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蕴含着大量珍贵的与妇女有关的信息,为我们开启了眺望其多样性存在的宝贵窗户。如果将女性的认同界定为女性同一性建构的话,那么女性形象的认同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体系对于女性形象的指认,二是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下女性对自身形象的领悟和确认。事实上,这两个方面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交互建构的。而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恰好为分析女性形象的集体认同与自我认同,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对比框架。
     由于史诗、古歌、叙事诗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权威性口传经典,本文将其主要归为一种与女性个体自我相对的,他者的、集体的“前见”性表述,而将少数民族女性自我吟唱的歌谣归为女性自我认同的表述。尽管这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难分界限,但仍然各有主导、各有侧重。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创世古歌、叙事长诗等口传典范,汇集了关于女性身体形象、行为形态和角色气质等方面的社会群体的审美想象。女性身体形象可以被看作是在社会意识形态规范下形成的一套描述性和规范性的身体表意符号。而女性行为和角色气质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出合乎男权文化规范的特征。从女性形象的身体、行为到角色气质的认同建构,其实是一个从生理性别认同到社会性别认同逐步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建构女性形象认同的重要作用。
     同时,云南少数民族歌谣中还汇集了大量以女性为主体言说者、以女性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女性自我认同表述。在情歌中,女性表现出对于尊严、爱情与荣誉的自我要求和尚情重义的价值认同;在婚嫁歌唱中,表现出对自身不可替代的社会生产价值的认识、在身份过渡中自我认同的危机感及其最终对于男权主流价值观的皈依。最后,在其他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歌谣中,则突显对于生产技艺的信仰和婚后苦闷生活的抱怨,展示了自我生存价值的高低向度。妇女的自我吟唱呈现出女性自我认同在“理想类型”与“本真经验”之间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
     创世史诗、叙事长诗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相比,二者之间既有叠合也有差异。其中,性别角色较容易在他者认同和女性自我认同之间取得一致性,而行为形态、身体形象的他者认同与女性自我认同之间则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史诗、叙事歌谣中那些典型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往往采取“完型镜像”式的认同建构,具有某种性别类属的稳定性、秩序性和审美性。而在妇女吟唱的歌谣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则更多地依赖于日常的片段式的抒情,具有个体化的随意性和非秩序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类型化的女性镜像。女性主体性的形成,因而呈现为一个女性自我感知不断向完型镜像凝结同时又不断冲突的过程。“完型镜像”式的认同与“片段感发”式认同之间相互影响、交互构建,不断重塑着女性形象当下的自我认同。
     最后则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认同的基础层面、自我认同的困境及解决途径,以及性别认同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审美特质。女性形象的他者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比较叠合一致的是女性作为“人”和“类”的生命经验,而“个体”的生命经验则更多地表现出多声部的色彩。女性性别认同中其实包含着人性、类性和个体自我性等三个层面,但三个层面实则交杂糅合、难分难解。基于此,也说明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不可能脱离民族审美文化的影响,自我性的建构中离不开他性的塑造。因而,以反抗为手段的自我认同,恰恰会落入以男权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结构之中;而突破的路径正在于辩证地接纳“自我的他性”,从民族审美文化中汲取性别认同的养分,寓性别认同于民族审美认同之中。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关于性别的民族审美文化认同的元叙述,在很大程度上恰恰维护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自身的存在价值,是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的重要美学基质。
Epics and ballad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contain a lot of preciou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females, which open a valuable window for us to survey their varieties of existences. If we define the 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as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s'identities, th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images actually includes two aspects:one is the female images'identifications recognized by the social groups and the cultural systems, and another one is the females'understanding and confirmation about themselv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ultural ideology. In fact, the two aspects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interactively construct. Moreover, epics and ballad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provide a constructional framework to compare the collective-identification with self-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images.
     As authoritative oral classics, the epics, ancient ballads and narrative poems are accumulated with a long history in Yunnan minorities, in this paper they are mainly classified as a kind of others'and collective "forward looking" expression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female individual, and the ballads song by minorities females themselves are classified as the expressions of the females'self-identification. Though the two aspects influence each other with ambiguous boundaries, they have their own dominant factors and emphases. The oral models including genesis epics, the ancient genesis ballads and narrative poems bring together the social groups'aesthetic imagination about the female body images, behavior forms and characters' temperament and so on. The female body images are regarded as a set of descriptive and normative ideographic symbols restricted by the society ideology. The molding of the female behaviors and characters'temperament show their conforming to the cultural norms of male chauvinism. The process of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female images from bodies and behaviors to characters'temperament is a gradually unified proc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from physiological gender to social gender. In this process, we can see th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images by the male-centered social ide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Yunnan minorities'ballads contain a great quantity of female self-identification expressions of which the major narrators are females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about female experience. In the love songs, females show strong identification of dignity, self-request for love and honor and ties of friendship; in the wedding songs, females show the cognition of their own irreplaceable value of social productivity, self-identification crisis in the identity transition and their final obedience to the male-dominated value. At last, in other labor songs, life songs and children's songs, etc., the contents about the females mainly make their belief to production skills and complaints about anguish life after marriage prominent, and show the levels of self-value of survival. The females'singing shows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ideal types" and "true experience" of their self-identification, and reflects a sense of self-awareness and subjectiv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mparison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genesis epics and narrative poems with the ballads sung by the female themselves show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versities. Among them, gender roles are more prone to gain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otherness identification and the female self-identification, and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self-identification of the behavior forms and the body images. The "complete mirroring" identity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has some kind of stability, orderliness and aesthetic quality, is applied into the typical and idealized female images in epics and narrative balla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mages relies more on daily fragmented expressions of feelings, which possesses individualized arbitrariness and disorderliness, and which has enriched the typical female imag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female's subjectivity forming is a process that self-perception gradually turns into complete mirror images and conflicts with the mirror im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lete mirr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the "fragmented feeling expressing" identification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continuously reconstruct the current self-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images.
     The last part discusses the basic level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images, difficulties in self-identification and the solutions, and ethnic aesthetic qualities contained in gender identification in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epics and ballads. The otherness-identification and self-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images have the similarity i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females as "human being" and "species", while the life experience of an "individual" shows more multi-part colors. The gender identification of females actually contains three levels including humanity, species quality and individual self, but the three levels are mixed together and inextricably involved. These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elf-identification of female images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ethnic aesthetic culture, and self-identity construction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ness-identity. Thus, self-identification by the means of resistance will become the part of the identification positionality of the male-dominated cultural ideology, and the way to break the problem is to dialectically accept the "self-otherness", draw the nutrients of gender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ethnic aesthetic culture, and to make the gender identification involved in the ethnic aesthetic identification. The original narrations of the ethnic aesthetic identification related to genders in Yunnan minorities' epics and ballads to a large extent stick up for the self-existence value of Yunnan minority female images, and are the aesthetic base of the self-identification of the Yunnan ethnic minority female images which are capable to be widely accepted by our society.
引文
1 Paula M, L. Moya and Michael R. Hames-Garcia, eds., Reclaiming Identity: Realist Theory and the Predicament of Postmodern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P. 1.
    1 James A. H. Murray, Henry Bradley, W. A. Craigie and C. T. Onions,eds.,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 VII,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p.620.
    2周宪:《文学与认同》,见《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3参见何言宏著:《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1参见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7-98页。
    2[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见张京嫒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8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10页。
    1[英]弗吉尼亚·伍尔芙:《三块金币》,见陈顺馨、戴锦华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作者序”第4-5页。
    1[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序言一,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9页。国内一些学者也译为“西蒙娜·德·波伏娃”。
    2参见张岩冰著:《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3[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9页。
    1 Julia Kristeva, Woman Can Never Be Defined, in E. Marks and I. Courtivron eds., New French Feminism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1981, p.137.
    2比如帕特里夏·迈耶·斯帕克斯的《女性的想象:一部对妇女作品的文学和心理的考察》(1975)、詹·卡普兰的《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1975)、艾伦·莫尔的《文学妇女》(1976)、肖尔瓦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1977)及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1979)等。(参见林树明著:《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Elaine Showalter,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p.15.
    1参见盛宁著:《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
    2激进女性主义的代表作主要包括格里尔的《女太监》、摩根的《女人的起源》、米利特的《性的政治》、戴利的《在圣父之外》等。
    3参见蒋欣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身份/认同”》,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
    4参见张岩冰著:《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5[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5-202页。
    6与女性身体相关的女性气质,伍尔芙提出了“双性同体”理论,认为这一状态是女性最佳写作状态,是消弭两性冲突的方法。该理论在女性主义内部引起了争论,伊莱恩·肖尔瓦特就认为双性同体理论是对女性自身独特经验的压抑,将性别差异中和为一种特定的性别体系,因而不承认这一性别体系的存在。而埃 莱娜·西苏则响应了伍尔芙的理论,从消除男女二元对立的意义上来阐发双性同体,认为双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存在,只是其明显与坚决的程度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男性处于主导地位并为了维持统治地位而拒绝双性化,而女性则更具有双性同体的包容性。这一理论被其他女性主义者进一步发挥,比如露丝·依赖利格瑞就曾描述女性身体的特殊构造如何将两性差异缝合,并将其上升为一种神性本身。
    1 Diana Fuss, Essentially Speaking: Feminism, Nature and Difference, New York: Routledge,1989, p.68.
    2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1[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20页。
    2[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3参见[美]史密斯:《黑人女性主义评论的萌芽》,见《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107-108页。
    4参见[美]钱德拉·塔尔帕德·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15页。
    1参见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00-501页。
    2参见[美]钱德拉·塔尔帕德·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17页。
    3参见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01页。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集中探讨“女性意识”的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有:朱虹:《美国当前的“妇女文学”——<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见《世界文学》1981年第4期;程文超:《新时期女作家创作的情感历程与时代意识》,见《批评家》1987年第4期;吴黛英:《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漫谈》,见《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期;陈志红:《走向广阔的人生——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在思考》,见《文艺理论家》1987年第2期;刘思谦:《关于女性文学》,见《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见《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6期等。
    2我国国内以陈染、林白、徐小斌、徐坤、残雪为代表的女作家,也不同程度受到了这种生理主义的影响,她们的小说一样充满了难于言表的女性表述和隐喻。她们都在努力寻找在女性身上所承载的独特文化意义。当然,在这种理论影响下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女性写作,从身体写作滑向了器官写作,反而为人所诟病。
    3武新军:《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思路批判》,见《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1参见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2[法]珍妮薇·傅蕾丝:《两性的冲突》,邓丽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31页。
    3[美]罗伊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1[丹麦]斯文德·埃里克·拉森:《文化对话:形象间的相互影响》,见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9页。
    2参见[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作者中译本前言”第7页。
    1参见周宪:《文学与认同》,见《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2杜芳琴著:《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3[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口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9、9、5页。
    4明清时期的女性作家70%来自于我国中部的沿海地区的名门望族,而且其作品往往是权贵家庭为显示博学的母亲或女儿的成就而刊刻出版的,这些著作女作者都来自于社会顶端的精英阶层,所受教育程度之高远超于当今的很多人。闲适与饱学将她们与明清时期99.9%的妇女隔绝开来,其闺秀作品并不能作为了解当时妇女生活世界的完全证据。(参见[美]曼素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1参见徐霄鹰著:《歌唱与敬神——村镇视野中的客家妇女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0-271页。
    2乔以钢:《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见《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
    1戴雪红:《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的视角》,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罗马尼亚]保罗·柯奈阿:《相对主义的挑战和理解“他者”》,见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2[罗马尼亚]保罗·柯奈阿:《相对主义的挑战和理解“他者”》,见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1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1页。
    1何廷瑞:《台湾高山神话传说比较研究》,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3期。
    1[法]米歇尔·福柯著:《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2[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谈源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
    3[法]米歇尔·福柯著:《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4参见孟慧英:《史诗与认同表述》,见《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参见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见《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法]拉康著:《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2页。
    1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尔著:《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11-112页。
    2参见黄应贵著:《返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44页。
    3过伟著:《中国女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1参见罗希吾戈著:《阿赫希尼摩》,普学旺译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5-14页。
    2史军超著:《哈尼族文学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36-137页。
    3参见[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05-106页。
    1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哈尼阿培聪坡坡》,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7页。
    2[德]温德尔著:《女性主义神学景观:那片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刁文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995年,第51页。
    1叶舒宪著:《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2侗族史诗《嘎茫莽道时嘉》中的创世女神萨天巴及其后代神的业绩,至今依然保持着至尊的地位。“萨”即祖母,“天”即“千”,“巴”即“姑妈”,“萨天巴”意为生育千万个姑妈的祖母。史诗中唱述到:“女神萨天巴生下地、生下天、生下众神,她还造火球、月球挂于天成了日月,撒汗毛、虱子于地育出了万千植物、动物。”(参见《侗族远祖歌——嘎茫莽道时嘉》,杨保愿采录翻译、过伟序,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页。)
    3杨塑:《女娲考》,见《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6期。
    1转引自叶舒宪著:《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2参见[德]诺伊曼著:《大母神:原型分析》,李以洪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3转引自[法]伊·巴丹特尔著:《男女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2页。
    1[德]温德尔著:《女性主义神学景观:那片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刁文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53页。
    2[美]卡洛琳·麦茜特著:《自然之死——妇女、生态与科学革命》,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页。
    1参见史军超著:《哈尼族文学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73-178页。
    1参见史军超著:《哈尼族文学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21-225页。
    2朱狄著:《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3-207页。
    1莜敏:《女神之名》,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2巴莫曲布嫫:《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巫化叙事风格》,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民族文学论丛》,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2页。
    1巴莫曲布嫫:《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巫化叙事风格》,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民族文学论丛》,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2页。
    2巴莫曲布嫫:《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巫化叙事风格》,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民族文学论丛》,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3巴莫曲布嫫:《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巫化叙事风格》,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民族文学论丛》,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6页。
    4[法]爱弥儿·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巴莫曲布嫫:《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巫化叙事风格》,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民族文学论丛》,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6页。
    2彝族学者刘尧汉认为彝族是尚黑的民族:“川滇凉山彝族全自称‘诺苏’,贵州彝族自称‘糯苏’,云南彝族有‘纳苏’、‘尼苏’、‘涅苏’、云南彝族有‘纳苏”、‘糯’、‘纳’、‘尼’、‘涅’意为黑,‘苏’意人,都是黑人或黑族的意思。‘罗罗’的男女祖先画像名‘沓罗摩’,也有黑母虎的意思。”因此,黑色在彝族眼里是正常高贵的颜色,而红色则有淫邪的意味。(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6页。)
    3刘锋著:《巫蛊与婚姻》,云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查诗拉书》,普学旺等译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87、92页。
    1撒尼青年在十二岁以后到结婚前都到公房集中住宿。小姑娘住的叫女公房,小伙子住的叫男公房。每晚青年男女司’以在公房中唱歌,吹笛,弹三弦,拉二胡,谈情说爱。
    1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重新整理:《阿诗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7-18页。
    2[美]路易莎·沙因:《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见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16页。
    1转引自李银河著:《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2傣族的叙事长诗《十二头魔王》是傣族叙事长诗三大“诗王”之一。所谓傣族的“三大诗王”指的是《吾沙麻罗》、《沾西巴顿》和《十二头魔王》(又名《兰嘎西贺》),后来又增加了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和《粘响》,合称为“五大诗王”。以诗的长度为标准,在一万行以上,同时其内容和影响在傣族民间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歌才称得上“诗王”。
    3岩温等编:《十二头魔王》(兰嘎西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08-109页。
    1[德]西蒙·波娃著:《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49页。
    2[德]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1参见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2参见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8页。
    1也翻译做“习性”,[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1[法]皮埃尔·布迪尔:《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80-81页。
    2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古歌中的女神形象,其身体形象与行为形态是多合为一体的。身体形象和行为形态基本上相互混淆。行为形态的变化与身体的变化、品质的传递之间相互替代。故本节不再赘述女神形象的行为形态,而重点分析叙事长诗中的女性行为形态。
    3“爱情”在云南少数民族爱情叙事歌谣中的叙事结构中至关重要。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传奇故事(爱情故事)部分共有117种关于爱情故事的叙事类型,这些类型在云南少数民族长篇爱情叙事歌谣中都有体现。在众多爱情叙事结构中,最为凸显的是885B型“忠贞的恋人自杀”(男女相爱但受到权势逼迫而自杀)、885A型“好像死去的人”(情人的真心使姑娘复活)、888型“忠实的妻子”(妻子等待丈夫)、888C*型“贞妻为丈夫复仇”等叙事类型。这些叙事要素在云南少数民族的不同爱情叙事歌谣异文本中复现,突出的表现出各少数民族文化中对于男女忠贞爱情的共同诉求,而女性以自己的全部生命践行着这一文化理想。(参见丁乃通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70-279页。)
    4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王松主编:《相勐:三部傣族叙事长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03-304页。
    1参见田兵、罗汛河著:《布依族文学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50-152页。
    2转引自田兵、罗汛河著:《布依族文学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3[德]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刘小枫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4[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7页。
    1参见[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2[德]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75页。
    1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重新整理:《阿诗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1-33页。
    2参见[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7页。
    3参见左玉堂主编:《彝族文学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535-538页。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3页。
    5转引自[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4页。
    1公刘:《<阿诗玛>的整理工作》,见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1转引自:[英]安东尼·吉登斯著:《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0-51页。
    1何积全编:《彝族叙事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1-32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3转引自杨福泉:《政治制度变迁与纳西族的殉情》,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木仕华著:《东巴教与纳西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1[德]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第二性·Ⅰ》(全译本),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86页。
    2民俗学界对于“天鹅处女型”、“羽毛仙女型”、“鱼女型”、“白鸟羽衣型”、“动物报恩型”、“难题求婚型”等主题的充分研究,为我们分析女性作为婚姻施予者的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些主题因时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叙事要素之间相互结合,存在着很多异文。在云南彝族、哈尼族、纳西族、苗族、瑶族、佤族、怒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叙事诗歌中,都流传着这种某些相似的结构质素。国内外学者们从故事的起源、传播、文化背景、美学特点等多种角度进行了解读,钟敬文先生、丁乃通教授以及日本君岛久子等对这些故事类型及其异文进行过研究和分类。在丁乃通教授《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仅313A1型“英雄与神女”的异文具有40多篇,女性都是具有神界出生背景的,既为动植物精灵又为仙女的双重形象。本文则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叙事结构中有关女性行为形态的要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参见丁乃通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76-80页。)
    1参见鹿忆鹿:《难题求婚模式的神话原型》,见《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第2期。
    2参见[澳]杰梅茵·格里尔著:《女太监》,欧阳昱译,桂林:漓江出版社,]991年,第156-157页。
    3肖远平:《生命底蕴的拓展——“鱼姑娘”型故事初探》,见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1页。
    1[美]露丝·本尼迪克著:《文化模式》,何锡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20页。
    1[德]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洲苗学发展研究会编:《文山苗族民间文学集·诗歌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7-63页。
    2文山州文化局/文山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苗族民间故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9-58页。
    3“玛告苟”是苗族传说中癞蛤蟆变成的美女,专门挑拨离间破坏别人婚姻。
    4在万建中先生的《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一书中,“禁室型”禁忌主题与“赶山鞭型”禁忌主题,都涉及到女性违反禁忌导致事情的败坏。丁乃通所归纳的302型“食人妖(魔鬼)的心在蛋中”中也有此主题。(参见万建中著:《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1页;丁乃通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67-68页。)
    1参见《中国苗族文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苗族文学丛书——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6页。另外一篇同样流传于云南省滇东北苗族地区苗族叙事诗《离魂》,讲述斋佼施是个优秀的芦笙歌舞手。一次天神主各鸟家作祭特来请他去吹芦笙,他嘱咐妻子缟攘缟芳好好看护他的肉身直到他的魂魄回来。他的小妹进屋来看见大热天哥哥还捂头睡觉,于是帮忙他擦脸。谁知竟惹了大祸,斋佼施都再也回不来了,缟攘缟芳成为了寡妇。(参见龙江莉编著:《云南苗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要》,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57页。)
    2周国茂:《民俗行为模式》,见陈勤建编《当代中国民俗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91页。
    3万建中著:《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1页。第253页。
    4万建中著:《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1页。第204页。
    1参见雷波、刘辉豪著:《拉祜族文学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147-149页。
    2佚名唱述、林璋记录、整理:《布朗人之歌》,见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3白兴发著:《彝族传统禁忌文化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4参见方素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大观》,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34、55、88、186页。
    1参见[美]玛格丽特·米德著:《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70页。
    2[法]E·杜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1参见[美]马歇尔·萨林斯著:《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2过伟著:《中国女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3过伟著:《中国女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1黄建明等翻译:《普帕米》,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36、144、148页。
    2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3比起其他少数民族,摩梭人的崇母情节尤为突出。摩梭人由于长期实行阿夏婚,因而子女不由父亲抚养,而是由母亲和其他女性家庭成员抚养,母亲因此成为子女惟一确切知道的亲长。故而在歌曲中可以看到,子女对母亲亲厚的感情,母亲和舅舅在家庭和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威信,受到特别的尊敬和爱戴。尊崇母亲是其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原始民族宗教达巴教重要的思想内容,它们共同形成摩梭社会尊奉母亲与女性的社会风尚。
    4刘小幸著:《母体崇拜——彝族祖灵葫芦溯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
    1《普帕米》,黄建民等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0-31页。
    2[法]西蒙·波娃著:《第二性》,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91页。
    1参见上文女性行为认同中的“婚姻施予者”部分。
    2刘红:《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夫妇”叙事的女性倾向》,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250页。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232页。
    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423页。
    2参见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重新整理:《阿诗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1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哈尼阿培聪坡坡》,朱小和演唱,史军超等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0页。
    2白然黑唱述、白金明记录、杨羊就等整理:《一娘生的兄妹》,见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54页。
    1李静:《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女性发展的民族学研究》,见《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1[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常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1[加拿大]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1参见[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2[德]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47页。
    3谢无量著:《中国妇女文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4页。
    4梁乙真著:《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第4页。
    5刘经庵:《歌谣与妇女》,见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77、79页。
    1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第20-21页。
    2刘守尧著:《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第1251页。
    3参见邢莉著:《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4参见方铁、万永林:《我国西南古代居民的婚姻生育风俗》,见方铁主编:《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0-111页。
    1[美]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著:《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施家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87-288页。
    2[加拿大]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50-51页。
    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41-142页。
    2当然,在一些民间情歌中,女性都表现出亦如《阿细的先基》中的热情与主动,比如彝族情歌《初恋歌》、《初会》等。(见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36、339页。)
    3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40、346页。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947页。
    2苗族男女青年,只要不同姓氏,不论认识与否,均以讨食物的方式或借口而求爱结识,故有“结交歌”通常由男方唱出。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073页。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950页。
    2阿夏情歌是反映丽江摩梭阿夏婚的情歌。阿夏婚是云南省宁蒗县永宁地区摩梭族特有的母系形态婚姻,摩梭民间称之为“走婚”。这种婚俗保留了若干的群婚和血缘婚残迹,与典型的偶婚也不一样,还处于初期 对偶婚阶段。阿夏指情人。表现为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双方生活在各自的母系家庭,即不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在结交阿夏的过程中双方都有较为充分的自由。一般到了中年逐渐固定为终身伴侣,但这种固定并非法定形式,而是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形式。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近现代阿夏婚发生了变化,已渗入了一夫一妻的形式。但这种古老的婚姻形态仍保留在歌谣中。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197页。
    2和家修:《简论摩梭风情的实质和存在价值》,见《学术探索》1999年第5期。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196-1198页。
    1朱熹在《诗集传》里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耿瑶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歇,各言其情也”。此语极为中肯。风诗中的婚恋持有71篇,占全部风诗160篇的48%强。(见林树明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3页。)
    2[法]葛兰言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3邢莉著:《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4[法]葛兰言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
    1邢莉著:《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2取自彝族情歌《发誓调》,参见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1页。
    3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31、371 页。
    1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编:《白族民间歌谣集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53、61页。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321页。
    3这里的借用了汉文化的“义”的概念,但这里的涵义并非在儒家意义上使用,而是泛指对情的一种忠诚态度。
    4[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329页。
    5[德]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75页。
    1苗启明、刘向民:《性、爱、婚的三元统合:“人的生产”前提的人类学考察——从<基诺族传统爱情文化>说起》,见《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2[法]葛兰言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9-200页。
    1转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62、437、534、604、614、701页。
    2[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虚构与想像: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汪正龙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3参见[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廿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07页。
    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50-151页。
    2[法]葛兰言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39页。
    3户晓辉著:《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86页。
    1[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26页。
    2[英]科林伍德著:《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0页。
    1[英]拉波特、奥弗林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924页。
    1[德]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61页。
    2转引自[美]约瑟芬·多诺万著:《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版,2003年,第111页。
    3参见张文勋等著:《民族文化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71-74页。
    1罗志发著:《壮族的性别平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18页。
    2梁庭望编著:《壮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136页。
    3参见古文凤:《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苗族/民族文化的织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4参见[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著:《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0页。
    1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72页。
    2从哭嫁起源角度研究的代表性文章有:向国平:《“哭嫁”俗源浅说》,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6期;万建中:《“哭嫁”习俗溯源》,见《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黄近海:《士家族哭嫁习俗起源探讨》,见《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等。从哭嫁社会功能角度研究的代表性的文章有:刘孝瑜:《哭嫁习俗的成年礼意义》,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5期;向柏松的《哭嫁习俗的成年礼意义》,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等。
    3程蔷:《婚前教育与哭嫁风俗》,见《民间文化》2000年第5期。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334-1335页。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1117页。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062页。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1184页。
    1云南少数民族中许多曾存在“姑舅表婚”等特定婚姻形态,并且常常采取优先婚的方式,它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列维—斯特劳斯所提出的,在对等团体之间展开的“限制性”婚姻交换方式。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1184页。
    3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52页。
    4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23页。
    5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1059页。
    6参见余霞、钟年:《女性文化、角色心理与生命史——湖北三峡地区土家族哭嫁歌研究》,见《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参见[英]维克多·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7页。
    2转引自[英]齐格蒙特·鲍曼著:《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1杨普旺:《论彝族“哭嫁”的文化变迁》,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马威等:《情绪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哭嫁”习俗研究》,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歌中有大量的“苦媳妇”调,其内容多为描述在夫家的悲惨生活,哭嫁歌也受到了这些歌谣的影响。
    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559-1561页。
    1[德]格奥尔格·西美尔著:《哲学的主要问题》,钱敏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65页。
    2在母亲形象上,妇女的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并无二致。在少数民族女性纪念母亲的歌谣中,大部分都记录了母亲一生辛勤为家的功劳,塑造了“家中母亲大”的温柔、奉献的全能形象,本文不再赘述。
    1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纺织文化》,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2邢莉著:《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第52页。
    3参见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纺织文化》,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4马和萱:(木叶传情歌为媒》,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页。
    5杨知勇等主编:(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1沈海梅:《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体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见《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2自宋朝城市经济发展以来,至明清时期,随着城市丝织作坊生产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里的织机拥有者不再雇佣妇女,而是雇佣大量的高度专业化的男职工。丝织不再是一个女性的专业领域,妇女的工作降低为不可缺少但又低级的缫丝。在商业和家内的劳动分工中,妇女被限制在报酬最小、技术含量最少的劳动分工上。(参见[美]白馥兰著:《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2-185页。)
    1杨国才:《少数民族女性知识的缘起和发展——以传统手工艺服饰为例》,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2[美]曼索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3参见[美]曼素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1“纵观中古时期的七夕诗,除了极少数如梁刘孝威《咏织女诗》表现的是织女满怀期待和欢喜地等待渡河相会,没有悲伤哀怨的词语,绝大部分的诗歌中满眼皆是表示相思、痛苦和悲叹的语汇,我们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来概括吟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诗歌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悲,伤,怨,愁,恨,怅,叹,泪(涕),这些情绪是涉及织女形象诗歌中的基调。”如:“牵牛悲殊馆,织女悼离家”(王鉴《七夕观织女诗》),“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旋”(萧衍《七夕诗》),“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陆机《拟迢迢牵牛星诗))),“终日遥相望,孤益生愁思”(王筠《代牵牛答织女》),“愁将今夕恨,复著明年花”(庾信《七夕诗》),“织女思北址,牵牛叹南阳”(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参见王小燕:《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40-141页。)
    2邢莉著:《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1张胜冰著:《走进民族神秘的世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哲学探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2参见张胜冰著:《走进民族神秘的世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哲学探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3转引自[美]白馥兰著:《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6-207页。
    1刘经庵:《歌谣与妇女》,见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2以下歌谣皆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转引自[彝]刘小幸著:《母体崇拜——彝族祖灵葫芦溯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8-159页。
    2[苏]C.A.托卡列夫等主编:《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李毅夫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第975页。
    3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8-130页。
    4参见[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著:《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0页。
    1参见谭琳著:《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1刘红:《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夫妇”叙事的女性倾向》,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257页。
    3转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4转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16页。
    1转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23-324页。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562页。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1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563-1564页。
    1参见耿占坤著:《爱与歌唱之谜: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情歌探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2转引自耿占坤著:《爱与歌唱之谜: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情歌探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1取自瑶族情歌《盘歌》,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481页。
    2转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14页。
    3参见马藜著:《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1过伟著:《中国女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2参见谭桂林著:《宗教与妇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19页。
    3赵捷:《性别角色透视:母爱的歌与泣——云南所民族社会中的生育文化与妇女的生育意识和行为》,见方铁主编:《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1参见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2转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9-510页。
    3摘自彝族生活歌《十福歌》,见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4[美]白馥兰著:《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1张文勋等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75页。
    2文山壮族苗族自治洲苗学发展研究会编:《文山苗族民间文学集·诗歌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57-62页。
    1转引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84页。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687页。
    3参见张胜冰著:《走进民族神秘的世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哲学探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32-133页。
    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版社,2003年,第1356页。
    1 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press,1964, p.11.
    2[法]拉康著:《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90页。
    1[法]拉康著:《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91页。
    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2[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5页。
    1[法]罗兰·巴特著:《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2以上歌谣均来自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德]耶尔恩·吕森:《危机、创伤与认同》,见陈新译、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2转引自[德]费迪南·费尔曼著:《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8页。
    1[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93页。
    1[美]艾梅兰著:《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的正统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义》,罗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2[英]玛尔考姆·波微著:《拉康》,牛宏宝、陈喜贵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1参见林树明著:《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04-409 页。
    1王逢振等编译:《性别政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2页。
    1林树明著:《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04-40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3参见王卫东著:《现代艺术哲学引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9页。
    1下文所论“他者认同”,指的是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群体文化对女性同一性的指认。
    2李静:《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女性发展的民族学研究》,见《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廿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98页。
    1参见耿占坤著:《爱与歌唱之谜: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情歌探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1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性史》,张延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0-94页。
    1以上歌谣内容均参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058-1065页。
    2[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胡大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2-103页。
    1参见刘长荣:《齐泽克的意识形态认同理论与主体的自由可能性》,载《世界哲学》2011年第6期。
    1黄华著:《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204页。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1205页。
    3[法]米歇尔·福柯著:《性史》,张延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9页。
    1转引自[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51页。
    2[德]汉斯·罗们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1参见[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00页。
    1转引自詹尼特·A·克莱妮编著:《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运用》,李燕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627页。
    1国外主要以奥波尼、麦茜特、沃伦、格里芬和普鲁姆德为代表的生态女性主义,在女性与自然之间、解除性别压迫和解除生态危机之间建立了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性的关系,从自然文化、精神概念、社会建构等角度探讨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如何建立关联,以及这种关联的可靠性与否;产生了“自然之死”、“生态女权主义”、“盖亚定则”等一系列命题,意在证明女性与自然的天然相亲相近,女性与生俱来的的母性原则更能代表未来社会文化的合理取向。
    2[美]苏珊·格里芬著:《女性与自然:她内心的呼号》,毛喻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3[美]卡洛琳·麦茜特著:《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1韦伯所谓的“世界的祛魅”,指的是西方社会文化从宗教神权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型转型中,对于自然和世界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也可以指主体在文化态度上对于传统文化中崇高、诗意等能指系统的疑虑。(参见:[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4页。)
    2参见蔡毅、尹相如著:《幻想的太阳——宗教与文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98页。
    1[德]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刘小枫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
    2[美]卡洛琳·麦茜特著:《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序言第24页。
    1转引自谭桂林著:《宗教与妇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8页。
    1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3页。
    2参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22-23页。
    1参见王卫东、曾静:《关于“女性文学”命题的反思》,见《南开学报》2010年第4期。
    2这种对女性审美情趣的推崇至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发展为鼎盛,从清代文人编纂的众多妇女的诗歌专集、合集和总集中便可看出。(王绯、毕茗:《最后的盛宴,最后的聚餐——关于中国封建末世妇女的文学/文化身份与书写特征》,见《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1参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第79页、192页、
    2[加]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18页。
    1[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3页。
    1所谓“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均包括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创世古歌、叙事长诗等长篇口传典籍和情歌、生活歌、劳动歌、儿歌等篇幅较短的歌谣。
    1参见[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2[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法]吕西·伊利格瑞著:《二人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9-30页。
    [1]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编:《白族民间歌谣集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何积全编:《彝族叙事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黄建明等翻译:《普帕米》,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4]罗希吾戈:《阿赫希尼摩》,普学旺译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5]龙江莉编著:《云南苗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要》,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6]普学旺主编、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侗族远祖歌——嘎茫莽道时嘉》,杨保愿采录翻译、过伟序,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8]王松主编:《相勐:三部傣族叙事长诗:傣文》,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9]文山壮族苗族自治洲苗学发展研究会编:《文山苗族民间文学集·诗歌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0]文山州文化局/文山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苗族民间故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岩温等编:《十二头魔王》(兰嘎西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2]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哈尼阿培聪坡坡》,朱小和演唱,史军超等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3]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4]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查诗拉书》,普学旺等译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5]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重新整理:《阿诗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17]《中国苗族文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苗族文学丛书——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18]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上、下),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年版。
    [19]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1]杜玉亭著:《基诺族文学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3]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方素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大观》,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5]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户晓辉著:《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7]耿占坤著:《爱与歌唱之谜: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情歌探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古文凤:《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苗族/民族文化的织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9]郭思九、尚仲豪:《佤族文学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0]过伟著:《中国女神》,南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1]黄华著:《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何言宏著:《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 译出版社,2002年版。
    [33]黄应贵著:《返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4]雷波、刘辉豪著:《拉祜族文学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5]梁乙真著:《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
    [36]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梁庭望编著:《壮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38]林树明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9]林树明著:《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刘守尧著:《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
    [41]刘守华著:《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43]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4]刘小幸著:《母体崇拜——彝族祖灵葫芦溯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5]陆次云著:《峒谿纤志》,载骆小所主编:《西南民俗文献》第四卷,影印本,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罗志发著:《壮族的性别平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马藜著:《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木仕华著:《东巴教与纳西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曲春景、耿占春著:《叙事与价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1]史军超著:《哈尼族文学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52]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3]谭桂林著:《宗教与妇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54]谭琳著:《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5]田光远著:《科学与人的问题——论约翰·杜威的科学观及其意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田兵、罗汛河著:《布依族文学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57]万建中著:《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8]王卫东著:《现代艺术哲学引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59]王岳川著:《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王逢振等编译:《性别政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61]文洁华著:《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谢无量著:《中国妇女文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
    [63]邢莉著:《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64]徐霄鹰:《歌唱与敬神——村镇视野中的客家妇女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5]杨照辉著:《普米族文学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66]杨知勇等著:《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67]杨知勇等主编:《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68]叶舒宪著:《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9]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70]张文勋等著:《民族文化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1]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2]张胜冰著:《走进民族神秘的世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哲学探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3]张岩冰著:《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4]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版。
    [75]朱狄著:《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6]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
    [77]左玉堂主编:《彝族文学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78]段汝霖纂修:《永绥厅志》(缩微制品),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版。
    [7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80]Diana Fuss, Essentially Speaking: Feminism, Nature and Difference, New York: Routledge,1989.
    [81]Paula M. L. Moya and Michael R. Hames-Garcia, eds., Reclaiming Identity: Realist Theory and the Predicament of Postmodern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82]James A. H. Murray, Henry Bradley, W. A. Craigie and C. T. Onions, eds.,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 VII,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83]Elaine Showalter,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84]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press,1964.
    [85][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6][美]艾梅兰著:《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的正统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义》,罗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7][加]巴巴拉·阿内尔著:《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88][美]白馥兰著:《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9][法]罗兰·巴特著:《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0][美]朱迪斯·巴特勒等著:《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胡大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1][美]露丝·本尼迪克著:《文化模式》,何锡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2][英]齐格蒙特·鲍曼著:《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3][英]玛尔考姆·波微著:《拉康》,牛宏宝、陈喜贵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94][美]贝蒂·弗里丹著:《女性的奥秘》,程锡麟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5][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96][法]皮埃尔·布迪尔著:《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97][德]西蒙·德·波伏娃著:《第二性》,桑竹影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8][法]E·杜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9][法]爱弥儿·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原始分类》,汲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0][法]伊·巴丹特尔著:《男女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101][美]约瑟芬·多诺万著:《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版,2003年版。
    [102][德]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3][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著:《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04][德]费迪南·费尔曼著:《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
    [10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06][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7][加]弗莱著:《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8][法]珍妮薇·傅蕾丝:《两性的冲突》,邓丽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9][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10][法]米歇尔·福柯著:《性史》,张延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11][法]米歇尔·福柯著:《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2][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3][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14][法]葛兰言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5][澳]杰梅茵·格里尔著:《女太监》,欧阳昱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116][美]苏珊·格里芬著:《女性与自然:她内心的呼号》,毛喻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1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8][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1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20][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0年版。
    [121][英]科林伍德著:《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2][法]拉康著:《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3][英]拉波特、奥弗林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24][英]伊利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王文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26][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谈源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7][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8][美]罗伊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9][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上卷,陆梅林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3][英]马林诺夫斯基著:《野蛮人的性生活》,高鹏编译、金爽绘,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134][美]曼素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5][美]卡洛琳·麦茜特著:《自然之死——妇女、生态与科学革命》,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6][美]玛格丽特·米德著:《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7][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38][德]诺伊曼著:《大母神:原型分析》,李以洪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39][美]马歇尔·萨林斯著:《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0][德]格奥尔格·西美尔著:《哲学的主要问题》,钱敏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41][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42][法]吕西·伊利格瑞:《二人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3][美]苏珊·王·斯考伦等著:《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施家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4][加拿大]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45][英]维克多·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6][美]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47][苏]C.A.托卡列夫等主编:《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李毅夫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版。
    [148][德]温德尔著:《女性主义神学景观:那片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刁文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149][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何开松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50][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虚构与想像: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汪正龙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1][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52][美]詹尼特·A·克莱妮编著:《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运用》,李燕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53]陈志红:《走向广阔的人生——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在思考》,见《文艺理论家》1987年第2期。
    [154]陈庆德、潘春梅:《箐口哈尼族村寨中的妇女角色》,见《思想战线》2008年第4期。
    [155]程蔷:《婚前教育与哭嫁风俗》,见《民间文化》2000年第5期。
    [156]程文超:《新时期女作家创作的情感历程与时代意识》,见《批评家》1987年第4期。
    [157]戴雪红:《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的视角》,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58]范秀娟:《民间歌唱与乡土秩序——壮族传世情歌<嘹歌>研究》,见《民间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159]黄爱华:《米德自我论的来龙去脉及其要义综析》,见《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1期。
    [160]蒋欣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身份/认同”》,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
    [161]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纺织文化》,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62]李静:《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女性发展的民族学研究》,见《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163]刘思谦:《关于女性文学》,见《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164]刘长荣:《齐泽克的意识形态认同理论与主体的自由可能性》,见《世界哲学》2011年第6期。
    [165]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见《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6期。
    [166]刘红:《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夫妇”叙事的女性倾向》,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67]刘孝瑜:《哭嫁习俗的成年礼意义》,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5期。
    [168]马威等:《情绪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哭嫁”习俗研究》,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69]孟慧英:《史诗与认同表述》,见《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70]苗启明、刘向民:《性、爱、婚的三元统合:“人的生产”前提的人类学考察——从<基诺族传统爱情文化>说起》,见《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171]彭谊:《隐藏在民间哭嫁与哭嫁歌中的女性意识》,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72]乔以钢:《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见《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
    [173]沈海梅:《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体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见《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174]沈有珠:《<诗经>情歌与苗族情歌的婚恋文化再探》,见《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
    [175]王卫东、曾静:《关于“女性文学”命题的反思》,见《南开学报》2010年第4期。
    [176]万建中:《“哭嫁”习俗溯源》,见《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
    [177]吴黛英:《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漫谈》,见《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期;
    [178]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见《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79]武新军:《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思路批判》,见《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180]朱虹:《美国当前的“妇女文学”——<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见《世界文学》1981年第4期。
    [181]杨福泉:《政治制度变迁与纳西族的殉情》,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82]杨堃:《女娲考》,见《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6期。
    [183]杨国才:《少数民族女性知识的缘起和发展——以传统手工艺服饰为例》,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84]周宪:《文学与认同》,见《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85]刘锋著:《巫蛊与婚姻》,云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86]王小燕:《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87]刘经庵:《歌谣与妇女》,见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88]巴莫曲布嫫:《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巫化叙事风格》,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民族文学论丛》,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9]方铁、万永林:《我国西南古代居民的婚姻生育风俗》,见方铁主编:《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0]赵捷:《性别角色透视:母爱的歌与泣——云南所民族社会中的生育文化与妇女的生育意识和行为》,见方铁主编:《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1]肖远平:《生命底蕴的拓展——“鱼姑娘”型故事初探》,见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2]公刘:《<阿诗玛>的整理工作》,见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93][美]钱德拉·塔尔帕德·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94][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5][丹麦]斯文德·埃里克·拉森:《文化对话:形象间的相互影响》,见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6][罗马尼亚]保罗·柯奈阿:《相对主义的挑战和理解“他者”》,见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7][美]路易莎·沙因:《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见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98][美]史密斯:《黑人女性主义评论的萌芽》,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99][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见张京嫒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0][美]凯瑟琳·凯勒:《走向后父权制的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见[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01][德]耶尔恩·吕森:《危机、创伤与认同》,见陈新译、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2]Julia Kristeva, Woman Can Never Be Defined, in E. Marks and I. Courtivron eds., New French Feminisms,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