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语新诗的创生和发展是词与物在潜能层面相互激发和搏斗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词(书写)的法则与物的法则之间的不同配置,决定了汉语诗歌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诗艺特征:由词(书写)向物的投射,形成了凝定于汉语诗歌中的写物性,它曾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在传统与西方的“双重换气”考验中,20世纪的汉语新诗颠倒了两种法则之间的秩序,它的现代性美学立场和书写姿态开启了由物向词(书写)的反射格局,即生成了一种物写性的法则。本文正是在这种句法转换中尝试探测诗歌写作与物在现代性情境里缔结的新型关系,并藉此追问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
     在这种探测和追问中,本文将鲁迅的《野草》确定为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性文本,基于此,《野草》更有理由被认为是汉语诗歌现代性的源头,鲁迅是汉语新诗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这一判断将在本文中接受检验。为此,本文冒险悬置了诸多影响诗歌研究的外部因素(如政治、历史、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而专注于一种偏重于纯粹形式方面的思考和想象。诗歌批评不妨将自身置于哲学、艺术和诗学三者的交汇点上,那里将会大大拓展研究的维度,促进方法论的共通性,这决定了本文的基本论述特征。在这种批评精神的启发下,本文也自觉放弃了对历史连续性的依赖,改为从单子的角度来建立物写性的起源与当下诗歌写作之间的跳跃式联系,以此发明一种从鲁迅到当代诗人(如张枣、欧阳江河等人)的诗艺对位法。
     从论文结构上看,本文分为导论、上篇(第一、二、三章)、下篇(第四、五、六、七章)和余论四个部分。各章节之间存在着理论和概念上的联系和递进。具体来看:
     导论借重物质想象的方法,以对雪的诗学-现象学考察为引线,力图为汉语诗歌想象一种物质缘起,在器物-艺术作品-礼物的层次上,对雪作为一“物”进行元诗学上的思考,并追踪人们对同一种“物”在不同诗学情境中的所生成的“意”的变迁。
     上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鲁迅的《野草》。在第一章中,以《野草》中的《雪》一篇为问题的爆破点,本文对《野草》在新诗史上的位置和文本自身的潜能进行了重新思考,初步确定了《野草》的小逻辑(从处女向新娘的过渡)和汉语新诗的小逻辑(从不可能性开始)。在第二章中,本文着眼于《野草》中芝诺悖论,提出了梦写性、文本的梦遗和反常性等写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野草》的第四维阅读法,并命名了文本中极具现代性色彩的第四维词根。第三章从目光学的视阈中正式探究物写性的草创过程和机理,由于第二面镜子的枢纽作用,诗人和读者在诗歌中的看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直视转向斜目而视),这也决定了汉语诗歌从写物性向物写性的转换,而寻找物写性的支点则成为下篇论述的重要条件。
     下篇从《野草》的细读转向汉语新诗理论和形式方面的分析。第四章试图从口型的角度考察物写性的实施与勘测过程,强调了辅音场在现代诗歌中的重要功能,作为可见之物与不可见之物的交叉形态,口型正是元音与辅音之间相互耦合的余额。在第五章中,本文试图深入到微观层面去勾勒物写性文本的基本结构,定义了这种结构的最小单位,即物写素,它承担着文化基因的使命,在宏观上推进着汉语新诗的书写学转向,在对物写素的提炼和化合试验过程中,辩证意象和虚薄的重要概念也得到了有效的诠释,尝试揭示和树立汉语新诗中道说的新势(即“告”),并将其扶植为一种被委以重任的超级物写素。第六章继续在形式方面和书写学上推进对“告”的探索、剖析和想象,引入“知”的概念来呈现物写性的支点,展布出它的上下肢(告知和知道)与左右肢(物和吻),指认物写性文本的边框和缝合点,兼顾元诗学问题和物写性问题的双曲线,并验证书写学视野下汉字的共通性。第七章将以解构的精神开列一则汉语新诗的大逻辑,将物写性的考察推向另一个极端,从爱与死的角度,尝试建立《野草》中的解构与物写性的解构之间的共通性,最终在元诗学与物写性的边界处为汉语新诗猜想一种形式指引。
     余论将简要概述本文的概念演绎过程和文体特征,将物写性法则确定为汉语新诗的文本世界观,将超级物写素勘定为物写性的支点,并从认识论角度提出对新诗理论的一点阶段性的设想和展望。从总体上说,本文仅仅是一篇务虚的诗学论纲,要想有效地对以上观点进行全息检测,则需要重新释放一度被悬置起来的要素,将诗歌写作重新落实为一种行动原则。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poetry is processing the stimulation and struggle between words and objects. To some extent, th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of the rule in word(writing) and objects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etry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The turning from writing to the projection of objects forms the object-written of Chinese poetry,which enjoys high reputation in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n the test of the double breath-changing from our tradition and the west, the20th Chinese poetry reverse the order of the two rules. The position of modern aesthetic and writing gesture opens the projection pattern from objects to word(writing),generating the object-writing rule. This paper detects the new connection of poetry writing and objects under the modern circumstances in this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then question closely about the origin of object-writing in Chinese new poetry.
     After the probe and detailed inquiry, the paper determines Lu Xun's weeds as the origin of object-writing in Chinese new poetry. On account of this, weeds make more sense to be regarded as the sourc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Lu Xun can the great poet who ranked first. This judgment will be tested in this text. The paper lies asid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history,society,thought,culture, focusing on the thought and imagination for pure form. The criticism of poetry would better put itself on the intersection of philosophy,art and poetry. It expands the dimensionality of research,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convergence of methodology, which decid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discussion.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the author gave up the attachment of historical continuity conscientiously, changing to the aspect of individual to set up the contacts by leaps and bounds between the origin of object-writing and contemporary poetry writing. The paper aims to create kind of poetry counterpoint from Lu Xun to contemporary poets(e.g.Zhang zao,Ou Yang jiangh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divides into introduction,part I(the first, second,third chapter),part Ⅱ(the forth,fifth,sixth,seventh chapter) and conclusion. There are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links and progress among chapters. Specific for the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adopts the method of material imagine, using poetics-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snow, which is trying to image a material origin for Chinese poetry. The author make much speculation over snow as an'object'at the level of artifacts-works of art-gift in metapoetry, and track the changing of meanings of the same thing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main research target of part one is Lu Xun's weeds. The first chapter uses snow, one piece of weeds,as a break point. The author rethinks the position of weeds in the history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text itself, and preliminary sure a small logic of weeds(from a virgin to the bride) and Chinese new poetry(start from impossibility). The second chapter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Zeno's paradoxes of weeds, and put forward dream-writing, text of wet dreams and abnormality, then provides the forth dimension reading for weeds, and gives name to the forth dimension root with modernity.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initial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object-writing from the sight horizon. As the second mirror using as a hinge, the view of the poet and reader has changed thoroughly(from looking straight to looking awry), which decides the change from object-written to object-writing, and finding the supporting point is the goal for the second part.
     The second part is from reading weeds in detail to analyzing theory and form of Chinese new poetry. The forth chapter detect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survey process of object-writing from the aspect of type of mouth,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nsonant field in modern poetry. Being as a cross form between visible and invisible objects, the type of mouth can be the balance outstanding of vowel and consonant. The fifth chapter penetrates into microcosmic level to explor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object-writing, and defines the minimum unit(object-grapheme),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meme. Object-grapheme promotes the writing diversion of Chinese new poetry in macroscopic.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fining and compounding of object-grapheme, several concepts of dialectical image such as dialectical image and infra-mince get 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proclaims and sets up the new tendency for Chinese new poetry(gao), and fosters it as on the super object-grapheme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The sixth chapter keeps explore, analyze and image gao from the aspect of form and writing, and introduces know to present the supporting point of object-writing. Then the other parts of object-writing emerge, including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information and awareness) and left and right limbs(object and kiss),and the frame and point de captain of object-writing text become clear.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problem about metapoetry and object-writing, then tests and verifies the common poi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eventh chapter lists a Logic of Chinese new poetry with the spirit of deconstruction, promoting the detection of object-writing to another extreme. From the angle of love and death, the paper tries to build convergence between deconstruction in weeds and object-writing, and finally guesses a form-guiding for Chinese new poetry on the edge of metapoetry and object-writing.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process of concepts deduction and characters of type of writing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regarded the rule of object-writing as the view to the world in Chinese new poetry and super object-grapheme as supporting point for object-writing. Meanwhile, the author gives his conceive and blueprint for new poetry theory from epistemology. Put all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is a kind of outline for poetry research by just discussing principles. Anyone who intends to give overall detection about the up-mentioned viewpoints effectively should release and reconsider the factors that are putting aside, putting poetry writing into actions.
引文
①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页。
    ②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③ 该诗句转引自(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页。
    ① 参阅(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前揭,第63-66页。
    ② (法)保罗·瓦莱里:《诗歌问题》,《《文艺杂谈》,段映红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243页。
    ① 参阅(英)T.S.艾略特:《批评的功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② 戈麦:《《戈麦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7页。
    ③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111页。
    ① 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谁去谁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
    ① 森子:《《平顶山》,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111页。
    ① 周伦佑:《周伦佑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② 北岛等:《五人诗选》,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页。
    ③ 张曙光:《小丑的花格外衣》,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① 鲍曼指出了“液体”的一些重要性质:“流体轻易地流动着。它们或‘流动’、或‘溢出’、或‘泼洒’、或‘溅落’、或② 倾泻’、或‘渗透’、或‘涌流’、或‘喷射’、或‘滴落’、或‘渗出’、或‘渗流’,千姿百态,不一而足;不像固体,它们的运动不易停止一一对前面的障碍物,它们或绕过、或溶解,对静止的物体,它们打开一个缺口,渗透着前进。在遭遇固体时,它们不受损害,而固体在遭遇流体时,如果固体还保持着固体的形态,它们却会发生改变,被浸透并潮湿不堪。流体非凡的流动性,使人把它们和‘轻松’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有许多液体,按密度算,要重于固体,尽管如此,但我们往往倾向于将它们直观化,认为它们比任何固体都更轻。我们把‘轻’或‘不重’与流动性和多变性联系在一起:根据实践经验,我们知道,更轻的物体,我们更能够将它移动,并且移动得更快。”然后,他在一系列反问中开始了关于“流动的现代性”的论述:“难道现代性不是一个从起点就已开始的‘液化’(liquefact ion)的进程吗?难道‘溶解液体中的固体物’(melting the solids),不一直是它的主要的消遣方式和首要的成就吗?换言之,从现代性的萌芽时期起,难道它不一直是‘流动性的’吗?”参阅(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4页。
    ③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前揭,第12页。
    ② 柏桦:《《往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③ 西渡:《鸟语林》,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2页。
    ④ (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7-18页。
    ⑤ (英)T.S.艾略特:《批评的功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前揭,第72-73页。
    ① 此处对阿兰·德利勒的名言进行了修改,其原话为:“上帝是一个理念的圆球,其圆心无处不在而圆周则不在任何地方。”转引自(阿根廷)博尔赫斯:《帕斯卡圆球》,《博尔赫斯谈艺录》,王永年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② 参阅(英》威廉·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③ 参阅(英)T.S.艾略特:《批评的功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前揭,第73页。
    ① 参阅敬文东:《批评何为》,《灵魂在下边》,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②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③ 马雁:《马雁诗集》,冷霜编选,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3页。
    ④ (法)米歇尔·塞尔:《万物本原》,蔡鸿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6页。
    ① (法)米歇尔·塞尔:《万物本原》,前揭,第9页。
    ② 参阅(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前揭,第35页。
    ③ (法)贾克·阿达利(又译雅克·阿达利):《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宋素凤、翁桂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 敬文东着眼干属人的声音的意识形态性征,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任何管理学(它包括上层文化的制度性管理学和精英知识分子以及下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学)都是有声的管理学。在制度性管理学与各式各样的自我管理学之间,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音响形象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对抗关系。在这里,他强调了语调的作用:在声音的所有要素中,语调不仅是管理学的必需品,还是最需要管理学大力推举的要素,因为语调能带来语义和语用上的显明变化,对制度性管理学成功进驻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具有无可比拟的功效。它是制度性管理学的帮凶和助手,为形塑中国历史立下了汗马功劳。参阅敬文东:《牲人盈天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或从孔夫子到黄色笑话》(增订本),2012年,打印稿,第21-22页。
    ② 钟鸣:《《中国杂技:硬椅子》,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54-55页。
    ③ (奥)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里尔克诗选》,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④ (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① 柏桦:《往事》,前揭,第7-8页。
    ②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③ (匈)艾斯特哈兹·彼得(Esterhazy Pe ter):《赫拉巴尔之书》,余泽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① (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② 转引自(爱尔兰)西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诗歌的纠正》,《《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③ 语出梁漱溟对其父梁济问题的回答。参阅(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① 臧棣:《风吹草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
    ② 参阅闻一多:《歌与诗》,《神话与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156页。
    ③ 张枣:《<野草>讲义》,《张枣随笔选》,颜炼军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127页。
    ① 参阅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 戈麦:《《戈麦的诗》,前揭,第110页。
    ① 柏桦:《《往事》,前揭,第66页。
    ② 本文赞成和沿袭了程抱一先生的研究策略,以唐诗为考察主体,并且只专门性地分析唐诗中的一首经典作品。程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诗画语言研究》中交代,唐诗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对形式的探索,构成了古典诗歌的顶峰。自唐朝初年,所有的诗歌体裁和形式都得到清点和规范化;它们将一无变化地保持下去,直至20世纪初。正是在唐诗中,人们看到在对语言极限的探索上所进行的最自觉和成功的尝试。参阅(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6页。
    ① 昌耀:《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2页。
    ① 戈麦:《戈麦的诗》,前揭,第291页。
    ② 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追忆》,《《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4页。
    ③ 《道德经》第一章.
    ① 在对中国文学的整体理解上,吉川幸次郎认为:“对于非虚构的素材的尊重,对语言表现得特别尊重,可以被认为是这一文学史的两大特长。这两者共同说明了这个文明的普遍性的方向——以物为中心。历史事实、日常的经验较之任何基于想象的事象都是更确实的存在。表达出来的语言较之任何被表现的心像都能更确切地被把握。这个国家的哲学也同样地是以物为中心的,抑制对于神和超自然之物的关心,而把视线集中于地上的人事;同样的精神也支配着文学。”参阅(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章培恒、骆玉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② (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前揭,第3页。
    ③ 物质想象是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提出的重要诗学理论。他认为,人类精神的想象力能够在两个迥然不同的轴上展开:一种想象力在新生事物面前发生飞跃;另一种想象力深挖存在的本质。若从哲学上来表达,可区分出两种想象:一种想象产生形式因,另一种产生物质因,或更简洁地说,形式想象和物质想象。物质想象对诗歌创作的完整哲学研究是不可少的。必须有一种情感因素,一种内心因素,作品才会具有丰富的词语和光的变幻生命。因而他提倡物质想象,那是物质的直接形象,目光为它们命名,但双手熟悉它们。一种充满朝气的喜悦在触摸,揉捏并抚慰着它们。物质的这些形象,具有分量,是一颗心,诗人需要实实在在地,亲切地想象着它们,同时排出着形式,会消亡的形式,虚浮的形象,即表层的变幻。物质在深化的意义上和在飞跃的意义上使自己有价值:从深化的意义上讲,物质似是不可测的,似是一种奥秘。从飞跃的意义上讲,物质似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力量,一种奇观。在这两种情况中,对某种物质的思考培育着一种敞开的想象.参阅(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前揭,第1-3页。
    ① 关于“世界图像”这一概念的阐释,可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9-96页。
    ② 在巴什拉看来,当一种文化把自己的标记打印在一种自然上时,他几乎总是限于研究处在移植之上的物质化想象的不同分枝。他认为:“这也并非是一个普通的隐喻。相反,移植在我看来似是一种理解人类心理学的根本观念。我认为,这是人的标记,是使人的想象特定化的必要标记。我认为,富有想象的人类是一种超过原生的自然,正是移植才能真正赋予物质的想象以丰富的形色。正是移植能把物质的丰富性和密度传递给形式的想象。移植使在坫木上长成的新芽开花并给予花以物质。除了各种隐喻之外,要创作出诗作来,必须有遐想活动和观念活动的结合。艺术是一种移植的自然。”参阅(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前揭,第11-12页。
    ① 昌耀:《昌耀诗文总集》,前揭,第492页。
    ② 参阅(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让-雅克·卢梭:人的科学的奠基人》,《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9页。③ 叶维廉对中国古典诗里(作者)传意和(读者)应有的解读、诠释的活动(简称“传释活动”)做出了精辟的观察和阐述,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的传释活动,很多时候,不是由我,通过说明性的策略,去分解、串连、剖析原是物物关系未定、浑然不分的自然现象,不是通过说明性的指标,引领及控制读者的观、感活动,而是设法保持诗人接触物象、事象时未加概念前物象、事象与现在的实际状况,使读者能够在诗人隐退的情况下,重新‘印认’诗人初识这些物象、事象的戏剧过程。为了达成这一瞬间实际活动状况的存真,诗人利用了文言特有的‘若即若离’、‘若定向、定时、定义而犹未定向、定时、定义’的高度的语法灵活性,提供一个开放的领域,使物象、事象作‘不涉理路’、‘玲珑透彻’、‘如在目前’、近似电影水银灯的活动与演出,一面直接占有读者(观者)美感观注的主位,一面让读者(观者)移入,去感受这些活动所同时提供的多重暗示与意绪,所以我们的解读活动,应该避免‘以思代感’来简化、单一化读者应有的感印权利,而设法重建作者由印认到传意的策略,好让读者得以作较全面的意绪的感印。”参阅(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2页。
    ① 此二句出自荷尔德林《《希腊》一诗的草稿。转引自(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前揭,第189页。
    ② 吉狄马加:《《鹰翅和太阳》,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
    ③ 桑克:《诗探索丛书·桑克诗歌》,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④ 赵汀阳认为,“天下”作为一种理念,构成了中国哲学的真正基础,它直接规定了这样一种哲学视界:思想所能够思考的对象——世界——必须表达为一个饱满的或意义完备的概念。既然我们总是负担着制度而生活在世界上,所以,世界必须被理解为一个有制度的世界,否则就不可能说明生活。既然天下是个“有制度的世界”,那么,天下理想就可以理解为关于世界制度的哲学理论。“天下”这个概念的基本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1)地理学意义上的“天底下所有土地”,相当于中国式三元结构“天、地、人”中的“地”,或者相当于人类可以居住的整个世界;(2)这一个概念既是地理性的又是心理性的,它还指所有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的心思,即“民心”;(3)最重要的是它的伦理学/政治学意义,它指向一种世界一家的理想或乌托邦。参阅赵汀阳:《“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1页。
    ⑤ 根据赵汀阳的推断,家庭性原则是处理一切社会问题、国家问题乃至天下问题的普遍原则。如果理解了家庭性是处理天下万事的基础原则,就不难理解“天下”概念所蕴涵的世界先验完整性和先验和谐——天下和家庭性之间构成一种循环论证。家庭性所意味的幸福必定基于它的完整性和和谐,这一真理是分析性的,因此是绝对的——显然,父母与子女、夫妇之间的幸福是互为条件和互相促进的,所以家庭的完整性和和谐是每个成员各自幸福的共同条件——那么,任何不利于完整性和和谐的事情也就被先验地定义为不可接受的事情。参阅赵汀阳:《“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没有世 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前揭,第27-28页。
    ① (法)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董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 (意)吉奥乔·阿甘本:《关于姿态的杂记》,《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尹星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
    ③ 西渡:《《2009诗学札记》,民刊《开诗刊》总第3期(2009年12月)。
    ① 该诗句引自臧棣创作于2012年12月29日的作品,题为《只有永远的雪丛书》,诗人个人微博发布,未刊稿。http://weibo.com/2451603510/zbYoWp1GB2012年12月29日访问。
    ① 张枣:《《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163页,第166页。
    ① 王小妮:《《王小妮的诗:半个我正在疼痛》,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① (法)米什莱(Jules Michelet):《《法国革命史》,转引自(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② 王阳明:《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③ 有关“心性自然主义”这一理论的深刻阐发可参阅夏可君:((“心性自然主义”论纲》,未刊稿。
    ④ 布罗茨基在一篇著名的自传性文章中写道:“我猜想,在那个起初很小、后来变大的躯壳里总有一个‘我’,而在它的四周发生着‘一切’。那躯壳之中被称之为‘我’的整体从不变化,也从不停止观察外面发生的一切。我并不试图暗示,那躯壳中有的是珍珠。我想说的是,时间的流逝对那一整体并无多大影响。考试得了低分,操作铣床,审讯时遭到毒打, 在课堂上讲解卡利马科斯,这一切实质上并无差异。正是这一点,使得一个人在他长大时,在他发现自己面临一个成年人面对责任的恐慌具有同样的性质。一个人既不是孩子也不是成人;一个人也许是小于‘一’的。”参阅(美)布罗茨基:(《小于一》,《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刘文飞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 这里的“它”同时也指代“他”和“她”.参阅(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页。
    ② 参阅(德)马丁·布伯:《《我与你》,前揭,第3页.
    ③ 参阅(德)马丁·布伯:《我与你》,前揭,第4页。
    ④ 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和“微博”的全面崛起似乎在另一种意义上诠释了“小于一”的内含。
    ① 确定了人处于“之间”的位置后,海德格尔认为诗人召唤着一种疏异的东西:“诗人召唤着天空景象的所有光辉及其运行轨道和气流的一切声响,把这一切召唤入歌唱词语之中,并使所召唤的东西在其中闪光和呜响。不过,诗人之为诗人,并不是要描写天空和大地的单纯显现.诗人在天空景象中召唤那个东西,后者在自行揭露中恰恰让自行遮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而且是让它作为自行遮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在这种熟悉的现象中,诗人召唤那种疏异的东西——不可见者为了保持其不可知而归于这种疏异的东西。”对“之间”等问题的相关论述,可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演讲与论文集》,前揭,第204-210页。
    ② 卞之琳:《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张曼仪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③ 朱朱:《《我是弗朗西斯·维庸》,《花城》1999年第6期。
    ① 此处的两句对白原为著名的电影台词,引自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拍摄于1995年的影片《情书》。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女主人公渡边博子奔向雪地深处大声地问候她死去的心上人藤井树,一边喊出“你好吗”,一边回答着“我很好”,反复多次,意味无穷,借以忘却长久羁绊的旧日阴影,重新面对崭新的生活。中国当代诗人昌耀在其作品《暖冬》中的几行诗句,可以放在此处佐证这个令人难忘的镜头,只是诗中的主角换成了一个男子:“情感充溢的男子狂想起一个雪霁的夜分。/那年景多么年轻多么年轻真是多么地年轻。/他独自奔向雪野奔向雪野奔向情人的雪野。/他胸中火燎胸中火燎而迎向积雪扑倒有如猝死。/他闭目凝神闭目凝神等待心绪渐趋宁静。”参阅昌耀:《昌耀诗文总集》,前揭,第511页。
    ① 参阅(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K. Paustovsky):《夜行的驿车》,《《金蔷薇》,李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86页。
    ② 哲学家柯小刚倾向于把“导”写作“尊”,为了突出“道”与“尊”的本原一体关系。在他创立的“道学導论”的提法中,他强调绝不可在通常所谓“导论”的意义上将其理解为“关于”道学的導论,而必须在“道自道”的意义上被理解为道自身的道说展开。“道学導论”的任务就是致力于一条展开和回归之道路的修建。路诚然破坏了道的原初统一性,但 路仍然归属于道,只不过其归属于道的方式不再是直接的,而是必须经过“途径”的连续性和过渡性而来间接地归属于道的统一性,或者说必须通过“道学導论”的“方法”而来“導向”道原。这种观点与本文对雪的阐释具有思路上的相似性。参阅柯小刚:《哲学的终结与道学导论的任务》,《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① 西渡:《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前揭,第57页。
    ② 胡塞尔为了实现“现象学还原”而发明了一套“悬置”的思想,就是给事物加上括弧:“我们将属于自然观念本质的总命题判为无效,我们将它在存在方面所包含的任何东西都置于括号之中:就是说,我们要对整个自然世界中止判断,而这个自然世界始终是“为我此在”和“现存的”,它始终在此作为合理意识的“现实”保留着,即使我们愿意将它加上括号。”“如果我能充分自由地做我想做的一切,那么,我不会像诡辩论者那样否认这个“世界”,不会像怀疑论者那样怀疑它的此在;但我要使用‘现象学’的‘悬置’(停止判断),它使我完全放弃任何关于时空此在的判断。”“因而所有与这个自然世界有关的科学,无论我如何赞叹它,无论我如何丝毫不考虑对它进行指责,我仍排除它们,我对它们的有效性绝对不做任何运用。我不运用属于它的任何一条公理,哪怕它们有着完全的明证性,我不接受任何一条公理,不以任何一条为基础——应当强调,这是指,只要它们被理解为像它们在这些科学中所表现的那样,即作为关于这个世界的现实真理,我就不运用它。我只有在给它们加上括号之后才能接受它们。这意味着,我只是在变化了的排除判断的意识中才运用它。就是说,恰恰不把它当作一个科学中的公理,一个追求有效性的公理,一个我所承认和利用其有效性的公理。”参阅(德)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考察》(1913),倪梁康译,《胡塞尔选集》(上),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3-384页。
    ① 苏金伞:《苏金伞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① 海子:《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 参阅(意)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① 鲁迅:《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②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9页。
    ③ 鲁迅:《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6页。
    ① 鲁迅:《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5页。
    ② 鲁迅:《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6页。
    ① 鲁迅:《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6页。
    ① 参阅鲁迅:《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5页。
    ①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② 《庄子·齐物论》。
    ① 鲁迅:《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6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89页。
    ② 张枣:《枯坐》,《张枣随笔选》,前揭,第6页。
    ③ 鲁迅:《希望》,《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2页。
    ① 鲁迅:《希望》,《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1页。
    ① (法)瓦雷里(又译瓦莱里):《论纯诗(之二))》,《瓦雷里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2页.
    ②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③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④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⑤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4页。
    ⑥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4页。
    ① 本雅明十分钟情于一个“新天使”形象,他在《历史哲学论纲》中写道:“克利有一幅画作,叫做《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似乎正要从他所凝视之物转身离去。天使双眼圆睁,张着嘴,翅膀已展开。这正是历史天使的模样。他的脸扭向过去。在我们看来是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地方,他看到的只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不断把新的废墟堆积到旧的废墟上,并将它们抛弃到他的脚下。天使本想留下来,唤醒死者,弥合破碎。然而一阵飓风从天堂吹来,击打着他的翅膀;大风如此猛烈,以至于天使无法将翅膀收拢。大风势不可挡,将其裹挟抉至他背对着的未来,与此同时,他面前的残骸废墟却层累叠积,直逼云天。”参阅(德)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李增茂、苏仲乐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43-44页。本雅明著作中闻名遐迩的“新天使”形象来源于瑞士画家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的小幅水彩话《新天使》(Angel us Novus)。本雅明曾掷重金买下这幅画,成为他至为珍爱的收藏品,无论走到哪里,始终挂在他的房间里。他的好友朔勒姆也曾以这幅画为题赋诗一首。据朔勒姆解释,本雅明之所以倍加珍视这幅画,原因在于他的父母给他取的一个神秘的名字:Agesilaus Santander.正是这个古怪的名字让本雅明把“新天使”当作自己的命运之神.朔勒姆认为,这个名字是Der Angelus Satanas(撒旦天使)的变形。撒旦天使典出希伯来经文,也见于《新约·哥林多后书》,意思是把人身上的天使力量和魔鬼力量结合在一起。有关“新天使”的介绍可参阅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6页。
    ② (德)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前揭,第44页。
    ① 陕北方言。形容一个人讲话极尽夸张、不知所云、爱讲大话。
    ② (美)爱德华·萨义德:《论晚期风格一一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阎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修订本),前揭,第66页。
    ② 张枣:《文学史……现代性……秋夜》,《张枣随笔选》,前揭,第196页。
    ③ 张枣:《文学史……现代性……秋夜》,《张枣随笔选》,前揭,第197-198页。
    ① 此处化用了一句张枣在《边缘》中的一个诗句:“像一头息怒的狮子/卧到这只西红柿的身边。”参阅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66页。
    ② 图宾根大学的汉学家苏珊·格塞(Susanne Goesse)对“朦胧诗人”和“后朦胧诗人”(第三代诗人)之间的志趣差异做过精彩和确切的剖析,她认为:“朦胧诗人将自己看作编年史作者和中介者。中心题目是清算过去,寻求一种本己的、个体的同一性,异化。这种抒情诗现在又可以专注于自我,而此自我产生于诗人的中介角色,常常被理解为在其存在处境中的人或整个一代之超个体的代表,这堪称纲领。个体的自我时常扩展为集体的‘我们’,此者作为一种悲剧性的、被拔高的代言人——自我,便是英雄、见证人、先知和殉道士……后朦胧诗人设计了相反的纲领——一种以‘纯诗’(poesie pure)为理想的抒情诗,其语言应该在一个非意识形态的空间里发展为自主抒情语言。因此,他们放弃传达政治信息或道德要求,其抒情之‘我’只还原为自己言说,描述自身的存在处境,代表一种纯主观的世界认识。他们面对的现实是社会已不再统一,自我中心主义渐渐抬头,这些有利于个体化和精神发展的多样化。”参阅(德)苏珊·格塞:《四川五君子与后朦胧诗》,林克译,《立场》》,余虹、徐行言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309页。
    ①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② 夏可君:《<野草>与现代文学的草写性》,《书写的逸乐》,昆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9页。
    ① (法)罗兰·巴尔特:《米什莱》,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② 参阅(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① 这里指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张闳的研究著作《黑暗中的声音——鲁迅<野草>的诗学与精神密码》,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29页。
    ③ (意)吉奥乔·阿甘本:《论潜能》,邱瑾译,《生产》(第二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① (意)吉奥乔·阿甘本:《论潜能》,邱瑾译,《生产》(第二辑》,前揭,第274页。
    ① 转引自(意)吉奥乔·阿甘本:《论潜能》,邱瑾译,《生产》(第二辑》,前揭,第275-276页。
    ② (意)吉奥乔·阿甘本:《论潜能》,邱瑾译,《生产》(第二辑》,前揭,第276页。
    ③ 多多:《多多的诗》,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④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①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② 胡适:《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149页。
    ① 我们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使用“形式指引”(又译“形式显示”)这一术语。海德格尔认为:“有一种意义对于现象学的阐明具有指导作用,对这种意义的方法运用,我们称之为‘形式显示’(formale Anzeige)。形式显示着的意义所包含的东西,将是我们察看现象的依据。我们必须根据方法考察来弄清楚,何以‘形式显示’尽管引导着这种考察,但却没有把任何先入之见带入问题之中。”海氏又指出:“看一眼整个哲学史就可发现,对对象性之物的形式规定完全支配了哲学。如何可能预防这种偏见、这种先入之见呢?这恰恰就是形式显示要完成的。作为方法环节,形式显示属于现象学的阐明本身。为什么把它叫做”形式的“呢?形式的东西就是某种合乎关联的东西。显示是要先行显示出现象的关联——却是在一种否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为了警告!一个现象必须这样被预先给出,以至于它的关联意义被保持在悬而不定中。人们必须防止做出这样的假定:现象的关联意义原始地一种理论意义。现象的关联和实行不能事先规定,而是要保持在悬而不定中。这乃是一种与科学极端对立的态度。不存在一种对某个实事区域的插入,而是相反地:形式显示是一种防御 (Abwehr),一种先行的保证(Sicherung),使得实行特征依然保持开放。这种防御措施的必然性是从实际生命经验的沉沦性趋向中得出来的,实际生命经验总是有滑入客观化因素之中的危险,而我们却必须从中把现象提取出来。”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75页。
    ① 鲁迅:《风筝》,《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8页。
    ①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季广茂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② (法)瓦雷里(又译瓦莱里):《瓦雷里诗歌全集》,前揭,第144页。
    ①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前揭,第40页。
    ②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68页。
    ③ 简燕宽:《<影的告别>:到来的“告别”与他者书写》,《无余者》(民刊)2009年第2期,第37页。
    ①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我用眼睛听到了你的声音”,或,看不见的主人》,《实在界的面庞》,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② 鲁迅:《风筝》,《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94-195页。
    ① 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② 竹内好认为:“《野草》的象征也和小说一样,并不单纯。可以认为,这其中也有奇妙的纠结。鲁迅在民国二十年作的《<野草>英译本序》中,对每篇描写的是什么做了说明。似乎是说每篇文章都与具体事件或某种特定的时间场所有关,因难以直述自己感想,所以多以比喻来表现。但我以为这种说法是荒唐无稽的。这正是他那一流的悖论。他又偏爱这种表现方式的嗜好。当然,我并不是在说它作品的构思不是来自具体的事实,但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品却并不因为事实。他所如此解释,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哪怕说是为了有助于外国读者的理解。正像前面所说,他的小说的难懂是小说本身的难懂,并不是事实的难懂,这种事情在《野草》中也并无改变。说明事实,并没能使人理解作品,反倒说明了导致作品的难懂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这反证出他不是个作家。他没把自己投放到作品里。《野草》里有的作品也喝小说一样,完全无从捕捉。然而,它们即使不做解释也是可以懂的,而且可读懂的作品还是比较多的。我所说的“奇妙的纠结”,并不是指作品的难懂,而不过是说作品本身的复杂。”参阅(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3-94页。
    ③ 参阅鲁迅:《这样的战士》,《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19-220页。
    ①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9页。
    ② 冯至:《十四行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39页。
    ② (俄)奥西普·曼杰什坦姆(Osip Mandelstam):《曼杰什坦姆诗全集》,汪剑钊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④ 鲁迅:《好的故事》,《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90-191页。
    ① 鲁迅:《好的故事》,《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91页。
    ② 鲁迅:《好的故事》,《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90页。
    ③ 张枣:《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张枣的诗》,前揭,第224页。
    ①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4页。
    ① 洪子诚,程光炜编选:《朦胧诗新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②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③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④ 张枣:《何人斯》,《张枣的诗》,前揭,第47页。
    ① 西川:《深浅——西川诗文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②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前揭,第30页。
    ① (德)保罗·策兰:《子午圈》,《保罗·策兰诗文选》,王家新、芮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② 夏可君:《<野草>与现代文学的草写性》,《书写的逸乐》,前揭,第269-270页。
    ③ 夏可君:《野草>与现代文学的草写性》,《书写的逸乐》,前揭,第270页。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在虚无主义的影子里》,《美学与诗学:诠释学的实施》,吴建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8页。
    ①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20页。
    ② 崔卫平主编:《苹果上的豹·女性诗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③ 鲁迅:《墓碣文》,《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7页。
    ①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前揭,第28页。
    ② 西川:《深浅——西川诗文录》,前揭,第111页。
    ③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71页.
    ④ 鲁迅:《复仇(其二)》,《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8页。
    ⑤ 葛牧村:《十字架的钉杀》,《无余者》(民刊)2009年第二期,第11页。
    ①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前揭,第36-37页。
    ② 鲁迅:《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7页。
    ③ 鲁迅:《复仇(其二)》,《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9页。
    ① 鲁迅:《复仇(其二)》,《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9页。
    ② 德勒兹深入分析了弗兰西斯·培根的这则创作理念:“为什么培根能够将叫喊视为绘画的最高表现对象之一?‘画出叫喊……’并不是要将一个特别强的声音加上色彩。音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并非要将叫喊显得和谐,而是要将叫喊的声音与那些引起了叫喊的力量联系起来。同样,绘画要将被画得可以看见的叫喊(叫喊的嘴)与各种力量联系起来。然而,那些引发了叫喊,并使得身体痉挛,让叫喊一直到达嘴巴、到达被清理的区域的力量,与人叫喊时看到的场景并不互相混淆,与那些可以感觉到的、其作用力解构又重构了我们的痛苦的物体也并不相互混淆。如果说有一个人在叫喊,那么,总是受到了那些打乱一切场景的、看不见且感觉不到的力量的制约,这些力量甚至超出痛苦与感觉之外。这就是培根所说的‘画出叫喊,而非惊恐’……培根创作出了叫喊的绘画,因为他将叫喊的可见性(像幽深的深渊一样张开的嘴)与那些只是属于未来力量的不可见的力量联系在了一起。”参阅(法)吉尔·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前揭,第62-63页。
    ③ 多多:《多多诗选》,前揭,第115-116页。
    ④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我用眼睛听到了你的声音”,或,看不见的主人》,《实在界的面庞》,前揭,第135页。
    ①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我用眼睛听到了你的声音”,或,看不见的主人》,(《实在界的面庞》,前揭,第136页。
    ② 万夏,潇潇主编:《中国现代诗编年史·后朦胧诗全集》(上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98页.
    ③ 鲁迅:《求乞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1-172页。
    ① 参阅钟鸣为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的小说《赫拉巴尔之书》撰写的导读文章《彼得的布里洛盒子》,《赫拉巴尔之书》,前揭,第10页。
    ② 鲁迅:《秋夜》,《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7页。
    ③ 夏可君指出:“如果是绘画,一方面,要守住自身的二维平面,另一方面,要打开第四维度,而非第三维度的深度幻觉制作,古典与现代的绘画,其实都在制作第三维度,但如果放弃第二维度,比如后来的极简主义与装置艺术等等,总是试图打开第三维之外的现实外的空间,而且还放弃了限度。绘画与现存品的关系就在于:一方面,保持绘画之为二维的有限性,因为绘画的平面性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第三维度,带来了间隔;另一方面,打开第四维度,是打开无限的可能性,却不进入第三维度的程式化,而是让第四维度起作用,如同杜尚所言的‘瞬间的穿越’,但要与第二维度相关,即如果有着新的绘画,一开始,就一定要打开一个奇妙的通道:即在可见可触的二维平面与不可见的第四维之间的‘通道’。”此外,他按照空白褶皱的“道说”方式,描述了“第四维”的三重体现:“(1)第四维是无维度的,仅仅是对那个不可见的无限多维的暗示,那个无限的几何学一直保持为未知的,偶发的,到来的。(2)第四维作为发生,作为某种可能性的发生。(3)第四维作为第三维上的投影,有着具体可见的第三维,但要发射到第四维上。”参阅夏可君:《虚薄:杜尚与庄子》(汉英对照),谢飞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
    ① John Fowles, The Aristos,Little Brown,Boston,1970, pp47.
    ② John Fowles & Dianne Vipond, "An Unholy Inquisitio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38 (Spring 1996), pp20.
    ① 夏可君:《虚薄:杜尚与庄子》(汉英对照),前揭,第33页。
    ① 李亚伟:《豪猪的诗篇》,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② 骆一禾:《骆一禾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页。
    ③ 鲁迅:《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2页。
    ① 鲁迅:《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1页。
    ② 鲁迅:《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1页。
    ③ 鲁迅:《求乞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2页。
    ① 鲁迅:《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0页。
    ② John Fowles, The Aristos, Little Brown, Boston,1970, pp49.
    ① 转引自(意)乔治·阿甘本:《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钱立卿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131页。
    ② (意)吉奥乔·阿甘本:《紧急状态》,王立秋译,《生产》(第7辑),汪民安,郭晓彦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③ (意)乔治·阿甘本:《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前揭,第130-131页。
    ① (意)吉奥乔·阿甘本:《紧急状态》,王立秋译,《生产》(第7辑),前揭,第28页。
    ② 鲁迅:《一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29页。
    ③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3页。
    ④ 鲁迅:《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0页。
    ⑤ (德)保罗·策兰:《保罗·策兰诗文选》,前揭,第13页。
    ① (德)保罗·策兰:《保罗·策兰诗文选》,前揭,第15页。
    ② 鲁迅:《死后》,《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14页。
    ① 夏可君从“余”的经验中提出并阐释了这种第四人称的阅读策略:“如何通过第四人称来思考?我的死亡是我的,你的死亡是你的,与我没有关系——我无法经验我的死亡——其实你也无法经验你的死亡,他的死亡一方面是他的——如同你的一样,另一方面则是无人称的匿名的。只有进入第四人称,是我的,每一个独一者的独一的死亡,但又可以普遍分享的,生命也是如此。这是‘余’:作为第一人称,是‘我’;作为第二人称,‘你’也是余,也要进入余外的经验,相对于我——你是余外的特别的;是‘他’,相对于世界,他作为余,是多余的,一直是多余的;因此,需要进入余,余化,这是无余的,在无余中如何还有着我你他——但已经余化了——成为了‘余’的第四人称!”参阅夏可君:《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339-340页。
    ② 鲁迅:《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9页。
    ③ 昌耀:《昌耀诗文总集》,前揭,第430页。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物》,《演讲与论文集》,前揭,第179页。
    ② 昌耀:《昌耀诗文总集》,前揭,第430页。
    ① (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前揭,第99页。
    ②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前揭,第4页。
    ① 崔卫平主编:《苹果上的豹·女性诗卷》,前揭,第105-106页.
    ②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我用眼睛听到了你的声音”,或,看不见的主人》,《实在界的面庞》,前揭,第132页。
    ③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前揭,第4-5页。
    ① 转引自(瑞士)让·斯塔罗宾斯基:《镜中的忧郁:关于波德莱尔的三篇阐释》,郭宏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1-82页。
    ② (瑞士)让·斯塔罗宾斯基:《镜中的忧郁:关于波德莱尔的三篇阐释》,前揭,第88-90页。
    ① 美国当代艺术史家弗莱德(Michael Fried)在分析马奈的绘画的著作中,提及了美国另一位艺术史家梅耶·沙比罗(Meyer Schapiro)的观点,后者在谈到马奈作品中观者的位置问题时指出,从侧面看到面孔是“他”或“她”,但从正面看到的面孔是“你”。不过,这个“你”只有在对“我”时才会有意义,就是说是为了“我”。面孔的正面性要求观者的在场,正如“你”在呼唤“我”。由于这种观点和本文的观点建立在截然不同的逻辑前提之下,因而得出了完全对立的结论。具体分析从略。参阅(法)卡罗尔·达龙-于贡:《马奈或观者的不安》,(法)米歇尔·福柯:《马奈的绘画》,谢强,马月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① 柏桦:《往事》,前揭,第25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75页。
    ② (意)吉奥乔·阿甘本:《论潜能》,《生产》(第二辑),前揭,第277页。
    ③ 参阅(英)丹尼尔·海勒-罗珍:《论阿甘本:“阅读从未写出之物”》,《生产》(第二辑》,前揭,第308页。
    ① 柏桦:《往事》,前揭,第25页。
    ② 阿甘本解释说:“生命原只是以威胁死亡的权力作用相当的形式在法律中出现的。但对于家长的生杀权来说,有法律效力的,更适用于主权权力/君主权力(imperium),前者正构成这种权力最初的细胞。因此,在霍布斯的主权奠基中,自然状态中的生命仅仅为其无条件暴露于死亡威胁(一切人对一切事物无限的权利)的存在所界定,而政治生命——也就是说,在利维坦的保护下展露的生命——不过就是这同一个永远暴露在威胁之下的生命罢了,只不过现在威胁只来自于主权者/君王之手。用来定义国家权力的puissance absolute et perpe tuelle(绝对而永恒的权力)并非建立在——在最终的意义上——某种政治意志而是建立在赤裸生命(naked life)之上的,这种生命仅在服从于主权(或法律)的生杀权时才是安全和受保护的。(这恰是形容词sacer[神圣的]被用来形容人类生命时的愿意。)例外状态,每次无一例外地由主权决定的例外状态,正是在赤裸生命——在正常情况下赤裸生命看起来与社会生命的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明显受到质疑或被废除政治权力根基的时候发生的。需要同时变成例外又被包含在城邦之中的主体永远是赤裸生命。”参阅(意)吉奥乔·阿甘本:《形式生命》,王立秋译,《生产》(第7辑),前揭,第47页。
    ③ (意)吉奥乔·阿甘本:《生命的政治化》,严泽胜译,《生产》(第二辑》,前揭,第222页。
    ④ John Fowles, The Aristos, Little Brown, Boston,1970, pp49.
    ① 鲁迅:《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26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26-227页。
    ① 昌耀:《昌耀诗文总集》,前揭,第673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7页。
    ③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3页。
    ④ 参阅(美)吉尔·马斯登:《巴塔耶与动物性的诗意化误置》,汪洪章译,《生产》(第三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⑤ (美)吉尔·马斯登:《巴塔耶与动物性的诗意化误置》,汪洪章译,《生产》(第三辑),前揭,第48页。
    ① (奥)里尔克:《里尔克精选集》,李永平编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② 参阅(法)乔治·巴塔耶:《动物性》,汪洪章译,《生产》(第三辑》,前揭,第36页。
    ③ (美)吉尔·马斯登:《巴塔耶与动物性的诗意化误置》,汪洪章译,《生产》(第三辑),前揭,第51页。
    ④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15页。
    ①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前揭,第34-39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7-168页。
    ① (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诗选》,陈东飚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② 陆坚评注:《中国咏物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① 陆坚评注:《中国咏物诗选》,前揭,第1页。
    ② 王国维:《校注人间词话》,徐调孚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页.
    ① 陈东东:《明净的部分》,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② 张志扬:《渎神的节日——这个人在放逐中寻找归途的思想历程》,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9页。
    ① 卞之琳:《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前揭,第42页。
    ① (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② 张枣注意到《秋夜》中的“我”从“室内”走到“室外”,又从“室外”回到“室内”的过程,并将“室外”的经验作为“室内”写作的打断:“因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室内’是个特别有意思的意象,是作家写作的地方,是他的词语工作室。我们可以把他写作的过程,看作是挣扎着发声的过程。鲁迅在这期间中断了一会儿,来到了花园里,严格说是来到了一个充满敌意的冷漠的空间。在这里,天空笼罩着他,在这个花园里充满了挣扎的词语,他以‘小花’、‘小草’、‘枣树’、和‘恶鸟’来表达他的意念。在情感上,他很同情的有‘小花’、‘小草’,也有大点的‘枣树’,这些都引起了我们无限的好感。但这些引起我们无限好感的事物,表现的美不再是那种单向度的美,像‘独钓寒江雪’那样非常纯粹的美。它多了一份立体感,这是通过表达主体的消极性来表现的。”其实张枣在此处的分析已经触及了物写性的问题,这种在“室内”和“室外”间的视角转换有助于我们发现传统的写物性和直视的局限,因而物写性才在文本的断裂处凸显出来。参阅张枣:(《<野草>讲义》,《张枣随笔选》,前揭,第130页。
    ① 欧阳江河:《黄山谷的豹》,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① 敬文东注意到,由于对夜晚的喜爱和对白天的讨厌,鲁迅在自己的写作中练就了一种独特的目光:“那挂在他冷笑的眼角的斜视。斜视是鲁迅在白天的惯常动作,是讨厌的派生产物之一。斜视把鲁迅的讨厌质地给彻底动作化了,它具有本雅明大声赞扬过的那种文字上的直立性。这等于是说,鲁迅的讨厌情绪最终是一种灰色的斜视。他的目光从噪杂的白天的肋骨缝中直捅白天的心脏:鲁迅深深懂得迂回包抄的游击战术……我们早就听说了,鲁迅有一双‘毒眼’,但这首先是斜视的毒眼。毒眼的第一性征就是斜视。鲁迅所领有的白天的运命,不值得他去正视。他仅仅是斜视就足够了。正是依靠斜视而不是其他,鲁迅才把自己的白天和白天的生活搞成了次生现实与次生生活。”参阅敬文东:《失败的偶像:重读鲁迅》,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② (法)罗兰·巴特:《赛伊·通布利或数量不大但质量很高》,《显义和晦义——批评文集之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① (美)埃兹拉·庞德:《漩涡主义》,《诗人与画家》,马永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95-97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75页.
    ① 卞之琳:《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前揭,第43页。
    ②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66页。
    ①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67页。
    ② 昌耀:《昌耀诗文总集》,前揭,第477页。
    ③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176-177页.
    ①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前揭,第129页。
    ② (法)让·波德里亚:《冷记忆1》,张新木,李万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 飞白主编,彭少健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680页。
    ② (立陶宛》托马斯·温茨洛瓦:《托马斯·温茨洛瓦诗选》,高兴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页。
    ① 参阅(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7页。
    ② 明迪:《和弦分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① 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0页。
    ①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66页。
    ②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66页。
    ③ (美)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花园:谈人之为人》,苏薇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12页。
    ④ 此处采用绿原译文。参阅(奥)里尔克:《里尔克精选集》,前揭,第185页.
    ① (美)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花园:谈人之为人》,前揭,第113-114页。
    ② (法)吉尔·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前揭,第37-38页。
    ③ 参阅(德)维姆·文德斯:《一次:图片和故事》,崔峤,吕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 参阅(德)维姆·文德斯:《一次:图片和故事》,前揭,第9页。
    ② 参阅(德)维姆·文德斯:《一次:图片和故事》,前揭,第12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45页。
    ① (法)让·波德里亚:《冷记忆1),前揭,第36页。
    ② 夏可君:《张枣语词的两面镜子:绝美哀悼着绝美》,《姿势的诗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154页。
    ③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27页。
    ① 参阅季广茂:《译者后记》,(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前揭,第317-318页。
    ①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政治因素的享乐》,郭英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0页。
    ① 韩东:《爸爸在天上看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页。
    ② (法)罗兰·巴尔特:《明室》,赵克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③ (法)罗兰·巴尔特:《明室》,前揭,第34页。
    ④ (法)罗兰·巴尔特:《明室》,前揭,第58页。
    ① (法)罗兰·巴尔特:《明室》,前揭,第66-68页。
    ① 此处采用李永平译文.参阅(奥)里尔克:《里尔克精选集》,前揭,第134页。
    ① (英)菲利普·锡德尼:《为诗一辩》。转引自张隆溪:《“反者道之动”:圆、循环与复归的辩证意义》,《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① 张隆溪:《“反者道之动”:圆、循环与复归的辩证意义》,《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前揭,第99页。
    ① (法)让-吕克·南希:《书写》,该文为南希为夏可君著作《书写的逸乐》撰写的楔子。参阅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2页。
    ② 《韩非子·说难》。
    ③ 语出卡尔·克劳斯的著作《信中的话》(第一卷)。转引自(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1页。
    ④ (法)吉尔·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前揭,第45页。
    ① (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陈中梅译,《荷马精选集》,陈中梅编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 (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 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页。
    ③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页。
    ④ 转引自(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译,《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⑤ 参阅(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前揭,第334-348页。
    ① 《爱人同志》是一首由罗大佑担纲词曲作者和演唱者的通俗歌曲,同名专辑于1988年在台湾地区推出。
    ② 《旧约·创世纪》1:1-4.
    ③ 《新约·约翰福音》1:1-4.
    ④ 《道德经》第一章。
    ① 据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序》记载:“凡雁骛之类,其喙扁者,则其声关关。鸡雉之类,其喙锐者,则其声騭騭,此天籁也。雎鸠之喙,似凫雁,故其声如是,又得水边之趣也。”
    ② 参阅《论语·为政》。
    ③ “思无邪”原为《诗经·鲁颂·駉》中的诗句,孔子在这里借此句总结《诗经》的思想特征。参阅《论语·八佾》。
    ④ 参阅孔颖达《毛诗正义》及朱熹《诗集传》。
    ⑤ 这里所使用的“元音”概念与语音学上的“元音”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它更应被理解为文本第一口型的产物,是假设尚未有人参与进来的纯粹声音,正由于它的纯粹性,所以更容易被“大他者”(拉康语)所侵占和要挟.本文尝试从现象学的视角、结合汉语诗歌自身的文化特异性重新定义“元音”和“辅音”(见后文)的概念,同时猜想两者的崭新关系。
    ② (西班牙)米拉格洛斯·萨尔瓦多、葛罗丽娅·利玛(Gloria Lima):《龙与月》,赵振江译,2010年版,北京大学自印,第5页。
    ② (法)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③ 《庄子·知北游》。
    ① 《庄子·天运》。
    ② 海子:《海子的诗》,前揭,第1页。
    ① 国内有学者指出中国诗歌中的“起兴”手法其实根源于当时的原始宗教:“事实上,人们最初以‘他物’起兴,既不是出于审美动机,也不是出于实用动机,而是出于一种深刻的宗教原因。不过这种宗教不是阶级社会的认为宗教,而是产生于原始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由于往往作为生产劳动的必要补充,具有一定的生存斗争的意义,因而使它与实用动机和审美动机的萌芽之间具有某些复杂的联系。所以,从总的根源上看,兴的起源植根于原始宗教生活的土壤中,它的产生以对客观世界的神化为基础和前提。”“从兴起源的全部过程来看,正是复杂的宗教观念内容演化为一般的规范化的兴的艺术形式。这个过程的特点就是积淀:宗教观念内容积淀为艺术形式。由于在抽象的形式中积淀着观念内容,从而使它获得了超模拟的意义,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抽象的艺术形式。与此同时,随着观念内容向艺术形式的积淀和演化,对于观念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也逐渐积淀为对于艺术形式的感受和认识。这就是说,兴的形式中凝聚着传统的观念内容和社会意识,在对这个形式的感受中凝聚着超感官性的理性内容。”参阅赵霈林:《兴的源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第248页。日本学者家井真就“兴”的起源问题也给出了与赵霈林相近的解释:“人们的生活完全被神化了的自然界所左右。为了维持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人们常常试图以咒文为武器,借助咒语的神秘力量来征服自然,实现自己的愿望。咒语源于言灵信仰。当时人民的生活顺应季节变化,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都会在各自村落的圣地举行祭祀。其间,常常伴有念咒性质的模仿或表演行为,并使用特定的咒语、咒谣来严格区别于日常生活用语。咒语、咒谣都带有韵律,具有符咒力。随着祭祀中的念咒行为在特定人群中不断权威化、礼仪化,它的神圣性都逐渐消失,变得世俗化,言灵的符咒力也就淡化了。虽然念咒行为的意义被逐渐淡忘,但日常用语中却仍然残留着它的痕迹。在念咒行为日趋礼仪化的过程中,诸神灵以及自然界都已变得不再重要,参与构成祭祀共同体的人成为主角。其实这一变化,也正是祭祀共同体向氏族共同体过渡的过程。于是,咒语、咒谣变得不再具有符咒力,而逐步升华为村村落落所传唱的歌谣或礼仪歌。”参阅(日)家井真:《<诗经>原意研究》,陆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133页。
    ① 海子:《太阳·诗剧》,《海子诗全编》,西川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91页。
    ② (德)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7页。
    ① 《庄子·齐物论》.
    ① 多多:《多多诗选》,前揭,第15页。
    ② 参阅敬文东:《牲人盈天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或从孔夫子到黄色笑话》(增订本),2012年,打印稿,第6-16页。
    ① (法)罗兰·巴特:《嗓音的微粒》,《显义与晦义——批评文集之三》,前揭,第275页。
    ① (法)罗兰·巴特:《嗓音的微粒》,《显义与晦义——批评文集之三》,前揭,第274页。
    ② 罗兰·巴特以追求“文本的快感”为目标,把这种书写形态称为“大音写作”,他说:“大音写作……含孕于声音的结晶体内,此结品体乃音质与语言具性欲意味的交合,其因此而与语调一道也可以成为一门艺术的实体:左右自身身体的艺术……以醉的眼光所寻索者,乃为令人怦然心动的偶然物事,雪肌玉肤的语言,某类文,自此文处,我们可听见嗓子的纹理,辅音的水亮,元音的妖媚,整个儿是幽趣荡漾之肉体的立体声:身体之交合,整体语言之交合……如今在电影中更易于发现此。电影其实只需密集地记录下了个体语言的音声(密集是对写作之‘结晶’、‘纹理’的通解,至为简括),以其形体性、感官性,使我们听见喘息,喉声,唇肉的柔软,人类口吻的全部风姿(那声音,那写作,鲜嫩,柔活,湿润,微细的肉蕾,颤振有声,一如动物唇吻),就足可将所指成功地逐至边荒,把演员的无以命名的身体顺当地插入我的耳朵:它呈肉蕾状,它硬起来,它抚摩,它抽动,它悸然停住:它醉了。”参阅(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前揭,第79页。
    ③ 关于辅音场,在一些日常的生活经验里也可以找到颇有情趣的例证。就拿我自己来说,在上初中的时候迷恋上听广播。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家乡的小县城里,通过FM调频,可以听到一些主流电台之外的轻松些的娱乐频道,不用整天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或者新闻节目前烂熟的开场音乐。东北亚音乐台,吉林交通文艺台,成了我那时最喜爱的听的两个电台。只要有空闲时,我就打开家里那个现在看来早已过时的双卡收录机,坐在他前面像个特务一样摆弄广播。这台收录机是上20世纪80年代的时髦家电,是父母还算年轻的时候买的,一直摆在书柜上。几次搬家,父亲都将它保留下来,说为我学习英语之用。可惜英语磁带听得不多,主要是我对它们实在没有特别的兴趣,这也是我一直英语成绩平平的原因。那时听得最多的是一些文艺节目和流行歌曲,当然也有午夜的健康热线(很多有关性的生理知识是从那里学到的)和当时流行的鬼故事。那台收录机可以录制广播里的节目,我准备一些准备废弃的磁带,等到有我喜欢的歌曲播出时,我就迅速地按下固定的按键,将它们录进磁带。因为家里的位置离省城长春距离有些远,那些电台的节目信号不是特别稳定,音质就会更加模糊。有时一段清晰的音乐会忽然被一阵强烈的噪音吞没,一首动人歌曲的演唱者的声带里仿佛灌满了颗粒,这些也自然录进磁带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各种尝试,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将收录机上面的天线拉伸到最长,然后把它贴到自己身上,把我的身体当作一个更大的天线。天线与肉的结合,才能有清晰的好音乐。所以每当我录制歌曲时,都认真地把天线贴到我的肉上,保证能够获得尽量清晰的音乐。用手长时问触摸天线是个辛苦活,我渐渐发现可以将天线架在我的耳朵上,这样可以把手解放出来,用肩膀和和耳朵夹住天线,可以支撑得更久,这是个十分奇怪的姿势,但我就这样录下了很多自己喜爱的歌曲,度过了那些年娱乐及其贫乏的日子,我青春蓬勃的感受就在这种姿势里悄悄滋长起来。一遍又一遍的收听那些录好的磁带,是那时最幸福的事情,尽管我用尽最好的招数,可是那些磁带里依然夹杂有十分细小的噪音,它们也像歌曲一样被清晰地记录下来。那些噪音,那些细小的沙沙声,像一种天气,像毛毛雨落在瓦上的声音。那些噪音,就是一种让我依依不舍的辅音,它标记着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时刻,连同那个古怪的、扛着天线的姿势,都是我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生命。我坚信,那根天线是从噪音中生长出来的鹿茸和青草,那种沙沙的噪音,在那个决定性的年龄里标记了我,击中了我。我甚至比熟悉当年那些爱不释手的磁带和反复倒回重听的歌曲更加熟悉那些沙沙声,那些浇筑我干涸心灵的雨滴。它们成为我生命的辅音,它们省略和浓缩了元音。我生在一个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时代。进入大学后,是2002年,我正式地学会了使用电脑和上网。在网络上下载歌曲和电影都十分方便,一切产品都符合标准化了,质量都很好,不会再有陌生的杂音掺进来。我却在兴奋之余怅然若失,我丢掉了我的辅音,我不大可能再次拥有它了,它像年龄一样一去不返,清晰的音乐反而让我不安,让我无依无靠,质量上乘的声音将我掏空了,我反而渴望那声音再次浑浊,加进雨点和雪花,噪音最好多放点,像辣椒对于川妹子那样。 这就是在我成长过程中发生的辅音故事,不纯之物让我酣畅淋漓,古怪的姿势让我的肉体更舒服,那一刻,我感觉到我存在着,我就是一个“赤裸生命”。
    ① 闻一多:《歌与诗》,(《神话与诗》,前揭,第149.
    ② 敬文东还从话语理论的角度详细阐释了中国管理学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精神性的管理学(无论是制度性管理学还是精英阶层与下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学)和肉身性的动作/行为之间,具有如此这般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种性质古怪的话语定式,任何一种管理学都来自于对特定动作/行为及其集合(即事情)的语言性总结;作为意识形态或话语定式的管理学一旦正式成为管理学并开始发挥作用,总会依照自己的本性,生产新一轮的动作/行为及其集合(即新一轮事情)。在态度强硬的制度性管理学面前,欲望按其本意生产出的动作/行为,必须让位于制度性管理学愿意生产和鼓励的那种动作/行为。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动作/行为的角力中,通常情况下,受制度性管理学褒扬的动作/行为,总是有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因为支持制度性管理学并为之充当坚强后盾的,向来都是暴力机器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天下民人的欲望和他们的自我管理学所拥有的力量,根本不值一提。在欲望的激励下生产出的动作/行为,被制度性管理学导引出的动作/行为成功地抑制住了;在绝大多数时刻,作为特定话语定式的制度性管理学达到了它的目的,跃迁为一个非象征世界上最具威慑力的神秘武器。它必定为中国的历代君王所喜爱,因为它总是在致力于培植君王的梦想,却又从不打算服赝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精英文化(它的生产之地在江湖山林)和下层文化(它的生产之地在乡野闾巷)对此反应敏锐;它们凭借自我管理学或相对强大或极其微弱的力量,以歌哭、愤怒、怀疑、笑话、色情或‘下’体语言为形式,抗拒制度性管理学的残暴,从心理和暴力两个角度,消解来自制度性管理学的超级神力。它们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此消彼长,从来没有真正消停过。”参阅敬文东:《牲人盈天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或从孔夫子到黄色笑话》(增订本),2012年,打印稿,第18-19页。
    ③ 在分析中国当代诗人宋琳提出的“韵府”概念时,张桃洲简洁扼要地梳理了音韵在新诗史上:“众所周知,音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新诗诞生以后,由于白话入诗和诗体解放,‘韵府’在诗中遭到放逐。不过,在赵元任、陆志韦、李思纯、闻一多、徐志摩、卞之琳、何其芳、朱光潜、王力、郑敏等数代诗人和学者的倡导与推动下,新诗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股创建格律的潮流。这些诗人和学者力求在写作中克服语言(现代汉语)的某种先天局限,赋予新诗能够与古典诗歌相媲美的诗意和诗形;他们希望通过重建一定的诗律,使新诗获得音韵的美感,其中如陆志韦的④ 节奏不是可怕的罪恶’、闻一多的‘三美’说、林庚的‘半逗律’,以至郑敏的‘音调的设计’等,均堪称具建设意义的主张。”参阅张桃洲:《聆听的眼——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
    ⑤ 参阅(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页。
    ① 西渡:《鸟语林》,前揭,第40-41页。
    ② 阮籍:《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③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29-230页。
    ④ 嵇康:《嵇康诗文选译》,武秀成译注,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14页。
    ① 敬文东:《牲人盈天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或从孔夫子到黄色笑话》(增订本),2012年,打印稿,第295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7页。
    ③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68-269页。
    ④ 这里对大地性的理解应当以自然性为前提。夏可君指出:“自然之为自然,因为运动变化,一直被理解为否定的,裭夺的,低级的,但现在,这个不显现的隐藏与缺席,却先于真假判断,因为其不显现的隐藏,尚未显露出来,就还并未出场,如同艺术作品中的大地性,有待于在与世界之显现的争执中,以裂隙(Riss)的踪迹显现。不同于器具的完全工具功能地显现,艺术作品中有着隐藏,显现的真理也是隐藏的非真理。继续打开那个尚未的领域,如同对死亡的生存论思考。大地的隐藏性,主要通过与世界敞开的争执,通过轮廓(aufriss)显露出自然的材质性以及自身的回避,如同存在本身在到来之际就旋即退却,这个到来与离去的方式,只能通过人类制作的努力,形成张力来显示出来,在这里,还是有着人为的活动,尽管是艺术的创造性想象与生命冲力,或者是荷尔德林的诗意建造。”“自然之为生长物的自然类;自然成为器具材料的质料;自然之为保持生长,发生,让……发生出来的那个涌现的自然,一直保持涌动的自然;自然之为潜能,在形式(morphe)中得到规定;自然之为在人造物或者器物中缺席了的自然,仅仅作为缺失的否定之物而得到规定。但复杂的是,自然:之为保持生长,是以缺席的方式在场——这个不在场的在场,要有着独特的解释,而且与那个生长的自然相关。”参阅夏可君:《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前揭,第149-150页。
    ⑤ (德)马丁·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99页。
    ①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诗人哑言了吗?》,《诠释学的实施》,前揭,第346-347页。
    ① 敬文东:《牲人盈天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或从孔夫子到黄色笑话》(增订本),2012年,打印稿,第34页。
    ② 朱自清谈到:“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参阅朱自清:《经典常谈》,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0页。
    ③ (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诗歌笔记》,《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选》,黄灿然等译,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48页。
    ② 海子:《海子的诗》,前揭,第236页。
    ①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② 西川:《隐秘的汇合》,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③ 西川:《隐秘的汇合》,前揭,第102页。
    ① 林庚:《盛唐气象》,《唐诗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② 林庚:《盛唐气象》,《唐诗综论》,前揭,第42页。
    ③ (美)约瑟夫·布罗茨基:《潮汐的声音》,程一身译,《诗建设》(第8期),作家出版社,2013年2月.
    ④ (德)马丁·海德格尔:《物》,《演讲与论文集》,前揭,第176页。
    ① 参阅(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陈瑞桦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2页。
    ② 该诗创作于2004年,未刊。
    ① (德)海德格尔:《诗歌中的语言》,《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前揭,第30页。
    ② 王家新:《未完成的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③ 臧棣:《风吹草动》,前揭,第2页.
    ④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31页。
    ① 李亚伟:《豪猪的诗篇》,前揭,第132页。
    ①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我用眼睛听到了你的声音”,或,看不见的主人》,《实在界的面庞》,前揭,第135-136页.
    ① 夏可君:《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2页,未刊稿。
    ①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服老》。
    ② 张枣:《春秋来信》,《张枣的诗》,前揭,第261页。
    ① 参阅(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前揭,第74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前揭,第63-64页。
    ① 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二版前言》,前揭,第2-3页。
    ② 参阅(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前揭,第6页.
    ③ 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前揭,第34页。
    ① 夏可君:《身体》,前揭,第84页,未刊稿。
    ② 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前揭,第85页。
    ① 夏可君:《身体》,前揭,第82页,未刊稿。
    ① 西渡:《鸟语林》,前揭,第37页。
    ② (法)弗朗索瓦·多斯(Francois Dosse):《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③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谢维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26页。
    ④ 弗朗索瓦·多斯详细描述了两位大师在美国的相遇:“纽约成了结构人类学脱颖而出的最后一站。这多亏了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邂逅:在新校,他遇见了讲授语言学的同事罗曼·雅各布森。和列维-斯特劳斯一样,雅各布森也是一个流亡者,他曾经在法国讲授过结构语音学。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从智力的角度看,还是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们的碰面都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他们的友好合作自始至终都丝毫没有动摇过。雅各布森聆听列维-斯特劳斯讲授血族关系,而列维-斯特劳斯则学习雅各布森有关语音和意义的课程:‘他的课程熠熠生辉。’他们的研究是互不相干的,但形成了共生现象,这催生了结构人类学。此外,1943年,敦促列维-斯特劳斯撰写论著的,也正是雅各布森。这便是后来的《血族关系的基本结构》。”参阅(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前揭,第17页。
    ①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前揭,第227页。
    ②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前揭,第228页。
    ③ 元诗是张枣乐于强调的一个重要的诗学观念,又称“诗歌的形而上学”。这种观念提醒我们,诗歌是关于诗歌本身的写作,诗的过程也可以读作诗显露写作者的姿态与焦虑、显露他的方法论反思与辩解的过程。元诗首先追问如何能发明一种言说,并用它来打破萦绕在人类周围的宇宙沉寂。元诗语素就是构成和实现元诗结构和观念的单位词汇,是对其他更多的词有感染力的词,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属于诗学或语言学中的词素或词汇,是一目了然的,如写作、独白、对话、沉默、声音等。另外还有一些比较隐晦,但也并非难于理解,如零度、舞台、旅行、生殖等。关于元诗和元诗语素在诗歌文本上的具体研究实践,可参阅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野草>讲义》、《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张枣随笔选》,前揭,第36-42,第128-130页,第174页。
    ① 夏可君认为,文化基因是通过铭写的方式保存和传播的:“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乃是有着文化基因的传递——这是通过广义的书写或铭写来进行的,因为之前不注重铭写技术,所以这个文化基因没有明确,而是以自然基因来仿照,导致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生物学化还原!也是书写与文化记忆的关系,这是与认知科学相关,即人类如何把记忆学习直接传递给他人,文化记忆的信息如何转换为信息而得以传递,不同于符号学的信息传递,必须通过主动的学习书写,书写可能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因为神经通道乃是通过书写来铭写踪迹的,书写出不同的神经信息脉冲传递路径,而是还有着活化的可能性。书写学也许可以打开新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与认知科学想象,这也是后来马拉布提出大脑神经可塑性的根由。”参阅夏可君:《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前揭,第183-184页。
    ② 参阅(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赵和平,印螺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③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前揭,第4页。
    ④ 德里达指出:“相对于言语与心灵的密切联系(……),所有能指都是派生的……这种派生过程正是‘能指’概念的起源。符号概念始终在自身中包含能指与所指的区分,即便它们像索绪尔论证的那样只是同一片树叶的两面。这一概念也属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派生物,而逻各斯中心主义也不过是一种言语中心主义(phonocentrisme):它主张言语与存在绝对贴近,言语与存在的意义绝对贴近,言语与意义的理想性绝对贴近。”“因此,我们已经预感到,言语中心主义与作为 在场的一般存在意义的历史规定相融合,与取决于这种一般形式并在其中组成它们的体系和历史系列的所有次要规定[……]相融合。因此,逻各斯中心主义支持将在者的存在规定为在场。由于海德格尔的思想并未完全摆脱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它也许会使这种思想停留于存在-神学的时代,停留于在场哲学中,亦即停留在哲学本身。这也许意味着,我们并未离开我们可以勾画其轮廓的那个时代。属于或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各种运动过于微妙,这方面的空想过于轻率,以致我们不能作出确定的判断。”参阅(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前揭,第14-16页。
    ① 参阅(美)维克多·泰勒(Victor E. Taylor),(美)查尔斯·温奎斯特(Charles E. Winquist)编:《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章燕,李自修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209页。
    ② 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10页。
    ③ 参阅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21页。
    ④ 参阅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12页。
    ⑤ 夏可君提示我们将书写性理解为不断变化的书写性,这便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汉字的图像性:“(1)书写,要求文字的在 场,某种形象的显现。——一直有着形象。(2)书写,是一次性的,比如书法。一一这也是甲骨上凿烧留下的踪迹的唯一性。(3)书写,有着变化,出现了气纹,以及草书,烟云变灭。一一比如云纹,气纹等等。(4)个体性的语法: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语言书写。——一开始尽管并没有个体性自觉,但是贞人以及刻写者还是比较自觉签署名字,尽管二者可能不是同一个人,但是个体签名很早就出现了。(5)共通感:既有个体风格,也有着共通感,一方面是笔画字形的训练——因为有着字形的同一性或者相似性,而且有着语义的指向,因此一开始有着训练;另一方面,也有着变化的程式化,这个程式化或者模式化,有着教化的自我规训,而且是自我调节的,还有临帖,摹写,临写,仿古,写意等等的训练,如同模件的铸造。”参阅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13-14页。
    ① 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22页。
    ② 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44页。
    ③ 参阅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22页。
    ①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6页。
    ②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9页。
    ① 语出法国诗人爱德蒙·哈罗古尔。参阅柏桦:《往事·自序》,前揭,第8页。
    ② (德)保罗·策兰:《子午圈》,《保罗·策兰诗文选》,前揭,第194页。
    ① 该作品创作于2012年7月19日,地点为北京霍营。诗人个人微博发布,未刊稿。http://weibo.com/1830575882/ytexMhEgf2012年7月20日访问。
    ②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130页。
    ①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90页。
    ②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3页。
    ③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91页。
    ④ (法)波德莱尔:《论泰奥菲尔·戈蒂耶》,《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①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91页.
    ②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10页。
    ① 孙文波:《新山水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①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前揭,第227页。
    ③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前揭,第247-248页。
    ① “互渗律”系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发明的术语。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具体的思维,他们不知道也不应用抽象概念。这种思维只拥有许多世代相传的神秘性质的“集体表象”,“集体表象”之间的关联不受逻辑思维的任何规律所支配,而是靠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的互渗来彼此关联。这种思维以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为基础,采取对矛盾漠不关心的态度,也称原逻辑思维。比如,在互渗律的作用下,一切图腾形式的社会都容许这样一些包含着图腾集团的成员个体与其图腾之间的同一的集体表象,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人,也可以是长着鲜红羽毛的金钢鹦鹉。参阅(法)列维-布留尔(Lvy-Bruhl):《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2-98页。
    ① 《自言自语》最初连载于《国民公报》“新文艺”栏,署名神飞。后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② 张枣:《<野草>讲义》,《张枣随笔选》,前揭,第160页。
    ③ 张枣:《<野草>讲义》,《张枣随笔选》,前揭,第162页。
    ④ 鲁迅:《死火》,《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第200页。
    ①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67页。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拱廊计划>之N:知识论,进步论》,郭军译,《生产》(第一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316页。
    ② (德)瓦尔特·本雅明:《<拱廊计划>之N:知识论,进步论》,郭军译,《生产》(第一辑),前揭,第332页。
    ① (法)罗兰·巴尔特:《明室》,前揭,第126-127页.
    ② 欧阳江河:《黄山谷的豹》,前揭,第120页。
    ① (德)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选》,涯鸿,宇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5页。
    ②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69页。
    ① 夏可君:《虚薄:杜尚与庄子》(英汉对照》,前揭,第26页。
    ② 参阅夏可君:《虚薄:杜尚与庄子》(英汉对照》,前揭,第26页。
    ③ 王海艳:《走出杜尚迷宫——谈杜尚关于“虚薄”的笔记》,《新美术》2009年第2期。
    ① 蒋浩:《修辞》,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9页。
    ① (奥)里尔克:《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林克,袁洪敏译,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第216页。
    ② 里尔克描述了大地逐渐进入一种不可见性,诗歌承担着将可见之物转化为不可见之物的任务:“这种活动被许多再也不会被置换的可见之物日益迅速的逝去所支承、所催促,实属特别。对于我们的祖辈,一个‘房子’、一口‘井’、一座熟悉的钟塔、甚至他们自己的衣裳、他们的外套还是无限充盈,无限亲切;几乎每个物都是一个容器,他们在其中发现人性的东西,并将自己积攒的这类东西添加进去。如今,空洞的无足轻重的事物从美国涌来,虚假的事物,生活的赝品……一座房子——按照美国人的理解,一只美国苹果或一串美国葡萄,它们与蕴含着我们祖先的希望和沉思的房子、果实、葡萄毫无共同之处……被赋予生命的、被经历的、同样熟悉我们的事物即将耗蚀一空,再也不能被置换。我们也许是还了解这些事物的最后一代人。我们肩负着责任,不单单保持对它们的怀念(这恐怕不够,况且靠不住),而且保持它们的人文价值和守护神的价值。(家神意义上的‘守护神’。)大地再没有别的避难所,除了变为不可见的:在我们心中——正是我们以自己本质的一部分参与了不可见之物,我们(至少)具备分有它的凭证,当我们在此期间,我们能够拓展我们所拥有的不可见性;只有在我们心中才可能实施这种亲密的持续的转化,即把可见之物变为不可见之物,后者不再依附于可见与可即的此在,一如我们自己的命运在我们心中不断变得既更实在又不可见。”参阅(奥)里尔克:《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前揭,第215-216页。
    ① 臧棣:《宇宙是扁的》,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① 敬文东:《随“贝格尔号”出游——论动作(action)和话语(discourse)的关系》,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① 鲁迅:《复仇(其二)》,《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9页。
    ② 《新约·马太福音》27:46
    ① 《新约·路加福音》23:46
    ② 该诗句出自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二十七章61-66行,查良铮译。T.S.艾略特将该诗句的意大利原文用于《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题记。参阅《英国现代诗选》,查良铮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① 在这里,“道可道”中的第一个“道”为原教旨意义上的“道”,在其后的括号中标注着西方通行的读音“Tao”,其首字母为大写,以为道(Tao)是不可言说的,所以本文尽量回避对它的谈论;“道可道”中的第二个“道”在其后的括号中标注了汉语拼音“dao”(或简写为“d”),用以区别于第一个“道”,可理解为一种作为方法并趋于显现的“道”,是行动状态的“道”,是道说精神的史前形式和萌芽状态,它包含着被语言把握的内在倾向,因此是本文重点讨论的概念之一,故为小写;“道可告”中的“告”则是道说精神的现代延伸,有望寻觅到本质的语言,其后也标注了汉语拼音“gao”(或简写为“g”),是为了方便与“道(dao)”相对应而展开论述,亦为小写。
    ② 这种说法来自麦克卢汉。他《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第一版作者序言中认为:“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今天,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electric technology)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极端,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页。
    ③ (德)马丁·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前揭,第193页。
    ④ (法)波德莱尔:《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1846年的沙龙——渡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前揭,第91页。
    ① 翟永明:《最婉约的词》,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② 在这里,“狭告”指的是隐喻或私语,这一说法是为了与“广告”相对应而提出的,它泛指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倾向于私密和隐晦的言说类型。
    ① 西渡:《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① (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② 《庄子·齐物论》。
    ③ 《公孙龙子·指物论》。
    ④ 海德格尔认为命名活动也存在显现和隐藏两种形式:“命名是一种道说,亦即一种显示,它把那个可以在其在场状态中如其所是地得到经验和保持的东西开启出来。命名有所揭露、有所解蔽。命名乃是让……得到经验的显示。可是,如果这种显示必须远离于要命名的东西而发生,那么,这样一种对遥远之物的道说,作为进入遥远的道说,就变成为召唤。而如果要召唤的东西太切近了,那么,为了使被召唤者始终进入遥远而得以持存,要召唤的东西作为它的名称所命名的东西,就必须是‘幽暗的’。名称必须有掩蔽作用。作为解蔽着的召唤,命名同时也是一种遮蔽。”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诗歌》,《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前揭,第236页。
    ① 骆一禾:《骆一禾的诗》,前揭,第185页。
    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法国华裔学者程抱一对此提供了精彩的阐释:“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说,太初之道,被构想为太虚,由它生出了一,而一不过是元气。它孕育出二,二则体现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通过它们的交互作用,支配并赋予万物以生命。不过,在二和万物之间,有三的位置,对三则存在着两种并非分歧而是互补的解释。根据道家的观点,三代表了阴阳二气与冲虚(或冲虚之气)的结合。冲虚来自太虚,并从太虚汲取它全部的力量,它对于阴阳对子的和谐运转必不可少;是它吸引二气并带领它们投入相互生成变化的过程;没有它,阴阳将会保持为静态的本体,并如同处于萎靡中。正是这种三元关系(中国思想不是二元的而是三元的;在任何对子中,都有构成第三项的冲虚)生成了万物并为万物作出榜样。因为存在与阴阳对子内部的冲虚同样存在于所有事物的核心;冲虚通过在万物之中注入气息与生命,而使万物与太虚保持联系,进而使它们达成转化和统一。因此中国的思想由交叉的双重运动所支配,我们可以用两个轴来表示:纵轴代表了虚实之间的往来(实来自虚,虚在实中继续起作用);横轴则代表了在实的内部,互补的阴阳两极的相互作用,正是由这一作用生成了万物,当然包括人,杰出的小宇宙。”参阅(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前揭,第23-24页。
    ③ 海德格尔认为:“词语突兀而起显示出一种不同的、更高的支配作用。它不再仅仅是具有命名作用的对已经被表象出来的在场者的把捉,不只是用来描绘眼前之物的工具。相反,惟词语才赋予在场,即存在——在其中,某物才显现为存在者。”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词语》,《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前揭,第223页。
    ④ (德)马丁·海德格尔:《词语》,《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前揭,第226页。
    ① 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前揭,第37-41页。
    ② (爱尔兰)西默斯·希尼:《舌头的管辖》,《希尼诗文集》,前揭,第251页.
    ③ 西川:《深浅——西川诗文录》,前揭,第89页。
    ① 索绪尔在他的共时语言学里首次提出了“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概念,它们也是西方泛形式主义文论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有关二者的论述请参阅(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0-176页。
    ② 参阅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页。
    ③ 参阅屠友祥为《S/Z》一书撰写的译者导读《、<恩底弥翁的永睡>及倾听——导读》,《S/Z》,前揭,第33 页。
    ① (俄)罗曼·雅各布森:《语言学与诗学》,《符号学文学论文集》,赵毅衡编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② (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前揭,第35页。
    ③ (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前揭,第61-62页。
    ① (法)让-吕克·南希:《书写》,该文为南希为夏可君著作《书写的逸乐》撰写的楔子。参阅夏可君:《书写的逸乐》,前揭,第2-3页。
    ② 夏可君:《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前揭,第203页。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筑·居·思》,《演讲与论文集》,前揭,第160页。
    ① (德)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前揭,第3页。
    ② 《庄子·养生主》。
    ③ 本文在论述知与道(dao)和告(gao)的关系时,倾向于将知想象为一座命名之桥,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庄子·知北游》中记载的知问道于无为谓、狂屈和黄帝三者的寓言。寓言以知与黄帝的对话总结了道、知、告的关系:“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日:‘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④ 这里有必要辨析“事情”和“事实”两个概念。按照陈嘉映的区分:“‘事情’既可以就(事情的)发生、演变、结束来指一件事情,也可以就事情已经完成来指一件事情,‘事实’却只能就(事情)的确发生了、现成摆在那里来指一件事情。”参阅陈嘉映:《事物,事实,论证》,《泠风集》,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本文在这里更强调事情的现在进行时态,着重关注它正在发生和展开的时刻和方式。
    ① (奥)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② 《与魔鬼作斗争·引言》,徐畅译,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 敬文东对“经验事实”的一种解释是:“所谓经验事实,不过是原初事实或整体或片段地在语言中地被呈现;经验事实就是被说出、被写出来的原初事实的整体或片段……原初事实总能得到语言的包装和打扮,从而转化为某种高度形式化的、具有鲜明意义倾向性的经验事实。”参阅敬文东:《随“贝格尔号”出游——论动作(action)和话语(discourse)的关系》,前揭,第57-58页。
    ① 万夏、潇潇主编:《中国现代诗编年史.后朦胧诗全集》(上卷),前揭,第211页。
    ② 敬文东在对话语拜物教的批判中明确地指认出了这个“双重循环”,它的基本特征是:“事情首先进入谈论;谈论给论述提供了唯一的合法性与可能性;论述通过繁复的运作,生产出了关于某件特定事情的结论性命题;结论性命题在被反复筛选的过程中,成为饱具威慑力的话语定式。作为特定的观念表达式,话语定式不过是意识形态的外在显形,不过是意识形态的另一个名号。而意识形态在长期的文化遗传中总会内化为人的目的无意识,从而指挥我们的行动,画定我们的手足的运行疆域”,“这种目的无意识肯定会在暗中支配我们生产出新一轮事情。很明显,这个循环是针对事情生产来说的”。“上述过程其实是可逆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及其存在方式即话语定式在人那里内化而成的目的无意识,反过来会赋予论述以及论述过程以特定的目的,这无疑意味着论述获得了某种隐蔽力量的授权;当此之际,别授权的论述有资格也有机会向谈论放权,使谈论一开始就具有某种特定的眼光,以至于让谈论以这种方式而不是那种方式,去直接处理、消化和打磨某件特定的事情,并将这件事情的整体或切片置于语言框架之内,从而成为新一轮论述的开端……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循环.很显然,这个循环是针对话语生产来说的。”参阅敬文东:《随“贝格尔号”出游——论动作(action)和话语(discourse)的关系》,前揭,第36-37页。
    ③ (加)弗拉第米尔·塔西奇(Vladimir Tasic):《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蔡仲、戴建平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 鲁迅:《复仇》,《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6页。
    ② 鲁迅:《复仇》,《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6页。
    ③ 鲁迅:《复仇》,《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6页。
    ④ 钟鸣:《中国杂技:硬椅子》,前揭,第59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24页。
    ② 鲁迅:《复仇》,《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7页。
    ③ 参阅《庄子·齐物论》。
    ④ 鲁迅:《复仇》,《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7页。
    ⑤ 海德格尔把在世内存在者对周围世界的无聊归结为“触目”、“窘迫”和“腻味”等情态:“触目、窘迫和腻味这些样式具有一种功能,即在上手的东西那里把在手性质映现出来。但在这里,上手的东西仍然不是仅仅作为在手的东西被考察被审视;业经宣告出来的在手状态仍然联在用具的上手状态上。用具还并未把自己掩饰为单纯的物。用具成了人们想要摆脱的东西,成了这种意义上的‘家伙’。但在这种摆脱倾向中,上手的东西在其岿然不动的在手状态中却显现为始终仍上手的东西。”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在上手的东西那里把在手性质映现出来”,这种“不可思议的联结”亦为一种“纵聚合关系的崩落”。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前揭,第87页。
    ① 多多:《多多诗选》,前揭,第208页。
    ② 参阅《论语·为政》。
    ③ 《列子·汤问》。
    ① 孙文波:《孙文波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② (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一个幻觉的未来》,杨韶刚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③ (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一个幻觉的未来》,前揭,第76页。
    ④ “纪昌学射”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其原文如下:“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手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趋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端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捍之,而无差焉。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剋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① 昌耀:《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② (德)马丁·海德格尔:《筑·居·思》,《演讲与论文集》,前揭,第167页。
    ① (法)普鲁斯特:《玛德莱娜小点心》,《普鲁斯特美文选》,沈志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 (法)普鲁斯特:《过去与现在偶然重叠》,《普鲁斯特美文选》,前揭,第268页。
    ③ 多多:《多多诗选》,前揭,第206页.
    ① 海子:《海子的诗》,前揭,第208页。
    ②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前揭,第3页。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修订本),前揭,第27页。
    ② 此处采用查良铮译文。参阅《穆旦译文集(第3卷):拜伦诗选、济慈诗选》,查良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8页。
    ① (法)罗兰·巴尔特:《埃菲尔铁塔》,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①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24页。
    ① 张一兵:《广松涉:关系存在论语事的世界观(代译序)》,(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① 参阅李玲玲、刘精盛:《“告”字本义考》,《汉字文化》2012年第2期。
    ① 转引自(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前揭,第45-46页。
    ② 转引自(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前揭,第348页。
    ① 参阅钟鸣:《涂鸦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② 耿占春:《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页。
    ① 列维-斯特劳斯分析了这种古怪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土著人思维中的生成机理,在面对一幅典型的运用“剖分表现法”绘制的作品时,他说:“很清楚,这位艺术家意图画的不是一张脸,而是一幅纹面图案;她全神贯注地从事的是后一件事。甚至连简略地表示出来的两个眼睛,也只是作为它们结合到其结构中去的两个反向的大螺旋纹起点的参照点而存在着的。艺术家是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画纹面图案的;她尊重其真实的比例,似乎她是在一张脸上而不是一个平面上作画。她在纸上作画也同她所习惯的在脸上作画那样。又因为纸对她来说就是一张脸,她感到在纸上表现一张脸是不可能的,至少说不加歪曲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必然是要么根据透视法精确地画出脸而歪曲图案,要么尊重图案的完整性并因而将脸描绘成分裂的两半。人们甚至不能说这位艺术家选择了第二种解决办法,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要她另作选择的问题。如我们所见,在土著人的思想中,图案就是脸,或者更确切地说,图案创造了脸.正是图案,赋予脸以它的社会存在,它的人的尊严和它的精神的意义.当作一种图解手段的脸的剖分表达法就这样表达出了一种更深、更基本的分割,即‘未开窍的’、生物学上的个人与他必须体现出来的社会的人之间的分割。”参阅(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亚洲和美洲艺术中的剖分表现法》,《结构人类学》(第一卷),前揭,第279-281页。
    ① 南希遵照夏可君的建议将“共通体”这一术语在汉语思想情境里翻译为"Gong-Tong-Ti".汉语的发音"Tong"同时有着“通”和“同”隐含的双重书写的可能性。二者并存并不意味着共通体就可以摆脱共同体的浸染,共通体本身也不是现成的,而是在解构中对通道的打开.这种翻译和相关区分主要是指引性的,试图把思想转向如何打开“通道”,而超越传统对共同和融合的同一性追求。参阅(法)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中文版序》,夏可君编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注释[1]。南希在分析“爱的共通体”时,区分了“共同体”与“共通体”,并对“共通体”概念做了一个初步的廓清:“第一,我可以把共通体不看做一个整体,一个人们必须分享共同存在的整体,即,一个共同的有,你也可以说,一个共同的体,‘体’的意思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一个有机的实体。第二,我们可以不把政治思想体看做一个有机体,而看做活生生的去分享一种共通存在的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 of being-in-common)的共通体。我想说,爱之共通体是一个活生生的去分享共同存在(common being)之缺席的共通体。这种缺席不是存在-中-共通(being-in-common)的缺席,而是共同存在(common being)的缺席。没有共同的所有物(property:专有物),这就是我们不得不分享的。”参阅(法)让-吕克·南希:《爱与共通体》,《变异的思想》,夏可君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② (法)让-吕克·南希:《爱与共通体》,《变异的思想》,前揭,第41-43页。
    ① 参阅(法)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中文版序》,前揭,第1页。
    ② 雅各布森将这种同一性原则视为一种“相当性”原则:“在诗中,同一组诗内的某一个音节与其他任何音节都是相当的:每出现一个词的重音,就必定有另一个重音与之相当;而一个‘非重音’的出现,必有另一个非重音与之相当。这种相当随处可见:长音节与长音节相当,短音节与短音节相当;词界与词界相当,非词界与非词界相当;句法停顿与句法停顿相当,无停顿与无停顿相当;连其中的音节也都被转换成度量单位,其余如重读音等也是如此……然而事实上,‘诗’与‘元语言’恰好相反,在元语言中是运用组合建立一种相当关系,而在诗中,则是运用相当关系达到某种组合。”参阅(俄)罗曼·雅各布森:《语言学与诗学》,《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前揭,第182-183页。
    ③ (法)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中文版序》,前揭,第1-2页。
    ① 德勒兹这样解释“无器官的身体”:“无器官的身体(CsO),它是什么?——但你已经身处其上了,像个寄生虫那般缓慢爬行,像个盲人那般暗中摸索,或像个疯子那般奔跑着:沙漠中的旅人和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正是在它之上,我们安睡,醒来,攻击——进行攻击和被攻击,我们寻找着自身的所在,我们体验到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幸福和令人惊异的失败,我们渗透着并被渗透着,我们爱着。”参阅(法)德勒兹、加塔利(Felix Guattari):《资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卷2):千高原》,姜宇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208页。
    ② 德勒兹认为,在欲望生产的政治经济学范畴里,存在着从生产的生产领域转向生产的记录领域,前者的法则是组合性的,后者的法则是差异性的,这种转型和过渡中的政治经济学实践者被他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但当生产的连接从机器过渡到无器官身体(如从劳动到资本一样)时,它们就似乎在另一种法则之下运作了,把一种与非生产因素相关的分配说成实‘自然或神圣的前提’(资本的分离)。机器作为许多分离的点而依附于无器官身体,在这些机器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综合网络,把表面变成了坐标,就像一个网络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要么……要么……要么’代替了‘然后就……’:不管涉及哪两个器官,它们与无器官身体相关的形式都必然是:两个机器之间全部分离的综合相当于平滑表面上的综合。③ 非此即彼’标志着不可变换的术语之间的确定性选择(要么是这、要么是那),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要么……要么……要么’则指差异之间可能的变换系统,而那些差异无论怎样变换滑动,其数量总是相同的。正如贝克特说话的嘴和走路的脚一样,‘他有时停下来什么也不说。他要么根本没什么可说的,要么就是想要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决定不说了。……另一些重要的例子也想起来了。与即刻的重新开始进行即刻的连续交流。与延误的重新开始进行同样即刻的连续交流。与即刻的重新开始进行延误的连续交流。与延误的重新开始进行同样延误的连续交流。与即刻的重新开始进行延误的断续交流。与延误的重新开始进行同样延误的断续交流。’”参阅(法)吉尔·德勒兹:《无器官的身体》,陈永国译,《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陈永国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115页。
    ④ 德勒兹对无器官的身体(CsO)做出进一步的描述:“CsO使得强度得以通过,它产生出强度并将它们分布于一个本身就是强度性的、非广延性的空间之中。它既非空间,也不在空间之中,它是在某种程度上占据着空间的物质——在那个对应于所产生的强度的程度之上。它是强度性的、未成形的、非层化的物质,是强度的母体(matrice),强度=0;然而,在这个原点上没有任何否定之物,不存在否定性的或对反的强度。物质等于能量。产生出(作为一种始自原点的强度量级的)现实。这就是为何我们将CsO当作一个尚未拓展成有机体和器官组织的充实的卵,它先于层的形成,这个强度性的卵为轴和向量,级度和闽限所界定,为包含着能量转化的动态趋势、以及包含着群体迁移和迁徙的运动所界定:所有这些都不依赖于附属形式,因为器官在这里只作为纯粹的强度而出现并发挥功用。”参阅(法)德勒兹、加塔利:《资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卷2):千高原》,前揭,第212页。
    ①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11页。
    ① (意)吉奥乔·阿甘本:《科默雷尔,或姿态论》,邱瑾译,《生产》(第二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281页。
    ② (意)吉奥乔·阿甘本:《关于姿势的笔记》,王立秋译,豆瓣网,“阿甘本(Agamben)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74698/,2012年11月30日访问。
    ① 夏可君:《姿势的诗学》,前揭,第5页。
    ② (法)让·鲍德里亚(又译波德里亚):《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陈永国译,《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前揭,第35页.
    ③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前揭,第18页.
    ① (法)让·鲍德里亚(又译波德里亚):《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陈永国译,《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前揭,第38页。
    ② 波德里亚认为:“‘标志和设计的’裸露意味着在它所编织的网格之后什么都没有,尤其没有身体:既没有劳动的身体,又没有快活的身体;既没有性欲亢奋的身体,又没有破碎的身体。它在形式上超越了幻象中那个平静下来的身体所具有的一切,就像布里吉特·巴多一样,她‘美丽是因为她衣着得体’——没有任何未知因素的一个功能等式。”参阅(法)让·鲍德里亚(又译波德里亚):《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陈永国译,《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前揭,第42页。
    ① 参阅(法)克洛德·菜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亚洲和美洲艺术中的剖分表现法》,《结构人类学》(第一卷),前揭,第283-284页。
    ① (法)让·鲍德里亚(又译波德里亚):《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陈永国译,《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前揭,第45-46页。
    ② 海德格尔在对周围世界的分析中点明了标志与指引的三重关系:“1.显示是效用之‘何所用’的可能的具体化,从而其根基在于一般用具结构,在于‘为了作’(指引)。2.标志是上手事物的一种用具特性,从而其显示属于用具整体,属于指引联络。3.标志不仅同其它用具一道上到手头,而且在它的上手状态中,周围世界明确地对寻视成为可通达的。标志是一种存在者层次上的上手事物,它既是这样一种确定的用具,同时又具有指点出上手状态、指引整体性与世界之为世界的存在论结构的功能。这种上手事物在寻视操劳所及的周围世界之内的优越之处就植根于其中。”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前揭,第96页。
    ① 参阅(法)罗伯特·赫尔兹:《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两极性的研究》,《死亡与右手》,吴凤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4-116页。
    ①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3-174页。
    ① 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前揭,第66页。
    ① 夏可君:《《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前揭,205页。
    ②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7页。
    ① 西渡:《草之家》,前揭,第76页。
    ① 德里达:《什么是诗?》,lightwhite译,lightwhite“豆瓣小组”,http://www.douban.com/note/273079163/,2013年4月28日访问。
    ②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70页。
    ③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182页。
    ④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1页.
    ⑤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20页。
    ①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26-227页。
    ② 西渡:《草之家》,前揭,第77页。
    ③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前揭,第207页。
    ①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我用眼睛听到了你的声音”,或,看不见的主人》,《实在界的面庞》,前揭,第136页。
    ② (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屠友祥、温晋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① (法)德勒兹、加塔利:《资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卷2):千高原》,前揭,第214页。
    ① 王国芳、郭本禹:《拉冈》,生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1997年版,第190页。
    ② (法)雅克·拉康:《男根的意义》,《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93页。
    ① (法)雅克·拉康:《主体的倾覆和弗洛伊德无意识中的欲望的辩证法》,《拉康选集》,前揭,第624页。
    ② (法)雅克·拉康:《男根的意义》,《拉康选集》,前揭,第594页。
    ①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从告的共通体中经三元共通体变异而来的两种产物——物的共通体和吻的共通体——是本文为论述需要而在制造的术语。“物”和“吻”这两个汉字以共通体的形式被论及时,文中的含义已较它们的日常含义发生了改变,每当“物”与“吻”并提或以两种潜在的对立的意义在文中使用时,“物”特指趋于显现者,也即代表现实性总体,“吻”特指趋于隐藏者,也即代表可能性总体,但两者各自作为共通体,却分别包含一套从隐藏到显现的谱系,因而“物”与“吻”以共通体形式出现时,两者在理论上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在本章后面所罗列的一个图式中,可以清晰地
    看出它们的特殊含义及其变化趋势。②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前揭,第231-233页.
    ① 符号矩阵,是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格雷马斯在列维-斯特劳斯提出的二分法模式基础上扩充发展得出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将原来简单的二元对立扩展为四元,因此让叙事分析在逻辑上更加完善。关于符号学矩阵的相关论述可参阅(法)A.J.格雷马斯:《叙述语法的成分》,《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册),吴泓缈、冯学俊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192页。
    ② 《逻辑哲学论》一书通篇采用了带序号的提纲式书写,以十进数作为各个命题的号数,指出命题在逻辑上的重要性,以及维特根斯坦在论述中对它们的强调。例如,命题n.1,n.2,n.3等,是对命题No.n的解释;命题n. ml, n. m2等等是对命题No. n. m的解释等等。参阅(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页,注释1.
    ① 陈嘉映:《事物,事实,论证》,《泠风集》,前揭,第173页.
    ② 参阅(英)彼得·斯特劳森:《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江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
    ① 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修订本),前揭,第7-17页。
    ② 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③ 陈嘉映:《信号、词与句》,《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④ 陈嘉映:《事物,事实,论证》,《泠风集》,前揭,第178页。
    ⑤ 敬文东:《随“贝格尔号”出游——论动作(action)和话语(discourse)的关系》,前揭,第52-53页。
    ⑥ 广松涉认为:“‘事’不是对事件以及事象的称谓,而是要在它们物象化之后才形成的时间、空间性结果(event),或者如同通过这些构造契机的物象化而形成‘物’(广义的‘东西’)那样,是某种基础性的存在机制。如果暂且从与物的世界像的差异这一视角来说的话,可以说它是一种关系主义的存在观。关系主义认为:且不说所谓物的‘性质’,就连被视为‘实体’的东西,其实也是关系规定的‘接点’。这种存在观认为:实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然后才第二性地形成关联,关系规定态才是原初的存在。”参阅(日)广松涉:《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一卷),彭曦、何鉴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 参阅(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前揭,第242页。
    ② (法)让·鲍德里亚(又译波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① 本小节的主要观点主要来自夏可君先生的启示。参阅夏可君:《吻:一个哲学的追问》,豆瓣网,“夏可君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9200873/,2012年10月8日访问。
    ② 痖弦:《痖弦诗选》,周良沛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③ 《新年书信:茨维塔耶娃诗八首》,王家新译,未刊稿。
    ④ 柏桦:《往事》,前揭,第27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173页.
    ①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45页。
    ② 张枣:《张枣的诗》,前揭,第230页.
    ① (德)保罗·策兰:《保罗·策兰后期诗选》,王家新译,《延河》2010年第7期。
    ① 海子:《海子的诗》,前揭,第132页。
    ① 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前揭,第145页。
    ① 转引自(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前揭,第186页。
    ① 转引自(美)詹姆斯·K·林恩:《策兰与海德格尔:一场悬而未决的对话(1951-1970)》,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7页。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李双志,苏伟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7页。
    [1]《道德经》。
    [2]《公孙龙子》。
    [3]《韩非子》。
    [4]《列子》。
    [5]《论语》。
    [6]《诗经》。
    [7]《庄子》。
    [8]嵇康:《嵇康诗文选译》,武秀成译注,巴蜀书社,1991年版。
    [9]陆坚评注:《中国咏物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0]阮籍:《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王国维:《校注人间词话》,徐调孚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12]王阳明:《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3]柏桦:《往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北岛等:《五人诗选》,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15]卞之琳:《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张曼仪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昌耀:《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昌耀:《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陈东东:《明净的部分》,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9]陈嘉映:《泠风集》,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20]崔卫平主编:《苹果上的豹·女性诗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多多:《多多的诗》,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22]冯至:《十四行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3]戈麦:《戈麦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24]耿占春:《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5]海子:《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26]海子:《海子诗全编》,西川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韩东:《爸爸在天上看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8]洪子诚,程光炜编选:《朦胧诗新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9]胡适:《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吉狄马加:《鹰翅和太阳》,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31]蒋浩:《修辞》,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32]敬文东:《灵魂在下边》,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敬文东:《牲人盈天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或从孔夫子到黄色笑话》(增订本),2012年,打印稿。
    [34]敬文东:《失败的偶像:重读鲁迅》,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35]敬文东:《随“贝格尔号”出游——论动作(action)和话语(discourse)的关系》,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6]李亚伟:《豪猪的诗篇》,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37]林庚:《唐诗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9]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马雁:《马雁诗集》,冷霜编选,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41]明迪:《和弦分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42]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
    [43]欧阳江河:《黄山谷的豹》,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44]欧阳江河:《谁去谁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
    [45]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46]桑克:《诗探索丛书·桑克诗歌》,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7]森子:《平顶山》,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48]苏金伞:《苏金伞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9]孙文波:《孙文波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孙文波:《新山水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51]万夏,潇潇主编:《中国现代诗编年史·后朦胧诗全集》(上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2]王国芳,郭本禹:《拉冈》,生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1997年版。
    [53]王家新:《未完成的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54]王小妮:《王小妮的诗:半个我正在疼痛》,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
    [55]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6]西川:《深浅——西川诗文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
    [57]西川:《隐秘的汇合》,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58]西渡:《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59]西渡:《鸟语林》,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60]夏可君:《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刊稿。
    [61]夏可君:《书写的逸乐》,昆仑出版社,2013年版。
    [62]夏可君:《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
    [63]夏可君:《虚薄:杜尚与庄子》(汉英对照),谢飞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64]夏可君:《姿势的诗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
    [65]痖弦:《痖弦诗选》,周良沛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6]臧棣:《风吹草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67]臧棣:《宇宙是扁的》,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68]翟永明:《最婉约的词》,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69]张闳:《黑暗中的声音——鲁迅<野草>的诗学与精神密码》,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70]张隆溪:《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1]张曙光:《小丑的花格外衣》,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72]张枣:《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73]张枣:《张枣随笔选》,颜炼军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74]张志扬:《渎神的节日——这个人在放逐中寻找归途的思想历程》,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75]赵霈林:《兴的源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76]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77]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78]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9]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80]钟鸣:《涂鸦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1]钟鸣:《中国杂技:硬椅子》,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82]周伦佑:《周伦佑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83]朱朱:《枯草上的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84]朱自清:《经典常谈》,中华书局,2003年版。
    [85]陈嘉映:《信号,词与句》,《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二辑),倪梁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86]葛牧村:《十字架的钉杀》,《无余者》(民刊)2009年第2期。
    [87]简燕宽:《<影的告别>:到来的“告别”与他者书写》,《无余者》(民刊)2009年第2期。
    [88]柯小刚:《哲学的终结与道学导论的任务》,《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89]李玲玲,刘精盛:《“告”字本义考》,《汉字文化》2012年第2期。
    [90]王海艳:《走出杜尚迷宫——谈杜尚关于“虚薄”的笔记》,《新美术》2009年第2期。
    [91]西渡:《《2009诗学札记》,《开诗刊》(民刊)总第3期(2009年12月)。
    [92]张桃洲:《聆听的眼——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
    [1]《旧约》。
    [2]《新约》。
    [3]T.S.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艾斯特哈兹·彼得:《赫拉巴尔之书》,余泽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爱德华·萨义德:《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阎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7]奥登等:《诗人与画家》,马永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8]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9]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选》,黄灿然等译,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10]奥西普·曼杰什坦姆:《曼杰什坦姆诗全集》,汪剑钊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1]保罗·策兰:《保罗·策兰诗文选》,王家新,芮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保罗·瓦莱里:《诗歌问题》,《文艺杂谈》,段映红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3]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14]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赵和平,印螺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15]彼得·斯特劳森:《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江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17]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诗选》,陈东飚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博尔赫斯:《帕斯卡圆球》,《博尔赫斯谈艺录》,王永年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9]查良铮编译:《英国现代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查良铮译:《穆旦译文集(第3卷):拜伦诗选、济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德勒兹,加塔利:《资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卷2):千高原》,姜宇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
    [2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4]弗拉第米尔·塔西奇:《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蔡仲、戴建平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6]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册),吴泓缈,冯学俊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7]广松涉:《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一卷),彭曦,何鉴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美学与诗学:诠释学的实施》,吴建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0]荷马:《荷马精选集》,陈中梅编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31]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 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2]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33]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上),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4]吉奥乔·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尹星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5]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章培恒、骆玉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6]吉尔·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董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版。
    [38]家井真:《<诗经>原意研究》,陆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9]贾克·阿达利(又译雅克·阿达利):《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宋素凤、翁桂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0]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1]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李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42]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43]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又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4]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5]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46]里尔克:《里尔克精选集》,李永平编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47]里尔克:《里尔克诗选》,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48]里尔克:《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林克,袁洪敏译,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49]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0]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1]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路易·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3]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花园:谈人之为人》,苏薇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54]罗伯特·赫尔兹:《死亡与右手》,吴凤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5]罗兰·巴尔特:《埃菲尔铁塔》,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罗兰·巴尔特:《米什莱》,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罗兰·巴尔特:《明室》,赵克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8]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0]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屠友祥、温晋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1]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2]罗兰·巴特:《显义和晦义——批评文集之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63]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64]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5]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6]马丁·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7]马丁·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68]马丁·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70]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1]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2]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陈瑞桦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4]米拉格洛斯·萨尔瓦多,葛罗丽娅·利玛:《龙与月》,赵振江译,2010年版,北京大学自印。
    [75]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76]米歇尔·福柯:《马奈的绘画》,谢强,马月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7]米歇尔·塞尔:《万物本原》,蔡鸿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8]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9]普鲁斯特:《普鲁斯特美文选》,沈志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81]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选》,涯鸿,宇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82]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83]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季广茂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4]齐泽克:《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政治因素的享乐》,郭英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5]乔治·阿甘本:《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钱立卿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86]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7]让·鲍德里亚(又译波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让·波德里亚:《冷记忆1》,张新木,李万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让·斯塔罗宾斯基:《镜中的忧郁:关于波德莱尔的三篇阐释》,郭宏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0]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夏可君编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1]让-吕克·南希等:《变异的思想》,夏可君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2]斯蒂芬·茨威格:《与魔鬼作斗争》,徐畅译,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
    [93]托马斯·温茨洛瓦:《托马斯·温茨洛瓦诗选》,高兴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4]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5]瓦尔特·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李双志,苏伟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6]瓦尔特·本雅明:《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李增茂,苏仲乐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97]瓦雷里(又译瓦莱里):《瓦雷里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98]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9]威廉·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00]维克多·泰勒,查尔斯·温奎斯特编:《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章燕,李自修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1]维姆·文德斯:《一次:图片和故事》,崔峤,吕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西格蒙特·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杨韶刚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03]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104]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05]雅克·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6]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07]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8]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109]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0]约瑟夫·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刘文飞等译,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7年版。
    [111]詹姆斯·K·林恩:《策兰与海德格尔:一场悬而未决的对话(1951-1970)》,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2]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13]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4]保罗·策兰:《保罗·策兰后期诗选》,王家新译,《延河》2010年第7期。
    [115]丹尼尔·海勒-罗珍:《论阿甘本:“阅读从未写出之物”》,《生产》(第二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6]吉奥乔·阿甘本:《紧急状态》,王立秋译,《生产》(第7辑),汪民安,郭晓彦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17]吉奥乔·阿甘本:《论潜能》,邱瑾译,《生产》(第二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8]吉奥乔·阿甘本:《生命政治化》,严泽胜译,《生产》(第二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吉奥乔·阿甘本:《形式生命》,王立秋译,《生产》(第7辑),汪民安,郭晓彦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0]吉尔·马斯登:《巴塔耶与动物性的诗意化误置》,汪洪章译,《生产》(第三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1]乔治·巴塔耶:《动物性》,汪洪章译,《生产》(第三辑》,汪民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2]苏珊·格塞:《四川五君子与后朦胧诗》,《立场》,林克译,余虹,徐行言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约瑟夫·布罗茨基:《潮汐的声音》,程一身译,《诗建设》(第8期),泉子主编,作家出版社,2013年2月。
    [124]John Fowles,The Aristos,Little Brown,Boston,1970.
    [125]John Fowles&Dianne Vipond, "An Unholy Inquisitio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38 (Spring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