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性别平等在以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政策上已经确立六十多年,可是性别不平等却广泛存在于现实当中。而理论研究方面,现阶段关于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研究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对于性别平等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宏观的研究;第二,研究的深度有限。从学科角度来看,中国学者对性别平等的研究视角大致从社会学或政策学两方面,把性别平等与公共政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相对较少;第三,对性别平等的研究主要是以女性学者为多,而且多以女性学,社会学等学科为主。把性别平等纳入公共管理特别是公共政策中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此,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性别平等思想和女性主义性别平等理论为基础,以参政、就业政策中性别不平等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缺失及缺失的成因,目的是完善和建构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全文将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论文所涉及的主要观点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综合概括。力求阐明本论文的立题目的,相关研究及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二章主要对实现参政、就业政策性别平等的理论依据进行学理分析,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性别平等的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者对性别平等的分析。其目的是为后来参政、就业政策的性别平等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对中国参政、就业政策在实现性别平等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参政、就业政策的性别平等缺失及成因分析。第五章针对目前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性别平等缺失的问题,借鉴国外对于参政、就业性别平等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完善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参政、就业政策的对策,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这一部分首先提出完善中国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的方向:必须坚持社会性别主流化、必须恪守妇女赋权的核心观点。以此作为政策导向,提出了完善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的具体对策。这种对策的主要围绕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对性别平等的研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性别,它不但因历史发展阶段而异,而且因民族、国家等因素而异;二是对性别平等的研究放在男女同一视角、同一世界、同一体的关联性和交互性中去研究,也就是从相互影响的共生视野来审视性别平等的问题。既不要把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也不要把女性作为男性的对立面进行研究,而是要实现两性的实质平等,要把性别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指向性别文化、性别结构和性别制度等。由此得出,性别平等的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男性的问题;不仅是人权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总之,把实现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作为实现妇女全部平等的核心和基础的观点,是本文的核心思想。也是论文的主要创新所在。本文之所以把参政、就业政策进行专门理论研究,理论层面的原因有三:平等参政、平等就业是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平等参政、平等就业是男女平等的基础;平等参政、平等就业是衡量两性平等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实践上讲,虽然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已经不存在了,但妇女在事实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的形成主要缘于中国核心权力层很少甚至没有女性成员,在国家机关女性人数也远远少于男性,而由于根深蒂固的“男性文化”,少数进入政府机关的女干部也被“男性化”。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考虑,本文认为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核心是充分实现参政、就业领域中的平等。
     理论上而言,本论文的研究就其本质属于公共政策研究,即公共政策中性别公正和正义的研究。把性别平等同参政和就业政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把参政、就业政策中性别不平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力求完善和构建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参政、就业政策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丰富公共政策以及公共管理论。另外,本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衡量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准。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各个利益群体的均衡与协调发展,而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解决各种公共问题、管理公共事务的基本手段,承担着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利益及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重任,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调整各个群体利益分配和再分配,进而推动社会的平等与公正。实践上,本研究立足于社会现实,并结合中国参政、就业的实际,以服务于性别平等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以性别平等为切入点对中国现有的参政、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分析和建议,不仅表达了以女性为主的弱势群体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诉求,也为中国参政、就业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建议。总之,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公共政策和社会性别理论的结合,深化公共政策中的性别平等研究,促成新的边缘学科的形成,促进中国性别平等的实现,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以性别平等为主体的政策体系,进而形成以性别正义为特征的和谐社会。
Ever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ender equality has been established on the public policy theory which main content is law for more than six decades, but gender inequality is still a common phenomenon.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on gender equality in public policy now. First, the area of research is limited. The study on the gender equality in China is mainly based on the Macro study. Second, the depth of research is limited.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the view, Chinese researchers always put their attention on the gender equality in the sociology or the policy, but seldom combine the gender equality with the public policy to research. Third, the scholars who study the gender equality are mostly women, and the study is mainly around the discipline such as the women’s studies and the sociology. The study which can put gender equality into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especially into public policy is such a rare. For the above reason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Maxims thought and the Feminism theory of gender equality, using the gender inequality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alyzing the current phenomenon that, in China, the lost of gender equality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and also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this phenomenon. All these are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construc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within the gender equality. The whole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it’s mainly to give a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 in the purpose and the meaning of this paper,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main point of view involved in the paper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t also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related research and the value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basically to give the theory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bou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ender equality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including Marxist theory and western feminists analysis of gender equa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giv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analysis of the gender equality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Chapter three is mainly to give the analysis of gender equality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the existed problems in the Chines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The forth chapter is basically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lack of consciousness about gender equality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and the reason of this phenomenon. In chapter fiv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problem that the lack of gender equality in Chines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referencing of foreign theory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about the gender equality policy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creatively putting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which is based on perfecting the gender mainstreaming, this is the core part and also the main innovation place of this paper. In this part, it firstly proposes the direction about improving the gender equality in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in China, that is, we must insist on gender mainstreaming and the core view that female empowerment, using all these as the policy guidance, putting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bout increasing gender equality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This countermeasure is mainly around two core ideas. One is that we should use the developing vision to view of gender when we study the gender equality, for gender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stage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ulture of the race and the nation. Another idea is that when we study the gender equality, we should put men and women into the same status, thinking about their relevance and interactivity, that is, looking at issues of gender equality from the mutual influence symbiotic perspective. Never putting men and women into the opposite position, but to realize the essence of the gender equality, putting the major source of gender inequality to gender culture, gender structure and gender system. So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issue of gender equality is not only the
     women’s problem but the problem of men as well, it’s more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than the problem of human rights. In a word, putting the gender equality in th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a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point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ender equality in all aspects, that’s the core thought of this paper, it’s also the main innovate part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taking a special theory research on th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policy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in the theoretical level. First, equ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qual employment is a basic human right which is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econd, equ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qual employ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Third, equ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qual employment is the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equality. In practice, although the inequality in legal has already disappeared, women in fact are still at a weak position. The formation of this weak position is because in the core power department of China there never has a female member, the number of women in the national authorities is far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men, and 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male culture”, those few women cadres who work in the government authority also by“masculine”.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view that the core to realize the gender equality is to fully realize the equality for women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Theoretically,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could be defined as Public Policy Studies, namely the“gender equality and justice.”By looking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equality and employment policy, and taki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as a primary research object, the author aimed at improving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ystem with the sense of gender equality, which is believed as a great enrichment for Public Policy Studies to a certain extent. Meanwhile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also means a lo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so-called“gender harmony”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very nature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ll classes and ranks, while Public Policy Studies act as an essential implement to solve problems in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On legislating certain laws and rules to regulate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of all classes, Public Policy constant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one society. Practically,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female employment, from which the author established problem awarenes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building a better future of gender equality.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mployment policy, the author expresses his concern on the interests of women and other vulnerable groups and gave some suggestions on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employment policy of China. In a word, this paper tries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 Policy and the Theory of Gender Perspective, deepen the gender equality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decision-making, boost the born of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et up a policy system of gender equality and fulfill the project of establish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a core essence of gender equality.
引文
1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3.
    2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6.
    3周伟.中国城镇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以1995至2005年上海和成都市30万份报刊招聘广告条件为例【J】.政治与法律,2008(4).
    1王新宇.女性就业歧视现状调查报告【J】,转引自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7.
    2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75—184.
    1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女性的辩护【M】.王幕,译.商务印书馆,1995.255.
    1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学【M】.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36—3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0.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8.
    2戴锦华.阶级、性别与文化表演.载于陈锦华等.差异与平等——香港妇女运动的新挑战.新妇女协会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2001.280.
    3仝华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4.
    4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M】.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82.8.
    5伍启元.公共政策【M】.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4.
    6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华夏出版社,2004.2.
    1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20.
    2陈振明.政策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9.
    3黄智君.评价性别平等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J】.妇女研究论丛,2003(6).
    4叶文振.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J】.东南学术,2004(4).
    1鲍晓兰.国外女性主义评价【M】.三联书店.1995.
    2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上海三联书店,1997.
    3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三联书店,1998.
    4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集团,2008.
    5刘庆贤、靳锦.社会性别视角的中国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实,2006(1).28—29.
    6李小江、朱虹、董秀玉.平等与发展【M】.三联书社,1997.
    7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社会性别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9李慧英著.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1陈敏.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我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J】.法学杂志,2004(25).
    2鲍静.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6(8):33—39.
    3刘伯红.女性的权利——聚焦《劳动法》和《婚姻法》【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4李微微、Lisa Stearns.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
    5沈奕雯.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6刘莉、李慧英.公共政策与社会性别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2003(7).103—108.
    7徐文丽.以社会保障促进女性发展——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第7卷(3):65——67
    8谭琳、杜洁.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丁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121.
    2丁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122.
    3乌云娜.内蒙古妇女参政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报版),2003(4).41.
    1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6.
    2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
    3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社会性别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82.
    1李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指导意义【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1).12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85.76.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1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146.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14.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13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477—48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72.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11.
    3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社,2007.28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人民出版社,1975.7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5.158.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452—453.
    2李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指导意义【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1).121.
    3李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指导意义【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1).12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4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4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61.
    2李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指导意义【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1).120—121.
    1毛泽东选集【M】第1卷.1927.33-34.
    2毛泽东文集【M】第1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239—240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1.117.
    4毛泽东主席论妇女【M】.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编.人民出版社,1978.4
    5毛泽东文集【M】第2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168—169.
    6毛泽东主席论妇女【M】.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编.人民出版社,1978.9.
    7毛泽东文集【M】第6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9.453.
    1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M】.人民出版社,1988.
    2毛泽东文集【M】第2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169.
    3毛泽东主席论妇女【M】.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编.人民出版社,1978.8.
    4毛泽东文集【M】第6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9.458.
    1毛泽东主席论妇女【M】.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编人民出版社,1978.18.
    2毛泽东.在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37.7.20.
    3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1956.(10).12.
    4王巧玲.论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J】.载党史文苑,2004(6).
    1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M】.1956年9月16日
    1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23.
    1转引自周安平.性别与法律【M】.法律出版社,2007.74.
    2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
    3张立平.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思潮述评【J】.美国研究,1999(2).116.
    1冯沪祥.两性之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8.
    2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091.
    3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M】(第1卷).陶铁柱译,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11.
    4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M】(第1卷).陶铁柱译,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827.
    1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65—166.
    2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社,2008.53.
    3转引自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社,2008.53.
    4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钟良明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6—39.
    1纪建文,仲丽娟.妇女参政权的法律保护【J】《理论学刊》,2002(3).75.
    1李慧英.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J】.妇女研究论丛,2005(11).34.
    1沈奕雯.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3.
    2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3.
    1肖巧平.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法律——女性与法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6.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事实和数据2007年.转引自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社会性别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31.
    3李慧英.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J】.妇女研究论丛.2005(11):34
    1潘晓娟,张辰龙.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22
    1肖巧平.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法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68
    1《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编写组.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78.
    1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67.
    1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56.195.
    1吴忠民著.社会公正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17.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9.
    1谭琳,杜洁.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4
    2转引自张再生.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4辑【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4):106
    3转引自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9
    4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0.
    1沈奕雯.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8.
    2沈奕雯.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9
    3转引自谭琳、刘伯红.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6
    1刘伯红.中国女性就业状况【J】.社会学研究.1995(2)
    2张咏.目前英国社会男女间依然同工不同酬.中国网2005年8月31日
    1王金玲.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I(95+10)——妇女发展蓝皮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10.
    2沈奕雯.“性搔扰”概念的泛化、窄化及应对措施【J】.妇女研究论丛.2004(1)
    3谭琳、杜洁.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20.
    1转引自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60
    2马东玲.差据、挑战与对策——“反对工作场所性搔扰国际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5(3)
    1蒋梅.湖南高校女大学生遭受性搔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8)增刊:66
    2彭希哲.运用社会政策工具推进和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7.29
    1冯媛:从同龄退休的争论看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J],转引自谭琳、姜秀花.社会性别平等与法律研究和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3.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212
    1张永英.有关妇女参政积极措施的法律和政策回顾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12月增刊:14
    1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2.
    1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
    1谭琳、姜秀花.社会性别平等与法律研究及对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42
    1王敬毅.雇佣人负有禁止性搔扰义务的案例【J】.外国法译评.1997(4)
    1王新宇.女性就业歧视现状调查报告.转引自: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5.
    2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3.
    1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3.
    2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9.
    1祝平燕、夏玉珍.性别社会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66.
    1祝平燕、夏玉珍.性别社会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7—68.
    2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J].转引自王政、杜琴芳:《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
    3谭琳等.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1(5):11
    2沈奕雯.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65
    1林聚任.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N】.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23.
    1沈奕雯.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人民出版,2005,215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14—15.
    1【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
    2何耀明.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性的法律弱势【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8
    1谭琳、姜秀花.社会性别平等与法律研究和对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1王政.“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辩异【J】.载于杜琴芳、王向贤主编:《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81—82.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86.
    1沈奕雯.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8
    1周安平.社会性别的法律建构及其批判【M】.中国法学.2004(6)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当代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270.
    1薛宁兰.挪威男女平等法【J】.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维权工作信息》,2003(10)
    1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以两性工作平等为中心【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28—29
    1薛宁兰.法学研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J】.载谭琳、孟宪范主编:《他们眼中的性别问题》——妇女/性别研究的多学科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40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296—297.
    1梁皎洁,张再生.转型期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M】.转引自张再生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2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22
    2沈奕雯.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6
    1韩贺南、张键.女性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3.
    1李莉、舒菲.社会救助与女性赋权【J】.转载自《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4辑).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73.
    1杨勇.浅谈促进女性参政.载于张再生.《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M](第2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248.
    1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9.
    1郭慧敏、丁宁.就业性别平等立法模式选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121
    1沈奕雯.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2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1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1]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2]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3]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4]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5]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
    [6]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
    [7]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 (三)国际公约
    [1]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岐视公约
    [2]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3]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岐视公约(第111号公约)
    [4]墨西哥宣言
    [5]内罗毕战略
    [6]北京宣言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M]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版。
    [7][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8][美]邓恩著:《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第二版),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林明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10][美]E.R.克鲁斯克、B.M.杰克逊:《公共政策词典》[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11][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彭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詹姆斯·E·安德森:唐亮译:《公共决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3][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4][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回应〈北京行动纲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8][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9][英]约翰·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M],北京:商务印务馆1995年版。
    [20][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1][法]西蒙娜·德·波夫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2]伍启元:《公共政策》[M],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3]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4]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郑传坤:《公共政策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6]冯静:《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胡平仁:《在权力与权利之间:公共政策学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8]严强、王强:《公共政策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30]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31]闵冬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2]联合国:《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的报告》[M],1995年版。
    [33]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4]李明舜:《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5]王金玲:《中国妇女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6]李明舜、林建军:《妇女人权的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董云虎、刘武萍,《世界人权越发总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8]谭琳等:《1995- 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9]鲍晓兰:《国外女性主义评价》,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40]李小江:《告别昨天——新时期妇女运动回顾》[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1]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2]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张广义、杨明光:《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顾雁翎主编:《女权主义理论与流派》[M],台湾:女书出版社1996年版。
    [45]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46]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7]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0]谭琳、杜洁等:《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1]蔡定剑:《中国就业岐视现状及反岐视对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郑新荣、杜芳琴:《社会性别和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周安平:《性别与法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5]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56]李秋芳、王思梅、姜秀花:《中国妇女就业:现状与对策》[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版。
    [57]刘建忠、孙中欣、邱晓露:《社会性别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8]王荣华、童世骏:《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59]祝平燕、夏玉珍:《性别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张再生:《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M](第2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张再生:《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M](第4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陈方:《性别与公共政策对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张清:《性别正义:迈向宪治的社会性别》[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1期。
    [3]宋健:《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政策:冲突与协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第7期
    [4]齐艳英:《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性别平等的法律思考》[J],《理论界》2007年第7期。
    [5]黄列:《社会性别与国际人权法》[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
    [6]赵明:《女性主义法学的性别平等观对中国立法的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3期。
    [7]李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指导意义[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8]陈敏:《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我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J],《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
    [9]杜洁:《以研究促进政策和法律纳入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与法律/政策项目的探索》[J],《妇女研究论丛》2006(2)增刊。
    [10]刘丽珍、朱立言:《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J],《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
    [11]郭慧敏:《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
    [12]李慧英:《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中国的性别立法与公共政策》[J],《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13]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14]刘莉、李慧英:《公共政策决策与社会性别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15]何耀明《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性的法律弱势》[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6]鲍静:《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到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8期。
    [17]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信息中心:《世界各国性别平等意识与公共政策现状一瞥》[J],《中国妇运》2004年第7期
    [18]何兰萍:《促进社会性别观念与公共管理实践的结合——首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论坛”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5期。
    [19]王金玲:《性别文化及其先进文化的建构》[J],《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
    [20]马蕾:《性别平等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1]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课题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1995- 2005)》[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2期。
    [22]宋建丽:《从性别平等、性别差异到性别公正》[J],《中华女子学报2008年第8期
    [23]李军:《对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5年第5期。
    [24]薛宁兰:《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法律保障——写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施行之际》。(http://www.studa.net/faxuelilun/060120/15232868-2.html)
    [25]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人权事务中心:《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J]。
    [26]陈敏:《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我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J],《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
    [27]杜洁:《以研究促进政策和法律纳入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与法律/政策项目的探索》[J],《妇女研究论丛》2006(2)增刊。
    [28]刘丽珍、朱立言:《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J],《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
    [29]周安平:《社会性别的法律建构及其批判》[J],《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30]付红梅:《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7期
    [31]黄桂霞:《中国共产党妇女就业保障思想与实践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4期
    [32]江泽民:《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J],《中国妇女报》1996年3月8日。
    [33]高桂贤、曹刚:《论性别平等的嬗变过程》[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4]杜洁:《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分析——社会性别理论在发展中的运用》[J],《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35]陈苇、冉启玉:《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6]李慧英:《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11期。
    [37]李慧英:《女性参政徘徊在权力边缘》[J],《中国妇女报》2005年9月12日
    [38]李晓广:《比例制:当代中国性别平等参政的效力抉择》[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6期
    [39]杜洁:《我国培养选拔女干部政策措施评估和社会性别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
    [40]唐有财:《中国城市职场的性别不平等:基于权力的视角》[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4期
    [41]唐丽莹、王玉芹:《劳动法如何完善并保障男女劳动权的平等》[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42]唐灿:《性骚扰在中国的存在——169名女性的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1995年
    [43]刘伯红:《中国转型期:女职工劳动保护》[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2期
    [44]郭慧敏:《我国女性劳动就业立法的性别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45]杨旻:《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比平等:职业性别分割与两性收入差距》[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
    [46]陈玉玲:《反就业性别歧视及其法律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7]马东玲、李亚妮:《女职工劳动保护与性别平等》[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
    [48]饶志静:《英国反就业岐视法研究——以两性工作平等为中心[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49]师风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 Tom R.Tales.What is procedural Justice [A]. Law & Society Review,Volume 22,Number 1998(1).
    [2]Robert A. Dahl,“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ree Problems”, in Jay M. Shafritz & Albert C. Hyde(eds.),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oor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Oak Park:Illiois,1978.p. 124.
    [3]Rosemarie Tong, Ethics in Policy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6), pp. 12-38.
    [4]Martin Wachs,“Introduction,”in Ethics in Planning, ed. Martin Wachs (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1985 ) , p.xiii-xiv.
    [5]Gunnar Myrdal, An American Dilenna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44), p.1033.
    [6]Theodore H. Poister, Public Program Analysis: Applied Research Methods (Baltimore: University Park Press, 1978), p.9-15.
    [7]D. Easton,The Political System: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N. Y.:Knopf,1953.P.129.
    [8]Woodrow Wison,“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in Jay M. Shafriaz & Albert C. Hyde(eds.),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Oak Park,ILLionois:Moore Publishing Company,Inc.,P.3.
    [9]Robert A. Dahl.“The Science of Puhlic Administration: Three Problems”, in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op. cit.,P.123.
    [10] Bryson,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2.
    [11] Betty Friedan, The Second Stage, New York:Summit Books, 1981.
    [12] Bureau for Gender Equality. ILO: Gender: A Partnership of Equal, Geneva, 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