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871-1894)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情报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前后,派遣常驻使团赴日本收集情报的建议便被提出。然而直到1877年驻日使团才正式派出。由于日本出兵台湾;强行吞并琉球;并向朝鲜扩张势力,面对日本军事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从自身及属国安全角度考虑,开始注意对日本各方面的情报展开收集。在甲午战前,清政府方面收集到了一些有关日本国情以及对琉球、朝鲜军事动向的情报,这些情报也为清政府决策的作出提供了参考。通过收集日本军事情况的相关情报,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中国海防建设的发展。然而由于清政府内部情报制度和情报观念的落后,加之缺乏资金的支持,总体来讲,对日情报收集是失败的。在甲午战前很长时期内,都没有拉响战争的警报,海防建设也停滞了数年。最终,清政府既未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又没能保障属国的安全。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intelligence gathering ofQing government toward Japan for a period of more than20years, from the signingof the Sino-Japanese Amity Treaty to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War(1894-1895).
     In addition to the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the body of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two volumes. The first volume includes Chapter II and Chapter III, mainly dedicatedto the study of Qing government's intelligence-gathering situation when Japan was inthe process of the annexation of Ryukyu, and in the expansion process towardsKorea. The process of the annexation of Ryukyu lasted over7years, by destroyingQing government’s suzerainty over Ryukyu, Japan finally turned conquering ambitioninto an established fact.
     In dealing with the Ryukyu problems, though intelligence revealed quite earlythat Japan attempted to annex Ryukyu, Qing government was slow to respond and didn’t investigate and verify the trend of Japan in time, thus missing the opportunity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Korean peninsula lies to the west of Japan, and was viewed as an access board toconquer China in modern history. The Qing government has long been wary ofJapan's ambitions about Korea, and has been collecting intelligence about Koreantrends. After the Imo Military Rebellion (of1882), the Qing government quicklysent troops to Korea on getting the intelligence, to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theJapanese aggression to North Korea.
     After the Kapsin Political Coup (of1884)in Korea, the Qing government gotthe intelligence that Japan conspired to seize the Korea and started war with China.However, the intelligence collect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reflected less about theJapanese foreign expansion strategy. For a long time,the Qing government estimatedthe situation optimistically,lacking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Japan's strategic intent.Failure to comply with these conditions, Li Hong-zhang decided to dispatch troops toKorea before the Sino-Japanese War of1894-1895.
     The second volume includes Chapter IV, Chapter V, and Chapter VI, mainly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intelligence (mainly military intelligence) on thedefens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Qing government consolidated coast defense by buying foreign made battleships and establishing the naval fleet---Bei Yang Fleetbefore the Sino-Japanese War of1894-1895.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olidatingcoast defense, Military intelligence from Japan 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 On thebasis of Japanese military intelligence, Shen Bao-zhen,Ding Ri-chang,Li Hong-zhangmade a firm decision to buy foreign made battleships to confront with Japanesenaval force. However, the extent of the intelligence gathering towards Japan remainedlimited.
     Since there were not any dedicated intelligence agencies set up within the Qinggovernment, neither was there perfect intelligence system, intelligence gatheringtowards Japan has not been able to rise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also failed tofully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theJapanese military.
     Though the Qing government obtained some intelligence that the Japanese spieswere detecting China, and captured some Japanese spies, it had no clearunderstanding of the hazards of Japanese spies, and no measures had beenimplemented to thoroughly investigate and severely punish those spies. So to say, nomeasures against Japanese spies which resulted in spies infestations.
     Especially after Japan invaded Taiwan, annexed Ryukyu and poked its nose in Korea by the Imo Military Rebellion, the Qing government internally generated the"Conquering Japan" theory, demanding to crusade and punish the Japanese. Thetheory of "Conquering Japan",as a positiv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tried to containJapan rather than conquer Jap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quering Japan" theory, the Qing governmenttook some measures to collect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and thegeography. However, these measures were only temporarily taken, lack oflong-term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The intelligence collected was neglected and was not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a war against Japan. So whe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1894-1895broke out, tacticswhich were suggested by some officials to directly invade Japan. However, due toInefficient of intelligence gathering against Japan, could not be put into effect.
     All these evidences prove the corruption and incompetence of the Qing rulersand their consequent ignorance towards intelligence, which undoubtedly is animportant factor in the losing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引文
①李耐国:《军事情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870页。
    ③李耐国:《军事情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4—45页。
    ④李耐国:《军事情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4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以及脚注和参考文献中所谓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引号。
    ①李耐国:《军事情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②《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武经七书注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60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6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0页。
    ①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③吴伟明:《姚文栋—一个被遗忘了的清末“日本通”》,《日本研究》,1985年2期。
    ④贺琤:《琉球事件期间的何如璋——兼论晚清驻外大使对外交近代化的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①戴东阳:《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历史研究》,2007年2期。
    ②戴东阳:《徐承祖与中日〈天津条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③盛利:《驻日公使与近代清鲜关系(1877—1894年)》,《浙江学刊》,2009年1期。
    ④韦玉娟:《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2期。
    ⑤赵丕强:《试论信息与清朝甲午惨败》,《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3期。
    ①伊藤三郎:《明治初年における中国人の日本偵察記》,《日本歴史》(35),1951年4月。
    ②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渉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
    ③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見た明治日本—東遊日記の研究》,東京:東方書店,2003年。
    ①實藤惠秀:《明治日支文化交渉》,東京:光風館,1943。
    ②佐々木揚:《清末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観と西洋観》,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
    ③河村一夫:《近代日中関係史の諸問題》,東京:南窓社,1984年。
    ①張偉雄:《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中国初代駐日公使団の異文化体験》,東京:柏書房,1999年。
    ②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術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
    ③陳捷:《明治前期日中学術交流の研究—清国駐日公使館の文化活動》,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④熊達雲:《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視察》,東京:成文堂,1998年。
    ①《国史大辞典》编集委员会编集:《国史大辞典》第十四卷,東京:吉川弘文馆,1985年,第593页。
    ①张廷玉等:《明史》第28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361页。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第48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4616—14617页。
    ③赖正维:《“球案”与近代中日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①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①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録》,東京:三秀舍,1914年,第116—117页。
    ①详见東恩納寬惇:《尚泰候實錄》,東京:明光社,1924年,第85—86页。
    ①详见東恩納寬惇:《尚泰候實錄》,東京:明光社,1924年,第94—98页、第146—148页。
    ②详见西里喜行著,胡连成等译:《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49页—251页。
    ①下村冨士男編:《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東京:風間書房,1962年,第8页。
    ①下村冨士男編:《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東京:風間書房,1962年,第8—9页。
    ②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書》第五巻,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38年,第392—393页。
    ③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④山县有朋的这份建议书全文收录于《三条実美公年譜》卷三(宮内省図書寮1901年版)。中文译文全文详见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0—62页。
    ①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②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③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五巻,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38年,第385—386页。
    ①明治文化研究会:《明治文化全集》第十一巻外交編、東京:日本評論新社,1956年,第64页。
    ②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①《大隈重信關係文書》第2巻,日本史籍協會,1933年,第469页。详见白春岩:《1872年における日本政府の琉球政策》,社学研論集(18),2011年,第303页。
    ②南洋大臣何璟在给总理衙门的信中称陈福勋赴日为“中国官员到日本之第一次”。详见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8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第2969—2970页、2933页。
    ①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8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第3004—3006页。
    ②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8册,第3004页。
    ③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8册,第3009页。
    ④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8册,第3007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080页。
    ①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5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第1803页。
    ②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5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第1806页。
    ③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五巻,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38年,第258—260页。
    ④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9年,第37—38页。
    ①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9年,第3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1页。
    ①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三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版,第38页。
    ②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三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版,第38—39页。
    ①《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80页。
    ①《台灣土番生啖琉球難民日本國欲向中國議論由》,同治12年3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1-052-02-028。
    ①《台灣土番生啖琉球難民日本國欲向中國議論由》,同治12年3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1-052-02-028。
    ①《函述台灣土番生啖琉球難民由》,同治12年3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1-052-02-033。
    ②明治文化研究会:《明治文化全集》第十一巻外交編,東京:日本評論新社,1956年,第68—69页。
    ①《函述牡丹社生番殘殺琉球人一案該國備銀酬謝民人楊友旺又聞日本使藉案欲來饒舌》,同治12年05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1-052-02-048。
    ①《函復生番殘害琉球一案及日本使臣等情由》,同治12年05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1-052-02-050。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第534页。
    ①明治文化研究会:《明治文化全集》第十一巻外交編,東京:日本評論新社,1956年,第70—71页。
    ①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②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64—65页。
    ①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6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第2127—2129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2页。
    ①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9年,第38—39页。
    ①详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948页。
    ③蒋廷黻编著:《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31页。
    ④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①《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47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年,第476页。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第七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①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书》第八卷,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0年,第298页。
    ②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书》第八卷,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0年,第299—301页。
    ①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书》第八卷,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0年,第304—305页。此外,中国方面的史料《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第七编中也影印了这份照会的原件,详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第七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第298—301页。
    ①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书》第八卷,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0年,第305页。
    ②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书》第八卷,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0年,第306页。
    ③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书》第八卷,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0年,第309页。
    ①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三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356页。
    ②日本外務省編:《大日本外交文书》第八卷,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0年,第309页。
    ①西里喜行著,胡连成等译:《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82页。
    ②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三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版,第356页。
    ③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三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版,第357页。
    ④《続伊藤博文秘録》第32—36页,转引自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①下村冨士男編:《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東京:風間書房,1962年,第84—85页。
    ②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9年,第101页。
    ①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録》,東京:三秀舍,1914年,第26页。
    ②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録》,東京:三秀舍,1914年,第30—31页。
    ③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録》,東京:三秀舍,1914年,第31—33页。
    ①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録》,東京:三秀舍,1914年,第98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6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0—171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15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96页。
    ①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8页。
    ②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9页。
    ③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工具书组校点:《刘坤一遗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51页。
    ④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①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②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7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3页。在《丁日昌集》中,这份奏折仅标注为光绪二年所上,没有具体日期;而新版的《李鸿章全集》也全文收录了丁日昌的这份奏折,所上的具体日期标注为光绪二年十一月初三日。
    ①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50—351页。在《丁日昌集》中,这份奏疏仅标注为光绪二年所上,没有具体日期;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中则标注了具体日期为光绪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②详见下村冨士男編:《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東京:風間書房,1962年,第171—172页。
    ①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
    ②王新生:《日本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③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5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7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97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7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98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②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38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59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1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2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2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7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4页。
    ③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38页。
    ④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4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4页。
    ②该信没有标注时间,据戴东阳考证,该信大约写于光绪四年四月初七(1878年5月8日)。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5页。
    ①吴振清等编校:《何如璋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5页。
    ②吴振清等编校:《何如璋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5—96页。
    ①吴振清等编校:《何如璋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6页。
    ③吴振清等编校:《何如璋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7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4-25页。
    ①何如璋与寺岛宗则两次交涉的情况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8—30页。
    ①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一巻,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50年,第271—272页。
    ②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一巻,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50年,第272页。
    ③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一巻,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50年,第273页。
    ①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34页。
    ②下村冨士男編:《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東京:風間書房,1962年,第185页。
    ③下村冨士男編:《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東京:風間書房,1962年,第185页。
    ④王彦威辑,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一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83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29页。
    ②在“琉球处分”官的松田道之复命书中,将琉球的士族或统治阶级分为日本派、清国派、要路派。这主要是松田本人站在日本官方立场进行的描述。按照更为客观的喜舍场朝贤所著《琉球见闻录》的记载,琉球统治阶层对日本政策的态度,主要分为两派。一派相当于松田道之所说的“清国派”以原三司官龟川亲方(毛允良)为代表,属对日强硬派,坚决反对日本的政策,无论任何时候都绝不遵奉;而另一派相当于松田道之所说的“要路派”,这一派也是反对日本的措施,但主张到东京请愿,请日本政府收回成命,如果到了不得不遵奉之时,也只能遵奉日本的命令。在喜舍场朝贤的记载中,并没有出现主张遵奉日本命令的“日本派”。日本学者波平恒男对此也指出“这(松田之说)其实是错误的,即使不参照喜舍场朝贤的著作,如果注意到松田报告自身的矛盾之处,就很明确了。……害怕日本“处分”的人是存在的,但对日本政府感恩,主张尊奉朝旨的势力根本就不存在。”详见波平恒男:《琉球処分の歴史過程再考》,政策科学国際関係論集(12),2010年,第56页。
    ③下村冨士男編:《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東京:風間書房,1962年,第124—125页。
    ④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録》,東京:三秀舍,1914年,第92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1页。
    ①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②葛生能久:《東亜先覚志士紀伝》上卷,東京:黒龍会出版部,1936年,第13—16页。
    ③葛生能久:《東亜先覚志士紀伝》上卷,東京:黒龍会出版部,1936年,第9页。
    ④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⑤妻木忠太編:《木戸孝允日記.》第一冊,東京:日本史籍協会,1932年,第159—160页。
    ①木戸公伝記編纂所編:《木戸孝允文書》第三冊,東京:日本史籍協会,1930年,第232—233页。
    ②外務省調査部編纂:《大日本外交文書》第三巻,東京:日本国際協会,1938年,第139—140页。
    ①外務省調査部編纂:《大日本外交文書》第三巻,東京:日本国際協会,1938年,第149页。
    ①外務省調査部編纂:《大日本外交文書》第六巻,東京:日本国際協会,1939年,第282页。
    ②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三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117页。
    ③大川信義編:《大西郷全集》第二卷,東京:大西鄉全集刊行會,1927年,第736—737页。
    ④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三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118页。
    ①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59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54页。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183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8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8—179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2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0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2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310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69页。
    ①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6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第2129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2页。
    ③田保橋潔:《近代日鮮関係の研究》上巻,京城:朝鮮総督府中枢院,1940年,第321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41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51-52页。
    ②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89页。
    ③李朝津:《1867年日韩构兵事件:朝贡制度网络功能初探》,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18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26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4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5页。
    ④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313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3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3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3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22页。
    ⑤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8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21页。
    ④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11页。
    ⑤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2页。
    ①权赫秀编:《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30—131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2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3页。
    ①余乾耀:《輶轩抗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7页。
    ②余乾耀:《輶轩抗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9—20页。
    ①余乾耀:《輶轩抗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89—91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86页。
    ①详见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352页、373页。
    ②权赫秀编:《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36页。
    ③余乾耀:《輶轩抗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91—92页。
    ④余乾耀:《輶轩抗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94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4页。
    ②姚文栋:《读海外奇书室杂著》,清光绪十一年刻本,第2—4页。
    ①这封信没有标注时间,据戴东阳考证,大约写于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兵变前的二月底三月初,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68页。
    ②,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1110—1111页。
    ③藤村道生著,米庆余译:《日清战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7页。
    ①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91—192页。
    ②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五巻,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1年,第159—160页。
    ①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五巻,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1年,第228—229页。
    ②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五巻,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1年,第228页。
    ③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五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752页。
    ④徳富蘇峰:《公爵山縣有朋傳》,東京:山縣有朋公紀念事業會,1933年,第905—906页。
    ⑤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92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34—735页。
    ②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35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34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49页。
    ②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50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48页。
    ④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51—752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51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1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2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73页。
    ②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71—772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71页。
    ④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780页。其中驻日公使黎庶昌的字为莼斋;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字是筱轩。
    ⑤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85—186页
    ①详见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965—966页。
    ①田保橋潔:《近代日鮮関係の研究》上巻,京城:朝鮮総督府中枢院,1940年,第810页。
    ②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③东学党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前往镇压,而日本也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朝鲜。光绪二十年五月初九日(1894年6月12日)日本驻华代理公使小村寿太郎照会总理衙门称:“此次,我国派兵朝鲜是凭《济物浦条约》”。详见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18页。
    ④日方以《日朝修好条规》为借口,坚决反对清政府出兵。如8月11日,日本外务大辅吉田清成照会黎庶昌称“查我国与朝鲜立约,待以自主,仍须据约照办;至于使馆,国各自护。现饬花房公使从公办理,不日将有定约。如来文所称派兵护持等事,恐或致滋葛藤矣”。详见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五巻,第165页。
    ①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12页。
    ②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12页。
    ③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05页。
    ④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9—200页。
    ⑤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893页。
    ①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第十五巻,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1年,第239页。
    ②田保橋潔:《近代日鮮関係の研究》上巻,京城:朝鮮総督府中枢院,1940年,第822页。
    ③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94页。
    ④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五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793页。
    ①薛福成:《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0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58页。
    ①姚明煇:《景宪府君年谱》,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945-946页。
    ②《随使日本姚文栋来书谓我宜固防沿海速复越南日本暗助法人应密加防阻》,光绪10年7月,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馆藏号:01-24-013-01-046。
    ③黎庶昌:《拙尊园丛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3页。
    ①薛福成:《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9页。
    ②田保橋潔:《近代日鮮関係の研究》上巻,京城:朝鮮総督府中枢院,1940年,第798页。
    ③余乾耀:《輶轩抗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09—110页。
    ①余乾耀:《輶轩抗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08—109页。
    ②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五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745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9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①河村一夫认为“谍者”的真实身份是曾任过驻华代理公使的田辺太一,详见河村一夫:《近代日中関係史の諸問題》,東京:南窓社,1984年,第35页;梁嘉彬认为“谍者”就是曾任过日本外务卿的副岛种臣,详见梁嘉彬:琉球亡国中日争持考实(上),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近代史外国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1975年,第403页。以上两种说法都是依据《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中收录的驻日公使徐承祖的报告进行的推测。近年来,在史料方面又有新的发现,戴东阳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宮島誠一郎文書》A93-2号文书《丁酉日錄》中发现“谍者”的姓名是朝比奈闲水,但未能查找到其生平简历,仍无法确定其身份背景。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19页。
    ②佐藤三郎对甲午战前中日两国的情报收集情况进行了对比,但中国方面仅探讨了王之春、姚文栋、傅云龙的几个个案。详见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渉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第150~157页;戴东阳总结了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考察日本国情政情的情况,但具体细节问题仍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第390~399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6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8~19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9页。
    ④“谍者”提供的情报以及徐承祖的建议对中日两国谈判产生的影响,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第220~230页。
    ①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81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3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页。
    ②日本陆军中将、内阁顾问黑田清隆的对华侦察在日本文献中有详细的记载。自1885年3月开始,黑田在中国东部地区游历了香港、澳门、广州、福州、台湾、上海、天津、北京、张家口等地,后又沿长江而上经由武汉一直到达宜昌。往来里程达12237英里,游历时间185日。详见黒田清隆:《漫游見聞録緒言》,東京:農商務省,1888年,第1页。黑田此行肩负了非常明确的侦察任务,据《明治天皇纪》明治二十八年(1885年)二月二十五日条记载,明治天皇召见了黑田清隆,并谕令“清国乃我缔约国中最邻近之邦,方今正与法国交战,卿游历之所见闻,宜逐一上奏”;五月三十日条记载,黑田清隆结束了对中国南方的视察,在上海发回了有关广东、福州、澎湖岛、淡水港、鸡笼港、镇海、吴淞江、闽江等处沿岸防备状况的报告。详见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六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371页、417页。
    ①中塚明:《中日甲午战争之开战与“陆奥外交”》,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4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9页。
    ①《函报法派戈阁栋来华道经日本曾与晤谈并雇洋员襄理词讼等因》,光绪11年9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2-004。
    ②罗庚龄所述内容依据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宮島誠一郎文書》A93-2号文书《丁酉日錄》。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第219页。
    ①安岡昭男編:《幕末維新大人名事典》,東京:新人物往来社,2010年,第41页。
    ②日本歴史学会編:《明治維新人名辞典》,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26页。
    ①彦根正三編:《改正官員録》,東京:博公書院,1879年,第150页。
    ②大西正雄編:《神奈川県並横浜裁判所職員録及郡区吏員録》,横浜:横浜制纸分社印行,1878年,第11页。
    ①安岡昭男編:《幕末維新大人名事典》,第41页。而《明治維新人名辞典》中记载朝比奈昌广的法号为“德昭院殿闲水圆悟大居士”,略有不同。
    ②国史大辞典编集委员会编集:《国史大辞典》第五卷,東京:吉川弘文馆,1985年,第275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页。
    ②国史大辞典编集委员会编集:《国史大辞典》第三卷,東京:吉川弘文馆,1983年,第45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9页。
    ①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917),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1214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0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8页。
    ②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91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2005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97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6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2878~2880页。
    ①黄万机点校:《黎星使宴集合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②黄万机点校:《黎星使宴集合编点校前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③《小川又次的〈清国征讨方略〉》,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
    ④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2878页。
    ①《偕丁禹廷提督进谒日君情形》,光绪17年6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5。
    ②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43页。
    ③安井滄溟:《陸海軍人物史論》,東京:博文館,1916年,第197页。
    ①黄庆澄:《东游日记》,王晓秋、史鹏点校:《罗森等早期日本游记五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3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52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72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2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58页。
    ③1889年朝鲜咸镜道粮食歉收,地方官于是发布禁止大豆输出的命令。日本政府认为这对日本的大豆贸易商是个很大的打击,要求赔偿损失十四万七千日元和处罚地方官。此后双方经过多次交涉,但赔偿问题仍未解决。
    ④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第二十六巻,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2年,第301页
    ⑤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37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6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2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1—42页。
    ①米庆余:《近代日本的东亚战略和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8页。
    ②吴振清等编校:《何如璋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24页。
    ①孙占元:《海防之议与甲午战争》,《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4期;韦玉娟:《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冯青:《中国近代海军与日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刘振华:《晚清政府向西方购买铁甲舰述论》,《军事历史》,2009年第4期。
    ①外山三郎著,龚建国等译:《日本海军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①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3页。
    ①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4页。
    ②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53页。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58页。
    ②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60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81页。
    ④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93页。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879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84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⑤由于没有采取积极的情报措施,完全不了解日方的动向,清政府在得知日本出兵后才仓促布防,钦差大臣沈葆桢到台湾后发现“台地千余里,竟无一炮”(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第12页)。而沿海、沿江各地的督抚们也在奏折中表示了对防务的担心,如浙江巡抚杨昌濬在奏折中称,“查沿海炮台,自被兵燹,年久未修,砖石堕颓,几同无用”(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第3933页);江苏巡抚张树声也在奏折中称,“近日海上用兵,必恃西洋船炮,若但用相沿旧法,防务实无把握。急宜修筑江海炮台,密购外洋利器,用备不虞。而购炮筑台,委曲繁重,决非旦夕所能集事”(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第3836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②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951—3952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952—3953页。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970页。
    ②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971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028页。
    ④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8页。
    ⑤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7页、第78页。
    ⑥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98页。
    ⑦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5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5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3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21—222页。
    ⑤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4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5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0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2—203页。
    ①有关“蚊炮船”的缺陷,清政府的官员多有指出,其中丁日昌的分析比较全面,详见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01页。
    ①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4页
    ①外山三郎著,龚建国等译:《日本海军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②许秋明主编:《日本海军装备》,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117页。
    ③许秋明主编:《日本海军装备》,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285页。
    ④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四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434—435页。
    ①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82页。
    ①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3页
    ②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3页
    ③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7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3页。在《丁日昌集》中,这份奏疏只标注为光绪二年所上;新版《李鸿章全集》也全文收录了丁日昌的这份奏疏,所上的具体日期标注为光绪二年十一月初三日。
    ④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50—351页。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69—370页。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73页。
    ①指日本1877年的西南战争。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75—376页。
    ③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④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7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0页。
    ②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6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④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84页。
    ⑤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⑥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77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21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9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1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8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①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11页。
    ②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66页。
    ③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①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70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52页。
    ①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②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③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302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19页。
    ⑤此处可能是英文翻译之误,日本在英国订造的三艘军舰,分别被命名为“扶桑”、“金刚”、“比睿”。
    ①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305页。
    ②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305-306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9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8—19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9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①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7—8页。
    ②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9页。
    ③“亩傍”号巡洋舰于1886年10月竣工。当月18日由法国驶返日本,11月30日到达新加坡。12月3日自新加坡起航,不久失踪。据称,该舰可能是由于舰员酗酒失火,引起军舰爆炸沉没。“亩傍”号沉没后,日本海军用该舰的保险费在法国订造了“千代田”号。
    ④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15—16页。
    ①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七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18页。
    ②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25页。
    ③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30—31页。
    ①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36—37页。
    ②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40页。
    ①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40—41页。
    ②外山三郎著,龚建国等译:《日本海军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9页。
    ③镇守府是掌管有关日本各海军军区的警备防御、出师准备并监督所属部队的海军军政机关。
    ①薛福成:《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347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③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上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年,第42页。
    ①陈旭麓等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07页。
    ①陈旭麓等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10页。
    ②陈旭麓等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98页。
    ③苏小东:《甲午中日海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④陈旭麓等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98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2878~2880页。
    ①《偕丁禹廷提督进谒日君情形》,光绪17年6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5。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2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③汪凤瀛,字荃台,为驻日公使汪凤藻之弟,公使馆随员。
    ④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23页。
    ⑤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25页。
    ⑥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31页。
    ①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八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②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77页。
    ③张佩纶:《涧于日记》第四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第2357页。
    ④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40页。
    ⑤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42页。
    ⑥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47页。
    ①李耐国:《军事情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47页。
    ②林子候:《甲午战争前日本之内政与备战》,戚其章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1995年,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90页。
    ③外山三郎著,龚建国等译:《日本海军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9页。
    ④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36页。
    ⑤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1页。
    ①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917),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1209页。
    ②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917),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1223页。
    ③如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璋认为“奉命出使,交涉事务颇繁重”,随带人员“必须谨慎拣派,方无贻误”,选择使团成员的工作进行了一年多,才确定了成员名单。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46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93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1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77页。
    ⑤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24页。
    ⑥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26页。
    ⑦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24页、第401页。
    ⑧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03页。
    ①黎汝谦:《夷牢溪庐诗钞》,《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56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78页。
    ②李经方曾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随驻英公使刘瑞芬出使欧洲,担任驻英参赞,光绪十五年(1889年)回国。后在李鸿章的斡旋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被任命为驻日公使。有关李经方出任驻日公使的前后经过详见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42—246页。汪凤藻是同文馆出身,光绪十三年(1887年)六月随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洪钧出使欧洲,担任驻德参赞,于光绪十七年差满请奖,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正式任命为驻日公使。详见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六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③《随使日本姚文栋来书谓我宜固防沿海速复越南日本暗助法人应密加防阻》,光绪10年7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3-01-046。
    ①周馥:《秋浦周尚书全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5700页。
    ①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6页。
    ②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94页。
    ③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99页。
    ①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01页。
    ②《日本师船考》为沈敦和所编,一卷,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由江南水师学堂石印出版。该书对日本海军军舰的装备、马力、炮位、排水量等都作了详细介绍,卷前还附有日舰照片。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06页。
    ④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06页。
    ①徳富猪一郎編:《公爵桂太郎傳》乾巻,東京:故桂公爵記念事業会,1917年,第344—345页。
    ②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917),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1208页。
    ③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917),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第11224页。
    ①《日本在名古屋海陸軍合操事》,光緒16年閏2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3。
    ②《函述日廷現設議院情形又海軍省派細谷川氏為駐中國武隨員》,光緒16年6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2-007。
    ③《函述日皇兩次大操生辰及觀菊會宴請各使》,光緒16年10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4。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91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8页。
    ③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第四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第852页。
    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使法国大臣刘式训上奏称,“欧美各大国使馆皆设武随员,由兵部拣派,附列出使人员,得享外交官优异权利,藉以考查军备,遇大操即派令随同阅历”,建议由练兵处筹集经费,拣派副将以下武员分驻各使馆充当武随员,以便“平时讲求军政,遇有大操,派令赴阅”。陆军部对此进行奏复,认为“甚有见地,应请照准”。随后,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7年1月10日),清廷下旨“依议”。详见《大清宣统新法令补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1909年,第1—2页。
    ②北洋海军在日本的活动日程表详见冯青:《中国近代海军与日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31页。
    ①冯青:《中国近代海军与日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②冯青:《中国近代海军与日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①山县有朋汇报中国军备情况的原文详见宫内厅編:《明治天皇紀》第五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第206—216页。
    ②军谘处相当于当时的总参谋部,共设有七个厅,其中第二厅专门负责对外情报收集。第二厅下设的第一科负责“掌管日本、朝鲜之谍报及对其作战法”。详见刘世杰:《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间谍情报机关》,《军事历史》,1993年第4期。
    ③吴福环:《清季总理衙门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①吴福环:《清季总理衙门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1页。
    ②沈瑜庆:《涛园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73页。
    ③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13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20页。
    ②在甲午战争爆发初期,清廷曾发布上谕责备李鸿章,称海军创办以来“购船、制械、选将、练兵”等事项,“均李鸿章一手经理”,但日本来犯之时竟然“船械不足,训练无实”,“李鸿章未能远虑及此,预为防范,疏慢之咎,实所难辞”。详见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07—408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62页。
    ①戚其章:《甲午日谍秘史·前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①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渉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第140页。
    ②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123-126页。
    ③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127-128页。
    ①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133页。
    ①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①时任“天城”舰舰长的东乡平八郎曾奉命尾随法国舰队,对当时中法战争战况进行调查,并提交了详细的报告。在甲午战争爆发后,东乡平八郎担任“浪速”号舰长。详见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410页。
    ②《小川又次的〈清国征讨方略〉》,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
    ①斉藤聖二:《日清戦争の軍事戦略》,東京:芙蓉書房2003年版,第37页。
    ②川上操六来华侦察情况的记录,详见徳富蘇峰:《陸軍大将川上操六》,東京:第一公論社,1942年,第117—123页。
    ③徳富蘇峰:《陸軍大将川上操六》,東京:第一公論社,1942年,第124页。
    ④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渉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第152页。
    ①王元稚:《甲戌公牍钞存》,《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十九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年,第2—3页
    ②李让礼即积极推动日本出兵台湾的美国人李仙得(Legendre,Charles William)。
    ③王元稚:《甲戌公牍钞存》,《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十九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年,第3—4页。
    ④王元稚:《甲戌公牍钞存》,《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十九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年,第4—5页。
    ⑤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47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第七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第59页。
    ②这封信只标明是光绪五年(1879年)所书,没有具体的日期。依据文中的内容推测,大约写于九月初一日(10月15日)至九月二十日(11月3日)之间。因文中称对总税务司赫德所陈《海防章程》已经进行核复,“九月初一日肃函布复”、“大约九月二十前后必可上达钧览”。详见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999页。
    ①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78-79页。
    ②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06页。
    ③赵春晨编:《丁日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09页。
    ①姚明煇:《景宪府君年谱》,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②黒木彬文、鱒沢彰夫解説:《興亜会報告亜細亜協会報告》第1册,東京:不二出版,1993年,第228页。
    ③有关兴亚会成立时间、性质、人员构成等研究详见戚其章:《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2期。
    ④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⑤桂太郎(1847—1913)早年曾赴德国留学,研究军队建制问题,回国后任职于陆军省第六局,第六局改称参谋局后担任谍报提理,负责管理对外谍报工作。1878年12月参谋本部设立之后担任管西局长,主要负责管理对华谍报工作。在任职期间,桂太郎极力推动对华谍报工作,选派青年军官前往中国侦察。此外,1879年秋,桂太郎还亲自变装微服前往中国进行实地侦察。1880年兴亚会成立时桂太郎为“创立委员”之一。(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212-217页)
    ⑥曾根俊虎(1847—1910)1871年进入海军省,开始军旅生涯。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时,曾根俊虎被派往上海筹措军需物品与收集情报,此后长期在中国进行军事侦察,其侦察成果汇编成《清国漫游志》、《北中国纪行》、《中国近世乱志》等书。1878年曾根俊虎得到明治天皇的召见,因献上《清国近世乱志》和《诸炮台图》两书,而受到褒奖。1880年兴亚会成立时曾根俊虎担任干事。(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第298-305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945-946页。
    ②刘泱泱等点校:《左宗棠全集》书信三,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704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1125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9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9页
    ④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页。
    ②戚其章先生在《甲午日谍秘史》一书中曾提到过东靖民间谍案,但只简单介绍了东靖民在宁古塔被拿获,后转送上海被释放的经过。由于在中日两国文献中都没有找到关于东靖民的详细资料,所以未对案件的细节问题进行探讨。详见戚其章:《甲午日谍秘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③英国人班迪诺(J.J.Frederick bandinel)于1882年9月至1897年6月长期代理日本驻营口(牛庄)领事官。详见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03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33页。
    ③《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35页。
    ④《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37页。
    ⑤《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38页。
    ⑥《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39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25-226页。
    ①后来东靖民被解送回营口的领事馆,曾递交了一纸说明,叙述了在宁古塔被提审及“受凌辱”的情形。根据东靖民自己所述,“那一日,将一张写有曾根俊虎、町田实一、清水元一郎、东次郎的纸拿出,问靖民,是否认得此数人。靖民回答认得町田实一……其余三人不认得。该副都统将靖民错认成东次郎,对靖民说‘次郎是汝之名,靖民是汝之号,我早已知之’。……后让靖民写‘名次郎号靖民’,并告知若写可释放靖民,如若不然,将处以斩首。……后就按其所说写了”。(《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63-64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26-227页。
    ③据东靖民自己所述,第二天审讯完后,被关押在“监狱“中,从狱卒的交谈中,大概听出东次郎是无恶不作的坏人。所以第三天审讯的时候,坚决否认自己是东次郎。(《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64-65页)
    ④根据东靖民自己所述,第四天是在除去了“东次郎即靖民”的字样之后,他才画押的。(《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66页)
    ⑤《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27-228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40-41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43-48页。
    ③《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50页。
    ④《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52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57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59-60页。
    ③《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19页。
    ④《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20页。
    ⑤《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明治17年7月1日~明治17年8月25日,亚洲历史资料中心(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http://www.jacar.go.jp),Ref:B07090484200,第151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64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66页。
    ③《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83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84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79页。
    ③《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80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89-191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91-195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98页。
    ②《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26页。
    ③《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26-227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27-228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66页。
    ②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赵二被步军统领衙门拿获,根据其本人所供,“早年来京,在东交民巷受雇日本公使馆佣工。光绪十年、十一年间,日本人东敬名至营口并沈阳、船厂及宁古塔等处游历,赵二跟随同往。行至中途被地方官拿获,解至上海。将赵二查讯保释,旋自来京,仍给日本馆跑送信件,代买各物。……本年六月间日本与中国失和……伊因闻知神机营官兵驻扎南苑,当向翻译官告知。”因涉嫌“密报军情”,赵二被判“斩监候”,后清政府战败,中日议和,根据日本方面的要求,李鸿章奏请将赵二等犯人释放,详见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94-395页;戚其章:《甲午日谍秘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210-212页
    ①《咨报日本东靖民一案已照该国例断罚赵二已递解回籍由》,光绪11年7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01-34-012-03-008。
    ①顾廷龙:《吴愙斋先生年谱》,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5年,第95页。
    ②东次郎(1835—1912)又作南部次郎。1873年首次奉命潜入中国,为日本侵略台湾进行情报收集。1880年,又奉命来华考察清政府的政治情况,曾在中国逗留一年有余,并与清政府的官员有所往来。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发生后,再次奉命来华侦察。(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第107-114页)
    ①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110页。
    ②《清国天津保定視察報告ノ件》(明治16年5月2日),日本外務省編撰:《日本外交文書》第十六巻,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1年,第270-273页。
    ③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第110页;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第202页。
    ④《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21页。
    ⑤《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三),第215页。
    ⑥梅棹忠夫等監修:《日本语大辞典》,東京:講談社,1995年,第1088页。
    ②葛生能久:《東亜先覚志士紀伝》下卷,東京:黒龍会出版部,1936年,第439页。
    ③根据《対支回顧録》中池上四郎本人的纪传记载,其对中国东北的侦察活动为明治五年(1872年),这也是日本对华最早的侦察活动。详见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第40-42页。
    ①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307—308页。
    ①葛生能久:《東亜先覚志士紀伝》下卷,第439页;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第309页。
    ②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309页。
    ③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308页。
    ①《寄黎使》(光绪九年五月二十日)、《附黎使复电》(光绪九年五月二十一日),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2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②《宜借洋款以募兵购械传闻日人助法已函日外务省查究》,光绪10年1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0-01-002。
    ①郭廷以、李毓澍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1328-1329页。
    ②《随使日本姚文栋来书谓我宜固防沿海速复越南日本暗助法人应密加防阻》,光绪10年7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3-01-046。
    ③《函告日人对中法战争之态度》,光绪10年8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23-01-008。
    ①《函复遵查倭人改装易服赴华窥探已密饬照办由》,光绪10年9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1。
    ②刘泱泱等点校:《左宗棠全集》书信三,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704页。
    ①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5页。
    ①《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一),第21-22页。
    ②町田实一(1842—1916)1872年出任海军权大录,后任海军中主计。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前夕,曾随春日舰对台湾及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测量,其后又多次奉命对中国沿海一带进行侦察。因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1883年被任命为日本驻香港代理领事,兼管广州等处领馆事务。1885年转任日本驻汉口领事,在此期间,曾对荒尾精所组织的乐善堂汉口支店的情报活动进行大力保护。(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第96-97页)
    ③两广总督张树声因病开缺,清政府任命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张之洞于1884年7月初到任。
    ④《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35页。
    ⑤《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二),第175-177页。
    ⑥日本间谍组织乐善堂汉口支店在中国的侦察活动详见葛生能久:《東亜先覚志士紀伝》上卷,東京:黒龍会出版部,1936年,第336-395页。
    ①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447-453页。
    ②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07页。
    ③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19页。
    ①《清国天津保定視察報告ノ件》(明治16年5月2日),日本外務省編撰:《日本外交文書》第十六巻,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1年,第270页。
    ②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対支回顧録》下巻,東京:対支功労者伝記編撰会,1936年,第110页。
    ①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62页。
    ①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63—266页。
    ②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62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5页。
    ①王先谦:《条陈洋务时宜疏》,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第四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第718页。
    ②《清实录》第五十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05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8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32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40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41—42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2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2—13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3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3—15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0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88—89页。
    ①《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武经七书注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80页。
    ①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66页。
    ②王先谦:《条陈洋务时宜疏》,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第四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第718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9页。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五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05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3页。
    ③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五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24-225页。
    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52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9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2、13页。
    ①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66页。
    ①王晓秋:《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人日本观的转变》,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59页。
    ②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65页。
    ③王先谦:《条陈洋务时宜疏》,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第四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6月,第718页。
    ④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3页。
    ①王先谦:《条陈洋务时宜疏》,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第四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第718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1页。
    ①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2辑,文海出版社,1983年,第265页。
    ①王先谦:《条陈洋务时宜疏》,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第四册,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第718页。
    ②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600页。
    ①沈瑜庆:《涛园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73页。
    ②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
    ③沈葆桢在复闽浙总督何璟的信中对派“扬武”号军舰去日本的目的有所说明:“扬武此去,不重在觇国,重在量水,微示以彼能来,我亦能往之意”。详见沈葆桢撰,林海权点校:《沈文肃公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06页。
    ①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68页。
    ②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69页。
    ③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77页。
    ④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81页。
    ①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86页。
    ②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87页。
    ③王晓秋:《近代中日启示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218页。
    ①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99页。
    ②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600页。
    ③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601页。
    ④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6页。
    ⑤详见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6—297页。
    ①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84页。
    ②赵春晨等点校:《王之春集》第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570—571页。
    ①详见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6页。
    ②有关三条实美长期执政的情况,《日本历史辞典》有如下的评价:“与同为公卿的政治家岩仓具视檀长权术相反,三条是中间派,因此能长时间担任太政大臣之职。但从另一方面说,不免有优柔寡断之处,在征韩论战决裂时,曾陷于精神错乱的状态。”详见竹内理三等编,沈仁安等译:《日本历史辞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6页。
    ③陸軍省編:《陸軍沿革要覧》,東京:陸軍省,1890年,第62页。
    ①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年,第6页。
    ②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6页。
    ③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6页。
    ①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6页。
    ②王先谦:《条陈洋务时宜疏》,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第四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第720—721页。
    ③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6页。
    ①薛福成:《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0页。
    ①薛福成:《代李伯相复张观察书》,施宣圆、郭志坤点校:《庸盦文别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77页。
    ②薛福成:《代李伯相张尚书筹议慑服邻邦先图自强疏》,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4页。
    ③薛福成:《代李伯相张尚书筹议慑服邻邦先图自强疏》,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5页。
    ①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先练水师再图东征疏》,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7—188页。
    ②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2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③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6页。
    ①苏小东:《李鸿章对日海军威慑战略与甲午海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
    ②据《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七年九月十七日(1881年11月8日)条记载,云贵总督刘长佑上疏建议“先讨日本以复琉球”,这样可以杜绝列强对中国藩属国的觊觎,并列举了应征讨日本的数条理由。详见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189—1190页。
    ③沈葆桢的字是幼丹,这里指沈葆桢。
    ④刘泱泱等点校:《左宗棠全集》书信三,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456页。
    ⑤刘泱泱等点校:《左宗棠全集》书信三,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520页。
    ⑥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8页。
    ①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工具书组校点:《刘坤一遗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85页。
    ①姚文栋在给黎庶昌的一封信中谈到“窃文栋前奉派委考求日本地理,咨报总理衙门在案”,虽然自己“夙好地学”,“而致力未深”,仍“惶恐不已”。详见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85页。
    ②东京地学协会创立于1879年4月18日,渡边洪基、长冈护美、榎本武扬等为创始人,是一个为发展、普及地理学而成立的学术团体。
    ③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術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第215—216页。
    ④東京地学協会編:《東京地学協会蔵書目録》,東京:東京地学協会,1885年。
    ①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①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赖襄即赖山阳(1780-1832),日本江户后期的儒学家、历史学家,安艺国人,著有《日本外史》等。
    ③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④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⑤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85页。
    ①姚明煇:《景宪府君年谱》,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②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③此事为明治十四年(1881年)9月5日《东京日日新闻》所报道。祥见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渉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84年,第148页。此外,此事在黄遵宪的书信中也有提及,详见陈铮编:《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05页。
    ①有关王肇鋐的研究详见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術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第295—296页。
    ②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89—690页。
    ①王肇鋐编:《日本环海险要图志·凡例》,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①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術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第285页。
    ②张树栋等:《中华印刷史》,台北: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2004年,第519页。该书全文收录了王肇鋐的《铜刻小记》。
    ③张树栋等:《中华印刷史》,台北: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2004年,第519页。
    ④在王肇鋐的《铜刻小记》中明确地指出,日本海图只备国家之用,而不能用于商业牟利,“或有以图籍付书肆为牟利计告予者,笑谢之曰:此乃鬻技数金耳,况适为彼国所忮忌;鋐犹思续游东瀛,更周阅其险要,以上备国家之用,讵有利之见存于中耶。”详见张树栋等:《中华印刷史》,台北: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2004年,第519页。
    ①王肇鋐绘制:《日本全国海岸图·识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②王肇鋐编:《日本环海险要图志·凡例》,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①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3—174页。
    ②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9页。
    ①苏小东:《甲午御敌谋略:以攻为守的“直捣日本”之计》,《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②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3页。
    ③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05页。
    ④姚明煇:《景宪府君年谱》,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①戚其章主编:《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90页。
    ②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八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第283—284页。
    ③《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武经七书注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382页。
    ①详见阿英编:《中日战争文学集》,北平:北新书局,1949年,第175—181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8页。
    ①情报与国家安全课题组:《情报与国家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①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7页。
    ②情报与国家安全课题组:《情报与国家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①情报与国家安全课题组:《情报与国家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7页。
    [1]台湾土番生啖琉球难民日本国欲向中国议论由[DB].同治12年3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1-052-02-028.
    [2]函复生番残害琉球一案及日本使臣等情由[DB].同治12年5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1-052-02-050.
    [3]函报日本兵船驶赴朝鲜由[DB].光绪06年5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8-02-001.
    [4]函述日本开设国会并英皇孙游历到日本及朝鲜派员前来各事[DB].光绪07年9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2-003.
    [5]宜借洋款以募兵购械传闻日人助法已函日外务省查究[DB].光绪10年1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0-01-002.
    [6]随使日本姚文栋来书谓我宜固防沿海速复越南日本暗助法人应密加防阻[DB].光绪10年7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3-01-046.
    [7]日本阴济法人请设法切实阻止[DB].光绪10年8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3-02-014.
    [8]函告日人对中法战争之态度[DB].光绪10年8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23-01-008.
    [9]函复日本改服易装侦探一节遵嘱饬地方官严密盘诘由[DB].光绪10年9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2.
    [10]与日议停止接济法船事并陈日人有乘危观变之意[DB].光绪10年9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4-01-055.
    [11]函复遵查倭人改装易服赴华窥探已密饬照办由[DB].光绪10年9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1.
    [12]陈明日本畏法情形并各国调和息兵之益[DB].光绪10年10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24-014-03-013.
    [13]函复密饬文武员弁暨沿海各口盘诘日本改装易服私探由[DB].光绪10年10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4.
    [14]函述密饬员弁稽查日本改装赴华由[DB].光绪10年10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5.
    [15]承示倭人赴华窥探一节饬属严查由[DB].光绪11年1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6.
    [16]咨报日本人东靖民改装游历一案现已照日本例断罚其从人赵二递解回籍抄呈照会等件由[DB].光绪11年7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7.
    [17]咨报日本东靖民一案已照该国例断罚赵二已递解回籍由[DB].光绪11年7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34-012-03-008.
    [18]函报法派戈阁栋来华道经日本曾与晤谈并雇洋员襄理词讼等因[DB].光绪11年9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2-004.
    [19]函述参观日本颁布宪法典礼并森有礼被刺情形[DB].光绪15年2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2-005.
    [20]日本大隈因改条约不合众意被击[DB].光绪15年10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2-006.
    [21]日本在名古屋海陆军合操事[DB].光绪16年闰2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3.
    [22]函述日皇两次大操生辰及观菊会宴请各使[DB].光绪16年10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4.
    [23]偕丁禹廷提督进谒日君情形[DB].光绪17年6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5.
    [24]在定远舰上邀集茶会款接日本亲王大臣及海陆军诸将并拟修建使署[DB].光绪17年07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7-03-006.
    [25]收到江海关汇解经费银两等事[DB].光绪18年5月,总理衙门档案,馆藏号:01-19-008-05-001.
    [1]吴元炳编.沈文肃公政书[M].光绪6年(1880年)吴门节署刊本.
    [2]王之春.谈瀛录[M].光绪6年(1880年)上洋文艺斋本.
    [3]姚文栋.读海外奇书室杂著[M].清光绪11年(1885年)刻本.
    [4]叶庆颐.策鳌杂摭[M].光绪15年(1889年)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5]袁保龄.阁学公集[M].宣统3年(1911年)清芬阁编刊.
    [6]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G].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
    [7]顾廷龙.吴愙斋先生年谱[M].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5.
    [8]阿英编.中日战争文学集[G].北平:北新书局,1949.
    [9]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G].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5.
    [10]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1]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2]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3]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9.
    [14]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工具书组校点.刘坤一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陆奥宗光著,伊舍石译.蹇蹇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3.
    [16]张佩纶.涧于日记[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
    [17]王元稚.甲戌公牍钞存[G](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十九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
    [18]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G](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十七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
    [19]王炳耀辑.甲午中日战辑[G](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0]沈瑜庆.涛园集[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1]黎庶昌.拙尊园丛稿[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2]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3]周馥.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4]张佩纶著.涧于集[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5]光绪会典[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6]佚名辑.北洋海军章程[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7]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8]陈其元.庸闲斋笔记[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29]池仲祜.海军大事记[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八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30]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G](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31]余乾耀.輶轩抗议[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一百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32]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3]金安清.东倭考[M](笔记小说大观第十编).台北: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
    [34]郭嵩焘.郭嵩焘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35]陈旭麓等主编.甲午中日战争[M](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6]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G].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
    [37]杨坚点校.郭嵩焘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
    [38]王晓秋等点校.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G].长沙:岳麓书社,1985.
    [39]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G].杭州:杭州古籍书店,1985.
    [40]薛福成撰,施宣圆、郭志坤标点.庸盦文别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1]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2]《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武经七书注译[G].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43]王彦威等编.清季外交史料[G].北京:文献书目出版社,1987.
    [44]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5]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6]陈义节点校.翁同龢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7]黄万机点校.黎星使宴集合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1993.
    [49]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0]谢忠岳编著.北洋海军资料汇编[G].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
    [51]丁守和等编.中国历代奏议大典[G].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
    [5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3]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G](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96.
    [54]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5]施培毅,徐寿凯点校.吴汝纶全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2.
    [56]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7]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G].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
    [58]吴振清等整理.黄遵宪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9]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0]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1]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62]黄遵宪.日本国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63]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4]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G].北京:中华书局,2008.
    [65]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66]权赫秀编.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67]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68]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
    [69]沈葆桢.沈文肃公牍[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7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七编[G].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71]刘泱泱等点校.左宗棠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9.
    [72]吴振清,吴裕贤编校整理.何如璋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73]赵春晨编.丁日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4]王之春撰,赵春晨校点.王之春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0.
    [75]姚明煇.景宪府君年谱[M].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76]陈家麟.东槎闻见录[M].铅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77]王肇鋐.日本环海险要图志[M].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钱实甫编.清季重要职官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菲利普约瑟夫著,胡滨译.列强对华外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
    [4]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戚其章.北洋舰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藤村道生著,米庆余译.日清战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8]信夫清三郎著,周启乾译.日本政治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9]远山茂树著,邹有恒译.日本近代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0]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1]许秋明主编.日本海军装备[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12]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郭廷以编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4]王晓秋.近代中日启示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15]铃木健二.神秘的使者——武官[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7.
    [16]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17]理查德迪肯.间谍秘史——日本间谍惊人成功的奥秘[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18]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19]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1860-1911)[M].北京: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1991.
    [20]吴廷璆主编.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21]吴福环.清季总理衙门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
    [22]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4]升味准之辅著,董果良译.日本政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5]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6]关捷等主编.中日关系全书[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27]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8]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9]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0]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论考[C].北京:中华书局,2001.
    [31]张晓军主编.军事情报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32]李耐国.军事情报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33]情报与国家安全课题组.情报与国家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34]庄吉发.清史讲义[M].台北:台北实学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35]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6]伊原泽周.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探研[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7]闫晋中.军事情报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38]王如绘.甲午战争与朝鲜[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9]苏小东.甲午中日海战[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40]戚其章.甲午日谍秘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41]苑书义.李鸿章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2]王晓秋,杨纪国.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一八八七年海外游历使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3]张树栋等.中华印刷史[M].台北: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2004.
    [44]戚其章.甲午战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5]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6]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47]王新生.日本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8]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9]米庆余.近代日本的东亚战略和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0]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1]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2]冯青.中国近代海军与日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3]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54]西里喜行著,胡连成等译.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5]戴东阳.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吴伟明.姚文栋—一个被遗忘了的清末“日本通”[J].日本研究,1985(2)
    [2]姜鸣.晚清海防思想研究[J].史林,1988(3)
    [3]高士华.试论早期驻外使馆的作用[J].唐都学刊,1992(3)
    [4]苏小东.李鸿章对日海军威慑战略与甲午海战[J].近代史研究,1994(5)
    [5]小川又次的《清国征讨方略》[J].抗日战争研究,1995(1)
    [6]孙占元.海防之议与甲午战争[J].社会科学辑刊,1995(4)
    [7]赖正维.“球案”与近代中日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8]王如绘.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J].东岳论丛,1998(5)
    [9]米庆余.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J].历史研究,1999(1)
    [10]张敏.略论姚文栋边防思想及实践[J].史林,1999(2)
    [11]林琼.甲午之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的选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12]苏小东.甲午御敌谋略——以攻为守的“直捣日本”之计[J].军事历史研究,2001(4)
    [13]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J].近代史研究,2001(4)
    [14]谢必震.明清士大夫与琉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5]刘虹,叶自成.试论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思想[J].中州学刊,2003(2)
    [16]韩小林.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4(3)
    [17]戴东阳.晚清驻外使臣与政治派系[J].史林,2004(6)
    [18]任云仙.晚清驻外使臣的群体构成与知识结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5(3)
    [19]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J].历史研究,2005(3)
    [20]贺琤.琉球事件期间的何如璋—一兼论晚清驻外大使对外交近代化的影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1]李长莉.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J].近代史研究,2006(2)
    [22]赵林凤.从同文馆中走出的使日大臣——汪凤藻[J].广西社会科学,2006(5)
    [23]任天豪.清季使臣群体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J].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下卷,2006年
    [24]管书合.袁世凯对日外交述论[J].史学集刊,2007(1)
    [25]戴东阳.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J].历史研究,2007(2)
    [26]李建权.李鸿章与晚清对日外交[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
    [27]王宝平.甲午战前中国驻日翻译官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5)
    [28]俞祖华,赵慧峰.略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7(5)
    [29]戚其章.曾根俊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J].学术月刊,2008(1)
    [30]鞠海龙.晚清海防与近代日本海权之战略比较[J].中州学刊,2008(1)
    [31]盛利.驻日公使与近代清鲜关系(1877—1894年)[J].浙江学刊,2009(1)
    [32]叶伟敏.简析“攻日论”之说的出现——20世纪中叶日本“中国人的日本观”研究一侧面[J].史学集刊,2009(3)
    [33]戴东阳.何如璋与早期中日琉球交涉[J].清史研究,2009(3)
    [34]赵丕强.试论信息与清朝甲午惨败[J].甘肃社会科学,2009(3)
    [35]刘振华.晚清政府向西方购买铁甲舰述论[J].军事历史,2009(4)
    [36]戴东阳.中国驻日使团与金玉均—兼论金玉均被刺与甲午战争爆发之关系[J].近代史研究,2009(4)
    [37]叶伟敏.晚清官员的“攻日”对策[J].史林,2010(2)
    アジア史料センター(Japan Centre for AsianHistoricalRecordshttp://www.jacar.go.jp)
    [1]李仙得覚書第二号台湾全嶋ヲ逐条経理スルノ論[DB].明治7年~明治8年,Ref:A03030097400
    [2]職員録明治十一年三月職員録(司法省)改[DB].明治11年3月26日,Ref:A09054295300
    [3]清国に差遣しに付き宅料下渡の件[DB].明治15年9月19日,Ref:C07080842600
    [4]東次郎清国天津保定視察報告[DB].明治15年10月8日~明治16年5月2日,Ref:B07090481900
    [5]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分割1[DB].明治17年5月20日~明治17年6月25日,Ref:B07090484100
    [6]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分割2[DB].明治17年7月1日~明治17年8月25日,Ref:B07090484200
    [7]在牛荘帝国陸軍将校東靖民清国内地踏査一件分割3[DB].明治17年8月29日~明治18年9月5日,Ref:B07090484300
    [8]参貞第930号第1[DB].明治19年12月2日~明治20年1月12日,Ref:C07081421600
    [9]井上工兵少尉外改名及転籍等の件[DB].明治21年5月8日,Ref:C06080488600
    [1]大西正雄編.神奈川県並横浜裁判所職員録及郡区吏員録[M].横浜:横浜制纸分社印行,1878.
    [2]曽根俊虎.清国近世乱誌[M].東京:加藤九郎蔵版,1879.
    [3]彦根正三編.改正官員録[M].東京:博公書院,1879.
    [4]参謀本部編.隣邦兵備略[M].東京:参謀本部,1880.
    [5]参謀本部編.隣邦兵備略第2版[M].東京:参謀本部,1882.
    [6]曽根俊虎.清国各港便覧[M].東京:海軍軍務局,1882.
    [7]曽根俊虎.清国漫遊誌[M].東京:績文舎,1883.
    [8]東京地学協会編.東京地学協会蔵書目録[M].東京:東京地学協会,1885.
    [9]黒田清隆.漫遊見聞録[M].東京:農商務省,1888.
    [10]勝安芳(海舟).海軍歴史[M].東京:海軍省,1889.
    [11]参謀本部編.隣邦兵備略第3版[M].東京:参謀本部,1889.
    [12]陸軍省編.陸軍沿革要覧[M].東京:陸軍省,1890.
    [13]長谷川雄太郎.清国軍備総覧[M].東京:日清協会,1894.
    [14]参謀本部編纂課編.清国陸軍紀要[M].東京:博聞社,1894.
    [15]新井寅三編.日清戦争軍備便覧[M].東京:三栄堂,1894.
    [16]多田好問編.岩倉公実記[M].東京:皇后宮職,1906.
    [17]林董.後は昔の記[M].東京:時事新報社,1910.
    [18]井上雅二.巨人荒尾精[M].東京:佐久良書房,1910.
    [19]黒龍会編.西南記伝[M].東京:黒龍会本部,1911.
    [20]陸軍省歩兵課編.帝国陸軍[M].東京:帝国在郷軍人会本部,1913.
    [21]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録[M].東京:三秀舍,1914.
    [22]海軍大臣官房編.海軍軍備沿革[M].東京:海軍大臣官房,1922.
    [23]東恩納寬惇.尚泰候實錄[M].東京:明光社,1924.
    [24]大川信義編.大西郷全集[M].東京:大西鄉全集刊行會,1927.
    [25]木戸公伝記編纂所編.木戸孝允文書[M].東京:日本史籍協会,1930.
    [26]妻木忠太編.木戸孝允日記[M].東京:日本史籍協会,1932.
    [27]徳富蘇峰.山県有朋公爵伝[M].東京:山県有朋記念事業会,1933.
    [28]葛生能久.東亜先覚志士記伝[M].東京:黒龍会出版部,1933.
    [29]対支功労者傳記編纂會.対支回顧録[M].東京:対支功労者傳記編纂會,1936.
    [30]春畝公追頌会編.伊藤博文伝[M].東京:春畝公追頌会,1940.
    [31]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G].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49.
    [32]石田文四郎.新聞記録集成—一明治大事件史[M].東京:1954.
    [33]明治文化研究会.明治文化全集第十一巻外交編[G].東京:日本評論新社,1956.
    [34]明治文化資料叢書刊行会.明治文化資料叢書第四巻外交編[G].東京:風間書房,1962.
    [35]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明治年間追補第1冊[M].東京:日本国際聯合協会,1963.
    [36]立教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日本史研究室編.大久保利通関係文書[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5.
    [37]大山梓編.山県有朋意見書[G].東京:原書房,1966.
    [38]宮内庁書陵部編.明治天皇紀[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
    [39]伊藤博文編.秘書類纂[G].東京:原書房,1970.
    [40]大久保利謙編.近代史史料[G].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
    [41]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M].東京:原書房,1984.
    [42]芝原拓自ほか校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2対外観[G].東京:岩波書店,1988.
    [43]由井正臣ほか校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4軍隊兵士[G].東京:岩波書店,1989.
    [44]黒木彬文,鱒沢彰夫解説.興亜会報告亜細亜協会報告[M].東京:不二出版,1993.
    [1]安井滄溟.陸海軍人物史論[M].東京:博文館,1916.
    [2]徳富猪一郎編.公爵桂太郎傳乾巻[M].東京:故桂公爵記念事業会,1917.
    [3]田保橋潔.近代日鮮関係の研究[M].京城:朝鮮総督府中枢院,1940.
    [4]実藤恵秀.明治日支文化交渉[M].東京:光風館,1943.
    [5]松下芳男.明治軍制史論[M].東京:有斐閣,1956.
    [6]岩波書店編集部.近代日本総合年表[M].東京:岩波書店,1968.
    [7]日本外務省百年史編纂委員会編.外務省の百年[M].東京:原書房,1969.
    [8]実藤恵秀.近代日中交渉史話[M].東京:春秋社,1973.
    [9]伊東昭雄.中国人の日本人観100年史[M].東京:自由国民社,1974.
    [10]大山梓.日本外交史研究[M].東京:良書普及会,1980.
    [11]日本歴史学会編.明治維新人名辞典[M].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
    [12]岩波書店編集部.岩波講座日本歴史[M].東京:岩波書店,1982.
    [13]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渉史の研究[M].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
    [14]河村一夫.近代日中関係史の諸問題[M].東京:南窓社,1984.
    [15]国史大辞典编集委员会编集.国史大辞典[M].東京:吉川弘文馆,1985.
    [16]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日本外交史辞典编纂委员会.日本外交史辞典[M].東京:山川出版社,1992.
    [17]安岡昭男.明治前期日清交渉史研究[M].東京:巌南堂書店,1995.
    [18]熊達雲.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視察[M].東京:成文堂,1998.
    [19]張偉雄.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M].東京:柏書房,1999.
    [20]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編.江戸明治期の日中文化交流[M].東京:農文協,2000.
    [21]佐々木揚.清末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観と西洋観[M].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
    [22]菅野正.清末日中関係史の研究[M].東京:汲古書院,2002.
    [23]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見た明治日本—東遊日記の研究[M].東京:東方書店,2003.
    [24]陳捷.明治前期日中学術交流の研究[M].東京:汲古書院,2003.
    [25]斉藤聖二.日清戦争の軍事戦略[M].東京:芙蓉書房,2003.
    [26]徐興慶.近代中日思想交流史の研究[M].東京:朋友書店,2004.
    [27]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術交流の研究[M].東京:汲古書院,2005.
    [28]安岡昭男編.幕末維新大人名事典[M].東京:新人物往来社,2010.
    [1]佐藤三郎.明治初年における中国人の日本偵察記[J].日本歴史(35),1948.
    [2]佐藤三郎.日清戦争以前における日中両国の相互国情偵察について[J].軍事史学(1),1965.
    [3]佐々木揚.明治年間後期における清朝洋務派の日本論—一李鴻章の場合を中心として[J].東洋史研究44(3),1985.
    [4]佐々木揚.清国初代駐英公使郭嵩焘の明治初期日本論[J].東方学(83),1992.
    [5]西里喜行.黎庶昌の対日外交論策とその周辺—一琉球問題朝鮮問題をめぐって[J].東洋史研究53(3),1994.
    [6]王宝平.埋もれた日本研究の名作—一姚文棟の『日本国志』について[J].中国研究月報53(5),1999.
    [7]王宝平.忘れられた日本研究著書『日本環海険要図誌』について[J].集刊東洋学(92),2004.
    [8]波平恒男.琉球処分の歴史過程再考[J].政策科学国際関係論集(12),2010.
    [9]白春岩.1872年における日本政府の琉球政策[J].社学研論集(18),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