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重要方面,但当前的话本小说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相对集中、片面和研究视闽的相对狭窄等。从传统文化角度研究话本小说中的叙事是深入和拓展话本小说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话本小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婚俗叙事”研究正是基于当前话本小说研究现状的适宜选题,它是民俗学和叙事学交叉的文艺民俗学研究,而这一视野下的的“文艺民俗叙事”则是切入这一论题的有效角度。文艺民俗叙事是从叙事学切入文艺民俗学的研究,侧重于叙事研究的“故事”层面,主要关注民俗的叙事价值、情节模式、民俗角色和叙事方式(如场景)等;在方法上遵循民俗阐释与叙事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婚俗与婚俗生活与人生密切联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唐传奇为代表的文言短篇小说对此类生活内容已有所关注,并形成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婚俗叙事现象,比如因姻缘天定观念形成的婚俗叙事的“宿命结构”,说媒场景和婚俗叙写中侧重于人情的价值取向,等等。但唐传奇重在“写心”、“传奇”的倾向使它较少对此类日常民俗生活进行细致摹画,因而其中的婚俗叙事多体现为概要,而较少场景式的表现。唐传奇的婚俗叙事特征是与唐代婚俗文化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宋元以来兴起的以话本小说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其关注点开始转向民众日常生活。婚俗生活自身的伦理性、世俗性等特点与小说家对话本小说文体定位的结合,使婚俗书写在小说叙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盛,诸如妇女的贞节与再嫁、婚姻论财和婚俗角色等婚姻礼俗内容在小说文本中大量存在,它们对话本小说的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
     话本小说中婚俗叙事的繁盛主要表现在婚俗角色人物、婚俗叙事场景、婚俗叙事情节模式和婚俗题材小说的大量出现等方面。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表现了多种价值取向:以俗为教、以俗为趣、以俗为戏和礼顺人情等,多种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宋元明清时期多元化的婚俗价值观念有关,与话本小说作者的小说观念有关,也与该文体自身有一定的联系。婚俗生活自身的“程式化”潜在制约着文本的结构,并形成了婚俗叙事的众多情节模式,如婚礼情节模式、悔婚模式、贞节模式和再嫁模式等。婚俗叙事的情节模式是婚俗程式化的文本表现,也熔铸了叙述者的情感表达倾向。话本小说还叙写了大量的婚俗“场景”,它是婚俗生活的叙事展演,其中尤以说媒场景最为精彩,其次是洞房场景;婚俗场景不仅再现了婚俗生活的丰富多彩,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世俗气质的渲染和情节变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婚俗角色”是话本小说中值得关注的现象,这类“角色人物”如媒人、节烈妇女、丈夫;从“功能性角色”的角度,我们发现媒人不仅具有某种类型化的形象特征,还带有明显的叙事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是与媒人的“民俗角色”身份密切相关的;而从民俗角色的角度重新考察婚俗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和丈夫形象,我们也有意外的发现,并能从中感受到明清时期婚俗观念的深刻变化。
     话本小说的婚俗叙事研究是从“民俗”基层文化着眼的叙事研究,它证明了文艺民俗叙事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叙事文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叙事学”的构筑增添了新的维度。中国小说中大量存在的包括婚俗在内民俗叙写则为此类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The study on vernacular novels (Hua Ben Xiao Shuo)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but it is clear to notice such problems as narrow research field and scope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earch on narrative of vernacular no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field shall deepen and extend the current research direction. The study on narrative of Marriage custom is such a good case in this point that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mposed by folklore and narrative studies; and the folk narrative is the most effective point of view in this thesis which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interpretation of folklore and narrative studies in order to focus on narrative values, development of plot and narrative methods of folklores.
     Marriage customs and marriage life is a part of daily life, which has been depicted and formatted in Tang Legends. Such noteworthy marriage narrative phenomenon as predestined marriage, values of human relations in matchmaking and narration of marriage customs have immerged into the novels. However, the significant tendency of Tang Legends is the expression of "inner feelings" and the character "legend" results in the deficiency in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everyday folk life.
     With the rise of vernacular novels, the focus of narrative literature has gradually turned to the daily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which is correlated to such custom culture as Chastity, Remarriage, financial marriage and role of marriage folks from Song to Qing Dynasty. Marriage lif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me of this kind of writing with a variety of narrative expressions, for example, the appearance of marriage custom roles, scenes and development of marriage narrative plot patterns. Narrative of Marriage customs in vernacular novels embody various value orientation:making custom as civilization, making customs as interest, making custom as entertaining and making propriety adapt to humane nature, etc. The formation of multiple narrative values are tightly related to diverse marriage customs in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author's novel idea and style of writing itself. The stylization of marriage life itself potentially restricts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and has formed some plot patterns, such as narration of the wedding custom, adherence to the marriage promise, chastity and remarriage. The plot development of vernacular novels narrates the marriage folklores, and also expresses the narrator's emotional tendency. In Vernacular novels, there are lots of marriage-custom Scenes depicted, which is the narrative of marriage life. Among them, scenes of acting as matchmaker are the most fantastic, and then are scenes of bridal chamber, which are not only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rich and colorful marriage life, but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shaping image of the characters, rendering secular temperament and transforming story plots.
     Characters in marriage folklores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in vernacular novels, such as matchmakers, chaste women and husba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roles, we find that matchmakers are not only a certain type of figures, but also with an apparent narrative func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its folk identity closely. We will obtain some extra valuable findings when we rethink female images and husband images in marriage-custom narr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olk characters, from which we can discover some profound changes of marriage concept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olklore culture in vernacular novels, the narrative study of marriage customs have demonstrated and proved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Folklore Narrative in literature, which develop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narrative literature and a new dimension for Chinese narratology. Such folk writings about marriage customs in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provide sufficient resources for the study.
引文
1 这类综述性的论文,如向志柱的《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态势》(《武陵学刊》2011年5期)和《话本研究的计量学分析》(《求索》2006年1期),王委艳的《话本小说研究九十年回顾与展望》(《东方论坛》2011年6期),吴守斌的《浅谈有关话本小说的研究》(《兰州学刊》2010年1期),杨成靖《近十年以来“言”“二拍”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4期),余戈段庸生《近十年宋话本研究综述》(《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4期)等。
    2 向志柱《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态势》,《武陵学刊》2011年5期。
    1 张兵《“准话本”刍议》(《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1期)、刘兴汉《对“话本”理论的再审视—兼评增田涉<论“话本”>的定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4期)、胡莲玉《关于“话本小说”概念的一些思考》(《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1期)、萧欣桥《话本研究二题》(《浙江学刊》2000年5期)、傅承洲《拟话本概念的缺失》(《文艺研究》2008年4期)、傅承洲《艺人话本与文人话本》(《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4期)和周兆新《“话本”释义》(《国学研究》第2卷1994年)。
    2 《“三言”对人性的张扬和表现》(《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5期)、《“三言”“二拍”对女性的审视与思考》(《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年6月)、王平《论<二拍>情爱作品的文化心理内涵》(《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3期)、吕特《论“三言”“二拍”的情爱观》(《江淮论坛》2005年3期)、邱兴跃《明代短篇小说中婚恋观的嬗变》(《社会科学家》2010年11期)、纪德君《明末拟话本中的贞节与爱情》(《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4期)、杨宗红《情欲的控制欲伦理的张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年1期)、《守贞、戒色与“醒世”“警世”“喻世”—“三言”部分作品试析》(《名作欣赏》2009年2期)等等。
    3 这里并非说文学视角的话本研究已经十分充分,而是强调话本小说多视角研究的可能性。
    4 向志柱《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态势》,《武陵学刊》2011年5期。
    5 王委艳《话本小说研究九十年回顾与展望》,《东方论坛》2011年6期。
    6 向志柱《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态势》,《武陵学刊》2011年5期。
    1 王委艳《话本小说研究九十年回顾与展望》,《东方论坛》2011年6期。
    2 汪玢玲《俚韵惊尘——<三言>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刘良明、刘方《市井民风:<二拍>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这两部专着均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与民俗文化”从书书日,从书的《总序——开创文艺民俗学研究的新局而》,可见该从书意在从文艺民俗学的角度去研究古代小说,但实质上却是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小说中的民俗事项进行的钩沉和描述。
    3 杨艳娟《明代女性的贞节观研究——明代通俗小说管窥》,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吴宣德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4月。
    4 王曾瑜《开拓宋代史料的视野与<三言>、<二拍>》,《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1期。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婚俗。
    5 胡莲玉《<型世言>研究》,博十论文,指导教师:陈美林,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贞节观研究》,硕十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95年。
    1 欧阳代发《“三言”对人性的张扬和表现》,《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5期。
    2 董晓玲 施旸《“三言”“二拍”女性贞节观的还原考察》,《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2期。
    3 姚玉光《凌蒙初婚恋观的再认识——兼与曹亦冰先生商榷》,《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3期。
    4 纪君德洪哲雄《明末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与情爱》,《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4期。
    5 李丰戬《明清小说中的贞节与爱情》,《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2期。
    6 刘莲英《宋元女性话本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3期。
    7 纪君德洪哲雄《明末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与情爱》,《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4期。
    8 胡莲玉《无爱的荒凉——<型世言>之女性世界》,《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9 纪君德《略谈“三言”、“二拍”中的媒妁形象》,《贵州文史从刊》2001年1期。
    1 严明《闺阁内的爱情导师——“三言”“二拍”中的婆子、丫环、尼姑的角色分析》,《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1期。
    2 梅东伟《宋元话本中的媒人与说媒场景》,《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3 梅东伟《“三言”“二拍”中的媒人与说媒场景》,《南都学刊》2012年5期。
    4 淑如《陆云龙及其<清夜钟>研究》,硕十论文,指导教师:陈益源教授 林叶连教授,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硕士班,2006年。
    5 刘灏《三言二拍一型中的妇女形象研究》,硕士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6 刘燕芝《<二拍>妇女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硕士论文,1996年。
    7 宋若云《论明代拟话本小说的卡里斯马形象群》,《学术研究》2003年8期。
    8 王平《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以<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为中心》,《东岳论丛》2007年3期。
    9 叶楚炎《论明清小说中“指腹为婚”的情节模式》,《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3期。
    10 方胜《明清小说和民俗》,《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3期。
    1 王委艳《话本小说研究九十年回顾与展望》,《东方论坛》2011年6期。
    2 笔者以为这里所谓的“遵从式文化叙事”和“背反式文化叙事”形成的根源在于婚俗文化自身所具有的
    1 具体内容参宋德胤《文艺民俗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和秦耕《文艺民俗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5页。
    3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43页。
    4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78页。
    1 宋德胤认为文艺民俗即“具有文艺性质的民俗事象”(宋德胤《文艺民俗学》,第47页),具体指民俗文艺和作家作品中的文艺民俗事象,广义的文艺民俗则涵盖了造型艺术、绘画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中的民俗事象。(宋德胤《文艺民俗学》,第51页)秦耕认为文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文艺民俗和民俗文艺,但他的文艺民俗并非民俗事象,而是“指从内容上探讨文艺与民俗的关系,进而探求文艺民俗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秦耕《文艺民俗学》,第60页),从全书来看,这里的文艺民俗或许是“文艺与民俗的交叉点结合部”,它涵盖了诸如文艺的民俗起源、民俗心理、民俗关系、民俗事象和民俗特征等内容。而秦耕的民俗文艺的内涵与外延也较为宽泛,它打破了雅俗和艺术门类的界限,包括了诸如民俗小说、民俗歌曲、民俗戏剧、民俗烹饪、民俗建筑和民俗服饰。所谓文艺即文学艺术,秦、宋二位学者显然不适当地夸大了文艺的外延。
    2 韩雷《文艺民俗学研究的反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
    3 柯玲《文艺民俗学学科回望》,《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6期。
    1 如郑士有的《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版)、周晓霞《颠覆与顺从:再读中国机智人物故事》(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和《问题·情境·思想——20世界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等。
    1 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第14页。
    2 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第23页。该书第一章的第三节“故事与话语是否总是可以区分”中,申丹还论述到其他情况下话语与故事两层次间可能出现的界限模糊,如“人物话语的叙述化”、“人物视角”同时属于故事层与话语层和“第一人称叙述中‘我’的叙述者功能与人物功能的重合”这三种情况。
    3 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1 [英]爱·摩·福斯特著,《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2 《小说面面观》,第75页。
    3 有学者这样论述福斯特的情节观:“我们不妨做这样的描述:福斯特所谓的情节,应该是人物行动+人物语言。如果我们将人物言语视为行动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福斯特的情节几乎完全等同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情节。”(申丹 韩加丽 王丽业著《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显然,福斯特的情也属于故事层次。
    4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6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48页。
    7 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8 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第67页。
    9 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第68页。
    10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第6页。
    1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2 “中国叙事学”的研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文艺学意义的叙事学研究,这类研究如赵毅衡的《苦恼的叙述者》和《比较叙述学导论》、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等;一是立足于中国本土叙事文学传统建构的“中国叙事学”,这类研究如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杨义的《中国叙事学》、傅修延的《先秦叙事研究》和黄霖等的《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三维论》等。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后者。
    3 关于中国叙事学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不少综述性文章已经进行了较为完善的论述,如施定的《近20余年中国叙事学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3年8期)、唐伟胜的《范式与层面:国外叙事学研究综述——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外国语》2003年5期)和《近三年叙事学在中国的研究述评——兼议叙事学研究新方向》(《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2期)、陈桂琴《国内叙事学研究发展述评》(《外语学刊》2010年6期)等。
    4 唐伟胜的《范式与层面:国外叙事学研究综述——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外国语》2003年5期。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78页。
    2 万润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孙逊,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2月。
    3 武文《民俗叙事方式与民俗学话语系统》,《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2期;王立 刘卫英《明清雹灾与雹神崇拜的民俗叙事》,《晋阳学刊》2011年5期;聂家昕《由单族群的“神祇”到跨族群的“村落神”——关于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山神祭祀圈”的民俗叙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4期。
    1 当然,民俗文艺也可以从叙事学角度展开研究,如汤普森对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和普洛普的民间故事行为“功能”的研究。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90页。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45页。
    1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9期。
    2 蓝甲云撰《周易通释·序卦传》,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319-320页。
    1 向志柱《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态势》,《武陵学刊》2011年5期。
    1 冯保善《宋人说话家数考辨》,《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4期。
    2 (宋)吴自牧《梦梁录》20《小说讲经史》,第193页,《中国古代民俗》二《梦梁录(外四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鲁德才《话本的本与文言话本》,《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1期。
    4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31页。
    5 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舌耕叙引》之《小说开辟》条。
    6 鲁迅《中1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7 增田涉《论“话本”的定义》,《人文研究》(日本)第16卷第5期(1965年),转引自《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第三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此文又载《中国文学论著译从》下册,名《论“话本”一词的定义》,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8 刘兴汉《对“话本”理论的再市视——兼评增添涉<论“话本”的定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4期。坚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张兵(《话本的定义及其它》,《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期)萧欣桥(《话本研究二题》,《浙江学刊》2000年5期)和施蛰存(《说“说话”》,《文史知识》1988年10期)等。
    9 周兆新《“话本”释义》,《国学研究》1994年2卷。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王桂秋(《<论“话本”一词的定义>校后记》,《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三,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胡莲玉(《再辨“话本”非“说书人之底本”》,《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5期),等等。
    1 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本》和第十三篇《宋之拟话本》。
    2 胡莲玉《再辨“话本”非“说话人之底本”》,《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5期。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90页。
    4 孙楷第《沧州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6页。
    5 如冯梦龙《警世通言·出版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和吴晓铃、范宁、周妙中选注《话本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6 这当然并非孙楷第一人之力,而是20世纪50至80年代一批研究话本小说的重要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胡士莹《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范宁《<话本选>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中国小说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游国恩等着《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等等。在这种情形下,话本小说指称宋元小说话本,而拟话本则指“三言”“二拍”之类拟仿之作,逐渐成为了学界的共识。
    1 傅承洲《拟话本概念的理论缺失》,《文艺研究》2008年4期。
    2 该部分的相关内容,拙作《秩序的坚守与理想的追求——论“三言”“二拍”中的婚俗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6期)已作部分探讨。
    3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4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也持这种观点,第262页。
    5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
    6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130页。
    1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第262页。
    2 萧放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268页。
    3 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 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第21页。
    5 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6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05页。
    1 (宋)吴自牧《梦梁录》19《雇觅人力》,第183页,《中国古代民俗》二《梦梁录(外四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萧放等着《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3 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3-66页。
    4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13-19页。
    5 乌内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1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第126页。
    2 杨天宇《礼记·内则》,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8-409页。
    1 参唐伟胜《国外叙事学研究范式的转移——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2期)和谭君强、陈芳《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4期)。
    2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1 (晋)干宝原著,《搜神记全译·<搜神记>序》,黄涤明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页。
    3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6页。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2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1页。
    2 《旧唐书》卷65《列传》15《高士廉·长孙无忌》。
    3 刘餗《隋唐嘉话》,第1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 陈寅恪《元自诗笺证稿·附读莺莺传》,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6页。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295页。
    2 李剑国《古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与叙事阐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9期。
    3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268页。
    1 刘上生《论<红楼梦>的两个叙事起点》,《红楼梦学刊》1999年2期。
    2 龚鹏程将唐代之思想大势概括为“五德终始说”、“自然定命说”、“阴鸷因果说”和“数势观”,并说“以上简略分疏当时思想大势,其曲折繁复处固非本文所能尽,不过综合来看,任何说法都指向一桩自我生命根源的肯定:‘天所命也,不可去也’(李德裕《次柳氏旧闻》)……”(龚鹏程《唐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89-95页)。
    3 李剑国《古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与叙事阐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9期。
    4 李剑国 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唐宋元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31页。
    5 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唐传奇的性情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1 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 袁闾琨 薛洪绩《唐宋传奇总集》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2页。
    3 袁闾琨 薛洪绩《唐宋传奇总集》下,第603页。
    4 李复言《续玄怪录》卷2,第158页,古本小说丛刊《玄怪录·徐玄怪录》,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5 贾三强《析<红楼梦>的宿命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142-148页。另见,《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6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154页。
    1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2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第139页。
    3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4 袁闾琨、薛洪绩《唐宋传奇总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5 《庸宋传奇总集》上,第206页。
    6 《唐宋传奇总集》下,第715页
    1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2 《唐宋传奇总集·唐五代》下,第1050页。
    1 (唐)李复言《玄怪录》卷1,第7页。
    1 《唐宋传奇总集·唐五代》下,第571页。
    2 《唐宋传奇总集·唐五代》上,第111页。
    3 《中国小说源流论》,第150页。
    4 《中国小说源流论》,第184页。
    1 《中国小说源流论》,第149页。
    2 参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之“传奇小说的俗化”一节,第182-95页。
    3 万建中、周耀明、陈顺宣《汉族风俗史》之《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汀芬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8-99页),等等。
    4 张国刚《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世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3期。
    5 毛阳光《唐代妇女的贞节观》,《文博》2000年4期。
    1 参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之《传奇小说的俗化》,第182-85页。
    2 《中国小说史略》,第52页。
    3 《唐宋传奇总集·唐五代》(下),第578页。
    4 《唐宋传奇总集·唐五代》(下)之《华阳李尉》校注,第578页。
    1 《唐宋传奇总集·唐五代》上,第356页。
    2 《中国小说通史·唐宋元卷》,第423页。
    3 中国历史上对“妇德”的衡量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衣若兰通过分析历代《列女传》认为,自汉至明清,对妇女德行的最高评价逐渐由“贤能辅助”滑向贞节、节烈。参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第119-50页。
    1 徐吉军、方建新、方健、吕凤棠《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2 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列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清史研究》2001年3期。
    3 陈泳超《妒妇悍妻:类型叙述的语法与心理》,《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1期。
    4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5 蓝甲云撰《周易通释》,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42页。
    6 杨天宁注说《礼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1页。
    1 (汉)班固等《白虎通(及其他一种)》(全二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7页。
    2 我们当然也可以认为这七个主题其实是对女性类型的划分,如王利锁先生在《刘向<列女传>女性类型的文化诗学价值》(《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1期)一文中的讨论。
    3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129页。
    4 Richard L. Davis"Chaste and Filial Women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s of Eleventh Century",p.206转引自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第139页。
    4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142页。
    5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142-143页。
    6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298页。
    1 汪由敦《族嫂金孺人六十寿序》,《松泉文集》卷10,四部从刊增补版,第303页。
    2 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列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清史研究》2001年3期。
    3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第829页。
    4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146-147页。
    5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296页。
    6 申时行等修《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卷79《旌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7页。
    7 《明史·列女传序》。
    8 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284页。
    1 杜芳琴《明清贞节的特点及其原因》,《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4期。
    2 (宋)李焘、(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附拾补》卷15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09页。
    3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影印元刊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688页。
    4 (明)李东阳等敕撰、申时行等奉敕重修《大明会典》卷79《旌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版,第1254页下。
    5 (明)《大明律·大明令·问刑条例》,怀效峰点校,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59页。
    6 《大清律例刑案汇纂集成》卷4《户律婚姻》,转引自郭松义《清代妇女的守节和再嫁》(《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1期)。
    7 《清史稿·列女序》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第1册,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50页。
    1 (清)方炽昌纂修(祁门)《方氏宗谱》,清同治十三年(1874)敦义堂木刻活字印本。
    2 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1-592页。
    3 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史林》2001年2期。
    4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和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持此类观点。
    5 宋清秀《试论明清时期贞节制度的积极意义》,《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3期。
    6 (清)方苞《方苞集》(全二册),刘季高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106页。
    7 (明)周晖《陈烈妇拒母》,南京希见文献丛刊《金陵琐事·续金陵琐事·二续金陵琐事》,张增泰点校,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8 参[美]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41-50页的相关论述。
    9 颜元《习斋记余》(全二册)卷1《烈香集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15页。
    1 [美]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24页。
    2 [美]萨姆纳《民俗》,第22节。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附录一《萨姆纳论民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3 [美]萨姆纳《民俗》第1节。第174页。
    4 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史林》2001年2期。另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如郭松义、王跃生、王卫平、陈宝良等学者的相关研究。
    5 参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第474-476页。
    6 光绪《高川府志》卷6,清光绪11年刊本,中国方志库版本号:V1.0 2009.
    7 道光《休宁县志》,清嘉庆20年刊本,中国方志库,版本号:V1.0 2009.
    1 辛更儒《论宋代妇女改嫁不受舆论非议》,《妇女研究论从》1999年3期。
    2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第698页。
    3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第688页
    4 张荣铮、刘勇强、金懋初点校《大清律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195页。
    5 《明史·列女传》。
    6 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史林》2001年2期。
    7 徐学漠纂修,万历《湖广总志》卷35《风俗》,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史部第195册,第201页。
    8 王跃生《18世纪中国婚姻论则中的买卖性质及其对婚姻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1期。
    1 王跃生《清代中期妇女再婚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1期。
    2 (清)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卷16,清光绪22年铅印本。
    3 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史林》2001年2期。
    4 (清)蓝鼎元《贞洁汪太君传》,《鹿州全集》(全二册),蒋炳剑、王钿点校,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5 (清)刘大櫆《书汪节妇事》,《刘大櫆集》,吴孟复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17页。
    6 (清)刘大櫆《赠通奉大夫程君传》,第176页。
    7 同治《上海县志》卷24,清同治11年刊本,中国方志库,版本号:V1.0 2009.
    8 参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研究》,第444页。
    1 《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研究》,第488页。
    2 嘉靖《浙江通志》卷49,明嘉靖40年刻本,中国方志库,版本号:V1.0 2009.
    3 嘉靖《浙江通志》卷49,明嘉靖40年刻本,中国方志库,版本号:V1.0 2009.
    4 参《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则关系研究》第505-508贞。
    5 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研究》,第476页。
    6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84页。
    7 萨姆纳《民俗》第31节,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183页。
    8 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页。
    1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第1243页。
    2 王传满《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宗族势力对节烈妇女的控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6期。
    3 杨天宇注说《礼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鲍宗豪《婚俗与中国文化》,第99页。
    5 这里只是就主要的倾向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在明代前期的婚姻观念是非常讲究门第等级的。(参张显清主编《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且婚姻讲求门第也始终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中。
    6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58页。
    7 (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订补本),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17页。
    8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62页。
    1 《唐宋传奇总集》上,第318页。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3 陈宝良《明代社会风俗史》,第117页。
    4 (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注,第149页。
    1 (宋)吕祖谦编《宋文鉴》(全三册),齐治平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03页。
    2 《通制条格》卷3《户令》,中国基本古籍库本,第167页。
    3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194页。
    4 (明)谢肇淛《五杂俎》,《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
    5 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第102页。
    6 光绪《上虞县志》卷38,清光绪17年刻本,中国方志库本,版本号:V1.0 2009.
    1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433页。
    2 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第187页。
    3 (明)李贽《又与焦弱侯》,《焚书 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页。
    4 (明)张居正《张太岳集》(明万历刻本影印本)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19页。
    1 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2 [美]卢苇菁《矢志不渝》,第3页。
    3 [美]卢苇菁《矢志不渝·译者的话》,第1页。
    4 [美]卢苇菁《矢志不渝》,第77页。
    5 参[美]卢苇菁《矢志不渝》,第70页。
    6 (明)陈兆伦《广贞女论》,《紫竹山房诗文集》(清嘉庆刊本)文集卷6,中国基本古籍库本。
    7 (清)查继佐《罪惟录》卷28,四部丛刊三编,2009年增补年版。
    1 天然痴叟、李渔、草亭老人等都在其话本小说集中提到这种说法或观念。
    2 王卫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问题研究:以逼醮、抢醮为例》,《史林》2003年3期。另参宋立中《闲雅与浮华》第68-79页和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第438-439页的相关内容。
    3 《清史稿·忠义》卷497,《列传》第284《李盛山传》。
    1 程毅中编著《古体小说钞·清代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0-91页。
    2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第127页。
    1 (宋)袁采《世范》,《黑心符(及其他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页。
    2 (明)朱伯庐撰《治家格言》卷上,(清)戴翊清注,清光绪刻有胡福读书堂丛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本。
    3 (清)于鬯《花烛闲谈》,新兴书局编《笔记小说大观》5编1卷9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民国67年,第5455页。
    4 嘉靖《淳安县志》,明嘉靖刻本,中国方志库,版本号:V.0 2009.
    5 嘉靖《渑池县志》,《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29页。
    6 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第1页。
    7 陈泳超《妒妇悍妻:类型叙述的语法与心理》,《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1期。
    8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166页。
    1 (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1 从某一角度而言,整个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都在述异传奇,但奇、异的内涵在不同文学阶段和不同叙事文体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大体说来,魏晋志怪小说之奇重在神、灵、鬼,乃异域异物之奇;唐人小说之奇除了神灵鬼之外,还包括了发生于日常生活中的奇闻轶事;而明清话本小说中的奇异则完全日常生活化了,是不奇之奇,是日常生活中富于趣味的故事。有学者从“异”的演变这一角勾勒出了中国中短篇小说的演变。相关论述参[德]莫宜佳著、韦凌译《中国中短篇小说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这里指称的奇、异所指称的文体范围为魏晋小说和唐传奇。
    2 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 1994年版,第84-85页。
    3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转引自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184页。
    1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彭林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2 《白虎通·嫁娶》,第253页。
    3 (汉)许慎,《说文解字》,(宋)许铉校点,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9页。
    4 《醉醒石》,第52页。中国话本小说大系之《石点头等三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 罗书华《中国小说学主流》,第7页。
    1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230页。
    2 (明)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233页。
    3 (明)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第225-226页。
    4 (明)即空观主人《拍案惊奇序》,第263页。
    5 孟昭连《话本小说不是说书的“底本”——浅谈白话小说语体的形成》,《南开大学报》第1147期,2011年12月16日3版。
    1 王凌《古代白话小说语体之形成》,《兰州学刊》2010年12期。刘上生的《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也论述到了古代小说白话语体的相关特点,可参看。
    2 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上,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324页。
    3 刘勇强《中国小说史叙论》,第173页。
    4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224页。
    1 参傅承洲《话本与文言小说叙事艺术比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3期。
    2 王委艳《论话本小说的“场面化”叙事》,《文艺评论》2011年8期。
    3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6页。
    4 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下,第709-710页。
    1 《初刻拍案惊奇》,第294-295页。
    2 与这一论题相关的内容,笔者另撰有《婚俗小说:话本小说中独特的婚姻题材类型——以“三言”“二拍”为中心》(《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2期)。
    1 《初刻拍案惊奇》,第16页。
    2 无名氏原著,《人中画》,赵伯陶校点,第123页。中国话本小说大系《珍珠舶等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学研究反思》,《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2期。
    1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98页。
    2 《醒世恒言》,第232页。
    3 《醒世恒言》,第113页。
    1 (清)华阳散人编辑《鸳鸯针》,李昭恂校点,第1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81页。
    3 如杨义在《中国古代小说史论》之《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一章中的相关论述,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之《话本小说的雅化》一节中的论述。等等。
    1 《警世通言》,第131-132页。
    2 《喻世明言》,第19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61-162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81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86页。这里鲁迅先生借以立论的《京本通俗小说》虽已被学界定为伪书,但其中辑录的小说篇日为宋元小说则是确定无疑,这一点已经得到不少学者的肯定。
    3 两类文体的区分既包含了话本体制等方面的形式因素,也包含了文人“主体意识”即价值取向的因素。这里主要是从后方面着眼。关于两种文体的区分参看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之《话本小说文体之发展与演变》一章相关内容。
    4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研究》,第119页。
    5 王毅《明代拟话本小说之文化理念与历史哲学的发生——拟话本作为平民社会伦理的成因》,《文学遗产》1999年5期。
    1 左东岭认为,以前学术界过于强调晚明进步思潮的叛逆性质,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将其与明代中期的思想界对立起来。其实心学本身便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比如说以前学术界往往批评晚明士人空谈心性,从而导致文学上的内容贫乏与缺乏力度,并认为是心学影响的结果。但王阳明当初提出其心学理论时,恰恰是为了挽救政治危机的。只是由于现实政治的黑暗,使这种救世的学说逐渐演变成士人寻求解脱的理论。心学既然有救世的初衷,便不可能完全放弃教化的目的。以前对泰州学派过于强调其物欲色彩与平民意识,却忽视其在教化上使儒家学说通俗化的一面。而忽视这些,便不能很好地理解诸如“情教说”、“世情说”、小说以补六经说等等文学思想。(左东岭《二十世纪以来心学与明代文学思想关系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3年3期)
    2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3 余英时《史学研究经验谈·综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74-75页。
    4 (明)李贽《罗近溪先生告文》,《焚书续焚书》,第124-125页。
    5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全二册)卷32《泰州学案》1,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20页。
    6 [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索介然、龚颖译,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8页。
    1 石昌渝《清平山堂话本·前言》,洪楩编辑《清平山堂话本》,石昌渝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版)上,第271页。
    3 《醉醒石·题辞》,转引自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398页。
    4 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5 这里的明清时期主要指明代中晚期和明清之际,这是话本小说创作的高峰期。
    1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第10页。
    2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第一章注释13,第75页。
    1 《型世言》,第186页。
    1 《娱目醒心编》,第59页。
    2 (明)高启《梅节妇传》,《高青丘集》,(清)金檀辑注,徐澄、沈北宗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第914页。
    1 (明)宋濂《宋烈妇传》,《宋濂全集》(全四册),罗月霞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9页。
    2 (明)汤显祖《陈烈妇歌为张华亭作》,《汤显祖诗文集》(全二册),徐朔方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24-825页。
    3 [美]卢苇菁《矢志不渝》,第61页。
    4 《型世言》,第20页。
    5 Wright.W.(1975).Sixguns and society:A structural study of the wester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age17转引自(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133页。
    1 《喻世明言》,第25页。
    2 《白虎通·嫁娶篇》云:“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山堂肆考》云:“《古今诗话》:北方白雁,深秋乃来,来则霜降,谓之霜信。”雁为候鸟,春来秋往,来去有时,从无失信。以雁为礼,象征男女双方对婚姻的信守。郎瑛《七修类稿》解释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
    3 《醒世恒言》,第66页。
    1 《喻安明言》,第48页。
    2《八段锦》,第41页。
    3 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第295页。
    4 黎藜《从头回看话本小说创作主旨的衍化》,《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1期。
    1 《型世言》,第178页。
    2 《型世言》,第112页。
    3 《型世言》,第186页。
    4 《清夜钟》,第28页。
    5 《醉醒石》,第49页。
    6 《醉醒石》,第50页。
    1 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第152页。
    1 杨天宇《礼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9页。
    2 张显清《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页。
    3 (明)朱载堉《南商调山坡羊·钱是好汉》,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2980页。
    4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653页。
    1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83页。
    2 谢肇淛《五杂俎》,《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0-1771页。
    3 [明]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206页。
    4 李双华《论明中叶吴中士人的生活态度》,《北力论丛》2005年6期。
    5 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6 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8页。
    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8 李贽著《四勿说》,李贽著《焚书续焚书》,第101页。
    9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第323-324页。
    1 冯梦龙《情史》,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70-71页。
    2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3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李金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0页。
    4 尤侗《闲情偶寄·序》,《李渔全集》第3卷《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5 戴不凡《李笠翁事略》,《剧本》1957年3期。
    6 李渔《李渔全集》第2卷《笠翁一家言诗词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6页。
    1 尤侗《闲情偶寄·序》,《李渔全集》第3卷《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2 尤侗《闲情偶寄·序》,《李渔全集》第3卷《闲情偶寄》,第47页。
    3 李渔《连城璧》,第244页。
    4 李渔《与陈学山少宰》,《李渔全集》第1卷《笠翁家言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5 李渔《李渔全集》第2卷《笠翁一家言诗词集》,第509页。
    1 李渔《十二楼》,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1 李渔《十二楼》,第26页。
    2 常立、卢寿荣《李渔小说的仿拟(戏仿)修辞》,《修辞学习》2004年4期。
    1 李渔《连城璧》,第313页。
    1 李渔《十二楼》,第178页。
    2 李渔《连城璧》,第302页。
    3 李渔《连城璧》,第319页。
    4 李渔《连城璧》,第325页。
    5 李渔《连城璧》,第305页。
    1 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3期。
    2 李渔《十二楼》,第133-134页。
    1 杨义《中国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5页。
    2 李时人《李渔小说创作论》,《文学评论》1997年3期。
    1 李渔《无声戏》,第1-2页。
    2 李渔《无声戏》,第4页。
    3 李渔《无声戏》,第6页。
    1 陈伯海《“味”与“趣”——试论诗性生命的审美质性》,《东方论坛》2005年5期。
    2 “趣”是明清通俗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范畴。如汤显祖将“趣”纳入到戏曲批评中,提出“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叶昼则在小说批评中提出,“趣”为“天下文章”的“第一”之求,并强调要在艺术虚拟化的过程中生“趣”:李渔则提出“机趣二字,填词家所不可少”,否则“如拟人土马,有生形无生气”。袁枚称形容“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吴梅先生说:“趣之一事,最难形容。”可见,在传统叙事文学批评中,人们也没有把趣作为叙事元素。
    3 李贽《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选录)》,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上,第197页。
    4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古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个中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第546-547页)这一论述显示了两宋时期雅俗文化的相对隔绝。
    1 罗筠筠《雅俗互补趣味多元:明代审美文化的特点》,《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2期。
    2 (明)李贽《童心说》,《焚书 续焚书》,第99页。
    3 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第233页。
    4 罗筠筠《雅俗互补 趣味多元:明代审美文化的特点》,《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2期。
    5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研究》,第119-133页。
    1 (明)李贽《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选录)》,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上,第197页。
    2 (明)李日华《广谐史序》,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上,第176页。
    3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采》,《李渔全集》卷3,第20页。
    4 吴梅《顾曲麈谈》,《吴梅全集》理论卷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5 (清)曹雪芹原著,(清)脂砚斋主人评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8页。
    6 (清)曹雪芹原著,(清)脂砚斋主人评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519页。
    7 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小说之“趣”作了如下的解释:“中国古典小说以趣为美,特别讲究情趣韵味。所谓以趣为美,就是把强烈的趣味性作为自觉的审美追求,努力在人生体验与所叙述的故事中寻觅生动、感人,且有着明显的幽默性与智慧性的内容,并把它精彩地叙述出来,从而形成中国古典小说独具的审美感染力。具体说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有“趣”,即小说讲述的故事或情节要新鲜生动、跌宕起伏;二是要有“味”,即小说叙述言语要意味深长,讲究含蓄美。”(郭艳《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趣味审美追求》,《中州学刊》2010年1期)这一观点从古代小说的整体来看有其意义。但我们也应看到,古代小说的多种存在和趣味的多层次性。比如唐传奇与话本小说的趣味就存在不同。这种不同不光表现在叙述层面和语言层面,也体现在小说的审美情趣的品格或层次上,如传奇之“雅”趣与话本之“俗”趣。即便在传奇和话本小说各自的内部,也有着雅、俗之趣的差异。
    1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博士论文,指导老师:曹旭,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4月,第120页。
    2 罗筠筠《雅俗互补 趣味多元:明代审美文化的特点》,《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2期。
    3 李春青《论“雅俗”——对中国古代审美趣味历史演变的一种考察》,《思想战线》2011年1期。
    1 李旭《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第225页。
    1 《醒世恒言》,第137页。
    2 《人中画》,第27页。
    3 孙绍振《<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1 冯天宇等《中华文化史》下,第552贞。
    2 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第112页。
    1 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第372-373页。文中省略号为笔者减省文字所加。
    2 《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第615页。
    1 《中国小说源流论》,第278页。
    2 《醒世恒言》,第99页。
    3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第263页。
    1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上,第271页
    2 胡建次《论理趣》,《柏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1 钱钟书《宋诗选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 《无声戏》,第178-180页。
    1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第188页。
    2 胡莲玉《无爱的荒凉—<型世言>之女性世界》,《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1期。
    3 龚鹏程认为晚明思潮的主导为“克己复礼”,泰州学派亦不例外,“其为学宗旨,在于‘克己复礼’,绝非历来所谓反叛礼教、放纵情欲之云云。”(龚鹏程《晚明思潮·自序》(增订版),第13页)在这一情形下,“礼”也必然影响到人们对“情”的理解。
    4 因为“以情越俗”类的话本小说大多存在于晚明时代,故而这里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晚明时代。
    5 左东岭《王学与晚明士人心态》,第602页。
    6 蒙培元《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哲学研究》1994年2期。
    7 蓝甲云《周易通释》,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79页。
    1 臧知非《论语》,河南人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页。
    2 (清)俞樾《群经平议》卷33,第545页,《续修四库全书》之178《经部·群经总义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一章第十节附注2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3 (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94页。
    4 (明)王阳明《答聂文蔚二》,《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57页。
    5 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54页。
    6 (汉)司马迁著《史记》卷23《礼书第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1页。
    7 (明)李贽《四勿说》,《焚书 续焚书》,第101页。
    8 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第55页。
    1 (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全二册),徐朔方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3页。
    2 左东岭《王学与晚明士人心态》,第622页。
    3 参左东岭《王学与晚明士人心态》,第624页。
    4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第1127页。
    5 左东岭《王学与晚明士人心态》,第624页。
    1 (明)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冯梦龙辑评《情史》(全二册),岳麓书社1986年版。
    2 (明)冯梦龙《情史》,第614-615页。
    3 (明)冯梦龙《情史》,第590页。
    1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8页。
    1 宋立中《“三言”中未婚女性自主择偶行为与晚明江南社会》,《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2期。
    1 《二刻拍案惊奇》,第334页。
    2 《警世通言》,第279页。
    3 冯梦龙《二犯傍仙台·情仙曲》,转引自左东岭《王学与晚明士人心态》,第662页。
    1 《初刻拍案惊奇》,第62页。
    2 《喻世明言》,第15页。
    1 《喻世明言》,第149页。
    2 《喻世明言》,第150页。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第191页。
    2 《中国婚姻史稿》,第20页。
    3 《醒世恒言》,第92页。
    4 《醒世恒言》,第379-380页。
    5 这类论述义如《闻人生野战翠浮庵》的入话议论:“看官听说,你却不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夫妻自不必说,就是些闲花野草,也只是前世的缘分。假如偷期的成了正果,前缘凑着,自然配合。”(《初刻拍案惊奇》,第352页)
    6 《醒世恒言》,第441页。
    1 《醒世恒言》,第449页。
    2 《醒世恒言》,第451页。
    3 《警世通言》,第201页。
    4 《警世通言》,第197页。
    5 《初刻拍案惊奇》,第366页。
    6 潘铭桑《“三言”“二拍”中的佛道关系》,黄子平主编《中国小说与宗教》,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40页。
    7 具体内容可参看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1 《喻世明言》,第56页。
    2 《喻世明言》,第48页。
    3 《石点头》,第119-120页。
    1 孙逊《释道“转世”“谪世”观念和古代小说结构》,黄子平主编《中国小说与宗教》,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83页。
    2 《西湖二集》,第363页。
    3 诸如《一片情》、《八段锦》和《欢喜冤家》等话本小说中的此类篇目,并无明显的批判色彩。甚至以鉴赏的心态在看待其间的不合礼俗、道德的“通奸”故事。
    1 如李鹏飞在《古代小说的情节与情节研究》中对西方叙事学中的“情节”与中国评点研究中的“关目”比较与辨析。(李鹏飞《古代小说的情节与情节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3期)张世君认为“明清小说评点家借用关目概念,主要评价小说章回的情节安排和构思”(《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2 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中西情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1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147页。
    2 参徐吉军、方建新、方健、吕凤堂著《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第360-388页。
    3 具体可参看《中国风俗通史》之宋、元、明、清等卷相关内容。
    4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话本小说婚俗叙事“婚礼”模式,并非意味着在某一小说中礼俗化的情节贯穿全文,但至少要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如《徐茶酒乘闹劫新人》一文,前半部分为婚俗叙事的“婚礼”模式,但其后半部分则为公案小说的内容。但笔者仍将其作为婚俗叙事的依礼模式的例证。
    1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上,第363页。
    2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上,第363页。
    3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上,第368-369页。
    4 《东京梦华录》,第144页。
    1 杨义《中国小说史论》,第256页。
    1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426页。
    1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3卷《闲情偶寄》,第8页。
    2 (清)李渔《十二楼》,第134页。
    1 杨义《中国叙事学》,第90页。
    1 杨义《中国叙事学》,第96页。
    2 转引自赵毅衡《当说着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3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244页。
    1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3卷《闲情偶寄》,第20页。
    1 也又个别篇日如《贪欣误》中的《彭素芳》,并非如此。
    2 亚里斯多德《诗学》,第20页。
    1 《初刻拍案惊奇》,第94页。
    2 《初刻拍案惊奇》,第95页。
    1 《初刻拍案惊奇》,第99页。
    1 《喻世明言》,第25页。
    2 《喻世明言》,第36页。
    1 《跻春台》,第12页。
    1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晚明时期官府对于此类案件判决的倾向为维护既成婚姻,即对于那些已经悔婚另娶另嫁者维持原状:而对于未成既定婚姻者则倾向于依据传统礼法进行判决。参任晓兰《晚明的悔婚现象及其法律规制》(《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6期)。但并不排除此类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1 《跻春台》,第54页。
    2 《跻春台》,第59页。
    3 《跻春台》,第63页。
    4 陈益源《<贾云华还魂记>考》,《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年2期。
    1 《洒雪他堂巧结良缘》,第449页。
    2 其实在几乎每一个悔婚故事中几乎都包含了不同程度的“私情”,如悔婚公案故事中,女儿背着父亲私下赠与未婚夫财物的情节,有些故事中女儿与未婚夫私奔的情节。等等。我们均可视之为“私情”。
    3 南帆《论小说的情节模式》,《上海文学》1985年10期。
    1 刘勇强《古代小说情节类型的研究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3期。
    1 叶楚炎《明清小说中“指腹为婚”的情节模式》,《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3期。
    1 《型世方》,第270页。
    2 《娱目醒心编》,第118页。
    3 (汉)刘向《列女传译注》,张涛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页。
    4 参[美]卢苇菁著《矢志不渝》第一章《道德英雄主义与崇尚极端:明朝(1368-1644)》。
    1 [美]卢苇菁著《矢志不渝》,第28页。
    2 (清)孙奇逢《范烈女墓碑》,《夏峰先生集》,朱茂汉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6页。
    1 《醒世恒言》,第113页。
    2 《初刻拍案惊奇》,第87页。
    3 《跻春台》,第545页。
    1 《跻春台》,第173页。
    2 (元)关汉卿《关汉卿戏剧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7页。
    3 诸葛忆兵《论窦娥形象的内涵及<窦娥冤>的创作意图》,《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1期。
    1 在《窦娥冤》中,节与孝冲突在结局中达成和谐,窦娥为尽孝而死,蔡婆婆为窦娥之死痛悔不已。
    2 《型世言》,第111页。
    3 《型世言》,第111页。
    1 《云仙笑·裴节妇完节全夫》,第28页。
    2 《云仙笑·裴节妇完节全夫》,第30页。
    3 《云仙笑·裴节妇完节全夫》,第34页。
    4 《云仙笑·裴节妇完节全夫》,第39页。
    5 《娱目醒心编》,第55页。
    1 《娱目醒心编》,第57页。
    2 《白玉娘忍苦成夫》一文既包括了再嫁守节的情节模式,也包括了守节待夫的情节模式。因为白玉娘之再嫁并非出之于夫君的意愿,而是作为奴婢被主人卖嫁。而实质上白玉娘与丈夫的恩义仍在。故而,这里将它放在两种模式中论述。
    1 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第61-62页。
    2 萧放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第249页。
    3 《石点头》,第12-13页。
    4 《石点头》,第17页。
    1 (明)吕坤《呻吟语》,《呻吟语·菜根谈》,吴承学、李摩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页。
    2 陈宗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情感伦理关系的新转向》,《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1期。
    3 《二刻拍案惊奇》,第130页。
    1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页。
    2 《<石点头>等三种》,天然痴叟著《石点头》,弦声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3 《<石点头>等三种》,第225页。
    4 (明)西湖渔隐主人撰,《欢喜冤家》,陈洪宜校点,《中国古代禁毁言情小说》之《欢喜冤家清风闸》,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5 《欢喜冤家》,第74页。
    1 [美]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162页。
    1 《二刻拍案惊奇》,第428页。
    2 《二刻拍案惊奇》,第429页。
    3 《欢喜冤家》,第24页。
    1 《型世言》,第553页。
    2 《型世言》,第558页。
    3 [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页。
    4 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1 在这篇小说中,韩思厚和金坛的再娶再嫁而被致死,文末写到“叹古今负义人皆如此,乃传之于人”。显然小说旨在批评韩、金二人的“不义”,他们的行为是对传统社会“大妇以义合”的悖离。
    2 郭松义先生认为明清时期的妇女守节主要集中在社会上层,而下层社会中妇女再嫁则是十分普遍的。参郭松义《清代妇女的守节和再嫁》(《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1期)
    3 (清)李渔《无声戏》,(清)杜睿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页。
    4 《欢喜冤家》,第27-28页。
    1 《醉醒石》,第183页。
    2《醉醒石》,第187页。
    3 《醉醒石》,第184页。
    4 [美1卢苇菁著《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4页。
    5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423页。
    6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433页。
    1 王卫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问题研究:以逼醮、抢醮为例》,《史林》2003年3期。
    2 《喻世明言》,第19页。
    3 谢谦《小说文本: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6期。
    1 参黄霖等著《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三维论》,第256-257页。
    2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第139页。
    3 这里的“空间”指的是“故事空间”而非“话语空间”,在西方叙事学中故事空间指的是事件发生的场所或地点,而话语空间则指叙述行为发生的场所或环境。
    4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叙事学反思》,《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2期。
    5 黄霖等著《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三维论》,第257页。
    6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38页。
    7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叙事学反思》,《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2期。
    8 黄霖等著《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三维论》,第256-288页。
    1 王委艳《论话本小说“场面化”叙事》,《文艺评论》2011年8期。
    2 黄霖等著《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三维论》,第271页。
    3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第104-105页。
    4 黄克保《论“行当”》,载《艺术百家》1989年第3期。
    1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第614-615页。
    1 《西湖二集》,第162-163页。
    2 该篇小说经冯梦龙改编为《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两者在叙述的情节、细节等方面和审美趣味方面差别不大,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此类说媒场景中宋元话本小说的代表。
    1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第278-279页。《喻世明言·张古老种瓜娶文女》据《种瓜张老》改编,其中的说媒场景的内容基本相同,第297-298页。
    1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第246页。
    2 《人中画》,第21页。
    1 郭松义、定宜庄著《清代民间婚书研究》,第131页
    1 《欢喜冤家》,第27-28页。
    1 《喻世明言》,第19页。
    2 《二刻拍案惊奇》卷11、《醒世恒言》卷19等文中都有关于“义夫节妇”之类的言论,其他话本小说的作者也有相关的议论。
    3 参陈宝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伦理情感关系的新转向》,《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年1期。
    1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15,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13-714页。
    2 《二刻拍案惊奇》,第281页。
    3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723页。
    1 《郭挺之榜前认子》中,客居他乡的郭乔依礼迎娶米氏为妾。
    2 《欢喜冤家》,第35页。
    1 《二刻拍案惊奇》,第182页。
    2 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第178页。
    1 《石点头》,第86页。
    1 《娱目醒心编》,第27-28页。
    2 (清)自怡轩主人《娱目醒心编·原序》,第1页。
    1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万千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的论述,如江守义认为:“特定的空间地点也具有强化叙事评价的功用。空间一般具有‘框定‘的意义,‘框定’产生了‘内部’与‘外部’、‘中心’与‘边缘’的对立。就‘内部’与‘外部’的对立看,一方面,‘外部’无法进入‘内部’,空间带有防护的意思,空间内部意味着安全,空间外部意味着危险;另一方面,‘内部’无法到达‘外部’,空间又带有限制的意思,空间内部意味着拘束,空间外部意味着自由。就空间的防护意义看,叙述者将人物或事件置于某一空间内部,可强化人物的安全感或事件的机密性。”(江守义《叙事空间的主体意识》,《河北学刊》2010年6期)
    1 《初刻拍案惊奇》,第242页。
    1 《一片情》,第2409-2411页。刘世德、陈庆浩、石昌渝主编《古本小说集成》第三辑,1990年版。
    2 《喻世明言》,第249-250页。
    1 《醒世恒言》,第97-98页。
    2 《跻春台》,第488页。
    3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266页。
    1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142页。
    2 《初刻拍案惊奇》,第154-155页。文中的省略号为笔者减省文字所加。
    1 《跻春台》,第506页。
    2 《跻春台》,第516页。
    1 《跻春台》,第507-508页。
    2 《石点头》,第283页。
    1 《八洞天》,第12-13页。
    2 《警世通言》,第231页。
    1 《汉语大词典》,第1162页。
    2 《汉语大词典》,第1159页。
    1 《五色石》,第144-145页。
    2 《醒世恒言》,第503页。
    1 《跻春台》,第56页。
    1 《八洞天》,第46-48页。
    1 《警世通言》,第132页。
    2 《二刻拍案惊奇》,第72-73页。
    3 《喻世明言》,第136页。
    1 《醒世恒言》,第502-503页。
    1 《初刻拍案惊奇》,第295页。
    2 黄霖 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版)上,第225页。
    3 黄霖 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版)上,第230页。
    4 黄霖 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版)上,第263页。
    5 罗宗宇 《论鲁迅小说对民俗的叙事建构》,《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8期。
    1 《欢喜冤家》,第71页。
    1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第102页。
    2 邓百意《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典范场景及其结构功能》,《兰州学刊》2009年12期。
    3 邓百意《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典范场景及其结构功能》,《兰州学刊》2009年12期。
    1 徐岱《小说叙事学》,第141页。
    2 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83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第127页。
    2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163页。
    3 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第9页。
    1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第125页。
    1 《警世通言》,第100页。
    1 如明代中晚期纵欲之风盛行、民族危机沉重,清代建立之后清政府追求政权合法性的努力,等等。
    2 [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王加兴、黄玫、夏忠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3 聂石樵主编《古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论稿》,第234-280页。
    1 刘勇强《一僧一道一术十——明清小说超情节人物的叙事学意义》,《文学遗产》2009年2期。
    1 黄霖《中国小说写入学·序》,第2页。
    2 黄霖《中国小说写人学·序》,第2页。
    1 申丹则将其称为“心理性”人物观和“功能性”人物观。前者承认人物的语言属性,但提倡从似真效果角度关注人物的“人格”特征;后者则聚焦于人物行动在作品叙事结构中的“语法”功能,而忽视对人物自身的研究。参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第三章《人物性质和塑造方法》的相关内容。
    2 卢普玲《论人物在叙述学研究中的功能性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4期。
    3 拙文《宋元话本中的媒人与说媒场景》(《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和《“三言”“二拍”中的媒人与说媒场景》(《南都学坛》2012年5期)两文均涉及到媒人在话本小说中的叙事功能,将其视为“结构性人物”或“功能性人物”。
    4 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第107页。
    1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第18页。
    2 [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第21页。
    3 角色与“人物”是两个不同批评术语,参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第9页。
    4 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第12-13页。
    5 聂石樵主编《古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论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1 这里对“角色”的意义取向更接近于李桂奎在《中国小说写人学》中的相关论述。如李桂奎文中的如下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往往是某一阶层社会角色的写照或造型,他们的形体面貌、言谈举止也大都带有社会化的角色造型特征。”(第13页)这里对角色的取义显然是人物的社会身份、地位等。
    2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第144页。
    3 陈鹏认为“官媒”的记载始见于朱彧的《萍洲可谈》,参《中国婚姻史稿》之“媒人之沿革”,第318-323页。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第298页。
    1 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2 《警世通言》,第102页。
    3 《警世通言》,第131页。
    4 《初刻拍案惊奇》,第53页。
    5 《警寤钟》,第8页。
    1 《人中画》,第125页。
    1 《汉语大词典》第8册,第434页。
    1 《警世通言》,第169页。
    1 《警世通言》,第354页。
    1 《十二楼》,第62页。
    2 《十二楼》,第66-67页。
    3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第162页。
    1 亚里士多德《诗学》第11章。
    2 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第42页。
    1 宋若云《论明代拟话本小说的卡里斯马形象群》,《学术研究》2003年8期。
    2 如李停停的《刍议明清拟话本小说中的页女形象》(《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4期)和李停停、李淑兰的《明清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烈女形象及其类型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1期)等。
    3 鲁迅《小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97页。
    4 陈勤建《中国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1 万建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新视野》2005年5期。
    1 聂石樵《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论稿》,第247页。
    2 《跻春台》,第54页。
    3 《娱目醒心编》,第191-192。
    1 任晓兰《晚明的悔婚现象及其法律规制》,《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6期。
    2 《十二楼》,第217页。
    1 《十二楼》,第218页。
    2 《十二楼》,第218页。
    3 《十二楼》,第219页。
    4 《十二楼》,第220页。
    5 《十二楼》,第227页。
    6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第83页。
    7 《娱目醒心编》,第55页。
    1 《娱目醒心编》,第55页。
    2 参《明史》卷301《列女传(一)》。
    1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第138页。
    2 《五色石》,第36页。
    3 聂石樵主编《古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论稿》,第315页。
    1 陈泳超《妒妇悍妻:类型叙述的语法与心理》,《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1期。
    2 孙小力、蔡维友《悍妇与益友——晚明江南妇女的家庭角色新变》,《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6期。
    3 《型世言》,第48-49页。
    4 陈泳超《妒妇悍妻:类型叙述的语法与心理》,《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1期。
    5 《跻春台》,第56页。
    1 《西湖二集》,第78页。
    1 (汉)班固等撰《自虎通》,第268-269页。
    2 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第33页。
    3 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第1150页。
    4 (汉)班固《汉书·孔光传》。
    5 《醒世恒言》,第232页。
    1 《二刻拍案惊奇》,第129页。
    2 《西湖二集》,第170页。
    3 陈宝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情感伦理关系的新转向》,《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4 陈宝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情感伦理关系的新转向》,《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5 《初刻拍案惊奇》,第274页。
    6 《初刻拍案惊奇》,第181页。
    7 《醉醒石》,第50页。
    1 陈宝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情感伦理关系的新转向》,《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2 《型世言》,第520页。
    1 《连城璧》,第296页。
    1 《型世言》,第308页。
    2 《连城璧》,第406页。
    3 闵家胤《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第427页。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64页。
    2 陈宝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情感伦理关系的新转向》,《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3 《欢喜冤家》,第28页。
    4 《欢喜冤家》,第78页。
    1 《八段锦》,第13页。
    1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大量婚俗题材小说和有关婚俗生活的叙写,叙与冥婚的如杨振声的《贞女》、车素英的《冥婚》、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叙写婚俗冲喜观念的如台静农的《烛焰》、许杰《出嫁的前夜》、沈从文的《小砦》和《贵生》,叙写典妻的如台静农的《蚯蚓们》、许杰的《赌徒古顺》、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叙写童养媳的如沈从文的《萧萧》、彭家煌的《活鬼》、丁玲的《东村事件》、曹石清的《兰顺之死》,叙写转房婚的如许钦文的《难兄难弟》、台静农的《拜堂》、王实味《陈老奶的故事》,等等。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大量婚俗题材小说和有关婚俗生活的叙写。
    1 参梅东伟《节日时空与古典小说叙事——以“三言”“二拍”为中心》(《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5期)和李桂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时令节日及其叙事意义》(《江淮论坛》2008年6期)。
    1. 华阳散人:《鸳鸯针》,李昭恂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 欧阳健萧相恺:《宋元小说话本集》(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 草亭主人:《娱目醒心编》,汪原放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4. 中国话本大系之《清平山堂话本》,石昌渝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 中国话本大系之《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等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 中国话本大系之《鼓掌绝尘》,刘葳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 中国话本大系之《京本通俗小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 中国话本大系之《觉世明言十二楼》(等两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9. 中国话本大系之《珍珠舶》(等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0.中国话本大系之《五色石》(等两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1.中国话本大系之《型世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2.中国话本大系之《西湖佳话》(等三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3.中国话本大系之《石点头》(等三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4.冯梦龙:《喻世明言》,魏同贤校点,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15.冯梦龙:《警世通言》,魏同贤校点,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16.冯梦龙:《醒世恒言》,魏同贤校点,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17.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石昌渝校点,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18.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石昌渝校点,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19.中国古代禁毁言情小说之《双凤传奇·贪欣误·珍珠舶》(修订版),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0.中国古代禁毁言情小说之《八段锦·十二楼·好逑传》(修订版),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1.中国古代禁毁言情小说之《欢喜冤家·清风闸》,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2.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上下),齐鲁书社,2000年版。
    23.程毅中:《古体小说钞·宋元卷》,中华书局,1995年版。
    24.程毅中:《古体小说钞·明代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
    25.程毅中:《古体小说钞·清代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
    26.袁闾琨 薛洪绩:《唐宋传奇总集》(全四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8.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
    29.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30.[美]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尹慧珉译,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1.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3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4.[德]莫宜佳:《中国中短篇叙事文学史:从古代到近代》,韦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5.萧欣桥刘福元《话本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6.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9.李剑国陈洪:《中国小说通史》(四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0.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1.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修订版),郭豫适审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3.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上中下),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44.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45.孙楷第:《沧州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46.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7.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王昕:《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年版。
    49.罗小东:《话本小说叙事研究》,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50.罗小东:《“三言”“二拍”叙事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1.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傅承洲:《明清文人话本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聂付生:《冯梦龙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54.冯保善:《凌濛初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55.黄霖 李桂奎 韩晓 邓百意:《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2009年版。
    56.童庆炳:《童庆炳谈文学观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58.宋德胤:《文艺民俗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9.秦耕:《文艺民俗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60.朱希祥 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61.戴岚:《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英国19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62.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4.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5.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6.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7.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9.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0.申丹 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1.申丹 韩加明 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74.[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5.[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6.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7.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7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全三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9.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0.赵园:《明清之际十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龚鹏程:《晚明思潮》(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84.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5.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6.冯天宇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7.余英时:《史学研究经验谈》,邵东方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88.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89.王贵民:《中国礼俗史》,文津出版社,1993年初版。
    90.孟森:《明史讲义》,中华书局,2009年版。
    91.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2.张显清:《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3.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4.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2005年版。
    96.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7.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9.齐涛:《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0.萧放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全5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02.徐吉军 方建新 方健 吕凤堂:《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3.陈高华 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4.陈宝良 王熹:《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05.林永匡 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6.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07.宋立中《闲雅与浮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8.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09.[美]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秦立彦译,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110.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