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执政党要维护现有政权、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赢得较高的执政公信力。无论是无产阶级政党,还是资产阶级政党概莫能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问题的研究,不但可以深化对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政党理论,拓宽政党理论的研究空间,而且,在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其研究对探索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对策,巩固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界定执政公信力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执政公信力的构成要素、作用机理和执政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总结了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现状和原因。在明确了执政公信力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针对执政公信力的四个构成要素逐一进行探讨,分析各个构成要素在执政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完善的路径,以促进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提升。
     论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
     导论部分简要说明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阐述了当前本课题在学术界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重点难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对执政公信力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分析。首先在对执政公信力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执政公信力的构成要素,阐述了执政公信力的作用机理。其次,论述了执政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即执政公信力作用于执政绩效,进而影响社会发展;执政公信力作用于执政权威,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执政公信力作用于执政合法性,进而影响执政地位。最后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现状和原因。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需要创新执政理念,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本章首先明确了执政理念的内涵、作用和特点,之后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国家稳定和强盛为主的以国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本章从“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产生、内涵和对党的执政公信力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好诠释。最后本章提出了提升执政公信力还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执政理念以增强吸引力,具体阐述了创新执政理念的必要性、原则和基本要求。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必须改进执政方式,有效规范公共权力。本章首先界定了执政方式的内涵,并与领导方式做了区分。其次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的执政方式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执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削弱了党的执政公信力,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执政方式,提升执政公信力的路径:在公共权力的授予机制上,逐步扩大选举,增强执政合法性;在公共权力运行方式上,扩大民主,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在公共权力运行手段上,健全法制,用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执政行为;在公共权力运行规范上,加强监督和制约,防止公共权力异化。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需要提高执政绩效,以承诺的兑现取信于民。本章在阐明执政绩效的内涵、主要内容、评估原则和评估主体之后,论述了当前执政绩效存在的不足影响了党的执政公信力: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群众心理失衡;社会不公平问题凸显加深了群众对党的不满情绪;执政成本高消耗着有限的执政资源;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恶化了执政环境。最后提出了提高执政绩效,增强执政公信力的路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执政能力,促进执政收益最大化;增强成本意识,降低执政成本;建立科学的执政绩效评估机制。
     第五章主要阐释了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必须提升干部队伍形象,以高素质感召人民。本章首先明确了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的内涵,论述了党在局部执政时期干部队伍形象建设的实践,并总结了经验,重点是在对当前干部队伍形象不佳的表现和原因分析之后,提出了提升干部队伍形象,增强执政公信力的对策: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角色定位规范干部队伍的行为;把加强干部队伍的修养贯穿在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全过程中;抓好基层党组织形象建设,发挥好窗口作用;善用新媒体,向人民展示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完善制度、健全体制是提升干部队伍形象的保障。
Any party in power, who wants to maintain the existing regime and consolidateone's own ruling status, will have to win higher ruling credibility. There can be noexception whatever in the political party of capitalist class or the proletariat politicalparty. Not only can the studying on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deepen theunderstanding of the ruling laws, enrich the party theory and broaden the researchspace of it’s, but in the case of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facing enormouschallenges, the studying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and consolidate its rulingstatu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defining the ruling credibility to analyze the elements,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it’s, then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s of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combining with thepractice of China. Based on clearing the elements of the ruling credibility, this paperdiscusses the four elements one by one to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each of itswhen building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At last it gives some advice to promote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The paper is composed by introduction, body composition five chapters and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simply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is topic,sets forth the academic research situ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innovation points, keypoints, difficulty points,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the partyin power. First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lements of the ruling credibility andelaborates mechanism of action of it’s on the basis of deeply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the ruling credibility.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uling credibility,such as the ruling credibility affects social development by working on the governingperformance; the ruling credibility affects social stability by working on the governingauthority; the ruling credibility affects the ruling position by working on thegoverning legitimacy. At last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s of the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at promoting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has to innovate governing philosophy so as to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ideology.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clearing the connotation, the role and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verning philosophy, then review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course of governing philosophy of CPC since China is founded: nation-orientedgoverning philosophy that focus on the nation’s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people-oriented governing philosophy that focus on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of commonprosperity; person-oriented governing philosophy that focus on all-rounddevelopment of each person.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at person-oriented governingphilosophy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now which based on three aspects: the production,connotation and the affection to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person-oriented governingphilosophy. Finally the chapter presents if we want to improve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CPC, we have to innovate governing philosophy so as to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itspecifically addressed the necessity, the principles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innovating governing philosophy in practice.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at promoting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must improve the governing style to regulate the public power. This chapter first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governing style and makes different from the style ofleadership. Secondly it combs governing style of CPC which include three periods:the regional governing period; the period which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 to the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eriod which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n it analyzessome problems that have existed in today’s governing style which has weakened the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it has existed these problems.Finally it discusses some approaches of improving the governing style to promote the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gradually expanding the election to enhance the governinglegitimacy in the way that the public power is awarded; expanding democracy torealize the democratic rights in the way that the public power is operated; improvingthe legal system and regulating the governing behavior in tools that the public poweris operated; strengthen to supervise and to regulate to prevent the public power fromalienating in operating norms of the public power.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at promoting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need to improve the governing performance so as to win the trust by carrying out thepromise to people. This chapter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the main content, evaluatingprinciples and evaluating subject of the governing performance. It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governing performance have influenced the rulingcredibility of CPC: unbalanced development leads to mental imbalances of the masses;social injustice deepened the public discontent; the high ruling costs are consumingthe limited ruling resources; the increasing unharmonious factors in society haveworsened the ruling environment. At last it comes up with ways to improve thegoverning performance to enhance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establishing thecorrect view of political achievements; improving the governing ability andpromoting maximizing the governing yield; enhancing the cost conscious andreducing the ruling cost;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governing performance.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explains that promoting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must improve the image of the cadres in order to call people by good qualities. Thischapt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good image of the cadres, discusses thebuilding practice of the image of the cadres during the regional governing period andsums up the experience. After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reasons of the badimage of the cadres today, it focuses on presenting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the image of the cadres to promote the ruling credibility of CPC: regulating thecadres’ behavior by the role orientation which is “learning-oriented, service-orientedand innovation-focused”party in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cadre's training throughout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election, the cultivation and the use; making great efforts tobuild grass-root party organizations to play a role as "window"; making good use ofnew media to show people good image of leadership; perfecting system is theguarantee of improving the image of the cadres.
引文
①张德寿:《执政党公信力刍论》,《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②张德寿:《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党的公信力》,《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10期。
    ①谭龙芳:《论瑞典社会民主党公信力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②路云辉:《改革视野下党的公信力建设》,《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第3期。
    ③郭彩霞:《浅议党的公信力》,《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④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⑤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⑥曹武军:《党的公信力建设问题初探》,《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
    ⑦熊辉:《论提高党的公信力》,《求知》,2004年第4期。
    ①彭正德:《论列宁的执政党公信力思想》,《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②全华相:《论公信力与执政党建设》,《探索》,2006年第4期。
    ③路云辉:《改革视野下党的公信力建设》,《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第3期。
    ④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⑤孙晓晖:《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及其防范———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
    ⑥周律:《古巴共产党公信力建设及其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⑦吴斌:《中国共产党公信力提升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⑧郭燕来:《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合法性效应分析》,《前沿》,2010年第11期。
    ①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②周律:《古巴共产党公信力建设及其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③曹向阳:《公信力———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基础体现》,《南方论刊》,2006年第1期。
    ④吴斌:《中国共产党公信力提升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⑤郭彩霞:《浅议党的公信力》,《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①吴家庆,严华:《论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特色、挑战与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②郭彩霞:《浅议党的公信力》,《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③曹武军:《党的公信力建设问题初探》,《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
    ④谢龙生:《试论执政党的公信力》,《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2006年第4期。
    ⑤卢爱国:《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问题管窥、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⑥曹武军:《党的公信力建设问题初探》,《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
    ⑦郭彩霞:《浅议党的公信力》,《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⑧卢爱国:《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问题管窥、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⑨王绍平:《论网络环境下党的公信力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
    ⑩卢爱国:《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问题管窥、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①仇文利、吴志娟、王宏:《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公信力的提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谢龙生:《试论执政党的公信力》,《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2006年第4期。
    ③熊辉:《论提高党的公信力》,《求知》,2004年第4期。
    ④曹武军:《党的公信力建设问题初探》,《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
    ⑤吴家庆,严华:《论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特色、挑战与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⑥黄自稳:《新形势下党的公信力建设探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⑦储连伟:《树立党的群众工作新理念,提升执政党公信力》,《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年第1期。
    ⑧熊辉:《论提高党的公信力》,《求知》,2004年第4期。
    ⑨吴家庆,严华:《论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特色、挑战与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①杨冬雪:《最大的政绩是公信力增强》,《人民论坛》,2009年第9期。
    ②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③全华相:《论公信力与执政党建设》,《探索》,2006年第4期。
    ④张德寿:《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党的公信力》,《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10期。
    ⑤祝明明:《论加强民生建设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①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中央党校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①黄晓芳:《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电视研究》,1999年第11期。
    ②郑保卫:《试论新闻媒介的公信力》,《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3期。
    ①关玫:《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③龚培兴、陈洪生:《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8期。
    ④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兰州学刊》,2003年第6期。
    ⑤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①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②【波兰】彼得·什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9页。
    ③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①【波兰】彼得·什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页。
    ②【德】卢曼著、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③【波兰】彼得·什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8页。
    ④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8页。
    ①【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18页。
    ②韩升:《公共权力及其异化治理的伦理选择》,《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6期。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63页。
    ②柴宝勇:《论政党认同与政党领袖的关系》,《理论月刊》,2009年第5期。
    ①【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
    ①牛正兰、刘敏:《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及其巩固》,《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
    ②转引自【美】戴维·伊斯顿著、王浦劬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324页。
    ③【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卷),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①邓伟志:《变革社会中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①吴辉:《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东南亚经验的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①N.Luhmann, Trust and Power(New York:John Wiley&Sons Ltd,1979),PP.8.
    ①秦德君:《执政绩效探微:战略、评估及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②N.Luhmann, p.88.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④林松柏:《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9月10日。
    ①N.Luhmann, p.64.
    ②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影响下的执政合法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④【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⑤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①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②谢海军:《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合法性资源整合的变迁》,《求实》,2006年第3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400页。
    ①关福金:《社会转型期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页。
    ①赵晓呼,陈阳:《关于树立正确执政理念的思考》,《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
    ②戴焰军:《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作风》,《前线》,2004年第11期。
    ③韦有多:《“以人为本”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④陈俊宏:《创新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7年1月13日。
    ①陈建华主编:《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5页。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1990年版,第554页。
    ④陈清华:《权力运作与执政能力》,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55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280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6页。
    ①邢俊芳主编:《中国2l世纪经济走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403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①《中组部最新数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http://xj.people.com.cn/GB//n/2012/0701/c186332-17194030.html。
    ②章越松,梁勇:《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②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陈先达:《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新东方》,2009年第8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②正理:《执政理念与普世价值的创造性结合》,《学术研究》,2004年第11期。
    ③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49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宋协娜:《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执政方式科学化》,《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③林勋建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六册),第54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①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编印:《华北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1集),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第7页。
    ②舒龙、凌步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页。
    ①吴家庆、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与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①转引自《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②《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③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④杨绍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⑤侯少文:《党的执政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第4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①徐民华:《党的执政方式面临的困局与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①白维军:《危险社会与公共危机视阈中的农民利益诉求机制解读——以云南省“孟连事件”为案例》,《长白学刊》,2009年第2期。
    ②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页。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芳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①吴家庆、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与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②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7页。
    ③李烈满:《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④参见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公选、直选乡镇领导干部与党的领导问题的调查与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2期。
    ①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求是》,2007年第21期。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
    ①《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02页。
    ②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页。
    ①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New York: Harper,1947),PP.269.
    ②侯树栋、许志功、黄宏:《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页。
    ①高岩、吴耀武:《关于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问题的几点思考》,《理论导刊》,2011年第11期。
    ①杨绍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①杨绍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③《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45页。
    ①贾庆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人民日报》,2008年3月15日,第2版。
    ①牛余庆:《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路径选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6期。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①【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0页。
    ②秦德君:《执政绩效探徽:战略、评估及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1—1462页。
    ①陈燕:《公平与效率:一种经济伦理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③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④秦德君:《执政绩效探徽:战略、评估及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①秦德君:《执政的成本与收益:执政绩效评估研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①何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①何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②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页。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0页。
    ①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前沿》,2007年第2期。
    ①王小华:《中国收入差距的演化历程及相关研究综述》,《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年第3期。
    ②袁纯清:《和谐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①光明网-《光明日报》2012年03月20日
    ②蔡丽华:《收入分配不公与社会公平正义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③陈明石:《中国基尼系数十年超越警戒线》,《东方早报》,2013年1月19日。
    ④《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全球最大》,《昆明日报》,2011年2月11日。
    ①张晓晶、赵华、刘书云:《教育不公追问教育调整》,《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12月12日,第50期。
    ②袁菁华:《卫生公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公共政策选择》,《卫生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③青连斌:《社会不公的主要表现与应对策略》,《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第4期。
    ①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②董建萍等:《社会主义与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公正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①李斌、李亚杰、熊言豪:《我国行政成本缘何这么高》,《中国改革报》,2006年3月11日。
    ②焦建国:《公共财政: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改革内参》,2005年第18期。
    ③唐均:《政治体制改革更应关注什么》,《改革内参》,2005年第18期。
    ④余新赦:《强化成本意识降低执政成本》,《福建理论学习》,2006年第8期。
    ①沈小平:《为降低执政成本支招》,《领导之友》,2005年第6期。
    ①贺国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求是》,2004年第5期。
    ①陈景云:《关于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思考》,《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⑥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①温敬元:《关于提升党执政绩效的现实路径》,《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
    ①孙艳春:《执政党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党建研究》,2006年第7期。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9-50页。
    ③朱德平:《论新形势下党的形象建设》,《理论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2期。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73页。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4页。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9页。
    ①转引自《红色中华》,第167期,1934年3月27日。
    ②转引自《红色中华》,第140期,1934年1月4日。
    ③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3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8页。
    ②萧甡:《最后的决战》(19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3页。
    ②本书课题组编:《西柏坡与新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45页。
    ①黄宏主编:《西柏坡精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①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三类不良作风最伤民心》,《人民论坛》,2012年6月(下)。
    ②本书编写组:《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学习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58页。
    ①刘朝军、张绍春、陈先春:《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长江论坛》,2010年第1期。
    ①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新问题及原因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页。
    ②高新民:《党的作风建设:影响制约因素的分析与加强和改进的基本思路》,《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①王韶兴:《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几点认识》,《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①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①《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①闰韵等:《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925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③《陈云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②魏伟:《外国政党塑造自身公众形象的动因及做法》,《当代世界》,2010年第12期。
    ①吕冬冬:《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8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3、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60.
    [3]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1990.
    [6]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4、1993.
    [8]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0]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1]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2]陈云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邓伟志.变革社会中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吴辉.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东南亚经验的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17]秦德君.执政绩效探微:战略、评估及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8]关福金.社会转型期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
    [19]陈建华.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20]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1]陈清华.权力运作与执政能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5]邢俊芳.中国2l世纪经济走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7]章越松、梁勇.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32]林勋建.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3]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3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六册)
    [M].1979.
    [36]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编印.华北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1集)[M].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
    [37]舒龙、凌步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8]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3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40]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1]杨绍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2]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43]李烈满.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5]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46]侯树栋、许志功、黄宏.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8]陈燕.公平与效率:一种经济伦理的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9]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北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0]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1]袁纯清.和谐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2]董建萍等.社会主义与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公正问题[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53]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1982.
    [54]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5]萧甡.最后的决战(1947-194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6]本书课题组编.西柏坡与新中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7]黄宏.西柏坡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8]本书编写组.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5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0]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61]闰韵等.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98.
    [62]吕冬冬.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63]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4]周殿富.领袖政治学:自柏拉图以来政治生存法则的历史陈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65]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7]梁琴、锤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8]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9]刘建军.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70]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71]刘玉瑛.关键在于落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72]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3]刘玉瑛.领导者公信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74]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5]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76]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7]虞维华、张洪根.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78]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9]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0]韩强编.程序民主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81]黄卫平.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2]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3]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学术论文:
    [1]张德寿.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党的公信力[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0).
    [2]杨冬雪.最大的政绩是公信力增强[J].人民论坛,2009(9).
    [3]路云辉.改革视野下党的公信力建设[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3).
    [4]郭彩霞.浅议党的公信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3).
    [5]曹武军.党的公信力建设问题初探[J].理论学刊,2011(5).
    [6]熊辉.论提高党的公信力[J].求知,2004(4).
    [7]彭正德.论列宁的执政党公信力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
    [8]全华相.论公信力与执政党建设[J].探索,2006(4).
    [9]孙晓晖.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及其防范———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0(4).
    [10]王绍平.论网络环境下党的公信力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
    [11]仇文利、吴志娟、王宏.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公信力的提升[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5).
    [12]郭燕来.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合法性效应分析[J].前沿,2010(11).
    [13]吴家庆、严华.论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特色、挑战与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
    [14]谢龙生.试论执政党的公信力[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4).
    [15]卢爱国.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问题管窥、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16]储连伟.树立党的群众工作新理念,提升执政党公信力[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1).
    [17]吴斌.中国共产党公信力提升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18]黄自稳.新形势下党的公信力建设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19]周律.古巴共产党公信力建设及其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0]谭龙芳.论瑞典社会民主党公信力建设的经验及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1]祝明明.论加强民生建设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2]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2011.
    [23]黄晓芳.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J].电视研究,1999(11).
    [24]郑保卫.试论新闻媒介的公信力[J].新闻爱好者,2004(3).
    [25]关玫.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4(5).
    [26]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5).
    [27]龚培兴、陈洪生.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8).
    [28]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兰州学刊,2003(6).
    [29]李桂秋.论执政公信力的内涵、作用机理与提升路径[J].理论导刊,2012(10).
    [30]韩升.公共权力及其异化治理的伦理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5(6).
    [31]柴宝勇.论政党认同与政党领袖的关系[J].理论月刊,2009(5).
    [32]牛正兰、刘敏.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及其巩固[J].西北师大学报,2007(2).
    [33]林松柏.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4]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影响下的执政合法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35]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9(5).
    [36]谢海军.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合法性资源整合的变迁[J].求实,2006(3).
    [37]赵晓呼、陈阳.关于树立正确执政理念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5(4).
    [38]戴焰军.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作风[J].前线,2004(11).
    [39]韦有多.“以人为本”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40]李桂秋.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的逻辑起点[J].长白学刊,2013(3).
    [41]陈先达.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J].新东方,2009(8).
    [42]正理.执政理念与普世价值的创造性结合[J].学术研究,2004(11).
    [43]宋协娜.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执政方式科学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5(3).
    [44]李桂秋.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赢得公信力的原因分析[J].兰台世界,2012(4).
    [45]李桂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赢得公信力的原因和启示[J].桂海论丛,2012(5).
    [46]李桂秋.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公信力的提升[J].求索,2012(9).
    [47]吴家庆、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与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48]侯少文.党的执政方式的深刻变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4).
    [49]徐民华.党的执政方式面临的困局与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0]白维军.危险社会与公共危机视阈中的农民利益诉求机制解读——以云南省“孟连事件”为案例[J].长白学刊,2009(2).
    [51]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公选、直选乡镇领导干部与党的领导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
    [52]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
    [53]高岩、吴耀武.关于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1(11).
    [54]牛余庆.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路径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6).
    [55]秦德君.执政的成本与收益:执政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
    [56]何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2006.
    [57]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前沿,2007(2).
    [58]王小华.中国收入差距的演化历程及相关研究综述[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3).
    [59]蔡丽华.收入分配不公与社会公平正义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
    [60]袁菁华.卫生公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公共政策选择[J].卫生经济研究,2004(6).
    [61]青连斌.社会不公的主要表现与应对策略[J].大连干部学刊,2011(4).
    [62]焦建国.公共财政: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J].改革内参,2005(18).
    [63]唐均.政治体制改革更应关注什么[J].改革内参,2005(18).
    [64]余新赦.强化成本意识降低执政成本[J].福建理论学习,2006(8).
    [65]沈小平.为降低执政成本支招[J].领导之友,2005(6).
    [66]贺国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J].求是,2004(5).
    [67]陈景云.关于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9(5).
    [68]温敬元.关于提升党执政绩效的现实路径[J].理论探讨,2008(1).
    [69]孙艳春.执政党应树立良好的形象[J].党建研究,2006(7).
    [70]朱德平.论新形势下党的形象建设[J].探索,1998(2).
    [7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三类不良作风最伤民心[J].人民论坛,2012(6).
    [72]刘朝军、张绍春、陈先春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长江论坛,2010(1).
    [73]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新问题及原因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
    [74]高新民.党的作风建设:影响制约因素的分析与加强和改进的基本思路[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2).
    [75]王韶兴.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几点认识[J].山东社会科学,2012(1).
    [76]李桂秋.“服务型”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的必然要求[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5).
    [77]魏伟.外国政党塑造自身公众形象的动因及做法[J].当代世界,2010(12).
    [1]《光明日报》2007-1-13、2012-3-20.
    [2]《人民日报》2008-3-15.
    [3]《东方早报》2013-1-19.
    [4]《昆明日报》2011-2-11.
    [5]《瞭望》新闻周刊2005-12-12.
    [6]《中国改革报》2006-3-11.
    [7]《红色中华》(第140期、第167期).
    [1]【波兰】彼得·什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德】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山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2]【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4]【美】伯纳德·巴伯.信任:信任的逻辑与局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15]【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华夏出版社,2004.
    [16]【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7]【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英】罗素.权力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19]【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M].香港: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
    [20]【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1]【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2]【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8.
    [23]【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5]【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一1949年)(下)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6]【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8]【美】大卫·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9]【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0]【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1]【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2]N.Luhmann, Trust and Power(New York:John Wiley&Sons Ltd,1979).
    [33]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New York:Harper,1947).
    [34]C.J. Friedrich,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NewYork: McGraw-Hill,1963).
    [35]Jurges Harbermas,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Boston:Beacon Press,1979).
    [36]L.Pye,“The Legitimacy Crisis”,in L.Bind etal.(eds),Crisis and Sequences in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37]Martin Holls: Trust Within Reas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8]Dale E. Zand: The Leadership Triad: Knowledge, Trust, And Powe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