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物权相对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陆法系的民法学家,将绝对性作为物权的基本属性,他们认为如果物权没有了绝对性的话,物权就会失去自由,物权将没有存在的基础,物权将得不到法律的保障,物权将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公权力和的侵害,物权也会受到他人私权利的限制,物权将不成其为物权。所以,他们或者将物权绝对性作为物权的基本特征,或者将物权绝对性作为物权的基本原则。对于这种物权绝对性的观点,本文作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物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同其他民事权利一样都具有相对性。物权相对性是物权的基本属性。因此,作者提出了物权相对论的命题。
     作者首先从法理学的角度,论证了基本的、一般的权利,无论是从权利产生的原因、权利存在的状态,还是权利实现的条件和过程来看,都具有相对性的基本特征。相对性是权利的基本属性,所有的权利都是相对的,这是法学界也是人们对于权利属性的基本认识。那么,作为权利的属概念的物权,当然也具有相对性的特征。同时,作者阐述了“物权属于绝对权”与“物权具有绝对性”两个命题之间的区别,认为不能将“物权属于绝对权”与“物权具有绝对性”相互混淆,更不能相互等同,也不能简单的以“物权属于绝对权”推断出“物权具有绝对性”的结论。作者在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物权观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认为无论是哪个法系,物权相对性才是各大法系物权观念的基本选择。
     物权绝对性仅仅是欧洲国家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自由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产物,物权绝对性属于历史范畴。作者认为,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以自然法学说为法理学基础,以罗马法为依托的物权绝对性观念,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社会森严的身份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制度,通过注释法学派对罗马法的歪曲的却又符合资产阶级目的的解释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物权绝对性观念对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以及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物权绝对性本身违反了权利相对性的基本逻辑前提,同时又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因而导致了社会不公平情况的普遍化,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机会,并将矛盾、冲突激化,妨碍了人们对社会财产的有效利用,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中,物权绝对性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条件,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作者认为,我国目前民法学界中的物权绝对性观念已经不符合世界各国的物权法发展趋势,也不适应我国的物权法律实践。物权限制论认为物权不论受到公法的还是私法的多少限制,物权都是绝对的,物权绝对是物权的基本原则,对物权的限制仅仅是物权的例外情形。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我国目前民法学界占主导地位的物权绝对论或者物权限制论的观念,导致我国的物权法律制度出现了诸如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也导致滥用物权的社会现象的日益增加,造成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无论是古罗马还是现代各国对物权所施加的各种限制都是物权相对性的表现,对物权的公法或者私法上的各种限制导致物权凸显了其相对性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相对性是物权的基本特征,也是物权本身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确立物权相对性的观念。但是,为了使物权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利用,我们在对物权进行限制的时候,也必须对各种的限制进行限制,以保障物权既是公民个人的自由的权利,同时又使得物权能够为他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发展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使人类社会能够和谐发展。
     物权相对性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促进人们对社会财富利用的效率,还能消减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确立物权相对性的观念,并将其贯彻到我国的物权法律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能真正有效的保护个人的自由的物权,又能够使个人的物权与他人的、社会的乃至全人类的物权和谐共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财产为全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The Civil Code of Jurists of the Civil Law will be as the absolute is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real right. they believe that if there is no absolute of the real right, real right will lose its freedom, real right do not exist,will be the basis for real right will not get legal protection, real right will no longer is real right. Therefore, they will be as the absolute 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l right or will be absolute a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eal rights. For such a universal absolute poi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made the opposite point of view, the author believe that the real right as a civil right has relative as other civil rights. Real right relativity is the basic property of the real right. As a result,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 real right theory of relativity.
     The author demonstration the Basic and general rights Are the basic features of relativity from the right reasons, the existence of the rights of the state, 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jurisprudence. Relativity is a Basic property of all rights, all the rights are relative. In that case, as is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of the property and, of cours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ropositions that" real right belonging to the absolute right" and "real right has the absolute ", We can not as " real right belonging to the absolute right" as "real right has the absolute ",we can not to confuse each other, much less as the same with each other.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ivil Law, common law concepts of real right, that no matter what the principal legal systems, the relative nature of real rights is the basic choice of real right law.
     In fact, the absolute property only is a product of the stage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country bourgeois revolution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as well as a free capitalist society, absolute real right belonging to the historical area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absolute real rights, in order to individualism, liberalism as a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to natural law as the basis of jurisprudence, Roman law to rely on the concepts. In fact, absolute real rights is the bourgeoisie against the feudal society in order to guarded the identity of the hierarchy of the feudal and autocratic system, Notes through the Roman Law of the party but the distortion of the bourgeoisie with the aim of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The concept of absolute real right is an important and decisive role of the victory of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a free capitalist society. However, the absolute real right of itself has a viol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relativity of the basic logic of the premise, at the same time, with anti-social tendencies, Thus leading to social inequity of the generalized increase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intensification of the conflict, Hinder people's effective use of community property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absolute real right lost its social conditions of its existing, nor the value in the socialization social.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urrent civil law school property in the absolute sense,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law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real right does not meet the legal practice. The point either in logic or in practice are not tenable that no matter how much by the restrictions, real rights are absolute,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real right only exceptions to the real right. At present, China's civil law scholar dominant theory of absolute real rights or restrictions on the concept of real rights, resulting in China's legal system, real rights have emerged a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public interest, real rights system, lack of access to the limitation of defects and so on. It led to the abuse of real right,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the social harmony. There is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real right whether it is ancient Rome or modern nations of the real right by various restrictions imposed on all real rights. The law on real rights or restrictions on private real right led to the highlights of its relatively basic featur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relative is the property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al rights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real rights, we have restrictions on the real rights, must also be restrictions on the kinds of restriction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eal rights of individual citizens is not only the right to freedom,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e able to make real rights of other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 as a whole or even undertake corresponding obligations or responsibilities, to mak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real rights with relative basis, to recognize individual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 order to be others, greater restrictions or even give up the interests of their own real right. Real rights relativity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social wealth, but also reduc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conflicts and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relativity of the concept of real rights, and to implement China's property law practice. Only then can we truly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personal freedom of real rights, but also be able to make personal and real rights of others, as well as community property of all humankind in harmony; Only then can we maximize the use of the real right for all mankind to creat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文
①[美]玛丽.安.格伦顿著:《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周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①姚俊著:《论财产权的双重性——个人权利和社会责任并存》,法易论坛http:/bbs.laweach.com/bbs_242.html
    ①程燎原、王人博著:《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②[德]罗.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4页。
    ①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增补版,第72页。
    ②[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③[法]雅克.盖斯坦等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④[古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
    ⑤[古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页。
    ⑥费安玲著:《论著作权的正当性-历史的透视与权利要素理论的思考》,载《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4期。
    ①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第126页。
    ②[法]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第292页。
    ①转引自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②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③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④[美]罗.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与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0页。
    ①范进学著:《论权利的概念》,载《法律博客网站》,2006-5-47:32:00,http://verahe.fyfz.cn/blog/verahe/index.aspx?blogid=62817。
    ②[美]罗.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与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页。
    ③[法]狄骥著:《宪法论》,钱克清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4-155页。
    ④[德]费希特著:《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页。
    ⑤[美]罗.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与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4-45页。
    ①[美]罗.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与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5页。
    ②[美]贝思.J.辛格著:《实用主义、权利和民主》,王守昌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③[英]鲍桑葵著:《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3页。
    ①参见韩冬雪著:《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第77-82页。
    ②韩冬雪著:《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第82页。
    ①王克金著:《权利冲突的概念、原因及解决—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载《天下论文网》,2007-11-2210:04:00,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296136.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6页。
    ①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①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②参见中国人权研究会:《天赋人权观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特权,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载《人民日报》,2005年01月31日,第九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7页。
    ②参见中国人权研究会:《天赋人权观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特权,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载《人民日报》,2005年01月31日,第九版。
    ①[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0页。
    ②[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2页。
    ③[法]费希特著:《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页。
    ④[法]费希特著:《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页。
    ①王人博、程燎原著:《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175页。
    ②孙英:《权利义务新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37-38页。
    ③[美]J·范伯格著:《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王守昌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7-88页。
    ①[美]J.范伯格著:《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戴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8-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页。
    ③[法]莱昂.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①冉昊著:《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99页。
    ②刘德良、许中缘著:《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质疑》,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第101页。
    ③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④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⑤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①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上册),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②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③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④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版,第83页。
    ①王泽鉴著:《民法总则》,(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②黄立著:《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62页。
    ③[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①李肇伟著:《法理学》,台北东亚照相制版厂印行,1979年版,第281页。
    ②冉昊著:《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05页。
    ③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周林彬著:《物权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②梁慧星著:《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③孙宪忠著:《中国物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④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⑤刘志敭著:《民法物权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⑥[德]M.沃尔夫著:《物权法》,吴越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⑦[德]鲍尔著:《德国物权法》,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⑧[日]三潴信三著:《物权法提要》,孙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日]田山辉明著:《物权法(增订本)》,陆庆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①梅夏英、邹启钊著:《论债权的相对性与不可侵性的关系》,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8-25页。
    ②冉昊著:《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03页。
    ①程萍著:《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与限制》,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何勤华、魏琼主编:《西方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③[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④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①参见[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目录部分。
    ②冉昊著:《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99页。
    ③刘德良、许中缘著:《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质疑》,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第101页。
    ①冉昊著:《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05页。
    ①何勤华、魏琼主编:《西方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徐国栋著:《“人身关系”流变考》,载《法学时评网》,http://www.law-times.net,2005年10月14日。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③程萍著:《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与限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②[法]雅克.盖斯坦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①[法]雅克.盖斯坦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②[法]雅克.盖斯坦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05页。
    ③ P. Birks, "The Roman Concept of Dominium and the Idea of Absolute Ownership"(1986)Acta Juridica.
    ④梅夏英著:《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兼论当代财产权法律体系的构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94页。
    ⑤《国外法学知识译丛.民法》,知识出版社,1999版,第49页。
    ⑥[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165页。
    ⑦刘勇著:《对几种民法“社会化”现象的评述》载《学说连线》,2004-11-03,http://www.xslx.com。
    ①何勤华、魏琼主编:《西方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②何勤华、魏琼主编:《西方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①[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物与物权》,范怀俊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②[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物与物权》,范怀俊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③周枏著:《罗马法原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1页。
    ④何勤华、魏琼主编:《西方法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①[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罗马法教科书》,范怀俊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8-69页。
    ②转引自[美]E.史密斯等著:《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陈刚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③转引自[美]E.史密斯等著:《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陈刚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①参见[法]罗伯特.福西耶著:《剑桥插图中世纪史》,陈志强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相关内容。
    ①何勤华著:《德国法律发达史·绪论·德国法的历史发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①[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版,第167页。
    ①参见陈华彬著:《物权的起源于罗马法、日耳曼法的物权观念》,载《法律教育网》,2004-2-18,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6900/174/2004/2/zh5334017341812400227040_84011.htm.
    ②[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9页。
    ①转引自《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27-600页。
    ②转引自秦前红等著:《通向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制之路》,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③《资本论》(第3卷],北京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697页。
    ④[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张雷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①转引自[美]E.史密斯等著:《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陈刚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①梁慧星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②余能斌著:《论物权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③马俊驹著:《论私人所有权自由与所有权社会化》,载《法学》,2004年,第5期。
    ①高富平著:《物权法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172页。
    ①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②[德]鲍尔著:《德国物权法》,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①[美]肯尼斯.万德.威尔德著:《十九世纪的新财产:现代财产概念的发展》,王战强译,载《产权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①[美]孟罗.斯密著:《欧陆法律发达史》,姚梅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99页。
    ①冉昊著:《相对的所有权—双重所有权的英美法系视角与大陆法系绝对所有权的解构》,载《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冬季号,第455页。
    ② Pollock&Maitland,History of English Law,Ⅱ,p.153。
    ①冉昊著:《论英美财产法中的产权(title)概念及其制度功能》,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②[美]E.史密斯等著:《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齐东祥、陈刚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美]E.史密斯等著:《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齐东祥、陈刚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②孙艳、王瑞霞著:《身份概念解析》,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5A期。
    ①[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9页。
    ②[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2页。
    ①叶秋华著:《西欧中世纪法制发展特点论析》,来源:免费论文网,www.lunwentang.com,2006-9-28 11:11:00。
    ②叶秋华著:《西欧中世纪法制发展特点论析》,来源:免费论文网,www.lunwentang.com,2006-9-28 11:11:00。
    ③[日]宫本正雄著:《英吉利法》,骆通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11页。
    ①徐国栋著:《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载《民商法论丛》第21卷。
    ①刘保玉著:《物权体系论-中国物权法体系上的物权类型设计》,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7页。
    ①徐国栋著:《罗马私法要论—文本与分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②梅夏英著:《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③[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物与物权》,范怀俊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转引自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5页。
    ①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8页。
    ①姚俊著:《论财产权的双重性——个人权利和社会责任并存》,载《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
    ②余能斌、王申义著:《物权法的现代发展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73页。
    ①赵廉慧著:《财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①[美]查尔斯.K.罗利编:《财产权与民主的限制》,刘晓锋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07页。
    ①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①[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页。
    ②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③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④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①[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页。
    ①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②方流芳著:《近代民法的个人本位及文化背景》,载《法天下》,2007年8月7日,http://www.fatianxia.com。
    ③方流芳著:《近代民法的个人本位及文化背景》,载《法天下》,2007年8月7日,http://www.fatianxia.com。
    ④方流芳著:《近代民法的个人本位及文化背景》,载《法天下》,2007年8月7日,http://www.fatianxia.com。
    ⑤[美]查尔斯.K.罗利编:《财产权与民主的限制》,刘晓锋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郑成思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郑成思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③[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页。
    ①转引自马汉宝著:《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2页。
    ②[美]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4-45页。
    ①参见[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谢祖钧译,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4卷第二章的相关内容。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
    ①[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页。
    ②赵廉慧著:《财产权的概念-从契约的视角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①[法]路易.若斯兰著:《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②[法]路易.若斯兰著:《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3页。
    ③[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73页。
    ④[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75页。
    ①[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79页。
    ②[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8页。
    ③[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2页。
    ④[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0页。
    ⑤[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24页。
    ⑥[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26页。
    ⑦[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31页。
    ⑧[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33页。
    ⑨[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37页。
    ①[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6页。
    ②[美]玛丽.安.格伦顿:《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周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③[美]玛丽.安.格伦顿:《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周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①[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姚开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8页。
    ①[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6页。
    ②徐国栋著:《罗马私法要论—文本与分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③[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王书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④徐国栋著:《罗马私法要论—文本与分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175页。
    ①[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②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理论与传统物权理论的重大分歧》,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第72页。
    ③[美]玛丽.安.格伦顿著,周威译:《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冉昊著:《论英美财产法中的产权(title)概念及其制度功能》,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①E.史密斯等著:《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陈刚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①参见《奥地利民法》第307条规定,我国《物权法》第2条的规定。
    ②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9-400页。
    ③丁文著:《物权限制析义》,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249-251页。
    ①李雅云著:《物权法对依法执政的新要求》,载《学习时报》,2007年4月9日。
    ①[意]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①马汉宝著:《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②[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
    ③[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④[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①李浩培等译:《拿破仑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2页。
    ①童之伟著:《权利本位说再评议》,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
    ②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①[法]莱昂.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②余能斌、王申义著:《论物权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73页。
    ①[法]莱昂.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②高富平著:《物权法原论》,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③[法]莱昂.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①[意]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②[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3页。
    ③[法]莱昂.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①冉昊著:《相对的所有权—双重所有权的英美法系视角与大陆法系绝对所有权的解构》,载《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冬季号,第459页。
    ①[法]莱昂.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徐涤宇译注:《最新阿根廷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55-565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徐国栋主编,孙建江等译:《魁北克民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59页。
    ③徐涤宇译注:《最新阿根廷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④朱勇主编:《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刘得宽著:《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53页。
    ②余能斌、王申义著:《论物权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73页。
    ③余能斌、王申义著:《论物权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73页。
    ①余能斌著:《余能斌法学研究文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132页。
    ②史尚宽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③黄松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①刘得宽著:《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57页。
    ②余能斌著:《余能斌法学研究文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③余能斌著:《余能斌法学研究文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①参见[美]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3页。
    ②彭汉英著:《财产法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③Peter DA-A philosophy of ImdlmtuA Pmpsty [M]. DanmouthPublishing Canpuny limited,1996.159。
    ①Peter DA-A philosophy of ImdlmtuA Pmpsty[M]. DanmouthPublishing Canpuny limited,1996.159。
    ②参见冯晓青著:《抽象物与知识产权的关系》,载《知识产权》,2001年第5期,第17—21页。
    ③[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④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67页。
    ①余能斌著:《余能斌法学研究文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9页。
    ①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理论与传统物权理论的重大分歧》,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66页。
    ②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理论与传统物权理论的重大分歧》,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66页。
    ①姚俊著:《论财产权的双重性——个人权利和社会责任并存》,载《法易论坛》,http://bbs.laweach.com/bbs_242.html。
    ②[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目录部分。
    ①周枏著:《罗马法原论》(上),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1页。
    ②刘经靖著:《从古典绝对物权到现代相对物权——物权观念变迁的历史考察与比较分析》,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41页。
    ①李永军主编:《民事权利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页。
    ①胡戎恩著:《走向财富—私有财产权的价值与方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②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③刘志敭著:《民法物权编》,中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④史尚宽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①相关内容请参见本书编写组编:《当代世界主要物权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①曹林著:《完善的物权法需界定“公共利益”》,载《新京报》2006年8月24日,第B02版。
    ②李富成著:《公平补偿避免公共利益被盗用》,载《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8月24日。
    ①彭诚信著:《主体性与私权制度研究—以财产、契约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189页。
    ②参见本书编写组编:《当代世界主要物权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4页。
    ①杨立新、林旭霞著:《物权法该不该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新闻来源:检察日报,2007年6月13日,第4版。
    ①[美]罗斯科.庞德著:《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著:《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9页。
    ③[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
    ④吕世论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著:《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②[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中译本),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141页。
    ③[美]罗斯科.庞德著:《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4页。
    ①[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①刘泽军著:《对我国物权理论中几个问题的辨析—兼评物权“从所有到利用”理论》,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38页。
    ②[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③[美]迈克尔.沃尔泽著:《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郑玉波著:《民法总则》,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版,407页。
    ②王利明著:《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③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6页。
    ④[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⑤郑玉波著:《民法总则》,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393页。
    ①李宜琛著:《民法总则》,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第399页。
    ②王利明著:《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③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4页。
    ④[法]雅克.盖斯旦等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00贝。
    ①[美]埃尔曼著:《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76页。
    ②钱玉林著:《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法理分析》,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第62页。
    ①[法]雅克.盖斯坦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01页。
    ②汪渊智著:《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
    ①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4页。
    ②钱玉林著:《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载《现代法学》,2002年2月,第59页。
    ③刘至正、诸卓慧著:《论大陆法系之权利失效制度》,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452页。
    ①钱玉林著:《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载《现代法学》,2002年2月,第60页。
    ②钱玉林著:《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载《现代法学》,2002年2月,第61页。
    ①夏勇著:《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②张平华著:《私法视野里的权利限制》,载《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张平华著:《私法视野里的权利限制》,载《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②张平华著:《私法视野里的权利限制》,载《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许玉镇著:《试论比例原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期。
    ④郑琦著:《比例原则的个案分析》,载《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285页。
    ①[法]浦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35页
    ①程萍著:《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与限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6页。
    ②胡怡建、朱为群主编:《税收学教程》,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第9-11页。
    ①金俭著:《不动产财产权自由与限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
    ①房绍坤著:《用益物权基本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②刘凯湘著:《论所有权的限制》,载《法律快车网》,2006-10-26,http://www.lawtime.cn/info/lunwen/mfwuquan/2006102655536.html。
    ③陈冬青著:《相邻权性质辨析》,载《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2006-02-2612:19:10,http://www.ccelaws.com/minshifaxue/2009-01-01/2155.html。
    ①刘凯湘著:《论所有权的限制》,载《法律快车网》,2006-10-26,http://www.lawtime.cn/info/lunwen/mfwuquan/2006102655536.html
    ②[美]F.史普博著:《管制与市场》,周维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①[美]玛丽.安.格伦顿著:《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周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①周林彬著:《所有权公法限制的经济分析》,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余能斌主编:《民法典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余能斌著:《余能斌法学研究文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余能斌著:《现代物权法专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余能斌著: 《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余能斌、马俊驹著:《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7]温世扬著:《物权法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温世扬、廖焕国著:《物权法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9]余延满著:《合同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陈本寒著:《担保物权法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杨遂全著:《中国之路与中国民法典-不能忽视的100个现实问题》,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2]梁慧星、陈华彬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版。
    [13]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
    [14]谢哲胜著:《财产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95版。
    [15]林良平著:《物权法》,日本有斐阁,1951版。
    [16]董学立著:《物权法研究—以静态与动态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侯水平、黄果天等著:《物权法争点详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8]李宜琛著:《民法总则》,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9]郑贤君著:《基本权利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0]高志明主编:《法律与权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21]汪习根著:《法制社会的基本人权-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张玉堂著:《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朱兴文著:《权利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4]夏勇著:《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
    [25]公丕祥著:《权利现象的逻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湛中乐著:《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林喆主著:《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眭鸿明著:《权利确认与民法机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张玉敏主编:《私法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重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30]彭诚信著:《主体性与私权制度研究-以财产、契约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崔建远主编:《我国物权立法热点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侯建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高丽红著:《动物的法律地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崔建远著:《土地上的权利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5]赵廉慧著:《财产权的概念—从契约的视角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36]梅夏英著:《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37]郭广辉、王利军著:《我国所有权制度的变迁与重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8]程萍著:《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与限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宿迟主编:《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郭明瑞著:《优先权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吴汉东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43]王雪梅著:《儿童权利论—一个初步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4]王进著:《权利的疑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45]朱德米著:《自由与秩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6]朱兴文著:《权利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7]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9]黄莹、孟勤国主编:《中国物权法的理论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马新彦著:《美国财产法与判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1]桑东莉著:《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之变革》,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孙宪忠著:《中国物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3]张中秋著:《盛与衰—汉唐经济法与经济社会调控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版。
    [54]刘智慧主编:《<物权法>立法观念与疑难制度评注》,江苏出版社,2007年版。
    [55]邓建鹏著:《财产权利的贫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6]周林彬著:《物权法新论——种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吴道霞著:《物权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崔建远著:《准物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9]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0]高德步著:《产权与增长:论法律制度的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何勤华著:《西方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3]郭广辉、王利军著:《我国所有权制度的变迁与重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64]石佑启著:《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研究——宪法与行政法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睦鸿明著:《权利确认与民法机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6]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
    [67]崔建远著:《物权:生长与成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金俭著:《不动财产权自由与限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9]马汉宝著:《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林旭霞著:《物权制度与效率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71]该书编写组编:《当代世界主要物权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72]胡戒恩著:《走向财富私有财产权的价值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3]肖厚国著:《所有权的兴起与衰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75]张玉敏著:《私法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重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76]李永军著:《民事权利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7]谢哲胜著: 《财产法专题研究(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高富平、吴一鸣著:《英美不动产法兼与大陆法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戴剑波著:《权利正义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0]王效贤夏建三著:《用益物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1]俞江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魏再龙著:《法学权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83]夏勇著:《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
    [84]张生著:《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启良著:《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西方反自由至新自由主义学说追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王彬辉著:《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87]陈华彬著:《外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8]李亚虹主编:《美国财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89]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0]张玉堂著:《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版。
    [91]周枏著:《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4年版。
    [92]张恒山著:《法理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3]张锋著:《自然的权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4]柴荣著:《中国古代物权法研究——以土地关系为研究视角》,2007年版。
    [95]房绍坤著:《用益物权基本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6]徐国栋主编:《魁北克民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徐涤宇译注:《最新阿根廷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98]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修订版)》(第1-8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0]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1998版。
    [101]徐国栋著:《罗马法与现代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2]马汉宝著:《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3]张俊杰著:《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4]陈泰和著:《和谐社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105]赵万一著:《民法的伦理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06]孙宪忠著:《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07]张俊浩著:《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8]胡长青著:《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9]梅仲协著:《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0]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1]高富平著:《物权法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12]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3]史尚宽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4]黄右昌著:《罗马法与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5]张俊杰著:《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16]戴东雄著:《中世纪意大利法学与德国的继受罗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7]王泽鉴著:《民法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8]朱勇主编:《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9]孙宪忠著:《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0]陈朝壁著:《罗马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美]列奥.施特劳斯著:《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版。
    [6][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淑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7][德]费希特著:《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美]罗纳德.德沃金著:《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9][英]A.J.M.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0][美]梅克尔.J.桑德尔著:《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1][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著:《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法]路易.若斯兰著:《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3][美]玛丽.安.格伦顿著:《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周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刘荣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美]爱伦.埃德曼、卡罗琳.肯尼迪著:《隐私的权利》,吴懿婷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6][法]雅克.盖斯坦等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7][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8][日]富井政章著:《民法原论》,陈海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德]M.沃尔夫著:《物权法》,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0][英]P.S.阿迪娅著:《合同法导论》,赵旭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弗雷德.简特著:《利害冲突》,马黎、李唐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著:《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2006年版。
    [23][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4][日]田山辉明著:《物权法》,陆庆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5][日]北川善太郎著:《物权》,有斐阁,1993年版。
    [26][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7][美]罗斯科.庞德著:《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德]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德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29][日]于保不二雄著:《物权法》,有斐阁,1956年版.
    [30][美]克里斯特曼著:《财产的神话》,张绍宗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美]詹姆斯.戈雷德著:《私法的基础》,张家勇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出版。
    [32][德]鲍尔.施蒂尔纳著:《德国物权法》,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3][德]M.沃尔夫著:《物权法》,吴越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4][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王书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35][日]冈村司著:《民法与社会主义》,刘仁航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德]马克斯.韦伯著:《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英]F.H.劳森,B.拉登著:《财产法(第二版)》,施天涛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38][法]蒲鲁东著:《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3年版。
    [39][古罗马]卢克莱修著:《物性论》,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2年版。
    [40][美]克拉克著:《财富的分配》,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3年版。
    [41][美]戴维·达得理·菲尔德著:《纽约洲民法典草案》,田甜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42][英]彼得.斯坦[英]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版。
    [43][美]罗杰.H.伯恩哈特安.M.伯克哈特著:《不动产》,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4][美]杰明.N.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彭冰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5][意]桑德罗.斯奇巴尼著: 《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责权之研究》,黄风,费安玲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美]列奥.施特劳斯著:《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47][德]费希特著:《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48][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49][英]洛克著:《政府论》,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0][法]摩莱里著:《自然法典》,黄建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1][法]泰.德萨米著:《公有法典》,黄建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2][日]牧野英一著:《法律上之进化与进步》,朱广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英]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4][法]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1962年版。
    [55][法]皮埃尔.勒鲁著:《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6][美]威廉.詹姆士著:《实用主义》,陈羽纶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罗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8][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王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9][德]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0][美]肯尼斯.约瑟夫.阿罗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钱晓敏等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美]约翰.罗尔斯著:《万民法-公共理性观念新论》,李鑫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意]桑德罗.斯奇巴尼著:《物与物权》,范怀俊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3][奥]凯尔森著:《共产主义的法律理论》,王名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64][美]艾伦.沃森著:《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姚新华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5][日]福泽谕吉著:《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6][英]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戴镏铃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7][美]本杰明.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8][日]千叶正士著:《法律多元》,彭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9][英]卡尔.泼普著:《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0][美]E.史密斯等著:《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陈刚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日]高桥一修等著:《英美判例百选》,段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3][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4][英]泽格蒙特.鲍曼著:《自由》,杨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法]莱昂.狄骥著:《<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李稼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7][法]菲斯泰尔.德.古朗士著:《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吴晓群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78][美]查尔斯.K.罗利著:《财产权与民主的限度》,刘晓峰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9][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等著:《社会契约论》,张红梅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0][日]山本敬三著:《民法讲义》,解亘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加拿大]欧内斯特.J.温里布著:《私法的理念》,徐爱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日]大村敦志著:《民法总论》,张立艳等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美]罗斯科.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高雪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余能斌、范中超:《所有权社会化的考察与反思》,载《法学》,2001年第1期。
    [2]张宇润:《对民事权利的探究》,载《青年论坛》,2005年第6期。
    [3]朱国斌:《法国关于私生活受尊重权利的法律与司法实践》,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
    [4]王文红:《谈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
    [5]曹艳春:《公民环境权的法律思考》,载《社会科学战略》,2002年第4期。
    [6]唐烈英:《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特征之我见》,载《西南民族学院教报》,1998年第5期。
    [7]张华西:《关于外国人的民事权利及国籍问题研究》,载《信阳农专学报》,1995年第6期。
    [8]钱玉林:《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
    [9]谭桂珍:《论生育权及其救济》,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0]李正东:《论保护民事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1]刘自正:《论大陆法系民法之权利失效制度》,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12]王碧林:《论民事权利的正确行使》,载《青年论坛》,2003年第3期。
    [13]孟繁超,杜鹃:《论民事优先权》,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
    [14]潘劲松:《论民事责任对民事权利的保障》,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
    [15]李蕊、张英秋:《论权利保障上的自助行为》,载《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6]李阳春、李智良:《论胎儿利益的总括保护》,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10期。
    [17]吕艳辉:《论宪法基本权利在民事诉讼中的直接效力》,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3期。
    [18]眭鸿明:《民法典创制与应有权利认知》,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19]卢耀胜:《民事活动禁止权利滥用学创初探》,载《梧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20]眭鸿明:《民事立法中的权利安排》,载《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21]李晓方:《民事权利本质思考》,载《天府新论》,2001年第6期。
    [22]张弛、韩强:《民事权利类型及其保障》,载《法学》,2001年第12期。
    [23]徐振东:《宪法基本权利的民法效力》,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
    [24]梁玉霞:《民事权利基础主义初论》,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25]黄爱学:《民事权利救济的博弈分析》,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26]梅夏英:《民事权利能力、人格与人格权》,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1期。
    [27]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28]林建伟:《民事优先的冲突与规制》,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9]蔡文强:《浅析生育权的权利冲突》,载《法学》,2004年第3期。
    [30]张弛:《权利优先行使辨析》,载《法学》,1996年第4期。
    [31]邱本:《认真对待私权》,载《桂林大学社会学学报》,1998年第6期。
    [32]郭明瑞:《权利冲突的研究现状、基本类型与处理原则》, 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5期。
    [33]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34]郝铁川:《权利冲突,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载《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4年第11期。
    [35]林来梵:《论权利冲突中的权利位阶——规范法学视角下的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6]王克金:《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37]黄金兰,周赟:《权利冲突中的少数主义原则》,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8]熊静波:《真实世界中的权利冲突》,载《时代法学》,2004年第3期。
    [39]彭曙曦、刘凤菊:《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问题研究》,载《知识产权》,2001年第2期。
    [40]任广浩、叶立周:《论权利冲突——以利益冲突为线索的考察》,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7期。
    [41]李绍章:民事权利滥用的类型,东方法眼,2007-3-8,http://www.dffy.com。
    [42]孙伟: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经济法,2007-1-6,http://www.zh09.com。
    [43]张恒山:《权利与法律权利概念再辨析》,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4期,
    [44]李绍章:《权利冲突是个伪问题?》,载《民商法论坛》,http://www.cclbbs.com。
    [45]舒国滢:《权利的法哲学思考》,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3期。
    [46]张翔:《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权利的逻辑》,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
    [47]祖月、姜德水:《从民事权利,看私有财产保护》,载《行政与法》,2004年第12期。
    [48]彭诚信:《从利益到权利》,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5期。
    [49]汪进元、陈乒:《权利限制的立宪模式之比较》,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5期。
    [50]谢哲胜:《不动产财产权的自由与限制》,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
    [51]高富平:《民法法典化的历史问题》,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52]童之伟:《权利本位说再评议》,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
    [53]马俊驹、梅夏英:《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54]刘经靖:《从古典绝对物权到现代相对物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第3期。
    [55]金可可:《债权物权区分说的构成要素》,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56]易继明:《民法学关于“权利”的学问》,载《法学》,2004年第4期。
    [57]刘保玉:《一物一权质疑》,载《政法论丛》,2004年第3期。
    [58]周林彬、李胜兰:《物权新论-一种法与经济学分析的路径》,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59]孟勤国:《论所有权能的单一性》,载《广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60]南江波:《诺思的所有权思想及其启示》,载《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61]程宗璋:《也谈所有权的意义》,载《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62]程宗璋:《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物权制度的比较研究》,载《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63]严永和:《民法所有权本位观的发展》,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64]刘德良:《网络时代物权法的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载《长白学刊》,2004年第4期。
    [65]周林彬:《所有权公法限制的经济分析》,载《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66]孙宪忠、常鹏翱:《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
    [67]欧阳云清、连昌松:《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载《行政与法》,2004年第2期。
    [68]田士永:《物权动态性研究》,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5期。
    [69]郑成思:《私权、知识产权和物权的权利限制》,载《法学》,2004年第9期。
    [70]刘保玉:《论物权之间的相容与相斥关系》,载《法学论坛》,2001年第2期。
    [71]李玉林:《论物权法定主义与私法自治》,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4期。
    [72]许多奇:《债法现代化的法理基础与债权地位的法律证成》,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5期。
    [73]黄永忠:《论现代权利观念》,载《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74]余涌:《布兰特的道德权利理论》,载《现代哲学》,2000年第1期。
    [75]苑秀丽:《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载《前沿》,1997年第4期。
    [76]温世扬、黄军:《我国物权法之检讨》,载《法学》,2000年第6期。
    [77]孟勤国:《中国物权法研讨会观点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
    [78]张正德:《论我国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走向及价值》,载《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3期。
    [79]潘叔明:《私人财产的理论视阈》,载《福建论坛》,2003年第4期。
    [80]裴建军:《试论物权中的相对性》,载《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9期。
    [81]郑晓静:《论物权法和债权法的关系及对我国物权立法的启示》,载《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82]冉昊:《“相对”的所有权》,载《环球法学评论》,2004年冬季号。
    [83]冉昊:《论两大法系财产法结构的共通性》,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
    [84]冉昊:《论英美财产法中的产权概念及其制度功能》,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
    [85]冉昊:《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86]陈华彬:《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形成以及物权与债权的区分》,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9期。
    [87]董万程:《论物权与债权关系的发展趋向》,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88]李庆海:《论债权物权化趋势》,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7期。
    [89]佟强:《侵害债权制度法律性质考察》,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
    [90]沈新艺:《论财产法的变迁》,载《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91]马静:《论财产与自由》,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9期。
    [92]张廷国:《康德对财产权和国家的证明》,载《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93]彭学龙:《试论两大法系财产法的差异》,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94]吴天曰、徐涤宇:《论身份的占有-在事实与法律之间》,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6期。
    [95]李累:《论法律对财产权的限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96]李累、矫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财产权案件裁决意见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载《中山大学法学论坛》,2002年第10期。
    [97]杨心明、饶俊:《德国不动产物权法的四次变革》,载《德国研究》,2001年第4期。
    [98]刘坤、赵万一:《财产权制度的存在基础》,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
    [99]赵银翠、杨俊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及其历史发展》,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6期。
    [100]李兆荣:《论所有权的社会化》,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0期。
    [101]崔建远:《所有权的蜕变?》,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2]王立兵:《也论所有权社会化》,载《学术交流》,2005年第3期。
    [103]丁文:《权利限制论之疏解》,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04]汪进元、陈兵:《权利限制的立宪模式之比较》,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5期。
    [105]胡肖华、徐靖:《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正当性与限制原则》,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06]郑云瑞:《论西方物权法理念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7]钱明星:《近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3期。
    [108]钱明星:《论用益物权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3期。
    [109]房绍坤:《论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
    [110]沙艳雷:《罗马法对我国物权法的影响初探》,载《理论学习》,2005年第8期。
    [111]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112][德]罗尔夫.可努特尔博士:《古代罗马法与现代法律文明》,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4期。
    [113]叶秋华:《关于罗马法的几个问题》,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
    [114]汪太贤:《论罗马法的复兴对近代西方法治理念的奠定》,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115]薛桂芬:《古代罗马法探略》,载《行政与法》,2002年第12期。
    [116]刘洪波、郭曰君:《罗马法对法国法与英国法不同影响的原因探析》,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17]王薇:《英国排斥罗马法之原因探析》,载《天府新论》,2003年第2期。
    [118]关今华:《人身关系对民法调整对象的定位与价值》,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
    [119]谢红:《罗马法的身份制度与现代民法身份权》,载《法治与社会》,2006年第8期。
    [120][意]阿尔多.贝特鲁奇著,徐国栋译:《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法的身份制度》,载《现代法 学》,1997年第6期。
    [121]张雯:《从契约到身份-现代身份权体系的重构》,载《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122]贾远琨:《契约社会的矫正-从契约到身份》,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2期。
    [123]赵岚:《论现代物权法的经济意义》,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期。
    [124]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载《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125]廖焕国:《一物一权原则的困境与出路》,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2期。
    [126]马新彦:《罗马法所有权理论的当代发展》,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27]马新彦:《美国财产法上的土地财产所有权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128]温世扬、冯兴俊:《论信托财产所有权-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129]冯家乐:《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2期。
    [130]张文政:《大陆法系所有权理论探源》,载《求是学刊》,1997年第1期。
    [131]张鹏:《论罗马法中所有权概念的演变》,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4期。
    [132]江平:《社会权力与和谐社会》,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33]孟勤国:《论物权法的功能与价值》,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
    [134]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与传统物权理论的重大分歧》,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35]冉吴:《制定法对财产权的影响》,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
    [136]杨永红:《民法的修正与经济法的革命-面对社会化的不同选择》,载《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37]丁文:《物权法中物权限制制度的成功与不足》,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38]胡天赐:《物权之自由与限制》,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39]郑英龙:《试述所有权保护制度的演变》,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40]曾新明、廖斌:《论所有权的限制》,载《河北法学》,2003年第9期。
    [141]陈红艳:《所有权概念重构》,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42]鄢一美:《所有权本质论》,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
    [143]李巾,魏方方:《私有权的价值》,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2期。
    [144]张恒山:《论财产权的社会意义》,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45]张云平:《所有权基本内涵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46]吴道霞:《所有权概念的比较》,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47]梅夏英:《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兼论当代财产权法律关系的构建》, 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48]万志红、杨云鹏:《论可持续发展与所有权的限制》,载《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49]张文政:《20世纪大陆法系所有权法理论的特征及其走向》,载《学术交流》,2005年第4期。
    [150]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
    [151]陈云生:《权利相对论-权利和(或)义务价值模式的历史建构及现代化选择》,载《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3-4期。
    [152]刘美希:《论近代所有权绝对原则遭遇的现代挑战》,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153]张恒山:《权利与法律权利概念在辨析》,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4期。
    [154]易军:《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Paul Wehr:Power Mixes in the US Civil Rights Conflict, http://www.colorado.edu/conflict/peace/example/wehr7484.htm.
    [2]Civil& human rights-Conflict& Terrorism-Research-Multnomah www.multcolib.org/guides/conflict/civilrights.html.
    [3]Alabama Review:Civil Rights in conflict:The "Birmingham plan" and the Freedom Train, Apr 1999 by White, John:1947.
    [4]Civil Rights and Civil Conflict:Presidential Communication in Crisis, eric. ed. gov/ERICWebPortal/recordDetail?accno=EJ279258.
    [5]Massachusetts. Sanders S, Jasper JM. MeSH:Civil politics in the animal rights conflict:god terms versus casuistry in Cambridge, 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
    [6]AtherleyG, JohnstonN Tennasse:rights conflict with rights. 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