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通常人们总是把越轨、悖德等青少年道德问题归结为品质问题、境界问题,或把青少年道德问题完全诉诸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因,完全脱离青少年本身的需要去评判和研究道德问题。其实,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是在协调人的各种需要关系中产生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也是人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道德问题的产生不仅与道德需要有关,与其他需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青少年作为人生的特殊阶段,其道德问题的产生更有着复杂的“需要”因素,研究和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必须弄清楚道德问题背后的需要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
     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也是人的内部机体与外部环境不平衡关系的反映,是人之为人的条件。需要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是人感到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行为倾向,是人的“心理——行为”关系的起点。
     人们比较熟知的需要理论当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理论虽然二者在所属学科、出发点、高度、向度、深度、科学性、局限性等方面有区别,但在需要主体、需要秩序、需要动力等方面相通,特别对“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始动力”的认识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二者的共性和长处,规避两大理论之不足,借以指导青少年道德问题的研究。
     需要的匮乏引发人格问题,是马斯洛心理学需要理论的核心,而人格障碍是产生道德问题的主要因素早已是心理学界的共识。因此,可以说需要匮乏引发道德问题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逻辑结果。
     道德与需要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方面需要影响道德。道德产生于人的各种需要关系,社会、精神等正当需要驱动人的道德追求,需要的匮乏引发道德问题。另一方面,道德影响人的需要。道德不仅对人的需要具有约束性、指导性、监督性作用,道德还是评判人的需要正当与否的社会标准,一个人的需要正当与否取决于道德境界的高低。道德需要是人追求和践履道德规约的原始动力,道德需要的匮乏同样会引发道德问题。
     青少年因生理、心理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的特殊性。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青少年与人生其他阶段相比,需要更为复杂,几乎囊括了从儿童到成年期的所有需要,而且具有阶段性、情绪化等特点,自尊需要凸显、道德需要不足等倾向。
     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源自需要问题。与成年人的需要一样,青少年的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一方面,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是各种不正当需要驱动的结果,包括不正当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等等。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当需要匮乏不仅使青少年的道德追求缺乏动力,而且较易引发青少年逆反,严重的逆反会引发道德问题。与道德问题紧密相关的需要匮乏一般有自尊需要、基本的生存需要、学业有成的需要、生理问题关注的需要、道德需要等等。
     青少年的需要是否正当、正当需要能否满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关。家庭的功能、结构、教养方式、道德示范等,学校的德育、教师的师德,社会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网络文化、同辈群体等状况关系到青少年的各种正当需要能否满足,是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外因。
     因此,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正确对待青少年的需要,包括尽量满足其正当需要、帮助其预防或戒除不正当需要、激发其道德需要等;其次,要解决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满足青少年家庭向度、学校向度、社会向度等方面的正当需要。第三,家庭、学校、社会在厘清各自职责、统一价值观的同时,要协同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People always attribute the deviant, delinquent moral problems as ideological problems or resort to family, school, society. Judge and study the moral issues depart from adolescent's need completely. In fact, moral as social norms, come from a variety of relationship of human needs;As social consciousness, moral but also the social needs, spiritual needs, moral problems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moral need, but also inextricably linked to other need. Youth as a special stage of life, the moral problems come from more complicated "need" factors, study and solve moral problems, should make clear the behind need problems, then give an antidote against the disease and solve effectively.
     Need is an automatic response of relationship of human dependence on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condition. Also the reflection of internal bod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mbalance. Need is the original power of all behavior, is the tendency of people feel lack and effort to obtain satisfy the behavior,and the beginning of people's "mental--behavior "relationship.
     The most familiar need theory to people is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nd Marx's needs theory. Although Maslow's need theory and Marx's needs theory are different in the subject, point, height, depth, scientific, limitations and so on.but in the main body, need to order, need is dynamic aspects, original of power especially in "need is the original power of human behavior" consistent heightly. Therefore, we would through hold their commonness and strengths, avoid their defects to guide the moral problems of young people.
     The lack of need trigger personality problems is the core of the theory of Maslow's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the main factor to moral problem already become consensus in psychology. Therefore, we deem that need lack trigger moral problem is the logic consequence of Maslow's needs theory.
     Morality and need is dialectical unity is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Marxism doctrine. On the one hand, the need influence the moral. Moral comes from people's various relationship,spiritual needs, social needs driving people's moral pursuit, the lack of ethical need raise moral problem. On the other hand, moral influence people's need. Morality is not only the restriction, guidance, supervision to the need of people but also the social standard to needs, need of a person's is legitimate or not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the moral realm. The moral need is the original power of pursuit and practice moral, the lack of moral need also raises ethical issues.
     Teenagers'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decided their special needs. We found through research, adolescents'need more complex compared with other stages of life, almost contain all need from children to adul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 emotional; inclined to self-esteem needs highlightly, moral need lessly.
     The moral problem of youth come from needs problems. Adolescents need is the same with the needs of adults, have proper and improper need. On the one hand, the moral problem of youth are the results of various unfair need driving, including the improper material needs, spiritual needs and the social needs. On the other hand, lack of teenagers' legitimate needs not only enable young people lack moral pursuit power, but also cause the young rebellious easily, serious antagonistic will become moral problem. Need lack that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oral problems are the need for self-esteem, basic survival needs, academic attention needs, physiological problems concerned needs, moral need etc generally.
     Adolescent need is proper or not, the legitimate needs can meet or not also related to family, school, society etc. The family's function, structure, parenting style, moral demonstration;School's moral education, teacher's moral; Social's economic environment, cultural environment, moral environment, network culture, peer group status in relation to meeting of adolescent various legitimate needs, are the external cause of moral problems of young people.
     Therefore, to solve the moral problems of young people we should do the following work: First, deal with the needs of adolescents correctly, including as far as possible to meet the legitimate needs, help them prevent or refrain from unfair need, stimulate their moral needs; Second, to solve the family, school, society and other issue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ir need to family,to school, to society etc.. Third, family, school, society should clarify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unify values at the same time, and build the Trinity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引文
② 沈惠章:《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探析》,《青年探索》2008年第1期。
    ③ 朱芹、李尚敏:《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及对策》,《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④ 丁妍、黄明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信仰危机、成因及对策》,《科学大众》2007年第1期。
    ⑤ 赵颖莉、罗毛丽等:《职校学生信仰状况调查及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第4期。
    ① 参见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 朱芹、李尚敏:《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及对策》,《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③ 宋书文:《谈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1期。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②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④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⑤ 宋书文:《谈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1期。
    ①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1页。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①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② 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8期。
    ③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
    ① 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和全面发展》,《国外教育资料》1980年第1期.
    ② 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① 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6页
    ① 稚礼:《美国的校园暴力》,《当代世界》1999年第7期。
    ② 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③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8。
    ④ 崔景贵:《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⑤ 崔景贵:《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⑥ 石伟平:《劳顿的“文化分析”课程理论及其应用》,《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5期。
    ⑦ 崔景贵:《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3月。
    ⑧ 补昕:《女性吸毒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6月。
    ① 陈慧玲:《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5月。
    ② 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60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① 李国庆:《简论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问题的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1995年第10期。
    ② 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43页。
    ③ 王维义:《现代管理心理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④ 王孝哲:《论人的发展及其动力》,《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 李德顺:《“价值”与“人的价值”辨析—兼论两种不同的价值思维方式》,《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第33页。
    ② 马向真、韩启放:《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③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④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4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① 陈志尚、张维祥:《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②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③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⑤ 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0页。
    ②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② 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7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4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①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③ 李金蓉:《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当代思潮》2003年第1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88页。
    ②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③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8-209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16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4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12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⑥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9、51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④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60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④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4页。
    ⑤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0-54页。
    ① [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②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27-28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 [美]J·P·蒂洛《伦理学》,孟庆时、程立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③ 《论语·述而》
    ④ 《孟子·告子上》
    ⑤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⑥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页。
    ⑦ 吕前昌、盖立涛:《从道德自觉走向政治自觉的理性审视》,《理论月刊》2010年第4期。
    ①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② [美]托马斯·奥戴著,胡荣、乐爱国译,:《宗教社会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③ 《论语·为政》
    ④ 《荀子·王制》
    ⑤ 参见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⑥ 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③ 《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07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为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所写的序言和注释》,《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51页。
    ② [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88页。
    ③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2页。
    ① [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引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③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④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① 李少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2期。
    ② 参见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③ 参见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④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⑤ 参见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8-439页。
    ⑥ 江畅:《论人性与人格》,《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
    ⑦ 参见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188页。
    ⑧ 王晋臣:《大学生行为研究》,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60-65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③ 同上,第17页。
    ④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3页。
    ⑤ [美]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① 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③ 同上,第74页。
    ④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9页。
    ⑤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⑥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④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⑤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⑥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⑦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⑧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⑨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③ 同上,第56页。
    ④ 同上,第56页。
    ⑤ 同上,第56页。
    ⑥ 同上,第56页。
    ⑦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⑧ 同上,第57页。
    ⑨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⑩ 同上,第32页。
    ①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52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
    ④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⑤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⑥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② 同上,第83页。
    ③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④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4页。
    ⑤ 马广海:《应用社会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⑥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⑦ 马广海:《应用社会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⑧ 温泉润:《矫正人生——心理治疗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①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4-555页。
    ② 应文湘、纪政文:《青少年犯罪倾向的人格因素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第3期。
    ③③ 应文湘、纪政文:《青少年犯罪倾向的人格因素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第3期。
    ④ 纪术茂、戴郑生:《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39-540页。
    ⑥ 马海鹰、张小远:《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3期。
    ① 樊琪:《1557例违法犯罪者的人格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0年,第4期。
    ② 李成等:《罪犯心理矫治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③ 曾天德等:《卖淫妇女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3期
    ④ 柴萌、唐宏宇、韩素霞等:《北京市新入监罪犯人格特点及心理卫生状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5期。
    ⑤ 翟书涛、杨德森主编:《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⑥ [英]Ronald Blackburn著,吴宗宪、刘邦惠译:《犯罪行为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111页。
    ⑦Johnson JG. Adolesce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violence and criminal behavior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157(9):1406-1412。
    ⑧ 廖坚、王维、唐秋萍:《青少年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4期。
    ① 应文琦:《关于青少年人格与犯罪倾向的理论探讨》,《理论学习》2007年第8期。
    ② 李玫瑾、董海:《犯罪人格的界定与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③ 应文琦:《关于青少年人格与犯罪倾向的理论探讨》,《理论学习》2007年第8期。
    ④ 康钊:《变态心理犯罪主体特征分析及防控措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5期。
    ⑤ 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132页。
    ⑥ 林崇德等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⑦ 参见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02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页。
    ③ 《朱子语类》(卷十三)。
    ④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81页。
    ⑤ 王殿卿、刘德义:《人生哲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① 瓦拉:《论作为真正幸福的享乐》。
    ②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③ 《蒙台涅文选》,第98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56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8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1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9-490页。
    ①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70-471页。
    ② 李清雁:《“反德育”现象的批判与省思》,《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4期。
    ③ [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林方译:《人性能达的境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② 同上,第263页。
    ③ 同上,第265页。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页。
    ① 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31页、232页。
    ② 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③ 谭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④ 《陶行知全集》第2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28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① 南怀瑾、徐芹庭译注:《白话易经》,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46页。
    ② 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二),载《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08页。
    ③ 杨洪:《中庸·大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② 杨峻岭、任风彩:《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③ 杨峻岭、任风彩:《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④ 杨峻岭、任风彩:《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⑤ 《朱子语类》卷十三。
    ⑥ 杨峻岭、任风彩:《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⑦ 《清朝野史大观》(卷五),中华书局民国7年版,第159页。
    ① 杨峻岭、任风彩:《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②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③ [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54页。
    ④ 《孟子·尽心上》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页。
    ① 谢洪恩:《“经纪人,,假设辨析》,《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3期。
    ②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① 莫晓春:《关于“青少年”年龄界定问题的思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9年第8期。
    ② 黄娜、何齐宗:《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①Julian Meltzoff, Critical Thinking About Research, Americ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① 参见[美]马丁·哈斯克尔,路易·雅布隆斯基:《青少年犯罪》耿左林等译,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① 季成叶主编:《2005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4页。
    ② 王志红、雄伟:《浅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 韦瑞英:《国内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现状综述》,《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0期。
    ③ 张浩:《青少年新孝道教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D],硕士,2006。
    ④ 萨日娜:《家庭美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①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需要关系的再思考》,《人文杂志》1991年第2期。
    ②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需要关系的再思考》,《人文杂志》1991年第2期。
    ① 曹先擢等编:《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第735页。
    ② 沈贵鹏:《青少年攀比:亦忧亦喜的成长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③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
    ④ 沈贵鹏:《青少年攀比:亦忧亦喜的成长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期。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① 大河网:《23岁小伙杨锁饿死家中》,2010年8月5日。
    ②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需要关系的再思考》,《人文杂志》1991年第2期。
    ③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需要关系的再思考》,《人文杂志》1991年第2期。
    ①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8页。
    ① Spielberger C. D., Starr L. M. Curiosity and Exploratory Behavior. In 0'Neil Harold F. Jr & Drillings, Michael (Ed) [A]. Moti vat ion:Theory and research [C].Hillsdale, NJ, England: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年.第221-243页.
    ② 李德芳、杨素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① 皮艺军:《青春期危机》,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121页。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
    ①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7页。
    ② 蒋桂芳:《青少年逆反的内在动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③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⑤ 马向真、韩启放:《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⑥ 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P34页。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② 蒋桂芳:《青少年逆反的内在动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③ [美]纳撒尼尔·布兰登:《自尊的六大支柱》吴齐译,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④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1页。
    ① 梁龙:《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式》,哈尔滨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② 同上,第15页。
    ③ 金泽刚:《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以赵承熙、马加爵等大学生杀人案件为例》,《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3期。
    ① 金泽刚:《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以赵承熙、马加爵等大学生杀人案件为例》,《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3期。
    ①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4页。
    ② 斯宾诺莎:《伦理学》中国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③ 黄光明:《被“妖魔化”的马加爵?还原马加爵的本来面目》,人民网2004年3月26日。
    ④ 黄光明:《被“妖魔化”的马加爵?还原马加爵的本来面目》,人民网2004年3月26日。
    ① 黄光明:《被“妖魔化”的马加爵?还原马加爵的本来面目》,人民网2004年3月26日。
    ② 梁龙编著:《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哈尔滨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2页。
    ③ 金泽刚:《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以赵承熙、马加爵等大学生杀人案件为例》,《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3期。
    ④ 刘京辉:《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中的人格障碍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2009年12月。
    ⑤ 同上。
    ① 刘京辉:《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中的人格障碍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2009年12月。
    ② 李罡、郭小虎:《论马加爵犯罪心理的社会成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③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6页。
    ④ 高闰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光明日报》2010年10月28日第011版。
    ① 高闰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光明日报》2010年10月28日第011版。
    ②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2页。
    ① 邓福庆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文价值定位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23期。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③ 李飞、杨坤:《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28期。
    ④ 杜文俊、李雅璇:《青少年帮派犯罪之预防与矫正》,《犯罪研究》2009年第6期。
    ① 何贵初:《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学思考》,《学术论坛》2002年第5期。
    ② 刘京辉:《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中的人格障碍研究》燕山大学,硕士,2009年12月。
    ③ 刘京辉:《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中的人格障碍研究》燕山大学,硕士,2009年12月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页。
    ① 冯宇平:《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气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① [苏]彼得罗夫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① 石映飞:《未成年犯家庭功能特点及其对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5月。
    ① 石映飞:《未成年犯家庭功能特点及其对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5月。
    ② 胡宁、邓林园、张锦涛等:《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第4期。
    ③ 邹泓、张秋凌、王英春:《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3期。
    ①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3期。
    ② 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Gove. W.(1982), "The Family and Delinquency",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23:301-319.
    ②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3期。
    ③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3期。
    ④ 李玫瑾、董海:《犯罪人格的界定与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 李玫瑾、董海:《犯罪人格的界定与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 李玫瑾、董海:《犯罪人格的界定与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 [苏]马卡连柯:《父母必读》,耿济安译,《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9页。
    ② 郗浩丽:《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 [苏]马卡连柯:《关于<父母必读)》《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87页、第487页、第488页。
    ① 姚听:《论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南都学坛》2008年第2期。
    ② 参见拉维斯·赫希等著:《少年犯罪原因探讨》,吴宗宪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5页。
    ③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① 李合群、沈彬:《青少年神经症的家庭亲密度及父母教养方式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第3期。
    ② 杨容波:《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优势》,《青年探索》1988年Z1期。
    ③ 董士昙、解永照:《农村留守儿童与犯罪——对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④ 左利华、张怀春等:《留守青少年自立人格特征研究》,《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⑤ 左利华:《留守青少年自立人格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4月。
    ⑥ 董士昙、解永照:《农村留守儿童与犯罪》,《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⑦Shears J, Robinson J, Emde R N, et al. Father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juvenile delinquency.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2,23(1-2):79-87。
    ① [美]特拉维斯·赫希:《少年犯罪原因探讨》,吴宗宪、程振强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② 董士昙、解永照:《农村留守儿童与犯罪——对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③ 董士昙、解永照:《农村留守儿童与犯罪——对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 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31页。
    ② 徐安琪:《问题儿童?缺陷儿童?异常儿童?——千余名教师视角中的父母离异学生》,《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
    ③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2-693页。
    ④ 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⑤ 邱国梁:《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79页。
    ⑥ [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② 高荣云:《试析两代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及青少年暴力犯罪——兼论第二代独生子女的暴力犯罪预防》,《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
    ③ 欧阳艳文:《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④ 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4期。
    ⑤ 孙逊:《高中生孤独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第8期。
    ① 赵山明、赵汗青、张喜转:《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第17期。
    ② 厦门大学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3期。
    ③ 周芦萍:《城市违法犯罪青少年家庭调查》,《家教指南》2004年第11期。
    ④ 秦剑军:《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四种家庭因素》,《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① 秦剑军:《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四种家庭因素》,《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②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杜志英等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页。
    ③ 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4期。
    ④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
    ⑤ 苗素莲:《加强家庭法制教育培养守法的习惯》,《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第6期。
    ⑥ 秦剑军:《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四种家庭因素》,《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⑦ 周东明等:《中学生不良生活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校医》2002年第2期。
    ⑧ 姜淑梅:《试析父母素质对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影响》,《中国市场》2007年52期。
    ⑨ 姜淑梅:《试析父母素质对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影响》,《中国市场》2007年52期。
    ⑩ 孙诒让注;《诸子集成》《墨子·所染》,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① 王杰、唐镜注释:《荀子·劝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② [苏]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杜志英等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版,第138页。
    ① 萨日娜:《家庭美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② 新华网:《新华时评:家庭建设是社会和谐国力强盛的根基》,2007年09月24日。
    ① 《新京报》,2011年09月10日
    ② 康丽颖:《学校的责任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①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② 冯文全:《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① 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206页。
    ②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二题》,《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2期。
    ③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④ 陈清硕:《生态学的精神价值》,《生态学杂志》1993年第3期。
    ⑤ 范碧鸿:《论人性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
    ⑥ 《马思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① 唐汉卫:《中外道德教育经典案例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 金生鋐:《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页。
    ③Noddings, Nel.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M]. New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1.
    ④John Stuart Mill,Utiliarianism and On Liberty, editerby Warnock,Blackwell,2003,P187.
    ① 卢宁:《试论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① 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① 宋绍柱:《当前青少年的道德防线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5期
    ② 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
    ① 张炳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30例犯罪少年的调查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3期。
    ② 余双好:《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① 陈杰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再探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② 同上。
    ③ 潘云华:《法律的经济伦理学分析》,《前沿》2008年第7期。
    ④ 张兴国、姚颖:《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
    ⑤ [法]爱尔维修:《论精神》,《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60页。
    ⑥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1页。
    ① 《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81-28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页。
    ③ 林纪东:《刑事政策学》,台湾“国立编译馆”1969年版,第24页。
    ④Tarde Gabriel, Pen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Rapelje Howell, Boston:Litter Brown company 1912;reprintd by Patterson Smith,1968。
    ⑤ 李玫瑾:《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⑥ 李玫瑾:《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71页。
    ③ 李晓明、任慧:《不公平竞争与犯罪——犯罪深层次原因探讨》,《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7页。
    ①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转引自朱巧香《优化社会道德环境提高国民道德素质》,《行政论坛》2003年第6期。
    ② 张兴国、姚颖:《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
    ③ 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①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页。
    ②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③ 李刚:《邪恶“十戒”: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对华秘密战》,《国际展望》2001年第6期。
    ① 胡天庚:《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② 吕刚:《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1期。
    ③ 胡建成、胡红宇:《让媒介色情远离孩子》,《中国保安》2002年第1期。
    ④ 姜华、曹继建:《论色情文化与青少年性犯罪》,《中国德育》2006年第11期
    ① 张龙杰:《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② 同上,第88页。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① 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②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③ 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① 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② 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③ 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① 刘丙元:《论社会管理之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支持路径》,《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9期。
    ② 邓云辉:《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与防治》,《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③ 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① 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② 姜淑梅:《试析父母素质对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影响》,《中国市场》2007年52期。
    ③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8页。
    ④ 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⑤ 郑国裕:《青少年滥用药物的社区康复及防治项目策划》[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9月。
    ① 关忠文:《青年心理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 吴小英:《宋代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11月。
    ④ 刘铁铭:《曾国藩身世溯源》,《南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 薛静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对我国青少年教育心理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8期。
    ② 同上。
    ③ 薛静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对我国青少年教育心理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8期。
    ④ 佟雪峰:《中小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8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 刘秀伦、冯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学生的情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① 参考数据: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妇联办公室于2006年1月20日在网上发布http://www.vdwomen.org.c。
    ② 游永恒:《论现代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③ 《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科技日报》2007年1月25日。
    ④ 夏学銮:《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问题面面观》,《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6期。
    ①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2页。
    ② 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2005年第5期。
    ③ [美]乔治·赫伯特·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④ 《诗经·小雅·蓼莪》,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⑤ 焦新顺:《论孔子孝道和当代大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3期。
    ⑥ 焦新顺:《论孔子孝道和当代大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3期。
    ⑦ 张以文:《四书全译》《论语·学而》,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⑧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6页。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孟子·尽心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7页。
    ② 曾爱萍:《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4月。
    ③ 《论语》卷二之“为政第二”,第37页。
    ④ 金良年:《孟子译注》《孟子·离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⑤ 余海舰:《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学术探索》2012年第7期。
    ⑥ 《左传·宣公十二年》。
    ① 李林:《谈谈家庭劳动教育对形成孩子优良品德的意义》,《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6期。
    ② 张荣钢:《当前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1月。
    ③ 葛荣晋:《“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现代解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④ 葛荣晋:《“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现代解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⑤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3月。
    ⑥ 童怀伟:《讲责任敢担当守纪律》,人民日报》2012-10-19。
    ⑦ 孙婷婷:《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本质探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⑧ 同上。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76页。
    ② 《荀子 富国》。
    ③ 马奇柯:《中国传统荣辱标准的嬗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6期。
    ④ 王丽:《论生命痛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6月。
    ①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②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页。
    ① 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② 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词稿较注·冬夜读书示子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汤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心理学探新》2003年第4期。
    ① [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 [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③ 黄厚甫:《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8页。
    ④ 陈海英:《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初探》,《江苏高教》2007年第3期。
    ⑤ 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① 颜宪源:《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年12月。
    ①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建》1994年第1期。
    ①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81页。
    ② 袁甲:《传媒预警与新闻舆论引导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6月。
    ③ 彭佩、赵平喜:《社会道德争议与媒介建构失衡-从“小悦悦事件”说起》,《青年记者》2011年第33期。
    ④ 彭佩、赵平喜:《社会道德争议与媒介建构失衡-从“小悦悦事件”说起》,《青年记者》2011年第33期。
    ① 姚剑文:《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与道德供给机制分析》,《求实》2004年第2期。
    ② 吴灿新:《略论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机制》,《哲学研究》1996年第5期。
    ③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④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⑤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⑥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① 程丽、吴新宇:《规范社会化缺陷与个人犯罪行为》,《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2期。
    ② 杨桦:《时代呼唤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③ 李武龙:《公务员道德建设探微》,《党史文苑》2008年第20期。
    ① 王晓虹:《基于协同论的旅游发展研究》,《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② 邓淦之:《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2010年6月。
    ① 邓淦之:《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2010年6月。
    ②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③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杜志英等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版,第5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M].北京:1979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M].北京:1985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0]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4]为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所写的序言和注释,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5]《论语·述而》
    [26]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8
    [2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南怀瑾,徐芹庭译注.白话易经[M].长沙:岳麓书社,1988
    [30]程颐,周易程氏传:卷2[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1]杨洪.中庸·大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32]清朝野史大观:卷5[M].北京:中华书局,民国7年.
    [3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上海:中华书局,1989
    [3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十四)[M]上海:中华书局,1989
    [3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7]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8]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9]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0]汤一介.我的哲学之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41]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2]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7
    [4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4]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5]孙诒让注.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46]王杰,唐镜注释.荀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7]陈志尚、张维祥.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8]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9]张澎军,王立仁等.德育的人学承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版.
    [50]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1]万光侠,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2]马向真、韩启放.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53]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4]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5]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6]王晋臣.大学生行为研究[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
    [57]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8]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59]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60]马广海.应用社会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61]温泉润.矫正人生——心理治疗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6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3]李成等.罪犯心理矫治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64]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5]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6]翟书涛,杨德森主编.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7]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68]王殿卿,刘德义.人生哲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
    [69]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70]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C]·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71]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72]谭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3]季成叶主编.2005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74]萨日娜.家庭美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75]皮艺军.青春期危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76]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7]刘立霞,路海霞,尹璐.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78]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9]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0]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81]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82]唐汉卫.中外道德教育经典案例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83]金生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4]胡海欧.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5]林纪东.刑事政策学[M].台北:台湾“国立编译馆”,1969
    [86]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87]胡天庚.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8]张龙杰.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9]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90]王尚银.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91]黄厚甫.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2]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词稿较注·冬夜读书示子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3]金良年.孟子译注,孟子·离篓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4]张以文.四书全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95]诗经·小雅·蓼莪[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96](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7]关忠文.现代青年心理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98]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99]邱国梁.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100]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
    [102]梁龙编著.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
    [103]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04]王维义.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105]纪术茂,戴郑生.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7]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08][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
    [109][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10][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谈自我超越[M].石磊编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11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13][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4][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15][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6][美]J·P·蒂洛.伦理学[M].孟庆时,程立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7][美]托马斯·奥戴.宗教社会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118][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119][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20][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引论,黄伟合等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21][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铭原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2][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23][美]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24][英]Ronald Blackburn著.吴宗宪、刘邦惠译.犯罪行为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25][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6][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27]Julian Meltzoff,Critical Thinking About Research,Americ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128][美]马丁·哈斯克尔,路易·雅布隆斯基.青少年犯罪,耿左林等译[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
    [129]Spielberger C. D., Starr L. M.Curiosity and Exploratory Behavior.
    [130]Drillings, Michael (Ed)[A].Motivation:Theory and research[C]. Hillsdale, NJ,Englan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131][美]纳撒尼尔.布兰登.吴齐译.自尊的六大支柱[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
    [132][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12
    [13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34][苏]彼得罗夫斯基.集体中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35][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36]Winnicott, D. W.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M]. Harmondworth:Penguin, 1964:88
    [137][美]特拉维斯·赫希等著,吴宗宪等译.少年犯罪原因探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138][苏]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杜志英等译[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139]Noddings, Nel.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M]. New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1.
    [140]John Stuar Mill,Utilitarianism and on Liberty,edited by Mary Warnock,Blackwell,2003.
    [141][法]爱尔维修:论精神,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42]Tarde Gabriel, Pen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Rapelje Howell,Boston:Litter Brown company 1912; reprintd by Patterson Smith,1968
    [143][美]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龙保新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44][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145][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杜殿坤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46][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47][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48][苏]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9][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50][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51]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152][法]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53]韩庆祥.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从哲学到人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154]杨金海.人的存在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5]李慎明.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56]李延明,袁宝菊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157]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8]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9]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60]赵长太.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1]寇东亮.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2]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3]蒋笃运.和谐教育及其构建[M].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164]黄鸣奋.需要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65]罗鸣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6]张檀琴、李敏.需要、欲望和自我唯物论和辩证观的需要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67]郭宝宏.论人的需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8]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9]朱健梅等.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创新[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5]曹先擢等编,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苗慧兰.青少年需要是值得重视的课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1982(10)
    [2]许惠英.需要与青少年人格成长[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02)
    [3]陈陈.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4]何贵初.青少年犯罪不良需要的矫正[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03)
    [5]胡赤弟.重视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1998(02)
    [6]朱美芬.从人的需要层次看道德建设的途径[J].青海社会科学,1998(06)
    [7]马巨芳.大学生心理需要与德育工作[J].松辽学刊,1999(04)
    [8]邵燕飞.论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9]何东海,张新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J].学海,2003(03)
    [10]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6(12)
    [11]胡凯,原艳娜.基于需要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04)
    [12]陈艳梅.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13]薛海.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精神需要的意义探究[J].学报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7)
    [14]刘健康.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刊,2008(03)
    [15]李丽娜.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8(12)
    [16]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2011(06)
    [17]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2010(05)
    [18]沈惠章.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探析[J].青年探索,2008(1)
    [19]丁妍,黄明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信仰危机、成因及对策[J].科学大众,2007(1)
    [20]赵颖莉,罗毛丽等.职校学生信仰状况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4)
    [21]朱芹,李尚敏.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及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22]宋书文.谈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1981(1)
    [2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25]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1(8)
    [26]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和全面发展[J].国外教育资料1980(1)
    [27]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
    [28]稚礼.美国的校园暴力[J].当代世界,1999(7)
    [29]崔景贵.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3)
    [30]石伟平.劳顿的“文化分析”课程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教育资料,1995(5)
    [31]补昕.女性吸毒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2007(6)
    [32]陈慧玲.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2008(5)
    [33]Johnson JG. Adolesce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violence and criminal behavior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157(9): 1406-1412]
    [34]Julian Meltzoff,Critical Thinking About Research,Americ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35]张浩.青少年新孝道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6(09)
    [36]金泽刚.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以赵承熙、马加爵等大学生杀人案件为例[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3)
    [37]李罡,郭小虎.论马加爵犯罪心理的社会成因[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38]邓福庆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文价值定位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23)
    [39]李飞,杨坤.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6(28)
    [40]杜文俊,李雅璇.青少年帮派犯罪之预防与矫正[J].犯罪研究,2009(6)
    [41]何贵初.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学思考[J].学术论坛,2002(5)
    [42]胡宁,邓林园,张锦涛等.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4)
    [43]邹泓,张秋凌,王英春.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44]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3)
    [45]李玫瑾、董海.犯罪人格的界定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6]董士昙,解永照.农村留守儿童与犯罪[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8)
    [47]Shears J, Robinson J, Emde R N, et al. Father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juvenile delinquency.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2,23(1-2):79-87]。
    [48]徐安琪.问题儿童?缺陷儿童?异常儿童?——千余名教师视角中的父母离异学生[J].青年研究,2002(3)
    [49]高荣云.试析两代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及青少年暴力犯罪——兼论第二代独生子女的暴力犯罪预防[J].当代法学,2002,(5)
    [50]欧阳艳文.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
    [51]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3(4)
    [52]孙逊.高中生孤独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8)
    [53]赵山明,赵汗青,张喜转.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 康复2007(17)
    [54]周芦萍.城市违法犯罪青少年家庭调查[J].家教指南,2004(11)
    [55]秦剑军.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四种家庭因素[J].社科纵横,2007(5)
    [56]苗素莲.加强家庭法制教育、培养守法习惯[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6)
    [57]周东明等.中学生不良生活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2(2)
    [58]康丽颖.学校的责任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6(12)
    [59]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60]冯文全.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6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二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62]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63]宋绍柱.当前青少年的道德防线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5)
    [64]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6)
    [65]佘双好.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10(5)
    [66]陈杰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再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7]潘云华.法律的经济伦理学分析[J].前沿,2008(7)
    [68]张兴国,姚颖.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4(3)
    [69]李玫瑾.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3)
    [70]李晓明,任慧.不公平竞争与犯罪——犯罪深层次原因探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4)
    [71]李刚.邪恶“十戒”: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对华秘密战[J].国际展望,2001(6)
    [72]吕刚.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1,(1)
    [73]胡建成,胡红宇.让媒介色情远离孩子[J].中国保安,2002,(1)
    [74]姜华,曹继建.论色情文化与青少年犯罪[J].中国德育,2006,(11)
    [75]游永恒.论现代家庭中的素质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76]夏学銮.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问题面面观[J].中国青年研究,2003(06)
    [77]王晓虹.基于协同论的旅游发展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78]邓淦之.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2010(06)
    [79]杨桦.时代呼唤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
    [80]李武龙.公务员道德建设探微[J].党史文苑,2008(20)
    [81]程丽,吴新宇.规范社会化缺陷与个人犯罪行为[J].法制与社会,2010(32)
    [82]袁甲.传媒预警与新闻舆论引导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2011(06)
    [83]彭佩、赵平喜.社会道德争议与媒介建构失衡-从“小悦悦事件”说起[J].青年记者,2011(33)
    [84]姚剑文.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与道德供给机制分析[J].求实,2004(2)
    [85]吴灿新.略论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机制[J]哲学研究,1996(5)
    [86]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1994(1)
    [87]陈海英.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初探[J].江苏高教,2007(3)
    [88]颜宪源.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12)
    [89]王丽.论生命痛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12(06)
    [90]马奇柯.中国传统荣辱标准的嬗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91]童怀伟.讲责任敢担当守纪律[N]人民日报,2012-10-19
    [92]葛荣晋.“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现代解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1)
    [93]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2011(03)
    [94]曾爱萍.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08(04)
    [95]余海舰.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J].学术探索,2012(7)
    [96]焦新顺.论孔子孝道和当代大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3)
    [97]新华网.两会新华视点:不要让孩子成为冷漠一代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3/09/content 5825087.htm.
    [98]刘秀伦、冯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学生的情感需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8)
    [99]吴小英.宋代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00]郑国裕.青少年滥用药物的社区康复及防治项目策划[D],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101]一土.家庭教育名言选编[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1)
    [102]刘丙元.论社会管理之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支持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2(9)
    [103]陈清硕.生态学的精神价值[J].生态学杂志,1993(3)
    [104]范碧鸿.论人性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论坛,2006(2)
    [105]新华网.新华时评:家庭建设是社会和谐国力强盛的根基,2007/09/24
    [106]新京报[N]2011/09/10
    [107]莫晓春.关于“青少年”年龄界定问题的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9(8)
    [108]黄娜,何齐宗.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1(7)
    [109]高闰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N]光明日报,2010/10/28
    [110]黄光明.被“妖魔化”的马加爵?还原马加爵的本来面目,人民网2004/03/26
    [111]蒋桂芳.青少年逆反的内在动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12]李德芳,杨素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113]大河网:23岁小伙杨锁饿死家中,2010/08/05
    [114]袁贵仁.关于价值与需要关系的再思考[J].人文杂志,1991(2)
    [115]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数字.http://news.qq.com/a/20060206/000257.htm
    [116]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03)
    [117]李清雁.“反德育”现象的批判与省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04)期。
    [118]马海鹰,张小远.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03)
    [119]樊琪.1557例违法犯罪者的人格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0(4)
    [120]曾天德等.卖淫妇女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03)
    [121]应文湘,纪政文.青少年犯罪倾向的人格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03)
    [122]江畅.论人性与人格[J].江汉论坛,2012(07)
    [123]吕前昌,盖立涛.从道德自觉走向政治自觉的理性审视[J].理论月刊,2010(4)
    [124]李金蓉.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J].当代思潮,2003(1)
    [125]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
    [126]王孝哲.论人的发展及其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8(1)
    [127]李德顺.“价值”与“人的价值”辨析—兼论两种不同的价值思维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1994(6)
    [128]李国庆.简论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问题的研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1995(10)
    [129]谢洪恩,“经纪人”假设辨析[J]道德与文明,1995(3)
    [130]张炳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30例犯罪少年的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96(03)
    [131]蒋桂芳.尊重人的正当需要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J].领导科学,2010(5)
    [132]李少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
    [133]柴萌,唐宏宇,韩素霞等.北京市新入监罪犯人格特点及心理卫生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
    [134]廖坚,王维,唐秋萍.青少年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4)。
    [135]应文琦.关于青少年人格与犯罪倾向的理论探讨[J].理论学习,2007(8)。
    [136]杨峻岭,任风彩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J].伦理学研究,2009(5)。
    [137]王志红,雄伟.浅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138]韦瑞英.国内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
    [139]沈贵鹏.青少年攀比:亦忧亦喜的成长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7(1)。
    [140]刘京辉.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中的人格障碍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2009(12)。
    [141]冯宇平.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42]石映飞.未成年犯家庭功能特点及其对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5月。
    [143]郗浩丽.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4]李合群,沈彬.青少年神经症的家庭亲密度及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3)。
    [145]姚听.论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南都学坛,2008(2)。
    [146]杨容波.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优势[J].青年探索,1988(Z1)。
    [147]左利华,张怀春等.留守青少年自立人格特征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5)。
    [148]左利华.留守青少年自立人格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4月。
    [149]姜淑梅.试析父母素质对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7(52)。
    [150]卢宁.试论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4)。
    [151]朱巧香.优化社会道德环境提高国民道德素质[J].行政论坛,2003(6)。
    [152]邓云辉.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与防治大[J].理学院学报,2011(5)。
    [153]刘铁铭.曾国藩身世溯源[J].南华大学学报,2006(2)。
    [154]薛静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对我国青少年教育心理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
    [155]佟雪峰.中小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J].现代教育科学,2012(8)。
    [156]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N].科技日报,2007年1月25日。
    [157]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2005(5)。
    [158]李林.谈谈家庭劳动教育对形成孩子优良品德的意义[J].江西教育科研,1997(6)。
    [159]张荣钢.当前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1月。
    [160]孙婷婷.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本质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
    [161]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162]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4)。
    [163]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
    [164]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西南交通大学[D]博士,2007(1)
    [165]贾蕊.基于需要理论的高职教师有效激励研究,中国石油大学[D]硕士,2010(5)
    [166]于蕾.基于需要理论的中职生学习动机激发研究,浙江工业大学[D]硕士,2011(12)。
    [167]汝秀梅.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关于和谐社会理念的先声[J]理论探讨,2010(1)
    [168]段希铸.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在改善民生中的现实意义[J]世纪桥,2008年(11)
    [169]方世南.需要的道德与道德的需要[J]苏州大学学报,1988(2)
    [170]赵长太.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
    [171]辛世俊.人性与精神文明建设[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精神文明导刊,2001(1)
    [172]何资桥.亲子分离特征对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1)
    [173]Kevin S. Reimer;Brianne M. DeWitt Goudelock;Lawrence J. Walker.Developing conceptions of moral maturity:traits and identity in adolescent personality [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9 (5).
    [174]Maureen O. Marcenko, Thomas E. Keller, Mary Anne Delaney. Children with SED and Their Families in an Urban Public Mental Health System:Characteristics, Needs, and Expectations [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01(06).
    [175]Elizabeth C. Halloran,Gloria J. Ross,Michael P. Carey.The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 Personality and Family Environment to Psychiatric Diagnosis [J]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2(03)
    [176]Norman Livson, David Day.Adolescent personality antecedents of completed family size: A longitudinal study [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77(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