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苏轼文人集团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轼文人集团形成于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期,与宋学向文学领域的拓展同步。这一文人集团在学术、文学、文化上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庆历新政和新文化运动,是庆历学术在北宋中后期的传承者。他们不同于关、陕、廉、洛的儒家正统学术,也不同于南方新经济影响下兴起的荆公新学。而是流淌着先秦士人与汉、魏、南朝文士血脉的一群新的文人士大夫。他们因为宋代的右文政策,在政治上有了相当的话语权;在学术上秉承士人的独立思考精神,以开放的姿态和博采的胸怀关注着社会民生,形成他们独立的学术;在文学上,他们继续推进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于古文的题材、体制、艺术表现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继欧阳修之后,进一步完善确立了与宋学“道统”并立的“文统”,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升了文学的文化地位和社会价值。并使之成为宋学发展洪流中的一支汪洋巨川。
     “以文为诗”在北宋的文化背景下,经欧阳修、苏轼文人集团诗文革新运动的推动,成为宋代文人诗歌创作的主导形式。并由此完成了自中唐韩愈以来的“诗格”之变,形成独具特色的“宋诗体”。“以文为诗”的新变与此时经学、词、书画等领域的变化异体同质,都是北宋思想文化革新的产物。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中唐前后开始的文化转型,在北宋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政策培育下发展壮大起来。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精神、观念意识、学术思想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宋士人的新文化理念,施于经学则是儒学复兴运动,开启疑经复古,舍传注而独抒己意的宋学新风,至元祐时期形成“元祐新经义”。施于文,自宋初柳开始,接续中唐韩、柳的古文运动,创意造言,形成平易简洁的新文风。施于诗则打破自《诗经》以来“以诗为诗”的诗歌传统,代之“以文为诗”。施于词则是打破词的乐体本质与“花间宗风”,“以诗为词”,成曲子中缚不住的文人士大夫之词。于书画则是打破晋唐以来“尚法”的书画之风和依附政治教化的“画教”、“书教”,“以诗为画”,成“士人书画”一体。
Formed i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ancient literature in North Song dynasty, Su Shi’sScholar Group coincided with the Song Xue’s expansion into literature field。 This Groupcarried forward the Qingli new reform and new cultural movement initiated by Fan Zhongyanand Ou Yangxiu and the Qingli academic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North Songdynasty。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legitimism Confucianist of Guan, Shan, Lian and Luoand the Jing Gong new learning influnced by southern new economy, it was supported by agroup of new literati whose blood was filled the elements of the pre-qin period, Han, Weiand Southern Dynasty。 In politics, they had the right of speech in politics for the rightliterature policy in Song Dynasty。 In academics, they formed their own academics inaccordance with scholar’s independent thinking, open attitude and wide ambition。 Inliterature, they kept pushing forward the ancient literature movement initiated by OuYangxiu, taking great breaks in theme, system, art and other aspects。 Especially itestablished the literature tradition toghether with Confucianism tradition in Song Studies,raising its cultural position and social values to a higher level and becoming a overwhelmingtrend in the field of Song studies。
     Under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north Song culture and the motivation of poem andliterature movement advocated by Ou Yangxiu and Su Shi, the The Idea of Poem Based onLiterature gradually became leading form of the poem creation of literati in Song daynasty。It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tre and 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 Song Poem style。Being variant in form but same in nature, the change of “The Idea of Poem Based onLiterature” was similar to the new transformations in poem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asboth of them were the products of idea and culture reforms in Song dynasty。 With thechanges of social politics and the cultural transition started from the middle Tang dynasty,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policies developed and grew stronger。 The personalityspirit, conciousness, and academics of literati changed fundamentally。
     When it was applied to classics, the new cultural idea of Confucianism renaissance movement inBeiSong dynasty formed the charactristic Yuanyouxin new Classics which initiated the new trend ofrestoring to the classical ways and expressing one’s own intention rather than making annotation。 When itwas applied to literature, the old literature movement initiated by Han and Liu in the mid-tang dynastyfuthered to creat image and speech, and form simple and concrete style。 When it was applied to poem,the poem tradition of poem based on poem was replaced by The Idea of Poem Based on Literature。When it was applied to Ci,it broke the nature of Yue, poen based on Ci and Huanjian tradition toshape the scholar’s Ci without the confine of Qu。 When it was applied to paintings andcalligraphys, it smashed the law-oriented, painting-oriented, book-oriented and poem basedon painting styles to produce scholar paintings style。
引文
①胡应麟:《诗薮·杂篇》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p311。
    ①巩本栋:《环绕“苏门”起始兴盛的几个问题》,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②萧庆伟:《论苏门之立》,浙江大学学报2001(02)。
    ①薛瑞生:《苏门、苏学与苏体》,文学遗产1988(05)。
    ②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王水照:《苏轼研究·苏门的性质与特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68
    ①王水照:《苏轼研究·苏门的性质与特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68
    ③杨胜宽:《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的形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1)。
    ①薛颖:《元祐文人集团与元祐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②寿勤泽:《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③胡建军:《元祐文人圈与文人画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0年。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P11240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P11240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P9688
    ②(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洛蜀党议》,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③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P82-83)以“苏轼周围的作家群”来界定苏轼文人集团,论曰:“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声誉……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地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晃补之、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的影响。”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卷(p390-391)以“苏门四学士”,“二苏三孔”(苏轼、苏辙、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唐庚、李廌、李之仪、陈师道等人列入受苏轼文学直接影响的人物。并且认为苏轼“对文学不专主一格,更不以齐一天下文风的宗师自居,所以这一群人并不构成宗旨鲜明的文学集团,而是各行其是,各有所长”。正是因为苏轼影响下的文人群体在文学上没有鲜明的宗旨,所以我们在界定这一群体时不取文学集团的理论结构,而是以文人集团来界定。这一术语强调的是苏轼影响下的“文人”群体,以及他们在历史和当代维度上的性质、特征、文化贡献和意义。
    ①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论纲》,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总第12期)。P9-13
    ①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①盛险峰,《“维制”与宋初政治格局》,史学集刊2003(02)。P84-88。
    ②吉川幸次郎着郑清茂译,《宋诗概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
    ③(宋)王钦若,《册府元龟·贡举部》,中华书局1960年版。 P7802
    ①(元)脱脱,《宋史·选举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156
    ①祝尚书《“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论宋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一文指出:真宗朝制订出《考校进士程序》、《亲试进士程序》(本文统称“景德条制”),有宋代特色的科举制度方始形成。景德条制的核心,是将科举考试中糊名、誊录制度化、法律化,目的是“防闲主司”。所谓“防闲”,就是严格限制考官的权力,这是宋太祖以来诸帝的一贯思想,意在杜绝以“行卷“为主要形式的请托之风,防止像中唐以后利用“门生座主”关系酿成的朋党之祸。景德科举条制在科举史上是划时代的,它是对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客观上,糊名、誊录制结束了“公荐”、“行卷”等制度漏洞,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场仪范”,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无疑是一大进步。与此同时,举子也由读书作文转而专攻“举子艺业”。
    ①(宋)黄庭坚,《黄文节公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1924
    ②辛更儒点校刘克庄著,《刘克庄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③(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8
    ①(元)脱脱,《宋史·赵普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②(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版。P20
    ①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版。P47
    ③(元)脱脱,《宋史·赵普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漆侠,《范仲淹集团与庆历新政》,历史研究1992(03)。P133-140
    ①(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P1956
    ②(宋)李廌,《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①胡应麟,《诗薮·杂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p311
    ①陆游《老学庵笔记》谓苏轼、蒋之奇、王仲至、钱穆父为“元祐四友”,以比附“嘉佑四友”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见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138)
    ①韩淲《涧泉日记》卷上载:廖正一明略、李格非文叔、李禧膺仲、董荣武子,时号“后四学士”。明略有《竹林集》、文叔有《济北集》,膺仲、武子文集未之见也。关于“后四学士”生平事迹见祝尚书《苏门后四学士考论》一文。
    ①(宋)朱弁,《曲侑旧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宋)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P1616
    ④(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姑溪居士前集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114
    ②(宋)朱彧,《萍州可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朱彧,《萍州可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昌龄,《乐善录》,笔记小说大观本(3编第二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P1306
    ①(唐)魏征,《隋书·文学传序》,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苏轼《东坡志林》曰:仲车,古之独行也,于陵仲子不能过。然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此一反也。耳聩甚,画地为字,乃始通语。终日面壁坐,不与人语,而四方事无不周知其详,虽新且密,无不先知,此二反也。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题赵屼屏风与可竹》,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李一冰,《苏东坡大传》,九州岛出版社2006年版。P77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P649。
    ①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②(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③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④(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P918。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P918。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李廌,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①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版。P125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宋)毕仲游,《西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宋)文同,《丹渊集·丹渊集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颜中其,《苏轼论文艺》,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P173-176
    ⑤(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颜中其,《苏轼论文艺》,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P278
    ③颜中其,《苏轼论文艺》,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P278
    ④(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P745
    ⑤(宋)朱彧,《萍洲可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
    ①朱奠培,《珍本明诗话五种·松石轩诗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22
    ②颜中其,《苏轼论文艺·论学诗》,北京出版社1985年。P161
    ①(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吴炯,《五总志》,知不足斋丛书本。
    ①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王直方诗话》,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P148
    ③朱自清,《朱自清说诗·论以文为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P210
    ①缪钺,《缪钺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①(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P61
    ②(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③(宋)惠洪,《石门文字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五
    ④(宋)苏轼,《施注苏文忠公诗集》,上海文瑞楼影印本。
    ⑤(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⑥(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P83
    ①陶秋英主编,《宋金元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②(金)刘祁,《归潜志》,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明)李梦阳,《缶音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P26
    ⑥陶秋英主编,《宋金元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①(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P22
    ②张仲谋,《论元祐体》,西北师大学报1996(01)。P58
    ①张仲谋,《论元祐体》,西北师大学报1996(01)。P61。
    ②张宏生,《元祐风的形成及其特征》,文学遗产1995(05)。P90-99
    ③曾枣庄,《论元祐体》,成都大学学报1986(01)。P26-31。
    ①(宋)文同,《丹渊集·丹渊集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①(宋)陈善,《扪虱新话》,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②(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P26
    ①郭鹏,《诗心与文道——北宋诗学的以文为诗问题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02
    ①(宋)孔武仲,《清江三孔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七
    ①(清)俞琰,《咏物诗选》,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P2。
    ③范仲淹《赋林衡鉴序》曰:“指物而咏者,为之咏物;述其理而咏者,谓之述咏;……取彼象者,谓之体物”。后来学者对“咏物诗”的界定多从此处生发。如(清)查为仁《莲坡诗话》曰:“咏物有二种,一是刻画,如小李将军,则李义山、郑谷、曹唐是也;一种写意,工者颇多。”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谢新香,《元祐文人的咏物诗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P13—16
    ①高翀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级博士论文。
    ①(宋)刘攽,《中山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民国二年石印本。
    ①(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董希平,《诗人之词与词中诗心—论中唐诗歌影响之下的文人词》,天中学刊2005(06)。P78。
    ③(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①徐安琪,《“以诗为词”:苏轼词学思想新论》,2006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348。
    ②(宋)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P2069
    ②(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P1419
    ③徐安琪,《“以诗为词”:苏轼词学思想新论》,2006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350
    ①刘崇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编年考辨》,敝帚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236。
    ①(宋)张舜民,《画墁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吴文治,《宋诗话全编·艺苑雌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③(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吴文治,《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②(明)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国书店1990年版。
    ③(宋)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①李昌集,《宋代柳词论案的历史解读与文化透视》,文学遗产2011(01)。P61
    ①(宋)胡寅,《斐然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胡寅,《斐然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刘扬忠,《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53
    ①曹辛华,论秦观词调选用特点及其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P43-48
    ①李昌集,《宋代柳词论案的历史解读与文化透视》,文学遗产2011(01)。P61
    ②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85年。P2。
    ①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85年。P69
    ①《全宋词》, P487
    ①黄宝华,《黄庭坚诗文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P185
    ①《全宋词》,P370
    ①《全宋词》,P934。
    ①刘永济,《刘永济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②邓魁英,《两宋词史上的滑稽词派》,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冬之卷。P96-98
    ①(宋)周密,《齐东野语》,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P144
    ①文昌荣,《隐括词和杜甫诗》,杜甫研究学刊2003(02)。P39。
    ①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P1008
    ①《全宋词》,P399
    ②《全宋词》,P409
    ①刘崇德,《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南开学报2007(05)。P101。
    ②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249
    ①(元)汤垕,《画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于安澜,《画史丛书·宣和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P99
    ①于安澜,《画史丛书·宣和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P99。
    ①于安澜,《画史丛书·宣和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P1
    ②(宋)刘敞,《公是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五
    ①《全宋诗》,P6401
    ②《全宋诗》,P6401
    ①(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四
    ②(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
    ①杨志翠,《宋代文人集团及其题画诗对山水画审美发展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8)。P136
    ①陈衡恪,《陈师曾论画》,中国书店2008年版。
    ②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P5-32
    ①刘崇德,《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南开学报2007(05),P96。
    ①屈利军,《从古代屏风看唐代壁画中的山水》,文博2011(06)。P57-62
    ①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09年。
    ②(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
    ①(宋)林逋著、沈幼征校注,《林和靖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①(宋)林逋著、沈幼征校注,《林和靖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③(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董更,《书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董更,《画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林逋著、沈幼征校注,林和靖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P1。
    ①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宣和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P99
    ①刘崇德,《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南开学报2007(05)。P99。
    ①汪珂玉《珊瑚网》曰:东坡尝称与可下笔兼众妙,而不言其善山水。乃山谷于吴君恵处见文湖州《晩霭横卷》,兼有王摩诘、关仝笔力。世仅以洋州竹一派称之,何足以尽石室。又与可至天彭,馆徐氏园,杯酒谈笑中,肆笔成焦夫子像于亭壁,曲尽寒酸态度。焦盖博学导后进,貌陋且怪,性率不自饰者。元丰壬戌,郡守聂子固徙其壁于郡圃凝翠亭,今有石刻在。是与可又善人物也。故坡公谓与可诗文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画皆诗之余乎。
    ①(清)王士禛,《蚕尾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于安澜,《画史丛书·历代名画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①张其凤,《宣和画谱的编撰与徽宗关系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4)。P67-68
    ②(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
    ①(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①(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162
    ①(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陈传席,《中国书画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二。
    ②杨胜宽,《东坡与放翁:隔代两知音——论陆游对苏轼思想和文艺观的全面继承》,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02)。P72-77。
    ③阮怡,《论诗愿下涪翁拜亦作江西社里人——由〈老学庵笔记〉之诗话论陆游与江西诗派》,暨南学报2012(12)。P90-95。
    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132
    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21
    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37
    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60
    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89
    ①张福勋,《〈老学庵笔记〉中的诗论》,包头教育学院学报1989(01)。
    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96
    ①(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P3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P631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P419—422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P32
    ③(宋)苏轼,《东坡志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P447
    ①翁方纲,《石洲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162
    ②曾枣庄,《苏学行于北——论苏轼对金代文学的影响》,阴山学刊2000(12)。P11-12
    ③(金)元好问,《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五
    ①(金)元好问,《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七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②(金)元好问著李正民评注,《元好问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①(金)元好问著李正民评注,《元好问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②(清)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P3
    ②(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P166
    ①(宋)朱弁,《风月堂诗话》,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陶然,《论北宋词与金词的传承关系》,浙江学刊2001(04)。
    ①(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②(金)元好问著李正民评注,《元好问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①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P10
    [1](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2003年版。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宋)王禹偁,《小畜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宋)林逋,《林和靖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6](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7](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版。
    [8](宋)司马光《司马温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
    [9](宋)苏洵,《嘉枯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宋)苏颂,《苏魏公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宋)刘敞,《公是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宋)刘攽,《彭城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宋)陈舜俞《都官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宋)文同《丹渊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6](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17](宋)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宋)苏轼,《东坡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9](宋)苏轼,《仇池笔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宋)苏轼,《艾子杂说》,笔记小说大观本。
    [21](宋)张耒,《明道杂志》,笔记小说大观本。
    [22](宋)苏辙,《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3](宋)秦观,《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4](宋)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25](宋)李廌,《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2年版。
    [26](宋)李廌,《济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宋)晃补之,《鸡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宋)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宋)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0](宋)陈师道,《后山诗注笺补》,中华书局1995年版。
    [31](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
    [32](宋)郭熙,《林泉高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宋)王暐,《道山清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宋)孔平仲,《谈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宋)《清江三孔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37](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3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
    [39](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
    [40](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宋)龚颐正,《芥隐笔记》,笔记小说大观本。
    [43](宋)黄震,《古今纪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版。
    [45](宋)赵汝愚,《宋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6](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宋)王辟之,《泥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48](宋)王巩,《闻见近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宋)王巩,《随手杂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宋)王十朋,《宋文记事》,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1](宋)方勺,《泊宅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52](宋)何薳,《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版。
    [53](宋)孙升,《孙公谈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4](宋)朱弁,《曲侑旧闻》,中华书局1985年版。
    [55](宋)刘安世,《元城语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6](宋)刘安世,《尽言集》,上海书店1984年版。
    [57](宋)周紫芝,《太仓梯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
    [59](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宋)张方平,《乐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1](宋)文同,《丹渊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宋)晃公武,《郡斋读书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3](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64](宋)邵浩,《坡门酬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宋)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6](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67](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68](金)元好问著李正民评注,《元好问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9](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70](明)海瑞,《元祐党籍碑考》,笔记小说大观本(6编第五册)。
    [71](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版。
    [72](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73](明)张鸣凤,《桂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4](明)赵希鹄,《洞天清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76](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2003年版。
    [7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79]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80]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1]陈寅格,《陈寅格先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2]林语堂,《苏东坡传》,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83]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84]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5]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6]王水照,《苏轼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7]王水照,《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8]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9]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一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版。
    [90]刘崇德,《燕乐新说》,黄山书社2012年版。
    [91]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2]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
    [93]马东瑶,《苏门六君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5]于安澜,《画史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96]薛颖,元祐文人集团与元祐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97](美)姜斐德,《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中华书局2009年版。
    [98](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9](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喻世华,《岂以闾里,忠义则然论苏轼与范镇家族的四代交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6)。
    [2]崔铭,《追忆一种特殊的潜在交往苏门晚期交游考述》,中国韵文学刊,2004(3)。
    [3]诸葛忆兵,《洛蜀党争辨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4]王曾瑜,《尽心集一张政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洛蜀朔党争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王水照,《论洛蜀党争的性质和意义》,河北师院学报1995(01)。
    [6]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7]肖永明,《论苏轼蜀学的学帕特征》,《学术论坛》,1999年第1期。
    [8]肖永明,《论苏氏蜀学与洛学的歧义》,《云梦学刊》,2002年第3期。
    [9]杨胜宽,《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的形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0年第1期。
    [10]杨胜宽,《论苏门门风》,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0(02)。
    [11]杨胜宽,《陈师道与苏轼交谊考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12]萧庆伟、陶然,《论苏门之立》,浙江大学学报2001(03)。
    [13]于翠玲,《秦观与苏轼的交往》,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04)。
    [14]崔铭,《晃补之初入苏门论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1(05)。
    [15]肖永明,《论苏氏蜀学的学帕特征》,学术论坛1999(01)。
    [16]冷成金,《试论三苏蜀学的思想特征》,福建论坛2002(03)。
    [17]刘焕阳,《晃补之与苏轼交游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05)。
    [18]谭新红、王兆鹏,《宋词的艺术媒介传播以题画、题扇和题屏词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02)。
    [19]谭辉煌,《论风雅词人题画词的文化意蕴和艺术手法以张炎周密和王沂孙为中心》,湖北社会科学2009(08)。
    [20]刘崇德,《从以文为诗到以文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南开学报2007(09)。
    [21]窦薇,《诗中画、画中诗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三种不同意境风格的艺术共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06)。
    [22]陈志平,《林逋与李建中交游考》,书法导报2005年10月19日。
    [23]屈利军,《从古代屏风看唐代壁画中的山水》,文博2011(06)。
    [24]程磊,《北宋士人贬谪山水中的集体记忆以苏轼及苏门诸子武昌寒溪西山唱和为例》,烟台大学学报2012(04)。
    [25]陶然,《论北宋词与金词的传承关系》,浙江学刊2001(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