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家园乌托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65年以后的印华文学作品中,“故乡”的含义发生了转变。它超越了实体性故乡的层面,具有了精神文化归依的含义。印尼华人已经走出了祖辈们对中国原乡神话的迷恋,更加关注他们在印尼当下的、实际的人生。
     观念的变化也带来了华人创作基点、创作内容的转变。在文本中,华人的实体性故乡由早期华侨文学中的中国故乡,转向赋予他们鲜活生活记忆的现实家园——印尼,展现印尼本土生活经验是1965年后的印华文学作品共同呈现的特色。在文化上,印尼政府推行的强制同化政策使中华传统文化渐渐退出华人生活,广大华人承受着文化失忆的危机。由此,“故乡”衍生了第二个含义:华人的文化家园,它表达了华人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保留族群文化特质的愿望。
     在印华作家对“故乡”的写作中,时时纠缠着孤独、无奈、漂泊的意味。漂泊,仍是华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故乡”的上述写作特点,与当时的社会语境具有密切关系。“故乡”,是印华作家从源头对族群身份的梳理,它在历史之维度维护自始源而来的文化情感,在现实之维度承认属性受现实经济、文化情景的制约。
     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由于对获得归属感的强烈渴望和印尼现实语境的制约,印华作家塑造了与现实相对的、乌托邦化的“故乡”。通过这种写作方式,华人纾解了种种禁忌给内心带来的过度负荷,同时亦期待未来命运的转变。
Hometown contains two implications in Chinese-Indonesian literary works since 1965, including actual home and spiritual home. Chinese-Indonesian authors have been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overseas Chinese infatuation for country that is China,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ctual life.
    The change of concept makes a notable impact on the contents of the Chinese-Indonesian literary works. So, The actual home in the literature points to Indonesia. At the same time, hometown has the second meaning that is the cultural home. The authors express their hope that they can retain the cultural features.
    While, Indonesian government policies of suppression make it difficult that Chinese-Indonesian merge into Indonesian society, so there is a revelation of lonely feeling in the literary works. Their anxiety on identity are engendered by the suppression, make them wish for the equal and peaceful home.
    The authors express their hope from literature, and make the implications of hometown present Utopian color. They ease the suffering on identity, and express the thinks. The speech can be accepted by Indonesian government through Utopian writing, and satisfy the authors impulsion of finding home, too.
引文
[1]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编.华侨华人研究(第四辑)[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页.
    [2]李奭学.乡关何处——从萨依德、马金尼谈到徐忠雄[Z].世纪中国网:http://www.cc.org.cn/wencui/031013200/0310132012.htm
    [3]黄东平.远离故国的人们[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11月,第22页.
    [4]林幸谦.狂欢与破碎——原乡神话、我及其他[A].钟怡雯主编:马华当代散文选(1990-1995)[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第26页.
    [5][22][23][32][65]严唯真主编.明芳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8页,第22页,第23页,第16页,第8页.
    [6][27]印华十六位写作者合著.沙漠上的绿洲[C].新加坡:岛屿文化出版社,1995年2月,第180页,第130页.
    [7][8][11][13][14][36][42][58]袁霓等主编.印度尼西亚的轰鸣[C].印尼文学社、印华作家协会出版,2000年3月,第119页,第86页,第81页,第87页,第106页,第105页,第83页,第110页.
    [9][12][16]严唯真主编.高鹰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67页,第254页,第68页.
    [10][41]黄昆章.风雨沧桑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尼华侨华人社会的变化[M].香港:丹青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7月,第6页,第44页.
    [15][54]印华十六位写作者合著.沙漠上的绿洲[C].新加坡:岛屿文化出版社,1995年2月,第188页,第135页.
    [17]周鼎.童年与故乡[N].菲律宾:东方日报,1980-2-26.
    [18]转引自张应龙等主编.广东侨史论丛[M].香港:荣誉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第188页.
    [19]文峰.融合抑或排斥——从文化视角分析印尼华人困境[J].东南亚研究,2001(3):第78页.
    [20][47]汤平山.从同化政策到多元文化政策——印尼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变化[Z].华声龙脉网:http://hslmw.com/node2/node116/node119/node162/node470/userobject6ai29648.html
    
    
    [21]东南亚华人日常生活的本地化[Z].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2001-07-04/26/102456.html
    [24][50][53]严唯真主编.立锋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51页,第42页.
    [25]温任平.谈“断奶”与“影响焦虑”[N].星洲日报,1998-3-29.
    [26]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第260页.
    [28][37]严唯真主编.袁霓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3页,第20—21页。
    [29]陈午晴.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分析[Z].华声龙脉网:http://www.hslmw.com/node2/node116/node119/node162/node470/userobject6ai29650.html
    [30]秦牧等主编.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词典[Z].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页.
    [31]马相武、金戈.五洲华人文学概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页.
    [33][43]郑民.印尼华人与国家认同,载华侨华人研究(第二辑)[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32页,第38—39页.
    [34][35]转引自陈衍德.论当代东南亚华人文化与当地主流文化的双向互动[J].东南亚研究,2001(4):第5页.
    [38]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8月,第36页.
    [39]媒体指印尼华人仍在政治、社会等领域受歧视[Z].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CC/109012.htm
    [40]翟崑.印尼华人——富裕的弱势群体[Z].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22953.html
    [44]周南京等.印尼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C].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6年12月,第648页.
    [45]颜天惠.印尼华文教育的新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1(4):第72页.
    [46]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586页.
    [48][52]严唯真主编.刘昶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10—211页,第232页.
    [49]蔡仁龙.印尼华侨与华人概论[M].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5月,第232页.
    
    
    [51]严唯真主编.广月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56页.
    [55][56]新加坡)周兆呈.从“危害国家安全”到“彻底淡化”——印尼对中国外交政策中华人问题因素的转变(1965—1998)[J].东南亚研究,2001(2):第34—35页.
    [57](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C].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64页.
    [59][61]罗钢、刘向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08页,第211页.
    [60][64](荷)莱恩·T·塞格尔斯.“文化身份的重要性”[A].乐黛云、张辉.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338页.
    [62]刘登翰、刘小新.都是“语种”惹的祸[J].华文文学,2002,(3):第21页.
    [63]转引自朱立立.历史记忆·始源想象·身份建构[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第78页.
    
    
    [1]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编.华侨华人研究(第二、四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1999.
    [2]马相武、金戈.五洲华人文学概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4]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辞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秦牧、饶芃子、潘亚暾主编.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辞典[Z].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6]梁立基、李谋主编.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杨匡汉.坐看千岛起云帆[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4).
    [9]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C].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6.
    [10]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1]罗钢、刘向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陈以令.印尼华侨概况[M].台北:正中书局.1989.
    [13]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
    [14]许友年.印尼华人马来语文学[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15]黄昆章.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世界华文研究文集[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6]黄昆章.风雨沧桑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尼华侨华人社会的变化[M].香港:丹青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17]梁英明.融合与发展:东南亚华侨研究论文集[C].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18]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蔡仁龙.印尼华侨与华人概论[M].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20](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C].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2]王叔任.印度尼西亚近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3]王叔任.印度尼西亚古代史(上、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4]乐黛云、张辉.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5]常松、慕容.黑色的五月:印尼暴徒残害华人暴行真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26]耶谷·苏玛尔卓(Jakob Soemardjo).印尼侨生马来由文学研究[M].林万里译.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27]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8]韩振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9]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0]李君哲.海外华文文学札记[M].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3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2]邓仕超.同化,融合,还是共存[J].东南亚研究,2002(3).
    [33]李君哲.印尼华文文学沧桑[N].菲律宾:世界日报,1998—1—30.
    [34]钱超英.自我、他者与身份焦虑[J].暨南学报,2000(4).
    [35](新加坡)周兆呈.从“危害国家安全”到“彻底淡化”——印尼对中国外交政策中华人问题因素的转变(1965—1998)[J].东南亚研究,20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