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的改革起始于对利益的调整。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利益分化也以惊人的迅速扩大,甚至超越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适度标准,给社会的秩序稳定、有效整合和良性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控制和避免利益分化给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危机,社会整合的要求愈显突出。社会整合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个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下去都需要进行有效地社会整合。现代民主政治之下,在诸多的社会整合主体中,执政党是其中最重要的主体。社会整合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功能,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社会整合的“核心主体”和“主导力量”。实现对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推动中国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可推卸的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必须全面了解和把握利益分化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在利用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尽力克服其消极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推动中国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些变化使得原有社会整合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一方面,原有整合模式牺牲了社会自由和社会力量的自主发展空间,导致中国社会长期结构僵化和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离,使原有社会整合模式的存在条件不断丧失。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新时期中国社会的有效整合,就必须改变原有整合模式,探寻与这一社会变迁相适应的新的社会整合模式。归结起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要实现的社会整合模式的转换,即由行政、刚性、一元的社会整合模式转变为契约、弹性、多元的社会整合模式。
     在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还应根据利益分化社会的基本特征,选择合适、有效的社会整合的内容与途径。具体而言,在利益分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组织整合等四个方面,其中,利益整合是社会整合的核心,制度整合是社会整合的保障,价值整合是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组织整合是社会整合的依托。与此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应该加强对社会利益的协调,实现利益的整合;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实现制度的整合;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现意识形态的整合;加强组织资源建设,实现组织整合,从而构建起“四位一体”的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对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是党的社会整合的现实目标与价值追求,它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指明了具体的着力点。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实现对利益分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有效整合,实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China's reform date from the benefit adjustment.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reform, the Chinese society achieves the hug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and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also gets the high speed expands, even it has surmounted the moderate standard whic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at the same time, the achievement brings the stern challenge to society's order stable, the effective conformity and the benig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avoid all sorts of crises for whic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rings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request obviously prominent. The social integration is the social benignity movement and basic condition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s we know, any society's exist and development needs to carry on effectively the social integration. Under the modern democracy, the incumbent party is most important main one in many social integration main body. The social integration is an incumbent party's important function, bu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core main body" and "the leading force" in China social integration. It is politics mission and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time to realize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society's effective conformity, and it impels the harmonious order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society. Therefo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make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that brings to each kind of influence in the chinese society, while using its positive influence to overcome its negative effect with every effort, taking the effective action to realize to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society's effective conformity, it impels the Chinese society harmony and the ord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economical, political, the thought culture domain has had the huge vicissitude in the Chinese society, these changes enable the original social integration pattern's flaw completely unmasked:As one hand, the original conformity pattern has sacrificed the social freedom and the social strength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auses the long-term structure ossification and the slow development in Chinese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national and the social binary separation, and thus causes that the original social integration pattern lose unceasingly the condition of existence. To realize the new time of China society's effective conformi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change the original conformity pattern, inquired about that adapts the new social integration pattern with this social change. Sums up, in the new tim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realiz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pattern's transformation, namely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rigid, Yi Yuan social integration pattern transforms to the contract, elastic, Duo Yuan social integration pattern.
     Under the social integration schema translation's premis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he effective social integration content and the way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society. Specifically speaking, under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background, the primary coverage in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social integration is including benefit conformity, system conformity, value conformity and organization conformity and so on, the benefit conformity is the social integration core, the system conformity is the social integration safeguard, the value conformity is the social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conformity is the social integration backing. Adapts with thi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o social benefit coordinated, realizes the benefit conformity; Strengthens the poli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realizes system's conformity; Strengthens the socialism ideology construction, realizes the ideology conformity; Strengthens the organiz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realizes the organization conformity, thus constructs "the quaternity"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thus coordinated the good various aspects in the interest relations, realizes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a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society's effective conformity.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social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our party in the new time. It is realistic goal and the value pursue in the party's social integration, it has provided the direction and the way for party'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it also strengthened the rul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for the party, to sharpe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to indicate the concrete point of application. We believed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n certainly realize to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background under the Chinese society's effective conformity unde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strategic concept's eagerly anticipating. Finally, it achieves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s development targets of "all people can work according totheir ability, take their proper place and get a harmonious group"!
引文
①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44.
    ②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23.
    ①王春光.快速转型期的利益分化与社会矛盾[J].江苏社会科学.2007,(2):110.
    ②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1.
    ①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①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7.
    ②参见[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③[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董云虎,李云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14.
    ④参见[美]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37.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77.
    ③参见[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治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1.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362.
    ③仲红卫.试论文学的社会整合作用[N].人民日报.2001-2-4(6).
    ④孔令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不断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南京社会科学.2005,(3):9.
    ⑤杨超.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优化[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1):52.
    ①刘鹏.改革开放与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1):34.
    ②赵光侠.阶层分化过程中执政党社会整合的科学定位[J].求实.2006,(9):19.
    ③参见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J].学海.2005,(1).
    ④邵志择.大众传播与社会整合[EB/OL].智维网.http://www.zeview.com/index.php?.2005-1-12.
    ⑤何绍辉.社会整合危机初探[J].黑河学刊.2006,(7):126-127.
    ⑥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7-8.
    ⑦刘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107.
    ⑧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6-337.
    ①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河南社会科学.1997,(4):71.
    ②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15-16.
    ③参见杨绪盟,王江燕.论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5).
    ④朱前星.论和谐社会目标取向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模式选择与整合机制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06,(3):68-69.
    ⑤刘鹏.改革开放与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1):36.
    ⑥曾正滋.寻找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7):17.
    ⑦袁泽民,莫瑞丽.“社会整合”的类型及建构——对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的解读[J].理论界.2008,(5):185-187.
    ⑧李清华.利益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5,(1):23.
    ①何爱国.从“单位人”到“社会人”:50年来中国社会整合的演进[EB/OL]. http://www.sociology.org /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zushishehuixue/2007-05-21/1967.html.
    ②吴志军.1976~1982年:新的宏观历史叙述——以社会整合为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1):131-136.
    ③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J].学习与探索[J].2004,(1):50.
    ④参见黄建文.新时期执政党社会整合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34-67.
    ⑤王晓荣,李斌.建国以来农村社会整合模式的历史变迁及经验启示[J].东南学术.2010,(1):16-21.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4.
    ②参见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③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
    ④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7-8.
    ⑤戴桂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J].求实.2003,(3):27-30.
    ⑥张惠玲,张陟遥.论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对社会的整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6,(1):186-188.
    ①刘鹏.改革开放与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1):34-37.
    ②参见孔令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不断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南京社会科学.2005,(3);刘功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整合[J].社会主义研究.2005,(3);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08、(2);罗峰: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探索与争鸣.2008,(8)等.
    ③石岩.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理论导刊.2005,(3):13.
    ④王学春,李葆华.社会整合视角下的执政能力建设[J].理论前沿.2005,(9):26.
    ⑤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14.
    ⑥孙增武等.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从哪些方面主导社会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06,(5):50-52.
    ⑦曾正滋.寻找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7):16-21.
    ①戴桂斌.民间组织在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整合作用[J].理论界.2006,(4):10-11.
    ②张莉,风笑天.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社会功能[J].社会科学.2000,(9):67.
    ③参见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河南社会科学.1997,(4);任慧颖.公民社区——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等.
    ④赵波.我国的社会分化与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作用[J].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32-33.
    ⑤沈关宝.统一战线与多样化的社会整合和协调[J].理论学刊.2006,(2):63-65.
    ⑥徐小明.论当代中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兼论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7,(5):205-206.
    ⑦刘润堂.试论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功能[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40.
    ⑧刘菊香.和谐社会视域下统一战线利益整合功能问题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15-17.
    ①苏红.隔阂、磨合与融合——崇明县三峡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J].社会.2002,(5):34-36.
    ②许佳君等.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的社会整合——以浙江安置区为例[J].水利经济.2006,(5):73-76.
    ③朱前星.和谐社会目标取向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以广西为例[J].前沿.2007,(1):195-198.
    ④宋德剑.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⑤赵泉民,忻平.乡村社会整合中的“异趣”——以20世纪30年代江浙两省乡村合作运动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3440.
    ①陈冬季.新疆牧民定居后的社会整合与文化重构[J].昌吉学院学报.2005,(3):1-4.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54.
    ①张永言等.简明古汉语字典[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1109,285.
    ②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1068.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2721.
    ①戴桂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J].求实.2003,(3):27.
    ②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57.
    ①刘鹏.改革开放与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1):34.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论[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42.
    ③[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董云虎,李云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14.
    ④李健华,范定九.社会学简明辞典[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57.
    ⑤王飞南,王浩斌.论中产阶层社会整合功能的限度与超越[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5):102.
    ⑥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2.
    ⑦孙增武等.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从哪些方面主导社会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06,(5):50.
    ①王康.社会学词典[Z].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263.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1.
    ③赵光侠.阶层分化过程中执政党社会整合的科学定位[J].求实.2006,(9):19.
    ④杨信礼,尤元文.论社会整合[J].理论学习.2000,(12):28.
    ⑤孔令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不断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南京社会科学.2005,(3):9.
    ⑥徐明政,逄锦科.制度建设:社会整合的关键[J].前沿.2006,(7):33.
    ①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2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9.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5.
    ①参见颜烨.安全社会学:安全问题的社会学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李英明.马克思社会冲突论[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0.等.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
    ①瞿铁鹏.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6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4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4.
    ③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2.
    ④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2.
    ②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5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0.
    ③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④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44.
    ⑤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45.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205.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6.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0.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④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0.
    ⑤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0.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
    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5-366.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37.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6.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1-342.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266.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6.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7.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2-363.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50.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6-1357.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3.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9.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⑤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23.
    ①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8.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6.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6.
    ④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5.
    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7.
    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29.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73.
    ②江泽民.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9-09-27.
    ③顾昂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J].民主与科学,2002,(6):24.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162.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5.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③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8(1).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①要成为社会整合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有足够的社会成员作为行动者受到适当的鼓励并按其角色体系而行动;其二,使社会行动控制在基本秩序的维持之内,避免对社会成员作过分的要求,以免形成离异或冲突的文化模式。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1.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8.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68.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77.
    ③王伟达,刘玲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0.
    ④[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36.
    ①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61.
    ①程竹汝.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J].学习与探索.1999,(5):87.
    ①金钊,时煌军.新编党务工作手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18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
    ①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76.
    ②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4.
    ①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0.
    ①参见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89,(6)3-10.
    ①李欣欣.改革三十年:中国基尼系数高于大多数国家[EB/OL],中国新闻网.2008-02-21.
    ②王文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配制度变迁的回顾与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10):186.
    ③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2.
    ①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N].人民日报.2010-09-27:(11-12).
    ①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20.
    ②参见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23,126.
    ③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51.
    ①参见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52-154.
    ①转引自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6:258.
    ①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25.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政策文献选编[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141.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1.
    ②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5.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①王文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配制度变迁的回顾与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10):186.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2.
    ③中国居民贫富收入差距达23倍[N].大洋网—广州日报.2010-03-0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9.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50.
    ④参见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3-164.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经济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8.
    ⑥参见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4.
    ①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粮食危机会不会影响中国EB/OL].腾讯网.2008-04-30.http:/finance.qq.com /a/20080430/00812.htm
    ②法治蓝皮书:中国暴力犯罪近十年来首次增长[EB/OL].中国新闻网2010-02-26.http://www.chinanews.com.cn /gn/news/2010/02-26/2139611.shtml
    ③高剑平,樊端成.论转轨变型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403.
    ①参见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6.
    ②参见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64.
    ③中国西部加速发展但与东部绝对差距仍在扩大EB/OL].中国新闻网,2010-03-27.http://www.chinanews.com.cn /gn/news/2010/03-27/2193627.shtml.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②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47-48.
    ①王铁等.改革与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学习与实践.2005,(12):11-16.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59.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
    ⑤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5):8.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②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15.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23.
    ④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6.
    ①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265.
    ②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7.
    ③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6.
    ①参见[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45.
    ②参见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4-215.
    ③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76-278.
    ④王伟达,刘玲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0.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75.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①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J].学海.2005,(1):44.
    ①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309.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2.
    ①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6-67.
    ②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3,(5):24.
    ①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J],学海.2005(1):44.
    ①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6.
    (?) Tang Tsou. Twentieth Century Politics: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cro-history and Micro-mechanism Analysi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222.
    ③孙立平认为行政整合模式得以存在时以两个基本条件为前提的,一是国家对资源的全面垄断,二是自上而下的总体性组织系统的存在及其有效运转。
    ④笔者认为在行政、刚性、一元整合模式中,行政整合是刚性整合和一元整合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当行政整合无法继续实现的时候,刚性整合和一元整合也必然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无法得以实现。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
    ②参见毛寿龙.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②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N].人民日报.2010-09-27:(11-12).
    ①张玉.论“契约性整合机制”的历史生成及其对公共行政的功能意义[J],学术交流.2004(3):3-4.
    ①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9.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58.
    ③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2.
    ②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学术界.2001(4):23.
    ③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9:1.
    ①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13.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3-5.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4.
    ①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82.
    ②转引自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254.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①[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56.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②列宁教育文集(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05.
    ①涂小雨.利益、制度、价值:执政党社会整合机制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3):85.
    ②黄传新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98.
    ①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0.
    ②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4-215.
    ③[加]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M].刘林平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92.
    ④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58.
    Franz Schurmann:Ideology & Organization in China,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1.
    ②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理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4.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7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58.
    ④转引自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37.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4.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人民出版社,]999:1672.
    ③法律、道德、组织是社会整合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资源,然而,这三种力量的社会整合能量都是有限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提高社会整合的效率。参见陈怀远.论新时期社会社会整合三大力量的调配[J].江汉论坛.2001,(2).
    ① James R. Townsend, Brantly Womack. A Country Study, Politics in China[M]. Boston:Lyttle,Brown and Company. 1986:181.
    ②辛鸣.以宽广的视野看执政资源[N],文汇报,2004-11-30.
    ①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8.
    ②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J].黑河学刊.2007,(5):65.
    ①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7.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①刘国光.重新审视社会公平问题[N].北京日报.2005-4-25.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38.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2.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4-5.
    ③刘惠,林伯海.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84.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23.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
    ①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54.
    ①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93.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1.
    ①刘惠,林伯海.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87.
    ②中国的政党制度[N].人民日报.2007-11-16.
    ①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7.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58.
    ①吴怀友.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155.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6.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John. B. Thompson.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M], UK:Polity Press.1990:7.
    ①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②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8-319.
    ③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2.
    ①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②刘惠.思想政治教育:执政党社会整合的软权力[J].求实.2009,(7):76.
    ③[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M].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68.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90-591.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106.
    ②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9.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7.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
    ①[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18.
    ②[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86.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3.
    ①陈怀远.论新时期社会整合三大力量的调配[J],江汉论坛,2001(2).
    ②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9-29.
    ①胡锦涛.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N].文汇报.2007-01-10.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6.
    ③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8.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2.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3.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4.
    ③胡锦涛.胸怀大局突出重点把党建工作做得更好[J].党建研究1994(3):12.
    ①林尚立.社区党建的政治内涵及其面临的任务[N].中国社会报2002-12-07.
    ②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83-284.
    ③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监察.2000,(5):8.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②参见侯才.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J].科学社会主义,2004,(5):7.
    ①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①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J].学海,2005,(1):44.
    ②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
    ①任何政治体系的制度化程度都可以根据其组织和程序所具备的适应性、复杂性、自治性和内部协调力来衡量。据此可知,现代发达的政治体系的组织和程序应该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复杂性、自治性和内聚力。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2-22.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2.
    ③黄传新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98.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列宁选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列宁教育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0.毛泽东选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文集(第6、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4.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8.江泽民文选(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0.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政策文献选编[Z].北京:经
    济科学出版社,1984.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7.
    26.国家统计局.伟大的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7.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8.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0.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3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2.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3.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34.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5.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6.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7.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9.瞿铁鹏.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0.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1.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2.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3.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4.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45.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6.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7.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8.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49.刘应杰.中国社会现象分析[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50.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52.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5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4.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5.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6.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7.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58.黄传新,吴兆雪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59.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0.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理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1.吴怀友.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6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3.金钊,时煌军.新编党务工作手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64.汤志华.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董云虎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5.[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论[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7.[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1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3.[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4.[加]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M].刘林平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5.[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M].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6.[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8.[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治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王春光.快速转型期的利益分化与社会矛盾[J].江苏社会科学,2007,(2).
    2.孔令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不断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南京社会科学.2005,(3).
    3.杨超.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优化[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1).
    4.刘鹏.改革开放与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1).
    5.赵光侠.阶层分化过程中执政党社会整合的科学定位[J].求实.2006,(9).
    6.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J].学海2005,(1).
    7.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
    8.刘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9.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河南社会科学.1997,(4):71.
    10.朱前星.论和谐社会目标取向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模式选择与整合机制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06,(3).
    11.曾正滋.寻找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7).
    12.李清华.利益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5,(1).
    13.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J].学习与探索[J].2004,(1).
    14.王晓荣,李斌.建国以来农村社会整合模式的历史变迁及经验启示[J].东南学术.2010,(1).
    15.罗峰.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探索与争鸣.2008,(8).
    16.戴桂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J].求实.2003,(3).
    17.刘功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整合[J].社会主义研究.2005,(3).
    18.张惠玲,张陟遥.论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对社会的整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6,(1).
    19.石岩.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理论导刊.2005,(3).
    20.王学春,李葆华.社会整合视角下的执政能力建设[J].理论前沿.2005,(9).
    21.孙增武等.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从哪些方面主导社会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06,(5).
    22.戴桂斌.民间组织在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整合作用[J].理论界.2006,(4).
    23.张莉,风笑天.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社会功能[J].社会科学.2000,(9).
    24.沈关宝.统一战线与多样化的社会整合和协调[J].理论学刊.2006,(2).
    25.徐小明.论当代中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兼论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7,(5).
    26.宋德剑.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7.王飞南,王浩斌.论中产阶层社会整合功能的限度与超越[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5).
    28.杨信礼,尤元文.论社会整合[J].理论学习.2000,(12).
    29.徐明政,逢锦科.制度建设:社会整合的关键[J].前沿.2006,(7).
    30.程竹汝.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J].学习与探索.1999,(5).
    31.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89,(6).
    32.高剑平,樊端成.论转轨变型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33.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5).
    34.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3,(5).
    35.毛寿龙.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
    36.张玉.论“契约性整合机制”的历史生成及其对公共行政的功能意义[J].学术交流.2004,(3).
    37.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学术界.2004,(4).
    38.涂小雨.利益、制度、价值:执政党社会整合机制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5).
    39.苏红.隔阂、磨合与融合——崇明县三峡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J].社会.2002,(5).
    40.赵泉民,忻平.乡村社会整合中的“异趣”——以20世纪30年代江浙两省乡村合作运动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
    41.陈怀远.论新时期社会整合三大力量的调配[J].江汉论坛.2001,(2).
    42.侯才.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43.刘惠.思想政治教育:执政党社会整合的软权力[J].求实.2009,(7).
    44.刘惠,林伯海.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
    45.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
    46.黄建文.新时期执政党社会整合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
    47.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张永言等.简明古汉语字典[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5.李健华,范定九.社会学简明辞典[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6.王康.社会学词典[Z].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7.范平,叶笃初.党的建设辞典[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2.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9-29.
    3.江泽民.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9-09-27.
    4.胡锦涛.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N].文汇报.2007-01-10.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7.仲红卫.试论文学的社会整合作用[N].人民日报.2001-02-04.
    8.顾昂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N].人民日报,2002-09-21.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9:1.
    10.辛鸣.以宽广的视野看执政资源[N],文汇报,2004-11-30.
    11.刘国光.重新审视社会公平问题[N].北京日报.2005-04-25.
    12.林尚立.社区党建的政治内涵及其面临的任务[N].中国社会报2002-12-07.
    1.Tang Tsou. Twentieth Century Politics: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cro-history and Micro-mechanism Analysi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 Organization in China.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3.John. B. Thompson.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UK:Polity Press,1990.
    4.James R.Townsend, Brantly Womack.A Country Study,Politics in China. Boston:Lyttle,Brown and Company.1986.
    5.Ang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y:Organization and Power.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6.Muthiah AIaggapa,Political Legitimacy in Southeast Asia:The Quest for Morol Authori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7.Carl Frendrich,Man and His Government: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NY:MeCraw —Hill,Book Company Inc.1963.
    8.Terence Ball,Richard Dagger.Political ideologies and the democratic ideal.Pearson Education,Inc.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