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浙江温岭方言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温岭境内的方言,除了箬山话属闽南方言岛外,其余皆属吴语台州片方言,本文所指温岭方言不包括箬山话。
     温岭方言因为李荣先生的影响而在全国汉语方言学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他的四篇关于温岭方言的研究专文,以及在其他很多文章中出现的温岭方言的例证,特别是《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和《温岭方言的变音》二文,对汉语方言研究具有开创性和经典性的意义。但是,李荣先生对温岭方言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语音方面,而且未成系统,词汇和语法更不曾涉及一二。其他研究者的零星文章,也不能让我们了解温岭方言的全貌。作为一个温岭人,同时作为一个汉语方言的研究者,在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方言资源时,将其选为首要的研究对象就显得非常的顺理成章了。
     本文对温岭方言的研究始终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和思路来突出温岭方言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研究内容的“点面结合”
     1.通过对温岭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要素的全面涉猎,构建起温岭方言的语言全貌。
     2.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并未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是在前贤大家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研究程度进行相应的补充性研究和深入性研究。语音方面,补充性研究和深入性研究相结合,既补充了同音字汇、古今比较、内部差异、特殊的语音现象,以及李荣先生尚未来得及完成的关于连读变调的多字组格式、关于变音的功能和分布等内容,又对温岭方言的语音系统、连读变调的两字组和三字组的模式等进行了深入地比较和分析,推动了温岭方言语音的进一步研究;词汇方面,分析了温岭方言词汇的来源和特点,并整理出了温岭方言主要的特色词汇;语法方面,由于方言之间语法的差异相对较小,因此,本文仅选取了几个最有特色的语法点加以分析,主要包括有特色的词类(如量词、趋向动词、后置副词、后置方位词等)、动词的体貌、句子特点(小句结构语序、比较句、语气词等)。
     二、研究方法的“点面结合”
     1.抓住“对内”和“对外”上的“点面结合”。“对内”,指温岭方言自身系统的研究。以市政府所在地太平话为代表点,同时选取差异明显的六个点进行语音的内部比较,这六个点分别是:泽国(带有黄岩话的特征)、新河(李荣先生的老家)、坞根(与温州的乐清和台州的玉环接壤)、岙环和松门(明清卫所驻地)、石塘(中国大陆新千年曙光首照地、闽南方言岛的邻接地);“对外”,指温岭方言与宁波话(属北部吴语)、温州话(属南部吴语)等其他吴语的比较。“对内”和“对外”两条线的双向并进,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温岭方言自身的特点,认清温岭方言在吴语中的语言地位,以及吴语内部语言接触和分片的问题。
     2.以传统方言研究方法为“面”来研究温岭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但又能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的“点”进行研究方法上的适当调整,比如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对语言现象的解释等加以适度地运用等,有助于我们认识温岭方言正在进行中的变化和已经完成的变化等。
Wenling dialect belongs to Taizhou group of Wu dialect, except RuoShan dialectwhich belongs to Southern Min dialect island. In this dissertation, RuoShan dialect isn’tincluded in Wenling dialect.
     Owing to Mister Li Rong, Wenling dialect is well-known to scholars in dialectresearch.His four special articles about Wenling dialect and the examples of Wenlingdialect in many other articles,Tone Sandhi of Wenling Dialect and The Inflexion ofWenling Dialect, in particular, plays a creative and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ofChinese dialects. However, LiRong’s articles focuses on studying phonetics, which is not acomplete system, neither a reference to lexics and grammar. Other researchers’ sporadicarticles, also can't give us a whole picture of Wenling dialect. Therefore, as a Wenlingnative, meantime, a researcher of Chinese dialects, it seems reasonable to choose Wenlingdialect, which has special research meaning and value of studying, as my primary studyingobject.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Wenling dialect study, the author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andcore thoughts of “intergrating points and spheres”,which basically reflects in thefollowing2respects:
     First,“integrating points and spheres” is reflected in research contents.
     1. We construct a Language panoramic of Wenling dialect by researching itsphonetics, lexics and grammar.
     2. We don’t intend to exhaust all facets of each aspect about phonetics, lexics andgrammar. Instead, extended and deep research are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formerscholars’ study.
     In phonetics aspect, the combination of complementary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not only replenishes the phenomenon of homophony syllabary, the comparision betweenancient and today, the inside differences and particular phonetic phenomena, theunfinished multiword with tone Sandhi and the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nflexion by Li Rong, but also provides a deep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bout phonetic system of Wenling dialect and tone sandhi of the disyllables and tri-syllabic. All abovepromotes the study on phonetics of Wenling dialect.
     In lexics aspect, we analyse the sour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nling dialect, andmake a research of its distinguished glossary.
     In grammar aspect, consideraing the min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ousdialects,we analyse several grammar point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ncluding typicalparts of speech, such as quantifier, directional verb, postpositive adverb, postpositive nounof locality, etc. and the aspects of verb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tences such as the orderof brief setences, comparative sentences, modal particles, etc.
     Second,“integrating points and spheres” is reflected in research methods.
     1. Grasping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points and spheres” both internally andexternally. For interior, it means to research its own system of Wenling dialect. Taking thedialect of Taiping, seat of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Wenling, as a representative one, wechoose six dialects spot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compare them. The six spots areZeguo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angyan dialect), Xinhe (Li Rong’s hometown),Wugen (It neighbours Yueqing in Wenzhou and Yuhuan in Taizhou), Aohuan andSongmen (the sites of garris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Shitang (the first place inMainland China to meet the dawn of the new Millennium, and the place to adjoin theSouthern Min dialect island).
     2. Using traditional research approach as sphere to study the phonetics, lexics andgrammar of Wenling dialect, and adjusting method proper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contents,which is seen as points e.g.,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theexplanation of linguistic phenomena reasonably are conduciv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changing and the changed of Wenling dialect.
引文
①本节关于温岭的文字、数据和图片材料主要来源于温岭市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http://www.wl.gov.cn)。
    ①本部分材料除了已注明的文献出处外,主要来源于《温岭县志》(温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②浙江温岭方志办编.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14页。
    ③浙江温岭方志办编.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11页。
    ④浙江温岭方志办编.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35页。
    ⑤浙江温岭方志办编.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158页。
    ①关于温岭方言的研究综述,详见本文第一章“语音系统”中的第三节“温岭方言语音系统研究比较”。
    ①浙江温岭方志办编.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39页。
    ②详见第四章“内部差异”。
    ①箬山话的介绍详见《浙江温岭的一个闽南方言岛——箬山话》(阮咏梅,《方言》2011年第3期)。
    ①象声词,模拟汽车喇叭声:~~m33m33。也有人发成[tu55]音。
    ①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②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③参照汪平先生(2003:13)的划分:A类指[i u y]韵母,B类指以它们为介音的韵母。
    ④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①A类的数据是[i u y]3个韵母各自所拼声母的数目与温岭方言34个声母总数之比,B类的数据是各呼中B类韵母所拼声母的总数除以该B类韵母数后所得的平均数与34个声母总数之比。
    ①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阮咏梅.从语言研究的制约因素看汉语方言学.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2):73-76;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5期。
    ②浙江温岭方志办.太平县古志三种(嘉靖·嘉庆·光绪太平县志).中华书局,1997年,第41页。
    ①周有光.新语文的建设.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211页。
    ②按照《温岭话新文字草案》中制订的音系,“温岭话识字读本”的拉丁化新文字应为:Unlhinhuo xiqsh dhoqben。现文中的注音(Unihihuo siqshqben)疑系印刷错误。会刊“Shgimong”的温岭话意思是“自己望”,即“自己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宗旨相符。
    ③关于温岭话新文字运动的相关资料,还可详细参见《当年,曾有一种温岭话新文字》一文,发表于《温岭日报》
    (2007年3月30日),作者黄晓慧。
    ④这行新文字直译成汉字是:拨给播种同志用。与上述汉字书名的副标题没有一一对应。
    ⑤温岭县文化局编印.温岭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19-1949),1993年,第207-209页。
    ①疑为“话”字。
    ②根据《草案》的音系,该音现标为[n],但后面括号里的例子“通”应为后鼻韵尾,好像与此韵母不符。
    ①《草案》中[m]、[ng]自成音节时与作声母时(包括舒声韵和入声韵)是同一个音位,但[n]却处理成两个:一个在舒声韵前,如:nhi(拟)/ni(泥);一个在入声韵前,如nhiq(捏,读重声))/niq(日)。
    ①杭州大学中文系方言调查组.温岭方言.杭州大学学报,1959(3):151-205。
    ②温岭方言.杭州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第151-152页。
    ①“昆”字在太平话的三个发音人中有差异:本文所记的两种读音同时出现在一个人口中,另外两个人是一个只读[k u n42],一个只读[ku n42]。这个字在温岭方言中也存在地域差异:泽国、岙环读送气音,坞根、新河、松门读不送气。年轻人则只会读送气音。总之,这个字的不同读音在文白异读、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方面均有体现。不送气的读音是白读层,送气的读音是受普通话的影响产生的文读音。
    ③“术述绝”三个字今读音存在分歧。专门为此调查了三个发音人,结果得到三种不同的结论:一是“术述绝”都读[y];二是“术述绝”都读[yo];三是“术述”读[y],“绝”读[yo]。本文采用第二种读音。因为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第二种读音的发音合作人是最正宗的温岭太平人,而且是非常理想的发音合作人。
    ①鼻辅音韵母主要涉及中古音的三母、五摄以及不明来历的白读字音。“三母”指日母、疑母和匣母,“五摄”指止摄、遇摄、曾摄、梗摄和通摄。如:吴五伍合一︱午鱼渔合三(蟹合口疑母);儿尔支︱二脂︱而耳之(止开三日母);弘(曾合一等韵匣母);宏(梗合二耕韵匣母);红洪鸿虹(通合一东韵匣母)。李荣先生认为这些鼻音韵“可以分析成[h]声母拼[m n]韵母,也可以分析成[hn n n]等复合声母拼零韵母。前一种分析法要承认[m n]是韵母,后一种分析法要增加[hn h]两个复合声母。现在按前一种办法处理”(李荣1985:53)。本文从之。在进行古今语音比较时,我们认为这类字的白读音是声母[h]分别后拼鼻辅音韵母[m n],因此不出现在分析范围中。
    ①本文所举例外字仅按声母、韵母、声调单独分类,不包括声、韵、调杂糅的例外字,可详见“同音字汇”。另外,同时见于《特字表》(见《方言》1991年第3期),或者在中古音系统中本来就有两读的例外字均在此从略。
    ②“一般”中的老派读法。
    ③用于“舌苔”。
    ④用于“发酵”。
    ①属于最老派的读音。现在一般读为[na31]。
    ②用于“惹祸”,义为“惹祸;闯祸”。
    ①以前去商店买布就叫“扯布”,如果要买两尺布,就说“布扯两尺”。
    ②梅祖麟先生在《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中国语文》2001年第1期)一文中提到:“受了李荣、张琨两位先生的启发,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现北部吴语有个鱼虞有别的层次,所用的资料是上海、苏州、崇明、宁波、金华、温州方言。”如果将金华和温州方言作为北部吴语的佐证材料,那么温岭方言也将属于北部吴语的范围。实际上,温岭方言和金华、温州方言同属于南部吴语。本文后面将有详细分析。
    ③南部吴语(如温州话郑张尚芳2008)和赣语(如江西吴城话肖萍2008)等方言中,表远指代词的读音为[hei45]温州、[xe213]吴城,写作“许”字,本文从之。但是,“许”在温岭方言中出现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或者
    后加普通名词表示“这种;这些”的意思。声调上则比较灵活。如:“许人这种人、许物事这些东西”中读[he55],在“我许我们、尔许你们”中读[he55]、[he51]或轻声[he]。
    ②大溪镇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721页。
    ①本地图根据“温岭网”中“温岭市政区地图”修改而成,比例和地理位置不变,只是突出了与本文有关的七个方言点。该地图来源网址:http://www.dawenling.com/map_3.htm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①有一个[i51]的音节,但那是“姐”字受普通话影响产生的新读书音,“姐”字的本音是[ia42],口语中一般读降变音[ia51]。
    ②这里的“温岭全县”说法有误,应改成“温岭(不包括石塘、坞根等地)”,理由如上文。
    ③“一律”一词表述有误,应改成“一般”。
    ①“劝”字重出,应删除一字。
    ②例字中的后九字“弓穷共兄凶、菊缺决曲”在台州方言内部其实是有差异的。总的来说可分成两类:一类包括临海、天台、三门、仙居,一类包括椒江、黄岩、温岭、玉环。而它们各自的内部还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如同温岭内部差异一样。这九个例字基本上反映的是临海一类的。
    ③十五韵中“阳东钟”三韵也有内部差异,情况与注释③相同。
    ④阮咏梅.台州方言在吴语中的内外关系.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10年(1):14。
    ⑤本部分删改自《温岭方言侯韵字读音的内部差异及其变化》(阮咏梅,《汉语学报》2012年第1期)。
    ①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85页。
    ①上表例字中“笋春纯”是臻合三的字,在温岭方言内部也存在鼻韵尾形式上的差异,后文的“新老派差异”中有详述,此处以太平话为代表。
    ①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①徐越.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①“牛”字例外,读同流开一等韵[i]。
    ①表中记音采用宽式音标,相同的标音实际上存在各自的些许差异,但并不影响各地音系内的对立统一。
    ①在第一章“温岭方言的语音系统”中已有说明:声母为非舌根音的入声韵[i]的主要元音的舌位实际上在[]和[e]之间,与声母为舌根音的入声韵(如“甲”)处于互补地位,所以归为同一个入声韵。其他各点的处理方式与太平话相同。
    ②太平话中的[a]实际音值更近[ɑ],其他各点则与[]相近。
    ①温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温岭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35页。
    ②阮咏梅.温岭方言侯韵字读音的内部差异及其变化.汉语学报,2012年第1期。
    ①白读为[du13i31],指女孩子。小女孩儿一般叫“小大娘[i42du13i31-51]”或“大娘头[du13i31d31-15]”。“娘”和“头”都读变音,这里的“娘”不合一般的变音规则,看来也是为了表示强调别义的作用。如果读为[du13i31-15]则指大姑姑的意思,或叫[du13ku33i31-15]。如果指老年妇女,则文读为[l42da13i31-15]或[da13i31-15],且后字“娘”要读升变音。有的人写成“度娘”表“女孩儿”义,以示区别于“老大娘”或防止其他歧义,其实无论从古今语音对应规律还是字面意思上来看,均无此必要。
    ①本节在第16届全国汉语方言学年会分组讨论中宣读时,得到了王福堂先生、王洪君先生、苏晓青先生等与会专家和同行的指点。上海大学凌锋博士始终热心地赐教praat语音分析软件的使用。在此一并致谢!文中一切错谬之处由作者自负。①
    ②李荣.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1979年(1):1-29。
    ③关于李荣先生温岭方言的系列研究文章的发音说明人和记音地点的情况介绍,已在前文“第一章温岭方言语音分析”中作过详细介绍,此处从略。
    ④调域上下限的异动受语音环境和发音人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觉得字组的多寡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字组越多越接近语言交际的真实状况,从而降低对声调表意的单纯依赖性。
    ⑤两个变音在连读变调范畴中只出现在后字。个别数词作前字时本音和变音两读的情况是属于语义和语法的层面,详见下文“第六章温岭方言的变音”,此处从略。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6-209页。
    ②汪平.苏州方言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第82页。
    ①石锋、廖荣蓉.语音丛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②石锋、廖荣蓉.语音丛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05页。
    ①李荣.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1979年(1):1-29。
    ②按照三字组实际读音,末字的本字应为阴去调,温岭话中同音字有“絮、四、肆”等。此处暂且沿用李文中的注音。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6-209页。
    ②曹剑芬.现代语音研究与探索.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1页。
    ③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2页。
    ②此处应为“阴入”。在此段引文的同一页中,还有一些标调有误,如阴上“小肥”、“小被”中的“小”可能因印刷不清而难以正确分辨。
    ③李荣.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1979年(1):1-29。
    ①该声调图根据本人发音而作。
    ②余志鸿.线性序列和立体语法.汉语学习,1988年第4期。
    ①林华.音系和语法的竞争——浅谈上声变调的灵活性,汉语词汇·句法·语音的相互关联.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3页。
    ②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5页。
    ①李荣先生在《温岭方言语音分析》(1966)一文中所列入声韵为十四个。
    ②李荣.温岭方言语音分析,《语文论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6页。
    ③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语文论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0页。
    ①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1页。
    ②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1页。
    ③李如龙.论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厦门大学学报,2002第6期。
    ④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5页。
    ①梁晓玲.黑龙江方言的量词.方言,2010(3):273-278。
    ②石毓智.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语言研究,1996(2):1-12。
    ③“件”的变调不合温岭话变音的一般规则,阳上调应变为降变音,但这里两可。
    ①朱晓农.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3页。
    ①戴昭铭.天台方言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82页。
    ②温岭方言同普通话一样,“两”不能用在量词前表序数,而是用“二[n13]”代替。
    ①曹志耘.吴语汤溪方言合变式小称调的功能.中国语文,2011(4):346-351。
    ①曹广衢.温岭话入声变调同语法的关系.中国语文,1958第4期。
    ②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此处的“阴声”和“阳声”应该就是本文所指的“元音韵母”和“鼻音韵母”,阳声包括鼻化韵和鼻尾韵。
    ④曹广衢.温岭话入声变调同语法的关系.中国语文,1958(4):341。
    ①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7页。
    ②李荣.温岭话“鹹淡”倒过来念还是“鹹淡”.方言,1986(2):106。
    ①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②两者之间的差异详见前文第四章“内部差异”。
    ①李荣.温岭方言的轻声.方言,1992(1):1-8.
    ②关于数量词的读音,详见前文第六章“温岭方言中的变音”。
    ①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
    ②浙江省温岭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温岭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8年。电子版见温岭图书馆网址:http://www.wllib.net.cn/dimingzhi/mulu.htm
    ③“前屿”、“后屿”又叫“双屿”。
    ④根据书中注释,“北头屿”疑为“北斗屿”。
    ⑤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15页。
    ①浙江省温岭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温岭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8年,第710页。
    ②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15页。
    ③阮法根[主编].泽国镇志.中华书局,1999年。
    ④本章写好后,笔者的父亲终于向泽国当地人打听到该地名的写法就是“后洪泾”,证实了笔者的推测是正确的。
    ①浙江省温岭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温岭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8年,第297页。
    ①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1页。
    ②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中华书局,2008年,第211页。
    ④以上外来词的例词来自游汝杰《<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所见外来词研究》(《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第261-268页)。国际音标和注释为笔者所加。
    ①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2页。
    ①汪平.汉语方言的焦点特征.语文研究,2005年第3期。
    ②曹广衢.浙江温岭话“头”的用法研究.中国语文,1959年(1):78。
    ③曹广衢.浙江温岭话“头”的用法研究.中国语文,1959(1):78-79。
    ①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986(1):27。
    ①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986(1):11。
    ①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页。
    ②温岭人的俗体字是“刁”。李荣先生认为本字是“花雕”的“雕”,见《温岭方言语音分析》(《语文论衡》,1985年,第52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5页。
    ②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③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①浙江温岭方志办编.太平县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第41页。
    ①周志锋.宁波方言的词汇特点.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10年(1):6-12。
    ②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2-78页。
    ①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34页。
    ②汪平.苏州方言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第17-179页。
    ①“考”是“去爻[k ie550]”的合音。
    ②李荣先生认为温岭方言中“风痴”中“痴”的本字就是“台”字(李荣《台风的本字》,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刊于《方言》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和第2期).
    ①助词“个[kie55]”包括“我个我的、尔个你的、渠个他的”、“格个这个、解个那个”、“哪个”、“减儿个谁的”,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是一类的,可作主语和宾语,不能作定语。与下面的助词“格”基本上构成互补。此类仅解释“我个”的用法,其余从略。
    ②助词“格[ka0]”包括“我格我的、尔格你的、渠格他的”、“格格这个、解格那个”、“哪格哪个”、“减儿格谁的”,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是一类的,一般作定语用,后带宾语。此类仅解释“我格”的用法,其余从略。
    ①量词见前文“温岭方言中的特色量词”,此处从略。
    ②有人认为其本字为“问”(见程和平《说说台州方言的量词》,《台州晚报》2011年9月25日)。其实“问”在温岭话及整个台州方言中的白读音声母都是读[m]的,一个口语中常用的量词不大可能都读成文读音的,所以本字为“份”比“问”合适。
    ①《鄞县通志》中作“斢”,明代小说中一般写作“透”,均为阴去字。
    ②本字见第十章第一节“量词”中“根”条目的解释。
    ①李建平,张显成.先秦两汉魏晋简帛量词析论.中华文化论坛,2009(4):74。
    ②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第129页。
    ①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②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第94页。
    ①石汝杰、刘丹青.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语言研究,1985(1):160-166。
    ①曹志耘.汉语方言大辞典(语法卷).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②王健、顾劲松.涟水(南禄)话量词的特殊用法.中国语文,2006,(3):237-241。
    ①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0-11页。
    ①温岭话中的“转”字有两种意思:一是趋向动词“回”,二是普通动词“转圈、打转”。此处自然作趋向动词解。
    ①本章只谈关于趋向动词的相关用法,不详谈动词重叠式。
    ②汪平.苏州方言的“得”.语言研究,2001,(2):19-22。
    ③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方言,2010(2):100。
    ①趒[di31],应属古效开四定母平声字,在温岭话中主要是“走”的意思,也可用于下棋的时候,强调棋子的走法。
    ②详见后文第三节“后置副词”。
    ①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00-401页。
    ②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08-309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5-166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5页。
    ①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5):367-380。
    ①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93页。
    ①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93-294页。
    ①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方言,2010(2):98。
    ②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方言,2010(2):103。
    ③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方言,2010(2):103-104。
    ④这个字的本字一般写作“显”。但据王文胜考证,其本字应为“险”,主要依据是景宁话中不但“显”和“险”不同音,而且“险”与一表程度的后置成分同音,另外北京话和许多方言中的程度补语形式也表明该字是从有实在意义的“险”虚化而来的(详见《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险”》2003)。他的观点很有说服力。但是从温岭方言的实际情况来看,用“显”可能更合适些,因为它表示的程度并未达到极量的地位,故仍从众写为“显”。
    ⑤赵日新.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结构的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6):45-51。
    ⑥王文胜.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险”.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33-35。
    ①张洁.温州方言词“显”的语法·语义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6):52。
    ②张谊生、杨一飞.副、区兼类词的句法分布及功能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6):81-86。
    ③傅佐之、黄敬旺.温州方言的表程度语素“显”.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2):130-141。
    ①温岭方言中读为[k-15]的字只有两个候选项:一个是“跟”,一个是“根”,本音都是[k33],变音后读为升变音。从词义上来看,这两个字本来就是有联系的,表示非常接近某一时间(主要是时点)时用“跟”比“根”更合适,“时间名词+跟”就是指“某个时点在后面紧跟着”的意思,即“某个时点即将来临”。
    ②赵日新.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结构的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6):45-51。
    ③朱彰年、薛恭穆、汪维辉、周志锋.阿拉宁波话.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1年。
    ④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35页。
    ①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7页。
    ①曹志耘.汉语方言里表示动作次序的后置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17-37。
    ①①曹志耘.汉语方言里表示动作次序的后置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17-37.
    ①曹志耘.汉语方言里表示动作次序的后置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4):17-37。
    ②骆锤炼.吴语的后置副词“添”与有界化.语言科学,2009,(5):475。
    ①骆锤炼.吴语的后置副词“添”与有界化.语言科学,2009(5):473。
    ②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2页。
    ①王文胜.浙江遂昌方言的“添”.方言,2006(2):123。
    ②王文胜.浙江遂昌方言的“添”.方言,2006(2):119-124。
    ①由周志锋先生提供。
    ①“‘搭’是吴语的俗写,本字是‘’——《集韵》盍韵德盍切:地之区处。”(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中华书局,2008年,第235页)。本章记为“搭”。
    ②麻将中的一种牌,一般有四个,该牌正面上无任何图案,可代替任何一张牌。
    ①有的资料上记作“厢”。按其在连调中的实际声调来看,根据温岭话连读变调的规律,该字应为阴去。所以“向”比“厢”合适。
    ①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97页。
    ①“倒”是“得爻”的合音。
    ①也有的观点认为“始见于宋代”。见雷冬平、胡丽珍《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再探》.中国语文,2010(1):69。
    ②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2001(2):73。
    ①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①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①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②汪平.苏州语法新探.(未刊著作),第155-156页。
    ①雷冬平、胡丽珍.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再探.中国语文,2010(1):70。
    ②石汝杰.苏州方言动词的体和貌.吴语文献资料研究.好文出版(日本),2009年,第186页。
    ①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②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①高永奇.浚县方言中的体貌系统初探.殷都学刊,2001(2):94。
    ①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方言,2001(4):333。
    ②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方言,2001(4):333。
    ③汪平.苏州方言的话题结构,语言研究,2004(4):65-70。
    ①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方言,2001(4):335。
    ①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方言,2003年第3期。
    ②张赪.从汉语比较句看历时演变与共时地理分布的关系.语文研究,2005年第1期。
    ①张赪.从汉语比较句看历时演变与共时地理分布的关系.语文研究,2005年第1期。
    ①何洪峰黄冈方言的比较句.语言研究,2001年第4期。
    ①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方言,2003年第3期。
    ①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7页。
    ①详见第六章“其他语音现象”。
    ②汪平.苏州方言语法(未刊著作),第112页。
    ③邵敬敏.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9页。
    ①本部分兼作全文的结论环节,是基于温岭方言的研究视点而推及整个台州方言,来考察台州方言在吴语内部的分区归属问题。有些内容以《台州方言在吴语中的内外关系》为题,已发表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10年第1期)上。该文未包括本部分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的分析。本次写作已有较大修改。
    ②颜逸明.吴语概说.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第82页。
    ③游汝杰.上海话在吴语分区上的地位----兼论上海话的混合方言性质.方言,2006,(1):72-78。
    ③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②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页。
    ③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④台州地区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⑤三门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⑥天台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
    ①汪平.北部吴语三小片的重新画分.方言,2005(2):149-156。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36-240页。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0页.
    ①朱晓农.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23-127页。
    ①大西博子.吴语的单音形容词重叠后缀初探,吴语研究(第二期).上海教育版社,2003年。
    ①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4页。
    ①http://www.zjtz.gov.cn/ksp/4/_tzgl.jsp?node=1005
    ②J. K.Chambers&Perter Trudgill. Dialectolog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J. K.Chambers&Perter Trudgill. Dialectolog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①J. K.Chambers&Perter Trudgill. Dialectolog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②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③J. K.Chambers&Perter Trudgill. Dialectolog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①汪平.再说上海话的分区.方言,2006(3):278-280。
    ②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1-199页。
    ③游汝杰.上海话在吴语分区上的地位----兼论上海话的混合方言性质.方言,2006,(1):72-78。
    ④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页。
    ①实际调查人数远远超过所列名单。在此谨向所有接受过本人调查的发音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1.曹剑芬.现代语音研究与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陈刚.北京方言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陈立中.湘语与吴语音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储泽祥.汉语空间短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戴昭铭.天台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甘于恩.七彩方言——方言与文化趣谈[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9.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0.李小凡.苏州方言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李荣.音韵存稿[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3.李荣.语文论衡[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4.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6.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7.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8.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9.吕叔湘.吕叔湘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0.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4.
    21.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3.钱乃荣.现代汉语研究论稿[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4.阮法根(主编).泽国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25.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三门县志》编委.三门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7.上海市语文学会,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合编.吴语研究(第二、三、四、五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003、2008、2010.
    28.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9.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0.施春宏.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1.石锋、廖荣蓉.语音丛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2.石汝杰.吴语文献资料研究[M].好文出版(日本),2009.
    33.石毓智.语法化理论——基于汉语发展的历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4.《台州地区志》编委.台州地区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5.《天台县志》编委.天台县志[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36.肖萍.江西石城方言语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37.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8.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9.徐越.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0.王福堂.汉语方音字汇[M].语文出版社,1989.
    41.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42.汪化云.汉语方言代词论略[M].成都:巴蜀书社,2008.
    43.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4.汪平.苏州方言语音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6.
    45.汪平.方言平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6.汪平.苏州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7.汪平.苏州语法新探[M].(未刊著作)
    48.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9.王文胜.处州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0.温端政、吴建生主编.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1.温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温岭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52.温岭县文化局编印.温岭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19-1949)[M],1993年.内部资料
    53.吴宗济、林茂灿主编.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5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55.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6.《玉环县志》编委.玉环县志[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57.张亚军.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8.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59.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0.浙江温岭方志办编.太平县古志三种(嘉靖·嘉庆·光绪太平县志·浙江温岭)[M].北京:中华书局,1997.61.浙江省温岭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温岭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8.62.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63.周有光.新语文的建设[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6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5.朱晓农.方法:语言学的灵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朱彰年、薛恭穆、汪维辉、周志锋.阿拉宁波话[M].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1.67.桥本万太郎著(日).余志鸿译.语言地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8. Chambers, J.K.; Trudgill, Peter.Dialectology[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9. Matthew Y. Chen.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模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70. Yip, Moira. Tone(影印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1. Coulmas, Florian.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蔡勇飞.吴语的边界和南北分区[J].方言,1984年第1期.
    [2]曹广衢.温岭话入声变调同语法的关系[J],中国语文,1958第4期.
    [3]曹广衢.浙江温岭话“头”的用法研究[J].中国语文,1959年第1期.
    [4]曹志耘.汉语方言里表示动作次序的后置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5]曹志耘.南部吴语的小称[J].语言研究,2001年第3期.
    [6]曹志耘.吴语汤溪方言合变式小称调的功能[J].中国语文,2011年第4期.
    [7]陈忠敏.吴语清音浊流的声学特征及鉴定标志——以上海话为例[J],语言研究,2010年第3期.
    [8]陈忠敏.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
    [9]大西博子.吴语的单音形容词重叠后缀初探[C],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上海市语文学会编《吴语研究》(第二期).上海教育版社,2003年.
    [10]傅国通、蔡勇飞、鲍士杰等.吴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1期.
    [11]傅佐之、黄敬旺.温州方言的表程度语素“显”[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12]高永奇.浚县方言中的体貌系统初探[J].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
    [13]杭州大学中文系方言调查组.温岭方言[J],杭州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
    [14]何洪峰.黄冈方言的比较句[J].语言研究,2001年第4期.
    [15]胡方.宁波方言功能词变调及与句法的关系[C].吴语研究(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6]金立鑫.语言类型——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J].外国语,2006年第5期.
    [17]雷冬平、胡丽珍.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再探[J].中国语文,2010年第1期.
    [18]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第3期.
    [19]李建平、张显成.先秦两汉魏晋简帛量词析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4期.
    [20]李军华、李长华.“呢”字句的情态类型与语气词“呢”的情态意义考察[J].语言研究,2010年第3期.
    [21]李小凡.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J].方言,1998年第3期.
    [22]李荣.温岭方言语音分析[J].中国语文,1966年第1期.
    [23]李荣.温岭话“鹹淡”倒过来念还是“鹹淡”[J].方言,1986年第2期.
    [24]李荣.温岭方言的变音[J].中国语文,1978年第2期.
    [25]李荣.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第1期.
    [26]李荣.颱風的本字(上)[J].方言,1990年第4期.
    [27]李荣.颱風的本字(中)[J].方言,1991年第1期.
    [28]李荣.颱風的本字(下)[J].方言,1991年第2期.
    [29]李荣.温岭方言的轻声[J].方言,1992年第1期.
    [30]李如龙.论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J].厦门大学学报,2002第6期.
    [31]梁晓玲.黑龙江方言的量词[J].方言,2010年第3期.
    [32]林华.音系和语法的竞争——浅谈上声变调的灵活性[C],汉语词汇·句法·语音的相互关联.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3]林晓晓.吴语路桥方言的连读变调.第六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温州),2010年.
    [34]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J].语言研究,1986年第1期.
    [35]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36]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J].方言,2001年第4期.
    [37]刘振平.表比较的“有”字句研究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8]刘俐李.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回望[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9]骆锤炼.吴语的后置副词“添”与有界化[J].语言科学,2009年第5期.
    [40]潘悟云.“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J].语言研究,1995年第1期.
    [41]彭小川.广州方言表“持续“义的几种形式及其意义的对比分析J].语文研究.2003年第4期.
    [42]阮咏梅.从语言研究的制约因素看汉语方言学[J].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43]阮咏梅.台州方言在吴语中的内外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10年第1期.
    [44]阮咏梅.温岭方言侯韵字读音的内部差异及其变化[J].汉语学报,2012年第1期.
    [45]沈家煊.语言类型学的眼光[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3期.
    [46]石汝杰、刘丹青.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J].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
    [47]石汝杰.苏州方言动词的体和貌[C].吴语文献资料研究.好文出版(日本),2009.
    [48]石毓智.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J].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
    [49]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50]陶寰.吴语一等韵带介音研究——以侯韵为例[C],吴语研究(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1]田琳.现代汉语物量词重叠式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5.
    [52]滕一圣.先秦量词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3]王健、顾劲松.涟水(南禄)话量词的特殊用法[J].中国语文,2006年第3期.
    [54]汪平.苏州方言的“得”[J].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55]汪平.苏州方言的话题结构[J].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
    [56]汪平.北部吴语三小片的重新画分[J].方言,2005年第2期.
    [57]汪平.汉语方言的焦点特征.语文研究,2005第3期.
    [58]王文胜.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险”[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59]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J].方言,2010年第2期.
    [60]邢向东.关于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61]许宝华、汤珍珠、游汝杰.北片吴语内部的异同[J].方言,1984年第4期.
    [62]徐越.吴语语音研究综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
    [63]游汝杰.吴语内部各片的音韵对应[C].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上海市语文学会编《吴语研究》(第二期).上海教育版社,2003年.
    [64]游汝杰.上海话在吴语分区上的地位----兼论上海话的混合方言性质[J].方言,2006年1期.
    [65]游汝杰.《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所见外来词研究[J].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
    [66]余志鸿.线性序列和立体语法[J].汉语学习,1988年第4期.
    [67]张光宇.汉语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阶段性[J].中国语文,2006年第4期.
    [68]张洁.温州方言词“显”的语法·语义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69]张谊生、杨一飞.副、区兼类词的句法分布及功能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0]张赪.从汉语比较句看历时演变与共时地理分布的关系[J].语文研究,2005年第1期.
    [71]赵日新.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结构的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
    [72]周志锋.宁波方言的词汇特点.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10年第1期.
    [73]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J].方言,1980年第3期.
    [74]朱景松.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
    [75]朱景松.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2003年第3期.
    [76]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译.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Some universals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J].当代语言学,1984年第2期.
    [1]程和平.说说台州方言的量词.台州晚报,2011年9月25日.
    [2]黄晓慧.当年,曾有一种温岭话新文字.温岭日报,2007年3月30日.
    网页:http://www.wl.gov.cnhttp://www.dawenling.com/map_3.htmhttp://www.wllib.net.cn/dimingzhi/mulu.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