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直以来,海湾地区因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图景,始终成为国内外中东问题研究的重点区域。其中海湾六个君主国家(即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以海湾合作委员会为依托、以联合自强为目标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成果显著,对于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结构和整体安全走势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2010年底以来的中东大变局中,海合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美国的支持,乘势扩展在海湾以及中东地区的影响,加之埃及等国家在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地区影响力的减弱,中东政治格局“东升西降”态势日趋明显,以海合会为代表的区域机制的重要性迅速提升。
     事实上,学术界曾一度质疑阿拉伯国家实现区域一体化的能力并提出“阿拉伯例外”的论断,海合会六国三十余年的区域一体化化进程用事实对此予以了辩驳。由此也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阿拉伯国家多次联盟或区域化的尝试屡屡失败,而海湾六个君主国能够结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对于具有区域一体化倾向的海湾六国国家集团,是否存在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决定其区域化的和平关系与互助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海湾地区的政治与安全结构?本论文试图将建构主义学派的“安全共同体”理论引入海湾六国一体化进程中国家之间关系及其内部机制的研究当中,从而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个独到而合理的思维视角与解释路径。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内,“安全共同体”可以理解为:“由其人民对和平变化保持可靠预期的主权国家构成的跨国区域”,其中“可靠的和平预期”是安全共同体得以成功缔造的关键。论文试以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的两个关键因素—“集体认同”与“共同规范”作为贯穿全文的核心线索与理论工具,对关于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建构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展开思考,重点实现以下研究目标:
     (1)以建构主义理论的“规范”、“认同”原理作为核心解释工具,探讨决定海湾六国之间安全关系模式的基本要素以及掣肘海湾六国未来关系发展的内在逻辑。
     (2)对于海合会六国是否属于安全共同体目前尚存争议。本论文以安全共同体作为分析框架来考察海合会国家政治与安全关系演变的过程及其性质,并最终做出海湾六国属于安全共同体范畴的结论,以此作为国内外学界前期研究的拓展与补充。
     (3)将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研究视角与分析理路延伸至海湾地区,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海湾总体安全结构与地区秩序。
     (4)作为认同、规范等“变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必要对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未来走势及风险加以评估。
     围绕上述目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相互关联的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旨在进行概念介绍与理论铺垫。首先,简要阐明论文的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及论文整体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前期引导性内容;其次,简要介绍与本论文有关的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与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湾六国一体化合作的成果与现状,重点讨论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对海湾六国合作关系的适用性问题。
     第二部分: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历史考察:认同变迁与规范演进。该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主要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海湾六国区域一体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探讨社会化互动的建构过程中海湾六国集体认同的变化和共有制度规范的演进,揭示出认同、规范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建构中的关键作用,并以卡塔尔与巴林之间的领土争端为典型个案,通过实证分析对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及其性质加以界定。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海湾六国互动合作的历史考察;(二)海湾六国集体认同的变迁;(三)海湾六国集体制度规范的演进;(四)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实证考察:以卡塔尔、巴林领土争端为个案。本部分结论为:海湾六国之间通过多元互动合作这一“过程变量”促进并塑造了六国集体认同与制度规定等“结构变量”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在彼此互信的基础上推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形成;同时,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定位上,海合会六个成员国之间安全共同体的打造已跨越了初始的形成阶段,但并未进入具备牢固集体认同和稳定互信的成熟时期,而应当定位为集体认同基本形成、互信机制日益加强以及组织制度正进一步完善的安全共同体的上升阶段。
     第三部分:海湾六国对外关系考察:安全共同体的“他者”建构。这也是本选题的重点内容。本部分主要从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形成的外在层面即六国对外关系的考察来探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建构问题。借助“认同与规范”理论,梳理海合会六国同三个“他者”国家—海湾强邻伊朗和伊拉克以及西方大国美国之间关系的发展演变并分析上述关系始终陷入“安全困境”的原因。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海湾六国与伊朗关系考察;(二)海湾六国与伊拉克关系考察;(三)海湾六国与美国关系考察。本部分观点为:由于海合会国家总体外交理念与安全战略上与上述国家存在着差异甚至是本质分歧,导致六国同两伊以及美国在外交政策与地区战略路径上明显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海湾六国同这些国家之间不能产生基于共有认同的“我们感”,而只能作为外部层面的“他者”国家对于海合会六国的共有身份意识和集体认同感客观上起到凝聚和推动作用。
     第四部分:非传统安全语境下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应当如何看待海湾地区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现象,二者所涉及的“安全”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上有何区别与联系,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于海湾六国互信与和平为特征的共同体关系的塑造具有何种价值与作用?这是本部分重点讨论的内容,具体包括:(一)非传统安全与建构主义的安全观:理论分析与概念解读;(二)海湾六国非传统安全形势研究;(三)海湾六国非传统安全合作及其评价。本部分结论是:随着非传统安全重要性的提升,在重构六国集体安全结构的同时,非传统安全合作也为海湾六国的多边合作注入新的内涵与更为丰富的内容,海合会六个成员国之间以友善与互信为特征的和平关系不断深化,从而推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向着更为成熟的层级发展。
     第五部分: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未来展望。对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对外扩容以及对内加强一体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展望。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纵向深化发展;(二)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横向扩容发展。本部分的结论是:对于处于上升阶段并面临未来诸多挑战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而言,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无政府状态下,无论是海合会内部还是延伸到整个海湾地区,和谐与共生总体目标的实现尽管困难重重,但摆脱战争状态和安全困境的合作关系的构建存在可能。
引文
①萨米尔·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②(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0页。
    ①Karl W. Deutsch and Sidney A. Burrell,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s: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p5-6.
    ②(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Simon C.Smith, Britain’s Revival and Fall in the Gulf,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2004.
    ④Kourosh Ahmadi, Island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Persian Gulf,London: Taylor&Francis,2008.
    ⑤Gerd Nonnerman,Iraq, the Gulf States and the War,London: Ithaca Press,1986.
    ⑩Feisal Al Mazidi, The Future of the Gulf: the Legacy of the War and the Challenges of the1990s, London: Tauris,1993.
    ○11Majid Khadduri, The Gulf War: The Origin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Iraq-Iran Conflic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
    ○15Anthony H.Cordesman, Gulf Military Forces in an Era of Asymmetric Wars,Washington,DC:Center for Strategic andInternational Studies,2007.
    ①Gary G.Sick, Lawrence G.Potter, The Persian Gulf at the millennium: essays in politics, economy, security and religion,Basingstoke: Macmillan,1997.
    ⑤Fahd Al-Nafisi,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Frame-work, London: Ta-Ha Publishers,1982.
    ⑥Emile A.Nakhleh,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Polici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Praeger,1986.
    ⑦JohnA.Sandwick,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moderation and stability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7.
    ⑧Muhammad Rumaihi, Beyond Oil: Unit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ulf, London: Al Saqi books,1986.
    ⑨R.K.Ramazani,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Record and Analysis,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88.
    ⑩Neil Partrick,―The GCC: Gulf State Integration or Leadership Cooperation?‖, Kuwait Programme on Development,Governance and Globalisation in the Gulf States, November2011.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
    ①Emanuel Adler, Michael N.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①Leon N. Lindberg,The Political Dynamics of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p66.
    ②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7页。
    ①转引自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9页。
    ①(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序言。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①秦亚青:“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143—144页。
    ②孔凡伟:“战后欧洲安全合作的建构主义分析”,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3期,第83页。
    ③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9页。
    ④Friedrich V. Kratochwill, Rulls, Norms and Dec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and Legal Reasoning 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p59.
    ①袁正清:《国际关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②(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③转引自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5页。
    ①王学玉:“通过地区一体化实现安全共同体:一个分析的框架”,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7页。
    ②《阿拉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基本章程》,海湾合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gcc-sg.org/。
    ③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88,p276.
    ①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7页。
    ②俞亚克:“东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区域一体化的比较研究”,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第16页。
    ②(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页。
    ①(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②俞亚克:“东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区域一体化的比较研究”,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第13页。
    ①转引自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7页。
    ②(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①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①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8页。
    ①黄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②王昕:“全球化背景下海湾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82页。
    ③转引自EmileA.Nakhleh,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Policies,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Praeger,1986,p24.
    ①Matteo Legrenzi, The GCC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Gulf, London: I.B. Tauris&Co Ltd,2011, p21.
    ②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4页。
    ③李尧丰,肖翠英:“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发展演变”,《西亚非洲》,1987年第4期,第48页。
    ④同①, p24.
    ⑥Gulf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 The GCC, London: Gulf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1983, p15.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
    ③Nasser Ali Qaedi: The Security Motivate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Dissertation for PHD,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2003, p151.
    ①朱水飞:“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两伊战争”,《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年第10期,第44页。
    ②漆竹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下)—机构与任务”,《阿拉伯世界》,1986年第4期,第27页。
    ①钱学文:“海合会国家的财政赤字与经济改革”,《阿拉伯世界》,1998年第1期,第16页。
    ②程星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国际资料信息》,2001年第3期,第26页。
    ③唐志超:“海湾合作委员会第20次首脑会议”,《国际资料信息》,2000年第1期,第24页。
    ①钱学文:“论海湾六国安全防卫三轴心”,《阿拉伯世界》,1998年第2期,第10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48页。
    ①杨建荣:“阿拉伯海湾国家经济一体化及面临的挑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44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6页。
    ①张旭鹏: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欧洲研究》,2004年第4期,第67页。
    ②Alexander Wendt,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8, No.2,1994, p386.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
    ②同上。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18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
    ②同上,第347页。
    ①(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①韦民:《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转引自王军:《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
    ①刘中民:《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①转引自刘中民:《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②转引自阿米塔·阿查亚(加拿大):《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①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6页。
    ②(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0页。
    ③Matteo Legrenzi, The GCC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Gulf, London: I.B. Tauris&Co Ltd,2011, p21.
    ①John A.Sandwick,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Boulder: Westview,1987, p206.
    ②同上,第401页。
    ③海湾合作委员会第一次首脑会议公报,阿联酋《宣言报》,1981年5月27日。
    ④尹崇敬主编:《中东问题一百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页。
    ①Ghalib Tulhab Etaibi,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Arabia’s Model of Integration, Boston: Boston Colleage,1984,p134-135.
    ①尹崇敬主编:《中东问题一百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650页。
    ②John A.Sandwick,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Boulder: Westview,1987, p29.
    ③同①,第666页。
    ①(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6页。
    ①Emanuel Adler,Michael N.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87.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2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52页。
    ②陈晓晨:专访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阿拉伯剧变仍处裂变期,一财网,http://www.yicai.com/news/2011/12/1312743.html.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7页。
    ①Emanuel Adler, Seizing the Middle Ground: Constructivism in Relations Theor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vlo.3, no.3,1997, p345.
    ①(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
    ①转引自(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页。
    ①饶戈平:《国际组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页。
    ②蒲瑶:“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西亚非洲》,2009年第6期。
    ①刘竞:“海湾国家的家族统治”,《西亚非洲》,1992年第6期,第60页。
    ②Emile A.Nakhleh,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Policies,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Praeger,1986, p2.
    ①陈万里,汝涛:“海湾合作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4期,第7页。
    ②韦民:《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李意:《海湾安全局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213页。
    ①王京烈:《解读中东: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25页。
    ②Abd al—Hadi Khalaf, The Elusive Quest for Gulf Security, MERIP Middle East Report, No.148(Sep—Oct,1987), p22.
    ③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52页。
    ④Matteo Legrenzi, The GCC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Gulf, London: I.B. Tauris&Co Ltd,2011, p78.
    ①俞亚克:“东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区域一体化的比较研究”,《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第19页。
    ②(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页。
    ③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①转引自于永达:《国际组织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②(英)保罗·肯尼迪:《未雨绸缪—为21世纪作准备》,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页。
    ①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88, P276.
    ②(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①谢立忱黄民兴:“中东国家边界领土纠纷的民族主义诠释”,《西亚非洲》,2009年第2期,第54页。
    ①Barbara Kwiatkowska, The Qatar v.Bahrain Maritime Delimitation and Territorial Questions Case, Ocea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Law, Vol.33, No.3-4(2002), p227.
    ①杨建荣:“巴林与卡塔尔的领土之争”,《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2期,第24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04页。
    ①转引自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5页。
    ①(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3页。
    ①杨建荣:“巴林与卡塔尔的领土之争”,《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2期,第25页。
    ②戴炳然:“欧洲一体化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4期,第28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06页。
    ①John Allcock, ed., Border and Territorial Disputes, Essex, UK: Longman,1992, p213.
    ②于永达:《国际组织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①汝涛:“海湾委员会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届硕士毕业论文,第45页。
    ②杨建荣:“巴林与卡塔尔的领土之争”,《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2期,第25页。
    ①袁正清:“从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体:建构主义的解析”,《欧洲研究》,2003年第4期,第47页。
    ②孔凡伟:“战后欧洲安全合作的建构主义分析”,《外交评论》,2007年第3期,第84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62页。
    ②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③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73页。
    ①李明明:《超越与同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①Emanuel Adler,Michael N.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29-49.
    ②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①袁正清:“从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体:建构主义的解析”,《欧洲研究》,2003年第4期,第46页。
    ①转引自金宜久:《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
    ②金宜久:《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页。
    ③埃斯波西托:《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④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48页。
    ①张良福:“波斯湾还会有一场风波?—关于阿布穆萨岛的争端”,载《世界知识》,1992年第20期,第14页。
    ①范鸿达:“20世纪阿拉伯人和伊朗人的思想冲突”,《世界民族》,2006年第6期,第20页。
    ②又译“哈萨省”。
    ③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40页。
    ①李福泉:“巴林什叶派穆斯林问题简介”,《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9期,第15页。
    ②同上,第16页。
    ③李达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运作机制与一体化进程”,西北大学2011届硕士毕业论文,第32页。
    ①刘月琴:《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页。
    ①李达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运作机制与一体化进程”,西北大学2011届硕士毕业论文,第33-34页。
    ②刘月琴:《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①余国庆:“核阴影下的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西亚非洲》,2008年第10期,第25页。
    ②李宝林:“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第1期,第2页。
    ③同上。
    ①丁工:“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的地区大国意识”,《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4期,第50页。
    ②李宝林:“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第1期,第3页。
    ③朱丽涵:“伊朗与海合会国家的恩恩怨怨”,《当代世界》,2012年第5期,第43页。
    ①朱丽涵:“伊朗与海合会国家的恩恩怨怨”,《当代世界》,2012年第5期,第44页。
    ①秦亚青:“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141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①赵建明:“伊朗国家安全战略的动力学分析(1953—2007)”,复旦大学2007届博士毕业论文,第22页。
    ②丁工:“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的地区大国意识”,《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4期,第45页。
    ③王京烈:《解读中东: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26页。
    ①刘中民:“当代伊朗外交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1—12页。
    ②何亮亮:“发展核能:伊朗的强国之梦”,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opinion/detail_2006_09/07/1332194_0.shtml.
    ③韦民:《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4页。
    ①Gerd Nonneman, Iraq,the Gulf States and the War, London: Ithaca Press,1986,p22.
    ②朱水飞:“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两伊战争”,《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年第10期,第45页。
    ③汝涛:“海湾委员会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论文,第35页。
    ④朱水飞:“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两伊战争”,《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年第10期,第45页。
    ⑤同上。
    ①(美)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劳伦斯·戴维森著,哈全安刘志华译:《中东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422页。
    ②同上。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64页。
    ①王京烈:《解读中东: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234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1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
    ①杨灏城朱克柔主编:《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②刘中民:《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①周南:“伊拉克共和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国际问题研究》,1959年第1期,第30页。
    ②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93页。
    ①殷罡秦海波:《萨达姆·侯赛因—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②转引自汝涛:“海湾委员会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论文,第36页。
    ③哈全安:《中东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628页。
    ①转引自刘月琴:《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②转引自王铁铮:《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③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6页。
    ①王京烈:《解读中东: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页。
    ①刘月琴:《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①转引自(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8页。
    ②王京烈:《解读中东: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78页。
    ③Atifa Kubursi, Salim Mansur, Oil and the Gulf War: An―American Century‖or A―New World Order‖, Arab StudiesQuarterly,1993(4).
    ①王宏伟:“海湾六国的军火贸易”,《西亚非洲》,2002年第2期,第66-67页。
    ②田文林:“阿拉伯之春”后中东政治面临“制度退化”,《环球视野》杂志网站,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8673。
    ③陈万里李顺:“海合会国家与美国的安全合作”,《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5期,第22页。
    ①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25页。
    ②潘忠岐:“民主改造中东?解读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战略构想”,《阿拉伯世界研究》,2005年第1期,第15页。
    ③陈万里李顺:“海合会国家与美国的安全合作”,《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5期,第24页。
    ①余国庆:“核阴影下的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西亚非洲》,2008年第10期,第25页。
    ①刘月琴:《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①刘月琴:《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①刘胜湘:《全球化与美国:安全利益的冲突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②转引自高祖贵:《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③高祖贵:《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①陈万里、李顺:“海合会国家与美国的安全合作”,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5期,第24页。
    ②转引自(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主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英)戴维·坎贝尔著,李中刘海青译:《塑造安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身份认同政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①李少军:“论安全理论的基本概念”,《欧洲》,1997年第1期,第25页。
    ①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2页。
    ①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②同上,第39页。
    ③俞晓秋等:“非传统安全论析”,《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5期,第49页。
    ①刘胜湘:“国家安全观的终结?—新安全观质疑”,《欧洲研究》,2004年第1期,第10页。
    ①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②杜强:“论国家生态安全”,环境生态网,http://www.eedu.org.cn/Article/ecology/ecoappliacions/ecosafety/200606/8660.html.
    ①张玫:“海湾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3期,第25页。
    ②曲国斌:“伊拉克战争将引发严重生态灾难”,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04/03/content_813558.htm.
    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刘军:“当代海湾国家的外来劳工移民及其影响”,《世界民族》,2008年第6期,第70页。
    ①刘军:“当代海湾国家的外来劳工移民及其影响”,《世界民族》,2008年第6期,第71页。
    ②转引自田源:“移民:传统经济维度中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9期,第74页。
    ①Nazli Choucri, Migration and Security: Some Key Linka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6, No.1(Fall2002).
    ②田源:“移民:传统经济维度中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9期,第74-75页。
    ③陈杰:“海湾外籍劳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第5期,第28页。
    ①陈杰:“海湾外籍劳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第5期,第29页。
    ②王京烈:“论海湾六国移民与人口结构安全”,《西亚非洲》,1999年第2期,第20页。
    ①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②全球金融危机在三个方面冲击海湾经济,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1117/15592518290.shtml.
    ①转引自刘彬:“海湾国家非传统安全现状评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1期,第41页。
    ②“全球粮食危机显现,严重影响经济复苏”,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topic/news/liangshiweiji/news/hqcj/20090713/928945.shtml.
    ①转引自刘彬:“海湾国家非传统安全现状评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1期,第41页。
    ②朱威烈等:《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1页。
    ②(美)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劳伦斯·戴维森著,哈全安刘志华译:《中东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第455页。
    ③朱威烈等:《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①“反恐冲击阿拉伯的慈善业”,《世界知识》,2004年第4期,第35页。
    ①海合会秘书处信息中心:《进程与成就:三十年一体化历程》(阿文版),2011年第五版,第234页。
    ①海合会秘书处信息中心:《进程与成就:三十年一体化历程》(阿文版),2011年第五版,第218页。
    ①“金融危机是恢复劳动力市场平衡的历史机遇”,今日阿联酋网站(阿文),http://www.emaratalyoum.com/local-section/2009-02-03-1.122778.
    ②“第31届海合会首脑会议在阿布扎比闭幕”,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08/c_12857403.htm.
    ③“海合会国家呼吁金融改革以避免欧元危机问题”,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1129/5161946.shtml.
    ①海合会秘书处信息中心:《进程与成就:三十年一体化历程》(阿文版),2011年第5版,第176-180页。
    ①朱威烈等:《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98-104页。
    ②同上,第98页。
    ③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51页。
    ④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①(英)巴瑞·布赞等著,朱宁译:《新安全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②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①王江丽:“非传统安全语境下的‘安全共同体’”,《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3期,第58页。
    ②同上。
    ③刘兴华:“非传统安全与安全共同体的建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41页。
    ①Adler and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49-58.
    ①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第58页。
    ②转引自(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③(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①Sultan Sooud Al Qassemi:“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如何再次成为朋友”,《海外文摘》网站,http://www.observe-china.com/article/50.
    ②梁柱:“海湾合作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一体化进程及其经济趋同性分析”,《亚太经济》,2010年第2期,第18页。
    ①王睿:“从联合国看集体安全理论与实践的七大矛盾”,《国际论坛》,2004年第6期,第30页。
    ②钟志成:《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52页。
    ①汝涛:“海湾委员会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届硕士毕业论文,第49页。
    ③王京烈:“论海湾三角关系与地区安全”,《西亚非洲》,1999年第6期,第9页。
    ①(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6页。
    ①Matteo Legrenzi, The GCC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Gulf. London: I.B. Tauris&Co Ltd,2011, p1.
    ①“海合会缘何踏上扩员之路”,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4/c_121415871.htm.
    ①《世界知识年鉴》(2002-200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465页。
    ②同上,第281页。
    ③《世界知识年鉴》(2002-200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70页。
    ①“海合会缘何踏上扩员之路”,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4/c_121415871.htm.
    ①李意:《海湾安全局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295页。
    ②杨建荣:“也门侨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阿拉伯世界》,1999年第4期,第30页。
    ①杨建荣:“也门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关系探究”,《阿拉伯世界》,2009年第1期,第56页。
    ①杨建荣:“也门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关系探究”,《阿拉伯世界》,2009年第1期,第57页。
    ①思畅:“简评也门安全形势”,《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1期,第20页。
    ②哈全安:《中东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2页。
    ①转引自高祖贵:“中东大变局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崛起”,《外交评论》,2012年第2期,第59页。
    ①(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罗伯特·基欧汉:“无政府状态下合作的达成:战略与制度”,自肯尼思·奥耶编《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3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版序言。
    1.[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宋伟、刘铁娃译:《国家安全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4.[美]肯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美]肯尼思·奥耶主编,田野、辛平译:《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美]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劳伦斯·戴维森著,哈全安刘志华译:《中东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7.[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主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英]巴瑞·布赞等著,朱宁译:《新安全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英]保罗·肯尼迪著,何力译:《未雨绸缪—为21世纪作准备》,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11.[英]戴维·坎贝尔著,李中、刘海青译:《塑造安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身份认同政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世界知识年鉴》编委会:《世界知识年鉴》(2002-200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3.[美]埃斯波西托著,东方晓译:《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4.陈玉刚著:《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高祖贵著:《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16.哈全安著:《中东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7.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8.黄振编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9.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0.李明明著:《超越与同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李意著:《海湾安全局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2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刘胜湘著:《全球化与美国:安全利益的冲突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刘月琴著:《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5.刘中民著:《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26.饶戈平主编:《国际组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7.王京烈著:《解读中东: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28.王军著:《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9.王铁铮、林松业著:《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0.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31.韦民著:《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杨灏城、朱克柔主编:《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3.殷罡、秦海波主编:《萨达姆·侯赛因—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4.尹崇敬主编:《中东问题一百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35.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著:《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于永达编著:《国际组织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37.袁正清著:《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钟志成著:《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9.朱威烈等著:《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1.陈杰:“海湾外籍劳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第5期。
    2.陈万里、李顺:“海合会国家与美国的安全合作”,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5期。
    3.陈万里、汝涛:“海湾合作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4期。
    4.程星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载《国际资料信息》,2001年第3期。
    5.戴炳然:“欧洲一体化中的国家主权问题”,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4期。
    6.丁工:“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的地区大国意识”,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4期。
    7.范鸿达:“20世纪阿拉伯人和伊朗人的思想冲突”,载《世界民族》,2006年第6期。
    8.高祖贵:“中东大变局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崛起”,载《外交评论》,2012年第2期。
    9.蒋大鼎:“反恐冲击阿拉伯的慈善业”,载《世界知识》,2004年第4期。
    10.孔凡伟:“战后欧洲安全合作的建构主义分析”,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3期。
    11.李宝林:“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载《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第1期。
    12.李达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运作机制与一体化进程”,西北大学2011届硕士毕业论文。
    13.李福泉:“巴林什叶派穆斯林问题简介”,载《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9期。
    14.李少军:“论安全理论的基本概念”,载《欧洲》,1997年第1期。
    15.李尧丰,肖翠英:“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发展演变”,载《西亚非洲》,1987年第4期。
    16.梁柱:“海湾合作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一体化进程及其经济趋同性分析”,载《亚太经济》,2010年第2期。
    17.刘彬:“海湾国家非传统安全现状评析”,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1期。
    18.刘竞:“海湾国家的家族统治”,载《西亚非洲》,1992年第6期。
    19.刘军:“当代海湾国家的外来劳工移民及其影响”,载《世界民族》,2008年第6期。
    20.刘胜湘:“国家安全观的终结?—新安全观质疑”,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1期。
    21.刘兴华:“非传统安全与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
    22.刘中民:“当代伊朗外交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载《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3.潘忠岐:“民主改造中东?解读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战略构想”,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5年第1期。
    24.蒲瑶:“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6期。
    25.漆竹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下)—机构与任务”,载《阿拉伯世界》,1986年第4期。
    26.钱学文:“海合会国家的财政赤字与经济改革”,载《阿拉伯世界》,1998年第1期。
    27.钱学文:“论海湾六国安全防卫三轴心”,载《阿拉伯世界》,1998年第2期。
    28.秦亚青:“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29.汝涛:“海湾委员会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论文。
    30.束锡红、刘炜:“试论伊斯兰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载《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1.思畅:“简评也门安全形势”,载《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1期。
    32.唐志超:“海湾合作委员会第20次首脑会议”,载《国际资料信息》,2000年第1期。
    33.田源:“移民:传统经济维度中的非传统安全因素”,载《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9期。
    34.王广大:“从建构主义视角考察阿以冲突的缘起、困境及其出路”,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第6期。
    35.王宏伟:“海湾六国的军火贸易”,载《西亚非洲》,2002年第2期。
    36.王江丽:“非传统安全语境下的‘安全共同体’”,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3期。
    37.王京烈:“论海湾六国移民与人口结构安全”,载《西亚非洲》,1999年第2期。
    38.王京烈:“论海湾三角关系与地区安全”,载《西亚非洲》,1999年第6期。
    39.王睿:“从联合国看集体安全理论与实践的七大矛盾”,载《国际论坛》,2004年第6期。
    40.王昕:“全球化背景下海湾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41.王学玉:“通过地区一体化实现安全共同体:一个分析的框架”,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5期。
    42.谢立忱、黄民兴:“中东国家边界领土纠纷的民族主义诠释”,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2期。
    43.杨建荣:“阿拉伯海湾国家经济一体化及面临的挑战”,载《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4.杨建荣:“巴林与卡塔尔的领土之争”,载《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2期。
    45.杨建荣:“也门侨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载《阿拉伯世界》,1999年第4期。
    46.杨建荣:“也门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关系探究”,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1期。
    47.余国庆:“核阴影下的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载《西亚非洲》,2008年第10期。
    48.俞晓秋等:“非传统安全论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5期。
    49.俞亚克:“东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区域一体化的比较研究”,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
    50.袁正清:“从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体:建构主义的解析”,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4期。
    51.张良福:“波斯湾还会有一场风波?—关于阿布穆萨岛的争端”,载《世界知识》,1992年第20期。
    52.张玫:“海湾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3期。
    53.张旭鹏: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4期。
    54.赵建明:“伊朗国家安全战略的动力学分析(1953—2007)”,复旦大学2007届博士毕业论文。
    55.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
    56.周南:“伊拉克共和国的内政外交政策”,载《国际问题研究》,1959年第1期。
    57.朱丽涵:“伊朗与海合会国家的恩恩怨怨”,载《当代世界》,2012年第5期。
    58.朱水飞:“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两伊战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年第10期。
    1. Abdel Aziz Abu Hamad Aluwaisheg,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Arab World and the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The GCC Experience,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Director–EconomicIntegration Department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 General Secretariat.
    2. Amin Hewedy,Militariz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Middle East:its impact on development anddemocracy, New York: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1989.
    3. Anthony H. Cordesman Khalid R. Al-Rodhan, Gulf Military Forces in an Era of Asymmetric War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7.
    4. Arshin Adib-Moghaddam,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Persian Gulf: A cultural genealogy,London: Routledge,2006.
    5. Augustus Richard Norton, Civil Society in the Middle East, Leiden: E. J. Brill,1996.
    6. Dennis G. Stevens, Challenges to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NewYork: Longman,2003.
    7. Emanuel Adler, Michael N.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8.
    8. Emile A.Nakhleh,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Policies,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Praeger,1986.
    9. Friedrich V. Kratochwill, Rulls, Norms and Dec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and LegalReaso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0. Gerd Nonneman, Iraq, the Gulf States and the War, London: Ithaca Press,1986.
    11. Ghalib Tulhab Etaibi,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Arabia’s Model of Integration, Boston:Boston Colleage,1984.
    12. Gulf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 The GCC, London: Gulf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1983.
    13. Hooshang Amirahmadi and Nader Entessar, Re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diplomacy in the PersianGulf,London: Taylor&Francis e-Library,2005.
    14. John AUcock, ed., Border and Territorial Disputes, Essex, UK: Longman,1992.
    15. JohnA.Sandwick,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moderation and stability in an interdependentworld,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87.
    16. Joseph Kostin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the Gulf Regio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2009.
    17.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88.
    18. Kourosh Ahmadi, Island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Persian Gulf,London:Taylor&Francis,2008.
    19. Madawi Al-Rasheed,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the Arab Gulf, London: Routledge,2005.
    20. Matteo Legrenzi, The GCC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Gulf, London: I.B. Tauris&CoLtd,2011.
    21. Mohammed Ayoob, Regional Security in theThird World:Case Studies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theMiddle East,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86.
    22. Nasser Ali Qaedi, The Security Motivate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ulfCooperation Council, Dissertation for PHD,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2003.
    23. Robert E. Hunter,Building Security in the Persian Gulf,Santa Monica:RAND Corporation,2010.
    24. Roy R. Andersen, Robert F. Seibert, Jon G. Wagner, Politics and Change in the Middle East:Sources of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8.
    1. Abd al—Hadi Khalaf,“The Elusive Quest for Gulf Security”, MERIP Middle East Report, No.148(Sep—Oct,1987).
    2. Alexander Wendt,“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 Vol.88, No.2,1994.
    3. Anoushiravan Ehteshami,“Reform from above: The Politic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OilMonarch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9, No.1(Jan.,2003).
    4. Atifa Kubursi, Salim Mansur,“Oil and the Gulf War:An American Century‘orA New WorldOrder‘”, Arab Studies Quarterly,1993(4).
    5. Barbara Kwiatkowska,“The Qatar v.Bahrain Maritime Delimitation and Territorial QuestionsCase”, Ocea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Law, Vol.33, No.3-4,2002.
    6. Barry Rubin,“Drowning in the Gulf”, Foreign Policy, No.69(Winter,1987-1988).
    7. Eric Hooglund,“Iranian Populism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Gulf”, Middle East Report, No.174(Jan—Feb,1992).
    8. Fred H. Lawson,“Using Positive Sanctions to E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Iran and the Arab GulfCountrie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0, No.4(Dec.,1983).
    9. Fred Halliday,“The Gulf War and Its Aftermath: First Reflec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7,No.2(Apr.,1991).
    10. Gil Feiler,“Migration and Recession: Arab Labor Mo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1982-89”,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7, No.1(Mar.,1991).
    11. Henner Fürtig,“GCC-EU Political Cooperation: Myth or Re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MiddleEastern Studies, Vol.31, No.1(May.,2004).
    12. Joe Stork,“Prospects for the Gulf”, Merip Reports, No.132(May.,1985).
    13. Joseph A Kechichian,“The beguiling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10,No.2, Islam&Politics (Apr.,1988).
    14. Joseph A. Kechichian, 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Search for Security. Third World Quarterly,Vol.7, No.4(Oct.,1985).
    15. Joseph Kostiner,“The Arab States of the Gulf before and after the Second Gulf Crisis”, MiddleEastern Studies, Vol.33, No.4(Oct.,1997).
    16. Joshua S. Goldstein, Jon C. Pevehouse, Deborah J. Gerner, Shibley Telhami,“Reciprocity,Triangularity, and Cooperation in the Middle East,1979-97”,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45, No.5(Oct.,2001).
    17. Kristian Coates Ulrichsen,“Internal and External Security In the Arab Gulf States”, Middle EastPolicy, Vol. XVi, No.2(Summer2009).
    18. Lewis W. Snider,“Comparing the Strength of Nations: The Arab Gulf States and Political Change”,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0, No.4(Jul.,1988).
    19. Michael N. Barnett,“Regional Security after the Gulf Wa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1,No.4(Winter,1996-1997).
    20. Nader Entessar,“Superpowers and Persian Gulf Security: The Iranian Perspective”, Third WorldQuarterly, Vol.10, No.4(Oct.,1988).
    21. Nazli Choucri,“Migration and Security: Some Key Linka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56, No.1(Fall2002).
    22. Neil Partrick,“The GCC: Gulf State Integration or Leadership Cooperation?”, Kuwait Programmeon Development, Governance and Globalisation in the Gulf States, November2011.
    23. Peri Pamir,“Peace-Building Scenarios after the Gulf War”,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13, No.2(1992).
    24. Robert E. Looney,“Structur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the Arab Gulf after1973”, Middle EasternStudies, Vol.26, No.4(Oct.,1990).
    25. Thomas R. Mattair,“Mutual Threat Perceptions in The Arab/Persian Gulf: GCC Perceptions”,Middle East Policy, Vol. XIV, No.2(Summer,2007).
    26. Yezid Sayigh,“The Gulf Crisis: Why the Arab Regional Order Failed”,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7, No.3(Jul.,1991).
    27. Yoel Guzansky,“TheArab Gulf States and the Iranian Nuclear Challenge: In the Line of Fire”,MERIA Journal, Vol.14, No.04(Dec.,2010).
    1.《海外文摘》网站:http://www.observe-china.com
    2.《环球视野》杂志网站:http://www.globalview.cn
    3.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
    4.海湾合作委员会网站(阿文):http://www.gcc-sg.org
    5.环境生态网:http://www.eedu.org.cn
    6.今日阿联酋网站(阿文),http://www.emaratalyoum.com
    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8.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
    9.一财网:http://www.yicai.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