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传统武术转型研究(1911-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是中华国粹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在“道”、“气”、“阴阳”、“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浸润下,它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理论体系。大多数人认为,技击是它的本质属性,事实上,技击只是它的防身功能,中华武术强调内外兼修,防身、健身、修心,三者合一,才是中华武术的本质属性。“武以载道”、“技进乎道”是中华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武术的“终极关怀”乃是“修心”,所以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修心之艺”。
     近代以来,欧风东渐,西方体育伴随着坚船利炮进入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的知识人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造成自身落后的罪魁祸首。而西方体育也被一部分国人视为西方富强的原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武术,开始以西方体育为坐标,将自身改造为中国式的体育。马良“中华新武术”的编练与推广以及精武体育会对传统武术的改造,开启了武术体育化的大门。随后在激烈的“土洋体育”之争中,武术的体育化进一步得到深化。武术开始迈向运动会,成为运动项目之一。与此同时,在社会各界的提倡下,武术进入学校体育科,成为学生锻炼的体育项目。
     西方体育以近代的生理学等科学为理论基础,所以武术在体育化的转型中,也是以西方的科学作为武器,对自身进行阐释与改造的。并且在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武术的科学化成为民国时期武术界为之奋斗的目标。对武术史的整理与研究,是武术科学化的体现之一。而武术与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力学等学科的关系,是武术科学化所关注的重点所在。革除武术的门户之争,也是武术科学化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国术学”的构建,也反映出武术界人士要使武术成为一门科学的努力。
     传统武术组织,具名明显的宗法制特征。民国时期,在西方体育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武术组织的新式武术社团。他们制定明确的章程与规则,改革传统武术传授形式,积极推广武术。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是最有影响力的新式武术社团。其中精武体育会来自民间,中央国术馆为官方武术组织。精武体育会借鉴西方管理模式,实行民主管理,并通过制定各项章程来保证其管理制度的实施。精武体育会还在国内外创办精武体育会分会,使它的足迹遍及中国南部及南洋地区。此外,精武体育会主张男女平等,呼吁女子解放,并创办精武体育会女子分会,进一步扩大了武术的传播对象。中央国术馆是直属于国民政府的官方机构。除中央国术馆外,还设置省市(特别市)国术分馆、县市国术支馆、区国术社及村、里国术社,各级国术馆(社)均受上级国术馆及同级政府领导,体现出了层层节制的特征。中央国术馆也制定了“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等诸多规范,其中的“中央国术馆考试条例”将国术考试分为国考、省(特别市)考、县(市)考三级,并制定了考试资格、考试内容、评判方法等。从内容上看,此条例既仿照了传统的武举,又借鉴了西方运动竞赛的模式,体现出中西交融的特点。条例制定后,中央国术馆分别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行了两次全国国术考试,它们既扩大了武术的影响,又为以后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除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系统外,城市中一些武术团体也具有新式组织的特征,但在广大的农村,武术组织依旧维持旧有的传承组织与制度。近代武术“体育化”的取向,未能全面普及,广大农村仍在传习传统武术,尚保有“本土化”的色彩。
     民国时期,武术开始有组织地走向海外,向国外传播。精武体育会在南洋建立诸多分会,将中华武术传播到东南亚各地。中央国术馆也参与了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率领“国术”代表团出访东南亚后,各地华侨纷纷建立武术馆、武术学校,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国际化。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期间,中国组织了武术表演团在德国各大城市巡演,让欧洲见识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近代中国武术,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走上转型之路的。在洗刷“东亚病夫”之耻及拯救国难的话语下,“唤醒睡狮”,“国术救国”,成为一部分人的医国方案。在“国术救国”的话语下,身体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根基。身体的国家性,使武术成为了国家政治“规训”的工具。政府控制各级国术馆组织,而武术界也积极向国民政府靠拢,武术界与国家政治盘根错节的关系,表明民国传统武术的转型,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和西方体育相比,中国传统武术是与之完全不同的理论系统,武术的本质并不是一种体育。但因种种因素的作用,自民国以来至今,传统武术走上西方体育式的发展之路,被改造为一种竞技体育运动。这种面向西方体育的转型,导致它自身的变形、异化,并正走向死亡之路。
     文化是多元的,又是演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应是在多元视野下追求传统的合理化。传统武术的转型,不应走向西方竞技体育之路,应该“返本开新”,在坚守传统武术的文化特色及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于现代社会,积极拓展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
Martial arts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 is called one of the Chinese quintessence.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under the invas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dao","gas","Yin and Yang,and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 it eventually became a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st people think, combat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it, in fact, it is only its self-defense function, Chinese martial arts lay the emphasis on inside and outside, self-defense, keeping fit, keeping relaxed, but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hree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Force to carry a way","technology into word " is the highest pursuit of the stat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ultimate care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keeping relaxed", so in essence, it is one kind of the art of keeping relax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Since modern times, the western culture has gradually influenced China, and the western sports have come into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national crisis, modern educated people began to reg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main cause of its falling behind. And the western sports is also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causes of the western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In this context, traditional martial art,as Chinese culture, starts to take the western sports as the coordinates and improves themselves as the Chinese sports,"new Chinese martial arts" made up by Maliang and the promotion of famous martial 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nd sports organization's reform, have opened up the door of making practicing martial arts as sports. Then in the heat of the "the soil physical" battle between the further deepening practicing martial arts as sports. Martial arts began to become one of sports or games. Meanwhile, in the social advoca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martial arts began to enter the school sports division and become the sports by students.
     Modern western sports is based on physiology science in theory, so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king practicing martial arts, it also uses western science as a weapon, and explains and changes the martial ar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sm, scientification of the martial arts became the aim of the field of martial ar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Study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 history of martial arts,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cientification of martial art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artial arts and physiology, psychology, hygiene, mechan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is the main concern of the scientification of martial arts. Removing the portal for martial arts is also the main problem for the scientification of martial arts to solve. In addition,"martial learning" construction, also reflects the efforts by the people in the field of the martial arts to make it into a science.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organization, has obvious patriarch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here were a lot of different new martial arts communities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They make clear constitutions and rules, reform the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nd actively promote martial arts. A famous martial art gallery is the central martial sports club and most influential new martial arts community. One famous martial art community is from the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 and the central martial arts community is an official organization。The famous martial art sports club use western management mode, practise 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various articles. A famous martial art community has its branch organiz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so that it has some influenc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addition, a famous martial art sports club advocates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calls for women's liberation, and founds a famous branch martial art sports club for women, further expands the spread of martial art objects. The central martial gallery is directly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authorities. In addition to the central martial arts communities, there are also branch libraries in provinces and cities (special city)/martial martial halls in counties, and clubs in villages, the martial martial club, various martial hall (club) are all led by her superior museum or the upper government leaders,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s of abstinence. The central martial arts museum also made "the central library organization martial outline", and many other standards, one of the "central martial hall set its exam regulations, divide it into three levels of exams called kingdom exam, province (special city) test, county (city) exam and these three levels formulate the test qualifications, examin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 etc.From content, this regulation is modeled after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nd draw on the western athletic competition model,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blends. Since
     the making of the regulations, respectively in1928and in1933the country martial arts community held the national martial arts exams in nanjing for two times, thus they expanded the influence of martial arts,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martial arts. In addition to a famous martial art museum and the central martial sports organization system, some city martial arts groups als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tissues, but in the vast rural, martial arts organizations still maintain the old inheritance of the old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s.The orientation of making Modern martial arts as sports, failed to be universal, the rural areas are still in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still keep "localization"
     During the ti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artial arts began to spread overseas. A famous martial art in Nanyang set up many branch communities and introduced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to southeast Asia. The central martial arts hall was also involved in the spreading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overseas, some overseas Chinese all over China set up museums of martial arts, Chinese martial arts schools, and further promo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martial ar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Olympic Games in Berlin in1936,China organized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 groups in each big city and made tours in Germany, so that Europe could see the the profound Chinese martial arts.
     Modern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in trouble and background of the background, took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y. In rinse "the sick man of Asia" disgrace and save the words of a disaster,"wake a sleeping lion","martial nation", becomes part of the country who medical scheme. In "saving the martial" the words, the body is not just a man, is national survival foundation. The body of the national, make the martial arts into a national political "discipline" tool.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control martial library organization, and to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s also actively martial names draws close, and the national political the tangled skein of martial names relationship, show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republic, has strong political color.
     Compared with western sports,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ory and system, the nature of the martial arts is not a sports. But because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effect,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ook to the western sports type development way, which is ransformed into a competitive spor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sports, lead to its own deformation, alienation, and headed to the ways of death.
     Culture is multiple, is the evolu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should b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ditional multiple pursuit rational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should not be toward the west road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should be "the return of the open a new", in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to features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n the basis of in modern society,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modern valu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引文
①陈静:《中国还有人文版“四大发明“——陈炎教授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7日,第2版。龚鹏程甚至认为武术乃“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之秘钥”。龚鹏程:《武艺从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自序第2页。阮纪正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全息元”,“全面地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定势、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参见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序言第1页。程大力也认为,“在中国武术中,始终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思想、军事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理论等诸多社会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在武术形态中都有集中的反映。”程大力:《代自序·由东西方武术的步法差异说起》,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13页。
    ②陈天华:《警世钟》,刘晴波、彭国兴编校:《陈天华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7页。
    ①谭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16页。
    ②马明达:《花拳入门错了一生》,《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12期,71—73页。
    ③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文化历史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2—-202页。
    ④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文化历史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第191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①杨祥全:《中国武术思想史纲要》,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10年,序言第1页。
    ②龚鹏程:《武艺丛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自序第2页。
    ③马明达:《说剑丛稿》(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初版前言第2页。
    ④马明达:《略论武术古籍和武术文献学的建立》,《说剑丛稿》(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22页。马先生发表此文是1999年,时至今日,许多武术古籍及民国时期武术著作被影印出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武术文献不足的窘况。
    ⑤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⑥把武术视为体育也是近代以来传统武术转型的主要方向。
    ⑦孙宏云《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述评》,《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①[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989—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3页。
    ②桑兵:《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桑兵、赵立彬主编:《转型中的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选》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页。张灏将1895—1920年前后约二十五年的时间,成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时代”,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思想知识的传播媒介,还是思想的内容,“均有突破性的巨变。”张灏:《转型时代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性》,《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③孙宏云《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述评》,《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④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①陆宗达、王宁,《谈“武”的本义》,《训诂与训诂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88页。
    ②马爱民:《传统武术文化新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第23页。如于省吾《释武》云,“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605页。
    ③陆宗达、王宁,《谈“武”的本义》,《训诂与训诂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89—191页。马爱民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论证武的本义与先民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有关,武的本义是舞蹈。参见马爱民:《传统武术文化新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第22—-28页。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⑤邱丕相主编:《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页。郭志禹认为,诗中所言的“武术”,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概念,射御、技击、手战、相搏、击剑、武艺等都包括在内。详见郭志禹:《中国武术史简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第59页。杨祥全也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此后如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中“孙策壮武术”、南宋叶适《杂论》中“然则武术,之无救于国家,亦可见矣”中武术均是此义。参见杨祥全:《中国武术思想史纲要》,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10年,第14页。
    ⑥邱丕相主编:《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页。《三国志》及《魏书》中多次出现武艺一词,如《三国志·魏书·袁涣传》中云,“有武艺而好水功”;《魏书·道武七王列传·阳平王》,“性谨厚,武艺过人。”
    ⑦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邱丕相主编的《中国武术史》云:“武术”自南朝以后,很少见于记载。它在民国初年定名的《中华新武术》和《申报》描述冯婉贞“自幼好武术”之中再现,“其通用性就此延续了下来。”邱丕相主编:《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清]唐芸洲撰、曹光甫,王兴康标点:《七剑十三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41页。
    ②[清]唐芸洲撰、曹光甫,王兴康标点:《七剑十三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43页。
    ③《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十六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97页。
    ④周伟良基本同意这一概念,但此定义仍有缺憾,认为应将功法练习包含在内。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由马贤达、马明达、习云太等负责编纂的《中国武术大辞典.》“武术”条目云:“根据近年来武术理论研究的成果,可以认为,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与健身技术,是以套路和对抗为基本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⑤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9-07/11/content_11693442.htm.
    ⑥朱汉民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43页。张岱年和程宜山在分析中国传统思维时,强调重实用是其特色之一,这种思维的缺陷是“对形式逻辑的轻视以及对理论体系的建立和逻辑论证的忽视。”由于重直觉,重实用,导致中国思想家“不注意文字上的细微的推敲,不注重逻辑上的论证,不注意建立形式上的条理系统。”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1—189页。萧功秦认为中国传统概念思维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意会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是通过对某一概念的严格逻辑定义和界说,来把握和认识这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而这种意会性导致了中国传统概念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内涵与外延的非确指性或模糊性。”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6—37页。
    ⑦先秦诸子中虽有“名学”,但它注重的是政治与伦理价值,它的思维方法仍具有鲜明的经验色彩。参见,陈声柏:《先秦名学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73—-76页。
    ⑧王轼主编:《严复集》(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028页。
    ⑨王轼主编:《严复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5页。
    ①翟锦程:《近代先秦名学研究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86页。
    ②金岳霖:《形式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页。
    ③笔者所见到的各种武术史教材,除了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外,其它的武术史著作都是将武术定义为体育运动。
    ④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前言第1页。
    ⑤李定芳:《国术的地位和价值》,《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60页。
    ⑥《编余醉语》,《国术周刊》1935年第8、9、10期合刊,《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2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56页。
    ⑦马明达:《应该重新审视“国术”》,马明达:《说剑丛稿》(增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6页。时人云:“国术”这个名词是包括技击拳勇而言,技击拳勇原不一定称作国术,古来也有称做“武术”的,称做“国技”的,名称很不统一。自中央国术馆采用国术二字为名,用它表示一切技击拳勇,才引起国人的注意。后来各省市区的分馆,相继成立,这个名词便和社会日见亲稔,知者渐多;到了现在,它的势力愈加扩张,凡是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它的内容。陈稼轩:《从国术说到国粹》(录沪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10页。台湾学者樊正治也指出:“国术乃中华民国初期泛称中华武术及传统体育活动的官方名词。其后兼及中华民族养生术及伤科医疗等内容。”樊正治:《国术的体育运动本质及特性表解》,《国术研究》(台湾)1992年,第1卷第2期,第65页。
    ⑧中央体委民族形式体育委员会:《为什么不把武术称为“国术”》,《新体育》,1954年7月号,总第44期,第36页。
    ①一直到1957年,张之江在3月16日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所作的报告上,仍称武术为国术。张之江:《不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人民日报》,1957年3月16日。
    ②中央体委民族形式体育委员会:《为什么不把武术称为“国术”》,《新体育》,1954年7月号,总第44期,第36页。新中国成立后,在大陆地区,国术被改称为武术,而在港台地区及东南亚一带,仍称武术为国术。
    ③马明达:《应该重新审视“国术”》,马明达:《说剑丛稿》(增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6页。
    ④辞书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233页。
    ⑤马良:《发起总说》,《中华新武术剑术科上编上课》,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347页。
    ⑦何时出现“传统武术”这一词汇,武术界未有定论。“在记忆中,到了上个世纪末叶,‘传统武术’一词,才引起人民注意,并逐渐成为使用率极高的武术用语之一。”参见康戈武:《以发展的眼光迎接传统武术的腾飞》,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编:《武术文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①温力:《中国武术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第432页。
    ②伯纳德·F·布思:《竞技、运动及社会自我调节》,《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年第2期,第52页。
    ③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第1、7—9页。
    ④转引自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成立》,夏日新:《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6页。
    ⑤徐铸人:《三民主义立场上的国术观及今后的希望》,《江苏省国术馆年刊》,1929年。《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11页。时人李云芳也认为:“国术中之躲闪踢打榨拿跑跳掷击,皆系复演原始人类之动作,其起源应在自有人类始。”《为商改大会名称复李定芳书》,《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98页。听陀也持此论,认为武术起源于远古狩猎时期,“论国术之起源,可谓与初民时期所共始。”听陀:《国术历史的研究》,《体育月刊》1938年第5卷第7期,第1页。
    ①郭运昌:《中国国术起于何时试举所见(二)》,《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51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63页。民国时期,持类似观点者甚众,如“国术起自何时,不可考究。但知黄帝平蚩尤,虽用弓箭,只能远射,若夫近击,自然是以拳术以决胜负。国术或由此而基之矣。”史玉娥:《中国国术起于何时试举所见(二)》,《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52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64页。
    ②卞人杰:《国术初阶》,上海:康健书局,1936年,第1页。
    ③顾元光:《国术探原》,《国术周刊》,1934年第113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2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91页。
    ④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2—3页。邱丕相认为,原始人的打猎、搏斗,不能算是武术。“但武术的产生却是从他们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孕育出来的。”人与兽斗,是武术产生的萌芽,而氏族之间战斗中运用的技击术,是最早的武术雏形。邱丕相编著,《武术初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3页。
    ⑤顾留馨、陶仁祥:《原始社会武术的起源和萌芽》,《体育科研》1981年第7期,第34页。李宁、江百龙主编:《中国武术史略》与此观点相同:武术从孕育到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追根溯源,“武术产生的本源则在于人类的劳动。”“是在人类获取生活资料,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萌芽的。”李宁、江百龙主编:《中国武术史略》,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8—10页。徐才主编的《武术学概论》也认为“中国武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中去。”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⑥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散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306页。于志钧也否定了武术的起源与人兽相搏及战争有关,但他并没有进一步阐述武术的起源问题。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⑦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页。周伟良同时指出,先秦时期的武舞与当时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而其中的“象舞”和“万舞”具有明显的身体训练特点,“它标志着先秦时期中国古达武术,在‘武’与‘舞’的两种文化合力滋养下已破土萌芽。”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①褚民谊:《国术源流考》,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第1页。
    ②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③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54页。
    ④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⑤马明达,《“虎贲之士说剑”解》,《说剑丛稿》(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页。
    ⑥梁启超:《春秋载记》,《国史研究六篇》(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将春秋之前称为中国学术思想的“胚胎时代”,到春秋战国,进于“全盛时代“。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22页。吴敬轩认为,“神州古代期之学术,滥觞于丰镐,盛衍于周末。”吴敬轩:《周代学术勃兴之原因》,《中国学术讨论集》第一集(民国丛书第三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1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认为这是时期出现了哲学的突破、人的觉醒,是人类对原始文明的超越和突破时期。而超越与突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印度及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态。春秋战国恰恰处于雅斯贝斯所描述的“轴心时代。”[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7-13页。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思的“哲学的突破”观念与雅斯贝斯有相似之处。帕森思认为,在公元前一千年内,中国、印度、希腊、以色列四大古代文明,“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方式各异地经历了一个‘哲学的突破’的阶段。”希腊从此脱离了传统神话的宰制,而处于自然规律的支配之下。“整个西方文明中,理性认知的文化基础有此奠立,哲学、科学、以至神学都跳不出它的笼罩。”“哲学的突破”在中国的表现是,传统经过系统化后,“在宇宙秩序、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几个方面都发展出一套完整而别具一格的看法。”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21页。
    ①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页。武术研究院编纂的《中国武术史》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武术社会功能向多方面发展;二是武术技术向多样化发展;三是武术意识向自觉性、理论性发展。“上述三个方面,使中国武术开始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②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16页。
    ③《荀子》中有“齐人隆技击”之说,书载,“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荀子·议兵篇》。
    ④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5—88页。余英时指出,顾颉刚此文所勾勒的历史轮廓,大体可信。但他把士的转化归之于孔门弟子“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是不能成立的。“‘内心修养’不但文士需要具备,武士也同样不能缺少。”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的确,内心的修养,也是武士所不可缺少的。孟子论养气时指出北宫黝之养勇,“不色挠,不目逃”似子夏;孟施舍之养勇,“视不胜犹胜”似曾子,足为明证也。《孟子·公孙丑》上,转引自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⑤刘永济:《论古代任侠之风》,《思想与时代》,1942年第12期。
    ⑥《韩非子·五蠹篇》
    ⑦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页。今人习惯武侠并称,其实“侠”并不一定都是善武的人。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论述的侠,无论是卿相之侠如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还是布衣之侠如朱家、郭解之流,均未见有过人的武功。《太史公自序》中云,“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司马迁并不认为武是侠的标准。明人李贽也曾说:“剑安得有侠也?人能侠剑,剑又安能侠人?人而侠剑,直匹夫之雄耳,西楚霸王所谓‘学剑不成,去,学万人敌’者是也。夫万人之敌,岂一剑之任耶!彼以剑侠称烈士者,真可谓不识侠者矣。呜呼!侠之一字,岂易言哉!自古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同一侠耳。”李贽:《杂述·昆仑奴》,《焚书》卷四,转引自汪涌豪:《中国游侠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29页。此外,《清稗类钞》中有“义侠类”,共收录故事400余个,其中大多都是讲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有些和武技并没什么关系。但是,应当承认,“侠和尚武精神、使用武技有着很深的渊源的关系。”温力:《中国武术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第369页。
    ⑧齐思和先生认为:“战国时,举国皆兵,游侠好勇之风,遂下被于平民。于是抱关击拆,屠狗椎埋之流,莫不激昂慷慨,好勇任侠,以国士自许。”齐思和:《战国制度考》,《燕京学报》第二十四期,转引自余英时:《侠与中国文化》,《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322页。
    ①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②崔乐泉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③[东汉]《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44页。
    ④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⑤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⑥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⑦[明]郑若曾:《江南经略》卷八上。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亦有各家拳术及拳法的论述。参见[明]戚继光著,马明达点校:《纪效新书·拳经捷要》,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第307—308页。
    ①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②邱丕相主编:《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③童旭东编著:《孙氏武学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229—230页。
    ④尹崇智:《心意拳大师买壮图》,《鲁山文史资料》第18辑,2001年,第151—152页。
    ⑤童旭东编著:《孙氏武学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232—-235页。
    ①张之江:《国术与体育》,1932年,第4页。金警钟主编的《国术周刊》中有与此异常类似的论述。《国术漫谈》,《国术周刊》1935年第8、9、10期合刊,《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2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60页。
    ②新中国成立后,对武术的体育属性提出异议者,基本上延续这一观点。昌沧认为,“不能只囿于当前把武术圈在‘体育范畴’内。实事求是地说,体育远远包涵不了它。”昌沧:《武术杂感录(之一)》,《中华武术》,2005年第11期,第22页。洪浩强调,“武术只能部分地转变为体育项目”,它还包括一些不具有体育属性的实用武术。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第46页。台湾学者邱瑞瑯认为,武术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技击性运动,它的本质是技击,是以锻炼搏杀之技为最终目的,并非以体育为目的。邱瑞瑯:《武术理论基础》,第5、46页。转引自杨祥全:《中国武术思想史纲要》,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10年,第20页。
    ③朱成整理:《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座谈会记录)》,《体育文从》,1957年第5期。第21—-24页。
    ④《武术技术改革问题座谈会》,《体育文丛》,1958年第1期,第14页。
    ⑤丁凡:《略论武术技术的发展方向》,《体育文丛》,1958年第6期,第9页。
    ①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言第2—-3页。旷文楠也认为,武术的最高境界,“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实用的意义而变成为一种纯艺术。”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09页。
    ②蔡龙云认为,中国武术从创始至今,始终是循着“击”和“舞”两个方面发展的。“这两个方面传统地构成了整个武术运动。”蔡龙云:《我对武术的看法》,《新体育》1957年第2期,第20—21页。蔡龙云在此强调是,在坚持武术击的同时,不要忘记武术之“舞”,即它的表演功能。康绍远等人甚至认为,“武术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术的形成。”在他们看来,武术套路表现的是技击的假设,技击并不属于武术。康绍远、孔庆胜:《技击与武术辩》,《武魂》1989年第2期,第36—-38页。
    ③陈鑫著、陈东山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④陈鑫著、陈东山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⑤买向东:《陈鑫太极拳理论探微》,《孔孟月刊》(台湾),2002年第40卷第12期,第23—-24页。
    ⑥许多学者都强调了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张耀庭认为传统武术具有典型的文化色彩,因此“我们仅仅把武术限定在体育这个范畴内是远远不够的。”张耀庭:《当前武术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华武术》,1995年第2期,第6页。易家严认为,“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武术,岂能是一个体育属性所能涵盖的?”并提出了“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武术的本质是文化”的观点。易家严:《武以载道》,《中华武术》2006年第4期,第1页。杨祥全把武术分为军事武术、传统武术、武术运动三部分。认为军事武术属于军事文化范畴,传统武术与体育是交叉而不是相属关系,武术运动属于体育的范畴。包含三个方面的武术“是中华民族主要运用技击技术来保存、保养和体认生命的一门学问。”杨祥全:《中国武术思想史纲要》,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10年,第25—-33页。杨祥全对武术的三分法,割裂了武术的整体性。并且前文已经论及,军事武艺和武术具有不同的文化属性。但笔者基本认同他对武术的定义。在此还要强调的是,武术保存、保养和体认生命的功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割。刘峻骧在承认武术是体育运动的同时,称它是一种独特的东方人体文化。刘峻骧:《东方人体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529页。郑仕一从审美的角度,认为中国武术是一种具备哲学和美学理论的艺术。郑仕一:《中国武术审美哲学——现象学诠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①王于宁:《中国武术身体观之研究——以白鹤拳为中心》,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近代的武术界也有人认为,“武术之精微,必通乎禅合乎道,禅与道之结果,在天人合一。而其术之一贯,在养其灵,而培其精。”—峰,《余之武术观》,《体育丛刊》,1924年。《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96页。近代武术宗师孙禄堂也曾云:“拳即道也。”严志高:《习拳一得》,《江苏省国术馆年刊》,1929年。《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00页。日本哲学家汤浅泰雄强调“个人修行”,在东方思想中被认为是“哲学的基础”。“真的知识,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化的思考获得”,而只有“通过‘身体的体悟或领会’”而获得。Yasuo Yuasa, The Body: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Albany:SUNY Press,1987),25.转引自[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55页。理查德·舒斯特曼认为,“承认身体训练是通向哲学启迪的基本方式”,导致了亚洲太极拳的练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55页。
    ②庞大明、何丽萍、庞英睿:《杨式太极拳阐微》,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③李存山:《先秦时期的五行说与气论》,《气论与仁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④金岳霖:《论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6页。
    ⑤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62页。郝勤在《道教与武术》中认为,通过习武练拳而获得“艺”与“术”之上的宇宙大“道”的彻悟和体验,是武术家需要领悟和追求的最高境界。郝勤:《道教与武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第162页。旷文楠也认为,中国武术汲取了“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的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第11页。
    ⑥“无极而太极”一语,曾引起朱熹与陆象山之间的争论,并且这种争论至今仍在继续。韦政通指出,“其实它的意思早就有人指出,就是老子的‘有生于无’。”“《太极图说》不但道体是来自老子,主静的工夫 也是源自老庄。”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735—736页。
    ①[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24—-25页。
    ②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第11页。
    ③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葛兆光指出,中国文字的象形性长期延续,“它的独立呈意性使它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故而句法的规定性、约束性比较松散,“使得古代中国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7页。葛兆光认为中国的思维世界有一种感觉主义的倾向。
    ④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第11页。
    ⑤关于“道法自然”,各家有不同的解释,陈鼓应释之为“道纯任自然”。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3174页。韦政通认为老子的“道”有本体论和宇宙论两个方面的意义,它是宇宙生成之源。但老子又云,“道法自然”,“说明道之创生天地万物不是出于神的意志,也不同于人的意志。它只是任自然,自然就是它自己本来如此,道与自然都是万物的自性。”老子的宇宙观决定了他的价值观,“凡是合于自然的就是好的、美的、圆满的;凡是违拗自然的就是坏的、丑的、残缺的。”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01—104页。
    ⑥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⑦买向东:《中华武术的三重结构》,《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⑧涂光社认为:从“《老子》‘负阴抱阳’的‘冲气以为和’,《管子》、《易传》的‘精气’说到汉代的‘元气’说,‘气’作为宇宙万物的基始和本根的认识大致已经形成。”涂光社:《原创在气》,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①《庄子·至乐》。
    ②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导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第3页。
    ③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导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第3页。旷文楠认为:武术的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
    ④[清]苌乃周著,徐震编订:《苌氏武技书》,马力编:《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下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⑤[清]苌乃周著,徐震编订:《苌氏武技书》,马力编:《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下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⑥陈鑫著、陈东山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⑦买向东:《陈鑫太极拳理论探微》,《孔孟月刊》(台湾),2002年第40卷第12期,第26页。
    ⑧陈鑫著、陈东山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83—-84页。
    ⑨陈鑫著、陈东山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71—-72页。
    ⑩买向东:《陈鑫太极拳理论探微》,《孔孟月刊》(台湾),2002年第40卷第12期,第26页。
    ①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
    ②[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姚燕译:《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页。陈来指出:春秋时代初期已经有了阴阳的观念,而且用以为解释世界的两种基本力量。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71页。
    ③[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姚燕译:《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④《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吴越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的著作。它不拘泥于史实,多载小说家言,是一部介于史家与小说家之间的作品。书中越女的故事充满神异和怪诞的色彩。但越女善剑,当非空穴来风。春秋时,吴越之地铸剑业发达,出现了干将、莫邪等铸剑名家。《资治通鉴》谓“吴王好剑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越之地的好剑之风。《论衡·别通》云,“剑伎之家,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两敌相遭,一巧一拙,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东汉]王充:《论衡·别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08页。所以越女善剑有其可信的一面。
    ⑤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⑥[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①[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286页。
    ②田镇峰:《太极拳讲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1页。
    ③彭怡文:《中国武术传承模式的现代省思》,台湾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第34页。
    ④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57页。
    ⑤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79页。
    ⑥《庄子·齐物论》。
    ⑦《孟子·尽心上》。儒家学者认为,只要人人由修己到治人,成己成物,透过礼、仪等道德的实践,将自己的良知、仁心逐渐向外扩展,向上提升,自然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李威熊:《中国文化精神的探索》,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第185页。转引自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108页。
    ⑧胡奂湘:《<淮南子>的人体观和养生思想》,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第498页。
    ⑨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文化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页。
    ⑩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认为,身体技术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当中,人们以传统的方式知道了怎样使用他们的身体。” [法]马塞尔·莫斯等著,蒙养山人译:《论技术、技艺与文明》,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第78—79页。
    ①弗里德里克·J·西蒙著、郭于华译:《中国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食物》,[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8页。
    ②孙禄堂著、孙剑云编:《孙禄堂武学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③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
    ①“体”字和“育”字连用的情况在中国古籍中偶尔可见,如汉代王符所撰《潜夫论》中有“或皇冯依,或继体育”之句,这里的“继体育”与今天的“体育”概念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体育’在古代并未成为一个名词或专门术语。”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②冯天瑜指出:西欧最早出现这一概念,是以“身体的教育”出现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儿》中。教育家J·裴斯泰洛齐提倡身心两方面的训练,1814年,P·林在瑞典创造一种体育教育体制,O·施皮斯在德国推广体育教育。“经德国、丹麦、瑞典等国体育先驱者立说,形成‘体操练身’概念。”日本1868年从欧洲引进“体操”一词;1878年,近藤镇三正式创“体育”一词,以对译Physical Eduction,表述“身体的教育”、“体操练身”等含义。参见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08—-409页。由此可见,“体育”最初是从教育的角度提出来的。“体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时至今日,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
    ③1897年,由上海大同译书局出版、康有为收集并编纂的《日本书日志》“第五册·教育门(卷十)”中,列有《体育学》;同年,上海南洋公学陈懋治等几位学生在编写《蒙学读本》(第二编)的“编辑大意”中写道:“泰西之学,其旨万端,而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纲”;“体育者,卫生之事也。”此后,“体育”一词在报端时有所见。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④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67页。
    ⑤关于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时间,体育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1862年,清政府从这时候起,开始用“洋操”训练新军。第二种观点认为是1851年,理由是太平军聘请“洋人”教习“洋操”要早于清政府军队。第三种观点认为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改变了排拒西方文化的观念,西方近代体育随之传入中国。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⑥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兴办的一些新式学堂中设置“操课”或“体操科”,这种课程,实际上就是体育课。戊戌变法时期,“体操”一词开始普遍使用。周西宽:《体育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8—69页。如原天津水师学堂学生王恩溥1957年曾回忆说:天津水师学堂的体育课内容,有击剑、足球、跳远、木马、单双杠等项目。王恩溥:《谈谈六十三年前的体育运动》,《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三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第121页。
    ①张之洞在《札学务处发学堂歌、军歌》中云:“体操学,关衰旺,人人胜兵其国昌。”沈云龙主编:《张文襄(之洞)全集》第106卷(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转引自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的“兵式体操”被冠上了体育的名号,“这就使得中国人在初始建立的朦胧的体育观念上,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厚的军事烙印。体育强兵,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人民的共鸣,并影响着后来体育的发展。”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2—13页。
    ③康有为:《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9、256页。
    ④《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周岚、常弘编选:《饮冰室书话》,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86页。
    ⑤严复:《原强修订稿》,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28页。
    ⑥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67页。
    ⑦欧榘甲:《论政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7页。
    ⑧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156—164页。
    ①吴文忠:《中国体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第68页。
    ②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③[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张燕、傅铿译:《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45页。
    ④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72页。
    ⑤买向东:《中华武术的三重结构》,《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阮纪正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结果,和中国文化整体具有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关系。武术包含有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基因“。阮纪正:《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开放时代》1996年第3期。
    ⑥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3页。
    ①罗时铭、谭华主编:《奥林匹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26—327页。
    ②刘媛媛:《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及其现实》,《体育科学》,2012年第1期,第85页。
    ③江百龙等编著:《武术理论基础》,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第41页。
    ①戴伟谦:《中国武举与武术之探微》,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6年,212页。关于武德之探讨,另参见: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论文,2000年,第37—-43页。
    ②任海:《中国古代的武术和气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6页。
    ③买向东:《略论中华武术的“整体性”特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④黄俊杰:《传统中国的思维方式及其价值观:历史回顾与现代启示》,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⑤罗时铭、谭华主编:《奥林匹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27页。
    ⑥董进霞、[英]J.A.曼根著:《奥林匹克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⑦这一格言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好友迪东鼓励学生参与运动会时所说。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为奥林匹克格言。参见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http://www.olympic.cn/olympic/movement/2004-04-16/142685.html.
    ⑧罗时铭、谭华主编:《奥林匹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①平:《体育与进德》,《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8期,第71页。
    ②季羡林:《神州文化集成·序》,刘峻骧:《中国武术文化与艺术》,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
    ③陈鑫著、陈东山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④买向东:《中华武术的三重结构》,《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⑤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论文,2000年,第45页。
    ①《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540页。
    ②[清]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245页。
    ③[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④买向东:《略论中华武术的“整体性”特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110页。
    ⑤张耀忠汇编:《太极拳古典经论集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9页。近代亦有人对劲与力予以区分,认为“力完全是个人天赋的能力,劲则是由气与精神以及肢体关节之锻炼,日就月将而获得的一种作用。”不侠:《力与劲》,《求是月刊》1935年第6期。转引自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论文,2000年,第45页。
    ⑥买向东:《略论中华武术的“整体性”特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110页。
    ⑦程大力:《代自序·由东西方武术的步法差异说起》,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⑧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23页。
    ⑨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9—30页。
    ①马良:《中华新武术·发起总说》,《中华新武术剑术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②马良:《中华新武术·发起总说》,《中华新武术剑术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③关于“摔角”,并非单一“摔跤”之意。马良曾注云:“率者,任意之谓也;角者,竞胜之谓也。直而言之,即任意角力,取胜于人意。”《中华新武术·率角科·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年。另外,从书中内容看,既有单练、也有对练。因此目前一些著作中将马良的“率角”注为“摔跤”,不确。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④马良:《中华新武术·发起总说》,《中华新武术剑术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⑤马良:《中华新武术·发起总说》,《中华新武术剑术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⑥《政府公报》,1919年6月2日。第1195号。
    ①马良:《中华新武术·发起总说》,《中华新武术剑术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②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③此届全国教育会议在给各省区教育会的函稿云:“本届第四次开会,据山东省教育会提议推广中华新武术案一件,并附送中华新武术教科书到会。此项教科书业经教育部审定,作为各校参考用书,编辑者本二十余年之研究,辑成课本,期促进体育,流传国技,实具苦心。本届议决之推广体育计划案,已规定学校加授武术,兹将原提议案及教科书,一并寄奉一份,请通知贵省区各学校体育教员,以资参考……此致某省区教育会。”《推广中华新武术案(函各省区教育会)》,《中国近代体育决议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9页。
    ④马良:《中华新武术初级拳脚科·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⑤马良:《中华新武术初级拳脚科·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⑥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20-422页。
    ⑦王健吾于1935年总结近数十年来华北之体育时认为,自国民革命以来,民族思想为之一振,国府委员褚民谊喊出“提倡国术”之口号,国术馆之设立,乃遍及全国各省市。“惟华北改良国术之运动,当首推马良在山东提倡之中华新武术,次当述及天津之武术会,及北京之体育学校,教材及教授法,概受瑞典式体操之影响。现在国术在华北各学校,能占体育教席之一角,皆受此改良运动之赐予。”王健吾:《华北 之体育》,《体育季刊》,1935年,第1卷第2期,第222页。
    ①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体育科学》,2011年第2期。
    ②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③霍元甲到上海后,陈其美“重其技术”,与其结识,并“运动上海各界人士之好尚技术者谋划创办学校”预备挑选革命者中体格强健者五十人,由霍元甲传授拳术。此为精武体操会创办的初衷之一。王云五主编,徐咏平撰:《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8辑民国陈英士先生其美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5页。
    ④《精武本纪》记载,1910年9月15日“力士殁之翌晨,秋医(日医秋野)已鼠窜归窟。力士门弟子大疑,检力士日服之余药,付公立医院察之,院医日:此慢性烂肺药也。”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另可参见张雪莲:《佛山精武体育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①陈公哲:《精武会50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20页。陈公哲在此书中回忆精武体育会成立的时间有误,精武体操会第一次迁移会所至义勇队旧址的时间当为1911年3月3日,而此后仍称为中国精武体操会,直到1916年精武体操会第二次迁移会所后,才正式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黄佩华:《精武体育会成立年代考》,《体育文化导刊》1991年第1期。
    ②何炯:《中西体操比较说》,《利济学堂报》,1897年2月18日。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③王维泰:《体操说》,《知新报》,1897年8月28日。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3页。1904年,时人在《申报》刊文,称“体操,古制也。曷以谓之体操,曰以时操练其身体,使之筋骸血脉,融会贯通也。”《体操说》,《申报》1904年10月10日。
    ④阿牧:《太极拳演讲》,《精武画报》1929年第2卷第12期,《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11页。与此类似的观点,在近人的言论中时有所见。如,“体育一端,由来已久。而人部察,遂不之知。非学校列有体操—科后始有体育也。亦如非有学校始有教育也。自吾国历史上观察,最适宜于体育之练习,莫如武术。(即国技)后来学校兴起,练习哑铃棍棒等操,专取法于外人,反置原有武术于不顾。遂有人谓练习武术,不合生理,不能承认为体育。按诸事实,殊属不然。盖发此论者,对于武术,未尝研究,并不知武术为何物而漫加评判也。”郎晋墀等:《北京体育学校第二班学生毕业式记事》,《体育丛刊》,1924年。《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13页。
    ⑤鸦片战争以后,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士人将西方各门学问与中国旧有学术相比附,此即所谓“西学中源”说。
    ①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11年,第79页。
    ②卢炜昌:《此中人语》,《精武本纪》,第137页。
    ③卢炜昌:《此中人语》,《精武本纪》,第138页。
    ④《精武月刊》1926年第53期,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7,SC0336。
    ⑤《精武月刊》1926年第53期,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7,SC0337。
    ⑥《精武月刊》1926年第53期,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7,SC0342。
    ⑦参见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11年,第38—-40页。
    ①《精武月刊》1926年第53期,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7,SC0337、SC0338。亦可参见: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11年,第82—83页。
    ②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11年,第83页。
    ①《精武月刊》1926年第53期,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7,SC0339。
    ②张雪莲:《佛山精武体育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47页。
    ③苏守洁:《与吴体育视学论潭腿》,《精武》第40期,第42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02页。
    ④陈彦:《我所眼见和身受潭腿之效益》,《精武》第40期,第44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04页。
    ①《上海精武体育会运动特刊》,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9,053。
    ②《上海精武体育会运动特刊》,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9,053。
    ③吴荣煦:《精武操在教育上的价值》,《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7期,第4页。
    ①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1—12页。
    ②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38—39页
    ③吴荣煦:《精武操在教育上的价值》,《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7期,第7页。
    ④徐述先:《佛山各校之国操概况》,《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7期,第75—76页。
    ⑤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⑥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11年,第87页。
    ⑦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⑧陈铁生,《国术馆成立记》,《精武画报》1928年第14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93页
    ①汪精卫:《潭腿·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
    ②啸傲:《广东精武四周之回顾及今后进行之计划》,《中央》1923年第20期,第54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2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68页。
    ③薛巩初:《与友人论技击书》,《精武》,1924年第46期,第12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12页。
    ④罗啸熬:《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⑤《精武体育丛书·总序》,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⑥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①刘殿琛:《形意拳术诀微·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②何炯:《中西体操比较说》,《利济学堂报》,1897年2月18日。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③徐一冰:《论学校体育》,《教育杂志》,1914年第10期,第189页。
    ④徐一冰:《整顿全国学校教育上教育部文》,《体育杂志》1914年第2期,第1—-4页。
    ①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体育科学》2011年第2期。
    ②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七》,《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25—326页。
    ①陈铁生:《拳术与拳匪》,《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2号,第218—219页。
    ②《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2号,第219—221页。鲁迅此文发表于此号“通信”栏,原无标题,在陈铁生文后。
    ③陈铁生:《出版纪略》,《精武本纪》1919年,第90页。
    ①陈铁生:《新青年杂志主笔听者》,《精武本纪》,1919年,第144—145页。
    ②朱奕樵:《学生体育问题》,《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12期,第57—58页。
    ③张四维,《改良拳术之我见》,《体育丛刊》,1924年。《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96—97页。
    ①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四》,《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82页。
    ②鲁迅:《肥皂·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③陈独秀:《克林德碑》,《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5号,第455—-458页。
    ④独秀:《随感录(十三)》,《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1号,第76页。
    ⑤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体育科学》2011年第2期。
    ⑥在《青年体育问题》一文中,陈独秀谓:“青年体育应有三戒:(一)兵式体操。(二)拳术。(三)比赛的剧烈运动。这三件事在生理上都背了平均发育的原则(小学教育更不适宜),在心理上都助长恶思想。军国民教育的时代过去了,什么兵式的杀人思想,少输入点到青年底脑筋里罢。庚子年‘神拳’底当我们已经上够了,现在马师长底武艺我们也领教了,别再把孔夫子所不说的‘怪力乱神’来‘贼夫人之子’。”独秀:《青年体育问题》,《新青年》1920年第7卷第2号,第157页。
    ⑦欧阳哲生:《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贡献》,《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
    ①陈独秀:《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640页。
    ②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1号。
    ③当时体育类报章充斥着体育救国的言论,如云,“溯自国难以来,各方面对于体育一道,更感觉迫切之需要。”《体育何分洋土》,《体育周报》,1932年第1卷第28期,第1页。
    ④张伯苓:《今后之我国体育》,《体育周报》,1932年创刊号,第2页。
    ①《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大公报》1932年7月7日。
    ②《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大公报》1932年7月7日。
    ③《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大公报》1932年7月7日。
    ①张之江:《致天津大公报社函》,《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②《体育何分洋土》,《体育周报》,1932年第1卷第28期,第1-2页。
    ③《体育何分洋土》,《体育周报》,1932年第1卷第28期,第2页。
    ①谢以颜:《评大公报七日社评》,《体育周报》,1932年第1卷第30期。
    ②吴蕴瑞:《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之我见》,《体育周报》,1932年第1卷第33期,第2页。
    ③吴蕴瑞:《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之我见》,《体育周报》,1932年第1卷第33期,第2-3页。
    ④《与全国体育会议商榷》,《大公报》1932年8月17日。
    ①《再论体育问题》,《大公报》1932年8月23日。
    ②《再论体育问题》,《大公报》1932年8月23日。
    ③《再论体育问题》,《大公报》1932年8月23日。
    ④毕博:《论“土体育”—国术 质大公报记者并吴蕴瑞君》,《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①毕博:《论“土体育”——国术质大公报记者并吴蕴瑞君》,《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②毕博:《论“土体育”——国术质大公报记者并吴蕴瑞君》,《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③毕博:《论“土体育”——国术质大公报记者并吴蕴瑞君》,《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①毕博:《论“土体育”——国术质大公报记者并吴蕴瑞君》,《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②毕博:《论“土体育”——国术质大公报记者并吴蕴瑞君》,《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③张之江:《国术与体育·序》,1932年。
    ①张之江:《国术与体育》,《国术与体育》,1932年。
    ②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体育科学》2011年第2期。
    ③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体育科学》2011年第2期。
    ①《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97页。
    ②《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02-105页。
    ③吴蕴瑞、袁敦礼:《体育原理》,上海:勤奋书局,1933年,第179页。
    ①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07页。
    ②方万邦:《我国现行体育之十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3号,第29页。
    ③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442页。
    ④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442页。
    ①《武术气功与民俗体育》,《江苏体育文史》1990年第3期,第42页。
    ②袁宗泽、竺林:《1914—1937年江苏省运动会简介》,《江苏体育文史》1984年第1期,第28-29页。
    ③《武术气功与民俗体育》,《江苏体育文史》,1990年第1期,第46—-47页。
    ④《广东第十次运动会精武操经过情形》《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10期。第58页。
    ⑤《精武消息》,《精武春秋》1929年第2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51页。
    ⑥壬化:《浙江近代运动会资料汇编》,《浙江体育史料》第1辑,1982年,第54—55页。
    ⑦《浙江省体育大事记》,《浙江体育史料》第15期,1993年,第10—11页。
    ①《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08页。
    ②《浙江省体育大事记》,《浙江体育史料》第15期,1993年,第13—15页。
    ③洪正福、林萌生、苏瀛汉:《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体育文史》,1986年第4期,第32页。
    ④《华北运动会(1913—1934年)》体育史料第15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41、153页。
    ⑤《华北运动会(1913—1934年)》体育史料第15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58页。
    ⑥《华北运动会(1913—1934年)》体育史料第15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75—176页。
    ⑦《华北运动会(1913—1934年)》体育史料第15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90页。
    ⑧李宁、江百龙:《中国武术史略》,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100页。
    ⑨向恺然:《提倡国术的意义》,《第六届华中运动大会总报告》,1936年,第7页。
    ①李宁、江西龙:《中国武术史略》,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98页。
    ②《武术气功与民俗体育》,《江苏体育文史》,1990年第1期,第46页。
    ③李宁、江百龙:《中国武术史略》,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100页。
    ④《武术气功与民俗体育》,《江苏体育文史》,1990年第1期,第42页。
    ⑤钟瑞秋:《武坛旧事》,《上海体育史话》,1989年第3期,第44页。
    ⑥钟瑞秋:《武坛旧事》,《上海体育史话》,1989年第3期,第44页。
    ①《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44页。
    ②《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45页。
    ③钟瑞秋:《武坛旧事》,《上海体育史话》,1989年第3期,第44页。
    ④《重庆市国术表演比赛大会》,《大公报》1940年12月7日;《重庆市国术表演比赛大会闭幕》,《大公报》1940年12月9日。参见《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0—182页。
    ⑤《陪都第一届国术竞赛大会》,《中央日报》1944年4月2口。参见《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2—-183页。
    ⑥《陪都第一届国术竞赛大会闭幕》,《国民公报》,1944年4月6日。参见《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4页。
    ⑦《陪都第二届国术竞赛大会昨日举行》,《益世报》,1945年5月12日。参见《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5页。
    ③《陪都第二届国术竞赛大会召开筹备会》,《体育通讯》1945年5月。参见《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4页。
    ⑨周伟良:《浅论民国时期我国武术活动发展的社会原因》,《中国体育史论文集》(五),1989年,第261 页。转引自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449页。
    ①熊志冲:《从(竹枝词)看清末民初成都的体育活动》,《体育文史》总第28期,1987年,第58页。
    ②林伯原:《民国时期民间武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体育文史》总第67期,1994年,第15页。
    ③熊志冲:《从(竹枝词)看清末民初成都的体育活动》,《体育文史》总第28期,1987年,第58页。
    ④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450页。
    ①镜心,《为通电征材告国术同志》,《浙江省国术馆月刊》1929年第2期,第14—15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80—81页。
    ②《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1930年,第42—44页。
    ③陈顺安、凌耀华:《旧中国首次擂台赛》,《浙江体育史料》总第3辑,1983年,第11页。
    ④裴锡荣:《中国历史上第二届武术擂台赛》,《上海体育史话》总第14期,1986年,第48页。
    ⑤《定军国民教育主义案》,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甲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12页。
    ①《军国民教育施行方法案(另条陈教育部)》,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丙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5—6页。
    ②《推广体育计划案(陈教育部)》,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己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5—6页。
    ③《请将中国固有武术加入专门学科案(山东公立农工商法四校建议)》,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未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64—65页。
    ④《中学校学生体育应如何从生理卫生上体察施行规律的训练并应如何订定运动标准以收实行锻炼之实效案(教育总长交议)》,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申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15页。
    ①《拟请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案(山东会员郭葆珍建议)》,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申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20页。
    ②《拟请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案(山东会员郭葆珍建议)》,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申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21页。
    ①《小学校自初级三年起体育一科应加授国技案》,《新教育》1924年10月,第九卷第3期。第510页。
    ②《会议纪要》,《新教育》1924年10月,第九卷第3期。第615页。
    ③《体育研究社提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科案》,《体育丛刊》,1924年。《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60页。
    ④《学校体育应特别注重国技案》,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寅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20页。
    ①张之江:《国术研究与民族强弱之关系》,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丁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18—-19页。
    ②张之江:《请令全国学校定国术为体育主课案》,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丙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26页。
    ③黄振华:《国民体育之振兴及其进行方法案》,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乙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468页。
    ④吴承洛:《请规定民众训练与青年训育方针并学生团体活动范围为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美育政育案》,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乙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75页。
    ①《全国教育会议宣言》,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甲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6页。
    ②《拟请由部通令全国大中小各级学校列国术为必修科案》,《民国时期体育史料》,引自《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65页。
    ③《全国国民体育会议宣言》,《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37页。
    ④《为增进国民体育效率计势须积极提倡固有体育奠定建国建军万代永固之基础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269—-270页。
    ⑤苏竞存编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5页。
    ⑥苏竞存编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
    ①苏竞存编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②王健吾:《华北之体育》,《体育季刊》1935年第1卷第2期,第223页。
    ③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87页。
    ④刘殿琛:《形意拳术诀微·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⑤刘殿琛:《形意拳术诀微·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⑥凌善清编:《形意五行拳图说·靳云亭先生传》,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
    ①《河南学校体育情况的回忆》,《河南体育史料》第1辑,1982年。另据朱善斋回忆,1919年,他在山西五台县川至中学读书时,学校的武术课,教授形意拳、花拳、刀棍等。转引自苏竞存编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8、90页。
    ②叶宏开、韦庆媛等编著:《挺起胸来——清华大学百年体育回顾》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③《调查京内外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情形一览表》,体育研究社编:《体育从刊》,1924年。
    ④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10页。
    ⑤《清华二十年来之体育》,《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1931年。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下)——国直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46—547页。
    ①《清华二十年来之体育》,《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1931年。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下)——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48页。
    ②《国立清华大学体育部规程一览(节录)》《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下)——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53—554页。
    ③苏竞存编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7页。
    ④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348页。
    ①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348页。
    ②刘扆臣,《技击大会操记》,《精武本纪》,1919年,第41页。
    ③赵连和:《复旦公学技击纪》,《精武本纪》,1919年,第60页。
    ④啸傲:《广东精武四周之回顾及今后进行之计划》,《中央》,1923年第20期,第55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2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69页。
    ⑤吴志青:《本会一年来之历史》,《武术》1921年第1卷第1期。
    ⑥《体育丛刊》1924年。
    ⑦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体育与卫生》,1924年第3卷第3期。据周伟良考证,马良此文的前半部分,系抄袭自1922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麦克乐所写《五十年来中国之体育及武术》中的“中国武术”一节。周伟良:《近代武术史上的一桩“剽窃”案》,学术批评网: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4994.
    ①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260页。
    ②《为请转呈教育部恢复中央国术馆组织章程内之设置国术师资训练班之条文以利教学而便倡导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257—258页。
    ③《军国民教育施行方法案(另条陈教育部)》,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丙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5—6页。
    ④张志贤:《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变迁》,《文史资料选编》第15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224-234页。
    ⑤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349页。
    ①段钢城、周德等:《中国体操学校》,《体育史料》第7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年,第14页。
    ②张汇兰:《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体育史料》第9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年,第8页。
    ③伊见思:《体育研究社略史》,体育研究社编:《体育从刊》,1924年。
    ④伊见思:《北京体育学校之组织》,体育研究社编:《体育丛刊》,1924年。
    ⑤伊见思:《北京体育学校之组织》,体育研究社编:《体育丛刊》,1924年。
    ⑥伊见思:《北京体育学校之组织》,体育研究社编:《体育丛刊》,1924年。
    ⑦张志贤:《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变迁》,《文史资料选编》第15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211页。
    ⑧庞玉森等:《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52页。
    ⑨庞玉森等:《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53页。
    ⑩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350页。据张长江的 回忆,是1942年开始更名为“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据其云:1942年学校迁至重庆北碚后,“由于流亡学生较多,学生生活无着落,为了解决学生们的伙食问题,经向教育当局交涉,自1942年初起,改为师范性质。学生在校公费读书,校名改为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此时校长为张之江。”张长江:《“国体”建校始末》,《天津文史资料》,1985年第2期,第22页。
    ①张长江:《“国体”建校始末》,《天津文史资料》,1985年第2期,第20页。时人曾总结该校的宗旨:“国体虽然是一体育专门学校,但对于国术和军事也很注重,校长创办该校的宗旨,是使国术军事化,军事体育化,体育国术化,三者打成一片,造就三者兼备的人才。”范鹏:《中央国体专校记》,《读书青年》1937年第2卷第2期,第27页。
    ②张长江:《“国体”建校始末》,《天津文史资料》,1985年第2期,第20页。
    ③《精武历史》,《精武特刊》,1923年,第33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21页。
    ④铁笙:《教员自办学校之成绩》,《精武》1924年第43期,第58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84页。
    ⑤王健吾:《华北之体育》,《体育季刊》1935年第1卷第2期,第228页。
    ①冯天瑜指出,在中国一些外来语辞书和论及外来语的著作中,都把“科学”列人日源词,视为近代日本创制、清末民初引进中国的汉字新词。然而这是一种误断。其实,“科学”在中国古典里早有用例,并非日本人的新创词,明治时期的日本学者所做的工作是,借用此一来自中国的汉字古典词,沿袭并引申其固有含义,以对译西洋词Science,此一译词在清末民初又逆输入中国,成为现代通用的“科学”一词。冯天瑜:《“科学”:概念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冯天瑜、[日]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3—525页。
    ②冯天瑜:《“科学”:概念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冯天瑜、[日]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8页。
    ③冯天瑜:《“科学”:概念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冯天瑜、[日]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9—530页。
    ④冯天瑜:《“科学”:概念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冯天瑜、[日]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9页。
    ⑤[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①萧一山:《清代通史》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19页。转引自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②[美]郭颖颐著、雷颐和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③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页。
    ④严复在此所言物理科学,“兼指化学,动植、天文、地质、生理、心理而言。”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第583页。
    ⑤[美]郭颖颐著、雷颐和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⑥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⑦《发刊辞》,《科学一斑》1907年第1期。
    ⑧令飞(鲁迅):《科学史教篇》,《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5页。转引自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②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1卷5号,1919年。转引自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0—-131页。
    ③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82页。
    ④胡适:《我们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载《胡适文存》第3集卷一。转引自自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⑤[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17页。库克(D.w.Y.Kwok)称“唯科学主义”这种观念,是“把整个现实都纳入一个自然秩序之中,并且相信,这个秩序的各个方面,无论它们是生物学的,社会学的,物理学的,或是心理学的,都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认识。”库克:《中国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00—1950》D.W.Y. Kwok,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t,1900-1950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5)p.21.转引自:[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著,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2页。
    ⑥有西方学者将这种科学的“霸权”称为“科学沙文主义”。参见[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著,周昌忠译:《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28页。
    ⑦任鸿隽:《吾国学术思想之未来》,《科学》,1916年第2卷第12期。
    ⑧丁文江:《我的信仰》,《独立评论》,1934年第100期。
    ①杨国荣主编:《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88页。
    ②毛子水:《<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新潮》,1919年第2卷第1号。转引自杨国荣主编:《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89页。
    ③[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序。
    ④刘大椿、吴向红:《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⑤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科学》,1915年,第1卷第1—6期。
    ⑥任鸿隽:《科学及其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中国文化讨论集》,第143—145页。转引自[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⑦余英时:《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序》,三联书店,2009年。
    ⑧余英时:《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序》,三联书店,2009年。
    ①余英时:《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序》,三联书店,2009年。
    ②余英时:《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序》,三联书店,2009年。
    ③杨国强在一本关于中国科学社的著作所作的序言中,开篇便指出,“近代中国的科学和技术都是从西方移接过来的。”杨国强:《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序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④冯天瑜认为,秦汉以降两千余年间,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是由宗法制、地主制、专制帝制综合而成的社会制度。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0页。
    ⑤严复:《社会通诠自序》,《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6页。
    ⑥旷文楠主编:《中国武术文化概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05—209页。
    ⑦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①旷文楠主编:《中国武术文化概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09页。
    ②胡异军,《国术的新生命与其新趋势》,《中央国术旬刊》,1929年第3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1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54—55页。
    ①吴志青:《科学化的国术·序》,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
    ②编者,《国术漫谈》(五),《国术周刊》1935年第5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2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84页。
    ③黄维庆,《国技与外国体操之比较》,《精武特刊》1923年,第17—18页。集成四,第103—104页
    ④国镇峰:《太极拳讲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①田镇峰:《太极拳讲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②《敬告国术同志书》,《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31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3页。
    ③万慕超:《国术科学化运动》,《国术半月刊》(湖南)1932年创刊号。《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09页。
    ④万慕超:《国术科学化运动》,《国术半月刊》(湖南)1932年创刊号。《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10页。
    ⑤《军国民体育与国术》,《国民公报》,1944年4月7日。参见《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68—269页。
    ①万慕超:《国术科学化运动》,《国术半月刊》(湖南)1932年创刊号。《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11页。
    ②心,《卷头语》,《浙江省国术馆月刊》1929年第1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2页。
    ③听驼:《国术历史的研究》,《体育月刊》1938年第5卷第7期,第1—6页;听驼:《国术历史的研究(续)》,《体育月刊》1938年第5卷第8期,第1—6页;
    ④听驼:《国术历史的研究(续)》,《体育月刊》1938年第5卷第8期,第6—8页。
    ⑤听驼:《对于国术门类之检讨》,《体育月刊》1938年第5卷第5期,第1—8页;
    ⑥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本。
    ①唐豪:《少林拳术秘诀考证·自序》,1941年。
    ②唐豪:《少林拳术秘诀考证·自序》,1941年。
    ③郭希汾:《中国体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
    ④旷文楠等人认为:“中国武术到底有多少门派、拳种在流传,恐怕谁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河南少林分为红、孔、俞三家;武当剑分三乘九派;峨嵋派有僧、岳、赵、杜、洪、会、字、化八大门,太极则有陈、杨、吴、孙、武、郝、常、李诸多流派,各流派中又有分支,如陈式又有老架、新架、赵堡架、36式、38式之分,不一而足。笔者曾见过某省一个县的统计数字,区区一个县的弹丸之地,竞有一百多种拳在流行。”由此可见中国武术流派之众多。旷文楠主编:《中国武术文化概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⑤郭希汾:《中国体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45—-47页。
    ⑥马明达:《说剑丛稿·初版前言》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⑦陈东山:《陈氏太极拳图说·再版序》,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①买向东:《陈鑫太极拳理论探微》,《孔孟月刊》(台湾),2002年第40卷第12期,第23页。
    ②[日]松田隆志著、吕彦、阎海译:《中国武术史略》,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153页。
    ③李影尘:《国术史》,1932年。
    ④吴图南:《国术概论》,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⑤马明达:《说剑从稿·初版前言》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⑥马明达:《说剑丛稿·初版前言》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①[日]松田隆志著、吕彦、阎海译:《中国武术史略·前言》,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②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第226页。
    ③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第227页。
    ④吴志青:《科学化的国术》,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
    ①罗伯夔:《大精武释义》,《精武特刊》,1923年,第1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81页
    ②许厚靇:《拳术教练法》,体育研究社:《体育丛刊》1924年。
    ③田镇峰:《太极拳讲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④大拙:《拳术疗病的管见》,《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9期,第4页。
    ①叶宏开、韦庆媛等编著:《挺起胸来——清华大学百年体育回顾》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28页。
    ②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第49页。刘长林也指出,“中医学关于经络和气血循环的伟大发现,其重要价值已为现代世界医学和生物学所公认。”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3—24页。
    ③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第49页。
    ④福民:《我国武术的派别与种类(三续)》,《国术半月刊》,1932年第1卷第4号。《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59页。
    ⑤《精武本纪》,1919年,第149页。
    ①《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42页。
    ②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③许厚靇:《拳术教练法》,体育研究社:《体育丛刊》1924年。
    ④吴志青:《科学化的国术》,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
    ⑤徐致一:《太极拳的优点》,《鄞县县国术馆一周年纪念特刊》1931年。《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91页。
    ①《体育研究社呈教育部请规定武术教材文》,体育研究社:《体育丛刊》1924年。
    ②吴志青:《科学化的国术》,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
    ③新雨:《武术底体育的价值》,《武术》,1921年第1卷第2期。
    ④一峰,《余之武术观》,《体育丛刊》,1924年。《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96页。
    ①《体育研究社呈教育部请规定武术教材文》,体育研究社:《体育丛刊》1924年。
    ②杨郁生,《国术在医学上的价值》,《浙江省国术馆月刊》1929年第1期,第9一11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1—-23页。
    ①许厚靇:《拳术教练法》,体育研究社:《体育丛刊》1924年。
    ②范振兴:《我对于国术的所见》,《体育杂志》,1935年第1卷第3-4期,253-260页。
    ③金一明:《国术之打法研究》,《国术周刊》1935年第八、九、十合刊。
    ④许厚靇:《拳术教练法》,体育研究社:《体育从刊》1924年。
    ①许厚靇:《拳术教练法》,体育研究社:《体育丛刊》1924年。
    ②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③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④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⑤王庚:《谈国术》,《体育研究与通讯》,1934年第1卷第4期,93—94页。
    ①向禹九:《国术竞赛之商榷》,《体育周刊》1934年第7期,第1一2页。
    ②马白,《对于提倡国术的我见》,《江苏省国术馆年刊》,1929年。《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98页。
    ③章伟川:《统一国术对于摔角上的三项建议》,《勤奋体育月报》1934年第1卷第12期,第4页。
    ①禹生,《为当道国术家进一杞言》,《中央国术旬刊》,1929年第7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1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22页。
    ②田镇峰:《太极拳讲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23-25页。
    ③《中央国术馆缘起》,中央国术馆编:《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1931年,第4页。
    ④《国术家融化门派为今口之第一要着》,《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1931年,第37页。
    ①罗抱一,《精武游艺会答问》,《精武特刊》,1923年,第3—4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83—84页。
    ②郑炳垣,《国术应划除派别注重武德》,《浙江省国术馆月刊》1929年第2期,第2—3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0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68—69页。
    ③《技击漫谈》,《求是月刊》,1935年第1卷第6期,第213页。
    ①弘毅:《提倡国术与牺牲》,《求是月刊》,1935年第1卷第6期,第217页。
    ②《国术家融化门派为今日之第一要着》,《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1931年,第34页。
    ③《中央国术馆三周年纪念大会宣言》,《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1931年,第29页。
    ④卢炜昌:《我之拳术意见》,《精武特刊》,1923年,第21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04页。
    ⑤双牧:《精武教员姿势之近影》,《精武画报》1928年第13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83页。
    ①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教育世界》,1905年第96号。
    ②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四部概论》,《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5页。
    ③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03页。
    ④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82页。
    ①姜容樵:《国术学概论》,《勤奋体育月报》,1934年第2卷第1期,第43—-44页。
    ②姜容樵:《国术学概论》,《勤奋体育月报》,1934年第2卷第1期,第44页。
    ③姜容樵:《国术学概论》,《勤奋体育月报》,1934年第2卷第1期,第44页。
    ④胡异军,《国术的新生命与其新趋势》,《中央国术旬刊》,1929年第3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1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55页。
    ⑤马明达:《“武学”浅论》,《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8期,第24—-25页。马明达还指出,其父马凤图作为民国武术家,一生都在强调“武术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涵容丰富而结构复杂的学问。”因此,他主张应保留我国传统的“武艺”一词,因为“艺”比“术”立意高,而以“武术”取代“武艺”是舍高就低,舍宏深就浅近。参见马明达:《一代文通武备的武术家》,《说剑丛稿》(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45—347页。
    ⑥邱丕相、马剑:《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与面临的挑战》,《体育科学》,2004年第4期,第62页。
    ①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0—61页。
    ②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③陈振江:《直东武术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倾向》,《发微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2页。
    ④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⑤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⑥陈振江:《华北游民社会与义和团运动》,《发微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22页。
    ⑦国术史稿撰述小组:《简介国术史稿之编撰》,《国民体育季刊》,第15卷第3期,(台北),1986年。转引自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314页。
    ①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②佐原笃介:《拳乱纪闻》,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第一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年。
    ③王健吾:《华北之体育》,《体育季刊》1935年第1卷第2期,第218页。
    ④关于精武体育会的民主管理模式,参见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48—158页。
    ⑤《中国精武体育会章程》,《精武》,1924年第38期,第20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98页。
    ⑥《精武》,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1,SC0102。
    ⑦《精武本纪》,1919年。
    ⑧黄维庆:《上海精武会员大会记》,《精武》1924年第43期,第45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71页。
    ①《上海精武参事会组织大纲》,《精武》1924年第43期,第47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第373页。
    ②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③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58页。
    ④参见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上论文,2011年,第161—182页。
    ⑤《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017。
    ⑥《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017。
    ⑦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61—162页。
    ⑧陈公哲:《精武会50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①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②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③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④《中央》,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6,SC0158。
    ⑤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①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②陈公哲:《精武会50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③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68页。
    ④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68页。
    ⑤陈铁生:《大精武主义》,《精武本纪》,第5页。
    ⑥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68—169页。
    ⑦啸傲:《广东精武四周之回顾及今后进行之计划》,《中央》1923年第20期,第58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2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72页。
    ⑧《精武月刊》第52期,1926年8月15日“中央精武布告”。
    ⑨《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139。
    ⑩《精武》,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1,SC0299。
    11《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139。
    ①《国内外各处精武地址》,《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10期,第42页。
    ②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83贝。
    ③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④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⑤《精武》,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9,091。
    ①《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041。
    ②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③《精武会50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④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⑤陈士超:《精武女子模范团纪略》,《精武本纪》,第46页。
    ⑥陈士超:《精武女子模范团纪略》,《精武本纪》,第46页。
    ⑦《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036。
    ⑧《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036。
    ⑨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⑩《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SC0036。
    ①《上海精武体育会征求特刊》,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7,002。
    ②刘佩规:《我们的希望》,《精武》,1924年第38期,第14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3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92页。
    ③《国内外各处精武地址》,《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10期,第42页。
    ④蔡扬武:《从精武体育会看东方体育与西方体育的交汇》,《体育文史》1992年第6期。
    ⑤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116页。
    ⑥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34页。
    ⑦《本馆成立日期通电》,《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34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20页。
    ⑧谷世权:《中国体育史》下册,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93页。
    ①教育部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第二社会教育概况》,1933年,第1132页。
    ②《国术馆组织系统及其活动》,《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9页。
    ③《国术系统图》,《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19页。《民国国术期刊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05页。
    ①《各省市国术馆调查一览表》,《中央国术馆六周年纪念特刊》,1934年,第61页。
    ②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291—292页。
    ①《县(市)国术支馆组织大纲》《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22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08页。
    ①《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19—20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05-406页。
    ②昌沧:《南京中央国术馆始末》,《体育文史》1997年第4期,第39—40页。
    ③《国术同志应遵守之规律》,《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25页。《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 2008年,第411页。
    ①昌沧:《南京中央国术馆始末》,《体育文史》1997年第4期,第40页。
    ②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39页。
    ③昌沧:《南京中央国术馆始末》,《体育文史》1997年第4期,第40页。
    ④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41页。
    ⑤易剑东:《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的比较研究——民国武术的组织社会学探索》,1995年第6期,第21页。
    ①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296页。
    ②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340页。
    ③《考试委员长张子姜先生报告》,《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9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1页。
    ④《职员录》,《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37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9页。
    ①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②《温君克刚对此次国考之评论》,《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47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59页。
    ③《温君克刚对此次国考之评论》,《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48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60页。
    ④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344页。
    ⑤谭华:《20世纪前期的“国术改良”运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17页。
    ①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297页。
    ②40年代国民政府出台的“民众体育社团之督导”中曾指出,“我国民众体育社团,战前除若干大城市外,极不普遍。”《民众体育社团之督导》,《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84页。
    ③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14页。
    ④近痴:《北京体育团体一览表》,《体育丛刊》创刊号,第1—2页。
    ⑤林伯原:《民国时期民间武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体育文史》,1994年第3期,第15页。
    ⑥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299—300页。
    ①《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第131—132页。
    ②习云太:《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第183—185页。
    ③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302—304页。
    ①《武术气功与民俗体育》,《江苏体育文史》总第14期,1990年,第44—-46页。
    ②习云太:《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
    ③马贤达主编:《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398页。
    ④习云太:《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第187页。
    ⑤马贤达主编:《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399—400页。
    ⑥习云太:《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第188页。
    ⑦卓然:《天津体育团体一览表》,《体育丛刊》创刊号,第3页。
    ⑧吴志滨:《民国初年国术团体之组织与教学研究》,《国术研究》(台湾)第2卷第2期,1993年第6—8页。
    ⑨易剑东、张苓:《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体育文史》,1998年第3期。
    ⑩易剑东、武冬:《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体育文史》,1998年第2期。
    ①《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66-267页。
    ②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313页。
    ③易剑东、武冬:《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体育文史》,1998年第2期。
    ④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316页。
    ⑤徐震编订:《苌氏武技全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①金一明:《武当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21—22页。
    ②万籁声;《武术汇宗》(民国丛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16—17页。
    ①万籁声:《武术汇宗》(民国丛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18—19页。
    ②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00年,第20—21页。
    ③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1910—1937)》,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321页。
    ①啸傲,《广东精武四周之回顾及今后进行之计划》,《中央》1923年第20期,第58—59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2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72—273页。
    ②《精武历史》,《精武特刊》1923年,第33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21页。
    ③关于此次精武会五使南游的详细描述,参见陈公哲:《精武会50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8—70页。
    ①陈公哲:《精武会50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②《广高精武旅行团出发》,《精武特刊》1923年,第34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22页。
    ③《上海精武体育会欢迎分会主任纪》,《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12期,第56页。
    ④《南洋安顺精武近况》,《精武》1937年第2卷第10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9页。
    ⑤易剑东:《精武主义和奥林匹克主义的比较研究——19世纪末至二战前的东、西方体育文化》,《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5页。
    ⑥吴志青,<本会一年来之历史>,《武术》,1921年第1卷第1期。
    ⑦蔡元培:《张之江<东游感想录>序》,《蔡元培选集》(下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156页。
    ⑧申明人:《择善借镜强种御侮——读张之江先生<东游感想录>》,《武林》1999年第12期。
    ①《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84页。
    ②《张之江关于组织国术旅行南洋团以唤起侨胞对民族体育热忱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981页。
    ③《南洋旅行团传播武术到东南亚》,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58页。
    ④《南洋旅行团传播武术到东南亚》,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58页。
    ⑤《南洋旅行团传播武术到东南亚》,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58页。
    ①《国体南征经过》,《申报》第4张,1936年2月18日。
    ②《南洋旅行团传播武术到东南亚》,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60页。
    ③《南洋旅行团传播武术到东南亚》,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60页。
    ④《南洋旅行团传播武术到东南亚》,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60页。
    ⑤王炳毅:《中国武术初次扬名欧洲——追述第11届奥运会中国国术队出国经过》,《江苏体育文史》,1988年第2期,第42页。
    ⑥《国术预选简单修改》,《申报》,1936年2月27日,第4张。
    ①《世运国术举重今日初选》,《申报》1936年5月11日,第4张。
    ②《张之江来沪》,《申报》1936年5月11日,第4张。
    ③《国术选手参加世界运动会目的》,《申报》1936年3月4日,第4张。
    ④《国术选手参加世界运动会目的》,《申报》1936年3月4日,第4张。
    ⑤《举重国术人选发表》,《申报》1936年5月18日,第4张。
    ⑥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40页。
    ⑦王炳毅:《中国武术初次扬名欧洲——追述第11届奥运会中国国术队出国经过》,《江苏体育文史》,1988年第2期,第42页。
    ①王炳毅:《中国武术初次扬名欧洲——追述第11届奥运会中国国术队出国经过》,《江苏体育文史》,1988年第2期,第43页。
    ②王炳毅:《中国武术初次扬名欧洲——追述第11届奥运会中国国术队出国经过》,《江苏体育文史》,1988年第2期,第43页。
    ③王炳毅:《中国武术初次扬名欧洲——追述第11届奥运会中国国术队出国经过》,《江苏体育文史》,1988年第2期,第43页。另可参见《中华武术轰动柏林震撼欧洲》,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62页。
    ④洪正福、林萌生、苏瀛汉:《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体育文史》,1986年第4期,第31页。
    ⑤洪正福、林萌生、苏瀛汉:《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体育文史》,1986年第4期,第32页。
    ①洪正福、林萌生、苏瀛汉:《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体育文史》,1986年第4期,第32页。
    ②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41页。
    ①杨瑞松:《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第4—5页。
    ②杨英英编:《邓小平文选》第3卷,台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第225页。转引自杨瑞松:《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第5页。
    ③高翠编著:《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④杨瑞松:《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第5页。
    ⑤谭华:《“东亚病夫”小史》,《体育教学与科研》,1985年第3期。
    ⑥严复:《原强》,《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近代之部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2页。
    ⑦杨瑞松:《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第16页。
    ⑧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饮冰室文集》第1册,第11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文选》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60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文选》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57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文选》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63页。
    ④杨瑞松:《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第21页。
    ⑤杨瑞松:《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第24页。
    ⑥朱亮:《中国体育史·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①鲁迅:《上海的儿童》,《申报月刊》,1933年,2卷9号。转引自朱蓉蓉:《近代中国的“少年论述”与国家认同危机》,《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第173页。
    ②周瘦鹃:《<儿童周刊)发刊词》,《申报》1933年12月10日。转引自朱蓉蓉:《近代中国的“少年论述”与国家认同危机》,《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第173页。
    ③《拳艺指南·序》,朱鸿寿:《拳艺指南》,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
    ④杨贤江:《青年对于体育的自觉》,《学生杂志》第10卷第4期,1923年。
    ⑤《过去武术失败的原因及影响民族衰弱的结果》,《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
    ⑥张之江:《为增进国民体育效率计势须积极提倡固有体育奠定建国建军万代永固之基础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第269页。
    ⑦《中央国术馆馆长张子江先生莅平欢迎记·张之江馆长讲演词》,《体育月刊》1936年第4卷第9期,第20—21页。
    ①江清波:《加强体魄,救民族,救人类》,《新华日报》,1941年9月6日。
    ②《中国近代体育史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38页。
    ③江清波:《加强体魄,救民族,救人类》,《新华日报》,1941年9月6日。
    ④刘慈宣:《“身体”“国术”与<求是月刊)》,《求是月刊》1935年第2卷第2期,第65页。
    ①《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159页。
    ②张之江:《中央国术馆成立大会宣言》,《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126页。
    ③《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126页。
    ④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383页。
    ⑤《礼记·内则》,转引自张颂之:《孔子尚武试说》,《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
    ⑥江沛:《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43页。
    ⑦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376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文选》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②《中央国术馆竞武场落成典礼宣言》,《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第8—-9页。
    ③《中央国术馆竞武场落成典礼宣言》,《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第7—-8页。
    ④文琦《说中华武术会》,《武术》,1921年第1卷第1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33—-334页。
    ⑤《佛山精武月刊》1926年第5期,第12页。
    ①禅者,《佛山精武与教育》,《佛山精武月刊》1925年第2期,第50页。
    ②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③徐一冰:《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体育杂志》,1914年第2期。
    ④杨贤江:《青年对于体育的自觉》,《学生杂志》1923年第10卷第4期。《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119页。
    ⑤王正廷:《观第二次远东运动会之感言》,《进步》1915年第8卷第3号。《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⑥《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20号(体育专号),第16页。
    ⑦《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先生莅平欢迎记·张之江馆长讲演词》,《体育月刊》1936年第4卷第9期,第19页。
    ⑧国民政府外交部:《中等学校实施军事教育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69页。
    ⑨严懋德:《锻炼如铁般的体魄,才能雪耻》,《申报》1937年1月31日。
    ①蒋维乔:《我的体育观》,《长沙体育周报特刊》1920年第1号。《中固体育近代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71页。
    ②《中央国术馆竞武场落成典礼宣言》,《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
    ③郝更生:《今后学校应提倡严格坚强的体育训练案》,《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39页。
    ④墨斋:《关于提倡国术之我见》,《求是月刊》1935年第1卷第2期,第80页。
    ⑤郭镜心,《提倡体育与国术》,《精武》1937年第2卷第10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4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页。
    ①强公:《发刊词》,《武术》1921年第1卷第1期。《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327—328页。
    ②《名人赠联》,《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3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5页。此外,中国国术馆第一次国考,国民军事委员会的赠联为:“精神出于健全,愿同胞锻炼身躯,雪东亚病夫之耻;竞争乃能进步,望他日发扬国术,比太和武士尤强。”表达了类似之意。《团体赠联》,《第一次国考特刊》,1928年。第5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9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7页。
    ③曾维慎:《舞狮之意义》,《北洋画报》第862期,1932年11月26日,第3版。
    ④澳大利亚史学家费约翰认为,“沉睡的巨龙”这句与中国有关的名言,现在传说出自拿破仑之口,“但十有八九,他从未说过这句话。在他有记载的演说和文字作品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了沉睡的龙,也没有提到假如中国突然‘醒来’之后世界将面临的可怕命运。”这则传说暗示,“欧洲在拿破仑的统治下已经觉醒了,但遥远的中国却还没有觉醒过来。”[澳]费约翰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刘平校,《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第93—94页。
    ⑤费约翰指出,“唤醒”一词是近代中国最广为使用的语汇,“在当时的日记和自传、艺术和文学、伦理和教育、历史和考古、科学和医学、地理学和人种学,当然也在那时的政治中,都留有它的痕迹。”又云:一部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曾经被不断地讲述为从帝国的幻觉和昏睡状态到现代中国的“觉醒”。[澳]费约翰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刘平校,《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第7、71页。
    ①[澳]费约翰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刘平校:《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阶级》,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4页。
    ②罗伯夔:《精武征联发表》,《中央》,1923年第20期,第66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80页。
    ③罗伯夔:《精武征联发表》,《中央》,1923年第20期,第66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280页。
    ④存:《“醒狮”的国术》,《北洋画报》第862期,1932年11月26日,第3版。
    ⑤陈铁遒,《赋赠精武会》,《佛山精武月刊》,1925年第1期,第46页。
    ⑥《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先生莅平欢迎记·张之江馆长讲演词》,《体育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第19页。
    ⑦刘慈宣:《“身体”“国术”与(求是月刊)》,《求是月刊》1935年第2卷第2期,第65页。
    ①蔡元培:《体育为修己之本》,《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20页。
    ②《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第77页。
    ③吴蕴瑞:《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之我见》,《体育周报》,1932年第1卷第33期,第3页。
    ④任傅鼎:《我国的武术》,《大公报》,1928年2月10日,第10版。
    ⑤张之江:《国术为中华国魂》,《国术周刊》1936年,第161—169合刊专号,第23页。
    ⑥郝铭:《国术简史》,《体育周报》(创刊号)1932年,第6—7页。
    ①张之江:《急切需要的国术救国》,《时事月报》(全国运动会专号)1933年第9卷第4期,第223页。
    ②张之江:《急切需要的国术救国》,《时事月报》(全国运动会专号)1933年第9卷第4期,第224页。
    ③吴图南:《国术概论》,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2、10—11页。
    ①余英时:《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余英时著,邵东方编:《史学研究经验谈》,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①易剑东、谢军:《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体育文史》,1998年第4期,第23—24页。
    ①骆红斌、杨建营:《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4期,第9页。
    ②骆红斌、杨建营:《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4期,第9页。
    ③骆红斌、杨建营:《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4期,第9页。
    ④易剑东、韩淑艳、邹淑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体育文史》1999年第1期,第30页。
    ⑤程大力:《拯救传统武术时不我待》,《搏击》,2003年第8期。90年代以来,民间武术界对竞技武术的批评不绝于耳。马明达指出,“竞技武术”实际上已经游离了武术本位,大失武术真义。马明达:《“武学”浅论》,《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8期,第25页。王国志、邱丕相认为:竞技武术使“传统武术文化中的那些赖以生存的‘感悟、修身、自娱’的‘天人合一’文化思想被逐渐舍弃,代之而来的是‘锦标、利益’欲望的明显强化”。传统武术“正被受西方体育思想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武术所掩埋和替代。”它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到今天,已经被人们渐渐忽略。王国志、邱丕相:《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93页。阮纪正认为,现代武术即“竞技武术”或“官方武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竞技运动”,而不是什么传统的“技击技术”。按笔者的理解,它其实并不属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是在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环境下的中西文化杂交所新产生的现代“非驴非马”变种。尽管其中包含有传统武术的元素,“然而其主干形态、基本结构和社 会属性却并不是中国文化,因此严格说来已不再具有传统武术意义。”阮纪正:《关于中华武术及其发展的若干思考(一)》,《武当》,2008年第9期,第7页。
    ①阮纪正:《关于中华武术及其发展的若干思考(四)武术发展的相关背景因素》,《武当》,2009年第1期,第31页。
    ②[美]费侠莉著、甄橙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③[美]费侠莉著、甄橙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12页。
    ①章太炎:《原学》,(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8页。
    ②章太炎认为:“歆慕远西,堕其国性,与啖人以罂粟膏,醉人以哥罗方,无以异矣。”见章太炎:《救学弊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15页。
    ③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72页。
    ④转引自马剑、邱丕相:《武术的中华性——以“武技”、“中国(中华)武术”的视角》,《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7期,第49页。
    ⑤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善》,《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期,第24页。
    ⑥程大力:《代自序·由东西方武术的步法差异说起》,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⑦程大力:《代自序·由东西方武术的步法差异说起》,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 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页。
    ①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善》,《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期,第23页。
    ②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善》,《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期,第23页。
    ③陈永杰、贾谦:《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为十三亿人民健康造福》,《光明日报》,2004年6月23日。转引自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善》,《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期,第25页。
    ④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4—365页。
    ⑤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8页。
    ①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82—-483页。
    ②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83页。
    ③余治平:《夷夏之变与文明超越——春秋公羊学视野下的中国道路选择》,《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第11页。
    ④阮纪正:《关于中华武术及其发展的若干思考(一)》,《武当》,2008年第9期,第5页。
    ①杜正胜:《对待中国文化史的态度》,杜正胜:《新史学之路》,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第338页。
    ②皮埃尔·瑟林:《运动实践与体育》,《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年第2期,第123页。
    ①《令选送国术体育传习所学生》,《广东省政府公报》1933年第223期,81—84页。
    ①《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19—20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05—406页。
    ①《省(特别市)国术分馆组织大纲》《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20—21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06—407页。
    ①《国术考试条例》,《中央国术馆汇刊》,1928年,第28—32页。《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414-418页。
    《中国社会科学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国术周刊》、《人民日报》、《江苏省国术馆年刊》、《体育月刊》、《第一次国考特刊》、《体育科研》、《思想与时代》、《体育丛刊》、《佛山精武月刊》、《政府公报》、《体育季刊》、《申报》、《精武画报》、《精武》、《中央》、《教育杂志》、《体育杂志》、《新青年》、《体育周报》、《大公报》、《精武春秋》、《浙江省国术馆月刊》、《新教育》、《武术》、《体育与卫生》、《读书青年》、《广东省政府公报》、《精武特刊》、《科学一斑》、《科学》、《独立评论》、《中央国术旬刊》、《国术半月刊》、《鄞县县国术馆一周年纪念特刊》、《体育研究与通讯》、《江苏省国术馆年刊》、《勤奋体育月报》、《求是月刊》、《中央国术馆汇刊》、《教育世界》、《东方杂志》、《中央国术馆六周年纪念特刊》、《学生杂志》、《北洋画报》、《山西国术体育旬刊》、《时事月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
    [澳]费约翰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刘平校:《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
    卞人杰:《国术初阶》,康健书局,1936年。
    伯纳德·F·布思:《竞技、运动及社会自我调节》,《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年第2期。
    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程大力:《体育文化历史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程大力:《拯救传统武术时不我待》,《搏击》,2003年第8期。
    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善》,《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期。
    陈声柏:《先秦名学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褚民谊:《国术源流考》,正中书局,1936年。
    崔乐泉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昌沧:《武术杂感录(之一)》,《中华武术》,2005年第11期。
    昌沧:《南京中央国术馆始末》,《体育文史》1997年第4期。
    蔡龙云:《我对武术的看法》,《新体育》,1957年第2期。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店,2002年。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陈鑫著、陈东山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陈铁生编:《精武本纪》,1919年。
    陈公哲:《精武会5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三联书店,1984年。
    陈顺安、凌耀华:《旧中国首次擂台赛》,《浙江体育史料》总第3辑,1983年。
    陈振江:《发微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蔡扬武:《从精武体育会看东方体育与西方体育的交汇》,《体育文史》,1992年第6期。
    《沧州武术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
    《蔡元培选集》(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陈长河:《民国时期的中央国术馆》,《历史档案》,2009年第3期。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姚燕译:《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东汉]《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2007年。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丁凡:《略论武术技术的发展方向》,《体育文丛》,1958年第6期。
    戴伟谦:《中国武举与武术之探微》,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6年。
    董进霞、[英]J.A.曼根著:《奥林匹克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段钢城、周德等:《中国体操学校》,《体育史料》第7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年。
    杜正胜:《对待中国文化史的态度》,杜正胜:《新史学之路》,三民书局,2004年。
    樊正治:《国术的体育运动本质及特性表解》,《国术研究》(台湾)1992年,第1卷第2期。
    [法]马塞尔·莫斯等著、蒙养山人译:《论技术、技艺与文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
    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冯天瑜、[日]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范克平:《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写真(1)》,《中华武术》2004年第7期。
    范克平:《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写真(9)》,《中华武术》2005年第3期。
    龚鹏程:《武艺丛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郭志禹:《中国武术史简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郭希汾:《中国体育史》,商务印书馆,1919年。
    谷世权:《中国体育史》下册,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年。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
    郝勤:《道教与武术》,文津出版社,1997年。
    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黄佩华:《精武体育会成立年代考》,《体育文化导刊》1991年第1期。
    洪正福、林萌生、苏瀛汉:《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体育文史》,1986年第4期。
    《华北运动会(1913—1934年)》(体育史料第15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
    《河南学校体育情况的回忆》,《河南体育史料》第1辑,1982年。
    《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黄作章:《纵谈拳家的戒约》,《武林》,1995年。
    胡玉娇:《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金岳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
    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7年。
    江百龙等编著:《武术理论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
    教育部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第二社会教育概况》,1933年。
    金一明:《武当拳术秘诀》,中国书店,1985年。
    江沛:《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
    旷文楠,《中华武术思想简论》,《体育科学》,1988年第2期。
    康绍远、孔庆胜:《技击与武术辩》,《武魂》1989年第2期。
    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重庆出版社,1989年。
    刘晴波、彭国兴编校:《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梁启超:《国史研究六篇》(第2版),中华书局,1947年。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
    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李宁、江百龙主编:《中国武术史略》,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散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林伯源:《中国武术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
    林伯原:《民国时期民间武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体育文史》总第67期,1994年。
    林伯原:《中国近代前期武术家向城市的移动以及对武术流派分化的影响》,《体育文史》,1996年第3期。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04年。
    刘峻骧:《东方人体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刘峻骧:《中国武术文化与艺术》,新华出版社,1991年。
    李存山:《气论与仁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
    罗时铭、谭华主编:《奥林匹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罗啸敖:《精武内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刘殿琛:《形意拳术诀微·序》,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凌善清编:《形意五行拳图说》,大东书局,1930年。
    刘大椿、吴向红:《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影尘:《国术史》,1932年。
    《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梁启超文选》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刘媛媛:《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体育科学》,2012年第1期。
    骆红斌、杨建营:《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4期。
    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马明达:《花拳入门错了一生》,《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12期。
    马明达:《说剑丛稿》(增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
    马明达:《“武学”浅论》,《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8期。
    马贤达主编:《中国武术大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
    马爱民:《传统武术文化新探》,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
    马良:《中华新武术剑术科》,商务印书馆,1925年。
    马良:《中华新武术初级拳脚科》,商务印书馆,1930年。
    [明]戚继光著,马明达点校:《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
    买向东:《陈鑫太极拳理论探微》,《孔孟月刊》(台湾),2002年第40卷第12期。
    买向东:《略论中华武术的“整体性”特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买向东:《中华武术的三重结构》,《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马力编:《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下卷),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嫂、刘东译:《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张燕、傅铿译:《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体育科学》,2011年第2期。
    [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著,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著,周昌忠译:《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美]费侠莉著、甄橙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马剑、邱丕相:《武术的中华性——以“武技”、“中国(中华)武术”的视角》,《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7期。
    欧阳哲生:《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贡献》,《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
    庞大明、何丽萍、庞英睿:《杨式太极拳阐微》,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彭怡文:《中国武术传承模式的现代省思》,台湾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裴锡荣:《中国历史上第二届武术擂台赛》,《上海体育史话》总第14期,1986年。
    庞玉森等编:《中央国术馆史》,黄山书社,1996年。
    皮埃尔·瑟林:《运动实践与体育》,《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年第2期。
    邱丕相主编:《中国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邱丕相编著,《武术初阶》,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清]唐芸洲撰、曹光甫、王兴康标点:《七剑十三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下)——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阮纪正:《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开放时代》1996年第3期。
    阮纪正:《关于中华武术及其发展的若干思考(一)》,《武当》,2008年第9期。
    阮纪正:《关于中华武术及其发展的若干思考(四)武术发展的相关背景因素》,《武当》,2009年第1期。
    任海:《中国古代的武术和气功》,商务印书馆,1996年。
    壬化:《浙江近代运动会资料汇编》,《浙江体育史料》第1辑,1982年。
    [日]松田隆志著、吕彦、阎海译:《中国武术史略》,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孙宏云:《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述评》,《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989—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桑兵、赵立彬主编:《转型中的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选》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编:《武术文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
    孙禄堂著、孙剑云编:《孙禄堂武学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
    邵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教育编译馆,1935年。
    苏竞存编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沈友梅:《绍兴国术馆始末》,《浙江体育史料》第2辑,1982年。
    沈寿:《太极拳论谭》,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申明人:《择善借镜强种御侮——读张之江先生(东游感想录>》,《武林》,1999年第12期。
    山东省体委文史办公室编:《山东体育史料》,1984年第1期。
    邵隽:《精武体育会的发展及其影响》,《体育文化导刊》,1990年第1期。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童旭东编著:《孙氏武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
    涂光社:《原创在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
    田镇峰:《太极拳讲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唐豪:《少林拳术秘诀考证》,1941年。
    谭华:《“东亚病夫”小史》,《体育教学与科研》,1985年第3期。
    谭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谭华:《20世纪前期的“国术改良”运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
    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
    《武术技术改革问题座谈会》,《体育文丛》,1958年第1期。
    王于宁:《中国武术身体观之研究——以白鹤拳为中心》,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硕士论文,2008年。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吴文忠:《中国体育发展史》,三民书局,1981年。
    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云五主编,徐咏平撰:《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8辑民国陈英士先生其美年谱》,商务印书馆(台湾),1980年。
    汪精卫:《潭腿·序》,商务印书馆,1919年。
    吴蕴瑞、袁敦礼:《体育原理》,勤奋书局,1933年。
    《武术气功与民俗体育》,《江苏体育文史》,1990年第3期。
    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吴志青:《科学化的国术》,大东书局,1930年。
    吴图南:《国术概论》,中国书店,1984年。
    吴志滨:《民国初年国术团体之组织与教学研究》,《国术研究》(台湾)第2卷第2期。
    万籁声:《武术汇宗》(民国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王炳毅:《中国武术初次扬名欧洲——追述第11届奥运会中国国术队出国经过》,《江苏体育文史》,1988年第2期。
    王国志、邱丕相:《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夏日新:《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
    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
    许光麃:《近代中国武术文化之变迁》,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
    熊志冲:《从(竹枝词)看清末民初成都的体育活动》,《体育文史》总第28期,1987年。
    《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77年。
    习云太:《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
    徐震编订:《苌氏武技全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杨祥全:《中国武术思想史纲要》,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10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余英时:《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序》,三联书店,2009年。
    余英时著,邵东方编:《史学研究经验谈》,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
    尹崇智:《心意拳大师买壮图》,《鲁山文史资料》第18辑,2001年。
    易家严:《武以载道》,《中华武术》,2006年第4期。
    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
    袁宗泽、竺林:《1914—1937年江苏省运动会简介》,《江苏体育文史》1984年第1期。
    叶宏开、韦庆媛等编著:《挺起胸来——清华大学百年体育回顾》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杨国荣主编:《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杨国强:《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序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易剑东、张苓:《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体育文史》,1998年第3期。
    易剑东:《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的比较研究——民国武术的组织社会学探索》,1995年第6期。
    易剑东、武冬:《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体育文史》,1998年第2期。
    易剑东、谢军:《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体育文史》,1998年第4期。
    易剑东、韩淑艳、邹淑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体育文史》1999年第1期。
    易剑东:《精武主义和奥林匹克主义的比较研究——19世纪末至二战前的东、西方体育文化》,《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杨瑞松:《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
    余治平:《夷夏之变与文明超越——春秋公羊学视野下的中国道路选择》,《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
    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论文,2000年。
    中央体委民族形式体育委员会:《为什么不把武术称为“国术”》,《新体育》,1954年7月号,总第44期。
    《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199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
    朱汉民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翟锦程:《近代先秦名学研究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中国学术讨论集》第一集(民国丛书第三编),上海书店,1989年。
    张之江:《国术与体育》,1932年。
    朱成整理:《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座谈会记录)》,《体育文丛》,1957年第5期。
    张耀庭:《当前武术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华武术》,1995年第2期。
    郑仕一:《中国武术审美哲学——现象学诠释》,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周西宽:《体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三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
    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周岚、常弘编选:《饮冰室书话》,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
    张耀忠汇编:《太极拳古典经论集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雪莲:《佛山精武体育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浙江省体育大事记》,《浙江体育史料》第15期,1993年。
    钟瑞秋:《武坛旧事》,《上海体育史话》,1989年第3期。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丁编》,商务印书馆,1928年。
    张志贤:《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变迁》,《文史资料选编》第15辑,北京出版社,1982年。
    张汇兰:《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体育史料》第9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年。
    张长江:《“国体”建校始末》,《天津文史资料》,1985年第2期。
    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中国书店,1984年。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中央国术馆编:《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1931年。
    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51年。
    《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
    朱鸿寿:《少林拳法图说》,大东书局:1921年。
    朱鸿寿:《拳艺指南》,中华书局,1925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张颂之:《孔子尚武试说》,《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
    《淄博市武术志》,中华书局,2001年。
    朱蓉蓉:《近代中国的“少年论述”与国家认同危机》,《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
    《章太炎卷》(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精武月刊》1926年第53期,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7。
    《上海精武体育会运动特刊》,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9。
    《上海精武体育会内传与章程》,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
    《精武》,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9。
    《精武》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1。
    《中央》,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36。
    《上海精武体育会征求特刊》,上海档案馆,卷宗号Q401—10—27。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9-07/11/content_11693442.htm
    http://www.olympic.cn/olympic/movement/2004-04-16/142685.html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4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