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旨在回答何以滇藏川地区虽然有着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族群类型,但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最终还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的问题。为此,笔者选取了这一地区曾经非常活跃的物资交易通道茶马古道同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化这一课题,在梳理茶叶为主的物的生产、消费、规制过程中,分析讨论茶叶等物交流带来的表征和认同,考察在滇藏川地脉中形成的茶马古道“如何造成现在”
     研究中,笔者将把源于自然的茶叶视为滇藏川边疆的“人工制品”之一,将茶叶放在了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的拓展及文脉的贯通中,分析茶叶等物的流动对区域内不同地区和族群的民众之间的相互依赖、交流带来的影响,或者说滇藏川地区商脉贯通带来的多元经济与政治的文脉化过程。为此,笔者不仅要考察这一人工制品的贸易与流动情况,而且要分析这个过程中茶叶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生产与大量消费的;在茶叶的生产、消费活动背后,体现的是人们的何种心理;茶叶对产地和消费地的民众有何表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等等与生产实践、贸易规制、文化象征相关的问题。
     虽然茶叶只是地球上众多植物中看似非常普通的一种,但它历史上却被国人赋予了众多的内涵,不只是待人接客时的饮料,也不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媒介,它还是全国范围内好客、素朴、高雅、健康、文明等一系列文化特质的象征。就地脉而言,对茶叶重要起源地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民众而言,茶叶生产还是他们的先民在曾经严酷的生境中获得一定免疫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茶叶的大规模种植也促进了滇川两地山区农业的发展,为滇藏川地区商脉的连通奠定了基础。
     就商脉而言,茶叶的生产与贸易是滇藏川地区在物产上的专业性与互补性的结果之一,茶叶的消费和贸易也促进了三地区的商品往来和商脉的长途贯通。在茶叶的大规模流动过程中,以商人为载体的各地区人员及其文化在滇藏川地区开始大规模地交流,不仅改变了这一区域原有的市场布局,而且加速了区域性集散城镇的出现和扩大,推动了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和政治朝着文脉化的方向发展。在唐宋之前上千年的民间已有基础上,唐宋以后的政府主导的商贸往来活动,既是国家控制与管理包括滇藏川在内的边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茶叶在滇藏川和更广泛地区形成的文脉化效应的初显。对滇川藏和更广泛地区而言,茶叶的消费还为城市饮水的清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障了成都等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茶馆等场所在城镇、集市和社区中的出现,还为社区民众创造了信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性格特征,最终在西方世界中塑造了一个“温和”的东方民族形象。
     就文脉而言,滇藏川地区儒家和藏传佛教文脉的交汇同地脉的拓展一起,使得来自不同地区和族群之中的商人得以跨越语言和地域的障碍,为他们将茶叶等货物运销到更远的地区铺平了道路,推动着商脉的延伸。茶叶流通中产生的文脉化效应突出地体现在藏区民众对茶叶起源的集体记忆上,茶叶已经成为了他们表达认同的符号之一。而且这一看似如牵牛花般柔弱的力量在藏区等茶叶消费区同滇川等茶叶产区内部自发的、强大的凝聚力,不仅使商脉网络结成了一个类似牵牛花藤蔓网络版的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相对稳定的整体,而且还使之更为稳定、更加牢固,得以对抗外力的干扰与破坏。
     总体上来看,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就像滇藏川地区的牵牛花一样,根植于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土壤并穿行在这一三维一体空间之中,同时也对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引发了一系列反应,使这一区域的多元经济和政治均呈现出了强烈的文脉化趋势并凝结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今天这一交通运输网络虽然因为现代交通的发展已被弃用在了高山深谷中,但它并没有彻底消亡,而是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成为了滇藏川地区众多游客争相凝视的旅游标志符号。对这一游客凝视符号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它作为旅游景观的特性是旅游者争相凝视的重要动力,但大多数游客在茶马古道旅游中追求的都是茶马古道的“符号”,或者说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地脉、商脉交织中由茶叶、古道等有形之物形成的一套符号体系。
     本文的研究将把茶马古道这株牵牛花重新放回了包括茶叶产区和消费区的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的“土壤”之中,通过对茶叶等物资的表征、生产与贸易的关联、认同的产生和相关规制等问题的“解构”,梳理出茶马古道于历史和今日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中的关联效应。以期通过对茶马古道延伸和这一区域文脉化过程的梳理,说明作为中介物的茶叶在滇藏川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同时以茶马古道旅游为例说明今日旅游消费的若干特征。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why Yunnan, Tibet and Sichuan area (YTSA for short) has numerous kind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thnic groups, but there has always been interactions among them. It also seeks to find out how this vast area formed a relatively steady union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and integrated into one unity that can even stands for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was united by pluralistic societies. In order to find the answer, I chose the task of find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and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the southwest China. By analyzing the trans-version of making, consuming and regulating of tea, I discussed the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ea and how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has led to and created the present YTSA.
     Tea, which is also a product of the great nature, will be deemed as an artifact and will be examined in the background of geographical position, business connection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is way, I want to find out the impact that tea trade had on the mutual-reli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or ethnic groups. I will examine the trade of tea and how people find, make and consume it; what kind mental factor is working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and consuming tea; what tea represents for people of both producing area and consuming area and through which way it's manifested; etc..
     Though tea is one of the plants that seems very common, it has been endowed with too much connotations by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 It is the drink that warms up both the body and the heart of a guest and thus the medium in communication. It is also the symbol of hospitality, grace, health and civilization. For people living in Yunnan, where it originated, drinking tea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get away from polluted water and improve their working efficient. Besides, the plantation of tea trees had also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Yunnan and Sichuan, where tea was cultivated originally, and laid a relatively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nection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in YTSA.
     Tea trading is one of the results of YTSA's professional and complementary products. When it became one of the hot items in Tibetan Plateau, it also caused long distance trading from Yunnan and Sichuan, where tea was produced. It is during the flowing of tea and the activity of merchants that people began to contact and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ethnic groups. The distribution of local market was changed and central towns of a larger area emerged or enlarged. Thus, pluralistic economy and politics of YTSA we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contextualization was triggered. Based on folk operations, the state-controlled tea-for-horse trading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run border areas, including YTSA. It was also the primary show of the effect that contextualization had on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 The drinking of tea provided health to not only its producers, but also to consumers in small towns or big cities far away, such as Chengdu and other towns or cities in China, which can't provide 'running water' for its civilians until modern times. Besides drinking tea conveniently, tea houses created and is still creating chances for people to share information, thinking and culture in their public space. They've promoted the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and shaped their character to be more gentle as described by early foreigners and thus set up a 'gentle' Chinese Nation in the eyes of westerners.
     The spread of Confucianism in YTSA, together with Tibetan Buddhism, had made it possible for businessmen from different areas or ethnic groups to come over the barriers of languages and the long distance of geography. Since it was possible for them to carry tea and other worthy goods to travel to farther places, the connection of business was built among places farther away from each other. The contextualization produced by tea trading has been clearly reflected in Tibetan's collective memory telling the origination of their tea drinking, which is often traced back to Princess Wencheng. Tea has become a symbol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s and culture identification. Though it seems as weak as a morning glory, it could engender unpredictable cohesive forces, which not only make the geographic and culture connections much stronger but also make the integration more consolidated.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anti-invasion movement of Tibetans against East India Company around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has a lot to do with the history of tea supply and tea's symbolic meaning in the eyes of Tibetans.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can be seen as a morning glory, which not only rooted deeply in the soil of the culture context, geography position and business connection in YTSA but also intertwined them together to make them become one network. Pluralistic economy and politics of YTSA were also contextualized during its intertwining and became one stable integration. Though its inherent work has been replaced by highways and railways, it's still shining in YTSA as a gazing sign in the eyes of tourists.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reminds us that though it has its charms in tourism, most tourists are chasing for its attracting signs, which we can also say the sign system made up of culture context, geographic position and business connection and demonstrated by tea and relics of ancient roads.
     This article sees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as a morning glory and puts it back to the soil made from geographic position and business connection bred up by tea producing area and consuming area. Though the deconstruction of representation, connection of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ident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it traced the contextualizing effect that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had in YTSA, which has pluralistic economy and politics. This case study aims to offer an example and theoretic discussion, in which tea has worked as a medium in the integration of a unity with pluralistic societies. It also takes the tourism with the theme of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as an example and tries to introduce a few characters of tourist activities in modern times.
引文
①李旭:《茶马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②李旭:《茶马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①费孝通:《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费孝通:《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费孝通:《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费孝通:《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李旭:《西南占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①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页。
    ②木霁弘著:《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3~14贞。木霁弘著:《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28~29页。
    ③周重林、凌文锋:《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文化符号》,《中国文化遗产》,2010.4。
    ①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①刘承华:《园林城市的文脉营构》,《中国园林》,1999.5。
    ②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和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沿海新潮》,1996.6。
    ③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206页。
    ④李华、谢远云、张序强、董雪旺:《五大连池地方文脉要素与旅游业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00.16。
    ⑤范业正:《区域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⑥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一一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⑦牟红、罗永刚、张兆福: 《现代策划思想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经济师》,2003.6。
    ⑧章尚正、陈杜娟、朱小莉:《屯溪老街的地脉、文脉、商脉优势及其旅游开发》,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①桑秀云:《蜀布邛竹杖传至大夏路径之蠡测》,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本10分册,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童恩正:《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宄》,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任乃强:《中西陆上占商道一一蜀布之路》,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④江玉祥:《古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简论》,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⑤罗开玉:《从考占资料看古代蜀、藏、印的交通联系》,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⑥罗开玉:《从考占资料看古代蜀、藏、印的交通联系》,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⑦罗开玉:《从考古资料看古代蜀、藏、印的交通联系》,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⑧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①邓廷良:《西南丝路:穿越横断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的第一版作者未能亲见,此为第二版第4页的相关表述。
    ③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等:《“茶马古道”文化简论》,载《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④李旭:《茶马古道》,载《雪域文化》,1993年秋季号。
    ⑤木霁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3一15页。木霁弘:《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28-31页。
    ⑥陆韧:《高原通途一一云南民族交通》,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⑦陶德臣:《外销茶运输路线考略》,《中国农史》,1994.02。
    ①陶德臣:《大西南茶叶运销路线考》,《农业考古》,1997.2。
    ②谢兴鹏:《漫谈北川的茶马古道》,《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③郑治民:《初探普洱市境内茶马古道形成、分布及现存遗迹》,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④张梅:《生民通边——又叙思茅澜沧茶马古道》,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⑤任海芬、杨政翠、张漪:《茶马古道南涧境内线路初考》,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⑥徐学书、喇明英、缪永舒:《四川茶马古道的路网体系及其文化价值》,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⑦李林辉:《从吉隆县发现的文物,谈古道吉隆线路》,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⑧杨曦:《从藏东石棺墓材料看西藏东部与川西、滇西北地区的文化通道》,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⑧邓启耀:《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⑨曾庆芳:《凤庆鲁史——山背后的茶马驿站》,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①木霁弘:《荼马古道与鹤庆》,《鹤庆》,2005.2。
    ②张文:《剑川:茶马古道上的千年重镇》,《中国西部》,2005.09。
    ③陶宏:《“茶马古道”上的盐务重镇——盐井乡》,《中国文化遗产》,2005.5。
    ④高发昌:《茶马古道上的嶍崆古镇》,《版纳》,2005.5。
    ⑤杨永平:《鲁史:滇西茶马古道上的明珠》,《传承》,2009.1。
    ⑥陈丹:《茶马古道边贸重镇一一亚东》,《中国西藏》,2007.1。
    ⑦徐仲林:《邛崃一一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⑧康力、杨怡:《沙溪: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集市》,《中国审计》,2003.2。
    ⑨木霁弘:《茶马古道的起点?》,载《影响力》,2006.10。
    ⑩[英]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琳达·简斯、休·麦凯、基思·尼格斯著,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周重林、杨海潮:《“茶马占道”文化线路研究报告》(未刊)
    ②[日]藤泽义美著,徐启恒译:《古代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以滇缅路为中心》,原文载《历史教育》1957年第5卷第5期,译文原载《南亚与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2辑,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日]藤泽义美著,徐启恒译:《古代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以滇缅路为中心》,原文载《历史教育》1957年第5卷第5期,译文原载《南亚与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2辑,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④童恩正:《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⑤任乃强:《中西陆上占商道——蜀布之路》,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⑥季羡林:《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香港]饶宗颐:《蜀布与Cinapatta-一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4年6月,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陈茜:《川滇缅印古道初考》,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格勒:《“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中国藏学》,2002.3。
    ②罗世伟:《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9。
    ③敏塔敏吉:《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④韩海华、周斌星:《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蚕桑茶叶通讯》,2009.1。
    ⑤陈保亚:《论茶马古道的起源》,《思想战线》,2004.4。
    ⑥陈保亚:《论滇焚占道的形成及其文化传播地位》,《思想战线》,2006.2。
    ①陈保亚:《陆路佛教传播路线西南转向与茶马古道的兴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
    ②[美]艾梅霞(Martha Avery)著,范蓓蕾、郭玮、张恕、张行军译,《茶叶之路》,中信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①参见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6贞。
    ②参见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6页。
    ③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7页。
    ④王治来:《中亚史》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69页。
    ①童恩正:《略谈秦汉时代成都地区的对外贸易》,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汶江:《历史上的南方丝路》,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③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7页。
    ④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35-50页。
    ⑤桑秀云:《蜀布邛竹传至大夏路径的蠡测》,《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1990年。
    ⑥饶宗颐:《蜀布与Cinapatta——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占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1990年。
    ⑦童恩正:《略谈秦汉时代成都地区的对外贸易》,《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1990年。
    ①江玉祥:《古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简论》,《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1990年。
    ②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35页。
    ③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50页。
    ④何昌祥:《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农业考古》,1997.2。
    ⑤陈椽编著:《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37-38页。
    ⑥转引自[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47页。
    ⑦转引自[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12,45页。但中华书局1983年5月影印出版的清人王念孙著、钟宇讯整理的《广雅疏证》中不见该条记载。
    ①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概略》,《农业考占》,1991.4。
    ②[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49页。
    ③陈兴琰:《茶树原产地——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阮殿蓉编著:《普洱茶在发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⑤参见王晓燕、李宝刚:《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⑥参见王晓燕、李宝刚:《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⑦梅原郁:《青唐的马和四川的茶——北宋时期四川茶法的变迁》,《东方学报》,1973.9。
    ①参见王晓燕、李宝刚:《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②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35页。
    ③陈保亚: 《论茶马占道的起源》,《思想战线》,2004.4。
    ①申旭:《茶马古道与滇藏川印贸易》,《东南亚》,1994.3。
    ②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35页。
    ③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7贞。
    ④陈一石:《清代滇茶业述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3。
    ⑤陈保亚:《论茶马古道的起源》,《思想战线》,2004.4。
    ①施次鲁:《福春恒的兴起发展及其没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②解乐三:《庆正裕商号回忆录》,《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③杨克诚:《永昌祥简史》,《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④马泽如:《云南原信昌商号经营概况》,《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6)
    ⑤张相时:《云南恒盛公商号史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8)
    ⑥陈鹤峰:《同庆丰天顺祥简史》,《云南文史资料选辑》(28)
    ⑦马伯良:《云南回族商业巨擘兴顺和号》,《云南文史资料选辑》(29)
    ⑧马伯良:《云南永义昌号》,《云南文史资料选辑》(29)
    ⑨姜一鹏:《我所知道的吉庆祥》,《云南文史资料》(49)
    ⑩陈汛舟、陈一石:《滇藏贸易历史初探》,《西藏研究》,1988.4。
    11王明达、张锡禄:《马帮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该书2008年4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内容基本不变,增添了部分彩照”后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再版。
    12王志芬:《普洱茶的兴盛与近代云南马帮》,《农业考古》,2003.04。
    13马存兆:《茶马古道上远逝的铃声:云南马帮马锅头口述历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薛祖军:《大理地区喜洲商帮与鹤庆商帮的分析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刘云明:《清代云南商人资本的运动》,《云南社会科学》,1996.2。
    ②刘云明:《清代云南境内的商贾》,《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
    ③刘云明:《试析清代云南商人的群体整合》,《思想战线》,1996.2。
    ④李旭:《遥远的地平线》,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李旭:《藏客一一茶马古道马帮生涯》,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⑤李旭:《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中华书局,2009年。
    ⑥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⑦周智生:《历史上的滇藏民间商贸交流及其发展机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3。
    ⑧周智生:《茶马古道上的纳西族“藏客”起源探析》,《西藏研究》,2009.10。
    ⑨周智生:《云南商人与近代中印商贸交流》,《学术探索》,2002.1。
    ①贾大全:《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4.2。
    ②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7页。
    ①[日]藤泽义美著,徐启恒译:《古代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一一以滇缅路为中心》,原文载《历史教育》1957年第5卷第5期,译文原载《南亚与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2辑,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日]藤泽义美著,徐启恒译:《古代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一一以滇缅路为中心》,原文载《历史教育》1957年第5卷第5期,译文原载《南亚与东南业资料》1982年第2辑,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日]藤泽义美著,徐启恒译:《古代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一一以滇缅路为中心》,原文载《历史教育》1957年第5卷第5期,译文原载《南亚与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2辑,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④饶宗颐:《蜀布与Cinapatta—一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4年6月,45本4分册,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⑤陈茜:《川滇缅印古道初考》,《占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⑥汶江:《试论道教对印度的影响》,《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⑦史占扬:《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四川民族初探一一四川东汉崖墓文化中的民俗和宗教》,《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龙建民、唐楚臣:《南方丝绸路与西南文化》,《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1990年。
    ②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页。
    ③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7-8页。
    ④木霁弘、陈保亚等:《“茶马占道”文化简论》,载《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⑤木霁弘:《茶马古道文化》,载《西南文化之旅特刊》,香港理工大学,2004年。
    ⑥木霁弘:《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73一114页。木霁弘、胡皓明:《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特征》,载《第三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木霁弘、胡皓明:《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特征》,载《第三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陈保亚:《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一一纪念茶马占道首次徒步考察和命名15周年》,《科学中国人》,2005.12。
    ③向翔:《茶马古道与滇藏文化交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03。
    ④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西藏研究》,2002.4。
    ⑤熊燕:《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交流》,《今日民族》,2006.11。
    ⑥周云水:《人口流动于滇藏茶马占道上的文化涵化一一以西藏察瓦龙乡为例》,《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⑦周云水、魏乐平:《略论滇藏茶马占道上的文化涵化一一基于对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的田野调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1。
    ①[英]戴维斯著,李安泰等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②和匠宇、和铹宇:《孤独之旅: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和他在云南的探险经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③[美]斯诺著,李希文等译:《马帮旅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④中国工合组织是由国际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和路易·艾黎发起并得到宋庆龄大力支持的一个国际工业合作组织,旨在帮助中国发展民间工业,增强生产自救能力。
    ⑤[俄罗斯]顾彼得著:《被遗忘的王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陈渠珍:《艽野尘梦》,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参见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
    ③参见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229-242页。
    ④《云南文史资料选辑》(52),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②李绍明:《近30年来的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三星堆文明·巴蜀文化研究动态》(内部资料学术交流),2009年。
    ③王清华、徐冶:《西南丝绸之路考察记》,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11页。
    ④川滇黔十一市地州政协《今古生辉南丝路》编委会主编:《今古生辉南丝路·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
    ①杨燕、卜湘玲:《“茶马之道”考察组启程》,《云南日报》,1990年8月3日。
    ②根据木霁弘、陈保业等人《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2003年,附《“茶马古道”考察队步行考察路线图》。
    ③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10页。
    ④木霁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3一15页。木霁弘:《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28-31页。
    ⑤木霁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木霁弘:《茶马占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②参见王川:《“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2。
    ③杨福泉:《西行茶马古道:滇藏之路探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陈保亚:《茶马古道:世界屋脊的终极征服一一纪念茶马古道徒步考察和命名20周年》,《科学中国人》,2010年06期。另见《茶马占道:征服世界屋脊的文明通道》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6/30MDAwMDIyMDY30Q.html
    ①[美]萨林斯著,张经纬、郑少雄、张凡译:《石器时代经济学》,三联书店,2009年,214-221页。
    ②[英]格雷戈里著,杜杉杉译:《礼物与商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3页。
    ③[英]格雷戈里著,杜杉杉译:《礼物与商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3页。
    ④参见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17页。
    ①[英]马凌诺夫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②[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③M. Freedom,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an and Kwangtung. University of 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66.
    ③[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美]威廉·乌克斯著,侬佳等译:《茶叶全书》,东方出版社,2011年,540-541页。
    ②陈宗懋主编:《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326页。
    ③[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251贝。
    ①转引自周兆望:《略论两晋南北朝饮茶风气的形成与转盛》,《农业考古》,1994.2。
    ②[唐]韩翎:《为田神玉谢茶表》,《全唐文》卷444,中华书局,1983年,4527页。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饮尚未大规模传播到北方黄河流域,只是在长江流域等区域内传播,所以出身北方的名士往往对流行于南方的茶饮不甚熟悉,在与久居南方的故友奉迎对答之际不免要闹些笑话,其中自然也包括由于对茶饮不熟悉而闹出的笑话,如《世说新语·纰漏》中的任育:“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且择取四人,任犹在其中。童少时,神明可爱,时人谓育长影亦好。自过江,便失志。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冷为热耳。’
    ④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41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2576页
    ②[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全唐诗》,1980年,4379页。
    ③程启坤、姚国坤:《唐代茶区与名茶》,《农业考占》,1995.02。
    ①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174页。
    ①参见夏涛主编:《中华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2页。
    ②王平盛、虞富莲:《中国野生大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茶叶科学》,2002.22。
    ①陈椽:《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23页。
    ②何昌祥:《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农业考占》,1997.2。
    ③陈椽编著:《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37-38贞。
    ④夏涛主编:《中华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2页。
    ①参见陈椽:《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30页。
    ①转引自[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47页。
    ②转引自[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45页。但中华书局1983年5月影印出版的清人王念孙著、钟宇讯整理的《广雅疏证》中不见该条记载。
    ③[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40页。
    ④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茶”条。
    ⑤参见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概略》,《农业考古》,19914。
    ⑥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概略》,《农业考古》,1991.4。
    ⑦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概略》,《农业考古》,1991.4。
    ⑧[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昌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49页。
    ①方健:《“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茶”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载《农业考古》,1996.2。
    ①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7。
    ②[清]盛毓华:《潞江谣》,见《永昌府文征》,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1071页。
    ①卷一《甲附一·五号·张凤街》
    ②卷一《甲附二·一号·陇川土司署》
    ③郑祖祜:《云南疟疾流行历史及防治情况》,《云南文史资料选辑》(35),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英]R·H·戴维斯著,李安泰等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67-68页。
    ②[英]R·H·戴维斯著,李安泰等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26页。
    ①赵腊林唱、译,陈志鹏记录整理:《达古达楞格莱标》,《山茶》,1981.2。
    ②埃德蒙·利奇:“他们(崩龙人)用通垭的方式种水稻,但经济L主要还是依靠种茶以从外地换取稻米和现金。”(《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杨春宇、周歆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64贞。)
    ①沈培平主编:《中国普洱茶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39页。
    ②李光涛、何强、何仕华:《云南澜沧县芒景、景迈栽培型古茶林略考》,《农业考古》,1997.2。
    ③云南省编辑组编:《基诺族普米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民族出版社,1990年,3页。
    ①[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269-270页。
    ②[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270页。
    ①David A. Bello著,杨煜达译:《去汉人不能久呆的地方:瘴疠与清代云南边疆地区的民族管理空间结构》,《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见郭孟良著:《中国茶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4页。
    ②转引自[美]威廉·乌克斯著,侬佳等译:《茶叶全书》,东方出版社,2011年,585页。
    ①林文勋: 《唐宋茶叶生产发展原因补论》,《中国农史》,2000.1。
    ①[美]卫三畏著,陈惧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12页。
    ②杨志玲:《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240页。
    ③张肖梅:《云南经济》,第十二章L一三二,民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42年印行。参见杨志玲著:《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75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0,目录号1,案卷号247。转引自杨志玲著:《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75页。
    ②陈椽编著:《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85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6年,第318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6年,第607页。
    ③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6年,第318页。
    ①杨克诚:《永昌祥简史》,《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②大理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大理州文史资料》第9辑,1997年,第172页
    ③杨克诚:《永昌祥简史》,《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299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299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2993页。
    ①林超民:《蜀身毒道浅探》,《云南省公路史参考资料》(第二期),云南省公路史编写组编印,1982年。参见李旭:《西南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②李旭:《西南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③参见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12-19贞。
    ④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25页。
    ⑤参见方国瑜著:《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中华书局,1987年,79-80页。
    ⑥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25贞。
    ⑦详见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26页。
    ①参见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19-22页。
    ②汶江:《滇越考一一早期中印关系的探索》,载《占代西南丝绸之路研宄》,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罗开玉:《从考古资料看古代蜀、藏、印的交通联系》,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详见[美]James Z.Lee著,林文勋、秦树才译:《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发展》,《思想战线》2008,2。
    ③参见[美]James Z.Lee著,林文勋、秦树才译:《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发展》,《思想战线》2008.2。
    ①参见[美]James Z. Lee著,林文勋、秦树才译:《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发展》,《思想战线》,2008.2。
    ②[美]James Z. Lee著,林文勋、秦树才译:《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发展》,《思想战线》,2008.2
    ①汶江:《历史上的南方丝路》,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李旭:《西南古道的民间性及其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08.52。
    ②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781-782页。
    ③[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204页。
    ④[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43页。
    ⑤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553页。
    ①陈保亚:《论茶马占道的起源》,《思想战线》,2004.4。
    ①李旭:《茶马占道上的商人》,《茶马古道研究集刊》(即刊)
    ②陈汛舟、陈一石:《滇藏贸易历史初探》,《西藏研究》,1988.4。
    ③方国瑜:《普洱茶》,载《方国瑜文集》(四),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青海和硕特部颁发给到汉、纳西地方经商人员公文一件》,《中甸县藏文历史档案资料辑录译注》。参见周智生:《历史上的滇藏民间商贸交流及其发展机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
    ②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99页。
    ③杨克诚:《永昌祥简史》,《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①施次鲁:《福春恒的兴起与没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①杨志玲:《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及其经营特点》,《思想战线》,2009.05。
    ②大理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大理州文史资料》第9辑,第172页。
    ①杨克诚:《永昌祥简史》,《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②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446页。
    ①马泽如:《云南原信昌商号经营概况》,《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6)
    ②参见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③佚名:《西康建省记》,成文出版社,1968年3月第1版,6-7页。
    ①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476页。
    ①《打箭炉志略·士俗》
    ②李旭:《西南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①转引自王恒杰:《迪庆藏族社会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79-80页。
    ②转引自王恒杰:《迪庆藏族社会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81页。
    ①[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诠释人类万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191、192页。转引自李旭:《西南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②李旭:《西南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①[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51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76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128页。
    ③《新唐书·食货四》:“其后王涯判二使,置榷茶使,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者,
    ①关于茶马贸易从纯经济功能向政治的转变,可见邓前程的《从自由互市到政府控驭:唐、宋、明时期汉藏茶马贸易的功能变异》,载《思想战线》,2005.3。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三》,转引自王晓燕:《宋代都大提举茶马司沿革一一宋代茶马职官研究之一》,《青海民族研究》,2002.4。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三》,转引自王晓燕:《宋代都大提举茶马司沿革一一宋代茶马职官研究之一》《青海民族研究》,2002.4。
    ④《宋史·食货志五》,转引自王晓燕:《宋代都大提举茶马司沿革一一宋代茶马职官研究之一》,《青海民族研究》,2002.4。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4478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128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4481贞。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4481-4482贞。
    ④[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87页。
    ①马冠朝:《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理论探析——制度建构》,《农业考占》,2007.5。
    ②马冠朝:《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理论探析——制度建构》,《农业考占》,2007.5。
    ①马冠朝:《明代官营茶乌贸易运营制度的演变与衰落》,《农业考古》,2007.5。
    ①[明]杨一清著,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87页。
    ②[明]杨一清著,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87-88页。
    ③[明]杨一清著,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88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1949贞。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4496贞。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4494页。
    ④[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74页。
    ⑤[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74页。
    ①[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87页。
    ②[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79页。
    ③[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79页。
    ④[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80-81页。
    ①[唐]杜佑撰,王文锦、工永兴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152页。
    ①方健:《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2。
    ②[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102“高宗建炎二年八月辛未”条。
    ③吕维新:《宋代茶马贸易》,《农业考古》,1998.2。
    ④贾大全:《宋代四川同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宄》,1982.1。
    ①贾大全:《宋代四川同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究》,1982.1。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①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46-148页。
    ②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49页。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8“仁宗庆历二年”
    ①黄淮、杨奇士等编:《历代名臣奏议》,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4498页。
    ②李晓著:《宋代茶业经济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89页。
    ①《历代名臣奏议》卷34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5年,3613-3614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14231页。
    ②参见贾大全:《宋代四川同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究》,1982.1。
    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五八《陕西四》
    ②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五《四川一》
    ③《明世宗实录》三六九
    ④《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五《四川一》
    ⑤[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75页。
    ⑥[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1949页。
    ①[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955页。
    ②《明史纪事本末》载:“(神宗万历五年)三月,俺答请开市茶马,又求都督金印。朝议以请属部,并无金印,宜论遗。上从之。”([清]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929页。)从这里看出,明廷并未理会其开茶马互市的请求,只是以没有金印为由将其请求赐予都督金印之事拖延了下来。
    ③[清]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930页。
    ①[清]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929-930页。
    ②周重林:《从俺答汗求茶看茶在明代的政治地位》,《青海民族研究》,2012.2。
    ③[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4185贞。
    ④焦红原:《康县茶马古道<察院明文>残碑及碑文辨析》,《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①谭英华:《明代西南边疆之茶马市易》,《边政公论》,1943年11、12期合刊。
    ①[明]申时行等修,[明]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三十七。参见《续修四库全书·七八九·史部·政书类》,上海占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655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四九
    ③贾大全:《宋代四川间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究》,1982.1。
    ④贾大全:《宋代四川同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究》,1982.1。
    ①李三谋:《明清茶马互市探析》,《农业考占》,1997.4。
    ②[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1页。
    ①转引自方健:《“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考辨一一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载《农业考古》,1996.02。
    ②方健:《“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载《农业考古》,1996.02。
    ③方健:《“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载《农业考古》,1996.02。
    ①[晋]常璩:《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1版,38页。
    ②方健:《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2。
    ①转引自朱自振:《茶史初探》,农业出版社,1996年,57贞。
    ②[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见[清]阮元辑:《宛委别藏》影印本第七十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3页。
    ③杨志玲:《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45贞。
    ①[清]檀萃著,[清]胡思敬辑:《滇海虞衡志·志草木》,新昌胡氏京师排印本。
    ②转引自夏涛主编:《中华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86页。原注“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5页”,查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无此记载。
    ③[清]倪蜕:《云南事略》。见[清]王崧编纂《云南备征志》卷17,52页。
    ④参见郑志民:《普洱市境内茶马古道形成、分布及现存遗迹》,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①[英]R·H·戴维斯著,李安泰等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0页。
    ②参见周庆明:《挖掘古普洱府城文化与茶马古道研究的思考》,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③刘瑞斋:《思茅商务盛衰概况》,《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6)
    ④[澳]杰克·特纳著,周子平译:《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三联书店,2007年。
    ⑤[美]西敏司著,王超、朱健刚译:《甜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⑥[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罗伊·莫克塞姆著,毕小青译:《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三联书店,2010年。
    ①何志武:《东巴经典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49页。转引自周智生:《历史上的滇藏民间商贸交流及其发展机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3。
    ①参见吴吉远:《川藏贸易重镇一一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西藏研究》,1995.2。
    ②《乾隆雅州府志》卷十,转引自吴吉远:《川藏贸易重镇——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西藏研究》1995.2。
    ①《清圣祖实录》卷176,转引自吴吉远:《川藏贸易重镇一一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西藏研究》,1995.2。
    ②任乃强:《西康图经》,新亚细亚学会,1933年,84页。
    ③《乾隆打箭炉万志略》,转引自吴吉远:《川藏贸易重镇一一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两藏研宄》,1995.2。
    ①李亦人:《西康综览》第六篇第二章,转引自吴吉远:《川藏贸易重镇一一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西藏研究》,1995.2。
    ②任乃强:《西康图经》,新亚细业学会,1933年,87页。
    ③任乃强:《西康图经》,新业细亚学会,1933年,85-86页。
    ④吴吉远:《川藏贸易重镇——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西藏研究》,1995.2。
    ①[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180页。
    ①[美]霍丁·卡特著,汤家芳译:《马桶的历史:管子工如何拯救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49页。
    ②[美]霍丁·卡特著,汤家芳译:《马桶的历史:管子工如何拯救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68页。
    ③[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177页。
    ①[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179页。
    ②潘淑华:《民国时期广州的粪秽处理与城镇生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9期,2008.3。
    ③[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179页。
    ①[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253页。
    ②[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255页。
    ③[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253页。
    ④王笛:《茶馆一一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4页。
    ①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4-15页。
    ②工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6页。
    ③《新新新闻》,成都,新新新闻报社,民国三十二年八月九日,第八版。见米晓燕:《公共卫生与都市生活——以成都市政府卫生事务所为中心的考察(1941-1949)》,载吴达善编《西南社会历史论丛》,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贾大全、陈一石著:《四川茶叶史》,四川书社,1989年,368页。
    ②贾大全:《宋代四川同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究》,1982.1。
    ③转引自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6页。
    ④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著名城市研究专家王笛认为该著作诞生于19世纪初,见其《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6页。
    ⑤[清]定晋岩樵叟著: 《成都竹枝词》, 《成都竹枝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63页。
    ①转引自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6页。
    ①黄裳:《茶馆》,载彭国梁编《百人闲说:茶之趣》,2003年。
    ②转引自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7-38页。
    ①成都市档案馆馆藏第34全宗《民国时期成都市卫生事务所》,第5册。转引自米晓燕:《公共卫生与都市生活一一以成都市政府卫生事务所为中心的考察(1941-1949)》,载吴达善编《西南社会历史论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成都市档案馆馆藏第34全宗《民国时期成都市卫生事务所》,第5册。转引自米晓燕:《公共卫生与都市生活一一以成都市政府卫生事务所为中心的考察(1941-1949)》,载吴达善编《西南社会历史论丛》,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美]威廉·乌克斯著,依佳等译:《茶叶全书》,东方出版社,2011年,38页。
    ②[德]阿塔纳休斯·基歇尔著,张西平等译:《中国图说》,大象出版社,2010年,327页。
    ③[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62。
    ④[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19-620页。
    ①参见王笛:《茶馆一一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56-165页。
    ①转引自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74页。
    ①[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6306页。
    ①[清]徐珂: 《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6306页。
    ②[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6306页。
    ③高言弘:《民族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89页。
    ①[后晋]刘昫等: 《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232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4956页。
    ③张丽剑:《明代汉文化在大理自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新浪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④木芹、木霁弘:《儒学与云南政治经济的发展及文化转型》,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337页。
    ⑤天启《滇志》卷二十《艺文志》
    ①段志诚:《中甸政教合一制度的历史演变》,《中甸县志通讯》,1992.2。
    ①冯智:《明至清初滇藏政教关系管窥》,《中甸县志通讯》,1990.3。
    ②[清]余庆远:《维西闻见纪》,见《云南备征志》,成文出版社,1967年。
    ③参见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④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⑤宋恩常:《迪庆藏族封建制度调查》,载《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陈庆德:《人类经济发展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民族研究》,1995.1。
    ②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③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①参见谷中原、鲁惠:《西南地区茶马占道略论》,载《茶叶通讯》.2007.6。
    ①成书于1388年的《西藏王统记》中指出,文成公主进藏前关心西藏是否有陶土、多生树、桑树、马兰草、蔓菁等,进藏时带去的物品有蔓菁种子、佛像、车舆、珍宝、绫罗、衣服、饰品和马骡、骆驼、药材等,并没有提到茶叶;成书于1434年的《汉藏史集》中说,茶叶是出生于阴水鸡年(673)的赞普都松莽布支在位时,一只小鸟衔来的。因为唐代之际茶叶很多时候还是被人们当作药用的,我们无法确定文成公主带进去的药材里面是否由茶叶,但文成公主给藏区带来了茶叶的说法无疑得不到这两部最早关于茶叶起源的藏文史籍的支持。
    ①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30页。
    ②李家光:《我国西南古民族与早期茶叶的开拓》,《农业考古》,1996.4。
    ③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概略》,《农业考占》,1991.4。
    ④[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49页。
    ⑤朱自振:《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①杨曦:《从藏东石棺墓材料看西藏东部与川西、滇西北地区的文化通道》,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②赵和涛、汪春元:《略谈西藏地区茶叶的传入与种植》,《中国藏学》,1990.3。
    ①陈楠:《唐、吐蕃与南诏关系研究》,载《民族史研究》(第3辑),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②转引自[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47页。
    ③此引文不见今本《方言》,仅见于陆羽《茶经》且有两个版本,根据程启坤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和沈冬梅的《茶经校注》为我们提供的线索,宋代“百川学海本”作“蜀西南人谓茶曰葭”,而清代“四库全书本”却作“蜀西南人谓茶曰蔎”。这里的“蔎”应是传抄之误,常璩、杨慎等与杨雄同为蜀人著述的《华阳国志·南中志》、《郡国外夷考》等文献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详见杨海潮《从语言学论证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④李锦芳:《侗台语言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2年,210-211页。
    ⑤杨海潮:《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之语言学考证》,《青海民族研究》,2010.3。
    ①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04-106页。
    ①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45页。
    ②泽旺夺吉:《藏族饮茶历史小考》,载《文史杂志》,1995.3。
    ①均见杨海潮:《云南茶史考误:普洱茶文化辞典代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①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63贞。
    ②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63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6074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6074页。
    ⑤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2年。见杨海潮:《云南茶史考误:普洱茶文化辞典代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⑥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摘译》(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22页。
    ⑦[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222页。
    ①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28-131页。
    ②泽旺夺吉:《藏族饮茶历史小考》,载《文史杂志》,1995.03。
    ③泽旺夺吉:《藏族饮茶历史小考》,载《文史杂志》,1995.03。
    ④泽旺夺吉:《藏族饮茶历史小考》,载《文史杂志》,1995,03。泽旺夺吉: 《藏传佛教与茶》,载《西藏民俗》,1997.01。
    ①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45页。
    ②[英]普里查德著,褚建芳等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华夏出版社,2002年,214-221页。
    ③P.H.Gulliver, The Family Herds: A Study of Two Pastoral Tribes in East Africa, the Jie and Turkana,108-17.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5页。
    ①参见李兴军:《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9.4。
    ②[美]刘易斯·科瑟(Lewis A. Coser);《导论:莫里斯·哈布瓦赫》,载[法]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③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7页。
    ④Frederick Barlett,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199-202,296.转引自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8页。
    ④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7贞。
    ①钟年:《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7。
    ②纳日碧力戈:《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思想战线》,2000.2。
    ③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宄》,《社会》,2006.3。
    ④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0-51页。
    ⑤[美]刘易斯·科瑟(Lewis A. Coser)⑥《导论:莫里斯·哈布瓦赫》,载[法]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美]马文·哈里斯著,叶舒宪、户晓辉译:《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4页。
    ②徐新建、王明珂等:《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一一关于饮食人类学的对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①云南省编辑组编:《基诺族普米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②转引自杨海潮:《云南茶史考误:普洱茶文化辞典代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③方国瑜:《诸葛亮南征的路线考说》,原载《思想战线》,1980.2。见方国瑜著:《方国瑜文集》(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409-419页。
    ④胡适在为《三侠五义》做序时提出了这一概念,言:“上古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后人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只好都归到黄帝的身上,于是黄帝成了上古的大圣人。中占有许多制作,后人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创始的,也就都归到周公的身上,于是周公成了中古的大圣人,忙的不得了,忙的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种有福气的人物,我曾替他们取个名字,叫做‘箭垛式的人物’。就同小说上说的诸葛亮借箭时用的草人一样,本来只是一扎干草,身上刺猬也似的插着许多箭,不但不伤皮肉,反可以立大功,得大名。”
    ④韩致中:《漫话箭垛式人物》,《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①刘忠著:《汉藏文化交流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23页。
    ②刘忠著:《汉藏文化交流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23页。
    ③James C. Scott,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 2009.P257—259.
    ①《施甸长官司族谱》(未刊)
    ②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摘译》(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23页。
    ①谭英华:《唐蕃文化关系考》,《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1904-1949年),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①贾大全:《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4.2。
    ②贾大全:《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4.2。
    ①王启龙:《忽必烈与八思巴、噶玛拔希关系新探》,《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②参见贾大全:《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4.2。
    ③转引自贾大全:《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4.2。
    ④[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8589页。
    ①贾大全:《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4.2。
    ②参见贾大全:《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4.2。
    ③郑象铣:《雅茶与边政》,《边政公论》,1941年5、6期合刊。
    ④参见贾大全:《宋代四川同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究》,1982年01期。
    ①参见贾大全:《宋代四川同吐蕃等族的茶马贸易》,《西藏研究》,1982年01期。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5年4月第1版,5964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六一”
    ④周晶:《藏族核心生活方式的语言学量化——藏族的“茶”与“酒”》,《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01。
    ⑤周晶:《藏族核心生活方式的语言学量化——藏族的“茶”与“酒”》,《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01。
    ①[美]威廉·乌克斯著,侬佳等译: 《茶叶全书》,东方出版社,2011年,153页。
    ②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中华书局,1983年,172页。
    ③董志勇在《关于“印茶入藏”问题》中介绍:“英印殖民当局曾在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和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分别派遣东印度公司职员乔治·比格尔(George Bogle)(?)口英印军队上尉军官特纳(Samuel Turner)出使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企图与中国西藏建立所谓的‘通商关系’。英印资本家集团从他们两人搜集到的有关西藏地区的情报资料中了解到广大西藏人民喜好茶叶这一情况。”
    ①参见董志勇:《关于“印茶入藏”问题》,《中国藏学》,1993.3。
    ②Alastair Lamb. Britain and Chinese Central Asia.London,1960.转引自董志勇:《关于“印茶入藏”问题》,《中国藏学》,1993.3。
    ③Alastair Lamb. Britain and Chinese Central Asia.London,1960.见董志勇:《关于“印茶入藏”问题》,《中国藏学》,1993.3。
    ④董志勇:《关于“印茶入藏”问题》,《中国藏学》,1993.3。
    ①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中华书局,1983年,161-162页。
    ②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中华书局,1983年,162页。
    ③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中华书局,1983年,175页。
    ①工彦威纂辑,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1554页。
    ②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中华书局,1983年,179页。
    ③陈汛舟、陈一石:《滇藏贸易史初探》,《西藏研究》,1988.4。
    ①谭方之:《滇茶销藏》,《边政公论》,1944.11。
    ②参见徐百永:《试析国民政府在西藏的熬茶布施及其效果》,《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9。
    ③参见徐百永:《试析国民政府在西藏的熬茶布施及其效果》,《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9。
    ④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3页。
    ①参见段渝:《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历史研究》,2009.1。
    ②严德一:《论西南国际交通路线》,载《地理学报》,1938 5。
    ③方国瑜:《云南与印度缅甸之古代交通》,载《西南边疆》,1941.12。
    ④姚宝犹:《中国丝绢西传史》,商务印书馆,1944年。
    ⑤夏光南:《中印缅道交通史》,中华书局,1948年。
    ⑥桑秀云:《蜀布邛竹杖传至大夏路径之蠡测》,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9年3月,41本10分册。
    ⑦饶宗颐:《蜀布与Cinapatta—一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4年6月,45本4分册。
    ⑦严耕望:《汉晋时期滇越通道辩》,《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6年,8卷第1期。
    ⑧严耕望:《唐代滇越通道辩》,《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6年,8卷第1期。
    ⑨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7页。
    ①李子贤、李槐、谢国先著:《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云南的改革开放·序言》,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伍加伦、江玉祥:《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编后记》,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木霁弘:《访谈·茶马古道寻踪》,载CCTV10《历程·行者见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木霁弘:《访谈·茶马占道寻踪》,载CCTV10《历程·行者见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杨燕、卜湘玲:《“茶马之道”考察组启程》,《云南日报》,1990年8月3日。
    ④根据木霁弘、陈保亚等人《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2003年版附《“茶马占道”考察队步行考察路线图》。
    ⑤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页
    ①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页。
    ②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10页。
    ③木霁弘著:《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3-15页。木霁弘著:《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28—31页。
    ④蓝勇著: 《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2—3页。
    ⑤蓝勇著: 《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4页。
    ①木霁弘著:《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4一15页。木霁弘著:《茶马占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0一31页。
    ②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2-3页。
    ③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4贞。
    ①周重林、凌文锋:《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文化符号》,《中华文化遗产》,2010.4。
    ①参见木霁弘:《茶马古道的起点?》,载《影响力》,2006.10。
    ①明庆忠:《茶马古道(云南段)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载《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11;工川:《“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罗莉:《依托“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建立藏、川、滇“大三角”藏区旅游经济圈》,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罗世伟:《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载《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叶永新:《关于“茶马占道”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载《学术探索》,2005.4。
    ①木霁弘:《悠远而长存的古道》,载《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②木霁弘:《悠远而长存的古道》,载《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①参见刘小芳:《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占道旅游开发一一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载《旅游论坛》,2009.4。
    ②(美)埃德加·斯诺著,李希文译:《马帮旅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2页。
    ①(美)埃德加·斯诺著,李希文译:《马帮旅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2-23页。
    ②木霁弘:《悠远而长存的古道》,载《活着的茶马占道重镇丽江大研占城》,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①(美)埃德加·斯诺著,李希文译:《马帮旅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2~23页。
    ②[以色列]Eric Cohen著,巫宁等译:《旅游社会学纵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132页。
    ①杨慧:《译序:约翰·尤瑞与游客凝视》,《游客凝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②[美]Dean MacCannell著,张晓萍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128页。
    1.James C. Scott,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2009.
    2. Laura C. Martin(2007),Tea:The Drink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uttle Publishing.
    3.Sara Rose (2010),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How England Stole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 and Changed History. New York: Penguin Group.
    4. [澳]杰克·特纳著,周子平译: 《香料传奇——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月第1版。
    5. [俄罗斯]顾彼得著: 《被遗忘的王国》,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6. [美]艾梅霞著,范蓓蕾、郭玮、张恕、张行军译: 《茶叶之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
    7. [美]戴维·考特莱特著,薛绚译: 《上瘾五百年: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 [美]Dean MacCannell著,张晓萍等译: 《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9. [美]霍丁·卡特著,汤家芳译: 《马桶的历史:管子工如何拯救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10.[美]马文·哈里斯著,叶舒宪、户晓辉译: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11.[美]Nelson Graburn著,赵红梅译:《人类学与旅游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3.[美]斯诺著,李希文等译: 《马帮旅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美]威廉·伯恩斯坦著,李晖译: 《茶叶·石油·WTO:贸易改变世界》,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
    15.[美]威廉·乌克斯著,侬佳等译: 《茶叶全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
    16.[美]卫三畏著,陈俱译: 《中国总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7.[美]西敏司著,王超、朱健刚译: 《甜与权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8.[明]杨一清: 《茶马奏议》,载《杨一清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9.[印]杰恩、[印]思迪奇、[美]维思伯格编著,唐小林等译: 《茶叶保健作用机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20.[英]埃德蒙·R.利奇著,杨春宇、周歆红译: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一一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1.[英]艾瑞斯·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著,杨淑玲、沈桂凤译: 《绿色黄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英]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琳达·简斯、休·麦凯、基思·尼格斯著,霍炜译: 《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3.[英]戴维斯著,李安泰等译: 《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4.[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25.[英]罗伊·莫克塞姆著,毕小青译:《茶:嗜好、开拓与帝国》,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26.[英]马凌诺夫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27.[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8.[英]普里查德著,褚建芳等译: 《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29.[以色列]Eric Cohen著,巫宁等译: 《旅游社会学纵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30.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 《贤者喜宴摘译》(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31.曾庆芳: 《凤庆鲁史——山背后的茶马驿站》,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32.陈椽: 《茶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33.陈渠珍: 《艽野尘梦》,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4.陈兴琰: 《茶树原产地——云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 《汉藏史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36.邓九刚: 《茶叶之路——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的商贸往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
    37.邓启耀:《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38.邓廷良: 《西南丝路:穿越横断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39.方国瑜: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0.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41.关剑平: 《茶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关剑平: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宄》,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43.和匠宇、和铹宇: 《孤独之旅: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和他在云南的探险经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4.黄奋生: 《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
    45.黄国信: 《区与界:清代湘鄂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46.贾大全、陈一石著: 《四川茶叶史》,成都:四川书社,1989年。
    47.蓝勇: 《南方丝绸之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48.李晓著: 《宋代茶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49.李旭: 《遥远的地平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0.李旭: 《藏客——茶马古道马帮生涯》,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51.李旭: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52.李旭: 《茶马古道:横断山脉、喜马拉雅文化带民族走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53.刘丹萍: 《旅游凝视——中国本土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54.刘忠著: 《汉藏文化交流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55.马存兆: 《茶马古道上远逝的铃声:云南马帮马锅头口述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56.木霁弘著:《茶马古道考察纪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7.木霁弘、陈保亚等: 《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58.木霁弘著:《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
    59.任乃强: 《西康图经》,北京:新亚细亚学会,1933年。
    60.阮殿蓉: 《普洱茶在发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61.沈培平: 《中国普洱茶文化》,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62.王笛: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3.王恒杰: 《迪庆藏族社会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
    64.王明达、张锡禄: 《马帮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6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66.王清华、徐冶:《西南丝绸之路考察记》,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67.魏明孔著:《西北民族贸易研究——以茶马互市为中心》,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
    68.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69.夏涛: 《中华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70.徐冶、王清华、段鼎周:《南方陆上丝绸路》,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
    71.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2.杨福泉: 《西行茶马古道:滇藏之路探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73.杨毓才: 《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
    74.杨志玲: 《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75.佚名: 《西康建省记》,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
    76.张应强:《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77.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几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78.周重林:《茶叶战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79.周宁著: 《鸦片帝国》,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80.朱自振: 《茶史初探》,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81.
    1. [美]James Z. Lee著,林文勋、秦树才译: 《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发展》,《思想战线》,2008.02。
    2. [日]藤泽义美著,徐启恒译: 《古代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以滇缅路为中心》,原文载《历史教育》1957年第5卷第5期,译文原载《南亚与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2辑,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3. [香港]饶宗颐: 《蜀布与Cinapatta——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原载《历史语言研宄所集刊》,1974年6月,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4. C. Patterson Giersch: Across Zomia with merchants, monks, and musk:process geographies, trade networks, and the Inner-East-Southeast Asian Borderlands, Journal of Global History.2010.5.
    5. C. P. Giersch著,沈海梅译:《“混杂的人群”:中国西南近代早期边疆的社会变迁(1700-1880)》, 《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David A. Bello著,杨煜达译: 《去汉人不能久呆的地方:瘴疠与清代云南边疆地区的民族管理空间结构》, 《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7. 包威:《云南茶马古道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8. 陈保亚: 《论茶马古道的起源》, 《思想战线》,2004.4。
    9. 陈保亚: 《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纪念茶马古道首次徒步考察和命名15周年》, 《科学中国人》,2005.12。
    10.陈保亚: 《论滇燹古道的形成及其文化传播地位》, 《思想战线》,2006.2。
    11.陈保亚: 《陆路佛教传播路线西南转向与茶马古道的兴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
    12.陈传康、李蕾蕾: 《风景旅游区和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 《沿海新潮》,1996.6。
    13.陈丹: 《茶马古道边贸重镇一一业东》, 《中国西藏》,2007.1。
    14.陈鹤峰: 《同庆丰天顺祥简史》,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28)
    15.陈楠: 《唐、吐蕃与南诏关系研究》,载《民族史研究》(第3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16.陈茜:《川滇缅印古道初考》,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陈庆德: 《人类经济发展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 《民族研究》,1995.01。
    18.陈汛舟、陈一石: 《滇藏贸易历史初探》, 《西藏研宄》,1988.04。
    19.陈一石: 《清代滇茶业述略》,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03。
    20.程启坤、姚国坤: 《唐代茶区与名茶》, 《农业考古》,1995.02。
    21.邓前程:《从自由互市到政府控驭:唐、宋、明时期汉藏茶马贸易的功能变异》,载《思想战线》,2005.03。
    22.董志勇: 《关于“印茶入藏”问题》, 《中国藏学》,1993.03。
    23.段志诚: 《中甸政教合一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甸县志通讯》,1992.02。
    24.方国瑜: 《普洱茶》,载《方国瑜文集》(四),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5.方国瑜: 《诸葛亮南征的路线考说》,原载《思想战线》,1980年第2期。见方国瑜著:《方国瑜文集》(第一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409-419页。
    26.方健: 《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02。
    27.方健: 《“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荼”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 《农业考古》1996.02。
    28.方健: 《茶马贸易之始考》,载《农业考古》,1997.04。
    29.冯智: 《明至清初滇藏政教关系管窥》, 《中甸县志通讯》,1990.03。
    30.高发昌: 《茶马古道上的嶍崆古镇》, 《版纳》,2005.5。
    31.格勒: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 《中国藏学》,2002.3.
    32.龚胜生: 《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1993.07。
    33.谷中原、鲁惠: 《西南地区茶马古道略论》,载《茶叶通讯》,2007.06。
    34.韩海华、周斌星: 《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 《蚕桑茶叶通讯》,2009.1。
    35.韩致中: 《漫话箭垛式人物》,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3。
    36.何昌祥: 《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 《农业考古》,1997.02。
    37.季羡林: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
    38.贾大全: 《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 《社会科学研宄》,1994.02。
    39.江玉祥: 《古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简论》,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40.姜一鹏: 《我所知道的吉庆祥》, 《云南文史资料》(49)
    41.焦红原: 《康县茶马古道<察院明文>残碑及碑文辨析》,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42.解乐三: 《庆正裕商号回忆录》,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43.康力、杨怡: 《沙溪: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集市》, 《中国审计》,2003.2。
    44.雷国雄: 《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5.李光涛、何强、何仕华: 《云南澜沧县芒景、景迈栽培型古茶林略考》, 《农业考古》1997.02。
    46.李华、谢远云、张序强、董雪旺: 《五大连池地方文脉要素与旅游业发展》,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00.16。
    47.李家光: 《我国西南古民族与早期茶叶的开拓》, 《农业考古》,1996.04。
    48.李林辉: 《从吉隆县发现的文物,谈古道吉隆线路》,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49.李三谋: 《明清茶马互市探析》, 《农业考古》,1997.04。
    50.李绍明: 《近30年来的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三星堆文明·巴蜀文化研究动态》(内部资料学术交流),2009.01。
    51.李兴军: 《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 《上海教育科研》,2009.04。
    52.李旭: 《茶马古道》,载《雪域文化》,1993年秋季号。
    53.李旭: 《茶马古道的民间性及其经济、文化双重价值》, 《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54.林文勋: 《唐宋茶叶生产发展原因补论》, 《中国农史》,2000.01。
    55.刘承华: 《园林城市的文脉营构》, 《中国园林》,1999.5。
    56.刘小芳: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一一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载《旅游论坛》,2009.04。
    57.刘云明: 《清代云南境内的商贾》,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02。
    58.刘云明: 《清代云南商人资本的运动》, 《云南社会科学》,1996.02。
    59.刘云明: 《试析清代云南商人的群体整合》, 《思想战线》,1996.02。
    60.龙建民、唐楚臣: 《南方丝绸路与西南文化》,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1990年。
    61.罗开玉: 《从考古资料看古代蜀、藏、印的交通联系》,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62.罗世伟: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9。
    63.吕维新: 《宋代茶马贸易》, 《农业考古》,1998.02。
    64.马伯良: 《云南回族商业巨擘兴顺和号》,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29)
    65.马伯良: 《云南永义昌号》,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29)
    66.马冠朝: 《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理论探析一一制度建构》, 《农业考古》,2007.05。
    67.马冠朝: 《明代官营茶马贸易运营制度的演变与衰落》, 《农业考古》,2007.05。
    68.马丽华: 《茶马古道:一条精神的河流》, 《中国民族》,2002.04。
    69.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03。
    70.马泽如: 《云南原信昌商号经营概况》,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6)
    71.米晓燕: 《公共卫生与都市生活一一以成都市政府卫生事务所为中心的考察(1941-1949)》,载吴达善编《西南社会历史论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72.敏塔敏吉: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73.明庆忠: 《茶马古道(云南段)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载《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11.
    74.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等: 《“茶马古道”文化简论》,载《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75.木霁弘、胡皓明: 《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特征》,载《第三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76.木霁弘: 《茶马古道与鹤庆》, 《鹤庆》,2005.02。
    77.木霁弘: 《茶马古道的起点?》,载《影响力》,2006.10。
    78.木霁弘: 《悠远而长存的古道》,载《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79.纳曰碧力戈:《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思想战线》,2000.02。
    80.潘淑华: 《民国时期广州的粪秽处理与城镇生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宄所集刊》59期,2008.03。
    81.任海芬、杨政翠、张漪: 《茶马古道南涧境内线路初考》,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82.任乃强: 《中西陆上古商道一一蜀布之路》,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83.桑秀云: 《蜀布邛竹杖传至大夏路径之蠡测》,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本10分册,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84.申旭: 《茶马古道与滇藏川印贸易》, 《东南亚》,1994.03。
    85.施次鲁: 《福春恒的兴起发展及其没落》,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86.石硕: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西藏研究》,2002.04。
    87.史占扬:《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四川民族初探一一四川东汉崖墓文化中的民俗和宗教》,《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88.宋恩常:《迪庆藏族封建制度调查》,载《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89.谭方之: 《滇茶销藏》, 《边政公论》,1944.11。
    90.谭英华: 《明代西南边疆之茶马市易》, 《边政公论》,1943年11、12期合刊。
    91.谭英华: 《唐蕃文化关系考》, 《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1904-1949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92.陶德臣: 《大西南茶叶运销路线考》, 《农业考古》,1997.02。
    93.陶德臣: 《外销茶运输路线考略》, 《中国农史》,1994.02。
    94.陶宏: 《“茶马古道”上的盐务重镇一一盐井乡》, 《中国文化遗产》,2005.05。
    95.童恩正: 《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96.童恩正: 《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见《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97.王川: 《“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02。
    98.王汉生、刘亚秋: 《社会记忆及其建构—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 《社会》,2006.03。
    99.王平盛、虞富莲:《中国野生大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茶叶科学》,2002.22。
    100. 王晓燕: 《宋代都大提举茶马司沿革一一宋代茶马职官研究之一》, 《青海民族研究》,2002.04。
    101. 王晓燕、李宝刚:《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102. 王志芬: 《普洱茶的兴盛与近代云南马帮》, 《农业考古》,2003.04。
    103. 汶江: 《试论道教对印度的影响》,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4. 吴吉远:《川藏贸易重镇——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西藏研究》,1995.02。
    105. 向翔: 《茶马古道与滇藏文化交流》,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03.
    106. 谢兴鹏: 《漫谈北川的茶马古道》, 《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107. 熊燕: 《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交流》, 《今日民族》,2006.11。
    108. 徐百永: 《试析国民政府在西藏的熬茶布施及其效果》,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09。
    109. 徐新建、王明珂等: 《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一一关于饮食人类学的对话》,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110. 徐学书、喇明英、缪永舒: 《四川茶马古道的路网体系及其文化价值》,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11 1. 徐仲林: 《邛崃——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中华文化论坛》,2008.S2。
    112. 杨海潮: 《云南茶史考误:普洱茶文化辞典代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113. 杨海潮:《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之语言学考证》,《青海民族研究》,2010.03。
    114. 杨克诚: 《永昌祥简史》,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
    115. 杨曦: 《从藏东石棺墓材料看西藏东部与川西、滇西北地区的文化通道》,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116. 杨永平:《鲁史:滇西茶马古道上的明珠》, 《传承》,2009.1。
    117. 杨志玲: 《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及其经营特点》, 《思想战线》,2009.05。
    118. 泽旺夺吉: 《藏传佛教与茶》,载《西藏民俗》,1997.01。
    119. 泽旺夺吉: 《藏族饮茶历史小考》,载《文史杂志》,1995.03。
    120. 张梅: 《生民通边——又叙思茅澜沧茶马古道》,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121. 张文:《剑川:茶马古道上的千年重镇》, 《中国西部》,2005.09。
    122. 张相时: 《云南恒盛公商号史略》,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8)
    123. 赵和涛、汪春元: 《略谈西藏地区茶叶的传入与种植》, 《中国藏学》,1990.03。
    124. 赵腊林唱、译,陈志鹏记录整理: 《达古达楞格莱标》, 《山茶》,1981.02。
    125. 郑象铣:《雅茶与边政》,《边政公论》,1941年5、6期合刊。
    126. 郑治民: 《初探普洱市境内茶马古道形成、分布及现存遗迹》,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127. 郑祖祐:《云南疟疾流行历史及防治情况》,《云南文史资料选辑》(35),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8. 钟年: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07。
    129. 周云水、魏乐平: 《略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文化涵化一一基于对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的田野调查》,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01。
    130. 周云水:《人口流动于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文化涵化一—以西藏察瓦龙乡为例》,《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131. 周兆望: 《略论两晋南北朝饮茶风气的形成与转盛》, 《农业考古》,1994.02。
    132. 周智生:《云南商人与近代中印商贸交流》, 《学术探索》,2002.01。
    133. 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34. 周智生:《历史上的滇藏民间商贸交流及其发展机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03。
    135. 周智生:《茶马古道上的纳西族“藏客”起源探析》, 《西藏研究》,2009.10。
    136. 周重林、凌文锋:《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文化符号》,《中国文化遗产》2010.04。
    137. 周重林、杨海潮:《“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研究报告》(未刊)
    138. 周重林:《从俺答汗求茶看茶在明代的政治地位》, 《青海民族研究》,2012.02。
    139. 朱自振: 《中国茶叶历史概略》, 《农业考古》,1991.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