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际体系演进中的俄罗斯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际体系演进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研究存在一种倾向——似威斯特伐利亚情结,即过多地强调西方国家的主导作用,而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无视俄罗斯在国际体系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倾向有碍于客观历史地研究国际体系的演进。本文为矫正这种偏向,在国际体系宏观演进构架中,着重分析研究俄罗斯队国际体系演进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力图以历史与理论结合、宏观与具体结合等方法来论述国际体系演进的假设,重视对国际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的借鉴,并用之于俄罗斯视角的研究。
     本文以“国际体系演进”为研究对象,以“俄罗斯”为研究切入点,以“厘清俄罗斯如何通过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外交行为在客观上推动国际体系的发展”为研究目标。在对国际体系演进的概念、主要表现、研究要素等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后,本文从国际体系地理界限、国际体系结构、国际体系运行机制、国际体系秩序等几个体现国际体系演进的主要方面论述俄罗斯的作用。除此之外,本文还结合现实,从多极化、地区事务、国际体系新秩序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俄罗斯在当代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在结束语中,对大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以及我国在当前国际体系中如何定位和作为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 studies, in the research of which, for a long time, the academic circle holds aWestphalian-like complex by excessively emphasizing western countries’ dominatingrole and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playing down even ignoring Russia’s role on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This inclination does hamper the objective andhistorical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order to correct such akind of inclination, the dissertation, within a macro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systemevolution, will stress on the analytical research on Russia’s important role in the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combine the historical and reasoning methodologies, and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and set off hypotheses concerned on the subject of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with the aid of historical facts. In addition, thedissertation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ntegrating theories on internationalsystem in the research of this title, with the aim to better explain and illustrate the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oth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perspective of Russia.
     The dissertation aims at clearing up how Russia’s national-interest-baseddiplomatic behavior objectively pushe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system, with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as its dependent variable andRussia’s diplomatic behavior as its independent variable. After introducing theconception, main performances and basic research elements of the evolution of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dissertation gives an elaboration on Russia’s role on the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from following aspects: the geographical range,structure, developing mechanism and order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addition, thedissertation also gives a profound analysis on Russia’s status and role in contemporaryinternational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multi-polarity, regional issues and newinternational order,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research oriented to the present times.Finally, it shares author’s featured points of view on relations between great powers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China positions and behave itself inthe present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with which it comes to a conclusion.
引文
①[美]汉斯摩根索:《理论的理性与政治功能》(1970年),见詹姆斯德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5页。
    ②参见Lug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Charles Fullman (New Yor: Alfred A. Knopf,1962).
    ③如Hedley Bull andAdam Watson, eds.,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4);Adam Wats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1992); 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World History: Remaking the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④如李滨:《国际体系研究:历史与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周桂银:《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
    ①诚然,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在国际体系发展的前两百年起主导作用,但不应忽视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等一段时期处于体系之外的大国对维持体系秩序、促进体系演进的重要推动作用。英国学派代表人物巴里·布赞(Barry Buzan)和理查德·利特尔(Richard Little)也认为,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诞生发展而来的主流国际关系研究存在的一大弱点既是欧洲中心主义。详细参考Barry Buzan and Richard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World History: 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0).徐雅丽:《研究国际体系的全新视角——<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重塑国际关系学>评介》,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
    ②有关阐述参见Adam Watson,“Russia and the European States System”, in Hedley Bull andAdam Watson, eds.,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4), pp.70-71.
    ①[法]皮埃尔·热尔贝著,丁一凡、程小林、沈雁南译:《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转引自冯玉军、霜木:《俄罗斯与西方:文明冲突的历史考察》,载《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第4期。
    ②如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以及二战后的冷战体系。
    ①[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刘德斌等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美]肯尼思沃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②Raymond Aron, Peace and War,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ichardHoward and Annette Baker Fox (Malabar, Florida: Robert E.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1), p.95.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转引自刘长敏著:《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④[加]K.J·霍尔斯蒂:《国际政治的框架分析》,转引自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⑤[美]乔治·莫德尔斯基:《国际系统:理论的探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21-122页。转引自刘长敏著:《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第28页。
    ①[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1994年版,第39页。
    ①卢明华:《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②李滨:《国际体系研究:历史与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①Arnold Toynbee,“War-Peace Cycles in Modern and Post-Modern Western History”,1954, p.255, in GeorgeModelski,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7), p.44.
    ②这里主要参考了“Long Cycl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一文对康氏思想的解释,转引自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页。
    ①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431页。
    ②George Modelski,“Is World Politics Evolutionary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44,1, Winter1990,pp.1-24.转引自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455页。
    ①本文研究的历史跨度为近代以来的国际体系发展,体系性质是单一的,不涉及此前城邦体系、帝国体系,以及未来诸如世界国家的研究,因此体系性质不在本文研究之列。但需要提出的是,目前部分国际关系学者对国际体系的研究已突破传统的全球性国际体系的范畴,将国际体系的历史跨度延伸至公元前3500年,认为当时苏美尔的城邦国家在构成现在伊拉克一部分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区域里开始发生相互关系,这些城邦国家构成了第一个已知的完全国际体系。此后则相继出现了城邦体系、帝国体系、朝贡体系、全球性国际体系等不同性质的体系。具体参见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System in World History: 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2000);[丹]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英]巴里·K.吉尔斯主编,郝名玮译:《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①George Modelski,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Chapter6and8.转引自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②李滨:《国际体系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0页。
    ①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1648—181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②参见Adam Watson,“European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Its Expansion”, in Hedley Bull and Adam Watson, eds.,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4), pp17-20.
    ③钱俊瑞主编:《世界经济概论》(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8、49页。转引自刘鸣、顾永兴:《对欧洲国际体系演进到全球性国际体系的特点和时间分段思考》,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
    ①参见[美]肯尼思沃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五章。
    ②李滨:《国际体系研究:历史与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1页。
    ①这里主要参考了Morton Kaplan, Six Types of International System,载周桂银、石斌主编:《国际关系理论名著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223页。
    ②在这方面,国内学者时殷弘通过对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路德维希德里奥(LudwigDehio)等国际关系史学家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深化分析,进行了有关现代国际体系史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的开创性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史学家中,首次揭示现代国际体系常在机理和运动模式的是利奥波德冯兰,在他1833年发表的经典论文——《论列强》(“The Great Powers”)中,基于欧洲大陆国际均势的动态机理,高度浓缩性地概览了现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由此首次明确提出了一项基于动态均势的欧洲国际体系运动模式。在兰克之后,德国国际关系史学家路德维希德里奥在其1962年出版的《不稳定的平衡——四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Struggle)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三项地缘政治关系理念:海权对陆权、欧洲均势对海外优势、传统中等列强对侧翼超级大国,异常雄辩和发人深思地论述了四个世纪的现代欧洲国际权势斗争。参见Leopold vonRanke,“The Great Power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 edited by Georg Iggers and Konrad vonMoltke; Lud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Charles Fullman,1962.转引自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53—54页。
    ①Lug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 p.19.
    ①Lug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 p.50.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24页。
    ②[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第13—15页。
    ④参见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1977; Oscar Schachter,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1991.转引自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55—56页。
    ①Lud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 p93.
    ②有关论述参见Lud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translated by Charles Fullman,1962; Geoffrey Barrac1ough,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 (EnglandPenguin Books,1984);[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③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169页。
    ①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25—126页。
    ②特别是在伊凡三世和伊凡雷帝时期,莫斯科公国大举扩张领土,1478年征服诺夫哥罗德,1552年征服喀山汗国,1556年,政府阿斯特拉罕汗国,1581年开始进攻西伯利亚汗国,到16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已真正成为欧亚大陆国家。参见[美]爱伦·F·丘著,郭圣铭译:《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29页。
    ①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98页。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159页。
    ②[苏]尼·伊·帕甫连科著,斯庸译:《彼得大帝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
    ③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168—170页。
    ①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01页。
    ②[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70页。
    ①关于俄国在反法斗争中的自身扩张性和反法不坚定性,详见本文第四章的论述。
    ②有关论述详见本文第四章。
    ③但从客观世界历史和国际正义的角度而言,俄罗斯对拯救欧洲、恢复欧洲均势稳定并非也绝非其政策落脚点,反而可以说,斯大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他使希特勒不用顾忌于两线作战,从而肆无忌惮地发动战争,欧洲各国过早地遭遇战争很大程度也归因于斯大林基于本国领土扩张利益的与德“合作”政策。
    ①[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王浦劬等译:《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①[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著,时殷弘、周桂银、石斌译:《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2页。
    ②参见[美]康多莉扎·赖斯:《苏联大战略的演变》,载[美]保罗·肯尼迪编,时殷弘、李庆四译:《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大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③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①参见[美]罗伯特·莱格沃尔德:《三个俄罗斯:衰落、革命与复兴》,载[美]罗伯特·帕斯特编,胡利平、杨韵琴译:《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参见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272页。
    ①朱晓姝:《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管窥》,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4期,第71—80页。
    ②关于古罗斯国家的起源问题,在各国史学家争论200多年后至今仍无定论,但值得指出的是,西方主流学者都认为不论罗斯是否起源于北欧,至少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构建罗斯文化方面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肯定的唯一事实是基辅罗斯于9世纪末的确在第聂伯河地区崛起了。参见[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①[德]卡尔·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第67页。
    ②[美]爱伦·F·丘著,郭圣铭译:《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页。
    ①参见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the World Politics (New York,1977), pp.27-33.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99—116页。
    ①[德]卡尔·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第80页。
    ②即使是波罗的海芬兰湾曾经占有过的出海口,如伊凡哥罗德、尤利耶夫、迪纳堡等,俄罗斯也未能永久性拥有,基本处于与瑞典交替占有的状态。
    ①Н.М.Дружнин,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243页。转引自冯绍雷著:《20世纪的俄罗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②参见[苏]尼·伊·帕甫连科著,斯庸译:《彼得大帝传》,第39页。
    ①关于俄罗斯的崛起对于欧洲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和体系格局的影响,本文将在第三章详作阐述。
    ②参见Derek McKay and H. M. Scott, 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1648—1815(London: Longman,1983), p.87.M. S. Anderson, The Rise of Modern Diplomacy1450—1919(London: Longman,1993), p.170.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168—169页。
    ③但在彼得死后不久,俄土两国战事再起,俄国为得到波斯援助,于1732至1735年主动撤出里海西岸和南岸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事实上至1735年,俄在波斯的扩张成果仅剩里海西岸苏拉克河以北地区。
    ④参见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8页。[美]爱伦·F·丘著,郭圣铭译:《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第42页。
    ①《大国崛起》节目组编:《大国崛起——俄罗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①格里高利·伊·舍列霍夫(1747至1795年),是当时俄国投机商、殖民主义者。他于1783年组织贸易公司,在阿拉斯加一带进行殖民活动。1784年8月,他在阿留申群岛西部的科迪亚克岛上建立了俄国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据点,之后俄国美洲公司即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参见[美]爱伦·F·丘著,郭圣铭译:《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第60页。
    ①参见时殷弘著:《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279页。
    ①1796年(即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末年)至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领土主要发生了三方面变化,这些变化无不以俄法同盟为大背景。一是根据1807年法俄《提尔西特和约》,当时俄国以向法国妥协、加入法国的大陆封锁体系为代价,获得了法国承诺的普鲁士在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抢得的别洛斯托克地区。二是就在《提尔西特和约》生效的第二年,俄罗斯趁势于1808年2月入侵当时处于瑞典统治下的芬兰,并通过当年10月与法国签订的一项同盟条约,使法国承认俄对芬兰的占领,1809年亚历山大一世把芬兰的全部土地(直到托尔尼奥河和木奥尼欧河)以及阿兰群岛都并入俄国(俄对芬兰的占领一直持续到1917年)。三是1806至1812年南下对土耳其发动战争,双方签订的《布加勒斯特和约》使俄罗斯获得了位于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的比萨拉比亚。到拿破仑战争结束之时,俄罗斯的西部边界已推进到中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②期间围绕近东的希腊、土耳其问题和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土耳其、英、法相继于1829年、1856年、1878年签订了《亚得里安堡条约》、《巴黎和约》、《圣斯特法诺和约》、《柏林条约》,使得俄罗斯西南方向的边界有过多次变化,但均为领土的兼并和归还,使得俄罗斯1815年的西部边界与1914年一模一样。参见[美]爱伦·F·丘著,郭圣铭译:《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第52—53页。
    ③今格罗兹尼城。
    ①[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②[俄]尼·别尔嘉耶夫著:《俄罗斯的命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9页。
    ③F. R. Bridge and Roger Bullen,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European States System1815—1914(London,1980),p.144.转引自时殷弘著:《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第285页。
    ①参见时殷弘:《从欧洲体系到全球体系——现代世界进程的一个基本方面》,载《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3期,第62—71页。
    ②参见[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202页。
    ①F. R. Bridge and Roger Bullen,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European States System1815—1914(London,1980),p.156.转引自时殷弘:《从欧洲体系到全球体系——现代世界进程的一个基本方面》,载《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3期,第62—71页。
    ②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18718—191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①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46—348页。转引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1648—181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页。
    ①路德维希·德里奥、冯·兰克、罗伯特·吉尔平、亚当·沃森、保罗·肯尼迪等西方知名国际体系学者均将体系成员力量对比基本格局的变化作为其长时段体系演变研究的切入点或重要方面,他们都认为体系成员数目、规模及力量对比上的变化是决定体系性质的首要因素,也是认识国际体系发展史的基本“维度”。
    ②周桂银:《欧洲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及其限制因素——对1815年前大陆霸权的宏观考察》,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第63—69页。
    ③需说明的是,两个角度并不矛盾,而且地缘政治角度的分析其最终表现和落脚点还是在体系主要成员实力消长前提下的体系格局的变化,但它就地缘政治与国际体系运行规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分析视角或解释模式。
    ①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7—56页。
    ①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料选编》(上册第一分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16页。
    ②Adam Wats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1992), p.187.
    ③K. J. Holsti, Peace and War: Armed Conflicts and International Order1648-198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p.36.
    ④参见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99—116页。
    ①Leopold von Ranke,“The Great Power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 (Indianapolis: TheBobbs-Merrill Company,1973), eds. Georg G. Iggers and Konrad von Moltke, p.67.转引自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121页。
    ①参见[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58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一卷,第79页。
    ②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一卷,第65页。
    ①“彼得大帝与瑞典的查理十二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但俄国并没有成为这一体系的一部分。北方大战不过是一场主戏——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陪衬而已。……彼得大帝控制了波罗的海,在波兰问题上有了主宰权。俄国于是成为欧洲政治中一个无可争辩的新因素。然而俄国仍然被视为一种外族威胁。”参见[美]罗伯特·莱格沃尔德:《三个俄罗斯:衰落、革命与复兴》,载[美]罗伯特·帕斯特编,胡利平、杨韵琴译:《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另一事态是普鲁士在腓特烈大帝的领导下在中欧的崛起。
    ③[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177页。
    ①Cooper, ed.,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4, pp602-619.转引自周桂银:《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159页。
    ②[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89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2卷第22页。转引自[苏]尼·伊·帕甫连科著,斯庸译:《彼得大帝传》,第2页。
    ①此三条出自彼得钦定御批的俄国对外政策文书,参见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②[美]巴巴拉·杰拉维奇著,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世纪1814——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页。
    ③[德]卡尔·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第79—80页。
    ④J.S. Bromley, ed.,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6(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p.719.
    ①[德]卡尔·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第81页。
    ②[苏]尼·伊·帕甫连科著,斯庸译:《彼得大帝传》,第38—39页。
    ①参见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165—167页;[美]巴巴拉·杰拉维奇著,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世纪1814——1914》,第7—8页。
    ②M.S. Anderson, Peter the Great (London: Longman,1995), p.66.
    ③[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209—210页。
    ①M.S. Anderson, Peter the Great (London: Longman,1995), p.75.转引自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166—167页。
    ②Jeremy Black,“Russia’s Rise as a European Power,1650-1670”, in History Today, August,1986, pp.21-28.
    ①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18世纪欧洲国际体系相对突出的稳定性,除了均势外,还表现在另外两个方面。一是贵族国际的共同价值观念或道德共识。血缘(如英国的威兼三世和乔治三世分别来自荷兰与汉诺威)、利益(梅特涅曾在几个国家担任外交家并在其中领取薪金而对付本国,并不受国别的道义约束,为订立条约可行使或接受贿赂)和文化(当时崇拜法国文化和语言)上的紧密联系,使得欧洲各王朝以及各国国内的贵族阶级形成了一个贵族国际(Aristocracy International)。在这个阶层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其中王朝合法原则和王位继承原则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大大减少了一个王朝国家对另一个王朝国家进行军事干涉和颠覆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二是战争的有限性与相对温和性。各大国之间的战争是由职业军队和雇佣军进行的,且各国往往从财政和道德两个方面来考虑战争,因而战争是有节制的,战争目标是有限的,只是为了提高威望、获取战略领土和殖民地,而不是为了推翻别国政府或破坏其独立并把本国意识形态和制度强加于他国(这是20世纪的规则)。
    ②需补充阐述的是,在18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对瑞典、波兰和土耳其的直接牵制还引起了俄法之间敌意的明显上升,法国作为当时欧陆势力最强的国家,视俄罗斯在东翼的崛起为其巨大潜在威胁,特别是当俄对法国的传统盟友土耳其构成直接威胁时,俄法之间的交恶便在所难免。同时,加之法、奥之间的历史性敌对关系,18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的联盟关系就是法、瑞、波、土对俄、奥。参见Hugh Seton-Watson,The Russian Empire,1801-1917(Oxford: Clarendon Press,1967), p.41.
    ①如果跳出欧洲体系的思维框架,事实上,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在大洋和海外的巨大的世界性优势,还有俄国的非常庞大的国家规模,已经构成了一种潜在的、严重的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以后还将愈益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国际体系自初生以来的传统中心欧陆,连同那里的传统中等强国,开始了它们的衰落过程。参见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06页。
    ②参见Boris Kagarlitsky, Empire of the Periphery: Russia and the World System, translated by Renfrey Clarke(London: Pluto Press,2008), Chapter4.
    ③[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234页。
    ④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二世的37年间,俄罗斯先后有6位沙皇,其间宫廷政治斗争激烈,政局不稳,经济滑坡。几位沙皇不仅少有建树,有的还开起了改革的倒车,例如彼得三世在七年战争期间的重大战略失误,使俄罗斯的潜在巨大收益化为乌有(彼得三世界极其崇拜腓特烈大帝,他在没有战争赔偿的条件下便退出了战争)。这表明,将国家的发展寄托在某一个个人身上,而不是形成制度保障,这是俄罗斯出现倒退的原因。国家的道路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意志,这是俄国发展过程中始终的潜在问题。一旦君主不是个“明君”,国家命运就会出现危机。
    ①[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246页。
    ①[俄]瓦列里·列昂尼多维奇·彼得罗夫著,于宝林、杨冰皓译:《俄罗斯地缘政治——复兴还是灭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波兹尼亚科夫:《民族利益概念》,载《民族利益:理论与实践》(论文集),莫斯科,1991年,第34页。转引自[俄]齐甘科夫,李国海译:《地缘政治学:理性的最后避难所?》,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第4期。
    ①[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91页。
    ②除此之外,还有德里奥所说的英国海上霸权抗衡法国陆上霸权的巨大努力,即海权抗衡陆权的地缘政治机理,以及法国大革命所激起的各国民族主义对拿破仑扩张征服的激烈而广泛的反作用,即一经扩散的民族主义对法国民族主义的强烈抵制。
    ③法国大革命初期,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国并未意识到法国的潜在危害,而是多采取观望和中立态度。1793年前,英国内关于内乱将削弱法国的力量以及对大革命的赞赏和同情的舆论,使得英在法对英宣战前一直对法采取了中立政策。而欧陆诸强也多认为法国将因内乱而自我削弱。
    ④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12—114页。
    ⑤Lud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 p144-14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8页。转引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十卷本)第一卷,第317页。
    ②Ответ...Ред.Г.А.Санин: Истор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и XIII век.(От Северной войны до войнРоссии против Наполеона) М.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1998.стр.148.转引自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③Lug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1962, p.15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1页。转引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一卷,第333页。
    ⑤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15页。
    ⑥[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286页。
    ①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19页。
    ②Lud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 pp.179-180.
    ①有关数据对比可参见[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165—167页。
    ②当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还直接归因于尼古拉一世政府在战前决策和外交运作中的失误,大致包括对奥斯曼土耳其问题复杂性估计的不足、对奥地利和英国立场判断的错误、对体系其他成员武装干涉形势预判的失误等。参见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第97—100页。
    ③转引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二卷,第198页。
    ④[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234页。
    ①[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196页。
    ②如新西伯利亚人口由1896年的5000人激增至1959年的88.7万,马格尼托哥尔斯克1926年时仅有37户农牧民,到1956年已是一个拥有居民28.4万的钢铁城。参见[英]巴勒克拉夫著,张广勇、张宇宏译:《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转引自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70页。
    ①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44页。
    ②有关数据对比可参见[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192—196页。
    ③有关论述可参见[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第七章:《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①Lug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 p.253.转引自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90页。
    ②[英]巴勒克拉夫著,张广勇、张宇宏译:《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111页。
    ③相关论述参见E. H. Carr, The Twenty Years’ Crisis,1919-1939: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1946).
    ①与德国联手期间,苏联除了消除了对西方祸水东引的担忧外,还获得了巨大的领土收益:向西历史上第四次瓜分波兰;向北发动对芬兰的战争,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向西南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从二战爆发到1940年8月,苏联占领了周边国家领土共46.6万平方公里,将其西部国家向前推进了200—300公里,完成了其“东方战线”的构建、争取到了斯大林所认为苏联应当拥有的战略纵深。参见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第238—245页。
    ②B. H.利德尔·哈特:《战略论》,第2修订版,纽约,1967年,第237页。转引自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203页。
    ③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168—169页。
    ①参见[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王浦劬等译:《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106页。
    ②Hugh Seton-Watson, The Russian Empire,1801—1917, p.174.
    ③[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著:《历史的肖像》,第315页。
    ①George and Sylvia Modelski, Documenting Global Leadership, pp.275—278.转引自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229页。
    ②[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王浦劬等译:《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112页。
    ③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第231页。
    ①1814年11月,亚历山大一世就波兰问题与法国塔列朗进行过如下交谈,他称:“我在巴黎时(1814年)就希望波兰复国,您也清楚这一点。作为普通人,我始终忠于自由的观念,也绝不放弃这种观念,因此我仍希望波兰得到重建。但是站在我国的立场上,我个人的观点却不能成为我作为君主的行为指南。也许波兰再次获得完全独立的那一天终将会到来,但是目前却不能考虑。”参见[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王浦劬等译:《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第119页。
    ②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对均势在维护国家体系稳定和体系每个成员的利益和安全中的作用有了一致认识,以至于主要大国均把维护欧洲国家体系均势、防止出现任何单极霸权(No one state shall preponderate.)本身视为自身利益所在。参见Edward Vose Gulick,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 A Case History of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of the Great Concepts of European Statecraft (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82), Chapter2.
    ①详细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二卷,第一章。
    ②[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王浦劬等译:《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第114页。
    ③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协调”的首要表现是各国的会议机制,但事实上到19世纪20年代,由于在希腊问题上持不同意见,英国退出了会议机制,会议外交由此趋于崩溃,但大国间非正式的协商与合作方式却保留下来,“欧洲协调”体制以另一种形式得以保留。加之法国在外交上开始推行同其他大国的协调政策。这样,协调获得了另一种含义:卡斯尔雷和梅特涅认为欧洲协调这种新型的政治机制将会是持久的,并开始认为“协调”是一种固定的外交安排。克里米亚战争后,这种机制再次发挥突出作用,英国也已完全接受了“欧洲协调”。19世纪70年代东方危机达到高潮时,“欧洲协调”作为半组织型的机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自此,“欧洲协调”则以欧洲大国经常协商并采取共同行动的松散联盟发挥作用。
    ①维也纳和会确立的“正统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欧洲各国领土现状不变,二是各国国内政治现状不变。
    ②Ответственный редактор О.В.Орлов:Истор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и.Первая половина век.(От войныРоссии против Наполеона до Парижского мира1856г.) М.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1995.стр.169.转引自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第82页。
    ①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第94页。
    ①[美]罗伯特·莱格沃尔德:《三个俄罗斯:衰落、革命与复兴》,载[美]罗伯特·帕斯特编,胡利平、杨韵琴译:《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这一条约对俄罗斯而言是灾难性的:乌克兰、波兰、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外高加索的部分地区被割让给土耳其;俄罗斯人口由此减少26%,可耕地减少27%,粮食产量减少32%,铁路系统缩小26%,制造业减少33%,钢铁业减少73%,煤矿数量减少75%;俄罗斯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参见[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456页。
    ②[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著,时殷弘、周桂银、石斌译:《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0页。
    ①[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著,时殷弘、周桂银、石斌译:《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第69—76页。
    ②Lug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Fullman, p.253.
    ①《列宁全集》第27卷,第31—32页。
    ②《列宁全集》第34卷,第8页。转引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③《列宁全集》第34卷,第6页。
    ①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第223—224页。
    ②《列宁全集》第35卷,第503页。
    ③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第225页。
    ④[美]罗伯特·莱格沃尔德:《三个俄罗斯:衰落、革命与复兴》,载[美]罗伯特·帕斯特编,胡利平、杨韵
    ①[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465页。
    ②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四卷,第202—203页。
    ①需做出说明的是,苏联不仅是冷战体系秩序的创建者,也是终结者。不论美国在军备竞赛、意识形态攻势等方面的作用如何突出,苏联自身的解体是导致冷战秩序终结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出于章节平衡的考虑,本节将重点就苏联在体系秩序创建和运行中的角色作用进行分析。
    ②《列宁全集》第31卷,第292页。
    ③本文认为冷战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个动态的现象,突出表现为美苏两极及以美苏为主导的两大阵营之间缓和与紧张、对抗与对话的往复变化。后者则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客观历史事实,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同盟国势力范围的划分以及有关地区问题的一致性安排。
    ①有关数据参见[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主译:《俄罗斯史》(第七版),第509页。
    ②参见[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346—350页。
    ①参见[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王浦劬等译:《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第222—223页。
    ①“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1947年9月),载《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131页。转引自毕洪业著:《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研究》,第78页。
    ①[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第461页。
    ①[俄]亚·维·菲利波夫著,吴恩远等译:《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②[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著,时殷弘、周桂银、石斌译:《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第183—184页。
    ①[俄]亚·维·菲利波夫著,吴恩远等译:《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第397页。
    ①钮菊生:《从大国兴衰规律看俄罗斯的再次复兴》,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5期。
    ②[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126页。
    ③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第456-457页。
    ①余起芬主编:《国际战略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②冯玉军:《俄罗斯的综合国力》,载《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第2期。
    ③[美]理查德·尼克松著:《超越和平》,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中文版,第38页。
    ④王振华:《浅析俄罗斯的国际定位及俄美关系走向》,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①王郦久:《试论俄罗斯的国际定位与战略走向》,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4期。
    ②Travkin N. Russia,“Ukraine and Eastern Europe”, in S. Sestanovich ed., Rethinking Russia’ s National Interests(Washington,1994), pp.34-35.
    ③王振华:《浅析俄罗斯的国际定位及俄美关系走向》,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④详见1993年《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转引自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第490页。
    ①王振华:《浅析俄罗斯的国际定位及俄美关系走向》,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②详见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报告:《俄罗斯对外政策面临21世纪的挑战》,新华社莫斯科2000年4月15日电。
    ③王郦久:《试论俄罗斯的国际定位与战略走向》,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4期。
    ①冯绍雷著:《20世纪的俄罗斯》,第221-223页。
    ②“美元贬值坑了多国外汇储备”,ttp://finance.ifeng.com/topic/fourthsed/zxbd/200804/0414_3575_579334.shtml.
    ①[俄]A.雅科夫列夫著,孟秀云、孙黎明译:《俄罗斯、中国与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116页。
    ②同上,第232—233页。
    ①[俄]A.雅科夫列夫著,孟秀云、孙黎明译:《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第215页。
    ②Россия выступает за многополярное мироустройство,ИТАР-ТАСС,29апреля,2003.转引自赵华胜:《普京外交八年及其评价》,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2期。
    ③Выступление и дискуссия на Мюнхенск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по вопросам политик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10февраля2007,http://www.president.kremlin.ru/appears/2007/02/10/1737。转引自赵华胜:《普京外交八年及其评价》。
    ①“梅德韦杰夫称俄将在多极世界维护自己利益”,http://news.sina.com.cn/w/2008-09-12/230416283063.shtml。
    ①俄联邦外交部:《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2007年3月27日。转引自[俄]亚·维·菲利波夫著,吴恩远等译:《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第398页。
    ②B.特列季亚科夫:《亚洲俄罗斯》,载《莫斯科新闻》,2006年3月3日。转引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第398—399页。
    ①有关数据参见郑羽:《多极世界是否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现实》,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31日第007版。
    ②普金:《俄罗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载《莫斯科新闻报》,2012年2月27日。
    ①[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115页。
    ②格鲁吉亚于2008年俄格冲突后宣布退出独联体,一年后正式退出;土库曼斯坦现为独联体联系国。
    ①曹玉华:《俄罗斯地缘政治现状与普京外交》,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14页。
    ②[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第755页。
    ③转引自杜正艾著:《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218页。
    ①杜正艾著:《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第219页。
    ②俄乌签署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国家边界条约》和《俄乌合作利用亚速海和刻赤海峡条约》,俄还说服乌加入俄乌白哈四国统一经济空间,两国能源合作亦日益密切。
    ①参见杜正艾著:《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第220页。
    ②[俄]伊·伊万诺夫著:《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78-79页。
    ③毕洪业著:《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科索沃战争使欧洲国家认识到,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欧洲大陆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稳定。欧盟决心在创建新的欧洲安全体制方面与俄合作。叶利钦时期俄国家定位摇摆不定,对外政策也缺乏连续性。普京上台后,将俄定位为欧亚地区性大国,致力于发展与欧洲的关系,对欧盟发展双边关系的对话要求予以积极回应。
    ②毕洪业著:《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研究》,第144页。
    ①王郦久:《俄欧关系新特点及发展趋势》,载《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1期。
    ②参见杜正艾著:《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第283页。
    ③同上,第284页。
    ④[俄]伊·伊万诺夫著:《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第106-107页。
    ①朱新山,张恒军:《朝核危机下的俄罗斯因素》,载《社会观察》2004年第5期。
    ①王世达:《俄罗斯重返阿富汗?》,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9期。
    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撤销了地中海分舰队,但保留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该基地于1971年建立,主要为在地中海执行任务的军舰提供维修和加油服务。
    ③沙特阿拉伯《中东报》2011年11月22日报道,载新华网:《俄罗斯三艘军舰进入叙利亚水域》,2011年11月23日。
    ①赵华胜:《国际格局视角下的中俄国际合作》,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编:《当大国际关系体系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应对与抉择》,2009年版。
    ①参见扎格拉金:《全球化时代的俄罗斯外交》,《新的世界无序与俄罗斯外交》,载[俄]《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0,(1),转引自张文茹:《俄罗斯的“世界新秩序”论与外交选择》,载《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4期。
    ②[俄]弗·普京:《总统国情咨文》,2002年4月。
    ③冯绍雷著:《20世纪的俄罗斯》,第226页。
    ①俄在古巴的无线电监测站建于1964年,冷战时期曾是莫斯科在拉美地区监测美国军事政治情报的前哨,其监测范围覆盖美国全境,近年来主要用于收集经济情报。金兰湾则是原苏联和俄罗斯海外最大的军港。1979年越南政府将金兰湾免费租借给苏联,租期为25年,当年远航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的苏联军舰都在这里加油、补给和修理。在最鼎盛的时期,金兰湾基地人员及其家属曾达1万余人苏联一个战略轰炸机团也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在冷战时期,这里曾是莫斯科同美国进行海上军事抗衡的重要桥头堡。
    ②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1年10月17日电,“俄宣布放弃在古巴越南军事基地”。
    ①Из выступления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и Д.Медведева на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по мировой политике8.10.2008,франция, Эвиан. http://www.kremlin.ru.转印自[俄]巴赫基亚尔米尔卡西莫夫:《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冲突的根源及其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影响》,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编:《当大国际关系体系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应对与抉择》。
    ②R.萨克瓦:《是“新冷战”,还是“20年危机”?——俄罗斯和国际政治》,载《俄罗斯研究》2008年第
    5期。
    ③参见冯绍雷著:《20世纪的俄罗斯》,第224—230页。
    ①[俄]扎格拉金:《全球化时代的俄罗斯外交》,第24页。转引自转引自张文茹:《俄罗斯的“世界新秩序”论与外交选择》,载《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4期。
    ②[俄]A.雅科夫列夫著,孟秀云、孙黎明译:《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第265页。
    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学界单纯从体系制衡、对抗美西方的角度来分析中俄战略性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同样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直到现在这种观点依然流行。有关上述观点的论述可参见叶自成:《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多极世界体系的形成》,载《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第3期;俱孟军:《多极化世界中的中俄关系》,载《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16期;赵华胜:《国际格局格局视角下的中俄国际合作》,载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编:《当大国际关系体系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应对与抉择》等。
    ①普金:《俄罗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载《莫斯科新闻报》,2012年2月27日。
    ②参见冯绍雷著:《20世纪的俄罗斯》,第229页。
    ③本章第二节已对金砖四国做出分析,此处着重对上合组织和东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俄]亚历山大·卢金:《危机后的世界: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若干优先目标》,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编:《当大国际关系体系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应对与抉择》。
    ①关于战争本身的革新及其影响,可参见时殷弘:《战争的革新及其国际政治意义》,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第37卷2000年第1期。
    ①乔治·莫德尔斯基在其国际政治长周期理论中就把15到20世纪四个周期的全球战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在这一时期,作为国际政治体系变革规律性方式的全球战争已经发展到极致。参加GeorgeModelski,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②在这方面有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提出的“世界国家”概念、莫德尔斯基提出的“全球民主共同体”机制,戈登克雷格(Gordon A. Craig)和亚历山大乔治(Alexander L. George)总结的止战五种手段等。参加Alexander Wendt,“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9(4),2003, pp.491-542;George Modelski,“The DemocraticLineage,” the paper Prepared for the Fifth 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uropean Community StudiesAssociation, Seattle, May,1997;Gordon A. Craig and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 and Statecraft: DiplomaticProblems of Our Tim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p.Ⅸ-Ⅹ.
    ③必须严格区分挑战体系结构和维护国家正常发展权益的含义。有些学者和政府官员片面地认为美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相对衰落归结为体系结构受到蓄意挑战的结果(参见Christopher Chase-Dunn andBruce Podobnik,“The Next War: World-System Cycles and Trends,”Journal of World-System Research, Vol.1,No.6,1995;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2005”, pp.13-14.),这实质还是为维持美国全球主导地位找借口。各国力量客观上的此消彼涨决不等同于历史上挑战国通过蓄意扩张和损害他国利益来改变体系结构的行为。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体系结构的微调,但实现微调的手段决不只有战争。
    ①参见陈晓晨:《国际政治长周期与体系进化——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再解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12期,第56—61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148页。
    ②当时俄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与西欧各国的距离进一步拉大。1860年俄国的人均工业化指数仅为英国的1/8,美国和法国的1/3强,德意志的1/2。1850年俄国拥有的铁路总里程仅为500多英里,美国已达8500英里,这对其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兵力的输送造成了重大牵制,多达20万的俄军牵制在北方,无法南进解围。俄海军用枞木建造的舰只、陆军老式的燧发滑膛枪更无法与西欧国家的蒸汽战舰、线膛枪等工业革命催生的先进装备相匹敌。参见[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第165—173页。
    ①阎学通、孙学峰等著:《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0页。
    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和平的、非战方式的崛起模式所指向的是不挑起体系层面的全面战争,这是相当一段时期内国家追求的一个总体目标,并非与某些被逼无奈和在国家核心利益原则下必须进行的局部军事行动相冲突。相反,和平崛起更需要国家建有一支拥有足够强大力量和足够坚定意志的、能够赢得战争的军队。更何况战争并非军事力量唯一存在价值,有时候非战条件下的威慑更能体现其价值。
    1.《列宁全集》第27、31、34、35卷。
    2.[俄]亚·维·菲利波夫著,吴恩远等译:《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俄]瓦列里·列昂尼多维奇·彼得罗夫著,于宝林、杨冰皓译:《俄罗斯地缘政治——复兴还是灭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苏]尼·伊·帕甫连科著,斯庸译:《彼得大帝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5.[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张达楠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6.[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著,刘祖熙等译:《俄国史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俄]格拉济耶夫著,佟宪国等译:《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俄罗斯与新世界秩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俄]尼·别尔嘉耶夫著,雷永生等译:《俄罗斯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9.[俄]德·谢·利哈乔夫著,吴晓都等译:《解读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俄]A. П.齐甘科夫、П. A.齐甘科夫主编,冯玉军、徐向梅译:《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俄]A.雅科夫列夫著,孟秀云、孙黎明译:《俄罗斯、中国与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俄]伊伊万诺夫著:《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13.[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卿文辉等译:《俄罗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巴巴拉杰拉维奇著,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世纪》,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5.[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16.[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8.[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胡利平、杨韵琴译:《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杰克斯奈德著,于铁军等译:《帝国的迷思:国内政治与对外扩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美]保罗肯尼迪编,时殷弘、李庆四译:《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25.[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6.[美]莫顿卡普兰著,薄智跃译:《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美]罗伯特J阿特、[美]罗伯特杰维斯编,时殷弘、吴征宇译:《国际政治——常在概念和当代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美]艾伦F丘著,郭圣铭译:《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0.[美]查尔斯库普乾著,潘忠歧译:《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的地缘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2.[美]拉伊夫著,蒋学祯等译:《独裁下的嬗变与危机:俄罗斯帝国二百年剖析》,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33.[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4.[英]巴里布赞、[英]理查德利特尔著,刘德斌主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5.[英]巴里布赞著,刘永涛译:《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6.[英]杰弗里帕克著,刘从德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7.[英]爱德华卡尔著,秦亚青译:《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38.[德]卡尔马克思著,中央编译局译:《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9.[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王浦劬等译:《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丹]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英]巴里K.吉尔斯主编,郝名玮译:《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2.[美]爱伦F丘著,郭圣铭译:《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3.[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著,时殷弘、周桂银、石斌译:《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4.[美]罗伯特帕斯特编,胡利平、杨韵琴译:《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美]阿尔弗雷德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
    46.[美]阿尔弗雷德马汉:《海权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47.[英]哈尔福德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8.[英]哈尔福德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9.[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50.[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51.[英]巴勒克拉夫著,张广勇、张宇宏译:《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美]沃尔特·G·莫斯著,张冰译:《俄国史(1855—1996)》,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53.[英]E.H.卡尔著,徐蓝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919—1939)》,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年版。
    54.[美]理查德尼克松著:《超越和平》,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55.[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著:《历史的肖像》。
    56.王绳祖等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57.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8.时殷弘著:《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59.时殷弘编:《战略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0.周桂银著:《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冯绍雷著:《20世纪的俄罗斯》,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62.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3.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4.杜正艾著:《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5.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刘祖熙著:《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陈玉刚、袁建华编:《超越维斯特伐利亚——21世纪国际关系的解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68.曹维安著:《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李滨著:《国际体系研究:历史与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0.刘鸣著:《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71.刘长敏著:《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72.俞正梁著:《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卢明华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4.周桂银、石斌主编:《国际关系理论名著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75.毕洪业著:《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76.余起芬主编:《国际战略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7.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编:《当大国际关系体系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应对与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8.陈峰君:《亚太安全析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
    79.姜毅:《重振大国雄风——普京外交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80.阎学通、孙学峰等著:《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Anderson, M. S. The Rise of Modern Diplomacy:1450-1919, Longman,1993.
    2. Aron, Raymond Peace and War: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ranslatedby Richard Howard and Annette Baker Fox, Florida: Robert E. KriegerPublishing Company,1981.
    3. Battler, Alex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World Without Russia, AmericanUniversity&College Press,2004.
    4. Barrac1ough, Geoffre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England,Penguin Books,,1984
    5. Bromley, J. S. ed., The Rise of Great Britain and Russia,1688-1715/25, in The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VI,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70.
    6. Bull, Hedley and Adam Watson, ed.,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Clarendon Press, Oxford,1984.
    7. Buzan, Barry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World History: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8. Carr, E. H. The Twenty Years’ Crisis,1919-1939: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1946.
    9. Craig, Gordon A. and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 and Statecraft: DiplomaticProblems of Our Tim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 Dehio, Ludwig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Struggle, translated by Charles Fullma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62.
    11.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2. Gorodetsky, Gabriel Russia between East and West, London: MPG Books Ltd.,
    2003.
    13. Gulick, Edward Vose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 A Case History of the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of the Great Concepts of European Statecraft,Greenwood Press,1982.
    14. Kagarlitsky, Boris Empire of the Periphery: Russia and the World System,translated by Renfrey Clarke, Pluto Press,2008.
    15. Kennedy, Paul Strategy and Diplomacy,1870-1945, Eight Studies, FontanaPaperbacks,1984.
    16. McKay, Derek and H. M. Scott 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1648—1815,London: Longman,1983.
    17. Modelski, George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Seattle,1987; and SylviaModelski, Documenting Global Leadership,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Press,1988; and William R. Thompson, Seapower in Global Politics,1494—1993, Seattle,1988; and Robert A. Denemark, Jonathan Friedman, BarryK. Gills, ed., World System History: The Social Science of Long-Term Change,London: Routledge,2000.
    18. Ragsdale, Hugh Imperial Russia Foreign Policy,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9. Rasler, Karen A. and William R. Thompson, The Great Powers and GlobalStruggle1490-1990,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4.
    20. Seton-Watson, Hugh The Russian Empire,1801-1917, Oxford at the ClarendonPress,1967.
    21. Taylor, A. J. P.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1848-1918,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74.
    22. Thompson, William R. On Global War: Historical-Structure Approach to World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88.
    23. Trenin, Dmitri The End of Eurasia: Russia on the Border between Geopoliticsand Globalization, Carnegie Moscow Center,2001.
    24. Watson, Adam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Analysis,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2.
    25.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n House,1979;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i, 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