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共产党的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乡关系问题是城乡差别、城乡对立产生之后,人类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城乡混沌一体、城乡分离对立、城乡对立加剧、城乡对立消灭最终走向城乡差别消失、城乡融合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条件,并设想了达到城乡融合的具体途径,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变革旧中国城乡尖锐对立面貌的现实需要,共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原理,具体分析旧中国城乡关系结构性特征的必然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其成果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累的经验”、“创造的条件”和新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原因。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形成了以“城乡兼顾”为核心原则的城乡关系思想,进一步丰富毛泽东思想。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党的城乡关系政策先后围绕“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一化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展开,曾为城乡社会的共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改革开放之后营建城乡良性互动局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自1953年开始实施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我国在农业产出剩余有限和工业化资金匮乏的情况下,选择了赶超型的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1953~1978年城乡之间逐渐由开放交流走向封闭隔离,特别是1958年以后逐渐形成的以统购统销、二元户籍、人民公社、城镇社会福利保障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二元体制,把城市和乡村割裂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实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致使城乡差别显著扩大,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固化,背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初衷。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许多正确城乡关系思想未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前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城乡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建设道路创新的新进程,形成了以“在改革中实现城乡互动”为核心的城乡关系理论。通过实施以打破城乡隔阂、实现城乡互动为目标的体制改革,党的城乡关系政策实践改变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商品流通和价格制度,松动了对劳动力流动和农民落户城镇的限制,使城乡之间的互动活跃起来。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乡镇企业的起飞和小城镇的勃兴成为城镇带动乡村的重要动力等,是十年改革促进城乡互动,拉进城乡空间距离,缩小城乡差别的主要成效,也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积累。但改革中存在着国家投资结构上的不合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排农”的城市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未加触动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城乡差别的缩小和城乡协调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中的问题和难题的基础上,结合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实践、新问题、新情况,逐步形成了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城乡关系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建设道路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使城乡之间的体制性阻隔进一步被打破,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信息等在内的要素在城乡之间加快流动,农业、农村获得了较大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乡镇企业和城镇化获得快速发展,吸纳和引领乡村发展的能力增强;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由于渐进性改革的不及和缺陷,“以农助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关系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反而以新的形式出现,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提升“三农”发展能力成效有限,“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未能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初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新中国以来的“城乡兼顾”原则、“城乡互动”思想、“城乡协调发展”理念加以综合提升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容,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建设道路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的重大创新:它在内容上要求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它在原则上要求坚持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两手”结合调节等原则;它在实践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空间建设重点、把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作为统筹的有效途径、把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统筹的关键、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探索作为示范窗口。可以说,将近十年的统筹城乡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未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目前就是包括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主张和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历史过程留下的基本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把握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我国城乡关系问题;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坚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和融合;它启示我们,未来需要继续以实践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human beings have to face after urban-rural difference and urban-rural antagonism came into being. Marx and Engels, stood in the height of the dialectic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evealed the general law of human society that it started from unitary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eparation and antagonism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ensification of urban-rural antagonism, the disappearance of urban-rural antagonism, finally it ended up with the disappearing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 and urban-rural fusion. They also demonstrated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realizing the urban-rural fusion; in addition, they assumed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to achieve urban-rural fusion. All these constructed Marxist theory on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source of sinicized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Marxist theoretical advancement in quality together with the times and the realistic need of reforming the opposite situ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ld China codetermine the necessity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t i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by combining this theor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n old China, and taking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road of "encircling th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seizing power by armed force", which realize the first historical leap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with its achievement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o Zedong Thought.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s" and "created conditions" i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period as well as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 are the reasons why China promote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CPC with Mao Zedong as the core developed the idea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with "accounting both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the core principle, which enrich and develop the Marx's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is the continual enrichment of Mao Zedong Though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or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eriod, policies on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mad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centered on "consolidating power, recovering and developing national economy","realizing'one Transformation and Three Reforms'", and "realiz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ocialism". The CPC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mutual progress of urban-rural societies, and laid an important groundwork for the good interaction of urban-rural area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However,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scale planned economic construction since1953,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limited surplus of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the shortage of capital in industrialization, China adopted the strategy of overtaking industrialization especially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During the year1953to197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open communication to close isola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year of1958, the binary system with controlled procurement and distribution, binary household register, people's commune and the urban social welfare protection as its main content came into being, and this system separated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o two relatively independent units. The policy of "Agriculture supporting industry, rural areas supporting urban areas" lead to an obvious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 and the binary structure of urban-rural areas further strengthen which departed from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Many correct thoughts about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of the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CPC with Mao Zedong as the core haven't been put into effect.
     The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CPC with Deng Xiaoping as the core has timely learne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handling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peoples' live practic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s, thus opening a new era of innovation on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ming an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eory centered on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reforma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ation aiming at breaking the barrie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chieving urban and rural interaction, the CPC's urban-rural policy practices have changed the basic rural operation systems,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and the pricing systems, loosening restrictions on labor mobility and farmers' settlement into the urban areas, mak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vigorous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soaring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combined the taking-off of the township enterprises together have been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t is the reform in the past decade that promoted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raction and narrowed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lessened the urban-rural divide, it is also an enhancement for the experience of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eory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reform has seen unreasonable structured national investment, expansion of price scissors betwee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the untapped farmer-exclud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narrow the urban and rural divide and help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veloping in a coordinated way.
     The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CPC with Jiang Zemin as the core has taken les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ince1949and analyzed the issues and problems in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ombining the new practices, new problems and new situ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radually formed a core concept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s theory centered on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hich further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1990s to early21st century, the institutional barrier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d been further broke by the reformation aiming at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flow of productive elements including labor, land, capital, information has been accelerated,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have significantly developed, farmers' income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township enterprises and urbanization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with stronger ability to absorb and lead the rural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and consumption levels have seen substantial increase, major changes have take place in the economy structure. But due to the limitation and defects of gradual reformation,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model of "agriculture supporting industry, rural areas supporting urban areas" has not been radically changed, but taking a new form,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increasing and the effort to develop rural areas has only gained limited success, besides, the goal of a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has not yet been fully achieved. The16th National Congress has made the idea of "develop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a coordinated way"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laid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new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CPC to make and implement scientific strategy to develop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a coordinated way.
     With Hu Jintao as the general secretary, the new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CPC has promoted and innovated the principle of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concept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and the idea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which had being put forward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he new collective leadership ha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contents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for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formed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sinicized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has further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theory of overall planning for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s a great innovation which plans and consider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 In content, it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to make overall plan for land usage, urban-rural plann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ublic service, urban-rural labor employment, and urban-rural social management. It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comprehensiveness, coordin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two hands" combined with regulation. In practice, it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 as the key point, regarding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s the link to connect cities and countrysides, regarding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as the key, and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area as a demonstration. The last10years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preliminary progress, but the task of overall planning for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eory in the future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arduous.
     At present, the sinicized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ncludes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doctrines and theory achievements formed under the three generations'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CPC with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g as the core, an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with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And the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system. The basic experiences left in the process of its formation history is that:we should insist on Marxis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grasp the development law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we should persist i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o deal with problems of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insist on taking the work related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s a top priority and lead the country by ci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with industry, carrying out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ry to achiev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d fusion, from which inspires us that our future needs innovation i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cons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n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of Marxism, and with the innovation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of Marxism to lead innovation in practice.
引文
① 马克恩.瓷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②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可见于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的城乡协调融洽的理想国、康帕内拉描绘的“太阳城”、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法朗吉”实验及其建立的“法伦斯泰尔”、罗伯特·欧文实验的“新协和村”。发展经济学家的主要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费景汉一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论、桥根森二元结构模型、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社会学者和城市学家的思想观点则主要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的广亩城理论、芒德福的城乡发展观、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些思想观点已有关注,可参见铁明太.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2~28: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30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4):207~209:叶超,陈明星: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34~39;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6,(4):118~128;马远军,张小林,等: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45~50;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6,(3):463~468,等。
    ① 杨立新,蔡玉胜.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梳理和深入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7,(3):56~60.
    ② 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78~82.
    ③ 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3):13~16.
    ④ 崔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现实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14-16.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57.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3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8.
    ④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4.
    ⑤ 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6.
    ① 孙成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及经验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132~135:柳士化.几代党的领导人城乡一体化思想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9.
    ② 白雪秋.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之演进[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2):111~114;孔燕.党的领导核心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探索[J].世纪桥,2008,(5):42~43;马爱群.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探索[J].世纪桥,2008,(12):30-31.
    ① 杨洛,廖元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运用和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1984,(1):2~9;宫玉松,聂济冬.科学认识中国近代城乡关系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3):41~45.
    ② 江俊伟.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的构想与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6):42~28;陈明,刘爱华.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7,(39):110~111.
    ③ 罗峰.从分治到统筹:城乡关系的阶段性转型[J].社会主义研究,2008,(3):65~69
    ④ 费利群,滕翠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9,(12):1~12
    ⑤ 武力.新中国60年城乡关系的演变和共同发展[J].中华魂,2009,(11):10~13;路小昆.新中国城乡关系60年——历程、特征与启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5):64~67张雨林.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上)[J].中国农村经济,1989,(9):4~10;张雨林.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下)[J].中国农村经济,1989,(10):3~9
    ⑥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23~31.
    ① 路小昆.新中国城乡关系60年——历程、特征与启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5):64~67.
    ② 杨丽蛟,齐鹏.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考量与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35~38;完世伟.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4):14~20.
    ③ 夏永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8~20;方松海,白瑜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回眸——工农城乡关系30年变迁[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1):95~00.
    ④ 张化.建国后城乡关系的演变刍议[J].中共党史研究,2000,(2):28-34.
    ⑤ 奚建武.治理视域下我国城乡关系的变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8~72.
    ⑥ 胡俊生.由隔离走向融合——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5~40;张汝立.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其社会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3,(3):241~244.
    ⑦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2):1~10.
    ①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23~31.
    ② 铁明太.建设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9,(8):12~14:张小林.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刘洪彬.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谢培秀.城乡要素流动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M].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8;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孙成军.转型期的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马军显.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① 马军显.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刘洪彬.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② 孙成军.转型期的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马军显.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刘洪彬.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③ 宣迅.城乡统筹论[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④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⑤ 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⑥ 姜作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原则[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43~49.
    ① 张小林.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② 孙成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及经验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132~135.
    ③ 王敬华,陈田.统筹城乡发展途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姜作培.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和措施[J].党政论坛,2004,(3):32~34;
    ④ 铁明太: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姜作培.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和措施[J].党政论坛,2004,(3):32-34;张晓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J].学术界,2007,(5):163~167;李保民.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城乡就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08,(2):31~38;张秋.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新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0,(6):36~37;张诺夫,徐彬.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若干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28~34;陈冬生.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结局的结构性问题.理论前沿,2009,(21):27~28.
    ⑤ 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6~70;夏道玉,左雪松.城乡的分野与融合——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观的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8,(5):20-23;肖雪莲.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64~68;曾长秋,赵剑芳.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具在我国的应用[J].大连干部学刊,2007,(9):10~12;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5,(6):25~31;吴学凡.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城乡差别思想及其现实意蕴[J].社会主义研究,2008,(1):25~27;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9~15;徐勇.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1991,(6):36~41;马远军,张小林,等.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45~50;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6,(3):463~468.
    ① 刘洪彬.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92~93.
    ② 姜作培.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辩证关系[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8):26~29铁明太: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③ 姜作培,徐宏.论城乡统筹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51~55;王敬华,陈田.统筹城乡发展途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① 高鉴国、何增科、孙成军等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有着系统的理论阐发:陈明生则直接指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系统地包含了动力论(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因)、条件论(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条件)、目标论(城乡统筹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实现论(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参见高鉴国.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90~94;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49-59;孙成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我们党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113~118;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3):13~16。
    ② 有学者将城乡尚未分野的时期成为“城乡共生期”。参见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5.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13.
    ②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1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51.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5~166.
    ①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4.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7.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3.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89.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22.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
    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①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欧洲中世纪城市对于加速细化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发展的考察,详见《德意志意识形态》之[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114.
    ② 龚唯平.马克思城市化理论探微[J].经济前沿,2001,(7):32-35.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④ 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9~15.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80.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363.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87.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0.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1.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0.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03.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7~6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9-150.
    Peter Saunders. Social Theory and the Urban Question[M].London:Hutchinson Ltd.1986,p.23.
    ⑤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0.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8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07~408.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08.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3.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4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69-370.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14~415.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64.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01-502.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16.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8.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9.
    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8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142~143.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8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80~381.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3.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81.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1.
    ② 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50.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553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3.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⑥ 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52~53.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1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1-332.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列宁说,“城乡的对立破坏了工农业间必要的适应和相互依存关系,因此随着资本主义转化为更高的形态,这种对立将会消失。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在这方面的一个基本原理。”参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5.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6、647.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① 参见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50-52.
    ② 樊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解析.学术交流,2007,(5):108~11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④ 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52.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4、485.
    ① 参见《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8~504。亦可参见丁泽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农业的思想[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157~15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46.
    ① 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98.
    ①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79.
    ② 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7~98.
    ③ 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7.
    ④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81.
    ①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0.
    ②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4~285.
    ③ 转引自[前苏联]柯什列夫:苏联消灭城乡对立的道路[M].华五,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1:6.
    ④ 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0.
    ⑤ 徐芹.列宁早期城乡关系思想探析——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对立问题[J].江汉论坛,2009,(12):17~20.
    ⑥ 转引自[前苏联]柯什列夫:苏联消灭城乡对立的道路[M].华五,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1:4.
    ① [英]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38.
    ② 转引自[前苏联]柯什列夫:苏联消灭城乡对立的道路[M].华五,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1:9.
    ③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0.
    ①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97.
    ② 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4.
    ③ 徐芹.列宁早期城乡关系思想探析——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对立问题[J].江汉论坛,2009,(12):17~20.
    ① 叶南客,李芸.现代城市文明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城市观的四重理论述略[J].社会科学战线,1992,(3):121-130.
    ② 有研究说,19世纪末,俄国的铁路建设飞速发展,仅在该世纪末的后十年就建成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当时,俄国铁路的长度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参见徐芹.列宁早期城乡关系思想探析——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对立问题[J].江汉论坛,2009,(12):17~20.
    ③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5.
    ④ 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3.
    ⑤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6.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6.
    ② 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82~83.
    ③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4.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4.
    ②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
    ③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33.
    ④ 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9.
    ⑤ 参见《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4:《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62.
    ⑥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1.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4.
    ②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4.
    ③ 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8-39.
    ① 《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由列宁起草,于1918年1日25日载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相关内容,参加《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4~229.
    ② [前苏联]柯什列夫.苏联消灭城乡对立的道路[M].华五,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1:12.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62.
    ① 转引自[前苏联]柯什列夫:苏联消灭城乡对立的道路[M].华五,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1:28.
    ② 俞良早.论列宁发展苏俄农村和农业的重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8):68~73.
    ③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5.
    ④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5.
    ① 俞良早.列宁与苏俄三个时期的三种工农联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20~24.
    ② 根据柯什列夫的描述整理。参见[前苏联]柯什列夫.苏联消灭城乡对立的道路[M].华五,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1:42~44.
    ① 参见蔡来兴,主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4~16.
    ② 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城乡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消极影响,前文已有论述,参见2.1.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64~467.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285.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②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6.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5.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6.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① 徐中舒、傅兆君是持此种观点的典型代表。相关论述可参见徐中舒: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J].中国文化,2001,(17/18):1-14: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J].中国史研究,1999,(4):37~48.
    ②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110~117.
    ① 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J].中国史研究,1999,(4):37~48.
    ② 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J].中国史研究,1999,(4):37~48.
    ③ 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J].中国史研究,1999,(4):37~48.
    ① “城乡交相生养说”出自宋哲宗朝的殿中御史孙升之口,其言:“城郭、乡村交相生养。城郭财有余,则百货有所售;乡村力有余,则百货无所乏。”(卷394哲宗元祐二年辛巳)参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影印,1986.
    ① 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可参见周子建.从城乡关系看中西封建城市的历史作用[J].历史教学问题,1986,(4):17~21;马伟:古代东方的城乡关系[J].兰州学刊,1981,(3):72~76;徐勇:中国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特点及当代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1990,(1):32~37;徐勇: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1991,(6):36-4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80.
    ① 龚唯平.马克思城市化理论探微[J].经济前沿,2001,(7):32~35.
    ② 徐勇.中国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特点及当代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1990,(1):32~37.
    ③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209
    ④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79:247.
    ⑤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6:135.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4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f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40.
    ③ 史记·律书.
    ④ 古今国书集成·职方典.
    ⑤ 赵泉民.从“无差别的统一”到“对抗性”形成——基于新式教育兴起看20世纪初期中国城乡关系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7,(3):155~160.
    ① 徐勇.中国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特点及当代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1990,(1):32~37.
    ② 明清时期,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江南市镇的繁荣就是典型例子,它们是工商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但是在这种萌芽始终未能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成长壮大起来,这与城市的高压专制不无关联。研究过江南市镇的学者也曾指出,市镇创立的主要原因是,比较有实力的地主既在商业经营中获取暴利,又同时经营着乡村的土地,为了出售掠夺份额而进一步获得更大利益而创立市镇:所以市镇的支配权仍然属于地主,而不属于工商业者,进而市镇也不可能成为新秩序的建立者,不可能为成为封建经济的对立物独立发展,只作为地主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参见周子建.从城乡关系看中西封建城市的历史作用[J].历史教学问题,1986,(4):17~21.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6~397.
    ① 宫玉松.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J].文史哲,1994,(6):31~36.
    ② 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61.
    ③ 参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1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9.
    ④ 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61.
    ⑤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4~145.
    ⑥ 宫玉松.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J].文史哲,1994,(6):31~36.
    ①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
    ② 宝山县续志·农业:卷六[Z].1922:2~3.
    ③ 巴县志:卷十一[Z].刻本,1920.
    ④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47.
    ⑤ 江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九江经济调查[Z].1934:25~26.
    ① 陈炜.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9~126.
    ② 隗瀛涛,田永秀.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3,(2):30~36.
    ③ 彭通湖.四川近代经济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94.
    ④ 吴县志·舆地考,风俗:卷五十二[M].苏州:文新公司,1933.
    ⑤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849(第三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41.
    ⑥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849(第二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658.
    ⑦ 陈炜.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9~126.
    ①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54.
    ② 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528~529.
    ③ 陈炜.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9~126.
    ④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28.
    ⑤ 国民党中央农业实验所,编.农情报告:第四卷第7期[Z].1935:177.
    ⑥ 陈炜.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9~126.
    ⑦ 新创造(二卷二期)[Z].1932:176.
    ① 陈正谟.中国各省的地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2.
    ① 引自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07.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9.
    ② 宫玉松.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J].文史哲,1994,(6):31~36.
    ③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80.
    ④ 转引自宫玉松.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J].文史哲,1994,(6):31~36.
    ⑤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396.
    ⑥ 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M].上海:黎明书局,1935:266.
    ① 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对全国16省163县负债户的调查显示,农户用于贷款购买生活急需品者占款额总数的25.4%,用于婚丧占27.61%,用于交租纳税占13.3%,补救灾荒损失占18%,房屋修缮占11.2%,极少涉及农业生产投入(参见国民政府行政院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Z].1937:58.)。
    ② 转引自张守广.卢作孚年谱[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28.
    ③ 筑山.乡下佬和文明[J].农民,1930,(26):1.
    ④ 蓝梦九.都市与农村的根本关系[J].中国经济,1933,(2):2.
    ⑤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332.
    ⑥ 黄宪章.中国都市的过去与今后[J].新中华,1934,(1):135.
    ① 蔡云辉.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117~121.
    ② 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39~744.
    ③ 转引自隗瀛涛,田永秀.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3,(2):30-36.
    ① 当时有人指出,农村“十家人家有八九家没有饭吃,凄苦的情状惨不忍睹,土匪到处涌起,日复一日的急速增加,人口流离,死亡率增高,灾域扩大,农产品减少,田地集中于地主,大多数农民沦为佃农,即无天灾人祸,也难养活自己。国外农产品大量流入,数额逐年增加,经济愈益恐慌”;“从鸦片战争以后,口岸开放,商品输入,逐年增加,破坏内地原有的经济组织,己使各农村趋于慢性的枯竭”。参见陈醉云.复兴农村对策[J].东方杂志30卷13号。
    ② 梁敏玲.近代城乡关系的大致走向——以时人所论所行为中心的梳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2):28~40.
    ③ 参与其中的影响力较大的知识分子团体和教育机构主要有中华平民教育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山东齐鲁大学、南京金陵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等:为人们所熟知的教育和改造实验主要有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陶行知的晓庄生活教育、梁漱溟的邹平村治、高阳和俞庆棠和无锡民众教育、黄炎培和江问渔的徐公桥职业教育、雷沛鸿的广西国民基础教育、冯和法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等等。关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较多,这里不再赘述,典型专著和论文可参见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曹天忠.1930年代乡村建设派别之间的自发互动[J].学术研究,2006,(3):96-102。
    ④ 郑大华认为,至少有三点值得肯定: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后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的意义: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抛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帮助他们扫除文盲和脱贫致 富,值得传扬。参见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2):52-5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② 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7.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96.
    ② 宫玉松,聂济东:科学认识中国近代城乡关系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J].党史教学与研究,1992,(3):41~45.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8.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6.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96.
    ④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0.
    ⑤ 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资本开办经营的工商业中,产生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到19世纪60、70年代,洋务企业的开办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产业工人的队伍进一步扩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左右。
    ⑥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9.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97.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97.
    ④ 斯大林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参见《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7.
    ⑤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5.
    ⑥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5.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2.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
    ①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85~86.
    ②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87~90.
    ③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62~63、97~99.
    ① 齐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78.
    ②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75-177、704、734~741.
    ③ 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河北省档案馆、山西省档案馆.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一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1984:588~591.
    ④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37~138.
    ⑤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四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0~25.
    ⑥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四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1-36.
    ①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四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402.
    ②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33、214、155、257-261、279~287、552~553、292~313、322~332、333、348~351.
    ① 卢蕻.论城乡合作[M].北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28.
    ② 卢蕻.论城乡合作[M].北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26.
    ③ 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612~618.
    ④ 齐心,张馨,主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178.
    ⑤ 齐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21.
    ①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1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1.
    ②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39.
    ③ 石家庄市原称“石门市”,1948年1月]日起改称“石家庄市”后沿用至今。
    ④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382.
    ⑤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3.
    ⑦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40.
    ⑧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3.
    ① 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89.
    ②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7.
    ③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7.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33,144,176~179,194~195.
    ⑤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170.
    ② 文件规定,军事管制期间应达到以下几项目的:(1)完全肃清一切残余的敌人和散兵游勇以及任何进行武装抵抗的分子。(2)接收一切公共机关、产业和物资,并加以管制和监督。(3)恢复并维持经常的秩序,消灭一切混乱现象。(4)收缴一切隐藏在民间的反动分子的武装及其他违禁物品。(5)解散国民党、三青团、民社党、青年党及南京政府系统下的一切反动党派和团体,并收缴其各种反动证件,登记其各级负责人员,对登记后的少数反动分子实行管制(每日或每星期须向指定的机关报告其行动)。(6)逮捕那些应该逮捕的战犯及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没收那些应该没收的官僚资本。(7)建立系统的革命政权机关,建立革命的警察、法庭、监狱,建立物资及生产的管制机关与监督机关,建立临时的各界代表会。(8)在各种工人职员中,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切实的宣传组织工作,在可靠的基础上(注意不要被暗藏的特务分子及流氓投机分子所操纵)建立工会、学生会及青年团等,作为城市革命政权可靠的群众基础。(9)整理共产党在城市中的秘密组织,井建立党的组织。文件同时强调,必须在上述各项工作以及其他若干工作做好以后,才能依靠城市中的党和人民政府及群众团体进行统治,取消军事管制委员会,其时间,在大城市中约须三个月至六个月,甚至更长,在小城市中约须几个星期或二、三个月;十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取消军事管制须先得中央批准。参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425~426.
    ③ 何虎生,等.解放初期接管大城市的经验研究[J].北京党史,2005,(2):8~11.
    ④ 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69~270.
    ① 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73.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36.
    ③ 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70~272..
    ①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58、1270.
    ② 李玉荣.略论北平和平接管的特点及其基本经验[J].北京党史,1999,(2):19~23.
    ③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20~421.
    ④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3.
    ② 针对因战争的破坏和经济改组给资本主义工商业造成的困难,如原料不足、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政府和公营企业主要通过加工定货、收购或以原料换成品、调整公私商业的经营范围和调整价格、扩大对私营工商业的贷款及调整税赋等方式,帮助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生产。
    ③ 孙巧玲,闫家龙.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后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J].东岳论丛,2003,(4):99~100.
    ④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19.
    ⑤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7.
    ①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对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原文表述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3.
    ②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j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0.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3.
    ② 邓力群,等.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
    ③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
    ④ 据1949年统计,全国工业固定资产中,国营工业占到80.7%;全国大型工业产值中,国营占41.3%:全国生产资料生产(包括手工业),国营占48%。全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国营工业占有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 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产量的68%,棉纱产量的53%。国营经济还掌握着全国铁路和其他大部分现代交通运输业、绝大部分银行和对外贸易。参见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
    ① 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原则和采取了恰当的具体方法,没收官僚资本对国家所有的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生产停顿或企业设备被破坏的现象,并且使原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都保留下来,保证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对原则和具体方法的规定,显著地见于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中共中央及时发出的《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其中规定,对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机构应该澈底加以破坏,但是对于旧的统治阶级所组织的企业机构,生产机构,在打倒旧的主人换成新的主人之后,则不应加以破坏,而应加以保持,然后依照革命阶级科学准备的水准逐渐地加以改良即可:具体做法是:(1)不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的机构。原厂长、矿长、局长及工程师和其他职员没有逃跑并愿意继续服务者,只要不是破坏分子,令其担负原来职务继续工作,军管会只派军事代表去监督其工作,而不去代替他们。如果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逃跑,即从本企业职工中提拔适当的人员代理。除非是无法提拔或派去的人完全是内行,能够无困难地管理该企业时,才任命他们直接负责该企业的管理。(2)对于企业中的各种组织、工资制度、奖励制度、劳动保险制度等亦照旧,不得取消或任意改订,须要加以改良者,要经过细研究后,再提出更合理的改订办法。(3)军代表只监督企业活动,不管理生产。参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497~499.
    ② 王金艳.陈云对解放战争时期接管城市工作的贡献[J].高校理论战线,2005,(6):37~40.
    ③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1.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②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③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①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
    ① 相关数据参见陈东琪、邹德文,主编.共和国经济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17、32、111、115.
    ②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都曾表达过这样的设想。可参见陈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的城乡关系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118~120;孙芹丽.对建国前后刘少奇构建城乡互助关系思想的理论视角透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69-73.
    ③ 这些观点可见于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1871年)和《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体>一书摘要》(1874~1875),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1894)以及列宁的《政论家札记》(1917)、《全俄工兵农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1918年)、《对莫斯科省贫农委员会代表的演说》(1918)、《在全俄土地科、贫农委员会和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1918)、《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1919)、《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1919)、《在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1919)、《论合作制》(1923)等文献。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12~71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29.
    ③ 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50.
    ④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9-200.
    ⑤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9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0.
    ⑥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21~723.
    ① 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9~540:《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9.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384.
    ⑤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1~102.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5.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8~759.
    ③ 张丽媛.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628.
    ① 黄道霞,余展,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1353.
    ① 关于1950年新解放区夏征公粮的决定[N].人民日报,1950-3-1.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07~409.
    ③ 陈锡文,赵阳,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9.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0~513.
    ⑤ 陈锡文,赵阳,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① 陈锡文,赵阳,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② 陈东琪,邹德文,主编.共和国经济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8、100.
    ③ 陈东琪,邹德文,主编.共和国经济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年(农村经济体制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前言,3、420.
    ①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8.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业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前言,3;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4.
    ② 曾璧钧,林木西,主编.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年)[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29.
    ③ 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6、18.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交通通讯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前言,2-3.
    ① 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2.
    ② 杨丽蛟,齐鹏.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考量与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35~38
    ①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2.
    ② 赵发生.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8.
    ③ 刘国新.共和国里程碑·大业雄图——1954年的中国[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7.
    ④ 许经勇.解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成因[J].调研世界,2009,(9):3~6、32.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77~478.
    ② 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EB/OL].(1953-04-17)[2012-02-19].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6/2/47efc341fc4d9fa6c288fOdl ee3c58e8 O.html.
    ③ 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32.
    ④ 这四道文件分别是:《剖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6年12月30日)、《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指示》(1957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7年12月18日)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7年7月~12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229~232.
    ② 张曙光.放开粮价,取消粮票——粮食购销制度变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冬季卷:5~20: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制度的形成——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7,(1):97~104.
    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一五”计划的实施同步进行,随着改造的开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越来越多。加入高级社和初级社的农户,1953年分别为0.2万户、27.3万户;1954年为1.2万户、228.5万户;1955年为4万户、1688.1万户;1956年为10742.2万户、1040.7万户;1957年为11945万户、160.2万户。到1956年,全国参加高级社和初级社的农业已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见黄道霞,余展,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1354.)合作社实际上成为了统购统销政策低成本、高效运行的组织载体。
    ② 重工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远远高于轻工业,一定数额的投资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大大低于轻工业。根据统计分析,每亿元投资,用在轻工业能容纳劳动力1.6万,用在重工业只能容纳5000人。轻工业容纳劳动力的能力是重工业的3.2倍(参见邓力群,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1.)。
    ③ 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一九六六——一九八。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527.
    ⑤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7.
    ①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9~100.
    ① 张雨林.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上)[J].中国农村经济,1989,(9):4-10.
    ② 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2、77.
    ③ 陈锡文.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2.
    ④ 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6.
    ① 1955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指出,合作化运动应基本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的阶段,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或者暂时停止发展,全力巩固,或者适当收缩,或者在巩固中适当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2.]3月,毛泽东对中央农村工作负责人邓子恢、廖鲁言、杜润生、陈伯达提出了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停、缩、发”的方针。4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今后农业合作化的总方针是停止发展、全力巩固。
    ① 公安部.公安法规汇编(1950~1979)[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145~146.
    ② 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2~73.
    ③ 张英红.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J].宁夏社会科学,2002,(3):103~107.
    ④ 继1956年中央在几个城市进行了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边垦荒试点之后,1964年1月16日,党中央又决
    ① 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3.
    ① 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26.
    ② 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5, (1):21~31.
    ③ 郭书田.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5,(10):2~7.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20、22、216.
    ② 张雨林.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上)[J].中国农村经济,1989,(9):4~10.
    ③ 王习明.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60~73.
    ① 陆大道,等.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18.
    ② 张雨林.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上)[J].中国农村经济,1989,(9):4~10.
    ③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反映消费结构变化规律的重要指标。一般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对一个国家而言,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④ 这几组数据,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提供的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1.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9.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5.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78.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6.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19.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6.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8.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9.
    ② 李善峰.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89,(3):31~38.
    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N].人民日报,1985-03-25.
    ① 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0.
    ① 李善峰.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89,(3):31~38.
    ②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43.
    ③ 陈锡文,赵阳,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9.
    ④ 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5~86.
    ⑤ 方明,叶克林.改革与新型城乡关系模式的建立[J].社会学研究,1986,(1):22~32.
    ⑥ 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1、114.
    ① 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8.
    ② 完世伟: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20.
    ① 方明,叶克林.改革与新型城乡关系模式的建立[J].社会学研究,1986,(1):22-32.
    ② 李善峰.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89,(3):31~38.
    ①i李茂岚.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99~100.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7~268.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1.
    ①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19.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9.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23.
    ④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9~130.
    ⑤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9: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4.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170.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3~273.
    ③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1~25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4~215.
    ①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14.
    ②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5.
    ③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8.
    ① 白雪秋.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之演进[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2):111~l14.
    ① 蔡昉.中国“三农”政策的60年经验与教训[J].广东社会科学,2009,(6):148~157.
    ② 蔡昉.中国“三农”政策的60年经验与教训[J].广东社会科学,2009,(6):148~157.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91.
    ②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23~31、76.
    ③ 陈东琪,邹德文,主编.共和国经济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2.
    ① 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2~146.
    ② 参见笔者拙著。彭晓伟.影响“流动儿童”学习的制约因素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9):4~6、12.
    ③“三提”是指村级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三项提留,“五统”是指乡镇一级的教育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民政优抚费、和民办交通费五项统筹;“两工”则是指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兴办农村公共事业,农民必须提供的“义务工”和“积累工”。
    ④ 刘翠宵.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7.
    ① 贺雪峰,王习明.农民负担的现状与症结——湖北J市调查[J].中国农史,2003,(3):99~108:王习明.农民负担为何屡减不轻——童村实证调查[J].调研世界,2001,(2):38~40.
    ② 转引自陈锡文,赵阳,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2~243.
    ① 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9.
    ② 完世伟.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20.
    ③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23~31、76.
    ① 温铁军,朱守银.土地资本的增殖收益及其分配——县以下地方政府资本原始积累与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问题[J].调研世界,1996,(1):39~41.
    ② 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序言,2.
    ③ 参见笔者拙著。彭晓伟.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功能、原则及意义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3):73-75.
    ④ 王群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1.
    ⑤ 陈锡文,赵阳,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276.
    ⑤ 转引自王伟光,主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13.
    ⑥ 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N].光明日报,2005-3-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② 参见王习明教授与笔者的合作论文。王习明,彭晓伟.缩小城乡差别的国际经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98~101.
    ③ 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5~79.
    ①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http://219.235.129.58/indicator YearQuery.do.
    ② 任保平.加快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4~10.
    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J].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5,(21):13~19;冯越,鲁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哲学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规律的相关原理为视角[J].理论界,2007,(1):174~175.
    ① 黄祖辉,卫龙宝.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J].政策,2005,(4):26~28.
    ① 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2.
    ①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村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33~434.
    ② 解慧.略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1):32~38;黄祖辉,卫龙宝.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J].政策,2005,(4):26~28.
    ③ 王敬华,陈田.统筹城乡发展途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8.
    ① 姜作培,徐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着力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3,(4):61~65.
    ① 张小林.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7.
    ② 李保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就业一体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8,(1):5~10.
    ③ 姜作培,徐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着力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3,(4):61~65.
    ① 姜作培.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辩证关系[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8):26~29.
    ③ 曾业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2):36~41.
    ② 方创琳,等.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0.
    ① 陈少牧,熊建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的对策研究[J].求实,2008,(2):234~236.
    ② 杨宏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消除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J].社会主义研究,2006,(4):83~85.
    ③ 韩俊.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14~20.
    ① 韩俊.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14~20.
    ② 赵黎明,成红波.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与运作机制[J].中国农机化,2009,(12):112~115.
    ① 尤玉平.成都实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方法、经验与难题[J].珠江经济,2007,(11):50~57.
    ② 尤玉平.成都实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方法、经验与难题[J].珠江经济,2007,(11):50~57.
    ① 参见王敬华,陈田.统筹城乡发展途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5~60.
    ①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编.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5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4、5、7、19、20、21、22、23、25、26<Ⅰ><Ⅲ>、31、35、36、46<上>、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4]列宁全集(第1版)(第1、2、3、4、5、7、11、17、19、26、29、32、33、35、36、42、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5]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斯大林全集(第1、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9]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三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991.
    [12]毛泽东文集(第6、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7]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9]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3.
    [2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1]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3]铁明太.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4]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5]张小林.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刘洪彬.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7]谢培秀.城乡要素流动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8]王敬华,陈田.统筹城乡发展途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9]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0]Peter Saunders. Social Theory and the Urban Question[M].London:Hutchinson Ltd,1986.
    [31]丁泽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农业的思想[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32][前苏联]柯什列夫.苏联消灭城乡对立的道路[M].华五,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1.
    [33][英]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4]蔡来兴.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5]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3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影印,1986.
    [37]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40]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79.
    [4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6.
    [42]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43]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1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4]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5]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46]彭通湖.四川近代经济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7]吴县志·舆地考·风俗:卷五十二[M].苏州:文新公司,1933.
    [48]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849(第二、三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49]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0]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51]陈正谟.中国各省的地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2]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3]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M].上海:黎明书局,1935.
    [54]张守广.卢作孚年谱[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5][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6]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7]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8]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三、四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59]齐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0]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河北省档案馆、山西省档案馆.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一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1984.
    [61]卢蕻.论城乡合作[M].北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
    [62]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63]齐心,张馨,主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6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1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66]邓力群,等.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四、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3.
    [70]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1]陈东琪、邹德文,主编.共和国经济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2]黄道霞,余展,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73]陈锡文,赵阳,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村经济体制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7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业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7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交通通讯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
    [77]曾璧钧,林木西,主编.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年)[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78]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9]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80]赵发生.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1]刘国新.共和国里程碑·大业雄图——1954年的中国[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82]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8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7年7月~12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
    [84]邓力群,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5]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一九六六——一九八○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6]陈锡文.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87]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8]公安部.公安法规汇编(1950~1979)[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
    [89]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90]王习明.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9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92]陆大道,等.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4]李茂岚.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9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8]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0]刘翠宵.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01]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2]王群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03]王伟光,主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0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村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105]方创琳,等.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06]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编.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论文:
    [107]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4):207~209.
    [108]叶超,陈明星.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34~39.
    [109]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6,(4):118~128.
    [110]马远军,张小林,等.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45~50.
    [111]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6,(3):463~468.
    [112]杨立新,蔡玉胜.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梳理和深入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7,(3):56~60.
    [113]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78~82.
    [114]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3):13~16.
    [115]崔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现实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14-16.
    [116]孙成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及经验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132~135.
    [117]柳士化.几代党的领导人城乡一体化思想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9.
    [118]白雪秋.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之演进[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2):111~114.
    [119]孔燕.党的领导核心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探索[J].世纪桥,2008,(5):42~43.
    [120]马爱群.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探索[J].世纪桥,2008,(12):30~31.
    [121]杨洛,廖元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运用和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1984,(1):2~9.
    [122]宫玉松,聂济冬.科学认识中国近代城乡关系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3):41-45.
    [123]江俊伟.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的构想与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6):42~28.
    [124]罗峰.从分治到统筹:城乡关系的阶段性转型[J].社会主义研究,2008,(3):65~69.
    [125]陈明,刘爱华.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7,(39):110~111.
    [126]费利群,滕翠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 研究,2009,(12):1~12.
    [127]路小昆.新中国城乡关系60年——历程、特征与启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5):64~67.
    [128]张雨林.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上)[J].中国农村经济,1989,(9):4~10。
    [129]张雨林.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下)[J].中国农村经济,1989,(10):3~9.
    [130]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23~31.
    [131]武力.新中国60年城乡关系的演变和共同发展[J].中华魂,2009,(11):10~13.
    [132]杨丽蛟,齐鹏.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考量与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35~38.
    [133]完世伟.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4):14~20.
    [134]夏永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8~20.
    [135]方松海,白瑜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回眸——工农城乡关系30年变迁[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1):95~00.
    [136]张化.建国后城乡关系的演变刍议[J].中共党史研究,2000,(2):28~34.
    [132]奚建武.治理视域下我国城乡关系的变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8~72.
    [138]胡俊生.由隔离走向融合——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5~40.
    [139]张汝立.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其社会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3,(3):241~244.
    [140]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2):1~10.
    [141]铁明太.建设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9,(8):12~14.
    [142]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3]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44]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
    [145]孙成军.转型期的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6]马军显.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7]宣迅.城乡统筹论[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48]姜作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原则[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43~49.
    [149]姜作培.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和措施[J].党政论坛,2004,(3):32~34.
    [150]张晓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J].学术界,2007,(5):163~167.
    [151]李保民.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城乡就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08,(2):31~38.
    [152]张秋.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新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0,(6):36~37.
    [153]张诺夫,徐彬.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若干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28~34.
    [154]陈冬生.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结局的结构性问题[J].理论前沿,2009,(21):27~28.
    [155]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6~70.
    [156]夏道玉,左雪松.城乡的分野与融合——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观的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8,(5):20~23.
    [157]肖雪莲.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64~68.
    [158]曾长秋,赵剑芳.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具在我国的应用[J].大连干部学刊,2007,(9):10~12.
    [159]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5,(6):25~31.
    [160]吴学凡.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城乡差别思想及其现实意蕴[J].社会主义研究,2008,(1):25~27.
    [16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9-15.
    [162]徐勇.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1991,(6):36~41.
    [163]姜作培.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辩证关系[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8):26~29.
    [164]姜作培,徐宏.论城乡统筹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51~55.
    [165]高鉴国.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90~94.
    [166]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49~59.
    [167]孙成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我们党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113~118.
    [168]龚唯平.马克思城市化理论探微[J].经济前沿,2001,(7):32~35.
    [169]樊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解析[J].学术交流,2007,(5):108~110.
    [170]徐芹.列宁早期城乡关系思想探析——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对立问题[J].江汉论坛,2009,(12):17~20.
    [171]叶南客,李芸.现代城市文明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城市观的四重理论述略[J].社会科学战线,1992,(3):121~130.
    [172]俞良早.论列宁发展苏俄农村和农业的重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8):68~73.
    [173]俞良早.列宁与苏俄三个时期的三种工农联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20~24.
    [174]徐中舒.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J].中国文化,2001,(17/18):1-14.
    [175]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J].中国史研究,1999,(4):37~48.
    [176]谷更有.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城乡交相生养”[J].思想战线,2004,(6):103-107.
    [177]贤亮.明清时期中国的城乡关系——一种学术史理路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3~121.
    [178]周子建.从城乡关系看中西封建城市的历史作用[J].历史教学问题,1986,(4):17~21.
    [179]马伟.古代东方的城乡关系[J].兰州学刊,1981,(3):72~76.
    [180]徐勇.中国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特点及当代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1990,(1):32~37.
    [181]赵泉民.从“无差别的统一”到“对抗性”形成——基于新式教育兴起看20世纪初期中国城乡关系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7,(3):155~160.
    [182]宫玉松.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J].文史哲,1994,(6):31~36.
    [183]陈炜.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9~126.
    [184]隗瀛涛,田永秀.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3,(2):30-36.
    [185]筑山.乡下佬和文明[J].农民,1930,(26):1.
    [186]蓝梦九.都市与农村的根本关系[J].中国经济,1933,(2):2.
    [187]黄宪章.中国都市的过去与今后[J].新中华,1934,(1):135.
    [188]蔡云辉.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117~121.
    [189]陈醉云.复兴农村对策[J].东方杂志30卷13号。
    [190]梁敏玲.近代城乡关系的大致走向——以时人所论所行为中心的梳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2):28~40.
    [191]曹天忠.1930年代乡村建设派别之间的自发互动[J].学术研究,2006,(3):96~102.
    [192]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2):52~59.
    [193]何虎生,等.解放初期接管大城市的经验研究[J].北京党史,2005,(2):8-11.
    [194]李玉荣.略论北平和平接管的特点及其基本经验[J].北京党史,1999,(2):19~23.
    [195]孙巧玲,闰家龙.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后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J].东岳论丛,2003,(4):99~100.
    [196]王金艳.陈云对解放战争时期接管城市工作的贡献[J].高校理论战线,2005,(6):37-40.
    [197]陈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的城乡关系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118~120.
    [198]孙芹丽.对建国前后刘少奇构建城乡互助关系思想的理论视角透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69~73.
    [199]张丽媛.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00]许经勇.解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成因[J].调研世界,2009,(9):3-6、 32.
    [201]张曙光.放开粮价,取消粮票——粮食购销制度变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冬季卷:5-20.
    [202]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制度的形成——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7,(1):97~104.
    [203]张英红.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J].宁夏社会科学,2002,(3):103~107.
    [204]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5,(1):21~31.
    [205]郭书田.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5,(10):2-7.
    [206]李善峰.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89,(3):31~38.
    [207]方明,叶克林.改革与新型城乡关系模式的建立[J].社会学研究,1986,(1):22~32.
    [208]蔡防.中国“三农”政策的60年经验与教训[J].广东社会科学,2009,(6):148~157.
    [209]彭晓伟.影响“流动儿童”学习的制约因素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9):4--,6、12.
    [210]贺雪峰,王习明.农民负担的现状与症结——湖北J市调查[J].中国农史,2003,(3):99~108.
    [211]王习明.农民负担为何屡减不轻——童村实证调查[J].调研世界,2001,(2):38~40.
    [212]温铁军,朱守银.土地资本的增殖收益及其分配——县以下地方政府资本原始积累与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问题[J].调研世界,1996,(1):39~41.
    [213]彭晓伟.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功能、原则及意义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3):73~75.
    [214]王习明,彭晓伟.缩小城乡差别的国际经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98~101.
    [215]任保平.加快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4-10.
    [2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J].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5,(21):13~19.
    [217]冯越,鲁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哲学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规律的相关原理为视角[J].理论界,2007,(1):174~175.
    [218]黄祖辉,卫龙宝.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J].政策,2005,(4):26~28.
    [219]解慧.略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1):32~38.
    [220]姜作培,徐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着力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3,(4):61~65.
    [221]李保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就业一体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8,(1):5-10.
    [222]曾业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2):36~41.
    [223]陈少牧,熊建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的对策研究[J].求实,2008,(2):234~236.
    [224]杨宏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消除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J].社会主义研究,2006,(4):83~85.
    [225]韩俊.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14,-,20.
    [226]刘炜,黄忠伟.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制度构建[J].改革,2004,(4):10~18.
    [227]赵黎明,成红波.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与运作机制[J].中国农机化,2009,(12):112-115.
    [228]尤玉平.成都实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方法、经验与难题[J].珠江经济,2007,(11):50~57.
    [229]史记·律书.
    [230]古今国书集成·职方典.
    [231]宝山县续志·农业:卷六,1922.
    [232]巴县志:卷十一.刻本,1920.
    [233]江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九江经济调查,1934.
    [234]国民党中央农业实验所,编.农情报告:第四卷第7期,1935.
    [235]新创造(二卷二期),1932.
    [236]国民政府行政院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1937.
    [237]关于1950年新解放区夏征公粮的决定[N].人民日报,1950-3-1.
    [238]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EB/OL].(1953-04-17)[2012-02-19].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6/2/47efc341fc4d9fa6c288fDdlee3c 58e8 O.html.
    [23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N].人民日报,1985-03-25.
    [24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2002-11-17)[2012-01-16].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6/content_2467736.htm.
    [241]邬焕庆,翟伟.人大代表呼吁:奔小康千万别忘了进城的农民工[EB/OL].(2003-03-08)[2008-02-19].http://news.xinbuanet.com/newscenter/2003-03/08content-765786htm.
    [24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EB/OL].(2003-01-09) [2012-02-08].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Jan/258716.htm.
    [24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EB/OL].(2003-10-21) [2012-02-08].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145119.html.
    [24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EB/OL].(2004-02-08) [2012-02-08]. http://news.sina.com.cn/c/2004-02-09/08341751337s.shtml.
    [245]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N].光明日报,2005-3-15.
    [24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05-10-18) [2012-02-08].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18/19378045096.shtml.
    [24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06-02-21)[2012-02-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21/content_4207811.htm.
    [24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2007-10-26)[2012-02-08].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6/102412791115s.shtml.
    [249]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8-10-19)[2012-02-08].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
    [25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9-09-27) [2012-02-08]. http://www.gov.cn/jrzg/2009-09/27/content_1428158.htm.
    [25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0-10-27)[2012-02-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27/c_12708501_3.htm.
    [25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2011-10-25)[2012-02-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_5.htm.
    [25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2012-02-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01/c_111478116.htm.
    [254]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2012-02-08].http://www.xj71.com/2011/0930/633490.shtml.
    [255]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资料汇编(一)、(二)、(三)[Z].2007.
    [256]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试验——对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践的认识与思考[EB/OL].(2011-03-17)[2012-02-05].http://www.cdss.gov.cn/FocusCd/ggcx/201103/4940.html.
    [257]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EB/OL].(2005-12-24) [2012-02-05].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185157.htm.
    [258]杨楠.卫生部就新农合工作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EB/OL].(2012-02-27)[2012-02-28]. http://www.gov.cn/xwfb/2012-02/27/content_2077409.htm.
    [259]民政部.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2-04)[2012-02-05].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0902/20090200026333.shtml.
    [260]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2-22) [2012-02-2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22/c_111556411_4.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