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公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共投资是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保障经济公平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之一,在公共投资中政府必须追求经济公平。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共投资密切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国家对一个区域投资越多,该区域经济发展就越快,公众分享到的公共产品越多,福利也越高。为促进经济公平,公共投资应当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事实上,财政收入永远赶不上财政支出,公共投资必须提高效率,效率不足,经济公平就会失去基础。但是,当效率与经济公平冲突时,必须予以权衡——当经济公平受到损害时,政府必须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公共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医疗卫生投资、文化事业投资,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是公共投资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研究这两种投资形式可以看出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公平的关系,运用这两种公共投资形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公平。本文通过对它们的公平性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公平的建议。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公平进行一般分析。首先,分析公共投资的依据,包括市场失灵、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自身配置资源,但是市场经常会失灵。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市场效率、公共产品、外部性、规模收益递增、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代际效率和公平等六个方面。市场失灵后政府必须进行公共投资以恢复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公平。公共投资是实现经济公平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不同地区投资的多少,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公共投资少的地区较之投资多的地区经济增长相对较慢,公众分享到的公共产品相对较少,个人收入也较低,这就导致区域间经济不公平。公共投资的主要依据是市场失灵,但是,市场失灵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确定公共投资的范围,并进行投资。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失灵后可以自发解。只有当市场无法进行自发解时,公共投资的范围才能确定。公共投资的范围不仅取决于市场失灵的程度和领域,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低,即使市场失灵了,国家也没有财力进行大范围的投资。另外,社会分配、人口的变化、技术的进步、社会和政治因素也影响公共投资范围。因此,国家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时,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公共投资范围不仅关系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而且关系到公共投资的效率与公平。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资范围,既能提高公共投资效率,也能增加经济公平。其次,从法哲学和经济学范畴探讨经济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经济公平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兴起后,经济公平逐渐从抽象走向具体,在某种程度可以进行度量。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相生相伴,又相互矛盾,公共投资必须对两者予以权衡,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再次,浅析了公共投资范围。
     第二部分研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公平的关系,即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公平的影响。基础设施是最重要的公共投资领域之一,它对区域经济公平的影响最为明显。首先,对基础设施的内涵进行解析,然后对其分类。基础设施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但是其内涵和外延并不确切。本文将基础设施界定为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公共条件或设施设备,范围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基础设施。其次,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即,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对某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越多,该地区经济增长越快。如果一个国家长时期在不同区域投资差别较大,则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公平。再次,考察了我国不同区域对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形成的公共产品的分享状况。从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和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能源等主要基础设施区域分布两个角度考察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公平状况,表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公平。最后,研究基础设施投资方式对区域经济公平的影响。基础设施分为纯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投资;私人产品应当由私人投资;准公共产品可以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资。为了增加产品供给、提高服务质量,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基础设施投资逐渐由过去单纯由政府投资转变为由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总体上,私人投资基础设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降低了分配效率,影响了经济公平;政府要适度权衡两者关系,既要提高效率,也要注重公平。根本上而言,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公平。文章介绍了基础设施投资方式的内涵和类型后,较为全面考察国外私人投资效率。上个世纪,英国率先进行私有化改造,因此,主要介绍英国改造负责基础设施投资和经营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情况,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总体上,发端于英国的私有化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效率与公平相互冲突。在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后,对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公平——主要是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首先,探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涵。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收益率很高的资本。它包括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人力迁移等几种形式,其中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正的外部性,所以,人力资本属于公共产品,政府应当承担主要投资责任。其次,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其次,就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展开探讨。人力资本投资绝对影响个人收入,一般地,人力资本投资越多,个人收入越多。人力资本投资之于一个国家如此,之于一个地区也是如此,因此,对一个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多少,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发展。最后,考察了我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和城乡人力资本投资情况。研究表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区域差别很大,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公平。
     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政府在公共投资中促进区域经济公平的作用。在资源配置方面和收入分配方面,市场是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公平的,促进区域经济公平政府责无旁贷,政府也能够发挥作用。首先,研究了西方政治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关于政府责任的理论。政治哲学家认为,人类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生存下去,才会更加自由、幸福。当个人将自己的权利让渡或者授权给共同体后,共同体就应当为个人提供庇护和保障,这种庇护和保障应当是平等的,这就是共同体的职责。经济学家认为,公共投资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现代社会要求更多的公共产品,由于市场失灵,公共产品的提供只能由政府提供。其次,考察了国外政府在公共投资中促进去经济公平的实践,总结出经验,以供我国借鉴。最后,就我国公共投资如何促进经济公平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公共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促进区域经济公平;二是投资方式上要实现多样化,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三是以法治保障公共投资,将公共投资制度化。
Public invest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main economic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nsure economic equity is based on the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there is one in public investment, government must be in pursuit of economic justi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blic investment are closely linked. Without considering other influence factors, the more investment to a region, the faste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is region, and the public will share more public goods and welfare will increase.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equity, public investment should be to the less 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case of countries with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in fact, the fiscal revenue will never catch up fiscal expenditure; public investment must improve its efficiency, if not, the economic equity will lose its basis. However, when the conflict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equity appears, it must be weighed-the government must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when economic equity is damaging. Public investment, includ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medical and health investment, cultural undertaking investment, and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By studying these two forms of investment, it can be s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by using these two forms of public investment, it will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ir equity, it will bring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on promoting economic equity in China.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general analysis of public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equity. Firstly,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s of public investment, the market failures,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included. Market economies mainly rely on market self-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ut the market will often fail. Market failure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six aspects: market efficiency, public goods, externalities, gradually increasing returns,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as well as inter-generational and equity. After the market failure, government must conduct a public investment to restore market efficiency and promote economic equity. Public investment is the basis of realizing economic equity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areas, directly affect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ompared to the areas with much public investment, areas with little investment the economic growth is relatively slow; the share of public goods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personal income is low, which led to inter-regional economic inequities. Secondly, from the scope of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economic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equity, and the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ifferent disciplines, different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economic equity. Economics, especially after the rise of econometrics, economic equity gradually becomes concrete,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can be measured. Economic equ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closely linked to, but also contradictory. Public investment must be weighed against the two, so a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promote equity. Again, briefly analyzing the scope of public investment. Public investment was based primarily on market failure; however, after the market failure does not mean that can determine the scope of public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In some cases, market failure can be spontaneously solved. Only when the market can not be spontaneously solved, the scope of public investment can be determined. The scope of public investm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extent and areas of market failure, but also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 low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ven if the market failure, a country do not have financial capability to undertake large-scale investments. In addition, demographic chang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also affect the scope of public investment. Therefore, the stat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above factors. The scope of public invest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boundaries, but also to the efficiency and equity of public investment. With a national 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investment scope, bot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investment and also increase economic equity.
     The second part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namely, impact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on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Infrastruc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rea of public investm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most evident. Firstly, pars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n classifying. The concept of infrastructure is widely used, but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is of not exact. This paper will define the infrastructure,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s the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serving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and the scope includes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energy 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governance infrastructure. Secondly, studying the impact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that is, without considering other conditions, the mor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in an area the faster the economic growth it will be. If a country invest in different regions vary greatly for a long time, then 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Third, review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sharing of public goods formed by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o review the status of regional equity i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two perspectives of source of funds for th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ransport, storage,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nergy, infrastructure, it indicates that China's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Finally, it is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on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Infra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pure public goods, private goods and quasi-public goods.Pure public goods must be invested by government; private goods should be invested by private; quasi-public products can be invested by government and private joint ventures. Since the late of 1970s, in order to increase product supply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is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simply by the government to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joint ventures. Overall, privat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enhan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at the same time, lower the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affect the economic equi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appropriately weigh again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efficiency,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equity. Fundamentally,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efficiency is to promote economic equ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and type of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and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foreign private investment efficiency. The last century, the United Kingdom took the lead in privatization reform, hence, this paper is to focus on transforming th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UK, while also carried out a brief introduction in other countries. In general, privatization reform in the United Kingdom's is comparatively succeeded,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primarily the conflict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finding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several typical cas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impact of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on economic equity-primarily the impact on income distribution. Firstly, the meaning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Human capital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y of workers formed through investment in human resources. This high-yielding capital serves as the main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It takes different forms including school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health care and human migration, among which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principal aspect. Since human capital has positive externalities, it belongs to public good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ssum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investment. 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out considering other factors, more investments lead to faster economic growth. Thirdly, the impact of the human capital on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will absolutely affect personal income. Generally, more investment leads to more personal income. This is the same with a region or a country. Therefore, the amoun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a region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Last, China'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is showed by the study that China's yawning gap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has played havoc with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The fourth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public investment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The market itself will not achieve economic equit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government is obligated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and it has the ability to. Firstly, the study of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ers and economists' theories on governmental responsibilit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believe that only when united can human beings survive and enjoy more freedom and happiness. When individuals transfer their rights to th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should provide equal shelter and protection for each individual. T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mmunity. Economists believe that public investment is the main function of economic management by government. More public goods are in demand in modern society, public goods provision can only be done by the government due to market failure. Secondly, the study of foreign governments' practice to promote economic equity in public investment and their experience for our reference. Last, a few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economic equity in China's public investment:First, put the priority of public investment on the western areas and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equity; second, diversify investment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promote equity; Thirdly, protecting the public investment by the rule of law and institutionalize public investment.
引文
3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
    4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构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2页。
    5[美]尼古拉斯·麦考罗、斯蒂文·G曼德姆:《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吴晓露、潘晓松、朱惠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6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7同上注,第5页。
    8比如,卢代富教授的《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法律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李剑博士的《搭售的经济效果与法律规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3杨卫、杨继:“重视和完善我国公共投资”,《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第46页。
    14谭翔浔:“政府公共投资决策与成本效益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5秦辉:“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投资管理体系”,《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1期。
    16参见丁肇勇:《中国公共投资运行体制改革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2页。
    17同上注,第3-4页。
    18同上注,第5-6页。
    19殷强:《国公共投资效率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20[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页。
    21[英]里德利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22同上注,第41页。
    2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24[美]鲍德威、麦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5[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26[美]鲍德威、麦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7[美]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0页。
    28[以]阿耶·L.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王国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9[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30[美]鲍德威、麦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31同上注。
    3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33[美]鲍德威、麦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5页。
    35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122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37台湾:伴随着收入分配平等化不断改善的经济增长[美]费景汉、古斯踏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洪银兴、郑江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版,第383页。
    42蔡一珍:《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33-34页。
    43[德]阿尔弗雷德·格雷纳:《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郭庆旺、杨铁山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44蔡一珍:《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34-35页。
    45[德]可尔弗雷德·格雷纳:《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郭庆旺、杨铁山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46同上注,第117-121页。
    47同上注,第188页。
    48马栓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49于长革:“经济增长与政府公共投资分析”,《经济科学》,2004年第6期,第109页。
    50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刘国亮:“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改革》,2002年第4期,第84-85页。
    51同上注,第85页。
    52于长革:“经济增长与政府公共投资分析”,《经济科学》,2004年第6期,第109-110页。
    53张海星:“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11期,第48页。
    54同上注。
    55中国国家统计局:《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57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6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58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6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59[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130页。
    60[美]罗纳德·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译、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页。
    61[美]罗纳德·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译、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220页。
    62同上注,第222-226页。
    6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64[美]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136页。
    65[美]罗纳德·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译、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9页。
    66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美]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67[美]维托·坦齐、[德]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20世纪的公共支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63页。
    68[美]杰弗里·法兰克尔、彼得·奥萨克编:《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徐卫宇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275页。
    69[美]里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董勤发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们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
    70同上注,第73-74页。
    7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77[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源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78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们的理论都博大精深,为了不造成印象式的解渎,更为了不误读,我不打算对每位思想家关于经济公平的思想贴上诸如公平即平等、作为公平的正义之类的标签。关于对印象式的解读方法的批判见邓正来《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自由秩序原理>代译序》,载[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7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80同上注,第279页。
    81同上注,第235页。
    82同上注,第235页。
    83[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页。
    84 Hugo Grotius, The Law of War and Peace,P.40.转引自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8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页。
    86同上注,第27页。
    87同上注,第31页。
    88[英]洛克:《教育片论》,熊春文译,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节。
    89[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吴云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4卷第4章第9节。
    90[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页。
    9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92同上注,第7页。
    93罗尔斯说,这种划分和次序至多只是一个近似,肯定有一些它们要在其中归于无效的情形。但最重要的是清楚地描述一种恰当的正义观的主要轮廓,而在许多情况中,这两个处在先后次序中的原则都能很好地服务于这个目的。见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94[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0页。
    95[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96同上注,第102页。
    97同上注,第97页。
    98[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3页。
    99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100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5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4页。
    101同上注,第34页。
    102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103[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104参见[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61页。
    105[美]鲍德威、麦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06同上注,第19页。
    10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2页。
    108[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09同上注,第82页。
    110同上注,第95页。
    111同上注,第83页。
    112同上注,第46页。
    113同上注,第94页。
    114同上注,第95-96页。
    115[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116同上注,第24页。
    117[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秋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2页。
    118同上注,第105页。
    119同上注,第106页。
    120[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源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121黄有光:《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扩大公共支出势在必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22同上注,第5页。
    123同上注,第137-138页。
    124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0-11页。
    125[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9页,转引自毛程连主编:《西方财政思想
    127[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萧琛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83-84页。
    128[美]尼尔·布鲁斯:《公共财政与美国经济》,隋晓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129张琦:《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130张启春:《中国区域差距与政府调控——财政平衡机制和支持系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47页。
    131[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4页。
    132程工等:《转轨时期基础设施融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33张馨、袁星候:“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竞争性——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56页。
    134张军等:“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第5页。
    135高坚、汪雄剑:《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13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137[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7页。
    138[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3页。
    139[美]森斯坦·罗丹:“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经济问题”,《经济学杂志》,1943年6-9月号,第202-211页。转引自唐建新、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40[美]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笔记”,载H.S埃利斯主编:《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圣马丁出版社,1966年英文版,第57-67页。转引自唐建新、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41[美]西蒙·库滋涅茨:《各国经济的增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0页。
    142[美]H.钱纳德:《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1-95页。
    143[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4页。转引自唐建新、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53李泊溪、刘德顺:“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管理世界》,1995年第2期,第109-110页。
    154范九利、白暴力、潘泉:“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第72页。
    155郭庆旺、贾俊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第40页。
    156踪家峰、李静:“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6年第7期,第20页。
    157李泊溪、刘德顺:“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管理世界》,1995年第2期,第107-108页。
    158同上注,第108页。
    159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96页。
    164 The World Bank, The Contributions of Infrastructur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Bank Discussions Papers, No.213.pp11-12
    165 Gyamfi, Peteretal,1992,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in LAC:The Costs of Neglect and Optinns for Improvement.Regional Studies Program Report No.17, The World Bank,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bean Technical Department,Washington D.C.
    166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39-40页。
    167王延中等:《基础设施投资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68王延中等:《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178页。
    178同上注,第42-43页。
    179同上注,第55-56页。
    180魏新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的地区差异”,《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第23-24页。
    181唐建新、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168页。
    182唐建新、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170页。
    183中国能源年鉴编辑委员会:《2005—2006年中国能源年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190中国能源年鉴编辑委员会:《2005—2006年中国能源年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2[德]魏伯乐、[美]奥兰·杨、[瑞士]马赛厄斯·芬格:《私有化的局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93[德]魏伯乐、[美]奥兰·杨、[瑞士]马赛厄斯·芬格:《私有化的局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11页。
    194[英]约翰·维可斯、乔治·亚罗:《私有化的经济分析》,康晓红、矫静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203[英]约翰·维可斯、乔治·亚罗:《私有化的经济分析》,康晓红、矫静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210[美]维托·坦齐、[德]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20世纪的公共支出:全球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9页。
    211同上注,第209页。
    213[美]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载陈郁主编:《所有权、控制器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14[英]约翰·维可斯、乔治·亚罗:《私有化的经济分析》,康晓红、矫静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15同上注,第13页。
    216股东的目标不完全一致。第一,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税收差异等因素,导致股东目标不一致。第二,由于股东对政策的偏好不相同,如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目标也就不一致。第三,股东角色不同目标也不一致。如果股东是企业的消费者,公司利润的提高可能导致消费价格的提高,最终降低消费者的福利。
    217[英]约翰·维可斯、乔治·亚罗:《私有化的经济分析》,康晓红、矫静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218同上注,第350-351页。
    219 Corral&Hall (2001), FDI Linkages and Infrastructure:Some Problem Cases in Water and Energy. Lonnd: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Unit转引自[德]魏伯乐、[美]奥兰·杨,[瑞士]马塞厄斯·芬格主编:《私有化的局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0-352页。
    221[德]魏伯乐,[美]奥兰·杨,[瑞士]马塞厄斯·芬格主编:《私有化的局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41页。
    224 Machlcp, Fritz,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Human Capital,1984, p.421,转引自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2页。
    225王唤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8页。
    226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3-64页。
    227王亚南主编:《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6页。
    228同上注,第86页。
    229同上注,第298-299页。
    230同上注,第366页。
    231[英]J.B.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5页。
    232同上注,第129-130页。
    233[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37页。
    234[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37页。
    235[英]瓦尔拉:《纯粹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16-217页。
    236[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4页。
    237王宏昌、林少宫编译:《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演讲集》(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238同上注,第69页。
    239王宏昌、林少宫编译:《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演讲集》(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240[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郭虹等译,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41[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242 Haveman.R.H.&B.L. Wolfe:Schooling and Economic wellbeing:The role of nonmark effects, Journal of Human Recouress,19.3(summer) pp377-407
    243[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郭虹等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244同上注,第146-147页。
    245[美]桑贾伊·普拉丹:《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蒋洪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246盖浙生:《教育经济学》,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247[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0页。
    248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249[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转引自黄金辉、张衔、邓翔等著:《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门增收问题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50[美]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251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252侯凤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253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254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193页。
    256李中斌、徐小飞、郑文智:《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257王鹏:“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80页。
    258孟晓晨、刘洋、戴学珍:“中国主要省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及投资取向”,《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
    259[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郭虹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260同上注,第116页。
    264侯凤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265《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
    266《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
    27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46-47页。
    272同上注,第45-46页。
    273同上注,第45页。
    274同上注,第46页。
    275同上注,第51页。
    276同上注,第46页。
    277[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8页。
    278同上注,第128页。
    279同上注,第129页。
    280同上注,第131-132页。
    28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页。
    282同上注,第59-60页。
    28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页。
    284同上注,第23页。
    285同上注,第25-26页。
    286[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8页。
    28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页。
    288[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289同上注,第214页。
    290同上注,第214页。
    291[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29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34页。
    293同上注,第153页。
    294[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并没有明确使用经济人一词。
    29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3页。
    296同上注,第27页。
    297同上注,第252-253页。
    298[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胡企林、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6-467页。
    299同上注,第530页。
    300同上注,第531页。
    301同上注,第542页。
    302同上注,第532页。
    303同上注,第543页。
    304同上注,第543页。
    305同上注,第558页。
    306[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2页。转引自杨培雷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307[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页。
    308参见毛程连主编,庄序莹副主编:《西方财政思想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309[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0页。
    310参见毛程连主编,庄序莹副主编:《西方则政思想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311同上注,第154页。
    312同上注,第155页。
    313[美]里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董勤发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314同上注,第197页。
    315同上注,第196页。
    316同上注,第72页。
    317同上注,第200-201页。
    318同上注,第73页。
    319同上注,第73-74页。
    331转引自[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版,第19页。
    338[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0页。
    339刘晓路、郭庆旺:《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定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340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341同上注,第67页。
    342刘晓路、郭庆旺:《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定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343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344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公共支出而临的挑战:通往更有效和公平之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345[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346 J. M. Buchnman, The constitution of economic polic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87, Vol, 77,243.
    347[美]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348[美]乔.B·斯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页。
    349[美]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3页。
    350同上注,第14页。
    351[美]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和与个人价值》,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52李昌麒、刘瑞复主编:《经济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353 T.Hobbes, De Cive(1642) in The English Works of ThomasHobbes, ed. SirW. Molesworth, London,1839:44,Vol.Ⅱ,p.109.转引自(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354 Aristole, The Politics, p.59转引自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35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年版,第9-10页。
    356 W. Mommsen, M.Weber's Political Sociology and his Philosophy of World Histor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ⅩⅦ,1965,25.
    357[美]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社会秩序》,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页。
    358 K.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London,1945, Vol.Ⅱ,98.
    359 I. Kant, The Moral Law, tr. and ed. H. J. Paton,3rded., London.1956,96.
    360[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61[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页。
    362[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1页。
    363同上注,第31页。
    364[澳]杰佛瑞·布坎南,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规则的理由——宪政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369[澳]杰佛瑞·布坎南,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征税权——财政宪法的分析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2页。
    370[美]斯蒂格里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7-508页。
    371[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292页。
    372同上注,第388页。
    373[美]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379[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5页。
    380[美]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页。
    381[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65页。
    382[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页。
    383同上注,第299页。
    384同上注,第304页。
    385[澳]杰佛瑞·布坎南,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规则的理由——宪政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力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2]国家东北办:《2007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3]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4]邓子基:《财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公共支出面临的挑战:通往更有效和公平之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丁肇勇:《中国公共投资运行体制改革研究》,博士论文。
    [7]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构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殷强:《中国公共投资效率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邓正来:《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自由秩序原理>代译序》,载[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黄有光:《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扩大公共支出势在必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蔡一珍:《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博士论文,2001年版。
    [15]马栓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中国国家统计局:《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17]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8]毛程连主编,庄序莹副主编:《西方财政思想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国家统计局投资统计司:《2005年中国投资报告》,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20]程工、张秋云、温荣堂、徐天朝、卢德华、唐轶韬:《转轨时期基础设施融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1]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22]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博士论文,2003年版。
    [23]王延中等:《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版。
    [24]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25]唐建新、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中国能源年鉴编辑委员会:《2005—2006年中国能源年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王丽娅:《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8]尹竹:《西方国家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基础领域改革第五次论坛》论文集。
    [2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国家统计局投资统计司:《2007年中国投资报告》,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版。
    [30]王唤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1]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北京:2006年版。
    [32]王亚南主编:《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3]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
    [34]侯凤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5]李中斌、徐小飞、郑文智:《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
    [36]谢升峰:《人力资本投资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版。
    [37]盖浙生:《教育经济学》,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
    [38]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
    [39]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40]王宏昌、林少宫编译:《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演讲集》(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6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韩康:《中国公共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公共经济研究报告2009》,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9年版。
    [43]蒋云根、金华:《发展中的公共行政》,上海:东华大学出自动社,2007年版。
    [4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生之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政府改革路线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46]迟福林、殷仲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47]靳永翥:《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8]王名、李勇、黄浩明编著:《英国非营利组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9]楼继伟、王水林:《中国公共财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50]沙安文、沈春丽、邹恒甫:《财政联邦制与财政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51]刘小勇:《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王晓辉:《法国基础教育》,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4]何建华:《分配正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5]张通:《中国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马健生:《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谢维和、李乐夫、孙凤、文雯:《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陈志勇、李祥云:《教育财政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59]丁茂战:《我国政府投资治理制度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0]丁芸:《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刘乐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张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6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赵晓瑛:《区域投资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65]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
    [66]张晏:《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7]彭月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8]高坚、汪雄剑:《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岳军:《公共投资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70]樊继达:《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年版。
    [71]周法兴:《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72]付晓东、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版。
    [73]吕炜:《中国公共政策:演进、评价与展望》,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4]刘欣:《基础教育政策与公平问题研究》,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5]周连第、陈俊红、毛世平、吴敬学:《农村公共产品政府投资优化配置》,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76]张宇:《转型期政府投资的多效应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7]睢党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8]安秀梅:《政府公共支出管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杨强:《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0]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81]杨志勇、杨之刚:《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2]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83]樊胜根:《公共支出、经济增长和贫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4]济邦咨询公司:《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中国实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85]张启春:《中国区域差距与政府调控—财政平衡机制和支持系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6]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87]卫兴华、张宇:《公平与效率的新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8]陈燕:《公平与效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9]张伯里:《新的发展阶段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90]黄金辉、张衔、邓翔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门增收问题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92][美]桑贾伊·普拉丹:《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9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哲学及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94][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源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95][美]尼古拉斯·麦考罗、斯蒂文·G.曼德姆:《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吴晓露、潘晓松、朱惠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6]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7]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8][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9][英]洛克:《教育片论》,熊春文译,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2005年版。
    [100][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吴云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10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2][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3][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郭庆旺、杨志勇、刘晓路、张德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美]鲍德威、麦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106][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7][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8][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9][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源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10][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69页,转引自西方财政思想史:毛程连主编,庄序莹副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1][美]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12][以]阿耶·L·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王国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4][德]阿尔弗雷德·格雷纳:《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郭庆旺、杨铁山译,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0年版。
    [115][美]维托·坦齐,[德]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20世纪的公共支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6][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萧琛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校)
    [117][美]尼尔·布鲁斯:《公共财政与美国经济》,隋晓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18]马克思、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9][美]费景汉、古斯踏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洪银兴、郑江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版。
    [120][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2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2][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23][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2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125][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胡企林、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6][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7][美]里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董勤发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8][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29][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0][美]罗纳德·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译、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131]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2][美]杰弗里·法兰克尔、彼得·奥萨克编:《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徐卫宇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33][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4][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35][美]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笔记》,载H.S埃利斯主编:《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圣马丁出版社,1966年英文版。转引自唐建新、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6][美]西蒙·库滋涅茨:《各国经济的增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7][美]H·钱纳德:《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8][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39][德]魏伯乐、[美]奥兰·杨、[瑞士]马赛厄斯·芬格:《私有化的局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0][英]约翰·维可斯、乔治·亚罗:《私有化的经济分析》,康晓红、矫静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141][美]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载陈郁主编:《所有权、控制器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北京: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2][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43][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4][英]瓦尔拉:《纯粹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45][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6][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郭虹、熊晓琳、王筱、谭帙浩译,信出版社,2007年版。
    [147][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148][美]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9][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
    [150][美]詹姆斯文·A·道、史迪夫·H·汉科、[英]阿兰·A·瓦尔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命》,黄祖辉、蒋文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1][美]尤素夫:《转型: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王世华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52][德]威尔福莱德·亨氏:《被证明的不平等社会正义的原则》,倪道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3][日]橘木俊诏:《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丁红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54][美]E.S.萨瓦斯:《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5]杨卫、杨继:重视和完善我国公共投资,载《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
    [156]谭翔浔:《政府公共投资决策与成本效益分析》,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57]秦辉: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投资管理体系,载《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1期。
    [158]于长革:《经济增长与政府公共投资分析》,载《经济科学》2004年第6期。
    [159]刘国亮:《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载《改革》2002年第4期。
    [160]张海星:《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载《财贸经济》2004年第11期。
    [161]张馨、袁星候:《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竞争性——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62]张军、高远、傅勇、张弘:《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163]李泊溪、刘德顺:《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载《管理世界》,1995年第2期。
    [164]范九利、白暴力、潘泉:《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用生产函数法估算》,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165]郭庆旺、贾俊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166]踪家峰、李静:《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载《统计研究》,2006年第7期。
    [167]王鹏:《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68]孟晓晨、刘洋、戴学珍:《中国主要省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及投资取向》,《经济地理》,第25卷第4期。
    [169]阎淑敏、闻岳春:《中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变化及国际比较》,载《财贸经济》2007年第6期。
    [1]Haveman.R.H.&B.L.Wolfe:Schooling and Economic wellbeing:The role of nonmark effects, Journal of Human Recouress,19.3(summer).
    [2]Corral&Hall(2001), FDI Linkages and Infrastructure:Some Problem Cases in Water and Energy.Lonnd: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Unit.3、Machlcp, Fritz,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Human Capital,1984。
    [3]The World Bank, The Contributions of Infrastructur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Bank Discussions Papers, No.213.
    [4]Gyamfi, Peteretal,1992,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in LAC:The Costs of Neglect and Optinns for Improvement.Regional Studies Program Report No.17, The World Bank,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bean Technical Department, Washington D.C.
    [5]A.Iimi.,2005,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si-ted:An Empirical Note,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Anselin,L.and Hudak,S.,1992,Spatial Econometrics in Practice:A Review of Software Option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7]Ma,Jun.1997,Intergovemmental Relation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 China,England:Macmillan Press.
    [8]S.Yilmax,1999,The Impa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National Tax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9]Aschauer,D.A.(1995),Infrastructure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Investment,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Paris:OECD.
    [10]Berg,S.V.,M.G.Pollitt and M.Tsuji(2002),Priuate Initiatives in Infrastructure,Cheltenham:Edward Elgar.
    [11]FitzGerald,J.920030,"Public Investment and the Irish Economy",I-rish Banking Review,Spring.
    [12]Gramlich,E.M.(1994),"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A Review Es-sa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2(3).
    [13]Grimsey,D.and M.K.Lewis,(1999),Risk Analysis in Public Sector/Private Sector In frastructure Arrangements,Stockholm: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tockholm Seminar on Risk Behaviour and Risk Management.
    [14]Homer,R(1999),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The Way Forward",Irish Banking Review,Summer.
    [15]Easterly,William,and Sergio Rebelo,1993, "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An empir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oneytary Economics 32,417-458.
    [16]Wallis,John Joseph,2000, "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nce in the Long Run:1790 to 1990",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ues,Vo1.14,No.1,61-82.
    [17]Glenn Otto and Graham M.,1994, "public Capital and Private Sector Pro-ductivity",The Economic Record.Vol.70,No.209,June 1994,121-1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