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迅速开展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广泛弘扬。然而,毋庸讳言,进行广泛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占领宣教阵地不等于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追根溯源,这一差异性的凸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认同缺失。基于此,本文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通过对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缘由、学理依据、实践基础、现实课题、实现条件与机制运行的多维分析,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进行了尝试性探究。
     其一,分析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常生活认同的缘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合法性基础源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认同,而人民群众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看其是否符合人的内在需求及其价值许诺能否及时有效兑现,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宣教层面,而是必须向日常生活现实转化。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根植于日常生活,但毕竟不是自发形成的社会心理或大众意识,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觉建构的必然,这使其不可避免地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间距,这一间距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基于此,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日常生活转化。
     其二,系统梳理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向日常生活转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无论是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还是中、西方不同境遇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都强调和凸显了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和作用,为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学理支撑;在实践上,通过对不同国家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比较分析,说明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高低与其在日常生活的渗透和转化密切相关,由此,为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其三,分析探究了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面临的现实课题。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文明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变迁。在此过程中,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消费符号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带来重大影响,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常生活认同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
     其四,在理论研究、经验借鉴、现实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现条件和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诉求尚未真实展现之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发挥人的主体性力量创设各种条件以促使认同实现的过程。其中,提升人的文化自觉,缩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的间距,创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社会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常生活认同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将这些条件有机整合起来使之协调运转,则离不开机制的有效运行。利益激励机制、态势激发机制、传媒引导机制、常识转化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认同机制的协同运作、有机配合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重要机制保障。
Since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 and strategic tas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ystem” wa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party's sixteen sessions of six CCP plenaryconferences,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have development rapidly and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haspromoted widely. However, needless to sa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extensively and deeply andthe occupied of the missionary position is not equal to win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majority of thepeople. In the everyday life, a lot of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nuclear valuesystem have great differences. Find by hard and thorough search, the differences in highlighted isloss of the identity on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everyday life. So, The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reason,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al basis,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 andguarantees mechanism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vision ofeveryday life, and try to inquiry or benefi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First of all, the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mainly due to boththeory and practice demands in the vision of everyday life. On one h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ystem is the essential embodiment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its legitimacy is based on the people'sidentity. But the key to ident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hether the people would agree with itrely on whether it accords with people's demands, which determin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nuclear value system can not only stay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level, but to turn itinto everyday life.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roots in everyday life,but it is not the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or the mass consciousness, it is th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with consciousness. Which a certain distance exists with dailylife inevitably, the distance is hamper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largely.Based on this, the necessary choice is to turn it from the theoretical into everyday life in order torealiz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econdly, the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vision of everydaylife has double confirmation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ory,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ofeveryday life are highlighted both in the Marx’s critique theory of everyday life, or in the differentsituation’s critique theory of everyday life. Which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on the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vision of everyday life. In practice, based on theanalysis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the several typical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re value system, and revealed the relation closely between the succ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n corevalue system and daily life,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practice bas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vision of everyday lif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research are finally in order to return to reality. The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nuclear value system must be rooted in Chinese daily life world. In thetimes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social informatization, diversification ofcivilization, our daily life is being experienc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aily life to modern daily life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policy an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During the historic change, the mass culture, the popular information survival and the rise ofconsumerism are embodying our daily life, Based on the 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explore the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rough the mentioned phenomena, which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vision of everyday life.
     Finally, the conditions of realization an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vision of everyday life should to further explore on the basis of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Before the value appeal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ystem are not being into reality, the identification of it is not a natural process, but a continuousneed to create all kinds of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identification. In the vision of everyday life, thebasic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 are: promoting people’s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to meet the intrinsic demand for the value support, the creation of socialconditions with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o on as basic guarantee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condit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n this foundation, how to integratethese conditions organically, so that makes it play the best efficacy,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effec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collaborative operation and organic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Interest incentive mechanism, system guarantee mechanism, the media guide mechanism,knowledge conversion mechanism, state excitation mechanisms is the important safeguardmechanism to advan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from the theoretical into everyday life.
引文
①陈新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②参见翟慧霞:《国际民调中的欧洲民众对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4日第13版。
    ①参见辛向阳:《国际视野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
    ②高源,马静:《“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人民论坛》2009年12月(下)。
    ①陈新汉主编:《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②陈新汉,邱仁富:《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思考》,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58-6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0页。
    ④陈新汉主编:《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①【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②参见陈学明等编:《让生活成为艺术品——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Ⅰ-Ⅱ页。
    ③【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④【捷】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①【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①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是》2006年第24期。
    ②郑杭生:《关于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的几点思考—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研究》2006年第12期。
    ③李慎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监察》2008年第2期。
    ④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哲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⑤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
    ⑥陈延斌,邹放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若干问题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①韩振峰:《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②田芝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力量的实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
    ③吴潜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
    ④方章东,侯惠勤:《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3期。
    ⑤苏振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⑥门忠民,杨新庚:《试论理性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⑦李慎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监察》2008年第2期。
    ⑧王东虓,张宜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①胡凯,夏继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建设思路探析》,《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②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1期。
    ③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参见张志丹:《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④钱宇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综述》,《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9期。
    ⑤以上两位学者观点参见邱仁富:《“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层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10年第12期。
    ①林春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目标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3期。
    ②余玉花:《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
    ③陈锡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④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①程恩富,郑一明,冯颜利等:《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②方世南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昆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求是》2009年第24期。
    ③陈桂蓉:《从低收入群体价值认同看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以福建城市贫困群体为例》,《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④张汉静,葛振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路径——基于价值认同的角度》,《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⑤陆树程,李瑾:《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期。
    ⑥陈新汉:《人民反腐是凸显核心价值体系主体性的重要机制》,《思想理论研究》2011年3月上。
    ⑦陈赵阳:《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榜样教育路径》,《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⑧刘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国民信仰的制度保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①王贤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路径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②李梅敬:《“外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传承路径》,《唯实》2010年第1期。
    ③Yuan Guerin. Build up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March,2008.
    ①陈力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探求》2009年第2期。
    ②参见谢永宽,刘志礼:《国外中国模式研究新趋势及其启示》,《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
    ③【新】郑永年:《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联合早报2010年5月4日。
    ④【英】里奥·霍恩:《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7月29日。
    ⑤参见《“中国模式”挑战传统理论——外国专家评价“中国模式”之一》,人民网:国际频道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0/9259260.html,2009年5月7日。
    ①参见韩露:《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②【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③参见陈力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探求》2009年第2期。
    ④Charles Burton:The Role of China’s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http://www.cpsa-asps.ca/papers-2005/Burton.pdf/.
    ⑤参见韩露:《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②参见邬焜,李建群:《价值哲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271页。
    ②李德顺:《学科与学说:价值研究的层面》,《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06页。
    ④刘奔:《当代思潮反思录》,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⑤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⑥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②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版,第2页。
    ③陈新汉:《论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0期。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③《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01版。
    ①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页。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④【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⑤【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④唐凯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光明日报2007年8月14日第9版。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文化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①部分内容参见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人的内在需求》,《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10页。
    ①【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③部分内容参见陆树程,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内在需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①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2期。
    ②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③【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④陆树程,崔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7-6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8页。
    ①【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页。
    ②【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56页。
    ③【意】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2页。
    ①【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②【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①参见王晓升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等译,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①【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③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6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4页。
    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②石国亮:《青年国际政治研究的新范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199页。
    ③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①参见刘耀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②田海舰:《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调查及对策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4期。
    ③参见孔德永:《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认同分析》,《天府新论》2008年第3期。
    ④程恩富,郑一明,冯颜利等:《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⑤参见宣兆凯:《“与公众对话”:公众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①高源,马静:《“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人民论坛》2009年12月(下)。
    ②程恩富,郑一明,冯颜利等:《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③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②部分参见朱晨静:《论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介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①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①陈曙光:《马克思主义的“贫困”与学者的责任》,《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②刘维兰,吴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生活化”问题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③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15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16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③王福民:《历史唯物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65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①【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②【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4页。
    ③【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3-144页。
    ④【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5页。
    ⑤【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页。
    ①【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148页。
    ②【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56页。
    ③【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64页。
    ④【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47页。
    ⑤【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46页。
    ⑥【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55页。
    ①【匈】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沈耕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②【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白锡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③【匈】卢卡契:《审美特性》,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④【匈】卢卡契:《审美特性》,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①【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白锡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811页。
    ②【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白锡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81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214页。
    ③【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41页。
    ④【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131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136页。
    ③【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143页。
    ①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1991, p66-67.另参见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②参见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165页。
    ③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载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赫勒、列菲伏尔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②参见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③【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④【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①【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②【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③【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8-11页。
    ④【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第3页。
    ①鹿林:《论人的生活世界》,《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②【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①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②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③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④参见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①李小娟,肖玲诺:《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7期。
    ②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
    ③参见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350页。
    ④【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英文版序言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②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③【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④【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⑤【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0页。
    ②【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7页。
    ③参见陈学明等编:《让生活成为艺术品——赫勒、列菲伏尔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Ⅰ-Ⅱ页。
    ④【捷】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⑤【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⑥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白锡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Simon Torrey Agnes Heller: Simon Torrey Interviews with Agnes Heller (1998)1February2004.2December200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③参见【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76—196页。
    ④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257页。
    ①叶祖淼:《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
    ②刘蕾:《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中看当代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③李煌明:《儒家传统价值观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
    ①公方彬:《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决策探索》2008年第10期。
    ②张立文:《和合学自序》(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③史宁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⑤《论语·颜渊》
    ⑥《左传·成公十三年》
    ⑦《荀子·修身》
    ①《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礼记·经解》
    ③《论语·为政》
    ④冯秀军:《教化·规约·生成: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⑤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
    ①林安梧:《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上海:文海学术思想研究发展文教基金会1996年版,第217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7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4-875页。
    ③顾红亮:《儒家生活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④《后汉书·陈宠传》
    ①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②《隋书·刑法志》
    ③《唐律释文序》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②《荀子·儒校》
    ①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②武则天:《臣轨》,参见潘玉腾,庄晓芸:《中国传统社会核心观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③出自《礼记·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意为教化民众,形成良好习俗,离不开教育。其中,化为教化,俗是习俗,风俗,成俗,即塑造成适应民族、国家需要的相对稳定的、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①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①参见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57页。
    ②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171页。
    ③【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④【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②【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页。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
    ④【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
    ①参见潘玉腾:《欧美国家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见陈新汉主编:《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73页。
    ②参见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③【美】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金灿荣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②部分内容参见朱晨静:《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①王文钦:《新加坡与儒家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②赵文春,张振国:《瞩目新加坡》,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③赵文春,张振国:《瞩目新加坡》,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④畅征:《小国伟人——李光耀》,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页。
    ①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398页。
    ②李一平,周宁:《新加坡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83页。
    ③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①韦红:《新加坡精神》,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②曹云华:《亚洲的瑞士——新加坡启示录》,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③韦红:《新加坡精神》,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④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408页。
    ⑤谢永亮:《小国伟人——智谋大师李光耀》,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3页。
    ⑥霍利婷:《新加坡“学校家庭教育计划”》,《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7期。
    ①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②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③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④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⑤谢永亮:《小国伟人——智谋大师李光耀》,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2页。
    ①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②中国赴新加坡精神文明考察团:《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③李大光,刘力南,曹青阳:《今日新加坡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①孙学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
    ①汪远平:《世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华夏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研讨会评述》,光明日报1995年1月23日第5版。
    ②方江山:《“我坚信儒学的兴旺”——访澳大利亚著名专家李瑞智教授》,光明日报1994年10月7日第5版。
    ③杨永庚,门忠民:《试论理性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5卷第2期。
    ①李慎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检察》2008年第2期。
    ②夏家春:《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学术交流》2009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①《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5页。
    ②《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③《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2页。
    ④《斯大林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①【苏】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83页。
    ②【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5-4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6页。
    ③【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①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②张建华:《20世纪20年代苏联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地位》,《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③参见刘爽:《从“史学危机”看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原因》,《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9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③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08页。
    ②参见【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1-289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2页。
    ②参见【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南京: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57页。
    ③【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4页。
    ①【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9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01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页。
    ③《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01版。
    ①【荷】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4页。
    ①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②《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01版。
    ③“信息化”定义,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htm。
    ①参见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②王雅林,黄莺:《“数字化生存”挑战与生活方式的建构性调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6期。
    ③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④【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众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58页。
    ⑤唐魁玉:《网络化的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
    ①【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603页。
    ①【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87页。
    ②【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④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6页。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9页。
    ②【英】保罗·赫斯特等:《质疑全球化——国际经济与治理的可能性》,张文成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6页。
    ③聂立清:《社会信息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领导科学》2010年第8期。
    ①【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②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8页。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8页。
    ④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⑤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⑥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参见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210页。
    ②【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序。
    ③周裕妩:《中国奢侈品年消费额超两千亿元》,广州日报2012年3月6日第2版。
    ④参见孙书昌:《鼓励红色消费,支持白色消费,限制灰色消费,禁止黑色消费》,《经济工作导刊》2009第1期。
    ①参见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③【英】J·汤姆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④【美】弗·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①转引自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①罗刚,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参见【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南京: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③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版,第59页。
    ②谢方意:《政党执政能力与合法性相关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①参见【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76-196页。
    ②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③【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④【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①【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140页。
    ②【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③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④【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83页。
    ①【匈】卢卡契:《审美特性》,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②【匈】卢卡契:《审美特性》,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7-148页。
    ④【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190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①【英】马林诺思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②【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7页。
    ①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6页。
    ②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意指文化各部分发展速度不一致导致的文化紧张或文化失衡状态。
    ③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①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60页。
    ②本部分内容参见陆树程,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内在需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①袁贵仁:《人的哲学》,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
    ②李德顺:《价值新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参见郭宝宏:《论人的需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1页。
    ②邱柏生:《试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话语体系支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1期。
    ①【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5页。
    ②参见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③韩震:《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1年2月14日第11版。
    ④黄蓉生,习蓉晖:《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8期。
    ⑤严兵:《“唱读讲传”:新时期群众文艺活动的有益探索》,《党建》2010年第6期。
    ①邱柏生:《试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话语体系支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③《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日报2012年3月6日02版。
    ④参见《我国人均GDP超4000美元后需转变国家盈利模式》,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9月14日。
    ⑤《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本面未改变》,中国新闻网http://news.eastday.com/c/2012lh/u1a6405389.html。
    ⑥参见刘耀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3-54页。
    ①倪迅,殷泓:《纪检监察去年处分10万余人挽回经济损失44.4亿元》,光明日报2010年1月8日第6版。
    ②程恩富,郑一明,冯颜利等:《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③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①高源,马静:《“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人民论坛》2009年12月(下)。
    ②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人民论坛》2010年7月(上)。
    ③参见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人民论坛》2010年7月(上)。
    ④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①陈新汉:《人民反腐是凸显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的重要机制》,《思想理论研究》2011年3月(上)。
    ②参见王逸:《困境与变革: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论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③《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01版。
    ①何锡蓉,曹泳鑫:《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价值观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②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③【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5页。
    ③高源,马静:《“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人民论坛》2009年12月(下)。
    ①周道华:《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8期。
    ②谭培文:《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①参见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页。
    ②《辞海》中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70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8页。
    ①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②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①【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页。
    ②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③【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01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⑥【美】小詹姆斯·H·唐纳利:《管理学基础》,司徒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5页。
    ①蒋丽君主编:《管理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②【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9-260页。
    ③【捷】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王福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3页。
    ①参见《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58页。
    ①【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②易法健:《道德场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③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廖小平:《论道德榜样——对现代社会道德榜样的检视》,《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②王海明:《论道德榜样》,《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①参见【英】罗素:《权威与个人》,储智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3页。
    ②参见【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③参见【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3页。
    ①赵司空:《对新中国前三十年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②赵司空:《对新中国前三十年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③《孟子·尽心上》
    ④《荀子·王制》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①【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③【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④【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①参见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②【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③参见【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①陈叙,操慧:《新闻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②《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①《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易科技:http://tech.163.com/special/cnnic29/,2012年3月14日。
    ②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人民日报2007年1月24日01版。
    ①Douglas Keller:Media Culture.La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②【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01版。
    ①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5页。
    ②孙正聿:《非常识的常识化》,《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
    ③【美】詹姆士:《实用主义》,陈羽纶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8页。
    ④孙正聿:《非常识的常识化》,《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
    ①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4页。
    ①孙正聿:《非常识的常识化》,《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
    ②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0页。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2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④【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5页。
    ①冯秀军:《教化·规约·生成——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②参见【法】魁奈:《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谈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4页。
    ①孟迎辉,邓泉国:《西方国家对意识形态的管制措施及启示》,《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8期。
    ②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建》2008年第5期。
    ①【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4、《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斯大林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邓小平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4、1993年版。
    18、《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年版。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年版。
    21、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22、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等编:《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3、新华月报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六个“为什么”专题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4、韩震:《我们的“主心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陈新汉:《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1年版。
    27、陈新汉:《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28、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梅荣政,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31、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3、周玉清,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5、石刚,李丽娜:《核心价值面面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6、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7、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8、俞吾金:《意识形态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9、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袁贵仁:《人的哲学》,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42、李德顺:《价值新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43、刘奔:《当代思潮反思录》,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4、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6、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7、邬焜,李建群:《价值哲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版。
    49、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王晓升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1、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4、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5、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7、衣俊卿主编:《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视域》(上、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8、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9、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0、杨威:《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1、李小娟:《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吴亮,高云:《日常中国——50、60、80、9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63、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64、赵司空:《中介与日常生活批判》,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65、杨楹等著:《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6、杨楹,张禹东:《生活哲学——探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7、李文阁:《复兴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的阐释》,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8、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9、陈学明等:《让生活成为艺术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0、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版。
    71、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72、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4、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5、唐魁玉:《网络化的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76、冯秀军:《教化·规约·生成: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7、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顾红亮:《儒家生活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9、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82、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
    84、王文钦:《新加坡与儒家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5、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7、郭宝宏:《论人的需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8、易法健:《道德场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90、【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2001年版。
    91、【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9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93、【澳】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4、【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版。
    95、【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6、【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97、【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98、【匈】卢卡契:《审美特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99、【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0、【意】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1、【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02、【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0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04、【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5、【斯】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7、【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8、【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09、【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0、【捷】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11、【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112、【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3、【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15、【美】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16、【苏】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117、【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8、【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19、【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0、【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122、【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3、【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12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125、【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26、【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27、【法】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8、【英】斯蒂芬·亨特:《宗教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29、【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30、【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3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2、【法】米歇尔·德·赛托:《日常生活实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5、【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36、【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蒋斌,陈金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求是》2012年第2期。
    2、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哲学变革》,《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2期。
    3、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1期。
    4、王建润,陈延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5、陆树程,崔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一种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6、徐缨:《来自家门口的道德春风——常州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求是》2011年第18期。
    7、陈新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8、陈新汉:《民众意愿的表达是核心价值主体性凸显的重要标志》,《广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9、陈新汉:《在体制改革中把“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再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21期。
    10、程恩富等:《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11、秦宣:《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2期。
    12、冯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3期。
    13、徐琴:《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基础与思想资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1期。
    14、本刊评论员:《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求是》2011年第23期。
    15、李翔,郑海呐:《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认识》,《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6期。
    16、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
    17、朱贻庭:《守护文化其“神”》,《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3期。
    18、肖群忠:《“国粹”与“国魂”——弘扬中华伦理价值重铸民族精神》,《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3期。
    19、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4期。
    20、靳凤林:《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
    21、曾建平:《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关键》,《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6期。22、王南湜,侯振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何以可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8期。
    23、云杉:《关于文化自觉》(上),《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第2期。
    24、袁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矛盾群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5、张启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7期。
    26、王贤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路径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27、陆树程,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内在需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28、黄蓉生,白显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问题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3期。
    29、魏联合,魏恩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求是》2011第4期。
    30、林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第2期。
    31、肖香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的内在要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6期。
    32、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两个向度》,《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2期。
    33、辛向阳:《国际视野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
    34、杨明,张伟:《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3期。
    35、黄蓉生,孙楚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研究——基于重庆、四川党政干部的调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36、吴玉军:《国家认同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37、吴少进,谢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38、陈曙光:《马克思主义的“贫困”与学者的责任》,《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39、刘维兰,吴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生活化”问题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40、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求是》2010年第12期。
    41、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42、李慎明:《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
    43、王秀阁:《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机制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44、王秀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研究》,《红旗文稿》2010年第1期。
    45、龚群:《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6、张铃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47、林春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目标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3期。
    48、赵野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7期。
    49、汪幼海:《论坚持舆论阵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7期。
    50、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中、下),《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6、17期。
    51、廖言:《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求是》2010年第12期。
    52、吴倬,王燕群:《论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53、邱仁富:《“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层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10年第12期。
    54、邱柏生:《试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话语体系支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1期。
    55、谭培文:《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56、赵司空:《对新中国前三十年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思考——兼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57、轩传树,谢忠文,马丽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58、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3期。
    59、黄蓉生,白显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60、陈先达:《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1、陈秉公:《论国家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的规律性──30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62、张传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求是》2009年第15期。
    63、王立胜,聂家华:《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逻辑——基于历史经验的分析》,《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64、宣兆凯:《“与公众对话”:公众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65、陈锡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66、廖小明,冯颜利:《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三个向度》,《哲学动态》2009第11期。
    67、张志丹:《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68、苏振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的网络文化建设》,《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69、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探》,《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1期。
    70、陆树程,王继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71、王学风,徐春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
    72、陆树程,李瑾:《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期。
    73、吴潜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
    74、张雷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7期。
    75、韩振峰:《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几个辩证关系》,《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76、佘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77、梅荣政:《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5期。
    78、李德顺:《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2期。
    79、张建设,江立成:《意识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09年第6期。
    80、李慎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监察》2008年第2期。
    81、罗文东:《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
    82、吴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理论思考》,《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83、门忠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种思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4期。84、王东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探析》,《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5、陈新汉:《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86、陈新汉:《论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0期。
    87、廉永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的本质、特征与实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88、苏振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7期。
    89、邱柏生:《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性解读》,《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
    90、黄蓉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5期。
    91、禹国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2期。
    92、钱广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2期。
    93、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建》2008年第5期。
    94、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95、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现实性到理想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96、余玉花:《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
    97、曾盛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式与机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2期。
    98、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9期。
    99、梅荣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政策探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0期。
    100、李长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理论参考》2007年第3期。
    101、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7期。
    102、黄凯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主体、路径依赖和结构浅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103、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12期。
    104、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05、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根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06、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观念到现实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07、徐贵权:《核心价值体系合法性探微》,《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5期。
    108、罗文东:《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
    109、辛向阳:《什么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参考》2007年第3期。
    110、吴潜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1期。
    111、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
    112、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哲学研究》2007第11期。
    113、刘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4期。
    114、陶倩:《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2期。
    115、高国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维度》,《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期。
    116、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117、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是》2006年第24期。
    118、王福民:《历史唯物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
    119、王福民:《论唯物史观的日常生活转向》,《学术研究》2011年第5期。
    120、王福民:《论日常生活哲学的内在价值》,《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21、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122、吴学琴:《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与高校网络平台建设》,《河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23、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124、朱晨静:《论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25、徐贵权:《当代中国人生存方式嬗变的主体向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
    126、赵继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新长征》2011年第2期。
    127、孟迎辉,邓泉国:《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掌控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128、胡敏中:《论价值共识》,《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129、孙树文,李艳:《感觉域限:人的需要态势及转化的一个主观视角》,《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
    130、龚群:《论价值与理解》,《复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博士论文:
    1、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韩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透视》,南开大学2009年。
    3、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复旦大学2010年。
    4、潘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机制论》,苏州大学2011年。
    5、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3月6日第2版。
    2、《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1版。
    3、刘云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8日第5版。
    4、申维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4日第11版。
    5、程恩富:《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五个方面》,《光明日报》2011年3月28日第11版。
    6、程恩富,冯颜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光明日报》2011年12月14日第1版。
    7、包心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01月14日11版。
    8、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31日第4版。
    9、李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光明日报》2011年11月9日第14版。
    10、田芝健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8日第1版。
    11、刘晓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光明日报》2011年10月31日第11版。
    12、卫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8日第2版。
    13、王少安,周玉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分析》,《光明日报》2011年5月22日第7版。
    14、涂成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光明日报》2011年12月13日11版。
    15、易大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坚持“三性”》,《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日第7版。
    16、翟慧霞:《国际民调中的欧洲民众对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4日第13版。
    17、何事忠:《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6日第7版。
    18、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论略》,《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3日第11版。
    19、本报评论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1日第1版。
    20、王建新、汪晓东:《“唱读讲传”,提振社会“精气神”》,《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日第16版。
    21、崔佳:《“唱读讲传”红遍重庆》,《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9日第1版。
    22、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光明日报》2008年5月13日第9版。
    23、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光明日报》2008年7月29日第10版。
    24、李长春:《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2日第2版。
    25、唐凯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科学体系》,《光明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9版。
    26、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人民日报2007年1月24日01版。
    27、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光明日报》2007年1月23日第9版。
    28、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光明日报》2007年4月3日第9版。
    29、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人民日报》2007年2月12日第9版。
    30、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光明日报》2007年2月13日第9版。
    31、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光明日报》2007年1月30日第9版。
    32、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4日第3版。
    33、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一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0日第1版。
    34、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6日第1版。
    1、Simon Torrey Agnes Heller: Simon Torrey Interviews with Agnes Heller (1998)1February2004.2December2005.
    2、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1991.
    3、Douglas Keller:Media Culture.La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4、Jun H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to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and enlightenment——a survey based Yancheng,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8.
    5、Yuan Guerin: Build up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March,2008.
    6、Honneth: Recognition and Moral Obligation, Social Research,1997,(64):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