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视觉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漫画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海是中国漫画的发源地。自清朝末年西方文化进入上海,上海就以其包容性将西方艺术与当地文化紧密地集合在一起,出现了报刊、画报等大众传播读物。使得“漫画”艺术借助报纸的力量进入到大众的视野。“漫画”艺术夹带着幽默、诙谐、讽刺、智慧的特质引起大众的注意。本论文试图以“上海漫画”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作品为研究基础,总结它的特点,分析其背后的视觉文化特质。
     本论文以上海漫画的发展历程为脉络,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以“清末民国初年上海的漫画”为研究对象,论述上海漫画出现的时代背景、内容形式,并研究视觉文化视野下的这一新兴事物诞生的特点与传播媒介。第二章以“二十世纪20至40年代的上海漫画”为对象展开研究,以当时上海的几位著名漫画家为例,论述上海二十世纪初期、上海漫画发展承前启后的20年代、30年代上海漫画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漫画发展与反映出的视觉文化现象。第三章以“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上海漫画”为研究对象,论述建国初年、文革时期上海漫画的特征,以及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日本漫画的进入,上海漫画发展的现状。第四章以“思索二十一世纪漫画的发展”为主题,比较中、日两国漫画发展的区别,从日本漫画发展的特点出发分析日本漫画艺术作品是如何将艺术与商业结合,讨论漫画分级制度的必要性,提出漫画产业发展的可行性,以期给上海乃至中国漫画的产业化道路一些启示。最后一章为本文总结。
     上海漫画是伴随着中国民主革命与战争一起成长起来的。当笔者整理上海近代、现代漫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和特点时,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漫画时,从时代背景、作品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出发,看到的是多姿多彩的视觉图像集合,看到是历史各个时期艺术家们通过漫画宣扬自已的主张和观点,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他们通过幽默与讽刺的方式树立起来的独立思考之精神。“讽刺”与“幽默”是漫画两个最明显的特点,笔者通过对上海漫画艺术发展的研究,说明上海的漫画艺术作品运用“讽刺”与“幽默”手法农现出艺术家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说明漫画是启迪人们独立思才、开启心智最有效的视觉图像形式之一。同时,试图寻找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之精神。再者,笔者借以“上海漫画”的研究,希望补全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化”的风貌,丰富“海派文化”的图像内容。另对,对于文革时期漫画作品的收集,以期填补对这一时期上海漫画的图像空白。
Shanghai 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Chinese comic.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western culture came into Shanghai. Shanghai made the western art with the local culture closely together with its inclu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e were newspapers, pictorial and mass communication books in Shanghai. Then, Chinese comic with the power of newspaper into the public's view, and it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with its humor, irony, and the qualities of wisdom. This paper based on Shanghai comic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major work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visual and cultural qualities of it and summarize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with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hanghai comic history.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Shanghai comic in the end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search of its background,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in order to read the features of this new thing borned with the media under the visual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Shanghai com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f20-40years". It reseaches the several well-known caricaturists in Shanghai at that time and discusses the comic development and reflect the visual culture phenomenon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past and the1920s, the golden1930s,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period of China's War of Liber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Shanghai comic after1949". The study 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comic in1950s, the period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status of Shanghai c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entry of Japanese comic.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hinese c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comic, the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how the Japanese comic to combine art and commerce, and t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mic grading system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mic industry's development. Thus, it will give some advice on the Shanghai's comic industry, even the Chinese comic industry. And the last part is the summarize of the whole study.
     Shanghai comic grew up by the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war.When I organize the the history of Shanghai comic, I see the colorful collection of visual images with its background, content and form.1also find the artists to promote their ideas and viewpoints through the comic in history of each period, and the more important is to see they set up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by way of humor and irony."Irony" and "humor" is comic's two most obvious features, from the study I attempts to describe Shanghai's comic use of "irony" and "humor" to show the spirit of the artists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to describe comic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visual image forms to enlighten people thinking independently and open its mind. At the same time, I try to find a way how to make the students thinking independently in the art teaching, and try to complement the style of "Shanghai culture", enrich the content of its images as the center. In addition, the paper tries to fill the blank of the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comic images.
引文
任正非为何倡导“深淘滩,低作堰”[J].商务周刊,2009:13
    福泽谕吉: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
    鲁迅.花边文学 ”京派”与“海派”[N].申报·自由谈,1943-02-03.
    畅义.杨义文存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1).
    2同上.
    方成.一个漫画老兵的话[N].上海:新民晚报,2010-11.
    吴敏等.“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学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样本[J].上海教育,2011:9.
    [英]伊雷特·罗戈夫、视觉文化研究[A]//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3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A]//陶东风.文化研究(第3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68
    4[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
    1[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4.
    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5):2.
    漫画”小考[J].新闻研究资料,1988(1):188.
    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5):2-3.
    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5):3.
    张玲玲.广告卡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2000~2005)为例[D].福建:厦门大学,2007.
    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5):3.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38.
    1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5):3.
    “漫画”小考[J].新闻研究资料,1988(1):188.
    “漫画”小考[J].新闻研究资料,1988(1):188.
    张玲玲,广告卡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2000-2005)为例[D].福建:厦门大学,2007.
    5 Manga意思是“任意(或异想天开)的图片Manga这个词,起源于十九世纪的北斋漫画(《Hokusai Manga》)指从著名浮世绘(ukiyo-c)艺术家 北斋(Hokusai)的绘本中被分类出的图画。但是Manga的近义词 gi ga (lit滑稽的图片”)早在十二世纪就已经存在,它来自当时许多美术家倡导的“简化故事情节内容,注重艺术线条表现”的风格。其它相关词汇:
    Cartoon卡通Cartoon (?)是英语中出现较早的一个词,原意是绘画、挂毯、镶嵌工艺等原尺寸的底图,十九世纪40 年代成为独立的滑稽画,用以讽刺时事、民俗、政治或社会潮流.后来逐渐扩大,被用为各种漫画和动画的总称。
    Caricature漫画。指单幅的幽默讽刺漫画,特别是指肖像漫画,也用作抽象名词漫画艺术或漫画手法.这个词比Cartoon出现的还要早一些,原意是对人的声音、行为的夸张模仿,以引人发笑或者讽刺。
    Comics漫画、连环画或故事漫画lComic原意是滑稽、逗笑,所以滑稽演员也称作Comic作为连续性的漫画,必须用复数形式Comics
    Comic Strip漫画、连环画或四格漫画。原意是指报刊上刊载的条形分格漫画,以四格居多。
    6漫画分类[J/OL]1ittp://ticba.baidu.com/p/191751608
    申泰海.日汉双解词典[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1张召鹏,潘志贤.中国漫画期待再发展[N].中国青年报,2003-10-23.
    2陶少艺、覃寿伟.中国古代漫画探析[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3):124.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为什么上海能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中心?[J/OL].http://club.dayoo.com/view-5613001-1-1.html.
    刘源.叶浅予: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景观中的画家个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刘永胜·.从旧都市J浮世绘到新官场现形记——叶浅予长篇系列连环漫画《王先生》初探[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同上.
    杨朕宇.《新闻报》广告与近代上海休闲生活的建构(1927-1937)[D].上海:复旦大学,2009.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2-293.
    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毕克官.漫画十谈:与业余作者的通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了出版社,1981.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出版社,2006.
    毕克官.过去的智慧——漫画点评1909—1938[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Puying讲座[J/OL]http://bbs.yntv.cn/thread-54039-1-1.html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1.
    乐正.近代上海人心态:1860 191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7
    殷心悦.上海弄堂的风花雪月--清末至民国时期上海弄堂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杨义.杨义文存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1)
    上海之最1900—1940[J/OL].http://wenku.baidu.com/view/dfdc060e844769eae009ed 17.html.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37.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5.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1.
    1彭永祥.旧中国画报见闻录[J].新闻研究资料,1980,4:161-162
    彭永祥.旧中国画报见闻录[J].新闻研究资料,4:162-165
    1彭永祥.旧中国画报见闻·录[J].新闻研究资料,1980,4:161-166.
    宋长江.清末民初讽刺漫画画艺术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09,神州五日画报第9期.
    1神州五日画报.第9期.
    张若谷.纪元前五年上海北京画报之一暼[A]//上海研究资料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326.
    鲁道夫·G·瓦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J].中国学术,2001,4(总第八辑):3.
    一份中国的画报(An Illustrated Paper for China")[N].华洋通闻("Celestial Empire"),1878-09-21
    鲁道夫·G·瓦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 上海的《点石斋画报》[J].中国学术.2001,4(总第八辑):3.
    4彭永祥.旧中国画报见闻录[J].新闻研究资料.1980,4:164
    彭永祥.旧中国画报见闻录[J].新闻研究资料,1980,4:164
    2同上.
    冯硕.日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2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5.
    3张聿光(1885-1968),字鹤苍头,浙江绍兴人。因曾筑“冶欧斋”于上海斜上路,故自号“冶欧斋主。”。
    《民画报》于1907年7月创刊,上海球画报社出版,月出十二南一册,经摺装。内容有大陆景物、
    国内外新闻、上海建筑及社会现象、世界名人历史等十二类。曲中、日人合编.
    《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共同组织公司经营,以英国人丹福士为总董,斐礼思为总理,中国人张叔和为主要出资创办人,蔡尔康为主笔.
    《民立画报》于1911年4月创刊,十六开本,有光纸石印,每期六面。
    1[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5-16.
    2[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6.
    饭桶[J/OL].http://baike.baidu.com/view/251000.htm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6.
    3同上.
    ’1[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20.
    钱病鹤(1879-1944),浙江吴兴县人。中国近代漫画的先驱者之一。他先画中国人物画,后来专事漫画创作。
    郑逸梅.对几位漫画家的回忆[J].讽刺与幽默,1979,3.
    马星驰(1873-1934),山东济宁人。为中国近代漫画先驱者。青年时到南京上海学画。任上海《神州五日画报》主编和《新闻报》插画室主任。
    马星驰.革命与共识[J].真相画报,1912-07-01,3.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2-43.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2.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8.
    郑逸梅.对几位漫画家的回忆[J].讽刺与幽默,1979,3.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6.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7-68.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9.
    沈泊尘(1889-1920).原名沈学明,浙江桐乡人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孙党伯.关于《泼克》[A]//鲁迅研究百题[C].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82.
    孙党伯.关于《泼克》[A]//鲁迅研究百题[C].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83.
    孙党伯.关于《泼克》[A]//鲁迅研究百题[C].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81-182.
    1沈泊尘 1918年9月《上海泼克》创刊号《本报之责任》一文。
    1《上海泼克》第3期刊登,作者 寒云
    《上海泼克》第2期刊登
    2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0.
    张英进.动感摹拟凝视:都市消费与视觉文化[J/O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123126/.
    毕克官.漫画的话与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34.
    1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5.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5.
    丁悚.亡友泊尘[J].上海漫画,1928,18.
    吴浩然.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沈泊尘[N].嘉兴日报,2007-06-29.
    4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5.
    丁悚.亡友泊尘[J].上海漫画,1928,18.
    5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5.
    1图为1918年《上海泼克》刊登漫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5.
    3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6.
    1张英进.动感摹拟凝视:都市消费与视觉文化[J/O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123126/.
    2[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74.
    3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2.
    4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0.
    1沈泊尘1918年9月《上海泼克》创刊号《本报之责任》一文。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现代社会[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31.
    3俞玮娅.我看《点石斋画报》[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6.
    俞玮娅.我看《点石斋画报》[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6
    毕克官.巾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91.
    丰子恺(1898-1975)是浙江崇德县(今桐乡)石门湾人。1923年开始创作漫画。
    夏丐尊《<子恺漫画>序》.1925年10月28日。
    朱自清《<子恺漫画>序》,1925年11月2日。
    4俞平伯《<子恺漫画>跋》,1925年11月1日。
    朱光潜.缅怀丰子恺老友[J].艺术世界,1980(1)
    李志平.漫画的报刊缘[J].新闻采编,2004:5.
    丰子恺.漫画创作二十年[J/OL].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58675_36892.html.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87.
    毕克官.漫画的话与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43.
    丰子恺,漫画的技巧[J/OL]http://vip.book.sina.com.cn/hook/chapter_58675_36948.html
    丰子恺.漫画的描法[M].上海:开明书店,1943.
    毕克官.漫画的话与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28.
    1华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82.
    2华克官.漫画的话与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29.
    3毕克官,丙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99.
    4谢其章,《珍藏老漫画刊物(藏品大观园)》,《市场报》,2001年8月11日第五版.
    1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99.
    《发刊的几句说话》刊登于《上海漫画》1928年4月21日创刊号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91.
    汪子美.中国漫画之演进及展望[J].漫画生活,1935-02(1).
    杨朕宇.《新闻报》广告与近代上海休闲生活的建构(1927—1937)[D].上海:复旦大学,2009.
    4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4.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95.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6.
    吴继金.中国近代报刊上的新闻漫画事件[J].文史精华,2011-03.
    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
    1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10.
    2谢其章.漫画史1的一份重要文献——《全国漫画展览会第一届出品专号》[J].出版史料,2006:2.
    3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93.
    4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77.
    5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89.
    6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03.
    7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15.
    8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25.
    9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33.
    10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55.
    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57.
    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65.
    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77.
    4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91.
    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501.
    [奥]希夫作画,[奥]卡明斯基著文,钱定平译述.海上画梦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9.
    1[奥]希夫作画,[奥]卡明斯基著文,钱定平译述.海上画梦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94.
    鲁道夫·G·苡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J].中国学术,2001,4(总第八辑):95.
    鲁少飞(1903-1995),江苏上海县人。
    4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
    5黄尧(1915-1987),浙江嘉善人。
    梁白波是30{年代中国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女漫画家,70年代逝世于台湾。
    张乐平(1910-1992),浙江海盐人
    毕克官.过去的智慧[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56.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巾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13.
    萧剑青《漫画的研究》,上海世界书局.1939年6月.
    同上.
    黄蒙田.漫画《王先生》时代,载香港《大公报》
    4陆志庠(1910-1992),上海川沙县人.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25.
    1蔡若虹(1910-2002),江西九江人,为二十世纪30年代左翼美联成员
    2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35.
    3毕克官,黄远林.巾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19.
    4郁风(1916-2007),中国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散文家。
    1华克官.中国漫画史i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34.
    毕克官.过去的智慧[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76.
    毕克官.过去的智慧[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84.
    4毕克官.过去的智慧[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118.
    毕克官.过去的智慧[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128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52.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54-255.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5:256.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60.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94-95
    陈望道.小品文和漫画[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03.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82.
    1华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77.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45-146.
    3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21.
    4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2.
    沈同衡.“漫画工学团”记略[J].美术,1982,4.
    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22.
    方成.一个漫画老兵的话[N].L海:新民晚报,2010-11.
    李太成,姚瑜,王言夫.上海文化艺术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716.
    4同上.
    5同上.
    李太成,姚瑜,王言夫.上海文化艺术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716.
    2同上
    毕克官.漫画的话与一[M].北京:巾国文史出版社,2002:25.
    沈天呈(1946.10—)别名天呈,上海人。擅长漫画。1976年开始漫画创作,现是文汇报高级编辑、中国漫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20多年来,天呈勤奋创作,收获颇丰。
    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19-20.
    李太成,姚瑜,王言夫.上海文化艺术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717.
    2同上.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N].人民日报,1967-05-29(1)
    1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86.
    1邝飚,生于1966年12月,广州人。现供职《南方都市报》,任美术编辑、职业漫画撰稿人。主攻时政新闻漫画,擅长灰色幽默漫画;新媒体的拥趸、网络政治漫画推动者,作品发表于全球数十家平面媒体。主要专栏作品见《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讽刺与幽默》《了望东方周刊》《青年时报》《长江商报》《周末画报》《读者》《看天下》《博客天下》等。
    2邝飚.我的新闻漫画批判性[J].新闻实践,2010,11:41.
    3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3.
    4老九.新中国漫画60年——漫画审美的变迁[J].美育学刊,2011,3; 75.
    5毕克官.一浪更比一浪高——漫画创作的新阶段[J].美术,1985,4:18.
    林明杰,郑辛遥.漫画的昨天、今天、明天——关于“新中国漫画回眸”展的对话[J].美术博览,2011,1:1.
    2张德印.新民晚报《漫画选》好[J].新闻战线,1983,6:33.
    3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63.
    1毕克官.一浪更比一浪高 漫画创作的新阶段[J].美术,1985,4:18-19
    李太成,姚瑜,王言夫.上海文化艺术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717.
    冯顺.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李国华.成功的校长注重什么[J].湖南教育i,2010-09.
    徐鹏《时事评论漫画也能靠市场发展》.《文化月刊 动漫游戏》第30页,2011年10月.
    2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19.
    3林明杰,郑辛遥.漫画的昨天、今天、明天 关于“新中国漫画回眸”展的对话[J] 美术博览,2011,1:
    方成.方成漫画选[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1.
    戈菲娜.产业巨轮的文化历程:日本动画产业现状分析[J].视听界,2006,2
    曹晓昭.中国漫画与动画的共生性探讨[J].大舞台,2011,4
    支菲娜.产业巨轮的文化历程:日本动画产业现状分析[J].视听界,2006,2
    4赵琳.日本漫画:支撑日本文化市场 寄托国民内心渴望[J].今日信息报,2004.8.26:5
    1陈磊.日本漫画业现状与前瞻[J].国外出版瞭望,2001
    贺丹.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2同上.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2同上.
    杨鸣唤.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师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帅范大学,2007.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田明辉.手机动漫——中国动漫产业的新契机[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8.
    4同上
    同上
    6同上.
    田明辉.手机动漫 中国动漫产业的新契机[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8
    时代的议题——新中国漫画回眸(1949-2010)[N].解放日报,2010-12-02.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
    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
    4时代的议题——新中国漫画回眸(1949-2010)[N].解放日报.2010-12-02.
    唐英.视觉支化及其娱乐性观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24):466.
    2贺丹.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1. [德]鲁道夫·G·瓦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J].中国学术,2001,4(总第八辑)
    2.[日]米泽嘉博.卡通王国——日本[J]NIPPONIA第4期,2003.
    3. [英]伊雷特·罗戈夫.视觉文化研究[A]//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毕克官.一浪更比一浪高——漫画创作的新阶段[J].美术,1985.
    5. 陈磊.日本漫画业现状与前瞻[J].国外出版瞭望,2001.
    6. 曹晓昭.中国漫画与动画的共生性探讨[J].大舞台,2011.
    7. 丁悚.亡友泊尘[J].上海漫画,1928.
    8. 方成.一个漫画老兵的话[N].上海:新民晚报,2010-11.
    9.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10.贺丹.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巾国动漫的启示[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邝飚.我的新闻漫画批判性[J].新闻实践,2010.
    12.老九.新中国漫画60年——漫画审美的变迁[J].美育学刊,2011.
    13.李志平.漫画的报刊缘[J].新闻采编,2004.
    14.梁、漫文漫画——丰子恺随笔漫画创作关系论[D].扬州大学,2010.
    15.林明杰,郑辛遥.漫画的昨天、今天、明天——关于“新中国漫画回眸”展的对话[J].美术博览,2011.
    16.刘飞飞.都市文化视野中的丰子恺漫画[D].上海师范大学,2010.
    17.刘源.叶浅予: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景观中的画家个案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18.刘水胜.从旧都市浮世绘到新官场现形记——叶浅予长篇系列连环漫画《王先生》初探[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19.鲁迅.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N].申报··自由谈,1943.
    20.马星驰.革命与共识[J].真相画报,1912-07-01.
    21.“漫画”小考[J].新闻研究资料,1988(1)
    22.彭永祥.旧中国画报见闻录[J].新闻研究资料,1980.
    23.饶威.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4.任正非为何倡导“深淘滩,低作堰”[J].商务周刊,2009.
    25.沈同衡.“漫画工学团”记略[J].美术,1982.
    26.时代的议题——新中国漫画回眸(1949-2010)[N].解放日报,2010-12-02.
    27.宋长汀.清末民初讽刺漫画艺术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09.
    28.孙党伯.关于《泼克》[A]//鲁迅研究百题[C].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9.唐英.视觉文化及其娱乐性观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30.陶少艺,覃寿伟.中国古代漫画探析[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
    31.田明辉.手机动漫——中国动漫产业的新契机[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8.
    32.吴浩然.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沈泊尘[N].嘉兴日报,2007.
    33.吴敏等.“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池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样本[J].上海教育,2011.
    34.王冀中.漫画出版阶段志[J].编辑之友,2009.
    35.汪子美.中国漫画之演进及展望[J].漫画生活,1935.
    36.肖正.城市漫画,不能走向衰落的时代影像[J].观察与思考,2006.
    37.谢其章.漫画百年[J].中国收藏,2002.
    38.谢其章.漫画史的一份重要文献——《全国漫画展览会第一届出品专号》[J].出版史料,2006.
    39.谢其章.珍藏老漫画刊物(藏品大观园)[N].市场报,2001-08-11.
    40.徐鹏.时事评论漫画也能靠廁场发展[J].文化月刊 动漫游戏,2011.
    41.杨鸣唤.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2.杨朕宇.《新闻报》广告与近代上海休闲生活的建构(1927-1937)[D].上海:复旦大学,2009.
    43.一份中国的画报("An Illustrated Paper for China")[N].华洋通闻("Celestial Empire"),1878.
    44.殷心悦.上海弄堂的风花雪月--清末至民国时期上海弄堂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5.余连祥.丰子恺:中国“感想漫画”的开拓者[J].艺术百家,2006.
    46.章建生.近现代中国漫画艺术及其思想文化探源[J].艺术百家,2008.
    47.章建生.漫画对报刊的依存及其相互作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48.张玲玲.广告卡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2000~2005)为例[D].福建:厦门大学,2007.
    49.张若谷.纪元前五年上海北京画报之一瞥[A]//上海研究资料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50.张召鹏,潘志贤.中国漫画期待再发展[N].中国青年报,2003-10-23.
    51.赵琳.日本漫画:支撑日本文化市场 寄托国民内心渴望[J].今日信息报,2004.
    52.郑逸梅.对几位漫画家的回忆[J].讽刺与幽默,1979.
    53.支菲娜.产业巨轮的文化历程:日本动画产业现状分析[J].视听界,2006.
    54.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A]//陶东风.文化研究(第3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5.朱光潜.缅怀丰子恺老友[J].艺术世界,1980.
    1.[奥]希夫作画,[奥]卡明斯基 著文.海上画梦录[M].钱定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胡不适.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汀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M].赵毅,李有光,邱国红,孙慧英,金元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5.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增订版)[M].香港:香港牛津出版社,2006.
    6.[美]李欧梵.上海摩登[M].毛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艺术的的心理世界[M].北京:巾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9.[英]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林夕,李本正,范景中.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万华,曹飞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英]迈克·费瑟尔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2.[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毕克官.过去的智慧——漫画点评1909—1938[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14.毕克官.漫画的话与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5.毕克官.漫画十谈:与业余作者的通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16.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7.华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义化艺出版社,2006.
    18.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9.陈平原.点石斋画报选[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20.陈平原,夏晓虹.图像晚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1.陈望道.小品文和漫画[M].上海: 上海生活书店,1935.
    22.陈子善.《妇人画报》之风景[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2004.
    23.陈子善.摩登上海——30年代的洋场百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丁秀娟.丰子恺护生画新传[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
    25.方成.方成漫画选[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26.丰子恺.丰子恺文集(艺术卷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27.丰子恺.漫画的描法[M].上海:开明书店,1943.
    28.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3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
    31.杭间,何洁,靳埭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2.贺友直.弄堂里的老上海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3.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4.姜进.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5.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概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6.乐正.近代上海人心态:1860—-191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7.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8.李常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9.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0.李炬.论漫画[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41.李太成,姚瑜,王言夫.上海文化艺术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2.刘健.映画传奇——当代日本卡通纵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43.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4.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5.岁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池出版社,2003.
    46.罗苏文.沪滨闲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7.潘瑞芳.动漫产业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48.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9.沈建中.一代大师的摇篮:时代漫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50.申泰海.日汉双解词典[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51.宋军.《申报》的兴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52.王文英,叶中强.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3.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54.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5.文化研究(第三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6.吴福辉.京海晚眺[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57.萧剑青.漫画的研究[M].上海世界书局,1939.
    58.熊月之.上海的外国人[1942-1949](上海史研究译从)(Foreigners in Shanghai)[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9.熊月之.上海通史(第9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0.熊月之、周武编著,尔冬强插图.上海编年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61.许上巾.护生画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2.徐铸成.报海旧闻[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3.严三九.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史[M].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2008.
    64.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65.杨义.杨义文存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6.俞剑华.国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7.余之.摩登上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68.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9.郑先兴.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2000)[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0.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1.朱立元.美学[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为什么上海能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中心?[J/OL].http://club.dayoo.com/view-5613001-1-1.html.
    2. Puying讲座[J/OL].http://bbs.yntv.cn/thread-54039-1-1.html
    3. 张英进.动感摹拟凝视:都市消费与视觉文化[J/O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123126/.
    4.丰子恺.漫画创作二十年[J/OL].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58675_36892.html.
    5. 丰子恺.漫画的技巧[J/OL].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58675.3n948.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