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与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通过执政党的地位和权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日益巩固。另一方面,在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潜滋暗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增强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能力,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大课题。这一问题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不光要对当下问题“埋头做”,更要求我们要善于“回头看”。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始终固若金汤。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工作是成功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创新的精神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社会思潮的基本理论分析。首先科学界定社会思潮的含义及特征,并对多样化社会思潮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生成、演变规律,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功能。第二章,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问题的回顾。在回顾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历程基础上,分析总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失误,为后面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奠定基础。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与影响。阐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几大社会思潮,归纳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传播方式多样化、受众人群大众化、传播手段的科技化、传播途径复杂化。分析多样化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正负效应。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经验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成功经验如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中心地位;正确处理一元指导思想和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化。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挑战与问题。分析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强势地位的国际背景下,多样化社会思潮传播给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带来的挑战,剖析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六章,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策与思考。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研究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和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各种阵地;加快文化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方法研究。
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our ideological field has changed a lot. On the onehand, Marxism permeate all aspects of social and level through ruling party’s statusand authority with its own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and its guiding role is consolidateincreasingly in ideological field.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consciousness is diverse trend, various thought and culture are intertwined andcollision, and the ideology of Nonmarxism is breeding, so the guiding role ofMarxism in ideological field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Facing the numberous newsituation and problems, it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our ideology construction thathow to further strenthen the capability of our Marxism ideology in leading diversifiedsocial thought. This issue handled properly or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Chinesesocialism’s prospect and destiny.
     Marxism ideology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It not onlydemands of us bury our heads deal with current problems, but also demands of usadept in review.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ity ideological trend has causedsome negative effect 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Marxism is always impregnable asmainstream ideology. This shows that our work in ideology construction is successful.“Repent what is past”, this requires us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China’s Marxismideology in leading social thought, and analysis the serious challenges which undernew situation mainstream ideology faced with, explore new method and approach ofdiverse social thought lead by Marxism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ithcreative.
     The paper has six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an analysis of social thought’sfundamental theory. Define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thoughtscientifically, discuss the diverse social thought, explore the generation and regulationof it, and study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it by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social existence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 second chapter, the review ofMarxism ideology leading social thought from new China founded to reforming andopening. In the basis of this review, analysis the experience of success 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about basic experience ofconstruction of Marxism ideology. The third chapter, the spread trait and influence ofdiverse social thought 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It explained several socialthought which appeared after reforming and opening, and sum up the traits of diversesocial thought: spread diversification, audience democratize, method technology andapproach complication; analysi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diverse socialthought on ideology constru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research about the experience ofsocial thought lead by Marxism in the field ideology 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ocial thought lead by Marxism as follow: tokeep the status of Marxism; to promote Marxism sinicization; to keep “People First”in the central of Marxism ideology; to deal with rel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izationof guiding ideology and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 to boost the socialization oftheory of Marxism. The fifth chapter, the challenge and issue about Marxism ideologyleading social thought 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Under the international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old powerful position, and thespread of diverse social ideology bring challenges to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marxism ideolog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deficiency in ideology construction.The sixth chapter,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inking about Marxism ideology leadingsocial thought at present. I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I put forward myown ideas: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leading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and promot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occupyevery position of diverse social thought lead by Marxism ideology; speed up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boost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make the massesunderstand, accept and grasp the Chinese Marxism; focus on the research aboutmethod of Marxism ideology leading social thought.
引文
1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2宋惠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1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卷第32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上)卷第530页。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第633页。
    6曲洪志.讨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7梅荣政.用马克思引领社会思潮[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8王锐生.社会思潮初探[J].东岳论丛,1981年第3期。
    9童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学辞典[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87页。
    10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8年5月13日。
    11邓卓明.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2邓卓明.论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J].岭南学刊,1999年第3期。
    13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6期。
    16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17萧功秦.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的历史与展望[J],领导者.第29期。
    18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6期。
    19萧功秦.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J].求是,2007年7月17日。
    20周黎鸿.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J].《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21李爱莉.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年4月。
    22盛秀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途径探析[J].理论探讨,2009年第3期。
    23闫莹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6期。
    24盛秀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途径探析[J].理论探讨,2009年第3期。
    25黄志兴.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6肖浩.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27张骥、赵学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基本经验研》[J].理论学刊,2009年4月第4期。
    28梁启超.论时代思潮[C].清代学术概念论,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6-70页。
    29现代汉语词典[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90页。
    30辞海[D].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37页。
    3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5页。
    32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J].人民日报,2005-04-22。
    33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34洪晓楠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35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M].北京: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36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第l版,第25页。
    37桑志达.历史唯物主义问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33页。
    38杨魁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评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5期。
    39张义忠.社会思潮概念的界定初探[J].石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40梅荣政、王炳权.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思理想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年第10期。
    41朱士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42舒扬.社会思潮的一般规定[J].江汉论坛,1985年第9期。
    43何梓焜.社会思潮问题略谈[J].现代哲学,1991年第1期。
    44张澍军.《社会思潮、普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试探[J].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45王家忠.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齐鲁学刊,1997年第2期。
    46姜志强.社会思潮内涵探析[J].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47陈锋.当代社会思潮四大属性与四大功能.中国发展门户网http//www.chinagate.com.cn.2008年6月19日。
    48曲洪志.探讨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49罗建文.简论当前社会思潮中的功利主义道德观》[J].学术交流,1999年第2期。
    50殷玉平.重视对社会思潮的引导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4期。
    51姜志强,孙运彩.《论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J].齐齐哈尔人学学报(哲学社会利学版),2005年第4期。
    52张义忠.社会思潮特点浅析[J].决策探索,1992年第3期。
    53何梓.略论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J].岭南学刊,1999年第3期。
    54殷玉平.重视对社会思潮的引导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12月。
    55梅荣政、王炳权.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0月。
    56冯虞章.论社会思潮[J].真理的追求,2001年第4期。
    57朱士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58王建光.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0期。
    59赵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60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6期。
    6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62张骥、赵学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基本经验研究[J].理论学刊,2009年第4期。
    6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卷第11页。
    64梅荣政、王炳权.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思理想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年第10期。
    65邓卓明.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66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67邓卓明.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68王家忠.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齐鲁学刊,1997年第2期。
    69曲洪志.探讨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70邓卓明.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71高朴.论社会思潮和思想政治工作[J].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
    72邓卓明.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73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74刘书林.社会思潮研究与“两课”教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9期。
    75萧功秦.关于开展社会思潮史研究的若干设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7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2页。
    77梅荣政、王炳权.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思理想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年第10期。
    78刘建军.论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与消退[J].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
    79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80陈立思.略论“社会思潮”[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8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2页。
    82何梓焜.社会思潮问题略谈[J].现代哲学,1991年第1期。
    83梁启超.论时代思潮》[C].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页。
    84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85曲洪志.探讨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86梅荣政、王炳权.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0月上半月。
    87姜志强.社会思潮内涵探析[J].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8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版,第1卷,第629页。
    89美]莫里斯·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9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N].人民日报,949年9月30日,转引自:徐晓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9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92陈占安.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93刘少奇选集[M](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94刘少奇选集[M](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95(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9页。
    9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97李崇富、姜辉.马克思主义150年》[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北京:
    98田克勤.中国共产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99汪青松.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100陈占安.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101凌云、俞寿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02韩柱、高春花.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考察》[J].理论探索,2009年第2期。
    103李崇富、姜辉.马克思主义150年[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104张星星.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确立[J].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05黄景芳、暴岩.伟大的探索艰辛的开拓[J].长白学刊,1988年第4期。
    106周伟.一九五六至一九六六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艰难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7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108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订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4页。
    10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110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订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111黄景芳、暴岩.伟大的探索艰辛的开拓[J].北京:长白学刊,1988年第4期。
    112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订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页。
    113陈占安.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114马齐彬、陈文斌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增订本)[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1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116许庆朴、李爱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117郑矿文、唐长久.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路之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18石仲泉.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119转引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345页。
    120胡乔木.中国为什么犯二十年的“左”倾错误[C].解放文选(上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527页。
    121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订本)[M].北京: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122俞歌春.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战略思想的回顾与思考[J].福建党史月刊,1991年第11期。
    123刘德厚.毛泽东人民民主国家思想的历史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9页。
    124刘德厚.毛泽东人民民主国家思想的历史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9页。
    125郭瑞光.对反和平演变的几点认识[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增刊。
    126吕星斗.毛泽东和他的事业(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6页。
    127逄先知.回顾毛泽东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论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128刘德厚.毛泽东人民民主国家思想的历史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129李娟芬、刘爽.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130李兴中、董清民.试论毛泽东的反“和平演变”战略思想[J].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第3期。
    131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4页。
    132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7页。
    133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7-58页。
    134张宏、杨基龙.试论毛泽东同志防止和平演变的理论思想及现实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35刘德厚.毛泽东人民民主国家思想的历史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8页。
    136戴向青.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J].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
    137钟佛霖.“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决不能重演》[J].求实,1981年第7期。
    138王河.“文化大革命”的反思[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4期。
    139钟佛霖.“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决不能重演[J].求实,1981年第7期。
    140周敬青.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41张化、沈汉.六十年代中期的国际环境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J].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42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订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143翁有为、王树荫.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论[J].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
    144翁有为、王树荫.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论[J].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
    145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69年4月28日。
    146王香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启示[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47翁有为、王树荫.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论》[J].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
    148周敬青.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49汪信砚、陈立新.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15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15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
    153汪信砚、陈立新.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15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156汪信砚、陈立新.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57周连顺.探索、出路与启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158周连顺.探索、出路与启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159刘德厚.毛泽东人民民主国家思想的历史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1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161列宁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2页。
    162李崇富、姜辉.马克思主义150年[M].武汉: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163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两种传统:实事求是与教条主义[J].理论探讨,2004年第5期。
    164中国社科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自由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165吴易风.略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载何秉孟主编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166林光彬、张蔚.新自由主义研究综述与研究新思路[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167吴立云.实用主义思潮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第17期。
    168韩旭.坚持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反对实用主义[J].红旗文稿,2007年第5期。
    169李翔海.现代新儒学述评[J].求是,2004年第6期
    170梁柱、龚书铎.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12页。
    17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页。
    172邢贲思、江涛.当代西方思潮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73各国社会党重要丈件汇编[C]第1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版。
    174黄芳菲.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第6期。
    175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85页。
    176靳辉明.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J].重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
    3期。
    177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178张骥等著.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85页。
    179阮博.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2期。
    180陆军.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传承,2011年23期。
    181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182刘中民.关于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的若干认识[J].世界民族,1999年第4期。
    183卫灵.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3年第2期。
    184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J].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67页。
    185刘中民.关于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的若干认识[J].世界民族,1999年第4期。
    186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J].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87程人乾.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纵横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第3期。
    188王炳权、梅荣政.论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J].求实,2005年第11期。
    189孙钱斌.大众媒介与社会思潮的传播[N].中华新闻报,2002年08月31日第4版。
    190张义忠.社会思潮概念的界定初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191J.B.Thompson.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Critical SocialTheory in the Era of MassCommunication [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163.
    192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N].人民日报,2005年04月22日。
    193[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194单刚.当前高校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及引领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7期。
    195[法]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96列宁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7页。
    197罗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198〔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199邓卓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负影响的六大因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20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1999年11月9日第1版。
    201马正平.国外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02李英田.从利益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J].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期,第71页。
    203张昕、李泉.行政组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204孙子兵法(上卷)第三章《谋攻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0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C].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06See Sean Selin:Governing Cyberspace.the Need for an International Solution[J].32Gonz.L.Rev.365.
    207张淑钿,林瑞鑫.论互联网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和强化[J].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1期。
    208任明艳.互联网背景下国家信息主权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209金太军.网络与政府管理[M].桂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210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211江泽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212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
    213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
    214[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馄译)[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页。
    215转引自胡鞍钢、门洪华.解读美国大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216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8-89页。
    21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年,第4页。
    21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
    219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
    220邓小平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21十七大报告[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年10月,第55页。
    222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23王秀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285页。
    2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Bhikhu Parekh.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M].Croom Helm Ltd,1982.
    [12]崔月琴.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流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5).
    [13]陈书静.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J].社会科学,2006(3).
    [14]陈锡喜.当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思路的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15]陈锡喜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J].理论探讨,2007(1).
    [16]程伟礼.论“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目标[J].解放日报,2005年2月26日.
    [17]丁俊萍、熊启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8]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6.
    [19]刚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保障功能[J].河南社会科学,1999(6).
    [20]高瑞泉.激情与土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背景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3期.
    [21]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2]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何怀远.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杰出贡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7).
    [24]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5]何毅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26]Henry A. Giroux. Ideology culture&the process of schoolingFalmer[M]. Press Ltd,1981.
    [27]胡宝平.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分类、特征及发展态势[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3).
    [2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C],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9]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0]黄家瑶、陈新来.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述评[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1]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5).
    [32]黄明理.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3]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3(3).
    [34]侯惠勤.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价值[J].常熟高专学报,2003(3).
    [35]姜迎春.历史形而上学:“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方法论检视[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报,2007(4).
    [36]姜志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轨迹[J].广西社会科学,2006(2).
    [37]姜志强.社会思潮内涵探析[J].天府新论,2006(1).
    [38]John B. Thompson.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M].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0.
    [39]Joseph Carens. Culture, Citizenship Community[M].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0.
    [40Jorge Larrain. Stuart Hall and the Marxist Concept of Ideology[M].Theory, Culture&Society (SAGE, London, Newbury Park and NewDelhi),Vol.8(1991),1-28
    [41]李佳国.当代文化变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2]李英田.从利益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J].学习与实践,2008(1).
    [43]廖胜刚.当代境遇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和保障[J].怀化学院学报,2008(3).
    [44]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5]刘建军.论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与消退[J].学术月刊,1995(2).
    [46]刘景良.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7]刘中树、许祖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8]鲁克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2(3).
    [49]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0吕卫华.刍论当代青年主题社会思潮的嬗变与走向[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51]Irving M. Zeitlin. 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Theory (7th Edition)[M].Prentice Hall,2000.
    [52]Martín Seliger. The Marxist Conception of Ideology: A Critical Essay
    [M].Syndics of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53]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4]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总第95期).
    [55]欧阳谦.文化的辩证法—关于“文化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56]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7]任晓等.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
    [58]沙建孙.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兼评若干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9]施建兴.论近代社会思潮的演进与中国近代化[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60Stuart Hall. The Problem of Ideology: Marxism without Guarantees (A)
    [M].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96.
    [61]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2]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3]孙武.孙子兵法(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4]孙永兴.也谈袁世凯功过—与祝曙光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4(10).
    [65]曲洪志.探讨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5(2).
    [66]Vladimir Tismaneanu. The Crisis Of Marxist Ideology In EasternEurope[M].Routledge Press, New York, London,1988.
    [67]万斌、张应杭.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当代西方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8]王凤才.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69]王善超.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思维发展轨迹——近百年来中国社会思潮嬗变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1997(1)(总第143期).
    [70]王炳权、梅荣政.论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J].求实,2005(11).
    [71]王家忠.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齐鲁学刊,1997(2).
    [72]王建光.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探索与争鸣,2004(10).
    [73]王乐平.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述评[J].人民日报,2009年11月6日07版
    [74]王卫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流派[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75]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6]王永贵.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西方意识形态透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
    [77]王永芹.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经验启示[J].理论研究,2008.
    [78]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9(4).
    [79]肖萍、秦在东.论我国意识形态的有序管理[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80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1]闫艳.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J].学术论坛,2006(2).
    [82]杨发民.“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J].人文杂志,2005(1).
    [83]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84]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85]杨洋.心理分析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报,2007(4).
    [86]杨增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多样社会思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
    [87]杨增岽.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社会思潮衍生发展规律的重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88]叶启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89]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0郁建兴、陈建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嬗变与转型[J].北方论丛,2008(1).
    [91]张骥、赵学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思潮基本经验研究[J].理论学刊,2009(4).
    [92]张国祚.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J].求是杂志,2007(14).
    [93]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向度和问题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94]张文生.当代西方思潮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95]张昕、李泉.行政组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6]张治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J].社会主义研究,2004(5).
    [97]赵曜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8]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99]郑永廷.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及特点[J].学术研究,2003(5).
    [100]郑永廷.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101]赵景来.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1(4).
    [102]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3]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J].员工研究动态,2007(6).
    [104]邹放鸣.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5(1).
    [105]朱虹.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
    [106]朱士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J].新华文摘,2008(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