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北京戏剧市场研究(1912-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以降,北京以专制帝国统治的结束和民主共和国家的建立为契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近代化进程。在近代资本主义因素快速成长,传统生产方式顽固存续,近代都市化进程不断建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迁的背景下,北京戏剧在城市近代化的激荡变革中承袭着传统并吸纳着新质,形成了初步发展的戏剧市场体系,并由此将清末以来的戏剧发展高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与清末戏剧相比,初立的北京戏剧市场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质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时期戏剧市场的剖析,还原戏剧市场在行业结构、基本业态、运行机制、竞争态势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试图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视角下判定其发展阶段、解释其基本价值特征。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介绍了北京戏剧市场的历史流变与1912—1937年间的社会文化环境。长期作为帝都的北京有着悠久的戏剧发展史,是全国的戏剧中心,到清末民国,北京戏剧再次掀起发展高潮。这一时期,北京政治地位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潮的传播、大众传媒的发展为近代化进程中的民国北京戏剧市场孕育了不同于专制时代的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章主要分析戏剧行业的市场构成。在近代北京市场体系之中,戏剧日渐演进为一个独立性娱乐行业,并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市场主体方面,形成了以戏班和剧场二者有效合作的运行机制。在市场客体方面,观众群体日益壮大,群体内部分化加剧,并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并且,梨园公会、剧场公会等市场行业组织也有所发展。民国北京戏剧市场在戏班、剧场、行业协会以及观众之间的有效“结构化”,成为延续和推动近代北京戏剧市场繁盛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探析了以营业戏、堂会戏、义务戏三种演出形态为支撑的戏剧市场结构及其基本业态。营业戏是戏班、剧场的日常演出和经营方式,也是收入的常规来源。堂会戏是戏班或伶人单方面受邀参加为庆祝婚嫁、寿辰、生日等进行非开放性质的演出,是伶人获得高额演出回报的主要方式。义务戏是剧界为救助贫苦同业,或为赈荒或为公益、慈善事业进行的演出,体现的是伶界的道德情操。三种演戏形态相互补给、互为借势,不仅形成了艺术上蓬勃昂扬的生机活力,而且助推了戏剧市场的热闹喧嚣与繁花似锦,更在精神层面上彰显了商业化市场中戏剧界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指向。
     第四章探讨了戏剧市场中的经营运作问题。在合作上,戏班与剧场形成了自由合同式的契约合作方式。在分配上,剧场与戏班之间形成了分账制、场租制、包场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在戏班与剧场各自内部体系中,戏班内部通常按照角色等级进行戏码的安排和收入的分配,剧场则将一些副业以承包的方式进行租赁经营。同时,戏剧市场与近代大众传媒逐步联姻,广告宣传开始作为戏剧经营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第五章考察了戏剧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并分析了由此引发的一些主要的戏剧业业态变迁。在戏剧市场外部,电影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和平民化的票价分流了部分戏剧观众,对戏剧市场形成了强烈冲击;而在戏剧市场内部,戏班与戏班之间、剧场与剧场之间、伶人与伶人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与竞技。并且,在竞争机制促动下,民国北京戏剧市场在戏班结构、角色体制、戏价、伶人群体特征、戏剧传播交流等方面发生了诸多的变迁,客观上加速了戏剧业的近代化进程。
     第六章论述了政府对戏剧市场的管理情况。民国时期,政府强化了对戏剧市场的管理和控制力度,管制方式呈现出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从管理机构的变迁来看,民国北京戏剧市场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28年以前,戏剧市场主要由京师警察厅负责管制,教育部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也兼负相应职能;在1928年以后,戏剧市场的管理主要以社会局为主,卫生、公安、财政、教育等职能部门兼管。从管理内容来看,戏剧内容的审查是管理的核心,尤其是北平市社会局管理期间,对大量的剧本进行了内容审定和演出内容的监督管理。此外,作为政府税收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戏剧的税捐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第七章是余论,主要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视角探讨了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阶段问题及其转型特征。与国外主要国家戏剧市场相比,1912—1937年间的北京戏剧市场仍旧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并且在历史文化传统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在市场业态、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
     1912—1937年间的北京戏剧市场,延续并集成了清代以来我国戏剧发展的高潮,将以京剧为主的近代戏剧市场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近代化的动力推进与历史文化传统的阻力妨碍的博弈关系中,北京戏剧市场代表了近代化转型进程中大多数城市所面临的发展境遇和转型特点,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作为帝都向地方城市转进的特例,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流变又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意义。
Since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Republica of china, Beijing seized the ending of autocratic imperial rule and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country as an opportunity to start a rapi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With the rapid growthing of modern capitalism, the stubborn existencing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 constructing of modern urban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of socio-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inherited the traditions and absorbed the new materials, and formed an initial market system, and thus promoted the climax of the drama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a new peak. Compared with the dram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has some important qualitative chang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Drama Market in this period, and restores the market structure, the basic format, operating system,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etc., and trying to judge 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explain its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chapterⅠ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in 1912-1937.In a long time,Beijing as the capital of china also was the drama centre. So, Beijing had undergone several development summits in the history of drama, and set off another climax once again in 1912-1937. Meanwhile, changes in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modern Beij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he spread of democratic etho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forcing the Drama Market to face a new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authoritarian era.
     The chapterⅡ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The drama was to be an independenc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n the modern market system,and had build a perfect market system. In the aspect of Market Entity, the troupe and the theater had founded a effective cooperation system. In the aspect of the Object of Market, the audiences was growing with differentiating within the group, and showed som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consumption. And, the Liyuan Association, the theater Association and other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also developed. The effective "structured" between the troupe, the theater,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the audience had promoted a continual prosperity of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apterⅢdiscuss the structure and the type of operation state of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which is formed and supported by commercial theatricals, private theatricals and voluntary theatricals. The commercial theatricals is the basic format and revenue in the market. The private theatricals is a perform that the troupe or the actor i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a celebration of an unilateral marriage, birthday, etc,the actor can gain a high returns. The voluntary theatricals is to play a show to help the poor, or for relief or for the public welfare and charity which reflects the morality of the actors. The three forms are supplied each other, not only increasing the high-spirited vitality in art, but also boosting the drama in the market as a bustling scene with flowers, even then incarnating the humane care and values in the commercial markets in spirit.
     ChapterⅣexplores the market mechanisms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roupe and the theater. The troupe and the theater as two separate economic entity,which cooperated in the way of a troupe take a theater or signed contract between them. On the distribution, the theater and the troupe formed split system, rental system, book system and other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the inner system, the troupe arranged the plays and distributed the revenu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nal level of role, the theater usually leased out some sideline businesses to other operators. Meanwhile, the drama joint with the mass media,so the advertisement was to bring into the considerations in business.
     ChapterⅤreviews the drastic competition in the Bejing's Drama Market,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arosed by it. Outside of the the Bejing's Drama Market,the movies brought a strong concussion on the Drama Market exteriorly by novel art form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charge. In the internal market,there were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roupes,theaters,and actors.The competition compelled the market entity to take some strategies. And, motivated by the competition, some changes happened in the market structur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the play price, the groups characteristics of actor,the communication of drama,which accelera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drama industry objectively.
     ChapterⅥ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of the Bejing's Drama Market by government.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reinforced the degree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or the Drama Market, which trended to b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Viewed from the changes of regulatory agencies, Beijing's Drama Market has experienced two stages, before1928, the Drama Market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Office of the Capital Police,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Popular Education also beared some functions; after 1928, the Drama Market was mainly managed by the Bureau of Social,the health, security, finance, edu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al departments keep an assistant. In view of the content of the management, the examination for plays is the core,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period of Beiping Bureau of Social, a large number of plays and perfoms were examined and supervised. In addition,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ax revenue for government, the tax management of the drama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ChapterⅦis an epilogue, mainly discusses the transition stage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Compared with the main foreign Drama Markets, Beijing's Drama Market in 1912-1937 was still in a preliminary stage,and showed an obvious transi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arket format, opera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system, etc.which was impacted by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 modern capitalism.
     The Beijing's Drama Market between 1912-1937, inherited and integrated the climax of the Qing Dynasty, promotes the modern dama market to another height.In the game of motivity of the modernization and the resista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situation and tran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Drama Market represents the most cities which have to fa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so it has a universal significance,and as an example for Royal capital transferred into a local citiy,it has a unique meaning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引文
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北京在1928-1949年间改称北平,为使文章研究对象指称明确,本文在宏观论述上使用北京的称谓,在具体的时间段范畴内使用北平的称谓。二是关于戏剧概念的使用问题。一般而言,戏曲指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戏剧则是戏曲、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统称,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引入了话剧等一些西方演出形式,使用戏剧的概念更能涵括本文的研究对象。
    ②蒋菁等:《中国民国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①在抗战后,由于战争的影响,传统戏剧业遭受重大打击,渐趋式微,时人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如,1938年创办的《立言画刊》上发表了几篇时人评论旧剧危机的文章,《旧剧摧残之危机》(金仲荪),创刊号,1938.10.1;《国剧进化欤?退化欤?》(红叶),第2期,1938.10.8;《国剧评坛——京剧已渐步 入没落时期受海派之影响》(红叶),第8期,1938.11.19:《希望京朝派名伶负起保存京戏责任》(文鹤荪)立言画刊第15期,1939.1.7;《旧剧没落及其新趋向》(黄飘),第200期,1942.7.25。戏剧杂志《半月戏剧》也发表了讨论旧剧危机的一些文论,如《旧剧是否率落的探讨》(马二先生)第1卷第7期,1938.5.24;《京戏从此带病延年吗?》(许黑珍)第2卷第12期,1940.9.15,等等。
    ①参见张炼红:《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②泛意识形态化是指对于作为社会精神指南或支柱的意识形态所作出的泛化或过度化,亦即致使作为思想制度的意识形态化本身出现了某种夸大、膨胀和绝对化的特征和倾向。参见唐少杰《“意识形态化”与“泛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问题沉思》,《现代哲学》,2003年第3期。
    ③董学文、李志宏:《“泛意识形态化”倾向与当前文艺实践》,《求是》,2007年第2期。
    ①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的新思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②《戏馆子》估计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是此前尚未面世之作,编辑依据手抄件而成。见《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③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④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传纪文学出版社印行,1974年影印版。
    ①王梦生:《梨园佳话》,商务印书馆,1915年。
    ②燕石:《北京女伶百咏》,都门印书局,1917年。
    ③凌善清、许志豪编:《新编戏学汇考》,上海大东书局,1925年,第1、2卷。
    ④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26年。
    ⑤张肖伧编:《菊部丛谭》,上海大东书局,1926年。
    ①余上沅主编:《国剧运动》,新月书店,1927年。
    ②徐慕云编:《梨园影事》,华东印刷公司,1933年。
    ③徐公美:《小剧场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④谷剑尘编:《剧团组织及舞台管理》,商务印书馆,1941年。
    ⑤刘菊禅:《谭鑫培全集》,上海戏报社,1940年。
    ⑥徐慕云:《梨园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①出版时所用署名为张聊公。张聊公:《听歌想影录》,载《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②唐伯弢:《富连成三十年史》,同心出版社,2000年版。
    ③唐友诗:《平剧二百年》,放庐斋室,1948年。
    ④[日]辻听花:《中国剧》(四版),北京顺天时报社出版,1920年版。1925年改题名为《中国戏曲》,是为《中国剧》的第六版。
    ⑤[日]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年。
    ①详见傅晓航、张秀莲:《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①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讲座》,中国戏剧出出版社1958年版
    ②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③周贻白:《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①《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①《北京志·文化艺术卷》,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175辑)(又名《北京文史资料》),北京出版社。
    ③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北京出版社2006年。
    ①关于京剧的研究综述参见杨秀玲《近20年中国京剧书目研究之现状》,《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7期。
    ①王遐举:《中国古代剧场》(油印本),中国戏曲研究院,1964年。
    ①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②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版。
    ③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④陈晋楚:《正乙祠大戏楼》,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⑤王瑞年:《街巷·戏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⑥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⑦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⑧王珏:《北京的古典戏曲与戏楼》,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⑨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①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②吴小如:《鸟瞰富连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吴小如:《<鸟瞰富连成>续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包缉庭:《京剧的摇篮——富连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李少兵:《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官方、民间因素与新时尚的形成》,《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
    ⑥杜丽红:《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城市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
    ①原北京市档案局局长和北京市档案馆馆长王国华在“档案与北京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倡导加强民国北 京史研究时谈到,虽然多年来史学工作者收集了大批的有关史料,出版了许多民国北京史的著作、回忆录、地方史志资料,但与此同时,民国北京史的研究也有相当不尽人意之处。他特别指出,北京市档案馆典藏的70多万卷民国时期档案的利用情况颇不理想。因此,他号召在加强民国北京史研究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民国北京档案的利用。参见王国华《京华谭史录》,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①转引自刘祯、秦华生主编《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②转引自李真瑜:《北京戏剧文化史》,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上)》,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9页。
    ①刘祯、秦华生主编:《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②参见周传家、秦华生主编:《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③转引自杨栋:《元曲研究失落的两部珍贵域外文献》,《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④转引自李真瑜:《元代大都戏剧文化三题》,《殷都学刊》,2003年第4期。
    ⑤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等帝王均是杂剧爱好者,《录鬼簿续编》载汤舜民“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赉常及。”杨景贤“永乐初,与舜民一般遇宠”。贾仲民亦甚得文皇帝宠爱,“每有宴会,应制之作,无不称赏。”不少官吏也顺应上好,而作杂剧。一些藩王、宗室,如朱权、朱有炖也亲自编写剧本。这些官方或宫廷的戏剧活动多出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而作。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上)》,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11页。
    ①转引自程芸:《世味的诗剧:中国戏曲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183页。
    ②张次溪:《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收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③(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三,清道光刻本。
    ①袁熹:《近代北京的市民生活》,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龚骏:《中国都市工业化程度之统计分析》,商务印书馆,1933年。
    ③《东安市场》,《申报月刊》,1933年第2卷第10号。
    ①北平市社会局:《北平市工商业概况·序》,1932年。
    ②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300页。
    ①参见吴文科:《20世纪的中国·文学艺术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②傅斯年:《戏剧改革各面观》,《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
    ③吴文科:《20世纪的中国·文学艺术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④管翼贤:《新闻学集成·第六辑》,中华新闻学院,1943年,第279页。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梅兰芳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40年:梅兰芳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②《文史资料选编》第45辑,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③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④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参见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吴同宾,剧亚勋主编:《京剧知识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
    ①参见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吴同宾,周亚勋主编:《京剧知识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
    ①《戏班调查》,《新晨报》,1930年6月24日,第十一版。
    ①齐如山:《戏班·序》,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唐友诗:《平剧二百年》,放庐斋室,1948年,第115、116页。
    ①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36-38页。
    ②爱梨上人主编:《梨园花絮集》,银河歌剧社,1933年。
    ③[日]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年,第123页。
    ④哀梨、雅伦:《值得我们注意的富连成社》,《半月剧刊》,1937年第1卷第1期。
    ⑤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⑥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①之范:《略论平津目下之四科班》,《十日戏剧》,1938年第34期。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版,第78页。
    ③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④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⑤吴幻孙:《富连成致胜之道》,《北洋画报》,1930年第481期。
    ⑥参见蒋菁、吴朋等:《中国全史·中国民国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⑦肖伧:《科班漫谈》,《十日戏剧》,1937年第1期。
    ①哀梨、雅伦:《值得我们注意的富连成社》,《半月剧刊》,1937年第1卷第3期,
    ②哀梨、雅伦:《值得我们注意的富连成社》,《半月剧刊》,1937年第1卷第3期,
    ①辻听花:《中国剧》,顺天时报出版社,1920年。
    ②包缉庭著,李德生整理:《京剧的摇篮——富连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③广圃:《对于科班管理的几点意见》,《半月剧刊》,1937年第6期。
    ④愚:《近年学校教育不如过去的科班授徒》,《十日戏剧》,1939年第2卷第8期。
    ①辻听花:《中国剧》,顺天时报出版社,1920年。
    ②“票友”一词的解释,《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两书的解释大体相同。是说清初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为清王朝进行宣传。因他们非专业演员,又都持有“龙票”,所以人们便称其为“票友”。此称后延及民间。另一种解释是“票友”一词的来源有二,一是清雍正帝派大军征讨新疆金川地区(今四川境内)的回民;得胜还朝之日,军营中有人将欢庆胜利的情景编成太平歌词,由八旗子弟们击鼓传唱,传唱时每人发结“龙票”(即钱票)一张,由之得名“票友”。二是雍正就帝位之前,酷爱戏曲,常与戏曲演员们同室切磋技艺。即帝位后,又命人在官内辟出一所殿宇,安排早先结交之艺人于内,并发给他们每人“龙票”,以区别于专职之伶人。嗣后,凡好为歌唱且又不以此为职业的人,便被称为“票友”,并把票友们的同仁组织与活动场地,称作票房或票会。参见侯玉山:《谈谈票友票房和票会》,《文史资料选编》第41辑,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
    ③[日]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年,第123页。
    ④徐珂:《清稗类抄》,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62页。
    ⑤马二先生:《票友之研究》,《菊部从刊》,上海交通图书馆,1918年。
    ⑥资料来源:《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下)》;刘嵩昆:《梨园轶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①刘嵩昆:《梨园轶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339页。
    ②《票友登记》,《北洋画报》,1933年第19卷第932期。
    ③张古愚:《谈票友与伶人》,《十日戏剧》,1939年第2卷第19期。
    ①张古愚:《谈票友与伶人》,《十日戏剧》,1939年第2卷第19期。
    ②璞玉:《票戏日多与梨园界的影响》,《半月剧刊》,1937年第13期。
    ③对于近代演出场所的称谓,有多种叫法,清朝叫做茶园,后来一度称戏园,以后改称戏馆子,到民国时代又改称戏院、剧场、剧院。参见叶龙章:《北京戏院考》,载《文史资料选编》第13辑,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29页。
    ④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⑤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⑥叶龙章:《北京戏院考》,载《文史资料选编》第13辑,1982年版,第129页。
    ①参见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62页。
    ①偎星阁主:《北平梨园变迁记》,《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2期。
    ①唐友诗:《平剧二百年》,放庐斋室,1948年,第124页。。
    ②张宝申:《老天桥的戏园子》,《北京档案》,2010年第3期。
    ③资料来源:《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下)》,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903-905页。
    ①周华斌主编:《中国戏剧史论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②《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下)》,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876页。
    ①图片来源:石叔明:《中国古代剧场考据》,《剧教》,1942年第2卷7-8期(合刊)。
    ①薛林平:《试论北京清代戏园建筑与文化》,《华中建筑》,2009年第3期。
    ②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③转引自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④张豂子:《新明戏院之揭幕》,载《歌舞春秋》,《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⑤李志坚:《辛亥以来北京剧场的变迁》,载《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①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②参见侯希三:《戏馆戏楼》,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164页。
    ③转引自张复合编著《图说北京近代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④转引自张复合编著《图说北京近代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①转引自张复合编著:《图说北京近代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①张豂子:《开明戏院揭幕记》,载《歌舞春秋》,《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②《新新剧院开幕记》,《半月剧刊》,1937年第14期。
    ③《广和楼之新设施》,《北洋画报》,1936年第29卷第1415期。
    ④《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下)》,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892页。
    ①《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下)》,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889页。
    ②袁熹:《北京城市发展史·近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③原载《世界晚报》1926年5月1、2、5日,见张恨水《张恨水散文·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④袁之:《忆城南》,《民强报》,1946年3月12日。
    ⑤成善卿:《天桥史话》,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335页。
    ①侯希三:《戏馆戏楼》,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74、75页。
    ①根据侯希三《戏馆戏楼》关于清末戏园的机构设置整理而成。
    ①参见佟晶心:《北平戏院行政惯例》,《剧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10期。
    ②侯希三:《戏馆戏楼》,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③根据侯希三《戏馆戏楼》关于华乐戏院组织情况整理。
    ①侯希三:《戏馆戏楼》,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166页。
    ②根据侯希三《戏馆戏楼》关于真光剧场整理整理。
    ①侯希三:《戏馆戏楼》,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166页。
    ①转引自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帅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102页。
    ②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③袁熹:《近代北京的市民生活》,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④参见刘嵩昆:《梨园轶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336页。
    ①参见刘嵩昆:《梨园轶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404页。
    ②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③刘文峰:《徽商与西商对戏曲的贡献》,载朱恒夫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④见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①《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下)》,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②梅兰芳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俞生活40年:梅兰芳回忆录》(上册),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③转引自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④路应昆:《中国社会与戏曲诸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⑤路应昆:《中国社会与戏曲诸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①(清)张际亮:《金台残泪记》卷三。
    ②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83页。
    ③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391页。
    ④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95页。
    ⑤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99页。
    ⑥姜义华:《我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群体简论》,《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①李景汉:《北平最低限度的生活程度的讨论》,《社会学界》,1929年第3卷。
    ②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①[法]杜夫海纳等著,刘应争译:《当代艺术科学主潮》,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②[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张黎译:《剧院是一个阶级的场所》,载《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③齐如山:《戏界小掌故》,《齐如山全集》第四册,联经出版社视野公司1979年版,第2376页。
    ④《繁华杂志》,1914年第4期。
    ①宋春舫:《戏院观众纵横谈》,《宇宙风》,1936年第26期。
    ②马二先生:《说喝彩》,见周剑云主编《菊部丛刊·品菊余话》,上海交通图书馆,1918年。
    ③马二先生:《说喝彩》,见周剑云主编《菊部丛刊·品菊余话》,上海交通图书馆,1918年。
    ④《叫好之心理》,《顺天时报》,1915年12月25日。
    ⑤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①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1年。
    ②绿英:《广和楼的捧角家》,《宇宙风》,1936年第19期。
    ③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④绿英:《广和楼的捧角家》,《宇宙风》,1936年第19期。
    ①参见梁国健主编:《故都北京社会相》,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5页。
    ②《谈捧角》,《三六九画报》,1940年第5卷第10期。
    ③《剧界之色色观》,《日知报》,1917年2月5日。
    ①红蛾:《评剧与捧角》,《北洋画报》,1934年第22卷第1096期。
    ②秋水:《谈剧评家》,《十日戏剧》,1937年第1卷第9期。
    ③镜溥:《标准剧评者》,《十日戏剧》,1938年第1卷第25期。
    ④叶袖音:《看戏与评戏》,《十月谈》,1934年第16期。
    ⑤杀黄:《目下评剧家之分野》,《北洋画报》,1935年第26卷第1314期。
    ①杀黄:《目下评剧家之分野》,《北洋画报》,1935年第26卷第1314期。
    ①姚民哀:《评剧家之派别》,《红杂志》,1923年第44、45期。
    ①倪秋萍:《剧谈……剧评……》,《十日戏剧》,1939年第2卷第3期。
    ①红蛾:《评戏吃饭与吃饭评戏》,《北洋画报》,1935年第26卷第1308期。
    ②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印行。
    ③廖奔:《梨园公会浅考》,《中国文化报》,2000年11月16日第3版。
    ④廖奔:《梨园公会浅考》,《中国文化报》,2000年11月16日第3版。
    ①参见景孤血:《精忠庙首琐谈》,《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524页。
    ②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43页。
    ③叶龙章:《清朝同、光十三绝简介》,《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501页。
    ④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⑤《正乐育化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4-1-33。
    ⑥《正乐育化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4-1-33。
    ⑦《正乐育化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4-1-33。
    ①《正乐育化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4-1-33。
    ②《正乐育化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4-1-33。
    ③《正乐育化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4-1-33。
    ④《正乐育化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4-1-33。
    ⑤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①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在清朝时候,每逢有坛(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庙(如太庙、帝王庙等)祭祀、忌辰等日,都要停止演戏,民国以后,各戏园商人等联名,请求废除这个条例。经巡警总厅转呈民政部批准,“斋戒忌辰日期,照常演戏。”但一些重要的祭祀和忌辰日期梨园界依然遵循停演的惯例。参见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809页。
    ③《顺天时报》,1913年3月6日,第5版。
    ④《日知报》,1917年5月4日,第4版。
    ⑤《日知报i》,1917年6月6日,第4版。
    ⑥《顺天时报》,1915年1月30日,第5版。
    ⑦《日知报》,1918年1月5日,第4版。
    ⑧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⑨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①卿:《北京伶界之义举》,《社会之花》,1924年第1卷第7期。
    ②叶涛:《中国京剧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③卿:《北京伶界之义举》,《社会之花》,1924年第1卷第7期。
    ④李洪春:《京剧长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412页。
    ①《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第469页。
    ②《北平菊部大事记》,《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五期。
    ③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北京志·政务卷·民政志》,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①侯希三:《长安大戏院探往》,文史资料选编42辑,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页。
    ②北京市档案馆,J15-44。
    ③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9页。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375。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⑥对近代工商业同业公会,华中师范大学的马敏、朱英、彭南生等人作了深入的研究。关于同业公会的作用,朱英认为同业公会成立之后,不仅在各个行业的自治与自律、整合与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维护各行业的同业利益,促进各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转进程中也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影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进行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市场中介组织。参见朱英:《同业公会——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⑦韩世昌:《我的昆曲艺术生涯》,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燕都艺谭》,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①《国剧画报》,第1卷第1期。
    ①戏剧演出的类型众多,包括营业戏、堂会戏、义务戏、封箱戏、封台戏、应节戏、搭桌戏、反串戏等等,其中营业戏是日常运营的基本形式,堂会戏是戏班增收的重要途径,义务戏是表示对同业救济的一种义务演出筹款行为,封箱戏、封台戏分别是戏班、戏园过年前的最后一出戏,应节戏是指为庆祝各种节庆而演之戏,搭桌戏是义务戏的一种,专为救济某位同业而演戏,反串戏是指演员反串他行角色的演戏。在这些演出类型中,营业戏、堂会戏、义务戏是最常见、最主要的类型。
    ②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③北京市档案馆,J18116-91。
    ④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①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①资料来源:根据1934年5月《北辰报》戏剧广告整理而成。
    ①资料来源:根据1934年5月《北辰报》戏剧广告整理而成。
    ①资料来源:根据1934年5月《北辰报》戏剧广告整理而成。
    ①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8年第1期。
    ②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9年第2期。
    ①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9年第3期。
    ②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9年第5期。
    ①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9年第6期。
    ②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9年第7期。
    ①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9年第8期。
    ②由松岩调查《北京名伶演戏月表》《春柳》1918年第7期)统计整理计算而成,按演出天数排列,本表未列入作者7个月份中只有一个月份演戏情况伶人,即时慧宝、荣碟仙、盖叫天、张文斌、沈华轩、许德义、周瑞安、程连喜、德珺如、康喜寿、赵连升、筱振庭、崔灵芝、王长林等人。
    ①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②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①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49、354页。
    ②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43页。
    ③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④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⑤参见黄天骥,康保成主编:《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山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⑥杀黄:《营业戏与堂会戏》,《立言画刊》1938年第2期,载《<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⑦杀黄:《营业戏与堂会戏》,《立言画刊》1938年第2期,载《<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⑧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②《文史资料选编》第45辑,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③刘曾复:《忆余叔岩演的堂会戏和义务戏》,载《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264页。
    ④赵慧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⑤朱家溍:《故宫退实录》,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38页。
    ⑥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⑦张次溪:《燕归来簃随笔》,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①朱家溍;《故宫退实录》,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39页。
    ②图片来源: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③齐如山:《戏界小掌故》,《齐如山全集》第四册,齐如山先生遗著编印委员会出版,1979年,第2362页。
    ④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①资料来源: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2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①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②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③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①启暻:《堂会戏见闻录》,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151页。
    ②启暻:《堂会戏见闻录》,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
    ③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④常人春、张卫东:《喜庆堂会:旧京寿庆礼俗》,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①杀黄:《营业戏与堂会戏》,《立言画刊》1938年第2期,载《<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叶涛:《中国京剧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页。
    ①图片来源:徐慕云《梨园影事》,东方百代有限公司出版,1933年。
    ①《成报》,1929年12月1日,第八版。
    ②隐侠:《第一舞台顾曲记》,《顺天时报》,1915年1月5日,第五版。
    ③北京市档案馆,J184-2-2671。
    ④《日知小报》,1920年10月18日,第二版。
    ⑤《日知小报》,1920年10月18日,第二版。
    ①《日知报》,1917年2月24日,第四版。
    ②《日知报》,1917年10月15日,第四版。
    ③梅花馆主:《值得追述的三天大义务戏》,《半月戏剧》,1937年第4期。
    ④《日知小报》,1926年1月15日,第二版。
    ⑤《日知小报》,1926年1月17日,第二版。
    ⑥《成报》,1929年12.14,第八版。
    ⑦张开:《北平菊事报告》,《戏剧月刊》,第2卷第六期。
    ①张开:《北平菊部大事记》,《戏剧月刊》,第3卷第二期。
    ②张开:《北平菊部大事记》,《戏剧月刊》,第3卷第五期。
    ③张开:《北平菊部大事记》,《戏剧月刊》,第3卷第五期。
    ④《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年第230期。
    ⑤刘曾复:《忆余叔岩演的堂会戏和义务戏》,载《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264页。
    ⑥《日知报》,1917年9月19日,第四版。
    ①《日知报》,1917年10月10日,第四版。
    ②《日知报》,1917年10月12日,第四版。
    ③《日知报》,1917年10月15日,第四版。
    ④《故都之窝窝头义务戏》,《大地周报》,1947年第96期。
    ①周明泰:《记北京窝窝头会义务戏的由来》,载周明泰《几礼居杂著》,周肇良书画馆,影印手写本,1984年版。
    ②李洪春:《京剧长谈》,中国戏剧版社1982年版,第418、419页。
    ③贾寿玉:《记第一舞台的大义务戏》,《燕都》,1988年第5期。
    ①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150页。
    ②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从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③侯希三:《戏馆戏楼》,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④刘东升:《优孟衣冠八十年》,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第41页。
    ①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从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②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844-846页。
    ③《日知报》,1918年12月27日,第四版。
    ④《北平日报》,1929年1月6日,第三版。
    ⑤《北平日报》,1929年1月12日,第三版。
    ⑥《现代日报》,1932年1月21日,第四版。
    ①《北平市市政公报》,1937年第403期。
    ②周信芳:《伶人亦有自由否》,《周信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③周信芳:《伶人亦有自由否》,《周信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④张开:《北平菊部大事记》,《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十期。
    ⑤《老百姓报》,1935年9月1日,第四版。
    ⑥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①王余杞:《北平的义务戏》,《光明》,1936年第112期。
    ①关于轮转、活转,以往的戏剧著述论述较多,可参见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版;《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李兴国、周华斌主编《大戏剧论坛·第3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编》等。
    ②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③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④杨懋建:《梦华琐簿》,见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⑤艺兰生:《侧帽余谈》,见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⑥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第30页。
    ①(清)杨静亭:《都门纪略》,转引自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101-105页。
    ②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③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②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第30页。
    ③潘镜芙、陈墨香:《梨园外史》,宝文堂书店1989年版,第389页。
    ④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⑤《六十年来京剧史材末卷》在1932-1936年间记载了吉祥戏院、哈尔飞戏院、华乐戏院、庆乐园、中和戏院、开明戏院、第一舞台、广德楼、三庆园、华北戏院(文明茶园改建)等场所的一些演戏情况,但仍然是一种不完全统计。载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①资料来源:由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整理而成。
    ①资料来源:由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整理而成。
    ①资料来源:由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整理而成。
    ②戏园基于营业的考虑,“接班不立合同,先预定唱几天,估星期几,是白天是夜戏,双方安妥,不唱的日子,园主还能再接别的班,必定预先声明,双方认可后,定期请客说公话。参见《戏班调查》,《新晨报》,1930年6月21日,第十一版。
    ③《戏班调查》,《新晨报》,1930年6月21日,第十一版。
    ①陈明远:《喜·嬉·戏》,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②包缉庭著,李德生整理:《京剧的摇篮——富连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③《日小报》,1920年10月24日,第二版。
    ④小织廉馆主:《北平梨园近事谈》,《戏剧月刊》,第3卷第1期。
    ⑤张开:《北平菊部大事记》,《戏剧月刊》,第2卷第5期。
    ⑥葛献挺:《解放前戏班的管理和经营》,载邓可因编:《北京文化市场纵横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清)张亨甫:《金台残泪记》卷三《杂记》。
    ②陈明远:《喜·嬉·戏》,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③转引自侯希三:《戏楼戏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160页。
    ④转引自侯希三:《戏楼戏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160页。
    ①参见梅兰芳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40年:梅兰芳回忆录》(下册),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617页。
    ②丕承:《北平戏院之习惯》,《戏剧周报》,1936年第1卷第12期。
    ③参见吴小如:《买票看戏——戏迷闲话之二》,载《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页。
    ④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①参见王慧民:《话说戏园子》,《燕都》,1988年第5期。
    ②梁金生主编:《城南老字号》,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③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上海文华书局,1927年,第122页。
    ④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上海文华书局,1927年,第150页。
    ①《京师剧界之色色观》,《日知报》,1917年2月3日第四版。
    ②不承:《北平戏院之习惯》,《戏剧周报》,1936年第1卷第12期。
    ③佟静因:《论剧院的空气》,《剧学月刊》,1934年3卷1期。
    ④露厂:《夏令戏园宜注意之点》,《春柳》,1919年6期。
    ⑤涛痕:《售食物者宜变法》,《春柳》,1919年3期。
    ⑥《北平市市政公报》,1935年第347期。
    ①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01页。
    ②《唱片闲话》,《十日戏剧》,1939年第2卷第28期。
    ③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5页。
    ④翁思再编:《两口二黄——京剧世界揽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页。
    ①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01页。
    ②《梅兰芳唱片录音资料统计》,《上海戏剧》,1962年第8期。
    ①刘真、张业才、文震斋编:《余叔岩艺事》,2005年,第124页。
    ①田汉:《程砚秋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
    ②谢美生:《一代名旦尚小云》,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第310页
    ③《聆戏校诸生唱片记》,《胜利之声》,1937年第1卷第2期。
    ④葛献挺:《解放前戏班的管理和经营》,载邓可因《北京文化市场纵横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⑤梅花馆主:《余叔岩灌片详记》,《半月戏剧》,1943年第4卷10期。
    ⑥张开:《北平菊事报告》,《戏剧月刊》,第1卷6期。
    ⑦梅花馆主:《与半老书生谈余叔岩灌音》,《半月戏剧》,1943年第4卷第10期。
    ⑧李伶伶:《梅兰芳的艺术与情感》,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①《梅兰芳唱片录音资料统计》,《上海戏剧》,1962年第8期。
    ②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第18页
    ③朱家溍:《故宫退实录》,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25页。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②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③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④参见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②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③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④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⑤《顺天时报》,1914年8月21曰,第五版。
    ⑥佟晶心:《北平戏院行政惯例》,《剧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10期。
    ⑦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①参见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②参见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③参见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④参见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⑤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⑥刘文峰、于文青:《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⑦《戏班调查》,《新晨报》,1930年6月21日,第十一版。
    ①《戏班调查》,《新晨报》,1930年6月21日,第十一版。
    ②一些学者将这种方式称为“统一包办”,见刘文峰、于文青:《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③梅兰芳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40年:梅兰芳回忆录》(下册),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618页。
    ④《戏班调查》,《新晨报》,1930年6月21日,第十一版。
    ⑤刘文峰、于文青:《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⑥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⑦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②《耳签》,《中国戏剧》,武德报社,1939年。
    ③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④迂听花:《演剧与报纸》,《顺天时报》,1915年12月19日,第五版。
    ⑤辻听花:《演剧与报纸》,《顺天时报》,1915年12月19日,第五版。
    ①《戏馆子》,《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6、37页。
    ②图片来源:封杰《珍贵的百年老戏单》,《中国京剧》,2005年第1期。
    ①图片来源: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年版,第1页。
    ①图片来源: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图片来源: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③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①图片来源: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①图片来源: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②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①《日知报》,1916年11月17日。
    ①《新晨报》,1929年6月28日,第六版。
    ①《新晨报》,1929年6月28日,第六版。
    ②《新晨报》1930年4月26日,第七版。
    ③《亚细亚日报》,1912年8月5日,第七版。
    ④《新晨报》1930年7月6日,1930年7月7日,第十一版。
    ⑤《新晨报》1930年7月25日,第十一版。
    ①徐耻痕:《戏剧与广告之关系》,《戏剧月刊》,第1卷第一期。
    ②《现代日报》,1932年12月10日,第四版。
    ③《现代日报》,1932年12月12日,第四版。
    ①《现代日报》,1932年12月22日,第四版。
    ②《现代日报》,1933年2月5口,第四版。
    ③张聊公:《听老谭琼林宴记》,载《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①张聊公:《梅兰芳之邓霞姑》,载《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②《现代日报》,1932年12月25日,第四版。
    ③《现代日报》,1932年12月26日,第四版。
    ①《日知报》,1917年2月21日,第四版。
    ②张聊公:《程砚秋之二进宫》,载《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③张聊公:《初露头角之程砚秋》,载《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④砭阿:《论某报戏评》,《顺天时报》,1915年8月25日,第五版。
    ①《顺天时报》,1914年4月24日,第五版。
    ②《顺天时报》,1914年4月24日,第五版。
    ① 《顺天时报》,1914年4月24曰,第五版。
    ②《菊选之流行》,《顺天时报》,1915年1月1日,第二十一版。
    ①《顺天时报》,1914年1月21日。
    ②《志北平童伶选举盛会》,《戏剧旬刊》,1937年第36期。
    ③《菊选之流行》,《顺天时报》,1915年1月1日,第二十一版。
    ①《顺天时报》,1914年5月10日,第五版。
    ②《顺天时报》,1914年6月16日,第五版。
    ①《顺天时报》,1914年6月19日,第五版。
    ①张肖伧:《菊部丛谭》,大东书局,1926年。
    ②《顺天时报》,1914年9月25日,第五版。
    ①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文化艺术卷·电影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03页。
    ②孟固:《北京电影百年》,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③马二先生:《北京电影事业情况》,《国闻周报》,1925年第2卷第14期。
    ①吴延燮、于杰:《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120页。
    ②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文化艺术卷·电影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28页。
    ①沈子宜:《电影在北平》,《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
    ②沈子宜:《电影在北平》,《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
    ③转引自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①《北平口报》,1928年12月7日,第七版。
    ②《新晨报》,1930年3月1日,第十版。
    ③《新晨报》,1930年3月1日,第十一版。
    ①沈子宜:《电影在北平》,《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
    ②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①参见北平市社会局:《北平市工商业概况》,1932年,第609-614页。
    ①过听花:《最近各园之台柱子》,《顺天时报》,1915年3月28日,第五版。
    ②参见周简段:《梨园往事》,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①辻听花:《刘鲜观战(上)》,《顺天时报》,1915年8月24日,第五版。
    ②辻听花:《刘鲜观战(上)》,《顺天时报》,1915年8月24日,第五版。
    ③辻听花:《刘鲜观战(上)》,《顺天时报》,1915年8月24日,第五版。
    ①过听花:《刘鲜观战(中)》,《顺天时报》,1915年8月25日,第五版。
    ②辻听花:《刘鲜观战(下)》,《顺天时报》,1915年8月26日,第五版。
    ③辻听花:《刘鲜观战(下)》,《顺天时报》,1915年8月2日,第五版。
    ①辻听花:《刘鲜琐谈》,《顺天时报》,1915年10月15、17日,第五版。
    ②《顺天时报》,1915年10月9、14、16、22、26日,第五版。
    ①逸虎:《鲜刘战争之大预测》,《顺天时报》,1915年10月2日,第五版。
    ②樾公:《鲜刘战之预言》,《顺天时报》,1915年10月2日,第五版。
    ③伟:《预言刘败之原因》,《顺天时报》,1915年10月12日,第五版。
    ④辻听花:《庆乐果先缀演矣》,《顺天时报》,1915年10月29日,第五版。
    ⑤景孤血:《从四大徽班时代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北京文史资料精华·梨园往事》,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1页。
    ①沧海鱼隐:《论科班之戏》,《现代日报》,1937年3月10日。
    ②蜀云:《说富连成》,《北洋画报》,1931年第13卷第622期。
    ①参见逍遥散人:《由燕市科班谈到李玉茹》,《十日戏剧》,1939年第2卷第12期。
    ②《志北平童伶选举盛会》,《戏剧旬刊》,1937年第36期。
    ①学:《随便谈谈:北平的戏院》,《新晨报》,1929年11月30日,第十一版。
    ②《广和楼之新设施》,《北洋画报》,1936年第29卷第1415期。
    ③其美:《北平剧界趋向之将来》,《半月剧刊》,1937年第16期。
    ①其美:《北平剧界趋向之将来》,《半月剧刊》,1937年第16期。
    ②《北平市政公报》,1936年第349期。
    ③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8页。
    ④《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⑤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徐城北:《闲话京戏》,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②垂云阁主:《北京戏班之多》,《十日戏剧》,1938年第27期。
    ③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①薛晓金:《戏剧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②参见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1、622页。
    ③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④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①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②《论配角》,《中国戏剧》,武德报社,1939年。
    ①《说本戏》,《北洋画报》,1931年第13卷第616期。
    ②薛晓金:《戏剧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③李旭东:《戏班管理体制初探》,载《艺术研究荟录》,1983年第1辑,第258、259页。
    ①李旭东:《戏班管理体制初探》,载《艺术研究荟录》,1983年第1集,第259页。
    ①《挑班风气大盛于今日》,载《中国戏剧》,武德报社,1939年。
    ②汪鞠公:《故都菊片》,《戏剧周报》,1936年第四期。
    ③汪鞠公:《故都菊片》,《戏剧周报》,1936年第六期。
    ④《挑班风气大盛于今日》,《中国戏剧》,武德报社,1939年。
    ①张次溪:《近六十年故都梨园之变迁》,《剧学月刊》,1934年第3卷第7期。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②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①转引自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8、629页。
    ②王登山:《杨韵谱先生和奎德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编·第34辑》,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
    ①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协会,1935年。
    ②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
    ③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④李洪春:《京剧长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⑤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⑥《北辰报》,1934年5月5曰,第八版。
    ①时勤:《泛谈故都今日的戏班》,《半月剧刊》,1937年第17期。
    ①张聊公:《戏班杂说》,《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从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②《戏班今昔比较观》,《中国戏剧》,武德报社,1939年。
    ③《戏班今昔比较观》,《中国戏剧》,武德报社,1939年。
    ①张聊公:《戏班杂说》,《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从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②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③梅兰芳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40年:梅兰芳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④《名角戏份》,《日知报》,1917年4月11日,第四版。
    ⑤李旭东《戏班管理体制初探》,陕西艺术研究所编《艺术研究荟录》(第二辑),1986年。
    ①观水:《戏场戏价之调查》,《新晨报》,1930年7月24日第十一版。
    ①甲子:《关于赤贫伶人统计的感想》,《十日戏剧》,1937年第1卷第3期。
    ②其间,虽然间各戏园因角色、戏码等竞争因素的原因也有降价售票的时候,但这种减价多是偶然性现象,不具备普遍性。如,1915年11月,三庆园首先实行戏价之低减,每人仅仅八枚。后来,同乐园仿效之,每人十八枚,之后广乐园的楼下作为也售价仅十二枚。1917年6月8日,三庆园已大减戏价,两廊每位十枚,池座仅十二枚。参见《顺天时报》,1915年11月3日1917年6月8日。
    ③当十是一种大饯单位,在咸丰朝初铸时有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几种,因流通阻滞,不久即废弃当五及当二十以上各种,仪铸造当十一种,这种大钱在当时市面上十分流通。参见魏建献:《中国近代货币史》,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31页。
    ④刘菊禅:《谭鑫培全集》,上海戏报社,1940年。
    ⑤《二十年来戏价概述》,《新晨报》,1929年5月18口,第十一版。
    ⑥《京师剧界之色色观》,《日知报》,1917年2月3日,第四版。
    ⑦《二十年来戏价概述》,《新晨报》,1929年5月18日,第十一版。
    ⑧《二十年来戏价概述》,《新晨报》,1929年5月18日,第十一版。
    ①《顺天时报》,1914年9月11日第四版。
    ②《京师剧界之色色观》,《H知报》,1917年2月3日,第四版。
    ③《日知报》,1917年8月15日,第五版。
    ④《促成旧剧平民化之刍言》,《新晨报》,1930年6月14日 第十一版。
    ⑤《北平H报》,1928年12月12日第三版。
    ⑥《二十年来戏价概述》,《新晨报》,1929年5月18日,第十一版。
    ⑦《新晨报》1930年4月20日,第七版。
    ⑧《新晨报》1930年4月5日,第十版。
    ⑨《新晨报》1930年5月3日,第七版。
    ⑩《新晨报》,1930年5月30日,第七版。
    ①辻听花:《戏价下落之可喜》,《顺天时报》,1915年11月3日,第五版。
    ②《促成旧剧平民化之刍言》,《新晨报》,1930年6月14日,第十一版。
    ③《戏价问题》,《新晨报》,1929年5月18日,第十一版。
    ④《戏价问题》,《新晨报》,1929年5月18日,第十一版。
    ①《申报》,1913.2.16,第10版
    ②徐幸捷、蔡世成主编:《上海京剧志》,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9年版,第353页。
    ③林明敏、张泽纲、陈小云:《上海旧影:老戏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④林明敏、张泽纲、陈小云:《上海旧影:老戏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⑤参见李伶伶:《程砚秋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页;《北平名伶络绎来津》,《北洋画报》,1928年第5卷第236期。
    ⑥《北平名伶络绎来津》,《北洋画报》,1928年第5卷第236期。
    ⑦李伶伶:《程砚秋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99、100页。
    ①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文化娱乐业(1861-1949)》,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②梅花馆主:《梅兰芳来沪演剧之新统计》,《申报》,1924.1.30,第18版。
    ③《申报》,1921年3月22日l,转引自褚秋艳:《二十世纪早期上海京剧市场营销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9年。
    ④《北平日报》,1929年1月13日,第三版。
    ⑤张炼红:《“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北京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中卷·上),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版,第784页。
    ②朱复:《韩世昌赴日演出始末》,载《北京文史资料》第六十二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246页。
    ①许多有关北京历史的著述中把京兆尹公岩视为北京市政府,把京兆尹当成北京市市长,其实京兆尹公署只管辖北京附近的二十个县,并不管辖北京城区。二十年代时期,京兆尹公署在军方实力派人物的支持下,也开始插手北京城区的事务,但其能真正行使职权的范围仍在北京郊区。而1914年成立的京都市政公所虽然是出于建立北京地方政府的目的而成立的,但该机构从其职能部门的设置和下辖单位来看,实够不成个“市政府”,京都市政公所虽然开署办公,可是京师警察厅井末向其移交交通、卫生等方面的权力。因此,整个1912-1928年间,北京是一座没有市政府的城市,京师警察厅控制着北京地方事务,以警政代替行政成为北京实际上的地方行政中心。参见方彪:《北京简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6页。
    ①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内政年鉴2》,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页。
    ②张文武:《超负荷下的蹒跚步履——谈谈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北京警察机构》,《北京档案》,1996年11期。
    ③蔡鸿源编:《民国法规集成》第10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
    ④参见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 177页。
    ⑤参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166页。
    ①参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163页。
    ②参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173页。
    ③北京市档案馆,J181-19-26220。
    ④北京市档案馆,J181-19-29587。
    ⑤北京市档案馆,J181-18-15648。
    ⑥北京市档案馆,J181-19-44868。
    ⑦《顺天时报》,1915年11月25日,第五版。
    ⑧北京市档案馆,J181-19-33044。
    ⑨《顺天时报》,1915年11月26日,第五版。
    ①北京市档案馆,J18118-4192。
    ②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③黄嘉音:《军人与戏院》,《平论》,1945年第9期。
    ④北京市档案馆,J18119-2966。
    ⑤北京市档案馆,J18119-2961。
    ⑥北京市档案馆,J181-19-2960
    ⑦北京市档案馆,J181-19-6945。
    ⑧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⑨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①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所谓“私寓”,又名相公堂子,是戏曲艺人接待观客侑酒之地,从事私寓的艺2人被称为“像姑”或“相公”。参见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③转引自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④《内务部关于限制坤角登台演戏令函(1912年11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⑤北京市档案馆,J181-19-17962。
    ⑥方彪:《北京简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①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②《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会章程(1915年7月)》,载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812页。
    ③《汤化龙呈大总统拟设通俗教育研究会文(1915年7月16日)》,载朱幼献、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页。
    ④《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会章程(1915年7月)》,载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812页。
    ①《通俗教育研究会审查戏剧章程(1916年12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②《通俗教育研究会审查戏剧章程(1916年12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③《通俗教育研究会审查戏剧章程(1916年12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i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①《通俗教育研究会改良戏剧议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172页。
    ③《教育部关于裹奖优秀戏目致通俗教育研究会招令(1917年8月13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④《教育部关于取缔不良戏剧、小说政京师警察厅公函(1920年4月19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⑤资料来源:《京师警察厅抄送禁演淫邪戏目单致通俗教育研究会公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174页。
    ①《第三次大会会议(7月16日)》,载朱幼谳、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80、381页。
    ①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内务部关于限制坤角登台演戏令函(1912年11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①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市档案馆指南》,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6页。
    ②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市档案馆指南》,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③参见张文武:《超负荷下的蹒跚步履——谈谈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北京警察机构》,《北京档案》,1996年11期。
    ④北平特别市市政府秘书处:《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组织暂行条例》,《市政公报》,1928年第2期。
    ⑤北京市档案馆,J181-16-91。
    ⑥北京市档案馆,J181-16-91。
    ⑦《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稽查弹压剧场电影院及书馆杂技场规则》,《市政公报》,1930年第47期。
    ①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②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市教育局档案,J4-4-3。
    ③《北平特别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简章》,《北平市政府公报》,1928年第5期。
    ④《北平特别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简章》,《北平市政府公报》,1928年第5期。
    ⑤《北平特别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简章》,《北平市政府公报》,1928年第5期。
    ①如“本委员因办理会务,得调用市政府及教育局职员兼办,概不支薪”,见《北平特别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简章》,《北平市政府公报》,1928年第5期。
    ②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475页,原内容见北京市档案馆档案,J2-1-96,J2-1-164。
    ①《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2-3-48。
    ②《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章程》,北京市档案馆,J2-3-48。
    ①太平门是指为为戏园安全起见,戏园均须增设或改为向外开启的太平门,以利于火灾发生后逃生。
    ②《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第二次常会记录》,北京市档案馆,J2-3-48。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362。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96。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48。
    ⑤赵家鼎、白淑兰:《三十年代北平市申请公演京剧剧目一览》,《北京档案史料》,1994年第2期。
    ⑥北京市档案馆档案,J2-7-152,转引自杜丽红:《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市政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503。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503。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503。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503。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512。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512。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512。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534。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512。
    ⑥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⑦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534。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257
    ⑥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⑦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⑧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⑨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⑩北京市档案馆,J2-358。
    11北京市档案馆,J2-3-58。
    12北京市档案馆,J2-3-252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528。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373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657。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⑥北京市档案馆,J2-3-257
    ⑦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⑧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⑨北京市档案馆,J2-3-532。
    ⑩北京市档案馆,J2-3-531。
    11北京市档案馆,J2-3-260。
    12北京市档案馆,J2-3-530。
    13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534。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368。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371。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534,。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505。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531。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528。
    ⑥北京市档案馆,J2-3-534。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98。
    ②北京市档案馆,J2-3-251。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251。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364。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⑥北京市档案馆,J2-3-365。
    ①北京市档案馆,J2-3-375。
    ②北平女学生刘景桂携手枪闯入前男友逯明之妻滕爽工作的学校,连发七枪,致滕爽当时殒命。《北平晚报》等京城各大报刊曾对其连篇累牍予以报道,各方人士纷纷给法院来信,有支持、有声讨。缘何26岁的成熟知识女性会下如此毒手?逯明何许人也?其中隐情何在?法庭如何公正判决?一系列的疑问使得公众舆论哗然。参见《北平地方法院刑事判决案卷-影印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③北京市档案馆,J2-3-58。
    ④北京市档案馆,J23-505。
    ⑤北京市档案馆,J2-3-100。
    ⑥北京市档案馆,J2-3-101。
    ①转引自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页。
    ②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二年下半年行政纪要》,第10页。
    ③《北京税收史》编委会编:《北京税收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①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朱启钤为改订戏捐车捐章程谓备案咨》,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财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3页。
    ③资料来源:《朱启钤为改订戏捐车捐章程谓备案咨》,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财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3、1674页。
    ④雷辑辉:《北平税捐考略》,北平社会调查所,1932年,第44页。
    ⑤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①资料来源: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8、1189页。
    ②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9页。
    ③四项加一捐是对旅馆、戏院、澡堂、饭店四项营业加征的捐税。1926年创办,1927年废止。
    ①“京师警察厅时,警饷财政发放不足。赖有四项加一捐、卷烟吸户捐及各种牌照费补助,每月尚可发饷五、七成。迨四项加一捐免除,卷烟吸户捐收归部办。1928年3月,警察为谋自活之道,一面增加房捐,一面开办附加警捐。原拟就娱乐场、车行、饮食店、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五项征收加一捐,经政府决定,饮食店缓办,保险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另订简章。先准实行者,娱乐场:戏园、游艺场、电影院、坤书、杂技馆属之;车行:汽车、马车等属之。捐率按收入价款十分之一”。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471页。
    ②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3、1194页。
    ③《北京特别市政府警察局管理剧场规则》,北京市档案馆,J181-16-91。
    ④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472页。
    ⑤资料来源:《北平市市政公报》,1935年第302期。
    ①《北平市市政公报》,1935年第302期。
    ②《北平市市政公报》,1935年第302期。
    ③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综合经济管理卷·税务志》,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①《财政经济:财经会议与财政概况》,《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6、247页。
    ②《财政经济:财经会议与财政概况》,《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6、247页。
    ③《杨永泰摘陈关吉玉拟具整理北平财政意见呈(1934年6月10日)》,载《财政经济:财经会议与财政概况》,《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④《北平市政府核议关吉玉整理北平财政节略暨递送税制整理计划书呈(1934年7月11日)》,《财政经济:财经会议与财政概况》,《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①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②齐如山:《戏馆子》,载《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6、57页。
    ③雷辑辉:《北平税捐考略》,北平社会调查所,1932年,第46页。
    ④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471页。
    ⑤林颂河:《统计数字下的北平》,《社会科学杂志》,1931年第2卷第3期。
    ⑥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471页。
    ①资料来源:雷辑辉《北平税捐考略》,北平社会调查所,1932年,第46页。
    ①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9页。
    ②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1页。
    ③《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关于印售年历书禁售、查明康工介绍所朱登记者速登记被选游艺场正经理备案、查茶园费训令》,北京市档案馆,J184-2-17961。
    ①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95、96页。
    ②与商业化不断推进的同时,一批反商业化的小剧场戏剧运动也蓬勃发展,成为与商业戏剧并存的一种重要形态,并且,随着戏剧市场联系的紧密,非商业戏剧也日益加强与商业戏剧的联姻和合作,二者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形态。
    ③周维培:《现代美国戏剧史1900-1950》,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①沈鹏年:《美欧心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②王雪野:《国际文化资本运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
    ③王雪野:《国际文化资本运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
    ④刘晓明、方世忠主编:《都市戏剧产业:国际对标和中国案例》,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232页。
    ⑤郭继德:《一场全国性的群众戏剧运动论美国小剧场运动》,《中国戏剧》,1990年第7期。
    ⑥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5页。
    ⑦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⑧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⑨ Milling, Jane (EDT)/Thomson, Peter (EDT)/Donohue, Joseph W. (EDT)/Kershaw, Baz (ED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Theatre", Volume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41。
    ⑩ Milling, Jane (EDT)/Thomson, Peter (EDT)/Donohue, Joseph W. (EDT)/Kershaw, Baz (ED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Theatre", Volume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41。
    ①参见春冰译:《现代法国戏剧概观》,《戏剧》,1929年第1卷第6期。
    ②彭补拙:《德国剧院统计》,《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16期。
    ③赵铭彝:《苏联的演剧》,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第8、9页。
    ④赵铭彝:《苏联的演剧》,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第14页。
    ⑤沙蒙译:《二十年的苏联演剧》,《中苏文化》,1939年第3卷第10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1页。
    ②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2页。
    ③刘树范等译:《比较教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
    ④[英]亨特(Hunt, H.)等著,李醒译:《近代英国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95-96页。
    ①参见廖奔:《东西方戏剧的对峙与解构》,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39页。
    ②李伶伶:《程砚秋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③参见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2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④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⑤王雪野编著:《国际文化资本运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5页。
    ⑥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①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②谷曙光:《民国五年北京剧坛演出状况分析——以<演唱戏日次数调查表>为中心》,《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参见[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②[英]亨特(Hunt, H.)等著,李醒译:《近代英国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③沙游天辑:《留香集》第2版,京城印书局,1927年。
    ④工光祈:《德国民众剧院》,《教育与民众》,1930年第1卷第10期。
    ⑤如徐慕云关于改良中国戏剧意见书,蔡元培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演讲词等都肯定了戏剧的重要作用,并大力倡导整理和改良中国戏剧,提倡政府对戏剧的关爱和扶助,但都没有真正得到官方的呼应。
    ①参见程砚秋:《程砚秋戏剧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78、79页。
    ②参见程砚秋:《程砚秋戏剧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78、79页。
    ①参见董书城:《中国商品经济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6l页。
    ①班园一体制是指戏班与戏园(即剧团与剧场)合为一体的演剧实体形式。有戏商经营和演员出资经营两种,它的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是老板掌握班园的经济、人事、艺术权,一切演职员受雇于老板。老板再分别聘用前后台经理、管事等。前台经理有些由老板直接兼管,再设一个账房管事,后台经理大部分是有经验懂行的演员兼任。参见徐幸捷、蔡世成主编:《上海京剧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②陈义敏:《京剧史系年辑要(三)》,《戏曲研究》,1994年第1期。
    凌善清、许志豪编:《新编戏学汇考》,上海大东书局,1925年。
    沙游天辑:《留香集》第2版,京城印书局,1927年。
    北平市社会局:《北平市工商业概况》,1932年。
    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内政年鉴2》,商务印书馆,1936年。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1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版。
    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市档案馆指南》,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吴延燮、于杰:《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蔡鸿源编:《民国法规集成》第10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北京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北京志·文化艺术卷》,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朱幼谳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1-75辑)(又名《北京文史资料》),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市东城区文史资料选编》(1-10辑)。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京剧谈往录续编》、《京剧谈往录三编》、《京剧谈往录四编》,北京出版社。
    宣武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宣武文史》(1-14辑)。
    《民国京昆史料丛书》(16辑),学苑出版社。
    蒋锡武主编:《艺坛》(第1-6卷)。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档案馆存档:北平市社会局档案。
    《十日戏剧》
    《戏剧旬刊》
    《戏剧月刊》
    《戏杂志》
    《戏剧丛报》
    《剧学月刊》
    《半月剧刊》
    《半月戏剧》
    《北平剧世界月刊》
    《春柳》
    《国剧画报》
    《立言画刊》
    《现代演剧》
    《新演剧》
    《戏剧常识》
    《北洋画报》
    《北平晨报》
    《晨报》
    《新晨报》
    《顺天时报》
    《世界日报》
    《申报》
    《政府公报》
    《北平老百姓日报》
    《老百姓报》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北辰报》
    《日知报》
    《日知小报》
    《现代日报》
    《亚细亚日报》
    《小小时报》
    《黄报》
    王梦生:《梨园佳话》,商务印书馆,1915年。
    徐珂:《清稗类抄》,商务印书馆,1916年。
    燕石:《北京女伶百咏》,都门印书局,1917年。
    [日]辻听花:《中国剧》(第四版),北京顺天时报社出版,1920年。
    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26年
    张肖伧编:《菊部丛谭》,上海大东书局,1926年。
    余上沅主编:《国剧运动》,新月书店,1927年。
    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上海文华书局,1927年。
    [日]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年。
    雷辑辉:《北平税捐考略》,北平社会调查所,1932年。
    龚骏:《中国都市工业化程度之统计分析》,商务印书馆,1933年。
    徐慕云编:《梨园影事》,华东印刷公司,1933年。
    爱梨上人主编:《梨园花絮集》,银河歌剧社,1933年。
    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徐公美:《小剧场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
    《中国戏剧》,武德报社,1939年。
    刘菊禅:《谭鑫培全集》,上海戏报社,1940年。
    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1年。
    谷剑尘编:《剧团组织及舞台管理》,商务印书馆,1941年。
    唐友诗:《平剧二百年》,放庐斋室,1948年。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讲座》,中国戏剧出出版社1958年版。
    田汉:《程砚秋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王遐举:《中国古代剧场》(油印本),中国戏曲研究院,1964年。
    周明泰:《京戏近百年琐记》,传纪文学出版社印行,1974年影印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李洪春:《京剧长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周信芳:《周信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
    [英]亨特(Hunt, H.)等著,李醒译:《近代英国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刘东升:《优孟衣冠八十年》,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
    梁国健主编:《故都北京社会相》,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潘镜芙、陈墨香:《梨园外史》,宝文堂书店1989年版。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成善卿:《天桥史话》,三联书店1990年版。
    路应昆:《中国社会与戏曲诸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叶涛:《中国京剧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蒋菁、吴朋等:《中国全史·中国民国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傅晓航、张秀莲:《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邓可因编:《北京文化市场纵横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方彪:《北京简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版。
    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周维培:《现代美国戏剧史1900-1950》,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陈晋楚:《正乙祠大戏楼》,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徐城北:《闲话京戏》,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
    王瑞年:《街巷·戏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吴小如:《鸟瞰富连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刘嵩昆:《梨园轶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徐幸捷、蔡世成主编:《上海京剧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林明敏、张泽纲、陈小云:《上海旧影:老戏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吴文科:《20世纪的中国·文学艺术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袁熹:《近代北京的市民生活》,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吴小如:《<鸟瞰富连成>续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唐伯弢:《富连成三十年史》,同心出版社,2000年版。
    梁金生主编:《城南老字号》,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版。
    刘祯、秦华生主编:《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刘文峰、于文青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民国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常人春、张卫东:《喜庆堂会:旧京寿庆礼俗》,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沈鹏年:《美欧心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程芸:《世味的诗剧:中国戏曲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周华斌主编:《中国戏剧史论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侯希三:《戏馆戏楼》,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程砚秋:《程砚秋戏剧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陈明远:《喜·嬉·戏》,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真瑜:《北京戏剧文化史》,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薛晓金:《戏剧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徐慕云:《梨园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珏:《北京的古典戏曲与戏楼》,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梅兰芳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40年:梅兰芳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谢美生:《一代名旦尚小云》,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李伶伶:《程砚秋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北京税收史》编委会编:《北京税收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廖奔:《东西方戏剧的对峙与解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齐如山:《京剧之变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王雪野:《国际文化资本运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复合编著:《图说北京近代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袁熹:《北京城市发展史·近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孟固:《北京电影百年》,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年版。
    包缉庭著,李德生整理:《京剧的摇篮——富连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翁思再编:《两口二黄——京剧世界揽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李伶伶:《梅兰芳的艺术与情感》,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
    周简段:《梨园往事》,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黄天骥,康保成主编:《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齐如山:《齐如山文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刘晓明、方世忠主编:《都市戏剧产业:国际对标和中国案例》,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胡金兆:《富连成科班忆旧》,《中国戏剧》,1959年第12期。
    侯喜瑞:《学戏、演戏、教戏》,《戏曲艺术》,1981年第1期。
    艺苑:《陈德霖与升平署教习》,《紫禁城》,1982年第4期。
    卞和:《十大班规》,《上海戏剧》,1982年第4期。
    笑暇:《合作戏利于出人才》,《中国戏剧》,1982年第7期。
    张金梁:《浅谈京剧习俗》,《民俗研究》,1985年第1期。
    贯涌:《富连成科班浅探》,《戏曲艺术》,1985年第3期。
    王强:《清代的戏台》,《文物天地》,1990年第6期。
    张晓果:《京师近代戏曲管理探微》,《中国戏剧》,1990年第10期。
    王永运:《海上旧闻:一次盛大的义务戏》,《上海戏剧》,1995年第1期。
    罗福腾:《京剧文化研究的新收获—读中国京剧习俗》,《山东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木芒:《独辟新域,别具一格——读叶涛中国京剧习俗》,《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廖奔:《戏神辨踪》,《民俗研究》,1996年第1期。
    苏移:《漫话票友》,《中国京剧》,1996年第2期。
    马明捷:《借台练戏还是搭班学艺》,《戏曲艺术》,1996年第2期。
    王殿基:《中国京剧习俗读后印象》,《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
    戴法良:《戏曲剧团的管理》,《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5期。
    高光斌:《古代衣袖功能与戏曲水袖表现:戏曲程序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戏曲艺术》,1999年第2期。
    吴干浩:《京剧观众群体的审美特点》,《艺术百家》,1999年第2期。
    王宁:《咽喉神:一种颇具特色的地方性戏神》,《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王尧:《清代宫廷“关戏”概况》,《中国京剧》,2000年第6期。
    刘凤云:《明清城市的坊巷与社共—兼论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折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倪彩霞:《跳加官形态研究》,《戏剧艺术》,2001年第3期。
    刘祯:《天官赐福文本的文化阐释:《艺术百家》,2001年第3期。
    么书仪:《晚清宫廷演剧的变革》,《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张松岩:《旧戏班的几种管理方式[31]:《大舞台》,2002年第2期。
    李真瑜:《戏剧与北京的民俗文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姚民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论京剧男旦行当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京剧》,2002年第3期。
    王硕:《京剧鼓师沿流初探》,《中国京剧》,2003年第7期。
    么书仪:《作为科班的晚清北京“堂子”》,《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李静:《明代堂会演剧述略》,《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
    王绪硕:《京剧票友浅论》,《戏剧文学》,2004年第5期。
    李少兵:《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官方、民间因素与新时尚的形成》,《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
    王文娟:《五行与五色》,《美术观察》,2005年第3期。
    李静:《明清王府的堂会演剧》,《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楼嘉军:《20世纪30年代上海城市文化地图解读—城市娱乐区布局模式及其特点初探》,《史林》,2005年第5期。
    蔡丰明:《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
    徐剑雄:《晚清上海女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晓飞:《慈禧太后与京剧》,《文史精华》,2006年第2期。
    温显贵:《从教坊南府到升平署—清代宫廷戏曲管理的三个时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徐剑雄:《近代上海的京剧票友票房(1911—1949)》,《史林》,2006年第4期。
    封杰:《六十六年前的一场义务戏》,《中国京剧》,2006年第4期。
    老古:《梨园丑角鼓师的祖师》,《山西老年》,2006年第5期。
    徐兆佩:《桨声灯影,龙吟虎啸——融入民俗活动中的戏曲票社和票友》,《档案与建设》,2006年第6期。
    王群英:《戏曲咽喉神考》,《戏剧文学》,2006年第7期。
    梁宪华:《清皇太后万寿庆典戏九九大庆的编演》,《收藏家》,2006年第8期。
    余雯蔚:《周武忠:《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
    谷曙光:《民国五年北京剧坛演出状况分析》,《戏曲艺术》,2009年第1期。
    徐煜:《近代京剧名角制戏班的组织结构》,《艺海》,2009年第5期。
    梁燕:《清末民初北京戏班的经营状况》,《文史知识》,201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