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认同”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用新世纪中国电影作为解读文本,以此来考察当代中国对“认同”这一命题的想象与建构。具体过程则通过“显在”和“隐在”文本两个层面,或者说影像之内和影像之外两个层面来进行。
     显在层面,指的是直接诉诸于影像的、可听可视的层面,象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处理、镜头语言的应用等,通过解读影片所表现出来的意图或主张,它表现出怎样的认同心理。而对于电影文本的隐在层面的解读,则是更倾向于在“文化研究”的意义上,不做孤立的文本分析,而是从影片中的认同命题出发,结合着其产生的时代语境,用更开放和敏感的触角深入时代中,共同考查制约、影响了这部电影生成、传播的各方面因素。
     本文的论证结构,将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四个依次展开的层面来建立。以个人对自我身份、主体性的寻找和定位为基础,从个人的精神状态辐射出去,形成线和面,将群体生存状态、生活的地域空间、当代中国不同体系的文化生态、国族的历史、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等更为宏阔的论题包含进去,以望形成一种多维度的视野,更有效地建立起自己对考察对象的论证。
     第一章为“自我认同:重建的努力和路径”,考察当下社会在人们普遍面临自我认同危机的情形下,中国电影中表现出对于重构自我的几种面向,分别为:“突破内心的魔障”、“寻找平凡生活的动力”、“发展‘理想自我’的希望”以及“建立精神的优势”四个依次递进的路径。
     第二章为“社会认同:更替与重构”,论述从新世纪中国电影中传达出的人们社会认同心理的变迁,分别从“地域认同:城乡之间的滑动”、“阶层认同:在社会转型中分化”、“性别认同:影像内外的差异”三个方面来展开。
     第三章为“文化认同:重叠交错中的时代选择”,重心在于对新世纪中国社会几种“在场”文化消长态势的考察。这一章也分为三个部分:“传统文化的迂回上扬”、“革命文化的时代性陷落”以及“‘消费文化’对‘新时期文化’的攻陷”。
     最后一章为“国家认同:自我、国家和世界”,侧重于考察今天人们如何看待“个人”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此章也分为四个部分展开:“‘个人’与‘国家’的纠结融合”、“国家合法性的正面表达”、“民族悲情再书写”、以及“今天的中国与世界”。希望通过对中国电影的解读和品评,充分完成以上几个层面的设想。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examine the imagi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f Chinese mov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by using text analysis of Chinese movies, specifically through the dual domain of text:"implicit" and "explicit". In other words, it is interpreted within and beyond the image.
     The implicit domain of text refers to audible and visual perspectives of movies such as plot setting, character portrayal, application of movie language so on and so forth, from which the intention and perception are interpreted, to demonstrate how identity of the movie is constructed while the explicit domain of text indicates an attempt to interpret the movie through the "cultural studies", rather than merely isolated text analysis. It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f the movies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of its time under the social context and history discourse, with more open-minded and sensitive perspectives to examine the multifold factors which exert constraint and influence on the movie making and movie distribut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our sections, namely: Self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t starts with the search and placement of self identity and subjectivity, and then unfolds from individual state of mind to more broad topics covering the living state of social group, the geographical space of life, gender history, national and ethnical histor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world in order to for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to support my argument effectively.
     Chapter one:self identity--efforts and approaches of reconstruction. This chapter tries to explore four approaches to reconstructing self identity in a progressive way in Chinese movies in a social context that a majority of people are under the crisis of self identity, specifically "breaking-through the inner barrier","seeking the motivation from everyday life","developing ideal ego" and "constructing spiritual superiority "
     Chapter two:social identity--substit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social identity conveyed from contemporary Chinese movies, unfolding from three aspects:"regional identity-the slid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class identity-division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gender identity—the differentiation within and beyond the image of movies".
     Chapter three:cultural identity:choices during overlapping times. This chapt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vicissitudes of culture "present" i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new century. Three sections are included in this chapter:"rise and fall of traditional culture";"epochal collapse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the challenge and conflicts of consumer culture versus new era culture".
     Last chapter:national identity—individuals, nation and the world.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nation, nation and world are perceived.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intertwined integration of individuals and nation";"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national image";"rewritten national epic"; and "today's China and the world". Therefore, it is hoped that all of the arguments could be appreciated from different domains of text analysis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movies.
引文
1[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18负。
    2同上,第117页。
    3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1[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
    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4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5[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3页。
    9[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0[美]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8页。
    11同上,第58页。
    12在Jorge Larrain所著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作者简要梳理了主体性和身份认同在理论上的大致发展历程:先是由笛卡尔、洛克、莱布尼茨等建立起了单独独立的18世纪主体观,发展到康德建立起了更超验、史抽象的、不再只是以实在的个体、而足以意识本身为主体的主体观,然后是黑格尔再给它加上历史的内涵和对他者的关照;而马克思则同时对庸俗唯物主义为代表的个人主义主体观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主体观进行批判,强调了主体并不完全依照自由意志来行动,人只有在社会中、在历史进程中才能使自己成为个体,人与环境是互相塑造的;G·H·米德对此进一步做了进一步发展,主张必须抛弃那种把自我视为个体生来就有的灵魂的看法,由十自我是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历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它非常复杂,人们甚至可以说存存各种不同的自我。然而,完整自我,这个在社会中形成的内核,通常被认为多少成功地整合了各个方面,因此其倾向和行为
    15成兵:《国家认同: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新焦点》,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16周宪:《文学与认同》,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7[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页
    18[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北京: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19陶家骏:《身份认同》,载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466-467页。
    20[英]Kathryn Woodward:《身体认同:同一与差异》,台湾:韦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绪论第2页。
    21[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等:《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
    22王成兵:《国家认同: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新焦点》,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23[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Thiele, Thinking Politics:Perspectives in Ancient,Modern, and Postmodern Political Theory,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1997, p.84.转引自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5王成兵:《国家认同: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新焦点》,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26汪晖:《汪晖自选集·自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27袁祖社:《“人是谁?”抑或“我们是谁?”——全球化与主体自我认同的逻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28张颐武编,《新中国六十年学界回眸》之《文学发展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1页。
    29鉴十这种社会情绪的愈演愈烈,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主流报纸《人民日报》从2010年8月4日起,专门推出了系列报道“关注社会焦虑”,意在探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被焦虑所困扰?应该如何避免社会群体焦虑,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30“软实力”概念最早应用在国家战略。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于《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软实力》一文,将国家综合国力划分为两种,即“硬实力”和“软实力”,认为由资源、经济、军事和科技四大实力元素构成的硬实力始终是有限的,而真正具有无限力量的动力元素是“软实力”。他将“软实力”定义为“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十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31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32王晓明:《中国认同之现状与希望》,载《天涯》,2008年第6期。
    33[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页。
    34[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5可参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81页。以及,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第6页。 民的意识形态的时候,对文学的热度会降温”。
    41参见《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载《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42参见张颐武:《文学的新变化》,载《北京青年报》,2008年12月28日。
    43赵京华:《译者后记》,《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44[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中文作者序。
    45[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吴琼编,2005年,第39页。本段引文由王立群翻译。原文出自麦茨的单行本《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中译本由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出版,但人大版的译文比单行本译文更为通畅。
    46[法]让—路易·鲍德利:《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吴斌译,《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吴琼编,2005年,第31页。
    47姚晓濛:《初级社会主义文化及中国电影》,载于《当代电影》,1991年第2期。
    48陈晓云:《现代电影院文化内涵的双重解读》,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
    49[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50吴晓东教授曾经从艺术本体论角度通过几个例证来探讨小说与电影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各自的优长和局限。(参见吴晓东著:《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10-318页)。法国学者克洛德·托马塞从四个向度较为详细地论证了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语言之间的差异。分别是:随意/动机、内在性/外在性、时间/空间性、单一性/多样性。——[法]克洛德·托马塞:《新小说,新电影》,李华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6-93页。)中国学者徐葆耕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正与简化,将这些概念变得更易于理解。(参徐葆耕:《电影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32页。)
    51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一期。
    52加入WTO后的第一年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总收入是9亿元,2003年的电影票房收入较之2002年有所增加,但也只有9.5亿元。
    53在2004年,“超出人们的预期,电影市场出现了井喷式的火热。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以上”。——尹鸿、王晓丰:《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54刘汉文:《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55闵捷、杜斌:《中国电影产业化亟待冲出“十面埋伏”》,载“新华网”,http://news3.xinhuanet.com/ent/2004-07/30/content_1682035.htm.
    56关于这一论题的具体回溯和分析可参考张颐武著作《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第二章《超越启蒙论与娱乐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7参见郭玲春:《1988中国银幕:热闹过后感冷清》,载《人民日报》,1989年1月13日。
    58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41页。
    64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65[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中译本)《译者说明》,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66参刘建鸣等:《“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载《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
    67张同道等:《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68蒲剑:《2010年三四月份中国电影市场观众调查分析》,载《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
    69陈乐一等:《我国电影消费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该文“除了在湖南、湖北、广东、河南、河北、安徽、内蒙古、北京、上海等九省市的多个市县实地进行问卷调查之外,还通过知名的调查网站——问卷星(www.sojump.com)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网上问卷调查。”
    70中国电影博物馆课题组:《电影观众偏好取向及相关问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
    71[匈牙利]巴拉兹·贝拉著:《可见的人 电影精神》,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第143页。
    72[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603页。
    73陈晓明:《二十一世纪:如何想象中国》,载《电影艺术》,2001年第4期。
    74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4日。
    75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的结束语。这句话被列宁誉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两句铭文之一(另一句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76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见《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31页。
    7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47-248页。
    78[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0页。
    79[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80吴玉军:《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焦虑》,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8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9-60页。
    82[英]斯图亚特·坿尔《是谁需要身份》,见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83[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斌、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52页。
    84从《人生》到《哦,香雪》,到新世纪削连科、张炜等的诸多小说,这样的一个主题三十年来一直扎根在中国作家们的心里,成为当代“乡十”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85城南名角:《(过界>:城里人的油滑》,载“时光电影网”,http://i.mtime.com/candykiss/blog/1574546/
    86[斯洛文尼亚]齐洋克:《影院政治及囧》,豆瓣影评网,http://www.movie.douban.coin/review/1563756/
    8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9页。
    88《电影<孟二冬>: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载于《黑龙江日报》,2009年10月12日。
    89同上。
    92俞钟等:《香巴拉信使》,载《当代电影》,2007年第4期。
    96霍仲滨:《<香巴拉信使)编剧、导演、男女主演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载《中国邮政报》,2007年6月1日。
    97Leo:《幸福的工大河》,载“豆瓣影评网”,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429829/
    98该文选自斯图亚特·霍 尔和保罗·杜盖伊编著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一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44页。该文原为《生活于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一书第三章的主体部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101 David Kamp:《重温“美国梦”》,刘志伟译,载《新世纪周刊》,2009年第9期。
    102薛涌:《重新界定“美国梦”》,载《南方人物周旰》,2005年第14期。
    112张颐武:《“中国梦”:想像和建构新的认同》,载《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1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75页。
    114惠惠:《贾平凹力挺阿甘:这是属于基层人民的狂欢》,载“新浪娱乐网”http://ent.sina.com.cn/m/c/2009-01-21/10092351892.shtml
    115蒯乐吴:《农民达芬奇》,载《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23期。
    116龚瑜:《农民达芬奇:梦想让生活更美好》,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5月11日。
    117王寅:《蔡国强:农民,让城市更美好》,载《南方周末》,2010年3月31日。
    118张颐武:《蔡国强的<农民达芬奇):一个“中国梦”的奇迹》,载《文艺评论》,2010年第7期。
    119[美]詹妮弗·范茜秋:《电影化叙事》,王旭锋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1、233页。
    120陈思:《从“黄土地”到“北海道”》,载《艺术评论》,2009年第10期。
    121本片在国内市场取得6.7亿元人民币票房,创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五个月后,该记录被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以7.3亿元人民币超越。——刘汉文:《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122参[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23张顺武:《在“中国梦”的面前坚定信心》,载《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3期。
    12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 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61页。
    125同上,第177-178贝。
    126[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127同上,第40-41页。
    128同上,第12页。
    129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7-223页。
    130尹鸿、詹庆生:《2006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载《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131解宏乾:《“大电影”有“大智慧”》,载《新京报》,2007年1月16日
    132尹鸿、石惠敏:《2008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2期。
    133李火秀:《意义的缺失与建构——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山寨电影发展现状的反思》,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另见张一玮:《“山寨电影”的民间审美形态探析》,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134索亚斌:《商业元素的缺失:从手法到观念》,载《当代电影》,2007年第2期。
    135[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36克里斯蒂安·麦茨称电影是“想象的能指”,认为“电影状态”和人的梦之间存在着“部分亲属”、“部分差异”的关系。参[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9页。苏珊·朗格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电影以和梦相同的表现方式创造了虚幻的现在:“观众随着摄影机进行观察……摄影机就等于观众的眼睛……观众取代了做梦者的位置。”——参[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科版,1986年,480-481页。
    137张焮:《从娱乐到反抗——对网络时代恶搞的分析》,载《天涯》,2007年4月。
    138桃桃:《韦恩斯坦翻拍<七武士>故事背景改为泰国》,载“时光”电影网,http://news.mtime.com/2011/05/04/1458230.html
    139夏辰:《张艺谋:“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让人沉重多久啊》,载《南方周末》,2009年12月10日。
    140东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3页。
    141同上,第209页。
    142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迷失》,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第27页。
    14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144[法]埃米尔·涂尔十:《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145[捷]米兰·昆德拉:《身份》,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46孙立平:《转折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9陈晓西、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09-110页。
    150在原著中篇小说《人生》中,正文之前有这样一段题记:“人生的道路国然漫长,但紧要处绎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话是路遥心仪的前辈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的一句话,也恰恰是针对他认为是“走错了路”、背离了农村的女青年改霞而言。
    151可参北京大学徐刚博士论文:《1950至197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城市叙述》,2011年。
    152苏力:《序言》,贺雪峰:《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序言第5-6页。
    153陈林侠:《家族、权力和方言:近年来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想象》,载《艺术广角》,2008年第4期。
    154此类电影不仅仅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受欢迎,在2006年的一篇新闻报道中说,“从去年11月《天狗》送审,接着是影评专家看片座谈,而后在北京电影学院试映,到2006年4月大学生电影节16所高校巡演,再到小范围的看片会,国产影片《天狗》状得一边倒的叫好。此景在国产电影中极为罕见。”——丁尘馨:《(天狗)是根扎向人心的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3期。
    155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9页。
    156《(天狗>要守候中国电影的一份责任》,载《河北日报》,2006年6月15日
    157金观涛:《在历史的表象背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13-14页。
    158王晓明:《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载《天涯》,2000年第6期。
    159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增订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8页。
    160丁尘馨:《(天狗)是根扎向人心的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3期。
    161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闸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09-158页。
    162[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63本片花200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荣获该年度“最受欢迎影片”奖。
    164张一白:《通往春天的五个站台》,载《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165唐凌洁:《火车与现代性:写在2010中国实现铁路全国覆盖之前》,载《上海文化》,2010年第5期。
    166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4页。
    167张一白:《通往春天的五个站台》,载《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168[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41 页。
    169 William Chapman Sharpe, Unreal Cities:Urban Figuration in Wordsworth, Baudelaire, Whitman, Eliot, and William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xiii.
    170汪民安:《身体、空间和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171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72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化——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73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174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化——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75傅宏波:《正在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载《观察与思考》,2004年第7期。http://info.news.hc360.com/html/00I/002/003/013/41012/. htm.
    176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177王刘玉高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现状及其走势》,载《学术交流》,2009年第6期。
    178在《中国中产阶级调查》一书中,作者就用了大量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和城市中,对自是否属于“中产”者,人们的自我认定其实存在较大差异,人们对社会结构的感知、想象和解释各不相同。——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7-52页。
    179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和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
    180张一自等:《将爱情进行到底》讨论,载《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
    181[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他在1951年出版此书,提出了作为中产阶层的“白领”概念,并译细研究了中产阶级的构成、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权力行使方式。他认为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与过去的老式中产阶级大为不同,这些人主要由经理、专业人员等组成,他们充当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缓冲带,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82陈捷:《杜拉拉:一个中国“小资”的经验贫乏症》,载《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
    183戴锦华:《“阶级”,或因“父”之名——谈<钢的琴>》,2011年11月7日北京大学专题演讲,文字版可参考“人文‘与社会”网站: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934/c20
    184张猛等:《<钢的琴>四人谈》中石川发言,载《当代电影》,2011年第6期。
    185李云雷:《工人生活、历史转折与新的可能性——简评<钢的琴>》,载《电影艺术》,2011年第2期。
    186对此,戴锦华教授寄予希望:“大团圆的结局,向我们展示着一种‘另类价值’和‘另类可能性’,因为我们今天缺少的是梦想和想象,如果不能认同昔日革命的形态、昔日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么我们需要想象,需要去建构,哪怕从乌托邦开始,从愿景中去。”——《“阶级”,或因“父”之名——谈<钢的琴>》。
    187[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188[美]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61页。
    193需要指出的是,著名学者戴锦华教授对此功不可没。“戴锦华的激烈批评在当时震动了整个影坛,影响极大,作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和领军人物之一,她的声音无疑对整个社会,对沉睡着的女性意识具有着启蒙和警醒作用”——吴小丽、徐甡民《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194刘博宇、陈利:《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的深层思考》,载《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9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7页。
    196金丹元、曹琼:《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的几个女性话题》,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97郑必俊:《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198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8页。
    199张艳霞:《中学生“中性化”现象探析》,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9期。
    200[美]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201[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吴斌译,载吴琼编《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02清颜女史:《倾倒众生李宇春——论宇春的可贵》,百度“李宇春吧”http://tieba.baidu.com/f?kz=6045949。
    203刘珍珍:《女性新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从“李宇春现象”看传媒影响下的女性形象》,载《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
    204作本文时,在网上并没有找到这篇博文,可能己被原作者删除。但当时的一些媒体对这起事件进行了报道,比如2010年05月14日《信息时报》,2010年5月16日《每日新报》等。
    205《张杨回应电影审查委员批评:第六代没迷失不自恋》,载《钱江晚报》,2010年5月14日。
    206“剩女”最早出现在网络话语中并被广泛流传,后作为流行语入选教育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公布的年度汉语新词。——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调查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52页。
    207马彧:((2008中国电影关键词》,载《扬子晚报》,2009年1月1日。
    108刘剑梅:《为“剩女”的青春和尊严请命》,载《书屋》,2010年第6期。
    109危琼:《报纸对“剩女,,的媒介形象塑造》,载《新闻世界》,2010年第9期。
    110《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精选),载“搜狐新闻”http://bjsite.sohu.com/20100112/n269516739.shtml
    211这部投资不到1500万元的影片,上映半月不到已经票房超3亿元人民币:载“搜狐娱乐”http://yule.sohu.com/20111124/n326773337.shtml
    212刘海波、戴怡:《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悖反》,载《粤海风》,2009年第6期。
    213周宪主编:《文学与认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9-150页。
    214同上,第153—154页。
    215[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健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5-191页。
    216[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2页。
    217[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6-222页。
    218关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复杂性,雷蒙德·威廉斯曾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形态,即“主导文化”、“残余文化”与“新兴文化”。如果说“主导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统治阶级的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居于主流地位,那么“残余”和“新兴”则分居主流文化的两端。前者指的是“有效地形成于过去,但却一直活跃在文化过程中的事物”;而后者则更接近于“先锋文化”。在威廉斯看来,文化的复杂性正在于这三种类型是动态分布的,存在着一个不断运动,相互取代的过程。——[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其实就当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而言,威廉斯的分析远远逊色于现实境况。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这种形态划分将当代中国文化分析面临极大的困境。何者为“主导文化”,何者为“新兴文化”,让人莫衷一是。
    219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220[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第356页。
    221张颐武:《新观众新大片》,载《大众电影》,2009年第2期。
    222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223黄式宪:《大片“博弈”——以弘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与世界对话》,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24陶东风:《文艺作品暴力叙事的道德底线——以国产大片为例的一个讨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25陈鹏:《国产大片的收获与反思》,载《瞭望》周刊,2007年第1期。
    226陶东风:《中国大片到了嗜血如命的时代》,载《艺术评论》,2007年第2期。
    227在龚鹏程先生所著的《侠的精神文化史论》中,龚先生非常有启发性地论证了在学者和大众心理中“侠”的概念之历史演变,以及其与实际生活中“真实”历史人物行状之间的巨大差距,从哲学和心理学层面,较为全面地揭示了“侠”是一定社会时期的人们根据自身“正义或公道的需盼”而“发现”或“发明”出来的一种“迷思(myth)”,表达的是公众的一种精神经验。——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1—55页。
    228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229洪帆:《国产大片中的“叙事经济”》,载《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230吴宇森曾说过,“我的目标就是能够超越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隔阂,让西方观众欣赏到‘亚洲版的《特洛伊》’”,“不是把它看作是中国大片或者好莱坞大片,而是世界大片”。——林莉丽:《吴宇森(赤壁>:东西 方观众都会认同》,载《中国电影报》2009年1月6日。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此这般的曲意迎合,却偏偏并未得到好莱坞的欢心与接纳。该片分明以北美市场为主攻的目标,但却一次次遭到退回拷贝再剪的冷落与尴尬,对方甚至不讲理地提出,要将‘三国’减为‘两国’交战则更易于发行”——黄式宪:《大片博弈——以弘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与世界对话》,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31侯外庐 赵纪彬 杜国库:《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们出版社,1957年,第197页。
    232张之亮等:《墨攻》,张颐武发言,载《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233张之亮等:《墨攻》,黄建新发言,载《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234张翎:《余震》,载《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
    235贾植芳、王同坤:《父亲雕像的倾斜与颓败——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亵渎父亲”母题》,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6年第3期。
    236在八十年代此种思潮发展到极致的标志则是电视系列片《河殇》的风靡全国。在这部电视片中,明确宣布了中国那黄十地上的产生文明已经死亡,需要向西方去寻求蓝色的海洋文明来拯救。
    237关于这一点,最直观的例子正如著名学者甘阳在《通三统》(三联书店,2007年)和美国学者大卫·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中所指出,在经济上,香港、台湾对内地的大量投资是引起内地高速度发展的第一波重要动力,而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世界观在华裔世界拥有极大的认同,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投资行为和人生归宿的取向。
    238蒙培元:《儒学的内在精神》,载“文化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guoxue/2010-04/20/content_19862967_3.htm
    239[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240其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有:2004年9月,以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王蒙五位文化名家发起,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共有72位名流参加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全球化与与中国文化”,闭幕会上通过和公开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表达了他们的文化主张。其中有“我们数千年承传下来的伦理道德,优良的文化传统正被忽视、蔑视,陷于崩溃的危机”,为此呼吁“与海内外华人一起,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懈努力”。——《甲申文化宣言》,载《中国青年报:哪里来,哪里去?》,2004年9月8日。在高等教育方面,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孔子学院,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第一所以孔子命名的学院;2005年,该校正式挂牌成立“国学院”并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首家正式以“国学”命名的学院;2004年,在教育部支持下,“《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规模浩大,由全国26所高校的学者参加,计划15年完成。完成后,其规模将远远超过《四库全书》的规模。
    241陈来:《国学热是对国学研究的新考验》,载《引领风骚书写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三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54页。
    242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载《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243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载《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244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245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
    246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序言第4页。
    247在这方面,最为熟悉和经典的例证就是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T恤在文艺青年群体中的长盛不衰。
    248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载《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249青年作家薛荣创作的中篇小说《沙家浜》原载十文学杂志《江南》2003年第1期。
    2502004年5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中直有关制作单位发出了《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其中有:“一些观众认为,有的根据‘红色经典’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着。‘误读原著,误会群众,误解市场’的问题。有的电视剧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过程中,没有了解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理解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言情戏;在人物造型上增加浪漫情调,在英雄人物身上挖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和性格化,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为此,各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红色经典’剧目的审查把关工作,要求有关影视制作单位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绝不允许对‘红色经典’进行低俗描写、杜撰亵渎,确保‘红色经典’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健康发展。”
    251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载洪了诚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37页。
    252韩寒:《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载“网易文化”http://culture.163.com/06/0316/17/2CBQAA4000281 MU3.html.
    253唐小兵编:《再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24-234页。
    254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255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3页。
    256导演尹力这样说:“《张思德》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故事。有限的史料以及个别回忆、口述也不尽相同,有人说他个子不高,黑瘦黑瘦,还有的材料说他高大魁梧,说法不一样。仅有的一张模糊的照片,经他当年的教导员指认还说不是他。”——载《从张思德到云水谣——导演尹力访谈》,载《大众电影》,2006年第12期。
    257孙红:《<张思德>9月公映刘恒“把张思德当做圣徒”》,载《北京晨报》,2004年08月27日
    258在一篇名为《红色文化与中国革命传统——于建嵘、裴宜理对谈》的文章中,美国学者裴宜理认为“苏联的革命者没有中国的革命者那么能够利用文化资源。……他们知道这个文化资源的力量。这一点,斯大林和列宁,比不上毛泽东和李立三等人。列宁和斯大林都经常说,俄国老百姓的文化没什么好东西,一直在否认俄国民间的东西。而目.他们的革命很短,没有那种经验;中国的革命则持续很长时间,从1920年代一直到1949年,中国政治家用很长时间来学习怎么以文化来动员人民。我觉得,这也影响了革命者建立国家之后利用文化的方法。中国的领导人也好,一些部门也好,比较知道怎么利用文化资源来动员大家。”一载《南方周末》,2011年6月16日。
    259苏星:《为人民服务是生活方式》,载《京华时报》,2004年09月12日。
    260这种结论基本来自在国内年轻人中很有人气的电影论坛“豆瓣电影”和“时光网”上的影评,并非来自权威的问卷调查。
    261[德]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赵刚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这是一本石油地缘政治研究著作。书中描绘了国际金融集团、90年代石油战争、石油寡头以及主要西方国家围绕石油展开的地缘政治斗争的故事,揭示了石油和美元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析了石油危机、不结盟运动、马岛战争、核不扩散条约、德国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展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石油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无论读者信服与否,作者的分析自成一家之言。
    262徐刚:《“信仰”的修辞与“革命传奇剧”的美学脱身术》,载《艺术广角》,2011年第4期。
    263夏笳:《小是岳飞是钟馗》,载“豆瓣电影”,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81743/
    364苏乏:《渔人码头近黄昏》,载“搜狐娱乐”,http://yule.sohu.com/20110331/n305177955.shtml
    265[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66陶东风:《大话文学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载“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5953.html
    367徐贲:《当今中国大众社会的犬儒主义》,载《二十—世纪》(香港),2001年6月号。
    268陈蕙茹:《硬汉2》卷土而来导演丁晟想拍“硬汉”系列》,载《成都日报》,2011年3月28日。
    269同上
    270[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198页。
    271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72中国八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李泽厚这样形容过当时的知识风气:“一切都令人想起五四时代。人的启蒙,人的觉醒,人道主义,人性复归……,都围绕着感性血肉的个体从作为理性异化的神的践踏下要求解放出来的主题旋转。‘人,啊人’的呐喊遍及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是什么意思呢?相当朦胧;但有一点又异常清楚明白:一个造神造英雄来统治自己的时代过去了,回到了五四时期的感伤、憧憬、迷茫、叹惜和欢乐。”——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第255页。
    273罗钢:《前言》,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2页。
    274其中鲍德里亚1968年出版的专著《物体系》、《消费社会》等影响最为广泛。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物的实用意义上已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因而是物的非实用性“符号”价值替代了实用价值,成为人通过商品符号展示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幸福、地位、尊严、权力等都会在符号消费中得到实现。这就是一种现代社会出现的“消费变体”。——[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翻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90页。
    275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8页。
    276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77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278[澳]约翰·哈特利编著:《创意产业读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7-8页。
    279张会军:《代序》,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序言第3页。
    280陈旭光:《影像的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比较论》,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2期。
    281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6页。
    282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5页。
    283封敏主编:《中国电影艺术史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4页。
    284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00页。
    285夏榆采访整理:《顾长卫自述:我会出<孔雀>的导演版DVD》,载《南方周末》,2005年2月24日。
    286《立春》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破题”:“每当春天来了,我的心就会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
    287在一个访谈中,采访者问过顾长卫类似的问题“叔本华说,人生来就是痛甘的,是不断地在铺满炭火的跑道上奔跑,直到有一天跑不动了,就倒下了。而音乐是跑道边少有的几处清凉的地方,‘音乐是人生的安慰。你有没有考虑过强化音乐,比如只有在音乐中,彩玲才能摆脱现实的痛甘。”顾长卫对此回答得语焉不详。——顾长卫、陆绍阳:《梦犹在,埋想小灭——顾长卫访谈》,载《电影艺术》2008年第2期。
    288据说,影片《最爱》的原名就叫《魔术时代》。——唐宏峰:《<最爱>:异托邦与魔术时代》,载《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
    289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290黄嘉谟:《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载《时代电影》,1933年第6期。
    291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292人民网评论部:《从《天下无贼》看“贺岁”的泛滥》,载“人民网”文化频道,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22226/34912/34914/3057333.html
    293沈雁冰:《封建的小市民文艺》,载《东方杂志》,第30卷第3号。
    294比如在一篇研究文章中,作者就这样总结道:“这部电影适用于看似完全相反的阐释,一种解读中张麻子是不断革命、不满于‘革命后’的毛主义者,另一种解读中张麻子的行为恰好印证革命的失败和无效,最终马拉着火车又回到了开头段落,这种革命只能带来历史的循环往复。前者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肯定革命的电影(偏左的解释),而后者则认为这部电影是对革命的反思(偏右的解释)。重要的不是这种看似南辕北辙的政治标签的分歧,而是左右两边所达成了某种‘共识’”。——张慧瑜:《葛优的文化功能与(让子弹飞>的现实想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95张颐武:《子弹飞往何方》,载《电影艺术》,2011年第2期。
    296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297[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序言第3页。
    298[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自春仁、顾亚玲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7页
    29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300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5——22页。
    301王晓明:《中国认同之现状与希望》,载《天涯》2008年第6期。
    302《苦恋》电影剧本发表于1979年9月出版的《十月》第3期。此后掀起轩然大波的“苦恋批判”也主要是针对电影剧本,改编后的电影虽然拍成但未得以公映。关于这场风波的具体过程可参考徐庆全文章《<苦恋>风波始末》,载《南方文坛》2005年第5期。
    303Spencer:《“我闭上眼,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载“豆瓣电影”,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869176/
    304王晓明:《中国认同之现状与希望》,载《天涯》,2008年第6期。
    305该专题刊登于《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306张颐武:《集结号: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凭吊》,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307王晓明:《中国认同之现状‘与希望》,载《天涯》,2008年第6期。
    308赵宁宇:《<十月围城>:草根的奋战,庶民的胜利》,载《大众电影》,2010年第2期。
    309[加]卜正民、施恩德:《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序》,陈诚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页。
    310[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和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3贝。
    311这部电影当时在“孤岛”上海热播过十数日,后拷贝在战火中散轶。2009年,由收藏者捐给香港电影博物馆,重新修复后这部电影得以“重见天日”。——朗天:《作为神话阅读的费穆<孔夫子>》,载《东方早报》,2009年11月10日。
    312柴爱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专访(孔子)编剧陈汗》,载《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4期。
    313王一川:《<孔子>与中国文化巨人的影像呈现》,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314同上。
    315童立:《胡玫:拍(孔子)得有改编历史的勇气》,载《扬子晚报》,2010年1月21日。
    316柴爱新、芦北京:《“战战兢兢”重现孔子》,载《晾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4期。
    317同上。
    31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
    319鉴于本文作者并未观看过这部《孔夫子》,关于这部电影所有见解都来自既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20《孔夫子及其时代》,载民华公司《<孔夫子>特刊》,1940年12月。
    321朗天:《作为神话阅读的费穆<孔夫子>》,《东方早报》,2009年11月10日。
    322“影片一开始,在齐伐鲁的动荡世事背景之下,‘杏坛讲学’的孔子对他的门生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生灵涂炭,拯救天下之重任,全在尔等每个人身上!’孔子的施政理想与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的苦行僧生活与时代精神层面联系了起来。影片结尾,年逾七十的孔子又在杏坛为了思讲学,子贡一行赶来。临终前,孔子对他们说:‘这混乱的天下,全仗你们来收拾了。’当孔子讲到‘只要正气长存,这天下……’之后,接着是季氏邸中‘八佾舞于庭’的画面。八八六十四人,正在排着‘天下太平’四个字。但排了三个字之后,那个‘平’字却无论如何排不出来。天下还是大乱。——摘自丁亚平博客《费穆和他的影片<孔夫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0249ca0100heqg.html
    323《孔夫子及其时代》,载民华公司《<孔夫子>特刊》,1940年12月。
    324管文虎:《国家形象论》,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325《功夫片催生中国新形象》,汪析译,载《环球时报》,2007年2月14日。
    326比如法国就曾在2010年由官方组织J’一场持续数月的“国家认同”大讨论,受到法国民众的广泛关注。此次讨论旨在解决国家愈演愈烈的族裔问题,强化一个融合统一的“法兰西”认同。
    327[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4页。
    328这句话也是张旭东教授《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一书的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9张颐武:《直面惨痛的历史记忆》,载《北京青年报》,2009年5月9日。
    330王炎:《美国往事: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第170页。
    331同上,171页。
    332李舫:《用文化融解坚冰:一部电影的力量》,载《人民日报》,2009年4月29日。
    333就在本文写作之际,传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并一再拒绝为此道歉(南京与名古屋之前甚至是官方缔结了三十多年的“友好城市”),足见在日本这种观点仍然颇有市场。
    334付光辉整理:《南京大屠杀与德国纳粹屠犹问题比较》中王炎发言,载《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4期。
    335林沛理:《张艺谋的献媚金钗》,载香港《亚洲周刊》,2012年2月5日。
    336严歌苓:《从“Rape"一词开始的联想TheRape of Nanking读书心得》,载《波西米亚楼》,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337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7页。
    338《AV》(又名青春梦工厂),彭浩翔导演,2005年。这是一部怪异的天才之作,将青春的梦想、性爱的张狂、成长的困惑、责任的担当融为一炉,是一部当代香港“知识青年”的“成长电影”,主题与情节独具特色。是研究当代香港青年电影不可忽视的作品。
    339《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千万次地问》中歌词,该歌师由冯小刚、郑晓龙、李晓明词,刘欢作曲并演唱。
    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迷失》,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
    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甘阳:《通三统》,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晓东著:《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徐葆耕:《电影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吴小丽、徐甡民:《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封敏主编:《中国电影艺术史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
    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电影——故乡三部曲之(小武)》,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
    洪子诚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张颐武编:《新中国六十年学界回眸》之《文学发展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年。
    唐小兵编:《再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和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任立编译:《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金观涛:《在历史的表象背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增订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
    孙立平:《转折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汪民安:《身体、空间和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郑必俊:《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北京: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美]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英]Kathryn Woodward:《身体认同:同一与差异》,台湾:韦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美]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
    [加]卜正民、施恩德:《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序》,陈 诚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和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于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任建兴、田俊、周宣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健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詹妮弗·范茜秋:《电影化叙事》,王旭锋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法]克洛德·托马塞:《新小说,新电影》,李华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匈牙利]巴拉兹·贝拉著:《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译、 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斌、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杨治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
    [捷]米兰·昆德拉:《身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德]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赵刚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年。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翻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澳]约翰·哈特利编著:《创意产业读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