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住宅瑕疵担保责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住宅质量水平不高和住宅质量缺陷救济机制面临的问题,以及我国住宅产业未来发展对完善住宅缺陷法律体系提出的挑战,在考察国外相关理论、制度发展及司法实践的基础上,试图从民法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视角出发,结合判例分析我国住宅买卖中质量缺陷问题的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住宅缺陷的预防和救济法律体系的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分三部分共五章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是对住宅缺陷和瑕疵担保责任关系的研究,在第一章中呈现。论文首先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住宅质量、住宅缺陷、瑕疵担保责任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厘清以期明确研究范围。传统民法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品质以保障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是住宅质量与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之间的基本连接点,也是本文的研究起点。论文进而探寻大陆法系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渊源与发展以廓清该制度自罗马法时代因循至今的发展路径和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接着对现今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构成与效力进行分析,为其在住宅缺陷领域的适用作必要的铺垫。
     第二部分是对大陆法系国家住宅瑕疵担保责任和英美法系国家住宅缺陷默示担保责任的比较研究,包括第二章与第三章。第二章以大陆法系国家住宅瑕疵担保责任为研究内容。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第一章对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作一般论述的基础上,进而解读住宅瑕疵担保责任在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立法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即日本法下部分变形而成的“新建住宅瑕疵担保责任”和法国民法典专条规定的“建筑者责任”,分别展开分析和讨论。作为住宅瑕疵担保制度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住宅性能表示制度和住宅缺陷保险制度在住宅缺陷的认定和责任承担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日本和法国在此两项制度上分别具有代表性,本章一并解读。第三章以英美法系国家住宅缺陷的默示担保责任为研究内容。在制度结构与功能上,默示担保责任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相类似。默示担保责任系由英国法上的默示条款责任发展而来,后为美国法所沿用。因此,论文首先对英国法上的默示条款责任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进而通过梳理英国相关立法与判例,对默示条款责任在住宅缺陷领域的适用进行解读,包括住宅缺陷的默示条款及责任认定、救济方式和纠纷解决等环节。以英国法默示条款理论为基础,论文直接展开对美国住宅缺陷默示担保责任的制度和判例解读,分析论证美国住宅缺陷默示担保责任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相关主体、认定标准和救济方式等。该章展示了不同于大陆法的住宅缺陷救济制度,以对构建我国住宅瑕疵担保责任提供可参考的制度模式。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住宅缺陷的现实考察和制度构建,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以我国住宅缺陷责任的现实为研究内容,从实证角度首先对我国住宅缺陷的现状和成因作简述和分析;进而对我国住宅缺陷责任的现行立法进行系统的梳理的同时作必要的思考;接着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我国住宅缺陷责任的司法现状作相对深入的考察,分析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最后以学界对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在我国合同法的定位论争为基点,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探讨构建我国住宅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可行性。第五章在分析我国在制度建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价值目标基础上,对我国住宅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建构中涉及的理论要点提出设想,同时对住宅瑕疵担保责任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和住宅质量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构建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当前的司法实践或未来的立法工作有所助益。
     最后,以结语的形式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作总结,并对完善我国住宅瑕疵担保责任法律体系进行展望。
China now is confronted with the questions of low-quality premises and lack of relative effective relief system. Focusing on these problems and the challenge in the future and from the view the civil law's system of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quality and the legal relief system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f foreign theories, systems and justices,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 on improving and making betterment on China's legal system of prevention and relief from premise defects.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three mains parts that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mise defects and the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which discussed in chapter one.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clear of the definitions of premise quality, premise defect and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Aiming at keeping the quality of goods in sales, the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of civil law has its connection with premise quality, which is the starting line of the paper. Then the author tries to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image and the transition of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clear of its developing route and its inner force since Roman law time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figure of the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n its application in premise defect.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i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civil law system's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and the case law system's implied warranty liabil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emise defect. This part includes two chapters.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ivil law system's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and chapter Three, the case law system's implied warranty liability.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Japan's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for new premise and France's Builder's liability in its civil code.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housing performance grade indication system and the inner defect insurance system,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helpful supplement for the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in its application on the premise defect.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ase law system's implied warranty liability.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implied terms that applied in the prevention of premise defect through cases and legislation in UK and US, especially on its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ent, the main body, the standard of defects and the relief measures. As a distinct conclusion that the implied warranty system of case law nations are of many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its civil law counterpart.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practical study of China's situation in the aspect of premise quality and its improvement. This part is also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In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mise quality, the relative legal system, the relative justice practice and the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aforesaid stud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ystem of premise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And in chapter five, also the final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legislative value objects of equitableness and fairness, the author raises her theatrical notions in the betterment of China's legislation of premise defect warranty liability system.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lso makes her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housing performance grade indication system and the premise defect insurance system.
     In the epilogue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conclusion of the main contents and the viewpoints, and also makes an expectation on the betterment of China's premise defect warranty system.
引文
4宋宗宇、曾林:“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机制失灵与制度补救”,载《建筑经济》2010年第2期,第6页。
    5参见建设部建住房[1999]114号文《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1月第2版,第1514页。
    2宋春华主编:《房地产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3参见廖丹:“宪法中住宅概念之研究”,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27页。
    4张明楷著:《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5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1月第2版,第1494页。
    6[美]约瑟夫·M·朱兰,A·布兰顿·戈弗雷主编,焦叔斌等译:《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7参见《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第3.1条。
    8蒋大兴:“论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完善”,载《法学论坛——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6页。
    9陈璐著:《产品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10参见巩丽霞:“关于建筑工程质量责任立法的探讨”,载《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年第3期,第29页。
    11参见[日]植本哲(谢志宇译),“产品责任”,载《环球法律评论》1992年第6期,第54页。
    12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贞。
    13张云著:《我国缺陷产品立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版,第1页。
    14参见李俊主编:《美国产品责任法案例选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220页。
    15参见吴越、李兆玉、李立宏译:《欧盟债法·条例与指令全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71页。
    16张云:《我国缺陷产品立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版,第3页。
    17 Yarmouth v. France 19 QBD 647.
    18 Tate v. Latham & Son.[1897] 1 Q.B.502.
    19 Ruxley Electronics & Construction Ltd v. Forsyth[1994] 1 W.L.R.650; [1994] 3 All E.R.801; [1995] 3 W.L.R. 118;[1996]A.C.344.
    20包括《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
    22朱树英著:《建设工程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22页。
    23参见黄艳春、冉文:“忠县有栋楼脆脆,商品房靠木棒撑”,载《重庆晚报》2009年11月5日,第17版。
    24参见徐思伽:“阳台玻璃脱落6龄童坠楼”,载《新闻晨报》2011年7月11日,第A14版。
    25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73页。
    26大陆法系各国(地区)立法中“瑕疵担保责任”的适用范围稍有区别。例如在日本,适用于买卖、承揽、消费借贷、赠与等场合;在我国台湾地区,适用于买卖合同、借贷合同、承揽合同及旅游合同四种。尽管可适用于其他合同,但仍以买卖合同的适用最具代表性。
    27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民法典评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7页。
    28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29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30郑玉波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三民书局(第7版),第42页。
    31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73页。
    32姚志明著:《民事法理论与判决研究(一)——不完全给付与瑕疵担保责任》,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5页。
    33王利明:“瑕疵担保责任与不适当履行”,载《法制现代化研究》1995年第00期,第367页。
    34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72页。
    35丘汉平著:《罗马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页。
    36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72页。
    37王茂琪著:《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38参见丘汉平著:《罗马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页。
    39[意]桑德罗·斯奇巴尼著:《民法大全选详Ⅳ·1债契约之债》,丁玫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40参见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72贞。
    41尽管此种瑕疵担保此后推及一切买卖,但买卖双方可约定免除卖方的瑕疵担保义务,免除一切保证的买卖被称为“单纯买卖”。参见丘汉平著:《罗马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页。这表明,卖方对隐蔽瑕疵的担保已发展卖方的法定义务,仅在双方约定排除适用时方可免除该法律负担。
    42市民法的买主诉权仅为买方提供赔偿损失的救济,除非买方证明其与卖方订立合同完全是受卖方欺骗时才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而市政官告示不仅将解除合同之诉适用的范围扩大到卖方具有欺诈(包括明知瑕疵存在故意隐瞒)、违反明示或默示担保的情形,而目.增加了减价之诉的救济方式。参见王茂琪著:《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10页。
    43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72页。
    67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关于消费品买卖以及相关担保若干问题的指令》(1999/44/EC,1999年5月25日)。
    68姚志明著:《民事法理论与判决研究(一)——不完全给付与瑕疵担保责任》,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7页。
    69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第36页。
    71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72参见李伟:“德国法出卖人瑕疵担保责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09年12月,第113页。
    73德国新民法中并未明确继续履行的优先顺位,但《德国民法典》第437条关于解除合同和请求损害赔偿的规定上援引了给付障碍法的规定。因该条属法件原因引用规范,故对买受人的法律救济应首先具备该条所列规范的要件。从该条第2、3项对《德国民法典》第323条、281条的引用可知,买受人须为出卖人提供后续履行的可能性,故由此可推知重新履行在新民法救济体系中的优先地位。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74参见尹田:“法国合同法对消费者权益的特殊保护”,载《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3期,第39页。
    75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3期,第31页。
    76张民安:“可转移的瑕疵担保责任——法国民法的新学说”,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第11页。
    77参见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3期,第30-31页。
    78参见张民安著:《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9页。
    80参见蔡晶莹:“物之瑕疵的概念在买卖法上之适用”,载(台湾)《中原财经法学》第15期,2005年12月,第238页。
    81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修订版)》(第八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82详见《德国民法典》第434条。
    83参见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3期,第39页。
    84参见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修订版)》(第八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3页。
    86刘景一著:《合同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87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民法典评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88[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8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90[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91卢谌著:《德国民法专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92参见《德国民法典》第434条第1款第1项;《法国民法典》第1641条;《日本民法典》第570条;台湾地区“民法典”第540条第1款。
    82杜景林、卢谌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94参见张志侨:《商品之瑕疵担保责任与品质保证之研究》,国立成功大学法律学系硕士班论文,第19页。
    95[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96根据该条款规定,出卖人还应对自己的供货人、生产者或辅助人对出卖物所作的陈述或声明负责,这实际上涉及的是出卖人对第三人行为的负责。从法律政策的角度,立法者认为这并没有对出卖人的责任提出过分要求和产生不公平,因为出卖人实际上已经从该等第三人的公开陈述中有所受益,且具有法律意义的公开陈述仪限于对标的物具体品质的描述,而不包括一般性渲染夸张。参见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97杜景林、卢谌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98参见姚志明著:《民事法理论与判决研究(一)——不完全给付与瑕疵担保责任》,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55页。
    9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100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101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民法典评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102参见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修订版)》(第八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3页。
    103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104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新债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05[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页。
    106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75页。此外,并非涉及所有交付标的物与约定不符而为其他的物的情形均成立瑕疵给付意义上的另物交付,一则,出卖人的错误给付,例如出卖人错将A物作为B物向买受人交付,出卖人其实并无以A物作为原合同项下的给付义务履行的意思。这时的法律状态并给给付瑕疵,而只是出卖人的不给付或迟延给付,买受人的法律救济手段首先是要求对方履行原给付。一则是出卖人有意识提供了与原合同标的不同的物,以试图代替原合同中的义务,这时实际上出卖人为了修改原合同而提出一个新的要约,而不是原合同的瑕疵给付。参见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107参见黄茂荣著:《买卖法》(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108台湾地区学界对此持肯定见解。参见林诚二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修订版,第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而实务界早期采否定说,后修正认为买受人得解除契约。参见林诚二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109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修订版,第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110参见崔建远著:《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2页。
    111郑玉波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三民书局(第7版),第70页。台湾学界对该见解另有不同意见。参见林诚二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邱智聪著:《新订债法各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112参见郑玉波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三民书局(第7版),第70-73页。
    113郑玉波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三民书局(第7版),第73页。
    114参见林诚二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115参见姚志明著:《民事法理论与判决研究(一)——不完全给付与瑕疵担保责任》,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8页。
    116黄茂荣著:《买卖法》(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
    117以台湾地区“最高法院”1960年度台上字第2544号判决为例,“上诉人向背上诉人购买房屋时,已知有一部分在必须拆除之列,不向市政府预为查询明确,难谓无重大过失,而两造所订买卖契约,又未有出卖人保证该房屋绝无拆除危险之记载,依‘民法’第355条第2项规定,被上诉人自不负担保责任,即无赔偿义务可言”。参见林诚二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118参见《德国民法典》第442条第1款,《法国民法典》第1645条,台湾地区“民法典”第355条第2款。
    119参见黄立主编:《民法债编各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120参见曾品杰:“论缄默诈欺”,载(台湾)《法学丛刊》第200期,2005年,第173-175页。
    122王洪亮:“物上瑕疵担保责任、履行障碍法与缔约过失责任”,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第66页。
    123参见德国旧民法第480条,但旧民法第476a条规定双方得通过特别约定以修正权(消除瑕疵)替代买受人主张解除合同或减少价金的权利。
    124这种“一拍两散”型的权利救济体系,既与今日随着生产技术和交易形式发展更新的法律观念不相吻合,亦与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希望合同安全稳定履行的利益诉求不符合。尤其是包括《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欧盟《关于消费品买卖以及担保若干问题的指令》均规定以继续履行优先于其他救济手段时,旧民法中的规定更显得不合时宜。
    125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新债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125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127德国也有学者认为该项选择权应给给予出卖人而非买受人,因为出卖人的义务是通过继续履行使买受人获得无瑕疵之物,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应为出卖人享有。但立法上仍将该项权利赋予买受人,因为毕竟是出卖人违反了合同义务在先,且买卖法中亦有诸多条款对出卖人权利予以充分保护,因此在选择权的问题上仍将保护的天平倾向于买受人。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新债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128参见《德国民法典》第439条第3款。此外,根据该条款之规定,法律所赋予出卖人对抗买受人继续履行要求的抗辩权,除了适用《德国民法典》第275条第2款、第3款所规定的债务人可以拒绝给付的情形之外,就是该款所规定的“再履行方式是在支出不成比例之费用始为可能”的情形。因此,与第275条第2款所规定的“在考虑到债务关系内容和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况下,履行给付需要支出的费用与债权人的给付利益严重不成比例”的标准相比,该条款所设定的标准实际上是立法者为出卖人拒绝后续履行的抗辩权设置了一个较低的门槛。参见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129《德国民法典》第323条第5款规定:“债务人未依约实行给付的,以义务侵害为不显著为限,债权人不得解除合同。”因此在义务侵害为轻微的情形下,债权人不得主张解除合同。推及买卖合同下解除权的适用,则应理解为出卖人所交付的标的物存在的瑕疵不属于“不显著”的情形,买受人才有权利主张解除合同。当然,如果出卖人对标的物的品质做了保证,则无论瑕疵是否显著,一旦出现违反情形,则买受人都得就此主张行使解除权。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新债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130关于出现免于指定宽限期间事由的论述,参见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247页;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新债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185页。
    131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新债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132参见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133关于减价数额,买受人不必在对出卖人所作的减价通知中说明,如果买受人在减价声明中确定了减价数额,也只有在出卖人表示同意时,买受人才受该减价数额的约束。而在诉讼中,减价数额由法院依职权确定。如果买受人在诉讼请求中提出减价数额,则法院判决的减价额度不应高于该数额。参见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134该公式中的X和Y的确定应按照订立合同时标的物不存在瑕疵和标的物存在瑕疵时根据交易上的习惯或市场的平均价格,随后发生的价格涨跌不予考虑。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135《德国民法典》第441条第4款还设计了一个独立请求权,系针对买受人因所支付金额超过实际应付金额由此产生的法定利息收益,买受人有权据此请求出卖人支付该笔款项。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136根据新民法第280条第1款第2句规定,出卖人承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前提是出卖人对于违反义务存在归责事由,该等归责事项根据新民法第276条至278条予以确定。出卖人对自己违反义务的行为具有不可归责性承担举证责任。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137对于合同成立时已经存在的给付障碍,买受人可以依据第437条第3款及311a条第2款之规定请求替代给付的损害赔偿;对于合同成立之后才出现的无法消除的瑕疵,则买受人可以依据第437条第3款规定、第283条、第281条第1款规定而请求替代损害赔偿。
    138参见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139参见杨淑文著:《新型契约与消费者保护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34页。
    140参见杨淑文著:《新型契约与消费者保护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34页。
    141[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142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143[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4页。
    2参见《日本民法典》第634条第1款。
    3参见《日本民法典》第634条第2款。
    4参见《日本民法典》第635条但书。
    5参见《日本民法典》第640条。
    6参见《日本民法典》第636条。
    7参见《日本民法典》第638条。
    8买受人向出卖人主张解除及损害赔偿的请求都必须自买受人发现瑕疵时一年内提出,这一年传统上将其作为除斥期间。根据日本商法的规定,在商人间的买卖买受人负有立即检查货物并在发现瑕疵时及时通知的义务,而在民法上并未规定买受人有该等义务,因此,就算买受人没有及时发现瑕疵,直至彼时为止除斥期间都应停止其进程。参见[日]我妻荣著:《债权各论中卷一》,徐进、李又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9日本民法中,债权因10年间不行使而消灭,此为债权的消灭时效。参见《日本民法典》第167条第1款。
    10在1999年所颁布的《品确法》中,第七章“瑕疵担保责任的特例”所包含的法条系第87条—第90条;该法经修改后,第七章所包含的法条的条文序号发生调整,即为94条—97条。
    11《品确法》第2条第1款:本法所称的“住宅”指供人居住的房屋或该房屋的相关部分(含人居住以外的部分和通用部分)。
    12《品确法》第2条第2款:本法所称的“新建住宅”指新建的、尚未有人居住过的住宅(自完工之日起超过1年以上的除外)。
    18[日]我妻荣著:《新订债权总论》,王燚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19[日]我妻荣著:《新订债权总论》,王燚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20《日本民法典》第400条规定,债权的标的为特定物的交付时,债务人于交付前,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保存该物。
    21[日]我妻荣著:《新订债权总论》,王燚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4页。
    23[日]我妻荣著:《债权各论中卷二》,周江洪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24[日]松本克美:「欠陥住宅被害における损害论」,立命馆法学2001年6号(280号)。
    25[日]我妻荣著:《债权各论中卷一》,徐进、李又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27 See Simon Whittarer, Privity of Contract and the Law of Tort:the French Experience,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95), pp.343.
    28 See Simon Whittarer, Privity of Contract and the Law of Tort:the French Experience,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95), pp.343.
    29张民安著:《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30张民安著:《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31 Simon Whittarer, Privity of Contract and the Law of Tort:the French Experience,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95), pp.344.
    32王宝刚:“中外住宅质量保证制度比较”,载于《建筑经济》1999.12(总第206期),第28页。
    33李浩培译,《拿破仑法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0页。
    36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下),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47页。
    38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下),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41页。
    39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下),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45页。
    40王轶著:《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41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下),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40页。
    49郭振华:“法国IDI保险制度的内在机理分析及其借鉴”,载《上海保险》2006年第4期,第60页。
    1 Harrison v. Shepherd Homes Ltd[2011] EWHC 1811 (TCC).
    2叶林著:《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166页。
    3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载《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3期,第32页。
    4参见王茂祺著:《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108页。
    5 See Roger L. Price, M. Ryan Pinkston,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Habitability In Illinois:A Critical Review,98 III. B.J. 92(2010).
    6 Clarence J. Morrow, Warranty of Quality:a Comparative survey.,14 Tulane Law Review. (1940), pp.335.
    7参见梁慧星著:“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载《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3期,第32页。
    8参见王利明著:《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修订版,第201-202页。
    9 Kevin Barrett, Defective Construction Work and the Project Team.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PP.8.
    10参见[法]达维著,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译:《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9页。
    11[英]丹尼斯·基南著,陈宇、刘坤轮译:《史密斯和基南英国法》(第14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23页。
    12叶林著:《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13页。
    13 Hong Kong Fir Shipping Co Ltd v. Kawasaki Kisen Kaisha Ltd[1962] 2 Q.B.26.
    14 Richard Stone, The Modern Law of Contract, fifth edition,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2002, P.206.
    15 Moorcock. (1889) L.R.14 P.D.64.
    16 Shirlaw v. Southern Foundries (1926), Limited. [1939] 2 KB 206.
    17 Hutton v. Warren, Clerk.[1836] 1 M.& W.466; 150 E.R.517.
    18 Lynch v. Thorne[1956] 1 WLR 303.
    19 Scally v. Southern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Board.[1991] 4 All ER 563.
    20 Lynch v. Thorne[1956] 1 WLR 303.; Hancock v. BW Brazier (Anerly) Ltd.[1966] 1 W.L.R.1317.
    21 Young & Marten v. McManus Childs Ltd (1968)9 BLR 77.
    22 Hancock v. BW Brazier (Anerly) Ltd.[1966] 1 W.L.R.1317.
    24参见吴飚、朱晓娟编著:《合同法:原理·规则·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00页。
    25参见叶林著:《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7-28页。
    26何宝玉著:《英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21-322页。
    27 Alexander v. Mercouris [1979] 1 W.L.R.1270.
    28 Harrison v. Shepherd Homes Ltd[2011] EWHC 1811 (TCC).
    29 Alexander v. Mercouris [1979] 1 W.L.R.1270.
    30 Bole & Anor v. Huntsbuild Ltd[2009] EWCA Civ 770.
    31 Lynch v. Thorne[1956] 1 WLR 303.; Hancock v. BW Brazier (Anerly) Ltd.[1966] 1 W.L.R.1317.
    32 Andrews v. Schooling [1991] 1 WLR 783.
    33 Thompson v. Clive Alexander & Partners (1992) 59 BLR 77.
    34 Nottingham Community Housing Association v. Powerminster Ltd.[2000] BLR 309.
    35 Baxall Securities Ltd v. Sheard Walshaw Partnership.[2002] P.N.L.R.24.
    36 Baxall Securities Ltd v. Sheard Walshaw Partnership.[2002] P.N.L.R.24.
    37王利明著:《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修订版,第96页。
    38沈达明编著:《英美合同法引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39参见王茂祺:“论英国法中的违约形态”,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2卷第5期(2009年9月),第617页。
    41参见[英]丹尼斯·基南著,陈宇、刘坤轮译:《史密斯和基南英国法》(第14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539页。
    42 See Kevin Barrett, Defective Construction Work and the Project Team.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P180.
    43参见叶林著:《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9-30页。
    44参见董安生等编译:《英国商法》,法律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163页。
    45 Mondel v. Steel(1841) 8 M & W 858.
    46 Robinson v. Harman [1848] 154 E.R.363.
    47 Livingstone v. Rawyards Coal Co. [1880] 7 R. (H.L.) 1.
    48 Hadley v. Baxendale[1854] 9 Ex.341.
    49 East Ham Corp v. Bernard Sunley & Sons[1966] AC 406.
    50 Radford v. De Froberville Lange Third Party[1977] 1 W.L.R.1262.
    51 Applegate v. Moss[1971] 1 Q.B.406.
    52 Ruxley Electronics & Construction Ltd v. Forsyth[1996] A.C.344
    53 Murphy v. Brentwood District Council (1990) 50 BLR]
    54 Birse Construction Ltd v. Eastern Telegraph Company Ltd[2004] EWHC 2512 (TCC).
    55 Hollebone v. Midhurst & Fernhurst Builders Ltd [1968]1 Lloyds Rep 38.
    56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Norman & Dawbarn(1986) 2 Const ■ 280.
    57 Watts v. Morrow[1991] 1 WLR 1421.
    58参见沈达明、冀宗儒编著:《1999年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诠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20页。
    59 Sherwood & Casson Ltd v. Mackenzie (2000) 2 TCLR.418.
    60 Kevin Barrett,Defective Construction Work and the Proiect Team.Wl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8.P.194.
    61参见谭敬慧、王秉乾:“论英国建设工程裁决制度及其借鉴”,载《北京仲裁》2009年第1期,第56-57页。
    62李军:“建筑工程争端法定裁决制度之比较研究”,载《建筑》2006年第22期,第53页。
    63 See Shu-Chi Chen, Implied Warranty Protection For Consumers Against Construction Defects In The Sale Of New Homes Under U.S. Law.《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75期,第76-78页。
    64 Linda Seay Robertson, Brevorka v. Wolfe Construction, Inc.:Did 1 Just Waive My Rights to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Workmanlike Construction? 26 N.C. Cent. L.J.59,59(2003).
    65 Humber v. Morton,426 S.W.2d 554,554 (Tex.1968)
    66 Timothy R. Pack, Better Late Than Never -- Implied Warranties of Workmanlike Manner and Habitability Now Available in Utah, Utah Bar Journal,23-Apr Utah B.J.30.
    67 Davencourt v. Davencourt,2009 UT 65,221 P.3d 234.
    68 See Chapter 64.34 of the Revised Code of Washington(RCW).
    69 See subsection (6) of RCW 64.34.445.
    70 Centex Homes v. Buecher,95 S.W.3d 266 (Tex.2002).
    71 Timothy Davis, the Illusive Warranty of Workmanlike Performance Construct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72 NEB. L. Rev.981,999-1009 (1993).
    72 Linda Seay Robertson, Brevorka v. Wolfe Construction, Inc.:Did I Just Waive My Rights to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Workmanlike Construction? 26 N.C. Cent. L.J.59,59(2003).
    73 Roger L.Price, M. Ryan Pinkston,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Habitability In Illinois:A Critical Review,98 III. B.J. 92(2010).
    74 Waggoner v. Midwestern Development, lnc.83 S.D.57, (S.D.1967.).
    75 Mazurek v. Nielsen.42 Colo.App.386, (Colo.App.,1979).
    See Shu-Chi Chen, Implied Warranty Protection For Consumers Against Construction Defects In The Sale of New Homes Under U.S. Law.《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七十五期,第98页。
    77 Hartley v. Ballou.209 S.E.2d 776. (N.C.1974).
    Edward H. Rabin, the Revolution in Landlord-Tenant Law,69 Cornell L. Rev.517,580 (1984).
    79 Davies v. Bradlev.676 P.2d 1242(Colo.App.,1983).
    80 Park v. Sohn.89 III.2d 453. (III.,1982).
    81 Sewell v. Gregory.179 W.Va.585(W.Va.,1988).
    82 RCW 64.34.452.
    83 LSA-R.S.9:3144.
    84 M.S.A.§ 327A.02.
    85Wagner Const.Co.,Inc.v.Noonan.403 N.E.2d 1144(Ind.App.,1980).
    86.See CT ST § 47.116.
    87 Stevensy,Bouchard.532 A.2d 1028(Me.,1987).
    88例如明尼苏达州、马里兰州、新泽西州、密西西比州、弗吉尼亚州等州以制定法对此作了规定;而亚利桑那州、爱达荷州、内布罗斯卡州、新罕布什尔州、俄克拉荷马州、伊利诺斯州等州以判例法对此作了确认。See M.S.A.§ 327A;MD REAL PROP § 10-2;NJ ST 463B;Miss.Code Ann.§ 83-58;VA Code Ann.§ 55-70.1;& See Richards v. Powercraft Homes, lnc.139 Ariz.242,678 P.2d 427(Ariz.,1984); Tusch Enterprises v. Coffin.113 Idaho 37,740 P.2d 1022(ldaho,1987); Moglia v. McNeil Co., Inc..270 Neb.241,700 N.W.2d 608(Neb.,2005); Lempke v. Dagenais.130 N.H.782,547 A.2d 290(N.H.,1988); Elden v. Simmons.631 P.2d 739(Okl.,1981); Redarowicz v. Ohlendorf.92 III.2d 171,441 N.E.2d 324(III.,1982).
    89 See Real Estate Marketing, Inc. v. Franz.885 S.W.2d 921(Ky.,1994); See also Meyer v. Bryson.891 S.W.2d 223(Tenn.App.,1994).
    90 E.g., M.S.A. § 327A; MD REAL PROP § 10-2; NJ ST 463B; Miss. Code Ann. § 83-58; VA Code Ann. § 55-70.1.
    91 Schipper v. Levitt & Sons, Inc.44 N.J.70,207 A.2d 314(N.J.1965).
    92 E. g., Elderkin v. Gaster.447 Pa.118,288 A.2d 771(Pa.1972); Henggeler v. Jindra.191 Neb.317,214 N.W.2d 925(Neb.1974).
    93 Banville v. Huckins.407 A.2d 294(Me.,1979.).
    94 Nastri v. Wood Bros. Homes, Inc.142 Ariz.439,690 P.2d 158(Ariz.App.,1984).
    95 Cotter v. Parrish.166 III.App.3d 836,520 N.E.2d 1172(III.App.5 Dist.,1988); Deisch v. Jay.790 P.2d 1273(Wyo.,1990); Cotter v. Parrish.166 III.App.3d 836,520 N.E.2d 1172(III.App.5 Dist.,1988).
    96 Deisch v. Jay.790 P.2d 1273(Wyo.,1990).
    97 Dobler v. Malloy.214 N.W.2d 510(N.D.1973).
    98 E.g., Nisbet v. Yelnick.124 III.App.3d 466,464 N.E.2d 781(III.App.1 Dist.,1984).
    99 E. g., Bolkum v. Staab.133 Vt.467,346 A.2d 210(Vt.1975).
    1参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建市[2010]68号,2010年5月4日)。
    2参见陈方:“从楼脆脆到楼歪歪,谁破解公众维权困境”,载《中国青年报》2009年8月20日。
    4参见王石川:“监管之脆比“墙脆脆”更可怕“,载《决策探索》2011年第5期。
    5建设部住宅产品化促进中心编著:《中国住宅工程质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0-21页。
    62003年进行结构检测的住宅为124个,2004年为165个,2005年为109个。参见建设部住宅产品化促进中心编著:《中国住宅工程质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2页。
    7该调查报告是由原建设部根据国务院第100次总理办公会议精神而专门成立的机构通过对建设项目单位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形成。根据专案调查报告,混凝土楼板裂缝具有普遍性。参见:建设部住宅产品化促进中心编著:《中国住宅工程质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51页。
    8建设部住宅产品化促进中心编著:《中国住宅工程质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2页。
    11宋宗宇,曾林:“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机制失灵与制度补救——以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楼房整体倾覆案为视角”,载《建筑经济》2010年第2期(总第328期),第5页。
    12巩丽霞:“关于建筑工程质量责任立法的探讨”,载《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年第3期,第27页。
    3参见巩丽霞:“关于建设工程质量责任法律规范的厘清与探讨”,载于《研究探索》2006年第4期,第21页。
    5参见赵海鹏、陈小龙、林知炎:“我国工程完工后质量责任阶段重构及期限确定”,载《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月,第572页。
    6顾永才、屈春丽:“保修制度与缺陷责任制度的异同分析”,载《商业研究》2011年8期,第99页。
    7参见巩丽霞:《关于建设工程质量责任法律规范的厘清与探讨》,载《研究探索》2006.4总第282期,第22页。
    10赵海鹏、陈小龙、林知炎:“我国工程完工后质量责任阶段重构及期限确定”,载《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月,第574页。
    17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1页。
    18林诚二著:《民法债编各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19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载《中国法学》第2006年第6期,第38页。
    20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8页。
    21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载《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3期。
    22王利明:“瑕疵担保责任与不适当履行”,载《法制现代化研究》1995年第00期。
    23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8页。
    24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载于《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1期,第24页。
    25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于《中国法学》第2007年第3期,第179页。
    26韩世远、下森定主编:《履行障碍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27王利明:“瑕疵担保责任与不适当履行”,载《法制现代化研究》1995年第00期,第373—第374页。
    28王利明:“瑕疵担保责任与不适当履行”,载《法制现代化研究》1995年第00期,第390页。
    29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于《中国法学》第2007年第3期,第174页。
    30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载于《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1期,第26页。
    31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载于《中国法学》第2007年第3期,第188页。
    32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载于《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第43页。
    33参见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载《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3期。
    34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载于《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第37页。
    35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载于《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第32页。
    36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载于《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第38页。
    37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载于《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第40页。
    38参见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39参见杜景林、卢谌著:《债权总则给付障碍法的体系建构》,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40黄茂荣著:《买卖法》(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41李永军:《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32页。
    42李伟:“德国法出卖人瑕疵担保责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于《同济大学学报》2009年12月,第118页。
    1曾大鹏著:《建筑物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以权利体系的建构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2[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郑成思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第4页。
    3[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4曾大鹏著:《建筑物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以权利体系的建构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5[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郑成思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6[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郑成思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7[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郑成思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8参见王轶著:《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9-42页。
    9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176页。
    10钱弘道著:《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1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12参见钱弘道著:《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183页。
    13[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4页。
    14关于保险与责任关系的论述,参见[美]斯蒂文萨维尔著:《法律的经济分析》,柯华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79页。
    17张文显著:《二十世纪四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08页。
    19参见周新军著:《产品责任立法中的利益衡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349页。
    20齐晓琨著:《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21龙卫球著:《民法总论》(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14页。
    22龙卫球著:《民法总论》(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38页。
    26彭诚信:“民事责任现代归责原则的确立”,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2期,第49页。
    27“我国应加快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载《中国保险报》2009年5月6日。
    1.陈朝璧.罗马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崔建远.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3.杜景林,卢谌.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杜景林,卢谌.德国新债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杜景林,卢谌.德国民法典评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6.杜景林,卢谌.德国新给付障碍法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
    7.杜景林,卢谌.债权总则给予障碍法的体系建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段晓红.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9.董安生.英国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10.韩世远,下森定.履行障碍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1.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2.何宝玉.英国合同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3.黄立.民法债编各论(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4.黄茂荣.买卖法(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5.黄松有.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2003年卷)[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16.黄松有.房地产司法解释实例释解[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17.建设部住宅产品化促进中心,中国住宅工程质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焦富民,李云波,蔡养军,于雪峰.合同履行障碍及其救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19.李浩培.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0.李俊.美国产品责任法案例选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1.李永军.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2.梁慧星.为中国民法典而斗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3.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24.林诚二.民法债编各论(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5.林诚二.民法问题与实例解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6.林利芝.英美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7.刘景一.合同法新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28.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9.卢谌.德国民法专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0.卢卫.解读人居——中国城市住宅发展的理论思考[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1.罗结珍.法国民法典(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2.罗结珍.法国民法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3.彭诚信.主体性与私权制度研究:以财产、契约的历史考察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4.齐晓琨.德国新、旧债法比较研究——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5.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6.丘汉平.罗马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7.沈达明.英美合同法引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3.
    38.宋春华.房地产大辞典[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39.王秉乾,谭敬慧.英国建筑工程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0.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1.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2.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3.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4.王利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5.王茂琪.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6.王书江.日本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7.王轶著.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8.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9.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0.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三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六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八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3.魏宏.法律的社会学分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4.吴飚,朱晓娟.合同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5.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视角[M].北 京:法律出版社,2005.
    56.吴越,李兆玉,李立宏.欧盟债法·条例与指令全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7.奚晓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58.肖永平、龚乐凡、汪雪飞.侵权法重述第三版:产品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9.谢哲胜,李金松.工程契约理论与求偿实务[M].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
    60.薛波.元照英美法词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1.杨淑文.新型契约与消费者保护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2.姚志明.民事法理论与判决研究(一)——不完全给付与瑕疵担保责任[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
    63.姚志明.债务不履行——不完全给付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4.叶林.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5.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契约自由与社会公正的冲突与平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6.曾大鹏.建筑物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以权利体系的建构为中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7.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8.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9.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70.张云.我国缺陷产品立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1.郑玉波.民法债编各论(上)[M].台北:三民书局,1981.
    72.周珂,李明,楚道文.住宅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3.周新军.产品责任立法中的利益衡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7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5.朱树英.建设工程法律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76.朱树英.工程合同实务问答[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77.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7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9.[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80.[美]理查德·A·波斯纳,蒋兆康.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81.[美]罗斯科·庞德,廖德宇.法理学(第三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2.[美]斯蒂文·萨维尔,柯华庆.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83.[美]约瑟夫·M·朱兰,焦叔斌.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4.[美]詹姆斯·戈德雷,张家勇.私法的基础:财产、侵权、合同和不当得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5.[德]迪特尔·施瓦布,郑冲.民法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86.[德]迪特尔·梅迪库斯,杜景林、卢谌.德国债法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7.[德]迪特尔·梅迪库斯,邵建东.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88.[德]卡尔·拉伦茨,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德国民法通论(上、下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9.[法]达维,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0.[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陈鹏、张丽娟、石佳友、杨燕妮、谢汉琪.法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91.[日]我妻荣,于敏.新订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92.[日]我妻荣,王燚.新订债权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93.[日]我妻荣,徐进、李又又.债权各论中卷一[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94.[日]我妻荣,周江洪.债权各论中卷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95.[意]彼得罗·彭梵得,黄风.罗马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6.[意]桑德罗·斯奇巴尼,丁玫.民法大全选译Ⅳ·1债契约之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97.[英]巴里·尼古拉斯,黄风.罗马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98.[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王献平、郑成思.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99.[英]丹尼斯·基南,陈宇、刘坤轮.史密斯和基南英国法(第14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蔡晶莹.物之瑕疵的概念在买卖法上之适用[J].中原财经法学,2005,(12).
    2.曹晓兰.法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及启示[J].浙江经济,2007,(2).
    3.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J].中国法学,2006,(6).
    4.丁晓欣,宿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立法缺陷性研究[J].勘察设计,2006,(5).
    5.丁士昭.美国和德国的建筑产品质量保证体制[J].建筑,2001,(7).
    6.杜景林.现代买卖法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定位[J].法商研究,2010,(3).
    7.杜景林.现代买卖法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体系建构[J].现代法学,2010,32(6).
    8.方冠生.论《建筑法》和《合同法》对建筑工程质量责任的设定[J].建材与装饰,2008,(2)下旬刊.
    9.巩丽霞.关于建设工程质量责任法律规范的厘清与探讨[J].研究探索,2006,(4).
    10.巩丽霞.关于建筑工程质量责任立法的探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3).
    11.顾永才,屈春丽.保修制度与缺陷责任制度的异同分析[J].商业研究,2011,(8).
    12.郭振华.法国IDI保险制度的内在机理分析及其借鉴[J].上海保险,2006,(4).
    13.韩长印.安全视角下的产品质量监督[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1).
    14.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J].中国法学,2007,(3).
    15.韩世远.减价责任的逻辑构成[J].清华法学,2008,2(1).
    16.韩同银,王淑雨.完善我国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4,(9).
    17.黄如宝,钱永峰.对《建筑法》中建筑物“合理使用寿命”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建筑技术,2001,(6).
    18.蒋大兴,论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完善[J].法学论坛——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3).
    19.金俭,陈志.构建我国住宅质量法律体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7).
    20.李友根.论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责任属性——兼论预防性法律责任的生成[J].法商研究,2011,(6).
    21.李友根.从平等走向倾斜——对消费者保护法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论坛,2008,23(3).
    22.李友根.论案例研究的类型与视角[J].法学杂志,2011,(6).
    23.李浩然.德国法中的瑕疵担保制度及其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0).
    24.李伟.德国法出卖人瑕疵担保责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5.李中.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的缺陷[J].工程质量,2004,(9).
    26.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J].比较法研究,1991,(3).
    27.廖丹.宪法中住宅概念之研究[J].法学评论,2011,(2).
    28.刘静,李爱国.简论法国产品责任法[J].中外法学,1998,(5).
    29.刘美霞.中日住宅性能认定(表示)制度对比[J].住宅产业,2006,(3).
    30.刘美霞.借鉴日本住宅性能表示制度组织机构的变迁完善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J].中国房地产,2003,(9).
    31.刘益灯.法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原则及其演变[J].经济法论丛,2001,(2).
    32.卢谌.现代买卖法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
    33.孟庆钧.浅析竣工工程的质量责任[J].开发与建设,2004,(10).
    34.彭诚信,罗萧.英美侵权法中严格责任的源起及实践应用[J].社会科学战线,2009,(3).
    35.彭诚信.民事责任现代归责原则的确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2).
    36.宋宗宇,曾林.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机制失灵与制度补救[J].建筑经济,2010,(2).
    37.宋宗宇,曾林.住宅质量保险的立法模式与制度选择[J].建筑经济,2010,(8).
    38.田灵江.建立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初探[J].中国房地产,2000,(3).
    39.童悦仲.我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回顾与展望[J].住宅产业,2005,(9).
    40.王宝刚.中外住宅质量保证制度比较(一)[J].建筑经济,1999,(12).
    41.王宝刚.中外住宅质量保证制度比较(二)[J].建筑经济,2000,(1).
    42.王洪亮.物上瑕疵担保责任、履行障碍法与缔约过失责任[J].法律科学,2005,(4).
    43.王利明.地震中建筑工程质量缺陷的民事责任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8,(9).
    44.王利明.瑕疵担保责任与不适当履行[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5,(00).
    45.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1).
    46.王茂祺.论英国法中的违约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5).
    47.王思锋,包振宇.当前我国住宅质量问题的根源与法律应对[J].法学杂志,2011,(1).
    48.王石川,监管之脆比“墙脆脆”更可怕[J].决策探索,2011(5).
    49.吴宏.建筑工程质量保修金与保修期及其关系探讨[J].建筑经济,2010,(3).
    50.徐波,赵宏彦,高小旺,李中.法国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体系和实施情况[J]. 工程质量,2004,(4).
    51.杨培胜.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损害赔偿的法律思考[J].建筑经济,1998,(7).
    52.杨英文.住宅权概念的人权解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2).
    53.尹田.法国合同法对消费者权益的特殊保护[J].外国法译评,1994,(3).
    54.张民安.可转移的瑕疵担保责任——法国民法的新学说[J].中外法学,1997,(2).
    55.赵海鹏,陈小龙,知炎.我国工程完工后质量责任阶段重构及期限确定[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56.赵康.建筑质量侵权责任初探[J].学术研究,2001,(8).
    57.朱宏亮,曹新宇.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法律问题[J].建筑,2001,(4).
    58.[日]植本哲,谢志宇.产品责任[J].环球法律评论,1992(6).
    1.董俊江.商品房质量规制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
    2.费安玲.试论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独立性[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
    3.黄华.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07:
    4.黄丽静.合建契约所涉瑕疵担保责任之研究[D].花莲:东华大学,2010:
    5.纪颖波.商品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6.林嘉盛.从消费者保护法上论建筑产品之责任[D].台南:成功大学,2007:
    7.沈宁.论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位[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8.王茂琪.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9.徐忆茹.从消费者保护论预售屋买卖建筑业之民事责任[D].台南:成功大学,2003:
    10.杨勤.中国住宅质量法律规制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7:
    11.曾明逊.瑕疵屋责任法制规范之研究——以惩罚性赔偿金为中心[D].台北:台北大学,2007:
    12.张琳.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预售方的瑕疵担保责任[D].烟台:烟台大学,2010:
    13.张志侨.商品之瑕疵担保责任与品质保证之研究[D].台南:成功大学,2004:
    14.赵海鹏.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1]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GB/T 50362-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 Adam Constable and Calum Lamont, Building Defects. RICS Books, Coventry, 2006.
    2. Kevin Barrett, Defective Construction Work and the Project Team.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3. Richard Stone, The Modern Law of Contract,5th edition,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2002.
    4. Stephen Furst and Vivian Ramsey, Keating on Construction Contracts,8th edition. Sweet & Maxwell, London,2006.
    5.[日]斋藤隆.建筑关系诉讼の实务[M].新日本法规出版株式会社,2005.
    1. Clarence J. Morrow, Warranty of Quality:a Comparative survey,14 Tulane Law Review. (1940).
    2. David A. Supe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Habitability,99 Cal.L. Rev.389(2011).
    3. Edward H. Rabin, the Revolution in Landlord-Tenant Law,69 Cornell L. Rev. 517,580(1984).
    4. Hazel Fleming, Fitness for purpose:the implied design obligation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s, Construction Law Journal.1997,13(4),227-242.
    5. Linda Seay Robertson, Brevorka v. Wolfe Construction, Inc.:Did I Just Waive My Rights to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Workmanlike Construction? 26 N.C. Cent. L.J.59 (2003).
    6. Michael A. Brower, The "Backlash" of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Habitability: Theory vs. Analysis,60 Twentieth Annual DePaul Law Review.849, (2011).
    7. Roger L. Price, M. Ryan Pinkston,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Habitability in Illinois: A Critical Review,98Ill. B.J.92(2010).
    8. Shawn N. Hopper, Changes in Implied Warranties and its Effect in Michigan,51 Wayne L. Rev.1289,(2005).
    9. Shu-Chi Chen, Implied Warranty Protection For Consumers Against Construction Defects In The Sale Of New Homes Under U.S. Law,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75期。
    10. Richard Austen Baker, Implied Terms in English Contract Law, Journal of Business Law,2012(2).
    11. Teresa Barnett,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Liability and The Texas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Commission:a Comparison of Implied Warranties and The New Statutory War-Ranties of Workmanship and Habitability,6 Tex. Tech J. Tex. Admin. L.233, (2005).
    12. Timothy Davis, the Illusive Warranty of Workmanlike Performance Construct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72 NEB. L. Rev.981 (1993).
    13. Timothy R. Pack, Better Late Than Never -- Implied Warranties of Workmanlike Manner and Habitability Now Available in Utah, Utah Bar Journal,23-Apr Utah B.J.30.(2010).
    14. Victor M. Grimm, Colorado Implied Warranty of Habitability for Residential Tenancies:an Overview,38-MAY Colo. Law.59,(2009).
    19.[日]松本克美.欠陷住宅被害における损害论[J].立命馆法学,2002,(280).
    20.[日]松本克美.欠陷住宅诉讼における损害调整论·慰谢料论[J].立命馆法学,2003,(289).
    29.[日]八木寿明.住宅性能表示制度と瑕疵保证[EB/OL].http://warp.da.ndl.go.ip/info:ndlip/pid/287276/www.ndl.go.ip/ip/data/publication/ refer/200607_666/066602.pdf,2012-1-20:
    1. Alexander v Mercouris [1979] 1 W.L.R.1270.
    2. Andrews v Schooling [1991] 1 WLR783.
    3. Applegate v Moss[1971] 1 Q.B.406.
    4. Baxall Securities Ltd v Sheard Walshaw Partnership.[2002] P.N.L.R.24.
    5. Banville v. Huckins.407 A.2d 294(Me.,1979.).
    6. Birse Construction Ltd v. Eastern Telegraph Company Ltd[2004] EWHC 2512 (TCC).
    7. Bole & Anor v Huntsbuild Ltd[2009] EWCA Civ 770.
    8. Bolkum v. Staab.133 Vt.467,346 A.2d 210(Vt.1975).
    9. 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ition, Thomson West,2004, p 450.
    10. Centex Homes v. Buecher,95 S.W.3d 266 (Tex.2002).
    11. Cotter v. Parrish.166 III.App.3d 836,520 N.E.2d 1172(III.App.5 Dist.,1988).
    12. Davies v. Bradley.676 P.2d 1242(Colo.App.,1983).
    13. Davencourtv. Davencourt,2009 UT65,221 P.3d 234.
    14. Deisch v. Jay.790 P.2d 1273(Wyo.,1990).
    15. Doblerv. Malloy.214 N.W.2d 510(N.D.1973).
    16. East Ham Corp v Bernard Sunley & Sons[1966] AC 406.
    17. Elderkin v. Gaster.447 Pa.118,288 A.2d 771 (Pa.1972)
    18. Hadley v. Baxendale[1854] 9 Ex.341.
    19. Hancock v. BW Brazier (Anerly) Ltd.[1966] 1 W.L.R.1317.
    20. Harrison v Shepherd Homes Ltd[2011] EWHC 1811 (TCC).
    21. Hartley v. Ballou.209 S.E.2d 776. (N.C.1974).
    22. Henggeler v. Jindra.191 Neb.317,214N.W.2d 925(Neb.1974)
    23. Hollebone v. Midhurst & Fernhurst Builders Ltd [1968]1 Lloyds Rep 38.
    24. Hong Kong Fir Shipping Co Ltd v Kawasaki Kisen Kaisha Ltd[1962] 2 Q.B.26.
    25. Humber v. Morton,426 S.W.2d 554,554 (Tex.1968)
    26. Hutton v Warren, Clerk.[1836] 1 M.& W.466.150 E.R.517.
    27. Livingstone v. Rawyards Coal Co. [1880] 7 R. (H.L.) 1.
    28. Lynch v Thorne[1956] 1 WLR303.
    29. Mazurek v. Nielsen.42 Colo.App.386, (Colo.App.,1979).
    30. McGiffi n v. Palmers Shipbuilding & Iron Co Ltd [1882]. L.R.10 Q.B.D.5(Nov. 14,1882).
    31. Meyer v. Bryson.891 S.W.2d 223(Tenn.App.,1994).
    32. Mondel v Steel(1841) 8 M & W 858.
    33. Moorcock. (1889) L.R.14 P.D.64.
    34. Murphy v. Brentwood District Council (1990) 50 BLR 1.
    35. Nastri v. Wood Bros. Homes, Inc.142 Ariz.439,690 P.2d 158(Ariz.App.,1984).
    36. Nisbetv. Yelnick.124 III.App.3d 466,464 N.E.2d 781(Ill.App.1 Dist.,1984).
    37. Nottingham Community Housing Association v. Powerminster Ltd.[2000] BLR 309.
    38. Park v. Sohn.89 I11.2d 453. (Ill.,1982).
    39. Real Estate Marketing, Inc. v. Franz.885 S.W.2d 921(Ky.,1994)
    40. Radford v De Froberville Lange Third Party[1977] 1 W.L.R.1262.
    41. Riverstone Meat Pty Ltd v. Lancashire Shipping Company Ltd [1959] 1 Q.B.74.
    42. Robinson v. Harman [1848] 154 E.R.363.
    43. Rotherham MBC v. Frank Haslam Milan & Co Ltd and M. J. Gleeson (Northern) Ltd (1996) [CA] 78 BLR 1.
    44. Ruxley Electronics & Construction Ltd v Forsyth[1994] 1 W.L.R.650; [1994] 3 All E.R.801; [1995] 3 W.L.R.118;[1996]A.C344.
    45. Sanderson v. National Coal Board [1961] 2 QB 244.
    46. Scally v Southern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Board.[1991] 4 All ER 563.
    47. Schipper v. Levitt & Sons, Inc.44 N.J.70,207 A.2d 314(N.J.1965).
    48. Sherwood & Casson Ltd v Mackenzie (2000) 2 TCLR.418.
    49. Sewell v. Gregory.179 W.Va.585(W.Va.,1988).
    50. Shirlaw v Southern Foundries (1926), Limited. [1939] 2 KB 206.
    51. Stevens v. Bouchard.532 A.2d 1028(Me.,1987).
    52. Tate v Latham & Son,1897 WL 11606, [1897] 1 Q.B.502 (CAMar 01,1897).
    53. Thompson v. Clive Alexander & Partners (1992) 59 BLR 77.
    54. Waggoner v. Midwestern Development, Inc.83 S.D.57, (S.D.1967.).
    55. Wagner Const. Co., Inc. v. Noonan.403 N.E.2d 1144(Ind.App.,1980).
    56. Watts v. Morrow[1991] 1 WLR1421.
    57. Yandle & Sons v. Sutton; Young v. Sutton[1922] 2 Ch.199.
    58. Yarmouth v France[1887] L.R.19 Q.B.D.647(Aug.11,1887).
    59. Young & Marten v. McManus Childs Ltd (1968)9 BLR 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