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然观视角下中美城市建筑文化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城市建筑自然观的角度比较研究中美城市建筑文化。从中美城市建筑发展史、中美城市意像、中美城市空间布局、中美城市建筑符号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城市建筑自然观是城市建筑在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的理念,是不同民族认识和解读城市建筑文化的方法。本文以中美城市建筑发展为依托,探讨其文化形成的自然观。具体表现为: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美国人强调人为万物之尺度;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美国人强调个体意识;中国人以过去时间为中心,美国人以未来时间为中心;中国人具有等级观念,美国人具有平等观念;中国人善用模糊思维的建筑风水理论,美国人推崇量化的环境行为学;以及美国人更重商;中国人更崇文等。
     为了阐述中美城市建筑自然观的形成以及它对中美城市建筑文化的影响,论文从纵向的中美城市发展史和横向的中美城市意像、建筑构建、空间布局、符号象征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本文在对比中美城市发展史的过程中,在两个不等量的发展时间内,根据城市发展的特性,截取了四个具有可比性的节点:形成期、吸收期、高峰期以及渐进期,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城市建筑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自然观是如何在城市建筑文化发展中形成,同时又如何影响着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而经过几千年或几百年时间的演绎,经过各自不同的形成期、吸收期、高峰期和渐进期,最终达到中国悠久城市文化和美国现代城市文化交集于当代,并相差30年的发展态势。不同的自然观孕育着不同的城市发展轨迹、不同的文化现象,同时共同为人类构建宜居城市建筑发挥着积极作用。
     对比研究中美城市意像,本文选取了中美三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北京代表传统意义的中国城市,相对应的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时期的代表性城市;上海代表现代化城市,相对应的纽约是美国走向国际化的典型;深圳和旧金山都是移民城市,他们代表瞬间兴起的移民城市,同时两个城市的移民文化的形成反映出两个民族的不同文化理念。城市意像的对比揭示出城市规划、建筑构建、城市发展、城市记忆、城市精神等方面蕴含的深层文化自然观。北京作为首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深刻地反映出中国的风水理念,等级思想等,华盛顿则反映出量化性的规划和平等观念。但是两个首都城市也表现出异曲同工的相似性,比如中心意像,平衡意像等。上海和纽约的文化模式截然不同,上海以本土文化为核心吸纳外来文化形成了海派文化,而纽约是所有外来文化共同组成一种马赛克文化,这是基于中国内敛观念和美国彰显观念形成的不同文化现象。深圳在30多年间,移民之间相互包容形成正统的移民文化,而旧金山却成为美国反正统文化的发源地。这是自我意识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展现。
     论文进一步探讨中美城市建筑的空间文化。空间是和建筑实体相辅相成,空间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把空间分为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以及灵性空间。私密空间以庭院空间为主,庭院空间是所有其他空间的基础。庭院文化最能折射出两个国家的等级观念与平等观念、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过去时间观和未来时间观,特别是天人合一和人是万物尺度的自然观思想。公共空间远大于私密空间,本文选取了街区、广场和园林,这些空间主宰着城市的命脉,在道路和邻里、广场的形成和广场实例、园林的特性对比中,体现中国人融于自然美国人独立于自然。灵性空间的对比把空间延生到宗教建筑、墓园建筑。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把各自的人生空间思想带进神的殿堂和死者的墓地。从宗教建筑的结构、墓园实例的对比体现出中美不同的敬神观和不同的死亡观。
     论文最后探讨了中美城市建筑文化符号,在众多的文化符号中选取了比较能反映出自然观思想的色彩符号文化和名称符号文化。色彩文化视觉效果最明显,名称文化延续时间最长。色彩的象征性和名称的寓意性在可见性和可感性两方面解读了符号文化中的自然观。在城市建筑色彩中,中国人偏爱暖色,美国人偏爱冷色。从一个反面角度理解,色彩偏好反映出对自然观思想的互补,内敛和开放的互补,激进和宁静的平衡。中国的地域性色彩差异具有北艳南淡的总体概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南北两方产生本质的色彩差异,他们的本质色彩取向还是归于暖色。比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采用的就是北方的中国红。
     全文紧扣城市建筑自然观思想,在城市建筑文化的不同层面逐步展开阐述。旨在揭示中美城市建筑不同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源,探究人类建造宜居家园的途径。
The essay aims to probe into the view of nature in urban architecture culture inChina and America and elaborate how they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urban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both countries. The view of nature is the way how humanbeings get to know about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different views of nature in urbanarchitecture are the different ways to decide what urban history China and Americapossess respectively, how they plan the city, design the building, arrange the space,construct the symbol; and how the urban history, the urban planning, buildingdesigning, space arranging and symbol implying are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general philosophy of the two countries, the essay selects a fewpairs of comparative views of nature in urban architecture which are more evidentlyand dominantly reflected in the urban architecture. In China, people prefer man andnature are of one, while in America they prefer man is above others. The Chinese putstress on the group while the Americans put stress on individual. The Chinese attachmore importance to the past while the American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future.The Chinese have the idea of hierarchy order while the Americans tend to have theidea of equality. China’s Feng Shui is a kind of fuzzy thinking while America’sEnvironmental Behavioral Theory is based on quantities and logic and evidence. Andalso there are some other views that are reflected in the urban architecture: business isgiven more priority to in America than in China, and arms are more significant inAmerica than in China, and so on.
     In order to elaborate how the different views of nature mentioned above affect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two countries, first of all, the essay makes a careful studyand chooses four points in their urban history: the formative periord, the introducingperiord, the climax periord and the asymptotic periord, which show that China’s longurban history and America’s short one have different urban cultures but they still havemuch comparability. And after China’s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veloping andAmerica’s hundreds of years of evolving, human beings arrive at almost the samearena where both China and America, both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are not separated far from each other. Their interac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are integrated intoa promotion to the livable dwelling for human. Therefore, urban architectural cultureis kind of reciprocal.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the urban history in the long direction, the essay goes onwith the city image and chooses three pairs of cities which can represent differentgroups of city images for a horizontal comparison. Beijing is compared withWashington for they are capitals and they both have central axis. But theinterpretation of their city locations and their axis designing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Beijing is an example to apply traditional urban architectural view such as Fengshuiand Kaogongji to the city, and Washington is an example planned by measurement ofthe land in the idea of business economy because in America priority is always givento business not to the tradition. Shanghai is compared with New York mainly in theirmodern and international aspects. And Shanghai’s Haipai culture and New York’smosaic culture is another manifestation of how China and America have differentvalues of “self”. Shenzhen is compared with San Francisco to illustrate how a modernimmigrant city rises and has its own culture. In the whole comparison of city images,city plann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city spirit and city memory are physically and thespiritually involved to give an overall view of the city image..
     The urban space is another comparative point. Space decides the city pattern.The essay is further developed to elaborate private space and public space and spiritspace. Courtyard space is the main private space which is the basic pattern of all theother spaces. It embodies many of views of nature such as group or individual,hierarchy or equality, the harmony of man with nature or conquest of man over nature.In public space the essay picks out block, square and garden that are the chief parts ofthe city. The spirit space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living space, where all the humanliving views of nature are strictly applied and thus the different religions buildingcultures and different tomb cultures come into being.
     In the end, the essay makes the comparison in urban color and urban names,which are the two symbols chosen from all urban symbols. They can better illustratehow the urban symbols are formed under the views of nature than any other symbol like the animal symbol or the number symbol, and how the symbol culture is reflectedin the city and the building. Color symbols are more obviously seen at first sight andname symbols can remain longer after other symbols disappear. Their implication isrooted in the views such as hierarchy order or equality or the value of “self”, etc.
     The essay’s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in Chinaand America and find out an approach to build a livable home for the mankind.
引文
Bol, Peter K,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ong China,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98
    Hummack, David.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efore Comprehensive Plan, Johns HopkinsUniversity Press,1998
    Jackson, Kenneth.T. 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eterson, Jon A. The Birth of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2003
    Schuyler, David. The New Urban Landscape: The Redefinition of City 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Americ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Bender, Thomas. Toward an Urban Vision: Idea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Americ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
    Max, Leo. The Machine in the Garden: Technology and Pastoral Ideal in America,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9
    Sit, Victor. Beijing: The Nature and Planning of a Chinese Capital City, John Wiley&Sons,1995Great British Encyclopedia: Cities, Babylon, Romance, etc.1989
    Buren, Van. William, Albert. Further Pompeian Studies, Memoir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inRome,1932
    Makeham, John. The Confucian Role of Na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Studies in theHistory of Gardens&Designed Landscapes,1998
    Abramson, Daniel. Neighborhood Redevelopment as a Cultural Problem: A Western Perspectiveon current Plans for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Qinghua University,1998
    .Streatfield. David C, A guide to Architecture in Washington State: an EnvironmentalPerspective,1999
    Soja, Edward W. 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 Blackwell Publishing,2000
    Anderson, Claud. Cromwell, Rue L."Black is Beautiful" and the Color Preferences ofAfro-American Youth. Th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1977,46(1):76-88.
    Madden, Thomas J. Hewett, Kelly. Roth, Martin S. Managing images in different cultures: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Color Meanings and Preferenc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Marketing,2000,8(4):90-107.
    Yokosawa, Kazuhiko. Natsumi Yano, Karen B Schloss et al.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Color Preferences: US, Japan, and Mexico. Journal of Vision,2011,10(7):408-413.
    Hill, Mark E. Skin Color and the Perception of Attractiveness Among African Americans:Does Gender Make a Differe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2,65(1):77-91.
    Jack London, An Eyewitness Story, San Francisco Stories, Sydney Samizdat Press,1915
    [美]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著,《美国文化模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姜涌、李振涛译,《赖特论美国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美]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2005年
    [美]卡斯滕·哈里斯著,申嘉等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华夏出版社,2001年
    [美]凯文·林区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1970年
    [美]凯文·林区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良好的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5年
    [美]克里斯·亚伯著,张磊、司玲、侯正华、陈辉译,《美化与装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的形式与功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美]Linell Davis著,《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美]卢瑟·S·利德基主编,《美国特性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美]罗尔斯顿著,《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斯蒂文艾泽努尔编著,徐怡芳、王健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
    [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
    [美]摩尔根著,《古代社会》(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
    [美]培根著,《培根论说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美]悉尼·利布兰克著,许为础、章恒珍译,《20世纪美国建筑》,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美]伊里·沙里宁著,顾启原译,《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美]约翰·M·利维著,孙景秋译,《现代城市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克里夫·芒福汀、泰纳.欧克、史蒂文蒂斯迪尔著,韩冬青、李东、屠苏南译,《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英] K·J·巴顿著,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年
    [英]帕瑞克·纽金斯著,《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著,《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商务印书馆,1977年
    [法]米歇尔·柯南、[中]陈望衡著,《城市与园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伯特·海宁格著,《爱的序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
    [德]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
    [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商务印书馆,1985年
    [德]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80年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德]卫礼贤著,《中国心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德]威尔弗利德柯霍著,陈滢世译,《建筑风格学――从古典到当代欧洲建筑艺术经典》,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希]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
    新旧约合订本,《圣经创世纪》,香港思高圣经学社,1968
    美国年鉴
    中国古代文献:《道德经》《论语》《韩非子》《考工记》《白居易集》《唐诗》《周易》《史记》《汉书高帝纪》《庄子·齐物论》《吴越春秋》《简易道德经》《黄帝宅经》《周礼》《汉书高帝纪》《西都赋》《洛阳名园记》《洛阳伽蓝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艾伯亭,刘建,田野著,《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2010年
    程建军、孔尚朴著,《风水与建筑》,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戴志中、舒波、羊恂、赵冶编著,《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
    丁俊清著,《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
    董鉴泓著,《古代城市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董鉴泓著,《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段进、邱国潮编著,《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东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方可著,《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方明伦、李伦新、丁锡满主编《海派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
    冯友兰著,《贞元六书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冯契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高介主编,《建筑与文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高友谦著,《方位艺术》,团结出版社,2004年
    高友谦著,《中国风水》,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2年
    何正璜著,《汉代的长安城》,美文(上半月),2005年10期
    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
    华揽洪著,李颖译,《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贾荣香、夏岩、孙希磊著,《聚焦中国文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
    江泛著《道与生态家居》,团结出版社,2008年
    金岳霖著,《论道》,商务印书馆,1985年
    李斌著,《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李斌编著,《山西之旅》,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
    李天纲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道增著,《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梁思成著,《中国雕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梁思成著,《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梁思成文集(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梁思成著,《拙匠随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梁思成著,《谈建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梁雪著,《美国城市中的风水》,辽宁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林徽因著,《林徽因讲建筑》,九州出版社,2005年
    刘聪明著,《风水与中国社会》,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
    刘沛林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刘卫东、彭俊著,《上海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住宅空间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
    楼庆西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
    毛心一、王碧文著,《中国建筑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
    聂兰生著,《建筑创作漫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聂兰生、邹颖、舒平著,《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单齐翔著,《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沈玉麟著,《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宋启林、蔡立力著,《中国文化与中国城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人民出版社,1972年 
    王恩铭著,《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汪原著,《边缘空间——当代建筑学与哲学话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吴良镛著,《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昆仑出版社,2009年
    吴良镛著,《建筑学的未来——世纪之交的凝思》,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吴良镛著,《建筑城市人居环境》,河北敎育出版社,2003年
    吴良镛著,《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欲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吴良镛著,《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文化空间图式及历史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1998年
    王子林著,《紫禁城风水》,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湘建著,《城市建筑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忻平著,《从上海发展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熊月之著,《上海:一座现代化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杨秉德、蔡萌著,《中国近代建筑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杨宏烈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杨宏海著,《文化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年
    余谋昌著,《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余谋昌、王耀先著,《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赵树智著,《历史的丰碑控制论之父:维纳》,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
    赵鑫珊著,《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张鸿雁著,《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皆正、唐玉恩编,《继承发展探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张京祥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鹰著,《传统建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章迎尔、徐亮、包海泠、蒋巍编著,《西方古典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国高层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1979年
    中国科协学术部,《.高科技的未来:正面与负面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商业区域步行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广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北京电视台,《人类的共同遗产》(1-56),1999年-2000年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
    解读海派文化
    BBS水木清华站,《二战后美国城市的发展》
    李建平的讲座《一条中轴线,一座北京城》)
    《八宝山纪事》,党史出版社,1998年
    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上海研究资料,1984年
    上海市年鉴
    百度图片
    [美]Bohn K,Viljoena著,《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CPUL):关键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设计学,2010(1):24-30.
    [美]尼可·拉斯达根布鲁斯著,《美国新城镇与景观规划》,城市与园林,2006年10月
    [美]埃里克·J·赫吉拉著,《北京:迷失于转型之中?》,城市与园林,2006年10月
    [美]爱德华·H·齐格勒著,李心彤、李总兵译,《美国城市、汽车及区域交通规划:寻求21世纪可持续发展》,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4期
    胡锦涛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2年1月
    郑时龄著,《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总96期
    郑时龄著,《关于城市文化和建筑的思考》,建筑与文化,2012年6月
    俞德鸣著,《一个时代的侧影》,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总96期
    宋建明著,《在实践中破解城市美学难题》,建筑与文化,2012年6月
    曹增节著,《城市美学:当下之远与未来之近》,建筑与文化,2012年8月
    顾月明著,《矛盾与融合——大众文化与建筑》,世界建筑,2012年5月
    王辉著,《建筑美意约与丰——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二元范畴》,世界建筑,2012年8月
    刘强、张军杰、张杨著,《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华中建筑,2012年2月
    岳华著,《当代西方城市行政建筑发展的经验借鉴》,华中建筑,2012年6月
    张玥著,《城市景观的重塑——符号化的北京旧城保护》,两难中的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2005年
    宋启林著,《市场经济·文化·城市规划》,中华建筑,1994年第4期
    宋启林著,《山水城市与科学精神》,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第10期
    保继刚著,《深圳主题公园的发展、客源市场及旅游者行为研究》,建筑师,1996年第70期
    宋何景著,《苏北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49期
    王军著,《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机不可失》,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27期
    张京祥著,《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风潮的再思考》,规划师,2010年第26期
    金石著,《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环境保护,2008年第22.期
    车伍、周晓兵、李俊奇著,《湿地景观设计与雨洪管理》,景观设计学,,2009年1月
    陈飞、诸大建著,《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0月
    白凯著,《旅华美国游客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研究》,地理学报,2012年4月
    曹霁阳著,《一项工程毁损两处古代遗迹》,人民日报,2006年月20日:第11版
    陈爱和著,《给城市着上健康美丽的色彩》,人民日报,2002年第4期
    陈军著,《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析与重构》,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第第4期
    丹淳著,《从城市形象说起》,中国文物报,2005年2月9日:第3版
    黄鹤、唐燕著,《文化产业政策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3月
    高骞、王丹、陶纪明著,《上海CBD建设及陆家嘴—外滩核心CBD发展构想》,科学发展,2010年第3期
    晖孙、梁江著,《唐长安坊里内部形态解析》,城市规划,2003年第10期
    贾荣香著,《美国建筑文化的精神向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贾荣香、孙荧著《北京百万庄住宅区建筑的文化特征与存在价值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李英东著,《首位性城市与西部经济发展——以西安为例来源》,预测,2006年第3期
    刘梦溪著,《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文汇报,2005年12月4日:第6版
    鲁普利报导,《华盛顿国家广场今昔》美国之音/2004年12月15日
    马瑞、朱文一,《华盛顿“国家首都城市设计和安全计划”及其对当代北京城市建设的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第1期
    史孝宜著,《“马路”的由来》,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2010年第12期
    孙家正著,《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光明日报,2005年8月5日:第5版
    孙尚楼著,《“城市化”一节的几组概念》,地理教学,2012年第7期
    吴倩著,《下海二十年》,报林,2012年3月
    赵彩君、刘晓明著,《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中国园林,2010年6月
    张国强、贾建中、邓武斌著,《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特征》,中国园林,2012年Vol28
    张翰卿著,《美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规划师,2005年第2期
    张和平著,《属于世界,走向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6月7日:第3版
    章剑锋著,《北京胡同濒绝》,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1月9日:第15版
    张松著,《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关键词解》,中国文物报,2005年12月16日:第8版
    王利利著,《浅谈唐代长安的街道绿化》,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郁志刚著,《上海里弄住宅的演变及保护和更新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张健、罗珊珊著,《上海里弄住宅中的几类形态分析及其对现代住宅的启示》,华中建筑,2008年第1期
    《上海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文汇报(上海),2011年11月24日
    QuickFacts: San Fransisco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http://quickfacts.census.gov/qfd/states/06/06075.html
    A Sense of Wonder: The1915San Francisco World's Fair,http://translate.google.com.hk/translate?hl=zh-CN&langpair=en%7Czh-CN&u=http://www.moah.org/exhibits/archives/1915/
    常青著,《建筑文化与城市精神》,新华网,2003年5月19日
    冯国瑞《整体论的发展形态及其重要意义》2008年4月22日,http://www.gmw.cn/01gmrb/2008-04/22/content_764629.htm
    梁捷著《什么是上海建筑文化的特征标志》2006年9月13日,新民周刊http://news.sina.com.cn/c/2006-09-13/135910999530.shtml
    乔春洋,《品牌名称文化》,http://blog.cnii.com.cn/?194453/viewspace-2142365.html
    于平著,《文化记忆与文化想象》光明日报,2012年4月21日,中国文明网景观中国http://www.landscape.cn/News/info/2009/6519425063275.html
    《美国部分著名的建筑物》http://hi.baidu.com/redstorm_wu/item/6674bb0ca40d51cc90571898
    《美国的建筑艺术与其文化品格》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sf.4017194.1/
    《读城———美国城市建筑文化一瞥》http://www.scca.sh.cn/magarticle.aspx?id=702
    《华盛顿特区:波托马克河淌过的花园城》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a3b5ec01010793.html
    《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原则》http://arch.m6699.com/content-14160-2.htm
    《深圳大运会看建筑:推开世界之门》,2011年8月14日,http://blog.hit.edu.cn/xuejun/post/169.html
    《旧金山重建记》,经济观察报,2006年8月1日,http://www.eeo.com.cn/eeo/jjgcb/2006/07/29/35465.shtml
    《纽约的文化是熔炉还是混合色拉》,大学英语快速阅读,http://www.ebigear.com/news-34-41955.html
    《解读海派文化》,中国网,china.com.cn,2012年6月20日http://www.designcity.cc/news/2012/37.html
    《更好保留上海城镇的文化记忆》,http://cul.dmmap.com/cul_dmwh_lsyj/cul_dmwh_lsyj_whzh/20120326/ff80808135e15cfd01364ce6927906b6.html
    [台湾]登琨艳作品——上海苏州河畔旧仓库改造工作室建筑时空,2012年2月16日,http://www.ccbuild.com/article-1077949-1.html
    《美国华尔街区成“史迹”》湖州在线,http://www.buildhr.com2007年3月09日
    《深圳特区30年:建筑从速度高度到绿色大跨越中国》,china.com.cn,2010年8月20日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zhuanti/tqjj30n/2010-08/20/content_20755087.htm
    深圳综合竞争力连续四年列内地城市榜首,深圳新闻网http://www.sznews.com2010年6月1日
    《记载历史变迁:城市该有自己独特文化》,哈尔滨新闻网2011年9月30日http://news.my399.com/system/20110929/000250504.html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
    好心情原创文学http://poetry.goodmood.cn/a/2012/0608/1_470485.html)
    苏州园林网2008北京奥林匹克官网
    上海与纽约文化形态比较研究7.9%
    林广;-《历史教学问题》-2005-12-15是否引证:否
    3双城记:上海纽约城市比较研究5.4%
    苏智良;江文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9-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