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初年至抗战爆发前的乡村教育变革是整个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变革在整个现代乡村教育转型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已取得了学界共识。已有研究表明,近代乡村教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需要学界在整体研究的同时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研究。本文选择了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山东作为研究区域,以1901一1937年间山东乡村教育的变革历程为考察对象,试图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视角切入,通过对区域教育复杂现象的细微考察与典型个案的深度分析勾勒出起始于国家层面的现代教育改革逐渐地方化的内在发展逻辑。
     山东地区有着颇为发达的传统教育。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带有现代教育特点的教会学校逐渐在山东沿海及内陆地区出现,从而较早开启了该地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传统教育的良好基础与教会教育的西学启蒙共同为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的转型做好了历史铺垫。20世纪初,随着清末国家层面教育改革的推展,山东乡村地区也开始了教育变革之路。总体而言,清末十多年间,山东乡村的新式教育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民国肇始,教育事业得到政府的极大重视,但由于传统教育势力过于强大、军阀混战等因素长期存在,山东乡村新学的发展步履维艰。直到1930年军阀纷争结束后,山东的乡村教育才真正步入正轨并出现了短暂的辉煌。
     这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可谓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在推行于山东乡村时,不仅有官方的代言人——地方官主导了改革,还有无数士绅与民众参与其中,更有学校毕业生直接以所学之现代知识反哺于乡村。他们所具备的知识背景不同,在兴办乡村新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差异。不同办学主体参与兴学的动因十分复杂,但他们的兴学之举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山东地区深厚的捐资助学传统。
     乡村教育变革之路充满艰辛,由变革而带给乡村社会的影响亦十分深刻。新式教育在乡村的出现不仅是教育内部的变革,同时还因学务权力的提升而引发了乡村社会内部对学务权的争夺。随着新式教育制度的引入,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对比发生变化,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虽培养出一批乡村知识分子,但乡村精英们却未能很好的回报乡村。从性别的视角看,乡村女子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为乡村女性开辟了入学读书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曾被赋予改造乡村的重大使命,山东各地设立了多个乡村教育实验区。虽然各实验区最终都没能实现藉教育之力以改造社会的目标,但在此过程中却使乡村学校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近代山东乡村教育三十多年曲折而复杂的发展历程,可看作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变革的一个缩影。这一时期的变革所经历的挑战与问题深深影响了此后乡村教育的发展之路,同样影响到了今天还生活于乡村的人们。
The rural education reform which started from the early20th century to the outbreak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regarded as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reform to the entire r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acknowledg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Past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modern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displays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so area studies also need to be focused while overall researches are conducted.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Shandong, the birthplace of Confucianism as the study area, and picks the reform of Shandong rural education (from1901to1937)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local society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logic along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refonrm start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by careful inspection of the complex phenomena of the reg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cases.
     Shandong province has a good reputa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n, with the opening of treaty ports since the1860s, religious schools featured with modern education had gradually emerged from the Shandong coastal cities to the inland areas, thus activating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Shandong.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western Christian way of teaching together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Shandong' rural edu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 the education reform had begun in Shandong rural areas, following the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However, in more than ten years, the modern education in Shandong countryside was still in its infancy. Until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ducation then had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rural education in Shandong kept its slow pace for the reason that traditional education forces were too powerful, and constant fighting remained among warlords. Not until the end of the warlord disputes in1930di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 Shandong return to the right track and enjoy a short-lived glory.
     This top-down education reform can be described as a grand project. In promoting the rural education reform in Shandong, local official spokesmen served as dominators, numerous gentries and ordinary people as active participants, and many school graduates as practitioners to employed mod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help the country. With various background, these people played different roles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reform. Though the motivations participants held in running schools were very complex, their actions were considerably a continuation of the donating tradition kept in Shandong regions.
     The course of rural education reform was full of hardship. Its impact on rural society was also very profou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was not only the reform within the education itself, but also a trigger leading to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education controlling power, which was expanded in the local society. With the new school system introduced to the countryside,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d been changed, which resulted in a greater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Although a number of rural intellectuals were fostered by the new school system, they had failed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rural society in return. In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we find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women's education enables women living in the rural areas to have an access to the schools, and thus help promote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 During the1920s and1930s, rural education had been granted the great mission to transform the entire rural area. In this period, a number of rural education experimental zones had been set up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experimental zone eventually fail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nsforming the countryside by the power of education, but it did leave a gold opportunity for the rural schools to promote their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The30-year tortuous and complex course of Shandong rural education reform can be regarded as an epitome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rural education.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appeared in this transition period have deep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and also today's ordinary people who still live in the rural areas.
引文
1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序,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6年油印本,第2页。
    1张立志:《山东文化史研究》甲编,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0年版,第1—2页。
    2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6年油印本,第10页。
    1如黄兴涛、杨念群主编的“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从书(共4册),《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变化中的中国人》和《中国乡村生活》由时事出版社出版,中华书局再版。
    2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85页。
    3余家菊:《疑是录》,载《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页。
    1顾复:《农村教育》,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2余家菊:《乡村教育通论》,中华书局1934年版。
    3古梅:《乡村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4龙发甲:《乡村教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5潘公展,祝其乐:《乡村教育研究及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6金鼎一编:《乡村实际问题》,黎明书局1933年版。
    7郭人全:《乡村小学行政》,黎明书局1934年版。
    8盛振声编:《乡村小学视导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9陆静山编:《乡村小学开办法》,儿童书局1933年版。
    10张宗麟:《乡村小学教材研究》,黎明书局1933年版。
    11李晓农,辛曾辉编:《乡村小学教学法》,黎明书局1933年版。
    12缪序宾:《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中华教育界》,1924年4期。
    13傅葆琛:《我国乡村小学课程的几个缺点》,《教育杂志》,1931年2期。
    14杨效春:《普及农村教育的困难和我们的作法》,《教育杂志》,1937年1期。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山东邹平乡村书店1937年版。
    2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中华书局1939年版。
    3杨效春:《晓庄学校与中国乡村教育》,爱文书局1928年版。
    4吴雨农:《定县牛村的平民教育》,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9年版。
    5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6年。
    6曹锦清:《“三农”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7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1左松涛:《“闹塾”与“毁学”:晚清民国的私塾与学堂(校)之争》,广州: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郝锦花,王先明:《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3左松涛:《晚清民国私塾与塾师的“权势”问题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4杨齐福:《科举制度废除后私塾与塾师命运散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5陈阳凤:《论“废科兴学”以后私塾存在的原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6期。
    6殷文:《三十年代苏南农村私塾教育盛行之动因》,《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期。
    7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理论与实践》,2005年3期。
    8渠桂萍,王先明:《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私塾与学堂——20世纪前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阙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9郝锦花,李伟中:《清末民初地方社会控制中的权力较量——以对乡村教育阵地的争夺为中心的探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10田正平,陈胜:《清末及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困境及其调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会科学版),2008年5期。
    11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95—297页。
    1郝锦花:《20世纪二三十市年代乡村塾师的收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期。
    2出正平,肖朗主编:《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0—556页。
    4周志毅:《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2期。
    5明庆华:《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启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
    6郝锦花:《抗战前乡村教育的若干特点》,《教育评论》,2008年5期。
    7李涛:《浙江近代乡村教育史》,杭州出版社2009年版。
    8郑起东:《近代华北乡村教育的变迁》,《中国农史》,2003年1期。
    1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论文,2009年。
    2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1905—1931年东北乡村教育研究》,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论文,2009年。
    3林济:《国民政府时期的两湖新族学与乡村宗族》,《近代史研究》,2004年2期。
    4张小坡,张爱萍:《承继与过渡:清末徽州族学转型探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5刘慧宇:《民国时期福建乡村的华侨中小学校》,《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4期。
    6郎友兴:《从南浔的变化看近代教育在江南市镇的发展》,《史学月刊》,2003年6期。
    7刘正伟:《近代山西村政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崛起》,《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3期。
    8牛文琴:《乡村新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以清末民初的山西乡村社会为范围》,《晋阳学刊》,2004年1期。
    9常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乡村教育的发展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0赵新平:《民初崞县的乡村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5期。
    11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化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年6期。
    1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丹麦]曹诗弟著,倪安儒译:《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张济洲:《文化视野下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地方社区基础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田正平,叶哲铭:《微观视野下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相关人类学著作的若干启发》,《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6期。
    5郝锦花,田正平:《民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员收入状况考察——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之一》,《教育与经济》,2007年2期。
    1侯明喜,曾崇碧:《试论民初乡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以20世纪30年代四川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2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9期。
    3娄立志,张济洲:《乡村教师疏远乡村的历史社会学解释》,《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1期。
    4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4期。
    5刘崇民:《民国时期乡村基层教育督导实际困难考察》,《江南大学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期。
    6郝锦花:《教育督导与近代乡村教育——以山西为例》,《教育评论》,2009年4期。
    7刘军:《论近代以来的县级教育行政——以湖北为例》,《理论月刊》,2009年10期。
    8赵全军:《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机制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
    1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周谷平,陶炳增:《20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5期。
    3曲铁华,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特点探析》,《教育科学》,2007年6期。
    4李自典:《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国家、社会团体与民众的互动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2期。
    5储诚炜:《近代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视野中的农民教育——基于乡村建设运动思想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理论与改革》,2009年4期。
    6刘尧:《近代中国的四大教育实验对我们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1992年3期。
    7曲铁华,袁媛:《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现代价值》,《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5期。
    8曲铁华,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理论标本价值探析》,《教育科学》,2010年6期。
    1桑兵:《文化分层与西学东渐的开端进程——以新式教育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1期。
    2 VanderVen Elizabeth Ruth:《Educational Reform and Village Societ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Northeast China, Haicheng County,1905-1931》,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
    2[美]樊德雯著,熊春文译《乡村—政府之间的合作——现代公立学堂及其经费来源(奉天省海城县:1905 1931)》,[美]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124页。
    3田正平,陈胜:《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为中心的考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陈胜:《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教育诉讼》,《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6郝锦花:《20世纪前期基层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以山西省为中心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4期。
    1杨齐福:《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
    2王海燕:《清末江浙地区乡民毁学现象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4年。
    3晏婷婷:《清末新政期间毁学风潮探析》,《求索》,2006年7期。
    4袁轶峰:《清末新政背景下的毁学事件与乡村社会——以宣统元年宜春县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5邵勇:《清末庙产兴学运动与毁学民变》,《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3期。
    5田正平,陈胜:《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7吴彦芳:《清末民初乡民抵制新学原因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8田正平:《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教育研究》,2007年5期。
    9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5期。
    10陈胜,田正平:《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教育学报》,2011年2期。
    11郝锦花:《清末民初乡村民众视野中的新式学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1郝锦花:《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启动》,《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
    3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顿挫》,《河北学刊》,2003年2期。
    4张鸣:《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2期。
    5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1期。
    6郝锦花,工先明:《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文史哲》,2002年5期。
    7陈庆瑶:《近代新学制与城乡分离的加剧——20世纪前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期。
    8吴彦芳:《近代新式学堂教育与农村问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9王先明,李丽峰:《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流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期。
    1李世愉:《废科举对乡村教育落后的影响》,《探索与争鸣》,2008年3期。
    2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33—-768页。
    3朱汉国,王印焕:《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农村教育滞后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187页。
    4沈洁:《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史学月刊》,2004年9期。
    5任吉东:《锲入与磨合:新式学堂与乡村治理——以近代直隶省获鹿县为例》,《中国农史》,2008年1期。
    6郝锦花,王先明:《从新学教育看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2期。
    7吴彦芳:《近代学制转变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
    3孙祚民主编:《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安作璋总主编:《山东通史》(近代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王翠红:《近代山东私塾改良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7程利,徐晓霞:《清末山东私塾述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李庆华:《济南市祝甸乡民国时期私塾改良刍议》,《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2曹金祥:《何思源的农村教育思想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期。
    3张晓芳:《山东国民政府文化政策研究(1928—1937)》,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孙运梅:《从抗战前山东的“视察报告”看督学的作用》,《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3期。
    5牛和清:《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济南:山东帅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6张鹏:《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29—1937)》,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1行龙:《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142页。
    2王先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及展望》,《近代史研究》,2002年2期,第288页。
    3王培祚:《乡村社会与今后之乡村教育》,《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第三期,1934年4月25日,第16页。
    1郭永盛主编:《山东省志·自然地理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农业志》(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黄泽苍:《山东》,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30页。
    3郭永盛主编:《山东省志·自然地理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4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版,第5页。
    1《申报》,光绪二年九月三十日,转引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39页。
    2赵传集主编:《山东自然灾害防御》,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郭永盛主编:《山东省志·自然地理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4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版,第25页。
    1施坚雅:《晚清之城市》,第283—284页。转引自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2沈放:《近代市镇研究的回顾与评估》,载《近代史研究》,2008年2期。
    3张熙惟:《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1期。
    4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页。
    1《英文中国经济周刊》,1924年8月30日,第184期,第3页。转引自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02页。
    2陈为忠:《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3期。
    1黄松:《齐鲁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4页。
    2安作璋,王克奇:《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载《文史哲》,1992年4期。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5—3266页。
    2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7页。
    3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42、857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4页。
    1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60页。
    2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60页。
    3左丘明撰,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8页。
    1管仲撰,黎祥凤校注:《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2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鲁周公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48页。
    3张立志:《山东文化史研究》甲编,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0年版,自序第2页。
    1宫云超,杨一三:《清末、民国年间蓬莱城学校之变迁概况》,蓬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蓬莱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165页。
    2《阙单文献考》,转引自张富祥:《孔、曾、颜、孟四氏学》,政协曲皁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曲阜文史》第二辑,1982年内部发行,第25页。
    3张富祥:《孔、曾、颜、孟四氏学》,政协曲阜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曲阜文史》第二辑,1982年内部发行,第25页。
    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学校考,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84页。
    2张洪生:《宋元明清山东书院一览表》,载《山东教育史志资料》,1987年4期,第37—55页。
    1文教局教志办供稿:《清末民初时期沾化县教育概况》,载政协沾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沾化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70—71页。
    2柯邵忞等撰:《新元史》,卷六十九,食货志二,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342页。
    3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迁》,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4于晋才:《清末至抗日战争前的临淄教育》,淄博市临淄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淄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3页。
    1[清]托津等奉敕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317《礼部·学校·各省义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7辑,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第4030页。
    2[清]索尔纳等纂修:《钦定学政全书》卷73《义学事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0辑,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2页。
    3蒋树柏等:《建国前齐村的普通教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枣庄市市中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枣庄市中区文史》第一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23页。
    4阎容德撰:《续修惠民县志原稿》,山东省图书馆藏,1934年稿本,第18页。
    5梁启超:《武训先生传》,载张明主编:《武训研究资料大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1于晋才:《清末至抗日战争前的临淄教育》,载淄博市临淄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淄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3页。
    1徐荣寰:《私塾钩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1992年内部发行,第105—-106页。
    2夏育轩:《对于乡村教育实验区小学之贡献》,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五期,1934年7月31日,第6页。
    1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市志》(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942页。
    2沂源县教育局编志领导小组编:《沂源县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6页。
    1狄考文博士于1877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在华传教士大会(Shanghai Missionary Conference)上宣读的文章《新教传教团体和教育的关系》(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转印自[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2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团:《Christian Education in China》,北美外国传教会1922年版,第22页。
    3[美]倪维斯著,崔丽芳译:《中国和中国人》,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89页。
    4陶飞亚,刘天路著:《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1王元德,刘玉峰:《文会馆志》,潍县广文学校印刷所1913年排印,第26页。
    2王神荫:《解放前基督教在山东所办中小学概况》,山东省民族志宗教志编纂_工作办公室编《山东省宗教志资料选编》第一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33页。
    1李庆华整理:《山东德州博文中学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德州文史》第六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61页。
    2王神荫:《解放前基督教在山东所办中小学概况》,山东省民族志宗教志编纂工作办公室编《山东省宗教志资料选编》第一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34页。
    3法思远:《山东》,上海广学会1912年版,第220页。
    1王神荫:《解放前基督教在山东所办中小学概况》,山东省民族志宗教志编纂工作办公室编:《山东省宗教志资料选编》第一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38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版,第423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版,第423页。
    1于衍田:《篷莱早期的教会学校》,蓬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蓬莱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179页。
    2李庆华整理:《山东德州博文中学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德州文史》第六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61页。
    3[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4李迪:《中国数学书大系》(副卷第二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6页。
    5齐成志:《基督教在益都办学概况》,载青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青州文史资料》(选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1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载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2徐勤:《中国除害议》,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51—952页。
    3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719页。
    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998—4999页。
    2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版,第66页。
    3赵尔巽撰:《清史稿》,志九十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总第3345页。
    1《奏定劝学所章程》,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1一62页。
    2《学部奏改定劝学所章程折》,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1—-92页。
    3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第32页。
    1李传煦等纂修:《民国乐安县志》卷之六学校志,1918年石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30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2张连:《先伯父张星三事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安丘县委员会编,《安丘文史资料》第八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204页。
    1《直隶教育官报》,1909年,第20期,第109一110页。
    2叶钟英修,匡超纂:《民国增修胶志》,1931年铅印本,卷二十二学校,第25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30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3《学部奏拟教育会章程折》,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358页。
    4《东方杂志》,1905年3期,第86页。
    5常之英修,刘祖斡纂:《民国潍县志稿》,1941年铅印本,卷二十二教育,第27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40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1朱寿鹏编:《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3792页。
    2朱寿鹏编:《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26页。
    3胡式浚:《东津书院和书院小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利津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利津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3月,第139页。
    1昌乐县教育志编写组:《昌乐县教育志》(1840—1985),1986年内部发行,第31页。
    2朱寿鹏编:《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788页。
    3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4汶上县教育局史志办:《书院小学史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汶上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汶上文史资料》第二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64页。
    5文教局教志办:《沾化第一所高级小学堂——文峰小学》,政协沾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沾化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79页。
    1《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版,第665—666页。
    2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第350页。
    3娄星恒等:《解放前的郯城师范教育》,政协郯城县文史资料委员会,《郯城文史资料》第四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38—39页。
    4王廷儒:《邹县的师范教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邹县委员会编,《邹县文史资料》第八辑,1990年内部发行,第126页。
    1菏泽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纂:《菏泽地区教育志》(1840—1985),1992年内部发行,第228页。
    2菏泽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纂:《菏洋地区教育志》(1840—1985),1992年内部发行,第229页。
    3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第350页。
    4菏泽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纂:《菏泽地区教育志》(1840—1985),1992年内部发行,第228页。
    1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2安丘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安丘县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63—64页。3《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版,第411页。
    1张素梅:《中国乡士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页。
    2安丘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安丘县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64页。
    3《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版,第421页。
    4安丘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安丘县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84—85页。
    5雷嘉正主编:《东阿县方志辑要》,山东省聊城地区新闻出版局1997年版,第57—58页。
    1王廷儒,常照会:《清朝末年邹县的第一批学堂》,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邹县委员会编《邹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84年内部发行,第146页。
    1薛人仰编著:《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略》,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页。
    2卢永祥等修,王嗣鍪纂:《民国济阳县志》,1918年石印本,卷八教育志,第4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4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3《教育部订定县视学规程》,载《教育杂志》,1918年7期,第5—6页。
    4《教育部订定县视学规程》,载《教育杂志》,1918年7期,第5—6页。
    1梁钟亭等修,张树梅等纂:《民国清平县志》,1936年铅印本,教育,第5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9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2叶钟英修,匡超纂:《民国增修胶志》,1931年铅印本,卷二十二学校,第25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42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3孙永汉修,李经野等纂:《民国续修曲阜县志》,1934年铅印本,卷四政教志,第52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4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4黄炎培:《读中华民国最近教育统计》,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70页。
    1李正衡:《清末民初胶州地方教育点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胶州市委员会教科文卫体育文史工作办公室编《胶州文史资料》第20辑,2006年内部发行,第165页。
    2安丘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安丘县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95页。
    3诸城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诸城县教育志》(1840一1985),1985年内部发行,第95—96页。
    4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4年版,第89页。
    1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4年版,第90一91页。
    2滕州市教育志编辑委员会编:《滕州市教育志》(1840—1999),2000年内部发行,第77页。
    3吴庆华:《峄县教育概况》(下),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枣庄市峄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峄城文史资料》第三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56页。
    4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第464页。
    1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史志编纂办公室编:《潍坊市教育志》,1988年内部发行,第170页。
    2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3孙治吾整理《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载烟台市福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山文史资料专辑》第5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37页。
    1《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44页。
    2《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58页。
    3《教育部公布高等小学校令》,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65页。
    1张之栋:《解放前沂水县的小学教育与小先生教学》,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沂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1999年内部发行,第147页。
    2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97页。
    3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19页。
    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2王世某:《清末民初安丘教育概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安丘县委员会编《安丘文史资料》第7辑,1990年内部发行,第131页。
    1李月恒:《民国时期省教育厅视察广饶县教育述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饶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饶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85页。
    1孙毓瑛:《东华学校漫忆》,烟台市福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山文史资料专辑》第5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10—11页。
    2《孙视学视察邹平报告》,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405-406页。
    3《巩视学视察德平报告》,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1《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二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八年十月至二十年六月),1931年铅印本,何思源序,第1页。
    2《整理各县教育行政纪要》,载陆兴焕编:《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一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七年六月至民国十八年十月),1929年海口海南书局印刷,第69页。
    1《山东省教育厅教育行政纲要》,1928年铅印本,第3页。
    2《扩充地方教育经费纪要》,载陆兴焕编:《山东省教育厅第一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七年六月至民国十八年十月),1929年海口海南书局印刷,第103-104页。
    3《整理地方教育经费纪要》,载《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二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八年十月至二十年六月),1931年铅印本,第173页。
    1《整理地方教育经费纪要》,载《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二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八年十月至二十年六月),1931年铝印本,第169页。
    2《推行义务教育纪要》,载陆兴焕编:《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一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七年六月至民国十八年十月),1929年海口海南书局印刷,第127页。
    3《山东省实施义务教育大纲》,载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编辑:《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十九年度下期工作概况》,五三美术印刷社1931年版,第23页。
    4《山东省实施义务教育大纲》,载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编辑:《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十九年度下期工作概况》,五三美术印刷社1931年版,第23页。
    5章丘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章丘教育志》(1840—1995),1997年内部发行,第80—-81页。
    1梁大同:《青岛市薛家岛区中心小学的设计》,载《青岛教育》,1934年第2卷第1期,第6页。
    2《一年来之教育行政》,载《青岛教育》,1933年第1卷2期,第14页。
    3梁大同:《青岛市薛家岛区中心小学的设计》,载《青岛教育》,1934年第2卷第1期,第6页。
    4菏泽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纂:《菏泽地区教育志》(1840—1985),1992年内部发行,第70页。
    5曹鹄雏:《短期小学行政概要》,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4页。
    6枣庄市教育志办公室编:《枣庄市教育志》(1840—1985),1988年内部发行,第19页。
    1曹鹄雏:《短期小学行政概要》,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3页。
    2淄博市周村区教育志办公室编:《周村区教育志》(1840—1985),1987年内部发行,第126页。
    3平邑县教育局《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平邑县教育志》(1840—1985),1987年内部发行,第62页。
    4王春兰:《博平教育三十年》,载政协往平县文史委员会编《茌平文史资料》第三辑,1995年内部发行,第60页。
    5曾鹄雏:《短期小学行政概要》,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6—7页。
    6曹鹄雏:《短期小学行政概要》,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7—8页。
    1临沂市教育志编委员会编:《临沂市教育志》,1988年内部发行,第60页。
    2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史志编纂办公室编:《潍坊市教育志》(1840—1985),1988年内部发行,第155—156页。
    3姚西峰:《民国年间巨野发展概况》,载政协巨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巨野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内部发行,第23页。
    4平邑县教育局《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平邑县教育志》(1840—1985),1987年内部发行,第62页。
    1临沂市教育志编委员会编:《临沂市教育志》,1988年内部发行,第60页。
    2《县立初级中学添办师范班并整顿县立师范讲习所纪要》,载《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二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八年十月至二十年六月),1931年铅印本,第179页。
    1赵作信:《蓬莱私立义成小学简史》,载山东省蓬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蓬莱文史资料》第七辑,1992年内部发行,第152页。
    2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第352页。
    3季良:《新兴的一种师范教育——乡村建设师范学校》,《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第十一期,1937年3月1日,第1页。
    4陶行知:《师范教育下乡运动》,载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00页。
    5季良:《新兴的一种师范教育——乡村建设师范学校》,《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第十一期,1937年3月1日,第1页。
    6《筹设乡村师范纪要》,载陆兴焕编:《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一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七年六月至民国十八年十月),1929年海口海南书局印刷,第131页。
    1《推广各县乡村师范教育纪要》,载《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二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八年十月至二十年六月),1931年铅印本,第177页。
    2赵承福主编:《山东教育通史》(近现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3德州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德州地区教育史志资料》,1987年9月,油印本,第107页。
    4李洪珍,许启然:《临清乡师概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临清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临清文史》第三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58页。
    1《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一览》,山东省图书馆藏1932年铅印本,弁言。
    2于云亭:《我和文登乡师》,载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文史集粹》(教育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1《检定小学教员规程》,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8页。
    2《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二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八年十月至二十年六月),1931年铅印本,第161页。
    3临淄区教育志编写办公室编:《临淄区教育志资料汇编》(第一辑),1984年内部发行,第84页。
    1《山东省检定小学教员暂行规程》,载《山东省检定小学教员委员会第一次工作报告》,山东省图书馆藏铅印本,法规第1—-2页。
    2李玉法,高澄波:《国民党统治时期阳谷教育点滴》,载李印元、郑清铭编:《阳谷文史集刊》(上),山东省聊城市新闻出版局1999版,第226页。
    1《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九十六,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五册,第417页。
    2《福惠全书》卷二十五,12页,转引自瞿同祖著,范忠信、晏峰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页。
    3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13页。
    1《东方杂志》,1908年6期,第132页。
    2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位论文。
    1(清)柳堂:《宰惠纪略》,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第23页。
    2(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卷四,第4页。
    3(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卷四,第7页。
    1(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三十二年(1906)刻本,卷四,第10页。
    2(清)柳堂:《宰德小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第4页。
    3(清)柳堂:《宰德小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第5页。
    1(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卷四,第12页。
    2(清)柳堂:《宰德小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第5页。
    3(清)柳堂:《宰德小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第5页。
    4(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卷四,第8页。
    1(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卷四,第10页。
    2(清)柳堂:《宰德小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第3页。
    3(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卷四,第7页。
    4(清)柳堂:《与首道徐书论学堂事(在乐陵任)》,《续书札记事》卷一,稿本。以下所引皆同此。
    1(清)柳堂:《与首道徐书论学堂事(在乐陵任)》,《续书札记事》卷一,稿本。
    2(清)柳堂:《与首道徐书论学堂事(在乐陵任)》,《续书札记事》卷一,稿本。
    3(清)柳堂:《与首道徐书论学堂事(在乐陵任)》,《续书札记事》卷一,稿本。
    1(清)柳堂:《与首道徐书论学堂事(在乐陵任)》,《续书札记事》卷一,稿本。
    2(清)柳堂:《与首道徐书论学堂事(在乐陵任)》,《续书札记事》卷一,稿本。
    1孙承渭:《清末民初的牟平教育》,政协烟台市牟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牟平文史资料》第十辑,2002年内部发行,第291—292页。
    2卢永祥等修,王嗣鋆等纂:《民国济阳县志》,1934年铅印本,卷八教育志,第1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4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3《临邑县小学联合运动会志盛》,载《山东教育报》,第一卷五期,1913年8月15日。
    1《临邑县小学联合运动会志盛》,载《山东教育报》,第一卷五期,1913年8月15日。
    2《孙视学视察商河报告》,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407页。
    3平柳院小学供稿,文史办整理:《历史悠久的平柳院小学》,载潍坊市坊子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坊子区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157页。
    1赵宪文口述,仇非整理:《魏桥镇第一所农民集资兴办的学校》,载政协邹平县委员会编《邹平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96年内部发行,第100页。
    2沾化县教育局编:《沾化县教育志》(1840—1937),1992年,内部资料,第135页。
    3沾化县教育局编:《沾化县教育志》(1840—1937),1992年,内部资料,第135页。
    4李林禄、张文之:《垛石桥镇中心小学》,济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阳文史资料》(第八辑),1995年内部发行,第190页。
    5曹梦九修,赵祥俊等纂:《民国续修平原县志》,1936年铅印本,卷之八教育志,第1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6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2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1王廷儒:《邹县兴学堂的先驱董锡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邹县委员会编《邹县文史资料》第四辑,1986年内部发行,第157—158页。
    2禹城县教育志编写组编:《禹城县教育志》(1903—1985),1991年内部发行,第319页。
    3杨锡华:《追忆母校——凤鸣学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荣成文史资料》第五辑,时间不详,内部发行,第149—159页。
    1《养正学校碑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荣成文史资料》第三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60页。
    2臧克家:《我的初小老师孙梦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诸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诸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1993年内部发行,第115页。
    3泰安市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泰山武训小学简史》,载泰安市郊区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编《泰安市郊区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1984年内部发行,第33—43页。
    1李孝沂:《泗滨一武训——尖山村刘慎行毁家兴学记》,政协泗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泗水文史资料》第六辑,1993年内部发行,第87—88页。
    2孙世凡:《岔道口孙氏私立新民初级小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诸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诸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1996年内部发行,第214页。
    3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4《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二卷五期,1934年5月20日,第51页。
    5政协文史组:《民初莒县致力新学的两位老先生》,政协莒县委员会编:《莒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84年内部发行,第244—248页。
    1林宜:《百涧观中学始末》,烟台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烟台文史资料》编辑部编《烟台文史资料》第十五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30—131页。
    2边玉庆:《高延举与德善堂义学》,山东省阳信县政协文史委员会文资料科编《阳信文史资料》第五辑,1990年内部发行,第132,137—147页。
    3王延儒:《建国前邹县邢村教育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邹县委员会编《邹县文史资料》第八辑,1990年内部发行,第149—151页。
    1坊子区文史办:《坊子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私立高级小学校概述》,潍坊市坊子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坊子区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152页。
    2王文博,蒋世农:《王玉璞自费兴学》,政协莒县委员会编《莒县文史资料》第三辑,1986年内部发行,第245—250页。
    3《养正学堂碑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荣成文史资料》第三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60页。
    1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5页。
    3朱亚非等著:《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3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5董砚功、张则成:《相州王氏私立学堂的创建与沿革》,载政协山东省诸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诸城文史资料》第十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99—108页。
    1徐颂常:《清末潍县废科举兴学堂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潍城文史资料》第七辑,1992年内部发行,第156页。
    2寿光县教育局教育志编辑组编:《寿光县教育志》(1840—1985),1987年内部发行,第21页。
    3许传远等:《日照县晚清教育概况》,日照市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编《日照文史》第一辑,1985年内部发行,第204—205页。
    1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2台头村包括四个家族,其中潘族最大,然后依次是陈族、杨族和刘族,参见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3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少数民族志宗教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4平邑县教育局《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平邑县教育志》(1840—1985),1987年内部发行,第79页。
    5蒙阴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蒙阴县教育志》,1989年内部发行,第28页。
    1许传远等:《日照县晚清教育概况》,日照市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编《日照文史》第一辑,1985年内部发行,第205页。
    1范德洲:《李植庭先生的办学事迹》,载《山东文史集萃》(教育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234页。
    2姚西峰:《贫民学董孔昭廪》,政协巨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巨野文史资料》第四辑,1990年内部发行,第89—-91页。
    1《山东:铁匠热心教育》,《广益从报》,第100号,1906年第4期,第5页。
    2《山东:山东之武训第二》,《广益丛报》,第189号,1908年第29期,第4页。
    3王轩:《邹县教育史料三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邹县委员会编《邹县文史资料》第八辑,1990年内部发行,第161页。
    4《山东:女史变奁助学》,《广益丛报》,第101号,1906年第5期,第5页。
    1《山东巡抚杨委员查办学堂并通饬遵照扎》,载《教育杂志》,1906年第21期,第11页。
    2李宏生、王林主编:《山东通史·近代卷》(下),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页。
    1《山东:免追学费》,载《广益丛报》,1905年第84期,第8页。
    2于效苏口述、明兆乙整理:《回忆父亲于联珉矢志教育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55—157页。
    3政协文史组《民初莒县致力新学的两位老先生》,政协莒县委员会编《莒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84年内部发行,第247—248页。
    1赵熙春:《追记黄山村私立高等小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荣成文史资料》第二辑,1988内部发行,第49页。
    2《奏定中学堂章程》,载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500-501页。
    3高森旭,刘在忠:《杜村学堂教育的先河——常家庄小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胶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编《胶州文史资料》第15辑,2002年内部发行,第141—142页。
    4菏泽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菏泽地区教育志》(1840—1985),1992年内部发行,第458页。
    5陈宪镕:《劝阙里父老急兴教育书》,载曲阜教育志编写组编:《曲阜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229页。
    1陈宪镕:《劝阙里父老急兴教育书》,载曲阜教育志编写组编:《曲阜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234页。
    2《曲阜县教育志》编写组:《陈宪镕氏和幼幼小学堂》,政协曲阜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曲阜文史》第三辑,1984年内部发行,第54—55页。
    3曲阜教育志编写组编:《曲阜教育志》,1987年内部发行,第78页。
    4黄时陶:《张芹香事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1992年内部发行,第128—134页。
    5参见拙文:《从教育家的救国情怀看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兰州学刊》,2011年5期。
    1黄时陶:《张芹香事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1992年内部发行,第130页。
    1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史志编纂办公室编:《潍坊市教育志》,1988年内部发行,第171页。
    1周庆浩:《乡村教师的生活》,《民众周刊》,第六卷三十六期,1934年10月2日,第2页。
    2臧克家:《我的初小老师孙梦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诸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诸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1993年内部发行,第115页。
    3张鞏伯《乡村教师的生活》《民众周刊》,第六卷三十七期,1934年10月9日,第6页。
    4《本馆附设乡村教育通信研究会简章》,《民众周刊》,第五卷四十二期,1933年10月31日,第2页。
    1周庆浩:《乡村教师的生活》,《民众周刊》,第六卷三十六期,1934年10月2日,第5页。
    2林宣:《西涧观中学始末》,烟台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烟台文史资料》编辑部《烟台文史资料》第十五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30页。
    3高新民:《在乡村教学要注意的几点》,《民众周刊》1933年5卷42期,第5页。
    4容若:《为什么组织乡村教育通信研究会》,《民众周刊》,第五卷四十二期,1933年10月31日,第1页。
    5高新民:《在乡村教学要注意的几点》,《民众周刊》1933年5卷42期,第5页。
    6宋德圃:《博山县立师范讲习所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员会编《博山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时间不详,内部发行,第144页。
    1周庆浩:《乡村教师的生活》,《民众周刊》,第六卷三十六期,1934年10月2日,第4页。
    2周庆浩:《乡村教师的生活》,《民众周刊》,第六卷三十六期,1934年10月2日,第5页。
    3《青岛教育》,1931年9月第2期,第88页。
    4《民众顾问》,《民众周刊》,第六卷第十九期,1934年5月15日,第8页。
    1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1姚西峰:《民国初年学界人士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政协巨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巨野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55页。
    2《饬各道、县财政厅发清厘学务款产办法二十条》,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3《饬定陶县迅速整顿学务并将整顿办法尅期具报文》,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3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4姚西峰:《民国初年学界人上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政协巨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巨野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54页。
    5姜洪文,文臣星:《济宁县农村第一所高级小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泗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 究委员会编《济宁郊区文史资料》第三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84页。
    1孙承渭:《清末民初的牟平教育》,政协烟台市牟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牟平文史资料》第十辑,2002年内部发行,第293页。
    2治平:《教育轶事——<老虎歌>》,牟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牟平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75页。
    3治平:《教育轶事——<老虎歌>》,牟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牟平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76页。
    1姚西峰:《民国初年学界人士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政协巨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巨野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54页。
    2姜洪文,文臣星:《济宁县农村第一所高级小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泗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济宁郊区文史资料》第三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83页。
    3冷韵清:《民国初期的冷家村学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胶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编《胶州文史资料》第15辑,2002年内部发行,第137页。
    4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35页。
    1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35页。
    2《东方杂志》,1907年4期,教育,第122页。
    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
    1《巡按使公署批平原县详送拟议改选塾师办法文》,《教育报》第二卷第八期,1915年2月,第6页。
    2《非岛特别市教育局整理私塾及取缔规则》,《青岛教育》,第一卷第三期,1929年11月20日,第72—73页。
    3《非岛特别市教育局整理私塾及取缔规则》,《青岛教育》,第一卷第三期,1929年11月20日,第73页。
    4《山东教育月刊》第1卷第3号,1922年3月,公文,第49页。
    5作者不详:《民国前期日照县初等学校教育》,政协日照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办公室编《日照文史》第三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13页。
    6作者不详:《民国前期日照县初等学校教育》,政协日照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办公室编《日照文史》第三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14页。
    1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1936年,第14页。
    2《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三卷四期,1935年4月20日,第15页
    3《彭视学视察莒县报告》,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页。
    4《李视学视察招远报告》,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3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页。
    5屈凌汉:《一年来的祝甸乡实验区》,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四卷六期,1933年8月15日,丁第46页。
    1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11页。
    2《李视学视察招远报告》,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3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页。
    3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34—35页。
    4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29页。
    5张志熙修,刘靖宇纂:《民国东平县志》,1936年铅印本,卷七,政务,第30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66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1屈凌汉:《一年来的祝甸乡实验区》,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四卷六期,1933年8月15日,丁第46页。
    2梁容若:《乡村小学与民众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二卷第二期,1931年9月25日,第3页。
    3梁容若:《乡村小学与民众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二卷第二期,1931年9月25日,第2页。
    4褚子正:《青山脚下话今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荣成文史资料》第二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46页。
    1梁容若:《乡村小学与民众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二卷第二期,1931年9月25日,第2页。
    2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下),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二期,1936年9月1日,第1页。
    3龚弯:《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下),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二期,1936年9月1日,第2页。
    4周庆浩:《乡村教师的生活》,载《民众周刊》,第六卷三十六期,1934年10月2日,第7页。
    5王培祚:《乡村社会与今后之乡村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三期,1934年4月25日,第28页。
    1西泽:《穷人还念得起书吗?》,载《民众周刊》,第三卷五期,1931年9月1日,第10页。
    2王培祚:《对于乡村应有之认识》,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十期,1933年10月15日,第3页。
    3李韶严:《乡村小学失掉民众信仰之原因及其补救方法》,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三十五期,1935年10月31日,第2页。
    4王培祚:《乡村社会与今后之乡村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三期,1934年4月25日,第28页。
    5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下),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二期,1936年9月1日,第2页。
    1梁容若:《乡村小学与民众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二卷二期,1931年9月25日,第3页。
    2陶钝:《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3吴庆华:《峄城区的私塾教育》,政协枣庄市峄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峄城文史资料》第五辑,1992年内部发行,第144—145页。
    1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18页。
    2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山东教育月刊》,第三卷第一期,1924年1月,记载,第8页。
    4《山东教育月刊》,第三卷第一期,1924年1月,记载,第8页。
    1《青岛教育》,第一期,1931年1月,第32页。
    2《青岛教育》,第一期,1931年1月,第32页。
    3《青岛市教育局任用乡区学务委员简则》,载《青岛教育》,第二期,1931年9月,第134页。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8页。
    2李吉珊:《金乡县私立里仁小学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济宁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73页。
    3李志珊:《金乡县私立里仁小学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济宁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76页。
    1《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二卷六期,1934年6月20日,第11,13,18—21页。
    2《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三卷四期,1935年4月20日,第15页
    3徐旭:《荣成的教育概况》,《民众周刊》,第六卷二十六期,1934年7月3日,第4页。
    1《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二卷第十一期,1934年11月20日,第35—38页。
    1《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二卷第十一期,1934年11月20日,第37页。
    2《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二卷第十一期,1934年11月20日,第37页。
    1史靖:《绅权的继替》,载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2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3伊人:《略谈金乡历史上的南北两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金乡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205页。
    4李吉珊:《金乡县私立里仁小学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济宁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76页。
    1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2[美]牟复礼:《元末明初时期南京的变迁》,载[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3,117页。
    3刘石吉:《传统文化的据点——城市抑或乡村》,载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1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2熊月之:《中国传统城市特质的变易与延续》,载《学术月刊》,2009年10期。
    3周锡瑞:《华北城市的近代化——对近年来国外研究的思考》,载《城市史研究》第2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3一14页。
    4费孝通,潘光旦:《科举与社会流动》,《费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46页。
    5费孝通,潘光旦:《科举与社会流动》,《费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现代化课题组”译,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87页。
    2《青岛教育》,第二期,1931年9月,第107页。
    3邀东是山东汶上私塾组织中的重要人物,廖太初在书中这样描写他们,“这些多是地方的‘老土地’,最熟识左近的情形,他知道某家有某孩子,某家有几亩地,年中出多少麦子高粱,除养活一家几口外,还剩下几个钱,这样他就知道你那孩子每年应交多少学费,买什么样的书籍纸章,学生们的家境状况都在他的脑子里,哪种调查都没有他清楚;……只要你家里有个像样的孩子,还剩下几个钱,没有不叫他说得口应心服,把孩子赶紧送到私塾的。”(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35页。)
    1《青岛教育》,第二期,1931年9月,第108页。
    2《青岛教育》,第一卷二期,1933年5月16日,第1页。
    1王培祚:《乡村社会与今后之乡村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三期,1934年4月25日,第37页。
    2牧我:《泰安的教育概况》,载《民众周刊》,第六卷二十五期,1934年6月26 日,第6页。
    3孙宝生编:《历城县乡土调查录》,1928年历城县实业局印行,第172页。
    4历城区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志》,1988年内部发行,第2页。
    1田正平,肖朗主编:《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89—-494页。
    2《国民学校令》,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版,第464页。
    3《维持省立各校经费纪要》,载陆兴焕编:《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一次工作报告》(自民国十七年六月至民国十八年十月),1929年海口海南书局印刷,第85—102页。
    4《民众周刊》,第六卷十九期,1934年5月15口,第8页。
    5临沂市教育志编辑委员会编:《临沂市教育志》,1988年内部发行,第66页。
    6周庆浩:《乡村教师的生活》,《民众周刊》,第六卷三十六期,1934年10月2口,第7页。
    1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下),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二期,1936年9月1日,第2页。
    2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下),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二期,1936年9月1日,第2页。
    3乔星街:《十年来我们乡村的变化》,载《民众周刊》,第六卷二十五期,1934年6月26日,第2—3页。
    1郑观应:《女教》,载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7页。
    2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载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页。
    3舒新城:《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39页。
    4梁启超:《论女学》,载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页。
    1康同薇:《女学利弊说》,载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79页。
    2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100页。
    1李庆华整理:《山东德州博文中学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德州文史》第六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57页。
    2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史志编纂办公室编:《潍坊市教育志》(1840-1985),1988年内部发行,第99页。
    3《东方杂志》,1904年3期,教育,第71页。
    4《东方杂志》,1904年10期,教育,第235—236页。
    5《顺天时报》光绪31年3月25日。转引自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第418页。
    6《东方杂志》,1905年6期,教育,第158页。
    7《东方杂志》,1906年10期,教育,第277页。
    8谢清芳:《忆三清观女子小学》,政协高唐县委员会编《高唐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88页。
    1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同盟会在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2页。
    2陈耀庭供稿,谭先民整理:《潍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创办人——先父陈纪元事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潍城文史资料》第九辑,1994年内部发行,第154页。
    3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教育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4魏云卓:《辛置小学沿革》,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昌邑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昌邑文史资料》第九辑,1999年内部发行,第155页。
    5教育史志办编:《汶上县女子小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泗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汶上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68页。
    6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载庄俞等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84—185页。
    7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第465页。
    1谢清芳:《忆三清观女子小学》,政协高唐县委员会编《高唐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93页。
    2吴顾毓:《邹平实验县户口调查报告》,中华书局1935年印行,第409页。[丹麦]曹诗弟著,倪安儒译:《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3陈耀庭供稿,谭先民整理:《潍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创办人——先父陈纪元事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潍城文史资料》第九辑,1994年内部发行,第155页。
    4姚西峰:《朱瑞云创办女子学校艰难经过》,政协巨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巨野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164—-168页。
    1毕西田:《忆孙子玉先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登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登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100—-101页。
    2李月恒:《民国时期省教育厅视察广饶县教育述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饶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饶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85页。
    3谢清芳:《忆三清观女子小学》,政协高唐县委员会编《高唐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92页。
    1李庆华整理:《山东德州博文中学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德州文史》第六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57页。
    2《上海女学堂试办略章》,载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23页。
    3谢清芳:《忆三清观女子小学》,政协高唐县委员会编《高唐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91页。
    1郭汾阳:《女界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79页。
    2阳光:《女界自立之先声》,载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台北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309页。
    1罗苏文:《女性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8页。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162页。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
    1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2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4页。
    1参见观海:《现阶段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十九期,1937年6月16日,第3页。
    2马资固等:《特别区印台乡农学校工作报告》,载《乡村建设旬刊》,第一卷二十一期乡农学校专号,1932年7月21日,第161页。
    3宋傅周:《第七区花沟乡农学校报告书》,载《乡村建设旬刊》,第一卷二十一期乡农学校专号,1932年7月21日,第123页。
    1梁漱溟:《乡农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2马资固等:《特别区印台乡农学校工作报告》,载《乡村建设旬刊》,第一卷二十一期乡农学校专号,1932年7月21日,第160页。
    1于鲁溪、高赞非:《第六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旬刊》,第一卷二十一期乡农学校专号,1932年7月21日,第94页。
    2褚子正等供稿,吴德永整理:《第五乡农学校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荣成文史资料》第三辑,1991年内部发行,第165页。
    3黄茂琳,刘瑞明:《乡村建设派在济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济宁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内部发行,第82页。
    1鞠子政,雍慕农:《共学处在邹平十一乡的实验》,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六期,1936年11月1日,第25—26页。
    2周文山:《小先生在邹平办共学处》,载《生活教育》,第二卷四期,1935年4月16日,第175页。
    3周文山:《小先生在邹平办共学处》,载《生活教育》,第二卷四期,1935年4月16日,第177页。
    1鞠子政,雍慕农:《共学处在邹平十一乡的实验》,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六期,1936年11月1日第30页。
    2李甲林:《孙家镇工作漫谈》,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1936年10月16日,第5页。
    3周文山:《小先生在邹平办共学处》,载《生活教育》,第二卷四期,1935年4月16日,第176页。
    4卢资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县片断回议》,政协邹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办公室编《邹平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下,1984年内部发行,第126页。
    5[美]艾恺著,郑大华等译:《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1页。
    1季良:《新兴的一种师范教育——乡村建设师范学校》,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十二期,1937年3月1日,第3页。
    2季良:《新兴的一种师范教育——乡村建设师范学校》,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十二期,1937年3月1日,第3页。
    3季良:《新兴的一种师范教育——乡村建设师范学校》,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十二期,1937年3月1日,第4页。
    1梅思平:《中国五个实验县的比较》,载《乡村建设旬刊》,第四卷十二期,1934年11月21日,第10页。
    2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75页。
    3贾巨川:《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的实验情况》,载山东省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淄博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84年内部发行,第71—72页。
    1朱宝昌:《从对中国过去教育之批判说到今后乡村师范教育之使命及前途(续)》,载《乡村建设半月刊》第六卷第八期,1936年12月1日,第5页。
    2[丹麦]曹诗弟著,倪安儒译:《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3付理轩口述、沙德廷整理:《回忆乡农学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菏泽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菏泽文史资料》第一辑,1988年内部发行,第112一113页。
    1屈凌汉:《一年来的祝甸乡实验区》,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四卷六期,1933年8月15日,第甲5页。
    2屈凌汉:《一年来的祝甸乡实验区》,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四卷六期,1933年8月15日,第甲6页。
    3许莹涟等编:《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一辑下册,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797—798日。
    4许莹涟等编:《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一辑下册,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803页。
    1樊月培:《下乡回味录》,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六期,1934年8月25日,第102页。
    2樊月培:《下乡回味录》,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六期,1934年8月25日,第102页。
    3许莹涟等编:《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一辑下册,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804页。
    4许莹涟等编:《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一辑下册,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805页。
    1俞汝朋:《扩大组织后的祝甸乡少年团》,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六卷第八期,1935年10月25日,第149页。
    1俞汝朋:《扩大组织后的祝甸乡少年团》,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六卷第八期,1935年10月25日,第149-151页。
    2俞汝朋:《扩大组织后的祝甸乡少年团》,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六卷第八期,1935年10月25日,第151页。
    3俞汝朋:《扩大组织后的祝甸乡少年团》,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六卷第八期,1935年10月25日,第145页。
    4《馆区工作报告》,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第八期,1934年10月25日,第10页。
    1屈凌汉:《一年来的祝甸乡实验区》,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四卷六期,1933年8月15日,第丁42页。
    2许莹涟等编:《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一辑下册,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805页。
    3屈凌汉:《祝甸乡实验区第三年》,载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333页。
    1何思源:《什么是求生教育》,载马亮宽编《何思源文集》(第二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765—-766页。
    2何思源:《什么是求生教育》,载马亮宽编《何思源文集》(第二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767页。
    3何思源:《山东省乡村教育辅导委员会工作报告》,载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447页。
    1王子和:《省立平度县乡村教育实验区店子小学始末》,载政协平度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平度文史资料》第五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191页。
    2王子和:《省立平度县乡村教育实验区店子小学始末》,载政协平度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平度文史资料》第五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196页。
    3梁容若:《乡村小学与民众教育》,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二卷二期,1931年9月25日,第8页。
    1屈凌汉:《祝甸乡实验区第三年》,载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318页。
    2屈凌汉:《祝甸乡实验区第三年》,载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318—319页。
    1何思源:《乡村教育之重要》,载马亮宽编《何思源文集》(第二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760—761页。
    2《本会工作纪要》,载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编辑:《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十九年度下期工作概况》,五三美术印刷社1931年版,第13页。
    1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出版委员会,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编:《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一览》,1932,年内部发行,第21页。
    2曹兰珍:《山东省立临沂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义务教育实验区概述》,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一期,1934年5月31日,第4页。
    3曹兰珍:《山东省立临沂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义务教育实验区概述》,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一期,1934年5月31日,第4页。
    4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弁言第3页。
    1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弁言第14—-15页。
    2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弁言第2页。
    3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弁言第7页。
    1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课程第5页。
    2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课程第39页。
    3赵励斋:《山东省立滋阳乡师的推广事业》,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四期,1934年6月25日,第138页。
    4赵励斋:《山东省立滋阳乡师的推广事业》,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四期,1934年6月25日,第139页。
    1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乡村活动概况第4页。
    1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弁言第2页。
    2赵励斋:《山东省立滋阳乡师的推广事业》,载《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五卷四期,1934年6月25日,第141页。
    3曹兰珍:《山东省立临沂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义务教育实验区概述》,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一期,1934年5月31日,第11页。
    4曹兰珍:《山东省立临沂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义务教育实验区概述》,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一期,1934年5月31日,第11页。
    1佚名:《推广教育与乡村师范》,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二期,1934年6月15日,第10页。
    2佚名:《推广教育与乡村师范》,载《乡村教育半月刊》,第二期,1934年6月15日,第9—11页。
    1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编:《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1933年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弁言第14页。
    1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教育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1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油印本1936年版,第35页。
    2《彭视学视察莒县报告》,载《民国教育公报汇编》(1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
    3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4年版,第90页。
    1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37页。
    2《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二卷八期,1934年8月20日,第12页。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ji_jiao_news_279/20110413/t20110413_600328.shtml,检索日期:2012年3月9日。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3页。
    1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9年版,自序第2页。
    1英格尔斯等著,顾新译:《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2烟台市福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山文史资料专辑》第5辑,1989年内部发行,第11、35页。
    3《山东黄县二十二年度上期教育视察报告》,载《黄县教育行政月刊》,第二卷五期,1934年5月20日,第51页。
    1《鲁东见闻杂记》,载《民众周刊》,1933年5卷48期,第7页。
    2田正平、陈胜:《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为中心的考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91—-298页。
    1. [清]托津等奉敕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
    2. [清]索尔纳等纂修:《钦定学政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3.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学校考,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7.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8. 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区建设纪要》,青岛:青岛市政府出版,1933年。
    9. 《一个乡师的试验: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概况》,济南大东书局印刷所发行,1933年。
    10.山东省教育厅编:《山东省教育厅教育行政纲要》,1928年。
    11.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编:《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一次工作报告》,海口海南书局印刷,1929年。
    12.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编:《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工作纪要》,1930年。
    13.山东省教育厅编辑:《山东省政府教育厅视察报告》(第一、二集),成章印务公司,1930年。
    14.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编辑:《山东省义务教育委员会十九年度下期工作概况》,五三美术印刷社,1931年。
    15.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编:《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第二次工作报告》,1931年。
    16.山东省教育厅编:《山东省地方教育讨论会会议记录》,1932年。
    17.山东省教育厅:《山东各县市19年度教育年报》,1932年。
    18.《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一览》,山东省图书馆藏,1932年。
    19.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21年度教育统计》,1933年。
    20. 《山东省检定小学教员委员会第一次工作报告》,山东省图书馆藏铅印本。
    21.安丘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安丘县教育志》,内部发行,1987年。
    22.昌乐县教育志编写组:《昌乐县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86年。
    23.德州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德州地区教育史志资料》,内部发行,1987年。
    24.张志熙修,刘靖宇纂:《民国东平县志》,1936年铅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66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25.菏泽地区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纂:《菏泽地区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92 年。
    26.阎容德撰:《续修惠民县志原稿》,山东省图书馆藏,1934年。
    27.卢永祥等修,王嗣鋆纂:《民国济阳县志》,1918年石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4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28.叶钟英修,匡超纂:《民国增修胶志》,1931年铅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3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29.李传煦等纂修:《民国乐安县志》,1918年石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3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30.历城区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志》,内部发行,1988年。
    31.临沂市教育志编委员会编:《临沂市教育志》,内部发行,1988年。
    32.临淄区教育志编写办公室编:《临淄区教育志资料汇编》(第一辑),内部发行,1984年。
    33.平邑县教育局《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平邑县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87年。
    34.曹梦九修,赵祥俊等纂:《民国续修平原县志》,1936年铅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6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35.梁钟亭等修,张树梅等纂:《民国清平县志》,1936年铅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9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36.孙永汉修,李经野等纂:《民国续修曲阜县志》,1934年铅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4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37.曲阜教育志编写组编:《曲阜教育志》,内部发行,1987年。
    38.寿光县教育局教育志编辑组编:《寿光县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87年。
    39.滕州市教育志编辑委员会编:《滕州市教育志》(1840—1999),内部发行,2000年。
    40.黄泽苍:《分省地志·山东》,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
    41.《民国山东通志》编辑委员会编:《民国山东通志》,台湾:山东文献杂志社出版,2002年。
    42.刘秋增总纂:《山东省志·自然地理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43.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农业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教育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45.常之英修,刘祖斡纂:《民国潍县志稿》,1941年铅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4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46.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史志编纂办公室编:《潍坊市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88年。
    47.沂源县教育局编志领导小组编:《沂源县教育志》,内部发行,1987年。
    48.禹城县教育志编写组编:《禹城县教育志》(1903—1985),内部发行,1991年。
    49.沾化县教育局编:《沾化县教育志》(1840—1937),内部资料,1992年
    50.章丘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章丘教育志》(1840—1995),内部发行,1997年。
    51.枣庄市教育志办公室编:《枣庄市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88年。
    52.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市志》(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53.淄博市周村区教育志办公室编:《周村区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87年。
    54.诸城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诸城县教育志》(1840—1985),内部发行,1985年。
    55.王元德,刘玉峰:《文会馆志》,潍县广文学校印刷所,1913年。
    56.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57.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58.教育部:《各省市实施义务教育办法选辑》初辑,1937年。
    59.李桂林,戚名秀,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60.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台北: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6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62.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63.[日]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民国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64.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37年。
    65.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实录山东史料选》,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66.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编:《山东史志资料》,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1986年。
    67.山东教育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山东教育史志资料》(内部刊物),1983—1990年。
    68.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资料》(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69.许莹涟等编:《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一辑下册,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
    70.杨子惠:《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年。
    71.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教育公报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72.于建嵘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73.张明主编:《武训研究资料大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74.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75.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
    76.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山东近代史资料》,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1961年。
    77.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山东近代史资料选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
    78.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
    79.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987、1990年。
    80.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81.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82.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83.林修竹,陈名予:《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4卷),1908年。
    84.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85.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86.孙宝生编:《历城县乡土调查录》,历城县实业局印行,1928年。
    87.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山东歌谣集》第一集,1933年。
    88.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山东庙会调查》第一集,1933年。
    89.吴顾毓:《邹平实验县户口调查报告》,北京:中华书局,1937年。
    90.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教育统计概览》,商务印书馆,1924年。
    91.包笑天:《钏影楼回忆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9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
    9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
    94.黄克剑,王欣:《梁漱溟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95.济南师范学校编:《王尽美日记与研究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
    9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97.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8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3年。
    98.梁漱溟:《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99. (清)柳堂:《宰惠纪略》,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山东省图书馆藏书。
    100. (清)柳堂:《牧东纪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山东省图书馆藏书。
    101. (清)柳堂:《宰德小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山东省图书馆藏书。
    102. (清)柳堂:《续书札记事》,山东省图书馆藏书。
    103.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4. 马亮宽:《何思源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
    105. 马亮宽,王强选编:《何思源选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106. 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7. 宋恩荣编:《梁漱溟教育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
    108.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9. 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110. 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
    111. 朱峙三:《朱峙三日记》,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11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12.《大公报》
    113.《东方杂志》
    114.《广益丛报》
    115.《黄县教育行政月刊》
    116.《教育与民众》
    117.《教育杂志》
    118.《民众周刊》
    119.《青岛教育》
    120.《山东教育报》
    121.《山东教育行政周报》
    122.《山东教育月刊》
    123.《山东民众教育月刊》
    124.《山东文献》
    125.《申报》
    126. 《乡村教育半月刊》
    127. 《乡村建设半月刊》(《乡村建设旬刊》)
    128. 《生活教育》
    129. 《直隶教育官报》
    130. 《中华教育界》
    13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安丘县委员会编:《安丘文史资料》,第七、八辑,内部发行,1990、1991年。
    13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昌邑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昌邑文史资料》,第九辑,内部发行,1999年。
    133. 政协茌平县文史委员会编:《茌平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1995年。
    13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编:《德州文史》,第六辑,内部发行,1988年。
    135. 潍坊市坊子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坊子区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1987年。
    136. 烟台市福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山文史资料专辑》,第五辑,内部发行,1989年。
    137. 政协高唐县委员会编:《高唐文史资料》,第四辑,内部发行,1989年。
    13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饶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饶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内部发行,1988年。
    13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九、十辑,内部发行,1991、1992年。
    14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济宁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1987年。
    14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泗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济宁郊区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1988年。
    142. 济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阳文史资料》(第八辑),内部发行,1995年。
    14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胶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编:《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二十辑,内部发行,2002、2006年。
    14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金乡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内部发行,1987年。
    145. 政协莒县委员会编:《莒县文史资料》,第二、三辑,内部发行,1984、1986年。
    146. 政协巨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巨野文史资料》,第三、四辑,内部发行,1989、1990年。
    14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利津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利津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1989年。
    14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临清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临清文史》,第三辑,内部发行,1988年。
    149. 淄博市临淄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淄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内部发行,1991年。
    150. 牟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牟平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内部发行,1988年。
    151. 政协烟台市牟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牟平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发行,2002 年。
    152. 蓬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蓬莱文史资料》第三、七辑,内部发行,1987、1992年。
    153.,政协平度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平度文史资料》,第五辑,内部发行,1989年。
    15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内部发行,1992年。
    155. 青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青州文史资料》(选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6. 政协曲阜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曲阜文史》第二、三辑,内部发行,1982、1984年。
    157. 日照市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编:《日照文史》,第一辑,内部发行,1985年。
    15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荣成文史资料》,第二、三、五辑,内部发行,1988、1991年。
    159. 政协泅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泗水文史资料》,第六辑,内部发行,1993年。
    160.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文史集萃》(教育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1. 山东省民族志宗教志编纂工作办公室编:《山东省宗教志资料选编》(第一辑),内部发行,1987年。
    162. 泰安市郊区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编:《泰安市郊区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内部发行,1984年。
    163. 政协郯城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郯城文史资料》,第四辑,内部发行,1987年。
    1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汶上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汶上文史资料》,第二、三辑,内部发行,1988、1989年。
    16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潍城文史资料》,第七、九辑,内部发行,1992、1994年。
    16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微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微山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1992年。
    16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登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登文史资料》,第四辑,内部发行,1989年。
    168. 烟台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烟台文史资料》编辑部编:《烟台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内部发行,1991年。
    169. 李印元、郑清铭编:《阳谷文史集刊》(上),聊城:山东省聊城市新闻出版局,1999年。
    170. 山东省阳信县政协文史委员会文资料科:《阳信文史资料》,第五辑,内部发行,1990年。
    17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枣庄市峄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峄城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1991年。
    17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沂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发行,1999年。
    173. 政协沾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沾化文史资料》,第一辑,内部发行,1987年。
    17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枣庄市市中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枣庄市中区文 史》,第一辑,内部发行,1991年。
    175.政协枣庄市峄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峄城文史资料》,第五辑,内部发行,1992年。
    176. 山东省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淄博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内部发行,1984年。
    177. 政协邹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办公室编:《邹平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七辑,内部发行,1984、1996年。
    17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邹县委员会编:《邹县文史资料》,第二、四、八辑,内部发行,1984、1986、1990年。
    179. 山东省诸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诸城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发行,1988年。
    18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诸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诸城文史资料》,第十三、十四辑,内部发行,1993、1996年。
    1.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 管仲撰,黎祥凤校注:《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 左丘明撰,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7. 柯劭态等撰:《新元史》,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
    8. 赵尔巽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9. 安作璋总主编:《山东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曹鹄雏:《短期小学行政概要》,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
    11.曹立前:《晚清山东新式学堂》,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12.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3.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
    14.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
    15.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6.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9.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20.郭汾阳:《女界旧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郝锦花:《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2.何兹全编:《一位诚实爱国的山东学者》,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23.黄清源、姜林祥:《武训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24.黄松:《齐鲁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25.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迁》,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26.黄书光主编:《文化差异与价值整合: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激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27.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28.江铭主编:《中国教育督导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9.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李迪:《中国数学书大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李华兴:《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33.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4.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35.李涛:《浙江近代乡村教育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年。
    36.李伟:《山东书院史话》,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37.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38.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邹平:山东邹平乡村书店,1937年。
    39.刘晓东:《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0.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41.吕伟俊等著:《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1840—1949》,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42.罗苏文:《女性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3.林语堂:《吾国吴民》,北京:宝文堂书店,1988年。
    44.马亮宽:《何思源·宦海沉浮一书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45.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6.马戎,龙山:《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47.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48.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9.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教育文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50.乔志强主编:《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51.瞿同祖著,范忠信、晏峰译:《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52.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53.史静寰:《狄考文与司徒雷登——西方新教传教士在华教育活动研究》,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54.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来的教育生活史》,北京:中华书局,1945年。
    55.舒新城:《收回教育权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27年。
    56.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7.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8.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9.孙祚民主编:《山东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60.邰爽秋:《乡村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
    61.陶飞亚,刘天路著:《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62.陶钝:《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述》,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63.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4.田正平、肖朗主编:《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65.田正平,陈胜:《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明民初乡村教育冲突为中心的 考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66.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7.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68.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上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69.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70.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71.王先明主编:《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72.王兆祥:《华北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73.王林主编:《山东近代灾荒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74.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5.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76.萧克木编:《邹平的村学乡学》,邹平乡村书店,1936年。
    77.行龙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8.徐秀丽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9.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80.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1.薛人仰编著:《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略》,台北:中华书局,1983年。
    82.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4年。
    8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84.苑书义、任恒俊、董丛林:《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85.赵传集主编:《山东自然灾害防御》,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
    86.赵世瑜主编:《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87.张沪编:《张宗麟乡村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88.章开沅、余子侠主编:《余家菊与近代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9.章开沅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90.章元善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2、3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
    91.张立志:《山东文化史研究》甲编,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0年。
    92.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93.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94.张书丰著,赵承福主编:《山东教育通史》(近现代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95.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96.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97.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2002年。
    98.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9.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译:《中华归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00.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101. 周晓红:《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02. 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3. 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
    104.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贩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5. 朱亚非《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6. 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7. 庄俞等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108. [美]艾恺著,郑大华等译:《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9. [丹麦]曹诗弟著,倪安儒译:《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0. [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1.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12.[美]郭查理著,陶飞亚、鲁娜译:《齐鲁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11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14.[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115.[美]吉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6.[美]倪维斯著,崔丽芳译:《中国和中国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117.[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18.[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9.[美]周锡瑞著,张俊义、王栋译:《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0.法思远:《山东》,上海广学会,1912年。
    121.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团:《Christian Education in China》,北美外国传教会,1922年。
    122. Borthwick, Sally.1983.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Era. Stanford, 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23. Buck, David D.1974.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Tsinan,1899-1937. In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ed. Mark Elvin and G.William Skinner,171-212.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24. Evelyn Sakakida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125. M. Bastid, 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8.
    126. Paul J. Bailey. Reform the People: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Popular Educa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0.
    127. Robert Coventry Forsyth, Shantung: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 in some of its aspects,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2.
    128. VanderVen Elizabeth Ruth. Educational Reform and Village Societ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Northeast China, Haicheng County,1905-1931.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
    1.安作璋,王克奇:《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文史哲》,1992年4期。
    2.曹金祥:《何思源的农村教育思想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期。
    3. 陈建明:《基督教信仰与乡村教育理念的融合——<田家半月报>评析》,《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4期。
    4. 陈庆瑗:《近代新学制与城乡分离的加剧——20世纪前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期。
    5. 陈胜:《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教育诉讼》,《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6. 陈胜,田正平:《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教育学报》,2011年2期。
    7. 陈为忠:《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3期。
    8. 陈阳凤:《论“废科兴学”以后私塾存在的原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6期。
    9. 程利,徐晓霞:《清末山东私塾述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0.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4期。
    11.丛小平:《社区学校与基层社会组织的重建——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与乡村师范》,二十一世纪,网络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
    12.储诚炜:《近代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视野中的农民教育——基于乡村建设运动思想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理论与改革》,2009年4期。
    13.傅葆琛:《我国乡村小学课程的几个缺点》,《教育杂志》,1931年2期。
    14.[美]樊德雯著,熊春文译:《乡村一政府之间的合作——现代公立学堂及其经费来源(奉天省海城县:1905—1931)》,[美]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5.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弃儿及其前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16.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5期。
    17.郭松义:《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4期。
    18.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启动》,《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
    19.郝锦花,王先明:《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文史哲》,2002年5期。
    20.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顿挫》,《河北学刊》,2003年2期。
    21.郝锦花,王先明:《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22.郝锦花:《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塾师的收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期。
    23.郝锦花,王先明:《从新学教育看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2期。
    24.郝锦花,李伟中:《清末民初地方社会控制中的权力较量——以对乡村教育阵地的争夺为中心的探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25.郝锦花,田正平:《民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员收入状况考察——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之一》,《教育与经济》,2007年2期。
    26.郝锦花:《抗战前乡村教育的若干特点》,《教育评论》,2008年5期。
    27.郝锦花:《教育督导与近代乡村教育——以山西为例》,《教育评论》,2009年4期。
    28.郝锦花:《清末民初乡村民众视野中的新式学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29.郝锦花:《20世纪前期基层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以山西省为中心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4期。
    30.侯明喜,曾崇碧:《试论民初乡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以20世纪30年代四川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31.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理论与实践》,2005年3期。
    32.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33.郎友兴:《从南浔的变化看近代教育在江南市镇的发展》,《史学月刊》,2003年6期。
    34.冷长燕、王伦信:《论私塾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命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期。
    35.李庆华:《济南市祝甸乡民国时期私塾改良刍议》,《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36.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力空间》,丁刚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5期,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年。
    37.李世愉:《废科举对乡村教育落后的影响》,《探索与争鸣》,2008年3期。
    38.李自典:《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国家、社会团体与民众的互动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2期。
    39.林济:《国民政府时期的两湖新族学与乡村宗族》,《近代史研究》,2004年2期。
    40.缪序宾:《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中华教育界》,1924年4期。
    41.刘崇民:《民国时期乡村基层教育督导实际困难考察》,《江南大学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期。
    42.刘慧宇:《民国时期福建乡村的华侨中小学校》,《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4期。
    43.刘军:《论近代以来的县级教育行政——以湖北为例》,《理论月刊》,2009年10期。
    44.刘正伟:《近代山西村政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崛起》,《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3期。
    45.刘尧:《近代中国的四大教育实验对我们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1992年3期。
    46.娄立志,张济洲:《乡村教师疏远乡村的历史社会学解释》,《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1期。
    47.罗小琼:《晚清士绅推动的下的兴学热潮》,《教育史研究》,1994年3期
    48.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1期。
    49.明庆华:《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启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
    50.牛文琴:《乡村新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以清末民初的山西乡村社会为范围》,《晋阳学刊》,2004年1期。
    51.渠桂萍,王先明:《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私塾与学堂——20世纪前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阙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52.曲铁华,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特点探析》,《教育科学》,2007年6期。
    53.曲铁华,袁媛:《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现代价值》,《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5期。
    54.曲铁华,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理论标本价值探析》,《教育科学》,2010年6期。
    55.任吉东:《锲入与磨合:新式学堂与乡村治理——以近代直隶省获鹿县为例》,《中国农史》,2008年1期。
    56.桑兵:《文化分层与西学东渐的开端进程——以新式教育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1期。
    57.邵勇:《清末庙产兴学运动与毁学民变》,《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3期。
    58.沈放:《近代市镇研究的回顾与评估》,《近代史研究》,2008年2期。
    59.沈洁:《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史学月刊》,2004年9期。
    60.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自耕农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1期。
    61.孙运梅:《从抗战前山东的“视察报告”看督学的作用》,《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3期。
    62.田正平:《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教育研究》,2007年5期。
    63.田正平,陈胜:《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64.田正平,陈胜:《清末及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困境及其调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会科学版),2008年5期。
    65.田正平,叶哲铭:《微观视野下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相关人类学著作的若干启发》,《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6期。
    66.王均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学术月刊》,1995年10期。
    67.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化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年6期。
    68.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3期。
    69.王先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及展望》,《近代史研究》,2002年2期。
    70.王先明,李丽峰:《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流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期。
    71.魏志春:《农村教育难以承受的社会发展之重》,丁刚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5辑。
    72.吴彦芳:《近代学制转变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4期。
    73.吴彦芳:《清末民初乡民抵制新学原因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74.吴彦芳:《近代新式学堂教育与农村问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75.熊吕茂:《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5期。
    76.熊月之:《中国传统城市特质的变易与延续》,《学术月刊》,2009年10期。
    77.晏婷婷:《清末新政期间毁学风潮探析》,《求索》,2006年7期。
    78.杨齐福:《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
    79.杨齐福:《科举制度废除后私塾与塾师命运散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80.杨效春:《从乡村教育的观点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中华教育界》,第20卷5期。
    81.杨效春:《普及农村教育的困难和我们的作法》,《教育杂志》,1937年1期。
    82.殷文:《三十年代苏南农村私塾教育盛行之动因》,《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期。
    83.袁轶峰:《清末新政背景下的毁学事件与乡村社会——以宣统元年宜春县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84.张彬、李更生:《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期。
    85.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9期。
    86.张鸣:《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2期。
    87.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1期。
    88.张瑞泉:《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史学集刊》,1994年第4期。
    89.张相文:《齐鲁旅行记》,《东方杂志》,1910年第2、3期。
    90.张书丰:《山东教会学校教育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0年4期。
    91.张熙惟:《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1期。
    92.张小坡,张爱萍:《承继与过渡:清末徽州族学转型探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93.赵全军:《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机制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
    94.赵新平:《民初崞县的乡村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5期。
    95.郑起东:《近代华北乡村教育的变迁》,《中国农史》,2003年1期。
    96.周谷平,陶炳增:《20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5期。
    97.周锡瑞:《华北城市的近代化——对近年来国外研究的思考》,载《城市史研究》第2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98.周志毅:《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2期。
    99.朱汉国,王印焕:《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农村教育滞后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0.左松涛:《晚清民国私塾与塾师的“权势”问题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101.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2.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论文,2009年。
    103.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1905—1931年东北乡村教育研究》,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论文,2009年。
    104.左松涛:《“闹塾”与“毁学”:晚清民国的私塾与学堂(校)之争》,广州: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05.常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乡村教育的发展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06.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07.牛和清:《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08.王翠红:《近代山东私塾改良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09.王海燕:《清末江浙地区乡民毁学现象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4年。
    110.张鹏:《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29—1937)》,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11.张晓芳:《山东国民政府文化政策研究(1928—1937)》,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金恩辉、胡述兆主编:《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汉美图书有限公司印行,1996年。
    2.雷嘉正主编:《东阿县方志辑要》,山东省聊城地区新闻出版局,1997年。
    3.秦其明主编:《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
    4.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山东新编地方志目录》,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年。
    5.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6.赵炳武、李西宁主编:《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缩微文献目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7.赵炳武主编:《山东省地方志联合目录》,济南:山东省图书馆,2005年。
    8.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