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选举,尤其是“直选”,已迅速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词汇。中国基层选举究竟应当选择何种路径模式,该从何处着手构建,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选题也是基于同样的思考。笔者带着问题,试着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实践中去搜寻历史密码,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之鉴。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档案文献、政府文件和报纸为主要参考材料,以历史研究法、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政治生态分析方法为主要分析手段。在阐述乡选背景基础之上,以1941年乡选作为考察对象切入研究,着重考证边区乡选的完整过程,力求全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实践这一段珍贵的民主运动史。
     陕甘宁边区作为一块典型的农村根据地,不仅所处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不佳,同时它还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在广大农村地区,地主作为一个阶级仍然存在,保甲制作为基层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仍广泛存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之上,适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三制的政策,团结了边区所有的抗日政党和各个爱国阶层,为开展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的普选运动打下了较好的社会基础。
     1941年的乡选运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将“三三制原则与选举运动相结合”确认为基本政策,强调选举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边区政府修订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和《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使乡选做到有法可依。边区政府依照《陕甘宁边区各级选举委员会组织规程》的规定,成立了各级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成为管理选举的专门机关。
     本文依据陕甘宁边区的最新史料,将乡选过程划分为七大步骤:布置与动员、开展试选、选民登记与公布选民榜、检查乡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名并产生乡市参议员候选人、提出议案、竞选投票及开票。首先,边区政府开办边区级的选举训练班,由训练班学员组成选举工作团,派赴各地协助当地选举委员会培训地方选举干部;其次,为全面乡选做出例证,根据边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尤其在延安裴庄乡试选的示范效应下,试选工作成为乡选中普遍采用的步骤;再次,选举工作干部深入群众家庭来登记选民,并将选举政策宣传与调查登记结合起来,打消了许多老百姓怕“负担”的疑虑,选民榜的公布采取红白榜的形式;接下来是乡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检查乡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由乡市长直接面对辖区内所有的老百姓来进行,报告之后老百姓还可以直接来讨论报告;边区选举法规定,一人提议十人赞成就可提名乡市参议员候选人,允许鼓励各抗日政党、社会团体以组织的名义提名乡市参议员候选人;提案是在群众大会或选民大会上提出的,它最大的特点是具体可行。政党或群众团体可统一行使提案权,广大选民们在选举会上的即席发言、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等,经过选委会的总结成案,成为乡市提案的主要方式;竞选是参议员候选人向选民展现才华、能力的一个必要环节,候选人在群众大会或选民大会上,通过提出自己的政纲来完成竞选演说,供选民来选择。选举投票方式根据投票地点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开会选举投票、背箱子选举投票和开大会与背箱子兼用。此外,在乡选的整个过程中,选举宣传工作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贯彻始终。
     本文认为,乡选促成了独特的基层民主模式。它达成了直接民权和议行合一的有机统一,乡市参议员和乡级以下行政村和自然村(或坊、甲)的负责人均由选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产生。乡市参议会采取议行合一制,参议会是乡市的最高政权机关,参议会休会时,由参议会选举产生的乡市政府委员会作为乡市最高政权机关;它规定凡是选民直选产生的,包括乡市参议员、行政村主任、自然村村长,均同时拥有议事权和执行权;以乡选为契机,以乡市参议会为班底,边区乡村吸收广大乡村积极分子,创造了一揽子会、村民公约等“原创”的民主组织形式,形成了边区基层民主的立体多元机制。乡选中还体现了共产党一元化领导与三三制选举的历史契合。党的一元化领导原则要求,同级党政军民各组织都要服从当地党委,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三三制选举政策在乡选的实际落实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难题,同时出现过“左”和“右”的倾向,在尊重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边区政府对乡选中执行三三制问题做出了适当修正。
     透过对边区乡选的整体考察,本文初步阐释了共产党革命时期的民主路径——动员式民主。边区乡级以下的干部来源于本乡本土,普遍文化程度低,开展工作主要依靠熟人关系。动员式民主是由党和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动采用宣传鼓励、组织控制、权威支配等方法来动员最广大群众摆脱既有思维模式,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选举运动的一种民主形式。实践证明,动员式民主的成效是显著的。然而由于该种民主动员方式与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因此来自上层的“动员力”一旦减弱,民主的发展也会立刻随之减慢。
     本文最后提出,彰显群众路线的现代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补强思路之一。在时下流行的公众参与模式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很难主动参与到民主政治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提倡并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调转了参与的方向,强调决策者要主动的深入群众中去。边区基层民主选举实践正是在群众路线的逻辑起点上才取得空前成功的。时至今日,尤其在中国广大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路线在改善基层民主实际效果、推动基层民主历史进程中,仍具有其他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In the first decade of21st century, election, especially the direct election, hasbecome a hot discussed topic in China.The mode and the way of constructinggrassroots democratic election of China has been one of the hotspots concerned byacademia. Having the question in mind,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answer from thepractice of grassroots democratic election in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Region in the1940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PC, with the purpose that we can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per, the main reference materials are files, government documents andnewspaper, and the paper develops the research work with a mixture use of historicalanalysis, legal sociology research method and political ecology analytical method. Itwill take the1941township-election as an example,after talking about the background, emphasizing the whole process and trying to display the full view of thepractice of grassroots democratic election in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Reg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PC.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is a typical rural base area with poor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it is one of the poorest areas in China atthat time in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there isstill landowner class and Bao-Jia System is a main kind of organizations at thegrass-roots level. CPC put forward the new democracy three-thirds system policy onthe base of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uniting all the anti-Japanese partiesand classes. The policy has set a great social foundation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auniversal suffrage movement from bottom to top by all people.In the townshipelection campaign1941,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and the border regiongovernment confirmed combining the three-thirds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electioncampaign as the basic policy,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elections in the democratic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revised the councils at alllevels of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promulgated regulations at alllevels and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council election rules, makingtownship election legal. Then the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set up the election committees at all leve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at all levels of the election committeeorganization regulations.The election committees then become specializedorganizations to manage the whole election.
     Based on latest historical data, the paper divides the whole township election intoseven parts, namely mobilization, primary election, registration of voters,promulgation censoring government’s work report, nomination and getting thecandidates for the senate, tabling the bills, election campaign and counting. First, the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holds training class for election. The students constitute aspecial election group to help the local electoral committee train local election cadres;Secondly, in order to set example for township 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unifiedarrangement of the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especially after yan 'an, PeiZhuanghaving obtained successful primary election, almost all the town take the primaryelection. Again, election cadres go to voters’ family to get them registered andcombine policy propaganda with registration, which dismisses the doubts of manyordinary people and the fear of the "burden". List is released in the form of red andwhite; nex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ownship is to censor government’swork report. The report should be made by town mayor directly in the face of all people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jurisdictions, and after reporting, people can discuss it;the border region electoral law says, a proposed with ten people in favor can benominated candidate for the senate, and encourage the anti-Japanese political parties,social organizations to nominate senate candidates in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Bills are put forward by the voters in a mass meeting or conference, and its biggestcharacteristic is feasible. Parties or mass organizations can exercise the right of billunity. The impromptu speech, opinion of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etc., will besummarized as cases, which becomes the main way of Bill; Campaign is a goodplace where candidates for the senate can show their talent and ability. They putforward their own platform to complete the campaign speech in a mass meeting orconference, and the voters will make their choices. The way according to thedifference of lo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meeting voting andelections, the back box elections and the both. In addition, the propaganda work isalways keeping steps with other work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different stages.
     This paper has the idea that township election has led to led to the unique modelof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which unites the direct civil rights andcombination of legislature and administration. The senator of township,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and natural villages and township level (or fang Bao-Jia) isresponsible for directly by the voters, one person one vote. Village and municipalityconsultative council takes the combination of legislature and administration, and thecouncil is the highest power organ. When it is adjourned, the committee electedcouncil will be the highest organ. It has ruled that all voters elected, including senators,director of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and the village head, both have legislative andexecutive power;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township election, it absorbed the ruralactivists based on the consultative council, created some original organizations form ofdemocracy such as a package meetings, villagers convention and so on, which forms athree-dimensional multiple mechanism of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theborder regions. The township election also reflects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CPC andthe three-thirds system. the party's unified leadership principles requires: the party,thegovernment and military,civilian organizations at the same level should subject to thelocal party committee; the subordinates obey superiors, the whole party to the centralcommittee. Under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three-thirds system townshipelection policy also encountered some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ppeared thetendency of left and right. Based on objective factual circumstances, the border regiongovernment has made the appropriate adjustment for three-thirds system during the township election.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of overall border township election, this paperpreliminarily interoperates of the democracy revol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democratic path——mobilization. Most of the cadres come from their own hometown,having poor ability of neither arrangement nor knowledge; they have to mainly rely 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quaintances. Mobilization of democracy is a top-downdemocratic model hosted by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making the mostof this special democratic model of selectio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try to help thebroad masses who are exp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s withconsciousness get rid of the fixed thinking pattern by using propaganda to encourageand control. The1941township-election has proved that the mobilization ofdemocracy has got significant effect. This kind of democratic mobilization, however,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policy guidance. If "mobilizationforce" once weakene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will then slow downimmediately.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nd reveals the modern value of the mass linewhich i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one ofthe reinforcing ideas. In the popular patter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farmers as a vulnerable group are difficult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massline advocated and adhered by CPC, reverses the direction by emphasizingdecision-maker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go deep among the masses. Practice ofgrassroots democratic election in border region set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n themass line and have unprecedented success. Today, especially in the vast rural andless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the mass line in improving the democracy at thegrassroots level in the course of actual effect, promoting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level, still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 to other patterns.
引文
①参见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277—298页。
    ②参见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0—179页。
    ③参见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15—267页。
    ④参见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2—206页。
    ①参见巩瑞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第4期,第75—81页;巩瑞波:《陕甘宁边区乡选运动及其对我国基层选举的启示》,《理论导刊》2011年第5期,第104—107页。
    ②参见汪俊玲、王立梅:《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选举及启示》,《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48—51页。
    ③参见张文琳:《抗战至抗战胜利初期陕甘宁边区的选举法及其实施》,《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第66—69页。
    ④参见蔡素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及其对农村选举的历史启迪》,《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39—41页。
    ⑤参见马若龙:《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学习月刊》2006年第3期,第54—55页。
    ①参见梁凤荣:《谢觉哉对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建设的贡献》,《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22—24页;曾鹿平:《谢觉哉关于民主和边区参议会制度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6期,第16—18页。
    ②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0页。
    ③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①张生、袁新国:《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历史观照——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实践透视》,《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167—172页。
    ②梁星亮、杨忠虎、宋炜:《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③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32页。
    ④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104页。
    ⑤参见汪俊玲、王立梅:《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选举及启示》,《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48—51页。
    ①参见任中和:《由工农苏维埃政权到抗日民主政权的转变》,《陕西档案》1997年第4期,第16—19页。
    ②参见邹通祥:《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选举制度》,《人大研究》1997年第9期,第8—13页。
    ③参见王建朗:《浅议抗战时期民主进程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第72—79页。
    ④参见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历史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2—150页。
    ⑤王亚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治合法性》,梁星亮、杨忠虎、宋炜主编《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1—52页。
    ⑥参见[美]马克·赛尔登:《革命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35页。
    ①参见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2—234页。
    ②参见马成、刘驰:《陕甘宁边区基层选举中党的宣传工作及历史经验——以1941年乡选宣传实践为例》,《群文天地》2012第8期,第299—301页。
    ①参见刘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政权选举制度的沿革及其特点》,《北京党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9—12页。
    ②参见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③参见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①参见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0~212页。
    ②参见张晓泉:《论陕甘宁边区1937年选举》,《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116—120页。
    ③如:每个选举办法适用的具体地域,每种选举办法是在投票时使用,还是在开票中使用?
    ④参见梁凤荣:《谢觉哉对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建设的贡献》,《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22—24页;曾鹿平:《谢觉哉关于民主和边区参议会制度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6期,第16—18页。
    ⑤参见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①参见付世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级选举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②参见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37页。
    ③参见汪俊玲、王立梅等:《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选举及启示》,《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48—51页。
    ④参见刘爱国:《抗战时期中共陕甘宁边区执政实验及现实思考》,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毕业论文。
    ①《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66页。
    ②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民主”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东方鼎电子有限公司,2000年。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5页。
    ②参见巩瑞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第4期,第75—81页。
    ②参见《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1941年)第十五条:乡市参议会职权之“(六)选举并罢免乡市长及乡市政府委员。”《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3页。
    ②参见汪世荣:《借鉴社会学方法,深化法史学研究》,《法学研究》2009第2期,第202—203页。
    ①[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第51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合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4年)甲5,1994年,第457页。
    ①参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一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①参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财经史料摘编》(第一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20页。
    ②《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九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3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一九四一年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2年,第42页。
    ②参见雷云峰总主编:《陕甘宁边区史》,西安地图出版社1994年,第99—101页。
    ①参见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②参见郭林:《陕甘宁边区贯彻执行宗教政策的基本经验》,齐心、张馨主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243页。
    ①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566页。
    ②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566—569页。
    ③[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97页。
    ④参见雷云峰总主编:《陕甘宁边区史》,西安地图出版社1994年,第282页。
    ①参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页。
    ①《边区政府整财问题》,见李祥瑞《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综述》,齐心、张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②秘书室掌理拟缮文件印信档案会计庶务收发,及不属于各科事项;第一科掌理选举、抗战动员、干部管理、土地财政、劳资、卫生、儿童教育、户籍区划、优抗救济、破除迷信、改革陋习等其他民政事宜;第二科掌理财政收支、地方税收、公产及其他事项;第三科掌理教育行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民教馆、图书馆、公园古迹,编修县志及其他文化建设事项;第四科掌理农牧、工矿、水利、森林、道路、合作社、生产运动、社会经济调查及其他经济建设事项;第五科掌理粮食收支、仓库管理、调剂民食等事项;审计员专司审核县区征粮及金库收支,公产收入,及县政经费预算决算等事项;保安六科掌理锄奸缉匪、检查站、放哨、维持公共秩序之警务事项;保安大队部掌理绥靖地方及自卫军、少先队之编制、训练及领导事项;司法处掌理各项民刑案件,在县长领导下进行审判。参见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7—168页。
    ①参见《乡市政府组织条例》,《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9日,第四版。
    ①参见《专署组织暂行条例》,《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9日,第四版。
    ②参见《区公署组织条例》,《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9日,第四版。
    ③《陕甘宁边区一九四一年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2年,第2页。
    ①参见庆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8页。
    ②参见西北局调研室:《米脂杨家沟调查》,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13-23-41。
    ③注:指新纳入边区的区域,陇东分区和绥德分区的部分县如绥德、米脂等,下同。
    ①参见《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中华民国法规大全》(一),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41页。
    ②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保甲制度”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东方鼎电子有限公司,2000年。
    ①《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3页。
    ②“乡村在新区还是叫保甲,名称不变也可以”。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政权问题便函[后字第448号](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563页。
    ①参见张闻天:《神府县兴县农村调查》,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6—90页。
    ①载于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2月20日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4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42页。
    ①参见陈正人《:在实现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中延安中区五乡征粮委员会的创造及其意义》,《新中华报》1941年3月14日,第四版。
    ②张闻天:《神府县兴县农村调查》,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8页。
    ③参见陈正人:《在实现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中延安中区五乡征粮委员会的创造及其意义》,《新中华报》1941年3月14日,第四版。
    ①参见毛泽东:《延安中区五乡征粮委员会工作经验总结》一文的批示,《共产党人》第十七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41页。
    ①《陕甘宁边区重要政策法令汇编》,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编印1949年,第2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陕西省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②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陕西省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77页。
    ①《边区中央局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年),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合编1994年,第309页。
    ①《边区中央局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年),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合编1994年,第307页。
    ①《边区中央局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年),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合编1994年,第309—310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各级参议会第二次指示信》(1941年5月22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281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各级参议会第二次指示信》(1941年5月22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279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各级参议会第二次指示信》(1941年5月22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278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陕西省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101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1941年)第十八条:“为便利进行各级参议会的选举,设立各级选举委员会,其组织规程另订之。”《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19页。
    ②参见《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1941年)第九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17—119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1941年)第九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六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16—120页。
    ②参见《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1941年)第二条、第三条、第十三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21—124页。
    ③参见《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1941年)第五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21页。
    ④参见《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1941年)第八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22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令——公布<陕甘宁边区各级选举委员会组织规程>[战字第52号]》(1941年2月7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64—67页。
    ②参见《新中华报》1941年1月29日,第三版。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0页。
    ①《新中华报》1941年1月29日,第三版。
    ①《新中华报》1941年1月29日,第三版。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1页。
    ②参见谢觉哉:《谈谈选举训练班——在开学会上讲话》,《新中华报》1941年1月31日,第四版。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11页。
    ①此表系笔者据《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12—13页,所制。
    ①《选举训练班已胜利结束》,《新中华报》1941年2月23日,第三版。
    ②谢觉哉:《县长联席会议闭幕讲话》,《新中华报》1941年3月9日第四版。
    ③谢觉哉:《县长联席会议闭幕讲话》,《新中华报》1941年3月9日第四版。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15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16页。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17—18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46—247页。
    ②《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50页。
    ①参见新华社访稿:《延安市裴庄乡的民主选举》,《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四版。
    ①参见新华社访稿:《延安市裴庄乡的民主选举》,《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四版。
    ②参见新华社访稿:《延安市裴庄乡的民主选举》,《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四版。
    ①参见新华社访稿:《延安市裴庄乡的民主选举》,《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四版。
    ②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1—22页。
    ③《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2页。
    ④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2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3页。
    ①参见《安定选举工作中调查和宣传配合进行》,《新中华报》1941年5月15日,第三版。
    ①参见《农村家庭调查方法琐谈》,《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5日,第四版。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40—41页。
    ①社论《乡市选举运动的胜利》,《解放日报》1941年9月13日,第一版。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42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43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44页。
    ①参见刘景范:《乡政府怎样向居民报告工作》,《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二版。
    ①参见刘景范:《乡政府怎样向居民报告工作》,《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二版。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115—118页。
    ①参见刘景范:《乡政府怎样向居民报告工作》,《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二版。
    ①参见安利:《他们运用了自己的权利——清涧参议会一角》,《解放日报》1941年7月13日,第二版。
    ②参见《选举零讯》,《解放日报》1941年5月25日,第二版。
    ③《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47页。
    ④注:“土病”,陕北方言,意为:作弊,舞弊。下同。
    ⑤注:“跟沟子”,陕北方言,意为:溜须、拍马屁。下同。
    ⑥海燕:《三边行之二选民会上》,《解放日报》1941年6月23日,第二版。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47—48页。
    ①注:“而个”陕北方言,“现在”的意思,下同。
    ②《瓦市八乡选举工作经验》,《新中华报》1941年4月20日,第三版。
    ③参见《新中华报》1941年5月15日,第三版。
    ④注:“添堵”,陕北方言,“赔钱”的意思,下同。
    ①《林伯渠、高自立关于合水县乡县两级参议会选举问题复高朗亭函》(1940年6月1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287页。
    ①参见谢觉哉:《参议会上的几个问题》,《解放日报》1941年9月17日,第四版。
    ②《选举前和选举后》,《新中华报》1941年1月29日,第四版。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51页。
    ②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51—52页。
    ①萧诚:《今天这会开美了——绥德分区选举速写》,《解放日报》1941年6月2日,第二版。
    ②《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53页。
    ①参见逸屏:《胜利的收获——陇东乡市选举通讯》,《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1日,第四版。
    ②参见《绥德各保参议会与政府均已改选成立》,《解放日报》1941年6月8日,第二版。
    ③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
    ①《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1941年)第二十一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24页。
    ①《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4页。
    ②“嗨”,陕北方言,“明白”的意思,下同。
    ①参见自立:《谁也不放弃自己的权利绥德选举见闻》,《解放日报》1941年6月29日,第二版。
    ②参见自立:《谁也不放弃自己的权利绥德选举见闻》,《解放日报》1941年6月29日,第二版。
    ①海燕:《三边行之二选民会上》,《解放日报》1941年6月23日,第二版。
    ②参见自立:《谁也不放弃自己底权利绥德选举见闻》,《解放日报》1941年6月29日,第二版。
    ③自立:《谁也不放弃自己底权利绥德选举见闻》,《解放日报》1941年6月29日,第二版。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57—59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0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0页。
    ①参见《环县选举办法介绍》,《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56页。
    ②转引自杨和亭:《红日照陕北——杨和亭回忆文集》,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1996年,第148页。
    ③转引自《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82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2—63页。
    ①参见《新中华报》1941年5月15日,第三版。
    ②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3—64页。
    ③《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3页
    ①参见《合水票选中发现缺点,工作团决定补救办法》,《解放日报》1941年5月17日,第二版。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5页。
    ②《新中华报》1941年4月17日,第二版。
    ①照片来源: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4,《陕甘宁边区选举须知》。
    ①《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2—223页。
    ②参见《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1页。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33—34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34页。
    ②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33—34页。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35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6页。
    ②《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7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7—28页。
    ②《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34—35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36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7页。
    ②参见《新中华报》1941年4月13日,第三版。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25页。
    ①参见《教育工作与选举运动》,《新中华报》1941年3月30日,第四版。
    ①参见《对选举中宣传工作的意见》,《新中华报》1941年3月27日,第四版。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4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5页。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66页。
    ①《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72页。
    ①社论《乡市选举运动的胜利》,《解放日报》1941年9月13日,第一版。
    ②参见社论《乡市选举运动的胜利》,《解放日报》1941年9月13日,第一版。
    ③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1页
    ①《胜利的收获——陇东乡市选举通讯之一》,《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1日,第四版。
    ②社论《乡市选举运动的胜利》,《解放日报》1941年9月13日,第一版。
    ③《胜利的收获——陇东乡市选举通讯之二》,《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2日,第四版。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79—80页。
    ②《胜利的收获——陇东乡市选举通讯之一》,《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1日,第四版。
    ③注: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原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组成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简称边区中央局)自此被中共中央西北局所代替。参见《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成立西北中央局的通知》,《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年甲1),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1994年1月。
    ①参见《西北局对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工作总结》(1941年12月4日),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9。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76—77页。
    ①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76—78页。
    ①参见《环县选举办法介绍》,《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56页。
    ②参见《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1941年,第79页。
    ①《毛泽东同志在边区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4)1981年,第132页。
    ①参见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来》(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7—59页。
    ②《陕甘宁边区选举须知》,陕西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资料A:7-2-4,第5页。
    ③《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17页。
    ④《陕甘宁边区各乡市政府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15页。
    ①《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50页。
    ①参见《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642—643页。
    ②《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19页。
    ①问上:《新乡市参议员怎样工作》,《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2日,第四版。
    ②问上:《新乡市参议员怎样工作》,《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2日,第四版。
    ①问上:《新乡市参议员怎样工作》,《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2日,第四版。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325页。
    ①参见林伯渠:《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1944年3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15页。
    ②《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53页。
    ①《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71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286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323—324页。
    ①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定》全文载《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26页—437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32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资料A:13-23-38,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信笺,1942年手书。
    ①高自立:《完成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建设》,《解放》(第52期)1938年9月8日,第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32—733页。
    ①参见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②《边区政府为选举工作再次发布指示信——选举应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解放日报1941年5月29日,第二版。
    ③《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完成边府1941年给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致各县的第二封指示信》,《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
    288页。
    ④参见《新中华报》1941年4月20日,第三版。
    ①参见《胜利的收获——陇东乡市选举通讯之二》,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1日第四版
    ①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517页。
    ②参见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
    ③参见《西北局对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工作总结》(1941年12月4日),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9。
    ①《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陕甘宁边区政府印1943年,第16—17页。
    ①参见林伯渠:《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1944年3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15页。
    ①参见李凡:《中国民主的前沿探索——中国民主发展的实践、理论、路径和战略》,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第21页。
    ①“议员伙食吃公粮可向财厅报销”,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曲子县选举工作的指令》(1940年4月1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198页。
    ②《西北局关于边区参议会双十节召开议员代表会议给各级党的通知》,《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二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1994年,第175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边区参议会开会致各县信》(1941年9月8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28页。
    ②《社论迎接边区参议会》,《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2日,第一版。
    ①林伯渠:《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1944年3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15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453页。
    ①王绍光:《超越“代议制”的民主四轮驱动》,《社会观察》2012年第8期,第23页。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版),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6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9页。
    ①“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8页。
    ①[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9—50页。
    ②楚云:《陕行纪实》,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第3页。
    ③解放日报1941年9月19日,第四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列宁全集:(第一至第六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90.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和选举条例[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1.
    [2]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实录[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3.
    [3]陕甘宁边区选举须知[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4.
    [4]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会刊[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8.
    [5]西北局对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工作总结[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9.
    [6]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重要文献[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10.
    [7]选举文件1[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14.
    [8]特区民主政府选举的方针[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16.
    [9]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与边区政府委员会联系会议文件[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7-2-22.
    [10]陕甘宁边区政府党团规则草案[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13-23-38
    [11]边区党校高干版普通班教学计划[Z].1941.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13-23-41.
    [12]米脂杨家沟调查.西北局调研室[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13-23-41.
    [13]群运手册[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6-1-7.
    [14]齐礼.陕甘宁边区实录[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3-5-16.
    [15]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八个自然村的调查[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3-5-20.
    [16]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及其解释.西北局宣传部[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8-1-19.
    [17]抗日战士政治课本[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8-11-53.
    [18]石辟澜.民众运动入门[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6-1-3.
    [19]陕北的群众动员[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6-1-4.
    [20]民运工作手册[Z].陕西省档案馆革命历史资料A:6-1-6.
    [1]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1—14辑)[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1—4卷)[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4.
    [3]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1—3卷)[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4]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全2册)[Z].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合编,1994.
    [5]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全7册)[Z].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合编,1994.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8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7]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Z].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
    [8]陕甘宁边区重要政策法令汇编[Z].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编,1949.
    [9]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Z].陕甘宁边区民政厅出版,1941.
    [10]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11]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Z].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
    [12]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3]中共党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4]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1943年)[Z].陕甘宁边区政府印.
    [16]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17]陕西革命历史文件选集(全28册)[Z].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1992.
    [18]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下).中央档案馆编[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19]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中央档案馆编[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20]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财经史料摘编(1—9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1]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1—10册)[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1988.
    [22]庆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县志[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23]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下册)[Z].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4]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集[Z].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25]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26]整党整风研究资料选编[Z].上海:上海社联通讯编辑部,1983.
    [27]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28]李鼎铭研究资料选[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29]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30]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Z].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3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3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33]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下册)[Z].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4]艾绍润主编:陕甘宁边区法律法规汇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35]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6]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史迹.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37]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4)[Z].1981.
    [38]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下册)[Z].北京:中华书局,1977.
    [3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新中华报[N]1937年—1941年.
    [2]解放日报[N]1941年—1947年.
    [3]边区群众报[N]1940年—1948年.
    [4]新华日报[N]1938年—1947年.
    [5]大公报[N]1937年—1948年
    [6]共产党人[J]1939年—1941年
    [7]解放[J]1937年—1941年
    [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谢觉哉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5]谢觉哉杂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谢觉哉:《一得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谢觉哉传编辑组:谢觉哉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雷云峰等:陕甘宁边区史[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4.
    [9]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下册)[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10]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11]郑德荣: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2]林伯渠传编写组:林伯渠传[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年
    [13]荣敬本等:论延安的民主模式———话语模式和体制的比较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14]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18]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19]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诉讼狱政篇[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20]杨永华:中国共产党廉政法制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1]张希坡:马锡五审判方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
    [22]张希坡、韩延龙:中国革命法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3]张希坡: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4]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25]张希坡:中国婚姻立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6]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7]汪世荣等: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37—1949)[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8]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9][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0]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1]侯欣一:从司法为民到人民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2]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3]朱鸿召:延安曾经是天堂[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34]朱鸿召编:众说纷纭话延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35]肖周录:延安时期边区人权保障史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36]肖周录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人权理论与实践资料汇编[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1992.
    [37]张闻天:神府县兴县农村调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8]靳铭、曾鹿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39]胡民新、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民政工作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40]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1]谢春涛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十八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42]郭德宏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历程(1—3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43]王晋林、秦生等:西北新民主主义革命丛书(1—6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44]王晋林: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模型——陕甘宁边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45]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丛书(1—16册)[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46]朱乔森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7]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9]中国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民主中国的模型——陕甘宁边区政治文明建设[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50]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51]杨和亭:红日照陕北——杨和亭回忆文集[M].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印,1996.
    [52]李顺民等: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划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53]高长天:民盟与延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54]戴茂林、赵晓光:高岗传[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55]张文显:法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56]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M].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57]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58]李寿葆主编:斯特朗在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59]梁星亮、杨忠虎: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60]梁星亮、杨洪: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政治社会文化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1]楚云:陕行纪实[M].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
    [62]马连儒:谢觉哉评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63]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4]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65]刘丹:乡村民主之路——中国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发展及其法制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66]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7]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8]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9]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70]董必武法学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71]习仲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72]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73]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下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74]齐心、张馨主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75]郭林主编: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七十周年论文集[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76]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7]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78]李凡.中国民主的前沿探索——中国民主发展的实践、理论、路径和战略[M].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79]赵矅、王伟光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80]金春明、许全兴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81]郑必坚、龚育之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 Benjamin R.Barber: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2][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美]冈瑟斯坦: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
    [5][美]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M].陶宜、徐复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6][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7][美]布迪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M].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8][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英]亨利赛纳姆梅因:古代法[M].高敏译.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7.
    [12][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美]费正清:中国之行[M].赵复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14][美]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M].陶岱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15][美]白修德、贾安娜:中国的惊雷[M].端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16][美]埃文斯:中国的双星[M].祁国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17][瑞典]达格芬·嘉图:走向革命[M].杨建立等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8][法]让·马里科特雷、克洛德·埃梅里:选举制度[M].张新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付世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级选举的历史考察[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2]肖育雷.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研究(1937—1945)[D].西安:西北大学.2007.
    [3]刘爱国.抗战时期中共陕甘宁边区执政实验及现实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刘霞.试论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5]江静.陕甘宁边区成功选举的经验[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6]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1]王亚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治合法性[M].梁星亮、杨忠虎、宋炜: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51—52.
    [2]郭林:陕甘宁边区贯彻执行宗教政策的基本经验[C].齐心、张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三秦出版社.1988:243.
    [3]李祥瑞: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综述[C].齐心、张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101.
    [1]张希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演进[J].法学家,1998(5):13—18.
    [2]张希坡.资治新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提案汇录”评介[J].法学家,1994(6):18—24.
    [3]杨永华、木可.边区民主政治建设与净化执法环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1):63—67.
    [4]杨永华、木可.李鼎铭的法律思想[J].法律科学,1998(1):71—75.
    [5]霍存福.“合情合理,即是好法”——谢觉哉“情理法”观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178—197.
    [6]汪世荣.借鉴社会学方法,深化法史学研究[J].法学研究,2009(2):202—203.
    [7]侯欣一.谢觉哉司法思想新论[J].北方法学,2009(1):87—95.
    [8]王建华.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J].江苏社会科学,2008(4):165—172.
    [9]王建华.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J].人文杂志,2008(6):58—63.
    [10]巩瑞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4):75—81.
    [11]巩瑞波.陕甘宁边区乡选运动及其对我国基层选举的启示[J].理论导刊,2011(5):104—107.
    [12]蔡素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及其对农村选举的历史启迪[J].湖北社会科学,2006(9):9—41.
    [13]梁凤荣.谢觉哉对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建设的贡献[J].河南大学学报,2003(5):22—24.
    [13]曾鹿平.谢觉哉关于民主和边区参议会制度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18.
    [14]王建朗.浅议抗战时期民主进程中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4(1):72—79.
    [15]刘琳.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民主选举制度论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4):66—70.
    [16]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历史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02(1):132—150.
    [17]张生、袁新国.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历史观照——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实践透视[J].江苏社会科学,2001(5):167—172.
    [18]马若龙.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J].学习月刊,2006(3):54—55.
    [19]邹通祥.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选举制度[J].人大研究,1997(9):8—13.
    [20]任中和.由工农苏维埃政权到抗日民主政权的转变[J].陕西档案,1997(4):16—19.
    [21]马成、刘驰.陕甘宁边区基层选举中党的宣传工作及历史经验——以1941年乡选宣传实践为例[J].群文天地,2012(8):299—301.
    [22]马成.谢觉哉关于民主与参议会思想新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6—238.
    [23]王绍光.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J].学习月刊,2009(12):16—17.
    [24]王绍光.超越代议制的民主四轮驱动[J].社会观察,2012(8):20—24.
    [25]刘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政权选举制度的沿革及其特点[J].北京党史研究,1995(2):9—12.
    [26]汪俊玲、王立梅.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选举及启示[J].宁夏党校学报,2006(6):48—51.
    [27]张晓泉.论陕甘宁边区1937年选举[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116—120.
    [28]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J].抗日战争研究,2001(3):15—34.
    [29]杨延虎.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2—68.
    [30]张文琳.抗战至抗战胜利初期陕甘宁边区的选举法及其实施[J].甘肃理论学刊,2002(2):66—69.
    [1]新华网(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主题报告,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清华大学新闻网(2012年9月14日)温家宝清华大学演讲全文,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2/20120914183200403881703/20120914183200403881703_.html
    [3]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55.html
    [4]新华网实时更新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19年——2013年),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9/content_2108282.htm
    [5]中国网(2012年3月14日)2012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实录)全文,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3/14/content_24895429_7.htm
    [6]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东方鼎电子有限公司.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