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对电化教育的作用及贡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世纪初电影事业渐为发达,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将电影作为辅助教育、宣扬文化的工具。当时我国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启发民众斗志,发扬民族精神成为社会民众教育的主要问题。利用教育电影、播音以及幻灯片辅助民众及学校教育成为当时重要的教育形式。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是由政界、教育界和电影界人士共同创办的关于教育电影研究与推广的社会团体,它成立于1932年7月8日,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电化教育学术组织。
     本文从原始资料入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工作,搜集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届年会会务报告、专刊特刊、分会年刊、会员名录、电影年鉴等协会编纂的各类出版物,以及协会会员撰写、编辑、翻译的专著、论文集和译著等刊物。在充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首个专业电化教育研究团体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厘清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背景和概况,认为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是该协会创建的主要原因,也是促使该协会积极开展活动的动力。通过对该协会技术引进、人才培养、教育活动的安排及实施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发现该协会在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方面有显著成就,特别是对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会员们对教育电影的理论研究,为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历史比较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挖掘,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考证,力图还原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展的历史原貌;对民国执政地南京,陪都重庆等地档案馆、图书馆进行资料收集,利用原始资料对当时历史背景、事件发展进行审视;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及事件进行分析,介绍他们对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贡献以及电化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历史比较法将当时与现在不同时期电化教育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了该协会的教育活动对电化教育的作用及影响。
     本文对该协会活动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认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7年以前的主要活动有:参加国际教育电影协会;组织协会会务工作;成立分会;制定教育电影取材标准;自制、添置和交换教育影片;施行巡回放映教育影片及推行电影教学;组织优良国产影片竞赛、参加国际教育影片大赛;编制电影年鉴等。1937年以后迁至四川的主要活动包括:推行电影教学;摄制教育影片;调查国产影片;参加联合年会;主办文化界月会;督导上海分会;增设香港分会。在分会活动中,上海分会是教育电影活动最为活跃的分会之一,在分会会员的努力下,创办首个电化教育专业期刊《电化教育》(月刊),成立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
     在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学术研究成果方面,重点从自行发表刊物和译著两方面进行介绍,协会自行发表刊物包括:该协会出版了《中国电影年鉴》,这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介绍电影理论的综合工具书;此外,对协会会务报告、专刊特刊、期刊杂志等都有详细介绍。国际方面,本研究以对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有较大帮助的意大利人萨尔地《电影与中国》的译著为例,主要介绍萨尔地对中国进行教育考察的记录和讨论。该协会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方面,以对该协会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蔡元培、郭有守、孙明经、陈友松等人为例进行研究。
     本文认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主要贡献有:1.该协会重视国际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影片比赛。国际会议和教育考察交流,促进了国际间友好合作关系,也确立了本国电化教育的国际地位,其工作在国际教育电影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2.该协会发展教育电影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唤起民众爱国热情。协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抗战时期,教育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激起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积极开展国产影片比赛,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教育影片本土化,以及摄制国产影片的热情。4.协会致力于在学校教育上推行电影教学,构成早期电化教育辅助教学模式。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对早期电化教育的历史作用体现在:1.该协会制定的教育影片取材标准,为教育电影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协会以推广教育电影事业为纽带,汇通教育、电影等各界人士,形成早期电影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综合体。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影教育活动不仅为社会教育增添了活力,还扩大了教育范围,提高了教学效率,开创了社会教育新模式。4.该协会会员吸收国内、外先进电影教育思想,结合我国的教育环境,优化了教学手段和方法。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 the film industry haddeveloped gradually,Western countries began to regard the movie as asecondary education to promote cultural tools. At that time, China is being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iod, so it became the main issue of socialpublic education to inspired people fighting spirit and carried forward thenational spirit. Using educational film, broadcasting and auxiliary slide, thesociety and school education became an important form of education at thattime.
     National Educational 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 China co-founded bythe politicians, the educational sector and the film industry on the researchand promo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ilm society groups, was established onJuly8,1932and was the earliest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filmapplication.
     With the main reference to the original data---calendar annual meetingconference report of Education and 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thespecial issue and edition, Chapter annual, membership directory, moviesYearbook, compiled by the Association for various publications, as well as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writing, editing, translation monographs,memoirs and translations and other publications. This study elaboratedChina's first professional audio-visual education research community fully,to clarify the background and overview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Education and 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Lay on the historical data.The result is that i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ssociation created theparticular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histo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contributed to the association active in power. By the Association of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arrang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summedup the association in the social impact and 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eremarkable achievements made in particular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educational important contrib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embers of the educational film the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nese education asystematic theoretical system.
     Thesi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d: field survey, case studies,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aw.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mining, literature,and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data that has been excavated, andtrying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y theNational edcational 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 China; articles by fieldsurvey method ti visit the places, such as Nanjing and Chongqing libraries.Bying collect the data and using the raw data to examine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of events; using the case study method can analys the peoplewho h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Association and events. Thereforeintroducing them to the National edcational 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China, the contribution well as audio-visual education thought formation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law at that time withthe different periods educational method comparison, the analysis showsthat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Association on the role and impact ofaudio-visual education.
     This thesis was introduced the main activities of the Nationaledcational 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 China before1937including: MotionPicture Association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conference; homemade, purchase and exchange of educational films;educational film screenings for the purposes of that tour and implementationmovie teaching; excellent domestic movie contest, participate in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film contest; preparation of Film Yearbook. Duringthe1937, the organization moved to Sichuan main activities include: movieteaching implementation; filming educational videos; survey of domesticfilm; participate in the joint annual meeting; monthly meetings organized bythe cultural sector; Steering Shanghai Branch; additional Hong Kong Branch.Shanghai Branch is one of the educational film is the most active club in theclub's activities, the efforts of the Chinese member, founder of the firstaudio-visu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jour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onthl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 Film education suppliescompany.
     The research for associ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films focus on theirown published journals and translated two aspects of the introduction, theAssociation for self-published publications include: The Associationpublished China Film Yearbook, 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film theorycomprehensive reference book; Association conference report, the specialissue special issue journals have details. Internationally, the Nationaledcational 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 China Italian Saar to film andtranslations, for example, the book is mainly Saar land records anddiscussion of educational tours to China. On behalf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the Association and i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deological aspects, thereare some important association's figures, such as Cai Yuanpei, Guo Youshou,Chen Yousong, Sun Mingj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National edcational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 China includes:1. The Association attaches greatimportance to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Film Development. The Associa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filmscontes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educational visit exchanges, thepromotion of friendly relations among n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China;2. One of the purpose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educational movies is to improve the public cultural literacy, to arousepublic enthusiasm, especially during the war, educational films largelyarouse patriotic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people;3. Educational filmassociations active in the domestic video contest, largely stimulated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films, and film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domesticfilm;4.In the School education, following out the movies teaching canconstitute the early educational auxiliary model.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e National edcational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 China includes:1.This Association developed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films and created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film.2. It forms the early film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by linking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movie careers to education.3.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Nationaledcational cinematographic society of China, not only adds vitality for thecommunity education, and also expands the scope of teaching, improveteaching efficiency.4. It also creates a new model of social education.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to absorb advanced film education ideology,combined with China's education environment, optimize the teachingmethod.
引文
②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页
    ③总会务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5:5-6
    ④总会务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35
    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国产影片调查第三辑[R].重庆:大江印务局,1937-1940:2-3
    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1934
    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21-22
    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23,1934:13-14
    4孙建三.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的电影《农人之春》[J].电影艺术,2004(2):98-99
    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18
    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年刊[R].1935:1
    3徐公美.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
    4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1945年(7、8),34页
    5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1945年(9、10):封底
    6表格依据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1935:43页整理而成
    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四届年会专刊[R].1935:插图
    2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21
    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电化教育,1936(12):22
    6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明星影片公司十二年经历史.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16
    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年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插图
    [1]谷剑尘.教育电影[M].上海:中华书局,1937:1
    [2]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2-3
    [3]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序
    [4]谷剑尘.教育电影[M].上海:中华书局,1937:55
    [5]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321
    [6]卢莳白.视觉教育的史的研究[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17
    [7]卢莳白.视觉教育的史的研究[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18
    [8]卢莳白.视觉教育的史的研究[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22
    [9]卢莳白.视觉教育的史的研究[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22-123
    [10]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73
    [11]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323
    [12]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17
    [13]蔡元培.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词[J].东方杂志,1917(4):14
    [14]赵慧臣.陶行知.工具教育理论:本土特色的媒体应用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4
    [15]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24
    [16]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21
    [17]一周国内外大事评述<庐山剿匪会议>[N].国闻周报,1932(25):9
    [18]评论选集[N].国闻周报,1932(11):1
    [19]傅葆琛.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人人识字的目的[J].民众教育季刊,1931(3):2
    [20]傅葆琛.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人人识字的目的[J].民众教育季刊,1931(3):5
    [2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电影事业之出路[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印行,1933:2-10
    [22]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71-172
    [23]国际教育电影协会.国际教育电影协会条款第二条[A].见: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72
    [24]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72
    [25]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73
    [26]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02
    [27]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概况(1938.2-1943.11)[J].电影与播音,1944年第3卷第1期:1
    [28]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17
    [29]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324
    [30]陈立夫讲述,王平陵笔记.中国电影事业的新路线[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19
    [31]贾逸君.中华民国名人传政治篇[M].北平:文化学社出版,1933:95
    [3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9
    [33]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31-35
    [34]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使命[J].广播周报,1937(137):14
    [3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1
    [3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2
    [3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3
    [38]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音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90-993
    [3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77
    [40][4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13
    [4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14
    [43]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234
    [44]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235
    [45][46]徐南平,李文宏.镇江民众教育馆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促进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1996(1):78-80
    [4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4
    [48]陈友兰.电影教育论[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53
    [49][50]金陵大学.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概况[M].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1937:3
    [51]金陵大学.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概况[M].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1937:10
    [5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100
    [5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4
    [5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7
    [5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7-8
    [5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34
    [5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35
    [5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2
    [5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3-4
    [6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4
    [6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8
    [6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国产影片调查第三辑[R].重庆:大江印务局,1937-1940:2
    [6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国产影片调查第三辑[R].重庆:大江印务局,1937-1940:4
    [6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8-9
    [65]电影检查委员会.本会工作报告追录(1931年2月—7月)[A].见:孙建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76
    [66]电影检查委员会.电影检查法[A].见:孙建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3
    [67][6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13
    [69]王湛.选赛国产影片之结果[A].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音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591
    [7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特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7:55
    [7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32-33
    [7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21
    [7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22
    [7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39
    [75]阿伦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一)[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78-80
    [76][77]孙建三.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的电影《农人之春》[J].电影艺术,2004(2):98-99
    [7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47
    [7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13
    [8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14
    [8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5
    [8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5
    [8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年刊[R],1935:20
    [84]李念芦,李铭,张铭.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技术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26
    [8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6
    [86]南遮.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介绍[J].青年界,1935(5):96
    [87][8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年刊[R],1935:9
    [8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32
    [9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17-18
    [9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80
    [9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7:62
    [9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79
    [9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81
    [9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18
    [9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年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5-6
    [97][9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19
    [9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48
    [100]上海市政府秘书处.上海市政府公报[Z],1935(160):121-122
    [101][102][10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组织与内容[J].电化教育,1936(12):22
    [10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21
    [105]曹静,冯立昇,李龙.我国创办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期刊——电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2(8):114-119转引自:
    [106]陈友松.儿童电影最近的发展[J].电化教育,1937(5):3-5
    [107]金陵大学.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都分会第一次理监事联席会[J].电影与播音,1945年(7、8):34页
    [108]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1945年(9、10):19页
    [109]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1945年(9、10),封底
    [110]范谦衷,孙明经,段天煜,刘之介.中国战后电影事业建设方案[J].电影与播音,1945(6):131-133
    [111][11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24
    [113][11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43
    [11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四届年会专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1
    [11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四届年会专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1-2
    [11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25
    [11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重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15
    [119][12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8
    [12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39
    [12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40
    [123]孙建三.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电影—农人之春[J].电影世界,2004(2),98-99
    [124]金陵大学.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影部概况,1937:1
    [12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16
    [12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127][12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3
    [129][13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4
    [13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4-95
    [132]吴在扬,孙建三.中国最早的电影教育百科——《电影年鉴》[J].,外语电化教学,1993(2):48
    [133][134]刘之常.电影在教育上的价值和实际[A].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65
    [135][136]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A].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339-340
    [137]陈云阁译.意大利的电影检查[A].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515-521
    [13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475
    [139][14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555-556
    [141][142]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1
    [143]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4
    [144][145]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9
    [146]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16
    [147][148]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17
    [149]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18
    [150]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19
    [151]萨尔地著,彭百川,张培溁译.电影与中国[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行,1933:21
    [15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4
    [15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19
    [15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4
    [155]行政院新闻局印行.电化教育[M].民国36年(11):1
    [156]吴在扬.电化教育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9
    [15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电影事业之出路[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印行,1933:1-10
    [158]陈友松.发刊词[J],电化教育,1936(12):1
    [159]方治.教育电影化与电影教育化[J],电化教育,1936(12):5
    [160]张尔椿译.摄制优良教学影片之商榷[J],电化教育,1936(12):8
    [161]许其仁.电化教育总动员[J].电化教育,1937(2):8
    [162]陈友松.发刊词[J].电化教育,1936(12):4
    [163]教育部十二月份教育节目播音预报.电化教育,1936(12):12
    [164]教育部十二月份教育节目播音预报.电化教育,1936(12):12
    [165]刘之常,蒋社村.幻灯映片教育与灯片摄制法[J].电化教育,1936(12):14
    [166]徐公美.小型电影的研究(一)[J].电化教育,1936(12):15
    [167]胡显光.摄制影片之简易工具[J].电化教育,1936(12):16
    [168]卢莳白.影片损伤之普通原因[J].电化教育,1937(2):17
    [169]法令.电化教育,1937(2):18
    [17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33
    [17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特约撰稿人,电化教育,1936(12):10
    [17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电化教育,1936(12),封面
    [17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1
    [17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四届年会专刊[R],1935:11
    [175]陈剑修.视觉听觉与电影艺术的欣赏[J].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四届年会专刊,1935:15
    [176]陈友松.电影教育的地位与趋势检讨[J].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四届年会专刊,1935:24
    [17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R],1937:1
    [17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R],1937:5
    [17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R],1937:7
    [18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R],1937:13
    [18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R],1937:19
    [18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R],1937:106—107页
    [18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47-48
    [18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目次1-2
    [18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63
    [18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15
    [18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63
    [18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4:80
    [18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68
    [190]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5:68-69
    [19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77
    [192]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8-1943:17
    [19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员名录.1935(6):1-50
    [194]阿伦娜.电化教育的孕育与诞生[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111-120
    [195]郭安东.我的父亲郭有守[EB/OL]http://showmen.eastday.com/shtzw/node48/node51/ula294.html
    [196]郭有守.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印行,1935(4):10
    [197]郭有守.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印行,1935(4):15
    [198]郭有守.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印行,1935(4):2
    [199]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A].见: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29
    [200]郭有守.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J].电影与播音.1945(5):107
    [201]电影检查委员会.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工作总报告,1934:4
    [202]郭有守.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J].电影与播音.1945(5):107
    [203]汪基德,蔡建东.追踪先驱足迹,提炼历史智慧——中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开篇辞[J].现代教育技术,2011(1):7
    [204]陈友松.发刊词[J].电化教育,1936年(12):3
    [205]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电化教育,1936年(12):4
    [20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电化教育,1936(12):22
    [207]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电化教育,1936(12):22
    [208]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目录
    [209]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
    [210]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
    [211]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
    [212]孙建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哪些事—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自序
    [213]曾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孙明经先生早期电化教育思想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5
    [214][215][216]金陵大学.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概况,1937(1):3
    [217]金陵大学.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概况,1937(1):4
    [218]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1942年(3):试刊辞
    [219][220]孙明经.电影与动员民众[J].电影与播音,1942年(5):2
    [221]孙明经.电影与动员民众[J].电影与播音,1942(5):5
    [222][223]孙明经.我们的目标[J].电影与播音,1943(3):1
    [224]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90页
    [225]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02
    [22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特刊,1935:3
    [227]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90页
    [228]郭有守.中国电影事业的新路线[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26
    [229]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3:19
    [230][231]郭有守.二十二年之国产电影[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88
    [232]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73
    [23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6:13
    [234]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97
    [235]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98
    [236]郭有守.二十二年之国产电影[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85
    [237]舒新城.电化教育讲话[M].上海:中华书局,1948:目录
    [23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R].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总务组,1932:2
    [239]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89
    [24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694
    [24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700
    [24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716-717
    [243]徐南平,李文宏.镇江民众教育馆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促进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1996(1):1
    [244]杜光胜,冯立昇,李龙.镇江民众教育馆巡回电化教学的实践及作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114-120
    [245] Hoban, C.F; Hoban, F.H.; and Zisman, S.B(1937).Visualizing the curriculum. NewYork; The Cordon Company.[见]: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奏[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46] Paul Saettler.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LIBRARIESUNLIMITED,INC.1990:123
    [247]潘公展.实施电影教育的途径[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3
    [248]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发展史[J].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影印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96-997
    [249]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概况[J].电影与播音,1944(2)
    [250]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M].2010:173.[见]:郭琴.中国电化教育史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7:34
    [251]刘保兄.舒新城:早期电化教育研究的“业余爱好者”[J].现代教育技术,2011(6):5
    [252]张姝.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08(8):25
    [253]苌光锤,李福华.学术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9):36-38
    [254]韩启德.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致开幕词
    [EB/OL].[2009-09-08].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56813/166862/166864/10009618.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