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美和澳大利亚发展起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修复式正义。修复式正义是与报复式正义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司法观,在域外和国内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推行宽严刑事政策,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刑事和解更是与修复式正义理念息息相通,因此,解读修复式正义的内涵,借鉴域外的经验,从理论与实证的两个层面对我国修复式正义展开分析就是本文写作的主要思路。
     本文的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梳理篇,运用文献分析、对比的方法,分析修复式正义的内涵,辨析域外修复式正义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包括第一章到第六章的内容。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篇,以故意伤害为例案,选定25位人员走访座谈,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包括第七章到第八章。
     第一章修复式正义基本概述。本论文从正义展开,从法哲学上正义的解读到刑事司法上正义的思考,引申出修复式正义的讨论,界定修复式正义的概念、价值、效能,通过与传统刑事司法正义的比对辨析修复式正义的优点和实践的局限性,最后归结到修复式正义的核心价值关系的修复。
     第二章修复式正义域外考察。选定有代表性的六个国家,从修复式正义的实践状况、法律适用规范、实施的对象和范围、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修复式正义执行的情况等五个方面对六个国家的修复式正义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三章修复式正义理论基础。有限刑民一体观,从刑民的融合到刑民界分再到有限的融合,国内修复式正义的价值体现在刑民责任的相互影响。犯罪是严重的侵权行为,民事违法是侵权行为,刑民案件能否必然的分开,真的能泾渭分明吗?对轻微的犯罪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笔者提出修复式正义的理念即有限的刑民融合或者叫交叉,从刑事和解视角看公法私法化的倾向,从刑事调解析私法公法化的趋势。
     第四章修复式正义政策依据。通过考察国外修复式正义的政策基础,提出中国修复式正义的政策依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视域下,分析修复式正义在我国的实践现状。
     第五章修复式正义诉讼运用分析。通过分析国外修复式运用的模式,提出中国修复式正义理想模式—整合式模式,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个刑事诉讼阶段辨析修复式正义在诉讼阶段的运用。
     第六章修复式正义非诉讼运用分析。通过域外修复式正义非诉讼运用的观察,分析中国修复式正义非诉讼运用发展方向,指出其未来主要在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两个方面,具体途径体现为刑案的转向处遇。
     第七章修复式正义实证问题设计。从实证的角度对修复式正义进行具体的研究,选定有代表性的犯罪案件——故意伤害案件为样本,先分析卷宗归纳出故意伤害的犯罪特征,选定25位受访对象,根据对象的不同,分别设计访谈提纲,采取走访座谈的方式搜集修复式正义的资料,对访谈录音资料进行文字整理和归纳。
     第八章修复式正义实证问题分析。笔者把25为受访对象分为四组,从是否有类似修复式正义的法规条文,是否有修复式正义的做法、刑事政策的运用、修复式正义参与的主体、资源整合情况等五个方面对修复式正义在现实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实践中有修复式正义做法的结论,如刑事和解与调解,肯定修复式正义的理念但需要整合资源。
Since 1970s, a new model of criminal judicature - restorative justice has been gradually developing in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Restorative justice is a new concept of justice that corresponds to revenge-type, and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of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both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In recent years , China's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demonstrates clearly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and the ide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Furthermore, criminal settlemen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philosophy.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extraterritorial and analyzing of the proceedings of restorative justice’s litigation and non-litig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evel.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y ways of literature induction and contrast, the first part, as chapters of theory summarization and sorting,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ts extraterritori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us, including the first chapter to the sixth. The second part, as chapters of empirical analysis, gather information, ask and analyze problems by setting the case of intentional injuries as an example and choosing 25 people to visit and discuss, including Chapter VII and Chapter VIII.
     Chapter 1 is concerned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justice and extends the discuss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fter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justice and thinking over the criminal justice. Then i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value and performance. Next through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justice,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n practice. Finally it is an analysis of core values criminal rehabilitation.
     Chapter 2 is the extra-territorial investiga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ory. Selected six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with restorative justice theory 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practic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 law applicable specifications, the object and scope of the implementation, the role and functions of participants, the case of its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countries.
     Chapter 3 focuses on the theory bas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the domestic.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ivil and the criminal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m, and then to the limited integration, the domestic valu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s reflect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riminal and Civil liability. Apparently crime is a serious infringement and civil wrong is in tort. Whether the Criminal and Civil cases have the inevitable separation or really clear distinction? Of minor criminal cases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case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at is, limited integration or fusion cross, observes the tendency of privatizing of public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analyzes publicizing of private law from the trend of Criminal mediation.
     Chapter 4 focuses on the policy bas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the domestic. By examining the policy base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e and severity in criminal justice,and in which the paper analyz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practising in China.
     Chapter 5 is an analysis of litigation us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By analyzing the repair-type model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deal model of restorative justice - an integrated model, and discriminates restorative justice’s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in the four stages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investigation, prosecution, trial.
     Chapter 6 is an analysis non-litigation us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rough extraterritorially observing the non- litigation applica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analyzing domestic development trend of non-litigation us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mainly in two aspects: people mediation and community corrections, and the specific way is the steering of criminal cases.
     Chapter 7 is an empirical question desig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From an empir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pecific research for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selects representative crimes - deliberate injury cases as a sample. Firstly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ime by looking into files. Then select 25 respondents and design different interview outline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and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by visitations and discussion. Finally, sort out and summarize interview recorded data and text.
     Chapter 8 i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 author divides 25 respondents into four groups and studi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real worl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whether there are similar provision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legislation, whether the practic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 use of criminal policy, the main body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in the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at las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exists the practic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such as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medi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s positive, while needs to integrate resources.
引文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
    ②陈驰:《西方正义观念论略:关于正义的法哲学思考》,《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③[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④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79页。
    ①陈驰:《西方正义观念论略:关于正义的法哲学思考》,《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③古希腊“正义”一词来源于象征正义的女神狄凯(DIKE)。在希腊神话中,狄凯被塑造为手持标尺的形象,而手中的标尺则是用来衡量事物和事件是否合适、正当和公平,或用以确定土地的分界。
    ④杨亮军:《论制度正义视域下政府问责制的建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⑤龚天平等:《正义:西方的传统资源与中国的现实观照》,《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⑥李晓哲:《浅谈正义观念与法律的互动作用》,《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②王平:《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彭东主编《刑事司法指南》2010年第3集(总第43集),第84页。
    ③参见王平:《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彭东主编《刑事司法指南》2010年第3集(总第43集),第84页。
    ③李建华:《修复性正义:基于刑事司法展开的伦理》,《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
    ⑤参见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南非]德斯蒙德·图图:《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江红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②参见耿开君:《中国亟待建立修复正义的观念与实践体系》,《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
    ③刘宇宙:《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若干问题探究》,《理论界》,2009年第3期。
    ④吴立志:《论刑事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完善—以恢复正义理论为视角》,《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⑤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58页。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DFD2008&filename=2008128880:nh#beiyin,2011-3-10。
    ⑥范晓军:《论以被害人保护为中心的修复性司法》,《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第6期。
    ①参见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法律科学》,2003年第4期。
    ①吴立志:《论中国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连春两:《恢复性行刑:和谐、健康与回归社会》,《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贾学胜:《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研究》,《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
    ②朱锡平:《“赔钱减刑”量刑价值的实证考量:基于适用缓刑降格量刑裁量现象的实证分析》,《中国监狱学刊》,2008年第6期。
    ①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
    ②韩友谊:《积极的一般预防》,《河北法学》,2005年第2期。
    ①转引自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②郭理蓉:《刑罚基本问题理论研究六十年》,《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③秦玉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郑州大学2004硕士论文。
    ④[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⑤《圣经》,创世纪13:14。
    ①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②张志辉:《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0-74页。
    ③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475页。
    ④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⑤周其华:《刑事责任解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6页。
    ⑥周其华:《刑事责任解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⑦法律责任是因相关主体没履行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负担(也称第二性义务);法律义务是保障法律权利与权力的实现而规定相关主体的一定约束(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122页)。尽管刑事强制措施的承受对于被追诉人来说也是实体性的负担,但这样的负担并不是惩罚性负担,而只是保证公权力的行使设置的必要措施,其使用与否只以必要性为原则,对被使用的人来说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
    ⑧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⑨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①张济民主编:《源远流长:藏族部落习惯法法规及案例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53页。
    ①张济民主编:《源远流长:藏族部落习惯法法规及案例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5页,
    ②[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③苏力:《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③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④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笔者归纳整理。
    ⑤张智辉:《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0、85页。
    ①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笔者归纳整理。
    ②参见[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4页。
    ③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328页。
    ①参见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493页。
    ②邵军:《恢复性司法的利弊之争》,《法学》,2005年第5期。
    ③参见邱兴隆:《罪与刑讲演录》(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念版,第38页
    ④邱兴隆:《罪罪与刑讲演录》(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版,第38页。
    ⑥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①[法]福柯:《规则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0页。
    ②参见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③参见[法]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译序,第24-25页。
    ④转引自[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14页。
    ⑤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①参见[英]约翰·霍夫曼:《主权》,陆彬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②[美]诺内特、赛尔兹尼克:《转型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1页。
    ③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④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⑤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②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http://wkjd:gdcc:edu:cn/ViewInfo:asp?id=2763。
    ③[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④同上注,第374页。同时,普林斯还强调不应为这种强制赔偿思想的新奇担忧,正相反,这种思想是古代法律的回归。
    ⑤[意]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282、283页。
    ①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②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近年来北京(如丰台区、城东区)、江苏、浙江等省市部分地区的司法实践中酝酿并试行着量刑建议制度。
    ③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制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492页。
    ④张智辉:《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⑤张云鹏:《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刑事一体化的分析进路》,《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1期。
    ⑥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近年来北京(如丰台区、城东区)、江苏、浙江等省市部分地区的司法实践中酝酿并试行着量刑建议制度。
    ⑦梁根林:《死刑案件被刑事和解的十大伪证》,《法学》,2010年第4期。
    ⑧张旭:《关于刑事责任的若干追问》,《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①董兴佩:《公法的私人法益诉求及我国公法制度的完善》,《求学论坛》,2009年第6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5页。
    ⑥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①张建军:《我国犯罪预备立法之检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王瑞君:《论刑法的司法化倾向》,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③魏东:《关于法益成为犯罪客体的思考》,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④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①【意】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参见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2006年卷第22页。
    ③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11页。
    ④【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著,卢建平译:《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⑤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10页。
    ⑥参见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2006年卷第22页。
    ①【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20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③张明楷:《刑罚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第351页。
    ①【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①张建伟:《现代刑事司法体制的观念基础》,《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①王俊峰:《修复性司法制度分析及其建构》,2006年硕士论文,第16页。
    ②由于上述六国在实践修复式正义上的经验较为成熟,而日本、德国在法制上与我国较为接近,因此选择以上这6个国家做研究样本。
    ③朱腾飞:《恢复性司法理论与价值基础分析》,青岛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①参见张庆方:《修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②Strong, supra note 35,at 4:
    ③胡云腾:《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④刘付伟:《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问题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⑤高佳:《论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处遇制度》,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⑥Tony·FMarshall:《新西兰修复性司法概况》,刘方权译,北大法律信息网。
    ①See Strang, supra note 35, at 6(describing original Wagaa:wagaa program in New South Wales that led to passage of Young Offenders Act of 1997, which became model for other provinces)
    ②http//www.tyc.moj.gov.tw/ct.asp.
    ③谢文婷:《未成年人犯罪司法解释瑕疵及改革》,南昌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②王少辉:《恢复性司法研究》,海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③John·BraithwaiteRestorativeJustieeandABetterFutureseeinEugeneMelaughlinRossFergussonGordonHughesandLouiseWestmarland:I,I”dP56:57。转引自孙秀芹:《恢复性司法程序中的加害人权益研究保护》,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④冷蓓:《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①郭志媛:《刑事和解初探》,《中国律师》,2007年第2期。
    ②汪惠:《人格刑法的法理学之维》,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④李升荣:《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初探》,《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①鞠青:《少年司法的边界在哪里:探讨构建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方向选择》,《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6期。
    ①马兰花:《家庭暴力犯罪类型研究》,《攀登》,2005年第5期。
    ②参见张淑媛:《家庭暴力犯罪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①陈士涵:《论犯罪人格》,《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2期。
    ②李娟:《恢复性司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
    ②参见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5页。
    ③李娟:《恢复性司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
    ④董士昙:《轻罪和解制度的中国适用》,《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①卢敏:《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法律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②陈小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3页。
    ①参见左秀美:《智利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最新发展》,《中国司法》,2007年1期。
    ①参见周红艳:《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研究:以广西桂林市清村、高村为例》,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参见Jennifer Gerarda Brown,THE USE OF MEDIATION TO RESOLVE CRIMINAL CASES:A PROCEDURAL CRITIQUE,Emory Law Journal,Fall,1994:
    ②陈小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6-87页。
    ③沈妤:《论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④同上。
    ⑤沈妤:《论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②Heather Strang, Restorative Justice Program in Australia 3(Mar: 2001), at http://www:aic:gov:au/crc/reports/strang/index:html:
    ①黄烨:《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比较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②沈妤:《论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②王平等:《我国缓刑制度之改革与完善》,《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2期。
    ③李娟:《恢复性司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④狄小华:《刑事司法前沿问题:修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李娟:《恢复性司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②陈卫东:《对警察刑事执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刘学敏:《台湾缓起诉制度述评》,《台湾研究》,2007年第1期。
    ②[德]Kerner ,2003年编辑的修复性司法和刑事领域的德语文献目录共显示3,500条。
    ③范晓军:《论以被害人保护为中心的修复性司法》,《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第6期。
    ①与此相对应,网站地址也从www:toa:servicebuero:de改为www:ausgleichende:gerechtigkeit:de/servicebuero。
    ②参见www:ausgleichende:gerechtigkeit:de/restorative_justice。然而,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德语术语同样可被理解为“平衡性司法”。将其理解为“公正”,则更接近于其字面意义。
    ③被审批机构用作晋升目的的官方标志是“TOAQ:Certified”;参见下文1:3:2:a)。
    ④例如,这些大学是指海牙远程教育大学Esslingen应用技术大学(与图宾根大学合作)等;详细情况可参见Bannenberg,2000年;Alexander等人,2006年。
    ⑤刑事调解服务办公室也为刑事案件调解员提供定期培训。
    ⑥http//www5.nenu.edu.cn./webc/yxsz.jianjie.htm.
    ⑦刘志英等:《人身危险性评价与保安处分的适用》,《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③姚石京:《迷局与破解:对刑事和解认识误区的理性反思》,《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①李娟:《恢复性司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②《青少年法院法第一修正案》(1990年8月30日),联邦法律公报第一部分,第1853页。
    ③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④《被害人保护法》(1986年12月18日,联邦法律公报第一部分,第2496页);《严重犯罪惩治法》(1994年10月28日,联邦法律公报第一部分,第386页)。
    ②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③牧晓阳:《论我国缓刑撤销程序的重构》,《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④洪德琨等:《浅谈宽严相济政策下我国缓起诉制度的建构》,《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②周佑勇:《论德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④俞静尧:《刑事不起诉的理性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⑤《刑法》第46a第1项,《青少年法院法》第10条第1款第7项。
    ②冷蓓:《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③王平:《我国缓刑制度之改革与完善》,《犯罪与改革研究》,2004年的2期。
    ①韩红俊:《修复式司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范式》,《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原美林:《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③陈庆安:《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劣势再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①转引自何帆:《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印仕柏:《民刑交叉案件管辖问题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6期。
    ③朱军:《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重新建构》,《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5期。
    ④本案例引自姚青:《论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处理原则》,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但在文字上稍有改动。
    ①魏东等:《论刑民交叉及其关涉的问题》,《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②参见《赖忠、苏绍俊、李海等故意伤害案:抢回赌资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性》,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刑事审判参考》(总第38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号案例。
    ③刑事审判参考不同与西方的判例,刑事审判参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下级法院的判决原则上不能与刑事审判参考中的案例冲突。
    ①陈洪兵:《经济的财产说之主张》,《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1期。
    ②童伟华:《日本刑法中违法性判断的一元论与行对论评述》,《河北法学》,2009年第11期。
    ③张明楷:《论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④王圆:《论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15期。
    ⑤[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⑥甘添贵:《刑法之重要理念》,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338页。,
    ⑦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⑧[日]林干人:《财产犯的保护法益》,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⑨童伟华:《诈骗不法原因给付财物与利益之刑法分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⑩[日]林干人:《财产犯的保护法益》,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0页。
    ①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4页。
    ②[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③童德华:《刑民不分与刑民有分》,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1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④陈瑾坤:《刑法总则要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⑤王泽鉴:《损害赔偿法之目的:损害填补、损害预防、惩罚制裁》,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2期,第2005年7月号。
    ⑥张明楷:《结果和量刑:结果责任、双重评价、间接处罚之禁止》,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⑦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⑧任中秀:《论民法的本质》,《中国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⑨[日]星野应一:《民法劝学》,张立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①[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罗塔尔·库伦:《刑法总论I: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②[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一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③赵欣:《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司法程序问题刍议》,《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④参见张智辉:《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0-85页。
    ①焦静:《犯罪中的民事责任问题所引起城建局的控讨—浅析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救济功能的兼顾和冲突解决》,《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②参见方产:《刑民交叉诉讼处理机制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④[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⑤杨春华:《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实现保障》,《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
    ①朱军等:《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重新建构》,《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5期。
    ②赵薇:《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③颜良伟:《侵权责任成立要见的新构成》,《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第4期。转引自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8页。
    ④赵薇:《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⑥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①唐慧:《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解析与重构》,《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3期。
    ②赵微:《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与实践把握》,黑龙江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第1页。
    ③宁新海:《论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④刘建等:《国际刑法中的刑事责任主体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⑤参见《国际比较法百科全书?侵权行为?概述》,第29页。
    ⑥上述有关内容参见赵徽:《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①赵徽:《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②张洪成:《非刑罚处罚方法论要---以赔偿损失为视角》,《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③韦波:《法人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0期。
    ④李琪:《和谐社会的刑事和解制度建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⑤参见吴立志、徐安怀:《论刑事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完善:以恢复正义理论为视角》,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⑥李明等:《刑事和解制度负面效应的产生及其控制》,《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②杨晓静:《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本土化改造之检省》,《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③吴立志:《论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关系》,载赵秉志等主编:《新中国刑法60年巡礼(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6-887页。
    ④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⑤际春、邓峰著:《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①陈光中、葛琳:《刑事和解初探》,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②[美]丹尼尔·W·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王莉译,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报)》2005年第4期。
    ②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③李志刚:《试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科技信息》,2007年第23期。
    ④方益权:《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期间立法完善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①陶明、马建馨:《改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1期。
    ②汪翔:《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0期。
    ③熊选国主编:《刑事诉讼司法解释释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④沈玉忠:《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衔接与协调的实现—一损害赔偿为切入点》,《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⑤曾国东:《公诉环节故意轻伤害案和解制度的探索》,载《法学》2006年第4期。
    ⑥参见肖扬:《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司法保障作用》(在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国审判》2006年第12期。
    ⑦张军:《诉讼调解贵在自觉》,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期。
    ①周玉华、秦秀春:《缓刑与和谐社会—关于山东法院适用缓刑及缓刑和解的调查报告》,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12期。
    ②张羽:《宽严相济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学术界》,2008年第2期。
    ①刘金友:《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4月版,第1页。
    ②蔡墩铭:《刑事诉讼法概要》,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版。
    ③代福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④黄荣康:《谈刑事被害人国家制度的构建》,载《人民司法》2006年版第6期。
    ⑤[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⑥[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438页。
    ①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2006,硕士论文。
    ②转引自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③[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④参见[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8页。
    ⑤[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⑥[英]麦考密克等:《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⑦实际上,在当代大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观那里,也不存在一个确定不移的支点和基础,唯一支点也只能是罗氏也认为并不确定、会随历史发展的变迁的人的内心确信和基本直觉(参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8页)。
    ⑧[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⑨参见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8-59页。
    ①[英]戴维·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72页。
    ②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2006硕士论文。
    ③[美]乔治·P·弗莱彻:《刑法的基本概念》,蔡爱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④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⑤[美]安德鲁·冯·赫希:《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邱兴隆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⑧参见陈光中等:《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平衡——英俄近年刑事司法改革述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
    ⑨参见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⑩参见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①参见陈弘毅:《法理学的世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②【美】安德鲁·冯·赫希:《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邱兴隆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3页。
    ④Robert Ellickson,Order without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p.286。
    ⑤【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3页。
    ⑥[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①[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③转引自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7页。
    ①参见[德]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30页注。
    ②“裁判前之疏诉”即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双方当事人均不坚持进行诉讼而且同意犯罪人进行处遇计划),案件未经法院终局判决即脱离刑事司法程。它包括侦查阶段警察人员或检察人员所为之疏诉及法院审理阶段所为之疏诉(如由调解而终结诉讼),与判决之后的疏诉(如刑之宣告犹豫与执行犹豫)不同。
    ③National Committee for Children and Youth,Final Report:Project Crossroads(1971),P.35.
    ④邱兴隆教授对刑罚功能的局限性及消极作用进行了全方位地揭示,其具体内容可参见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224页。
    ⑤[德]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13页,1053页。
    ⑥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⑦转引自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编:《中英刑法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①参见陈弘毅:《法理学的世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②转引自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③参见[英]安德鲁·瑞格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刘成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44页。
    ④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⑤比如,主张“纯粹而又严格的公正判决”的康德也并未排斥而且还承认“慈善”是刑罚的组成部分。参见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⑥参见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⑦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0页。
    ②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2006年硕士论文。
    ①[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②齐岩军:《刑事政策的政治基础》,上海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③王青等:《刑事政策重点问题研究—以其属性为切入点》,《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④陈兴良:《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⑤杨庆文:《当代中国刑法史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⑥[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世界性刑法改革运动概要》,载《法学译丛》,1998年第3期。
    ⑦储槐植,赵合理:《构建和谐社会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实现》,《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⑧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刍议》,《人民检察》,2006第10期。
    ①陈兴良:《宽严相济政策与刑罚规制》,《法学杂志》,2006第4期。
    ②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③狄小华,李志刚:《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④吴立志:《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观照》,《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
    ①康均心:《和谐社会建设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③参见《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报告》,2007年3月29日,第8页。
    ④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立法的完善》,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l期。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②参见赵秉志:《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参见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当议》,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上)。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③储槐植:《形式一体化与关系刑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306页。
    ④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①参见赵秉志:《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参见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当议》,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上)。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①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②参见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当议》,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上)。
    ③赵秉志:《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l期。
    ①参见陈兴良主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0--401页。
    ②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①吴常青:《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资源与制度构建》,《法学论坛》,2006年第3期。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①罗瑞卿:《我国肃反斗争中的主要情况和若干经验》,《人民日报》,1967-09-20 ,第3版。
    ②王文生、徐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态势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③马克昌:《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②王顺安:《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之我见》,《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③肖扬:《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72-75页。
    ①徐显明:《和谐社会与法治和谐》﹙代序﹚,载于徐显明主编:《和谐社会构建与法治国家建设:2005年全国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李海青:《正义、共识与良序:和谐社会的人学解读》,《求是》,2005年第1期。
    ③宋希仁:《论和谐与和谐社会》,《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②康均心:《和谐社会建设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①郭建安、陈雄飞:《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犯罪与改造研究》,2007年第5期。
    ①郑善印:《两极化的刑事政策》,载《罪与刑:林山田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出版,第734页。
    ②修复式正义由于倡导当事人之间关系的和解与恢复,与两极化刑事政策“宽”的一极所涵盖的内涵相契合。
    ③[日]森下忠:《犯罪者处遇》,白绿铉、吴平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④冯卫国、肖月:《两极化刑事政策导向下的刑法修订:简评2005年最新修订的台湾“刑法典”》,《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许福生:《刑事政策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②卞建林、杨宇冠:《联合国刑事司法撮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①转引自房保国:《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导论部分第3-4页。
    ②转引自房保国:《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导论部分第3页。
    ①【英】罗吉尔·胡德:《死刑的全球考察》,刘仁文、周振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美】大卫·特德·约翰逊:《美国与日本的死刑悖论》,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①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2003年7月10日。
    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2003年7月10日。
    ②张桂霞:《刑事侦查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载《中州学刊》2008年7月第4期。
    ①侯鹏宇、付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应用》,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期。
    ②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当议》,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上)。
    ①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2006年12月28日。
    ②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十意见》,2006年12月28日。
    ③侯鹏宇、付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应用》,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期。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②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千意见》,2010年2月8日。
    ③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④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2月8日。
    ②侯鹏宇、付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应用》,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期。
    ③周倩,王林:《中外罪犯分类的比较研究》,载《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参见刘江华,雷世章,张国敏:《论“宽严相济”在监狱行刑中的运用》,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张学辉:《论恢复性司法》,安徽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②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③单鸣嵩:《国家刑事责任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评析》,《法治与经济》,2009年第12期。
    ④[德]伯恩特。许乃曼:《刑事制度中之被害人角色研究》,王秀梅等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
    ⑤参见[德]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等9、100页。
    ①李茂春:《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探讨》,《学习论坛》,2005年12期。
    ②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③吴娟娟:《刑事和解中国模式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④谢晖:《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以轻微刑事案件为基点》,《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⑤刘方权:《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⑥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⑦李育:《刑事和解制度比较研究及中国模式构建》,载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297页。
    ⑧陈立毅:《理性的移植:刑事和解本土化新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⑨参见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①参见王若阳:《刑事被害人制度之比较》,《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2期。
    ②这种程序要求:少年犯罪人在与执法官面谈后,承认罪行,并愿意直接向被害人认错与赔偿损失的前提下,执法官召集犯罪嫌疑人父母及被害人就如何预防再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执法官员会对双方的主张进行调和、折中,从而形成一个双方可接受的赔偿方案。一旦达成协议,执法官将不再把少年犯罪人送交法庭审判。
    ③参见半块砖:《建立受害人谅解制度的设想》(续),《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2期。
    ④黄河:《德国刑事诉讼中协商制度浅析》,《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
    ⑤[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协议性司法:德国刑事程序中的辩诉交易?》,程雷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2期。
    ⑥参见《德国刑法典》,许久生等译,第46条a、第49条第1款之规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⑦参见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44页。
    ①参见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44页。实际上,在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大都规定了以损害赔偿或补偿作为缓刑、假释之重要条件。比如,《意大利刑法典》第165条规定缓刑受刑人之义务:“缓刑之判决得附带宣告恢复原状、损害赔偿、公布判决结果等作为损害之补偿。”《瑞士刑法典》也有类似规定。
    ②吴娟娟:《刑事和解中国模式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③《所有人的正义——应该司法改革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④[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你,第905页。
    ⑤[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协议性司法:德国刑事程序中的辩诉交易?》,程雷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2期。
    ⑥[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你,第1034页。
    ⑦[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05页。
    ⑧[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4页。
    ①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②转引自侯静:《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4页。
    ③陈立毅:《理性的移植:刑事和解本土化新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④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立合作模式》,《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⑤吴尚青等:《我国侦查阶段推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性研究》,《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⑥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立合作模式》,《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⑦张云鹏:《论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建构—刑事一体化的分析进路》,《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1期。
    ①梁秀慧:《和谐语境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模式》,《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②陈立毅:《理性的移植:刑事和解本土化新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③曹红洲:《法律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想》,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④向朝阳:《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中国法学》,2003年6期。
    ⑤[日]团藤重光:《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理论》,《法学译丛》1998年4月。
    ①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第578-579。
    ④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2期。
    ⑤[美]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0-241页。
    ⑥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2期。
    ⑦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2期。
    ⑧李文键:《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⑨刘春涛:《轻微刑事案件在检察环节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第5期。
    ①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2期。
    ②冷蓓:《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③宋英辉:《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调研报告》,《当代法学》,2009年第3期。
    ④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2期。
    ⑤冯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引入和解制度研究》,《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坛》,2007年第6期。
    ⑥许永强:《刑事和解的法理基础与实践路径》,《人民检察》,2010年第3期。
    ①陈光发:《刑事和解制度刍议》,《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②宋英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和解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8年第21期。
    ③陈杰华:《把握死刑适用标准的若干思考》,《人民司法》,2007年第2期。
    ①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③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④卢珺:《中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之检讨》,《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⑤马婷婷:《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理性思考》,《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年第5期。
    ⑥赵跃清:《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4年硕士论文。
    ⑦董滨:《关于劳动教养制度建设的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5期。
    ①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②邱梅玲:《规范和完善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制度》,《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③孙宝民:《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及建构》,《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4期。
    ④参见李少平:《论少年司法中协商性司法模式的价值》,《法律适用》,2004年第2期;汤火箭:《我国未成年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论证》,《人民检察》,2004年第10期。)
    ⑤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②黄兆鸣:《刑事和解的适用成效、困境及出路》,《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③在不起诉决定做出之前原则上要求全部履行和解协议内容,延缓履行只能作为在受害人同意的前提下的特殊与例外情况而规定。
    ④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诉讼效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⑤张万顺:《侦查阶段有必要增设“犯罪嫌疑人”身份撤销条款》,《人民检察》,2005年第5期。
    ⑥张小玲:《论侦查阶段的程序分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⑦尹丽华:《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及其被害人救济之管见》,《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
    ①张菲菲:《刑事诉讼审前分流程序的建构》,《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彭海青:《论恢复性司法》,《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③张伟:《刑事和解的另类解读》,《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14期。
    ①殷驰、谌辉:《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中国法院网),2004年6月28日。
    ②冯连庆、许岗:《试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中国法院网,2004-09-03。
    ③华小鹏:《试论不起诉之自由裁量权》,《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④王敏:《暂缓起诉制度:争议及前景》,《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
    ⑤张泽涛:《规范暂缓起诉—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
    ①黄河:《德国刑事诉讼中协商制度浅析》,《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
    ②张慧云:《不起诉制度与刑事和解之考量》,《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③邢文杰:《社区服务刑研究》,上海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④周国强:《国外社区服务刑述评及借鉴》,《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⑤李琳:《中国内地首例“社会服务令”实施始末》,《政府法制》,2002年第1期。
    ①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③参见马克昌主编:《刑法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2-745页)。
    ④参见[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30-932页,942-943页)。
    ①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②[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35-937页。
    ③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①[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②半块砖:《建立“受害人谅解”相关制度的设想(续):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应在执行阶段实现》,《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2期。笔者完全赞同恢复性司法可在执行阶段执行的主张,但对该论者以侦查起诉与审判阶段可能有某些缺点就排斥恢复性司法在本阶段的实行之片面观点,实不敢苟同。
    ③参见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硕士论文。
    ⑤[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罚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3页。
    ⑥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宜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⑧席逢遥:《试论刑罚变更执行权力的属性及相关程序问题》,《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8期。
    ①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宜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②谢雨:《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被害人谅解制度》,上海大学2007硕士论文。
    ④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宜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⑤孙国祥:《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冲突和制度架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⑥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宜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①谢雨:《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被害人谅解制度》,上海大学2007硕士论文。
    ②徐青:《减刑可考虑由罪犯提出申请》(正义网)。
    ③陈立毅:《理性的移植:刑事和解本土化新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④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宜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⑤郭建安:《在“中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与探索研讨会”的发言》,中国法院网,2002年9月15日至17日。
    ⑥谢雨:《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被害人谅解制度》,上海大学2007硕士论文。
    ①殷驰、谌辉:《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中国法院网,2004-06-28。
    ②何永军:《论刑事和解的合法性与合法化》,《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④闫玉霞:《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当代经济》,2008年第7期。
    ⑤郭晚彬:《侦查基本原则新探》,《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
    ②郑列:《社区矫正的新发展—恢复性司法的运用》,《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
    ③新西兰司法部:《新西兰恢复性司法概论》(该文件系新西兰司法部提供的官方讨论稿,由司法部秘书John Belgrave执笔),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④朱辉荣:《论社区科协组织在构建学习型社区中的作用》,《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14期。
    ⑤廖斌、何显兵:《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①唐忠新:《社区与基层法定社区—关于社区建设之对象实体的思考》,《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②李艳菊:《六盘水市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研究》,天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③李长健:《我国农村纠纷解决中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④谭祖飞、王英:《论人民调解制度》,《求实》,2010年12期。
    ⑤[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9页。
    ⑥[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⑦[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8页。
    ①韩波:《人民调解制度何以完善—人民调解:后诉讼时代的回归》,《法学》,2002年第12期。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589页。
    ③季卫东:《法制与调解的悖论》,《法学研究》,1989年第5期。
    ④王维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人大制度的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⑤姜方炳:《论现代乡村人民制度的建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⑥王静:《城市人民调解机制的现代转型》,《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3期。
    ⑦姜方炳:《论现代乡村人民制度的建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夏杰:《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②李亚峰:《论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③姜爱东:《努力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推进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改革发展(续)》,《人民调解》,2009年第9期。
    ④郭晓宇:《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里程碑》,载《法制日报》2010年9月7日。
    ⑤温景雄:《复和司法:加拿大温尼泊调解服务与新加坡社区调解中心比较研究》,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220页。
    ⑥温景雄:《加拿大温尼伯调解服务与新加坡社区调解中心比较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11期。
    ①参见温景雄:《加拿大温尼伯调解服务与新加坡社区调解中心比较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11期。
    ③侯金剑:《论我国的商事调解》,《研究生法学》,2010年第1期。
    ④罗国芬:《社区人民调解制度及其基层实践—以转型期为例》,《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②秦秀:《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社会化的制度构想》,《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2期。
    ⑤史长青:《调解原论》,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⑥吕欣:《恢复性司法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⑧秦秀:《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社会化的制度构想》,《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2期。
    ②秦秀:《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社会化的制度构想》,《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2期。
    ③冯露:《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恢复性司法—以权力和功能为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④吴浩:《恢复性司法本土化问题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⑤韦志兆、尹少成:《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若干思考:兼评“人民调解法”》,《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
    ⑥姜方炳:《论现代乡村人民制度的建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⑦冯霞:《中国区际冲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李兵:《检察环节和解机制的建立》,《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8期。
    ②胡其芬:《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思考-以余杭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探索为视点》,《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6期。
    ③李冰:《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之管见》,《人民调解》,2006年第5期。
    ⑤何兵:《论民间调解组织之重构》,《中国司法》,2004年第2期。
    ⑥闫庆霞:《人民调解前置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选择权为讨论的出发点》,载《法学家》2007年第3期。
    ①徐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4期。
    ②韦志兆、尹少成:《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若干思考:兼评“人民调解法”》,《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
    ③李捷:《刑事和解制度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5页。
    ①社区矫正,有的国家称为“社区矫治”,一般被认为起源于英国1972年的《刑事司法条例》。
    ②陈林跃:《略论社区矫正制度》,《老去建设》,2008年第18期。
    ③梁玉霞:《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政法学刊》,2006年第1期。
    ④刘慧明:《催生与谨慎:社区矫正路径探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四》,《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第6期。
    ⑤晏征,王晓方:《试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法院网,发布时间2005-08-31。
    ⑥王淑华:《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较矫正制度》,《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第3期。
    ⑦http//japfw.news315.com.cn/pfwz/2009/1014/210773.
    ⑧王雪露:《论社区矫正制度》,河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①曹定良:《论出狱人重新犯罪—以出狱人保护为视角》,《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3期。
    ②陈碧红:《对矫正教育社会化的思考》,《职教论坛》2009年10期。
    ④吴传峰:《我国监狱管理和生产双重职能及其改革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⑤吴志红:《建立和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2期。
    ⑥雷杨兰:《对监狱行刑化的几点思考》,《攀登》,2006年第2期。
    ⑦梁玉霞:《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政法学刊》,2006年第1期。
    ①李远:《重罪适用恢复性司法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①秦秀:《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社会化的制度构想》,《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2期。
    ②孙江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的社区矫正工作探讨》,《中国监狱学刊》,2005年第5期。
    ③桑爱英:《浅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3期。
    ④康均心:《和谐社会建设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⑤穆春梅:《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④桑爱英:《浅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3期。
    ⑤详情参见吴宗宪:《中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前景》,《法治论丛》,2007年第1期。
    ①刘晓梅:《论被害人学视角中的社区矫正》,《犯罪与改造研究》,2007年第11期。
    ②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和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③郑列、马方飞:《社区矫正的新发展:恢复性司法的运用》,《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
    ④郑列、马方飞:《社区矫正的新发展:恢复性司法的运用》,《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
    ⑤参见马方飞:《论我国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①参见郑列、马方飞:《社区矫正的新发展:恢复性司法的运用》,《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
    ②彭海清:《论恢复性司法》,《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③参见郑列、马方飞:《社区矫正的新发展:恢复性司法的运用》,《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
    ⑤[美]克莱梅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孙晓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22页。
    ⑥汪惠:《人格刑法的法理之维》,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⑦冯卫国:《论社区矫正的程序构建》,《湖北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⑧宋行:《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技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①张庆芳:《恢复性司法研究》,载《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②廖晖娟:《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①范晓军:《论以被害人保护为中心的修复性司法》,《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第6期。
    ②汤维健:《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典之纯化》,《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
    ③姚建龙:《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理念与实现》,《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6期。
    ④沈银和:《中德少年刑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版,第128页。
    ⑤[法]马克·安塞尔:《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中外法学》,1989第2期。
    ⑥姚建龙:《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理念与实现》,《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6期。
    ②秦秀:《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社会化的制度构想》,《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2期。
    ③刘敏:《论刑事和解中的刑事责任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④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⑤王觐:《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⑥宋茂荣:《关于财产刑执行的几个问题》,《人民司法》,2003年第12期。
    ⑦蔡墩铭:《刑事诉讼法概要》,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26页。
    ⑧[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上)》,罗洁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177页。
    ①张万顺:《侦查阶段有必要增设“犯罪嫌疑人”身份撤销条款》,《人民检察》,2005年10期。
    ②刘力帆:《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③张小玲:《论侦查阶段的程序分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④王敏远:《暂缓起诉制度—争议及前景》,《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
    ⑤陈晓辉:《刑事侦查中的程序分流制度研究》,《政法学刊》,2005年第1期。
    ⑥彭海青:《论恢复性司法》,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①梁玉霞:《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政法学刊》,2006年第1期。
    ②沈玉忠:《人格调查制度的应然思考及制度构建》,《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冯卫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前调查制度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1期。
    ④高一飞:《论量刑调查制度》,《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5期。
    ⑤武玉红:《在社区矫正中犯罪被害人的参与和权利保护》,《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1.卞建林著:《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卞建林、杨宇冠著:《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卞建林著、刘玫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卞建林著:《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3年版。
    5.毕玉谦、郑旭、刘善春著:《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光中:《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7.陈光中:《“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8.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9.陈光中:《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陈光中、沈国锋著:《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11.崔敏、张文清主编:《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2年版。
    12.陈卫东著:《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陈瑞华著:《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5.陈小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6.陈弘毅:《法理学的世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樊崇义:《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9.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1年版。
    20.樊崇义:《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2.何帆:《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3.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4.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26.刘根菊著:《刑事司法创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刘根菊著:《刑事诉讼法与律师制度热点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龙宗智著:《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刘金友、奚伟著:《附带民事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2.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4.沈德咏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2月版。
    35.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36.孙长永著:《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7.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李文健著:《刑事诉讼效率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廖斌、何显兵:《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40.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1.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42.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宋英辉、吴宏耀著:《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5.宋行:《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技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6.谭世贵著:《司法独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7.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48.王敏远主编:《公法》(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9.汪建成著:《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王觐:《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52.熊选国主编:《刑事诉讼司法解释释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3.徐静村主编:《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4.谢佑平著:《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5.熊秋红著:《刑事辩护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6.徐朝阳著:《中国诉讼法溯源》,商务印书馆发制。
    57.许福生:《刑事政策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8.杨宇冠著:《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人民公安大学2004年版。
    59.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左卫民等著:《诉讼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2.张智慧:《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
    65.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张明楷:《论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8.周士敏著:《澳门刑事诉讼制度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69.周其华:《刑事责任解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70.赵秉志等著:《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1.赵秉志著:《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陈光中、葛琳:《刑事和解初探》,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2.陈光中等:《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平衡——英俄近年刑事司法改革述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
    3.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立合作模式》,《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5.陈驰:《西方正义观念论略:关于正义的法哲学思考》,《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6.陈士涵:《论犯罪人格》,《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2期。
    7.陈卫东:《对警察刑事执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陈庆安:《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劣势再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9.陈洪兵:《经济的财产说之主张》,《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1期。
    10.陈瑾坤:《刑法总则要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1.陈立毅:《理性的移植:刑事和解本土化新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12.陈杰华:《把握死刑适用标准的若干思考》,《人民司法》,2007年第2期。
    13.陈林跃:《略论社区矫正制度》,《老去建设》,2008年第18期。
    14.曹定良:《论出狱人重新犯罪—以出狱人保护为视角》,《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3期。
    15.狄小华:《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
    16.代福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杜宇:《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责任理论》,《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8.董滨:《关于劳动教养制度建设的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5期。
    19.冯卫国:《论社区矫正的程序构建》,《湖北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0.范晓军:《论以被害人保护为中心的修复性司法》,《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第6期。
    21.方产:《刑民交叉诉讼处理机制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2.方益权:《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期间立法完善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23.冯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引入和解制度研究》,《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坛》,2007年第6期。
    24.冯露:《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恢复性司法—以权力和功能为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25.郭志媛:《刑事和解初探》,《中国律师》,2007年第2期。
    26.高佳:《论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处遇制度》,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7.高一飞:《论量刑调查制度》,《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5期。
    28.郭晚彬:《侦查基本原则新探》,《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
    29.郭晓宇:《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里程碑》,载《法制日报》2010年9月7日。
    30.胡云腾:《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31.胡其芬:《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思考-以余杭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探索为视点》,《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6期。
    32.韩红俊:《修复式司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范式》,《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3.韩友谊:《积极的一般预防》,《河北法学》,2005年第2期。
    34.韩波:《人民调解制度何以完善—人民调解:后诉讼时代的回归》,《法学》,2002年第12期。
    35.侯金剑:《论我国的商事调解》,《研究生法学》,2010年第1期。
    36.黄烨:《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比较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7.黄兆鸣:《刑事和解的适用成效、困境及出路》,《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8.黄河:《德国刑事诉讼中协商制度浅析》,《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
    39.何永军:《论刑事和解的合法性与合法化》,《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0.何兵:《论民间调解组织之重构》,《中国司法》,2004年第2期。
    41.洪德琨等:《浅谈宽严相济政策下我国缓起诉制度的建构》,《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42.焦静:《犯罪中的民事责任问题所引起城建局的控讨—浅析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救济功能的兼顾和冲突解决》,《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3.季卫东:《法制与调解的悖论》,《法学研究》,1989年第5期。
    44.姜方炳:《论现代乡村人民制度的建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5.姜爱东:《努力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推进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改革发展(续)》,《人民调解》,2009年第9期。
    46.康均心:《和谐社会建设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7.李晓哲:《浅谈正义观念与法律的互动作用》,《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8.李建华:《修复性正义:基于刑事司法展开的伦理》,《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
    49.李娟:《恢复性司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
    50.李明等:《刑事和解制度负面效应的产生及其控制》,《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51.李琪:《和谐社会的刑事和解制度建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52.李志刚:《试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科技信息》,2007年第23期。
    53.李茂春:《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探讨》,《学习论坛》,2005年12期。
    54.李艳菊:《六盘水市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研究》,天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5.李长健:《我国农村纠纷解决中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6.李兵:《检察环节和解机制的建立》,《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8期。
    57.李冰:《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之管见》,《人民调解》,2006年第5期。
    58.李捷:《刑事和解制度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59.李远:《重罪适用恢复性司法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60.吕欣:《恢复性司法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61.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诉讼效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2.卢珺:《中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之检讨》,《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63.刘宇宙:《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若干问题探究》,《理论界》,2009年第3期。
    64.刘付伟:《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问题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65.刘志英等:《人身危险性评价与保安处分的适用》,《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66.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67.刘方权:《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8.刘春涛:《轻微刑事案件在检察环节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第5期。
    69.雷杨兰:《对监狱行刑化的几点思考》,《攀登》,2006年第2期。
    70.罗国芬:《社区人民调解制度及其基层实践—以转型期为例》,《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71.连春两:《恢复性行刑:和谐、健康与回归社会》,《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72.梁根林:《死刑案件被刑事和解的十大伪证》,《法学》,2010年第4期。
    73.梁玉霞:《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政法学刊》,2006年第1期。
    74.冷蓓:《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75.卢敏:《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法律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76.马革联:《恢复性刑事责任初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77.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
    78.马兰花:《家庭暴力犯罪类型研究》,《攀登》,2005年第5期。
    79.马婷婷:《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理性思考》,《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年第5期。
    80.牧晓阳:《论我国缓刑撤销程序的重构》,《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81.穆春梅:《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82.贾学胜:《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研究》,《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
    83.龚天平等:《正义:西方的传统资源与中国的现实观照》,《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84.耿开君:《中国亟待建立修复正义的观念与实践体系》,《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
    85.郭理蓉:《刑罚基本问题理论研究六十年》,《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6.彭海青:《论恢复性司法》,《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87.秦玉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郑州大学2004硕士论文。
    88.秦秀:《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社会化的制度构想》,《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2期。
    89.邱梅玲:《规范和完善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制度》,《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90.任中秀:《论民法的本质》,《中国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91.宋英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和解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8年第21期。
    92.宋英辉:《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调研报告》,《当代法学》,2009年第3期。
    93.宋茂荣:《关于财产刑执行的几个问题》,《人民司法》,2003年第12期。
    94.史长青:《调解原论》,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95.苏力:《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96.邵军:《恢复性司法的利弊之争》,《法学》,2005年第5期。
    97.沈妤:《论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98.孙宝民:《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及建构》,《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4期。
    99.孙国祥:《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冲突和制度架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0.孙江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的社区矫正工作探讨》,《中国监狱学刊》,2005年第5期。
    101.桑爱英:《浅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3期。
    102.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03.唐忠新:《社区与基层法定社区—关于社区建设之对象实体的思考》,《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104.谭祖飞、王英:《论人民调解制度》,《求实》,2010年12期。
    105.吴立志:《论刑事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完善—以恢复正义理论为视角》,《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106.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07.吴立志:《论中国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8.吴娟娟:《刑事和解中国模式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09.吴尚青等:《我国侦查阶段推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性研究》,《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10.吴传峰:《我国监狱管理和生产双重职能及其改革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11.吴志红:《建立和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2期。
    112.汪惠:《人格刑法的法理学之维》,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13.王敏远:《暂缓起诉制度—争议及前景》,《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
    114.王平等:《我国缓刑制度之改革与完善》,《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2期。
    115.王瑞君:《论刑法的司法化倾向》,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16.王俊峰:《修复性司法制度分析及其建构》,2006年硕士论文,第16页。
    117.王少辉:《恢复性司法研究》,海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18.王圆:《论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15期。
    119.王若阳:《刑事被害人制度之比较》,《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2期。
    120.王敏:《暂缓起诉制度:争议及前景》,《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
    121.王淑华:《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较矫正制度》,《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第3期。
    122.王雪露:《论社区矫正制度》,河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123.王静:《城市人民调解机制的现代转型》,《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3期。
    124.温景雄:《加拿大温尼伯调解服务与新加坡社区调解中心比较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11期。
    125.吴浩:《恢复性司法本土化问题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26.魏东等:《论刑民交叉及其关涉的问题》,《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27.魏东:《关于法益成为犯罪客体的思考》,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28.武玉红:《在社区矫正中犯罪被害人的参与和权利保护》,《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129.邢文杰:《社区服务刑研究》,上海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30.谢文婷:《未成年人犯罪司法解释瑕疵及改革》,南昌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31.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32.谢晖:《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以轻微刑事案件为基点》,《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33.向朝阳:《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中国法学》,2003年6期。
    134.席逢遥:《试论刑罚变更执行权力的属性及相关程序问题》,《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8期。
    135.谢雨:《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被害人谅解制度》,上海大学2007硕士论文。
    136.夏杰:《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137.徐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4期。
    138.杨亮军:《论制度正义视域下政府问责制的建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39.杨春华:《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实现保障》,《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
    140.姚建龙:《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理念与实现》,《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6期。
    141.姚石京:《迷局与破解:对刑事和解认识误区的理性反思》,《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42.俞静尧:《刑事不起诉的理性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43.原美林:《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44.尹丽华:《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及其被害人救济之管见》,《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
    145.闫玉霞:《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当代经济》,2008年第7期。
    146.印仕柏:《民刑交叉案件管辖问题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6期。
    147.张军:《诉讼调解贵在自觉》,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期。
    148.张明楷:《结果和量刑:结果责任、双重评价、间接处罚之禁止》,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49.张春萍:《我国刑事司法应引入修复性司法司法理论》,中国法院网。
    150.张建伟:《现代刑事司法体制的观念基础》,《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151.张云鹏:《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刑事一体化的分析进路》,《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1期。
    152.张旭:《关于刑事责任的若干追问》,《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53.张建军:《我国犯罪预备立法之检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54.张淑媛:《家庭暴力犯罪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55.张洪成:《非刑罚处罚方法论要---以赔偿损失为视角》,《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56.张羽:《宽严相济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学术界》,2008年第2期。
    157.张万顺:《侦查阶段有必要增设“犯罪嫌疑人”身份撤销条款》,《人民检察》,2005年第5期。
    158.张小玲:《论侦查阶段的程序分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59.张菲菲:《刑事诉讼审前分流程序的建构》,《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60.张伟:《刑事和解的另类解读》,《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14期。
    161.张泽涛:《规范暂缓起诉—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
    162.张慧云:《不起诉制度与刑事和解之考量》,《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63.张小玲:《论侦查阶段的程序分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64.朱锡平:《“赔钱减刑”量刑价值的实证考量:基于适用缓刑降格量刑裁量现象的实证分析》,《中国监狱学刊》,2008年第6期。
    165.朱腾飞:《恢复性司法理论与价值基础分析》,青岛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66.朱军:《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重新建构》,《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5期。
    167.朱军等:《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重新建构》,《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5期。
    168.左秀美:《智利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最新发展》,《中国司法》,2007年1期。
    169.周红艳:《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研究:以广西桂林市清村、高村为例》,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70.朱沅沅:《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适用行刑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4期。
    171.朱辉荣:《论社区科协组织在构建学习型社区中的作用》,《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14期。
    172.周佑勇:《论德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73.周玉华、秦秀春:《缓刑与和谐社会—关于山东法院适用缓刑及缓刑和解的调查报告》,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12期。
    174.周国强:《国外社区服务刑述评及借鉴》,《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75.赵宝佳:《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76.赵薇:《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177.赵跃清:《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4年硕士论文。
    178.郑列:《社区矫正的新发展—恢复性司法的运用》,《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
    179.刘敏:《论刑事和解中的刑事责任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1.【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版。
    3.【德】《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罗塔尔?库伦:《刑法总论I: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一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许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7.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德】《刑事制度中之被害人角色研究》,王秀梅等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
    9.【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协议性司法:德国刑事程序中的辩诉交易·》,程雷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2期。
    10.【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2.【法】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2.【法】福柯:《规则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
    14.【法】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5. [美]诺内特、赛尔兹尼克:《转型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学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法制出版社。
    17.【美】德沃金著:《法律帝国》,李长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8.【美】德沃金著:《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9.【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20.【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和方法》,邓正来译,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3.【美】韦恩·R·拉费弗等著:《刑事诉讼法》,卞建林、沙金丽等译,政法大学出版社。
    24.【美】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宏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5.【美】米尔健·R·达马斯卡著:《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政法大学出版社。
    26.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7. [南非]德斯蒙德?图图:《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江红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8.《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年译,政法大学出版。
    30.【日】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政法大学出版社。
    31.【日】土本武司著:《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璠、宋英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2.《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 [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4. [日]林干人:《财产犯的保护法益》,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5. [日]星野应一:《民法劝学》,张立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王晋等主编著:《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7. [英]约翰?霍夫曼:《主权》,陆彬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39.英国刑事司法改革报告:《所有人的正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40.《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1.英国刑事司法改革报告:《所有人的正义》,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42.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4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44.【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5.《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7. [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48. [意]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 [台]许春金:《修复式正义理论》,台北大学2002年犯罪问题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50.黄东熊、吴景芳著:《刑事诉讼法论》,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
    51.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论》(上、下),台北市林钰雄2003年版。
    52.黄东熊等著:《刑事证据法则之新发展》,台湾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3.周士敏著:《澳门刑事诉讼制度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54.黄朝义著:《刑事证据法研究》,台湾元照出版社1999年版。
    55.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0年版。
    56.李学灯著:《证据比较法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57.陈朴生等著:《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
    58.刘学敏:《台湾缓起诉制度述评》,《台湾研究》,2007年第1期。
    59.甘添贵:《刑法之重要理念》,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60.王泽鉴:《损害赔偿法之目的:损害填补、损害预防、惩罚制裁》,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2期,第2005年7月号。
    61.蔡墩铭:《刑事诉讼法概要》,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版。
    1. See Strang, supra note 35, at 6(describing original Wagaa:wagaa program in New South Wales that led to passage of Young Offenders Act of 1997, which became model for other provinces。
    2. JohnBraithwaiteRestorativeJustieeandABetterFutureseeinEugeneMelaughlinRossFergussonGordonHughesandLouiseWestmarland:I,I”dP56:57。
    3. Jennifer Gerarda Brown,THE USE OF MEDIATION TO RESOLVE CRIMINAL CASES:APROCEDURAL CRITIQUE,Emory Law Journal,Fall,1994。
    4. Heather Strang, Restorative Justice Program in Australia 3(Mar: 2001), at http://www:aic:gov:au/crc/reports/strang/index:html:
    5. Robert Ellickson,Order without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p.286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hildren and Youth,Final Report:Project Crossroads(1971),P.35.
    6. Ashworth, Andrew.“Responsibilities, Rights and Restorative Justice,’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Vol.42, (2000): 578-95.
    7. Gordon Bazemore and Lode Walarave,“Restorative Juvenile Justice: In Search of Fundamentals and an Outline for Systemic Reform”, in Restorative Juvenile Justice: Repairing the Harm of Youth Crime, ed. by Gordon Bazemore and Lode Walgrave, (Monsey, NY: Criminal Justice Press, 1999) 45-74.
    8. Boers, Arthur Paul. Justice that Heals: A Biblical Vision for Victims and Offenders. Eugen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1992。
    9. Braithwaite, John. Crime, Shame and Reintegr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0.“Restorative Justice: Assessing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ccounts,”Crime and Justice: A Review of Research, Vol.25 (1999): 1-127
    11. Kathleen Daly,“Shame and Criminal Justice”, Canad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July, 2000): 286-7.
    12. Brudner, Alan.“Retributivism and the Death Penalty,”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 Vol.30, No.4 (Autumn, 1980):337-55.
    13. Burnside, Jonathan and Nicola Baker, Relational Justice: Repairing the Breach. Winchester: Waterside Press, 1994.
    14. Christie, Niles“Conflicts as Propert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Vol.17, No.1 (January, 1997).
    15. Cochran, Jr., Robert F.“The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 Roadblock or Bridge to Restorative Justice,”Journal of Law and Religion, Vol.14, No.1 (1999-2000): 211-28.
    16. Daly, Kathleen and Russ Immarigeon,“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Some Critical Reflection,”The Contemporary Justice Review, Vol.1, No.1 (1998): 21-45.
    17. Ellis, Anthony“Critical Study Recent Work on Punishment,”Philosophical Quarterly, Vol.45, No. 179 (April, 1995): 226-7
    18. Fatic, Aleksandar. Punishment and Restorative Crime-Handling: A Social Theory of Trust. Aldershot: Avebury, 1995.
    19. Garfinkel, Harold.“Conditions of Successful Degradation Ceremon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cago Press, Vol.61, No.5 (Mar., 1956): 420-4.
    20. Garland, David. Punishment and Modern Society: A Study in Soci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21. The Culture of Control: Crime and Social Order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2. Gelfand, Scott D.“The Ethics of Care and (Capital?)Punishment,”Law and Philosophy, Vol.23, No.6 (Nov., 2004): 593-614.
    23. Geertz, Clifford.“Centers, Kings, and Charisma: Reflections on the Symbolics of Power”in Ben-David, Joseph/Clarke, Terry Nichols (ed.): Culture and Its Creators: Essays in honor of Edward Shil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150-71.
    24. Grasmick, Harold G., John K. Cochran, Robert J. Bursik Jr., and M’lou Kimpel.“Religion, Punitive Justice, and Support for the Death Penalty,”Justice Quarterly,Vol.10, No. 2 (June, 1993): 289-31
    25. H.G., E. Davenport, M.B. Chamlin, and R.J. Bursik Jr.“Protestant Fundamentalism and the Retributivist Doctrine of Punishment.”Criminology 30 (1992): 21-45.
    26. Held, Virginia. Justice and Care: Essential Readings in Feminist Ethic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5.
    27. Hurwitz, John and Shannon Smithey,“Gender Differences on Crime and Punishment,”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51, No. 1, (March,1998): 89-115.
    28. Mackey, Virginia. Punishment: IN the Scripture and Tradition of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Claremont, California: the Reverend Virginia Mackey, 1981.
    29. Masur, Louis P. Rites of Execution: Capital Punish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1776-186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0. Martin, Dianne.“Retribution Revisited: A Reconsideration of Feminist Criminal Law Reform Strategies,”Osgood Hall Law Journal, Vol.36, No.1, (1998): 154-88.
    31. Mead, George H.“The Psychology of Punitive Justic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23, No. 5 (Mar., 1918): 577-602.
    32. Myers, M.A.“Social Background and Sentencing Behavior of Judges’Criminology 26 (1988): 649-75.
    33. Presbyterian News Service,“Kirkpatrick restates PC (USA)’s Opposition to Resolution 2002/12, E/2002/INF/2/Add.2, Section I, par. 2, 3 & 4.”
    34. Roach, Kent“Changing Punishmen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Restorative Justice on the Rise”Canad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July, 2000); 249-80.
    35.“Four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Vol.89, No. 2 (Winter, 1999): 671-716.
    36. Strang, Heatherand Sherman, Lawrence W.,“Repairing the Harm: Victims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Utah Law Review, 2003 (1): 15-24.
    37. Spierenburg, Pieter.“From Amsterdam to Auburn an Explanation for the Rise of the Pris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Holland and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Vol.20, No.3 (Spring, 1987): 439-61.
    38. Toronto, Joan C. Moral Boundaries: A Political Argument for an Ethics of Care. London: Routledage, 1994.
    39. Ban Ness, Daniel. Crime and Its Victims: What We Can Do. Downers Grove, Illinois: Inter Varsity Press, 1986.
    40.“An Overview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round the World,”paper presented in Eleventh United Nations Congress on Crime Prevention and Criminal Justice, Bangkok, Thailand, (18-25 April, 2005).
    41. Villa-Vicencio, Charles.“The Reek of Cruelty and the Quest for Healing—Where Retributive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Meet,’Journal of Law and Religion, Vol.14, (1998): 187-95.
    42. Whitehead, John T. and Michael B. Blankenship,“The Gender Gap in Capital Punishment Attitudes: An Analysis of Support and Opposi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Vol.25, No.1, (2000): 1-13.
    43. Zedner Lucia,“Reparation and Retribution: Are They Reconcilable?”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57, No.2 (Mar. , 1994): 228-5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