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表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事件日益受到众多关注和争议。网络空间中的表达内容不仅呈现了众多现实问题,更是成为促使这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舆论推手和民意力量。网络空间搭建成了人们表达意见和观点的重要场域。在网络使用范围与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网络表达这种行为和网民这样的“新意见阶层”必需引起研究者更多的重视。更重要背景是,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社会行为也相应地呈现出了全新的特征,并形成了全新的网络文化。那么,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下,研究网络行为就成为必要。网络表达是构建网络社会和推动网络空间发展的重要的动力。在这种新的网络社会的环境下,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中,网络表达与周围环境形成了怎样的互动也成为亟待关注的议题。在网络空间这样一种崭新的空间中,表达也必然有了新的特性和新的影响因素,并产生了与传统社会中的表达不同的社会效果,因此需要对其做出新的研究与阐释。
     本文对网络表达的研究将在以下背景和前提下展开:
     1.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互联网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撑下,网络社会的崛起成为了表达行为存在的新的背景条件;
     2.在网络文化的环境氛围中,表达行为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又参与了网络文化的生产;
     3.仅就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表达平台来看,表达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并参与构建了网络传播;
     4.网络表达不仅仅是传播行为的组成部分,而更是众多网络事件和重大社会事件的诱发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还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力之一
     因此,本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语境中,究竟是什么构成了网络表达的内在逻辑,或者说有那些因素影响或控制着网络空间中的表达。
     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网络表达概论。这一章是总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起统领作用。梳理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产生的背景与前提,辨析了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简述了网络表达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将分为五部分加以铺陈:网络表达的涵义、网络表达问题的形成背景、网络表达的主体以及主体性、网络表达的参与及社会影响、网络表达呈现的社会思潮倾向选析。
     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并列的逻辑关系,分别探讨了对网络表达产生驱动力的不同领域。
     第二章:内在动机:网络表达的主体诉求。表达既然是人类的一项重要行为,那么探讨表达的成因必然从人自身开始。表达之所以可能,根源在于人主观能动的心理机制。分析认为网络主体出于基本生存、自我心理、社会参与和娱乐等诉求而主动寻求表达,这些因素是网络表达的源动力。
     第三章:技术动力:网络表达的推手。本章从技术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切入,探讨了在人类历史上技术与表达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对人类表达的驱动首先体现在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推进上,并具体转化为对人类传播方式的具体改造与促进。本章从分析网络技术的特征与价值入手,重点分析了网络技术对人类表达环境的塑造。
     第四章:话语权力:网络表达的深层因素。权力是一种深层的、潜在的社会力量,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网络表达,呈现着多样的话语形态。在对网络表达深层的话语权力剖析后发现,一方面是现实话语权力对网络表达的渗透与左右,另一方面是网络话语下的权力重构。两个过程交叠而较量。正是在这个激烈涤荡的过程中,网络表达得以形塑和发展。本章还对一些典型事件做了案例分析。
     第五章:现实因素:网络空间的环境控制。本章跳出前两章对网络表达的直接影响因素做出分析的层面,立足于更宏观的外在层面,探讨对网络空间的环境产生作用的控制因素。立意在于作为网络空间的环境,现实社会的各种因素作用于网络社会,并间接影响了网络表达。这些控制因素包括网络社会中的经济与政治和外在文化环境等,以及表达自由问题。
The network events have received the numerous attention and dispute day by day. Expression in cyberspace has not only presented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it is also becoming the public opinion and ultimate driving force which could resolve these issues. Cyberspace comes to be an important field in which people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perspectives. With rapid expansion of the scope and scale of net-use, cyber-expression and "new ideas clas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the network society is a new stage of human society, and correspongdingly, social behavior in cyberspace also showed new features. So, in such a soci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period, the study of network behavior has become unprecedentedly necessary. Cyber-ex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power of building network society and promot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Briefly, this thesis will study the network under the premises and the backgrounds showed below:
     1. As a new social form,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becomes the new conditions of expression;
     2.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cyber-expression embodies the features of network culture and involves in the producing process of network culture;
     3. If the Internet was taken as a new platform for media and expression, the expression shows new features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participates in build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4. Cyber-expression is not only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behavior, but one of the basic thrust that drive and push many social events ahead.
     Therefore, the core ques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in the current social context of China,what constitu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inherent logic of the network, or what kinds of factors affect or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cyberspace.
     In addition to the parts of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Ⅰ:Introduction to the cyber-expression. This chapter is the general remarks part, and plays a commanding role in the whole dissertation. This part elaborats the background and premise of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undamental problems involved with the study.
     The chapters fromⅡtoⅤare logically juxtaposed.These chapters will prob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driving force respectively.
     ChapterⅡ:Internal motivation:the expression of the main demands of the cyber-expression. Since the ex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behavior, then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expression should set forth from their own This part believed that expresstion rooted in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he motives includes basic survival, self-psychological needs,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demands of entertainment.
     ChapterⅢ:Technical power:the pushing hands of cyber-expression. 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y, culture and society, this chapter tend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that technology impacted on communication history. The chapt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s a result, it finally focuses on the shaping function that technology exercises to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ChapterⅣ:Discourse of power:the deep-seated factors of cyber-expression. Power is a deeper, underlying social forces, governing the cyber-expression like an invisible hand. Power is showed in various discourse forms. On one hand, the realistic discourse and power infiltrate in the network, on the one hand, the power is reconstructed in the net discoures by cyber-expression. The two processes overlap and contest and in the processes cyber-expression is shaped and stirred. This chapter also made a number of typical case studies.
     ChapterⅤ:Realistic factors: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cyberspace.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space environment on the network effect of controlling factors based on a more macro level externally. Determined as a cyberspace environment, the real wor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actors to the network society, and indirectly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the network. These controlling factors include the exter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ultural surroundings, as well as issues of expression freedom.
引文
①数据来源: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②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网络传播.[J].2008年12期
    ③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08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p235
    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3次)www.cnnic.cn.p32
    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2次)www.cnnic.cn.p43
    ⑥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36
    ⑦[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p60
    ①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9
    ②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学术界.[J].2001年02期
    ③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10
    ④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11
    ①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298-299
    ②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301
    ①以上对于新媒体研究的四个学派的观点由学者魏然总结提出,见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298-299
    ②郭茂灿.国内互联网研究述评.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①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17-18
    ②田贵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③闵大洪.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15日.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3133
    ①陈力丹.付玉辉.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六个主题.当代传播.[J].2008年第1期
    ①如陈玉梅.网络表达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近十年来国外网络传播研究述略.新闻记者.[J].2004年第9期.其主标题和副标题中分别出现了表达与传播,而事实上这两个词语的内在含义与外延是不同的。
    ②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③关于网络表达与网络传播的区别将在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三个问题中专门论述。
    ①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p67
    ②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84
    ③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一卷.p538
    ④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朗文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
    ① M.B.Nimmer. The Meaning of Symbolic Speech Under the First Amendment (1973) 21 UCLA LR. 29. p61-62
    ②甄树青.论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p35
    ③王四新.表达自由——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p181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79
    ⑤侯健.表达自由的法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p12
    ①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网络传播.[J].2008年12期
    ②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p235
    ③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p235-236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3次).www.cnnic.cn.p32
    ①金兼斌.我国城市家庭的上网意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p12-13
    ①黄厚铭.模控空间(cyberspace)的空间特性:地方的移除(dis-place)或取代(re-place)?.http://inf.cs.nthu.edu.tw/cbmradm/conference2000/conference2000/read&respond.htm,转引自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p121
    ②转引自Patricia Wallace.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Cambridge: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9. p13
    ③赵士林.彭红.网络传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p133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p567
    ②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p5
    ③陈赛.世界的镜子.三联生活周刊.[J].2009年02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社会”词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p272-273
    ①这幅漫画由彼得斯坦因创作,刊登于1993年《纽约客》杂志的参考2第61页上,New Yorker, July 5,1993,p61画面上两只狗正在网络的终端。
    ②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24
    ①[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p101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p33
    ①[美]戴安·科伊尔.无重的世界——管理数字化经济的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p24
    ②[美]戴安科伊尔.无重的世界——管理数字化经济的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p24
    ③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46
    ① Realizing the Information Future-the Internet and Beyond.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p43
    ①刘海明.邓红专.网络文化的特性及社会影响.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J].2005年02期
    ②见凤凰卫视2008年12月25日播出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
    ①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
    ② 网际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网络社会学通讯.[J].第71期http://www.mail.nhu.edu.tw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7.p71
    ①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p166
    ②何明升.白淑英.网络互动——从技术幻境到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p151
    ③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p16
    ④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p167
    ①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68
    ②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67
    ③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52
    ①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52
    ②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6
    ③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77
    ④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77
    ①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77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3次).www.cnnic.cn.p3
    ③在郭玉锦,王欢的《网络社会学》中就表达了这样一种对网民的划分。认为从上网的目的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获得信息类网民,简称信息类网民,他们上网主要是获取各种信息;(2)娱乐、休闲类网民;(3)学习类网民;(4)交友、聊天类网民;(5)工作类网民,其中有商务工作类网民和职业工作类网民。见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82
    ①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新闻大学.[J].2006年03期
    ②[美]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M].于闽海.陈学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9
    ③郑震.论身体.社会学研究.[J].2003年01期
    ①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244-245
    ②相关论述可参见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249-250
    ①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195
    ②黄红生.论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及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理论与现代化.[J].2006年06期
    ③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19
    ④ Erickson. T.1996:The World Wide Web as Social Hypertext. www.pliant.org/personal/Tom_Erickson/SocialHypertext.html.
    ①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
    ②陈欣新.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p2
    ①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①王润泽,丁学梅.互联网——民意表达新通道.国际新闻界.[J].2004(4)
    ①黄瑚主编.钟瑛副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214
    ①孙海亮.严耕.对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学术交流.[J].2006年09期
    ①[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p11
    ②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p2
    ③[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5.p61
    ④[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p6
    ①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p49
    ②马添伦等.身份之辩——是高官子弟还是普通青年.博客天下.[J].2008年02期
    ①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P47
    ② Shils,E.The Torment of Secrecy:The Background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 Glencoe, IL:Free Press.1956.p101
    ③ Shils,E. The Torment of Secrecy:The Background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 Glencoe, IL:Free Press.1956. p100
    ④ M.Kazin, The Populist Persuasion:A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Basic Books,1995,p252
    ⑤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南风窗.[J].2008年03期
    ①[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P126
    ②谢静.民粹主义——中国新闻场域的一种话语策略.国际新闻界.[J].2008年03期
    ③[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P128
    ④[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P127
    ⑤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南风窗.[J].2008年03期
    ⑥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新闻大学.[J].2006年03期
    ①关于中国的十个社会阶层的论述最初由陆学艺带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主要相关的理论可参见其成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和《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
    ②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97
    ①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p57
    ②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75
    ③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75
    ④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75-279
    ⑤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72
    ①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72-273
    ②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p35-36
    ①上述关于社会转型期道德运行方式的转变的论点由邓清华等提出,见罗谟鸿.邓清华.胡建华.李芳编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92-94
    ②[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p23
    ③[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p23
    ①李肃东.个体道德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p92
    ②李肃东.个体道德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p88
    ③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p228
    ④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p268
    ①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30
    ② T. S. DiTella, "Popul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32:1997,p. 196
    ③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南风窗[J].2008年03期
    ④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228-230
    ①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179
    ①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260
    ②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p4
    ③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p48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2次)www.cnnic.cn.p42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3次)www.cnnic.cn.p41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2次)www.cnnic.cn.p34
    ①史育宁.我MSN,故我存在——从MSN显示状态来谈网路自我存在感.网路社会学通讯.[J].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第72期,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71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3次)www.cnnic.cn.p33
    ①覃征.史哲文.王若莹.李甜甜.网络应用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p35
    ②近年来,这种书籍不断出现,比如有《把企业搬到博客上》和《博客营销》等等。这种方式并不是以传统的商业网站的信息发布为形式,而是以自媒体的形式使固定的某个博客成为某些产品的展示场所。
    ③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p58
    ①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p132
    ②王爱玲.郑保章.浅谈BBS中的舆论绑架与媒介偏视.新闻界.[J].2006年05期
    ③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p133
    ①张鸫.王刚.中国网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p142
    ②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p150
    ③[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p271
    ④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p156
    ⑤http://you.video.sina.com.cn/b/18183593-1369499877.html
    ①[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p139
    ②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149
    ③[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p17
    ④在认知社会心理学看来,社会知觉是外部世界与个人心理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和开端。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其中主要是指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即对各种担负社会角色并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或对人与人或自荐的关系,或对群体所建立的最初印象或概念,这种印象通常是关于对象的外表特征的认识。参见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102-103
    ① Self-presentation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该概念在国内有不同的翻译方法,有“自我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呈现”等。
    ②[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p20
    ③[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p77-78
    ④ Arkin, R.M.Self-presentational styles. In:Tedeschi, J.T.(ed.)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research[M]. 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1981
    ⑤ Schlenker,B.R. Impressionmanagement:The self-concept,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 Monterey, CA:Brooks,1980
    ⑥[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p141
    ⑦ Goffman,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Life[M]. NewYork:Doubleday,1959.p83
    ⑧ Goffman,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Life[M]. NewYork:Doubleday,1959.p90
    ①[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p77
    ②池莉.开博是个天真的错误.广州日报.2006年7月24日
    ③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05年03期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第23次).www.cnnic.cn.p32
    ②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170
    ③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p87
    ①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p242-243
    ②[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383
    ①茅亚萍.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新闻与传播.[J].2004年02期
    ②彭凯平.参见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序一”。
    ③翟本瑞.转引自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序言”,p2
    ④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⑤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哲学研究.[J].2003年第7期
    ①[德]H.G.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p441
    ②[美]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社会心理学(第五版).[M].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p131
    ③[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p48
    ④ Cooley,1902,p153,转引自[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p48
    ⑤王小章.中国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p69
    ⑥自我图式(self-schema)理论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H.Markus)提出。所谓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自我图式研究更强调自我概念的动态性质。参见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153
    ⑦[美]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社会心理学(第五版).[M].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p113
    ①大夏中文网,http://www.daxiabook.com/citybook/20/index.html
    ②2008年5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赈灾募捐晚会上,王老吉捐款1亿元。随后,《绕过王老吉从中国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即出现在网络论坛上,帖子的内容为“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卖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以罐!买光为止!”“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发出后三小时,百度贴吧关于王老吉的发帖超过14万个。第二天,更多有关王老吉的帖子在QQ、MSN、手机短信以及各大论坛、门户网站中出现。细心的网友们发现,很多赞美加多宝(王老吉公司名称)和王老吉的跟帖的IP地址都是重复的。
    ③陈艳.温泉.王莹莹.麻雀何以变凤凰——网络红人走红的秘密.博客天下.[J].2008年04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乔治.I.多明格斯.政治发展[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188
    ①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p26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p1
    ③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p27
    ④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p11
    ① Walther, J.B.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52-90转引自鲁曙明主编.沟通交际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p311
    ②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p507
    ③原文参见附录一。
    ④李瑛,许渭生,游旭群.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与行为及网络依赖特征研究.中国特殊教育.[J].2007年01期
    ①黎青.试论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快感理论.湘潭大学学报.[J].2005年04期
    ②[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p61
    ③[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p68
    ④转引自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2004年01期
    ⑤转引自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2004年01期
    ①转引自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2004年01期
    ②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2004年01期
    ③[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P131
    ④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p8
    ⑤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p12
    ⑥滕翠钦.人、人群、人民性——论巴赫金狂欢理论中有关“人”的理论意图.东南学术.[J].2006年04期
    ①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p9
    ②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p8
    ③[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P131
    ④叶虎.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理论建设.[J].2006年05期
    ⑤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年01期
    ①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47
    ②顾春明.现代科技与社会心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p23
    ③[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P184
    ①陈凡.论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转向.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② Carl Mitcham,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转引自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24-125
    ③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20
    ①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p901
    ②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29
    ③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31
    ④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p355
    ⑤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p360
    ①[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84
    ②[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85-186
    ③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43
    ④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43
    ⑤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49
    ⑥[英]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M].朱进东,陆月宏,胡发贵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260
    ①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p49
    ②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p10
    ③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p50
    ④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p9
    ⑤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p10
    ⑥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p123
    ①郑晓松.技术与合理化——哈贝马斯技术哲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p81-82
    ②郑晓松.技术与合理化——哈贝马斯技术哲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p294
    ③严格来讲,北美的媒介环境学研究和国内的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研究取向基本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其价值基点也并不完全重合,但是二者却共享许多学术渊源,并且在国内的媒介生态学看来二者有着许多交叉共用的理论基点和学术观点。可以说二者是分居国内外的“孪生兄弟”。具体二者的详细理论内容可参见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林文刚的《媒介环境学》,以及《西方社会科学前沿述评——传播学》
    ④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p4-5
    ①[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3
    ②[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3
    ③[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189
    ④[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191
    ⑤[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174-175
    ⑥刘远军.我国“媒介生态”研究述评.长江大学学报.[J].2007年03期
    ①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报告.[J].2003年02期
    ②[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31
    ③陈红梅.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蒋美仕.雷良.周礼文.杨如编.科学技术与社会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p5
    ②蒋美仕.雷良.周礼文.杨如编.科学技术与社会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p2
    ③曾国屏等著.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P22
    ④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05年03期
    ⑤[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张平锋.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p277
    ⑥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P12
    ①蒋美仕.雷良.周礼文.杨如编.科学技术与社会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p50-51
    ②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53-54
    ③刘守华等编.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p371-372
    ①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J].2008年01期
    ②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p7
    ③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国际新闻界.[J].2004年06期
    ④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国际新闻界.[J].2004年06期
    ①彭芸.国际传播与科技.[M].台北:三民书局.1996.p1
    ②[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p19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148
    ④[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张平锋.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p51
    ⑤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国际新闻界.[J].2004年06期
    ①许良.论技术的价值负荷.山东科技大学学报.[J].2008年03期
    ②远航.技术的价值负荷过程.自然辨证法研究.[J].2003年12期
    ③许良.论技术的价值负荷.山东科技大学学报.[J].2008年03期
    ④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126-127
    ①张帆.朱国仲.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综述.光盘技术.[J].2007年04期
    ②“促逼”与“去蔽”是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中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本质是“去蔽”/“解蔽”,而现代技术的本质则成了“促逼”,即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储藏的能量。技术这种“座架”促逼着人,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当做持存物来解蔽,而且这种解蔽方式在现代技术的本质中起着支配作用。参见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p64
    ①张帆.朱国仲.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综述.光盘技术.[J].2007年04期
    ①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9
    ②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12
    ③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24
    ④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126
    ①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137
    ②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河南社会科学.[J].2008年01期
    ①杨丽娟.宋吉鑫.网络技术价值负荷论.社会科学辑刊.[J].2008年06期
    ②庄周.庄子·天地篇.[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p124
    ③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23
    ①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43
    ②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162
    ③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3
    ④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35
    ①顾春明.现代科技与社会心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p205
    ①佘文斌.网络传播的技术逻辑与人文反思.现代传播.[J].2008年02期
    ②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25-27
    ③曾国屏等著.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P23
    ④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34
    ①[荷兰]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83
    ①[法]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p31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97
    ③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p52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31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32
    ③[法]福柯.福柯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P212
    ④[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97
    ⑤赵晓锋.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理论学习.[J].2003年10期
    ①刘珺珺.赵万里.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结构——知识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p149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8
    ③[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86
    ④[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96-103
    ①[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P103
    ②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新闻知识.[J].2003年11期
    ③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99
    ①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99
    ②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p166-167
    ③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①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新闻知识.[J].2003年11期
    ②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17
    ①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99
    ②俞可平.全球化与新的思维向度和观察角度.载于沛编.全球化和全球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241
    ③ Robertson,R.: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1992
    ④ Robertson,R.: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1992
    ⑤[美]乔治·巴内特.德文·罗森.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挑战与前景.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全球传播.[M].尹宏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126
    ①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282
    ②[美]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p32
    ③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19
    ①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p233
    ②李晓辉.信息权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p37
    ①张淑华.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青年记者.[J].2008年01期
    ①陈先红,潘飞.基于社会网理论的博客影响力测量.现代传播.[J].2009年01期
    ②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230
    ③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Volum 2.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 Press 1988.p.3
    ④[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266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41-42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52
    ①[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p257
    ②鲁兴虎.网络信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挑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p73
    ③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78
    ④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280
    ①2008年网络问责事件简表.环球人物.[J].2009年2月10日
    ①周勇.网络传播中的“马太效应”——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事件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J].2008年03期
    ②该贴的原址为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305686.shtml,原帖内容见“附录二”
    ①本文在此所论述的“合法化”是指网络行为主体在参与网络事件的表达中所获得的众多网民的支持,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从而其观点成为“强势”的观点,其行为被众多网民接受,并由此而掌握了一定的运用网络力量、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因此,这种“合法化”的权力多数在“道义”上占优势,但是并不一定符合现实法律条款的规定。
    ②何雄飞.芮成钢——央视英语主播的“文化炮弹”.新周刊.[J].2008年05期
    ①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173
    ①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174
    ②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218
    ③傅沙沙.贾蕾.网络暴力第一案引发的争议.网络传播.[J].2009年01期
    ①陈朝晖.透视人肉搜索的发展演变.传媒观察.[J].2008年07期
    ②陈朝晖.透视人肉搜索的发展演变.传媒观察.[J].2008年07期
    ③陈朝晖.透视人肉搜索的发展演变.传媒观察.[J].2008年07期
    ①胡玉坤.网络民主的社会控制.青年记者.[J].2007年02期
    ①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p147-149
    ①[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p235
    ②博客天下.2008年04期.p49
    ③张真继.张润彤等.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p116
    ①张真继.张润彤等.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p116
    ②相关法规参见附录三。
    ③刘兵.关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理论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①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61
    ②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p272-273
    ①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p137
    ②[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p129
    ③ Mostafa Rejai:"Ideology",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Ed. Philip P. Wiener, Vol.2,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1973, p558
    ①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59
    ②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61
    ①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304-305
    ② http://www.digitaldivide.org/dd/digitaldivide.html
    ③ http://www.digitaldivide.org/dd/digitaldivide.html
    ④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p320
    ⑤[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263-265
    ①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p148
    ②以下三个表格均引自《2009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www.cnnic.net.cn
    ①马成俊.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青海民族研究.[J].2008年01期
    ②马成俊.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青海民族研究.[J].2008年01期
    ③熊慧.媒介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与传播.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p66
    ④芮成钢.好时代培养坏习惯.新周刊.[J].2009年05期
    ①[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P115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468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488
    ②[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96-97
    ③[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p238
    ①[英]F.A.哈耶克.[美]罗伯特·诺齐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M].秋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p5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p23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p35
    ③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302
    ④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300
    ⑤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301
    ①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311
    ② Morgan Stanley, The China Internet Report, 2004.http://www.morganstanley.com/institutional/techresearch/pdfs/China_Internet_Report0404.pdf
    ③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303
    ④薛京.论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与保障.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2005年9月30日,丹麦最大的日报《日尔兰邮报》刊登了12幅漫画,漫画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主题。按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教义,任何人都不能以有形的方式来描绘他们的先知,更不能以丑化的方式亵渎穆罕默德。漫画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广泛的抗议,而丹麦政府和其他转发了此类漫画的西方国家政府,却以报纸在行使表达自由为由,拒绝对此事进行干预。
    ②王锋.表达自由及其界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p6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p8
    ②王四新.表达自由——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p97
    ③王四新.表达自由——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p98
    ①傅沙沙.贾蕾.网络暴力第一案引发的争议.网络传播.[J].2009年01期
    ②傅沙沙.贾蕾.网络暴力第一案引发的争议.网络传播.[J].2009年01期
    ③张真继.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p192
    ①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195-196
    ②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p162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绩,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序言”,p1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绩,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31
    [1]2008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4]陈欣新.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8]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9]郭茂灿.国内互联网研究述评.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顾春明.现代科技与社会心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3]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4]何明升.白淑英.网络互动——从技术幻境到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5]侯健.表达自由的法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6]黄瑚主编.钟瑛副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7]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8]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9]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0]蒋美仕.雷良.周礼文.杨如编.科学技术与社会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1]金兼斌.我国城市家庭的上网意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2]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3]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李肃东.个体道德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5]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6]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7]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8]李晓辉.信息权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9]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0]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1]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2]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3]刘珺珺.赵万里.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结构——知识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4]刘守华等编.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5]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6]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7]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8]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朗文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
    [39]鲁曙明主编.沟通交际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0]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1]鲁兴虎.网络信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挑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2]彭芸.国际传播与科技.[M].台北:三民书局.1996
    [43]覃征.史哲文.王若莹.李甜甜.网络应用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4]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5]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6]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7]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8]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9]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50]王锋.表达自由及其界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1]王小章.中国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2]王四新.表达自由——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3]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4]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55]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56]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7]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8]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9]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0]俞可平.全球化与新的思维向度和观察角度.载于沛编.全球化和全球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1]赵士林.彭红.网络传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62]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3]张真继.张润彤等.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4]张鸫.王刚.中国网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5]郑晓松.技术与合理化——哈贝马斯技术哲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66]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67]曾国屏等著.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8]甄树青.论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9]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 “社会”词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70]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1]庄周.庄子·天地篇.[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72][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7
    [75][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7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77][美]戴安·科伊尔.无重的世界——管理数字化经济的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8][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9][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0][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81][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2][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3][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4][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5][德]H.G.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M].土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86][美]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社会心理学(第五版)[M].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87][美]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M].于闽海.陈学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9][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90][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1][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3][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4][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5][英]F.A.哈耶克.[美]罗伯特·诺齐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M].秋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96][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97]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8][法]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9][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0][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1][美]乔治·巴内特.德文·罗森.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挑战与前景.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全球传播.[M].尹宏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02][美]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03][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4][荷兰]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5][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张平锋.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6][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7][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08][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09][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0][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11]陈朝晖.透视人肉搜索的发展演变.传媒观察.[J].2008年07期
    [112]陈红梅.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复口.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3]陈玉梅.网络表达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近十年来国外网络传播研究述略.新闻记者.[J].2004年第9期
    [114]陈艳.温泉.王莹莹.麻雀何以变凤凰——网络红人走红的秘密.博客天下.[J].2008年04期
    [115]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报告.[J].2003年02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网络传播.[J].2008年12期
    [116]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05年03期
    [117]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学术界.[J].2001年02期
    [118]傅沙沙.贾蕾.网络暴力第一案引发的争议.网络传播.[J].2009年01期
    [119]龚新琼.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一种社会文化的视角.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J].2008年01期
    [120]何雄飞.芮成钢——央视英语主播的“文化炮弹”.新周刊.[J].2008年05期
    [121]黄红生.论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及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理论与现代化.[J].2006年06期
    [122]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年01期
    [123]胡玉坤.网络民主的社会控制.青年记者.[J].2007年02期
    [124]马添伦等.身份之辩——是高官子弟还是普通青年.博客天下.[J].2008年02期
    [125]马成俊.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青海民族研究.[J].2008年01期
    [126]茅亚萍.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新闻与传播.[J].2004年02期
    [127]芮成钢.好时代培养坏习惯.新周刊.[J].2009年05期
    [128]黎青.试论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快感理论.湘潭大学学报.[J].2005年04期19.刘海明.邓红专.网络文化的特性及社会影响.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J].2005年02期
    [129]刘远军.我国“媒介生态”研究述评.长江大学学报.[J].2007年03期
    [130]刘兵.关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理论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131]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新闻知识.[J].2003年11期
    [132]孙海亮.严耕.对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学术交流.[J].2006年09期
    [133]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新闻大学.[J].2006年03期
    [134]史育宁.我MSN,故我存在——从MSN显示状态来谈网路自我存在感.网路社会学通讯.[J].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第72期
    [135]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南风窗.[J].2008年03期
    [136]王爱玲.郑保章.浅谈BBS中的舆论绑架与媒介偏视.新闻界.[J].2006年05期
    [137]闵大洪.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15日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3133
    [138]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河南社会科学.[J].2008年01期
    [139]谢静.民粹主义——中国新闻场域的一种话语策略.国际新闻界.[J].2008年03期
    [140]熊慧.媒介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与传播.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41]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2004年01期
    [142]许良.论技术的价值负荷.山东科技大学学报.[J].2008年03期
    [143]杨丽娟.宋吉鑫.网络技术价值负荷论.社会科学辑刊.[J].2008年06期
    [144]叶虎.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理论建设.[J].2006年05期
    [145]佘文斌.网络传播的技术逻辑与人文反思.现代传播.[J].2008年02期
    [146]张帆.朱国仲.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综述.光盘技术.[J].2007年04期
    [147]张淑华.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青年记者.[J].2008年01期
    [148]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哲学研究.[J].2003年第7期
    [149]赵晓锋.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理论学习.[J].2003年10期
    [150]郑震.论身体.社会学研究.[J].2003年01期
    [151]周勇.网络传播中的“马太效应”——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事件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J].2008年03期
    [152]Arkin, R.M. Self-presentational styles. In:Tedeschi, J.T. (ed.)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research[M]. 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1981
    [153]Carl Mitcham,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154]Erickson. T.1996:The World Wide Web as Social Hypertext. www.pliant.org/personal/Tom_Erickson/SocialHypertext.html
    [155]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Life[M]. NewYork:Doubleday,1959
    [156]M. B. Nimmer. The Meaning of Symbolic Speech Under the First Amendment (1973) 21 UCLA LR.29
    [157]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Volum 2. 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 Press 1988
    [158]M. Kazin, The Populist Persuasion:A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Basic Books,1995
    [159]Mostafa Rejai:"Ideology",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Ed. Philip P. Wiener, Vol.2,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1973
    [160]Patricia Wallace.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Cambridge: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9
    [161]Realizing the Information Future-the Internet and Beyond. Washington: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162]Robertson,R.: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1992
    [163]Schlenker, B. R. Impressionmanagement:The self-concept,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 Monterey, CA:Brooks,1980
    [164]Shils, E. The Torment of Secrecy:The Background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 Glencoe, IL:Free Press.1956
    [165]Spears, R.,& Lea, M.1992.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M. Lea(Ed.), Contex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pp.30-65). London:Harvester-Wheatssheaf.; Postmes, T., Spears, R, & Lea, M.2000.
    [166]T. S. DiTella, "Popul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2:1997
    [167]Walther, J. B.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