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遵循刑事一体化的思路,以强化死刑案件法律监督为主线,以实现死刑的司法控制为目标,立足死刑立法及实践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体和程序的统一,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死刑案件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环节的监督措施,努力构建和探索死刑检察监督的理论体系及运作方式。
     第一章基础论:死刑检察监督理论概述
     首先,从明晰相关概念入手,纠正监督的错误认知,论解监督的悖论,揭示法律监督的内涵,总结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其次,概说死刑司法控制的模式,概括死刑司法控制的特征:控制主体的特定性、控制手段的诉讼性、控制过程的人为性、控制路径的综合性、控制结果的有效性。规制死刑检察监督的内涵特征:死刑检察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为了保障死刑的统一正确适用,防止死刑冤错案件的发生,切实减少死刑执行数量,通过权能的整合和增进,对死刑诉讼进行的平衡调适和纠偏督促活动。再次,研究死刑检察监督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评述各国死刑控制的发展路径,考察典型国家死刑检察监督制度;阐述死刑检察监督的法理依据,并分析其价值。
     第二章实体论:死刑检察监督的标准
     关于检察监督死刑案件的法律标准。针对死刑适用总则标准的认识分歧,认为学者们的判定没有原则上的区别,“罪行极其严重”是指导司法实践具体应用死刑的深层次判断性因素,本质在于从理念上框定和限制死刑的严格运用,单独存在不具有实质性的执行意义,必须和刑法分则中死刑适用的具体规定有机配合才有本源性的价值;综合归纳死缓案件适用“不是必须立即执行”12种具体判断标准,实例介绍实践中已经实行的可以对被告人适用死缓的13种情形,认为死缓是死刑司法控制的最佳途径和最优选择,应遵循以适用死缓为首选,以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的执法原则,积极扩展死缓的适用范围,合目的从宽扩大适用,降低死刑立即执行的数量;总结归纳死刑案件的裁量情节,认为量刑情节的价值判断对死刑的司法限制具有决定因素,阐述了法定应当从轻情节不可适用死刑的绝对性,排除了可以从轻情节的不适用死刑的特殊性,强调了酌定从轻情节的从宽性。
     关于检察监督死刑案件的证据标准。针对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质疑,认为深入分析我国现实刑事证明标准的内在含义及死刑错案发生的机理,强调提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并没有实际意义,需要提升和释疑的是证明的技能和程度;控制死刑、提高死刑证明标准的效益在于增加证明的程度和幅度,即构建复杂程序,增设过滤筛查机制,发挥检察监督作用,实现多层次、多环节把关控制。
     关于死刑执法冲突的协调。提出化解司法解释冲突的构想是实体法的应用解释统归法院行使,程序法的应用解释由检察机关负责。对于政法委协调案件的改良,应创新制度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执法监督的程序和方法,增强执法协调的技术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第三章程序论:死刑检察监督的程序
     第一,死刑案件的立案监督。立案监督是死刑控制不可忽视的环节,但应深化机理,补正结构,建立机制,使立案监督由行政性的软约束转换为司法性的硬管制。第二,死刑案件的侦查监督。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死刑检察监督的重点,但平行运行、接续而进、不分主次,权力各异、职责分离特点的混合性模式,造成了检察机关监督控制不利的自然缺陷。优化检察监督的检警模式,要弱化警察对检察的制约关系,由相互独立、相互配合、互相制约、检察监督的关系,转化为相互配合、检察监督的构建。第三,死刑案件的审判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是控制死刑合理运用的关键环节,包括死刑量刑建议冲突的判别、死刑公诉裁量机制的拓展、死刑定罪与量刑程序的分离、死刑证据开示制度的强化、死刑二审诉讼不利的承担和检察客观义务走偏的纠正六个方面。第四,死刑案件的复核监督。死刑复核程序对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功效特殊,根据死刑复核具体案件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监督策略,使其局限在一定的案件范围和工作环节;采用多元化的复核方式;时限的设置必需宽严相宜;加强“两高”死刑复核的有效协调,建立事前解决冲突的相关机制,适时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组建特别组织重点审查久拖不决案件,建立重大分歧案件联合审查制度。第五,死刑案件的执行监督。死刑执行程序对死刑适用的限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死刑的执行和监督都亟须加强和改进,应将死刑执行主体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由司法行政机关在羁押场所内统一执行,检察机关的监所部门作为死刑执行监督主体是现实合理的选择。
     第四章改革论:死刑检察监督的完善
     第一,死刑正当程序的构建,重点从设置程序违法制裁手段、增设防止错杀的屏障、加强弱方诉讼权利保障和健全基础性程序制度等四个方面完善死刑正当程序。第二,死刑检察监督理念的提升。检察执法理念是检察人员在执法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并指导其行为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状态的总和。要坚持死刑审慎理念、时俱进理念、程序正当理念、和谐执法理念,完善死刑适用的平衡统一机制,建立办理死刑案件矛盾疏导机制,建立学习提升技能发展机制。第三,死刑检察监督机制的改革,包括内部监督制约流程的完善和外部协调配合模式的设立两个方面。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and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mode of operation on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legal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case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judicial control of the death penalty. It discusses the supervision measures of death penalty cases on file, investigation, trial and exec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unifying of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principle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First, it reveals the content of legal supervision and overviews China's prosecut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clarity of related concepts, correct misconceptions and paradox of supervision. Second, it summarizes judicial control model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ath penalty. It includes a specific subject, the means of action, the process of the artificial nature, the integrated path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The content of inspection supervis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s as following:what the death penalty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is for the prosecution to protect the unif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prevent the wrong death penalty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death penalty. It will be helpful to adjust the death penalty proceedings and correct supervision activiti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power. Third, it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discusses other countries'way to control the death penalty, study typical inspection supervision system, elaborates its legal basis and valu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tandards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This essay tries to build the standard of the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It is not widely accepted the principle of the general criterion of death penalty, but the difference is not substantial. "Crime is extremely seriou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o apply the death penalty. The nature of this rule is to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death penalty. But the criterion is very vague. It has to be used with other rules. There are twelve specific rules to "not to be executed immediately". In the mean time, there are thirteen cases to apply the defendant for death penalty with a two-year reprieve, the death penalty with a two-year reprieve is the best way and optimal choice to judicial control. It summarizes the discretion to apply death penalty. The author believes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restrict of death penalty. It has to explain the statute with liberal interpretation of limiting using of death penalty.
     It will be deeply discussed of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death penalty. Merely talking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death penalty has no real meaning. It is of hurry need to upgrade the skills and using of proof; control of the death penalty, How to limit the death penalty is to strict application of verifying rules, to apply complex procedures, add an additional screening mechanism.
     What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onfliction of law enforcement on the death penal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dea to resolve the problem. The court can interpret the substantive law, Procurator ate explain the procedural law, the authority responsible for the prosecution. The Politics and Law Committee has the authority to coordinate the judicial right, long-term mechanism should be buil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procedure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Firs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ile of death penalty is part of the death penalty control, but the mechanism should be deepened, the structure should be corrected. We should establish mechanisms to supervise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filing of death penalty. Seco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parts when the Procuratorates use the authority, but the mode has some characters, such as the parallel operation, misplaced priorities, different powers, which results in the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The best way of optimize the model is to weaken the power of the police. The Procuratorate should have the leading power. Third, the supervision of criminal justice is the key to reasonable use of the death penalty. It includes of the death penalty sentencing recommended the conflict, the expans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prosecution discretion mechanism, the death penalty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of the separation process, the death penalty system to strengthen discovery, the death lawsuit adverse commitment and so on. Forth, death penalty review monitoring process has special effect on applying death penal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cases, death penalty review supervision should take a different strategy to limit the scope of cases in certain areas and work; using a wide range of review methods; set the required width strict time limits affordable;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d the Supreme Court;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s for resolving the conflicts in advance, holding timely working meetings, forming the special organization to supervise cases, establishing a joint review system when meeting differences. Fifth, we should monit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ath penalty cases. Execution procedures is important to restrict the death penalty, but implementing and monitoring of the death penalty have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should in charge of the execution. The prison of the Procuratorate as the main execution subject is a realistic and reasonable choice.
     The forth chapter is the improvement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First, when applying, death penalty due process is to reduce the illegal sanctions, add barriers to prevent victimizes, protect the right of condemned criminal's last relief; build a sound system of the basic procedures to protect the bottom line of those condemned criminal. Then, we should upgrade their idea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Procurators in law-enforcement practice is gradually accumulated to form and guide their behavior ideas, viewpoints,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combined. Prosecutor should be strict to adhere to the rules of the death penalty, and the due process. Prosecutor should improve the skills through the good mechanism. Last, reform the mechanism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death penalty. Improve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processes.
引文
①朱孝清:《检察的内涵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9期。
    ②蒋德海:《法律监督需要一部<法律监督法>》,载《求是学刊》,2010年第4期。
    ③胡志坚:《法律监督与检察制度系统的整体涌现性》,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1期。
    ④[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页。
    ①郑锦春、王戬:《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相互制约的底线分析》,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5期。
    ①蒋德海:《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不应混同》,载《检察日报》,2008年4月4日第3版。
    ②郝银钟:《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合理论》,载《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第6期。
    ①参见陈哲夫:《监察与监督》,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②张智辉:《法律监督三辨析》,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③严强等:《宏观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④张智辉:《法律监督三辨析》,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任铁缨:《谈谈党内监督的含义及实质》,载《学习时报》,2006年5月15日第5版。
    ①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②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页。
    ③《辞海》(缩印珍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9页。
    ④汪进元:《权力制约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1期。
    ⑤[美]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权力的分析》,陶远华、苏世军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①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②那述宇、吴延溢:《政治文明语境中的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4期。
    ①李国基:《反腐败的长期性与制度化问题探讨》,载《社会主义研究》,1990年第6期。
    ②邓传明:《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2期。
    ③侯健:《三种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比较》,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④杜立夫:《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辨析》,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⑤刘春:《权力制约理论研究》,2004年4月中共中央党校讲稿。
    ⑥候少文:《十六大有关政治建设的“新话”》,载《理论动态》,2003年1595期。
    ⑦王寿林:《加强对权力的制约》,载《理论动态》,2003年第1591号。
    ①参见侯少文:《监督的含义及其与制约的区别》,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陆德山:《认识权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430—431页;胡玉鸿:《‘以权利制约权力’辨》,载《法学》,2000年第9期;陈党、祝宪伟:《‘权力制约’问题研究综述》,载《学习论坛》,1995年第12期。
    ②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③周标龙:《论刑事诉讼中的“制约”与“监督”》,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2期。
    ①参见朱晓鸣、易承志:《当代中国政治监督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与路径选择》,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
    ①参见朱晓鸣、易承志:《当代中国政治监督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与路径选择》,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
    ②吕鑫:《论宪法中的监督——以语义学为视角》,载《法治研究》,2009年第2期。
    ③陈国权:《论我国政治监督体系的整合优化》,载《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3期。
    ④参见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①陈国权:《政治监督:形态、功能及理论阐释》,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
    ②参见郝银钟:《刑事公诉权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35-292页;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谢佑平、闫自明:《宪法与司法:刑事诉讼中的权力配置与运行研究》,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①轰洪勇:《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检讨与重构》,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期。
    ②龙宗智:《论配合制约原则的某些‘负效应’及其防止》,载《中外法学》,1991年第3期。
    ③李森:《谈谈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几个问题》,载《政法论坛》,1990年第5期。
    ④胡玉鸿:《法律制约权力辨》,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①参见宋远升:《公诉权与司法权的冲突与衡平》,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4期。
    ②顾肖荣:《法律监督与司法权威》,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5期。
    ①参见谢佑平:《论公诉权的监督性》,载《法学》,2007年第9期。
    ②[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③[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杰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33页。
    ④日本法务省刑事局:《日本检察讲义》,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⑤参见夏邦:《中国检察院体制应予取消》,载《法学》,1999年第7期。
    ①孙国华:《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36页。
    ②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107页。
    ③徐益初:《法律监督辨》,载《人民检察》,1989年第6期。
    ④徐益初:《法律监督辨》,载《人民检察》,1989年第6期。
    ⑤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5期。
    ⑥参见汤唯、孙季萍:《法律监督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⑦王桂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⑧韩大元主编:《中国检察制度宪法基础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①孙谦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①张智辉:《检察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①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5期。
    ①刘方:《检察制度史纲要》,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摘自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讨班的讲话》。
    ②参见樊崇义、王戬:《权力结构模式原理与中国特色检察制度》,载《检察日报》,2008年5月19日。
    ③王戬:《法律监督权: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载《中国检察》,第14卷第11页。
    ①参见林钰雄著:《检察官论》,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8页。
    ②参见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③参见林丽莹:《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性之分际》,载《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9期。
    ④魏腊云:《论检察机关宪法定位的理论基础》,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①参见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第109—110页。
    ②参见联合国:《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第3条、第4条。
    ①刘佑生主编:《中国宪政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94页。
    ②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③何超明:《澳门检察制度》,载《澳门检察》第5期,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2004版。
    ④参见石少侠:《检察权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①孙谦、刘立宪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②孙谦、刘立宪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参见汪习根主编:《司法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
    ②张智辉著:《检察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①王超:《通过程序控制死刑》,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26卷第2期。
    ①钊作俊:《死刑限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②参见马松建:《死刑司法控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③莫洪宪:《死刑制度改革与暴力犯罪死刑控制—从中韩死刑制度比较研究的角度》,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王敏远:《论死刑的程序控制》,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5期。
    ⑤参见刘晓虎:《死刑控制政策的必然转向:以司法限制为重心》,载《湖南省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①参见钊作俊著:《死刑限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②参见陈增宝:“死刑司法控制的观念与实践”,载《死刑司法控制的观念与实践》,2004年第6期。
    ①徐汉明、杨剑波:《检察机关在死刑控制中的作用》,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1期。
    ②参见胡常龙:《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引言第4页。
    ③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④张元煌:《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限制与废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⑤参见徐汉明、杨剑波:《检察机关在死刑控制中的作用》,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1期。
    ①参见赵秉志:《死刑改革探索》,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①于天敏等:《死刑案件法律监督理论与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页。
    ②杨宇冠:《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若干问题--刑事司法国际准则角度》,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
    ③何显兵:《死刑的适用及其价值取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95页。
    ①王桂五:《人民检察制度概论》,1982年版,第167页。
    ②刘陆民:《中国古代检察制度》,在《法学月刊》,1947年第1期。
    ①洪浩:《检察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②孙谦:《检察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③邵爱红:《试论古代监察制度与当代检察制度的渊源关系》,载《犯罪研究》,2002年第6期。
    ④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编:《广州检察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⑤龙宗智著:《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⑥参见方立新:《从权力制衡角度探索监督理性》,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3期。
    ⑦孙谦:《检察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⑧郝银钟:《中国检察权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⑨谢如程:《期末检察制度极其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20页。
    ①朱孝清:《检察的内涵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9期。
    ②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陈光中:《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①张佐良:《中国古代限制死刑适用路径初探》,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②参见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40-543页。
    ①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页。
    ①参见谢如程:《期末检察制度极其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531页。
    ①参见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②王桂五:《王桂五论检察》,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参见何勤华主编:《检察制度》,2003年版,前言第1-4页。
    ②参见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①参见王桂五:《王桂五论检察》,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12页。
    ②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下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③梁根林:《死刑案件被刑事和解的十大证伪》,载《法学》,2010年第4期。
    ①[德]布鲁诺·赖德尔:《死刑的文化史》,郭二民编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60—165页。
    ②参见刘晓虎:《死刑控制政策的必然转向:以司法限制为重心》,载《湖南省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③参见杨诚:《死刑司法控制的美国模式之研究与借鉴》,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1期。
    ④参见郭健:《从司法上控制死刑:韩国经验的启示》,载《当代韩国》,2007年秋季号。
    ⑤曲新久:《我国死刑政策的制度分析》,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
    ①转引自孔璋:《中美公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杨诚、单民:《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89页。
    ①参见[美]克莱·S·康拉德:《死刑、陪审与偏见——美国死刑案件陪审员选择程序》,载《今日美国》,2001年3月号。
    ②参见杨正万:《美国死刑案件中的被害人陈述》,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2期。
    ③晏向华:《美国大陪审团与检察官的公诉权》,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
    ④[美]琼·雅各比:《美国检察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版,第43页。
    ⑤转引自闫召华:《报复性起诉的法律规制——以美国法为借鉴》,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2期。
    ①张栋:《美国检察官在死刑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9期。
    ②参见罗宾·马赫(Robin M.Maher):《死刑改革在美国》,载《诉讼法论丛》,第9卷第286页。
    ③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411页。
    ①[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辞典》,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② Bryan A. Garner, Black sLaw Dictionary,8th Edition,1190. (2004)by Thomson business.
    ①[俄]戈洛别耶夫主编:《俄罗斯刑法讲义第二卷》,海参崴远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转引自赵微:《俄罗斯死刑适用的近况》,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3期。
    ②米铁男:《俄罗斯死刑研究》,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刘向文、王圭宇:《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9期。
    ④参见尹丽华:《角色转换:俄罗斯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地位与权限》,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
    ①刘向文、王圭宇:《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9期。
    ①刘根菊、官欣:《俄罗斯联邦检察权的改革及借鉴》,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②参见李听:《俄罗斯联邦检察权性质初探》,载《学术探索》2009年第2期。
    ③黎宏:《日本判例中的死刑裁量标准考察》,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④刘明祥:《日本死刑制度的现状与我国死刑制度的展望》,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
    ①参见贾秀芬:《日本死刑制度探析》,载《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
    ②李贵鑫等:《论日本的死刑制度》,载《学术交流》,2010年第6期。
    ③参见刘兰秋:《日本检察制度简介(上)》,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④李哲宇:《日本的检察制度与侦查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6期。
    ①陈卫东、韩红兴:《慎防起诉状一本主义下的陷阱——以日本法为例的考察》,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
    ②转引自[德]约阿希姆·赫尔曼著,颜九红译:《日本死刑若干问题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
    ①林枉雄《检察官论》,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7页。
    ①王秀梅:《论刑事司法对死刑适用的影响》,载《河北法学》,2008年2期。
    ②参见王秀梅:《论刑事司法对死刑适用的影响》,载《河北法学》,2008年2期。
    ①参见杰罗姆·柯恩,赵秉志主编:《死刑司法控制论及其替代措施》,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1页。
    ②曲新久:《我国死刑政策的制度分析》,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
    ①参见郭松、林喜芬:《文本·实践·语境:公诉证据标准的现代性诊断》,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
    ①[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0页。
    ②谢鹏程:《论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③高铭暄:《刑法肄言》,法律出版社2004版,第475页。
    ①参见姚华、衣家奇:《死刑的司法限制及我国死刑政策反思》,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②李建明、陈爱蓓:《人本主义与刑事司理念的重塑》,载《学海》,2007年第3期。
    ③杨立新:《刑事诉讼平衡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④龙宗智:《评‘侦控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①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②林钰雄:《检察官在诉讼法上之任务》,载《检察官论》,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37页。
    ①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课题组:《法律监督的人权保障功能》,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②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3页。
    ③转引自唐世月:《当代美国的死刑制度》,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
    ④徐根林、焦宗林:《死刑的司法控制——以刑事法官的死刑观念为视角》,载李洁、张军、贾宇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和谐社会的刑法现实问题》(中卷:死刑的司法限制适用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4页。
    ⑤有关数字参见利子平、竹怀军:《死刑赦免:限制死刑的一种新选择》,载《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年第5期。
    ⑥邱兴隆主编:《比较刑法(第一卷·死刑专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①梁坤:《防范错案的突破口与路径》,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8期。
    ②参见宋远升:《刑事错案比较研究》,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1期。
    ③陈兴良:《错案何以形成》,载《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④陈卫东:《强化证据意识是避免错案的关键》,载《法学》,2005年第5期。
    ①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②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③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
    ④聂昭伟:《侦查阶段死刑错案的原因及对策——以当前已知的33个死刑错案为样本》,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①孙长永:《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控制死刑—从公正审判权的国际标准谈我国死刑司法程序的完善》,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
    ②宋远升:《刑事错案比较研究》,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1期。
    ①李建明:《刑事错案预防的宏观对策研究》,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6期下。
    ①林伟平:《和谐社会语境下死刑诉讼程序的冲突与平衡——33例死刑错案的实证分析》,载《公安研究》,2009年第4期。
    ②《冀祥德:《民愤的正读——杜培武、佘祥林等错案的司法性反思》,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
    ①参见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②张建伟:《死刑的限缩—关于死刑适用及其程序的再思考》,载《中国司法》,2008年第3期。
    ③邱兴隆:《死刑程序之维》,载《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④陈晓明:《施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隐忧》,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⑤刘仁文:《刑事政策初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周长军:《检察起诉裁量权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3期。
    ②吴宗宪:《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马松建:《宽严相济视野下的死刑司法控制》,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④罗干在2005年12月5日至6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①参见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②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立法的完善》,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③本节参照了慕黎强等课题组:《关于黑龙江省法院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情况的调查报告》中的内容,特此鸣谢。
    ①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载《检察日报》2007年2月2日第1版。
    ②马松建:《宽严相济视野下的死刑司法控制》,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③黄华生:《‘宽严相济’与‘两极化之’辨析》,载《法学家》,2008年第6期。
    ①见最高法院院长肖扬在2008年11月的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黄华生:《宽严相济”与“两极化”之辨析》,载《法学家》,2008年第6期。
    ①慕平:《检察机关应提高科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载《检察日报》,2007年5月21日第3版。
    ②黄世斌、洪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裁量不起诉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运行》,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1期。
    ①周长军:《检察起诉裁量权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3期。
    ②陈晓明:《施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隐忧》,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①肖扬:《严格掌握和统一死刑适用标准》,载《法制日报》,2006年11月9日第1版。
    ①赵俊甫:《我国死刑司法控制的隐忧》,载李洁等主编:《和谐社会的刑法现实问题》,《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6页。
    ①胡云腾:《关于死刑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裁量》,载《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28-129页。
    ②赵秉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27页。
    ③秦宗文:《中国控制死刑的博弈论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为背景》,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①参见刘明祥:《日本死刑制度的现状与我国死刑制度的展望》,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
    ②高铭喧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页。
    ①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②赵秉志:《刑罚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154页。
    ③陈兴良:《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39页。
    ④参见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的修改与补充》,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2页。
    ①莫洪宪:《死刑制度改革与暴力犯罪死刑控制—从中韩死刑制度比较研究的角度》,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陈忠林:《死刑与人权》,载陈兴良主编,《死刑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97-110页。
    ③参见胡康生、李福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④钊作俊:《死刑限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84页。
    ⑤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高级法官培训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0月14日第1版。
    ①戴志强等:《论死刑适用的限制》,载《人民司法》,1999年第8期。
    ②罗吉尔·胡德,刘仁文:《限制与废除死刑的全球考察》,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5期(上)。
    ③参见[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50页。
    ④[奥]曼弗雷德·诺瓦克著,毕小青等译:《民权公约评注》,北京三联书店2003版,第119页。
    ①赵秉志:《死刑制度之现实考察与完善建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①高铭暄:《刑法专论(上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549页。
    ②杨正万:《死刑的程序控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③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页。
    ④参见陈家林:《日本死刑替代刑罚研究评价与借鉴》,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①黎宏:《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新解》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
    ②当然,以死缓为原则的刑罚适用变化是一个关涉系统性的改革方式,实现“死刑生刑化”的转变,需要适当调整目前的刑罚结构,增加死缓的严厉性程度,明确规定死缓犯在死缓考察期满合格后只能减为无期徒刑,丰富死缓改为死刑的例外条件等,囿于研究主题所限不再赘述。
    ③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④杨涛:《合理限制死刑须要完善法律制度——中英‘死刑适用标准及死刑限制’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5期(上)。
    ⑤张明楷:《日本刑法的发展及其启示》,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1期。
    ①参见张明楷:《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版第351页。樊风林:《刑罚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①参见欧阳玉静:《死刑缓期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的量刑依据》,载《刑事法评论》,第21卷第190页。
    ②高铭喧、徐宏:《中国死缓制度的三维考察》,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2期。
    ①参见陈华杰:《如何把握死刑案件的量刑情节》,载《中国审判》,2008年第10期。
    ②张明楷:《结果与量刑—结果责任、双重评价、间接处罚之禁止》,载《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3页。
    ①参见陈华杰:《如何把握死刑案件的量刑情节》载《中国审判》,2008年第10期。
    ②吴大华、王飞:《限制死刑的理性思考——以100例死刑案件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3期。
    ①参见高铭暄:《刑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①吴大华、王飞:《限制死刑的理性思考——以100例死刑案件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3期。
    ②赵秉志:《死刑改革探索》,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182页。
    ①参见陈华杰:《如何把握死刑案件的量刑情节》,载《中国审判》,2008年第10期。
    ②参见曾粤兴:《死刑的司法与立法限制—量刑情节的制约》,载《时代法学》,2005年第5期。
    ①参见陈明:《死刑适用中的酌定因素研究——兼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决定>第36条》,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0期。
    ①参见李洁:《定罪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研究》,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参见陈兴良:《刑种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③参见赵兴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适用标准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80页。
    ④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6年3月11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⑤参见赵廷光:《论死刑的正确适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3期。
    ①参见赵兴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适用标准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71页。
    ②周光权:《法定刑研究-罪刑均衡的建构与实现》,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①张绍谦:《死刑司法适用标准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参见谢丽萍、何军兵:《公诉证明标准初探》,载《山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张兄来:《关于我国现行提起公诉证明标准的完善》,载《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疑罪不诉证据问题课题组:《证明层次理论下的公诉证明标准》,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参见国鹏、王宣立:《关于提起公诉证明标准的反思》,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③参见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胡浩明:《刑案件公诉证明标准的缺陷及重构》,载《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田中臣:《对我国公诉证明标准的重构与完善》,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②郭松、林喜芬:《文本·实践·语境:公诉证据标准的现代性诊断》,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
    ③谢小剑:《提起公诉证据标准之内在机理》,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3期。
    ①参见南英:《<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载《公检法办案指南》2010年第7期。
    ①参见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②邱兴隆:《死刑的程序之维》,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
    ①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②转引自郭松、林喜芬:《文本·实践·语境:公诉证据标准的现代性诊断》,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
    ①参见千古洲:《死刑复核程序:一个“核”问题——“死刑复核程序专题研讨专题研讨会”综述》,载《中国律师》,2006年第2期。其他相同的论点参见陈光中:《构建层次性的刑事证明标准》,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王圣扬:《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论略》,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参见陈光中:《构建层次性的刑事证明标准》,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③参见陈虎:《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之理论误区》,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2期。
    ①参见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168页。)
    ②参见邱兴隆:《死刑的程序之维》,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第43页注解。
    ①参见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王圣扬:《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论略》,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
    ②[美]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与案例》,张保生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17页。
    ③参见吕广伦等:《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载《公检法办案指南》2010年第7期。
    ①杨正万:《死刑的正当程序与死刑的限制》,载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②参见姜世明:《证明度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98期。
    ③张远煌:《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反思》,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6期。
    ①参见李建明:《死刑案件错误裁判问题研究——以杀人案件为视角的分析》,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
    ②杨宇冠:《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若干问题——刑事司法国际准则角度》,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
    ①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页。
    ①杨正万:《死刑的程序控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①贾宇:《中国死刑必将走向废止》,载《法学》,2003年第4期。
    ②参见魏胜强:《检察机关的法律解释权证伪——基于检察权定性的分析》,载《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③姜涛:《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体制的审视与重构》,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①参见杨志宏等:《论加强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权》,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6期;卢勤忠:《关于我国检察机关的司法解释权的探讨》,载《法学家》,1998年第4期;侯菊英:《我国司法解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建议》,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①参见周长军:《后赵作海时代的冤案防范——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①严励:《地方政法委‘冤案协调会,的潜规则应该予以废除》,载《法学》,2010年第6期。
    ②杨兴培:《刑事司法观念的转变与死刑案件再查制度的确立》,载《法学》,2010年第6期。
    ③参见陈光中:《建议取消地方政法委拍板权》,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5月15日。
    ④参见王艳:《论冤错案件与人权保护——佘祥林案的法理分析及启示》,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⑤康均心、韩光军:《和谐语境下的刑事错案研究》,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⑥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①参见李铭:《疏理政法委》,载《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6期。
    ①参见向朝阳、冯露:《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政法委执法监督》,载《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②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博士学位论文第212页。
    ①裴泽庆:《优化党内集体决策的路径分析》,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①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7页。
    ②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①周晓燕:《刑事抗诉未改判案件实证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②魏良荣:《抗诉效果的实证分析——以珠海市检察机关2003-2007年刑事抗诉案件为视点》,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6期。
    ③参见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230页。
    ①参见潘金贵:《公诉制度改革研究:理念重塑与制度重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②参见贺恒扬:《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完善》,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余德峰、王建荣:《刑事抗诉运行机制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1期。
    ③参见潘传表:《论抗诉监督与既判力原则的冲突与协调》,《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2期。
    ①王军:《刑事抗诉政策若干问题研究》,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6期。
    ①根据检察机关工作的职能划分,立案监督属于侦查监督的内容,但从诉讼阶段和监督内容上区分,立案监督不应属于侦查监督的范畴。从执法规律上分析,立案阶段死刑案件的称谓不够科学,一般把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统称为命案、大案或要案。之所以单独立题,实践中存在“命案必破”、公安机关对人口管理与立案决定冲突等问题,同时立案监督本身亦需要加以完善,故将其单列予以研究。
    ②[苏]H-B-蒂里切夫等:《苏维埃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页。
    ①参见王学成:《刑事立案监督:现状、致因与出路——从广东省检察机关的实践入手》,载《政法学刊》,2008年第8期。
    ①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
    ①[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①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
    ①李虎桓:《侦查监督概念论析与构建》,载《犯罪研究》2005年第4期。
    ①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②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
    ①参见尹丽华:《俄罗斯刑事证据可采性规则透视》,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2期。
    ②参见陈永生:《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①张智辉著:《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①参见吕广伦等:《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载《公检法办案指南》,2010年第7期。
    ①参见王军、侯亚辉等:《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几点意见》,载《刑事司法指南》,2010年第2集。
    ②柯葛壮、魏韧思:《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9期。
    ③参见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282页。
    ①钱云灿:《检察机关量刑监督面对的困境及出路》,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9期。
    ②徐汉明等:《我国建立量刑建议制度的基本构想》,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③张智辉:《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的价值合理性》,载《法学家》2002年第6期。
    ④林俊益:《程序正义与诉讼经济刑事诉讼专题研究》,月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①参见孟军、白永利:《我国死刑案件量刑正当程序研究》,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①参见包汉财:《公诉裁量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②刘品新:《当代英美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参见[英]罗吉尔·胡德:《死刑的全球考察》,刘仁文、周振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②黄世斌、洪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裁量不起诉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运行》,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1期。
    ①周长军:《检察起诉裁量权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东方法学》,2009年第3期。
    ②参见宋英辉:《国外裁量不起诉制度评介》,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4期。
    ③参见陈光中、张建伟:《附条件不起诉:检察裁量权的新发展》,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上)。
    ①樊崇义等:《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0页。
    ②参见宋英辉、吴宏耀:《不起诉裁量权研究》,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龙宗智:《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论纲,《人民检察》,2005年第8期;王钦杰、纪兵:《论起诉裁量权》,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6期。
    ③段启俊:《疑罪的认定与处理》,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7期(上)。
    ④何柏松:《存疑不起诉若干问题辨析》,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3期。
    ①黄世斌、洪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裁量不起诉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运行》,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1期。
    ②参见胡云腾、段启俊:《疑罪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
    ①参见谢鹏程:《论量刑程序的张力》,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
    ①陈卫东、韩红兴:《慎防起诉状一本主义下的陷阱——以日本法为例的考察》,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
    ①参见孙长永:《通过正当程序控制死刑的适用—美国死刑案件的司法程序及其借鉴意义》,载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①王超:《虚置的程序—对刑事二审程序的实践分析》,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2期。
    ②宋冰主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页。
    ①陈卫东:《刑事二审程序论》,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②参见王新环:《刑事二审程序中的检察监督职责》,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19期。
    ③参见黄俊平:《死刑案件二审法律监督的立法完善》,《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上)。
    ①龚佳禾:《检察官客观义务研究》,载《湖南省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郭松:《检察官客观义务:制度本源与实践限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③朱孝清:《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完善》,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①参见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
    ②龙宗智:《我国检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③龚佳禾:《检察官客观义务研究》,载《湖南省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①万毅:《公诉策略之运用及其底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1期。
    ②[美]S·科弗曼:《角色超载、角色紧张及紧张感——试论多重角色要求的后果》,载苏国勋、刘小枫:《社会理论的诸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7。
    ③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④参见樊崇义:《法律监督职能哲理论纲》,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期。
    ①孙长永:《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控制死刑》,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
    ①参见韩大元、王晓滨:《强化检察机关监督死刑复核程序的宪法学思考》,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
    ①参见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课题组:《死刑复核法律监督》,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参见樊崇义、叶肖华:《死刑的实体和程序控制》,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8期。
    ①万春:《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研究》,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①参见樊崇义等:《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页。
    ②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课题组:《检察机关监督死刑复核程序的制度构建》,载《法学》,2006年第9期。
    ①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①杨正万:《死刑执行程序的完善》,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参见胡常龙:《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②参见冀永生:《我国死刑执行程序的法律完善》,载《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向泽选:《刑罚执行监督机制论》,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2期。
    ①张世广:《论正当法律监督程序之品质》,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参见张世广:《论正当法律监督程序之品质》,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①[日]谷口安平:《程序公正》,宋冰主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②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季卫东主编:《法治秩序的建构》,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参见[日]团藤重光:《死刑废止论》,有斐阁1992年版,第122页。
    ⑤参见王敏远:《论死刑的程序制约》,载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en/paper/paper239.asp
    ⑥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载博士学位论文第53页。
    ①邱兴隆:《死刑的程序之维》,载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死刑的正当程序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张绍谦:《论死刑“正当程序”的基本特征》,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③王奎:《死刑正当程序论》,湘潭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页。
    ④邱兴隆:《死刑的程序之维》,载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死刑的正当程序学 术研讨会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参见王奎:《死刑正当程序论》,湘潭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孙长永:《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控制死刑》,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参见张绍谦:《论我国“死刑正当程序”的十大缺陷》,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参见王奎:《死刑正当程序论》,湘潭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5-6页。
    ①胡云腾、周振杰:《严格限制死刑与严厉惩罚死罪—当代死刑制度的基本特点与未来走向》,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①参见李响、梁智俊:《正当法律程序在美国司法审查中的运用及其启示》,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4期。
    ②参见张栋:《论美国死刑救济程序及其借鉴意义》,载《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参见陈永生:《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②转引自胡云腾、周振杰:《当代死刑制度的基本特点与未来走向》,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③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何勤华主编:《检察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②参见孙国祥:《刑事辩护制度与错案预防》,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9期(下)。
    ③参见郭松、林喜芬:《文本·实践·语境:公诉证据标准的现代性诊断》,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 第2期。
    ①刘梅湘:《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及其保障》,载陈光中等编著:《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5页。
    ①参见伍绍昆:《司法理念若干问题研究》,载湖南《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①参见尹忠显主编:《法院工作规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②[美]菲尔艾·尔斯沃思:《态度与判决之间的步骤》,载里德·黑斯蒂主编:《陪审员的内心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①[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著:《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5页。
    ②杨正万:《死刑执行程序的完善》,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③张凌:《日本刑事诉讼法修改与裁判员制度》,载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①参见陆建红:《“绝对”死刑条款的适用研究》,载《东方法学》,2008年第2期。
    ②[法]勒内·弗洛里奥:《错案》,法律出版社1984版,第4页。
    ③参见邱兴隆:《比较刑法(第一卷:死刑专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4页。
    ①王世洲:《论中国死刑的保留与限制及其对故意杀人罪的适用》,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6期。
    ①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②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①张闯、刘福元:《程序性正当程序的悖论与重构》,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
    ②参见周天玮:《法制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2页。
    ③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②杨兴培:《刑事司法观念的转变与死刑案件再查制度的确立》,载《法学》,2010年第6期。
    ③参见姜伟:《和谐语境中的检察功能与检察理念》,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上)。
    ④参见王非等:《故意杀人案件死刑适用实证研究》,载《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②参见程进飞:《死刑案件量刑标准及量刑程序》,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③刘清生:检察执法新理念的价值取向》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4期。
    ①参见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第511页。
    ②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①参见林钰雄:《检察官论》,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15页。
    ②董潘舆:《日本司法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页。
    ①杨玉俊等:《死刑案件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机制保障》,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①陈志红:《浅谈刑事立案监督的不足与完善》,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9期。
    ②[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③[德]尼克拉斯·卢曼:《权力》,瞿铁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版,第13页。
    ①参见张世广:《论正当法律监督程序之品质》,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参见朱立恒:《应尽快推进死刑案件检察监督改革》,载《检察日报》,2010年1月20日第3版。
    ③万毅:《论检察监督模式之转型》,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
    1、程荣斌著:《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琼·雅各比著:《美国检察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
    3、法务省刑事局编,杨磊等译:《日本检察讲义》,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
    4、李约翰·爱德华兹著,王耀玲译:《英国总检察长》,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
    5、王桂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6、金明焕主编:《比较检察制度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
    7、曾宪义主编:《检察制度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
    8、钟海让著:《法律监督论》,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9、青锋编著:《美国检察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10、何家弘著:《中美检察制度比较》,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
    11、王晋等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12、林钰雄著:《检察官论》,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13、黄东熊著:《中外检察制度之比较》,台湾文物供应社1999年版;
    14、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5、杨诚等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6、龙宗智著:《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7、孙谦、郑成良著:《司法改革报告——有关国家司法改革的理念与经验》,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8、张智辉、杨诚主编:《检察官的作用与准则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19、孔璋著:《中美公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20、何勤华主编:《检察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月版;
    21、郝银钟著:《刑事公诉权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22、孙谦著:《检察:理念、制度与改革》,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3、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2004年5月版。
    24、孙谦主编:《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吴卫君著:《刑事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6、王新环著:《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种松志著:《检警关系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俞静尧编著:《检察权的利益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白泉民主编:《中外刑罚执行监督与人权保护》,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30、蒋伟亮、张先昌主编《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检察监督——多维视野下的法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31、张文志著:《中国检察制度改革论纲》,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2、甄贞等著:《法律监督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3、晏向华著:《检察职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伦朝平等著:《刑事诉讼监督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5、李征著:《中国检察权研究——以宪政为视角的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36、张智辉著:《检察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37、邓思清著:《检察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樊崇义等主编:《域外检察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甄贞等著:(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0、谢鹏程著:《前苏联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41、列别金斯基奥尔洛夫编著:《苏维埃检察制度(重要文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42、魏武著:《法国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43、闵钐著:《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44、谢如程著:《清末检察制度极其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45、谢小剑著:《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6、樊崇义主编:《检察制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7、谢佑平等著:《中国检察监督的政治性与司法性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 年版;
    48、黄文艾、黄广进等著:《中国刑事公诉制度的现状与反思》,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49、张鸿巍著:《美国检察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0、[俄]维诺库罗夫主编、刘向文译:《检察监督》,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51、王俊著:《当代中国检察权性质与职能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52、甄贞等著:《检察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53、黎敏著:《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4、田凯主编:《执行监督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55、朱孝清、张智辉主编:《检察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56、林海主编:《中央苏区检察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1、何家弘:《论美国检察制度的特色》,载《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
    2、陈兴良:《诉讼结构的重塑和司法体制的改革》,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1期;
    3、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4、宋英辉、陈永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载孙谦主编:《检察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李汉昌、章青山:《关于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检讨》,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2期;
    6、万春:《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研究》,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7、张智辉:《论公诉权的法治意义》,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8期;
    8、龙宗智:《刑事公诉权与条件说》,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4期;
    9、李元鹤等:《中国死刑复核程序的价值选择与重构》,载《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黎敏:《监督话语和权力:一种检察制度的语境》,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刘根菊:《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性及程序完善构想》,载《政法论丛》2005 年第4期;
    12、李虎桓:《侦查监督概念论析与构建》,载《犯罪研究》2005年第4期;
    13、叶峰:《日本检察机关的职责权限》,载《检察日报》2005年5月23日;
    14、黄一超:《刑事立案监督若干问题研究》,载《检察制度理论思索与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15、单民、周洪波:《论刑事立案监督的完善》,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16、《聚焦死刑复核:辩护律师可能参与高法复核程序》,载《新京报》2006年1月4日;
    17、郝银钟:《检察机关不应介入死刑复核程序》,载《法制日报》2006年3月30日;
    18、卞建林:《检察机关没有理由不介入死刑复核程序》,载《检察日报》2006年4月11日;
    19、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
    20、韩大元、王晓滨:《强化检察机关监督死刑复核程序的宪法学思考》,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
    21、种松志、宋文国:《检察机关如何参与死刑复核》,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
    22、陈卫东、李训虎:《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3、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8期;
    24、林伟平:《和谐社会语境下死刑诉讼程序的冲突与平衡——33例死刑错案的实证分析》,载《公安研究》,2009年第4期;
    25、周长军:《检察起诉裁量权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3期;
    26、万毅:《论检察监督模式之转型》,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
    27、樊崇义:《法律监督职能哲理论纲》,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期;
    28、龚佳禾:《检察机关的性质:理论观点与初步反思》,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年第4期;
    29、刘向文、王圭宇:《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9期;
    30、万毅:《公诉策略之运用及其底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1期;
    31、朱孝清:《检察的内涵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9期;
    32、龙宗智:《我国检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0年版;
    2、[法]皮埃尔·尚邦著:《法国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陈春龙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
    3、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8、孙长永主编:《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9、刘善春等主编:《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0、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樊崇义等:《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陈国庆、何秉群主编:《中国诉讼制度与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卞建林、刘玫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汪海燕、胡常龙著:《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8、杜世相著:《刑事证据运用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版;
    19、宋英辉、吴宏耀著:《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吴宏耀、魏晓娜著:《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1、李文燕主编:《死刑案件证据调查与运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著:《美国刑事诉讼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卞建林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25、[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6、胡长龙著:《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陈光中主编:《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28、谭永多著:《刑事证据规则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9、李建明著:《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30、张建伟著:《刑事司法:多元价值与制度配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1、卞建林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32、吴卫君著:《刑事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3、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张正新著:《中国死缓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樊崇义、夏红主编:《正当程序文献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陈卫东著:《转变中的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熊秋红著:《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9、陈光中主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0、方金刚著:《案件事实认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宋世杰等著:《外国刑事诉讼法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42、宋英辉、孙长永等著:《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3、李乐平主编:《现行刑事诉讼制度检讨与完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44、卞建林等主编:《刑事正当程序研究法理与案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45、龙宗智著:《上帝怎样审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6、张智辉主编:《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卞建林主编:《刑事正当程序研究法理与案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48、[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著,吴宏耀、魏晓娜等译:《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刘品新著:《刑事证据疑难问题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50、谢佑平等著:《刑事司法权力的配置与运行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何家弘主编:《中国的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肖建国著:《司法公正的理念与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宋英辉著:《刑事诉讼原理》(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4、汪建成、甄贞主编:《外国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5、杨正万著:《死刑的程序限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陈卫东主编:《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樊崇义主编:《刑事审判程序改革调研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薛献斌著:《证据组合论——科学证据观对证据现象的新观察》,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59、葛琳著:《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0、孟军著:《犯罪嫌疑人权利救济研究——以刑事侦查为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白建军著:《公正底线——刑事司法公正性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2、林钰雄著:《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3、韩红著:《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刘晓兵著:《刑事程序价值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65、[英]科纳·弗利著,梁欣、魏晓娜等译:《抗制酷刑——法官及检察官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美]理查德·波斯纳著,苏力译:《法官如何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2、蒋香兰:《论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载《云南法学》2000年第3期;
    3、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4、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5、汪建成、孙远:《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
    6、陈永生:《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7、陈光中:《构建层次性的刑事证明标准》,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杨玉新《死刑程序的控制》,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
    9、杨正万:《死刑的程序控制》,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10、邱兴隆:《死刑的程序之维》,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
    11、高铭暄、朱本欣:《论二审死刑案件的公开审理》,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
    12、赵秉志、时延安:《慎用死刑的程序保障》,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
    13、陈永生:《对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之检讨——以中国古代及国外的死刑救济制度为视角》,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4期;
    14、胡云腾等:《论死刑适用兼论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载《人民司法》2004年第2期;
    15、陈卫东:《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改造的构想》,载《现代法学》(2004年8月)第26卷第4期;
    16、孙长勇:《中国死刑案件的司法程序》,载《死刑——中外关注的焦点》2005年版;
    17、谢滨键:《正确理解“命案必破”》,载《中国刑事警察》2005年第5期;
    18、王健:《公安局长刑讯逼供案审实录》,载《法律与生活》2005年第4期;
    19、冯哲:《关于死刑程序控制的几个问题》,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20、倪培兴:《论刑事诉讼证据的性质、功能及其可采性》,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2期;
    21、周道鸾:《完善死刑案件审理程序保证死刑案件质量》,原载《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第22次会议调研材料汇集》2006年12月;
    22、谢佑平:《死刑复核程序:理论思考与立法构想》,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
    23、刘潇潇:《程序正义如何才能实现——佘祥林案的个案分析及其启示》,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5期;
    24、任志中、汪敏:《构建严格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基于人权的司法保障之实现》,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
    25、房国宾:《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之理性分析》,载《世纪桥》2007年第6期;
    26、卞建林:《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若干重要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27、胡常龙:《死刑核准权归位后的程序正当性分析》,载《政法论坛》(2007年5月)第25卷第3期;
    28、王斗斗:《最高法院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载《法制日报》2007年9月14日;
    29、孙长永:《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控制死刑》,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
    30、周长军:《后赵作海时代的冤案防范——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31、陈虎:《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之理论误区》,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2期;
    32、杨宇冠:《死刑案件证明研究》,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0期;
    33、梁根林:《死刑案件被刑事和解的十大证伪》,载《法学》2010年第4期;
    34、杨兴培:《刑事司法观念的转变与死刑案件再查制度的确立》,载《法学》2010年第6期;
    35、宋英辉、王贞会:《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适用》,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7期;
    1、[法]马克·安赛尔:《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
    2、[德]布鲁诺·赖德尔:《死刑的文化史》,郭二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3、甘雨沛主编:《犯罪与刑罚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樊凤林主编:《刑罚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赵秉志等译:《现代世界死刑概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马克昌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7、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8、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10)赵秉志:《刑法改革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9、[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0、李云龙、沈德咏:《死刑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日]团藤重光:《死刑废止论》,林辰彦译,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12、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13、[美]波伊曼:《结构死亡:死亡、自杀、安乐死与死刑的剖析》,魏德骥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4、[意]杜里奥·帕瓦多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5、[法]马丁·莫内斯蒂埃:《人类死刑大观》,袁筱一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17、谢望原:《刑罚价值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
    18、邱兴隆:《刑罚理性评论——刑罚的正当性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胡云腾:《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20、林山田:《刑法的革新》,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
    21、邱兴隆:《比较刑法》(死刑专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22、钊作俊:《死刑限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许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4、钊作俊:《死刑适用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5、[法]罗贝尔·巴丹戴尔:《为废除死刑而战》,罗结珍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6、赵秉志主编:《刑罚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日]牧野英一原著,陈承泽译:《日本刑法通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四卷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1、陈兴良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2、[德]考夫曼著:《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3、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年会论文集》(死刑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赵秉志:《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陈兴良主编:《中国死刑检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7、张磊:《死刑功能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刘守芬等著:《罪刑均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谢望原:《欧陆刑罚制度与刑法价值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40、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41、康均心:《理想与现实——中国死刑制度报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英]罗吉尔·胡德:《死刑的全球考察》,刘仁文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方鹏、吕亚萍译:《死刑论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马松建著:《死刑司法控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5、张远煌:《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限制与废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6、莫洪宪主编:《死刑辩护:加强中国死刑案件辩护技能培训》,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7、张文等著:《十问死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陈兴良主编:《中国死刑备忘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黄明伟:《死缓制度的当代价值》,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赵秉志主编:《死刑改革研究报告》,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51、王光贤:《禁止酷刑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和国内监督机制相结合的视角》,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52、刘树德著:《死刑片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53、张栋著:《美国死刑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孙家红著:《清代的死刑监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5、高维俭等著:《中国死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赵秉志主编:《中韩死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段启俊著:《疑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杰罗姆.柯恩、赵秉志主编:《死刑司法控制论及其替代措施》,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9、董玉庭、董进宇著:《刑事自由裁量权导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0、[美]富兰克林.E.齐姆林著,高维俭等译,《美国死刑悖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61、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2、黄晓亮:《暴力犯罪死刑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张亚平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略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64、郭理蓉著:《刑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5、崔敏著:《死刑考论——历史、现实、未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美]琳达.E.卡特等,王秀梅等译,《美国死刑法精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郭健著:《韩国死刑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9年版;
    68、赵秉志主编:《死刑个案实证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69、于同志著:《死刑的裁量》,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0、赵秉志等主编:《死刑立法改革专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71、郑延谱著:《中美死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2、杨文革著:《死刑演变要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
    2、陈正云:《论刑罚成本与刑罚效益》,载《法学家》1997年第2期;
    3、赵秉志、肖中华:《论死刑的立法限制》,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4、张宝义:《暴力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特征及过错责任分析》,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
    5、钊作俊:《现代死刑问题研究述评》,《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1期;
    6、马克昌:《论死刑缓期执行》,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7、王世洲:《论中国死刑的保留与限制及其对故意杀人罪的适用》,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6期;
    8、傅建平:《刑法谦抑性的理论根基与价值》,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赵廷光:《论死刑的正确适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3期;
    10、刘仁文:《死刑限制及其路径》,载赵秉志主编:《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赵秉志、郭理蓉:《死刑存废的政策分析与我国的选择》,载《法学》2004年第4期;
    12、高铭暄:《我国的死刑立法及发展趋势》,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1期;
    13、贾宇:《论我国刑法中的死刑制度及其完善》,载《法学专论》2004年第2期;
    14、陈旭文:《西方国家被害人过错的刑法意义》,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卷第1期;
    15、范登峰:《对我国死刑适用标准的反思与重构》,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6、杜宇:《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17、吴大华、王飞:《限制死刑的理性思考——以100例死刑案件为视角》,载赵秉志主编:《刑法评论》(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陈兴良:《中国死刑的当代命运》,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19、赵秉志:《中国逐步废止死刑论纲》,载《法学》2005年第1期;
    20、乔新生:《死刑存废之争》,载《百科知识》2005年第11期;
    21、张智辉:《论刑法的理性》,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22、任永鸿:《刑事被害人过错解读》,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13日;
    23、刘仁文:《死刑研究方法论》,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24、高铭暄:《略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两个问题》,载《法学家》2006年第1期;
    25、周道鸾:《完善死刑案件审理程序保证死刑案件质量》,原载《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第22次会议调研材料汇集》2006年12月;
    26、谢望原:《欧陆刑罚改革成就与我国刑罚方法重构》,载《法学家》2006年第1期;
    27、张智辉:《刑法改革的切入点》,载《法学家》2006年第1期;
    28、马克昌:《有效限制死刑的适用刍议》,载赵秉志主编:《死刑制度之现实考察与完善建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崔敏:《中国历代死刑制度的考察与反思》,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0、崔敏:《西方国家死刑制度的演变》,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1、高铭暄:《略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中的两个问题》,载《法学家》2006年第1期;
    32、高爽:《论自首认定中的若干问题》,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33、任保东:《浅析死刑存废之争的焦点》,载《法学研究》2007年3月;
    34、胡云腾周振杰:严格限制死刑与严厉惩罚死罪——当代死刑制度的基本特点与未来走向,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35、贾义勇:《死刑存废的哲学思考》,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
    36、杜月秋:《论裁判的正当性基础——以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相互关系为视角》,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3期;
    37、李唯:《浅析民意与死刑存废的命运》,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8、赵秉志:《现代刑事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载《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9、虞平:《美国死刑量刑制度的统一性与个别化的协调》,载《法学》2007年 第11期;
    40、张建伟:《法院不能成为群众感觉的“橡皮图章”》,载《南方周末》2008年4月17日;
    41、宋远升:“刑事错案比较研究”,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1期;
    42、陈华杰:《如何把握死刑案件的量刑情节》载《中国审判》2008年第10期;
    43、柯葛壮、魏韧思:《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9期;
    44、赵秉志:《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45、梁淑芳:《略论限制量刑自由裁量权》,湘潭大学硕士论文;
    46、康均心等:《论死刑适用标准——基于国际社会与中国现状之分析》,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47、高铭暄、徐宏:《中国死缓制度的三维考察》,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2期;
    48、刘晓虎:《死刑控制政策的必然转向:以司法限制为重心》,载《湖南省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49、陈明:《死刑适用中的酌定因素研究——兼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决定》第36条》,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0期;
    50、参见谢鹏程:《论量刑程序的张力》,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