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人的异化世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威廉·格纳齐诺(Wilhelm Genazino,1943-)获2004年度德国毕希纳文学奖。其多部小说反映了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精神空虚和人格异化。
     在早期作品中,格纳齐诺多采用零聚焦叙事视角,注重反映时代的历史真实。叙述者除了能把握各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洞悉每个人物的心灵深处外,还能灵活地介入作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社会现实进行讽刺或抨击。1989年后,他的作品多以人物的感知和心理为表现对象,从家庭﹑两性﹑职场和自我等方面刻画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因战争所造成的心理创伤﹑身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各种扭曲关系中的孤独失落﹑在物质至上的社会里无法找到自我价值时的焦灼不安和面对无法摆脱的死亡阴影时的惶恐与痛苦。格纳齐诺后期的作品多采用内聚焦叙事视角:叙述者自身退出了作品,将叙述范围限制在人物的感知视野之内,以表现人物“自我”﹑展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来反映现实生活。
     小说中的聚焦者——主人公,被塑造为城市漫步者。漫步与观察构成了主人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通过主人公的视野所描绘的信箱﹑商店﹑旋转门﹑公共交通工具等城市画面并非仅仅在传达当时的时代特征,更是在展现现代都市人的异化生活。城市中一些极不起眼﹑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日常事物总能引发主人公强烈的思想感触。在漫步中观察,在观察中反思,成为了格纳齐诺小说人物的典型特质。
     本论文根据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视角理论,分析格纳齐诺小说中叙事视角的变化,阐述叙事视角的转变与作家创作意图和作品结构之间的关系。重点选取作家1989年后的小说,以文本阐释的方法分析作品中通过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感知与联想﹑内心独白等内聚焦叙事手法所展现的现代人的异化世界,并得出如下结论:格纳齐诺通过作品刻画西方现代人在工业社会中愈发苟安和顺从的心理,旨在揭示技术理性对人造成的异化,并向失去了批判精神的人们敲响警钟。
引文
1于友先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372页。
    2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王柯平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3让-雅克·卢梭:《卢梭文集社会契约论》,李常山,何兆武译,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5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1-13页。
    6参见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43-44页。
    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9-105页。
    8参见许汝祉:“异化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异化观”,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2-14页。
    9参见许汝祉:“异化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异化观”,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6页。
    10同上,第30-32页。
    11参见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13Genazino-Munzinger Online http://www.munzinger.de/document/00000016524(Stand:25.03.2012).
    14Ebd.
    15Ebd.
    16转引自Hirsch,Anja: Schwebeglück der Literatur. Heidelberg: Synchron Wissenschaftsverlag derAutoren,2006, S.65.
    17Reinhardt, Stephan: Frankfurter Rundschau,21.05.77.http://www.hanser-literaturverlage.de/buecher/buch.html?isbn=978-3-446-23710-0(Stand:05.04.2012).
    18Wallmann, Jürgen P.: Der Tagesspiegel,12.06.77.http://www.hanser-literaturverlage.de/buecher/buch.html?isbn=978-3-446-23710-0(Stand:05.04.2012).
    19Genazino-Munzinger Online http://www.munzinger.de/document/00000016524(Stand:25.03.2012).
    20林又安:“会抽筋的漫游者:从威廉·格纳齐诺的小说看现代人之‘生存焦虑’”,第6页。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7SCU05474007%22.&searchmode=basic (Stand:07.04.2012).
    21http://www.ylib.com/hotsale/WilhelmGenazino/(Stand:11.04.2012).
    22本论文中凡涉及这四部作品的译文皆出自这四本中译本,其余的皆由笔者自译。
    23K ssens, Wend: Die Welt,11.08.2001.http://www.hanser-literaturverlage.de/buecher/buch.html?isbn=978-3-446-20049-4#panel-presse (Stand:15.04.2012).
    24文学四重奏(Das literarische Quartett)为德国电视二台(ZFD)的一档谈话性节目,主持人是有文学评论教父(Kritiker-Papst)之称的马塞尔·莱希–拉尼茨基,每周四固定邀请知名评论家上节目,共同评定一部文学作品。此节目于1988年3月22日开播,至2001年12月14日结束。
    25Schindel, Robert: Das literarische Quartett,17.08.01, ZDF.http://www.hanser-literaturverlage.de/buecher/buch.html?isbn=978-3-446-20049-4#panel-presse (Stand:15.04.2012).
    26Radisch, Iris: Das literarische Quartett,17.08.01, ZDF.http://www.hanser-literaturverlage.de/buecher/buch.html?isbn=978-3-446-20049-4#panel-presse (Stand:17.04.2012).
    27Ranicki, Marcel Reich, Das literarische Quartett,17.08.01, ZDF.http://www.hanser-literaturverlage.de/buecher/buch.html?isbn=978-3-446-20049-4#panel-presse (Stand:17.04.2012).
    28参见Krauss, Hannes: Mensch–Dinge-Situationen. Wilhelm Genazinons Abschaffel-Romane. In: Text und Kritik.München: Richard Boorberg Verlag,2004, S.12-14.
    29Stockinger, Claudia: Das Leben ein (Angestellten-)Roman. Wilhelm Genazinos sthetik der Widerholung. In:Text undKritik. S.24-26.
    30Fischer, Melanie: Schl ft ein Leid in allen Dingen“-Wilhelm Genazios Prosa im Kontext des literarischenDing-Diskurses. In: Giesen, Winfried (Hrsg.): 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 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Frankfurt am Main: Druckerei Imbescheidt,2006, S.9.
    31参见Fink,Adolf: Der Name als Schreib-und Verstehensprogramm. Onomastische Beobachtung zu WilhelmGenazinos Abschaffel-Trilogie. In: 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 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S.28-36.
    32参见Hirsch, Anja: Schwebeglück der Literatur.
    33参见Fansa, Jonas: Unterwegs imMonolog. Poetologische Konzeptionen in der Prosa Wilhelm Genazinos. Würzburg:Verlag K nigshausen&Neumann GmbH,2008.
    34参见Bartl, 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 (Hrsg.):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G ttingen:Wallstein Verlag,2011.
    35参见林又安:“会抽筋的漫游者:从威廉·格纳齐诺的小说看现代人之‘生存焦虑’”,第9页。
    36林又安将这部小说译为《拥有太多爱情的男人》。
    37参见林又安:“会抽筋的漫游者:从威廉·格纳齐诺的小说看现代人之‘生存焦虑’”。
    38参见Krauss, Hannes: Menschen-Dinge-Situationen. Wilhelm Genazinos Abschaffel Romane. In: Text und Kritik. S.16.
    39参见张德林:《现代小说美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08页。
    40参见吴金涛:《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7-269页。
    41参见Bucheli, Roman: Die Begierde des Rettens. In: Text und Kritik. S.48-49.
    42郭海霞:《异化人精神世界的散文诗: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解读》,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135页。
    43雷体沛:《西方文学的人文印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6页。
    44王国维:《人间词话》,腾咸惠译评,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5页。
    45参见陈良梅:《当代德语叙事理论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46转引自翁义钦:《欧美近代小说理论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48阿兰·罗布–格里耶:“新小说”,董友宁译,载《法国作家论文学》,王忠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99页。
    49司汤达:《红与黑》,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97页。
    50同上,第454页。
    51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5页。
    5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载王秋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62页。
    53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4页。
    54Bauer, Matthias: Romantheorie und Erz hlforschung. Stuttgart: Metzler Verlag,2005, S.71.
    55参见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86-287页。
    56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57Bauer, Matthias: Romantheorie und Erz hlforschung. S.72.
    58转引自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13页。
    59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60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朱雯,乔佖,朱乃长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61同上,第13-14页。
    62翁义钦:《欧美近代小说理论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4页。
    64转引自Friedman, Norman: Erz hlperspktive im Roman. Die Entwicklung eines kritischen Konzeptes. In: Hilleband,Bruno: Zur Stuktur des Romans. 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1978, S.142.
    65Canisius, Peter (Hrsg.): Perspektivit t in Sprache und Text. Bochum: N. Brockmeyer Verlag,1987, S.18.
    66参见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9页。
    67珀西·卢伯克:“小说技巧”,载卢伯克等著:《小说美学经典三种》,方土人,罗婉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80页。
    68珀西·卢伯克:“小说技巧”,载卢伯克等著:《小说美学经典三种》,方土人,罗婉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46-52页。
    69同上,第132页。
    70同上,第180-181页。
    71参见Bauer, Matthias: Romantheorie und Erz hlforschung. S.75.
    72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73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24页。
    77陈传才:《文学理论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页。
    78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38页。
    79参见Friedman, Norman: Erz hlperspktive im Roman. Die Entwicklung eines kritischen Konzeptes. In: Zur Strukturdes Romans. S.154-169.
    80参见Stanzel, Franz K.: Typische Formen des Romans. G 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 Verlag,1981, S.16-17.
    81参见Stanzel, Franz K.: Theorie des Erz hlens. G 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 Verlag,1989, S.150.
    82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页。
    83陈良梅:《当代德语叙事理论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84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08页。
    86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28页。
    87同上,第249-251页。
    88热奈特指出,正如叙述者不能与作者混同一样,受述者也不能与读者相混同。与故事内的叙述者对应的是故事内的受述者,例如书信体小说当中的收信人。与故事外的叙述者对应的才是潜在的读者,每个读者都可自视为受述者。(参见: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第184页。)
    89参见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9页。
    90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20页。
    92参见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9-130页。
    93参见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8页。
    94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傅惟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95斯台芬·茨威格:《火烧火燎的秘密》,张玉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96参见Bartl, 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 Wiederholte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Genazinos.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S.8.
    97参见胡亚敏:《叙事学(第二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98胡果·霍夫曼斯塔尔:《露西多尔》,赵登荣译,载高中甫选编:《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德语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22页。
    99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90年,第171页。
    100迪特尔·魏勒斯霍夫:《思念之海》,谢建文译,载高中甫选编:《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德语卷》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872页。
    101转引自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90年,第174页。
    102参见罗杰鹦:“对话的书面形式——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书信解读”,载自:《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2期2007年6月
    103Helmcke, Hans: Die Funktion des Ich-Erz hlers in Herman Melvilles Roman Moby-Dick“. München: Max HueberVerlag,1957, S.11.
    104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81-283页。
    105转引自阿诺德·欣奇利夫:《荒诞说——从存在主义到荒诞派》,刘国彬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第55页。
    106参见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5页。
    107茨维坦·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载王泰来编译:《叙事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第27页。
    108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9页。
    109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9页。
    110参见吴金涛:《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111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第47页。
    112转引自张沁文:《“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113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20页。
    114参见曹锦清:《现代西方人生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第379-380页
    115Hirsch,Anja: Die Lust am der komischen Empfindung–Interview am3.2.2001. In: 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S.25.
    116转引自曹锦清:《现代西方人生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第200页。
    117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118参见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4页。
    119曹锦清:《现代西方人生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第397页。
    120参见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121参见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22页。
    122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5页。
    123参见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第79-80页。
    124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8-409页。
    125转引自莫洛亚:“无意的记忆及其他(节选)”,袁树仁译,载柳鸣九主编:《意识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92-393页。
    126Genazino, Wilhelm: Der Roman als Delirium.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S.28.
    128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32页。
    129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
    130转引自赵乐甡:《西方现代派文学与艺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45页。
    131转引自曾艳兵:《价值重估:西方文学经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91页。
    132参见慈继伟:“意识流与内心独白辨析”,载柳鸣九主编:《意识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6页。
    133参见余匡复:“德国文学中的意识流”,载柳鸣九主编:《意识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13-215页。
    134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135罗伯特·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程爱民,王正文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4页。
    136参见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0-254页。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肯定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有叙述者视角的存在,可惜却没有进一步做详细的区分。(参见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第136页。)申丹将视角分为四类:1.零视角,等同于热奈特所提出的零聚焦或无聚焦。2.内视角,不仅包含热奈特提及的内聚焦的三种形式,还包括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中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以及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中观察位置处于故事中心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3.第一人称外视角,即第一人称叙述中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以及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中观察位置处于故事边缘的“我”的眼光。4.第三人称外视角,等同于热奈特所提出的外聚焦。(参见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228页。)
    137施显松:“出入历史之境——本哈德·施林克作品罪责主题研究”引言,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申请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9页。
    138参见Kohlstruck, Michael: Zwischen Erinnerung und Geschichte. Der Nationalismus und die jungen Deutschen.Berlin: Metropol Verlag,1997, S.79.
    139施显松:“出入历史之境——本哈德·施林克作品罪责主题研究”引言,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申请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1页。
    140转引自杨丽娟:“《二手烟》中扭曲的母爱”,载《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2页。
    141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S.95.
    142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
    143参见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144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S.79.
    147转引自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9页。
    148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
    149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9页。
    150参见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8-11页。
    151参见于冬云:《多元视野中的欧美文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152徐曙光等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11页。
    153转引自吴金涛:《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154参见霍尔,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48-50页。
    155Hirsch,Anja: Ziwschen Lust und Angst. Erz hlen im Zeichen des Verschwindens. In: Text und Kritik. S.74.
    156Mittag, Susanne: Im INSITITUT FüR MNEMOSYNE oder Gurndkurs in der Kunst des Erinnerns. Aspekte derErinnerung in den Romanen Wilhelm Genazinos. In: 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 Ausstellung11. Januar–25.Februar2006. S.50.
    157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S.80.
    158Ebd. S.86.
    159Genazino, Wilhelm: Der Roman als Delirium.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S.26.
    160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其作品中充满着颠覆﹑质疑﹑反叛﹑暴力﹑欲望和所有惊世骇俗的因素。有评论家认为杜拉斯患有“痛苦病”,而她痛苦的根源来自其童年的缺失性体验,母亲的偏心和兄长的暴虐给年幼的杜拉斯造成了心灵的创伤。(参见沈梦婷:“论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创作中的缺失主题”,江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论文,2011年。)
    161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S.77.
    162Stockinger, Claudia: Das Leben ein (Angestellten-) Roman. In: Text und Kritik. S.22.
    163雷体沛:《西方文学的人文印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164参见赵炎秘,赵凯:《伊甸园景观:性爱与文学创作》,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7页。
    165转引自罗洛·梅:《爱与意志》,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166罗洛·梅:《爱与意志》,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68页,第126页。
    167转引自赵合俊:《伊甸审判:性爱的异化与理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第101页。
    168阎晶明:《独白与对话》,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169参见张志庆:《欧美文学史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170参见赵合俊:《伊甸审判:性爱的异化与理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第42-43页。
    171参见让、雅克·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8-35页。
    172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9-30页。
    17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页。
    174艾·弗罗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8-20页。
    175参见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20-221页。
    176参见许汝祉:“异化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异化观”,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8-30页。
    177曾艳兵:《价值重估:西方文学经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98-200页。
    178吴金涛:《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179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180参见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85-87页。
    181参见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4-75页。
    182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第58页。
    183加缪:《西西弗神话》,沈志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6页。
    184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7页。
    185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2页。
    186参见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7页,第105页,149页,213页。
    18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315页。
    189转引自沈毅:《生命的动力意义:论死亡恐惧》,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年,第194页
    191参见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晓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166页。
    192张江元:“张爱玲小说疾病的隐喻意义”,载《名作欣赏》,2010年6月。
    193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194参见Pfeiferová, Dana: Ich frage nicht, ob aus dem simulierten ein wirklicher Tod werden kann, wenn er zu langeanh lt“. Metaphern des sozialen Todes in Wilhelm Genazinos Roman Mittelm iges Heimweh. In: Verstehensanf nge.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S.85.
    195转引自徐曙玉等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39页。
    196Krauss, Hannes: Menschen–Dinge–Situationen. In: Text und Kritik. S.15.
    197何致和:“无感时代的过敏者之歌”http://www.ylib.com/hotsale/WilhelmGenazino/(Stand:22.08.2012)
    198参见Neumann, Heiko: Der letzte Strich des Flaneurs. Schwierige Fu g nger in Wilhelm Genazinos Romanen EinRegenschirm für diesen Tag und Die Liebesbl digkeit.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Genazinos. S.149.
    199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202上官燕:“谁是现代生活的英雄:论本雅明“波德莱尔篇”中的浪荡子群像”,载《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年8月。
    203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71-72页。
    205Genazino, Wilhelm: Die Belebung der toten Winkel. München, Wien: Carl Hanser Verlag,2006, S.103.
    206郭军:“都市漫步者”,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2期。
    207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07页。
    208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S.82.
    209湘南:“视角及景物描写”,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210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211转引自Neumann, Heiko: Der letzte Strich des Flaneuers. Schwierige Fu g nger in Wilhelm Genazinos Romanan EinRegenschirm für diesen Tag und Die Liebesbl digkeit.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Genazinos. S.154.
    212参见吴金涛:《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0-303页。
    213参见廖星桥:“悖谬,彻悟,对抗”,载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214张沁文:《“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215转引自余昌谷:《小说艺术形态》,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85页。
    216曾艳兵:《价值重估:西方文学经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44页。
    218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76页。
    219吴金涛:《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220参见叶启绩,林滨等:《20世纪西方人生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22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89页。
    222参见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5-10页。
    223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S.46.
    224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225参见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226罗杰·西尔费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227参见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140页。
    228Genazino, Wilhelm: Der Roman als Delirium.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S.23.
    229参见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63-164页。
    230参见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S.31.
    231Marx, Friedhelm: Erz hlfiguren der Verrückung im Werk Wilhelm Genazinos.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Werk Wilhelm Genazinos. S.66.
    232Hirsch,Anja: Die Lust an der komischen Empfindung–Interview am3.2.2001. In: 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S.21.
    233Moser, Samuel: Isola Insula. Aspekte der Individuation bei Wilhelm Genazino. In:Text und Kritik. S.42-43.
    234转引自Marx, Friedhelm: Erz hlfiguren der Verrückung im Werk Wilhelm Genazinos. In: Verstehensanf nge. Das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S.66.
    235张沁文:《“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Genazino, Wilhelm: Abschaffel. Roman-Trilogie.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2009.
    Genazino, Wilhelm: Das Glück in glücksferen Zeiten. München: Carl Hanser Verlag,2009.
    Genazino, Wilhem: Der Roman als Delirium. In: Bartl, 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Hrsg.):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G ttingen:Wallstein Verlag,2011.
    Genazino, Wilhelm: Die Belebung der toten Winkel. München, Wien: Carl Hanser Verlag,2006.
    Genazino, Wilhelm: Die Kassiererinnen. Reinbek bei Hamburg: Rowohlt Verlag GmbH,1998.
    Genazino, Wilhelm: Die Liebe zur Einfalt. Reinbek bei Hamburg: Rowohlt Verlag GmbH,1990.
    Genazino, Wilhelm: Die Liebesbl digkeit. München, Wien: Carl Hanser Verlag,2005.
    Genazino, Wilhelm: Die Obdachlosigkeit der Fische. Reinbek bei Hamburg: RowohltVerlag GmbH,1994.
    Genazino, Wilhelm: Eine Frau, eine Wohnung, ein Roman. München, Wien: Carl HanserVerlag,2003.
    Genazino, Wilhelm: Ein Regenschirm für diesen Tag. München, Wien: Carl Hanser Verlag,2001.
    Genazino, Wilhelm: Leise singende Frauen. Reinbek bei Hamburg: Rowohlt Verlag GmbH,1992.
    Genazino, Wilhelm: Mittelm iges Heimweh. München: Carl Hanser Verlag,2007.
    Genazino, Wilhelm: Wenn wir Tiere w ren. München: Carl Hanser Verlag,2011.
    威廉·格纳齐诺:《爱的怯懦》,周新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威廉·格纳齐诺:《女人,房子,一部小说》,刘海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
    威廉·格纳齐诺:《幸福,在幸福远去的时代》,丁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威廉·格纳齐诺:《一把雨伞给这天用》,刘兴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Bartl, 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 Wiederholte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Werk Wilhelm Genazinos. In: Bartl, 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 (Hrsg.):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G ttingen: WallsteinVerlag,2011.
    Bucheli, Roman: Die Begierde des Rettens. Wilhelm Genazinos Poetik des genauen Blicks.In: Arnold, Heinz Ludwig (Hrsg.): Text und Kritik. München: Richard Boorberg Verlag,2004.
    Fansa, Jonas: Unterwegs im Monolog. Poetologische Konzeptionen in der Prosa WilhelmGenazinos. Würzburg: Verlag K nigshausen&Neumann GmbH,2008.
    Fink, Adolf: Der Name als Schreib-und Verstehensprogramm. OnomastischeBeobachtungen zu Wilhem Genazinos Abschaffel-Trilogie. In: Giesen, Winfried (Hrsg.):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 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Frankfurtam Main: Druckerei Imbescheidt,2006.
    Fischer, Melanie: Schl ft ein Lied ein allen Dingen“–Wilhelm Genazinos Prosa imKontext des literarischen Ding-Diskurses. In: Giesen, Winfried (Hrsg.): WilhelmGenazino. Begleitheft zur 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Frankfurt am Main:Druckerei Imbescheidt,2006.
    Hirsch, Anja: Die Lust an der komischen Empfindung–Interview am3.2.2001. In: Giesen,Winfried (Hrsg.): 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 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Frankfurt am Main: Druckerei Imbescheidt,2006.
    Hirsch, Anja: Schwebeglück in der Literatur. Heidelberg: Synchron Wissenschaftsverlagder Autoren,2006.
    Hirsch, Anja: Zwischen Lust und Angst. Erz hlen im Zeichen des Verschwindens. In:Arnold, Heinz Ludwig (Hrsg.): Text und Kritik. München: Richard Boorberg Verlag,2004.
    Krauss, Hannes: Menschen-Dinge-Situationen. Wilhelm Genazinos Anschaffel“Romane.In: Arnold, Heinz Ludwig (Hrsg.): Text und Kritik. München: Richard Boorberg Verlag,2004.
    Marx, Friedhelm: Erz hlfiguren der Verrückung im Werk Wilhelm Genazinos. In: Bartl,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 (Hrsg.):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Genazinos. G ttingen: Wallstein Verlag,2011.
    Mittag, Susanne: Im INSTITUT FüR MNEMOSYNE oder Grundkurs in der Kunst desErinnerns. Aspekte der Erinnerung in den Romanen Wilhelm Genazinos. In: Giesen,Winfried (Hrsg.): Wilhelm Genazino. Begleitheft zur Ausstellung11. Januar-25. Februar2006. Frankfurt am Main: Druckerei Imbescheidt,2006.
    Moser, Samuel: Isola Insula. Aspekt der Individuation bei Wilhelm Genazino. In: Arnold,Heinz Ludwig (Hrsg.): Text und Kritik. München: Richard Boorberg Verlag,2004.
    Neumann, Heiko: Der letzte Strich des Flaneurs“. Schwierige Fu g nger in WilhelmGenazinos Romanen Ein Regenschirm für diesen Tag und Die Liebesbl digkeit. In: Bartl,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 (Hrsg.): 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Genazinos. G ttingen: Wallstein Verlag,2011.
    Pfeiferová, Dana: Ich frage mich, ob aus dem simulierten ein wirklicher Tod werden kann,wenn er zu lange anh lt“. Metaphern des sozialen Todes in Wilhelm Genazinos RomanMittelm iges Heimweh. In: Bartl, Andrea und Marx, Friedhelm (Hrsg.):Verstehensanf nge. Das literarische Werk Wilhelm Genazinos. G ttingen: WallsteinVerlag,2011.
    Stockinger, Claudia: Das Leben ein (Angestellten-) Roman. Wihelm Genazinos sthetik derWiderholung. In: Arnold, Heinz Ludwig (Hrsg.): Text und Kritik. München: RichardBoorberg Verlag,2004.
    Bauer, Matthias: Romantheorie und Erz hlforschung. Stuttgart: Metzler Verlag,2005.
    Canisius, Peter (Hrsg.): Perspektivit t in Sprache und Text. Bochum: N. BrockmeyerVerlag,1987.Friedman, Norman: Erz hlperspktive im Roman. Die Entwicklunh eines kritischen
    Konzeptes. In: Hilleband, Bruno: Zur Stuktur des Romans.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Buchgesellschaft,1978.
    Helmcke, Hans: Die Funktion des Ich-Erz hlers in Herman Melvilles RomanMoby-Dick“. München: Max Hueber Verlag,1957.
    Kohlstruck, Michael: Zwischen Erinnerung und Geschichte. Der Nationalismus und diejungen Deutschen. Berlin: Metropol Verlag,1997.
    Martin, Wallace:《当代叙事学》(英文影印版)(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Stanzel, Franz Karl: Theorie des Erz hlens. G ttingen: Vandenhoeck&Ruprecht Verlag,1989.
    Stanzel, Franz Karl: Typische Formen des Romans. G ttingen: Vandenhoeck&RuprechtVerlag,1981.
    阿诺德·欣奇利夫:《荒诞说:从存在主义到荒诞派》,刘国彬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艾·弗罗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曹锦清:《现代西方人生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
    陈传才:《文学理论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良梅:《当代德语叙事理论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高中甫选编:《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德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郭海霞:《异化人精神世界的散文诗: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解读》,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郭军:“都市漫步者”,载自:《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2期。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朱雯,乔佖,朱乃长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
    胡亚敏:《叙事学(第二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霍尔,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加缪:《西西弗神话》,沈志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雷体沛:《西方文学的人文印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晓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刘京:《现代社会与异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柳鸣九主编:《意识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罗伯特·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程爱民,王正文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罗杰·西尔费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罗杰鹦:“对话的书面形式—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书信解读”,载自:《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2期2007年6月
    罗洛·梅:《爱与意志》,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
    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米尔·巴克:《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珀西·卢伯克等著:《小说美学经典三种》,方土人,罗婉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载自:《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让-雅克·卢梭:《卢梭文集社会契约论》,李常山,何兆武译,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年。
    让-雅克·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上官燕:“谁是现代生活的英雄:论本雅明‘波德莱尔篇’中的浪荡子群像”,载自:《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年8月。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沈毅:《生命的动力意义:论死亡恐惧》,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年。
    施显松:“出入历史之境—本哈德·施林克作品罪责主题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申请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斯台芬·茨威格:《火烧火燎的秘密》,张玉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司汤达:《红与黑》,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傅惟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
    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秋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王泰来编译:《叙事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王忠祺等译:《法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翁义钦:《欧美近代小说理论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吴金涛:《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
    湘南:“视角及景物描写”,载自:《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徐曙玉等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阎晶明:《独白与对话》,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杨丽娟:“《二手烟》中扭曲的母爱”,载:《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
    叶启绩,林滨等:《20世纪西方人生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
    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余昌谷:《小说艺术形态》,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
    于冬云:《多元视野中的欧美文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袁可嘉等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曾艳兵:《价值重估:西方文学经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德林:《现代小说美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张江元:“张爱玲小说疾病的隐喻意义”,载自:《名作欣赏》2010年6月。
    张沁文:《“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张志庆:《欧美文学史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赵合俊:《伊甸审判:性爱的异化与理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
    赵乐甡:《西方现代派文学与艺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
    赵炎秘,赵凯:《伊甸园景观:性爱与文学创作》,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王柯平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于友先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