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奇叙事与生命体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还珠楼主李寿民是我们无法忽略、但又饱受争议的一位作家。其一生创作了40部小说,近1700万字,特别是浪漫奇幻的“蜀山”系列仙侠小说,“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是现代文学史中一笔珍贵的财富。“蜀山”系列仙侠小说以宏大的结构、神驰八极的想象力、博大精深的思想、生命超越的神话意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恢弘壮阔、奇幻无穷的仙魔世界,对后世武侠小说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蜀山”系列仙侠小说以《蜀山剑侠传》为核心,一共包括31部和“蜀山”剑仙相关联的作品,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展现了不死的神魔世界,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人生的苦难架构。“蜀山”系列小说以不断预叙的“第三次峨眉斗剑”为分界点,讲述“斗剑”之前故事的小说和“斗剑”之后故事的小说具有“出世”和“入世”的不同倾向。
     “蜀山”系列小说不断受到“荒诞不经”、“胡编乱造”的批评,这种批评首先来来自于“小说”二字由于概念不清和翻译原因而导致的误读。而中国古代传统小说从开端就有着“幻奇”的特征,“幻奇派”小说理论则更是被认为“中国小说批评的独创”。中国小说固然具有“说教”和“慕史”两大特征,但“传奇”更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特征。传奇叙事是指具有“尽设幻语”、“作意好奇”的虚幻色彩,构筑奇幻的想象世界,以“无奇不传,无传不奇”的结构模式进行叙述的一种与史传叙事相左的反实录叙事模式。传奇另一方面是一种东西方“异质同构”的,和小说显著不同的文学样式,主人公的行动力出类拔萃但仍属人类范畴,神话原型也可以稍作移位即可存在其中。
     “蜀山”系列小说具有别具特色的传奇叙事体式:妖化的兵器、法宝,大众化的各种法术,丰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神话原型,而成为了叙述对象的风景胜景更与神话融为一体,具有了诗的意境。一方面表现了“作意好奇”、“无奇不传”的传奇叙事传统,满足读者的审美快感,一方面又是将大量神话原型艺术化展现,契合了读者潜意识中的理想、愿望、向往和恐惧,激发了更强烈的审美享受。“蜀山”系列小说以“复仇”作为推进故事的动力,具有“末日审判”的宗教意味。英雄的成长具有出生、灾难、冒险、拜师、复仇、飞升六个相位,和伴随其中的“人物溯源”、“出生神话”、“宝物护主”、“意外得宝”、“古洞奇遇”、“仙缘偶得”、“罪不容诛”等情节模式。一方面以“传奇”获得读者的惊讶和喜爱,一方面以“神话”获得读者的认同,二者相辅相成、实为一体。而接近俗文学叙事特征的传奇叙事,和“永无穷尽”的结构形式,则最大化了这种审美快感和艺术享受,让小说经久不衰、回味无穷。
     “蜀山”系列仙侠小说不但以传奇的叙事文本和奇幻的神话原型激起了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而作品最终,通过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以艺术家的悲剧意识和苦难精神为依托,深刻地为读者展现了人生的悲剧性体验,并以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生命哲学,展示了人们在苦难架构中对自身命运不懈抗争,挣脱人生的悲剧性架构的束缚,实现对自身命运的超越,实现对生命极限的超越,具有强烈的神话意识,可以被称为一部“神话的传奇”。
Li Shoumin was a controversial writer that we cannot ignore. He had created40novels, nearly1700words, especially the romantic fantasy "Shushan" series ofsupernatural fictions. These are wonderful fictions that unprecedented in modern literaturehistory. They are precious wealth."Shushan" series of supernatural fictions in the grandstructure, with fantastic imagination, broad and profound thought, consciousness of mythshow us a vast, endless Fantasy Fairy Magic Worl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laterchivalric fiction writer."Shushan" series of supernatural fictions centered on "Shushanknight-errant swordsman biography", include a total of31novels.
     "Shushan" series of novels have been "be a wild legend","be invented" criticism, thiscriticism comes first from the "novel" two words because of mis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is not clear and the causes.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novels from the start withcharacteristics of "fantastic","fantastic" novel theory is considered "original Chinese novelcriticism". Although Chinese novels with "preach" and "admire history" two characters, the"legend" is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novels. The legendarynarrative refers to "do a magic word","curiosity" illusory color, construct the fantasy worldof imagination,"no singularity does not pass, the record of a narrative mode and historicalnarrative with no structure mode not strange" described in the. Legend on the other hand isan east-west "heterogeneous isomorphism", and the nove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literarystyles, the protagonist's action rise above the common herd but still belongs to the category,the myth prototype can also slightly shift can exist.
     "Shushan" series of novels with distinctive style: the legendary narrative demonizing weapons, magic spells, all kinds of popular, rich characters with different mythologicalarchetype, and become the narrative object scenic more and the myth of com., with poeticconception. On one hand, the "curiosity","no wonder not pass" the legendary narrativetradition, meet the reader's aesthetic pleasure, one hand is the large number of myth andarchetypal art show, the readers in the subconscious desire, ideal, longing and fear,stimulate aesthetic more strongly to enjoy."Shushan" series of novels "revenge" as thedriving force to advance the story, has a "doomsday" religion meant. Growth of a hero isborn, disaster, adventure, the apprentice, revenge, soaring six phase, and with the "origin,"characters "birth myth","treasure," primary care "unexpected treasure","Cave Adventure","offence" plot mode. On the one hand,"legend" to get the reader's surprise and love, on theone hand,"myth" to get the reader's identity,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is integrated.And close to popular literature narrative features the legendary narrative, and "structure inthe form of endless", is to maximize the aesthetic pleasure and enjoyment of the arts, letthe novel enduring, lead a person to endless aftertastes.
     "Shushan" series of supernatural fiction not only in narrative text legend and fantasyarchetype sparked readers aesthetic enjoyment greatly, and finally, based on the limited lifeof anxiety, in the spirit of tragedy and suffering Artist as the backing, reveals the tragic lifeexperience for the reader, and the broad and profound, a system of Philosophy of life,showing people suffering in the framework of destiny unremitting struggle, the tragic lifeof the architecture from bondage, to transcend their own destiny, to transcend the limits oflife,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myth, can be called a "myth and legend".
引文
1黄汉立《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序》,见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1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见徐国桢《还珠楼主论》第一章第二节,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版。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第434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版。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第459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16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1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34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34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参见孔庆东,蒋炯毅《论<蜀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
    1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版。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第439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9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22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
    4羊羽《民国武侠小说鸟瞰》,《民国春秋》1994年第3期。
    5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第200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袁良骏一直都在关注着武侠小说,但是对武侠小说的风行基本持反对态度。袁先生对金庸有过激烈的批评,发表过《再说雅俗——以金庸为例》(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10日)、《“评点金庸”话短长》(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5月26日)、《与彦火兄论金庸书》(载《文汇报》2000年9月30日)等文,称武侠小说“打打杀杀”、“以假乱真”、“重复罗嗦”、“早该退出历史舞台”;在范伯群先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问世之后,发表了《“两个翅膀论”献疑》(载《文艺争鸣》2002年第6期)、《民国武侠小说的泛滥成灾和<武侠党会编>的误评误导》(载《齐鲁书刊》2003年第4期)等文,称武侠小说“弘扬陈腐观念,讴歌国民劣根性”、“荒诞透顶”、“嗜血恐怖,黄色下流”、“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等等。
    7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1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收录于魏绍昌、吴承惠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第32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2参见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民国武侠小说的泛滥成灾和<武侠党会编>的误评误导》,《齐鲁书刊》2003年第4期。
    3参见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中“还珠楼主”相关章节,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4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634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参见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金开诚《重读还珠楼主》,收于文汇报《笔会》编辑部《默守高尚:笔会文粹1999》,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6窦鹏程,卢丽华《<蜀山剑侠传>正派年轻女侠的身体叙事策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7参见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第15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参见陶永莉《<蜀山剑侠传>研究史述评》,《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月。
    3参见严迪昌、黄汉立《严迪昌黄汉立论还珠往来礼札》,引自《天津记忆》第九期《还珠楼主研究专号》,2009年5月16日。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34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可以参阅唐文标《解剖<蜀山>》,《近代中国武侠名著大系》第一册,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周清霖《还珠楼主小说年表》,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1998年版;周清霖《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修订版),引自《天津记忆》第九期《还珠楼主研究专号》,2009年5月16日;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侠与中国文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黄汉立《<从蜀山剑侠传>到<青城十九侠>》,《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第一册,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1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22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
    3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第15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5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6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7参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36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
    8参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36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
    1刘祥安《话语的真实与现实》,第20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引文参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实际上,对于王德威这种说法,批评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论,毕竟,五四作家的小说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传统中国小说中没有的特点,如鲁迅小说中隐喻和象征的大量使用,很难讲对于现代主义的态度是“反映冷漠”,郭沫若、郁达夫早期“身边小说”中的环境烘托,丁玲等女作家笔下细致入微的女性心理矛盾刻画等,已经显然摆脱了拟书场式的全知叙述者的话语霸权,真正做到了“一种人还他一种声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五四作家对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书写技巧并拥有相当可观读者群体的通俗小说始终不太待见,从而论争不断。
    3郭沫若1930年在《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所以大众文艺的标语应该是无产阶级文艺的通俗化。通俗到不成文艺都可以”,以文学审美性质的彻底丧失作为代价,换取“为革命服务”的功效。见《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11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在《庄子·杂篇·外物》提道:“……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这儿的“小说“显然不是指一种成熟的以虚构叙事为特征的成熟文体,其大意是说,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用“小说”这种浅薄、琐屑的文字和“大达”相对应,其实是充满了鄙夷的意思。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理查德·霍加特《当代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收录于《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第3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叶洪生主编《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年版。
    3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4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
    5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侠与中国文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9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参见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版。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参见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参见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将该类武侠小说称为“传统武侠”其实并不贴切,并且容易引起误会,让人觉得最早的武侠小说就没有鬼怪仙魔成分。而实际上,武侠小说的源头就包含有神话传说,而魏晋笔记、唐宋传奇等公认的早期武侠小说形式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仙魔色彩。可以参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专著。
    4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5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8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6雷·韦勒克、奥·沃仑《文学理论》,第269页,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7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139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45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632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孔庆东,蒋炯毅《论<蜀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
    2参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9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参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9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横组合”与“纵聚合”为符号学术语,分别指符号系统的横向排列和纵向替换,可以参见赵毅衡著《文学符号学》之“横组合——纵聚合”一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3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第197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22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第121页,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3关于还珠楼主的父亲的名号及官职,目前至少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其子李观承在《我的父亲还珠楼主》中称“我的祖父李观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从南京调任常州知府。”二、李观贤、李观鼎在《回忆父亲还珠楼主》一文中则称“祖父李元甫在前清光绪年间曾任苏州知府,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弃官去职,回归故里,以教私塾为业。”三、李鼎禧纂,汤化培修的《长寿县志》,则称“李光乾举人,任江苏六合县知县。”观承兄弟所称“李光甫”当为避“李光乾”之讳,而官职究竟为苏州知府、常州知府、六合县知县,尚无定论。参见:李观承《关于我的父亲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李观贤,李观鼎《回忆父亲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李鼎禧纂,汤化培修《长寿县志》(全3册),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据1929年石印本影印。
    4关于还珠楼主来到天津的时间,各类记载众说纷纭,颇有歧义。这里采用倪斯霆的的较新研究成果。参见倪斯霆《旧人旧事旧小说》,第199页,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
    1还珠楼主《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11卷,第573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参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24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
    1黄汉立《从<蜀山剑侠传>到<青城十九侠>》,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33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57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58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在1940年出版的第五集中,交代了一些《蜀山剑侠传》的内容,其中铁姝被李半翁夫妇所伤,但其师父鸠盘婆伏诛的内容,与《蜀山剑侠传》略有出入。在这里,已经预告了鸠盘婆伏诛,时间在笑和尚十九年面壁出关之后,而《蜀山剑侠后传》却描述了笑和尚一出关,就误伤已经拜在武当门下的金、银姝。这里,两本书所述情节显然存在差错。
    2还珠楼主《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23卷,第139页,《天山飞侠·引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见李观贤,李观鼎《回忆父亲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周清霖先生将还珠楼主的小说分为“出世仙侠”和“入世武侠”两大类,《蛮荒侠隐》、《云海争奇记》、《兵书峡》、《大侠狄龙子》、《青门十四侠》等均被分为“入世武侠”一类。不过在上述几部小说中,仍然有着大量的仙魔斗法成分,因此,将上述小说称为“武侠小说”还值得商榷。在“入世武侠”中,周先生又分出了“保护明室遗民,反抗清廷剿杀专题”、“诛灭异派余孽专题”、“拯救劳苦百姓,打击土豪恶霸专题”三大类。其中,《虎爪山王》、《侠丐木尊者》、《青门十四侠》、《万里孤侠》、《白骷髅》、《龙山四友》、《关中九侠》(后改名《女侠夜明珠》)、《黑孩儿》等八部小说被归为“诛灭异派余孽专题”。周先生对上述“入世武侠”小说专题的分类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详见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57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还珠楼主在《独手丐》第一卷卷首写有作者前言《从新写起》,称《力》等小说对时代进步与发展、群众的斗争生活等“略有一些意识与描写、夹叙夹议穿插在内”。参见还珠楼主《从新写起》,《独手丐》第一集前言,上海:上海元昌印书馆1950年版。
    2《龙山四友》第四至九集未印初版年月,估计多于1950年内初版发行。参见周清霖《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再修订版),引自《天津记忆》第九期《还珠楼主研究专号》,2009年5月16日。
    1贾植芳《记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参见还珠楼主《从新写起》,《独手丐》第一集前言,上海:上海元昌印书馆1950年版。
    1《黑蚂蚁》的故发生在云南腾越西南的滇缅交界处,而《黑森林》开篇就交代了故事发生在云南的腾越镇,腾越处于“云南碧江兰坪之南,略微偏西。西与西康、印度相通,越过迈立开江,顺流而下,又与缅甸相连。镇西的木里戛,镇东南角临江大镇林麻,相隔又近,一面又通着往来缅甸的要冲腾越。”参见还珠楼主小说《黑蚂蚁》、《黑森林》,见《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1卷、第42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详见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57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参见周清霖《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再修订版),第54页,《天津记忆》第九期《还珠楼主研究专号》,2009年5月16日。
    2参见贾植芳《记还珠楼主——<独手丐>等武侠小说总序》,原发表于上海《文汇报》(1988.6.24)、香港《博益月刊》第14期(1988.10.15),收录于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57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见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反动的、淫秽的、荒诞的书刊图画问题和关于加强对私营文化事业和企业的管理和改造的指示》,收录于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第226页至227页,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见文化部党组《文化部的党组关于处理反动的、淫秽的、荒诞的书刊图画问题的请示报告》,收录于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第236页,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见文化部党组《关于继发处理反动、淫秽、荒诞图书参考目录的通知(56)(文陈出密字第9号)》,收录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8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
    1参见周清霖《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再修订版),第56页,《天津记忆》第九期《还珠楼主研究专号》,2009年5月16日。
    1据还珠楼主之子李观贤、李观鼎回忆,1958年6月著名画家董寿平来访,走时留下了一本杂志,杂志中有《不许还珠楼主继续放毒》一文,对还珠楼主小说,从《蜀山剑侠传》到《剧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还珠楼主于次日凌晨突发脑溢血经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脱险,但是由脑溢血造成了左半身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参见李观贤、李观鼎《回忆父亲还珠楼主》,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3月15日-4月2日。
    1徐斯年先生称“还珠楼主作品总字数大约1700万字,在现当代作家中无出其右。”参见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1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参见叶洪生《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收于叶洪生著《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第121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2参见叶洪生《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收于叶洪生著《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第14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3见徐国桢《还珠楼主论》第二章,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版。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第434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2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见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66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还珠楼主在1947年8月,将旧作《天山飞侠》略作删改后更名为《冷魂峪》出版发行。其书后的《还珠附启》中说道:“仆所撰武侠小说,原有整个计划;顾以多经事变,情绪靡宁,而《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诸书,又复卷帙浩繁,遂致时作时辍,未有完篇。此十年中,重劳海内外读者函电交瞩,环境艰危,愧无以应。今夏重来海上,始决计续成各书,勉副读者期爱之厚。”故可见,还珠楼主在写作中是早就有“整个计划”的。
    2见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60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见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6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参见许国桢《还珠楼主论》,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60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如还珠楼主在《黑森林》结束语中称道:“全书至此结束,作者现已放弃武侠旧作,不久将有新作品贡献社会,敬乞读者不吝赐教批评为幸。”参见周清霖《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再修订版),第54页,《天津记忆》第九期《还珠楼主研究专号》,2009年5月16日。
    2见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60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错时叙述是指叙述的时间并非都遵循同一种秩序,即“故事中的安排与素材的时间顺序之间的差别”,也可以叫作“顺序偏移”。参见美国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第9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见见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第56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第122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2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81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见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30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在《蜀山剑侠传》第140回至173回,主要叙述了紫云宫三女的经历,以及金蝉等人为借天一贞水赴紫云宫,与占据紫云宫的初凤、二凤、三凤、金须奴等发生矛盾,并最终在前辈剑仙的协助下横扫紫云宫之事,总字数达到近40万字,约占《蜀山剑侠传》全书的十分之一。而在《青城十九侠》中又对该事件进行了较大篇幅的补叙。“紫云宫事件”在研究者严重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这一事件是“蜀山”的重要部分,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一事件篇幅惊人,跑题严重,如香港作家倪匡在根据《蜀山剑侠传》删改而成的武侠小说《紫青双剑录》中,就将这一部分全部删除。可见倪匡《紫青双剑录》(全十册),香港:明窗出版社1987年版,或卫斯理《紫青双剑录》(全十册),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王德威就不客气地指出,“五四”精英们只推举了“写实主义”,而且是“写实主义”中最安稳的一支作为颂之习之的对象,却刻意摒除各种成形的文学试验,对于惊世骇俗的西方现代主义,更是反应冷漠。但这样的说法,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参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171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4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参见叶朗《中国小说美学》,第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高小康在其《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一书中,也有类似论述,他把这一传统的“小说”概念称为“古义小说”,见该书第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胡士莹《宛春杂著》,第14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语出朱自清《论严肃》,载于《中国作家》创刊号。引自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9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鲁迅《关于<小说世界>》,收录于《鲁迅全集》,第八卷,第1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参见王瑶《论现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收录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参见韦勒克、沃伦合著《文学理论》,第146页,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2韦勒克等人将文学研究分为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两种,并认为,“文学研究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揭示和分析作品本身”,他重视文学研究内部研究,同时对“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对环境和背景的研究上”这一传统方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参见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145页,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3关于这种方法,陈平原、赵毅衡等人也进行过研究实践。陈平原并未对其命名,只称是“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见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赵毅衡则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形式文化论”,是“将形式论和历史主义结合起来”,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之“内容提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摘录于盛时彦《姑妄听之跋》,文见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影印本),第572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
    2摘录于《庄子·杂篇·天下》,见孟庆祥等《庄子译注》,第531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参见王汝梅张羽《中国小说理论史》,第6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以上两段文字分别摘录于王充《论衡·对作篇》、《论衡·艺增篇》,分别见于王充《论衡》,第129页,第44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方韬译注《山海经》,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参见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写《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第122页,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2干宝《搜神记·序》,见干宝《搜神记》,第1页,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讲述不同于叙述(narration),“讲述”是与“显示”相对应的,表示的是一种人格化的叙述。可以参见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第一编第一章《“讲述”与“显示”》,《小说修辞学》第5页至第2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参见方正耀《中国小说批评史略》,第一章第三节《小说与史传的关系》,《中国小说批评史略》第22页至第2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比如金圣叹称《水浒》是“以文生事”,《史记》则是“以文运事”,所以“《水浒》胜似《史记》”。张竹坡则更有意思的说道“《金瓶梅》是一部《史记》”,而且“作《金瓶梅》者,必能作《史记》也”。再如毛宗岗评论《三国演义》的时候还隐约触及了叙事接受者的心理要求等。以上,可参阅黄霖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各相关篇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以上参见黄清泉《以“奇”为美的小说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收录于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写《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第105页,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2“幻奇派”小说理论是后人对褒扬“以幻为奇”的小说的小说理论的总称,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有着重要的地位。魏晋时期,“幻奇派”小说理论就已经产生,而当时中国小说还处在酝酿和萌芽的阶段。之后发展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幻奇派”小说理论起初主要特征是“对以幻为奇的小说内容加以褒扬”,主要方式是“证明神道之不诬”,证明所述“怪异”之事其实未必虚妄,而多有真实之事。“幻奇派”小说理论家之后慢慢认识到小说中的“怪异”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虚构,只是作者“假托”而已。参见阮国华《论我们古代“幻奇派”小说理论发展历程》,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写《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第119页,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3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修订版),第2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横组合”与“纵聚合”为符号学术语,分别指符号系统的横向排列和纵向替换,可以参见赵毅衡著《文学符号学》之“横组合——纵聚合”一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横组合型”与“纵聚合型”文化出自苏联符号学家洛特曼与皮亚季戈尔斯基《文本与功能》一文,“横组合型”文化创造多种价值大体相等的文本类型,“纵聚合型”文化创造单一的、具有最高价值的文本类型,可以参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第197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黑格尔《历史哲学》,第65页,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
    3中国文化重“德”轻“智”,表现在“天人关系”、“群己关系”、“理欲关系”等多方面,可以参见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230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参见方正耀《中国小说批评史略》,第一章第三节“小说与史传的关系”第22至2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如金圣叹称《水浒》“以文生事”,《史记》“以文运事”,所以“《水浒》胜似《史记》”,将小说与史书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类并列进行了奇怪的比较。张竹坡说“《金瓶梅》是一部《史记》……固知作《金瓶梅》者,必能作《史记》也”,也是将史书与小说混为一谈。再如毛宗岗评《三国演义》,说其“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更是完全没有注重到小说的“虚构性”特征。可以参阅黄霖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相关各篇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因此,我们能看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基本上没有完全认识到小说不同于史书的“虚构性”特征,因此将西方fiction(小说的统称)中的fictionality(虚构性)特征用于限定中国的小说,多少会认为限制自己的视野。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7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72页——7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以上“文化范型”的划分及影响,参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文化范型”一章,第223页-261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第234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赵毅衡认为,在中国古代,小说这一文类具有强烈的亚文化特征,在古代处于等级文类底层,地位及其低下,无法独立的表意,只能屈从于主流文化,更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参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文化地位”,第197-210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参见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修订版),第4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正如前文已经论述了,中国古代批评家并不在意小说是否是“虚构故事”,而习惯性认为其就是“文”的一种而已。因其具有“叙述”功能而往往将小说与史书混为一谈。在这一点上,他们显然没有形成西方用“虚构”作为小说的核心要素的共识,因此在史书、小说发生摩擦的时候就会引发无休止的“虚”、“实”之争。
    5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修订版),第2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一般的小说史著大多同意鲁迅“小说起源于劳动说”,但具体解释时,又大多认为小说产生于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和史传散文,实际否定了“劳动起源说”。可参见谈凤梁《中国古代小说简史》,第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黄清泉《关于以“奇”为美的小说理论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收录于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第105页,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1陈颖《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第144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如王海林在其《中国武侠小说史略》一书就持该意见。参见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第13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4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44页-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参见陈大康《论元明中篇传奇小说》一文,收于陈大康《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参见张文东《“传奇”叙事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求索》2007年10月。
    2张文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第1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以上引文均出自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46至49页,第193至194页,第268页至275页,第453至455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以上参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268页-275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张文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第1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参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139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第19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参见詹姆斯·冈恩《科幻之路·英文版前言》,见詹姆斯·冈恩主编《科幻之路·第1卷: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第20页,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见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176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第80页,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自王立《武侠文化通论》,第2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刘祥安执笔的《有礼有力的武侠小说》,范伯群、孔庆东主编的《通俗文学十五讲》,第14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徐师祖指的是大侠杜心武之师,该文字见于见万簌声《武术汇宗》中《神功概论》一章,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参见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208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2唐鲁孙《我所认识的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参见李观承《关于我的父亲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103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参见叶洪生《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收于叶洪生著《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第146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4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195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5郭箴一《中国小说史》,第3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参见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4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5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王立《中国武侠文化通论》,第24至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20至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叶洪生认为“严人英是唯一的男儿,夹在一堆女同门里面,横也不是,竖也不是,显得不伦不类,可说是一个多余的人物”,甚至“浪得虚名,毫无表现”。见参见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9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25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寇鹏程、卢丽华认为,“还珠楼主却自觉的以大量的笔墨来塑造众多女侠的形象,而且让这些叱咤风云的女侠一点也不比男侠们差,甚至比男侠们更完美。因为女侠们从外在的身体到内在的心灵到武功的高超都是无可挑剔,绝没有男侠们的那种粗糙外表与粗糙的情感世界。所以,女侠的光辉完全超过男侠了,这样极力故意凸显女性的完美,有点‘贾宝玉主义’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见寇鹏程、卢丽华《<蜀山剑侠传>正派年轻女侠的身体叙事策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见还珠楼主《还珠从谈·脂砚斋本红楼梦》,原载《茶话》第9期,联华图书公司1947年2月出版。
    4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见寇鹏程、卢丽华《<蜀山剑侠传>正派年轻女侠的身体叙事策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原型(archetype)是一个古老的术语,从柏拉图,到圣·奥古斯汀、康德等哲学家都谈论过“原型”这一概念。C·G·荣格发展了这一概念,并受到了学界的瞩目。荣格认为,“原型”和“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接近,但有时候也会提到二者的区别。荣格认为,原型可以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也是构成集体无意识的最重要内容。荣格称“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绪所组成,它们构成心理生活中个人和私人的一面。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说的原型”。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者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者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参见C·G·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前言》和《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两章节相关部分,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2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193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268页,第282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黑格尔《历史哲学》,第65页,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
    2袁良骏认为,很多黄色下流的描写是《蜀山剑侠传》的一大景观,暴露了作者艺术趣味的缺陷,也是招揽读者小说中在描写妖魔邪仙使用妖法时,经常大量加入裸体淫荡的表演,显得非常“趣味不高”,参见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1见李观贤,李观鼎《回忆父亲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35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参见许国桢《还珠楼主论》,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此处是罗立群对对还珠楼主景物描写“如火如荼”、“绘声绘影”特点的表述,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34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参见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中“还珠楼主”相关章节,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2参见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中“还珠楼主”相关章节,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3陈颖《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第202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见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634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可参见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七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第250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5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6参见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171至172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见叶朗《美在意象》,第5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朱光潜《诗论》,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第5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参见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第214页,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以上引文参见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第27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第30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195至22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神话批评认为:神谕式形象,即是天堂景象和人类其他的理想,魔怪式形象是被人类欲望彻底鄙弃的世界,与人类愿望相反的景象。而介乎两者直接的是类比形象,指介于天堂、地狱之间的种种意向结构。可参见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185页至199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199页至215页。
    1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294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199页至215页。
    2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34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见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633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见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第235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参见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5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1参见韦勒克、沃伦合著《文学理论》一书,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书中,韦勒克等人将文学研究分为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种,并认为“文学研究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揭示和分析作品本身”重视文学的内部研究,同时对“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对环境和背景的研究上”这一传统方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这也是“新批评”派的基本态度。
    2涂树平《评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剧孟>》,《读书》1958年第3期。
    1佟硕之《金庸梁羽生和论》,收录于《梁羽生及其武侠小说创作》,香港:香港伟青书店1980年版。
    2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3至第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7页至第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徐斯年《侠义灵魂与人文精神》,收于叶洪生、林保淳合著《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版。
    2叶洪生《论革命与武侠小说创作》,收于《中国近代武侠小说名著大系》,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版。
    3贾植芳《记还珠楼主》,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参见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转引自《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7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参见李达三《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第245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参见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10页至18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还珠楼主思想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大融合的说法,最早出于许国桢《还珠楼主论》,并被叶洪生、徐斯年、吴福辉等众多学者所认可。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鲁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以看杀头为乐的“看客”群体,而周作人直接称“中国人特嗜杀人”,参见周作人《怎么说才好》,收录于《谈虎集》,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版。
    1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212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93至第11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109至123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还珠楼主《从新写起》,《独手丐》第一集前言,上海:上海元昌印书馆1950年版。
    4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参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第198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6参见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第40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第198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叶洪生《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见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第13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1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第280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2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269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周清霖《论还珠楼主的“入世武侠”小说》,《侠与中国文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1巴尔特在研究母题的时候,将情节的单位分为了“核心单元功能体”、“催化单元功能体”、“标记式指示体”和“信息式指示体”四大类。其中,“信息式指示体”指的是自由的,非必须的,只是提供和人物、环境相关的一些信息而已,“蜀山”中有大量的此类指示体存在。
    2袁良骏《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3可参见倪匡《紫青双剑录》(全十册),香港:明窗出版社1987年版,
    1以上引文见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第182至18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268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一般来说,在一定信息的基础上,人物是可以预测的,材料本身就确定着人物。在历史小说中,这种限定性会更为明显。“偏移”的人物会产生吃惊、疑惑和幽默的力量,而传奇作品显然不是弗莱所说的反讽类作品,因此,其人物和故事的“可预测性”普遍较高。关于“可预测性”,
    3参见可参见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第14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陈慧等在翻译弗莱的《批评的解剖》的时候,也将原著中的phase翻译为“相位”,表达一种从缺到圆满的意味。弗莱的“相位”有两个含义,一种指的是五种语境之一,一种指的是叙事的阶段。本文中的相位含义与后者一致。
    2可参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第141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叙述干预指叙述者对自己叙述的人物或者事件进行评论。叙述干预可分为指点干预和评论干预。“蜀山”系列小说等中国古传统白话小说的评论干预数量一般是较多的,用以加强对文本的控制,使得读者的理解能同叙述者尽量保持一致。可以参见参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第57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参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273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8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引自唐文标《解剖<蜀山>——教你怎样写剑侠小说》,录自《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第一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1陈平原在研究中国武侠小说类型的时候采用的“快意恩仇”这一陈述句式,陈平原用该句式表达了行侠的结果,或者说目的。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9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参见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五章《武侠小说与儒释道》,第109页至127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唐文标《解剖<蜀山>——教你怎样写剑侠小说》,录自《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第一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2赵毅衡在研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时候,认为,“几乎所有的白话小说都已缩写开场”并把这种简略快速的开头称为“溯源式”开场,但“蜀山”系列小说往往在讲述主人公故事的时候,把其父辈、祖辈的事迹用非常缓慢的速度加以叙述,如紫云三女的父亲的故事,严虎的父亲的经历等,这种方式是比较独特的,是服从于宏大结构的需要。关于“溯源式”开场,可参见参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第139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考维尔蒂《通俗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选自《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1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1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转引自叶朗《中国小说美学》,第9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参见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沈雁冰《人物的研究》,见《小说月报》16卷3号,1925年。茅盾较早就看出中国人看小说爱看情节的特点,并觉得这是个不好的现象。参见茅盾《评<小说汇刊>》,《文学旬刊》43琪,1922年。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12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语出黄子平和陈平原的对话,见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11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语出金圣叹,参见叶朗《中国小说美学》,第9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2以上可参见参见黄清泉《以“奇”为美的小说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收录于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写《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第105页,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3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第21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可参见叶朗《中国小说美学》,第19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恰特曼总结过底本时间和述本时间之间关系的五种形式:省略、缩写、场景、延长和停顿,分别指述本时间小于底本时间、等于底本时间、大于底本时间的五种情况。
    2参见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第9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见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第146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以上引文均参见许国桢《还珠楼主论》,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1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参见叶洪生《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收于叶洪生著《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第13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1见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第90页至9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第9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阅读的这个层次,将文学作品和全部文学经验能联系在一起,弗莱称其为阅读的“总释相位”。弗莱认为阅读有五个层次的意义和叙述,他将其称为“文字相位”、“描述相位”、“形式相位”、“神话相位”和“总释相位”,神话相位中原型成为可以被感知的形象,是可交流的单位,是构成文学经验的一些最基本信息,它们在文学中总是反复出现的。借助于原型的研究,就可以把个别作品纳入整体的文学体系,避免将作品孤立地看成是仅仅同作家个人有关的东西。
    3参见王瑶《论现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收录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第197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见刘祥安《话语的真实与现实》,第20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但是,我们在这里还需要简单补充一下的是,武侠小说,一方面与占统计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甚至格格不入,但也经常为统治阶级所喜闻乐见,这进一步说明,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里面,无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对“侠”的认可,多少又有着一致性。文人精英们对武侠小说所谓的“厌恶”,可能不是出于心理潜意识,而是处于一种超越人性,或者改变人性的的高标准儒家道德观罢了。对嗜血的杀戮、荒诞的生命观的好奇,是人民大众,甚至包括知识精英本身无法摆脱的一种潜层意识,只是后者往往不愿意承认罢了。
    1见刘祥安《话语的真实与现实》,第206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见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11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见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第109页至118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见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第8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见李建东《艺术超越与生命体验》,《社会科学家》2000年5月。
    3龙文佩《尤金·奥尼尔评论集》,第354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见徐斯年《侠义灵魂与人文精神》,叶洪生、林保淳合著《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另外几位作家”指的是白羽、王度庐、郑证因等。
    2叶洪生《论革命与武侠小说创作——磨剑十月试金石外一章》,《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年版。
    3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第19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国传统小说由于受到来自史传叙事的影响和压力,评论界对实和虚始终存在分歧。但要求小说“合情合理”,如叶昼所说,小说的“妙处都在人物情理上”,就是对情理合乎逻辑的要求。参见参见叶朗《中国小说美学》,第3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孔庆东,蒋炯毅《论<蜀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
    2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1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唐文标《解剖<蜀山>——教你怎样写剑侠小说》,录自《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第一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1参见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第3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参见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第35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3见叶朗《美在意象》,第40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孔庆东等也使用了“苦难架构”一词表示还珠楼主生命哲学的特征,并认为《蜀山剑侠传》是一部“有限的生命个体通过艰苦而漫长的努力,冲破生命的有限性,而获得自由和永恒的成长史”,“企求他人拯救以获得新生和在拯救他人中超越生命的有限性。”我们表示赞同。孔庆东,蒋炯毅《论<蜀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
    1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见刘祥安执笔《有武有力的武侠小说》,见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第15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第252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
    1参见唐文标《解剖<蜀山>——教你怎样写剑侠小说》,录自《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第一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2参见许国桢《还珠楼主论》,收录于《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第4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20世纪绝大多数武侠都设定了男女需禁欲的得道理论。失了真元,坏了根基,误了修行。所以,剑侠小说在“情”上的态度值得玩味。还珠自己说其小说的重点在一“情”上,这一情是广义的,并非男女之情。而“欲”则被看成是“情”的对立物。很多已经称为夫妻的剑仙,还总是以修炼为本,绝对避免“燕婉之私”。陈平原也有类似论述,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7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参见孔庆东,蒋炯毅《论<蜀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
    5《蜀山剑侠传》中一段较为感人三角恋爱描写是“卧云村”的故事,对黄畹秋的恋爱失败的失落、嫉恨心理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第其自身和子女踏实复仇不归路的描述,也让人痛心不忍。可见,还珠并非没有描写感情纠葛的能力。
    1参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453页至455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46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参见张永禄:《论陈平原的小说类型研究》,《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6期。
    2陈大康认为,通俗文学多考虑商业、经济效益,并非作家的罪过,而是和明清通俗白话小说的创作、发行、出版密切相关的。面对规模宏大的读者群,书坊作为中介其实还是功不可没的。所以通俗文学兼有文学和商品两种属性,其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才有助于对通俗小说双重品格的客观认识。我们觉得这样的论述是较为公允的。参见陈大康《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第11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参见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第一辑),第14页至2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可以参见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第127至14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阿英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
    3.白寿彝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5.曹布拉:《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陈大康:《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8.陈伯海、袁进:《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0.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2.陈颖:《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陈平原主编:《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8.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陈平原、夏晓红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1.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3.丁琴海:《中国史传叙事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24.高小康:《市民、士人与故事:中国近古社会文化中的叙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顾红亮、刘晓红:《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8.郭绍虞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29.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0.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1.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4.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5.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6.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
    37.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收录于魏绍昌、吴承惠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8.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方正耀:《晚清小说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0.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1.还珠楼主:《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裴效维、李观鼎编校,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2.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3.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44.胡怀琛:《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南京:正中书局,1934年版。
    45.胡士莹:《宛春杂著》,杭州:这将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46.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7.黄毅、许建平:《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49.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0.季桂起等著:《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小说体式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季桂起:《中国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53.金庸:《中国历史大势》,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54.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6.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9.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60.李鼎禧纂,汤化培修:《长寿县志》(全3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据1929年石印本影印。
    61.林辰:《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2.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刘祥安:《话语的真实与现实》,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4.刘良明:《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
    66.刘叶秋:《回忆旧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
    67.刘叶秋:《学海纷葩录》,中国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68.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0.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1.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72.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0年版。
    73.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吕同六主编:《20世纪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75.宁宗一:《中国武侠小说鉴赏辞典》,北京:国际文学出版公司1992年版。
    76.倪斯霆:《旧人旧事旧小说》,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
    77.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9.齐裕尡:《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0.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
    84.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85.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侠与中国文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86.谈凤梁:《中国古代小说简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7.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88.汤哲声:《中国流行小说经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89.汤哲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转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0.唐金海、周斌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9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3.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94.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全3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96.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7.王汝梅、张羽:《中国小说理论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98.魏绍昌:《我看鸳鸯蝴蝶派》,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
    99.魏绍昌、吴承惠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00.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版。
    101.吴屯编纂:《200种中国通俗小说述要》,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8年版。
    10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4.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05.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6.宣森钟:《剑气飘香——中国武侠小说鉴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7.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8.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9.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0.杨守森:《穿过历史的烟云——20世纪中国文学问题》,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111.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12.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113.叶洪生:《蜀山剑侠评传》,台北: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
    114.叶朗:《美在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5.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16.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
    117.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18.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版。
    119.袁良骏:《武侠小说指掌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20.袁良骏:《袁良骏学术论争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121.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95-2002》,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2.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3.张炯、邓绍基、樊骏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六卷·近现代文学编》,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
    124.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25.张元卿:《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论丛》,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26.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
    127.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8.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9.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0.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1.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2.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3.郑逸梅:《南社丛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4.郑逸梅:《艺林散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35.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36.郑振铎:《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37.《中国新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全二十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38.《中国新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全二十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39.周启志主编,谢昕、羊列容、周启志著:《中国通俗小说理论纲要》,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140.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1.朱栋霖主编:《文学新思维》(上、中、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3.[明]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44.[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5.[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
    146.[明]冯梦龙著:《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47.[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48.[明]冯梦龙著:《醒世恒言》(上、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49.[明]冯梦龙编:《新列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50.[东晋]干宝:《搜神记》,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151.[晋]葛洪著,张广保编著:《抱朴子·内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152.[宋]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版。
    153.[明]兰陵笑笑生著[清]张道深评:《张竹坡批评金瓶梅》(上、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
    154.[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全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155.[明]凌蒙初著:《初刻拍案惊奇》,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56.[明]凌蒙初著:《二刻拍案惊奇》,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57.[西汉]刘安:《淮南子》,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
    158.[南朝·宋]刘义庆著,朱奇志校注:《世说新语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版。
    159.[南朝·梁]刘勰著:《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60.[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评点:《三国志演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16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上、中、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2.[明]施耐庵、罗贯中著:《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3.[明]吴承恩著:《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64.[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65.[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66.[宋]张君房撰,蒋力生校注:《云笈七鉴》,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167.[法]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68.[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9.[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0.[法]丹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71.[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72.[美]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73.[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4.[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5.[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6.[美]詹姆斯·冈恩主编:《科幻之路》(全四卷),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77.[日]吉川忠夫等编:《真诰校注》,朱越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8.[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179.[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80.[美]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8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82.[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北京大学2003年版。
    183.[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4.[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85.[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6.[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7.[美]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188.[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9.[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0.[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91.[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2.[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94.[美]约翰·霍洛韦尔:《非虚构小说的写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