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运用政治学及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放置在转型期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并在政府与广告行业两大主体形成的系统结构中,梳理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历史成因,概括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结构特点,解释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探讨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遭遇的现实挑战与潜在威胁,提出了既符合历史趋势亦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建之道。
     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突出特点在于政府权力一元化格局,即一方面以政府权力为中心,排斥广告行业权力,单向性地建立并维持广告行业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政府权力过大而缺乏相应约束与规范,广告行业权利则被压缩而事实性缺失,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呈现出“大国家-小社会”模式特征。
     在国家高度统合社会的背景下,公有制长期主导我国广告行业,“单位制”成为了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支点,广告经营者不再作为广告市场主体而存在,而是被转化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延伸,以其私的广告(经营)管理完成公的广告管理功能,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呈现出“全民动员”的特征,成功地实现了国家对广告行业的直接控制与管理。
     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与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裂解成为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变化。源于“体制外”自由流动的资源与空问的出现,非公有制广告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打破了公有制主导广告业的格局,消蚀了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支点,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裂解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两极格局,政府担当起我国广告管理的全部职责,陷入了纷繁复杂而琐碎的事务之中,并不断遭遇现实挑战与潜在危机:一方面,广告行业高度市场化和高度创新性,而政府的广告管理则不仅存有歧视与偏见,而且相对僵硬,暴露出政府能力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广告行业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而政府广告管理不仅强制有余认同不足,而且受到其自利性扩张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政府权威的严重流失。挑战与危机的重叠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陷入“弱国家-弱社会”模式的边缘。
     而要打破我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制度闭锁”,就必须在国家与社会合作与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转型与广告行业自治,双向重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广告管理体制模式,即政府必须进行渐进式分权,收缩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重塑政府权威,以型构“强国家”;广告行业组织则必须赋予并履行权力,对内约束并规范成员的从业行为,对外防止并抵御政府的非法干预,以构建“强社会”。
     总之,“广告管理”必将让位于“广告治理”,即广告行业组织将成为广告管理的重要主体,积极参与广告管理体制,并与政府合作与互动,形成广告行业的多元复合治理,从而有效地建构广告行业的良好秩序,促进广告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As the result of special hisitorical environments, China's government-centered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that is, government-power-unified framework. On one hand, government power excludes social power, undirectionally create and sustain the oder of advertising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ublic power and the private rights is broken, which leads government power expand without corresponding restriction, social rights be absent by being extremely compressed. China's advertising regulation displays the characteristics of'big-state while small society'model.
     In the background of country and society overlap, or country covers society, public ownership guiding China's advertising industry, makes 'danwei'be the operating pivot of China's government-centered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That's to say, advertising operators, no more advertising maket players but assistants of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operate just as a screw in the machine of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to fulfill the public management by its private management. By this, China's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successfully make the country directly contrl and manage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by mobilizing the whole people.
     With the starting and expanding of China Reform, especiall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market system, the separa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characterizes the China's society. Because of the free resource and space outside the sytem, non-public ownership attains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verturns the guilding place of public ownership, erodes the operating pivot of China's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and makes it split up into 'two-pole-situation', which forces the government to undertake all correspondence of advertising regulation while to fall into excessive, troublesome and triple things. On one hand, advertising being highly market-oriented while government being biased and rigid, leads the insufficience of government 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rights awareness of advertising industry being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government being still trammeled by its mandotry and self-serving administration, leads the running-off of government authority. The overlapping of the challenge and crisis leads China's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on the verge of weak-state and weak-socity'model.
     The key to break the atresia of China's regulation system is to re-build the 'strong-state and strong-society' model of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by government transit and advertising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cooperata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That's to say, to re-build'strong-state', by seperation of government pow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promoting government ability and re-shaping government authority; at the same time, to re-build'strong-society', by returning powers to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organization, which regulates the behaviors of its members while withstands the infringement of government.
     In all,'advertising government'must trasit to'advertising governance', that is, advertising industry organiz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to advertising regulation system, to effectively create the oder of advertising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ng industry,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引文
①琼斯.AC尼尔森:中国广告市场10年内跃居全球第二[EB/OL],http://www.xingxiao.com/Article/media/1145.html,2005-01-26
    ②中国消费者协会专项调查表明:虚假广告成公害[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1,(1):26.
    ③2007年上半年全国广告监督管理基本情况[EB/OL],www.saic.gov.cn,2007-08-10.
    ①在此,笔者引入“恶俗广告”概念,仅为展现中国广告业存在的问题,并不表示笔者认同“恶俗广告”这一概念,事实上笔者质疑“恶俗广告”这一概念的科学性。
    ②屈建民.修改《广告法》迫在眉睫[J].现代广告,2006,(6):16-17.
    ③丁俊杰;黄河.为广告重新正名——从主流媒体的广告观开始[J].国际新闻界,2007,(9):5-10.
    ④中国消费者协会.全国城镇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www.tj315.org/tj315/consume_indagate/consume_indagate_index.jsp;jsessionid=D3C9E10B93B5 3C9B3B5966F21C6785B9
    ⑤——.国家社科基金历年资助项目[EB/OL].http://www.npopss-cn.gov.cn/planning/yearxm.htm,2009-03-24.
    ①许正林.2005年广告学研究综述[J].中国广告,2006,(5):66-70.
    ①此数据截止2009年3月28日。
    ②广告行业制度研究中,广告代理制、广告审查制度、广告法律制度最受关注。
    ③这里所说的“社会”,是宽泛意义上的“社会”,可以划分为狭义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内容。
    ①杨彬.社会体制初论[J].学习与探索,1995,(4):92-96.
    ②李友梅.关于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8,(8):4-8.
    ③李友梅.关于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8,(8):4-8.
    ④郭存德.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展望[J].沧桑,2008,(2):90-91.
    ⑤黄家亮.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8,(1):77-78.
    ①包心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J].学习与实践,2008,(7):60-66.
    ②黄卫平;陈文.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2):1-8.
    ③宋晋川.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政治体制的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51-55.
    ④黄卫平;陈文.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2):1-8.
    ⑤欧阳日辉.十大体制性障碍亟待消除[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70410/09583486920.shtml,2007-04-11.
    ⑥唐士其.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J].国际政治研究,.1994,(4):59-65.
    ①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②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J].战略与管理,2001,(4).
    ③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57.
    ④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⑤郑杭生;洪大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出调[J].云南社会科学,1997,(5):1-10.
    ⑥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社会近期难圆的梦[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5).
    ⑦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4.
    ①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①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1):3-10.
    ②唐士其.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J].国际政治研究,1994,(4):59-65.
    ③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3):58-66.
    ①朴素的系统论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八百多年前的黄帝时代,那时中医即将人体作一个整体医治;而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的论点,则是西方朴素系统论思想的滥觞。林益.一般系统论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上)[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1-6.
    ②林益.一般系统论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上)[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1-6.
    ①陈茂申.系统的联系和发展——系统辨证法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1986,(4):1-6.
    ②刘凡.中外广告监管体制比较研究[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期):1-13.
    ①刘晓林.体制改革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J].观察与思考,2008,(22):24-25.
    ②张健.体制改革·体制突破·制度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Z1):73-74.
    ①转引自张金海.广告经营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6.
    ②转引自赵洁.广告管理实务[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6.
    ③张金海.广告经营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6.
    ①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
    ②Rajeev Batra; John G. Myers; David A.Aake.Advertising Management(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
    ③汪涛.广告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4.
    ④胡昌平.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6,25.
    ⑤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63
    ⑥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5.
    ①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②邹东升.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比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5-9.
    ③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政治学研究.2001,(3):78-84.
    ④苏保忠;张正合.公共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⑤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1.
    ① Allison, G.T. (1979),"Public and private management:Are they fundamentally alike in all unimportant respects?"Proceedings for the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conference, November 19-20. (Washington, D. C.:Office of Personal Management, OPM Document 127-53-1,1980).
    ②徐晓林;田穗生.行政学原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
    ③苏保忠;张正合.公共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7.
    ④工商行政管理中等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著.广告管理[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1,
    ①夏清华.广告管理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23.
    ②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
    ③刘林清;陈季修.广告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8.
    ④郑和平.广告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4.
    ⑤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
    ⑥刘林清.广告监管与自律——广告人行为规范[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
    ①赵定涛.公共管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2-5.
    ②包淳一.广告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③刘林清.广告监管与自律——广告人行为规范[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④何钟秀.现代管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88.
    ①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2.
    ②郑和平.广告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4.
    ① Philip A. Kuhn.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se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ited by Frederic Wakeman, Jr. and Carolyn Gra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California,1975,270.转引自: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2.
    ②康有为.公民自治篇[N].新民丛报第6号.转引自: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2.
    ③孙中山.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M].转引自: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75.
    ④严格地说,self-government与self-regulation存在着差异。在笔者看来,前者往往涉及政权,例如“地方自治”;而后者则与政权无关,例如“行业自治”。
    ①[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73.
    ②[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73.
    ③甘葆露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德育伦理学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第80页.
    ④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第88页.
    ⑤谢新观主编.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第27页.
    ⑥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第88页.
    ⑦谢新观主编.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第27页.
    ①孙茂.行业协会自律行为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7-8.
    ②张景峰.对村民自治概念的法学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4):114-116.
    ①王允武;黄基泉;文淼.“自治”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21-32.
    ②鲁篱认为,self-regulation准确的翻译应为自我管制或自律,但在当下中国最好翻译为自治或使用自治话语。转引自: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5-106.
    ③转引自: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5-106.
    ④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5-106.
    ⑤鲁篱在其博士论文中,专辟一节讨论“行业自治的概念及其模式”,但在其论述却始终围绕“行业协会自治”展开。由此,笔者认为,他实际上是将“行业自治”等同于“行业协会自治”。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5-106.
    ①西方广告管理研究主要在微观和中观层面展开,其研究重点虽涉及广告行业自治,但是广告行业自治仅被理解为一种制度,而未形成对于广告管理体制的体认与概括。因此,这种研究停留在笔者界定的中观层面研究,不属于本文研究对象,即作为宏观层面的广告管理体制研究。当然,在西方自由主义的深刻影响下,西方广告管理研究亦暗含了对广告管理体制的基本预设——“大社会”,而无论国家是“大”或“小”,还是“强”或“弱”。也就是说,西方广告管理体制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而是暗含在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之中。至于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笔者将在最后一章进行归纳与探讨。
    ②代表性的广告管理教材主要有:周茂君,《广告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刘林清,《广告监管与自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③唯一的一篇专题性研究广告管理体制的博士论文为刘凡(现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论文)。
    ④此数据截止2009年3月30日。
    ①刘保孚.广告管理必须有利于广告业的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3,(1):29-31.
    ②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75-79.
    ③周茂君.关于我国广告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3):369-374.
    ④周茂君.对我国广告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24-26.
    ⑤范志国;何鹄志.关于构建我国广告自律审查机构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3-4.
    ⑥范志国;何鹄志.中外广告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37.
    ①黄维礼;曾路.外国广告业自律对完善我国广告业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0-66.
    ②中国广告协会秘书处.发挥广告协会作用,促进行业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4,(9):19-20.
    ③张伟新.论广告业的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J].财金贸易,1995,(1):64-65.
    ④周茂君.我国广告游戏无规则现象透视[J].广告大观,2001,(4):13.
    ⑤仇玉琛.虚假广告的产生、危害与政府管制度[J].广告大观,2002,(4):74-76.
    ①陈季修.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广告监管体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5):25-28.
    ②武高汉.未雨绸缪 迈向自律——中国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谈《办法》[J].广告大观,2003,(12):23-24.
    ③张新伟.论广告业的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J].财金贸易,1995,(1):64-65.
    ④吕志诚.广告监管环境的新变化与创新[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6):55-58.
    ⑤周茂君.广告道德自律:路在何方?[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10):42-44.
    ⑥徐卫华.从“缺位”到“强化”——我国广告行业自律改革的合理性路径[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48-53.
    ①刘凡.中外广告监管体制比较研究[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4-13.
    ②饶世权.论广告的监督管理制度[J].商业研究,2004,(3):24-27.
    ③张金海.论我国广告监管体制的合理性构建[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16-17.
    ④曾兰平.论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监管体制[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18-20.
    ⑤吴敏;张红冰:WTO与广告行政管理改革[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11):18-21.
    ①刘林清.论广告行业自律[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7):25-27.
    ②陈季修.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广告监管体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5):25-28.
    ③施亚;孙秋明;赵静.论虚假广告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天府新论,2006,(12):146-147.
    ④马中红.在中国,谁能管广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监管体制断想[J].中国广告,2006,(12):88-91.
    ①吴荔.公共权力与政府权力辨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6):18-20.
    ②乔耀章.政府理论(第2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214.
    ③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14-16.
    ①顾林生;刘静坤.论危机管理中的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9-13.
    ②吴克昌.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及其关系的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165.
    ③郭道晖.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2).
    ④郭道晖.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2).
    ⑤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14-16.
    ⑥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吉林大学,2004,19.
    ①郭道晖.论社会权力与法治社会[J].中外法学,2002,(2):212-216.
    ② Brian Z. Tamanada. A General Jurisprudence of Law and Societ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89.
    ③王云骏.论行业协会权力的获取和权利的保障[J].江海学刊,2005,(5):100-104.
    ④邓可祝.论行业组织的权力及其规制[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53-57.
    ⑤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14-1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2.
    ④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吉林大学,2004,19.
    ⑤罗英.试析市场经济下政府权力的性质及运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 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
    ⑥吴荔.公共权力与政府权力辨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6):18-20.
    ⑦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52.
    ⑧孙开红.论当代中国政府权力社会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10.
    ①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14-16.
    ②顾林生;刘静坤.论危机管理中的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9-13.
    ③吴克昌.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及其关系的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165.
    ④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14-16.
    ⑤郭道晖.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2).
    ⑥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14-16.
    ①黄艳秋和杨栋杰历时性地考察了我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认为,“1980年,中国广告业已经显露出了全面恢复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广告业的全面恢复和发展,规范广告业的行业秩序,国务院明确了广告业的管理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之后,在有关各部门密切配合下,广告业开始形成一个从中央到地方、条块结合的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在“1983-1991年”“内地广告业快速成长时期”,“广告行业监管体系雏形初现”。而“1994年,《广告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广告业发展正式步入到法制化的轨道,加上相关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行政管理的不断加强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相继成立,广告监管体系正式形成”。黄艳秋;杨栋杰.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29,36,93.
    ②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③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2002,23.
    ④北平市政府管理广告规则[Z].J001-004-00310,1947-01-01-1947-12-31.
    ⑤北平市政府制定修正北平市管理广告规则[Z].北京市档案馆,J001-002-00424,1947-01-01-1947-12-31.
    ⑥北平市政府公布管理广告商规则[Z].北京市档案馆,J001-002-00505,1947-1-1-1947-12-31.
    ①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2002,24.
    ②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①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35.
    ②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专业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第十二篇广告商业[EB/OL].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6046/node66062/index.html
    ③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专业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第十二篇广告商业[EB/OL].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6046/node66062/index.html
    ④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6.
    ⑤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6.
    ①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2002,23.
    ②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2002,23.
    ③朱英.中国见带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1.
    ④朱英.中国见带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8.
    ①魏文享.中间组织——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77-378.
    ②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2002,25-26.
    ③朱英.中国见带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4.
    ④朱英.中国见带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3.
    ①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67.
    ②陈培爱.中外广告史——站在当代视角的全面回顾(第2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79-81.
    ①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2002,29.
    ②1979年1月14日《文汇报》发表了丁允朋《为广告正名》一文,虽然此文以杂谈形式发表,但在当时的新闻管理体制下,这种观点显然代表了官方观点,至少与官方观点相一致。
    ①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2002,30.
    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于2005年12月17日更名为“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下简称为“商广协”),隶属于商务部。
    ③1982年2月21日中国广告学会成立[EB/OL]. http://news.rednet.cn/c/2008/02/25/1445908.htm, 2008-2-25.
    ①文正邦.有关权利问题的法哲学思考[J].中国法学,1991,(2).
    ②郭道晖.试论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统一[J].法学研究,1990,(1).
    ③童之伟.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J].法学研究,1994,(5).
    ①李文汇.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之法理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03,(3):35-37.
    ②李文汇.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之法理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03,(3):35-37.
    ③陈淮.政企分开不能保证政府行为合理化[J].中国经济时报,1998,(11).
    ①臧乃康.政府利益论[J].理论探讨,1999,(1).
    ②何欣峰.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8-19.
    ③我国早期马列译著中曾频繁使用法权概念,但当时,法权只是对德文中的有关单词“Recht”的模糊概念,以翻译该词表达的“法”、“权利”、“权力”等不同含义。陈忠诚;邵爱红.“法权”还是“权利”之争——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5)[J].法学,1999,(6):2-3.
    ④童之伟.法权与宪政[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6.
    ⑤童之伟.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J].中国法学,2001,(6):15-38.
    ⑥童之伟.法权中心说补论——对刘旺洪、范忠信两教授商榷意见的进一步回应[J].法商研究,2002,(1):3-12.
    ⑦赵平萍.法权结构论:权力与权利互动的分析框架[D].长沙:湖南大学,2007,3-5.
    ⑧童之伟.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J].中国法学,2001,(6):15-38.
    ①许剑秋.论权力、权利、法律的三元结构[J].学习与探索,1989,(2):60-63.
    ②刘林清.广告监管与自律——广告人行为规范[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64.
    ③赵平萍.法权结构论:权力与权利互动的分析框架[D].长沙:湖南大学,2007,6.
    ④《法学词典》编辑委员会.法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600.
    ⑤刘林清.广告监管与自律——广告人行为规范[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64.
    ①方孜行.部门规章不是“法规”[J].新闻与写作,2007,(8):54.
    ②此数据为万方中国法律全文数据库2007年7月检索结果。
    ③朱莹莹.超越部门立法[J].瞭望新闻周刊,2007,(4):46-47.
    ④孙长江;李晓丹.改革立法工作的一点设想[J].辽宁经济,2000,(5):44-45.
    ⑤闫利娟.影响立法的力量: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观察,2007,(2):86-89.
    ①姜杰;刘凡.“部门主导现象”:表现、经济危害及整治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01,(2):83-86.
    ②徐卫华.论《广告法》的修订应该“缓行”[J].时代经济论坛,2008,(3):4-6.
    ③刘伟.扼制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几点设想[J].人大研究,2004,(5):38-39.
    ④朱莹莹.超越部门立法[J].瞭望新闻周刊,2007,(4):46-47.
    ⑤徐燕华;韩立强.部门利益——部门立法抹不去的痕迹[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29-32.
    ⑥孙长江;李晓丹.改革立法工作的一点设想[J].辽宁经济,2000,(5):44-45.
    ①闫利娟.影响立法的力量: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观察,2007,(2):86-89.
    ②程延军;杜海英.传统“义务本位”观的法律文化解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8-92.
    ③程明;程东明.我国广‘告法规与执法体系矛盾辨析[J].现代广告,2006,(123):43-45.
    ④赵平萍.法权结构论:权力与权利互动的分析框架[D].长沙:湖南大学,2007,6.
    ⑤中国广告协会.2005年户外广告专项调查报告[R].http://www.163ad.cn/main/news_index.php?id=254,2008-08-05.
    ①——.长沙15日启动户外广告集中整顿[EB/OL].http://www.frcbd.gov.cn/show.aspx?id=360&cid=49,2008-03-13.
    ②翱蓝.中国户外广告——有法无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9-51.
    ①——.“媒体产权之争”户外广告的困局[EB/OL].http://www.sh133.cn/article/2007/0119/article_12685.html,2007-01-19.
    ②王健;王甘霖.成都户外广告“封杀令”事件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4,(3):22-25.
    ①陈秀宁.蚍蜉乎?大树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采访手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26-29.
    ②翱蓝.中国户外广告——有法无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9-51.
    ③洪宇;杨丽媛.山雨欲来风满楼城市户外广告面临大整顿大清洗[EB/OL].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806/14331868261.shtml,2005-08-06.
    ④胡瑾;张玲.户外广告维权引发阵痛,中国户外广告管理与经营再思考[EB/OL].http://my.adjia.com/viewnews-13499.html,2008-6-25
    ①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序)2.
    ②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
    ③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④胡伟;李汉林.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3,(6):68-76.
    ①柴彦威;陈零极;张纯.单位制度变迁: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J].世界地理研究,2007,(4):60-69.
    ②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4).
    ③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4).
    ④胡伟;李汉林.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3,(6):68-76.
    ①胡伟;李汉林.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3,(6):68-76.
    ②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
    ③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郑和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46-55.
    ①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②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30.
    ③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35.
    ①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专业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第十二篇广告商业[EB/OL].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6046/node66062/index.html
    ②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专业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第十二篇广告商业[EB/OL].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6046/node66062/index.html
    ③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6.
    ④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6.
    ⑤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316-317.
    ⑥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317.
    ①范鲁斌.2003回眸:变革中的中国广告业[J].中国广告,2004,(5):78-81.
    ①最早合资广告公司——中国电扬广告公司1986年在上海成立,它是由中国国际广告公司、纽约中国贸易和美国电通·扬罗必凯公司合资兴办,是中国第一家外企广告公司。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322.
    ②朱光磊.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其分解[J].江海学刊,1994,(2).
    ①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4).
    ②罗辉;戚昌文.准单位制:中国社团组织现状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85-86.
    ③刘国基.按照国际惯例理顺中国广告类行业协会定位[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30-31.
    ④笔者已经在绪论中已经对“公”(public)的广告管理(advertising regulation)和“私”(private)的广告管理(advertising management)两个概念进行了学理上的区分。简单地说,前者是广告社会管理范畴,而后者则是广告市场主体内部管理范畴。
    ①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郑和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46-55.
    ②此数据为万方中国法律全文数据库2007年7月检索结果。
    ①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46-55.
    ②黄正玲.“单位”研究文献综述[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3):34-36.
    ③秋风.单位制度的返祖[J].新闻周刊,2006-03-27,85.
    ④胡伟;李汉林.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3,(6):68-76.
    ①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9.
    ②王琼.单位制的消解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J].理论观察,2007,(2):40-41.
    ③王伟;武中哲;成锡军.国内学术界关于“单位制”的研究综述[J].发展论坛,2001,(3):61-64.
    ①武中哲.由单位组织到利益集团: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向[J].求实,2006,(7):54-56.
    ②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③胡伟;李汉林.大内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3,(6):68-76.
    ④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52-62.
    ⑤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①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2,(5):1-22.
    ②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③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④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J].浙江大学学报,2000,(5).
    ⑤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136.
    ⑥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1-17.
    ①何重达;吕斌.中国单位制度社会功能的变迁[J].城市问题,2007,(11):48-56.
    ①王静;朱亚莉.论中国民营广告公司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J].新闻知识,008,(1):39-41.
    ②——.在阳光普照下前行——中国广告业30年改革与发展回顾·高速猛进篇[EB/OL].http://www.saic.gov.cn/zwxxq/zwdt/gsyw/sjgz/t20081021_44074.htm,2008-10-21.
    ①陈艳彩;刘友芝;钱金.民营与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广告业的量化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6-99.
    ①王明科.国有广告公司体制改革迫在眉睫[J].广告大观,1998,(9):6-7.
    ①范鲁斌.以“十五”为背景的2005年中国广告业数据分析[J].中国广告,2006,(7):116-124.
    ①私营和外资广告经营单位诞生于体制之外,是典型意义的市场主体,而不是典型意义的单位组织,因此在此广告业单位组织主要指公有制广告经营单位。
    ②李良荣;沈莉.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J].新闻大学,1995,(2):6-8.
    ③程明.传媒广告经营:在增长失速与增速回升中前行[A].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年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20-237.
    ④胡怡林.文广合资的策略性游戏[EB/OL]. http://www.eobserver.com.cn,2005-06-20.
    ⑤张金海;余晓莉.媒介发展政策导向与制度变迁[A].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年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3-141.
    ①周劲.转型期中国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报业改革为案例[EB/OL].http://www.mediaundo.com/mediaundo_disp.asp?Id=10868&sortID=1,2005-05-30.
    ②谭晓雨.中国传媒业的经营与发展报告[A].张晓明;胡惠林;张建刚.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C].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140.
    ③郝静.中国传媒产业的盘子到底有多大[J].新闻与传播,2005,(8):14-17.
    ④禹建强.传媒市场化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8.
    ①——.在阳光普照下前行——中国广告业30年改革与发展回顾·高速猛进篇[EB/OL].
    http://www.saic.gov.cn/zwxxq/zwdt/gsyw/sjgz/t20081021_44074.htm,2008-10-21.
    ②王明科.国有广告公司体制改革迫在眉睫[J].广告大观,1998,(9):6-7.
    ③荣剑.社会批判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9.
    ④王英津.国家与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阐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75-80.
    ①焦文峰.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走向[J].唯实,1996,(2):3-7.
    ②李世书.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发展趋势[J].理论月刊,2005,(12):38-4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4.
    ④转引自:张金海.广告经营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4-5.
    ①张金海.广告经营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4-5.
    ②曾小彬.试论“政企分离”的科学界定[J].商学论坛,1996,(1):24-29.
    ③[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5.转引自:邓春玲.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探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9.
    ④[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20.转引自:邓春玲.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探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9.
    ⑤[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5.转引自:邓春玲.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探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9.
    ①张金海.广告经营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4-5.
    ②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2007,(8):23-26.
    ①刘国基.按照国际惯例理顺中国广告类行业协会定位[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30-31.
    ②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③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④张小平.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一个驾崩[J].国际广告,2008,(3):119.
    ⑤黑马大叔.破冰的童话——由中国广告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引发的思考[J].2008,(3):46-47.
    ①张小平.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一个驾崩[J].国际广告,2008,(3):19.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
    ②本文并不打算严格地区分“国家”与“政府”,因此本文简单地将“国家能力”等同于“政府能力”,并将“政府能力”约化为“行政能力”。于强.政府能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解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3):5-8.
    ③党秀云.政府再造与政府能力之提升[J].行政论坛,2004,(1):11-13.
    ④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
    ⑤胡宁生;张成福.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222.
    ①[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
    ②[以色列]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68-70.
    ③[美]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2.
    ④周平.大开发中的西部地方政府能力问题[J].学术探索,2000,(1):34-37.
    ⑤郑胡灵;盖宏伟.全球化语境中的政府能力提升[J].行政论坛,2002,(3):12-14.
    ⑥臧乃康.论政府能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31-34.
    ⑦[德]托马斯·海贝勒.转型国家的战略集团与国家能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1):31-49.
    ①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69.
    ②方盛举.对政府能力内涵与结构的再认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42-45.
    ③邹婷.我国政府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其提升途径[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2-24,33.
    ④郭爱君.论政策能力[J].政治学研究,1996,(1):32-38.
    ⑤王文友.政府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1):30-32.
    ⑥王文友.缺失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8-19.
    ⑦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77.
    ①陈国权.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J].求索,1999,(4):14-17.
    ②金太军.政府能力引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8,(6):27-32.
    ③王文友.政府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1):30-32.
    ④杨先保.利益结构分化、利益平衡与政府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268-270.
    ⑤孙晓莉.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强政府能力[J].教学与研究,2001,(7):27-32.
    ①陈国权.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J].求索,1999,(4):14-17.
    ②孙晓莉.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强政府能力[J].教学与研究,2001,(7):27-32.
    ③王文友.政府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1):30-32.
    ④方盛举.对政府能力内涵与结构的再认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42-45.
    ①傅慧芬.西方广告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
    ②傅慧芬.西方广告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
    ③潘向光.现代广告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6-7.
    ④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52.
    ⑤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54.
    ⑥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64.
    ①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78.
    ②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79.
    ③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79.
    ①张金海;余晓莉.媒介发展政策导向与制度变迁[A].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3-135.
    ②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82.
    ③曾兰平.中国广告产业制度问题检讨[D].武汉:武汉大学,2007,74.
    ④曾兰平.中国广告产业制度问题检讨[D].武汉:武汉大学,2007,74.
    ⑤曾兰平.低准入制度对我国广告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J].网络财富,2008,(7):234-236.
    ①曾兰平.中国广告产业制度问题检讨[D].武汉:武汉大学,2007,76.
    ②王骊;崔砺金.杭州掀起“图章革命”[EB/OL]. http://www.ahzw.gov.cn/zxxxb/view.asp?id=174&typeid=4,2003-09-19.
    ③廖秉宜.自主与创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88.
    ①吴致达.台湾地区广告代理商产业结构分析[EB/OL]. http://www3.nccu.edu.tw/-g0453010/files/mso.pdf,2009-2-13.
    ②吴致达.台湾地区广告代理商产业结构分析[EB/OL]. http://www3.nccu.edu.tw/-g0453010/files/mso.pdf,2009-2-13.
    ③白云华.新传播时代的广告创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66-68.
    ①程宇宁.广告创意的价值转换与体现——广告行业在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反思[J].中国广告,2008,(2):60-62.
    ②史学军.沉淀成本、承揽制度与全球广告市场结构[J].产业经济研究,2004,(5):1-12.
    ③史学军.广告作业的内容与分类特征[J].现代广告学术特辑,2003,(1).
    ④史学军.沉淀成本、承揽制度与全球广告市场结构[J].产业经济研究,2004,(5):1-12.
    ⑤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93.
    ⑥丁邦清;程宇宁.广告创意[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5.
    ⑦饶德江.广告策划与创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23.
    ⑧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93.
    ①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92.
    ②潘向光.现代广告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167.
    ③潘向光.现代广告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167.
    ④ Creative (noun, in advertising), referring to materials, imagery, or collateral prescriptively produced through creativity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EB/OL]. http://gollum.easycp.de/gollum/gollum.php?a=core&l=zh-cn&wl=en&q=,2009-02-14.
    ⑤汪欣.创意产业与广告创意升级[J].统计与决策,2008,(15):184-185.
    ①徐建.徐建:广告人一生与创新相伴[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3,(1):18.
    ②贾明.创意:现代广告的灵魂[J].出版与印刷,1995,(3):22-25.
    ③于喜生.创意的本质是颠覆,是造反——访(香港)陈曾黄梅广告行合伙人曾锦程[J].中国广告,2003,(3):27-33.
    ④宋维山.商业广告创意——痛恨规则,商场现代化,2007,(6):40-41.
    ⑤王袆彪.后广告时代:创意已死?[J].2007,(9):101.
    ⑥黑马大叔.创意的解构就是广告发展的趋势[J].广告导报,2006,(11):148.
    ⑦王袆彪.后广告时代:创意已死?[J].2007,(9):101.
    ⑧大多数国家均将广告业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门类。例如,英国创意产业分类包括13个门类,广告业是其中的第一门类。罗兵;温思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5):117-120.
    ①张金海;廖秉宜.由创意“广告”走向创意“产业”[J].广告人,2007,(2):149.
    ②丁俊杰;黄河.观察与思考:中国广告观——中国广告产业定位与发展趋势之探讨[J].现代传播,2007,(4):78-81.
    ③程宇宁.广告创意的价值转换与体现——广告行业在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反思[J].中国广告,2008,(2):60-62.
    ④赛迪顾问.中国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1000亿[EB/OL]. http://www.sznews.com/art/content/2006-08/10/content_233436.htm,2006-08-10.
    ①——.人民日报介绍[EB/OL].http://www.people.com.cn/item/dongtai/newfils/rmrbjsh.html, 2009-02-18.
    ②严格地说,《人民日报》只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但《人民日报》的官方网站上公开宣示,“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的重任”,因此笔者亦在一定程度上将《人民日报》观点看作是中国政府的态度。
    ③通过《人民日报》图文电子版数据库,以“广告”为文章题目关键词检索。
    ④丁俊杰;黄河.为广告重新正名——从主流媒体的广告观开始[J].国际新闻界,2007,(9):5-10.
    ①包全.反对刊登广告中的铺张浪费现象[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5-06-18.
    ②徐卫华.我国广告产业政策检视(1978-2007)[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8-41.
    ③——.限额2%,专家认为:与市场经济行为格格不入[J].广告大观,2001,(1):82-83.
    ④冯之丹.麦迪逊大街的广告术[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7-05-19.
    ⑤——.提高广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9-09-07.
    ①陈华新.商标广告杂话[EB/OL].人民口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61-11-18.
    ②丁俊杰;黄河.为广告重新正名——从主流媒体的广告观”始[J].国际新闻界,2007,(9):5-10.
    ③郭敏.谈广告[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6-07-16.
    ④徐卫华.我国广告产业政策检视(1978-2007)[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8-41.
    ①黄升民.中国广告行业重新定位的几个问题[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12):27-28.
    ②丁俊杰;黄河.为广告重新正名——从主流媒体的广告观开始[J].国际新闻界,2007,(9):5-10.
    ①严格地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只是我国广告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作为政府行政组织高度科层化的结果,其他政府部门都或多或少担当着广告行政管理(审批)职能,因此,此图只是我国广告行政管理组织体系的“冰山一角”。
    ②李德全.科层制及其官僚化过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1.
    ③张云昊;原晶晶.以权力为核心的科层制分析框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4-26.
    ④郭长禄.现代科层制的功能分析及其中国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11-14.
    ⑤林丽春.科层制与中国行政改革[J].龙岩师专学报,2003,(4):51-52.
    ①郭长禄.现代科层制的功能分析及其中国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11-14.
    ②“结构性缺失”是指“立法中心主义”,即“我们对立法存有一种迷信:当社会出现一个新问题时,总是指责法律的滞后,首先想到的总是制定法律,创制规则,甚至在许多情况下,似乎立了法问题就解决了,从而忽视了日常法律的实施与执行,使得法律并没有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林舒:立法、执法与法治观念[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6-7.
    ③丁俊杰;黄河.为广告重新正名——从主流媒体的广告观开始[J].国际新闻界,2007,(9):5-10.
    ①陈炳水.政府能力初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8,(5):20-25.
    ②陈炳水.政府能力初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8,(5):20-25.
    ③陈炳水.政府能力初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8,(5):20-25.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2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3.
    ③廖扬丽.论法理型政府权威的一般理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7-11.
    ④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49.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1.
    ①[英]汉斯·格思;赖特·米尔斯.马克斯·韦伯文集[C].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64,180.
    ②孙景亮.当代政府权威的应有模式——法理性、情感性、实效性的统一[J].荷泽师专学报,2002,(1):68-72.
    ③孙景亮.当代政府权威的应有模式——法理性、情感性、实效性的统一[J].荷泽师专学报,2002,(1):68-72.
    ④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和强制行政[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5):60-62.
    ⑤孙景亮.当代政府权威的应有模式——法理性、情感性、实效性的统一[J].荷泽师专学报,2002,(1):68-72.
    ①孙景亮.当代政府权威的应有模式——法理性、情感性、实效性的统一[J].荷泽师专学报,2002,(1):68-72.
    ②杨晓棠.关于强化政府权威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2):11-12.
    ③商文成.合法性问题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3):23-26.
    ④商文成.合法性问题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3):23-26.
    ①商文成.合法性问题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3):23-26.
    ②商文成.合法性问题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3):23-26.
    ③[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79.
    ④裴峰.试析转型期我国政府权威弱化的原因[J].地方政府管理,2000,(6):2-5.
    ①叶苓.从过%到8%的跨越:广告税收政策相对放宽,广告各方将从中受益[J].国际广告,2001,(10):72-73.
    ②吕斌.一言难尽:2%——近期有关广告限额2%与广告业关系之综述[J].中国广告,2001,(5):78-80.
    ③黄升民.对于2%,我坚决反对[J].现代广告,2001,(5):16-18.
    ④乔均.广告极限:2%引起的经济思考[J].广告大观,2001,(3):81-82.
    ⑤黄升民.对于2%,我坚决反对[J].现代广告,2001,(5):16-18.
    ⑥乔均.广告极限:2%引起的经济思考[J].广告大观,2001,(3):81-82.
    ①陈培爱.2%的限制值得商榷[J].现代广告,2001,(5):20-21.
    ②乔均.广告极限:2%引起的经济思考[J].广告大观,2001,(3):81-82.
    ③乔均.广告极限:2%引起的经济思考[J].广告大观,2001,(3):81-82.
    ④刘国基.2%,广告投放怎么办[J].销售与市场,2001,(1):72-73.
    ⑤——.限额2%,专家认为:与市场经济行为格格不入[J].广告大观,2001,(1):82-83.
    ⑥刘国基.2%,广告投放怎么办[J].销售与市场,2001,(1):72-73.
    ⑦陈培爱.2%的限制值得商榷[J].现代广告,2001,(5):20-21.
    ⑧乔均.广告极限:2%引起的经济思考[J].广告大观,2001,(3):81-82.
    ①陈培爱.2%的限制值得商榷[J].现代广告,2001,(5):20-21.
    ②——.限额2%,专家认为:与市场经济行为格格不入[J].广告大观,2001,(1):82-83.
    ③黄升民.对于2%,我坚决反对[J].现代广告,2001,(5):16-18.
    ④黄升民.对于2%,我坚决反对[J].现代广告,2001,(5):16-18.
    ⑤梁小民.规范广告之路[J].改革与理论,2001,(8):26-27.
    ⑥——.限额2%,专家认为:与市场经济行为格格不入[J].广告大观,2001,(1):82-83.
    ①老税.广告费用税前扣除的新变化[J].税收与社会,2001,(12):44.
    ②刘国基.为政府尊重行业意见鼓掌[J].国际广告,2001,(10):73.
    ③黄升民.虽不解渴,仍旧叫好[J].国际广告,2001,(10):72.
    ④刘国基.为政府尊重行业意见鼓掌[J].国际广告,2001,(10):73.
    ①国家法规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显示,中国“户外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共有134部(包括失效法规在内)。其中,全国性法律法规仅为10条(包括失效法规在内),而地方性法规则多达120条。依此,笔者认为,我国户外广告管理采取以地方性法规为主要依据、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模式。
    ②本文第二章曾列举过一些城市清理整顿的经过,在此不再赘述。
    ①——.长沙市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情况[EB/OL].http://www.csxcw.com/4/200807/t20080714_832334_6.htm,2008-07-19.
    ②除单独注明出处外,本表的所有资料均来自于“国家法规数据库”www.chinalaw.net。
    ③——.转发市市容环卫局等三部门关于开展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市容整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xuhui.gov.cn/website2007/govopen/content.aspx?ct_id=3519&sj_dir=policy, 2003-11-24.
    ④——.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市容环卫局等三部门关于开展人民广场周边地区、延安路高架两侧户外广告设施整治意见的通知[EB/OL]http://law.lawtime.cn/d395683400777.html, 2002-12-12.
    ①——.上海市紧急叫停户外广告引发广告业界强烈反弹[EB/OL]. www.adp365.com/Html/xxnews/20087/200872315400.html,2008-07-23.
    ②——.上海户外广告叫停是“向北京学习”?[EB/OL]. http://info.research.hc360.com/2008/05/04104757468.shtml,2008-05-04.
    ③——.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阵地规划公示》昨日公布[EB/OL]. http://www.dehuachina.com/html/guonei/200810/12-2303.html,2008-10-12.
    ①丁俊杰.1999年——户外广告清理年[EB/OL]. http://203.208.37.104/search?q=cache:UGUApONj-lkJ:adedu.zhan.cn.yahoo.com/apps/ncpcontent/%3F module_id%3D12100000001966%26action%3Dread%26articleid%3D477+%E4%B8%8A%E6%B5%B 7+%E6%88%B7%E5%A4%96%E5%B9%BF%E5%91%8A%E6%B8%85%E7%90%86%E6%95%B4 %E9%A1%BF&hl=zh-CN&ct=cInk&cd=117&gl=cn&st_usg=ALhdy283z4DIZ8wUGjaj5qV-F3uGZyr KBA,2008-02-01.
    ②——.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治理整顿大型户外广告的通告[EB/OL]. http://law.lawtime.cn/d353709358803.html,2005-04-30.
    ③许焕岗;何凤英;刘洪涛.源头治理,北京户外广告走入规划[EB/OL]. http://www.bjsupervision.gov.cn/magazine/Iist.asp?id=1727,2007-05-08.
    ④——.2008北京户外趋向寡头垄断[EB/OL].http://www.veryad.com.cn/news3.html,2009-03-05.
    ①——.邮政报刊亭和电话亭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集中清理整顿工作圆满完成[EB/OL]. http://www.bjmac.gov.cn/pub/guanwei/G/G11/G11_4/200808/t20080812_10588.html,2008-08-12.
    ②——.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顿户外广告的通告[EB/OL]. http://law.lawtime.cn/d426491431585.html,2002-06-30.
    ③——.长沙市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情况[EB/OL]. http://www.csxcw.com/4/200807/t20080714_832334_6.htm,2008-07-19.
    ①——.重庆市依法清理整顿户外广告[EB/OL]. http://www.cqfzb.gov.cn/ReadNews.asp?NewsID=1028&BigClassName=%E6%B3%95%E5%88%B6% E6%96%B0%E9%97%BB&SmallClassName=%E8%BF%98%E6%B2%A1%E6%9C%89%E7%9B% B8%E5%85%B3%E5%88%86%E7%B1%BB,2008-09-01.
    ②——.关于对户外广告设施开展集中清理整顿的决定[EB/OL]. http://cg.chinawuxi.gov.cn/gg/322861.shtml,2009-02-03.
    ③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广告整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2005中国户外广告专项调查[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90-93.
    ①王学华.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探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7-48.
    ②李德成.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的法律思考与策略[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1-44.
    ③王健;王甘霖.成都户外广告“封杀令”事件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4,(3):22-25.
    ④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广告整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2005中国户外广告专项调查[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90-93.
    ⑤李德成.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的法律思考与策略[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1-44.
    ①李德成.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的法律思考与策略[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1-44.
    ②陈秀宁.蚍蜉乎?大树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采访手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26-29.
    ③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3月6日,全国重要报纸对户外广告(标题检索)的报道达463篇,其中关注广告行业合法权利或质疑政府户外广告管理的文章仅为16篇(均列入图表6-2中,但不包括其中所列的《燕赵都市报》头条评论),仅占户外广告相关报道总量的3.46%。可见,总体而言,新闻媒体并不太关注对户外广告的清理整顿。但是,有少量报道的标题表现了社会舆论开始户外广告清理整顿中的政府行为的质疑并批评。
    ①夏亚灵.我国城市经营型户外广告管理法规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5):59-72.
    ②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广告整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2005中国户外广告专项调查[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90-93.
    ③夏亚灵.我国城市经营型户外广告管理法规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5):59-72.
    ①沈守愚.户外广告的法律解读[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5-46.
    ①翱蓝.中国户外广告——有法无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9-51.
    ①夏亚灵在文写道:“许多户外广告资源往往是由广告公司开发并主动向业主提出购买或租用申请的。由于广告意识、市场意识的淡漠,许多业主对这些市场机会从未意识到,甚至对广告发布租金,还有点意外之财的味道。所以,业主对广告资源价格的期望值并不高,广告公司支付的购买成本较低,其产权也相对有弹性,业主只是定期收取一定租金,产权问题也就变得模糊了。”至于“如何解决产权模糊问题呢?”夏亚灵认为“珠海、成都等城市的管理法规颇具特色,对解决产权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并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实行城市空间资源特许经营制度——控制产权”,“规定设置户外广告要取得户外广告空间资源占用权,并要通过拍卖等方式取得”。二是“规定设置期限,便于产权再分配——盘活产权”,“规定了设置期限,实际上进一步明确了户外广告产权再分配机制,消除以前出现的合同期限长,产权相对垄断的情况,促进广告业的良性发展”。三是“设置使用权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交易——规范产权”,其“交易所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专款专用”,“实现了户外广告产权的公开、公平、公正管理,减少了黑箱操作”。四是“收取自有场地空间占有费——统一产权”,“对一些非公有场所,也要通过收取空间占用费,扩大产权范围”,即使是“用自有场地为自己做广告,也要收取空间占有费”。对此,笔者深感困惑:为什么“广告公司支付的购买成本很低”,户外广告“产权”就“相对有弹性”呢?为什么“业主只是定期收取一定租金”,户外广告“产权问题也就变得模糊了”呢?为什么政府对户外广告“控制产权”、“盘活产权”、“规范产权”、尤其是“统一产权”,就可以解决户外广告“产权模糊问题”呢?笔者无法实在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特引述原文,并就上述问题,向各位方家求教。
    ②杨振昆.理性分析、科学规划、平等协商、依法办事——对户外广告整顿中的政府行为提几点建议[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52-53,
    ③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广告整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2005中国户外广告专项调查[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90-93.
    ①翱蓝.中国户外广告——有法无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9-51.
    ②理论上说,司法权约束规范行政权、与行政权相制衡的权力。但是,“海南美兰机场户外广告事件”显示了行政权大于司法权的事实,司法权无法真正发挥其功能与作用。因此,笔者以为,信访、上访、静坐、“游说”则更为无力、更为无效。
    ③中国广告协会的专项调查显示,“对于整治中遭受损失的公司”,“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利用人情关系,比例达28.57%,其次是通过中国广告协会等行业组织,比例为25%。而选择法律手段和选择信访等比较缓和的手段来维权的广告公司比例都是21.43%。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笔者加注)说明在政府对户外广告公司管理中人情的作用大于法律的作用,法律在很多时候不能成为户外广告公司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广告整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2005中国户外广告专项调查[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90-93.
    ④陈秀宁.蚍蜉乎?大树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采访手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26-29.
    ⑤翱蓝.中国户外广告——有法无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9-51.
    ⑥陈秀宁.蚍蜉乎?大树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采访手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26-29.
    ①翱蓝.中国户外广告——有法无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9-51.
    ②李明伟.当前广告监管的窘况分析[J].青年记者,2008,(1下):55.
    ③朱晓燕;工怀章.运动式执法之弊[J].浙江人大,2005,(10):26-27.
    ①赵华军.关于运动式行政执法的综合思考——从某市整治“黑车”说起[J].人大研究,2007,(4):24-27.
    ②“不详”是指通过“国家法规数据库”无法检索到该文件的原文,但根据相关材料显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曾经确实颁布过此文件。
    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反误导打虚假”广告市场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EB/OL]. http://www.lawtime.cn/zhishi/guanggaofa/xiangguanfagui/2007052668085.html,2009-03-08.
    ①丁淦林;方厚枢.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Z].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8.
    ②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0.
    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反误导打虚假”广告市场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EB/OL]. http://www.lawtime.cn/zhishi/guanggaofa/xiangguanfagui/2007052668085.html,2009-03-08
    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EB/OL].国家法规数据库,2009-03-08.
    ①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的通知[EB/OL].国家法律数据库,2006-01-24.
    ②朱晓燕;王怀章.运动式执法之弊[J].浙江人大,2005,(10):26-27.
    ③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6.
    ④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3):115-129.
    ①赵华军.关于运动式行政执法的综合思考——从某市整治“黑车”说起[J].人大研究,2007,(4):24-27.
    ②朱晓燕;王怀章.运动式执法之弊[J].浙江人大,2005,(10):26-27.
    ③朱晓燕;王怀章.运动式执法之弊[J].浙江人大,2005,(10):26-27.
    ④邵春霞.革命化控制中的运动——改革开放前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0,6.
    ⑤李明伟.当前广告监管的窘况分析[J].青年记者,2008,(1下):55.
    ①陈秀宁.蚍蜉乎?大树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采访手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26-29.
    ②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与强制行政[J].天水性格正学院学报,2007,(5):60-62.
    ③[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66.
    ①陈长均.非强制行政行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6,3.
    ②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与强制行政[J].天水性格正学院学报,2007,(5):60-62.
    ③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与强制行政[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5):60-62.
    ④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与强制行政[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5):60-62.
    ⑤[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4.
    ①陈国权;李院林.政府自利性: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48-154.
    ②马陇平.论政府自利性与法学研究的学术腐败[J].社科纵横,2008,(10):83-85.
    ③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23.
    ④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23.
    ⑤陈国权;李院林.政府自利性: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48-154.
    ⑥彭宗超.试论政府的自利性及其与政府能力的相互关系[J].新视野,1999,(3):38-40.
    ⑦陈国权;李院林.政府自利性: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48-154.
    ①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②张小平.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一个驾崩[J].国际广告,2008,(3):19.
    ③陈小平;肖晓瑜.广告支出应作为资本性支出[J].财会月刊,1997,(7):41-42.
    ①董泽文.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性问题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8-72.
    ①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65.
    ①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83.
    ②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06.
    ③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07-128.
    ①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30-140.
    ②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56.
    ③孙双琴.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2002,(5):29-32.
    ④ Philippe Schmitter.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J].Review of Politics,1974,(1):93-94.转引
    自: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J].政治学研究,1999,(2):85-93.
    ⑤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J].政治学研究,1999,(2):85-93.
    ①齐凌云.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发展模式——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下的研究范式[J].探索与争鸣,2006,(6):28-30.
    ②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2-13
    ③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3-14.
    ④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⑤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A].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7.
    ①奥斯特加德(Clemens Stubbe Ostergaard)率先把市民社会理论引入中国研究,他以“市民社会反抗国家理论”,来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在中国的政治事件。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②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4):259-262.
    ③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④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
    ⑤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①孙双琴.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2002,(5):29-32.
    ②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J].战略与管理,2003,(5).
    ③杨耕.重新审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J].新视野,2002,(3).
    ④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摘要)[J].国际政治研究,1995,(3):99-102.
    ⑤杨耕.重新审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J].新视野,2002,(3).
    ①邓春红;胡雨霞.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及其走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4):48-49.
    ②周华;曾鲲.构建“强国家-强社会”模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7-98.
    ③康有为.公民自治篇[N].新民丛报第6号.转引自: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2.
    ④洪韵珊.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论点述略[J].社会科学研究,1992,(1):10-14.
    ①荣剑.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1,(3):30-33.
    ②——.我国社会组织保持较快发展良好态势[EB/OL]. http://www.police.zhoushan.gov.cn/news/shownews.asp?newsid=6137,2008-10-14.
    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cecc.org.cn/cn/news_view.asp?newsid=1773,2007-05-30.
    ④根据贾西津等人的归纳,我国行业协会的产生模式大体体制内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体制外模式(市场内生模式)以及中间模式三类。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3.
    ①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②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5.
    ③刘国基.按照国际惯例理顺中国广告类行业协会定位[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30-31.
    ④中国广告协会采取的是“一大二公”的模块结构,即除了办事机构(由综合事务部、会员管理部、学术培训部、对外联络部、信息咨询与技术开发部、《现代广告》杂志社六个部门组成)之外,另外搞了八个专业委员会,包括广告主委员会、报纸委员会、广播委员会、电视委员会、广告公司委员会、铁路委员会,公交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换句话说,就是把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各种媒体业者、媒介监测数据供应商的功能来个“一锅煮、大团圆”。刘国基.广告类协会:在向国际惯例过渡这道门槛上[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2):5.
    ⑤刘国基.广告类协会:在向国际惯例过渡这道门槛上[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2):5.
    ①郑斯林.发起成立中国广告主协会的报告[EB/OL]. http://www.cec-ceda.org.cn/2005doc/2005guanggaozhu_baogao.doc,2005-11-27.'
    ②——.中国广告协会:不支持国内成立“4A”组织[EB/OL]. http://finance.eastday.com/eastday/finance/node77285/node77756/node104388/userobject1ai1695586.ht ml,2005-12-5.
    ③刘国基.按照国际惯例理顺中国广告类行业协会定位[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30-31.
    ①根据中国广告协会官方网站的标准说辞,中国广告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广告行业组织,其办事机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据此,笔者认为,中国广告协会并不是教科书上所说“官办民意”,而是典型意义的“官方组织”,即“体制内模式”的行业协会。
    ②会培武.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民间化[J].现代广告,2007,(2):23-24.
    ③本刊广州编辑部.广州广协铁树开花[J].国际广告,2007,(2):13-14.
    ④张小平.广州有我广告有我——张小平在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的讲话[J].国际广告,2007,(2):14-15.
    ⑤本刊广州编辑部.广州广协铁树开花[J].国际广告,2007,(2):13-14.
    ①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②本刊广州编辑部.广州广协铁树开花[J].国际广告,2007,(2):13-14.
    ③本刊广州编辑部.广州广协铁树开花[J].国际广告,2007,(2):13-14.
    ④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5.
    ⑤陈秀宁.蚍蜉乎?大树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采访手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26-28.
    ①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②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③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④黑马大叔.破冰的童话——由中国广告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引发的思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3):46-47.
    ①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②张小平.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一个驾崩[J].国际广告,2008,(3):19.
    ③笔者认为,广告行业协会的“体制内生”和“体制存在”两个方面的“体制性障碍”,阻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了其功能失调、弱化甚至虚化。具体参见:徐卫华.从“缺位”到“强化”——我国广告行业自律改革的合理性路径[J].现代广告(学刊),2006,48-53.
    ④黄维礼;曾路.外国广告业自律对完善我国广告业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0-66.
    ①中国广告协会秘书处.发挥广告协会作用,促进行业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4,(9):19-20.
    ②甘葆露.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德育伦理学卷[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80.
    ③袁世全;冯涛.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88.
    ④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Z].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7.
    ⑤袁世全;冯涛.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88.
    ⑥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Z].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7.
    ①孙茂.行业协会自律行为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7-8.
    ②黄维礼;曾路.外国广告业自律对完善我国广告业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0-66.
    ①罗志上.广告管理改革取向的行业思考——兼谈发挥广告协会的中观作用[J].工商行政管理,1994,(6):33-34.
    ②罗志上.营造广告协会自律机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4,(6):
    ①——.广告协会:在转型中走上正轨[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1):38-39.
    ②黑马大叔.破冰的童话——由中国广告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引发的思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3):46-47.
    ③王智颖.广告协会要提升自己的公信力——访上海广告协会秘书长吴敏[J].中国广告,2006,(12):94.
    ④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⑤ Philip A. Kuhn.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se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ited by Frederic Wakeman, Jr. and Carolyn Gra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California,1975,270.转引自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M].2003,112
    ⑥康有为.公民自治篇[N].新民丛报第6号.转引自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M].2003,112
    ①孙中山.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M].转引自: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法律出版社,2001.475.
    ②[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73.
    ③[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73.
    ④西南政法大学鲁篱博士认为,自治权是公权与私权的混合体,其产生主要来源于契约、法律直接规定和授权,其形式则主要包括规章制定权、监管权、惩罚权、争端解决权、以及起诉权。值得一提的是,鲁篱博士强调,“行业协会规章与国家制定法”要“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双赢’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破除制定法中心主义,尤其是国家制定法不能成为行业协会规章是否实际有效的惟一源泉和评判标准,进而言之,违法国家制定法强制性规定的行业协会规章等民间法并不当然无效,立法者和司法者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承认这种偏离制定法轨道的行业协会规章等民间法的效力。”参见: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83-184.深圳 大学黎军博士则认为,行业组织在进行行业管理时,享有并行使的最主要的、对社会成员影响最大的权力包括制定行业自治规章权、许可批准权、日常管理权、参与编制本行业发展规划权、管理行业价格权、认证权、制裁权以及纠纷处理权。她强调,我国行业组织的自治规章通过批准、备案、批转、批复等方式获得法定强制力后,行业组织依据这些规定进行的管理行为就应当受到行政法的调整,相对人也可以据此对行业组织的管理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参见:黎军.行业组织与其成员间关系的研究——从行政法的视角[A].沈岿.谁还在行使权力?——准政府组织个案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43-290.
    ①金培武.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民间化[J].现代广告,2007,(2):23-24.
    ②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③黑马大叔.破冰的童话——由中国广告队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引发的思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3):46-47.
    ④熊蕾.对广告行业协会的经济学思考[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1):97-99.
    ⑤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①杨海坤.加入WTO对中国政府的巨大积极影响[J].法学杂志,2002,(3):16-17.
    ②张文显.WTO与中国法律发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1):3-12.
    ③冯彦君.WTO·有限政府·现代经济法[J].社会科学战线,2004,(6):.
    ④梁斌;汤红娜.WTO法律规则与中国政府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8,(5):150.
    ①丁镇.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全新的社会建设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和落实[J].领导科学,2007,(15):4-5.
    ②马建珍;窦泽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转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增刊):28-30.
    ③丛红奇;徐彦.刍议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6):34-37.
    ①丛红奇;徐彦.刍议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6):34-37.
    ②丁淦林;方厚枢.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Z].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6.
    ③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317.
    ④丛红奇;徐彦.刍议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6):34-37.
    ⑤周小明.法与市场秩序——市场经济法制机制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134.
    ⑥吴敬琏.政府权力已经过大以至严重侵犯市场权利[EB/OL].http://blog.gupiao8.com/blog-htm-do-showone-tid-23914.html,2005-09-26.
    ①Sherrif T. K.Luk; Leslie S.C.Yip.The Strategic Func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 in China:A Networking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1996,(15):239-249.转引自:史学军.沉淀成本、承揽制度与全球广告市场结构[J].产业经济研究,2004,(5):1-12.
    ②徐卫华.试论我国广告产业的衰退原因及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82-184.
    ③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77.
    ④丛红奇;徐彦.刍议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6):34-37.
    ⑤朱最新.社会转型中政府角色的法学审视与定位[J].求实,2007,(4):59-61.
    ①何四娥;段彦波.WTO规则体系与我国政府的市场监督[J].兰州学刊,2004,(6):.
    ②政府主动让渡或委托权力,只是“权力转移”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行业组织通过成员契约形式或法律形式获得权力,均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转移”。
    ③彭澎.政府角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
    ④“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是对我国广告管理体制模式的恰当描述。在笔者看来,“政府主导”实际上是一个“权力”范畴,即“政府权力一元化”。因此,政府角色转换首先意味着政府放弃“主导者”角色,即政府权力必须“转移”,政府与行业组织之间形成“分权”关系。而“指导者”虽不可能与权力无涉,但是却具有弱权力特征,强调政府通过非强制手段,通过民主参与与协商,实现政府与行业(组织)之间的协调与互动。
    ⑤李杰.行政指导初探[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5):79-81.
    ①莫于川;田文利.行政指导的功能解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5):1-6.
    ②[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32.
    ①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②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③张惠辛.谁来为广告说话?[J].中国广告,2006,(12):87.
    ①张小平.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一个驾崩[J].国际广告,2008,(3):119.
    ①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5-18.
    ②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4):34-39.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④郁建兴;周俊.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02,(6):162-173.
    ⑤阚丽萍.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看行业协会的重要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①董晓宇.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公共事务治理的合作主义模式[EB/O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60248,2003-05-16.
    ②李克杰.既得利益是政府改革的最大障碍[J]. http://www.legaldaily.com.cn,2009-03-27.
    [1]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张金海;姚曦.广告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张金海.广告经营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4]黄升民.广告观:一个广告学者的观点[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5]黄升民.营销、传播、广告[M].北京:北京广告学院出版社,2001.
    [6]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中国广告图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7]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对广告动作原理的重新审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8]丁俊杰.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与出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9]陈培爱.中外广告史——站在当代视角的全面回顾(第2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10]刘林清.广告监管与自律——广告人行为规范[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11]刘林清;陈季修.广告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12]夏清华.广告管理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13]郑和平.广告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4]赵洁.广告管理实务[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15]周茂君.广告管理学(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6]工商行政管理中等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著.广告管理[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1.
    [17]包淳一.广告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8]范志国;何鹄志.中外广告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9]张龙德:姜智彬;王琴琴.中外广告法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0]刘凡.基于公众利益的中国广告监管[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21]刘凡.中国广告业监管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22]傅慧芬.西方广告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4]饶德江.广告策划与创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5]胡晓芸;张健康.现代广告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6]徐卫华.新广告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7]潘向光.现代广告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28]丁邦清;程宇宁.广告创意[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29]郑丽勇.广告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0]余虹;邓正强.中国当代广告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1]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2]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3]汪涛.广告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4]胡昌平.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5]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6]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7]苏保忠;张正合.公共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8]徐晓林;田穗生.行政学原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9]赵定涛.公共管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40]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1]何钟秀.现代管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42]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3]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4]乔耀章.政府理论(第2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45]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6]朱英.中国见带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7]魏文享.中间组织——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8]童之伟.法权与宪政[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9]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0]禹建强.传媒市场化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1]荣剑.社会批判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2]胡宁生;张成福.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3]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4]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5]田毅鹏;漆思. “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6]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57]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58]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9]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0]周小明.法与市场秩序——市场经济法制机制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61]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2]澎湃.政府角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4]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年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5]张晓明;胡惠林;张建刚.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C].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66]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67]沈岿.谁还在行使权力?——准政府组织个案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8][日]清水公一.广告理论与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9][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73.
    [70][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5.
    [7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
    [72][以色列]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68-70.
    [73][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
    [74]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77.
    [75][英]汉斯·格思;赖特·米尔斯.马克斯·韦伯文集[C].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64,180.
    [76][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79.
    [77]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6.
    [7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66.
    [79][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4.
    [80]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23.
    [81]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23.
    [82][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32.
    [83]屈建民.修改《广告法》迫在眉睫[J].现代广告,2006,(6):16-17.
    [84]丁俊杰;黄河.为广告重新正名——从主流媒体的广告观开始[J].国际新闻界,2007,(9):5-10.
    [85]许正林.2005年广告学研究综述[J].中国广告,2006,(5):66-70.
    [86]杨彬.社会体制初论[J].学习与探索,1995,(4):92-96.
    [87]李友梅.关于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8,(8):4-8.
    [88]郭存德.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展望[J].沧桑,2008,(2):90-91.
    [89]黄家亮.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8,(1):77-78.
    [90]包心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J].学习与实践,2008,(7):60-66.
    [91]黄卫平:陈文.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2):1-8.
    [92]宋晋川.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政治体制的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51-55.
    [93]唐士其.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J].国际政治研究,1994,(4):59-65.
    [94]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95]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J].战略与管理,2001,(4).
    [96]郑杭生;洪大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J].云南社会科学,1997,(5):1-10.
    [97]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社会近期难圆的梦[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5).
    [98]金培武.广告协会与广告行业管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3-26.
    [99]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1):3-10.
    [100]刘晓林.体制改革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J].观察与思考,2008,(22):24-25.
    [101]张健.体制改革·体制突破·制度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Z1):73-74.
    [102]邹东升.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比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5-9.
    [103]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政治学研究.2001,(3):78-84.
    [104]孙茂.行业协会自律行为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7-8.
    [105]张景峰.对村民自治概念的法学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4):114-116.
    [106]王允武;黄基泉;文淼.“自治”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21-32.
    [107]刘保孚.广告管理必须有利于广告业的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3,(1):29-31.
    [108]周茂君.关于我国广告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3):369-374.
    [109]周茂君.对我国广告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24-26.
    [110]范志国;何鹄志.关于构建我国广告自律审查机构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3-4.
    [111]黄维礼;曾路.外国广告业自律对完善我国广告业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0-66.
    [112]中国广告协会秘书处.发挥广告协会作用,促进行业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4,(9):19-20.
    [113]张伟新.论广告业的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J].财金贸易,1995,(1):64-65.
    [114]周茂君.我国广告游戏无规则现象透视[J].广告大观,2001,(4):13.
    [115]仇玉琛.虚假广告的产生、危害与政府管制度[J].广告大观,2002,(4):74-76.
    [116]陈季修.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广告监管体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5):25-28.
    [117]武高汉.未雨绸缪迈向自律——中国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谈《办法》[J].广告大观,2003,(12):23-24.
    [118]张新伟.论广告业的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J].财金贸易,1995,(1):64-65.
    [119]吕志诚.广告监管环境的新变化与创新[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6):55-58.
    [120]周茂君.广告道德自律:路在何方?[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10):42-44.
    [121]徐卫华.从“缺位”到“强化”——我国广告行业自律改革的合理性路径[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48-53.
    [122]刘凡.中外广告监管体制比较研究[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4-13.
    [123]饶世权.论广告的监督管理制度[J].商业研究,2004,(3):24-27.
    [124]张金海.论我国广告监管体制的合理性构建[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16-17.
    [125]曾兰平.论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监管体制[J].现代广告(学刊),2006,(总123):18-20.
    [126]吴敏:张红冰:WTO与广告行政管理改革[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11):18-21.
    [127]刘林清.论广告行业自律[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7):25-27.
    [128]陈季修.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广告监管体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5):25-28.
    [129]施亚;孙秋明;赵静.论虚假广告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天府新论,2006,(12):146-147.
    [130]马中红.在中国,谁能管广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监管体制断想[J].中国广告,2006,(12):88-91.
    [131]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3):58-66.
    [132]林益.一般系统论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上)[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1-6.
    [133]陈茂申.系统的联系和发展——系统辨证法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1986,(4):1-6.
    [134]吴荔.公共权力与政府权力辨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6):18-20.
    [135]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14-16.
    [136]顾林生;刘静坤.论危机管理中的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9-13.
    [137]吴克昌.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及其关系的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165.
    [138]郭道晖.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2).
    [139]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吉林大学,2004,19.
    [140]郭道晖.论社会权力与法治社会[J].中外法学,2002,(2):212-216.
    [141]Brian Z. Tamanada. A General Jurisprudence of Law and Society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89.
    [142]王云骏.论行业协会权力的获取和权利的保障[J].江海学刊,2005,(5):100-104.
    [143]邓可祝.论行业组织的权力及其规制[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53-57.
    [144]罗英.试析市场经济下政府权力的性质及运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
    [145]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52.
    [146]孙开红.论当代中国政府权力社会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10.
    [147]顾林生;刘静坤.论危机管理中的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9-13.
    [148]吴克昌.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及其关系的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165.
    [149]郭道晖.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2).
    [150]陈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27-29.
    [151]文正邦.有关权利问题的法哲学思考[J].中国法学,1991,(2).
    [152]郭道晖.试论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统一[J].法学研究,1990,(1).
    [153]童之伟.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J].法学研究,1994,(5).
    [154]李文汇.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之法理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03,(3):35-37.
    [155]陈淮.政企分开不能保证政府行为合理化[J].中国经济时报,1998,(11).
    [156]臧乃康.政府利益论[J].理论探讨,1999,(1).
    [157]何欣峰.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8-19.
    [158]陈忠诚;邵爱红.“法权”还是“权利”之争——建国以来法学界重人事件研究(25)[J].法学,1999,(6):2-3.
    [159]童之伟.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J].中国法学,2001,(6):15-38.
    [160]童之伟.法权中心说补论——对刘旺洪、范忠信两教授商榷意见的进一步回应[J].法商研究,2002,(1):3-12.
    [161]赵平萍.法权结构论:权力与权利互动的分析框架[D].长沙:湖南大学,2007,3-5.
    [162]许剑秋.论权力、权利、法律的三元结构[J].学习与探索,1989,(2):60-63.
    [163]赵平萍.法权结构论:权力与权利互动的分析框架[D].长沙:湖南大学,2007,6.
    [164]方孜行.部门规章不是“法规”[J].新闻与写作,2007,(8):54.
    [165]朱莹莹.超越部门立法[J].瞭望新闻周刊,2007,(4):46-47.
    [166]孙长江;李晓丹.改革立法工作的一点设想[J].辽宁经济,2000,(5):44-45.
    [167]闫利娟.影响立法的力量: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观察,2007,(2):86-89.
    [168]姜杰;刘凡.“部门主导现象”:表现、经济危害及整治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01, (2):83-86.
    [169]徐卫华.论《广告法》的修订应该“缓行”[J].时代经济论坛,2008,(3):4-6.
    [170]刘伟.扼制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几点设想[J].人大研究,2004,(5):38-39.
    [171]徐燕华;韩立强.部门利益——部门立法抹不去的痕迹[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29-32.
    [172]孙长江;李晓丹.改革立法工作的一点设想[J].辽宁经济,2000,(5):44-45.
    [173]闫利娟.影响立法的力量: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观察,2007,(2):86-89.
    [174]程延军;杜海英.传统“义务本位”观的法律文化解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8-92.
    [175]程明;程东明.我国广告法规与执法体系矛盾辨析[J].现代广告,2006,(123):43-45.
    [176]翱蓝.中国户外广告——有法无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9-51.
    [177]王健;王甘霖.成都户外广告“封杀令”事件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4,(3):22-25.
    [178]陈秀宁.蚍蜉乎?大树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采访手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26-29.
    [179]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180]胡伟;李汉林.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3,(6):68-76.
    [181]柴彦威;陈零极;张纯.单位制度变迁: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J].世界地理研究,2007,(4):60-69.
    [182]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4).
    [183]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郑和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46-55.
    [184]范鲁斌.2003回眸:变革中的中国广告业[J].中国广告,2004,(5):78-81.
    [185]朱光磊.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其分解[J].江海学刊,1994,(2).
    [186]罗辉;戚昌文.准单位制:中国社团组织现状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85-86.
    [187]刘国基.按照国际惯例理顺中国广告类行业协会定位[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30-31.
    [188]黄正玲.“单位”研究文献综述[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3):34-36.
    [189]秋风.单位制度的返祖[J].新闻周刊,2006-03-27,85.
    [190]王琼.单位制的消解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J].理论观察,2007,(2):40-41.
    [191]王伟;武中哲;成锡军.国内学术界关于“单位制”的研究综述[J].发展论坛,2001, (3):61-64.
    [192]武中哲.由单位组织到利益集团: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向[J].求实,2006,(7):54-56.
    [193]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194]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52-62.
    [195]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2,(5):1-22.
    [196]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40.
    [197]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J].浙江大学学报,2000,(5).
    [198]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1-17.
    [199]何重达;吕斌.中国单位制度社会功能的变迁[J].城市问题,2007,(11):48-56.
    [200]王静;朱亚莉.论中国民营广告公司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J].新闻知识,008,(1):39-41.
    [201]陈艳彩;刘友芝;钱金.民营与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广告业的量化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6-99.
    [202]王明科.国有广告公司体制改革迫在眉睫[J].广告大观,1998,(9):6-7.
    [203]李良荣;沈莉.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J].新闻大学,1995,(2):6-8.
    [204]程明.传媒广告经营:在增长失速与增速回升中前行[A].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年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20-237.
    [205]张金海;余晓莉.媒介发展政策导向与制度变迁[A].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年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3-141.
    [206]谭晓雨.中国传媒业的经营与发展报告[A].张晓明;胡惠林;张建刚.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C].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140.
    [207]郝静.中国传媒产业的盘子到底有多大[J].新闻与传播,2005,(8):14-17.
    [208]王明科.国有广告公司体制改革迫在眉睫[J].广告大观,1998,(9):6-7.
    [209]王英津.国家与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阐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75-80.
    [210]焦文峰.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走向[J].唯实,1996,(2):3-7.
    [211]李世书.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发展趋势[J].理论月刊,2005,(12):38-40.
    [212]曾小彬.试论“政企分离”的科学界定[J].商学论坛,1996,(1):24-29.
    [213]邓春玲.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探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9.
    [214]张小平.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一个驾崩[J].国际广告,2008,(3):119.
    [215]黑马大叔.破冰的童话——由中国广告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引发的思考[J].2008,(3):46-47.
    [216]于强.政府能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解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3):5-8.
    [217]党秀云.政府再造与政府能力之提升[J].行政论坛,2004,(1):11-13.
    [218]周平.大开发中的西部地方政府能力问题[J].学术探索,2000,(1):34-37.
    [219]郑胡灵;盖宏伟.全球化语境中的政府能力提升[J].行政论坛,2002,(3):12-14.
    [220]臧乃康.论政府能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31-34.
    [221][德]托马斯·海贝勒.转型国家的战略集团与国家能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1):31-49.
    [222]方盛举.对政府能力内涵与结构的再认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42-45.
    [223]邹婷.我国政府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其提升途径[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2-24,33.
    [224]郭爱君.论政策能力[J].政治学研究,1996,(1):32-38.
    [225]王文友.政府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1):30-32.
    [226]王文友.缺失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8-19.
    [227]陈国权.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J].求索,1999,(4):14-17.
    [228]金太军.政府能力引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8,(6):27-32.
    [229]王文友.政府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1):30-32.
    [230]杨先保.利益结构分化、利益平衡与政府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268-270.
    [231]孙晓莉.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强政府能力[J].教学与研究,2001,(7):27-32.
    [232]王文友.政府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1):30-32.
    [233]方盛举.对政府能力内涵与结构的再认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42-45.
    [234]曾兰平.中国广告产业制度问题检讨[D].武汉:武汉大学,2007,74.
    [235]曾兰平.低准入制度对我国广告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J].网络财富,2008,(7):234-236.
    [236]廖秉宜.自主与创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88.
    [237]白云华.新传播时代的广告创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66-68.
    [238]程宇宁.广告创意的价值转换与体现——广告行业在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反思[J]. 中国广告,2008,(2):60-62.
    [239]史学军.沉淀成本、承揽制度与全球广告市场结构[J].产业经济研究,2004,(5):1-12.
    [240]史学军.广告作业的内容与分类特征[J].现代广告学术特辑,2003,(1).
    [241]汪欣.创意产业与广告创意升级[J].统计与决策,2008,(15):184-185.
    [242]徐建.徐建:广告人一生与创新相伴[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3,(1):18.
    [243]贾明.创意:现代广告的灵魂[J].出版与印刷,1995,(3):22-25.
    [244]王喜生.创意的本质是颠覆,是造反——访(香港)陈曾黄梅广告行合伙人曾锦程[J].中国广告,2003,(3):27-33.
    [245]宋维山.商业广告创意——痛恨规则,商场现代化,2007,(6):40-41.
    [246]王袆彪.后广告时代:创意已死?[J].2007,(9):101.
    [247]黑马大叔.创意的解构就是广告发展的趋势[J].广告导报,2006,(11):148.
    [248]王袆彪.后广告时代:创意已死?[J].2007,(9):101.
    [249]罗兵;温思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5):117-120.
    [250]张金海;廖秉宜.由创意“广告”走向创意“产业”[J].广告人,2007,(2):149.
    [251]丁俊杰;黄河.观察与思考:中国广告观——中国广告产业定位与发展趋势之探讨[J].现代传播,2007,(4):
    [252]徐卫华.我国广告产业政策检视(1978-2007)[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8-41.
    [253]——.限额2%,专家认为:与市场经济行为格格不入[J].广告大观,2001,(1):82-83.
    [254]冯之丹.麦迪逊大街的广告术[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7-05-19.
    [255]——.提高广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9-09-07.
    [256]陈华新.商标广告杂话[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61-11-18.
    [257]郭敏.谈广告[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6-07-16.
    [258]黄升民.中国广告行业重新定位的几个问题[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12):27-28.
    [259]李德全.科层制及其官僚化过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1.
    [260]张云昊;原晶晶.以权力为核心的科层制分析框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4-26.
    [261]郭长禄.现代科层制的功能分析及其中国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11-14.
    [262]林丽春.科层制与中国行政改革[J].龙岩师专学报,2003,(4):51-52.
    [263]郭长禄.现代科层制的功能分析及其中国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11-14.
    [264]林舒:立法、执法与法治观念[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6-7.
    [265]陈炳水.政府能力初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8,(5):20-25.
    [266]廖扬丽.论法理型政府权威的一般理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7-11.
    [267]孙景亮.当代政府权威的应有模式——法理性、情感性、实效性的统一[J].荷泽师专学报,2002,(1):68-72.
    [268]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和强制行政[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5):60-62.
    [269]杨晓棠.关于强化政府权威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2):11-12.
    [270]商文成.合法性问题与当代政府权威的重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3):23-26.
    [271]裴峰.试析转型期我国政府权威弱化的原因[J].地方政府管理,2000,(6):2-5.
    [272]叶苓.从过%到8%的跨越:广告税收政策相对放宽,广告各方将从中受益[J].国际广告,2001,(10):72-73.
    [273]吕斌.一言难尽:2%——近期有关广告限额2%与广告业关系之综述[J].中国广告,2001,(5):78-80.
    [274]黄升民.对于2%,我坚决反对[J].现代广告,2001,(5):16-18.
    [275]乔均.广告极限:2%引起的经济思考[J].广告大观,2001,(3):81-82.
    [276]陈培爱.2%的限制值得商榷[J].现代广告,2001,(5):20-21.
    [277]刘国基.2%,广告投放怎么办[J].销售与市场,2001,(1):72-73.
    [278]——.限额2%,专家认为:与市场经济行为格格不入[J].广告大观,2001,(1):82-83.
    [279]梁小民.规范广告之路[J].改革与理论,2001,(8):26-27.
    [280]老税.广告费用税前扣除的新变化[J].税收与社会,2001,(12):44.
    [281]刘国基.为政府尊重行业意见鼓掌[J].国际广告,2001,(10):73.
    [282]黄升民.虽不解渴,仍旧叫好[J].国际广告,2001,(10):72.
    [283]刘国基.为政府尊重行业意见鼓掌[J].国际广告,2001,(10):73.
    [284]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广告整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2005中国户外广告专项调查[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90-93.
    [285]王学华.从“济南户外广告拆除事件”探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7-48.
    [286]李德成.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的法律思考与策略[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1-44.
    [287]夏亚灵.我国城市经营型户外广告管理法规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5): 59-72.
    [288]沈守愚.户外广告的法律解读[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45-46.
    [289]杨振昆.理性分析、科学规划、平等协商、依法办事——对户外广告整顿中的政府行为提几点建议[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1):52-53,
    [290]李明伟.当前广告监管的窘况分析[J].青年记者,2008,(1下):55.
    [291]朱晓燕;王怀章.运动式执法之弊[J].浙江人大,2005,(10):26-27.
    [292]赵华军.关于运动式行政执法的综合思考——从某市整治“黑车”说起[J].人大研究,2007,(4):24-27.
    [293]朱晓燕;王怀章.运动式执法之弊[J].浙江人大,2005,(10):26-27.
    [294]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3):115-129.
    [295]邵春霞.革命化控制中的运动——改革开放前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0,6.
    [296]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与强制行政[J].大水性格正学院学报,2007,(5):60-62.
    [297]陈长均.非强制行政行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6,3.
    [298]刘新梅.政府权威的合法性与强制行政[J].天水性格正学院学报,2007,(5):60-62.
    [299]陈国权;李院林.政府自利性: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48-154.
    [300]马陇平.论政府自利性与法学研究的学术腐败[J].社科纵横,2008,(10):83-85.
    [301]彭宗超.试论政府的自利性及其与政府能力的相互关系[J].新视野,1999,(3):38-40.
    [302]陈小平;肖晓瑜.广告支出应作为资本性支出[J].财会月刊,1997,(7):41-42.
    [303]董泽文.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性问题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8-72.
    [304]孙双琴.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2002,(5):29-32.
    [305]Philippe Schmitter.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J]. Review of Politics, 1974, (1):93-94.
    [306]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J].政治学研究,1999,(2):85-93.
    [307]齐凌云.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发展模式——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下的研究范式[J].探索与争鸣,2006,(6):28-30.
    [308]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A].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7.
    [309]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4):259-262.
    [310]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
    [311]孙双琴.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2002,(5):29-32.
    [312]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J].战略与管理,2003,(5).
    [313]杨耕.重新审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J].新视野,2002,(3).
    [314]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摘要)[J].国际政治研究,1995,(3):99-102.
    [315]邓春红;胡雨霞.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及其走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4):48-49.
    [316]周华;曾鲲.构建“强国家-强社会”模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7-98.
    [317]洪韵珊.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论点述略[J].社会科学研究,1992,(1):10-14.
    [318]荣剑.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1,(3):30-33.
    [319]刘国基.广告类协会:在向国际惯例过渡这道门槛上[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2):5.
    [320]本刊广州编辑部.广州广协铁树开花[J].国际广告,2007,(2):13-14.
    [321]张小平.广州有我广告有我——张小平在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的讲话[J].国际广告,2007,(2):14-15.
    [322]黄维礼;曾路.外国广告业自律对完善我国广告业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0-66.
    [323]孙茂.行业协会自律行为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7-8.
    [324]罗志上.广告管理改革取向的行业思考——兼谈发挥广告协会的中观作用[J].工商行政管理,1994,(6):33-34.
    [325]罗志上.营造广告协会自律机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4,(6):
    [326]——.广告协会:在转型中走上正轨[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1):38-39.
    [327]王智颖.广告协会要提升自己的公信力——访上海广告协会秘书长吴敏[J].中国广告,2006,(12):94.
    [328]黎军.行业组织与其成员间关系的研究——从行政法的视角[A].沈岿.谁还在行使权力?——准政府组织个案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43-290.
    [329]熊蕾.对广告行业协会的经济学思考[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1):97-99.
    [330]杨海坤.加入WTO对中国政府的巨大积极影响[J].法学杂志,2002,(3):16-17.
    [331]张文显.WTO与中国法律发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1):3-12.
    [332]冯彦君.WTO·有限政府·现代经济法[J].社会科学战线,2004,(6):
    [333]梁斌:汤红娜.WTO法律规则与中国政府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8,(5):150.
    [334]丁镇.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全新的社会建设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和落实[J].领导科学,2007,(15):4-5.
    [335]马建珍;窦泽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转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增刊):28-30.
    [336]丛红奇;徐彦.刍议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6):34-37.
    [337]Sherrif T. K. Luk; Leslie S. C. Yip. The Strategic Func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 in China:A Networking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1996, (15):239-249.
    [338]徐卫华.试论我国广告产业的衰退原因及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82-184.
    [339]朱最新.社会转型中政府角色的法学审视与定位[J].求实,2007,(4):59-61.
    [340]何四娥;段彦波.WTO规则体系与我国政府的市场监督[J].兰州学刊,2004,(6):
    [341]李杰.行政指导初探[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5):79-81.
    [342]莫于川;山文利.行政指导的功能解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5):1-6.
    [343]张惠辛.谁来为广告说话?[J].中国广告,2006,(12):87.
    [344]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5-18.
    [345]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4):34-39.
    [346]郁建兴;周俊.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02,(6):162-173.
    [347]阚丽萍.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看行业协会的重要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348]刘凡.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349]
    [350][档案材料]
    [351]北平市政府管理广告规则[Z].北京市档案馆,J001-004-00310,1947-01-01-1947-12-31.
    [352]北平市政府制定修正北平市管理广告规则[Z].北京市档案馆,J001-002-00424,1947-01-01-1947-12-31.
    [353]北平市政府公布管理广告商规则[Z].北京市档案馆,J001-002-00505,1947-1-1-1947-12-31.
    [354]包全.反对刊登广告中的铺张浪费现象[EB/OL].人民日报(1946-2007)图文电子版,1955-06-18.
    [355]Rajeev Batra; John G. Myers; David A. Aaker. Advertising Management (第5版)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
    [356]Roland Marchand. Advertising:the American Dream-Making way for modernity, 1920-1940[M]. Berkeley &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357]Stephen Fox. Mirror Makers:a history of American advertising and its creators[M]. New York:William Morrow & Company, Inc.,1984.
    [358]Christina Mierau. Accept no substitutes:the history of American advertising[M]. Minneaplis:Lerner Publications Company,2000/
    [359]Allison, G. T.. Public and private management:Are they fundamentally alike in all unimportant respects?[J]. Proceedings for the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conference,1979, November 19-20. (Washington, D. C.:Office of Personal Management,OPM Document 127-53-1,1980).
    [360]Philip A. Kuhn.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A]. Frederic Wakeman, Jr.& Carolyn Grant.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C].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361]Leonard W. Lanfranco.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in advertising[D]. 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1976.
    [362]James P. Neelankavil & Alvert B. Stridsberg.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M]. New York:Hastings House,1980.
    [363]Max A. Geller. Advertising at the crossroads:federal regulations vs. voluntary controls[M]. New York:Garland,1995.
    [364]Rein Rijkens, Gordon E. Miracle. European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 supranational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 in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M]. Amsterdam; New York; 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 Co.,1986.
    [365]Richard A. Posner.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 by the FTC[M]. Washingt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73.
    [366]Gordon E. Miracle, Terence Nevett. Voluntary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M]:Lexington, Mass.:Lexington Books,1987.
    [367]Partick E. Murphy, William L. Wilkie.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regulation: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in the 1990s[M]: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990.
    [368]Eric J. Zanot. The national advertising review board,1971-1976[M]:Lexington, Ky.: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1979.
    [369]J. Howard Beals, Timothy J. Muris. States and federal regul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ing[M]:Washington, D. C.:AEI Press,1993.
    [370]Albert B. Stridsberg. Effective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a survey of current world 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patterns[M]:New York: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Association,1974.
    [371]American Academy of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a report[R]. Cambridge, Mass.: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1979.
    [372]Bruce K. Mulock. Advertising regulation bye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M]. Washington, D. C.:Library of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1979.
    [373]Zeynep Hansen, Marc Law.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truth-in-advertising' regulation durinig the Progressive Era[M]:Cambridge, Mas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6.
    [374]Anne-Lauren Cunningham. From cultural autonomy to advertising autonomy: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D].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1999.
    [375]Janie Mitchell Harris. Voluntary self regulation of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an evaluation of the Better Business Bureau efforts to promote business and educate consumers[D]. Knoxville:University of Tennessee,1983.
    [376]John E. Calfee. Fear of persuasion:a new perspective on advertising and regulation[M]. Monnaz, Switerland:Agora; La Vergner, TN,1997.
    [377]Mary Gormandy White. Self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 in the United States:a conten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NAD/NARB's case-by-case evaluation and enforcement procedures and the television networks'codes of practice[D]. Auburn: Auburn University,1993.
    [378]Jean J. Boddewyn. Global perspective on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principle & practice in thirty eight countries[M]. Westprot; Com:Quorum Books,1992.
    [379]J. J. Bodewyn.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 and outside participation:a multinational comparison[M]. New York:Quorum Books,1988.
    [380]John C. Driver & Gorden R. Foxall. Advertising policy and practice[M]. London, New York, Sydney, Toronto:Hoht, Rinehart and Winston with The Advertising Association,1984.
    [381]J. J. Boddewyn. Advertising Regulation in the 1980s:The Underlying Global Forc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6, No.1. (Winter,1982), pp.27-35.
    [382]Robert Pitofsky. Beyond Nader:Consumer Protec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J]. Harvard Law Review, Vol.90, No.4. (Feb.,1977), pp.661-701.
    [383]Earl W. Kintner.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J]. Michigan Law Review, Vol.64, No.7. (May,1966), pp.1269-1284.
    [384]Richard S. Tedlow. From Competitor to Consumer:The Changing Focus of Federal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1914-1938[J]. The Business History Review, Vol.55, No.1. (Spring,1981), pp.35-58.
    [385]David L. Kaserman; John W. Mayo. Regulation, Advertising, and Economic Welfare[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64, No.2. (Apr.,1991), pp.255-267.
    [386]Isabella C. M. Cunningham; William H. Cunningham. Standards for Advertising Regul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1, No.4. (Oct.,1977), pp.92-97.
    [387]——. The Consumer and Federal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J]. Harvard Law Review, Vol.-53, No.5. (Mar.,1940), pp.828-842.
    [388]Priscilla A. LaBarbera. The Diffusion of Trade Association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7, No.1. (Winter,1983), pp. 58-67.
    [389]Sam Peltzman. The Effects of FTC Advertising Regulation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4, No.3, Consumer Protection Regulation:A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Economy and the State. (Dec.,1981), pp.403-448.
    [390]Dorothy Cohen.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 in the Consumer Interest [J].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3, No.1. (Jan.,1969), pp.40-44.
    [391]——. The 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J]. Columbia Law Review, Vol.56, No.7. (Nov.,1956), pp.1018-1111.
    [392]J. J. Boddewyn. Advertising regulation in the 1980s:the underlying global forc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6 (Winter 1982),27-35.
    [393]Debra Harker; Glen Wiggs. Three generations of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 learning from our forefathers [J]. Marketing Bulletin,1999,10, Article 12.
    [394]Gordon E. Miracle; Terence Nevett.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 in the UK and the USA[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22, Issue 4,1988,7-23.
    [395]Avery M. Abernethy. Advertising clearance practices of radio stations:a model of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Volume XXII, Number 3, September 1993,15-26.
    [396]J. J. Boddewyn.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private government and agent of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Vol.4, (1985), pp. 129-141.
    [397]J. J. Boddewyn.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true purpose and limits[J]. Journla of Advertising, Vol.18, Number 2,1989,19-27.
    [398]Priscilla A. Labarbera. Analyziing and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 [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Vol.9, No.4,1980, 27-39.
    [399]Lord Borrie. CSR and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J]. Consumer Policy Review, Vol.15, No.2, Mar/Apr.2005,64-69.
    [400]Grodon E. Miracle; Terence R. Nevett. Improving NAD/NARB self-regulation of advertising[J]. JPP&M, Vol.7 (1988),114-126.
    [401]Simon Ashby; Swee-Hoon Chuan; Roberyt Hoffmann. Industry self-regulation:a game-theorectic typology of strategic voluntary compliance[J]. Int. J.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Vol.11, No.1, Feb.2004,91-106.
    [402]Anil K. Gupta; Lawrence J. Lad. Industry self-regulation:an economic, organizational, and political analysi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8, No.3. (Jul.,1983),414-425.
    [403]Herbert j. Rotfeld. Power and Limitations of Media Clearance Practices and Advertising Self-regulation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Vol.11(1), Spr.1992,87-95.
    [404]Anthony Ogus. Rething Self-regulation[J].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 15, No.1. (Spring,1995),97-108.
    [405]Howard H. Bell. Self-regualtion by the advertsing industry[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ⅩⅥ, No.3, Spring 1974,58-63.
    [406]Herbert J. Rotfeld. The compatibility of advertising regulation and the First Amendment:Another View[J]. Journla of Marketing & Public Policy, Vol.1, (1982), pp.139-146.
    [407]John Sulliva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ers to Better Present Business Practices[J].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115, No.1,116-123 (1924)
    [408]Debra Harker. Towards effective advertising self-regualtion in Australia:the seven components[J]. 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Vol.9,2003,93-111.
    [409]Eric J. Zanot. Unseen but effective andvertising regulation:the Clearance process [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Vol.14, No.4,1985,44-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