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软实力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硬实力不断增强,但文化软实力发展相对缓慢。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一个世界大国应该具有的地位相称,使我国以更强的综合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我国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问题,意义重大。
     目前,学术界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鉴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理论、战略意义、机遇和挑战、原则和途径作进一步探讨,形成关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较为系统的认识。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理论研究。由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这样的框架构成。在引出文化软实力之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作一梳理,意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这也成为了本篇论文的铺垫和理论支撑。
     整篇论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四章、结束语构成。
     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四部分内容。
     第一章是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这一部分追根溯源,先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谈起,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再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最后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文化建设思想,直至党的十八大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本文的论题提高文化软实力最终引出。
     第二章分析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首先,对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作了简单高度概括并对其具体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和对外产生的影响力。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本文从从五方面对这一内涵进行了详细解释。具体来说,文化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给别人施以恩惠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目的的能力。它有两个向度,向内和向外:向内是讲文化的内部凝聚力,它内聚和积累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信息,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向外是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它敞开为一种实在的竞争力、协调力,能够对世界各国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它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和硬实力同等重要,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软实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突出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主要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论述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有利于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有利于增进亲和力和影响力。
     第三章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首先,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一是经济社会建设成就辉煌,主要从经济和社会民生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二是国家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资金投入上的增加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等。三是国家扩大文化国际交流,主要从文化的走出去、请进来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挑战: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平衡;文化领域改革相对滞后;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一元化指导思想,主要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冲击一元化指导思想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原则和途径。原则重点谈了三原则,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文化多样性。对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本文主要提出了三方面的对策,第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第二,继承、借鉴与创新,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文化创新。第三,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首先,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跟发展国家硬实力对接:一是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二是建设文化强国;三是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四是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次,统筹对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世界;二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结语部分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并对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作了进一步阐述。
Cultural soft power research is a major issue tha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oday's worl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cultural soft power inthe competition in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becomes the strategic focus of competition of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development of China during latest more than30years the hard power continuouslyenhanced, but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developed relatively slowly. Under thecondition of the new world and the country, improve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softpower faces man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challenges, how to improve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to build a socialist culturalpower, how to guarantee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in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ommensurate to the status of a world power, and how tomake our country a mor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tanding among the nationsof the world, all of these resulted the urgent need in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Therefore, to discuss of improving the soft power of China it makes greatsignificance.
     Up to now, academic research to improve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ill inits initial stage, and has not yet formed a mature sound theoretical system. In view of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basic theory, strategicsignificanc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inciples and paths in improvement of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o form systematicunderstand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our cultural soft power. According to askquestions–to analysis the problem–to solve the problem approach, this articleexp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This framework constitutes of what is cultural soft power,why should to enhance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how to improve Chinese culturalsoft power. Before that, sorting ou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of the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tending to emphasize the status of attention on culturalconstruction fro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has also become the bedding andtheoretical support in this thesis.
     The whole paper is constituted by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part of four chapters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ory section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the topic, review on study of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difficulties of research,innovation and inadequacies of the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at our party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Tracing the sour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deology of thefirst three generations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ought about from the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withComrade Mao Zedong at the core ideology to take Deng Xiaoping at the core of thesecon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oughtComrade Jiang Zemin at the cor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leadership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ought, and finally to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Hu Jintao a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thought, until the party's18thlot to 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in a moreprominent position, and ultimately leads to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that is improvingthe cultural soft power.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hinesecultural soft power. First of all, what is the cultural soft power?The article brieflyhighly summarized and elaborated its specific connotation. Cultural soft power isinternal cohesion and external impact force produced by a country's culture, corevalues, social system, foreign policy, et al. In order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thearticle gives detailed explanation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connotation. Specifically,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is an ability which bring into play through attraction ratherthan force or impose grace to others to achieve their desired purpose. It has twodimensions, inward and outward: inward means cultural cohesion, which claster andaccumulat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meanwhile absorb foreignoutstand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create cohesion, solidarity suitable for the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Outward stresses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ulture. Itopens for a real power of competitiveness, coordination, exert real influence tonations in the world. It is relative to hard power,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it, meanwhile,not all cultures are soft power. On this basis,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ultural soft power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oft power of culture is animportant part of on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s an importantsymbol of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ighlighting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in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Secondly, the strategic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was stressed from both internaland external aspects. That is conducive to enhance solidarity and cohesion internally,and helpful to promote affinity and influence externally.
     Chapter III discuss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improving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First of all, opportunities in improving cultural softpower of our country: first, the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both in economic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spects. Economically, sustainable andstabl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laid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enhancing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In social livelihood aspec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improved, rapid growth of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demands of the people extends ahuge space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Second, our country accelerates the culturalconstruction, including promotion of cultural reform, increasing of cultural funding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 Third, our country needexpand cultural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mainly analysis from culture export andculture import aspects. Secondly, the increasing challenges in improving cultural softpower of our country: imbalance in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culturalreform is lagging behind relatively; diverse society ideological trends impact unifiedguiding ideology, mainly analysis impact of new liberalism, democratic socialismthought and pragmatism.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pathways in improving Chinesecultural soft power. Three principles were focus on, which includes that adhere to theguidance of Marxism,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and uphold cultural diversity. Onthe issue of how to improve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this article mainly put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Firstly, to construct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 whichincluding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econdly, to launch inheritance,learning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e, which includ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culture, learning of western culture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Thirdly, to deepen reformand opening up of the cultural field. First, to dock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to hardpower development, that i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build cultural power, to accelerate reform of the culturalsystem,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ultural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culture as a whole strength and competitiveness. Second, to co-ordinate internal development and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at includes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culture and aharmonious worl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strategy of going out.
     The conclusion further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improving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made a further summary on how to improve the softpower of culture.
引文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月25日。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③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⑤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陈正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③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③王先俊:《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①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概况部分参照了本人已发表的题为《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上的内容,具体为,韩丽彦:《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②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③庞中英:《国际关系中的软力量及其他》,《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④邓显超:《近年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6期。
    ①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贾海涛:《文化软实力:概念考辨与理论探源》,《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③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④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人民日报》,2007年1月25日。
    ⑤转引自刘晓玲:《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页。
    ①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刘晓玲:《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③贾海涛:《文化软实力:概念考辨与理论探源》,《红旗文稿》,2003年第3期。
    ①贾旭东:《中国文化软实力:共赢、贡献与和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5月8日。
    ①韩勃,江庆勇著:《软实力:中国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①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Issue80,Fall1990,p153-171.
    ③Joseph 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Time,Feb22,1999,p21.
    ④Joseph S.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25.
    ①韩勃,江庆勇著:《软实力:中国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金筱萍:《美国学术界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7期。
    ③韩勃,江庆勇著:《软实力:中国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6页。
    ③赵东立:《毛泽东的文化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③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文化组编:《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①《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文献三篇》,《党的文献》,1990年第3期。
    ②陈晋,王均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4—41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46-247页。
    ②转引自赵东立:《毛泽东的文化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2页。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7-81页。
    ⑤《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8-62页。
    ①《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0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6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6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第2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第29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第3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6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19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
    ①转引自金羽,欧阳斌:《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①《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4页。
    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②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9页。
    ①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光明日报》,2002年11月8日。
    ③《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①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6页。
    ①张远新:《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②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谈话,《第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理论文库》,第1651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8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2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0—661页。
    ①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4日。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年6月26日。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06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0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5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52—75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④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①《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②《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③《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①Nye Joseph,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M].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②Nye Joseph S.,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Advance Reading Copy)[M].NewYork:Public Affairs,2004.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④刘晓玲:《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191页。
    ①刘晓玲:《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②黄硕风:《综合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①陈载舸:《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需认清的几个问题》,《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298页。
    ①孔庆榕,张磊:张磊:《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3页。
    ①《孝经·广扬名》
    ①张平,覃志红,许卉等著:《精神航标——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页。
    ①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人民日报,1990年5月4日。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2005年6月第5版,第1104页。
    ①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①胡树祥:《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6页。
    ②温家宝:《深化全面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0年5月14日。
    ①胡锦涛:《合作、开放、互利、共赢》,人民日报,2010年4月16日。
    ①德克·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中国文化》第2辑,第3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1页。
    ①王治珂:《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②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攀登》,2010年第2期。
    ①梁凯音:《论国际话语权与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3期。
    ①《透视湖北省博物馆“爆棚”现象——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光明日报,2008年8月1日。
    ①邓显超:《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长白学刊》,2009年第2期。
    ①徐强:《增强我国经济国际主导权的思考》,《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9期。
    ①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②转引自骆郁廷:《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8页。
    ①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
    ①梅荣正,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页。
    ①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求是》,2009年第6期。
    ①李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论文化的一元与多元》,《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①于伟峰,马晓:《胡锦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体系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
    3期。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3页。
    ②李德顺等:《家园——文化建设论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转引自唐志龙:《文化的三重意蕴及创新视阈》,《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①房广顺:《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①《孟子·尽心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3页。
    ①《第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理论文库》中卷,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骆郁廷等著:《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8页。
    ①李昆明,王缅:《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8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刘仁荣,方小年.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3]辛文斌.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4]赵东立.毛泽东的文化观[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15]黄楠森,龚书铎,陈先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16]孙玉杰.邓小平的文化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7]陈文.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1.
    [18]李丰才.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9]滕纯.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20]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21]周立平,钟灏.邓小平教育思想概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2]姜汉斌.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
    [23]钟哲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4]李万忍.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5]张锡龄.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26]张健.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7]谢武军.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初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8]陈晋,王均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9]周浩然,李荣启.文化国力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0]黄朔风.综合国力新论——兼论新中国的综合国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1]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32]周向军,李春明.科学发展观文化建设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3]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5]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6]骆郁廷.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7]王桂兰.文化软实力的维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38]刘晓玲.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9]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0]李昆明,王缅.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41]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2]赵刚,肖欢.国家软实力:超越经济和军事的第三种力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43]唐晋.软实力大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44]李希光,李珮.软实力要素[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5]汪安佑.国家软实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6]郭树勇.中国软实力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2.
    [47]赵有田.综合国力竞争与文化冲突[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48]黄硕风.综合国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9]李江涛.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0]沈壮海.先进文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54]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5]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56]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7]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8]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59]赵修义,汪海萍.文化∶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0]俞新天.掌握国际关系密钥: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对外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1](苏)凯勒.文化的本质与历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2]童萍.文化民族性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3][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64]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65]聂立清.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6](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67]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8]彭继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研究(1949—2009)[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69]辛鸣.十七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70]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
    [71][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何小东等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72][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73][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74][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徐听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75][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蒋葆英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76]李青.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77]邓伟志,胡申生.和谐文化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78]张小平.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9]韩美群.和谐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0]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1]张再兴,赵甲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82]蔡普民.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3]魏礼群.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4]周卫东.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5]周向军,刘明芝.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86]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7]何星亮,郭宏珍.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民族和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88]唐海,邱文治.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89]甘葆露,张民耕.当代爱国主义浅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90]浦卫忠.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1]徐家文.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92]仲国霞,仲国英.爱国主义教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
    [93]张希舜.爱国主义纵横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94]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5]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6]宋志明,吴潜涛.中华民族精神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7]李康平.中华民族精神[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98]孔庆榕,张磊.中华民族凝聚力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9]卢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0]李宗桂.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101]肖君和.华魂论(第一卷):中华民族精神[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02]肖君和.华魂论(第二卷):中华民族凝聚力[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03]肖君和.华魂论(第三卷):中华民族大一统[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04]郝卫兵,范晓春.论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105]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6]祁述裕.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107]刘昌黎.和谐世界与东亚和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08]高飞.和谐世界与君子国家:关于国际体系与中国的思考[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109]胡树祥.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0]李开盛.理解中国外交:1949-2009: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家身份探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1]楚树龙,金威.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112]王炳林.文化方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3]王炳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试用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14]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5]黄志秋.走向文明的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16]张瑞才,范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7]张小平.当前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8]张小平.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9]梅荣政,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0]《聚焦文化体制改革》编写组编写.聚焦文化体制改革[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121]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2]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读本》编写组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1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问答》编写组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问答[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125]《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编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2]庞中英.国际关系中的软力量及其他[J].战略与管理,1997(2).
    [3]刘辉平.中西文化论争与《新民主主义论》的文化观[J].江西社会科学,1991(2).
    [4]邓显超.近年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9(6).
    [5]贾海涛.文化软实力:概念考辨与理论探源[J],2008(3).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
    [8]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N].人民日报,2007-1-25.
    [9]骆郁廷.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
    [10]魏恩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理论学刊,2009(3).
    [11]贾磊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N].光明日报,2007-12-7.
    [12]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8(1).
    [13]韩振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J].当代经济,2008(5).
    [14]有英.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述评[J].实事求是,2008(2).
    [15]贾旭东.中国文化软实力:共赢、贡献与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5-8.
    [16]韩宝华,秦裕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解读[J].实事求是,2008(2).
    [17]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2).
    [18]孙亮.“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构成要素[J].理论月刊,2009(5).
    [19]李彬.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发展的一个新视域[J].前沿,2008(5).
    [20]陈正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J].浙江社会科学,2008(2).
    [21]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归与前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2]赵磊.当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新远见,2008(5).
    [23]童世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4).
    [24]李宗桂,张倩.“三元”并举提升文化软实力[J].岭南学刊,2008(3).
    [25]谢雪屏.文化软实力之争:关注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6]胡显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觉[J].清华大学学报,2007(3).
    [27]俞思念,贺金浦.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与文化多样性[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1).
    [28]李雄华.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J].求索,2003(1).
    [29]房广顺.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30]何中华.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J].东岳论丛,1999(4).
    [31]孙伟平.论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
    [32]单世联.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5(2).
    [33]王晓德.试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
    [34]张有隽,林海.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35]雷晴岚.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文化多样性[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
    [36]田心铭.评几种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观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
    [37]陈显泗.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J].东南亚研究,2006(6).
    [38]詹文都,冯娟.论提升中国对外国家亲和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7).
    [39]田心铭.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8).
    [40]李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3(5).
    [41]于伟峰,马晓.胡锦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体系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0(3).
    [42]田心铭.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43]柳丁,黄中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党建研究,2004(1).
    [44]张耀灿.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J].社会主义研究,2002(3).
    [45]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求是杂志,2009(6).
    [46]张运德.始终不渝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J].新疆社会科学,2005(4).
    [47]江涌.中国要说话,世界在倾听——关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5).
    [48]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6).
    [49]张殿军.硬实力、软实力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7).
    [50]邹应猛.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战略[J].东南亚纵横,2010(10).
    [51]李煜.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世界,2010(8).
    [5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J].攀登,2010(2).
    [53]徐大超.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及其“硬实力”基础[J].当代世界,2010(6).
    [54]梁凯音.对中美关系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2010(7).
    [55]江海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
    [56]陈力丹,梁雨晨.向世界说明中国——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及策略[J].新闻传播,2010(11).
    [57]崔华前,李伟山.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8]赖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以CCTV—NEWS外宣语言及策略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10).
    [59]桑玉成,李冉.政党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60]王杰.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J].学术月刊,2011(7).
    [61]汪海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研究[J].经济研究,1993(12).
    [62]郑杭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J].求是,1998(12).
    [63]陈载舸.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需认清的几个问题[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64]冯颖红.中华民族向心力及其变化特点[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65]桑玉成,李冉.政党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66]姜迎春,宣云凤.论新时期执政文化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2).
    [67]陈元中.党的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12).
    [68]李维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领导权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2).
    [69]蒋晓丽,李建华.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70]沈壮海.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与中国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71]骆郁廷.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
    [72]何增科.国际社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和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
    [73]刘鹏.文化软实力竞争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5).
    [74]夏海军,栗志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江淮论坛,2009(2).
    [75]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5).
    [76]胡键.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国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1(5).
    [77]李希光.话语权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78]卢新德.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79]贾磊磊.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J].东岳论丛,2012(1).
    [80]郭建宁.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81]邓清柯.世界进入文化软实力时代[J].湖南社会科学,2009(5).
    [82]王瑾.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
    [83]李齐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0(6).
    [84]刘铁.文化产业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机遇[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7).
    [85]韩丽彦.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
    [1]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丘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
    [5]蒋英州.政治文化视角的国家软实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0.
    [6]田建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Issue80,Fall1990,p153-171.
    [2]Joseph 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Time,Feb22,1999,p21.
    [3]Joseph S.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25.
    [4]Liu Yumei:China's Soft Power and the Developmengt of China-AfricaRelations.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Summer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