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成人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对于实现农村成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传统意义上,农村成人教育主要被视为一种基于农村成人个体自发需要的补偿教育,政府作为实施成人教育的主体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目前,阻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因素日渐增多且越加严重。笔者借助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梳理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考察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状,发现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滞后且长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推进。因此,笔者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难题破解作为研究主题,认为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是成人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它将成人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有助于从整体上推进成人教育的发展。故而,该研究的核心在于梳理制约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诸多关系,并力图从根本上促进这些关系或各自孤立的作用因素在协同创新水平上的有效整合。基于此思考,本研究以探讨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内涵为起点,试图揭示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二重性及辩证性;并尝试引入终身教育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探讨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继而反思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管窥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状、从多视角分析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障碍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新机制的若干研究结论。
     结合研究的整体脉络,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的研究问题可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教育是发展的内源动力,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关乎农村成人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全局的发展,它从整体、开放、联系的角度正视西部农村实际。但国内关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研究并未引起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
     第二部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概述。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泛指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合、配合、渗透、制约等作用方式,它是系统中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灵魂”,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联系起来。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是指为了保障并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发展而形成的农村成人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它体现了农村成人教育的整体性、联系性与开放性。机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事实形态彰显着行为主体、行为准则、得益方式、反馈系统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整体的作用,此四个方面也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此外,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二重性是深入分析事物的基点,现实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是一种矛盾相互“妥协”的结果。而辩证分析则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方向性与有效性。
     第三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理论探讨。在终身教育席卷全球的当下,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理论指导。成人教育固有的公共产品属性突显了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机构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是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主体,但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因此非政府组织或个体也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行为主体。机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博弈的具体形式,在满足参与者各自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使参与者在自利行为下选择的策略的相互作用能让配置结果与预期目标相一致,它为分析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在机制设计理论看来,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是机制达成社会目标的两个条件。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系统科学规范”强化了人们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反馈原理揭示了变化中的稳定性、有序原理揭示了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整体原理揭示了联系中的完整性,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审视农村成人教育,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
     第四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实反思。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彰显了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为深入了解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选取几个调查对象加以分析是有效的。调查结果将问题及原因聚焦于此三个方面: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本质认识的误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制度障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整体性的规避。
     第五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构建。从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定位、构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准则、得益方式、反馈系统)、运行方式五个方面探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不仅是机制特点的体现,也是机制运行的诉求。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包括立足整体、注重统筹,理顺关系、重视协调。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应秉持的原则包括整体与部分的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自主发展与整体目标的达成、多元丰富与特色发展的彰显。目标是人们行为的导向,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目标定位即为创生良好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缩小区域发展与资源配置差距、统筹资源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构成要素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深入剖析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内涵,进而提升机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其中,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及非政府部门、组织及个人;行为准则既包括显性的政策法规,也包括隐性层面的意识形态与价值抉择,它们是“机制的核心内容”,共同规范着行为主体的意识与行为方式,促使行为主体在确保“利我型”的同时兼顾整体利益,实现激励相容;得益方式是对机制所导致的得益的一个划分方式,同行为主体的具体行为直接相关,有效的得益方式能激励行为主体的积极参与,最终实现激励相容;反馈系统是机制不断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反馈系统可以决定延续、调整或纠正机制的运行。自我实施方式与强制实施方式共同成为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运行方式,且二者相辅相成。
     第六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保障。结合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分析看,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条件保障涉及以下六个方面:提升行为主体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认识、调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内外动力、完善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法规、健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注重不同教育资源的统整与利用、加强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服务与指导。
Adult educ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in modern society. Especially in western rural areas of China, adult education is of great consequence for the achievement of all-rou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in western rural areas has been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ed areas. Conventionally, rural adult education was mainly regarded as a kind of educational compensation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the adult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government as the subject of implementing adult education, did not provide effective policies and a warranted system. Nowadays, facto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becomces numerous and severe.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urveys,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adult education in western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t also observes that the mechanism of adult education development (MAED) is backward and lacks substantial progress. So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provide a solution to the bewilderment of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It states that MA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component and its operation mode of adult education, integrat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helps to promote its overal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major poi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to straighte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that restrict the western rural adult education, and fundamentally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se relationships or isolated elements on a collaborative and innovation level. Taking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 into condieration, this dissertation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MAED,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duality and dialectics of MAED. Underlying by lifelong education theory, public product theory,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and system science theory, the paper makes a general survey of historical changes of MAED, views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n analyzes its problems and reasons. Based on the above, the paper tries to design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and seeks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The paper has six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the introduction. Education is the internal impetus of development.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faces up to the re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irety, openness and association, which boos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But MAED of rural areas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in China.
     Chapter two:overview of MAED in China rural area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mechanism refers to the joint, cooperation, penetration, and restriction between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ings. It is an invisible "soul" of the system connecting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MAED of rural areas is the relationship and operation mode of each component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to guarante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embodies integrity, relation and openness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The logic structure of mechanism theory system and the fact form of MAED running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behavioral agent, behavioral conduct, profitable way and feedback system of MAED. The four aspects have also turned into the inscape of MAED. In addition, everything has duality, which is the basis of deeper analysis. MAED in reality is a kind of compromise of contradiction. Dialectical analysis further defines its direc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Chapter three: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With the widespread of lifelong educ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idea has become the theory guide of adult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 The inherent attribute of public goods is one of the characters of adult education, which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government is the main body in the adult education development, but "government failure" exists. S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have also become participants. By designing specific forms of game playing and satisfying participants'respective constraint conditions,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makes participants to choose the strategy of interaction with self-serving behaviors, which enables configuration result consistent with the anticipated target. It provides the thought and method for MAED analysis. In view of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meeting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and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are the two requirements for social goals attainment. In the1950s,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 scientific standard enhanced people's understandings of adult education. The feedback principle reveals changes in the stability, orderly principle reveals unity in diversity, and overall principle reveals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act, which helps us to capture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on the whole.
     Chapter four:the reflection of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MAED demonstrate adult education achievements, but questions remain.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is valid for further knowing MAED in rural area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are focus on three aspects: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adult education in Western rural areas, policy and institution failure to promote its operation and none function of MAED.
     Chapter five:the reconstitution of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Discussion about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from the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 target, elements (behavioral agent, behavioral conduct, profitable way, feedback system) and operation mode is the embodiment of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eal of its work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MAED in Western rural areas including based on overall attention to plan as a whole, straightening out relations coordination.The principles of MAED in Western rural areas should uphold some principles, such as the whole and the parts combinatio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combinatio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support combination, and diversity and characteristic combination, etc.
     Goal guides people's behaviors. The goals of MAED in rural areas include the encouragement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the promo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the gap-reduc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enrichment of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analysis of MAED elements is beneficial for discussing MAED connotations deep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echanism design and operation. Among them, the behavioral agent covers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behavioral conduct includes both explicit laws and polices, and implicit consciousness and values, which is the core of system, regulating behavioral agent's ideas and conducts to ensure self-interests and overall benefits to eventually realize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profitable way is benefit division resulting from the mechanism,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behavioral agent's concrete behavior, with effective profitable way motivating the participation; and feedback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mechanism development, through which people can decide to continue, adjust or correct the operation of mechanism. In a word, self-implementation and compelling enforcement jointly consist of the operation modes of MAED in Western rural areas.
     Chapter six: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MAED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From the mechanism design,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MAED involves the follows: improving the behavioral agents' cognition of adult education in Western rural areas, redeploy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of MAED operation, clarifying the values of it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completing i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and service of MAED in Western rural areas.
引文
①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177/201008/93785.html,2010-12-12.
    ③ [德]沃尔夫纲·布列钦卡,著.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
    ④ 2005年一季度我国地区经济运行情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ndrc.gov.cn/gzdt/t20050714_35758.htm,2012-12-30.
    ① 发改委: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3.6%[EB/OL]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2-02-20/152723961729.shtml,2012-12-30.
    ②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176/201009/97450.html,2011-6-21.
    ③ 新华网.发改委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接受新华社专访(2010年11月19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http://www.seac.gov.cn/gjmw/zt/2010-11-19/1290148184562297.htm,2011-4-29.
    ④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办公室,编.关于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R],2003.
    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6.
    ①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②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9.
    ③ 王善迈,袁连生,主编.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9.
    ④ 刘延东.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月24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102/115216.html,2011-6-22.
    ⑤ 刘延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2010年7月14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009/108603.html,2011-6-22.
    ①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5.
    ② [美]彼得·D·赫肖克,马克·梅森,约翰·N·霍金斯,主编.变革中的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创新和发展[M].任友群,杨光富,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6.
    ① 郝克明,主编.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9.
    ② 赵旭东,李加林.试论农村成人教育内容研究的必要性、方法及预期成果[J].农村成人教育,2000,(2):5-7.
    ③ 廖其发.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①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69-72.
    ②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22-28.
    ③ 孙绵涛.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4,(12):17-22.
    ④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22-28.
    ⑤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69-72.
    ⑥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
    ① 王元京.建立城乡统筹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3):37-39.
    ② 刘芹茂,杨东.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3):45-49.
    ③ 刘芹茂,杨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4):1-7.
    ④ 张金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0.
    ⑤ 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机制设计理论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⑥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① 朱德林.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创新探析[J].职教论坛,2009,(6):27-28,60.
    ② 刁桂梅.动力与阻力并存: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博弈论[J].职教通讯,2010,(11):42-45;刘会新,张立富,祝洪杰.新时期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成人教育,2010,(11):19-20.
    ③ 曾青云.城乡教育一体化机构建设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践展开[J].成人教育,2011,(3):14.
    ④ 郭正旭,陶娥.终身学习理念下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建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6):118-120.
    ⑤ 朱德林.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创新探析明.职教论坛,2009,(6):27-28,60.
    ① 郭正旭,陶娥.终身学习理念下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建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6):118-120.
    ② 冯玲.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成人教育质量评估保障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1):66-68.
    ③ 狄成杰.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89-191.
    ④ 张玉华,秦发盈.澳大利亚成人职业教育的运作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04,(2):56-59.
    ① 顾禹标.对美国成人教育有效发展机制的借鉴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59-60.
    ② G. Baker (ed). A Handbook on the Community College in America. Westport:Greawood Press,1994.19.
    ③ 常永才.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9,(3):20-24.
    ④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英国:成人教育白皮书[J].陈剑琦,编译.比较教育研究,2003,(9):94.
    ⑤ 任舒泽.法国继续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法国研究,2009,(2):77-81.
    ⑥ [法]雅基·西蒙,热拉尔·勒萨热,著.法国国民教育的组织与管理[M].安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7.
    ⑦ 朱华山.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196.
    ⑧ 吕达,周满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日本、澳大利亚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35.
    ⑧ Hideki Maruyama. Lifelong Learning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a Japanese Case [EB/OL]. http://www.eric.ed.gov/PDFS/ED502814.pdf,2011-6-12.
    ⑨ 齐幼菊,龚祥国.终身教育体系构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1]):29-34.
    ⑩ 艾宏歌,主编.当代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
    ① [韩]金光珠.韩国的终身学习:实践与经验[A].郝克明,主编.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韩]奇永花.韩国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实务运作[J].成人教育,2009,(3):10-16.
    ② 黄秋香,唐意红,方伟红.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5-66;王洪才,主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全面小康社会的呼唤与回应[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39.
    ③ 林丽娅.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3;熊雷,卫金华.中国欠发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策略与途径[A].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127-132.
    ④ 李允志.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村成人教育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5616-5618.
    ⑤ 苗培周,赵冬云.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成人教育: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3):54-57;王洪才,主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全面小康社会的呼唤与回应[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89-292.
    ⑥ 李允志.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村成人教育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5616-5618.
    ⑦ 李婉琳.构建辽宁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2):9.
    ⑧ 闫建.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中的成人教育机制[J].成人教育,2008,(4):52-53.
    ⑨ 张景才.农村成人教育的运行机制与效益[J].成人教育,1995,(3):45-46.
    ⑩ 张俊,朱建文.农村成人教育机制创新:从动员到配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8,(7):85-88.
    11 Regions co-operate on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Bradford, 2003.381.
    ① Patricia Kilgour Anderson. Rural Adult Education:Reflections of a Student Educator. The Canadia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Adult Education. Toronto,2004, (11):44.
    ② Regions co-operate on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Bradford: 2003.381.
    ① 周镕基,袁鹏举,贺汉魂.金融危机下农村成教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9,(5):31-33.
    ② 李兴洲,卢海红.继续教育的国际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8.
    ③ [韩]鲁在化.韩国“新农村运动”和社会教育运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7):1-9.
    ①[韩]鲁在化.韩国“新农村运动”和社会教育运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7):1-9.
    ② Bhola, H. S. Adult and Lifelong Education for Poverty Reduction: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exts and Condi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2006, (52):231-246.
    ③ Rosemary Preston.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felo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 Zeitschrift fur Erziehungswissenschaft-Revue Internationale de l'Education,1999, (5-6):571.
    ④ Patricia Kilgour Anderson. Rural Adult Education:Reflections of a Student Educator. The Canadia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Adult Education. Toronto,2004, (11):44.
    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
    ① 陈水平.面向农村社区教育的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浅议——基于苏中次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2,(3):33-35.
    ② 张晓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结构模式与运行机制[J].成人教育,1992,(3):3-4.
    ③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8;何爱霞.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功能及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2,(1):72-75.
    ④ 张大也.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02-23,第008版;葛道凯.加快建设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N].中国教育报,2008-10-25,第003版.
    ⑤ [美]冯·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226.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
    ② [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教育人类学[M].张志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9.
    ③ 李进忠,译.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A].郝克明,周满生,主编.终身教育经典文献[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57.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1.
    ②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下卷、上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5918,2467,5919.
    ① 国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国务院于2008年7月12日国函[2008]60号批复)(2006年10月18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bz/t20061018_402603208.htm, 2011-6-22.
    ② [美]达肯沃尔德,梅里安,著.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础[M].刘宪之,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③ 叶立群,总主编.成人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31.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47.
    ② 刘义兵,主编.成人教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4,6.
    ③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7.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82.
    ②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缩印版·上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2707.
    ③ 韩颂喜.市场机制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22-24.
    ① 李以渝.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7,(10):22-26.
    ②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③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④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①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②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缩印版·上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1020.
    ③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226.
    ④ 范锐.浅析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J].消费导刊,2009,(1):242,244.
    ①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缩印版·下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7291-7292.
    ①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重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
    ②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重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③ 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科学学译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315.
    ① 参见: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② 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47.
    ①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①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②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
    ①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3,54.
    ②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69-72.
    ③ 孙绵涛.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4,(12):17-22.
    ④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69-72.
    ⑤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22-27.
    ①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22-27.
    ①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
    ①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24.
    ②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5.
    ③ 对该理论的理解详见正文第二部分。
    ④ [瑞典]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三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93.
    ⑤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前言.
    ⑥ 张德辉.浅析教育本质的二重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3741.
    ① 常永才.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9,(3):20-24.
    ②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57.
    ③ 常永才.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9,(3):20-24.
    ① 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它能带来第三方收益,因为具有外部性。它不同于同时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私人物品,如商品,也不同于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如国防、空气等。关于成人教育产品属性的讨论详见文章第二部分。
    ②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8-49.
    ①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74.
    ① 参见:[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7.
    ① 吴遵民,[日]末本诚,[日]小林文人.现代终身学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
    ② 郝克明,主编.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③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wgk/2007-05/23/content_623645.htm,2012-05-04.
    ① 注: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市的数据有出入,“6岁及6岁以上人口”数值不等于其余各项之和,为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保持一致,此处除西部地区的数值是根据各省区市数值相加而得外,其余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
    ② [瑞典]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三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92.
    ①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54-555.
    ① [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
    ② [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3.
    ③ 郝克明,主编.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
    ①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教育出版社,2001.3;[瑞士]查尔斯·赫梅尔,著,今日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赵穗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3.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0.
    ① 李秉千,徐学渠.比较成人教育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2.89-90.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13.
    ① [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述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48.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0,8,89,85,76.
    ③ 张忠华,著.当代教育理论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5.
    ④ 郝克明,主编.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① 吴遵民,[日]末本诚,[日]小林文人.现代终身学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
    ② [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4-284.
    ① [英]大卫·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79.
    ② [英]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运用[M].赵荣潜,桑炳彦,朱秧,胡企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67.
    ③ Paul. A. Samuelson. Th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36, No.4, pp. 387-389.
    ③ [美]詹姆斯·M.布坎南.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马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4.
    ④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较其特性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有的研究者认为物品可分为私人物品、公共资源、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① 孙开,等著.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5.
    ① 高培勇,编著.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6.
    ② 徐彬.公共经济学导论——以公共产品为中心的一种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3-14.
    ③ 高培勇,编著.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1.
    ④Paul. A. Samuelson. Th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36, No.4, pp. 387-389.
    ④ 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5-56. 见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9.)
    ② 何德旭,王朝阳,张捷.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介[N].中国经济时报,2007-10-23,第004版.
    ① 钟晓敏,高琳.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关于斯密原理、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与赫维茨机制设计理论的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2010,(1):19-24.
    ② 方燕,张听竹.机制设计理论:一个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1,(2):13-25.
    ③ 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83-87.
    ④ 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83-87.
    ⑤ 方燕,张听竹.机制设计理论:一个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1,(2):13-25.
    ① Hurwicz, L.. The design of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 (63):1-30.
    ① 杨卫安,邬志辉.机制设计理念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2,(5):57-59.
    ② 杨卫安,邬志辉.机制设计理念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2,(5):57-59.
    ③ 严俊.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经济学家,2008,(4):103-109.
    ⑤ Myerson, R. B..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and the bargaining problem. Econometric,1979, (47):61-74. 不是可实施的。(参见: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学(季刊),2003,(2):271-308.)
    ② 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建得主理论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2007,(7):188-191.
    ③ 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建得主理论评介明.浙江社会科学,2007,(7):188-191.
    ④ 郭其友,李宝良.机制设计理论:资源最优配置机制性质的解释与应用——2007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主要经济学理论贡献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1):1-9.
    ① 程实.机制设计理论——因识别市场机制是否有效而获奖[N].第一财经日报,2007-10-16,第A07版.
    ② 朱琪,陈乐优.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J].学术研究,2008,(3):76-82.
    ③ 方燕,张昕竹.机制设计理论:一个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1,(2):13-25.
    ④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5.
    ① 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118.
    ②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③ 杨新华.反馈原理的哲学意义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36-41.
    ④ 钟月明.反馈原理的研究及其意义[J].求是学刊,1986,(12):36-38.
    ⑤ 杨新华.反馈原理的哲学意义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36-41.
    ①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
    ② 沈正维,王军.关于自组织原理若干问题的讨论[J].系统科学学报,2006,(1):14-19.
    ①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5.
    ① 张德琇.教育心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0.
    ② [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51.
    ③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7.
    ① 王澍.教育基本理论的知识论立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1.
    ② 王澍.教育基本理论的知识论立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8.
    ① 叶立群,总主编.成人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
    ② 苏世隆.何谓历史眼光[N].人民日报,2009-06-01,第007版.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28.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987.
    ②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89.
    ③ 董明传,毕诚,张世平.成人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68.
    ④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94.
    ⑤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859-860.
    ⑥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988.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34.
    ②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41.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273.
    ④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48.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29.
    ②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42.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015-1016.
    ④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287.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6.
    ②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273.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018.
    ④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050.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332.
    ②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56.
    ③ 贵州省的农职业学校最早出现于1957年,即怀仁县群力中学,该校是一所半耕半读性质的学校。随后贵州省又出现了上百所农职业学校,但在1961-1962年的调整中都停办了,而“文化大革命”期间则砍光了这类学校。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017-1018.
    ②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989.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989.
    ④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6,98.
    ⑤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48-249.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280-1281
    ②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更新为教育部,并对教育部实施了改革,此后教育部内设司局级机构18个。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31.
    ④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631.
    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6;燎原计划[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653.htm,2011-12-14.)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
    ① 董明传,毕诚,张世平.成人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152.
    ② 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http://www.moa.gov.cn/sjzz/kjs/fagui/200312/t20031219_1833247.htm,2012-12-31.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4-195.
    ④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2)[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68.
    ① 陈至立: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开创我国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200311/2198.html,2012-11-20.
    ②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74/201001/xxgk 79084.html,2012-09-23.
    ③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1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005.
    ④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6)[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3.
    ⑤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2)[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3.
    ⑥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7.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1)[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64.
    ②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1)[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64.
    ③ 陈至立: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开创我国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83/200311/2198.html,2012-11-20.
    ④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3)[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0.
    ①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755.htm,2012-11-20.
    ②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4)[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
    ① 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处.西南大学“石柱模式”介绍[A].“中国乡村建设多元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高峰论坛”秘书组.中国乡村建设多元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高峰论坛——纪念卢作孚诞辰118周年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汇编[C].重庆:西南大学,2011.28-30.
    ② 董明传,毕诚,张世平.成人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68.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9.
    ② 2011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yss.mof.gov.cn/2011qgczjs/201207/t20120710_665233.html,2012-12-30.
    ③ 2011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yss.mof.gov.cn/2011qgczjs/201207/t20120710_665276.html,2012-12-30.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2.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1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005.
    ② 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1-05-31,第009版.
    ① 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重庆日报,2011-01-06,第A01版.
    ① [美]桑代克,著.成人的学习(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28.3.转引自:李中亮.桑代克成人学习理论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7,(1):30.
    ① [美]马尔科姆·诺尔斯,著.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蔺延梓,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59.
    ②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增订本)[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0.
    ③ 董明传.成人教育:为实现公民受教育平等权利提供保障[A].董明传,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成人教育卷[A].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53-54.
    ① [美]B.L.伍尔夫,著.教育的外部收益[A].[美]M.卡诺依,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C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8.
    ② Bhola, H. S. Adult and Lifelong Education for Poverty Reduc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exts and Condi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2006, (52):231-246.
    ①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43.
    ① [美]弗朗西斯·C.福勒,著.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徐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1-13.
    ② [美]丹尼斯·缪勒,著.公共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6.
    ① 关于2013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的说明[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yss.mof.gov.cn/2013zyczys/201303/t20130322_784798.html,2013-03-26.
    ② 朱涛.成人教育须为构建和谐社会补缺纠偏[A].谢国东,赖立,主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成人教育的使命[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
    ③ 厉以贤.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60.
    ④ 厉以贤.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60.
    ① 范国睿.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7-49.
    ② 董明传.成人教育:为实现公民受教育平等权利提供保障[A].董明传,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成人教育卷[A].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51.
    ③ 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5.
    ① 张东辉.经济机制理论:回顾与发展明.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8):2-6.
    ①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5.
    ②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5.
    ③ [美]冯·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① [日]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2.
    ② [哥]卡尔·达尔曼.知识经济对中国教育和培训提出的挑战——建立行之有效的终身教育学习体制模式[A].郝克明,主编.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③ 世界银行报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译.全球知识经济中的终身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挑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2.
    ④ Schultz, T. W. 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13 (3)):827-846.
    ① [德]O·F·博尔诺夫,著.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② 高志敏,等著.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0.
    ①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3.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8.
    ② 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温家宝总理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009/108604.html,2012-6-22.
    ①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009/97450.html,2012-6-21.
    ② 刘延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2010年7月14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009/108603.html,2012-6-22.
    ③ [美]丹尼尔·贝尔.英才治国与平等[A].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2.
    ④[美]丹尼尔·贝尔.英才治国与平等[A].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2.
    ⑤ [瑞典]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三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439.
    ⑥ [瑞典]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A].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1.
    ① Paul Hager. Lifelong Education: From Conflict to Consensus?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Boston,1998. 323.
    ② John Wallis. Combating Poverty:The Third World within the First World. Review of Education,2006, (52).251.
    ③ [瑞典]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A].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8.
    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9.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
    ②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8.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23.
    ④ 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
    ⑤ 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温家宝总理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009/108604.html,2012-6-22.
    ① [美]T·杜布赞斯基,著.遗传学与物种起源[M].谈家桢,韩安,蔡以欣,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84-289.
    ② Diane p · Janes. 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An exploration using an asynchronous online nominal group technique.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5.
    ② [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44.
    ③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01.
    ① [法]保罗·郎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述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48.
    ②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著.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28.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译序)8.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译序)8.
    ① [德]马克斯·韦伯.科学论文集.转引自:[美]塔尔科特·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
    ①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3.
    ② 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3.
    ③ 张德辉.浅析教育本质的二重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37-41.
    ④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文修订版)[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
    ⑤ 需要是发展的动力,它有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分,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当二者都完全反映人作为类的需要时,它们是一致的,当社会需要反映某阶层的需要,而个人需要反映人作为个体的需要时,两者就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参见:刘芹茂,杨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4):1-7.)
    ① 刘芹茂,杨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992,(4):]-7.
    ② 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159.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9.
    ① 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总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② John Wallis. Combating Poverty:The Third World Within the First World. Review of Education,2006,(52):258.
    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第001版.
    ① Bhola, H. S. Adult and Lifelong Education for Poverty Reduc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exts and Condi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2006, (52):231-246.
    ② 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有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83-87.
    ③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年鉴(1979-1992)[Z].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2(序言)
    ①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年鉴(1979-1992)[Z].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1(序言).
    ② 王洪才,主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全面小康社会的呼唤与回应[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39.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与信息局,编.胡锦涛强调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A].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1-2.
    ④ 谭铁军.构建我国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38.
    ⑤ 郝克明,主编.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1.
    ⑥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9.
    ① 王维.哲学视角中的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绪言)16.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5.(生物学家乌克威尔(Johannes von UexkUll)在生理学的基础上提出,随着各种生命体解剖结构上的不同,它们也就各有一套察觉之网(Merknetz)和一套作用之网(Wirknetz)——即一套感受器系统和一套效应器系统,这两套系统的互相协作与平衡,是生命体得以生存的保证,这两套系统各有其功用,共同组成乌克威尔所说的动物功能圈(Funktionskreis)。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分析了乌克威尔的生物学原理之后,认为与动物的功能圈相比,“人的功能圈不仅仅在量上有所扩大,而且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中间。”参见:[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5.)
    ② [德]O·F·博尔诺夫,著.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前言)22.
    ③ 纪大海.教育二重性辩答录[J].中国教育学刊,1992,(2):19-22.
    ④ 杨卫安,邬志辉.机制设计理论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2,(5):57-59.
    ⑤ Hurwicz, L.. The design of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 (63):1-30.
    ① 刘世庆,罗望,任治俊,等著.西部大开发资金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6.
    ②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于1968年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具体而言,“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
    ③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著.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M].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6.
    ④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4.
    ① Mailath, G., Postlewaite, A.. Asymmetric Bargaining Problems with Many Agent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0,(57).
    ②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
    ③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226.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63.
    ②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③ 郭其友,李宝良.机制设计理论:资源最优配置机制性质的解释与应用——2007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主要经济学理论贡献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1):1-9.
    ④ 钟晓敏,高琳.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关于斯密原理、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与赫维茨机制设计理论的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2010,(1):19-24.
    ⑤ 靳希斌,编著.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06-207.
    ① 杨卫安,邬志辉.机制设计理论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2,(5):57-59.
    ② 这一点笔者深有感触,在某级行政机关,凡是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通知或要求,相关部门一定会及时办理,但上级非政府部门传达的通知或要求并无相关人员办理,除非是涉及经济利益的通知或要求,这也促使非政府部门要开展活动时必须从上级部门或领导处着手,包括非政府组织参与教育活动的情况。
    ③ 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建得主理论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2007,(7):188-191.
    ①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②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62-65.
    ③ 方燕,张听竹.机制设计理论:一个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 1,(2):13-25.
    ④ 何德旭,王朝阳,张捷.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介[N].中国经济时报,2007-10-23,第004版.
    ⑤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年鉴(1979-1992)[Z].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14.
    ① [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24.
    ①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5.
    ① [德]沃尔夫纲·布列钦卡,著.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8.
    ② [加]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著.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徐辉,陈晓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0.
    ① [法]蒲鲁东,著.贫困的哲学(第二卷)[M].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89.
    ② Patricia Kilgour Anderson. Rural Adult Education:Reflections of a Student Educator. The Canadia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Adult Education. Toronto,2004,(11):44.
    ②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2.
    ③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
    ① 何德旭,王朝阳,张捷.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介[N].中国经济时报,2007-10-23,第004版.
    ① 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J].读书,2002,(2):30-36.
    ②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摘要.
    ① 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86.
    ② Hurwicz, L.. The design of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 (63):1-30.
    ③ 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81.
    ④ 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0.
    ①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
    ①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7.
    ② Thomas F. Green. Policy Questions:Conceptual Study.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1994, (7).
    ③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转引自李成威,著.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评价与激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
    ④ 孙开,等著.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2.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3-64.
    ②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9.
    ③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文修订版)[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99.
    ④ 林小英.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0):42-52.
    ① 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50.
    ② 李水山,黄长春,主编.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7.
    ③ 孙绵涛.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1,(3):8.
    ① 华桦.教育公平新解——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探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27.
    ② Developing Capacity-Building Programmes [EB/OL]. http://uil.unesco.org/en/home/programme-areas/lifelong-learning-policies-and-strategies/developing-capacity-buildin g-programmes/news-target/developing-capacity-building-programmes/7e182117e67fa8038838fe0ce6ecdce4/, 2012-12-01.
    ①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6.
    ② James E. Anderson.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90.172.
    ② [美]小约瑟夫·斯图尔特,戴维·M·赫奇,詹姆斯·P·莱斯特,著.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M].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3.
    ① 冯锋,李庆均.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33.
    ② 杨凤英.教育产品的属性与政府职能的调整[J].教育学报,2006,(2):17-23.
    ① [美]丹尼斯·缪勒,著.公共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18.
    ② [英]大卫·休谟,著.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79.
    ③ [英]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运用[M].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67.
    ① [瑞典]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六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409.
    ② 黄明东,主编.教育政策与法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
    ③ [瑞典]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六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410.
    ① [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4-284.
    ① 厉以贤.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60.
    ②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
    ① 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93.
    ②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
    ① [美]丹尼斯·缪勒,著.公共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18.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8.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48.
    ③ [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51.
    ④ Miller, R. Caring for New Life:Essays on Holistic Education. Brandon: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2000.23-24.
    ④ 黄志成,主编.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9.
    ① 郝克明,主编.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
    ①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5.
    ① [英]杰夫·惠迪,[美]萨莉·鲍尔,[英]大卫·哈尔平,著.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马忠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63.
    ② 刘世庆,罗望,任治俊,等著.西部大开发资金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
    ① Maskin, E., Auctions and Privatization, in H. Siebert (ed.), Privatization:Symposium in Honor of Herbert Giersh, Mohr (Siebek), Tubingen.1992.
    ② Jehiel, P., Moldovanu, B., Efficient Design with Interdependent Valuations, Econometrica,2001, (69).
    ③ [英]史蒂芬·缪哈尔,亚当·斯威夫特,著.自由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第二版)[M].孙晓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81.
    ④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7.
    ⑤ [美]N.维纳,著.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160.
    ⑥ 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83-87.
    ⑦ 机制最值得关注的另一个特征是激励。(参见: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83-87)
    ① 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39.
    ② [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5.
    ③ [美]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A].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8.
    ④ 赵克平.社会转型期教育伦理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75.
    ① 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37,141.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②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6.
    ③ [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
    ① 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4.
    [1][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著.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M].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艾宏歌,主编.当代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法]保罗·郎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述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6][美]彼得·D·赫肖克,马克·梅森,约翰·N·霍金斯,主编.变革中的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创新和发展[M].任友群,杨光富,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瑞士]查尔斯·赫梅尔,著,今日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赵穗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8]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9]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0]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美]达肯沃尔德,梅里安,著.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础[M].刘宪之,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12][英]大卫·休谟,著.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美]丹尼斯·缪勒,著.公共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4][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5]董明传,毕诚,张世平.成人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16]董明传,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成人教育卷[A].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17][德]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1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9]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0]范国睿.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2][美]冯·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3]冯锋,李庆均.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24]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5][美]弗朗西斯·C.福勒,著.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徐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6]高培勇,编著.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7]高志敏,等著.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8]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教育出版社,2001.
    [2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0]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2]韩颂喜.市场机制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3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下卷、上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34]郝克明,主编.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5]郝克明,主编.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6]郝克明,周满生,主编.终身教育经典文献[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7]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8]华桦.教育公平新解——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探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39]黄明东,主编.教育政策与法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0]黄志成,主编.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1]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
    [4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4]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5][英]杰夫·惠迪,[美]萨莉·鲍尔,[英]大卫·哈尔平,著.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马忠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6][日]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47]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重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8]靳希斌,编著.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9][哥]卡尔·达尔曼,曾智华,王水林,著.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M].窦现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0][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教育人类学[M].张志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1][加]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著.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徐辉,陈晓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2]李秉千,徐学渠.比较成人教育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2.
    [53]李成威,著.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评价与激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54]李水山,黄长春,主编.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7]廖其发.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8]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增订本)[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9]刘世庆,罗望,任治俊,等著.西部大开发资金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0]刘义兵,主编.成人教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
    [61]吕达,周满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日本、澳大利亚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2][美]M.卡诺依,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3][美]马尔科姆·诺尔斯,著.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蔺延梓,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64][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5][美]迈克尔·麦金尼斯,著.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6][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8][美]N.维纳,著.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69][德]O·F·博尔诺夫,著.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0][法]蒲鲁东,著.贫困的哲学(第二卷)[M].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1]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72]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3]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办公室,编.关于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R],2003.
    [74][美]桑代克,著.成人的学习(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28.
    [75]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6][英]史蒂芬·缪哈尔,亚当·斯威夫特,著.自由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第二版)[M].孙晓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77]《世界经济年鉴》编辑部.世界经济年鉴(2010/2011年卷)[Z].北京: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
    [78]世界银行报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译.全球知识经济中的终身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挑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9]孙开,等著.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80][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1][美]T·杜布赞斯基,著.遗传学与物种起源[M].谈家桢,韩安,蔡以欣,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82][瑞典]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三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83][瑞典]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六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84][美]塔尔科特·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85]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6]王洪才,主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全面小康社会的呼唤与回应[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87]王善迈,袁连生,主编.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8]王澍.教育基本理论的知识论立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9]王维.哲学视角中的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90][南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乐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1][德]沃尔夫纲·布列钦卡,著.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2]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93]吴遵民,[日]末本诚,[日]小林文人.现代终身学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94]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处.西南大学“石柱模式”介绍[A].“中国乡村建设多元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高峰论坛”秘书组.中国乡村建设多元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高峰论坛——纪念卢作孚诞辰118周年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汇编[C].重庆:西南大学,2011.
    [95][美]小约瑟夫·斯图尔特,戴维·M·赫奇,詹姆斯·P·莱斯特,著.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M].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6]谢国东,赖立,主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成人教育的使命[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7]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8]熊雷,卫金华.中国欠发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策略与途径[A].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4.
    [99]徐彬.公共经济学导论——以公共产品为中心的一种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00]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总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1][法]雅基·西蒙,热拉尔·勒萨热,著.法国国民教育的组织与管理[M].安延,译.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2][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03]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04]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5]叶立群,总主编.成人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06]余秀兰.国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7]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8]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109][英]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运用[M].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10][美]詹姆斯·M.布坎南.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马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1]张德琇.教育心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12]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3]张忠华,著.当代教育理论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4]赵克平.社会转型期教育伦理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15]中共中央宣传部与信息局,编.胡锦涛强调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A].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7]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经济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2010.
    [118]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年鉴(1979-1992)[Z].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11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12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12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12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2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1)[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2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2)[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26]《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3)[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2)[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2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4)[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3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6)[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1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32]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科学学译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34]朱华山.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
    [135][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文修订版)[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36]常永才.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9,(3)
    [137]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
    [138]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机制设计理论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9]陈水平.面向农村社区教育的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浅议——基于苏中次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2,(3).
    [140]程实.机制设计理论——因识别市场机制是否有效而获奖[N].第一财经日报,2007-10-16,第A07版.
    [141]狄成杰.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142]刁桂梅.动力与阻力并存: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博弈论[J].职教通讯,2010,(11)
    [143]范锐.浅析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J].消费导刊,2009,(1)
    [144]方燕,张昕竹.机制设计理论:一个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1,(2)
    [145]冯玲.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成人教育质量评估保障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1)
    [146]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
    [147]葛道凯.加快建设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N].中国教育报,2008-10-25,第003版.
    [148]顾禹标.对美国成人教育有效发展机制的借鉴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
    [149]郭其友,李宝良.机制设计理论:资源最优配置机制性质的解释与应用——2007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主要经济学理论贡献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1)
    [150]郭正旭,陶娥.终身学习理念下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建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6)
    [151]何爱霞.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功能及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2,(1).
    [152]何德旭,王朝阳,张捷.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介[N].中国经济时报,2007-10-23,第004版.
    [15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第001版.
    [154]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
    [155]黄秋香,唐意红,方伟红.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156][韩]奇永花.韩国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实务运作[J].成人教育,2009(3)
    [157]纪大海.教育二重性辩答录[J].中国教育学刊,1992,(2).
    [158]李婉琳.构建辽宁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2)
    [159]李兴洲,卢海红.继续教育的国际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60]李以渝.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7,(10)
    [161]李允志.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村成人教育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
    [162]李中亮.桑代克成人学习理论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7,(1)
    [163]厉以贤.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164]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J].读书,2002,(2)
    [165]林丽娅.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166]林小英.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0)
    [167]刘会新,张立富,祝洪杰.新时期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成人教育,2010,(11).
    [168]刘芹茂,杨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4).
    [169]刘芹茂,杨东.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3).
    [170][韩]鲁在化.韩国“新农村运动”和社会教育运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7).
    [171]苗培周,赵冬云.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成人教育: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3).
    [172]齐幼菊,龚祥国.终身教育体系构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
    [173]任舒泽.法国继续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法国研究,2009(2)
    [174]沈正维,王军.关于自组织原理若干问题的讨论[J].系统科学学报,2006,(1)
    [175]苏世隆.何谓历史眼光[N].人民日报,2009-06-01,第007版.
    [176]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177]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
    [178]孙绵涛.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1,(3)
    [179]孙绵涛.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4,(12).
    [180]谭铁军.构建我国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
    [181]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学(季刊),2003,(2).
    [182]王元京.建立城乡统筹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183]闫建.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中的成人教育机制[J].成人教育,2008,(4).
    [184]严俊.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经济学家,2008,(4).
    [185]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大学,2011.
    [186]杨凤英.教育产品的属性与政府职能的调整[J].教育学报,2006,(2).
    [187]杨卫安,邬志辉.机制设计理论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2,(5).
    [188]杨新华.反馈原理的哲学意义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189]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英国:成人教育白皮书[J].陈剑琦,编译.比较教育研究,2003,(9).
    [190]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1-05-31,第009版.
    [191]曾青云.城乡教育一体化机构建设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践展开[J].成人教育,2011,(3)
    [192]张大也.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02-23,第008版.
    [193]张德辉.浅析教育本质的二重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194]张东辉.经济机制理论:回顾与发展[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8).
    [195]张金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0.
    [196]张景才.农村成人教育的运行机制与效益[J].成人教育,1995,(3)
    [197]张俊,朱建文.农村成人教育机制创新:从动员到配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8,(7).
    [198]张晓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结构模式与运行机制[J].成人教育,1992,(3).
    [199]张玉华,秦发盈.澳大利亚成人职业教育的运作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04,(2).
    [200]赵旭东,李加林.试论农村成人教育内容研究的必要性、方法及预期成果[J].农村成人教育,2000,(2).
    [201]钟晓敏,高琳.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关于斯密原理、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与赫维茨机制设计理论的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2010,(1)
    [202]钟月明.反馈原理的研究及其意义[J].求是学刊,1986,(12)
    [203]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重庆日报,2011-01-06,第A01版.
    [204]周镕基,袁鹏举,贺汉魂.金融危机下农村成教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9,(5)
    [205]朱德林.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创新探析[J].职教论坛,2009,(6)
    [206]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建得主理论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2007,(7)
    [207]朱琪,陈乐优.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J].学术研究,2008,(3).
    [208]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有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 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
    [209]Bhola, H. S. Adult and Lifelong Education for Poverty Reduc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exts and Condi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2006, (52).
    [210]Diane p · Janes. 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An exploration using an asynchronous online nominal group technique.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5.
    [211]G. Baker (ed). A Handbook on the Community College in America. Westport: Greawood Press,1994.
    [212]Hideki Maruyama. Lifelong Learning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a Japanese Case [EB/OL]. http://www.eric.ed.gov/PDFS/ED502814.pdf,2011-6-12.
    [213]Hurwicz, L.. The design of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3).
    [214]James E. Anderson. Public Policymaking:An Introduct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1990.
    [215]Jehiel, P., Moldovanu, B., Efficient Design with Interdependent Valuations, Econometrica,2001, (69).
    [216]John Wallis. Combating Poverty:The Third World Within the First World. Review of Education,2006, (52).
    [217]Mailath, G., Postlewaite, A.. Asymmetric Bargaining Problems with Many Agent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0, (57).
    [218]Maskin, E., Auctions and Privatization, in H. Siebert (ed.), Privatization: Symposium in Honor of Herbert Giersh, Mohr (Siebek), Tubingen.1992.
    [219]Miller, R. Caring for New Life:Essays on Holistic Education. Brandon: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newal,2000.
    [220]Myerson, R. B..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and the bargaining problem. Econometric, 1979, (47).
    [221]Patricia Kilgour Anderson. Rural Adult Education:Reflections of a Student Educator. The Canadia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Adult Education. Toronto,2004.
    [222]Paul Hager. Lifelong Education:From Conflict to Consensus?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Boston,1998.
    [223]Paul. A. Samuelson. Th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6) 4.
    [224]Regions co-operate on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Bradford,2003.
    [225]Rosemary Preston.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felo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 Zeitschrift fur Erziehungswissenschaft-Revue Internationale de 1'Education,1999.
    [226]Schultz, T. W. 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13 (3)).
    [227]Thomas F. Green. Policy Questions:Conceptual Study.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1994, (7).
    [228]World Bank. From Natural Resources to the Knowledge Economy:Trade and Job Quality. World Bank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 Studies. 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3
    [229]World Bank HDNED (Human Development Network Education Department).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HDNED. 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2.
    [2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http://www.unesco.org/new/en/unesco/
    [23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232]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
    [23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cn/
    [2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http://www.ndrc.gov.cn/
    [2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
    [23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http://www.seac.gov.cn/
    [23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http://www.moa.gov.cn/
    [23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23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