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学校制度生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民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公民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要多渠道、全方位的指导。其中最根本的是建立与公民社会精神相一致的学校生活。然而,自由、民主、平等的学校生活不会自发地形成,它依赖于学校制度的支持。当前中小学校从制度建设到学校整体生活,都存在不利于公民精神成长的缺陷。在这个意义上,变革学校制度从而推进学校生活的整体转型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简单地把学校制度当作一种外在于人的、静态的规则体系。对学校制度问题的分析也仅限于对静态制度文本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析是必要的,但它不能全面揭示学校制度问题。因为学校制度是规则与行动的统一。对学校制度问题的分析不仅需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发现制度文本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学校制度存在的载体—学校生活中去发现其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学校制度变革的新途径、新方式。
     学校作为一个制度性存在,学校生活从整体上说是制度规范下的生活,制度性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特征。学校制度也总是生活中的制度,学校制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校生活提供支持。基于学校制度与学校生活的这种统一性,我们提出了学校制度生活概念。
     学校制度生活是指学校共同体成员在学校这一特殊公共领域中,借助学校制度这一调控系统,围绕学生全面自由发展而展开的一种具有公共性、规范性、理性的生活方式。从内部构成要素来看,学校制度生活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校制度生活主体、学校制度生活的存在寓所、学校制度生活的目的及学校制度生活的调控因素。从形态结构来看,学校制度生活自外而内——从制度层面到实践层面再到心理层面表现出三大形态即学校制度、制度化行为模式、制度精神。
     当然,学校制度生活不可能覆盖学校生活的全部,学校制度生活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边界。也就是说,学校生活具有非制度性和日常性,学校非制度生活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非制度生活是指个人或非组织化群体在学校制度作用范围之外,借助道德、传统、风俗、常识等调控因素,围绕旨在满足个人生理与心理需要而自主展开的非制度性的、日常性的、自在性的消费活动、交往活动、观念活动等。这样,学校制度生活与学校非制度生活相互影响,共同构筑着学校生活。
     作为一种生命活动展开方式,学校制度生活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追求。学校制度生活的工具价值在于规范学校生活,形成教育秩序;目的价值在于保障教育自由,进而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公民社会要求的现代合格公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制度生活都具有以上价值,只有民主的学校制度生活才具有秩序价值、自由价值及公民培养价值。民主学校制度生活是一种倡导自由,体现平等,尊重个性,重视法制的生活,它以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民主学校制度生活中的主体是自主的创建者。作为自主的创建者,每个主体都自觉地将学校制度生活建构纳入自己的生活中,按照优良学校制度行动,从而使其成为自身生命活动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主的学校制度生活意味着民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学校制度生活空间——学校公共领域也表现出民主性。
     对照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现行学校制度生活在整体上与民主相背离,是一种异化的制度生活。这种异化主要体现为:学校制度生活主体的单极化、学校制度生活空间的边界扩展、学校制度生活调控因素的疲软、学校制度生活目的的工具化。导致现行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学校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是引起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重要因素。现行学校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学校制度的结构要素缺失、学校制度的泛化、学校制度的不公正、学校制度价值取向的工具化。因此,要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制度生活的复归,不仅需要我们建构一个有利于克服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弊端的公民社会,而且还需要我们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创新。学生假设是学校制度创新的前在理论预设,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信奉这样的观点: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与指导下,学生能够成长为负责任的理性主体。作为理性的行动主体,学生不仅能理解规则,而且还能依据规则行动。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成长需要构成学校制度创新的实践起点。针对现行学校制度存在的弊端,程序公正与公民参与是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路径。
To cultivate citiaen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of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The culture of the citizens is a long and slow process, which needs multi-channel and full guida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 is to build the school life,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pirit of the civil society. However, the freedom,democracy,equality of school life is not formed naturally,it relies on the support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The exist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have defects, from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s to the whole school life, which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the spirit of citizenship. In this sense, change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overall school life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However,for a long time,people simply put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as the static rules.The analysis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also is limited to analysis rules text. Such an analysis is necessary, but it can not fully reveal problems of school institutions. Because the school institution i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rules and action. Analysis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requires not only from rules text,but also from the school life which is the carrier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to search the problems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chool as an institutional existence, the whole school life is under the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school life.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is always the institution in life, the purpose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chool institutions i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support to the school life. Based on this unity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and school life, we propose the concept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s the school community members in school public domain, who around the student 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and use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to launch a public, normative and rational way of life. From internal elements,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ncludes subject of school institution life,field of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the purpose of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and the regulatory factors between subjects. From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ncludes school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ized patterns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al spirit.
     Of course,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can not cover the whole school life, which has its own boundary inevitably. In other words, school life also shows non-institution and routine,the school non-institution life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life. The school non-institution life is personal and non-organized groups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who use ethics,traditions, customs, common sense to adjust the non-institutional, routine, private consumption activities, exchanges, ideas activities and so on.In this way,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and the school non-institution life work together to build the school life.
     As a way of life activity,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reflects value pursuit. The basic value of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s to manage school life, and form of education order,its terminal value is to defend educational freedom, and then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civil society qualified citizens.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nclude expected mechanisms, constraint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Of course, not all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has these value, only democratic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has the order value, freedom value and the value of civic culture. The democratic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s free, equal, individual, legal life. The purpose of democratic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s the 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he subject of democratic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s independent creator, who brings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nto his own life. And his action is based on best school system. In the case, the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is a part of his life. The democratic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means democracy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life. As the field of democratic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the school public domain also reflect democracy.
     Contrast to democratic school institution life,the current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deviate from democracy, which is alienation—such as subject unipolar, space of boundary extension, inefficiency of the regulatory factors, tool purpos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lead to the alienation of current school institution life. Among them,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socia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and the unreasonable of school institution itself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e unreasonable of current school institution reflect as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structural elements missing, generalization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the injustice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tool value orientation of school institutions. Therefore, if we want to achieve the reversion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have to create civil society,which can overcome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social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and also need to innovate on the existing school institution. Student assumption is theoretical premise of the school system innovation. When we design the school institution,we should believe in this view that our students can become rational actors, understand and follow rules, and can be responsible for no fault of themselves. The growth needs of students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ges,so, the growth needs of students is practic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chool institution innovation. Against the current institutions problems, procedural justice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are the important path in school institutions construction.
引文
① 民政部发布2009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OL].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6/10/content_20228338_2.htm.
    ② 沈明明.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9.
    ③ 沈明明.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1-162.
    ①杜时忠.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2):60-64.
    ②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498-502.
    ① 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70.
    ②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3-10.
    ③ 杜时忠.制度何以育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26-131.
    ①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3.
    ② 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44-48.
    ③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6-21.
    ④ 班华.现代德育原理[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57.
    ⑤ 杜时忠.制度比榜样更重要——新时期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初探[J].人民教育,2001(9):4041.
    ⑥ 李彦然.学校德育制度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4.
    ⑦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79.
    ①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80-181.
    ② 时忠.制度何以育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26-131.
    ③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59.
    ④ 卢旭.制度德育论的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32-34
    ⑤ 谈心.制度德育内涵探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7(6):20-24
    ⑥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50.
    ⑦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53.
    ⑧ 谈心.制度德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36-37.
    ① 卢楠楠.制度德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6:36-37.
    ② 杜时忠.制度何以育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26-131.杜时忠.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104.
    ③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56-58.
    ④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3.
    ①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28-229
    ② 胡斌武.德育制度十年:问题与走向[J].2006(3):16-19.
    ③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3.
    ④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29.
    ⑤ 刘超良,杜时忠.社会风气:在制度德性的变革中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9(4):20-24.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69-202
    ⑥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30-135.
    ⑦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64.
    ⑧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66-174
    ⑨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3.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39-242.
    ①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63-267.
    ① 曾天山.教育研究中的技术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12-16.
    ②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81.
    ① (印)克里希那穆提.思考从结论开始吗:生命的注Ⅲ[M].徐文晓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7.
    ②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33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② 宋恩荣编.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217.
    ③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④ (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等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72.
    ⑤ (德)E·胡塞尔.现象学和哲学的危机[M].吕祥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135.
    ⑥ 周国平.诗人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5.
    ① 李文阁.生活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1-22.
    ② 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21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④ 中央教育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09.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
    ② 林德宏.人:物质精神二象性[J].自然辩证法,2001(9):4-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①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3.
    ②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
    ③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19-220.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
    ② 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110.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63-64.
    ② (德)阿尔弗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恒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36.
    ③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8.
    ④ 转引自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68.
    ⑤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1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
    ① (美)英格尔斯.社会学是什么[M].陈观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3.
    ②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34.
    ③ 陈慧.初中生学校日常生活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3.
    ④ 刘铁芳.建设优质学校生活的基本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42-45.
    ① 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2):18-20.
    ②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57-259.
    ③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4.
    ① 傅松涛,刘树船.教育生活简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5.
    ② 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
    ③ 周宗伟.高贵与卑贱—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
    ① 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2):18-20.
    ①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2.
    ② 敬海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12.
    ③ 余维武.从“公私领域相分离”谈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44-47.
    ④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M].汪晖.文化与公共性[A].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2-63.
    ⑤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03.
    ①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29-232.
    ② 罗儒国.教学生活的反思与重建——基于生存论的审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58-64.
    ③ 转引自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22.
    ① 罗儒国.教学生活的反思与重建——基于生存论的审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72.
    ②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3-146.
    ①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51.
    ① (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5-96.
    ②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3-204.
    ①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4-55.
    ②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225-226.
    ③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3.
    ④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⑤ (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82.
    ⑥ (阿根廷)基尔摩·奥唐奈.论委任制民主[M].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A].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9.
    ⑦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12.
    ① 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J].道德与文明,2002(1):26-30.
    ② (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7.
    ③ 邹吉忠.现代社会与制度创新的复杂性思考[M].天津社会科学,2006(3):36-41.
    ④ 邹吉忠.自由与秩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6.
    ① 褚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
    ②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含义、特征、体系的初步认识[J].人民教育,2004(17):27.
    ③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论文,2004:30.
    ④ 朱小蔓.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9.
    ① (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5.
    ② 张宇燕.民主的经济意义[J].张军宁.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A].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2.
    ③ 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9.
    ④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
    ①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71.
    ②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③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
    ④ 陈荣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的现实基础与制度安排: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1-85.
    ①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228.
    ②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103.
    ①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3,176-177,151.
    ② 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20.
    ①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6.
    ②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8-49.
    ③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8-10.
    ④ (英)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M].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17.
    ① 梁禹祥.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J].道德文明,2000(3):2730.
    ②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0.
    ③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店,1991:20.
    ① 陈朝宗.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完美性——兼谈我国制度设计的缺陷[J].中国行政管理,2007(4):107-109.
    ②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9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④ 杨楹.生活哲学:探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会,2004:36.
    ⑤ (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35.
    ① 李恒威.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
    ②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8,171-173.
    ③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1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⑤ (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36-140.
    ① 罗儒国.教学生活的反思与重建——基于生存论的审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52.
    ①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48.
    ② 石艳.我们的“异托邦”——学校空间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
    ③ 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9.
    ④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69-172.
    ⑤ 转引自马德普.政治制度及其功能[J].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1-15.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3.
    ②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
    ① 梁其贵.制度生活与道德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4(7-8):75-77.
    ② 李家成. 学校教育是制度保障下的生活——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23-26.
    ③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
    ④ (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522-523.
    ① (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申政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6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8.
    ② 贾新华.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与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30-32
    ③ 吴增基.理性精神的呼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07.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
    ①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256.
    ② 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220.
    ③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9.
    ④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0-151.
    ① 张军.价值与存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2001:87-90.
    ② 周文华.论法的正义价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1.
    ①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19-220.
    ② 邹吉忠.自由与秩序——靠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0-202.
    ③ 贺继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36.
    ① 刘春梅.教育秩序:个体行为秩序化形成的制度需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7-239.
    ② 李登样,郭玉英.略论教育扶序的构成因素[J].教育评论,1990(5):1-7.
    ③ (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2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34.
    ① (日)佐藤学.学校再生的哲学——学习共问体与活动系统[J].钟启泉译,全球教育展望,2011(3):410.
    ② 李江源.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失序与教育制度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3(6):9-15.
    ③ 卢现祥.市场经济的新问题——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及其制约机制[J].中州学刊,1997(1).
    ④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97.
    ⑤ 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3.
    ⑥ J.I.古得莱.一个称着学校的地方[M].苏智欣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
    ①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209-210.
    ①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93.
    ② 李宝梁.论公民社会信任机制的建立基础[J].南方论坛,2007(1):76-82.
    ③Gerald C. MacCallum, Negative and Positive Freedom,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967, p314.
    ① 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43.
    ② 转引自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299.
    ③ 罗素.自由之路(上)[M].李国山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85.
    ①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9.
    ②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09,310.
    ③ 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11,212.
    ① 王蜜锐.教育自由何以可能——教育制度的解答[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13-16.
    ② 王官成.论道德功能的实现条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282-286.
    ①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35.
    ② 王文贵.一种解说:对败德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州学刊,2000(3):23-27.
    ③ 张小军,王思琦.咸与权:历史上自贡盐业的市场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文科版)2009(2).
    ① 张小军,王思琦.咸与权:历史上自贡盐业的市场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文科版)2009(2).
    ②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81
    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884.
    ①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15.
    ②Torney purta, Lehman, Oswald and Shculz(e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wenty eight Countries:Civic Knowledge at Age Fourteen, IEA 2001, p.176.
    ① 王颖.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7-11.
    ② 江国华 宪法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与中国宪政未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3-34.
    ③P. W. Brubaker, 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 Cambridge, MA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p. x.
    ④J. Shaklar, American Citizenship,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
    ① 党秀云.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② 吕元礼,李波婷,刘淑云.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精神[J]。社会科学家,2004(6).
    ① 余潇风.哲学人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会,1998:199.
    ② 余潇风.哲学人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会,1998:199.
    ③ 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2.
    ① 金生鈜.保卫教育的公共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32,245.
    ① 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57.
    ②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
    ①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卷)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0.
    ②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9.
    ③ 转引自郑伟.宗教改革的意义[OL]. http://wszdgr.blog.163.com/blog/static/812911032009119531441/.
    ①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于应机等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229-231.
    ②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37.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
    ④ (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3.
    ⑤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7.
    ⑥ 转引自潘一禾.生活世界的民主——探询当代中国的新政治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38.
    ⑦John Dewey,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Athens:Swallow Press, Ohio University Press,1991:p109.
    ①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09-110.
    ② (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纺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43-44.
    ③ John Dewey. Creative Democrac——The Task before Us[A]. The Later Works, Vol.14. Southern Illionise Univercity Press,1988:227.
    ③ 潘一禾.生活世界的民主——探询当代中国的新政治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5.
    ① (美)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69.
    ② (美)杜威.教育的社会——经济目的的含义[A].哲学研究编辑部,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241-242.
    ③ 转引自谢宝贵.平等的价值:外在的与内在的[J].道德与文明,2012(4):30-34.
    ④ (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6-47.
    ⑤ 转引自孙孔懿.教育像什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
    ⑥ 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64.
    ①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10.
    ② 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42.
    ③ 转引自(加拿大)迈克尔·富兰.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
    ① 转引自陈颖.教师自主的内涵透视[J].教育学术月刊,2011(9):11-15.
    ② 车洪波.自主意识的由来与必然走向[J].学习与探索,1997(1):23-27.
    ③ 方展画.高校办学自主权刍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6):45-47.
    ① 吴遵明等.学校转型中的管理变革——21世纪中国新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构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3.
    ② 周晓燕.自主的学生:学校教学生活中的现实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9.
    ① (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M].汪晖.文化与公共性[A].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81-83.
    ② (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汪晖.文化与公共性[A].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25.
    ③ (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52.
    ①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39.
    ②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5.
    ③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人,1994:562.
    ④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22.
    ① 李丽.学生是什么——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9(3)55-57.
    ② 朱典淼.人学四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5-18.
    ③ 程斯辉,明庆华.关于学生观的新视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22-27.
    ④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人,1994:569-571;徐春.人的发展逻辑:从自由发展到全面发展[J].晋阳学刊,2007(2):24-36;瞿葆奎等.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63.
    ⑤ 张楚廷.全面发展实质即个性发展——重温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70-74.
    ⑥ 张楚廷.全面发展的九要义[J].高等教育,2006(10)1-6.
    ① 褚启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3.
    ① 朱小蔓.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2-32.
    ② 李兴洲.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取向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20):6-10.
    ③ 褚启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4.
    ④ (捷)布罗日克.价值与评价[M].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195.
    ⑤ 褚启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3。
    ⑥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0.
    ① (美)罗斯柯·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5.
    ② (英)戴维·米德.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4.
    ③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3.
    ④ 周雪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3-59.
    ⑤Edgar Bodenheimer, J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 of The Law,P,178.
    ⑥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
    ⑦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03.
    ⑧ (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56.
    ①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4.
    ②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98.
    ③ 刘伏海.斯宾诺莎自由观的贡献与局限[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6)17-20.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
    ② 谢林.先验唯心主义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33,206.
    ③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23.
    ④ 转引自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243.
    ⑤ 黄颂杰等.萨特其人及其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83.
    ⑥ (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617,625.
    ⑦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
    ⑧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182.
    ⑨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2.
    ③ 转引自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08.
    ④ 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24.
    ⑤ 贾高建.三维自由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31-33,174.
    ①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6.
    ② 转引自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9.
    ③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7.
    ④Rae, Douglas W. Equalities,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65-66.
    ④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78-380.
    ①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6.
    ② 燕国材.教育功能泛化刍议[J].探索与争鸣,2003(6):43-4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职工教育出社,1989:209.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209.
    ④ 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08-109.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⑥ 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12-113.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1.
    ⑧ 陈忠武.人性的烛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5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10.
    ②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8.
    ① (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41.
    ②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7.
    ③ (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7-38.
    ④ 袁久红.正义与历史实践:当代西[M].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39-240.
    ⑤ 转引自陈周旺.论共同体主义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J].现代哲学,2000(2):85-89.
    ⑥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下)[M].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383.
    ① 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9.
    ②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14-217.
    ①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51.
    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6-47.
    ③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1.
    ①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0.
    ②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3.
    ③ (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23.
    ④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97.
    ⑤ 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公正[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10-12.
    ① 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08.
    ① 李扉南,陈浩.浅谈程序正义基本原则对学术评审制度的构建[J].中国基础科学,2002(6):46-50.
    ② 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57.
    ① 王资姿.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到指标体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69,143.
    ② 燕国材.素质教育论[J].江西教育科研,1996(6):26-29.
    ③ 周冠生.素质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2-63.
    ① 王步标等.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63.
    ② 梁志.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45.
    ③ 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39.
    ② 洪宝书.析人的素质结构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J].中国教育学刊,1990(1):51-53.
    ②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3-206.
    ③ 张环.青年学生社交能力评定问卷的编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362-363.
    ④ 杜时忠.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7-39.
    ⑤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13-215.
    ①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6.
    ① 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
    ② 潘一禾.生活世界的民主——探询当代中国的新政治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39.
    ① 张忠山.我国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应以科学管理为基础[J].江西教育科研,1999(1):33-72.
    ②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0.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9.
    ② 刘云彬.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6.
    ① 刘云彬.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6.
    ① 新华网.儿童权利公约[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9/21/content 3522096 1.htm.
    ②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26.
    ③ 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3.
    ① 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9.
    ① (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13.
    ②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99.
    ① 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9.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99.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112.
    ② (美)莱斯特·瑟罗.得失相对的对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2.
    ① 张国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探索[M].北京:线装书局,2012:140.
    ①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5.
    ②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③ 李景治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81.
    ④ 商西.民众防腐满意度升至72.7%[OL].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5/15/14520851_0.shtml.
    ①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13-314.
    ② 杜时忠.国家道德即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1).
    ① 转引自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8.
    ② 易杰雄.道德中心主义与政治进步[J].文史哲,1998(6).
    ① 王家军.学校道德生活的管理透视[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50.
    ② 吴翠丽.社会制度伦理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0.
    ③ 秦德君.中国公民文化——道与器[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11:51.
    ①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1-42.
    ② 转引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1.
    ③ 吴晓明.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陈独秀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15.
    ④ 杨小微.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0(4);10-15.
    ① 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
    ① 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
    ② 罗伯特·列文.时间地图[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7:75.
    ③ 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① 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J].经济问题,2000(10):10.
    ① 孟瑜.中小学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教育探索,2011(4):49-51.
    ②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17-21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② 路鹏.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进程“两段论”之考证[J].经济研究导刊,2009(9):202-203.
    ①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10.
    ② 俞可平.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J].天津社会科学,1993(4):45-48.
    ③ 戚珩.关于“市民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3(5):59-63.
    ④ 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3):58-66.
    ⑤ 何增科.全球公民社会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2(3):31-40.
    ⑥ 施雪华.建构有成熟规则的中国公民社会[J].学习月刊,2005(8):23-26.
    ① 杜保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26-27
    ② 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9.
    ③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9.
    ① 潘修华.论公民社会的组织特征[J].行政论坛,2010(1):81-83.
    ② 董明.柔性面相下的冲突与和谐——中国公民社会成长路径再探[J].学术论坛,2005(7):111-116.
    ③Almond, Gabriel Abraham and Verba, Sidney (1965), 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35.
    ③ 江国华.宪法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与中国宪政的未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63.
    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
    ② 秦德君.中国公民文化[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11:155.
    ③ (美)斯蒂芬·L·埃尔金.新宪政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7-28.
    ① (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4.
    ②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4-56.
    ③ 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95.
    ④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59.
    ① 李晓文.教育,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J].人民教育,2005(1):16-19.
    ② 谭斌.论学生的需要[J].教育学报,2005(5):12-14.
    ① 李晓文.教育,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J].人民教育,2005(1):16-19.
    ② 杨小微.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0(4):10-15.
    ③ 李家成.重建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教育努力——“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的“魂”“体”“理”“脉”[J].中国教育学刊,2009(9):17-19.
    ④ 李家成,王晓丽等,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5-272.
    ① 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202.
    ①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2-173.
    ① 董石桃.公民参与与民主理论[J].新疆科学论坛,2010(3)30-36.
    ② 马光明.改革开放与中国政治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21-222.
    ① 王蓉.“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一个关于中小学校的民众满意度调查[J].北大教育评论,2008(4):23-27.
    ② 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9.
    ③ 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57.
    ①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2.
    ② 王蓉.“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一个关于中小学校的民众满意度调查[J].北大教育评论,2008(4):23-27.
    ① 褚启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3.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全集(第八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8.(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9.(美)罗斯柯·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英)戴维·米德.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17.(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8.(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9.(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20.(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1.(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法)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英)露丝·里斯特.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M].夏宏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版:
    28.(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年版;
    29.(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德)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3.(美)罗伯特·列文.时间地图[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美)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5.(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等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6.(德)E·胡塞尔.现象学和哲学的危机[M].吕祥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年版;
    3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38.(德)阿尔弗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恒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35-36.
    39.(美)英格尔斯.社会学是什么[M].陈观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3
    40.(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M].汪晖.文化与公共性[A].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1.(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M].汪晖.文化与公共性[A].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2.(德)康德历史更改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3.(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4.(英)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M].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5.(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6.(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8.(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胡依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1.基尔摩·奥唐奈.论委任制民主[M].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A].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3.(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55.(英)露丝·里斯特.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M].夏宏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版;
    56.(美)韦伯.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57.(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58.(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59.(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0.(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卷)[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2.(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3.(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4.(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65.(美)莱斯特·瑟罗.得失相对的对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6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7.(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纺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68.(加拿大)迈克尔·富兰.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江国华宪法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与中国宪政未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1.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2.潘一禾.生活世界的民主——探询当代中国的新政治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3.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7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75.吴遵明等.学校转型中的管理变革——21世纪中国新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构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6.周晓燕.自主的学生:学校教学生活中的现实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77.张国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探索[M].北京:线装书局,2012年版;
    78.李景治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9.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吴翠丽.社会制度伦理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2.秦德君.中国公民文化——道与器[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11年版;
    83.张天雪.校长权力论—政府、公民社会和学校层面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6.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7.褚启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8.朱小蔓.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褚启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0.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贾高建.三维自由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9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3.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4.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95.任仲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7.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8.陈忠武.人性的烛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9.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00.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1.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3.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04.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邢建国.秩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6.贺继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罗素.自由之路(上)[M].李国山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108.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9.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0.王家军.学校道德生活的管理透视[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1.宋伟增.制度公正与人性完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2.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4.朱典淼.人学四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5.张军.价值与存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2001年版;
    116.周文华.论法的正义价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17.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8.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0.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人,1994年版;
    121.瞿葆奎等.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2.周冠生.素质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3.王步标等.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4.梁志.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 [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年版;
    125.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6.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7.杜时忠.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8.杜时忠.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29.马光明.改革开放与中国政治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0.王索君.公路事业单位激励与约束机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131.金生鈜.保卫教育的公共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32.罗念生等编.古希腊语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4.余潇风.哲学人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会,1998年版;
    135.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6.陈建国.不确定性与经济分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7.申海波.预期理论与资本市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8.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39.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0.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141.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2.马光明.改革开放与中国政治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3.沈明明.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44.梁金霞.中国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4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6.杨楹.生活哲学——探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7.宋恩荣编.梁漱溟教育文集[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48.周国平.诗人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9.李文阁.生活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0.中央教育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5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2.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15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54.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5.周宗伟.高贵与卑贱—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6.李恒威.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7.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8.石艳.我们的“异托邦”——学校空间社会学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9.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年)[M].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60.罗儒国.教学生活的反思与重建——基于生存论的审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2.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3.邹吉忠.现代社会与制度创新的复杂性思考[M].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版;
    164.朱小蔓.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5.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66.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张同基,包哲兴. 精神生活:一个属人的世界[J]. 宁夏社会科学,1996(6);
    2.燕国材.教育功能泛化刍议[J].探索与争鸣,2003(4);
    3.傅松涛,刘树船.教育生活简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王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德育,2007(8):
    5.王蓉.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一个关于中小学校的民众满意度调查[J].北大教育评论,2008(4);
    6.张楚廷.全面发展实质即个性发展——重温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7.李家成.学校教育是制度保障下的生活——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认识[J]. 当代教育论坛,2008(4):
    8.张楚廷.全面发展的九要义[J].高等教育,2006(10);
    9.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
    10.李扉南,陈浩.浅谈程序正义基本原则对学术评审制度的构建[J].中国基础科学,2002(6);
    11.(日)佐藤学.学校再生的哲学——学习共同体与活动系统[J].钟启泉译,全球教育展望,2011(3):
    12.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含义、特征、体系的初步认识[J]. 人民教育,2004(17);
    13.张宇燕.民主的经济意义[J]张军宁.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A],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
    14.洋龙,移山.政治制度功能论[J].发展论坛,1995(12);
    15.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J].道德与文明,2002(1);
    16.李江源.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失序与教育制度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3(6);
    17.卢现祥.市场经济的新问题——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及其制约机制[J].中州学刊,1997;
    18.王蜜锐.教育自由何以可能—教育制度的解答[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
    19.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J].经济问题,2000(10);.
    20.王官成.论道德功能的实现条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
    21.王文贵.一种解说:对败德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州学刊,2000(3);
    22.徐春.人的发展逻辑:从自由发展到全面发展[J].晋阳学刊,2007(2);
    2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J].江西教育科研,1996(6);
    24.孟瑜.中小学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教育探索,2011(4);
    25.张环.青年学生社交能力评定问卷的编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26.刘春梅.教育秩序:个体行为秩序化形成的制度需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7.刘铁芳.建设优质学校生活的基本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28.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2):
    29.李登样,郭玉英.略论教育扶序的构成因素[J].教育评论,1990(5);
    30.李宝梁.论公民社会信任机制的建立基础[J].南方论坛,2007(1);
    31.李丽.学生是什么——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9(3);
    32.周雪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3.程斯辉,明庆华.关于学生观的新视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
    34.洪宝书.析人的素质结构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J].中国教育学刊,1990(1);
    35.张小军,王思琦.咸与权:历史上自贡盐业的市场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文科版),2009(2);
    36.黎玉琴.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
    37.叶汝贤,黎玉琴.公民社会、公民精神和集体行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38.曾珍宝.论公民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9.马晓燕.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精神[J].甘肃理论学刊,2005(11);
    40.刁瑷辉.论协商民主与公民精神的养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3);
    41.张融.论公共行政的精神基础——公民精神[J].新西部,2007[16)
    42.党秀云.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43.邬开东,查啸虎.高校德育中隐蔽课程的作用机制及实施策略[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4.李兴洲.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取向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20);
    45.张环.青年学生社交能力评定问卷的编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46.俞文钊.企业中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1991(1):
    47.张忠山.我国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应以科学管理为基础[J].江西教育科研,1999(1);
    48.杨小微.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0(4);.
    49.谭斌.论学生的需要[J].教育学报,2005(5)
    50.李晓文.教育,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J].人民教育2005(1);
    51.董石桃.公民参与与民主理论[J].新疆科学论坛,2010(3);
    52.刘铁芳.建设优质学校生活的基本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53.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2):
    54.梁禹祥.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J].道德文明,2000(3);
    55.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含义、特征、体系的初步认识[J].人民教育,2004(17);
    56.林德宏.人:物质精神二象性[J].自然辩证法,2001(9);
    57.檀传宝.制度缺失与制度伦理——兼议教育制度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5(10);
    58.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59.杜时忠.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2);
    60.杜时忠.国家道德即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1);
    61.路鹏.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进程“两段论”之考证[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62.俞可平.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J].天津社会科学,1993(4);
    63.杜时忠.制度何以育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64.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65.卢旭.制度德育论的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
    66.杜时忠.制度比榜样更重要——新时期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初探[J].人民教育,2001(9);
    67.戚珩.关于“市民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3(5);
    68.燕继荣.市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双边进程”—论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J].东方论坛,1997(2):
    69.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3);
    70.谢宝贵.平等的价值:外在的与内在的[J].道德与文明,2012(4);
    71.陈颖.教师自主的内涵透视[J].教育学术月刊,2011(9);
    72.车洪波.自主意识的由来与必然走向[J].学习与探索,1997(1);
    73.方展画.高校办学自主权刍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6);
    74.王颖.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75.易杰雄.道德中心主义与政治进步[J].文史哲,1998(6);
    76.施雪华.建构有成熟规则的中国公民社会[J].学习月刊,2005(8):
    77.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J].探索与争鸣,2008(2);
    78.韩恒.发育失衡的公民社会——基于公民社会三层内涵的分析[J].理论探讨,2008(4);
    79.潘修华.论公民社会的组织特征[J].行政论坛,2010(1);
    80.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1.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2.陈慧.初中生学校日常生活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83.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后论文,2004;
    84.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5.张镇镇.公民精神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D].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
    86.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7.陈慧.初中生学校日常生活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88.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论文,2004;
    89.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90.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91.陈慧.初中生学校日常生活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92.谈心.制度德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93.尹黎.制度德育的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94.杜保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
    1. Rae, Douglas W. Equalities,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65-66;
    2. Edgar Bodenheimer, J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 of The Law,P,178;
    3. Gerald C. MacCallum,Negative and Positive Freedom,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967;
    4. Torney purta, Lehman,Oswald and Shculz(e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wenty eight Countries:Civic Knowledge at Age Fourteen,IEA2001;
    5. P. W. Brubaker, 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 J. Shaklar, American Citizenship,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7. John Dewey,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Athens:Swallow Press, Ohio University Press,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