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对传播学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交往”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点之一。作为一种共时性理论资源,它在不同的话语中都得到反映,体现着人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交往”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环境下,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思想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规范性价值基础,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传播思想的重要环节。受教科书影响,国内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不存在交往思想;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三个基本概念:经济因素、阶级分析和交往,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前两者,而交往思想的研究明显不够。
     本研究以马克思交往思想为研究对象,以文本解读与语境还原相结合为基本路径,对马克思交往思想形成、演变轨迹进行了细致的历史梳理,概括了其在不同时期下的异质变化,归纳了交往思想中以人、社会关系为主体的内涵和实践性的特征。论文的结构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模式,以历史事件和思想文本的双重维度,实现从微观文本分析向宏观思想把握、从表象的社会观察向深层的透视、从对事实的描述向意义的阐发。“社会是个人交往活动的产物和结果,是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语),在传播学视域下,充分体现了其原有和应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和演进过程;其二,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是一种发展的、生命力极旺盛、永不过时的思想体系,是传播学发展的思想动力。全文分为8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交往形态和早期交往哲学的历史考察;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初探索阶段,即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第三部分是探讨交往的理论基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第四部分是剖析资本逻辑如何构成不平等的社会交往;第五部分是“大历史观”视野下,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第六部分是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交往思想的传承;第七部分讨论交往是传播学的奠基性思想。这也是本文重要观点的呈现:人、社会关系是交往思想的内涵,实践性是其特征;交往是传播学发展的思想动力。第八部分是重新评价交往思想在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地位、对传播学的影响以及其面临媒介新语境的变化。
     基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完成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本文认为,马克思交往思想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也不是对西方哲学思想的简单传承,而是承载着马克思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历史过程;本文认为,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基本概念,交往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是马克思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思想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价值基础;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确实传承了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并将其引入到传播学领域,但却因过分强调“物质生产”,忽视了“人”,尤其是忽视了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关切,这与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根本主旨不相符合;本文还认为,作为人的社会生存方式,交往是历史地发生和发展着,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不断扬弃并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式,在反作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制约着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交往思想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至今仍然具有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传播学科的发展,尤其如此,它促成传播学两大核心问题回归(“人的境遇”和“基于社会关系下的媒介角色定位”),为传播研究新范式提供理论来源和思想依据,并展开传播学内传统话语体系外的省视。
     交往思想不仅使得传播学具有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还使得传播思想本身变得日益成熟化、丰富化。
“Kommunik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Marx's thought. As a synchronic material,it reflects the ways of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man and society in different discourses. Influenced by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living time, Marx used this idea to investigate early capitalist society, to criticize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capitalism and to formulate his ideal of the communist society. This is key to understand Marx’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However due to influences of thetextbooks from former Soviet Union,Chinese scholars are used to think that Marx has no communication theory. Previous scholarship mainly value the two basic concepts of "economic factor" and "class analysis" in understanding Marx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as the third basic concept are comparatively scare.
     This study examines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Combining text analysis and context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veals the essence and values of Marx's idea that “society is the product of the activities and results of personal contacts,is the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under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 Thus this thesis tries to remove the dense fog set by politics, economy, media and technology, and goes back to the core issue——man.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wo questions:One is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other is the influence of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on the discipline of communication, arguing that the theory is the fundamental think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review about communication forms and the early philosophy of exchanges;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early exploratory stage from philosophy to sociology;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 man in reality”;The fo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unequal social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capital logic; The fifth is examination with the "big view of history " vision on communication’s role a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ixth chapter explores how Western Marxism inherited Marx’s communication idea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discussion about the essence and intrinsic quality of Marx’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eighth chapter is re-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in Marx’s thought system, 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the new context of themedia.From the double dimensions of the historical events and ideological texts, the thesis achieves from the micro‐text analysis to the macro‐thinking, from social appearance to the deep perspective,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acts to the elucid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Based o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historical facts, the thesis draws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Marx’s communication is not simple inheritance of Western philosophy, but carries the complex historical process of multiple factors,such as ideal and reality; fact and value; secondly, communication idea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arx's thought,so we can more thoroughly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whole picture of Marx's thought. thirdly,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is about the thinking of the person's social activities in social existence and social history. Communication should has a " broader " perspective, because communication change the society and is meanwhile more deeply rooted in society.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allows the discipline of communication becom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rich.
引文
1传播的定义和范围有很多种,总体上看,有三种视角来定义这个概念:线、面和网。线性是指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早期的宣传就是以这种传播观为基础;面性是指将传播作为一个中心词汇,强调了传播的社会特定;网性是开始探寻传播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传播的理解也渐渐深入和多元,甚至提出传播即为一种文化。参阅:陈力丹、易正林编著.传播学关键词[M].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
    2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本文此处以传播的概念内容发生的变化来印证传播学的发展: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为传播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参见Cooley C. H. Social orgnizations:A Study of theLarger Mind.(1990),库利强调的是传播的社会关系,将传播看成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皮尔士提出“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参见Peirce C. S. The Low of The Mind. inCollected Papers.(1911),皮尔士更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后来的伦伯格将传播定义为“通过符号或者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参见Lundberg, C., Foundation ofSociology, Macmillan, N. Y (1939);纽考姆认为传播“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参见Newcomb, T.Social Psychology,Dryden, N. Y(1950);直到40年代,施拉姆等学者开始突出强调传播的信息属性,如施拉姆认为“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参见Schramm,W.How Communication works, in the Process and Effectsof MassCommunication. Univ. Illinois Press, Urbana (1954);而阿耶尔则更明确地指出: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参见Ayer, A. J.“What is Communication”, in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Martin Secker&Warburg, London.(1955)由此,这些变化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可以从更加广阔的背景和视野下去考察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
    3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序言3.
    4陈卫星.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G].选自《以传播的名义——陈卫星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30.
    5朱振明.传播世界观的思想者——阿芒马特拉传播思想研究[M].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序言2.
    6这个时间的计算是依据1979年复旦大学新闻系郑北渭教授首先发表《公共传播学研究》和《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共传播学》两篇文章,算是传播学首次登陆中国,拉开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序幕。参见: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3.
    7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4.
    8陈卫星.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G].选自《以传播的名义——陈卫星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36.
    9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M].胡湘/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69.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1.
    1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79.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
    13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6.
    14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20.
    15如Jone,Peter.Value for money? Putting Marx through the mill. Language Sciences; Jul2011, Vol.33Issue4,p689‐694,6p; Fuch,Christian.Som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Media Studies: Reflections on Karl Marxand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9, Vol.3, p369‐402,34p.
    16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2.
    17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序言2.
    18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刘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
    19Armand Mattelart.Technologie,Culture&Communication. La Documentation Francaise.1982:13‐14.
    20阿伦特提到人认为:一种社会的或政治的动物,提出亚里士多德最初的“政治动物”(zoon politikon)最早的时候被译作社会动物(animal socialis)。到托马斯·阿奎就成了一种标准翻译: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即社会的。社会一词对政治一词的无意识替代,也显示出政治与社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参见: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4‐15.
    2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6.
    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研究报告》(2007-2009)、《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等文献的整理发现:西方学者的马克思研究中,完全以“马克思交往”为主题的专门研究是较少出现的。
    24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7.
    25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6Hannah Arendt.The Human Condition[M].The Uni. Chicago Press,Chicago,Illinosi.1958:60‐105(第3章“劳动”).
    27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8塞耶斯(Sean Sayers).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及其批评[J].科学与社会2007(4):11‐21.
    29王晓东.交往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求是学刊.2000(5):23‐26.
    30夏宏.交往理论与意识形态批判——一种批判解释学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8‐33.
    31吴细玲.交往与社会时间和空间[J].哲学动态.2010(2):15‐20.
    32彭冰冰.论马克思的交往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7‐89.
    33林剑.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J].江海学刊.1993(5):14‐16.
    34许斗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形式理论新释[J].东南学术.1999(2);姜锡润.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与交往形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学科版).2002(4).
    35曹浩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概念新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2):57‐62.
    36该书作者立足马克思的晚年笔记、《历史学笔记》、《人类学笔记》、《给维伊查苏里奇的信》等文本,将它们作为一个交往观的文本群进行系统解读。被评价为“在国内外学术界填补了一项空白,也可说是一种思想的延续、补充和升华。”
    37参见: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J].现代哲学.2007(5):1‐15;张盾.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穆勒评注>中的“承认”问题[J].现代哲学.2007(5):16‐20.
    38姚纪纲.马克思交往理论源头再考察——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哲学堂.2001第1辑:38‐58.
    39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7.
    40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7.
    4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2.
    42范进.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6):35‐42.
    43参阅: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44栾文莲.交往与市场: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45刘明合.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
    46郑召利,杨林林.生产、交往与人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1):45‐50.
    47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
    48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
    49这类著作包括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姚纪刚.交往的世界;李素霞.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贺翠香.劳动交往实践.
    50这类著作包括韩红.交往的合理性与现代性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深层解读;朱士群.阶级意识、交往行动与社会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现代性话语;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兼论与马克思学说的相互关联.
    51这种说法也得到历史学家的认同,如奥地利学者弗里德里希·希尔认为“19世纪不只是100年,它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一直延续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最后在欧洲城市的残垣断壁中才告终结。”参见:希尔.欧洲思想史[M].赵复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83.
    52持此类观点的著作有: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等。
    53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孙五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序2.
    54Hanno Hardt.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Communication,History and Theory in America.Routledge1992:216.
    55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6.
    56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5:7.
    57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序言17.
    58Terrell Carver. The Postmodern Marx.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第7章“翻译与解释:马克思的话”.
    59马凌.自由与共和: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7‐48.
    60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M].李宏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81.
    61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导论43.
    62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导论8.
    63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导论37.
    64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导论37.
    65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126‐135.
    67肖恩·麦克布莱德.多个声音,一个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4.
    68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5:53.
    6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M].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120‐122.
    7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4.
    71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8.
    7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
    7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7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7.
    7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3.
    7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82.
    77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1.
    7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110.
    7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5.
    80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6.
    81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8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3.
    83陈村富.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J].世界宗教研究.2002(1):11‐16.
    8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8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贺麟等/译.1990:163.
    86陈村富.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J].世界宗教研究.2002(1):11‐16.
    87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孙善玲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9‐20.
    88彭树智.文明交往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516‐518.
    89参看:大庭修.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M].王勇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53‐79.
    90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72.
    9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19.
    9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8:23.
    9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6.
    94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4.
    95廖申白.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74‐79.
    9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
    97洛克.人类理解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6、385、503.
    98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04):126‐135.
    99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04):126‐135.
    100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02、620、635.
    101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04):126‐135.
    10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18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496.
    10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18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650.
    10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79.
    10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3.
    106康德.康德文集[M].刘克苏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130.
    107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治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
    108M.Heidegger. Holzwege [M]. Frankfurt.1950:91.
    109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M].赵复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84.
    110虔信派(Pietism),是德国基督教路德宗教会中的一派,盛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该派认为宗教的要点不在于对信条的理解,而在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内心的虔诚”。
    111佩拉纠(Pelagius360?‐420?)不列颠僧侣和神学家,他的教义否认“原罪说”,主张人有意志自由。
    112Kant. Wilhelm Meister’s Travels.“人人丛书”第2卷:216.
    113H.Heine. S mtliche Werke. Insel第7卷:291.
    114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M].范德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8.
    115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M].范德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9.
    116引自:歌德.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14.
    117引自:歌德.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15.
    118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M].范德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5‐36.
    119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M].艾思奇/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1:39‐41.
    120提到德国浪漫主义,直接反应就是“反动、落后”的代表。这种成见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确实忽略了很多至关重要的理论细节。一般地说,德国浪漫主义分为三个时期:1797-1802年的早期或者耶拿浪漫派,1803-1815年浪漫派运动的全盛期和1816-1830年的晚期。在不同的阶段中,思潮本身的主要观点有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因此不能用晚期浪漫派的观点来简单地反对浪漫派早期的发展。参见FrederickC.Beiser(ed). 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Cambridg UniversityPress.1966.
    121关于近代德国民族主义的根源和浪漫主义在其中的作用,可以参阅的书有:F.C.Sell.Die Tragodie desdeutschen Liberalismus. stuttgart1954:46、53、68.
    122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Soliloquies.[M].NewYork,1926:30.
    123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Soliloquies.[M].NewYork.1926:16、22.
    124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Soliloquies[M]. NewYork.1926:37、51‐52.
    125张一兵(主编).资本主义理解史第1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94‐95.
    126关于德国复辟时期的总的全面论述,可以查阅:Franz Schnabel.Deutsche Geschichte im neunzehntenJahrhundert (1‐4卷);Heinrich von Treitschke. History of Germany in the19th Century;FriedrivhMeinecke.Preussen und Deutschland im19.und20.Jahrhundert.
    127可参阅Ernst Tr ltsch. Die Restaurationsepoche am Anfang des19. Jahrhunderts.载自他的GesammellteSchriften第4卷:587‐613; Georg von Below.Die deutshe Geschichtsschreibung. Munich.1924:3‐5章;还有的如Franz Rosenzweig.Hegel und der Staat两卷本Munich.1920;Hermann Heller.Hegel und der nationaleMachtstaatsgedanke in Deutschland. Leipzig.1921;Herbert Marcuse. Reason and Revelation:Hegel and Riseof Social Theory. New York.1941.
    128洪堡在1792年6月1日写给G.福斯特的信,载自洪堡.Gesammelte Werke (共5卷)第1卷[M].Berlin.1841:298.
    129有关于格丁根大学7教授的详细介绍,可参见Treitschke. History of Germany in the19th Century中的第6卷的第9章。
    130Sidney Hook.From Hegel to Marx.New York.1935.这本书里有关于这一批思想家的最好论述,胡克的主要兴趣就是讨论这些思想家和马克思之间的关系。
    13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7‐38.
    132Cisezkowski.Prolegemena zur Historiosophie[M].Berlin.1838:129‐132.
    133当时的柏林情况,详细见Fr.Sass.Berlin in seiner neuesten Zeit und Entwicklung. Leipzig.1846:70‐73.提到施提赫尔点心铺等一些公共场所,而关于柏林的政党和派系等则在139页。
    134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Ⅰ[M].刘丕坤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79.
    135F.C.v.Savigny. Vom Beruf unsrer Zeit für Gesetzgebung und Rechtswissenschaft.Heidelberg.1814:11‐14、117‐118.
    136E.Gans.Rückblicke auf Personen und Zust nde[M]. Berlin1836:99‐106,这本书里很多思想后来都被马克思所引用过,关于中世纪和近代的各个阶层之间的区别,或者是给几种阶级斗争形式所下的定义。
    137E.Gans. Das Erbrecht in weltgeschichtlicher Entwickulung[M]. Berlin.1824:导言4.
    138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9‐10.
    139参阅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40马克思.博士论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
    141马克思.博士论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1‐22.
    142R.Prutz.Zehn Jahre.Geschichte den neuesten Zeit(1840‐1850)第1卷[M]. Leipzig.1850:11.“我们没有任何政党,因为当时代表着民族意识的集团中,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派别,首先是神学派别,而后是文学派别,这些派别已经吸引了我们的全部兴趣,而这个新的领域,即政治意识的新领域,对多数人来说,还是太新鲜,陌生和不习惯……旧派别如神学派别和文学派别已经过时了,而要建立新的、政治的派别,我们还不够成熟。”
    143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M].刘丕坤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257.
    144转引自Sidney Hook. From Hegel to Marx. New York.1935:247.
    145Sidney Hook. From Hegel to Marx. New York.1935:249.
    146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76‐785.
    147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M].刘丕坤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319.
    148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M].刘丕坤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320.
    14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5‐42、50‐96.
    15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0‐121.
    15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4‐75.
    15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84.
    15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79‐180、176、178.
    15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42.
    15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42.
    1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09.恩格斯在1895年4月15日给费舍的信上写道:“我经常听到马克思说,正是林木盗窃法的研究和摩塞尔农民处境的研究促使他从纯粹的政治转向经济关系,因此也就转向社会主义。”马克思自己也说“1842年至1843年间,我担任《莱茵报》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害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分割地产的讨论,当时莱茵省省长沙培尔先生和《莱茵报》之间关于摩塞尔农民情况的公开的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辩论,都推动我去研究经济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Ⅰ‐Ⅱ.
    1571843-1845年间,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他既对鲍威尔、施蒂纳甚至是费尔巴哈等人进行批判,也是赫斯等少数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合作,这种合作甚至一直持续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因为其中部分都是赫斯所写。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赫斯的成果纳入到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文本中,说明他们对赫斯还是比较认可的,而且这时候的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也依旧存在。参见张一兵.赫斯:一个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思想先行者和同路人.载于莫泽斯·赫斯.赫斯精粹[M].邓习议/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代译序3.
    15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研究[J].1990(3):3‐19
    159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5.
    160马列主义编译资料第12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5.
    161马列主义编译资料第12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3.
    162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6.
    163马列主义编译资料第12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0‐65.
    164Theodor Zlocisti(ed).Sozialistische Aufs tze.Berlin.1921:111.本书还收录了Moses Hess.Ueber diesozialistische Bewegung in Deutschland.本书的第103-104页还对当时青年黑格尔派做了最好的介绍。
    165Arnold Ruge.S mtliche Werke.Mannheim1847‐1848这是第2版,共10卷。这段选自第1卷的”UnsereKlassiker und Romantiker seit Lessing”:11.
    166Hans Rosenberg.Arnole Ruge und die Hallischen Jahrbücher.第5卷[M].1842:6‐7.载自Archiv fürKulturgeschichte.
    167分别选自于Arnold Ruge und die Hallischen Jahrbücher中卢格的评论文章第3卷1840:1921、2422.
    168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0:535‐641.
    169中文的第一个全译本是1956年何思敬译,宗白华校的版本。第二个是1979年由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三个是2000由中央编译局根据MEGA2的逻辑改编稿翻译出来的,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中。本文所用的是第3个中文版本。
    170朱哲,杨金洲.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
    171朱哲,杨金洲.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2.
    172比如英国学者苏珊·伯克-莫斯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包含了人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种解读既算得上一种理论上的成功探索,也算得上是从马克思文本中找到的与我们这个时代共鸣的重要事实。参见Buck‐morss,Susan.Dreamworld and catastrophe:the passing of mass utopia in East andWest.Cambridge.Mass.MIT Press.2000以及山之内靖.受难者的目光:早期马克思的复兴[M].彭曦,汪丽影/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173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60.
    174参见: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7‐58.这里洛克讽刺霍布斯,认为这种国家统治下的人民的生存状态比自然状态还要差。
    175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J].读书.2000(7):149.
    176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Entfremdung异化和Entau rung外化,意义非常接近,经常被作为同义词加以使用。后来随着思想的发展,外化的应用范围被不断扩大,并以三种意义体现出来,首先是指一种与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复杂的主客关系,这种关系具有经验的普遍性;第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的家劝对抗特征的外化,第三种则是一种得以高度哲学概括的“外化”。因此外化不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对立关系。另外黑格尔在使用异化这个词,常常是表示绝对精神的纯逻辑概念产生胡自然界,而自然界作为绝对精神的物质依托,又常常与精神相对,是对精神的玷辱,这就是精神异化论。参见:王贵贤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56‐60.
    177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95.
    178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26‐27.
    179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28.
    180转引自:韩立新.从费尔巴哈的异化到黑格尔的异化:马克思的思想转变[J].思想战线.2009(6):69.
    18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2.
    18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
    18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18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5.
    18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7.
    18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4.
    18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5.
    188相关论述参见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0:197.另外,这一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也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论述和展开。
    18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19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4.
    19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19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19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194关于这个异化关系,马克思的论述并不是很多,很多学者在对《1844年手稿》的研究不断深入中都提出了质疑,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对前三个层次论述得比较充分,而对人与人的异化却显得有些语焉不详,甚至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异化理论到《1844年手稿》时还只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理论。因此,这里将结合《神圣家族》文本,以及他人的分析结果(如日本学者山之内靖《受难者的目光:早期马克思的复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92)目的是将马克思的人与人的异化具化成“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相异化”。
    19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0‐61.
    19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1.
    19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1.
    19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19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20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201马克思在自己的文集中也谈到异化的前两个规定“所谈的是物的异化”,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0.
    20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20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0.
    20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4.
    205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0:196.
    20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4.
    207参见Murray N.Rothbard.Karl Marx:Communist as Religious Eschatologist.The Review of AustrianEconomics,Vol.4,1990,pp.123‐179.
    20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209朱哲,杨金洲.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9‐83.
    2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38.
    2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64.
    2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0‐171.
    2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3.
    2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64.
    2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64‐165.
    2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43.
    217韩立新/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7.
    218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3(注释1)
    219“费尔巴哈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841年发表的《基督教本质》,但是被马恩著作引用得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却不是这本书,而是1842年《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1843年《未来哲学原理》。”参见: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1‐101.
    220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1.
    221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5.
    2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4‐61.
    223唐正东.从斯密到马克思[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35.
    224如胡克.对卡尔·克思的理解[M].重庆出版社.1989;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225赫斯.论金钱的本质.选自/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7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3.
    226参见侯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种历史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78‐210(第四章“马克思与赫斯的社会主义”)
    22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6.
    228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6.
    22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3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3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5.
    23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5.
    233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2.
    234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31‐39.
    23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515.
    23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99‐200.
    237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3.
    238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7.
    23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4.
    240魏小萍.<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个方向[J].《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6年12月11日第12版:3.
    241候才.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文稿结构的重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2):11.
    242聂锦芳.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前史研究[J].河北学刊.2006(7):9.
    243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和日本学界对广松版的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6(2):23.
    244张一兵.文献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科学立场[J].学术月刊.2007(1):33.
    245“以文本本身为本位,从文本出发,先对其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理论体系、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详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抽象、提炼出重要思想与问题,然后在把这些思想核问题放在思想史的演进过程和当代社会的变迁中,理性而客观地为其现实价值定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历史的延续和积累,以及创新与重构,使得文本中原始思想的当代价值真实地得以呈现出来。”参见:聂锦芳.<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文本学研究的视野内[J].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6年8月14日第12版:2.
    246王学东.<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5):6.
    247“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verkehr’这个术语的含义很广,它包括个人、社会团体、许多国家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乃是任何另一种交往的基础。《形态》中与此相关的术语还包括:verkehrform交往形式、verkehrswise交往方法、verkehrsverh ltnisse交往关系”。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97(注释4).
    248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曾于1846年5-7月间将《形态》手稿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交给出版社,但最终并没有出版,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它们并不是成稿。
    249关于《形态》的布局结构,可参阅的著作有:朱哲,杨金洲.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魏小萍.<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韩立新/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50本文这一部分关于《形态》内容比较研究主要是以中文译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135与德文学术年鉴版MARX-ENGELS JAHRBUCH2003. 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6-130为主.
    25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25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106.
    25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25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118.
    25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6;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105.
    256参阅:叶汝贤.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深入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发的唯物史观[J].哲学研究.2008(2):10‐18.
    257魏小萍.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5.
    25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8;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88‐89.
    25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58.
    260“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75;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6
    261“分工起初只不过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者‘自然形成’分工”。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83;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17‐18.
    26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107.
    26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6‐107;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53‐55.
    264“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通过某种联系——家庭、部落或者甚至是土地本身等——结合起来;后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在前一种情况下,交换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即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换……在前一种情况下,所有者对非所有者的统治可以依靠个人关系,依靠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共同体;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通过货币”。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47‐48.
    265“以机器,尽管还是以具有最粗陋形式的机器为前提的劳动,很快就显出它是最有发展能力的。过去农民为了得到自己必需的衣着而在乡村中附带从事的织布业,是由于交往的扩大才获得了动力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第一种劳动”。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109;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56‐58.
    26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89;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23‐25.
    26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66‐68.
    26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79‐80.
    26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相应德文在MARX‐ENGEL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2004:88.
    270魏小萍.探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和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6.
    27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1.
    27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27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27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275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6.
    27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27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
    27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13.
    27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8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281关于这个手稿的文本结构,可以参看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06-509.
    28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02.
    28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9.
    28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8.
    28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9.
    28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
    28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1.
    28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2.
    289戈德利尔.境界:人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历程.1972.转引自: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M].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29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3.
    29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7‐88.
    29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29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
    29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4.
    29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9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9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
    29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2.
    29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104.
    30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5.
    30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75.
    302Alain Lipietz.The Enchanted World, Trnslated by IanPatterson.Verso Edition.London.1985:13‐14.
    303这个章节的标题:大历史观(macro-history)是源于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中文版的自序,指的是将宏观和放宽视野观念导入进历史研究中去。
    304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5.
    305原苏联学者称为“古代社会史笔记”。中国学者王东等人则认为应该称为“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参见王东,刘军.“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J].哲学研究.2004(2):15‐21.
    30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3071877年,路易斯亨摩尔根出版了《古代社会》,其副标题是“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研究”。他以具体历史材料阐明地区共同体和国家产生途径的可能性,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人类原始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0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309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5.
    3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2.
    3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1.
    312约·海尔曼.<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写作过程[J].选自:马列主义研究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第4辑):36.
    3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7
    314李白玲.晚期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35‐36.
    3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45.
    31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4‐136、254.
    317廖申白.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74‐79.
    3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3.
    31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96‐500.
    3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3.
    32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7.
    322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97.
    323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第3册[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62.
    324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7.
    32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
    326鲁越等.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137.
    327张永庆.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3):50‐55.
    32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72.
    329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0.
    330杨耕.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1‐8.
    33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0.
    332赵家祥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1.
    333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New York.PantheonBooks1970:21.
    334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新版序14.
    33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8‐139.
    336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王伟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2.
    337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
    338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王伟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7.
    339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王伟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8‐89.
    340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王伟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90.
    341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
    342Chantal Mouffe(ed).Gramsci and Marxist Theory.Routledge&KeganPaul.1979:185.
    343Jean L.Cohen,Andrew Artato.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Press of M,I,T.1992:84.
    344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1‐12.
    345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8‐109.
    346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0.
    347关于“文化霸权”还是“文化领导权”的翻译之争,参看: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0‐51.作者认为“尽管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学者的翻译中有领导权和霸权两种译法,但是领导权本身比霸权的含义更宽,但葛兰西的文中所提到的‘egemonia’不是个人之间或者个人与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而是统治阶级对从属阶级的权力关系,本身具有强制性控制。文化领导权的依法更加符合中国人习惯,但是实际上却遮蔽了葛兰西赋予这个词本身的特有内涵:同意和强制”;另外文化霸权还可以参阅:周凡.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20‐31;仰海峰.葛兰西的霸权概念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39‐44.
    348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2.
    349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9‐151.
    350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1.
    351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3.
    352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M].余其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37.
    35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M].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24.
    354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7.
    355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M].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36.
    356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M].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8.
    357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93.
    358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6.
    359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要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7.
    360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2.
    361意识形态最早是法国的观念学家特拉西在1796年提出来的,当时被用来指称“观念科学”。在经历了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政治统治和阶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冲突和社会革命的关系也日益密切。意识形态批判是20世纪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新马克思主义、新左派、人本主义批判思潮以及社会学、传播学和哲学的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现代人的生存中,意识形态不只是外在的理论形态,更是成为现实的社会力量或文化力量,它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而意识形态也影响和决定着交往思想在新的时代中的变化和发展。
    362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8‐70.
    36360年代后,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中,更多地用劳动和交往(communication)取代了劳动和相互作用(interaction)的表述。
    364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5.
    365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99.
    366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27.
    367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等/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49.
    368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28.
    369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要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6‐256(第七章“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370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2.
    37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5.
    372曹卫东.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效果[J].读书.1997(11):28.
    373具体参看:赫尔米希.“颠倒的世界”是马克思著作的基本思想[J].转引自:缪勒.通往<资本论>的道路[M].钱学敏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374Hanno Hardt.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Communication,History and Theory in America[M].Routledge.1992:216.
    375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
    376Friedrich Engels.Die Lage der arbeitenden Klasse in England.[M].Vienna/Berlin.1932:236.
    377Friedrich Engels.Die Lage der arbeitenden Klasse in England.[M].Vienna/Berlin.1932:118.
    378Karl L with.Von Hegel zu Nietzsche.Stuttgart.1950:301.
    379论述马克思的著作浩如烟海,此处提及:H.Cunow. Die Marxsche Geschichts,Gesellschagts,undStaatstheorie.Berlin.1920; Pleng. Marx und Hegel;Marianne Weber.Fichtes Socialismus und die MarxscheDoktrin.
    380Karl L with.Von Hegel zu Nietzsche Stuttgart.1950:338.
    38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43.
    38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3.
    383Karl Marx. National konomie Philosophie[M].Berlin.1950:182.
    384Karl Marx. National konomie Philosophie[M].Berlin.1950:183.
    385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38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3.
    387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5.
    388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
    389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2.
    390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
    391张曙光.人的世界和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
    39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963:499.
    393张曙光.人的世界和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
    394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64、174.
    395张曙光.人的世界和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396这类作者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如施蒂纳;还有英国的边沁等。
    39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1.关于“德国的或者‘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最后一段。
    39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
    39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0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
    40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
    402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5.
    40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3.
    404彭树智.论人类的文明交往[J].史学理论研究.1995(5):3‐19.
    40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2.
    40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407李素霞等.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53‐58.
    408参阅: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77‐183.
    40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110.
    4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4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4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
    413万光侠.马克思的交往观和全球化[J].发展论坛.2001(4):31‐32.
    4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415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04.
    4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41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418Bertell Ollman. Alienation:Marx’sConception of Man in a Capitalist Society[M].Cambridge UnversityPress.1976:17
    41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420Bertell Ollman. Alienation:Marx’sConception of Man in a Capitalist Society[M].Cambridge UnversityPress.1976:18.
    421分别位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422Bertell Ollman. Alienation:Marx’sConception of Man in a Capitalist Society[M].Cambridge UnversityPress.1976:295.
    42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42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662.
    42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08.
    42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42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428Max Hirsch.Democracy and Socialism.[M].New York.1901:80‐81.
    42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43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92.
    43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0.
    432Bertell Ollman. Alienation:Marx’sConception of Man in a Capitalist Society[M].Cambridge UnversityPress.1976:22.
    433Bertell Ollman. Alienation:Marx’sConception of Man in a Capitalist Society[M].Cambridge UnversityPress.1976:24.
    434李文阁.马克思实践观的一个“矛盾”[J].哲学研究.2005(5):16.
    435“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是进行对象性活动的,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化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实在物的活动。”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4.
    436迟超波.论马克思的实践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3):29.
    43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438“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439“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440“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一些人,即繁殖。”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441“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44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443“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后,我们才发现:人也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44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44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446参见:陈仕伟.<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实践阐释的思考——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1‐2.此处稍有改动。
    447(作者注)西方实践哲学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康德最后到现代实践哲学的传统,这个传统将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包含着人的政治和伦理活动;另一个是从近代开始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这个传统理解下的实践主要是指生产活动,把实践理解为理论的应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和实践思想也是从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中发展来的。
    448李文阁.马克思实践观的一个“矛盾”[J].哲学研究.2005(5):17.
    449这些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对应和比较:如“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95页);“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126页);“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94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121、97.
    45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1、73、92.
    45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45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6.
    45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0.
    454参阅李文阁.马克思实践观的一个“矛盾”[J].哲学研究.2005(5):19.
    45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4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4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4.
    45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8.
    45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460参见:刘宏全,王华.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本解读[J].理论导刊.2006(3):114.
    461王南湜.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J].哲学动态.2003(6):6.
    462俞吾金.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J].哲学研究.2002(11):17.
    463迟超波.论马克思的实践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3):30
    46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465参见:刘宏全,王华.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本解读[J].理论导刊.2006(3):12.
    466徐长福.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J].哲学研究.2003(3):39.
    467参见:徐长福.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J].哲学研究.2003(3):39.
    468陆剑杰.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解蔽”要靠对它的实践论的正确解读[J].哲学研究.2003(3):37.
    469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J].哲学研究.2003(6):3.
    470持同类意见的还有何中华的观点:“实践如果仅仅被安排在认识论的框架内予以说明,其后果将缩减了实践的哲学意味,更让哲学游离了人的存在。因此当实践本体论意蕴被充分诠释出来的时候,哲学与人的存在之间的那种本然与始源的联系也就出现了。”参见:“重读马克思”:时代与逻辑的双重诉求——访何中华教授[J].哲学动态.2000(11):4.
    471陆剑杰.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解蔽”要靠对它的实践论的正确解读[J].哲学研究.2003(3):37.
    472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刘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0.
    473徐碧辉《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学术月刊》2007(2):114
    474印度学者内亚尔·沙姆西认为,传播就是一种人类关系,涉及两个或者更多人,这些人在一起分享、对话、交流,或者仅仅是在节日或者哀悼会上一起交谈。因此,与其说传播是一个行动,甚至是一个过程,不如说是社会和文化的统一体。选自Nayyar Shamsi.Encyclop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Twenty‐firstCentury,Anmol Publications PVT Ltd.2005:pp3‐4.
    475(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5.
    476Harvey.D.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Blackwell.1990:240.
    47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276.
    47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
    47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0‐41.
    48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3.
    481孟威.合理化的意义与实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10‐20.
    482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57.
    483张一兵主编.资本主义理解史第1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0.
    484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485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下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979.
    486E,San Juan,Jr.(ed.) Marxism and Human Liberation:Essays on History, Culture and Revolution by GeorgLukacs.New York,Dell.1973:14.
    487Quintin Hoare and Geoffrey Nowell Smith(ed.) Gramsci.Antonio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Antonio Gramsci.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333.
    488麦克斯·霍克海姆.批判理论[M].李小兵/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92.
    489科亨的辩护方式是将用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现代社会科学的办法分成了三种:语言分析法:使得马克思的概念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谨;数理逻辑的模型建构法:在理论论证过程中使用数学模式;决策理论、博弈论和理性选择理论等描述选择、行为和策略的办法.参见: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2009:333.
    490主要著作包括: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1993);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2000).
    491这一类的有: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99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1970).
    492新马克思主义派的概念最早是英国学者拉克劳、墨菲明确提出,他们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应该建立具有民主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后马克思主义。他们一方面继承了葛兰西“霸权”思想,另一方面也受后现代思想的影响,反对宏大叙事,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复杂多变,是一个多样性的时代,将批判视野从宏观政治转向微观政治领域,即所有社会生活层面和日常生活层面的微观化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机制。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1999)也属于这一派别
    493阿明.帝国主义和不平等的发展.(1976);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三卷本.1974‐1989)
    494埃里克·麦克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刘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3.
    495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多诺[M].胡湘/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99.
    496汉诺·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M].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497内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37.
    498内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39.
    499内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49.
    500内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58.
    501徐碧辉.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学术月刊.2007(2):114.
    502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常说的一个词,标示着一种控制深嵌个体心身的意会层面。参见: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6.
    503Ahmad,Aijiz.In Theory:Classes,Nation,Literatures.London:Verso1992:6.
    504米歇尔·瓦卡卢利斯.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批判纲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19.
    505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序言.
    506传播的定义和范围有很多种,总体上看,有三种视角来定义这个概念:线、面和网。线性是指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早期的宣传就是以这种传播观为基础;面性是指将传播作为一个中心词汇,强调了传播的社会特定;网性是开始探寻传播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传播的理解也渐渐深入和多元,甚至提出传播即为一种文化。参阅:陈力丹、易正林编著.传播学关键词[M].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
    507“没有任何一个学术领域像传播学这样被很多人认为:这还是一片处女地,一切都有待开创。”引自: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序言.
    508Postman,N The reformed English curriculum.In A.C.Eurich(Ed.),High school:The shape of the future in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New York:Pitman1970(pp.160‐168)
    509(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中文版序
    510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
    511Ahmad,Aijiz.In Theory:Classes,Nation,Literatures.London:Verso1992:6
    512(希腊)米歇尔·瓦卡卢利斯《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批判纲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19
    513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39.
    514达尔尼夫.知识经济[C].樊春良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18.
    515任平.新全球化时代和21世纪公共哲学[J].新华文摘.1999(8):32.
    516凯尔纳定义这种媒介景观是“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也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场面、比赛和政治事件。”参阅:凯尔纳.媒体奇观[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517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9.
    518景观(spectacle)一词,意思是观看、被看。是德波新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它是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
    519贝斯特.后现代转向[M].陈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2.
    520鲍德里亚.消失的技法.收录于罗岗等主编.视觉文化读本[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6.
    521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
    522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7.
    523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9.
    524参见:Feenberg,A.Questioning Technology.Rouledge,London.1999
    525参见:Roe Smith,M.and Marx,L.(ed.)Does Technology Drive History?The Dilemma of TechnologicalDeterminism.MIT Press,Cambridge,MA.1994.
    526Webster,F.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nd ed.Routledge,London.2002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56-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2版人民出版社1995
    3Marx-Engles Jahrbuch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资本论》1-3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4
    6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00
    1Allen W.Wood, Karl Marx.Routledge&Kegan Paul2004
    2Andre Beteille.Marxism and class analysis.New Delhi and 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3Andrew Kliman.Reclaiming Marx’s Capital:A Refutation of the Myth ofInconsistency.Rowman&Littlefield Pub Inc.Lanham,Md.2006
    4Baudrillard,Jean.The Mirror of Production.translated by Mark Poster,TelosPress1975
    5Bosquet,Michel.Capitalism in Crisis and Everydaylife.The HarvesterPress,Sussex,England,1977
    6Carver,T. Marx’s Social 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1982
    7David Leopold. The Young Karl Marx:German Philosophy,ModernPolitics,andHuman Flouris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8David M Walker and Daniel Gray.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arxismLanham,Md:Scarecrow Press.2007
    9David North.Marxism,History&Socialist Consciousness Oak Park,Mich:MehringBooks.2007
    10David Wilson.What Gives Work Its Value?The Human Worth of a PhysicalProduct: A Modern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Karl Marx. Edwin MellenPress,Lewiston,New York.200611Foster,John Bellamy.Marx’sEcology:Materialism and Nature.Monthly ReviewPress,New York,2000
    12Geschichte Deutschlands (8卷本) Propyl en verlag.Berlin.其中的第6卷:JamesJ. Sheehan.Der Ausklang des alten Reiches(1763-1850);第7卷中的Ⅰ:WolfgangJ.Mommsen.Das Ringen um den Nationalen Staat
    13Gilbert,Alan.Marx’s Politecs:Communists and Citezens.New Runswick:RutgerUniversity Press1981
    14Golo Mann. Deutsche Geschichte des19.und20.Jahrhunderts. FischerTaschenbuch verlag.Frankfurt.1999
    15Hobsbawm,Eric(ed.).The History of Marxism,Volume One:Marxism in Marx’sDa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2
    16Istvan Meszaros.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Paul&Co.Publishers’Consortium,Concord.MA.2006
    17Jessop,Bob.Social Order,Reform,and,Revolution.Macmillan1972
    18Jessop,Bob.The Capitalist State:Marxist Theories and Methods.MartinRobertson&Company Ltd,1982
    19Jon Elster.An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0Jonathan Joseph. Marxism and Social Theor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New York.2006
    21Jonathan Joseph.Reflections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History.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6
    22Karl Dannenberg. Karl Marx:the Man and His Work.Norton New York.2006
    23Kellner,Douglas.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London andBerkeley and Los Angeles:Macmillan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24Kenneth Morrison.Marx, Durkheim,Weber.Thousand SagePublication,2nd,Oaks,CA.2006
    25Lebowitz,Michael.Beyond Capital:Marx’s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kingclass.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2
    26Martin Mclvor. Marx. London:Continuum.2008
    27Michael A.Lebowitz and A.P.Thirlwall.Karl Marx.Palgrave Macmillan.2008
    28Mouffe Chantal(ed.).Gramsci and Marxist Theory.Routledge&Kegan Paul,197929Parkinson,G.H.R.(ED.).Marx and Marxism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30Peter Osborne.How to Read Marx.Granta,London.2006
    31Roberts,W.C.The Labors of Karl Marx:Tekhne,Valorization,Revolution(PhDDissertation of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5
    32Rodger Beehler.The Theory,Not the Theorist:The Case of KarlMarx.Rowman&Littlefield Pub Inc,Lanham,Md.2006
    33Roman Rosdolsky.The Making of Marx’s Capital. University of MichiganPress,Ann Arbor MI.2006
    34Ross Abbinnett. Marxism after Modernity:Politics, Technology, and SocialTransformation.Palgrave Macmillan,New York.2006
    35Ruey‐chyi Hwang Richard.Recent Interpretations of Karl Marx’s SocialTheory:An Essay on Habermas,Cohen and Elster. Peter Lang Pub Inc,New York.2006
    36Stanley Bober.Marx and the Meaning of Capitalism:Introduction andAnalyses.Palgrave Macmillan.2008
    37Thomas Nipperdey. Deutsche Geschichte1800-1866.Verlag C.H.Beck München1998
    38William Shaw.Marx’s Theroy of Histo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39Jean Baudrillard.The Transparency of Evil:Essays on ExtremePhenomena.Verso.1993
    40Nayyar Shamsi.Encyclop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Twenty-firstCentury,Anmol Publications PVT Ltd.2005
    41John Hartley.Communication,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the KeyConcepts,Routledge,2002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10
    2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A B古雷加《德国古典哲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
    5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集》三卷本商务印书馆1978
    6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邢来顺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7艾米尔路德维希《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杨成绪等译东方出版社2006
    8基扬《近代德国及其历史学家》黄艳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梅尔文里克特《政治和社会概念史研究》张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莱斯特恩布里《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靳希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3约翰布雷《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袁贤能译商务印书馆1981
    14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陈勇译人民出版社2006
    15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9
    16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M]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3
    17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家与人》[M]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3
    18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村庄与城市》[M]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3
    19G..勒纳尔《近代欧洲的生活与劳作》杨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20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1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译译林出版社2006
    22理查德伯恩斯坦《社会政治理论的重构》黄瑞祺译译林出版社2008
    23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4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
    25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译译林出版社2007
    2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8诺曼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张翼星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29葛兰西《狱中书简》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8
    30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印书馆2007
    3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9
    32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33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商务印书馆2007
    34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10
    35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2010
    3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
    37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8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9罗布代尔《论历史》刘北成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0威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1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金寿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2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杨培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3霍克海姆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曹卫东等译世纪出版集团2010
    44奥尔曼《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王贵贤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5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本人民出版社1972
    46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
    47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三卷本三联书店1980
    48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易廷镇、候焕良译三林书店1978
    49斯捷潘诺娃《马克思传略》关益、李荫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0彼费多谢耶夫《马克思传》孙家恒译三联书店1978
    51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2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俞可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3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2003
    54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55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6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57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8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杨学功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
    59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体系》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0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1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2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张一兵主编、邓习议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3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4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5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中田友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66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7尼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文学教研室翻译组译三联书店1982
    68亚当沙夫《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袁晖、李绍明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69尼拉宾《论西方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马哲译人民出版社1981
    70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1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
    72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3城塚登《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求实出版社1988
    7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第二卷重庆出版社1994
    75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76鲍斯拉文《被无知侮辱的思想——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当代解读》孙凌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7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8费彻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赵玉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9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0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译林出版社2008
    81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译文出版社2005
    82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刘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83汉诺·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4内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85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6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高晓玲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87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曹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8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
    89米歇尔·瓦卡卢利斯:《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批判纲要》贺慧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0维戈茨基:《<资本论>创作史》刘品大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91维戈茨基:《卡尔·马克斯的一个伟大发现的历史》马健行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1979
    92罗斯多尔斯基:《马克思<资本论>的形成》魏埙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93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肖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4赫斯:《论货币的本质》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7辑刘倬星译人民出版社1982
    95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96伯杰:《资本主义革命》吴艾美等译东方出版社1986
    97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西方哲学史》1-8卷凤凰书局2005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9
    3俞吾金等著:《德国古典哲学》人民出版社2009
    4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丁建弘:《德国通史》科学出版社2007
    6丁建弘,李霞:《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顾忠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
    9叶卫平:《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北京出版社1995
    10曾枝盛:《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2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人民出版社2007
    13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人民出版社2008
    14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9》人民出版社2009
    15俞可平,李慎明等:《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1-8辑)中央编译出版社
    16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7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8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9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东方出版社2002
    20谷裕:《现实市民史诗: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2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5
    22陈先达,靳辉:《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
    23陈先达文集:第1卷《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第2卷《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第3卷《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4熊子云张向东译:《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重庆出版社1982
    25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6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
    27唐正东:《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8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9杨思基:《拨开“物象化”的迷雾——广松涉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30朱哲杨金洲:《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1韩立新:(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2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3高光,阎树森等:《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34魏小萍:《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
    35侯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种历史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6江德兴:《马克思社会化理论与政治权力的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7卞绍斌:《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8林进平:《马克思“正义”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9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0王福生:《求解“颠倒”之谜:马克思与黑格尔理论传承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1高嵩:《马克思的个人观念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2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3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4王武召:《社会交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5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46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7栾文莲:《交往与市场: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8刘明合:《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中国编译出版社2008
    49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0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2003
    51朱士群等:《阶级意识、交往行动与社会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现代性话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52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3姚纪刚:《交往的世界》人民出版社2002
    54李素霞《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人民出版社2005
    55贺翠香:《劳动交往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6韩红:《交往的合理性与现代性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深层解读》人民出版社2005
    57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58张一兵(主编):《资本主义理解史》(1-6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9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兼论与马克思学说的相互关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0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61张立波:《阅读、书写和历史意识: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3杨建平:《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4张彤玉等:《嬗变与断裂——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5张钟朴等:《法文版<资本论>介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6许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4
    67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三联书店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