陕北乡村文化的特色。现保留在陕北传统民俗生活中的音乐类型包括民歌、唢呐鼓吹、秧歌、陕北说书、二人台、榆林小曲、道情以及白云观道教笙管等,它们或原生于本地,或传自于周边地区;或在交流变异中兴旺,或在接触碰撞中衰落……但无论孕孳于此还是成长于斯,都在历史的河流中经历着冲刷与筛汰,最终在与当地民俗文化诸因素的交织锤炼中熔铸成今天的生动样貌。
     陕北音乐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与乡村社会民俗生活之间保持着的不可剥离的唇齿关系。陕北音乐文化一方面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当地民俗的建构,另一方面以民俗生活为依托不断地完善着自身的发展需要。大致上来说,陕北音乐文化的最鲜明之处,就在于它的民俗性职能大于艺术表现职能。尽管在参与民俗活动或者履行民俗议程中,陕北音乐文化及其行为体现出一定的演艺性,发挥着娱神也悦人的作用,但其本质是作为民俗建构的一部分而存在着,这与纯粹作为舞台表演的艺术应该有所区别。因此上,陕北的音乐文化活动多与年节庆祝、婚丧礼俗、乡村庙会、民间祭祀相为伍,在充任民俗角色、履行民俗仪式过程的前提下,发挥艺术功能。
     陕北音乐文化特色凝聚和精神内涵建构,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乡村社会生活条件,无论是生产劳作、居住、生活以及民间信仰中的体验,都会潜移默化地积淀在艺术创造心理养成和艺术表现中,使之远古的祭祀遗留、现世的情感宣泄、日常的伦理遵从,通过民俗活动,以艺术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展现。其中,对存在的感应、对生命繁衍的领悟是其本质。艺术表达中,通过质朴、甚至简陋的形式,折射出的却是来自心底的本真性体验。以至于,信天游虽不仰仗舞台,但漫山遍野回荡着的却是生命的豪放;大唢呐鼓吹虽难成雄伟的仪仗,但迎亲路上、秧歌舞场上却能把激情燃放;说书人虽然孤独远行,但无论乡间院落还是庙会书场,总能通过苍凉歌喉和伶牙俐齿,跨越时间隧道把听者带到那历史的场景中……与其说陕北音乐文化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民俗,毋宁说其反映着一个区域的乡村生活。陕北音乐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这片土地,必定也以其特有的韵调,生动地展示这里的生活面貌。
     当然,陕北音乐文化也会随着自然环境和乡村社会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迁移。伴随着崖畔窑洞的废弃,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城镇与乡间的现代民俗活动中,各种演唱与吹打很难不汇入现代城市流行的时尚元素。但可惜的的是,形式改变了,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内容同时遭到了摒弃。这样的乐队多的是电子的铿锵,而缺少的是古老的深邃与苍凉,已经奏不出陕北传统音乐的独特韵致。陕北特有的大唢呐已弃之不用,歌手口中的信天游也已在卡拉OK的节律扭摆中失去了自然与真性,闹秧歌看重的是行街队列展示,而盲艺人的单人书专利已被明眼人的群口表演挤出了市场,这就是现代化付出的代价!传统乡村生活的自然化、田园化、个性化遭到了城市工业化、标准化、文化时尚化的侵蚀与剥夺,乡村民众随之也在一步步失去纯朴的精神家园。传统已经到了需要专门认识、有意识保护和强化传承的境地。
     相比较而言,陕北音乐文化中毕竟还保留有一定的传统因素。但随着近年来区域经济的腾飞,乡镇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陕北乡村民俗表面上呈现出的复苏兴旺势头,实际上已难掩对传统精神内涵的忽略;在越来越重视各种庙会祭祀的奢华与铺张的背后,隐含着现代人的精神焦虑。因此上,如何认识传统,如何发展传统,如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张力,已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安慰,而是现代人在物欲、利益膨胀中寻找生命本原和真实的途径。对区域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与保护自然在其视野之中,陕北音乐文化即是其中亟需关注的一支。
Northern Shaanxi is actually a cultural area rather than an administrative region. Located in theLoess Plateau area in northern part of Shaanxi Province, Northern Shaanxi contains two city-level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Yulin and Yan’an. In ancient times, Northern Shaanxi was a hot placewhere political wars occurred between northern nomadic people and the Han people living on theCentral Plains. According to the earliest documentary records, political, military and culturalcompetition between ethnic groups took place when Wu Ding, King of Shang Dynasty, attackedGuifang, an ethnic group living in northern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Besides, when Qin Shihuang(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 divided his empire into dependent commanderies, theregional profile of Shaanxi province began to be apparent. Though the area was owned and ruled byemperors of different dynasties over2,000years of feudal rule,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ethnicsand the contact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made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overlappedactively and retained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 making it a typical area where farming civilization inthe Central Plains has been well blended with animal husbandry civilization in northern China. After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rthern Shaanxi, with the north of the Great Wall as its boundary,was actually ruled by the feudal rulers in the Central Plains. However, due to its geographicadvantage, the contact with northern nomadic people living in the border of the Inner Mongolia iscontinued, and it could contact with surrounding administrative regions because it extends across theYellow River on the east and adjoins with Qingyang on the west and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onthe south. Consequently,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features of coexistence and cultural mixturehave been deposited gradually for the traditional folkloric culture in Northern Shaanxi. What’s more,as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i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echo the inner voices of the masses and toexpress individual emotions with its unique sonorific features, music has become the most lively andpassionate sound of life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Northern Shaanxi culture.
     As for natural environment, comprised of loess-sand moraine formed plateaus, ridges, hills andvalleys, Northern Shaanxi features a monsoon climate of medium latitudes with long-term droughtand lack of rain. The poor natural conditions of survival, together with wars, made Northern Shaanxian extremely severe place to live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However, living in such a dry land, thelocal people not only have survived indomitably and persistently, but also celebrated in songs theirlives in a plain and sincere way. If we say that folklores constitute their life style, the folk artsincluding music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culture in Northern Shaanxi. The preservedtraditional music types include folk songs, suona playing, Yangge, ballad (storytelling), Errentai (asmall-scale drama performed by two persons), Yulin ditties, Daoqing (a form of folk art) and Taoismmusic. Originated locally or introduced from surrounding areas, some of them have become morepopular while some have declined in the process of exchange, variation or impact. No matterwhether they were originated or developed here, they experienced scouring and screening in the longriver of history. Finally, they grow to be very vivid after interweaving with local cultural factor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music lies in its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the daily folk life in the rural communities. The music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has beeninvolved in local folk custom construction in a unique way;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been makingimprovements for self-development based on local folk lif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st distinctivefeature of the musical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is that its folk custom significance is greater thanits artistic expressional function. Though the music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and its behaviorscan reflect a certain degree of entertainment and play the role in pleasing gods and people for somefolk activities or fulfillment of such arrangements, it survives and grows as part of folk customconstruction in essence. Therefor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arts purely for stage performance. Besides,the activities of musical culture in Northern Shaanxi are mostly associated with festival celebration,wedding, funeral, temple fairs and folk sacrifice. As it fulfills its role in folkloric ceremonies, it also plays its artistic role.
     Characteristic cohesion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musical culture of NorthernShaanxi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rural living conditions, because theexperiences in production, farming, housing, life style and folk religions can deposit unconsciouslyin psychological cultivation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herefore, the folkloreactivities can show to some extent the features of sacrifice, emotional outlet and daily moralcompliance in an artistic way. Among these, the response to existence and perception of lifereproduction are the essential things to be expressed. What is truly reflected is the true experience ofpeople’s innermost through its simple even rough way of expression. For example, Xintianyou (akind of Shaanxi local melody) is not a kind of dance actually, but its echo hovering all over themountain presents the energy of life. For suona,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magnificent honor guard, butthe yangge dance on the way to welcome the bride may evoke people’s passion. While storytellersmay travel alone to far away places, they are able to bring the listener back to the historical scenethrough their enchanting words and desolating songs at courtyards, temple fairs or some othervenues. Therefore, this is not so much that the music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represents thefolklores of a region as it reflects the actual rural life of a region. Its construction is inseparable withthe land, and it in turn reflects the life here in its unique way.
     The music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will definitely change a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uralsocial conditions change. The cave dwellings built along hills have been abandoned gradually, andmore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been built. Nowadays there are various folk activities such as singingand suona playing in towns and village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remain completely independent offashionable factors in modern cities. But unfortunately, their ways of expression have changed, andthe relevant traditional essence is thus abandoned. The modern bands have electronic instruments tohelp them, but they fail to show the sense of profundity and desolation.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forthem to give full expression to the unique rhythm possessed by the Northern Shaanxi music. The bigsuona inclusively owned by Northern Shaanxi people has been abandoned. Xintianyou songs sungby singers in Karaoke have lost their natural and sincere essence. What Yangge dance emphasizesnow is parade, and the storytelling that was inclusive to the blind in ancient times has now beensqueezed out of the market by the performance conducted by a group of normal people. This is theprice we must pay for modernization. The natural, idyllic and individualized rural life has beendamaged by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cultural and fashionable urban life. Rural people are now losingtheir natural spiritual homes. So, traditions have declined to the extent that special knowledge isneeded to enforce the conscious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Comparatively speaking, some traditional factors of the musical culture in Northern Shaanxistill remains. However, with the boos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apidurbanization of the country, the Northern Shaanxi folk customs appear to be seemingly prosperous,but in fact the ignorance of the traditional innate spirit is obvious. What the luxurious andextravagant temple fairs and sacrifice imply is the spiritual anxiety of modern people. Therefore,how to re-recognize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inject new power to them under modernsocial environment is far more than a superficial comfort but a way for modern people to search forthe truth and essence of life in an age of overwhelming desire and lust for material and benefits.Since it is natural for them to com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eservation of regional traditions ofmusical culture, so the musical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is among those in urgent need ofattention.
引文
①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页注1。
    ①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
    ①乔建中著《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修订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②中国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内部)。
    ①肖云儒《抢救活历史(代序)》,载雷润峰、耕牛编《陕北文化研究论文》,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白进暄主编《绥德文库·民歌卷》(上中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③乔建中《序·站在民众的立场理解民众》,载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下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刘育林主编《陕北民歌研究论集(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刘育林主编《陕北民歌研究论集(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刘育林等著《陕北民歌通论》,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刘雄飞《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以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比较个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②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2年;《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③张明贵道长,现任陕西榆林佳县白云山道教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
    ④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申飞雪收集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⑤袁静芳、李世斌、申飞雪《陕西省佳县白云观道教音乐》一书中称为“法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版。
    ①萧梅《呼舞吁嗟祈甘霖——西北(陕北)地区祈雨仪式与音乐调查综述》,载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北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88页。
    ②周振鹤《中古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载《历史地理》第十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①参见(美)艾伦·帕·梅里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校《音乐人类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
    ④中国历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上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版,第157页。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前沿》,郑州:黄海水里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6页。
    ②(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卷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二四七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华民国七十五年版,第247-88页。
    ①陈德正《古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游泓《从社会学视角解读<狼图腾>中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博弈》,《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①可参见刘育林《陕北地名札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②(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286页。
    ③(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7页。
    ②转引自高荣《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突厥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78页。
    ④曹颖僧辑录《延绥揽胜》(校订本),榆林市黄土文化研究会,2006年,第45页。
    ⑤参见秦燕在其《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一书中相关论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①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①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②(清)高照煦修纂《光绪米脂县志·风俗四》,《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三十三年刻,据抄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③刘育林等《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
    ④自北向南依次为榆林片、佳吴片、清涧片、绥德片、延安片。参见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3页。
    ⑤安庆丰修、郭永清纂《民国安塞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⑥(清)钟章元修、陈第颂等纂《道光清涧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道光八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版,第42页。
    ①(清)高照煦修纂《光绪米脂县志·风俗二》,《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三十三年刻,据抄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07页。
    ②严建章等修纂《民国米脂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③(清)高珣修、龚玉麟纂《嘉庆葭州志·风俗志》,《中国方志丛书》,嘉庆十四年修,民国二十二年重刻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版,第180页。
    ④(清)洪蕙纂修《嘉庆重修延安府志·习俗》,《中国方志丛书》,嘉庆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版,第277页。
    ⑥余正东修、黎锦熙等纂《民国洛川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三年泰华印刷厂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13页。
    ⑦同①,第407页。
    ①余正东修、黎锦熙等纂《民国洛川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三年泰华印刷厂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14页。
    ②余正东修、吴致勳纂《民国黄陵县志·风俗志》,《中国方志丛书》,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五年版,第371、374页。
    ③王致云修、朱壎纂、张琛增补《道光神木县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道光一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81页。
    ④“合卺之夕,新房屏绝外宾出入,严守门户,名曰‘压幛’,且是夕,男女俗忌交语,秉烛达旦。”参见刘济南等修、曹子正纂、曹思聪续纂《民国横山县志·风俗志》,《中国方志丛书》,民国十八年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版,第402页。
    ⑤(清)侯昌铭纂修《光绪保安县志略·民质篇》,《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二十四年抄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⑥(清)钟章元修、陈第颂等纂《道光清涧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道光八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版,第41页。
    ⑦同①,第517页。
    ⑧(清)刘毓秀修、贾构纂《嘉庆洛川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嘉庆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41页。
    ①余正东修、吴致勳纂《民国黄陵县志·风俗志》,《中国方志丛书》,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五年版,第371页。
    ②(清)丁瀚修、张永清等纂《嘉庆续修中部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嘉庆十二年修,民国二十四年重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版,第38页。
    ③安庆丰修、郭永清纂《民国安塞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④(清)丁锡奎修、白翰章等纂《光绪靖边县志稿·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⑤余正东修、黎锦熙等纂《民国洛川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三年泰华印刷厂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18页。
    ⑥(清)高照煦修纂《光绪米脂县志·风俗三》,《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三十三年刻,据抄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⑦同①,第370页。
    ⑧(清)郑居中、麟书纂修《乾隆府谷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乾隆四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版,第136页。
    ⑨(清)刘毓秀修、贾构纂《嘉庆洛川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嘉庆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40页。
    ①严建章等修纂《民国米脂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②余正东修、吴致勳纂《民国黄陵县志·风俗志》,《中国方志丛书》,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五年版,第370页。
    ③(清)丁锡奎修、白翰章等纂《光绪靖边县志稿·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④(清)高照煦修纂《光绪米脂县志·风俗三》,《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三十三年刻,据抄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①(清)郑居中、麟书纂修《乾隆府谷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乾隆四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版,第136页。
    ①曹宏信《陕北民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下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9页。
    ①高万飞编著《陕北大唢呐音乐》,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②转引自高万飞编著《陕北大唢呐音乐》,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载《范石湖集·卷二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26页。
    ②(宋)杨万里《观社》,载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三七·退休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36页。
    ①孟海平《陕北秧歌概述》,载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民舞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陕北秧歌研究》(内部),1985年,第14页。
    ②(清)吴忠浩修、李继峤纂《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页。
    ③(清)高照煦修纂《光绪米脂县志·风俗三》,《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三十三年刻,据抄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④(清)谢长青修纂《道光重修延川县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道光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63-64页。
    ⑤严建章等修纂《民国米脂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①申飞雪《民间祭祀与陕北秧歌》,载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民舞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陕北秧歌研究》(内部),1985年,第50页。
    ⑤孟海平《陕北秧歌概述》,载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民舞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陕北秧歌研究》(内部),1985年,第17页。
    ①延溪《“傩”、“打野胡”与秧歌的关系》,载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民舞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陕北秧歌研究》(内部),1985年,第82页。
    ②白进暄主编《绥德文库·民歌卷(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15页。
    ③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下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3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瞽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617页。
    ①李渔叔注译《墨子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第326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④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503-504页。
    ⑤倪钟之《中国曲艺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①顾实著《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版,第172页。
    ③(南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三·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93页。
    ④陆游于绍兴二十六年至绍兴二十七年(1156-1157)间任瑞安主簿,郑育友认为此组七言绝句作于此时。参见其《陆游诗<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考》,载于《瑞安日报》,2006年11月23日第9版。
    ⑤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9-10页。
    ①曹伯植《陕北说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②(清)谭吉璁撰,刘汉腾等校注《延绥镇志·卷六之二》(校·注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①参见孙鸿亮《陕北说书研究》一书中引用的图片。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③参见曹伯植《陕北说书概论》中的分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⑤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10页。
    ②参见李世斌《二人台音乐》一书概论部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下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5页。
    ③(清)谭吉璁撰、刘汉腾等校注《延绥镇志·卷六之二》(校·注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3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春官宗伯下·大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7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乐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1页。
    ③(唐)韦应物《金谷园歌》,《全唐诗·卷194-12》,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0页。
    ④(南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六·成都书事(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29页。
    ⑤李贽《哭怀林(四)》,张建业等注《李贽全集注·焚书注(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
    ⑥(清)李熙龄纂修《道光榆林府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②(清)董浩等编《全唐文·第六卷·今道士在僧前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唐书·志第十一·礼乐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2页。
    ①樊奋进编著《陕北道情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李广洁《洪洞古槐与明代移民》,《文史知识》,1989年12期。
    ②(清)吴忠浩修、李继峤纂《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纪事》,《中国地方志集成》,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①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页。
    ①李东升《失传了的民间古老剧中——赛赛》,《陕北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②陕北闹赛赛图片转引自黄新力《陕北最原始的祈雨民俗——黄土地上闹赛赛》,《文明》,2005年第7期。
    ①以上统计资料主要来自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申飞雪收集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一书,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9页。
    ②(清)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9-160页。
    ③(清)翟灝《通俗编·俳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687页。
    ①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②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下文所引表格1出自该文。
    ②曹伯植《陕北说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①曹伯植《陕北说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孙鸿亮《陕北说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17页。
    ①(清)郑居中、麟书纂修《乾隆府谷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乾隆四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版,第135页。
    ②(清)吴忠浩修,李继峤纂《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③(清)李熙龄纂修《道光榆林府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④(清)吴炳纂修《乾隆宜川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乾隆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版,第230页。
    ①余正东修、黎锦熙、吴致勳等纂《民国洛川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三年泰华印刷厂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07页。
    ②侯虎虎、王天强《明代陕北自然灾害与民生》,《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易水《汉魏六朝的军乐——“鼓吹”和“横吹”》,《文物》,1981年第7期。
    ③(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97-4198页。
    ①(晋)崔豹《古今注》(卷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14页。
    ②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晋书·志第十三·乐(下)》,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547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9页。
    ④黎国韬《鼓吹乐及其起源简议》,《艺术百家》,2004年第3期。
    ①(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四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85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礼仪志(中)》注引蔡邕《乐志》文。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31-3132页。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65页。
    ⑤(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六·散不足第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3页。
    ⑥(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97页。
    ①项阳《乐户与鼓吹乐》,《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③(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8页。
    ②参见秦燕著《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一书第三章相关内容。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横山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横山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3页。
    ①(清)李熙龄纂修《道光榆林府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②安庆丰修、郭永清纂《民国安塞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①艾谱、向贵《陕北唢呐音乐概述》,载《绥德文库·唢呐音乐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3页。
    ③(西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注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32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春官·大宗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2-464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曲礼下第二》,北京:北京大学,1999年版,第111页。
    ③刘济南、张斗山修、曹子正纂、曹思聪续纂《民国横山县志·风俗志》,《中国方志丛书》,民国十八年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版,第401页。
    ①(清)丁锡奎修、白翰章等纂《光绪靖边县志稿·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②严建章、高仲谦、高照初修纂《民国米脂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127页。
    ①(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六·散不足第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3页。
    ②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一),《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第102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礼志》(卷一二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18页。
    ①《论语·八佾》曰:“丧,与其易也,宁戚。”其“宁戚”指的是“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的发自内心的哀戚之情。参见(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丧亲章第十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②孔美艳《试论丧葬歌、舞、戏及其民俗文化功能》,《中华戏曲》,2008年第2期。
    ①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3页。
    ②(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22、624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礼仪中·大傩》,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27-3128页。
    ②白进暄主编《绥德文库·民歌卷》(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15页。
    ①白进暄主编《绥德文库·民歌卷》(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3页。
    ②参见刘宇英《延川老秧歌的基本程序》中对“转九曲”的介绍。载《延川文典·秧歌卷》,第73-78页(未印稿)。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33页。
    ②详情参见钮卫星《唐宋之际道教十一耀星神崇拜的起源和流行》,《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1期。
    ③转引自王生堂《九曲秧歌之一》,载《绥德文库·秧歌艺术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96页。
    ④转引自刘宇英《延川老秧歌的基本程序》,载《延川文典·秧歌卷》,第75页(未印稿)。
    ①转引自王生堂《九曲秧歌之一》,载《绥德文库·秧歌艺术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
    397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0页。
    ①(宋)洪皓《松漠纪闻》,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清代照旷阁本,第15页。
    ①参见王正云编《榆林民间信仰习俗》一书,榆林市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2011年(内部使用)。
    ①引自曹宏信《陕北民俗》一书。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②详情可参见王正云编《榆林民间信仰习俗》,榆林市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2011年(内部使用),第247页。
    ②申飞雪《白云山诸神》,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②刘济南等修;曹子正等纂《民国横山县志·宗教》,据民国十八年石印本,台北:成为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版,第412页。
    ②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申飞雪收集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①柳守元《清微宏范道门功课序》,胡道静等主编《藏外道书》(第29册),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444页。
    ③详情请参见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申飞雪收集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年版,第79-91页。
    ①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室编《全真正韵谱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①参见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申飞雪收集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之《吊挂》(一)。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年版,第206页。
    ②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室编《全真正韵谱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①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申飞雪收集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之《吊挂》(一)。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年版,第457页。
    ①请参阅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室编《全真正韵谱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①参见霍向贵《陕北民歌色彩区划分》,载《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①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①引自高万飞等编著《陕北传统民歌》(未印稿),第33页。
    ②刘育林、常炜炜《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
    ③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①刘育林、常炜炜《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
    ②参见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一书中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0-82页。
    ③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①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
    ①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①分类参见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①引自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③韩巍《清代“走西口”的路线及成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引自白进暄主编《绥德文库·民歌卷》(中),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4页。
    ②
    ①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②吕政轩《陕北民歌艺术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③本节中陕北方言注音主要参考刘育林、安宇柱《陕北方言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刘育林《陕西省志·方言志(陕北部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④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④详见王克明《听见古代——陕北话里的文化遗产》,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②
    ②参见奇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腔格”条,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90页。
    ①以上引言见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一书第18-28页,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②刘育林《陕北民歌词曲音高关系实验报告》,载《陕北民歌研究论集》(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①武鹏《央视青年歌手大赛首设“原生态”组》,《新闻晚报·今日娱乐》,2006年2月17日。
    ①(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之十七·大内规制纪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页。
    ①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Julian Steward. Thenry of Culture Change.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55.
    ②(美)斯图尔德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源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版,第38页。
    ④参见管宁《文化生态与现代文化理念之培育》,《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
    ②(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释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674页。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月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
    ⑤《周礼·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②高海平《横山付圆则村旧庙壁画考》,《文博》,2006年第5期。
    ①参见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4、925页。
    ①(英)罗伯特.迪金森著;葛以德等译《近代地理学创建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5页。
    ①唐家路《生活化的民间艺术》,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2006年第4期。
    ①(美)萨姆钠《民俗》第1节,载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附录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②(美)萨姆钠《民俗》第34节,载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附录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⑤(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①李清和《从先秦文献资料看巫与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②参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春官宗伯下·大司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583页。
    ③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7页。
    ④佚名《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第四》,引自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494页。
    ⑤袁珂《山海经“盖古之巫书”试探》,载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编《山海经新探》,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31-240页。
    ①李清和《从先秦文献资料看巫与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②参见(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系辞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春官宗伯下·神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9-740页。
    ①黄芝岡《从秧歌到地方戏》,上海:中华书局,1951年版,第126、127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杠气:往外冒气。交伙计:私交情人。
    ①参见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第三章有关论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引自党音之等编《陕北民歌500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参见李德忠《三边新旧<七笔勾>》,《光明日报》2005年5月9日B3版;武有平《两篇<七笔勾>》,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62a180100m65w.html。
    ②(清)吴忠浩修、李继峤纂《乾隆绥德直隶州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③(清)郑居中、麟书纂修《乾隆府谷县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乾隆四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第135页。
    ④(清)李熙龄纂修《道光榆林府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②刘济南、张斗山修;曹子正纂;曹思聪续纂《民国横山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民国十八年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第401页。
    ③严建章、高仲谦、高照初修纂《民国米脂县志·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印制,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①(清)孔繁朴修、高继岳纂《光绪绥德直隶州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据光绪三十一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第334页。
    ①(清)王致云修、朱壎纂、张琛增补《道光神木县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道光一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81页。
    ②(清)孔繁朴修、高继岳纂《光绪绥德直隶州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据光绪三十一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第390页。
    ①(美)瑞吉娜·本迪克丝著;李扬译《本真性(Authenticity)》,《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③(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林兴宅译《两性社会——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④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①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②黄芝岡《秧歌论》,《从秧歌到地方戏》,上海: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版,第128页。
    ①(美)萨姆钠《民俗》第8节,载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附录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①(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等译《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②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①郑广利《论文化超越性》,《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②黄芝岡《从秧歌到地方戏》,上海: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版,第74页。
    ①参见泰勒《原始文化》第三章相关论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4页。
    ①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①参见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相关论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②黄欣荣《贝塔朗菲与复杂性范式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7期。
    ①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67页。
    ②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第154页。
    ③宋俊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与衍生态》,《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第8-9页。
    ①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第153页。
    ②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亨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26、27页。
    ①居其宏《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关于“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问题之我见》,《艺术广角》,1999年第4期。
    ②居其宏2013年3月27日在笔者论文预答辩会上提及,笔者赞同并在此做进一步引申。
    ③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6页;《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页。
    ①可参阅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一书中对民歌的“再生型层次”的论述。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6页。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李渔叔注译.墨子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
    6、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6.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卷五)[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二四七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华民国七十五.
    12、(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3、(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
    17、(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六散不足第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8、(宋)郭茂倩.乐府诗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9.
    19、(东汉)蔡邕.乐志[A].(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礼仪志(中)[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0、(西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1、(晋)崔豹.古今注(卷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2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突厥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晋书[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24、(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5、(宋)欧阳修,宋祁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6、(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一)[M].《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27、(宋)王溥撰.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8、(清)董浩等编.全唐文[C].北京:中华书局,1983.
    29、(唐)韦应物.金谷园歌[A].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0.
    30、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C].北京:鲁迅全集出版社,民国三十年.
    31、(元)脱脱等撰.宋史礼志(卷一二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2、(宋)洪皓.松漠纪闻[M].(日)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清代照旷阁本.
    33、(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Z].范石湖集卷二十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4、(宋)杨万里.观社[Z].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三七退休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7.
    35、(南宋)陆游,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三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6、(南宋)陆游,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M]卷六成都书事(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7、(明)刘若愚.酌中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38、李贽.哭怀林(四)[A].张建业等注.李贽全集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9、(清)李声振.百戏竹枝词[A].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C].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40、(清)翟灝.通俗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41、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3、倪钟之.中国曲艺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4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4.
    1、曹颖僧辑录.延绥揽胜(校订本)[C].榆林:榆林市黄土文化研究会,2006.
    2、(清)高照煦修纂.光绪米脂县志风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光绪三十三年刻,据抄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安庆丰修,郭永清纂.民国安塞县志风俗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民国三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4、(清)钟章元修,陈第颂等纂.道光清涧县志风俗[Z].中国方志丛书[C].道光八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
    5、严建章等修纂.民国米脂县志风俗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6、(清)高珣修,龚玉麟纂.嘉庆葭州志风俗志[Z].中国方志丛书[C].嘉庆十四年修,民国二十二年重刻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
    7、(清)洪蕙纂修.嘉庆重修延安府志习俗[Z].中国方志丛书[C].嘉庆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
    8、余正东修,黎锦熙等纂.民国洛川县志风俗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民国三十三年泰华印刷厂铅印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9、余正东修,吴致勳纂.民国黄陵县志风俗志[Z].中国方志丛书[C].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五年.
    10、王致云修,朱壎纂,张琛增补.道光神木县志风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道光一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1、(清)侯昌铭纂修.光绪保安县志略民质篇[Z].中国地方志集[C]成.光绪二十四年抄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2、(清)钟章元修,陈第颂等纂.道光清涧县志风俗[Z].中国方志丛书[C].道光八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
    13、(清)刘毓秀修,贾构纂.嘉庆洛川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嘉庆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4、(清)丁瀚修,张永清等纂.嘉庆续修中部县志风俗[Z].中国方志丛书[C].嘉庆十二年修,民国二十四年重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
    15、(清)丁锡奎修,白翰章等纂.光绪靖边县志稿风俗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6、(清)郑居中,麟书纂修.乾隆府谷县志风俗[Z].中国方志丛书[C].乾隆四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
    17、(清)吴忠浩修,李继峤纂.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8、(清)谢长青修纂.道光重修延川县志风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道光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9、(清)谭吉璁撰,刘汉腾等校注.延绥镇志(校注本)[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0、(清)李熙龄纂修.道光榆林府志风俗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21、(清)吴炳纂修.乾隆宜川县志风俗[Z].中国方志丛书[C].乾隆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九年.
    22、横山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横山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3、刘济南、张斗山修,曹子正纂,曹思聪续纂.民国横山县志风俗志[Z].中国方志丛书[C].民国十八年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
    24、(清)吴忠浩修,李继峤纂.乾隆绥德直隶州志风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25、(清)孔繁朴修,高继岳纂.光绪绥德直隶州志风俗[Z]中国方志丛书[C].光绪三十一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五十九年.
    26、(清)王致云修,朱壎纂,张琛增补.道光神木县志风俗[Z].中国地方志集成[C].道光一十一年刻本影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2、刘彤.皇权旁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3、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4、刘育林等.陕北民歌通论[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5、刘雄飞.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刘雄飞.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以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比较个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袁静芳、李世斌、申飞雪.陕西省佳县白云观道教音乐[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8、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申飞雪收集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Z].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
    9、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北卷)[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0、(美)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M].穆谦译,陈铭道校.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10.
    11、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海水里出版社,2001.
    12、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3、侯仁之,邓辉.中国北方半干早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5、曹宏信.陕北民俗[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16、高万飞.陕北大唢呐音乐[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17、曹伯植.陕北说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18、孙鸿亮.陕北说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19、李世斌.二人台音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0、樊奋进.陕北道情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1、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2、申飞雪.白云山道教音乐概论[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
    23、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4、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5、王正云编.榆林民间信仰习俗[M].榆林市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内部使用),2011.
    26、申飞雪.白云山诸神[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
    27、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8、吕政轩.陕北民歌艺术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29、王克明.听见古代——陕北话里的文化遗产[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0、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1、Julian Steward. Thenry of Culture Change[M].Illinois UniversityPress,1955.
    32、(美)斯图尔德.文化变迁的理论[M].张恭启译.台北:源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33、(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34、(英)罗伯特.迪金森.近代地理学创建人[M].葛以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5、(美)萨姆钠.民俗[A].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7、黄芝岡.从秧歌到地方戏[M].上海:中华书局,1951.
    38、(英)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M].林兴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9、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0、(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刘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1、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42、(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43、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2.
    44、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1、乔建中.构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与教学体系的初步设想[A].中国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内部).1-6.
    2、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音乐研究,2011(3):6-18
    3、乔建中.序站在民众的立场理解民众[A].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下卷)[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2
    4、萧梅.呼舞吁嗟祈甘霖——西北(陕北)地区祈雨仪式与音乐调查综述[A].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北卷)[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437-441.
    5、周振鹤.中古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A].历史地理(第十九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曹本冶.发刊词[A].曹本冶主编.大音[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9.
    7、李德忠.三边新旧《七笔勾》[J].光明日报.2005-05-09(B3)
    8、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3-21
    9、呼延思正,高笑寒.清涧发现6处商代石城为方国文化提供可贵资料[N].西安晚报,2008-07-16(8)
    10、陈德正.古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20
    11、游泓.从社会学视角解读《狼图腾》中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博弈.理论月刊,2009(2):119-122
    12、刘育林.陕北地名札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2-96
    13、吕波.两汉上郡龟兹县考略[J].榆林学院学报,2011(1):8-10
    14、高荣.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J].广东社会科学,1998(3):97-103
    15、刘育林,常炜炜.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J].中国音乐,2005(1):150-153
    16、孟海平.陕北秧歌概述[A].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民舞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陕北秧歌研究[C].1985(内部).14-28
    17、申飞雪.民间祭祀与陕北秧歌[A].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民舞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陕北秧歌研究[C],1985(内部).43-54
    18、延溪.“傩”、“打野胡”与秧歌的关系[A].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民舞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陕北秧歌研究[C],1985(内部).72-85
    19、李广洁.洪洞古槐与明代移民[J].文史知识,1989(12)
    20、李东升.失传了的民间古老剧中——赛赛[J].陕北文化研究,2004(1):52-53
    21、黄新力.陕北最原始的祈雨民俗——黄土地上闹赛赛[J].文明,2005(7)
    22、侯虎虎,王天强.明代陕北自然灾害与民生[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5):51-54
    23、易水.汉魏六朝的军乐——“鼓吹”和“横吹”[J].文物.1981(7):85-89
    24、黎国韬.鼓吹乐及其起源简议[J].艺术百家,2004(3):76-79
    25、项阳.乐户与鼓吹乐[J].文艺研究,2001(5):84-96
    26、孔美艳.试论丧葬歌、舞、戏及其民俗文化功能[J].中华戏曲,2008(2):323-341
    27、刘宇英.延川老秧歌的基本程序[A].延川文典秧歌卷[C].未印稿.69
    28、钮卫星.唐宋之际道教十一耀星神崇拜的起源和流行[J].世界宗教研究,2012(1):85-95
    29、韩巍.清代“走西口”的路线及成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3-46
    30、刘育林.陕北方言概况[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34-42+97-98
    31、刘育林.陕北方言略说[J].方言,1988(4):257-26932、张子刚.陕北方言中的“圪”[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91-9533、刘蓉.陕北方言特点浅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1-106
    34、武鹏.央视青年歌手大赛首设“原生态”组[N].新闻晚报今日娱乐,2006-02-17
    35、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M].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79-383
    36、管宁.文化生态与现代文化理念之培育[J].教育评论,2003(3):7-11
    37、高海平.横山付圆则村旧庙壁画考[J].文博,2006(5):
    38、国光红.关于古代的祈雨——兼释有关的几个古文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86-93
    39、唐家路.生活化的民间艺术[M].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2006(4):76-80
    40、李清和.从先秦文献资料看巫与文化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5)
    41、袁珂.山海经“盖古之巫书”试探[A].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山海经新探[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231-240
    42、(美)瑞吉娜本迪克丝.本真性(Authenticity)[J].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4):102-103
    43、郑广利.论文化超越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3(4):37-42
    44、黄欣荣.贝塔朗菲与复杂性范式的兴起[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7):11-14+57
    45、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67
    46、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J].学术研究,2008(2):153-158
    47、宋俊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与衍生态[J].民俗研究,2008(4):5-13
    1、中国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编.“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2、雷润峰、耕牛编.陕北文化研究论文[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3、刘育林主编.陕北民歌研究论集(一)[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4、刘育林主编.陕北民歌研究论集(二)[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5、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释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3、刘育林,安宇柱.陕北方言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4、刘育林.陕西省志方言志(陕北部分)[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奇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腔格[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中国历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白进暄主编.绥德文库民歌卷(上中下)[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2、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上下卷)[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3、安文军主编.绥德文库唢呐音乐卷[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4、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室编.全真正韵谱辑[Z].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
    5、党音之等编.陕北民歌500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6、高万飞等编.陕北传统民歌[Z].未印稿.
    1、胡道静等主编.藏外道书(第29册)[Z].成都:巴蜀书社,1995.
    2、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区域[EB].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3715.htm
    2、地缘[EB].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18607.htm
    3、陕北[EB].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98.htm
    4、本能[EB].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935.htm
    5、“河套人”生存提前3.5万年[EB].新浪·科技时代, http://tech.sina.com.cn/d/2007-01-16/11411337679.shtml
    6、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http://www.snwh.gov.cn/feiwuzhi/
    7、任大援.陕北农民祈雨纪实[EB].陕西旅游资料网,http://www.xtour.cn/2004-12/2004126185705.htm
    8、武有平.两篇《七笔勾》[EB].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62a180100m65w.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