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跨文化传播既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文化全球化进程。在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传播新秩序下,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文科学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境况及其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电影文化的中国传播境遇,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中国传播霸权的取得,及其对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探究好莱坞电影文化与中国电影文化的互动。命题的核心在于指出好莱坞电影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借助资本、技术、权力和规则与惯例的力量,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了美国文化、美国经验。文章通过分析好莱坞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电影与中美合拍电影中同样运用好莱坞生产、发行、放映、营销的操作模式,结果却失败的案例发现,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认同(主体身份)的建构,主体身份的缺失或认同的分裂都会导致电影传播的失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在对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中审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寻找适合中国电影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产业在跨文化传播的正确思想、路径与方法,树立正确的电影跨文化传播观。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战后最为巨大变化,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下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形成的消费社会使经济发展成为带有霸权性的话语和控制力量。中国经济的开放与高速增长、文化自身的运作,都仿佛突然将我们置入了一个文化的“新空间”之中。这一时期,文化产业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支柱产业。电影成为各国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与阵地,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复杂与密切。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电影与电影文化、中国大众的经济与文化甚至政治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开放的中国为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文章基于对进口分账好莱坞电影的类型与主题的定量分析,回答“中国人引进了哪些类型与主题的电影,中国观众对哪些主题与题材更感兴趣?”基于内容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回答“好莱坞电影都传播了怎样的文化”。研究发现好莱坞主流电影创作、电影文本中美国精神、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娱乐主义文化是中国进口的好莱坞影片所携带的主要内容。好莱坞电影以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等来阐释“美国信念”、“美国梦”,积极的“美国梦”的表达成为全球商业电影的模仿对象。好莱坞电影传播的第二大内容贯穿在“美国梦”的表达中,那就是娱乐主义精神,通过娱乐主义传递出美国文化和“美国梦”。好莱坞电影中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促发了电影的大规模的全球需求,消费文化对中国电影与电影文化和日常观影行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分账片,在中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主要策略是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赢利为目的的传播制度,并且通过电影文化传播渠道中的各种影响力量与权力,有力地维护了现有的传播结构。正是电影传播与国家政治、资本、市场、技术控制以及传播结构中的规则与惯例等变量,决定了好莱坞电影文化传播的意识形态导向与传播美国主流文化价值的方向性,并保证了全球传播的主导地位。
     好莱坞电影的全球传播商业上与文化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极好的经验借鉴,但并不是所有的好莱坞生产制作的电影都能取得跨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而这正是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面临的问题。在研究我们发现,好莱坞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电影以及部分与中国合拍电影,其中国受众接受情况非常惨淡,重要原因在于文化认同的缺失。文章选择中美合拍的“中国的好莱坞”电影《面纱》为个案,通过对媒体报道与网络上时光网具体影评的受众比较分析发现,《面纱》在北美市场上被以东方奇观或者东方景观所接受,在中国被中产阶级抛弃,直接原因是文化认同的缺失。电影文化传播要取得成功,除了电影建立完善的电影传播有形机制之外,最基本的是要实现受众的文化认同与满足受众的文化期待。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主要渠道、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同权力因素的考量和受众接受的个案分析,揭示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电影要取得市场上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资金、技术、甚至不是人才,而必须在内容上取胜,而内容的表达最终还是依靠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诉求的实现。中国电影文化传播是全球电影文化传播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电影文化要在世界传播体系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就要超越民族主义框架,要积极吸收融合不同文化,树立国际视野,拓宽传播渠道,确立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传播价值观,在电影传播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meanwhile has pushe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Hollywood movies with Chinese movies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a hotspot of humanities research in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 capitalism communication order.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Hollywood movies in China,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whol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movi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Lass well's "5W"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llywood movie culture and Chinese movie culture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basic horizontal analysis of cultural hegemony of Hollywood movies obtaining in China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Hollywood movies in China. It emphasizes that the Hollywood film, directly or indirectly, displayed American culture, American experience and American dreams, through certain channels such as capital, technology, power and rules. It also analyses the failure case of Hollywood movies with Chinese theme and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 which employ the same operating mode of Hollywood in production, screenings and marketing, 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lack of subject identity or split of cultural identity will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he movie communic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society, influenced by Postmodernism, consumerism, postcolonial theory, feminist theory etc,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1980s to1990s. And in consumer society which has been gradually growing during the perio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reatly controlled by hegemonic discourse and the power of the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film cultures must have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o ensure that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o enhanc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The film cul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undamental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process.
     American spirit, consumerism culture, entertainmentalism and religious thoughts ar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Hollywood mainstream movie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 Hollywood movie propagates personal heroism through entertainmentalism; explains the American belief and American dreams, which is based on western traditional religious thoughts and religious ideals, with liberalism, spirit of adventure and strong incentive etc; expands its impact with culture of consumerism. The culture of consumerism accelerates the overseas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movie, which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nsumer culture of the Chinese movie culture and Chinese daily behavior of movies-watching.
     The movie culture communication does not take place in a vacuum, Hollywood movie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based on market-oriented system and thoughts of aiming for profit, effectively maintains the present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through the various effects of the strength and power of movi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capital, market, technology, rules and practices, support the hegemony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of the Hollywood movie. That is, capital properties and unequal power relations makes the global prevalence of Hollywood movie.
     Commercial and cultural success of Hollywood movie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provides an excellent reference experience for Chinese movie. However, not all Hollywood production can obtain good effect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movie. That is the problem Chinese movi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s a case of Sino-US co-p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Hollywood" movie "The Painted Veil",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rough audience analys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failure of the movie, which is seen as oriental spectacle or oriental landscape for American, is the lack of cultural identity for Chinese middle class to American values.
     The most basic factor of success of movi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sides tangible perfect movi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audi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audience's cultural expectations.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factors of Hollywood movie culture, such as main content, main channel and main audience, pointes out that it is essential for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to construct Chinese movie cul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ovi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movie which expects a big success on the market relies on not just the capital, technology, even talent, but also the nationalized content. The expression of nationalized content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eventual realization of the dual demands of nationality and cosmopolitanization.
     Chinese movi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lobal movie cul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If Chinese movie culture wants to obtain their own position in the world communication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go beyond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ism, to actively absorb the fus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o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to broade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to achieve the fusion and symbiosi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world culture.
引文
① [美]斯蒂芬·里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J].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②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1999:48.
    ③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2版)[C].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46.
    ① [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2.
    ② [美]丽贝卡·鲁宾、艾伦·鲁宾、琳达·皮尔.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第4版)[M].黄晓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
    ③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
    ④ 参见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庄晓东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这的节目互动阐释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⑤ 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8.
    ⑥ 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56.
    ① 参见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0.亦可参见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
    ②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9.
    ③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0.
    ①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M].2005:28.
    ②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曹静生,黄艾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32.
    ① [美]W.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39.
    ② 李立.当电影遇上传播——电影传播的状态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9):129.
    ①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李道新也赞同郦、胡俩人的观点。另据李亦中《跨世纪回眸——中美电影交往录》一文中认为,美国电影在中国最早的应该是1897年,有个叫雍松的电影放映商携片到上海,是中国境内最早的美国电影的放映。
    ② 20世纪30年代美国影片究竟占多大比例,尚无精确统计。据夏衍会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1911-1927),“电影院里放映的90%都是美国电影”;在30年代的上海,“影院上映的影片有85%以上都是外国电影,主要是么过电影”。见林漫.夏衍谈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21,105。又,1950年第十一期《大众电影》署名赵涵的文章《扫清美帝国电影影响,荡除媚美恐美心理》提到:“在抗日战争前,美帝国影片进口,每年约有350部,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更增加到450部。”
    ① 参见[美]韦尔伯·伯顿(Wilbur Burton)中国人对电影的反应[J](Chinese Reactionsto the Cinema),亚洲(Asia),1934,(10).
    ② 据刘易斯·雅各布斯著《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305页)中称:“世界大战四年间,没有外国影片与之竞争,美国影片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全球各地都坚定地站稳了脚跟,甚至印度、亚洲西部和非洲,都是美国影片的市场。1919年,南美洲只有美国影片上映;欧洲百分之九十映出的影片都来之自合众国。好莱坞已成了全世界毫无异议的电影中心。”
    ③ 刘思平、邢祖文.鲁迅与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统计显示从1916年至1936年鲁迅先生,大约看过148部(集)外国电影,其中英国片4部、苏联影片9部、日本片2部、德国片4部,而美国片数量为129部,所占比例高达87%。
    ④ 据《全国电影事业概况》(《明星月报》第2卷第6期,1935年1月,上海)、《联华年鉴·民国廿三年—廿四年》(1935年,联华影业公司)与郭有守《廿五年国产电影》(1937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六届年会特刊)等媒体统计,1933年,中国进口外国长片431部,其中美国片355部,占82%;1934年,进口外国长片407部,其中美国片345部,占85%;1936年,进口外国长片367部,其中美国片328部,占89%。
    ① 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J].明星,1935,(1):3.
    ② 汪朝光.上海繁华梦——1949年前中国最大城市中的美国电影[J].电影艺术,1999,(2):84-88.
    ① 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奥斯卡光与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
    ② 李道新的文章《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一文中,依据顾仲彝《加紧国产电影的生产,提高影片的质和量!》(《大众电影》第1卷第7期,1950年9月,上海)一文中的统计结果。
    ③ 卢燕、李亦中.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对这段历史,李亦中在《跨世纪回眸——中美电影交往录》中有详细论述。
    ① 李道新.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J].电影艺术.2001,(1):86.
    ① [美]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的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市场(上)[J].戚锰等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1):44.
    ③ [美]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的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市场(上)[J].戚锰等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1):44.
    ① [德]于尔根·费里德里希.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M].张世鹏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
    ②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56-57.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0:33.
    ③ [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吴志成、苏伟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① 参见[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84.
    ②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样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
    ① 参见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孟建、李亦中.冲突与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4.
    ① 张柠.文化的病症[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1.
    ②Thorstein Veble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3:42.
    ① Simmel GThe metropol is and mental life.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New York:Free Press,1950, pp.409-424.
    ②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3.
    ③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8.
    ①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9.
    ②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26.
    ③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译.上海:译林出版社(第1版),2005:4.
    ④ 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0.
    ①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①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9:31.
    ②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8.
    ① [美]迈克·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第2版)[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
    ② [美]迈克·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第2版)[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3.
    ① [美]迈克·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第2版)[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
    ① 参见吴海清,张建珍.全球电影产业和文化格局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10.
    ② 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126.
    ① Herbert I. Schiller,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Domination, New York: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 Press, Inc. 1976:9.
    ② Herbert I. Schiller,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Domination, New York: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 Press, Inc. 1976:12.
    ③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87.
    ③ [英]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阎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90.
    ① [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M].刘舸,常怡如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4.
    ② CHR(上海合进数据咨询)是全国首家电影媒体第三方监播及数据分析咨询公司。
    ① 作为中国观众,你喜爱哪一类电影[N].中国青年报,2011-9-30.
    ①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179.
    ① 美国信念依次因冈纳·米达尔1944年的《美国的选择》一书而出名。他指出,美国人在人中、民族属性、宗教、地域和经济方面多种多样,但仍然有“共同之处:一种社会气质,一种政治信念”。因此,美国信念被国内和国外的观察家称为美国特性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1.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1.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5.
    ② Benjamin C.Schwarz."The Diversity Myth," Ahlantic Monthly,1995(5),275:62.
    ③ Francis J. Grund. The Americans in Their Mo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New York:Johnson Reprint,1968, pp.355-356.
    ④ 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3.
    ① 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1.
    ②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4.
    ① Harold L. Vogel, Entertainment industry Economics:A Guide for Financial Analysis,5th ed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7.
    ②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3.
    ①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6.
    ② [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第2版)[M].米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5.
    ③ [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第2版)[M].米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00.
    ① 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66-67.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4.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4.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8.
    ① 杨魁、董雅丽著.消费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1.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木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02.
    ③ 参见[美]丹尼尔·贝尔.资木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13.
    ④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
    ⑤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9.
    ⑥ 杨魁、董雅丽著.消费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5.
    ⑦ 杨魁、董雅丽著.消费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9.
    ① Slater, Don.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77, pp.56-75.
    ② Zukin, Sharon and Jennifer Smith Maguire. Consumers and Consump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4, pp.73-97.
    ③ Zukin, Sharon and Jennifer Smith Maguire. Consumers and Consump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4, p89.
    ④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31.
    ④ Lury Celia.Consumer Cultur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6, p88.
    ①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52.
    ② 参见刘怀玉,伍丹.消费主义批判:从大众神话到景观社会——以巴尔特、列斐伏尔、德波为线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9,(7):50.
    ① 象征形式是借用约翰·B·汤普森的概念,指各种语言,陈述,姿势,行动,艺术作品等。
    ② 李岩.媒介批判——立场范畴命题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1.
    ①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21-422;亦可见于[英]斯图尔特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45.
    ① [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19.
    ② [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7.
    ①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31.
    ②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③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④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①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第3版).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43.
    ① 张一兵.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J].江汉论坛,2008,(9):24.
    ② 参见[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0.
    ③ 参见[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1.
    ①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9.
    ① 参见罗钢.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3,(6):33.
    ②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M], "Introduction",Translate by Richard Nic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 p65.
    ① Grant McCracken. Culture & Consumption[M],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133.
    ①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7.
    ① 好莱坞相当于几个师?[N],参考消息,2004-8-8.(6)
    ① Matthew Fraser. 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M]. New York:Thomas Dunne Books, St. Martin's Press,2005, p40.
    ② Matthew Fraser. 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M]. New York:Thomas Dunne Books, St. Martin's Press,2005, p40.
    ① "At 80, Valenti Rates an R for Resilient", Variety,16-22 July,2001:1.
    ② [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M].刘舸,常怡如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7.
    ③ 李天铎.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M].台北: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35.
    ① George Melloan, "Don't Take Hollywood's Cultural Exports Too Seriously," Wall Street Journal,15 February 2000,A27.
    ② 好莱坞相当于几个师?[N].参考消息,2004-8-8.(6).
    ③ [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05.
    ④ Matthew Fraser, 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 New York:Thomas Dunne Books, St. Martin's Press,2005:45亦可参见钟蕾.美国电影积极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6;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1.
    ① 参见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4.
    ① 参见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7.
    ① 王迁.暴风雨下的安全港——美国《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5,(6):34.
    ① [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M].杨建国、范一亭译.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84.
    ② 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225.
    ① Stanley Rosen. "China Goes Hollywood", Foregin Policy, January/Feburary,2003:98.
    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② 郭云强.全球传播:起源、概念、范畴[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BIG5/137684/ 8953505.html.
    ③ 黄旦.新闻传播学(第2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22.
    ①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文化战争[M].刘成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5-66.
    ②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文化战争[M].刘成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44.
    ③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文化战争[M].刘成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45-346.
    ①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
    ②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0.
    ③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Ml.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8.
    ④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9-70.
    ⑤ 《基督受难记》[EB/OL]网易娱乐http://ent.163.com/ent 2003/editor/movie/film/040203/040203_217751.html.
    ⑥ Herbert Schiller.The Mind Managers [M]. Boston:Beacon Press,1972, p2.
    ① 国家广电总局《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
    ① 朱虹.中国数字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当代电影,2011,(2):49.
    ②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
    ③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
    ④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论论[M].梁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① 参见颜纯钧.景观电影——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J].电影艺术,2006,(5):98.
    ①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
    ②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26.
    ③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译.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1.
    ②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4.
    ① Gina Marchetti:Romance and the"Yellow Peril":Race, Sex, and Discursive Strategies in Hollywood Fiction[M].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p3.
    ② [美]陶乐塞·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1896-1955)[R].邢祖文,刘宗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85.
    ③ Sax Rohmer:The Insidious Dr. Fu-Manchu. [M]. Dover Publications,1997, p6.
    ① Somini Sengupta:Charlie Chan Retooled for the 90's. New York Times (1857-current file); Jan 5,1997; Pro 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N]. the New York Times(1851-2001), pg.H20.
    ① Frank Chin, "Come All Ye Asian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the Fake" In The Big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C]. New York:Meridian Books,1991, p29.
    ① 周宁.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3):132.
    ① 周宁.纪末的中国形象:莫名的敌意与恐慌[J].书屋.2003,(12):52
    ①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3:155.
    ①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62.
    ① 参见[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l.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50.
    ② [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米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74-175.
    ③ 蓝爱国.革命史、政治和商业意识形态——以《红色恋人》为例.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120.
    ① [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米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21-222.
    ① 孙绍谊.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6,(5):47.
    ①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67-68.
    ②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69.
    ① 李天铎.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M].台北: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35.
    ① 参见张恂.中外合拍电影从磨合到成熟,坚持展现中国元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2-28.
    ①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
    ②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32-541.
    ①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207.
    ② [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7.
    ③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23
    ④ 陈先达,陈先达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8.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①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天群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5-14.
    ② 朱燕.爱德华·诺顿首次揭面纱[EB/OL]城市快报—城市娱乐.2005-9-27.(20)
    ③ 《面纱》国内票房仅300万,专家学者为其找病因[N].南方都市报,2007-1-18.
    ① [美]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17.
    ② 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M].In s.Hall, D. Held & T. McGrew 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pp.277-279.
    ③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301.
    ① Paul Gilroy.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 Identity and Difference[C]. Ed. Kathryn Wood-ward: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p301.
    ② kathryn woodward.差异与认同[M].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2006:49.
    ③ [英1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意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41.
    ④ 参见[英]爱德华T·霍尔.语境和意义.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44.
    ①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9-211
    ② 记者观察电影.《面纱》中国遭遇尴尬[N].大连晚报.2007-01-07.
    ③ 灯光、相机、中国!好莱坞尽力表现中国好的一面[N].洛杉矶时报.2011-3-6.
    ①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73.
    ② Barnes Steve. Labors of love:While adapting "The Painted Veil", writer struggles with destructive passions. Times Union (Albany, NY),2007-01-12.
    ③ Renee Montegen. Hollywood Partners with China to Make "The Painted Veil". Morning Edition (NPR) 12/14/2006.
    ② kathryn woodward差异与认同[M].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2006:85.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9.
    ② Kathryn woodward差异与认同[M].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2006:49.
    ① 周宁.天朝遥远(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57.
    ②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332.
    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课题组.银皮书:201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究年度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3-184..
    ②黄会林、刘湜傅、红星、李明、熊晓鸽.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上)[R].现代传播,2012,(1):12.
    ③柏林电影节独家策划:华语片国际市场生存调查[EB/OL]. http://ent.sina.com.cn/m/c/2011-02-18/09183233160.shtml
    ④[美]骆思典.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电影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J].刘宇清译.陈犀禾、骆思典校.当代电影,2006,(1).亦可见于戴廉.中国电影:东方不亮西方亮[J].瞭望新闻周刊.2006,(1)
    ①黄式宪等.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R].现代传播.2012,(1):16.
    ① 陈晓萌.现场:中国电影对话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43
    ② 廖海波.中国电影国际化之路[J].当代电影,2011,(4).122.
    ①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作为“合拍片”,首先得符合几条基本的规则:中方投资超过三分之一、至少有一位中方主要演员、拍摄地在中国等等。
    ① 黄式宪等.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R].现代传播.2012,(1):16.
    ② 合拍片“打假”先遣“敢死队”,《钢铁侠3》身份未定[N].新京报,2012-8-30.
    ③ 李兮.合拍:多元合作、质量提升[N].中国电影报,2006-1-12.
    ① 参见[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M].刘舸,常怡如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封底.
    ①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电影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2000.(6):99.
    ② 薛连通、续鸿明,好莱坞冲击不可小觑:戴锦华教授一席谈[N].中国文化报,2002-2-6.
    ③ 王宁.全球化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J].文艺研究,1999,(4):29.
    ④ 何群.配方式生产: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文本制作[EB/OL]文化产业网,htpp//www.culindustries.com2003/9/24
    ⑤ 桂青山.“好来坞”是否需要抵御——从一些学者的“文化马其诺防线”谈起[J].电影创作,2002.(1):59.
    ① 刘阳.民营电影企业:在洗牌中锻造品牌[N].人民日报,2012-7-20.
    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gov.cn/zwgk/ 2010-01/25/content 1518665.htm
    ③ 刘阳.民营电影企业:在洗牌中锻造品牌[N].人民日报,2012-7-20.
    ① 尹鸿.镜像阅读——90年代影视文化随感[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81.
    ② 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2.
    ① 各位学者的观点参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二届影视高层论坛》会议论文集
    ② 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5.
    ③ 参见赵月枝.中国与全球资本文化视野中的考量[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10):143-144.
    ② 参见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6.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5-37.
    ① 黄会林、黄永亮.“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J].现代传播,2011,(4):2.
    ②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344.
    ① 汤一介.寻求文化中的“共通价值”[N].文汇报,2009-5-3.
    ② 罗艺军.中国电影文化之走向[J].电影艺术,1994,(2):4.
    ③ 贾磊磊.中国主流电影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7-3-16.
    ④ 国际电影人士访谈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课题组.银皮书:201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究年度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0.
    ① 王正昱.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及一个奥斯卡[N].羊城晚报,2011-12-26.
    ② 小青.国人“贬大片”心理和“仇富”一样[N].黑龙江晨报,2011-12-27.
    ①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一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77.
    ②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197.
    ①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192.
    ②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315.
    ① 陈晓萌.现场:中国电影对话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94.
    ② 参见Jin Long Pao, "The Pan-Asian Co-Production Sphere:Interview with Director Peter Chan", in Harvard Asia Quarterly, Vol. VI, No.3,2002.
    ①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193.
    ②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196.
    ①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43:4
    [1](美)斯蒂芬·里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美)丽贝卡·鲁宾,艾伦·鲁宾,琳达·皮尔.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M].黄晓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英)斯科特·拉什,(英)西莉亚·卢瑞.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M].要新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吴志成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9](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
    [10](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第2版)[M].杨建国、范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2](英)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阎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13](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M].刘舸,常怡如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4](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15](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6](美)保罗·韦斯、冯·沃格特.宗教与艺术[M].何其敏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7](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9](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
    [20](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第2版)[M].米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1](韩)朴燕真.韩国电影审查、电影法及民族电影[M].钟大丰、梅峰主编.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22](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3](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4](英)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阎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5](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26](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M].孟华译.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7](美)陶乐塞·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1896—1955)[R].邢祖文,刘宗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28](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3.
    [29](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0](美)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2](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3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4](美)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7](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意与意指实践[M].编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1.
    [38](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9](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0](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1](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1](英)奥利弗·博伊德一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4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4](英)约翰·菲斯克.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牟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5](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2版)[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6](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7](美)丹尼尔·贝尔.资木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48](法)J·F·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9](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0](意)奥里亚娜·法拉奇.好莱坞的七宗罪[M].刘儒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5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52](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0.
    [53](德)于尔根·费里德里希.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M].张世鹏等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4](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5](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曹静生,黄艾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6](英)斯图尔特霍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庞璃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57](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上海性别和科技[M].曹晋主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8](美)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M].刘晓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9](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全球传播(第2版)[M].尹宏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0](美)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61](英)齐格蒙特·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M].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2](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译,2005.
    [63](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4](美)拉里A·萨默瓦等.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C].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65](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8](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0](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1](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甄春亮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72](英)J·斯托克斯.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M].黄红宇,曾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3](美)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M].李欣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74](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周传基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75](美)陶乐赛·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R].邢祖文刘宗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76](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77](英)菲利普·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M].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7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的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80](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1](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论[M].梁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2](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邭建立,李静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83](美)罗杰·科曼,吉姆·杰罗姆.剥削好莱坞[M].黄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84](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85]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86]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87]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8]张京媛.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认同[M].台北:台湾麦田出版文化有限公司,1998.
    [89]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0]张英进.审视中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1]金惠敏.积极受众论——从霍尔到莫利的伯明翰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92]黄会林.影视受众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3]张凤铸,胡智锋.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94]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95]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96]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7]郭庆光著、方汉奇.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1999.
    [98]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主编.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99]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0]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版.
    [101]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02]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03]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104]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105]严梦.中国电影阵容总检阅[M].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1996
    [106]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358.
    [107]刘思平、邢祖文.鲁迅与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108]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9]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奥斯卡光与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0]卢燕、李亦中.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1]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银色梦的多元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2]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4]张柠.文化的病症[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115]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C].传播学论文选萃(Ⅱ),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6]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17]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8]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19]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120]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21]郑雪莱.世界电影鉴赏辞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22]杨魁、董雅丽著.消费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3]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4]杨晓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125]钟蕾.美国电影积极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26]李岩.媒介批判——立场范畴命题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27]程光泉.全球化理论谱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28]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9]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0]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31]李天铎编著.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M].台北: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
    [132]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3]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34]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35]刘宇清.他山之石:海外华语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137]李金铨.“传播帝国主义”理论的省察[M].李金铨.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展望.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3.
    [138]黄旦.新闻传播学[M](第2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139]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0]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14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42]张晓立.美国文化的变迁——从清教文化到消费文化的历史演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43]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4]张爱华: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145]胡克,游飞.美国电影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146]徐海娜.影像中的正在无意识——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47]李天铎.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M].台北: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
    [148]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9]刘放桐.刘放桐自选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150]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51]金惠敏.积极受众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52]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5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4]周宁.天朝遥远(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5]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6]滑明达.美国电影跨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57]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58]蒋晓丽等、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59]孟建,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60]陈晓萌.现场,中国电影对话世界[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6
    [161]郑树森.文化批判与华语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2]陈犀禾,彭吉象.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63]李建强、章柏青.中国电影批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64]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5]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6]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167]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民间及其工业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8]蓝爱国,马薇薇.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9]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70]尹鸿、曹书乐.影视传播研究前沿[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71]张国涛.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72]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3]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天群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174]唐丽君.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175]金冠军.华语电影:跨地交往与身份认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76]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问与文化全球主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M].
    [177]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课题组.银皮书:201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究年度报告[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78]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179]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主要文章及其他
    [1]罗钢.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上,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3,(6).
    [2]王迁.暴风雨下的安全港——美国《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5,(6).
    [3]朱虹.中国数字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当代电影,2011,(2).
    [4]颜纯钧.景观电影——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J].电影艺术,2006,(5).
    [5]周宁.纪末的中国形象:莫名的敌意与恐慌[J].书屋.2003,(12).
    [6]彭晶晶.受众:“商品”的发现与“人”的忽视——“受众商品论”的一种解读[J].新 闻世界,2009,(4).
    [7]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J].当代传播,2004,(1).
    [8]张爱华.中美电影WTO贸易争的裁决始末与思考[J]. 电影艺术,2010,(3).
    [9]陈双寅.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业未来发展之路. [J].当代电影,2010,(10).
    [10]黄式宪.以文化的主体创新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电影艺术.2010,(5).
    [11]凌燕.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商业大片的本土接受.文艺研究,2009,(12).
    [12]谭苗.电影产业研究综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5).
    [13]张颐武.“中国梦”:想像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4]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5]陈犀禾,刘向宇.走向“共存”和“共赢”——“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电影2006,(5).
    [16]何建平.90年代美国电影(上下)媒体全球化背景下的好莱坞制片策略[J].当代电影,2006,(5).
    [17]孙绍谊.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6,(5).
    [18]黄式宪.华语大片: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J].电影,2006,(10).
    [19]黄式宪.与好莱坞“博弈”:中国电影产业结构重组的新格局——兼论2004年新主流电影“三强”的品牌效应[J].当代电影,2005,(2).
    [20]颜纯钧.全球化和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本[J].福建艺术,2004,(5).
    [21](美)乌尔夫·赫德托夫特.处于文化全球化和民族诠释之间的当代电影[J].世界电影,2003.(1).
    [22]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J].国外社会科学,2003,(3、4).
    [23]吴从环.跨文化沟通:实现文化认同[J].探索与争鸣,2003,(7).
    [24]郝良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J].中西文化研究,2002,(1).
    [25]陈刚.全球化与文化认同[J].江海学刊,2002,(5).
    [26]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影视艺术,2001.(1).
    [27](美)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的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市场(上,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1)(2).
    [28]杨瑞明.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J].国际新闻界,2001, (2).
    [29]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J].现代传播,2001,(1).
    [30]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
    [31]李怀亮.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J].文艺研究,2002,(5).
    [32]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J].电影艺术,2002,(1).
    [33]陈龙.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J].国际新闻界,2002.5.
    [34]郑洞天.TO BE, OR NOT TO BE?——进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生存背景分析[J].电影艺术,2000,(2).
    [35]邓光辉.“他者”重述:电影的全球化修辞[J].电影艺术,2001,(4).
    [36]陈晓明.二十一世纪:如何想象中国[J].电影艺术,2001,(4).
    [37]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2001,(4).
    [38]孙绍谊.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6,(5).
    [39]戴晓东.一种现代主义的视角——文化帝国主义评介[J].美国研究,2003,(3).
    [40]吴予敏.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J].新闻大学.2000,(4).
    [41]郑红娥.消费社会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4).
    [42]陈晓云.美国电影: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神话[J].当代电影.1998.(2).
    [43]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6).
    [44]李道新.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J].电影艺术.2001,(1).
    [45]玛丽·坎珀.上海繁华梦:1949年前中国最大城市中的美国电影[J].电影艺术,1999,(2)
    [46]刘怀玉,伍丹.消费主义批判:从大众神话到景观社会——以巴尔特、列斐伏尔、德波为线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47]张一兵.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J].江汉论坛,2008,(9).
    [48]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上、下)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5.6).
    [49]李安.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视野[J].现代传播,2008,(5).
    [50]李峤雪.电影制作与电影运营的共振——中美合拍模式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J].当代电影,2012.(2).
    [51]黄式宪.文化胸襟与文化磨合——来自中国合拍电影风景线的报告(上、下) [J].电影通讯,2005,(5)(6).
    [52]黄会林,高永亮.“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J].现代传播,2011,(4).
    [53]叶宇.1930年代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的影响[D](博士).北京大学.2008.
    [54]李静.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博士).山东大学,2010.
    [55]余莉.199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中高票房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研究[D](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56]周文萍.当代美国电影里中国资源中国形象[D](博士).暨南大学,2009.
    [57]赵菲.美国影评人视野中的中国电影[D](硕士).上海交通大学,2011.
    [1]Matthew Fraser, 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 [M].New York:Thomas Dunne Books, St. Martin's Press,2005.
    [2]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In Hall, D. Held & T. McGrew 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3]Matthew Fraser, 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 [M].New York:Thomas Dunne Books, St. Martin's Press,2005, P.40. "At 80, Valenti Rates an R for Resilient", Variety,16-22 July 2001.
    [4]Zukin, Sharon and Jennifer Smith Maguire. Consumers and Consump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4.
    [5]Herbert I. Schiller,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Domination [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 Press,Inc.1976.
    [6]Benjamin C.Schwarz,"The Diversity Myth", Ahlantic Monthly,1995(5),.
    [7]Francis J Grund. The Americans in Their Mo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M].New York:Johnson Reprint,1968.
    [8]Grant McCracken:Culture & Consumption [M].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9]Paul, Gilroy.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Identity and Difference[C]. Ed. Kathryn Wood-ward: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10]Renee Montahen. Hollywood Partners with China to Make "The Painted Veil" Morning Edition (NPR) 12/14/2006.
    [11]Lury, Celia. Consumer Culture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6.
    [12]Herbert Schiller. The Mind Managers [M].Boston:Beacon Press,1972.
    [13]Herbert I. Schiller.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Domination, New York.-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 Press, Inc.1976.
    [14]Simmel G. "The metropol is and mental life", reprinted in Levine, D.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15]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M], "Introduction", Translate by Richard Nice,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16]David Morley. 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2.
    [17]George Melloan. "Don't Take Hollywood's Cultural Exports Too Seriously " Wall Street Journal,15 February 2000, A27.
    [18]David Morley. Family Television: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 [M].Comedia Pub. Group,1986.
    [19]Stanley Rosen. "China Goes Hollywood", Foregin Policy, January/Feburary 2003.
    [20]Frank Chin, "Come All Ye Asian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the Fake, "In The Big 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C]. New York:Meridian Books,1991.
    [21]Gina Marchetti. Romance and the"Yellow Peril":Race,Sex, and Discursive Strategies in Hollywood Fiction[M].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22]Sax Rohmer:The Insidious Dr. Fu-Manchu. Dover Publications,1997, pVI. Somini Sengupta:Charlie Chan Retooled for the 90's. New York Times (1857-current file); Jan 5,1997;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the New York Times(1851-2001)pg.H20.
    [23]Dave Morley. Reconceptualising the Media Audience:Towards an Ethnography of Audiences.Stenciled Occasional Paper[C].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19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