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赵本山现象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赵本山现象是中国近三十年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包含的丰富与复杂的文化内涵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赵本山现象的剖析与考察可以洞悉在文化转型中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对话、博弈和磨合,因此赵本山现象作为一个缩影,显露出一个多元混杂时代的文化景观。本文试图从赵本山现象入手,通过对赵本山现象变化发展的梳理和阐释,发现现象背后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复杂交错,尤其是社会各种文化力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在诸种力量的交叉互动、矛盾纠结中以动态的考察方式解析赵本山现象这一当今文化奇观,为当下社会的文化选择和精神变迁等问题提供些许新的关注视野和解读方法,为这个文化混杂的时代拓展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根据本人对赵本山现象的基本属性的把握,本论文将小品、笑、喜剧等赵本山作品的核心艺术要素置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论述语境中,采用相关的理论方法,对赵本山现象予以历时的(过程论的)和共时的(结构论的)解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开论述:
     绪论部分梳理了赵本山现象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的基本过程,将赵本山从二人转艺人到“小品王”再到影视产业大亨的发展历程置于官方、精英、大众、媒介等社会各种复杂力量的网络交错中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在明确本文的论述语境的基础之上,围绕赵本山现象提出相关拟解决的问题,并将关注的视野扩展到对文化发展和文化选择的思考,力求在对赵本山现象的考察中,探寻中国社会近几十年以来的文化变迁和精神转向及其深刻的内在根源。最后,在整合研究资料的基础之上,对赵本山现象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梳理,并探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二人转·春晚小品·影视剧:大众传媒催生的三级跳。本章主要以赵本山近三十年所经历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梳理了赵本山现象发展至今的动态过程,探讨在大众传媒强大的语境整合之下,赵本山是如何完成他华丽的“三级跳”,并进一步挖掘在这个变化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多重丰富而复杂的意义。东北“二人转”是赵本山的艺术起点也是其艺术母体,二人转作为一种审美“无意识”深深根植于赵本山此后的艺术创作之中。赵本山通过对二人转的改造,将二人转从乡村推向了城市,为二人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赵本山在“二人转”中所显露出的表演天赋和独特的民间艺术气质,满足了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需求,尤其是洋溢出的农民想象和乡土特色,也符合主流文化寓教于乐的基本规范,赵本山因此而从黑土地上“边缘的”农民逐渐成为京城和都市主流舞台上的“桂冠小品王”。“小品王”的桂冠和主流文化的认同为赵本山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搭建了支撑性平台和多维化关系网络,他以构建自己的核心品牌为动力,将“小品王”成功延伸到了影视领域,从“小品王”摇身变为影视剧的产业大户,并开始走上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第二章,民间艺术·俗众想象·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管控下的三位一体。本章基于赵本山作品呈现出的三大主要文化表征,从深层的文化逻辑来探析赵本山作品的特质性和丰富性。民间艺术常常是是赵本山作品的灵感之源和承载之躯,赵本山借鉴了“民间诙谐”文化,表现出生活化的节庆表演和草根化的人世体验。赵本山又常常将民间的、日常的、通俗的经验感知杂糅在一起,通过对俗众群体的生存状态、文化观念、政治经济活动、道德伦理、理想、精神等的想象性叙述与表达,让俗众在看与被看的世界中获得自我满足与自我超越的幻象,建构起一个俗众想象世界。而赵本山之所以能成功地游走于民间、大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这和他的社会感知与表达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之下,赵本山的喜剧艺术作为大众文化实践,必然要在意识形态和大众趣味的双重规定性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赵本山以大众叙事言说主导话语,将代表国家政治意志的主导话语转换成承载农民思维和文化观念的大众话语表达,利用官方与大众,主流与边缘在言语上造成的错位,获得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滑稽和喜剧效果。“微讽”中呈现的国家盛世,既符合主导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又不失大众趣味,贴近大众生活。最终形成了集民间艺术、俗众想象、国家意识三位一体的、极富特质的大众文化实践。
     第三章,官方·精英·大众:商业化平台上的三权合谋。本章通过梳理官方、精英、大众三种文化力量与赵本山现象之间的各种复杂关联,探讨文化合谋中多重社会支援力量赋予赵本山现象的文化张力。央视春晚的大舞台为赵本山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和各种发展机遇,但主流媒体也需要以赵本山凸显的“农民性”来实现文化平衡机制,并以可观的电视收益达成彼此的互利双赢。而文化精英群体对赵本山现象表现出的极大关注和大相径庭的评判,不仅体现了“赵本山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表征的巨大张力,更折射出当今社会的文化冲突与立场分化。在大众传媒与市场的共谋之下,大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巨变,官能快感成为大众主要的审美追求。赵本山的“快乐生产”满足了大众欲望的宣泄,以“笑”作为喜剧创作的基点与归宿,创造了一种惟快乐是从的“愚乐”主义,大众的娱乐变成了幻象叠生的“愚乐”。
     第四章,喜剧·神话·霸权:娱乐至死时代的三重变奏。本章站在一个更高、更宏观的文化层面,观照赵本山在娱乐至死时代的三重变奏及其递进方式——喜剧、神话和霸权,这三重变奏分别是对赵本山小品、影视和文化产业在当代社会所富于的文化意义的一个集中概括。赵本山是这个喜剧时代的文化标签,他在嘲笑别人的同时也乐于自嘲,他的笑既有粗鄙的一面也有智慧的一面。然而,在追求爆笑的娱乐时代,他独具特色的“本山式”喜剧元素,逐渐削弱了智慧与批判的一面,而趋于不痛不痒的笑、媚俗的笑、为了笑而搞笑以及取消任何意义的笑。虽赢得了市场,却失去了喜剧的立场。赵本山为了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笑文化”工程,通过影视剧打造起仿像的工业生产链,建构了一个关于乡村的快乐神话。神话催生了赵本山文化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本山传媒在当代社会的崛起标志着赵本山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娱乐帝国”。“娱乐至死”成为当代社会一种新的文化霸权实践,文化场域的各种力量发生着结构性的转化。
     结语,中国当下文化的镜子和隐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将赵本山现象视为映射当代文化现状与困惑的一面镜子。全文通过对赵本山现象内部文化逻辑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考察,希望重新认识当代文化现状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重新拾起被当代社会抛弃的思考精神,对我之存在的社会意义和生命价值作出不断地追问,在追问中继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phenomen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n the past30years. The complicated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this phenomen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the mass public. Meanwhile, its development and alternation is the microcosm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e over the recent30years. Zhao Benshan's statue image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Chinese Modern Politics and Culture, while the acknowledgement with his cultural image has already become a metaphor to the embarrassment and helplessness of the choice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over these decades. Besides, it also reveals a plural mixing 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emphasis of this paper lies not onl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but also in discovering the conflict and emerge among social cultural force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contrast among cultural standpoints and the intense game relationship so as to explain effectively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henomenon over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and therefore to inspect dynamically the cultural choices and spiritual transition of modern society, and to supply a broader thinking space for this culture mixing era. This paper takes the public culture and mass media as a basic statement context and background, including6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teases apart the object forms that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unique cultural introspect in Modern cultural context, and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rocess that Zhao Benshan develops from a pair-show artist to "the King of sketch performance" and to a TV Industry Tycoon in the mixed environment of official, elite, public and media forces.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dentifying the speech context in this paper, relating to the relative problems to be solved surrounding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we expend our horizon to the reflec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the whole modern society. We try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is phenomenon and to seek the internal root of cultural transition and spiritual transfer of Chinese society over the recent decade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research materials, we try to introduce briefly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and raise our own research method exploratively.
     Chapter one, Pair-Show·CCTV New Year Gala·TV plays and Movie:three leaps stimulated by mass media. In this chapter, the main clue is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 stages of Zhao Benshan over the recent30years. Along with this clue, we analyze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henomenon, and explored how Zhao Benshan accomplished his "three leap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powerful context emerge of the mass media. Pair-Show is of Zhao Benshan's art history, which has been deeply and unconsciously rooted in his later artistic creation. Through the reformation to pair-show art, Zhao Benshan pushes pair-show from countryside to the city, which changes the loose surviving environment of this kind of art. After the broadcasting of media like Television,"pair-show" art changes from "folk art" to "popular art". Zhao's gifted performance and unique folklore artistic temperament revealed in pair-show art satisfied the demand of the mainstream Chinese culture system of the90s in the20th century to the image of farmers and regional culture expenses. Zhao transforms from "marginalized" farmer to the king of sketch performance on the mainstream stage. So far, Zhao's sketch performance has become a special cultural symbol, which is creating a dream of entertainment for the Chinese public. The crown of "sketch performance king" and the acknowledgement of mainstream culture helped Zhao to construct powerful platform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network. In the motivation of constructing his own core brand, Zhao successfully extended the attention for "sketch performance king" to his TV production.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V encoding and broadcasting, he upgraded the pair-show and comedic sketch performance of Dongbei characteristic to TV productions. From "king of sketch performance" to tycoon of TV plays, Zhao began to walk on a boulevard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any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cannot leave the absorption,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whole era. Zhao's transformation from pair-show artist to "king of sketch performance" and to the tycoon of TV industry, includes the adjustment, defense and gaming between his art an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he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with realistic benefit, and also the meaning production and symbolic broadcasting given by the mass media.
     Chapter Two Folk art.imagination of the mass.ideology of the powerful:three in one under the control of popular ideology. This chapter bases on the three major culture features revealed in Zhao Benshan's artistic texts. It analyzes the uniqueness and richness in Zhao's performances, attempting to expose the way how the three features are combined into his artistic production. Folk art is one of the typical features in Zhao's texts. This feature is borrowed from the culture of "local humor", which involves both performances on festivals and life experiences as a common people with low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The raw, rough buffooning added to the performance from time to time, on the one hand suggests the vivid, powerful strength of folk art. On the other hand, this folk art also stains Zhao's art with hideous contents. In his art, the folk experiences, the everyday ones and the popular ones are mixed by express and describe through imagination the mass's living conditions, cultural value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morality, dreams, spirits and so on. In this way, the mass could enjoy themselves in a fictional world in which they are watching and being watched at the same time. Why Zhao's art could become so successful among the folks, the mass and even those in powe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bility of recognizing the society and his strategy of expression. In such multi-dimensional cultural structure, the comedies by Zhao Benshan, as a practice of mass culture, are bound to exist and grow in the duel control of the country and the taste of the mass. Zhao Benshan applies the language the mass use to express the converted national ideology of politics in the way the peasant could understand. He makes use of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between the official and the mass to gain universally recognized effects of being funny. Its "micro-irony" indicates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which is not only welcomed by the leading party, but also fit in with the taste of the mass. Its closeness to the public ultimately forms the cultural practice of the mass with folk art, imagination of the mass and ideology of the powerful united.
     Chapter Three The official.elite.the mass:the unite of the three on the basis of commercialization. This chapter clear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official, elite and the mass, three major social forces, and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exploring the culture embodied in "Zhao Benshan Phenomemon" by multi-social forces. The Spring Festival Carnival provides Zhao Benshan with a perfect stage and various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CCTV, as the TV station that owns the largest number of audiences also needs Zhao Benshan and his products to exhibit "farmer's lives", so that they could achieve cultural balance. Together, they have attracted numerous followers and huge amount of material benefi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ulture group of elite, who have already moved out of the centre of social stage, have shown great concern to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and have given entirely opposite comments. This indicates the great attraction of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as a feature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conflicts and splitting up of values from different social level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se conflicts lead to a new turn of culture disorder. Under the mutual effects of media and market, the taste of the mas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has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pursuit of physical satisfac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aesthetic purpose of the mass. Zhao Benshan's production of "satisfaction" could meet the need of the mass, by setting "being funny" as the focus of comedy creation, which has resulted in the phenomenon that physical satisfaction is the only purpose and the entertainment of the mass has changed into "searching for fun" among various fantasies.
     Chapter Four Comedy.Mystical stories.Tyranny:a trio in the times when people entertain to the fullest. This chapter examine from a higher culture perspective Zhao Benshan's trio in which comedy, mystical stories and tyranny participate. These three refer to Zhao Benshan's short crosstalks, TV series and other cultural products. It is not exaggerating to say that Zhao is the label of this comedian time. He makes fun of others, as well as himself, creating both wise fun and vulgar one. Nevertheless, when all the people in the society are pursuing entertainment, his unique comedian elements have weakened its function of being wise and critical, with only superficial and meaningless laughters left. Won the market as it has, it has lost the status of a comedy. In order to expand his project of "fun business", Zhao Benshan created a set of TV series very much like production chains in industry, building a mystical story of fun about the country and the poor. The enterprise Zhao builds symbolizes his success in creating an empire of entertainment. And entertaining to the fullest becomes a new experience of culture tyranny, causing transformation of powers in the sphere of culture.
     Conclusion The mirror and metaphor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in China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entire above chapters and metaphorically refers to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as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status and puzzl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ner culture logic and outer social atmosphere of Zhao Benshan Phenomenon, the author hopes to re-recognize the root causes of many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regain the long-abandoned virtue of thinking. Through the question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existence, the dissertation aims at continuingly knowing the world, the society and ourselves.
引文
①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①《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2006年第2期
    ②《曝光赵本山与春晚达成十项互惠“协议”》,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071946.html
    ③同上。
    ④肖鹰:《春晚导演与赵本山的纠结》,《观察与思考》,2011年第3期。
    ⑤宋群:《赵本山喜剧小品中几种独特的非言语偏离》,《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张丽红:《戏谑化包袱的艺术魅力——浅谈赵本山小品独持的演剧方式》,《戏剧文学》,2007年第5期。
    ②杨朴:《丑角模拟 喜剧情境——论赵本山小品的独特艺术风格》,《戏剧文学》,2003年第4期。
    ③李下:《评赵本山的喜剧小品艺术》,《文艺研究》,1991年第4期。
    ④陈开举:《重塑中国农民形象:赵本山19952000年小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⑤黄媛媛:《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神美评议》,《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①薛晋文,曾庆瑞:《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觇剧的缺失与期待》,《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②参见周志强:《从现实主义到傻乐主义—论赵本山乡村叙事的去政治化》,《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③王衡:《被想象的乡村——浅析<刘老根>与<乡村爱情>及其续集的叙事视角》,《电影文学》,2008年第17期。
    ④苏涛:《<马大帅>:农村题材的话语转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⑤王蒙:《赵本山的“文化革命”》,《读书》,2009年第4期。
    ⑥参见同上。
    ①参见房伟:《解读赵本山》,《山东文学》,2003年第8期。
    ②参见张强:《意识形态与大众趣味的双重变奏——赵本山小品的症候式解读》,《艺术广角》,2010年第4期。
    ③师力斌:《从“本山下课”看央视春晚的认同机制》,《艺术评论》,2010年第4期。
    ④[英]斯威伍德:《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第4页。
    ①参见于孙红陕、刘文峰:《二人转的起源》,《中国戏曲学院学报》,第27卷第1期,2006年2月。
    ②参见李倩文:《二人转的传承与流变》,《大众文艺》2010年第13期。
    ①王肯:《一野的美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②参见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参见王肯:《土野的美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①宁国利:《“畸变”背后的“狂欢”——浅析二人转的戏仿》,《戏剧文学》,2009年第11期。
    ②翠口、粉口是二人转说口中的—种,也常称之为脏口、埋汰口等,主要是针对语言的内容而言,指那些不健康的、低级庸俗的东西,是二人转具有强烈性色彩和粗鄙性的体见之一。
    ①参见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皖,2007年。
    ②参见孙喜军:《创造欢乐——对二人转文化精神的思考》,《戏剧文学》,1996年第7期。
    ①李渔:《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108页。
    ②《小沈阳媚谷娱乐,他的表演不是二人转》,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09/05-31/1712484.shtml
    ①参见宁国利:《“畸变”背后的“狂欢”——浅析二人转的戏仿》,《戏剧文学》,2009年第11期。
    ②[德]里普斯:《戏剧性与幽默》,《西方文艺理论选编》(上),胡经文、伍蠡甫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9页。
    ③参见李倩文:《二人转的传承与流变》,《大众文艺》2010年第13期。
    ①参见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设社,2006年版,第831页。
    ②[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③参见王木萧:《专业与民间—论二人转发展的此消彼长》,《戏剧文学》2004年第2期。
    ④同上。
    ⑤[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沦》,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页。
    ⑥[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8页。
    ①[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页。
    ②肖鹰:《警惕“二人秀”逐灭“二人转”》,http://www.china com.cn/culture/txt/2009-08/25/content_18395277.htm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64页。
    ①毛学麟:《“转”大产业链》,2009年3月。
    ②[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包亚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①李君:《中国电视受众对主旋律电视具备的审美期待》,《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
    ①[匈]阿诺德·豪译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编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74页、第286页。
    ①房伟:《解读赵本山》,《山东文学》,2003年第8期。
    ②参见王先霈、于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36页。
    ①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35页。
    ②同上。
    ③参见李红梅:《论诙谐的审美价值与当下意义——巴赫金民间诙谐文化理论研究》,《绥化学院学报》,第29卷第2期。
    ①[俄]米哈伊尔·米哈伊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可,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78页。
    ②[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译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
    ③[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①[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②参见邱紫华:《<堂吉河德>的喜剧美学特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118页
    ③[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④[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①[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①[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①[美]雷塔·A·马当德罗:《非言语交流》,孟小平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①[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
    ②同上。
    ③[德]沃尔夫·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86页。
    ②转引自: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第19页。
    ③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第19页。
    ①[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②[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①[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②[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晓河,贾泽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③同上。
    ④参见江朝晖:《边缘与中心的对话—狂欢理论视域下赵本山喜剧小品文化》,《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
    ①参见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参见向学春:《说‘忽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②《说旧闻:赵本山小品-传奇》,来自http://www.smgbb.cn/dianshi/zixun/shendu105/2009-02-11/7517.html
    ①房伟:《解读越本山》,《山东文学》,2003年第8期。
    ①[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①[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政治与哲学》,陈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71页。
    ①[德]卡尔·约瑟夫·库舍尔:《笑:上帝和人的艺术》,周辉译,香港道风译丛出版,2008年版,第8页。
    ①余秋雨:《缺少适合赵本山的好剧本》,《上海戏剧》,2002年第5期。
    ①余秋雨:《缺少适合赵本山的好剧本》,《上海戏剧》,2002年第5期。
    ②同上。
    ①王蒙:《赵本山的“文化革命’》,《读书》,2009年第4期。
    ①同上。
    ②同上。
    ③师力斌:《赵本山现象》,张颐武主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2页
    ①王蒙:《璨本山的“文化革命”,《读书》,2009年第4期。
    ②王蒙:《赵本山的“文化革命”》,《读书》,2009年第4期。
    ③于丹:《致央视春晚导演郎昆的信》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08-31/2502697.shtml
    ①[德]马克思·霍克海默、[德]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辨证法》,佩洪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③纪梅:《泛娱乐时代的文化》,《山花》,2011年第9期。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刘丽莎:《开展客观公正文艺评论探究农村喜剧发展方向——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综述》,《当代电视》2010年第6期。
    ①国志强:《从现实主义到傻乐主义——论赵本山乡村叙事的去政治化》,《南京社会利学》,2010年第12期。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②赵彦芳:《日常生活审美化辨析》,《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9月,第11卷第5期。
    ③陈智莉、李希:《简论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他律性——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电影评介》,2010年第3期。
    ①参见章桂周:《笑与喜剧性解析》,《美与时代》2010年第9期。
    ②[俄]尤·鲍·鲍列夫:《论喜剧》,《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30页。
    ①朱光潜:《诗与隐谐》,《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
    ①朱熹集注:《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5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72页。
    ①参见朱志荣:《论喜剧性》,《上海戏剧》,2004年第12期。
    ②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页。
    ③参见胡德才:《论喜剧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①[英]凯瑟啉·勒维:《古希腊喜剧艺术》,傅正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胡德才:《论喜剧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③[英]乔治·麦瑞迪斯(George Meredith):《《喜剧的观念及其精神的效用》George Meredith, The Idea of Comedy and the Uses of the Comic Spirit, London:Rout ledge &Kegan Paul,1974年,第36-38页。
    ①参见[法]居伊·德波著:《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德]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转引自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①[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09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版,第457页。
    ①张一兵:《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电视崦《乡村爱情故事》片头曲:《咱们屯里的人》,作词:马金萍,作曲:杨柏森,演唱:赵本山。
    ③电视剧《马大帅》片头曲:《生活就是这么怪》,作词:周乃方、杨柏森,作曲:杨柏森,演唱:赵本山。
    ④电视剧《马大帅》片尾曲:《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作词:单丹,演唱:衡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版,第155页。
    ①[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薇、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②薛晋文:《“乡村爱情”缺乏农民情感》,载于《人民日报》,5月http://www.zynews.com/n/2011-06/08/content_845405_4.htm
    ③[斯]阿莱斯·艾尔邪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包亚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①《赵本山“娱乐帝国”的商业演进图》http://www.21cbh.com/HTML/2010-2-8/165424_3.html
    ②参见何光伟:《赵本山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c08c80100welf.html
    ③毛学麟:《“转”大产业链》,《新财富》,2009年3月。
    ①参见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2页。
    ②参见朱国华:《文学场的逻辑:布迪厄的文学观》,《文化研究》,2003年第4辑。
    ③[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①孙玮:《上海城市地方主义与传媒想象——周立波现象分析》,《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①参见《周立波没空上春晚》,《神将服务导报》,2009年11月18号。
    ②参见《第七届“文化讲坛“实录》,《解放日报》,2006年12月29号。
    ③参见《聪明的小丑》,《南方人物国刊》,2009年7月31号。
    ④参见《人民需要周立披》,一五—十部落,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5a272b19c6cda284
    ①[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348页。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关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英]西莉·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佩洪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等人翻译,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版。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的探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齐奥尔格·西梅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版。
    [英]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教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元婴译,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版。
    [法]路易·阿尔都塞:《政治与哲学》,陈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新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第2版)》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加]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加]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英]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2版)》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法]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论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萤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德]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第一、二卷、第三卷(上、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碱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法]亨利·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徐继曾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法]让·诺安:《笑的历史》,果永毅、许崇山译,三联书店出版,1986年版。
    [加]诺思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程朝翔、傅正明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俄]尤·鲍·鲍列夫:《论喜剧》,《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媚译,三联书店出版,1992年版。
    [美]赫伯·特鲁:《论幽默》,程永富、王刚译,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埃尔德·奥森:《喜剧理论》,左健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乔纳森·库勒:《论解构》,陆扬译,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版。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编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美]雷塔·A·马兰德罗:《非言语交流》,孟小平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德]卡尔·约瑟夫·库舍尔:《笑:上帝和人的艺术》,周辉译,香港道风译丛出版,2008年版。
    常昌富等选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永强:《文化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早,萨支山编:《话题2005》——《话题2009》,三联书店,2010年版。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勇:《大众文化政治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周志强:《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的发展策略》,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0年版。
    谭飞:《非典型性娱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岳璐:《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岳麓书社,2009年版。
    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郑岩:《传媒文化的异化现象批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杨晓峰,王君玲:《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胡传胜:《自由的幻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钱中文:《果戈理及其讽刺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陈瘦竹、沈蔚德:《论悲剧和喜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方成:《笑的艺术》,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朱克铃:《悲剧与喜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
    吴志翔:《肆虐的狂欢:传媒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光潜编:《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尹明华主编:《激荡:文化讲坛实录》,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陈开举:《重塑中国农民形象:赵本山1995——2000年小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渔:《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胡经之、伍蠡甫编:《西方文艺理论选编》(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一部(上卷),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版。
    张颐武主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潘知常:《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潘知常:《流行文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胡德才:《中国现代喜剧文学史》,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虹等主编:《“问题”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葛红
    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朱大可、张阂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大可、张阂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大可、张阂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三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忠淮,李忠堂:《本山正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李东旭,马兰:《东方笑神赵本山》,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霍长和,金芳:《二人转档案》,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张震阳,宋守山:《企业家赵本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忠淮,李忠堂:《铁岭赵本山》,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金景辉:《土神赵本山》,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
    金景辉:《笑神:赵本山传》,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王国华,李平:《万人围着二人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版。
    徐光荣:《笑星从关东升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赵本山等:《笑星赵本山》,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李东旭,艾华山:《赵本山外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东旭,李兴华:《转王赵本山》,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韩梅:《从电视剧<刘老根>看东北方言的特点》,《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王蒙:《赵本山的“文化革命”》,《读书》,2009年第4期。
    肖鹰:《春晚导演与赵本山的纠结》,《观察与思考》,2011年第3期。
    宋群:《赵本山喜剧小品中几种独特的非言语偏离》,《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李下:《评赵本山的喜剧小品艺术》,《文艺研究》,1991年第4期。
    毕金林:《从<乡村爱情>看爱情中的乡村》(《电影文学》,2007年第14期。
    纪学艳:《一曲淡淡的乡村恋歌——论农村剧<乡村爱情>的叙事策略》(《电影评介》,2009年第15期。
    周志强:《从现实主义到傻乐主义——论赵本山乡村叙事的去政治化》,《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王衡:《被想象的乡村——浅析<刘老根>与<乡村爱情>及其续集的叙事视角》,《电影文学》,2008年第17期。
    苏涛:《<马大帅>:农村题材的话语转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房伟:《解读赵本山》,《山东文学》,2003年第8期。
    秦良杰:《喜剧小品的意识形态分析——以黄宏、赵本山为例》,《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关新:《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现象新解》,《电影文学》,2011年第23期。
    黄媛媛:《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审美评议》,《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薛晋文、曾庆瑞:《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失与期待》,《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张强:《意识形态与大众趣味的双重变奏——赵本山小品的症候式解读》,《艺术广角》,2010年 第4期。
    师力斌:《从“本山下课”看央视春晚的认同机制》,《艺术评论》,2010年第4期。
    孙红侠、刘文峰:《二人转的起源》,《中国戏曲学院学报》,第27卷第1期。
    王木萧:《专业与民间——论二人转发展的此消彼长》,《戏剧文学》2004年第2期
    李君:《中国电视受众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审美期待》,《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
    邱紫华:《<堂吉诃德>的喜剧美学特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江朝晖:《边缘与中心的对话——狂欢理论视域下赵本山喜剧小品文化》,《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向学春:《说‘忽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余秋雨:《缺少适合赵本山的好剧本》,《上海戏剧》,2002年第5期。
    李建军:《当代文学亟需向外转》,《文艺报》,2004年2月26日第4版。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年。
    纪梅:《泛娱乐时代的文化》,《山花》,2011年第9期。
    刘丽莎:《开展客观公正文艺评论探究农村喜剧发展方向——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综述》,《当代电视》,2010年第6期。
    赵彦芳:《日常生活审美化辨析》,《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1卷第5期。
    陈智莉、李希:《简论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他律性——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电影评介》,2010年第3期。
    章桂周:《笑与喜剧性解析》,《美与时代》2010年第9期。
    朱志荣:《论喜剧性》,《上海戏剧》,2004年第12期。
    胡德才:《论喜剧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张一兵:《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朱国华:《文学场的逻辑:布迪厄的文学观》,《文化研究》,2003年第4辑。
    孙玮:《上海城市地方主义与传媒想象——周立波现象分析》,《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朱存明:《图腾·图像·仿像——论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文学前沿》,2002年第4期。
    蒋述卓:《消费时代文学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杨俊蕾:《类像时代中的写作策略》,《山花》,2003年第4期。
    周宪:《现代仿像对传统审美趣味的消解》,《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毛学麟:《“转”大产业链》,《新财富》,2009年3月。
    《周立波没空上春晚》,《神将服务导报》,2009年11月18号。
    《第七届“文化讲坛“实录》,《解放日报》,2006年12月29号。
    《聪明的小丑》,《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7月31号。
    谢培:《广告侵入“乡村爱情”》,《时代周报》,第132期。
    http://www.nen.com.cn/77405618595430400/20030711/1177422.shtml:《余秋雨点评赵本山:“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7532066&boardid=1&page=1&1=1#7532066:“诛心”:《赵本山的小品和中国概念股为何都在美国遭到唾弃》。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2/13/c_121071408.htm:‘秦籍湘夫”:《赵本山小品还能走多远》。
    http://book.qq.com/a/20070615/001708.htm:朱大可:《贱文化就是自虐文化》。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5169273/1.html:“会打鸣的狗”:《高高在上的赵本山如何能穿透农村情感》。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26&id=2735005:任不寐:《赵本山现象》。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8/25/content_18395277.htm:肖鹰:《警惕“二人秀”逐灭“二人转”》。
    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09/05-31/1712484.shtml:《小沈阳媚俗娱乐他的表演不是二人转》。
    http://www.smgbb.cn/dianshi/zixun/shendu105/2009-02-11/7517.html:《说旧闻:赵本山小品-传奇》。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special/chunwan/detail_2011_02/01/4548994_3.sht ml:潘知常:《最后的晚餐——春节联欢晚会与新意识形态》。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08-31/2502697.shtm:于丹:《致央视春晚导演郎昆的信》。
    http://www.zynews.com/n/2011-06/08/content_845405_4.htm:薛晋文:《“乡村爱情”缺乏农民情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c08c80100welf.html:何光伟:《赵本山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http://www.myl 510.cn/article.php?id=5a272b19c6cda284:一五一十部落《人民需要周立波》。
    http://bbs.news.163.com/bbs/shishi/169356944.html:“天下主人”:《赵本山小品所塑造的农民人物形象为何缺乏时代精神?》。
    http://www.21cbh.com/HTML/2010-2-8/165424_3.html:丁磊:《赵本山“娱乐帝国”的商业演进图》。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3506740:《赵本山小品的低俗化倾向应该受到批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e5b3020100e6ss.html:肖鹰等:《赵本山拿没文化的小沈阳忽悠中国,很可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e5b3020100e6ss.html:肖鹰:《二人转曾创造出东北黑土地上烂漫的艺术之花!》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l2/200902/69555.html:“彼岸”:《透析改革开放中的“赵本山文化”现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0hepe.html:“天路客”:《肖鹰教授何必与“赵本山”们过不去——“赵本山现象”分析》。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6828854:赵勇:《从春晚小品看赵本山的恐惧心理》。
    http://blog.ifeng.com/article/9907895.html:颜昌海:《赵本山的“伪”与“痞”》。
    http://media.people.com.cn/GB/137684/14846184.html《<乡村爱情>:有人夸你很给力有人踩你没商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